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4172A - 细胞死亡诱导试剂、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及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细胞死亡诱导试剂、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及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64172A
CN108064172A CN201580076931.2A CN201580076931A CN108064172A CN 108064172 A CN108064172 A CN 108064172A CN 201580076931 A CN201580076931 A CN 201580076931A CN 108064172 A CN108064172 A CN 108064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p
gst
cell
sequence
prote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69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64172B (zh
Inventor
田中洋行
味吞宪二郎
新津洋司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8511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9267B/zh
Priority to CN202110853954.7A priority patent/CN11357729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8599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104588A1/ja
Publication of CN108064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4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64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4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88Compounds having three or more nucleosides or nucleotides
    • A61K31/7105Natural ribonucleic acids, i.e. containing only riboses attached to adenine, guanine, cytosine or uracil and having 3'-5' phosphodiester lin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005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 G01N33/500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for testing or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mpounds, e.g. drugs, cosmetics
    • G01N33/5011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for testing or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mpounds, e.g. drugs, cosmetics for testing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88Compounds having three or more nucleosides or nucleotides
    • A61K31/711Natural deoxyribonucleic acids, i.e. containing only 2'-deoxyriboses attached to adenine, guanine, cytosine or thymine and having 3'-5' phosphodiester lin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88Compounds having three or more nucleosides or nucleotides
    • A61K31/713Double-stranded nucleic acids or oligonucleot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11DNA or RNA fragments; Modified forms thereof; Non-coding nucleic acids having a biological activity
    • C12N15/113Non-coding nucleic acids mod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e.g.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ntisense DNA or RNA; Triplex- forming oligonucleotides; Catalytic nucleic acids, e.g. ribozymes; Nucleic acids used in co-suppression or gene silenc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0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435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G01N2333/46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 G01N2333/47Assays involving proteins of known structure or function as defined in the subgroups
    • G01N2333/4701Details
    • G01N2333/4703Regulators; Modulating activi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癌细胞诱导细胞死亡,并抑制细胞增殖。本发明包含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作为有效成分,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

Description

细胞死亡诱导试剂、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及用于治疗由细胞增 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对癌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细胞增殖抑制试剂、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进而涉及筛选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可举出癌症作为典型的例子。癌症是由于基因的突变、表观遗传的异常等而使得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的疾病。作为癌症中的基因异常,已经报道了多种异常(例如,非专利文献1等),其中大多数被认为同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相关的信号转导具有某种关联。另外,由于上述基因异常,导致由正常的分子构成的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发生异常,这会导致特定的信号级联(cascade)的激活、失活,最终也有可能成为引起细胞的异常增殖的一个原因。
初期的癌症治疗主要着眼于对细胞增殖本身的抑制,但所述治疗也会生理性地抑制正常细胞的增殖,因此伴有脱发、消化器官障碍、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因此,为了抑制所述副作用,正在基于以癌症特有的基因异常、信号转导的异常作为靶标的分子靶向药物等新构想而进行对癌症治疗药的开发。
癌症被认为是由于各种癌基因、抑癌基因、DNA修复酶基因等的异常在同一细胞内蓄积而发生的。作为癌基因,RAS基因、FOS基因、MYC基因及BCL-2基因等是已知的。癌症特有的基因异常中,在胰腺癌的约95%、大肠癌的约45%中确认到KRAS基因的突变,此外,在多种癌症中高频率地确认到KRAS基因的突变。KRAS蛋白是局部存在于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KRAS等RAS形成了下述级联:其激活C-RAF、B-RAF等RAF,RAF继而激活MEK,MEK激活MAPK。若在KRAS中发生点突变,则GTPase活性降低,从而维持结合有GTP的活性型,由此使得传向下游的信号恒定地持续,结果,细胞增殖发生异常。以KRAS基因为代表,癌基因导致细胞增殖发生异常,从而使得细胞的癌化进展,之后发展成癌症疾病。
另外,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为催化谷胱甘肽缀合的酶之一,其作为使药物等物质与谷胱甘肽(GSH)共轭从而形成水溶性物质的酶而为人们所知。GST被基于氨基酸序列而代表性地分类为α、μ、ω、π、θ及ζ这6种同工酶。其中,尤其是GST-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也称为GSTP1)的表达在各种癌细胞中升高,这已经被指出是针对部分抗癌剂具有耐性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已知在使针对GST-π的反义DNA、GST-π抑制剂作用于过量表达了GST-π而呈现出耐药性的癌细胞系时,耐药性被抑制(非专利文献2~4)。此外,在最近的报道中,报道了在使针对GST-π的siRNA作用于过量表达GST-π的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时,其增殖被抑制、凋亡增多(非专利文献5)。
另外,已知GST-π会与c-Jun N末端激酶(JNK)形成复合体从而抑制JNK的活性(非专利文献6)。此外,已知GST-π参与了与细胞应激反应相关的蛋白质的S-谷胱甘肽化(非专利文献7)。进而,还已知GST-π将带来对由活性氧类(ROS)诱导的细胞死亡的保护作用(非专利文献8)。由此可以理解,GST中的GST-π具有各种特征·功能。
有报道称,使针对GST-π的siRNA作用于KRAS具有突变的癌细胞系时,Akt的激活被抑制、自噬增强,但对凋亡的诱导为中等程度(非专利文献9)。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将抑制GST-π的药物、和3-甲基腺嘌呤等自噬抑制剂作为活性成分,能够诱导癌细胞的凋亡。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同时阻遏GST-π和Akt等的表达时,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死亡,并且,通过同时阻遏Akt等的表达,更显著地抑制了由GST-π的表达阻遏而诱导的自噬。
然而,尚不能说癌细胞中的GST-π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或细胞死亡之间的关系、与信号转导相关的GST-π的作用等已被充分阐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2/176282
专利文献2:WO2014/098210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Futreal等人,Nat Rev Cancer.2004;4(3):177-83
非专利文献2:Takahashi和Niitsu,Gan To Kagaku Ryoho.1994;21(7):945-51
非专利文献3:Ban等人,Cancer Res.1996;56(15):3577-82
非专利文献4:Nakajima等人,J Pharmacol Exp Ther.2003;306(3):861-9
非专利文献5:Hokaiwado等人,Carcinogenesis.2008;29(6):1134-8
非专利文献6:Adler等人,EMBO J.1999,18,1321-1334
非专利文献7:Townsend等人,J.Biol.Chem.2009,284,436-445
非专利文献8:Yin等人,Cancer Res.2000 60,4053-4057
非专利文献9:Nishita等人,AACR 102nd Annual Meeting,Abstract No.1065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癌细胞具有细胞死亡诱导作用及/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试剂,提供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并且提供筛选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鉴于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癌细胞中,在抑制GST-π的同时抑制稳态维持相关蛋白(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synthetic lethality))时,较之对任一者加以抑制的情况而言,可更强地诱导细胞死亡,并更强效地抑制细胞增殖,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包括以下内容。
(1)癌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其含有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作为有效成分,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
(2)癌细胞的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其含有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作为有效成分,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
(3)如(1)或(2)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为选自由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抗凋亡相关蛋白及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
(4)如(3)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选自由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CM8、CCNB3、MCMDC1及MYLK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5)如(3)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选自由p21、RNPC1、CCNL1、MCM8、CCNB3及MCMDC1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蛋白质。
(6)如(3)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抗凋亡相关蛋白为选自由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及MYO18A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抗凋亡相关蛋白。
(7)如(3)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为选自由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
