CN108126985B - 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6985B
CN108126985B CN201711244597.4A CN201711244597A CN108126985B CN 108126985 B CN108126985 B CN 108126985B CN 201711244597 A CN201711244597 A CN 201711244597A CN 108126985 B CN108126985 B CN 108126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roller
holding plate
side holding
control
entrance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45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26985A (zh
Inventor
叶光平
张昱
禹良勇
徐洪
程鼎
朱旭光
张利明
高凌云
包忠东
吴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445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26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26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6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26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6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16Adjusting or positioning rolls
    • B21B31/18Adjusting or positioning rolls by moving rolls 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3/00Safet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reaker blocks; Devices for freeing jammed rolls for handling cobbles; Overload 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69/00Roll bending or shifting
    • B21B2269/12Axial shifting the rolls
    • B21B2269/14Work ro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功能模块: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控制单元;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控制单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彻底避免了以往上辊入口保持板在轴向调整过程中偶尔出现自动失控打开的问题,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承座的轴向保持能力,由此改善了万能型钢轧机对轧件尺寸精度的控制,效果很好。

Description

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型钢轧制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大H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调整机构结构如图1所示。
所述的大H型钢生产线万能型钢轧机上水平辊1(简称上辊)轴向调整机构主要由上辊操作侧轴承座7、上辊操作侧轴承座耳子(简称上辊轴承座耳子)、上辊操作侧轴承座入口侧保持板(简称上辊入口侧保持板8)、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转轴、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2、上辊操作侧轴承座入口侧柱塞缸3(简称上辊入口侧柱塞缸3)、上辊操作侧轴承座出口侧保持板(简称上辊出口侧保持板9)、上辊出口侧保持板转轴、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5及其位移传感器、上辊操作侧轴承座出口侧柱塞缸(简称上辊出口侧柱塞缸6)等所组成。
由图1可知: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调整是通过上辊轴承座耳子两侧的保持板和柱塞缸的移动来实现。
由于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尾端与轧机操作侧横轭断面间的间隙很小,以至于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尾端无法安装位置传感器,故此,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入口侧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采用并联的运行方式,并且以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的位置传感器信号实现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的闭环控制,而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实际位置则取决于入口侧和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的同步状态。
现有技术中的大H万能型钢轧机优化前上辊轴向保持板液压系统如图2以及图3至图10所示。由于图2是比较复杂的液压系统图,其只表示了整体关系。为了更清楚地表示液压系统的结构,附图中增加图3~图10作为图2的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使其细部表示的更加清晰,以利于对现有技术中液压系统设计及控制思想的理解。因此,在阅读图2时,需要分别结合图3至图10来进行理解和分析。
在上辊入口侧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采用并联运行的情况下,上辊入口侧和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的同步状态将受到上辊入口侧和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状态(如液压缸活塞的自身运动阻力、液压缸活塞的密封性能等)不同,以及上辊入口侧和出口侧保持板转轴阻力不同等因数的影响,上辊入口侧和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难以实现同步移动。
这样,在生产过程中,上辊入口侧保持板无法始终保持在设定的基准位置,即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在轧制过程中无法发挥其基准位置的动态保持功能;
另外,当上辊基准位置朝操作侧方向进行轴向微调时,若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打开的阻力比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打开的阻力小、并且两者相差较多时,在这种情况下,入/出口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位置控制伺服阀的开口度很小并且伺服阀所输出的液压油将首先注入到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的有杆腔;待入口侧保持板缓慢打开至最大位置,其驱动液压缸活塞缸缩回阻力变大时,伺服阀所输出的液压油才能注入到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的有杆腔;待出口侧保持板到达新的基准位置时,伺服阀关闭,其开口度变为零,并且伺服阀输出回路的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
由此,入口侧保持板在基准位置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非控制的缓慢全开现象。
在上辊基准位置调整过程中,一旦发生入口侧保持板非控制的缓慢全开故障时,操作工必须首先使出口侧保持板也打开至最大位置,然后再通过“保持板回基准位”控制功能使入口侧保持板闭合出口侧保持板回到设定的基准位置。
由此可知,上辊入口侧保持板的上述问题给所述的大H万能型钢轧机的调整以及轧件尺寸精度的控制带来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其目的是在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不能安装位移传感器的情况下,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不会出现自动失控打开现象,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基准位置保持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由功能块XZSZBC01~XZSZBC05、XZSZBC09、XZSZBC21以及XZSZBC48构成的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
2)、由功能块XZSZBC06~XZSZBC12以及XZSZBC49~XZSZBC51构成的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3)、由功能块XZSZBC06、XZSZBC13、XZSZBC18、XZSZBC29~XZSZBC41、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构成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4)、由功能块XZSZBC14~XZSZBC21以及XZSZBC48构成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控制单元;
5)、由功能块XZSZBC14~XZSZBC17、XZSZBC22~XZSZBC31、XZSZBC34、XZSZBC40、XZSZBC41、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构成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6)、由功能块XZSZBC29~XZSZBC31、XZSZBC42~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构成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所述的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
在轧机处于手动方式,以及轧机液压系统无故障的情况下,当上辊保持板打开指令发出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5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同时,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9、XZSZBC21以及XZSZBC48输出端Q的状态也将由‘0’变‘1’,由此,控制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2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a线圈得电;
