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1788A - 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1788A
CN108091788A CN201810097920.8A CN201810097920A CN108091788A CN 108091788 A CN108091788 A CN 108091788A CN 201810097920 A CN201810097920 A CN 201810097920A CN 108091788 A CN108091788 A CN 108091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re
battery
core assembly
anode
cath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979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洪旭
邢小强
魏坤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ational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ational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ational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ational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979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17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1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17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涉及电动汽车电池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第一电芯总成和第二电芯总成;通过正极接插件、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依次电连接,第二正极电芯组件、第二负极电芯组件和负极接插件依次电连接,并且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之间不需要铜排连接,第二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之间不需要铜排连接,只在第一负极电芯组件和第二正极电芯组之间设置连接件,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锂电池电池箱内的电芯总成中的每个极耳模组之间均需要铜排连接,使用铜排数量过多,造成资源的浪费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少锂电池电池箱内的电芯总成内的铜排数量,减轻整体重量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电池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动汽车因其具有节能、环保、无污染等特点,未来将成为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池是其主要动力来源。
电动汽车电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可以归类为铅酸蓄电池、镍基电池、钠-硫电池、钠-氯化镍电池、锂电池、空气电池等类型;而燃料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可以分为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等类型。
但是,传统的锂电池电池箱内的电芯总成中的每个极耳模组之间均需要铜排连接,使用铜排数量过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增加了电池箱的总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锂电池电池箱内的电芯总成中的每个极耳模组之间均需要铜排连接,使用铜排数量过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增加了电池箱的总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箱,包括:箱体、第一电芯总成和第二电芯总成;箱体内设置有容置腔,第一电芯总成和第二电芯总成均设置于容置腔内,且第一电芯总成和第二电芯总成均与箱体的内壁连接,第一电芯总成与第二电芯总成连接;箱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正极接插件和负极接插件,第一电芯总成包括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第二电芯总成包括第二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正极接插件、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依次电连接,第二正极电芯组件、第二负极电芯组件和负极接插件依次电连接,且第一负极电芯组件和第二正极电芯组件通过连接件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正极电芯,第一负极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负极电芯;多个第一正极电芯与多个第一负极电芯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正极电芯与多个第一负极电芯形成多排第一电芯通道,且多排第一电芯通道与第一电芯总成远离第二电芯总成的一侧面呈平行设置,多排第一电芯通道通过第一正极电芯与第一负极电芯呈蛇形电连接;正极接插件与蛇形的第一电芯通道首端的第一正极电芯电连接,连接件与蛇形的第一电芯通道尾端的第一负极电芯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正极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第二正极电芯,第二负极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第二负极电芯;多个第二正极电芯与多个第二负极电芯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正极电芯与多个第二负极电芯形成多排第二电芯通道,且多排第二电芯通道与第二电芯总成靠近第一电芯总成的一侧面呈平行设置,多排第二电芯通道通过第二正极电芯与第二负极电芯呈蛇形电连接;负极接插件与蛇形的第二电芯通道尾端的第二负极电芯电连接,连接件与蛇形的第二电芯通道首端的第二正极电芯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电芯总成还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绝缘板和第一金属板;第一绝缘板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绝缘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一金属板之间,且四个第一绝缘板均与第一电路板和第一金属板连接,以使第一电路板、四个第一绝缘板和第一金属板围成长方体;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均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且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均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电芯总成还包括第二电路板、第二绝缘板和第二金属板;第二绝缘板设置为四个,四个第二绝缘板均设置于第二电路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且四个第二绝缘板均与第二电路板和第二金属板连接,以使第二电路板、四个第二绝缘板和第二金属板围成长方体;第二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均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且第二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均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箱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减少箱体内压力的防爆阀。
进一步的,电池箱还包括防护盖阻件;防护盖阻件设置于箱体的外表面上,防护盖阻件用于阻止外力挤压正极接插件和负极接插件。