(8)如(1)或(2)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选自由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中至少1种的载体组成的组中的物质。
(9)如(1)或(2)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抑制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为作用于该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化合物。
(10)如(1)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能诱导凋亡。
(11)如(1)或(2)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癌细胞为高水平表达GST-π的癌细胞。
(12)医药组合物,其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所述医药组合物包含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
(13)如(12)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为癌症。
(14)如(13)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癌症为高水平表达GST-π的癌症。
(15)癌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的筛选方法,所述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与抑制GST-π的药物同时使用,所述方法包括对抑制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进行选择,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
(16)如(15)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为选自由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抗凋亡相关蛋白及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
(17)如(16)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选自由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CM8、CCNB3、MCMDC1及MYLK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蛋白质。
(18)如(16)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选自由p21、RNPC1、CCNL1、MCM8、CCNB3及MCMDC1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蛋白质。
(19)如(16)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抗凋亡相关蛋白为选自由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及MYO18A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抗凋亡相关蛋白。
(20)如(16)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为选自由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
(21)如(15)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筛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使癌细胞与被测物质接触的步骤;对所述细胞中的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的步骤;以及,与在不存在被测物质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的情况进行比较,在所述表达量降低时选择所述被测物质作为抑制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的步骤。
(22)癌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的筛选方法,所述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与抑制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同时使用,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所述方法包括对抑制GST-π的药物进行选择。
(23)如(22)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为选自由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抗凋亡相关蛋白及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
(24)如(23)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选自由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CM8、CCNB3、MCMDC1及MYLK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蛋白质。
(25)如(23)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选自由p21、RNPC1、CCNL1、MCM8、CCNB3及MCMDC1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蛋白质。
(26)如(23)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抗凋亡相关蛋白为选自由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及MYO18A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抗凋亡相关蛋白。
(27)如(23)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为选自由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
(28)如(22)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筛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使癌细胞与被测物质接触的步骤;对所述细胞中的GST-π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的步骤;以及,与在不存在被测物质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的情况进行比较,在所述表达量降低时选择所述被测物质作为抑制GST-π的药物的步骤。
(29)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的筛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抑制GST-π及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进行选择的步骤,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
(30)如(29)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为选自由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抗凋亡相关蛋白及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
(31)如(30)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选自由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CM8、CCNB3、MCMDC1及MYLK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蛋白质。
(32)如(30)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选自由p21、RNPC1、CCNL1、MCM8、CCNB3及MCMDC1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蛋白质。
(33)如(30)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抗凋亡相关蛋白为选自由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及MYO18A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抗凋亡相关蛋白。
(34)如(30)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为选自由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
(35)如(29)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筛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使癌细胞与被测物质接触的步骤;对所述细胞中的GST-π的表达量及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的步骤;以及,与在不存在被测物质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的情况进行比较,在GST-π的表达量及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时,选择所述被测物质作为抑制GST-π及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的步骤。
本说明书包括作为本申请的优先权基础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4-266198号、2015-135494号、2015-247725号的公开内容。
发明效果
利用本发明涉及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能够针对癌细胞非常强效地诱导细胞死亡。由此,本发明涉及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能够作为用于治疗由癌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而发挥非常高的药效。
另外,利用本发明涉及的细胞增殖抑制试剂,能够针对癌细胞非常强效地抑制细胞增殖。由此,本发明涉及的细胞增殖抑制试剂能够作为用于治疗由癌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而发挥非常高的药效。
此外,利用本发明涉及的筛选方法,能够选择出针对癌细胞非常强效地诱导细胞死亡及/或抑制细胞增殖的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对使抑制GST-π表达的siRNA及/或抑制p21表达的siRNA进行作用时的、表达突变型KRAS的细胞中的GST-π的mRNA及p21的mRNA进行测定的结果的特性图。
[图2]为示出了对同时敲低GST-π时的p21的mRNA进行经时性定量的结果的特性图。
[图3]为示出了对同时敲低GST-π及p21时的细胞数进行测定的结果的特性图。
[图4]为示出了对将GST-π及p21同时敲低3次时的细胞数进行测定的结果的特性图。
[图5]为示出了对将GST-π及p21同时敲低3次时的细胞数进行测定的结果的特性图。
[图6]为拍摄将GST-π及p21同时敲低3次时的A549细胞的相位差图像而得到的照片。
[图7]为拍摄将GST-π及p21同时敲低3次时的MIAPaCa-2细胞的相位差图像而得到的照片。
[图8]为拍摄将GST-π及p21同时敲低3次时的PANC-1细胞的相位差图像而得到的照片。
[图9]为拍摄将GST-π及p21同时敲低3次时的HCT116细胞的相位差图像而得到的照片。
[图10]为拍摄将GST-π敲低3次并经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时的M7609细胞的相位差图像而得到的照片。
[图11]为示出了对同时敲低GST-π及p21时的PUMA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的结果的特性图。
[图12]为示出了对将GST-π及呈现协同致死性的候选蛋白(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分别单独敲低时、及同时敲低时的相对存活率进行比较的结果的特性图。
[图13]为示出了对将GST-π及呈现协同致死性的候选蛋白(抗凋亡相关蛋白)分别单独敲低时、及同时敲低时的相对存活率进行比较的结果的特性图。
[图14]为示出了对将GST-π及呈现协同致死性的候选蛋白(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分别单独敲低时、及同时敲低时的相对存活率进行比较的结果的特性图。
[图15]为示出了对将GST-π及MYLK分别单独敲低时、及同时敲低时的相对存活率进行比较的结果的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含有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作为有效成分,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本发明涉及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细胞增殖抑制试剂针对癌细胞呈现出细胞死亡诱导效果及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此处,所谓癌细胞,为由于基因(癌症相关基因)而呈现增殖异常的细胞。
例如,癌症相关基因中,作为癌基因,可举出KRAS基因、FOS基因、MYC基因、BCL-2基因及SIS基因等。另外,癌症相关基因中,作为抑癌基因,可举出RB基因、p53基因、BRCA1基因、NF1基因及p73基因等。但是,作为癌细胞,不限于与这些具体的癌症相关基因相关的癌细胞,可广泛应用于呈现细胞增殖异常的细胞。
本发明涉及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尤其优选应用于癌细胞中的高水平表达GST-π的癌细胞。此处,所谓高水平表达GST-π的癌细胞,是指呈现细胞增殖异常的细胞(所谓癌细胞)中的、GST-π的表达量较之正常细胞而言显著更高的细胞。需要说明的是,GST-π的表达量可按照RT-PCR、微阵列等常规方法进行测定。
多数情况下,所谓高水平表达GST-π的癌细胞,作为一例可举出表达突变型KRAS的癌细胞。即,本发明涉及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细胞增殖抑制试剂优选应用于表达突变型KRAS的癌细胞。
