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9660A - 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79660A
CN108079660A CN201711365401.7A CN201711365401A CN108079660A CN 108079660 A CN108079660 A CN 108079660A CN 201711365401 A CN201711365401 A CN 201711365401A CN 108079660 A CN108079660 A CN 108079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ewage
piston
filtration
increased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654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79660B (zh
Inventor
朱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Shanshui Jinyuan Biological Seedl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3654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79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79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9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79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9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4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settling ta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包括辊筒和分流装置;所述辊筒侧面上设有若干突起,随辊筒一同转动;所述分流装置包括阀门和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控制连接阀门;所述突起和触发装置对应设置;通过带突起的辊筒与触发装置配合,实现了多组过滤结构及活塞交替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及河道中,时间一长就会有淤泥沉积的情况出现。对于水产养殖,污泥沉积会导致水质富营养化加剧,水中含氧量下降,严重影响鱼虾蟹等养殖对象的生长生存。城市河道中的淤泥会和垃圾一起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对于这种需要定期清理的场景,每次的清淤工作都需要携带一些列设备,费时费力;且当前市面上的清淤设备大多不能快速拆装,清淤效果也不甚理想。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高效节能、结构简单可快速拆装的智能污水过滤站。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结构简单可快速拆装的智能污水过滤站。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包括辊筒和分流装置;所述辊筒侧面上设有若干突起,随辊筒一同转动;所述分流装置包括阀门和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控制连接阀门;所述突起和触发装置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装置包括簧片和压力开关;所述簧片设置于压力开关的按压端;所述压力开关控制连接阀门;所述辊筒侧面开设有若干环形滑槽;所述突起安装在环形滑槽内;所述突起前端为球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动力装置和吸污装置;所述吸污装置的出口端和分流装置的入口端对应设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涡轮;所述涡轮设置于吸污装置的出口处;所述涡轮和辊筒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所述涡轮内的扇叶开合角度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装置包括污水输送通道和泄流通道;所述污水输送通道倾斜设置;若干所述阀门沿污水输送通道的倾斜方向依次安装于其底部;所述阀门上端与污水输送通道连通,下端连通设置有若干输送管;所述泄流通道设置于污水输送通道的末端最低点处;所述泄流通道底部竖直设置有环状出口;所述输送管进口处设置有污水加热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沉降装置;所述沉降装置包括滤网罩和沉降池;所述滤网罩竖直设置;所述滤网罩进口端设置于环状出口下方;所述沉降池设置于滤网罩出口端下方;所述滤网罩为倒锥形;所述沉降池包括内池和外池;所述外池呈环形将内池包围;所述滤网罩出口端竖直方向的投影在内池范围内;所述滤网罩进口端竖直方向的投影在外池范围内;所述内池侧壁上设有筛网;所述筛网底部高于外池顶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进口端与输送管连通;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压缩结构和过滤结构;所述压缩结构包括活塞;所述压力开关控制连接活塞;所述活