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处于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进行全开操作;
当入/出口侧保持板打开检测开关均由检失状态变为检得状态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5、XZSZBC09、XZSZBC21以及XZSZBC48输出端Q的状态将均由‘1’变‘0’,这样,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以及LSHF02的控制线圈失电,并且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a控制线圈失电,由此使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停止移动,此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均处于全开位置(简称全开位);
对所述的万能型钢轧机,在处理完轧机轧卡事故后,轧机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可在轧机不重新调零的情况下由保持板全开位回到保持板基准位。
所述的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
在轧机处于手动方式、液压系统无故障以及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处于非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当操作工在人-机操作站上启动“保持板回基准位(即‘top roll fixing’)”操作指令后,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8、XZSZBC09以及XZSZBC49~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由此,控制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2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
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
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上辊出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操作,直到出口侧保持板闭合检测开关由检失变为检得;
当出口侧保持板闭合检测开关由检失状态变为检得状态时:
一方面,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8以及XZSZBC09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1’变‘0’,这样,控制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2的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由此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停止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出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移动,这时,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处于闭合位置;
另一方面,在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处于闭合位置并且还没有回到基准位之前,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实际位置值Sact.SZC将不等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当前已激活的基准位置给定值并且两者的位置偏差超出了上辊出口侧保持板位置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容许位置偏差(如±0.1毫米),由此,该上辊出口侧保持板位置控制系统处于使能状态并且开始基准位置调节,直到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实际位置值Sact.SZC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当前已激活的基准位置给定值的偏差处在设定的容许位置偏差以内,这时,轧机顺控控制系统将使上辊入/出口侧柱塞缸进油活塞杆伸出,上辊入/出口侧柱塞缸活塞杆将以设定的油压(如85bar)分别圧靠上辊入/出口侧轴承座耳子,至此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回基准位操作结束。
所述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
在轧机处于手动方式、液压系统无故障以及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处于非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当操作工在人-机操作站上启动‘保持板回基准位’(即‘top roll fixing’)操作指令后,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32、XZSZBC39、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
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操作;
在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闭合移动过程中,当入口侧保持板到达闭合位置而出口侧保持板还未到达闭合位置时,因功能块ZSZBC38输入端I2的状态为‘0’,而功能块XZSZBC38输入端I1的状态由‘1’变‘0’,功能块ZSZBC38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1’变‘0’,功能块XZSZBC39、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也将由‘1’变‘0’;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这样,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将停止闭合移动,直到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闭合移动至闭合位置、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处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位置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容许位置偏差以内,并且上辊柱塞缸压力开关(压力检测门槛值为75bar)处于检得状态;这时,功能块XZSZBC35~XZSZBC37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功能块ZSZBC38输入端I2的状态由‘0’变为‘1’,功能块XZSZBC38、XZSZBC39、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又将由‘0’变‘1’;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
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又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继续闭合操作,直到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开关由检失变为检得并且持续时间大于0.5秒;
这时,功能块XZSZBC29~XZSZBC31的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为‘1’,功能块XZSZBC32、XZSZBC36、XZSZBC38、XZSZBC39、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0输出端Q的状态将同时由‘1’变‘0’,而功能块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在延时400毫秒后将由‘1’变‘0’;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400毫秒后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失电,该换向阀阀芯回至中位;正是这400毫秒的延时时间,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在管线液控单向阀阻断,以及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换向阀SSHF01回至中位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泄压的现象,以确保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处在圧靠上辊轴承座的位置,即上辊调零确定的轴向基准位置,至此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回基准位操作结束。
所述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
当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有变动,致使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与轧机调零获得的上辊基准位置值之和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当前已激活的基准位置给定值不相等时,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16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在此之后,若轧机处于手动方式、液压系统就绪并且操作工对上辊保持板新的基准位置修正值进行了确认操作,则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17输出端Q将产生一个程序循环周期的‘1’脉冲、而功能块XZSZBC20、XZSZBC21以及XZSZBC48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
这样,本单元将输出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激活指令脉冲,使得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在新的基准位置修正值激活后进行基准位置调整;
本单元使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
本单元使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a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进行打开操作;
当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闭合检测开关由检得状态变为检失状态时,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19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由此使功能块XZSZBC20、XZSZBC21以及XZSZBC48输出端Q的状态由‘1’变‘0’;