所谓突变型KRAS,是指具有向野生型KRAS的氨基酸序列中导入缺失、取代、添加、插入这样的突变而得到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突变型KRAS中的突变为所谓的功能获得性突变(gain of function mutation)。即,表达突变型KRAS的细胞由于这些突变而导致例如GTPase活性降低,从而维持结合有GTP的活性型,由此使得传向下游的信号恒定地持续,结果,细胞增殖与表达野生型KRAS的细胞相比发生异常。作为编码突变型KRAS的基因,可举出在野生型KRAS基因的密码子12、密码子13及密码子61中的至少1处具有突变的基因。特别地,作为突变型KRAS,优选密码子12及13的突变。具体而言,可举出KRAS基因的密码子12所编码的甘氨酸被丝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或精氨酸取代的突变、KRAS基因的密码子13所编码的甘氨酸变更为天冬氨酸的突变。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下,GST-π是指由GSTP1基因编码的催化谷胱甘肽缀合的酶。GST-π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0852(NP_000843)、大鼠:NM_012577(NP_036709)、小鼠:NM_013541(NP_038569)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的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登记于数据库中的人GST-π基因的编码区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1,将该人GST-π基因所编码的人GST-π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2。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下,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为下述蛋白:较之在癌细胞中单独抑制GST-π时的致死率而言,在癌细胞中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致死率显著增大,并且,具有与细胞的稳态(homeostasis)相关的功能的蛋白质。此处,所谓协同致死性,也被称为synthetic lethality,是指下述现象:单独基因缺损时不会显示针对细胞、个体的致死性或者致死性低,但共存有多个基因的缺损时,发挥致死性或者致死性显著升高。尤其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协同致死性,是指针对癌细胞的致死性。
本说明书中,作为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例如,可举出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抗凋亡相关蛋白及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所谓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具有调控细胞周期的功能的蛋白质。所谓抗凋亡相关蛋白,为具有与抑制凋亡相关的功能的蛋白质。所谓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为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的蛋白质中的除Akt1以外的蛋白质。
另外,所谓具有调控细胞周期的功能的蛋白质,是指包括与由G1期(DNA复制前的静止期)、S期(DNA合成期)、G2(细胞分裂前的静止期)及M期(细胞分裂期)组成的细胞周期相关的任何蛋白质。更具体而言,所谓细胞周期的调控,可举出以G1期→S期→G2期→M期的顺序顺利进展的机制的调控、G1期中发生的进入S期的调控及G2期中发生的进入M期的调控这样的各种事件(event)。因此,所谓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例如可以为参与细胞周期中的这些事件的进展的蛋白质及正向或负向地调控这些事件的蛋白质。更具体而言,作为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可举出对于S期及M期的开始而言必需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等。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活性通过周期蛋白(Cyclin)的结合而被正向调控。另外,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活性通过p21(CIP1/WAF1)等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KI)及酪氨酸激酶而被负向控制。因此,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也包括控制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活性的这些周期蛋白、p21等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及酪氨酸激酶。
具体而言,作为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可举出选自由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CM8、CCNB3、MCMDC1及MYLK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这15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可与GST-π同时抑制1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也可与GST-π同时抑制2种以上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特别地,作为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优选与GST-π同时抑制选自由p21、RNPC1、CCNL1、MCM8、CCNB3及MCMDC1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分别单独抑制这6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时,细胞增殖抑制率较低,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才呈现出非常高的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即,可以说抑制这6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药物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的安全性优异。因此,作为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优选为这6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p21是属于由CDKN1A基因编码的CIP/KIP家族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通过与周期蛋白-CDK复合体结合而阻遏复合体的作用,具有在G1期及G2/M期中阻遏细胞周期进展的作用。具体而言,已报道了p21是被p53(抑癌基因之一)激活的基因,在p53由于DNA损伤等而被激活时,其激活p21,使细胞周期在G1期及G2/M期停止。除此以外,还报道了p21也具有阻遏凋亡的功能,在体外试验及动物试验中,其具有保护细胞免于发生由化疗剂等诱导的凋亡的作用(Gartel和Tyner,2002;Abbs和Dutta,2009)。p2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0389.4、NM_078467.2、NM_001291549.1、NM_001220778.1、NM_001220777.1(NP_001207707.1、NP_001278478.1、NP_001207706.1、NP_510867.1、NP_000380.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0389.4的人CDKN1A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3,该人CDKN1A基因所编码的人p2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p21不限于由序列号3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p2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3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RNPC1是由RNPC1基因编码的RNA结合蛋白,是指p53的靶标(target)蛋白。RNPC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17495.5、NM_183425.2、NM_001291780.1、XM_005260446.1(XP_005260503.1、NP_059965.2、NP_906270.1、NP_001278709.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17495.5的人RNPC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5,该人RNPC1基因所编码的人RNPC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RNPC1不限于由序列号5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6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RNPC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5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CCNL1是指由CCNL1基因编码的周期蛋白-L1。CCNL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20307.2、XM_005247647.2、XM_005247648.1、XM_005247649.1、XM_005247650.1、XM_005247651.1、XM_006713710.1、XM_006713711.1(XP_005247704.1、XP_005247705.1、XP_005247706.1、XP_005247707.1、XP_005247708.1、XP_006713773.1、NP_064703.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20307.2的人CCNL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7,该人CCNL1基因所编码的人CCNL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CCNL1不限于由序列号7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CCNL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7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CM8是指由MCM8基因编码的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8(Mini-chromosomemaintenance 8)。MCM8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32485.5、NM_182802.2、NM_001281520.1、NM_001281521.1、NM_001281522.1、XM_005260859.1(XP_005260916.1、NP_115874.3、NP_001268449.1、NP_877954.1、NP_001268450.1、NP_001268451.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32485.5的人MCM8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9,该人MCM8基因所编码的人MCM8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1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CM8不限于由序列号9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1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CM8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9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CCNB3是指由CCNB3基因编码的周期蛋白-B3。CCNB3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33670.2、NM_033031.2、XM_006724610.1(NP_391990.1、NP_149020.2、XP_006724673.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33670.2的人CCNB3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11,该人CCNB3基因所编码的人CCNB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1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CCNB3不限于由序列号11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1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CCNB3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11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CMDC1是指由MCMDC1基因编码的微小染色体维持缺陷结构域1(Mini-chromosomemaintenance deficient domain containing 1)。MCMDC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17696.2、NM_153255.4(NP_060166.2、NP_694987.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17696.2的人MCMDC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13,该人MCMDC1基因所编码的人MCMDC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1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CMDC1不限于由序列号13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1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CMDC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13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ATM是由ATM基因编码的ATM丝氨酸/苏氨酸氧化酶(ATM Serine/ThreonineKinase),是指属于PI3/PI4磷酸化酶家族的蛋白质。ATM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0051.3、XM_005271561.2、XM_005271562.2、XM_005271564.2、XM_006718843.1、XM_006718844.1、XM_006718845.1(NP_000042.3、XP_005271618.2、XP_005271619.2、XP_005271621.2、XP_006718906.1、XP_006718907.1、XP_006718908.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0051.3的人ATM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15,该人ATM基因所编码的人ATM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1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ATM不限于由序列号15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16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ATM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15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CDC25A是由CDC25A基因编码的属于CDC25家族的去磷酸化酶,是指通过将CDC2去磷酸化而激活的蛋白质。