进一步的,防护盖阻件设置有多个;多个防护盖阻件相对于箱体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连接件设置为铜排。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箱。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箱,包括:箱体、第一电芯总成和第二电芯总成;箱体内设置有容置腔,第一电芯总成和第二电芯总成均设置于容置腔内,且第一电芯总成和第二电芯总成均与箱体的内壁连接,第一电芯总成与第二电芯总成连接;箱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正极接插件和负极接插件,第一电芯总成包括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第二电芯总成包括第二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正极接插件、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依次电连接,第二正极电芯组件、第二负极电芯组件和负极接插件依次电连接,且第一负极电芯组件和第二正极电芯组件通过连接件电连接。通过正极接插件、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依次电连接,第二正极电芯组件、第二负极电芯组件和负极接插件依次电连接,并且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之间不需要铜排连接,第二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之间不需要铜排连接,只在第一负极电芯组件和第二正极电芯组之间设置连接件,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锂电池电池箱内的电芯总成中的每个极耳模组之间均需要铜排连接,使用铜排数量过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增加了电池箱的总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少锂电池电池箱内的电芯总成内的铜排数量,减轻整体重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中的第一电芯总成和第二电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中带有防爆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电芯总成;110-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1-第一正极电芯;120-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1-第一负极电芯;130-第一电路板;140-第一绝缘板;200-第二电芯总成;210-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1-第二正极电芯;220-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1-第二负极电芯;230-第二电路板;240-第二绝缘板;300-箱体;310-正极接插件;320-负极接插件;330-防爆阀;340-防护盖阻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中的第一电芯总成和第二电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中带有防爆阀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包括:箱体300、第一电芯总成100和第二电芯总成200;箱体300内设置有容置腔,第一电芯总成100和第二电芯总成200均设置于容置腔内,且第一电芯总成100和第二电芯总成200均与箱体300的内壁连接,第一电芯总成100与第二电芯总成200连接;箱体3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正极接插件310和负极接插件320,第一电芯总成100包括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0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第二电芯总成200包括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0,正极接插件310、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0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依次电连接,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0和负极接插件320依次电连接,且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和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通过连接件电连接。
其中,正极接插件310、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0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依次电连接,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0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之间不需要铜排连接,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0和负极接插件320依次电连接,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0之间不需要铜排连接,只在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和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之间设置连接件,减少使用连接件的数量。
进一步的,连接件设置为铜排。
其中,将连接件设置为铜排,实现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和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之间的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包括:箱体300、第一电芯总成100和第二电芯总成200;箱体300内设置有容置腔,第一电芯总成100和第二电芯总成200均设置于容置腔内,且第一电芯总成100和第二电芯总成200均与箱体300的内壁连接,第一电芯总成100与第二电芯总成200连接;箱体3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正极接插件310和负极接插件320,第一电芯总成100包括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0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第二电芯总成200包括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0,正极接插件310、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0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依次电连接,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0和负极接插件320依次电连接,且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和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通过连接件电连接。通过正极接插件310、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0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依次电连接,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0和负极接插件320依次电连接,并且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0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之间不需要铜排连接,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0之间不需要铜排连接,只在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和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之间设置连接件,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锂电池电池箱内的电芯总成中的每个极耳模组之间均需要铜排连接,使用铜排数量过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增加了电池箱的总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少锂电池电池箱内的电芯总成内的铜排数量,减轻整体重量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中的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0包括多个第一正极电芯111,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包括多个第一负极电芯121;多个第一正极电芯111与多个第一负极电芯121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正极电芯111与多个第一负极电芯121形成多排第一电芯通道,且多排第一电芯通道与第一电芯总成100远离第二电芯总成200的一侧面呈平行设置,多排第一电芯通道通过第一正极电芯111与第一负极电芯121呈蛇形电连接;正极接插件310与蛇形的第一电芯通道首端的第一正极电芯111电连接,连接件与蛇形的第一电芯通道尾端的第一负极电芯121电连接。
