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86170A - 移动模架及移动模架的过孔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模架及移动模架的过孔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86170A
CN108086170A CN201711331693.2A CN201711331693A CN108086170A CN 108086170 A CN108086170 A CN 108086170A CN 201711331693 A CN201711331693 A CN 201711331693A CN 108086170 A CN108086170 A CN 108086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girder
hanging
bed die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316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86170B (zh
Inventor
宋伟俊
龚国锋
陈宁贤
张静
王钰
岳旭光
金世勇
刘胜斌
郭万良
连延金
汤和达
吴广
王仲军
赫宏伟
秦文学
李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316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86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86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6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86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61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10Cantilevered e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包括支撑系统、主框架系统、吊挂系统、外模系统、内模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支撑系统用于支撑和移动主框架系统,主框架系统用于与吊挂系统配装,吊挂系统用于吊挂外模系统,内模系统与外模系统配装,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支撑系统和外膜系统的移动;吊挂系统包括左吊挂系统和右吊挂系统,外模系统包括左外侧模、右外侧模、左底模、左底模挂篮、右底模、右底模挂篮和中间底模,左、右外侧模配装在左、右吊挂系统上,左底模挂篮配装在左吊挂系统的底部,左底模的左端与左底模挂篮配装,右端与中间底模对接,右底模的右端与右底模挂篮配装,左端与中间底模对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过孔施工方法。

Description

移动模架及移动模架的过孔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桥建设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铁合建段墩顶公路梁部施工的移动模架及移动模架的过孔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公铁两用大桥的铁路箱梁施工采用现有技术的移动模架施工,公铁两用大桥的特点是公路框架墩与铁路箱梁存在一定的间距,一般为10厘米,因为铁路墩顶留有公路框架墩顶预埋钢筋,移动模架施工过孔时不能进行大的开合作业,只能进行小范围的开合作业,所以现有的移动模架施工公铁两用大桥有一定的难度,过孔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移动模架进行公铁两用大桥的铁路箱梁施工方法。
一种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包括支撑系统、主框架系统、吊挂系统、外模系统、内模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支撑系统用于支撑和移动主框架系统,主框架系统用于与吊挂系统配装,吊挂系统用于吊挂外模系统,内模系统与外模系统配装,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支撑系统和外膜系统的移动;吊挂系统包括左吊挂系统和右吊挂系统,外模系统包括左外侧模、右外侧模、左底模、左底模挂篮、右底模、右底模挂篮和中间底模,左外侧模配装在左吊挂系统上,右外侧模配装在右吊挂系统上,左底模挂篮配装在左吊挂系统的底部,左底模的左端与左底模挂篮配装,右端与中间底模的左端对接,右底模的右端与右底模挂篮配装,左端与中间底模的右端对接,左底模挂篮和右底模挂篮分别在左吊挂系统和右吊挂系统的底部横向移动。
优选的,支撑系统包括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和走行支腿;主框架系统包括左主梁、右主梁、连系梁、左挑梁和右挑梁,左挑梁配装在左主梁的左侧,右挑梁配装在右主梁的右侧,连系梁与左主梁和右主梁连接,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和走行支腿依次配装在左、右主梁和连系梁的底部。