CDC25A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1789.2、NM_201567.1、XM_006713434.1、XM_006713435.1、XM_006713436.1(NP_001780.2、NP_963861.1、XP_006713497.1、XP_006713498.1、XP_006713499.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1789.2的人CDC25A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17,该人CDC25A基因所编码的人CDC25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1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CDC25A不限于由序列号17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1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CDC25A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17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PRKDC是由PRKDC基因编码的DNA依赖性蛋白磷酸化酶(DNA-dependent ProteinKinase)的催化亚基蛋白,是指属于PI3/PI4磷酸化酶家族的蛋白质。PRKDC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6904.6、NM_001081640.1(NP_008835.5、NP_001075109.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6904.6的人PRKDC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19,该人PRKDC基因所编码的人PRKDC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2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PRKDC不限于由序列号19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2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PRKDC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19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RBBP8是由RBBP8基因编码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8(RetinoblastomaBinding Protein 8),是指与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直接结合的核内蛋白。RBBP8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2894.2、NM_203291.1、NM_203292.1、XM_005258325.1、XM_005258326.1、XM_006722519.1、XM_006722520.1、XM_006722521.1、XM_006722522.1(NP_002885.1、NP_976036.1、NP_976037.1、XP_005258382.1、XP_005258383.1、XP_006722582.1、XP_006722583.1、XP_006722584.1、XP_006722585.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2894.2的人RBBP8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21,该人RBBP8基因所编码的人RBBP8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2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RBBP8不限于由序列号21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2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RBBP8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21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SKP2是指由SKP2基因编码的S期激酶相关蛋白(S-phase Kinase-associatedProtein 2),属于Fbox蛋白,为E3泛素蛋白连接酶的四个亚基之一。SKP2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5983.3、NM_032637.3、NM_001243120.1、XM_006714487.1(NP_005974.2、NP_116026.1、NP_001230049.1、XP_006714550.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5983.3的人SKP2基因的编码区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23,该人SKP2基因所编码的人SKP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2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SKP2不限于由序列号23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2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SKP2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23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CM10是指由MCM10基因编码的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10(Mini-ChromosomeMaintenance 10)。MCM10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182751.2、NM_018518.4(NP_877428.1、NP_060988.3)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182751.2的人MCM10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25,该人MCM10基因所编码的人MCM10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2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CM10不限于由序列号25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26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CM10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25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CENPH是由CENPH基因编码的着丝粒蛋白H(Centromere Protein H),是指构成配置于着丝粒上的活化着丝点(kinetocore)的蛋白质之一。CENPH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22909.3(NP_075060.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22909.3的人CENPH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27,该人CENPH基因所编码的人CENP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2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CENPH不限于由序列号27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2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CENPH而言,可能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27的碱基序列表示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BRSK1是由BRSK1基因编码的丝氨酸/苏氨酸氧化酶,是指在DNA损伤中的细胞周期检验点发挥作用的磷酸化酶。BRSK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32430.1、XM_005259327.1、XR_430213.1(NP_115806.1、XP_005259384.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32430.1的人BRSK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29,该人BRSK1基因所编码的人BRSK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3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BRSK1不限于由序列号29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3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BRSK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29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YLK(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是作为钙/钙调素依赖性酶的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其将肌球蛋白调控轻链磷酸化,从而促进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丝的相互作用,造成收缩活动。编码MYLK的基因编码平滑肌及非肌肉性亚型这二者。MYLK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53028.3,NM_053026.3,NM_053027.3,NM_053025.3,NM_053031.2,NM_053032.2,XM_011512862.1,XM_011512861.1,XM_011512860.1(NP_444256.3,NP_444254.3,NP_444255.3,NP_444253.3,NP_444259.1,NP_444260.1,XP_011511164.1,XP_011511163.1,XP_011511162.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53028.3的人MYLK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41,该人MYLK基因所编码的人MYLK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4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YLK不限于由序列号41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4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YLK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41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另一方面,所谓具有与抑制凋亡相关的功能的蛋白质,是指具有下述功能的蛋白:通过抑制核凝集、细胞收缩、膜泡形成及DNA的片段化等机制来阻遏凋亡。所谓与抑制凋亡相关的功能,其含义包括阻遏凋亡的功能及抑制促进凋亡的因子的功能中的任一者。作为促进凋亡的因子,例如,可举出半胱天冬酶、Fas、TNFR等多种因子。
具体而言,作为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可举出选自由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及MYO18A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抗凋亡相关蛋白。这20种抗凋亡相关蛋白中,可与GST-π同时抑制1种抗凋亡相关蛋白,也可与GST-π同时抑制2种以上的抗凋亡相关蛋白。
AATF被鉴定为与被认为与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激酶MAP3K12/DLK进行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对于AATF而言,公开了其包含作为转录因子的特征性基序的亮氨酸拉链,并在与Gal4DNA结合结构域融合时发生强效的转录激活。另外,已知通过编码AATF的基因的过量表达,可阻遏MAP3K12诱导性的凋亡。AATF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12138.3,XM_011546799.1,XM_011524611.1,XR_951958.1,XR_934439.1(NP_036270.1,XP_011545101.1,XP_011522913.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12138.3的人AATF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39,该人AATF基因所编码的人AATF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4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AATF不限于由序列号39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4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AATF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39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ALOX12为花生四烯酸-12-脂氧合酶(arachidonate12-lipoxygenase),已知其与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症等相关。已知ALOX12通过控制血管内皮增殖因子的表达来正向地控制血管形成,并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等的存活而参与凋亡过程。ALOX12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0697.2,XM_011523780.1(NP_000688.2,XP_011522082.1,AAH69557.