塞与过滤结构密封配合设置;所述活塞在过滤结构内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沿活塞运动方向拼接设置;所述包括第一腔体设置于过滤结构进口端;所述第三腔体设置于过滤结构末端;若干所述第二腔体沿拼接方向设置于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将相邻第二腔体出口端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绕自身对称轴旋转;所述活塞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活塞在往复运动时带动过滤结构一同旋转;所述过滤结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水平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进口端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环形槽和排污接口;所述环形槽与第一套环配合;所述排污接头设置在第一腔体侧壁上,与第一腔体内部连通;所述固定架在活塞运动方向上伸缩调节;所述固定架出口端设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三腔体末端为收缩的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与第二套环配合,绕第二套环的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骨架和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存储结构;所述存储结构进口端与过滤结构出口端对应设置;所述存储结构包括加压板;所述若干加压板倾斜设置,彼此相互平行;所述加压板进口端高度大于出口端;所述加压板沿倾斜方向开设有下凹槽和上凹槽;所述下凹槽和上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与第二腔体侧面配合;同一块所述加压板上的下凹槽和上凹槽交错设置;相邻所述加压板上的下凹槽和上凹槽配合设置;所述下凹槽与上凹槽的高度之和小于第二腔体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凹槽和上凹槽沿倾斜方向两侧开设有排水道;所述存储结构还包括立柱和工作台;所述立柱竖直设置;所述加压板和工作台均与立柱滑动配合设置,沿竖直方向自由移动;所述工作台设置于若干加压板上方;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若干配重块。
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的工作方法:当污水过滤站工作时,吸污装置将污水输送至分流装置的污水输送通道中,吸污装置出口处的涡轮在水流驱动下旋转;涡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辊筒一同转动,辊筒侧面上的若干突起环向转动从而周期性地气动触发装置;触发装置启动后,位于污水输送通道底部所对应的阀门打开,污水随后经过污水加热器、输送管和排污接头进入过滤结构中;此时对应活塞的触发装置被突起启动,活塞对污水进行压缩,其中的水分在压力作用下从滤网处流出;活塞在压缩污水过程中,同时也绕着自身对称中心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过滤结构一起转动,使第二腔体侧壁各个方向的水都能均匀顺利地流出;当水分被活塞初步挤出后,操作人员将过滤结构上的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拆下,随后将剩余的第二腔体推入对应的加压板下凹槽内,接着操作上方的加压板及工作台下移压紧;第二腔体在存储装置内的放置顺序为:先在一块加压板上从边缘向中心对称摆放,待该加压板摆满后,再在上方相邻加压板上按同样规律摆放;工作台依靠配重块对下方若干加压板持续加压,进而使第二腔体在高度方向上收缩变形从而挤压污泥块进一步排出水分;与此同时第一气泵、第二气泵、第三气泵的震动进一步促进污泥块中水分流出;从第二腔体的滤网流出的水经排水道最终离开存储结构。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通过带突起的辊筒与触发装置配合,实现了多组过滤结构和活塞交替工作;多边形活塞在压缩污水的同时带动腔体一起传动,保证了第二腔体侧面各个方向都可以高效地将水排出;存储结构利用加压板对第二腔体继续进行压缩,同时巧妙地利用了三个气泵工作时的振动,进一步提高了脱水效率;而泄流通道和滤网罩、沉降池的配合则可以在污水量不大时直接接替固液分离装置的工作,在保证系统高效运作的同时又兼顾了节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辊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触发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分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沉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腔体拼接示意图;
附图6为固液分离装置工作原理图;
附图7为存储结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加压板配合截面图;
附图9为排水道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包括辊筒6和分流装置2;所述辊筒6侧面上设有若干突起61,随辊筒6一同转动;所述分流装置2包括阀门21和触发装置22;所述触发装置22控制连接阀门21;所述突起61和触发装置22对应设置。