优选的,左吊挂系统包括左吊挂移动框架、左横移油缸、左竖向吊挂杆和左横向吊挂框架,左吊挂移动框架配装在左挑梁的底部,左横移油缸的缸端固定在左吊挂移动框架上,活塞杆的杆端固定在左挑梁的底部,左横移油缸与液压控制系统配装,左横移油缸控制左吊挂移动框架横向移动,左竖向吊挂杆的一端与左吊挂移动框架连接,另一端与左横向吊挂框架的左端连接,左底模挂篮配装在左横向吊挂框架的底部,左底模挂篮上配装左挂篮横移油缸,左挂篮横移油缸的缸端固定在左底模挂篮上,杆端固定在左横向吊挂框架上,左挂篮横移油缸与液压控制系统配装;右吊挂系统包括右吊挂移动框架、右横移油缸、右竖向吊挂杆和右横向吊挂框架,右吊挂移动框架配装在右挑梁的底部,右横移油缸的缸端固定在右吊挂移动框架上,活塞杆的杆端固定在右挑梁的底部,右横移油缸与液压控制系统配装,右横移油缸控制右吊挂移动框架横向移动,右竖向吊挂杆的一端与右吊挂移动框架连接,另一端与右横向吊挂框架的右端连接,右底模挂篮配装在右横向吊挂框架的底部,右底模挂篮上配装右挂篮横移油缸,右挂篮横移油缸的缸端固定在右底模挂篮上,杆端固定在右横向吊挂框架上,右挂篮横移油缸与液压控制系统配装。
优选的,左吊挂移动框架、左横移油缸、左竖向吊挂杆和左横向吊挂框架的数量不少于三,左底模挂篮和左底模的数量不少于三,两个左竖向吊挂杆的一端分别竖向平行配装在一个左吊挂移动框架的两端,另一端分别与一个左横向吊挂框架配装,一个左横向吊挂框架的底部配装一个左底模挂篮,一个左底模挂篮与一块左底模配装;右吊挂移动框架、右横移油缸、右竖向吊挂杆和右横向吊挂框架的数量不少于三,右底模挂篮和右底模的数量不少于三,两个右竖向吊挂杆的一端分别竖向平行配装在一个右吊挂移动框架的两端,另一端分别与一个右横向吊挂框架配装,一个右横向吊挂框架的底部配装一个右底模挂篮,一个右底模挂篮与一块右底模配装;一个左吊挂移动框架、一个左横移油缸、两个左竖向吊挂杆、一个左横向吊挂框架与一个右吊挂移动框架、一个右横移油缸、两个右竖向吊挂杆和一个右横向吊挂框架并排连接在左挑梁和右挑梁上后组成一组吊挂系统,每组吊挂系统均可独立的横向移动。
优选的,左吊挂系统还包括左斜向连接杆,左斜向连接杆的一端与左竖向吊挂杆铰接,另一端与左吊挂移动框架铰接,右吊挂系统还包括右斜向连接杆,右斜向连接杆的一端与右竖向吊挂杆铰接,另一端与右吊挂移动框架铰接。
优选的,左横向吊挂框架通过左竖向连接臂、左第一斜向连接臂和左第二斜向连接臂与左外侧模连接,右横向吊挂框架通过右竖向连接臂、右第一斜向连接臂和右第二斜向连接臂与右外侧模连接。
优选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站,液压泵站包括油泵电机组、控制电磁阀组、油箱、空气滤清器和回油过滤器,并设有压力表和液位液温计,液压泵站与支撑系统和外肋系统中的油缸配装。
一种采用上述移动模架进行公铁两用大桥的铁路箱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一,在需要施工的主桥墩和桥墩一之间平整和硬化场地;
步骤二,安装支撑系统,在机座上安装临时支撑装置,同时安装墩顶临时提升架,安装墩顶位置滚轮车;
步骤二,安装中支腿、后支腿、后支腿临时支撑、及支撑台车,在机座上安装临时支撑,同时安装墩顶临时提升架,安装墩顶位置滚轮车;
步骤三,移动模架的主梁分为五个结段,依次安装左、右主梁的第二结段、左右主梁的第三结段和左右主梁的第四结段,及对应位置的左右主梁横梁和左右主梁的外侧的左右挑梁;
步骤四,在左、右主梁上定位滚轮车,先吊装左右主梁的第一结段及前导梁,定位滚轮车,再吊装左右主梁的第五结段及后导梁,安装连续提升千斤顶及钢绞线准备提升;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2.3m~2.6m,拆除临时支撑安装挂篮;
步骤五,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至最上层主梁结构滑道平面与主桥墩和桥墩一的墩顶滚轮车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安装稳定支撑架,并支撑于墩身,保证顶推最上层左右主梁时整个吊装结构保持平衡状态;
步骤六,顶推左右主梁第五结段及后导梁,顶推到位后锚固;
步骤七,解除稳定支撑架及中间层梁上的平面处滚轮车,继续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至中间层主梁滑道与墩顶滚轮车在同一水平位置,并重新支撑稳定支撑架与墩身上;
步骤八,顶推左右主梁第一结段及前导梁,顶推到位后锚固;
步骤九,拆除稳定支撑架及下层梁上平面处滚轮车,继续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至下层主梁滑道与墩顶滚轮车在同一水平位置,连接左右主梁的第一结段与左右主梁的第二结段的法兰,连接左右主梁的第四结段与左右主梁的第五结段的法兰;
步骤十,拆除临时提升架上的平衡门架;
步骤十一,继续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
步骤十二,启动支撑台车,液压系统的纵移油缸,将中后支腿走行至制梁位置,下落并锚固;
步骤十三,拆除墩顶临时提升架,滚轮车及临时支撑,并放置于主桥墩和桥墩一的墩顶;
步骤十四,安装左右主梁的第一结段和左右主梁第五结段处的左右挑梁、左吊挂系统、右吊挂系统、左外侧模和右外侧模;
步骤十五,铺设中间底模,横移左底模挂篮和右底模挂篮,使得左底模、右底模和中间底模合拢,安装吊挂钢筋,及底模螺栓,铺设底模侧模钢筋,装内模,铺设顶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制备箱梁;
步骤十六,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后,安装前支腿在桥墩二的墩顶并锚固;
步骤十七,脱模,横移左右主梁两侧的左吊挂系统和右吊挂系统;
步骤十八,移动模架的整机前移15m~16m,前移过程中,打开靠近桥墩一的墩顶处底模整机纵移,当下一片底模靠近墩顶时,继续打开纵移,然后通过墩顶的底模合拢,提升前支腿处油缸至导梁安装位置安装,安装后走行机构并支撑于混凝土梁面;