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0697.2的人ALOX12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43,该人ALOX12基因所编码的人ALOX1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4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ALOX12不限于由序列号43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4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ALOX12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43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ANXA1为与磷脂结合、局部存在于膜的蛋白质。ANXA1抑制磷脂酶A2,具有抗炎活性。ANXA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0700.2,XM_011518609.1,XM_011518608.1(NP_000691.1,AAH34157.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0700.2的人ANXA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45,该人ANXA1基因所编码的人ANXA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4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ANXA1不限于由序列号45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46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ANXA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45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ANXA4为钙依赖性磷脂结合性蛋白,属于膜联蛋白家族,其可能与ATP相互作用,在体外呈现抗凝血活性,抑制磷脂酶A2是已知的。ANXA4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1153.3,XM_011532805.1(NP_001144.1,XP_011531107.1,AAH63672.1,AAH00182.1,AAH11659.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1153.3的人ANXA4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47,该人ANXA4基因所编码的人ANXA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4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ANXA4不限于由序列号47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4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ANXA4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47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API5为凋亡阻遏蛋白,通过其表达而在生长因子缺乏后停止凋亡是已知的。API5抑制转录因子E2F1诱导性凋亡,并在与作为与凋亡中的DNA片段化相关的核因子的Acinus相互作用的同时对其进行负向控制。API5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1142930.1,NM_006595.3,NM_001243747.1,NM_001142931.1,XM_006718359.2,NR_024625.1(NP_001136402.1,NP_001136403.1,NP_001230676.1,NP_006586.1,XP_006718422.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1142930.1的人API5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49,该人API5基因所编码的人API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5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API5不限于由序列号49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5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API5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49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ATF5与由人T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导致的疾病相关是已知的。ATF5是与存在于多种病毒启动子等中的cAMP反应元件(CRE)结合的转录激活因子,其阻遏从神经前体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是已知的。ATF5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12068.5,NM_001193646.1,NM_001290746.1,XM_011526629.1(NP_036200.2,NP_001277675.1,NP_001180575.1,XP_011524931.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12068.5的人ATF5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51,该人ATF5基因所编码的人ATF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5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ATF5不限于由序列号51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5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ATF5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51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AVEN是作为阻遏凋亡、半胱天冬酶激活的因子而为人所知的蛋白质,其与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述情障碍(alexithymia)相关是已知的。AVEN阻遏由Apaf1介导的凋亡是已知的。AVEN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20371.2,XM_011521820.1,XM_005254563.2,XM_011521819.1,XM_011521818.1(NP NP_065104.1,XP_011520122.1,XP_011520121.1,XP_011520120.1,XP_005254620.1,AAH63533.1,AAF91470.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20371.2的人AVEN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53,该人AVEN基因所编码的人AVE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5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AVEN不限于由序列号53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5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AVEN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53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AZU1是嗜苯胺蓝颗粒中含有的蛋白质,具有单核细胞趋化活性及抗菌活性。AZU1是重要的多功能炎性介质。AZU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1700.3(NP_001691.1,EAW69592.1,AAH93933.1,AAH93931.1,AAH69495.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1700.3的人AZU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55,该人AZU1基因所编码的人AZU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5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AZU1不限于由序列号55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56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AZU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55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BAG1与阻遏导向凋亡、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途径的膜蛋白BCL2结合。BAG1增强BCL2的抗凋亡作用,代表增殖因子受体与抗凋亡机制之间的关联。BAG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4323.5,NM_001172415.1(NP_004314.5,NP_001165886.1,AAH14774.2)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4323.5的人BAG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57,该人BAG1基因所编码的人BAG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5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BAG1不限于由序列号57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5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BAG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57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BCL2L1属于BCL2蛋白家族,其形成杂合二聚体或同源二聚体,与细胞质内的活性广泛相关,是抗凋亡或促进凋亡的调控因子。公开了BCL2L1存在于线粒体外膜,并控制线粒体外膜通道的开放。BCL2L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138578.1,NM_001191.2,XM_011528966.1,XM_011528965.1,XM_011528961.1,XM_011528960.1,XM_011528964.1,XM_011528963.1,XM_011528962.1,XM_005260487.3,XM_005260486.2(NP_612815.1,NP_001182.1,AAH19307.1,XP_011527268.1,XP_011527267.1,XP_011527266.1,XP_011527265.1,XP_011527264.1,XP_011527263.1,XP_011527262.1,XP_005260544.1,XP_005260543.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138578.1的人BCL2L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59,该人BCL2L1基因所编码的人BCL2L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6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BCL2L1不限于由序列号59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6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BCL2L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59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BFAR为双功能凋亡调控因子,针对介由细胞死亡受体诱发的凋亡及介由线粒体因子诱发的凋亡这二者具有抗凋亡活性。BFAR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16561.2,XM_006725196.2,XM_011546704.1,XM_005255350.2,XM_011522520.1(NP_057645.1,XP_011545006.1,XP_011520822.1,XP_006725259.1,XP_005255407.1,AAH03054.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16561.2的人BFAR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61,该人BFAR基因所编码的人BFA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6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BFAR不限于由序列号61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6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BFAR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61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CFLAR为凋亡的调控因子,其与半胱天冬酶8的结构类似是已知的。但是,CFLAR不具有半胱天冬酶活性,被半胱天冬酶8分解成2种肽。CFLAR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3879.5,NM_001202519.1,NM_001202518.1,NM_001308043.1,NM_001308042.1,NM_001202517.1,NM_001202516.1,NM_001127184.2,NM_001202515.1,NM_001127183.2,XM_011512100.1(NP_003870.4,NP_001294972.1,NP_001294971.1,NP_001189448.1,NP_001189446.1,NP_001189445.1,NP_001189444.1,NP_001120656.1,XP_011510402.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3879.5的人CFLAR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63,该人CFLAR基因所编码的人CFLA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6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CFLAR不限于由序列号63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6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CFLAR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63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IL2为白细胞介素2,是对于T及B淋巴细胞的增殖而言重要的分泌细胞因子。