这样,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a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停止打开操作;
因此,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将处于微开位置。
所述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
当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有变动并且新的上辊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被操作工确认时,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17输出端Q将产生一个程序循环周期的‘1’脉冲,而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24输出端Q的状态将在功能块XZSZBC22设定的时间之后由‘0’变‘1’;
在此之后,若上辊出口侧保持板新基准位置定位完毕,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25、XZSZBC40、XZSZBC41、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将‘0’变‘1’;
这样,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操作,直到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开关由检失变为检得并且持续时间大于0.5秒,这时,功能块XZSZBC29~XZSZBC31的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为‘1’,功能块XZSZBC41、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0输出端Q的状态同时由‘1’变‘0’,而功能块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在延时400毫秒后由‘1’变‘0’;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400毫秒后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失电,该换向阀阀芯回至中位,这样,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在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供油管线阻断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泄压现象,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将处在圧靠上辊轴承座的位置,该位置即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并且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相同;
至此,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操作结束。
所述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
在轧机自动方式下,当本机架压下机构定位完毕脉冲信号发出时,该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42输出端Q的状态将‘0’变‘1’,功能块XZSZBC43输出端QP将产生一个程序循环周期的‘1’态脉冲;此时,若本机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开关处于检失状态,则该单元中功能块XZSZBC44~XZSZBC46以及功能块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将‘0’变‘1’;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又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操作,直到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开关由检失变为检得并且持续时间大于0.5秒,这时,该单元中功能块XZSZBC44~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0输出端Q的状态将同时由‘1’变‘0’,而功能块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在延时400毫秒后由‘1’变‘0’;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400毫秒后,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失电,该换向阀阀芯回至中位,这样,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在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供油管线阻断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泄压现象,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处在圧靠上辊轴承座的位置,该位置即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并且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相同。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不能安装位移传感器的情况下,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不会出现自动失控打开现象,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基准位置保持功能。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控制方法投入使用后,不仅彻底避免了以往上辊入口保持板在轴向调整过程中偶尔出现自动失控打开的问题,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承座的轴向保持能力,由此改善了万能型钢轧机对轧件尺寸精度的控制,效果很好。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大H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大H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液压系统图;
图3为图2中的A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B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C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D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的E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的F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的G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的H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万能型钢轧机优化后上辊轴向保持板液压系统图;
图12为图11中的A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的B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的C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1中的D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1中的E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1中的F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1中的G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19为图11中的H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20为图11中的J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控制程序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
1、上水平辊,2、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3、上辊入口侧柱塞缸,4、机架牌坊,5、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6、上辊出口侧柱塞缸,7、上辊操作侧轴承座,8、上辊入口侧保持板,9、上辊出口侧保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为大H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调整机构结构。其发明目的是:在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不能安装位移传感器的情况下,通过该项技术发明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不会出现自动失控打开现象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基准位置保持功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其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由上述分析可知,对于马钢大H万能型钢轧机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在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位移传感器的情况下,通过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并联的运行方式,不仅无法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准确定位并保持在设定的基准位,而且还无法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始终处在受控状态。
故此,在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位移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上辊入口侧保持板的定位以及位置保持功能,需要对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的位置进行独立控制。
考虑到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具有位移传感器,上辊出口侧保持板的轴向位置调整仍然由液控伺服阀以及液压缸位移传感器构成的位置闭环来实现;而对于上辊入口侧保持板,由于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没有位移传感器,上辊入口侧保持板的轴向位置调整无法采用位置闭环的控制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上辊入口侧保持板的基准位的定位,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可在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定位完毕,并且上辊入/出口侧柱塞缸均处于夹紧状态下,以低压圧靠上辊轴承座的方式,完成其基准位的定位,即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采用跟随定位的方式,完成其基准位的定位;