步骤十九,拆除后支腿,并将后支腿安装于下一跨制梁位置处;
步骤二十,前移中支腿,至下一跨制梁位置,并支撑锚固,缩回前支腿处油缸,悬空前支腿;
步骤二十一,继续前移整机,打开靠近墩顶处底模,整机纵移至新的制梁位置,安装吊挂钢筋,及底模螺栓,铺设底模,侧模钢筋,装内模,铺顶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将后走行机构移至导梁尾部位置安装;
步骤二十二,循环制梁步骤依次制梁。
优选的,上述公铁两用大桥的铁路箱梁施工方法中,步骤一中,制墩基础采用混凝土机座,单个基础承载力大于60吨;步骤二中安装支撑系统的中支腿、后支腿、后支腿临时支撑及支撑台车;步骤十七中,整机脱模150mm,两侧的左右吊挂系统分别横移180mm。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移动模架可进行公铁两用大桥的桥梁过孔施工,公铁合建段的建设中铁路与高速公路汇聚在一起,其特点为上层为高速公路,且为双向车道,且最少为四车道,下层为多股铁路汇聚,采用本发明进行铁路箱梁的施工,本发明的左吊挂系统和右吊挂系统、左外侧模、右外侧模、左底模、左底模挂篮、右底模、右底模挂篮和中间底模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完成一次箱梁施工后,进行过孔比较方便,只需依次控制每组左右吊挂系统、左右外侧模和左右底模挂篮横移,然后前移整机,通过墩顶的预埋钢筋后的中间底模和左右底模部分合拢,将整机全部移至下一制梁位置处后,所有的左底模、右底模和中间底模全部过孔和合拢完毕,然后重新铺设内模准备进行下一制梁的浇筑工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过孔移动模架和采用过孔移动模架的施工方法可以方便进行铁路合建段的箱梁施工,且完成一次施工后移动移动模架整机时,可方便快速的通过墩顶的预埋件,也可快速的过孔,不需要较大的调整移动模架的位置,减少了工序和制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的施工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的支腿移动工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支腿10、中支腿11、后支腿12、走行支腿13、左主梁20、右主梁21、连系梁22、左挑梁23、右挑梁24、左吊挂移动框架30、左横移油缸31、左竖向吊挂杆32、左横向吊挂框架33、左斜向连接杆34、左竖向连接臂35、左第一斜向连接臂36、左第二斜向连接臂37、右吊挂移动框架40、右横移油缸41、右竖向吊挂杆42、右横向吊挂框架43、右斜向连接杆44、右竖向连接臂45、右第一斜向连接臂46、右第二斜向连接臂47、左外侧模50、右外侧模51、左底模52、左底模挂篮53、右底模54、右底模挂篮55、中间底模56、公路门式墩预留钢筋60、垫石70。
具体实施方式:
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包括支撑系统、主框架系统、吊挂系统、外模系统、内模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支撑系统用于支撑和移动主框架系统,主框架系统用于与吊挂系统配装,吊挂系统用于吊挂外模系统,内模系统与外模系统配装,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支撑系统和外膜系统的移动。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较佳的移动模架的结构设计实施例,其中,支撑系统包括前支腿10、中支腿11、后支腿12和走行支腿13;主框架系统包括左主梁20、右主梁21、连系梁22、左挑梁23和右挑梁24,左挑23梁配装在左主梁20的左侧,右挑梁24配装在右主梁21的右侧,连系梁22与左主梁20和右主梁21连接,前支腿10、中支腿11、后支腿12和走行支腿13依次配装在左主梁20、右主梁21和连系梁22的底部。连系梁上配装提升机构,提升机构用于瓶装提升移动模架的吊挂系统和内模系统。
吊挂系统包括左吊挂系统和右吊挂系统,左吊挂系统包括左吊挂移动框架30、左横移油缸31、左竖向吊挂杆32和左横向吊挂框架33,左吊挂移动框架30配装在左挑梁23的底部,左横移油缸31的缸端固定在左吊挂移动框架30上,活塞杆的杆端固定在左挑梁23的底部,左挑梁23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滑道,左吊挂移动框架30的上部的两边配装在左挑梁23的滑道上,左横移油缸与液压控制系统配装,左横移油缸31控制左吊挂移动框架30横向移动,左竖向吊挂杆32的一端与左吊挂移动框架30连接,另一端与左横向吊挂框架33的左端连接,
右吊挂系统包括右吊挂移动框架40、右横移油缸41、右竖向吊挂杆42和右横向吊挂框架43,右吊挂移动框架40配装在右挑梁24的底部,右横移油缸41的缸端固定在右吊挂移动框架40上,活塞杆的杆端固定在右挑梁24的底部,右挑梁24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滑道,右吊挂移动框架40的上部的两边配装在右挑梁24的滑道上,右横移油缸41与液压控制系统配装,右横移油缸41控制右吊挂移动框架40横向移动,右竖向吊挂杆42的一端与右吊挂移动框架40连接,另一端与右横向吊挂框架43的右端连接。