IL2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0586.3(NP_000577.2)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0586.3的人IL2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65,该人IL2基因所编码的人IL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6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IL2不限于由序列号65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66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IL2而言,可能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65的碱基序列表示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ALT1由下述基因编码:在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通过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包含蛋白3(凋亡抑制因子2)与免疫球蛋白重链位点之间的染色体易位而重排得到所述基因。MALT1被认为可激活NFκB。MALT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173844.2、NM_006785.3、XM_011525794.1(NP_776216.1、NP_006776.1、XP_011524096.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6785.3的人MALT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67,该人MALT1基因所编码的人MALT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6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ALT1不限于由序列号67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6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ALT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67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CL1为作为Bcl-2家族成员的抗凋亡蛋白。对于MCL1基因而言,由选择性剪接而产生的变体中最长的变体阻遏凋亡从而提高细胞的存活,较短的变体诱发凋亡从而诱导细胞死亡。MCL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21960.4、NM_001197320.1、NM_182763.2(NP_068779.1、NP_001184249.1、NP_877495.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21960.4的人MCL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69,该人MCL1基因所编码的人MCL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7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CL1不限于由序列号69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7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CL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69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KL1与转录因子心肌素(myocardin)(其是对于平滑肌细胞的分化有用的调控因子)相互作用是已知的。MKL1的大部分存在于核中,辅助从细胞骨架向核的信号转导。MKL1基因与导致其与RNA结合基序蛋白15基因进行融合的易位相关。MKL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1282662.1、NM_001282660.1、NM_020831.4、NM_001282661.1、XM_011530287.1、XM_011530286.1、XM_011530285.1、XM_011530284.1、XM_011530283.1、XM_005261691.3(NP_001269591.1、NP_001269589.1、NP_065882.1、NP_001269590.1、XP_011528589.1、XP_011528588.1、XP_011528587.1、XP_011528586.1、XP_011528585.1、XP_005261751.1、XP_005261749.1、XP_005261748.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1282662.1的人MKL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71,该人MKL1基因所编码的人MKL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7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KL1不限于由序列号71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7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KL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71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PO为髓过氧化物酶,其是在骨髓分化期间合成的血红素蛋白,构成嗜中性粒细胞嗜苯胺蓝颗粒的主要成分。MPO生成对于嗜中性粒细胞中的灭菌活性而言发挥核心作用的次卤酸。MPO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0250.1、XM_011524823.1、XM_011524822.1、XM_011524821.1(NP_000241.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0250.1的人MPO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73,该人MPO基因所编码的人MPO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7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PO不限于由序列号73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7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MPO对于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73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TL5为金属硫蛋白样蛋白,已公开了其在小鼠的精巢及卵巢中特异性表达。需要说明的是,金属硫蛋白被认为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控制中发挥核心作用,并与精子的形成相关。MTL5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4923.3、NM_001039656.1、XM_011545404.1、XM_011545403.1、XM_011545402.1(NP_001034745.1、NP_004914.2、XP_011543706.1、XP_011543705.1、XP_011543704.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4923.3的人MTL5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75,该人MTL5基因所编码的人MTL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7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TL5不限于由序列号75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76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TL5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75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YBL2为属于作为转录因子的MYB家族的核蛋白,与细胞周期的进展相关。MYBL2在S期中被周期蛋白A/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磷酸化,具有活化因子及抑制因子这两种活性。MYBL2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1278610.1、NM_002466.3(NP_001265539.1、NP_002457.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2466.3的人MYBL2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77,该人MYBL2基因所编码的人MYBL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7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YBL2不限于由序列号77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7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YBL2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77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YO18A为肌球蛋白18A,其与8p11骨髓增殖性综合征相关是已知的。MYO18A具有马达活性(motor activity)及ATPase活性。MYO18A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203318.1、NM_078471.3(NP_976063.1、NP_510880.2)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78471.3的人MYO18A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79,该人MYO18A基因所编码的人MYO18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8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YO18A不限于由序列号79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8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YO18A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79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另一方面,所谓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是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的蛋白质中的除Akt1以外的蛋白质,换言之,为除Akt1以外的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需要说明的是,关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例如已公开于Cell 2007Jun 29;129(7):1261-74。
具体而言,作为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可举出选自由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这14种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可与GST-π同时抑制1种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也可与GST-π同时抑制2种以上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
特别地,作为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优选的是,与GST-π同时抑制选自由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及RAC1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对于这7种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而言,与分别单独抑制它们的情况或单独抑制GST-π的情况相比,呈现了非常高的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因此,作为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优选从这7种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选择。