在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定位完毕后,上辊轴向保持板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液控单向阀阻断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的进出油;由此,可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在轧制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位置保持功能。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本发明对现有技术的大H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液压系统进行了优化。
优化后的大H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液压系统图如图11以及图12至图20所示。由于图11是本发明比较复杂的液压系统结构图,其只表示了整体关系。为了更清楚地表示本发明液压系统的结构,附图中增加图12~图20作为图11的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使其细部结构表示的更加清晰,有助于对本发明中液压系统设计及控制思想的理解。因此,在阅读11时,需要分别结合图12至图20来进行理解和分析。
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控制程序(或控制方法),该控制程序结构图如图21所示。
在图21中:
NSW为“数字转换开关”功能块,当I=‘1’时,Y=X2;当I=‘0’态时,Y=X1;
NCM为“数值比较”功能块,当X1>X2时,QU为‘1’,当X1=X2时,QE为‘1’,当X1<X2时,QL为‘1’;
RSR为“复位端R优先的RS触发器”功能块,当S为‘1’,R为‘0’时,Q为‘1’,QN为‘0’,当S为‘1’,R为‘1’时,Q为‘0’,QN为‘1’,当S为‘0’,R为‘0’时,Q和QN保持原态,当S为‘0’,R为‘1’时,Q为‘0’QN为‘1’;
LVM2为“数值超差检测”功能块,在HY=0的情况下,当X≥M+L时,QU为‘1’,当M-L<X<M+L时,QM为‘1’,当X≤M-L时,QL为‘1’;
ETE为“前后沿设别”功能块,当输入端I由‘0’变‘1’时,QP端仅输出长度为1个循环周期的正向脉冲,在其余状态下QP端保持为‘0’态。当输入端I由‘1’变‘0’时,QN端仅输出长度为1个循环周期的正向脉冲,在其余状态下QN端保持为‘0’态;
MFP为“脉冲发生器”功能块,当输入端I由‘0’变‘1’时,Q端将输出1个时间长度为T的正向脉冲,并且在Q端输出正向脉冲期间,输入端I的状态变化对Q端输出状态不再产生影响;
PDE为“前沿延时”功能块;
PDF为“后沿延时”功能块;
OR为“或门”;
AND为“与门”;
NOT为“非门”。
为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当前已激活的基准位置给定值;
为轧机调零获得的上辊基准位置值;
为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
Sact.SZC为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实际位置值。
本发明的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控制程序的设计及控制思想如下:
一、本发明控制程序主要由六个控制单元所组成:
1、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
本控制单元由功能块XZSZBC01~XZSZBC05、XZSZBC09、XZSZBC21以及XZSZBC48构成;
2、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本控制单元由功能块XZSZBC06~XZSZBC12以及XZSZBC49~XZSZBC51构成;
3、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本控制单元由功能块XZSZBC06、XZSZBC13、XZSZBC18、XZSZBC29~XZSZBC41、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构成;
4、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控制单元:
本控制单元由功能块XZSZBC14~XZSZBC21以及XZSZBC48构成;
5、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本控制单元由功能块XZSZBC14~XZSZBC17、XZSZBC22~XZSZBC31、XZSZBC34、XZSZBC40、XZSZBC41、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构成;
6、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本控制单元由功能块XZSZBC29~XZSZBC31、XZSZBC42~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构成。
二、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的技术方案:
对于大H万能型钢轧机,在轧机调零后的轧制过程中,一旦轧机出现轧卡事故时,往往需要轧机上下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处于全开位置。
故此,在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控制程序中设置了“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
其工作方式是:
在轧机处于手动方式,以及轧机液压系统无故障的情况下,当上辊保持板打开指令发出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5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同时,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9、XZSZBC21以及XZSZBC48输出端Q的状态也将由‘0’变‘1’,由此,控制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2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a线圈得电。
这样由图21可知,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处于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进行全开操作。
当入/出口侧保持板打开检测开关均由检失状态变为检得状态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5、XZSZBC09、XZSZBC21以及XZSZBC48输出端Q的状态将均由‘1’变‘0’,这样,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以及LSHF02的控制线圈失电,并且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a控制线圈失电,由此使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停止移动,此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均处于全开位置(简称全开位)。
对于本发明的大H万能型钢轧机,在处理完轧机轧卡事故后,轧机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可在轧机不重新调零的情况下由保持板全开位回到保持板基准位。
基于此,在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控制程序中分别设置了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以及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三、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的技术方案:
对于该单元,在轧机处于手动方式、液压系统无故障以及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处于非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当操作工在人-机操作站上启动“保持板回基准位(即‘top rollfixing’)”操作指令后,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8、XZSZBC09以及XZSZBC49~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由此,控制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2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
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
这样由图21可知,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上辊出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操作,直到出口侧保持板闭合检测开关由检失变为检得。
当出口侧保持板闭合检测开关由检失状态变为检得状态时:
一方面,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8以及XZSZBC09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1’变‘0’,这样,控制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2的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由此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停止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出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移动,这时,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处于闭合位置;
另一方面,在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处于闭合位置并且还没有回到基准位之前,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实际位置值Sact.SZC将不等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当前已激活的基准位置给定值并且两者的位置偏差超出了上辊出口侧保持板位置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容许位置偏差(如±0.1毫米),由此,该上辊出口侧保持板位置控制系统处于使能状态并且开始基准位置调节,直到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实际位置值Sact.SZC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当前已激活的基准位置给定值的偏差处在设定的容许位置偏差以内,这时,轧机顺控控制系统将使上辊入/出口侧柱塞缸进油活塞杆伸出,上辊入/出口侧柱塞缸活塞杆将以设定的油压(如85bar)分别圧靠上辊入/出口侧轴承座耳子,至此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回基准位操作结束。