如图2所示,远离第二电芯总成200的一侧并且与第二电芯总成200平行设置为多排第一电芯通道,第一正极电芯111和第一负极电芯121间隔设置,第一正极电芯111与第一负极电芯121中的电子沿着多排第一电芯通道的方向蛇形移动,蛇形的第一电芯通道的首端的第一正极电芯111与正极接插件310电连接,蛇形的第一电芯通道的尾端的第一负极电芯121通过连接件与第二正极电芯211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包括多个第二正极电芯211,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0包括多个第二负极电芯221;多个第二正极电芯211与多个第二负极电芯221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正极电芯211与多个第二负极电芯221形成多排第二电芯通道,且多排第二电芯通道与第二电芯总成200靠近第一电芯总成100的一侧面呈平行设置,多排第二电芯通道通过第二正极电芯211与第二负极电芯221呈蛇形电连接;负极接插件320与蛇形的第二电芯通道尾端的第二负极电芯221电连接,连接件与蛇形的第二电芯通道首端的第二正极电芯211电连接。
如图2所示,靠近第二电芯总成200的一侧并且与第一电芯总成100平行设置为多排第二电芯通道,第二正极电芯211和第二负极电芯221间隔设置,第二正极电芯211与第二负极电芯221中的电子沿着多排第二电芯通道的方向蛇形移动,蛇形的第二电芯通道的首端的第二正极电芯211通过连接件与第一负极电芯121电连接,蛇形的第二电芯通道的尾端的第一负极电芯121与负极接插件320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通过上述的电子走向,只使用一个连接件电连接,减少了连接件的使用数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中的第一电芯总成100还包括第一电路板130、第一绝缘板140和第一金属板;第一绝缘板140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绝缘板14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30和第一金属板之间,且四个第一绝缘板140均与第一电路板130和第一金属板连接,以使第一电路板130、四个第一绝缘板140和第一金属板围成长方体;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0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均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30上,且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0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均与第一电路板130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电芯总成200还包括第二电路板230、第二绝缘板240和第二金属板;第二绝缘板240设置为四个,四个第二绝缘板240均设置于第二电路板230和第二金属板之间,且四个第二绝缘板240均与第二电路板230和第二金属板连接,以使第二电路板230、四个第二绝缘板240和第二金属板围成长方体;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0均设置于第二电路板230上,且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0均与第二电路板230电连接。
其中,第一电路板130、四个第一绝缘板140和第一金属板围成长方体状,且将第一正极电芯组件110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120设置在电路板上,利用第一电路板130代替使用导线,更加方便。
第二电路板230、四个第二绝缘板240和第二金属板围成长方体状,且将第二正极电芯组件210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220设置在电路板上,利用第二电路板230代替使用导线。
进一步的,箱体3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减少箱体300内压力的防爆阀330。
电池内装大量化学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混合气体和液体,伴随而来的还有不断积聚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没有及时平衡或释放,轻一点的外壳变形漏液,严重一点就会发生爆炸,通过在箱体300的外表面上设置防爆阀330,减少箱体300内的压力,减少箱体300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电池箱还包括防护盖阻件340;防护盖阻件340设置于箱体300的外表面上,防护盖阻件340用于阻止外力挤压正极接插件310和负极接插件320。
进一步的,防护盖阻件340设置有多个;多个防护盖阻件340相对于箱体300对称设置。
其中,在箱体300外表面上设置防护盖阻件340,当外物挤压箱体300时,防护盖阻件340支撑外物,避免外物挤压箱体300,使正极接插件310和负极接插件320互通,造成短路,烧坏电池总成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利用防爆阀330减少箱体300内部压力,防止箱体300内部压力过大,导致箱体300爆炸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防护盖阻件340,利用防护盖阻件340避免外力挤压箱体300,使正极接插件310和负极接插件320短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箱。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充电系统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的电池箱的技术效果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电芯总成和第二电芯总成;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第一电芯总成和所述第二电芯总成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第一电芯总成和所述第二电芯总成均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电芯总成与所述第二电芯总成连接;
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正极接插件和负极接插件,所述第一电芯总成包括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一负极电芯组件,所述第二电芯总成包括第二正极电芯组件和第二负极电芯组件,所述正极接插件、所述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所述第一负极电芯组件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二正极电芯组件、所述第二负极电芯组件和所述负极接插件依次电连接,且所述第一负极电芯组件和所述第二正极电芯组件通过连接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正极电芯,所述第一负极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负极电芯;
多个所述第一正极电芯与多个所述第一负极电芯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正极电芯与多个所述第一负极电芯形成多排第一电芯通道,且多排所述第一电芯通道与所述第一电芯总成远离所述第二电芯总成的一侧面呈平行设置,多排所述第一电芯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正极电芯与所述第一负极电芯呈蛇形电连接;
所述正极接插件与蛇形的所述第一电芯通道首端的所述第一正极电芯电连接,所述连接件与蛇形的所述第一电芯通道尾端的所述第一负极电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极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第二正极电芯,所述第二负极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第二负极电芯;
多个所述第二正极电芯与多个所述第二负极电芯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正极电芯与多个所述第二负极电芯形成多排第二电芯通道,且多排所述第二电芯通道与所述第二电芯总成靠近所述第一电芯总成的一侧面呈平行设置,多排所述第二电芯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正极电芯与所述第二负极电芯呈蛇形电连接;
所述负极接插件与蛇形的所述第二电芯通道尾端的所述第二负极电芯电连接,所述连接件与蛇形的所述第二电芯通道首端的所述第二正极电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总成还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绝缘板和第一金属板;