外模系统包括左外侧模50、右外侧模51、左底模52、左底模挂篮53、右底模54、右底模挂篮55和中间底模56,左外侧模50配装在左吊挂系统上,右外侧模51配装在右吊挂系统上,左底模挂篮53配装在左吊挂系统的左横向吊挂框架33底部,左横向吊挂框架33底部设置滑道,左底模挂篮53上配装左挂篮滑轮和左挂篮滑轮座,左挂篮滑轮固定在左挂篮滑轮座上,左挂篮滑轮座固定在左底模挂篮上,左挂篮滑轮配装在左横向吊挂框架33底部设置的滑道上,左底模52的左端与左底模挂篮53配装,右端与中间底模56的左端对接,右底模54的右端与右底模挂篮55配装,右底模挂篮55配装在右横向吊挂框架43的底部,右横向吊挂框架43底部设置滑道,右底模挂篮55上配装右挂篮滑轮和右挂篮滑轮座,右挂篮滑轮固定在右挂篮滑轮座上,右挂篮滑轮座固定在右底模挂篮55上,右挂篮滑轮配装在右横向吊挂框架43底部设置的滑道上,右底模挂篮55的左端与中间底模56的右端对接,左底模挂篮53和右底模挂篮55分别在左吊挂系统的左横向吊挂框架33的底部滑道和右吊挂系统的右横向吊挂框架43的底部滑道上横向移动。
左吊挂系统还包括左斜向连接杆34,左斜向连接杆34的一端与左竖向吊挂杆32铰接,另一端与左吊挂移动框架30铰接,右吊挂系统还包括右斜向连接杆44,右斜向连接杆44的一端与右竖向吊挂杆42铰接,另一端与右吊挂移动框架40铰接。左横向吊挂框架33通过左竖向连接臂35、左第一斜向连接臂36和左第二斜向连接臂37与左外侧模50连接,右横向吊挂框架43通过右竖向连接臂45、右第一斜向连接臂46和右第二斜向连接臂47与右外侧模51连接。
左底模挂篮53配装在左横向吊挂框架33的底部,左底模挂篮53上配装左挂篮横移油缸,左挂篮横移油缸的缸端固定在左底模挂篮53上,杆端固定在左横向吊挂框架33上,左挂篮横移油缸与液压控制系统配装;右底模挂篮55配装在右横向吊挂框架43的底部,右底模挂篮55上配装右挂篮横移油缸,右挂篮横移油缸的缸端固定在右底模挂篮55上,杆端固定在右横向吊挂框架43上,右挂篮横移油缸与液压控制系统配装。
左吊挂移动框架30、左横移油缸31、左竖向吊挂杆32和左横向吊挂框架33的数量不少于三,左底模挂篮53和左底模52的数量不少于三,两个左竖向吊挂杆32的一端分别竖向平行配装在一个左吊挂移动框架30的两端,另一端分别与一个左横向吊挂框架33配装,一个左横向吊挂框架33的底部配装一个左底模挂篮53,一个左底模挂篮53与一块左底模52配装;右吊挂移动框架40、右横移油缸41、右竖向吊挂杆42和右横向吊挂框架43的数量不少于三,右底模挂篮55和右底模54的数量不少于三,两个右竖向吊挂杆42的一端分别竖向平行配装在一个右吊挂移动框架40的两端,另一端分别与一个右横向吊挂框架43配装,一个右横向吊挂框架43的底部配装一个右底模挂篮55,一个右底模挂篮55与一块右底模54配装;一个左吊挂移动框架30、一个左横移油缸31、两个左竖向吊挂杆32、一个左横向吊挂框架33与一个右吊挂移动框架40、一个右横移油缸41、两个右竖向吊挂杆42和一个右横向吊挂框架43并排连接在左挑梁23和右挑梁24上后组成一组吊挂系统,每组吊挂系统均可独立的横向移动。
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站,液压泵站包括油泵电机组、控制电磁阀组、油箱、空气滤清器和回油过滤器,并设有压力表和液位液温计,液压泵站与支撑系统和外肋系统中的油缸配装。液压泵站控制左横移油缸31、右横移油缸41、左挂篮横移油缸和右挂篮横移油缸。
采用发明提供的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进行桥箱梁施工,混凝土梁完成浇筑养护,张拉后,过孔时,如图4所示:前边第一组吊挂系统的左挂篮横移油缸控制左底模挂篮53向左横移,左底模挂篮53控制左底模52向左横移,右挂篮横移油缸控制右底模挂篮55向右横移,右底模挂篮55控制右底模54向右横移,横移后,使得左底模挂篮53和左底模52刚好位于桥墩墩顶上左侧的公路门式墩预留钢筋60和垫石70之间,右底模挂篮55和右底模54刚好位于桥墩墩顶上右侧的公路门式墩预留钢筋60和垫石70之间,中间底模56位于两个垫石70之间,然后前移移动模架整机,使得第一组的吊挂系统的左底模52和右底模54通过公路门式墩预留钢筋60和垫石70后,左挂篮横移油缸控制左底模挂篮53向右移动,从而控制左底模52向右移动,右挂篮横移油缸控制右底模挂篮55向左移动,从而控制右底模54向左移动,使得第一组的吊挂系统的左、右底模和中间底模56合拢,第二组的吊挂系统的左挂篮横移油缸控制左底模挂篮53向左横移,左底模挂篮53控制左底模52向左横移,右挂篮横移油缸控制右底模挂篮55向右横移,右底模挂篮55控制右底模54向右横移,横移后,使得左底模挂篮53和左底模52刚好位于桥墩墩顶上左侧的公路门式墩预留钢筋60和垫石70之间,右底模挂篮55和右底模54刚好位于桥墩墩顶上右侧的公路门式墩预留钢筋60和垫石70之间,中间底模56位于两个垫石70之间,然后前移移动模架整机,使得第二组的吊挂系统的左底模52和右底模54通过公路门式墩预留钢筋60和垫石70后,左挂篮横移油缸控制左底模挂篮53向右移动,从而控制左底模52向右移动,右挂篮横移油缸控制右底模挂篮55向左移动,从而控制右底模54向左移动,使得第一组的吊挂系统的左、右底模和中间底模56合拢,如此依次进行每组的吊挂系统的底模的移动和前移,使得移动模架整机通过浇筑好的箱梁,然后进入下一制梁位置,采用本发明进行过孔时,移动模架整机在脱模、和移动时,位置的变动程度比较小,且过孔的速度比较快,避免了较大范围的模架的横移和瓶装。
采用上述移动模架进行公铁两用大桥的铁路箱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一,在需要施工的主桥墩和桥墩一之间平整和硬化场地;
步骤二,安装支撑系统,在机座上安装临时支撑装置,同时安装墩顶临时提升架,安装墩顶位置滚轮车;
步骤二,安装中支腿、后支腿、后支腿临时支撑、及支撑台车,在机座上安装临时支撑,同时安装墩顶临时提升架,安装墩顶位置滚轮车;
步骤三,移动模架的主梁分为五个结段,依次安装左、右主梁的第二结段、左右主梁的第三结段和左右主梁的第四结段,及对应位置的左右主梁横梁和左右主梁的外侧的左右挑梁;
步骤四,在左、右主梁上定位滚轮车,先吊装左右主梁的第一结段及前导梁,定位滚轮车,再吊装左右主梁的第五结段及后导梁,安装连续提升千斤顶及钢绞线准备提升;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2.3m~2.6m,拆除临时支撑安装挂篮;