四、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的技术方案:
对于该单元,在轧机处于手动方式、液压系统无故障以及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处于非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当操作工在人-机操作站上启动‘保持板回基准位’(即‘top rollfixing’)操作指令后,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32、XZSZBC39、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
这样,由图21可知,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操作。
在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闭合移动过程中,当入口侧保持板到达闭合位置而出口侧保持板还未到达闭合位置时,因功能块ZSZBC38输入端I2的状态为‘0’,而功能块ZSZBC38输入端I1的状态由‘1’变‘0’,功能块ZSZBC38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1’变‘0’,功能块XZSZBC39、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也将由‘1’变‘0’;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这样,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将停止闭合移动,直到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闭合移动至闭合位置、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处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位置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容许位置偏差以内,并且上辊柱塞缸压力开关(压力检测门槛值为75bar)处于检得状态;这时,功能块XZSZBC35~XZSZBC37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功能块ZSZBC38输入端I2的状态由‘0’变为‘1’,功能块XZSZBC38、XZSZBC39、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又将由‘0’变‘1’;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
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又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继续闭合操作,直到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开关由检失变为检得并且持续时间大于0.5秒;
这时,功能块XZSZBC29~XZSZBC31的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为‘1’,功能块XZSZBC32、XZSZBC36、XZSZBC38、XZSZBC39、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0输出端Q的状态将同时由‘1’变‘0’,而功能块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在延时400毫秒后将由‘1’变‘0’。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400毫秒后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失电,该换向阀阀芯回至中位;正是这400毫秒的延时时间,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在管线液控单向阀阻断,以及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换向阀SSHF01回至中位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泄压的现象,以确保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处在圧靠上辊轴承座的位置,即上辊调零确定的轴向基准位置,至此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回基准位操作结束。
五、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控制单元的技术方案:
鉴于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位移传感器并且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相互独立,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控制程序采用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寻找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的方式来完成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的定位,即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在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定位完毕后通过低压圧靠上辊轴承座的方式来获得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相同的基准位。
由此可知,为了不影响上辊轴承座随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的变动而变动,在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调整前,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必须先进行打开操作直到其闭合检测开关由检得状态变为检失状态(即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处于微开状态)为止。
为此,在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控制程序中设置了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控制单元。
其工作方式是:
当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有变动,致使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与轧机调零获得的上辊基准位置值之和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当前已激活的基准位置给定值不相等时,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16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在此之后,若轧机处于手动方式、液压系统就绪并且操作工对上辊保持板新的基准位置修正值进行了确认操作,则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17输出端Q将产生一个程序循环周期的‘1’脉冲、而功能块XZSZBC20、XZSZBC21以及XZSZBC48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
这样,本单元将输出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激活指令脉冲,使得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在新的基准位置修正值激活后进行基准位置调整;
本单元使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
本单元使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a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进行打开操作。
当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闭合检测开关由检得状态变为检失状态时,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19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由此使功能块XZSZBC20、XZSZBC21以及XZSZBC48输出端Q的状态由‘1’变‘0’;
这样,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a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停止打开操作。
这样,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将处于微开位置。
六、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当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有变动并且新的上辊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被操作工确认时,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17输出端Q将产生一个程序循环周期的‘1’脉冲,而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24输出端Q的状态将在功能块XZSZBC22设定的时间之后由‘0’变‘1’;
在此之后,若上辊出口侧保持板新基准位置定位完毕,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25、XZSZBC40、XZSZBC41、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将‘0’变‘1’。
这样,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操作,直到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开关由检失变为检得并且持续时间大于0.5秒,这时,功能块XZSZBC29~XZSZBC31的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为‘1’,功能块XZSZBC41、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0输出端Q的状态同时由‘1’变‘0’,而功能块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在延时400毫秒后由‘1’变‘0’。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400毫秒后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失电,该换向阀阀芯回至中位,这样,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在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供油管线阻断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泄压现象,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将处在圧靠上辊轴承座的位置,该位置即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并且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相同;