MTOR(雷帕霉素机械性靶点,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为雷帕霉素的靶蛋白,其作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一种是已知的。MTOR属于磷脂酰肌醇激酶相关激酶,介导细胞对于DNA损伤及营养缺乏等刺激的应答是已知的。MTOR作为细胞周期停止及FKBP12-雷帕霉素复合体所产生的免疫抑制效果的靶标而发挥作用是已知的。MTOR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4958.3,XM_005263438.1,XM_011541166.1(NP_004949.1,XP_005263495.1,XP_005263495.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4958.3的人MTOR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81,该人MTOR基因所编码的人MTO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8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TOR不限于由序列号81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8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TOR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81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IRAK1(interleukin 1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为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是受到刺激而作用于白细胞介素1受体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之一。IRAK1部分性地导致与转录因子NFκB相关的IL1诱导性上调。IRAK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1025243.1,NM_001025242.1,NM_001569.3,XM_011531158.1,XM_005274668.2(NP_001020414.1,NP_001020413.1,NP_001560.2,XP_011529460.1,XP_005274725.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NM_001025243.1在数据库中登记为的人IRAK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83,该人IRAK1基因所编码的人IRAK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8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IRAK1不限于由序列号83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8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IRAK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83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作为被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的蛋白质是已知的。IRS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5544.2(NP_005535.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NM_005544.2在数据库中登记为的人IRS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85,该人IRS1基因所编码的人IRS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8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IRS1不限于由序列号85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86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IRS1而言,可能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85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YD88(髓样分化初级应答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88)是在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质连接(adaptor)蛋白。MYD88作为白细胞介素1及Toll样受体信号途径中的必需的信号转导物质而发挥功能。这些信号途径控制多种炎性基因的激活。MYD88具有N末端的死亡结构域和C末端的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域。MYD88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1172567.1,NM_002468.4,NM_001172569.1,NM_001172568.1,NM_001172566.1,XM_005265172.1,XM_006713170.1(NP_001166038.1,NP_002459.2,NP_001166040.1,NP_001166039.1,NP_001166037.1,XP_005265229.1,XP_006713233.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1172567.1的人MYD88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87,该人MYD88基因所编码的人MYD88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8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YD88不限于由序列号87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8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YD88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87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NFKB1(核因子κB1,nuclear factor of kappa light polypeptide geneenhancer in B-cells 1)为105kD的蛋白质,经由26S蛋白酶体进行翻译时被剪切成50kD的蛋白质。该105kD的蛋白质为Rel蛋白特异性转录抑制剂,该50kD的蛋白质为NFκ-B蛋白(NFKB)复合体中的DNA结合亚基。NFKB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3998.3,NM_001165412.1,XM_011532006.1,XM_011532007.1,XM_011532008.1,XM_011532009.1(NP_003989.2,NP_001158884.1,XP_011530308.1,XP_011530309.1,XP_011530310.1,XP_011530311.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3998.3的人NFKB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89,该人NFKB1基因所编码的人NFKB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9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NFKB1不限于由序列号89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9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NFKB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89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对于PIK3CG(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kinase),催化亚基γ(catalytic subunit gamma))而言,其与其他的1类(class)催化亚基(p110-α、p110-β及p110-δ)同样地与p85调节亚基结合而形成PI3K是已知的。PIK3CG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1282426.1,NM_001282427.1,NM_002649.3,XM_011516316.1,XM_011516317.1,XM_005250443.2(NP_001269355.1,NP_001269356.1,NP_002640.2,XP_011514618.1,XP_011514619.1,XP_005250500.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1282426.1的人PIK3CG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91,该人PIK3CG基因所编码的人PIK3CG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9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PIK3CG不限于由序列号91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9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PIK3CG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91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RAC1(Ras相关C3肉毒菌毒物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substrate 1(rho家族,小GTP结合蛋白Rac1))为属于小GTP结合蛋白中的RAS超家族的GTPase是已知的。属于该超家族的因子控制包括生长、细胞骨架重建及蛋白激酶的激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内事件。RAC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18890.3,NM_006908.4(NP_061485.1,NP_008839.2)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18890.3的人RAC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93,该人RAC1基因所编码的人RAC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9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RAC1不限于由序列号93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9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RAC1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93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AKT3(V-AKT小鼠胸腺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3,v-akt murine thymoma viraloncogene homolog 3)也被称为PKB,其作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AKT的成员之一是已知的。已知AKT激酶是应答胰岛素及生长因子的细胞信号体系中的调控因子。上述激酶与糖原合成及葡萄糖摄入、以及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肿瘤形成等各种生物学过程相关。已公开了该激酶受到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刺激。AKT3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181690.2,NM_001206729.1,NM_005465.4,XM_005272995.2,XM_011544011.1,XM_005272994.3,XM_005272997.3,XM_011544014.1,XM_011544012.1,XM_011544013.1,XM_006711726.2(NP_859029.1,NP_001193658.1,NP_005456.1,XP_005273052.1,XP_011542313.1,XP_005273051.1,XP_005273054.1,XP_011542316.1,XP_011542314.1,XP_011542315.1,XP_006711789.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181690.2的人AKT3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95,该人AKT3基因所编码的人AKT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9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AKT3不限于由序列号95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96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AKT3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95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EIF4B(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B,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B)作为与PI3K-Akt信号途径及由GPCR传导的信号相关的蛋白质是已知的。EIF4B对于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是必需的,具有与EIF4-F及EIF4-A密切相关的功能,其在EIF4-F及ATP的存在下结合至mRNA的5’末端帽结构附近、促进ATPase的活性、从而促进EIF4-A及EIF4-F的ATP依赖型RNA解旋活性是已知的。EIF4B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1300821.1,NM_001417.5,XM_006719274.1(NP_001287750.1,NP_001408.2,XP_006719337.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1300821.1的人EIF4B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97,该人EIF4B基因所编码的人EIF4B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9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EIF4B不限于由序列号97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9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EIF4B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97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已知EIF4E(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是构成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F复合体(其识别mRNA的5’末端的7-甲基鸟苷帽结构)的蛋白质。EIF4E通过使核糖体聚集于5’末端帽结构来辅助翻译起始。EIF4E与4F复合体的结合为翻译起始期间的限速步骤。EIF4E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1968.3,NM_001130679.1,NM_001130678.1,XM_006714126.2,XM_006714127.2(NP_001959.1,NP_001124151.1,NP_001124150.1,XP_006714189.1,XP_006714190.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1968.3的人EIF4E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99,该人EIF4E基因所编码的人EIF4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10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EIF4E不限于由序列号99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10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EIF4E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99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ILK(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 linked kinase)是具有激酶样结构域及4个锚蛋白样重复序列的蛋白质,其通过在细胞膜上与β整合素的细胞质结构域结合来控制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是已知的。