如附图2所示,所述触发装置22包括簧片221和压力开关222;所述簧片221设置于压力开关222的按压端;所述压力开关222控制连接阀门21;所述辊筒6侧面开设有若干环形滑槽62;所述突起61安装在环形滑槽62内;所述突起62前端为球面;突起62在转动中与簧片221接触后会形成挤压促使压力开关222下压启动阀门21,当突起62继续转动并与簧片221分离后,压力开关222回弹,阀门21重新关闭。
所述分流装置2还包括污水输送通道23和泄流通道24;所述污水输送通道23倾斜设置,使污水的流向固定;若干所述阀门21沿污水输送通道23的倾斜方向依次安装于其底部;所述阀门21上端与污水输送通道23连通,下端连通设置有若干输送管25,如果阀门21打开则污水会通过相应阀门21流进对应的输送管25中;所述泄流通道24设置于污水输送通道23的末端最低点处,在阀门切换间隙继续流下来的污水会通过泄流通道24流出;所述泄流通道24底部竖直设置有环状出口241,这样可以使污水向下抛洒时最大程度地散开;所述输送管25进口处设置有污水加热器26,加热可以使水中结块的淤泥软化,使污水在通过输送管25时不易堵塞。
还包括沉降装置5;所述沉降装置5包括滤网罩51和沉降池52;所述滤网罩51竖直设置;所述滤网罩51进口端设置于环状出口241下方,从环状出口241内四散流出的污水会落在滤网罩51的侧壁上,其中的水会直接穿过滤网孔继续下落,而泥沙则在滤网罩51内壁上随水流不断冲击缓缓被冲刷到滤网罩51底部;所述沉降池52设置于滤网罩51出口端下方;所述滤网罩51为倒锥形;所述沉降池52包括内池521和外池522;所述外池522呈环形将内池521包围;所述滤网罩51出口端竖直方向的投影在内池521范围内,滤网罩51内壁上被冲刷而下的泥沙随水流一起进入内池521内;所述滤网罩51进口端竖直方向的投影在外池522范围内,穿过滤网孔落下的水进入外池522内;所述内池521侧壁上设有筛网5211;所述筛网5211底部高于外池522顶部,这样内池521中的水会经过筛网5211流进外池522,内池521中最终只会留下泥沙。
还包括动力装置3和吸污装置4;所述吸污装置4的出口端和分流装置2的入口端对应设置;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涡轮31;所述涡轮31设置于吸污装置4的出口处;所述涡轮31和辊筒1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当吸污装置4的出口流量过小时,则涡轮转动显著变慢,若干阀门21之间切换变慢,则污水输送通道23内的污水大部分时间直接进入沉降装置中;所述涡轮31内的扇叶开合角度可调,实现涡轮在相同流量下的不同转速,这样可以根据污水中淤泥的含量来灵活调节阀门21切换间隙分流到沉降装置中的污水量,使系统运行效率达到最高。
还包括固液分离装置1;所述固液分离装置1进口端与输送管25连通;所述固液分离装置1包括压缩结构11和过滤结构12;所述压缩结构11包括活塞111;所述压力开关222控制连接活塞;所述活塞111与过滤结构12密封配合设置;所述活塞111在过滤结构12内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过滤结构12包括第一腔体121、第二腔体122和第三腔体123;所述第一腔体121、第二腔体122和第三腔体123沿活塞111运动方向拼接设置;所述包括第一腔体121设置于过滤结构12进口端;所述第三腔体123设置于过滤结构12末端;若干所述第二腔体122沿拼接方向设置于第一腔体121和第三腔体123之间;所述第一腔体121与第二腔体122连通;所述第三腔体123将相邻第二腔体122出口端封闭;相邻腔体之间通过卡扣1221固定,可以实现快速拆装。
所述活塞111绕自身对称轴旋转;所述活塞111截面为正六边形,与活塞111配合的第一腔体121、第二腔体122内轮廓也就同样为相同大小的正六边形;所述活塞111在往复运动时带动过滤结构12一同旋转;所述过滤结构12还包括固定架124;所述第一腔体121、第二腔体122和第三腔体123水平设置在固定架124上;所述固定架124进口端设置有第一套环1241;所述第一腔体121包括环形槽1211和排污接口1212;所述环形槽1211与第一套环1241配合,可以沿着第一套环1241转动;所述排污接头1212设置在第一腔体121侧壁上,与第一腔体121内部连通;所述固定架124在活塞111运动方向上伸缩调节,来适应当第一腔体121和第三腔体123之间的第二腔体122个数变化带来的长度变化;所述固定架124出口端设有第二套环1242;所述第三腔体123末端为收缩的圆台结构1231;所述圆台结构1231与第二套环1242配合,绕第二套环1242的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二腔体122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骨架125和滤网126,活塞111挤压污水使,水分通过滤网126流出,弹性骨架125则让第二腔体122具备局部变形能力,不易损坏。
所述固液分离装置1还包括存储结构13;所述存储结构13进口端与过滤结构12出口端对应设置,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二腔体122与第一腔体121、第三腔体123之间的卡扣1221打开,将若干相互拼接的第二腔体122推入存储结构13内;所述存储结构13包括加压板131;所述若干加压板131倾斜设置,彼此相互平行,这样可以保证相邻加压板131压紧,同时使挤压出的水顺着斜度流出;所述加压板131进口端高度大于出口端;所述加压板131沿倾斜方向开设有下凹槽1311和上凹槽1312;所述下凹槽1311和上凹槽1312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与第二腔体122侧面配合;同一块所述加压板131上的下凹槽1311和上凹槽1312交错设置;相邻所述加压板131上的下凹槽1311和上凹槽1312配合设置;所述下凹槽1311与上凹槽1312的高度之和小于第二腔体122的高度;这样当相邻加压板131压紧时,第二腔体122收到压力,具有弹性骨架125在高度方向收缩,腔内的水因此被进一步挤出;最终得到的紧实淤泥块可以用于烧制建筑用料以及制作肥料。