至此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操作结束。
七、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控制单元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的大H型钢可逆万能型钢粗轧机组由四辊万能型钢轧机U1、两辊轧边机ED以及四辊万能型钢轧机U2共同组成的,该机组通常对于一根型钢轧件需要进行多道次的反复轧制。
由上述万能型钢轧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的定位控制可知,由于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位移传感器,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的定位是通过在上辊出口侧保持板,以及上辊轴承座基准位定位完毕后,上辊入口侧保持板以一定的压力圧靠上辊轴承座的方式实现。
在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定位完毕之后,在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给定不变的情况下,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的保持则是通过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来实现;
对此,在轧机轧制过程中,若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在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下无内泄,并且无杆腔未发生因高压(即轧制过程中上辊操作侧轴承座所承受的轴向冲击力过大)而溢流,则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基本不变。
问题是,在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上线使用一定期限后,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在较大的轴向力持续作用下,其驱动液压缸很难不发生一定量或微量的内泄,这样,在型钢生产过程中,万能型钢轧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难以保持不变。
对此,为了尽可能使万能型钢轧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能够维持在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相同的基准位,可在万能型钢轧机每个轧制道次的空载定位期间,对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进行校正。
正是基于此,在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控制程序中设置了“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其工作方式是:
在轧机自动方式下,当本机架压下机构定位完毕脉冲信号发出时,该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42输出端Q的状态将‘0’变‘1’,功能块XZSZBC43输出端QP将产生一个程序循环周期的‘1’态脉冲;此时,若本机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开关处于检失状态,则该单元中功能块XZSZBC44~XZSZBC46以及功能块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将‘0’变‘1’。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又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如60bar)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操作,直到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开关由检失变为检得并且持续时间大于0.5秒,这时,该单元中功能块XZSZBC44~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0输出端Q的状态将同时由‘1’变‘0’,而功能块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在延时400毫秒后由‘1’变‘0’。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400毫秒后,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失电,该换向阀阀芯回至中位,这样,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在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供油管线阻断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泄压现象,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处在圧靠上辊轴承座的位置,该位置即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并且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相同。
由此可知,通过这种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的控制,可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的实际位置在每个轧制道次后得到校正,确保每个道次开轧前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实际位置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相同;这样,在轧机每个道次的轧制过程中,若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因内泄而产生的位移较小,则采用这种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的控制,可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具有较好的轴向基准位的保持功能。
在2015年9月,本发明的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或控制程序)在马钢大H型钢生产线万能型钢轧机U2上投入了使用。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控制方法投入使用后,不仅彻底避免了以往上辊入口保持板在轴向调整过程中偶尔出现自动失控打开的问题,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承座的轴向保持能力,由此改善了万能型钢轧机对轧件尺寸精度的控制,实际使用效果很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由八个功能块构成的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
2)、由十个功能块构成的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3)、由二十一个功能块构成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4)、由九个功能块构成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控制单元;
5)、由二十二个功能块构成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6)、由十二个功能块构成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控制单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
在轧机处于手动方式,以及轧机液压系统无故障的情况下,当上辊保持板打开指令发出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5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同时,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9、XZSZBC21以及XZSZBC48输出端Q的状态也将由‘0’变‘1’,由此,控制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2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a线圈得电;
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处于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以减压后的油压使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进行全开操作;
当入/出口侧保持板打开检测开关均由检失状态变为检得状态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5、XZSZBC09、XZSZBC21以及XZSZBC48输出端Q的状态将均由‘1’变‘0’,这样,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以及LSHF02的控制线圈失电,并且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a控制线圈失电,由此使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停止移动,此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均处于全开位置;
对所述的万能型钢轧机,在处理完轧机轧卡事故后,轧机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可在轧机不重新调零的情况下由保持板全开位回到保持板基准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
在轧机处于手动方式、液压系统无故障以及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处于非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当操作工在人-机操作站上启动“保持板回基准位”操作指令后,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8、XZSZBC09以及XZSZBC49~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由此,控制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2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