步骤五,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至最上层主梁结构滑道平面与主桥墩和桥墩一的墩顶滚轮车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安装稳定支撑架,并支撑于墩身,保证顶推最上层左右主梁时整个吊装结构保持平衡状态;
步骤六,顶推左右主梁第五结段及后导梁,顶推到位后锚固;
步骤七,解除稳定支撑架及中间层梁上的平面处滚轮车,继续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至中间层主梁滑道与墩顶滚轮车在同一水平位置,并重新支撑稳定支撑架与墩身上;
步骤八,顶推左右主梁第一结段及前导梁,顶推到位后锚固;
步骤九,拆除稳定支撑架及下层梁上平面处滚轮车,继续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至下层主梁滑道与墩顶滚轮车在同一水平位置,连接左右主梁的第一结段与左右主梁的第二结段的法兰,连接左右主梁的第四结段与左右主梁的第五结段的法兰;
步骤十,拆除临时提升架上的平衡门架;
步骤十一,继续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
步骤十二,启动支撑台车,液压系统的纵移油缸,将中后支腿走行至制梁位置,下落并锚固;
步骤十三,拆除墩顶临时提升架,滚轮车及临时支撑,并放置于主桥墩和桥墩一的墩顶;
步骤十四,安装左右主梁的第一结段和左右主梁第五结段处的左右挑梁、左吊挂系统、右吊挂系统、左外侧模和右外侧模;
步骤十五,铺设中间底模,横移左底模挂篮和右底模挂篮,使得左底模、右底模和中间底模合拢,安装吊挂钢筋,及底模螺栓,铺设底模侧模钢筋,装内模,铺设顶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制备箱梁;
步骤十六,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后,安装前支腿在桥墩二的墩顶并锚固;
步骤十七,脱模,横移左右主梁两侧的左吊挂系统和右吊挂系统;
步骤十八,移动模架的整机前移15m~16m,前移过程中,打开靠近桥墩一的墩顶处底模整机纵移,当下一片底模靠近墩顶时,继续打开纵移,然后通过墩顶的底模合拢,提升前支腿处油缸至导梁安装位置安装,安装后走行机构并支撑于混凝土梁面;
步骤十九,拆除后支腿,并将后支腿安装于下一跨制梁位置处;
步骤二十,前移中支腿,至下一跨制梁位置,并支撑锚固,缩回前支腿处油缸,悬空前支腿;
步骤二十一,继续前移整机,打开靠近墩顶处底模,整机纵移至新的制梁位置,安装吊挂钢筋,及底模螺栓,铺设底模,侧模钢筋,装内模,铺顶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将后走行机构移至导梁尾部位置安装;
步骤二十二,循环制梁步骤依次制梁。
上述公铁两用大桥的铁路箱梁施工方法中,步骤一中,制墩基础采用混凝土机座,单个基础承载力大于60吨;步骤二中安装支撑系统的中支腿、后支腿、后支腿临时支撑及支撑台车;步骤十七中,整机脱模150mm,两侧的左右吊挂系统分别横移180mm。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移动模架可进行公铁两用大桥的桥梁过孔施工,公铁合建段的建设中铁路与高速公路汇聚在一起,其特点为上层为高速公路,且为双向车道,且最少为四车道,下层为多股铁路汇聚,采用本发明进行铁路箱梁的施工,本发明的左吊挂系统和右吊挂系统、左外侧模、右外侧模、左底模、左底模挂篮、右底模、右底模挂篮和中间底模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完成一次箱梁施工后,进行过孔比较方便,只需依次控制每组左右吊挂系统、左右外侧模和左右底模挂篮横移,然后前移整机,通过墩顶的预埋钢筋后的中间底模和左右底模部分合拢,将整机全部移至下一制梁位置处后,所有的左底模、右底模和中间底模全部过孔和合拢完毕,然后重新铺设内模准备进行下一制梁的浇筑工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过孔移动模架和采用过孔移动模架的施工方法可以方便进行铁路合建段的箱梁施工,且完成一次施工后移动移动模架整机时,可方便快速的通过墩顶的预埋件,也可快速的过孔,不需要较大的调整移动模架的位置,减少了工序和制梁时间。

Claims (9)

1.一种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包括支撑系统、主框架系统、吊挂系统、外模系统、内模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支撑系统用于支撑和移动主框架系统,主框架系统用于与吊挂系统配装,吊挂系统用于吊挂外模系统,内模系统与外模系统配装,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支撑系统和外膜系统的移动;吊挂系统包括左吊挂系统和右吊挂系统,外模系统包括左外侧模、右外侧模、左底模、左底模挂篮、右底模、右底模挂篮和中间底模,左外侧模配装在左吊挂系统上,右外侧模配装在右吊挂系统上,左底模挂篮配装在左吊挂系统的底部,左底模的左端与左底模挂篮配装,右端与中间底模的左端对接,右底模的右端与右底模挂篮配装,左端与中间底模的右端对接,左底模挂篮和右底模挂篮分别在左吊挂系统和右吊挂系统的底部横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支撑系统包括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和走行支腿;主框架系统包括左主梁、右主梁、连系梁、左挑梁和右挑梁,左挑梁配装在左主梁的左侧,右挑梁配装在右主梁的右侧,连系梁与左主梁和右主梁连接,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