所述下凹槽1311和上凹槽1312沿倾斜方向两侧开设有排水道1313,这些排水道1313可以引导被挤压出来的水顺着加压板131的倾斜方向流出存储装置;如附图3所示,所述存储结构13还包括立柱132和工作台133;所述立柱132竖直设置;所述加压板131和工作台133均与立柱132滑动配合设置,沿竖直方向自由移动;所述工作台133设置于若干加压板131上方;所述工作台133上设置有若干配重块1331。
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的工作方法:当污水过滤站工作时,吸污装置4将污水输送至分流装置2的污水输送通道23中,吸污装置4出口处的涡轮31在水流驱动下旋转;涡轮31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辊筒6一同转动,辊筒6侧面上的若干突起61环向转动从而周期性地气动触发装置22;触发装置22启动后,位于污水输送通道23底部所对应的阀门21打开,污水随后经过污水加热器26、输送管25和排污接头1212进入过滤结构12中;此时对应活塞111的触发装置22被突起61启动,活塞111对污水进行压缩,其中的水分在压力作用下从滤网126处流出;活塞111在压缩污水过程中,同时也绕着自身对称中心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过滤结构12一起转动,使第二腔体122侧壁各个方向的水都能均匀顺利地流出;当水分被活塞111初步挤出后,操作人员将过滤结构12上的第一腔体121和第三腔体123拆下,随后将剩余的第二腔体122推入对应的加压板131下凹槽1311内,接着操作上方的加压板131及工作台133下移压紧;第二腔体122在存储装置13内的放置顺序为:先在一块加压板131上从边缘向中心对称摆放,待该加压板131摆满后,再在上方相邻加压板131上按同样规律摆放;工作台133依靠配重块1332对下方若干加压板131持续加压,进而使第二腔体122在高度方向上收缩变形从而挤压污泥块进一步排出水分;与此同时第一气泵233、第二气泵234、第三气泵261的震动进一步促进污泥块中水分流出;从第二腔体122的滤网126流出的水经排水道1314最终离开存储结构1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辊筒(6)和分流装置(2);所述辊筒(6)侧面上设有若干突起(61),随辊筒(6)一同转动;所述分流装置(2)包括阀门(21)和触发装置(22);所述触发装置(22)控制连接阀门(21);所述突起(61)和触发装置(22)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22)包括簧片(221)和压力开关(222);所述簧片(221)设置于压力开关(222)的按压端;所述压力开关(222)控制连接阀门(21);所述辊筒(6)侧面开设有若干环形滑槽(62);所述突起(61)安装在环形滑槽(62)内;所述突起(62)前端为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装置(3)和吸污装置(4);所述吸污装置(4)的出口端和分流装置(2)的入口端对应设置;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涡轮(31);所述涡轮(31)设置于吸污装置(4)的出口处;所述涡轮(31)和辊筒(1)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所述涡轮(31)内的扇叶开合角度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2)包括污水输送通道(23)和泄流通道(24);所述污水输送通道(23)倾斜设置;若干所述阀门(21)沿污水输送通道(23)的倾斜方向依次安装于其底部;所述阀门(21)上端与污水输送通道(23)连通,下端连通设置有若干输送管(25);所述泄流通道(24)设置于污水输送通道(23)的末端最低点处;所述泄流通道(24)底部竖直设置有环状出口(241);所述输送管(25)进口处设置有污水加热器(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降装置(5);所述沉降装置(5)包括滤网罩(51)和沉降池(52);所述滤网罩(51)竖直设置;所述滤网罩(51)进口端设置于环状出口(241)下方;所述沉降池(52)设置于滤网罩(51)出口端下方;所述滤网罩(51)为倒锥形;所述沉降池(52)包括内池(521)和外池(522);所述外池(522)呈环形将内池(521)包围;所述滤网罩(51)出口端竖直方向的投影在内池(521)范围内;所述滤网罩(51)进口端竖直方向的投影在外池(522)范围内;所述内池(521)侧壁上设有筛网(5211);所述筛网(5211)底部高于外池(522)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液分离装置(1);所述固液分离装置(1)进口端与输送管(25)连通;所述固液分离装置(1)包括压缩结构(11)和过滤结构(12);所述压缩结构(11)包括活塞(111);所述压力开关(222)控制连接活塞(111);所述活塞(111)与过滤结构(12)密封配合设置;所述活塞(111)在过滤结构(12)内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过滤结构(12)包括第一腔体(121)、第二腔体(122)和第三腔体(123);所述第一腔体(121)、第二腔体(122)和第三腔体(123)沿活塞(111)运动方向拼接设置;所述包括第一腔体(121)设置于过滤结构(12)进口端;所述第三腔体(123)设置于过滤结构(12)末端;若干所述第二腔体(122)沿拼接方向设置于第一腔体(121)和第三腔体(123)之间;所述第一腔体(121)与第二腔体(122)连通;所述第三腔体(123)将相邻第二腔体(122)出口端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11)绕自身对称轴旋转;所述活塞(111)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活塞(