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
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使上辊出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操作,直到出口侧保持板闭合检测开关由检失变为检得;
当出口侧保持板闭合检测开关由检失状态变为检得状态时:
一方面,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08以及XZSZBC09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1’变‘0’,这样,控制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2的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由此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停止以减压后的油压,使出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移动,这时,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处于闭合位置;
另一方面,在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处于闭合位置并且还没有回到基准位之前,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实际位置值将不等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当前已激活的基准位置给定值,并且两者的位置偏差超出了上辊出口侧保持板位置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容许位置偏差,由此,该上辊出口侧保持板位置控制系统处于使能状态并且开始基准位置调节,直到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实际位置值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当前已激活的基准位置给定值的偏差处在设定的容许位置偏差以内,这时,轧机顺控控制系统将使上辊入/出口侧柱塞缸进油活塞杆伸出,上辊入/出口侧柱塞缸活塞杆将以设定的油压分别圧靠上辊入/出口侧轴承座耳子,至此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回基准位操作结束。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
在轧机处于手动方式、液压系统无故障以及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处于非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当操作工在人-机操作站上启动‘保持板回基准位’操作指令后,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32、XZSZBC39、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
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操作;
在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闭合移动过程中,当入口侧保持板到达闭合位置而出口侧保持板还未到达闭合位置时,因功能块ZSZBC38输入端I2的状态为‘0’,而功能块ZSZBC38输入端I1的状态由‘1’变‘0’,功能块ZSZBC38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1’变‘0’,功能块XZSZBC39、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也将由‘1’变‘0’;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这样,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将停止闭合移动,直到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闭合移动至闭合位置、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处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位置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容许位置偏差以内,并且上辊柱塞缸压力开关处于检得状态;这时,功能块XZSZBC35~XZSZBC37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ZSZBC38输入端I2的状态由‘0’变为‘1’,功能块XZSZBC38、XZSZBC39、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又将由‘0’变‘1’;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
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又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继续闭合操作,直到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开关由检失变为检得并且持续时间大于0.5秒;
这时,功能块XZSZBC29~XZSZBC31的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为‘1’,功能块XZSZBC32、XZSZBC36、XZSZBC38、XZSZBC39、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0输出端Q的状态将同时由‘1’变‘0’,而功能块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在延时400毫秒后将由‘1’变‘0’;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400毫秒后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失电,该换向阀阀芯回至中位;正是这400毫秒的延时时间,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在管线液控单向阀阻断,以及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换向阀SSHF01回至中位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泄压的现象,以确保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处在圧靠上辊轴承座的位置,即上辊调零确定的轴向基准位置,至此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回基准位操作结束。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
当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有变动,致使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与轧机调零获得的上辊基准位置值之和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当前已激活的基准位置给定值不相等时,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16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在此之后,若轧机处于手动方式、液压系统就绪并且操作工对上辊保持板新的基准位置修正值进行了确认操作,则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17输出端Q将产生一个程序循环周期的‘1’脉冲、而功能块XZSZBC20、XZSZBC21以及XZSZBC48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
这样,本单元将输出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激活指令脉冲,使得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在新的基准位置修正值激活后进行基准位置调整;
本单元使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
本单元使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a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进行打开操作;
当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闭合检测开关由检得状态变为检失状态时,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19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1’,由此使功能块XZSZBC20、XZSZBC21以及XZSZBC48输出端Q的状态由‘1’变‘0’;
这样,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a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停止打开操作;
因此,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将处于微开位置。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
当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有变动并且新的上辊保持板基准位置修正值被操作工确认时,本单元中功能块XZSZBC17输出端Q将产生一个程序循环周期的‘1’脉冲,而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24输出端Q的状态将在功能块XZSZBC22设定的时间之后由‘0’变‘1’;
在此之后,若上辊出口侧保持板新基准位置定位完毕,该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25、XZSZBC40、XZSZBC41、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将‘0’变‘1’;
这样,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操作,直到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开关由检失变为检得并且持续时间大于0.5秒,这时,功能块XZSZBC29~XZSZBC31的输出端Q的状态将由‘0’变为‘1’,功能块XZSZBC41、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0输出端Q的状态同时由‘1’变‘0’,而功能块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在延时400毫秒后由‘1’变‘0’;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400毫秒后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失电,该换向阀阀芯回至中位,这样,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在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供油管线阻断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泄压现象,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将处在圧靠上辊轴承座的位置,该位置即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并且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相同;