所述第一绝缘板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绝缘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一金属板之间,且四个所述第一绝缘板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一金属板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路板、四个所述第一绝缘板和所述第一金属板围成长方体;
所述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所述第一负极电芯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且所述第一正极电芯组件和所述第一负极电芯组件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芯总成还包括第二电路板、第二绝缘板和第二金属板;
所述第二绝缘板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绝缘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之间,且四个所述第二绝缘板均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电路板、四个所述第二绝缘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围成长方体;
所述第二正极电芯组件和所述第二负极电芯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且所述第二正极电芯组件和所述第二负极电芯组件均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减少所述箱体内压力的防爆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盖阻件;
所述防护盖阻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所述防护盖阻件用于阻止外力挤压所述正极接插件和所述负极接插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阻件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防护盖阻件相对于所述箱体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为铜排。
10.一种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
CN201810097920.8A 2018-01-31 2018-01-31 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Pending CN1080917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97920.8A CN108091788A (zh) 2018-01-31 2018-01-31 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97920.8A CN108091788A (zh) 2018-01-31 2018-01-31 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1788A true CN108091788A (zh) 2018-05-29

Family

ID=62194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97920.8A Pending CN108091788A (zh) 2018-01-31 2018-01-31 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178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786A (zh) * 2007-09-28 2010-08-18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组
US20110076521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Battery unit and secondary battery assembly equipped with the battery unit
CN105336896A (zh) * 2015-11-11 2016-02-17 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
CN205069771U (zh) * 2015-10-12 2016-03-02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的成组结构
CN107134594A (zh) * 2016-09-06 2017-09-05 湖北恒生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
CN207868233U (zh) * 2018-01-31 2018-09-14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786A (zh) * 2007-09-28 2010-08-18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组
US20110076521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Battery unit and secondary battery assembly equipped with the battery unit
CN205069771U (zh) * 2015-10-12 2016-03-02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的成组结构
CN105336896A (zh) * 2015-11-11 2016-02-17 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
CN107134594A (zh) * 2016-09-06 2017-09-05 湖北恒生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
CN207868233U (zh) * 2018-01-31 2018-09-14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77678U (zh) 盖板、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7203830A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制造电池单体的方法和设备
EP3748712A1 (en) Battery power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structure,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WO2023065923A1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05556318B (zh) 电压感测组件和包括该电压感测组件的电池模块
CN205231131U (zh) 免焊接易维护可并联锂电池组
CN209467092U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盒
CN207868233U (zh) 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WO2023160034A1 (zh) 电池箱体上盖、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08091788A (zh) 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EP4254605A1 (en)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paring battery
KR20230126174A (ko) 배터리, 전기 장치, 배터리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CN211045644U (zh) 自带电量指示的type-c端口充放电同口锂电池
KR20230121108A (ko) 배터리, 전기기기, 배터리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장비
CN211829079U (zh) 一种模块化太阳能路灯电池组
CN208225957U (zh) 带MicroUSB接口的可充电锂电池
CN220984768U (zh) 一种安全锂电池包结构
CN205595382U (zh) 一种用于无线手持式吸尘器的锂电池组
CN219436080U (zh) 一种换电式电池包及车辆
CN220368111U (zh) 电池
CN220672818U (zh) 电池单体、循环注液装置、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09346722A (zh) 一种新型可充电锰酸锂电池
CN217158344U (zh) 一种带有加热组件的电池模组
CN211376785U (zh) 一种电池包接口装置
CN220569721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