和走行支腿依次配装在左、右主梁和连系梁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左吊挂系统包括左吊挂移动框架、左横移油缸、左竖向吊挂杆和左横向吊挂框架,左吊挂移动框架配装在左挑梁的底部,左横移油缸的缸端固定在左吊挂移动框架上,活塞杆的杆端固定在左挑梁的底部,左横移油缸与液压控制系统配装,左横移油缸控制左吊挂移动框架横向移动,左竖向吊挂杆的一端与左吊挂移动框架连接,另一端与左横向吊挂框架的左端连接,左底模挂篮配装在左横向吊挂框架的底部,左底模挂篮上配装左挂篮横移油缸,左挂篮横移油缸的缸端固定在左底模挂篮上,杆端固定在左横向吊挂框架上,左挂篮横移油缸与液压控制系统配装;右吊挂系统包括右吊挂移动框架、右横移油缸、右竖向吊挂杆和右横向吊挂框架,右吊挂移动框架配装在右挑梁的底部,右横移油缸的缸端固定在右吊挂移动框架上,活塞杆的杆端固定在右挑梁的底部,右横移油缸与液压控制系统配装,右横移油缸控制右吊挂移动框架横向移动,右竖向吊挂杆的一端与右吊挂移动框架连接,另一端与右横向吊挂框架的右端连接,右底模挂篮配装在右横向吊挂框架的底部,右底模挂篮上配装右挂篮横移油缸,右挂篮横移油缸的缸端固定在右底模挂篮上,杆端固定在右横向吊挂框架上,右挂篮横移油缸与液压控制系统配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左吊挂移动框架、左横移油缸、左竖向吊挂杆和左横向吊挂框架的数量不少于三,左底模挂篮和左底模的数量不少于三,两个左竖向吊挂杆的一端分别竖向平行配装在一个左吊挂移动框架的两端,另一端分别与一个左横向吊挂框架配装,一个左横向吊挂框架的底部配装一个左底模挂篮,一个左底模挂篮与一块左底模配装;右吊挂移动框架、右横移油缸、右竖向吊挂杆和右横向吊挂框架的数量不少于三,右底模挂篮和右底模的数量不少于三,两个右竖向吊挂杆的一端分别竖向平行配装在一个右吊挂移动框架的两端,另一端分别与一个右横向吊挂框架配装,一个右横向吊挂框架的底部配装一个右底模挂篮,一个右底模挂篮与一块右底模配装;一个左吊挂移动框架、一个左横移油缸、两个左竖向吊挂杆、一个左横向吊挂框架与一个右吊挂移动框架、一个右横移油缸、两个右竖向吊挂杆和一个右横向吊挂框架并排连接在左挑梁和右挑梁上后组成一组吊挂系统,每组吊挂系统均可独立的横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左吊挂系统还包括左斜向连接杆,左斜向连接杆的一端与左竖向吊挂杆铰接,另一端与左吊挂移动框架铰接,右吊挂系统还包括右斜向连接杆,右斜向连接杆的一端与右竖向吊挂杆铰接,另一端与右吊挂移动框架铰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左横向吊挂框架通过左竖向连接臂、左第一斜向连接臂和左第二斜向连接臂与左外侧模连接,右横向吊挂框架通过右竖向连接臂、右第一斜向连接臂和右第二斜向连接臂与右外侧模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站,液压泵站包括油泵电机组、控制电磁阀组、油箱、空气滤清器和回油过滤器,并设有压力表和液位液温计,液压泵站与支撑系统和外肋系统中的油缸配装。
8.一种采用上述移动模架进行公铁两用大桥的铁路箱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一,在需要施工的主桥墩和桥墩一之间平整和硬化场地;
步骤二,安装支撑系统,在机座上安装临时支撑装置,同时安装墩顶临时提升架,安装墩顶位置滚轮车;
步骤二,安装中支腿、后支腿、后支腿临时支撑、及支撑台车,在机座上安装临时支撑,同时安装墩顶临时提升架,安装墩顶位置滚轮车;
步骤三,移动模架的主梁分为五个结段,依次安装左、右主梁的第二结段、左右主梁的第三结段和左右主梁的第四结段,及对应位置的左右主梁横梁和左右主梁的外侧的左右挑梁;
步骤四,在左、右主梁上定位滚轮车,先吊装左右主梁的第一结段及前导梁,定位滚轮车,再吊装左右主梁的第五结段及后导梁,安装连续提升千斤顶及钢绞线准备提升;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2.3m~2.6m,拆除临时支撑安装挂篮;
步骤五,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至最上层主梁结构滑道平面与主桥墩和桥墩一的墩顶滚轮车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安装稳定支撑架,并支撑于墩身,保证顶推最上层左右主梁时整个吊装结构保持平衡状态;
步骤六,顶推左右主梁第五结段及后导梁,顶推到位后锚固;
步骤七,解除稳定支撑架及中间层梁上的平面处滚轮车,继续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至中间层主梁滑道与墩顶滚轮车在同一水平位置,并重新支撑稳定支撑架与墩身上;
步骤八,顶推左右主梁第一结段及前导梁,顶推到位后锚固;
步骤九,拆除稳定支撑架及下层梁上平面处滚轮车,继续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至下层主梁滑道与墩顶滚轮车在同一水平位置,连接左右主梁的第一结段与左右主梁的第二结段的法兰,连接左右主梁的第四结段与左右主梁的第五结段的法兰;
步骤十,拆除临时提升架上的平衡门架;
步骤十一,继续启动连续提升千斤顶提升;
步骤十二,启动支撑台车,液压系统的纵移油缸,将中后支腿走行至制梁位置,下落并锚固;
步骤十三,拆除墩顶临时提升架,滚轮车及临时支撑,并放置于主桥墩和桥墩一的墩顶;
步骤十四,安装左右主梁的第一结段和左右主梁第五结段处的左右挑梁、左吊挂系统、右吊挂系统、左外侧模和右外侧模;
步骤十五,铺设中间底模,横移左底模挂篮和右底模挂篮,使得左底模、右底模和中间底模合拢,安装吊挂钢筋,及底模螺栓,铺设底模侧模钢筋,装内模,铺设顶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制备箱梁;