111)在往复运动时带动过滤结构(12)一同旋转;所述过滤结构(12)还包括固定架(124);所述第一腔体(121)、第二腔体(122)和第三腔体(123)水平设置在固定架(124)上;所述固定架(124)进口端设置有第一套环(1241);所述第一腔体(121)包括环形槽(1211)和排污接口(1212);所述环形槽(1211)与第一套环(1241)配合;所述排污接头(1212)设置在第一腔体(121)侧壁上,与第一腔体(121)内部连通;所述固定架(124)在活塞(111)运动方向上伸缩调节;所述固定架(124)出口端设有第二套环(1242);所述第三腔体(123)末端为收缩的圆台结构(1231);所述圆台结构(1231)与第二套环(1242)配合,绕第二套环(1242)的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二腔体(122)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骨架(125)和滤网(12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1)还包括存储结构(13);所述存储结构(13)进口端与过滤结构(12)出口端对应设置;所述存储结构(13)包括加压板(131);所述若干加压板(131)倾斜设置,彼此相互平行;所述加压板(131)进口端高度大于出口端;所述加压板(131)沿倾斜方向开设有下凹槽(1311)和上凹槽(1312);所述下凹槽(1311)和上凹槽(1312)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与第二腔体(122)侧面配合;同一块所述加压板(131)上的下凹槽(1311)和上凹槽(1312)交错设置;相邻所述加压板(131)上的下凹槽(1311)和上凹槽(1312)配合设置;所述下凹槽(1311)与上凹槽(1312)的高度之和小于第二腔体(122)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槽(1311)和上凹槽(1312)沿倾斜方向两侧开设有排水道(1313);所述存储结构(13)还包括立柱(132)和工作台(133);所述立柱(132)竖直设置;所述加压板(131)和工作台(133)均与立柱(132)滑动配合设置,沿竖直方向自由移动;所述工作台(133)设置于若干加压板(131)上方;所述工作台(133)上设置有若干配重块(1331)。
10.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的工作方法:当污水过滤站工作时,吸污装置(4)将污水输送至分流装置(2)的污水输送通道(23)中,吸污装置(4)出口处的涡轮(31)在水流驱动下旋转;涡轮(31)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辊筒(6)一同转动,辊筒(6)侧面上的若干突起(61)环向转动从而周期性地气动触发装置(22);触发装置(22)启动后,位于污水输送通道(23)底部所对应的阀门(21)打开,污水随后经过污水加热器(26)、输送管(25)和排污接头(1212)进入过滤结构(12)中;此时对应活塞(111)的触发装置(22)被突起(61)启动,活塞(111)对污水进行压缩,其中的水分在压力作用下从滤网(126)处流出;活塞(111)在压缩污水过程中,同时也绕着自身对称中心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过滤结构(12)一起转动,使第二腔体(122)侧壁各个方向的水都能均匀顺利地流出;当水分被活塞(111)初步挤出后,操作人员将过滤结构(12)上的第一腔体(121)和第三腔体(123)拆下,随后将剩余的第二腔体(122)推入对应的加压板(131)下凹槽(1311)内,接着操作上方的加压板(131)及工作台(133)下移压紧;第二腔体(122)在存储装置(13)内的放置顺序为:先在一块加压板(131)上从边缘向中心对称摆放,待该加压板(131)摆满后,再在上方相邻加压板(131)上按同样规律摆放;工作台(133)依靠配重块(1332)对下方若干加压板(131)持续加压,进而使第二腔体(122)在高度方向上收缩变形从而挤压污泥块进一步排出水分;与此同时第一气泵(233)、第二气泵(234)、第三气泵(261)的震动进一步促进污泥块中水分流出;从第二腔体(122)的滤网(126)流出的水经排水道(1314)最终离开存储结构(13)。
CN201711365401.7A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08079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5401.7A CN108079660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5401.7A CN108079660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9660A true CN108079660A (zh) 2018-05-29
CN108079660B CN108079660B (zh) 2019-10-18

Family

ID=62177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65401.7A Active CN108079660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7966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8424A (zh) * 1984-02-03 1987-04-08 大陆制造及销售公司 污水或其它不纯净废水的净化方法及系统
CN87102894A (zh) * 1986-04-21 1988-01-27 斯蒂特利石矿产品有限公司 泥浆过滤的方法及设备
JP2001246206A (ja) * 2000-03-03 2001-09-11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スクリュウプレス式濾過装置