至此,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操作结束。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
在轧机自动方式下,当本机架压下机构定位完毕脉冲信号发出时,该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控制单元中功能块XZSZBC42输出端Q的状态将‘0’变‘1’,功能块XZSZBC43输出端QP将产生一个程序循环周期的‘1’态脉冲;此时,若本机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开关处于检失状态,则该单元中功能块XZSZBC44~XZSZBC46以及功能块XZSZBC48~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将‘0’变‘1’;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得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的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得电,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又处于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的状态,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将以减压后的油压使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进行闭合操作,直到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开关由检失变为检得并且持续时间大于0.5秒,这时,该单元中功能块XZSZBC44~XZSZBC46以及XZSZBC48~XZSZBC50输出端Q的状态将同时由‘1’变‘0’,而功能块XZSZBC51输出端Q的状态在延时400毫秒后由‘1’变‘0’;
由此,控制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的电磁换向阀LSHF01控制线圈失电,使得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管线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400毫秒后,控制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开/闭操作换向阀SSHF01的b线圈失电,该换向阀阀芯回至中位,这样,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在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供油管线阻断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泄压现象,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处在圧靠上辊轴承座的位置,该位置即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基准位,并且与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相同。
CN201711244597.4A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126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4597.4A CN108126985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4597.4A CN108126985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6985A CN108126985A (zh) 2018-06-08
CN108126985B true CN108126985B (zh) 2019-07-02

Family

ID=62390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4597.4A Active CN108126985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269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4661B (zh) * 2019-04-19 2023-08-18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复合轧制的控宽夹持装置
CN110523778B (zh) * 2019-09-25 2020-09-04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平衡缸换辊位置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1461A (ja) * 2001-07-09 2003-01-24 Takasago Ind Co Ltd 外熱式ロータリーキルンの出口部分または入口部分のシール構造
CN103920715A (zh) * 2014-04-22 2014-07-16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小辊径六辊轧机的双支撑装置
CN203892283U (zh) * 2014-03-24 2014-10-22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双缸同步动作的液压系统
CN203917395U (zh) * 2014-04-22 2014-11-05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小辊径六辊轧机的双支撑装置
CN107008757A (zh) * 2016-01-28 2017-08-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机的压下油缸偏差控制方法
CN107088584A (zh) * 2016-02-17 2017-08-2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立辊轧机的联锁保护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1461A (ja) * 2001-07-09 2003-01-24 Takasago Ind Co Ltd 外熱式ロータリーキルンの出口部分または入口部分のシール構造
CN203892283U (zh) * 2014-03-24 2014-10-22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双缸同步动作的液压系统
CN103920715A (zh) * 2014-04-22 2014-07-16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小辊径六辊轧机的双支撑装置
CN203917395U (zh) * 2014-04-22 2014-11-05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小辊径六辊轧机的双支撑装置
CN107008757A (zh) * 2016-01-28 2017-08-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机的压下油缸偏差控制方法
CN107088584A (zh) * 2016-02-17 2017-08-2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立辊轧机的联锁保护控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万能型钢轧机调零方案的改进;叶光平;《轧钢》;20020830;第19卷(第4期);第49-51页
万能轧机动态轴向位置控制;胡兵,等.;《冶金动力》;20010825(第04期);第66-69页
液压动态轴向调整系统在H型钢轧机中的应用;樊永义;《液压与气动》;20011220(第12期);第20-22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6985A (zh) 2018-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6866C (zh) 一种粗轧中间坯镰刀弯的控制方法
CN108126985B (zh) 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
CN110594210B (zh) 基于位置及压力双控模式的拉矫机压下辊液压控制系统
CN103742467B (zh) 一种具有固定位差的主从液压缸同步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05026100A1 (de) Ziehkissenvorrichtung
CN108343647A (zh) 一种抗偏载液压滚切式金属板剪切机液压系统
CN103056171B (zh) 一种粗轧立辊短行程二次曲线控制方法
CN204842477U (zh) 热卷箱夹送辊升降液压回路
CN111805962B (zh) 一种液压机专用伺服液压垫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527740B (zh) 基于速度前馈的直拉式冷轧机张力控制方法
CN102248006B (zh) 用于工作辊弯辊和平衡的双闭环液压控制方法
CN102274861B (zh) 用于工作辊弯辊和平衡的双闭环液压控制系统
CN100494698C (zh) 一种动态补偿液压伺服阀零漂的方法
CN102527734B (zh) 一种钢板控制轧制方法
CN208303504U (zh) 一种基于比例伺服控制的高效精确对中装置
CN107882823A (zh) 克服四辊破碎机油缸有害震荡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2284506B (zh) 工作辊弯辊和平衡液压控制系统
CN205183337U (zh) 一种热轧机空气吹扫装置的布置结构
CN203796639U (zh) 改进的热连轧侧导板液压控制系统
CN107321802B (zh) 一种型钢开坯机推床侧导板位置自动校正的方法
CN108856311A (zh) 一种基于比例伺服控制的高效精确对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76175B (zh) 热卷箱开卷臂摆动液压回路
CN101797587B (zh) 一种二十辊钢板冷轧机传动辊的液压平衡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052071B (zh) 一种数控辗环机抱臂伺服控制系统
CN106286443A (zh) 一种扇形段更换装置的液压同步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43003 8 Jiuhua Road, Yushan, Ma'anshan, Anhui

Applicant after: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3003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partment, technology center, No. 8 Hunan West Road, Yushan, Ma'anshan, Anhui

Applicant before: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