步骤十六,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后,安装前支腿在桥墩二的墩顶并锚固;
步骤十七,脱模,横移左右主梁两侧的左吊挂系统和右吊挂系统;
步骤十八,移动模架的整机前移15m~16m,前移过程中,打开靠近桥墩一的墩顶处底模整机纵移,当下一片底模靠近墩顶时,继续打开纵移,然后通过墩顶的底模合拢,提升前支腿处油缸至导梁安装位置安装,安装后走行机构并支撑于混凝土梁面;
步骤十九,拆除后支腿,并将后支腿安装于下一跨制梁位置处;
步骤二十,前移中支腿,至下一跨制梁位置,并支撑锚固,缩回前支腿处油缸,悬空前支腿;
步骤二十一,继续前移整机,打开靠近墩顶处底模,整机纵移至新的制梁位置,安装吊挂钢筋,及底模螺栓,铺设底模,侧模钢筋,装内模,铺顶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将后走行机构移至导梁尾部位置安装;
步骤二十二,循环制梁步骤依次制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方便过孔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上述公铁两用大桥的铁路箱梁施工方法中,步骤一中,制墩基础采用混凝土机座,单个基础承载力大于60吨;步骤二中安装支撑系统的中支腿、后支腿、后支腿临时支撑及支撑台车;步骤十七中,整机脱模150mm,两侧的左右吊挂系统分别横移180mm。
CN201711331693.2A 2017-12-13 2017-12-13 移动模架及移动模架的过孔施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86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1693.2A CN108086170B (zh) 2017-12-13 2017-12-13 移动模架及移动模架的过孔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1693.2A CN108086170B (zh) 2017-12-13 2017-12-13 移动模架及移动模架的过孔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6170A true CN108086170A (zh) 2018-05-29
CN108086170B CN108086170B (zh) 2019-11-19

Family

ID=62174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3169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86170B (zh) 2017-12-13 2017-12-13 移动模架及移动模架的过孔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8617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8470A (zh) * 2019-04-09 2019-08-23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环境下可纵、横移移动模架施工公路连续梁的方法
CN110468715A (zh) * 2019-08-20 2019-11-19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模架过孔方法及过孔装置
CN112947143A (zh) * 2021-01-27 2021-06-11 邸志明 便于调节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监测器
CN113981835A (zh) * 2021-11-24 2022-01-28 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模架及其过孔方法
CN115402929A (zh) * 2022-08-30 2022-11-29 湖南中铁五新模板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梁钢筋笼整体吊装用吊机及其吊装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30899A (ko) * 2000-03-25 2000-06-05 김소희 교량용 이동식 점검대차
CN202247704U (zh) * 2011-09-19 2012-05-30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模架移动式造桥机
CN203768814U (zh) * 2014-03-08 2014-08-13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高墩小半径曲线现浇箱梁新型移动模架
CN105297633A (zh) * 2015-10-23 2016-02-03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模架车的组装施工方法
CN105648912A (zh) * 2015-12-11 2016-06-08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转运、拼装移动模架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30899A (ko) * 2000-03-25 2000-06-05 김소희 교량용 이동식 점검대차
CN202247704U (zh) * 2011-09-19 2012-05-30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模架移动式造桥机