CN106731119A (zh) * 2017-03-05 2017-05-31 深圳市汉境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7310186A (zh) * 2017-07-31 2017-11-03 张志通 一种生活垃圾污水挤出加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8424A (zh) * 1984-02-03 1987-04-08 大陆制造及销售公司 污水或其它不纯净废水的净化方法及系统
CN87102894A (zh) * 1986-04-21 1988-01-27 斯蒂特利石矿产品有限公司 泥浆过滤的方法及设备
JP2001246206A (ja) * 2000-03-03 2001-09-11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スクリュウプレス式濾過装置
CN106731119A (zh) * 2017-03-05 2017-05-31 深圳市汉境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7310186A (zh) * 2017-07-31 2017-11-03 张志通 一种生活垃圾污水挤出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9660B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74201U (zh) 一种可过滤砂石的水利农田灌溉装置
CN206777964U (zh) 一种自清洁蜂蜜过滤装置
KR101927342B1 (ko) 비점오염 저감시설의 여재처리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비점오염 저감시설
CN107083766A (zh) 一种藻水治理方法及分离过滤设备
CN206527094U (zh) 一种节能环保牡蛎壳快速清洗设备及牡蛎壳加工系统
CN112031109A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CN102010017A (zh) 一种水中藻类真空分离设备
CN113289444B (zh) 一种隧道施工后高效除尘装置
CN207552035U (zh) 一种鱼腥草清洗系统
CN108086375A (zh) 一种城市河道疏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442970B (zh) 一种多功能生态引水装置
CN107398105A (zh) 一种智能机械过滤装置及反清洗方法
CN107970730A (zh) 一种湿式铝镁粉尘智能除尘系统
CN108079660A (zh) 一种智能污水过滤站及其工作方法
CN111042290B (zh) 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过滤装置
CN108264158B (zh) 一种农业用泥浆水批量分离净化系统
CN201770503U (zh) 一种水中藻类真空分离设备
CN106544978B (zh) 一种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洗扫车
CN205190366U (zh) 防止吸水笼头堵塞的风动涡轮潜水泵
CN207270846U (zh) 一种防堵塞脱水机
CN207478060U (zh) 一种反冲式防堵塞深层砂缸
CN209426231U (zh) 一种用于芝麻的压榨装置
CN212285085U (zh) 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洗药装置
CN207101991U (zh) 一种智能机械过滤装置
CN209204757U (zh) 一种泥沙快速沉淀水沙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9

Address after: 650000 No. 10 Yikang North Road, Wujiaying Street, Chenggong District,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unnan Shanshui Agricultural and Fishery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aimen city of Nantong province is more than 226153 Jiangsu Zhen Zheng Qi line

Applicant before: Zhu Zhaom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2

Address after: 650000 Hothuitang Villagers Group, Cangxi Village Committee, Jinyuan Township, Xundian Hui and Yi Autonomous County,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nnan Shanshui Jinyuan Biological Seedl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0, Yikang North Road, Wujiaying Street, Chenggong District,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650000

Patentee before: Yunnan Shanshui Agricultural and Fishery Bio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