CN203768814U (zh) * 2014-03-08 2014-08-13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高墩小半径曲线现浇箱梁新型移动模架
CN105297633A (zh) * 2015-10-23 2016-02-03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模架车的组装施工方法
CN105648912A (zh) * 2015-12-11 2016-06-08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转运、拼装移动模架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8470A (zh) * 2019-04-09 2019-08-23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环境下可纵、横移移动模架施工公路连续梁的方法
CN110158470B (zh) * 2019-04-09 2021-05-25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环境下可纵、横移移动模架施工公路连续梁的方法
CN110468715A (zh) * 2019-08-20 2019-11-19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模架过孔方法及过孔装置
WO2021031354A1 (zh) * 2019-08-20 2021-02-25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模架过孔方法及过孔装置
CN110468715B (zh) * 2019-08-20 2021-05-18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模架过孔方法及过孔装置
CN112947143A (zh) * 2021-01-27 2021-06-11 邸志明 便于调节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监测器
CN113981835A (zh) * 2021-11-24 2022-01-28 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模架及其过孔方法
CN113981835B (zh) * 2021-11-24 2024-04-09 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模架及其过孔方法
CN115402929A (zh) * 2022-08-30 2022-11-29 湖南中铁五新模板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梁钢筋笼整体吊装用吊机及其吊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6170B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86170B (zh) 移动模架及移动模架的过孔施工方法
CN107059640B (zh) 用于预制节段梁逐跨施工的架桥机及其施工方法
CN104695337B (zh) 自提升滑翻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9944170A (zh) 高墩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及合龙段一体化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442255A (zh) 一种移动模架造桥机及现浇造桥的施工方法
CN109403374A (zh) 用于明挖隧道整体式衬砌的工厂化施工方法
CN201003145Y (zh) 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
CN208087078U (zh) 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架桥机的起吊装置
CN103074854A (zh) 后支点三角托架挂篮及应用该挂篮的桥梁施工方法
CN113235472A (zh) 一种盖板涵混凝土浇筑台车
CN105839537B (zh) 跨缆吊机带梁行走吊装悬索桥加劲梁的施工方法
CN102587282B (zh) 大风及高空条件下大截面简支箱梁预制及拼装工艺
CN110528402A (zh) 一种超宽箱梁多桁片组合挂篮的施工方法
CN107100074A (zh) 一种下承式拱桥混凝土桥面施工方法
CN208934425U (zh) 自行式多功能布料机
CN201056836Y (zh) 双功能千斤顶爬模系统
CN106042173A (zh) 桥梁生产系统
CN107829374B (zh) 公路预应力砼箱梁移动模架及悬挑施工方法
CN208533370U (zh) 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架设施工的架桥机
CN202064281U (zh) 一种滑模模架
CN108005114A (zh) 一种管廊浇筑模具
CN106149639B (zh) 一种单矩形顶口封闭型水利渡槽施工的移动模架
CN208430437U (zh) 一种移动模架造桥机
CN205529915U (zh) 一种梯型桅杆式悬拼吊机
CN102225580B (zh) 箱梁内模纵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