ILK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4517.3,NM_001278441.1,NM_001014794.2,NM_001278442.1,NM_001014795.2,XM_005252904.3,XM_005252905.1,XM_011520065.1(NP_004508.1,NP_001265370.1,NP_001014794.1,NP_001265371.1,NP_001014795.1,XP_005252961.1,XP_005252962.1,XP_011518367.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4517.3的人ILK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101,该人ILK基因所编码的人ILK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10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ILK不限于由序列号101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10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ILK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101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MTCP1(T淋巴细胞增殖蛋白1,mature T-cell proliferation 1)被鉴定为与同成熟T细胞的增殖相关的多种t(X;14)易位相关是已知的。所述区域具有复杂的结构,其中,具有共用启动子(common promoter)、和被剪接成编码2个不同的蛋白质的2个不同的3’外显子的5’外显子。上游13kD的蛋白质属于TCL1家族,其被认为与白血病诱发相关。MTCP1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1018025.3(NP_001018025.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1018025.3的人MTCP1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103,该人MTCP1基因所编码的人MTCP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10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MTCP1不限于由序列号103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10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MTCP1而言,可能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103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PIK3CA(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kinase),催化亚基α(catalytic subunit alpha))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中的110kD的催化亚基,利用ATP将PtdIns、PtdIns4P及PtdIns(4,5)P2磷酸化。PIK3CA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6218.2,XM_006713658.2,XM_011512894.1(NP_006209.2,XP_006713721.1,XP_011511196.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NM_006218.2在数据库中登记为的人PIK3CA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105,该人PIK3CA基因所编码的人PIK3C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10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PIK3CA不限于由序列号105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106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PIK3CA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105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SRF(血清应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作为普遍存在的促进细胞增殖及分化的核蛋白是已知的。SRF属于转录因子MADS(MCM1,Agamous,Deficiens,和SRF)超家族。SRF在靶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中与血清应答因子(SRE)结合。SRF控制c-fos等多种早期基因的激活,从而参与细胞周期控制、凋亡、细胞生长及细胞分化。SRF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中,其序列信息也是已知的(例如,人:NM_003131.3,NM_001292001.1(NP_003122.1,NP_001278930.1)等。编号代表NCBI数据库登记号,括号外为碱基序列编号,括号内为氨基酸序列编号)。作为一例,将在数据库中登记为NM_003131.3的人SRF基因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107,该人SRF基因所编码的人SRF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10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SRF不限于由序列号107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序列号10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对于SRF而言,其序列信息如上述那样登记为多个登记号,存在多种转录变体。序列号107的碱基序列表示其中一种转录变体的碱基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那样,对于GST-π、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YLK、MCM8、CCNB3、MCMDC1、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MYO18A、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而言,可通过具体的碱基序列及氨基酸序列来确定,但也必须考虑到生物个体间发生碱基序列、氨基酸序列的突变(包括多型)的可能性。
即,GST-π、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YLK、MCM8、CCNB3、MCMDC1、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MYO18A、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不限于具有与数据库中登记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序列的蛋白质,也包括具有与该序列相比有1个或2个以上(典型而言为1个或数个,例如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或10个)氨基酸不同的序列、且具有与GST-π、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YLK、MCM8、CCNB3、MCMDC1、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MYO18A、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同等的功能的蛋白质。
另外,GST-π、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YLK、MCM8、CCNB3、MCMDC1、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MYO18A、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也包括由相对于上述具体的碱基序列具有70%以上、80%以上、90%以上、95%以上或97%以上的同一性的碱基序列构成、且编码具有与GST-π、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YLK、MCM8、CCNB3、MCMDC1、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MYO18A、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同等的功能的蛋白质的碱基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GST-π、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YLK、MCM8、CCNB3、MCMDC1、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MYO18A、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的具体功能,如上文所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另行说明,则“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本说明书中”、“本说明书中记载的”等语句表示其后续记载适用于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全部发明。另外,只要没有另行定义,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全部技术用语及科学用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本说明书中参考的全部专利、公报及其他出版物也整体并入本说明书中。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抑制GST-π的药物”不受限定,包括例如抑制GST-π的产生及/或GST-π的活性的药物、促进GST-π的分解及/或失活的药物等。作为抑制GST-π的产生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GST-π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等。
另外,作为抑制GST-π的药物,可使用针对GST-π发挥作用的任何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化合物,可使用有机化合物(氨基酸、多肽或其衍生物、低分子化合物、糖、高分子化合物等)、无机化合物等。另外,这样的化合物也可以是天然物质及非天然物质中的任一者。作为多肽的衍生物,可举出添加修饰基团而得到的修饰多肽、通过改变氨基酸残基而得到的变体多肽等。此外,这样的化合物可以是单一化合物,也可以是化合物文库、基因文库的表达产物、细胞提取物、细胞培养上清液、微生物发酵产物、海洋生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等。即,“抑制GST-π的药物”不限于RNAi分子等核酸,也包括任何化合物。
具体而言,作为抑制GST-π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与GST-π结合的物质、例如,谷胱甘肽、谷胱甘肽类似物(例如,WO 95/08563、WO 96/40205、WO 99/54346、非专利文献4等中记载的物质)、酮基布洛芬(非专利文献2)、吲哚美辛(Hall等人,CancerRes.1989;49(22):6265-8)、依他尼酸、吡前列素(Tew等人,Cancer Res.1988;48(13):3622-5)、抗GST-π抗体、GST-π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GST-π的产生或其活性的药物,从特异性高、产生副作用的可能性低的观点考虑,优选针对编码GST-π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
GST-π的抑制可根据下述现象来确定:与不使GST-π抑制试剂作用的情况相比,GST-π的表达、活性在细胞中被抑制。GST-π的表达可利用任何已知的方法进行评价,不受限定,例如,利用了抗GST-π抗体的免疫沉淀法、EIA、ELISA、IRA、IRMA、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流式细胞术、各种利用了与编码GST-π的核酸或其特有片段或者该核酸的转录产物(例如,mRNA)或剪接产物进行特异性杂交的核酸的杂交法、Northern印迹法、Southern印迹法、各种PCR法等。
另外,GST-π的活性可通过分析GST-π的已知活性进行评价,而不受限定,所述活性包括例如与Raf-1(尤其是磷酸化Raf-1)或EGFR(尤其是磷酸化EGFR)等蛋白质的结合性等,所述评价可利用任何已知方法,例如免疫沉淀法、Western印迹法、质谱法、下拉法(pull-down)、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法等。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不受限定,包括例如抑制该蛋白质的产生及/或其活性的药物、促进该蛋白质的分解及/或失活的药物等。作为抑制该蛋白质的产生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该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等。另外,作为抑制该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活性的药物、促进该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分解及/或失活的药物,可使用针对该蛋白发挥作用的任何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化合物,可使用有机化合物(氨基酸、多肽或其衍生物、低分子化合物、糖、高分子化合物等)、无机化合物等。另外,这样的化合物可以是天然物质及非天然物质中的任一者。作为多肽的衍生物,可举出添加修饰基团而得到的修饰多肽、通过改变氨基酸残基而得到的变体多肽等。此外,这样的化合物可以是单一化合物,也可以是化合物文库、基因文库的表达产物、细胞提取物、细胞培养上清液、微生物发酵产物、海洋生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等。即,“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不限于RNAi分子等核酸,也包括任何化合物。
更具体而言,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p2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在促进p21蛋白的蛋白酶体分解的同时也抑制CDC2、CDK2及CDK5的酶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丁内酯I(Sax等人,Cell Cycle,Jan;1(1):90-6,2002);被认为在CD-1小鼠的神经细胞、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trocyte)中特异性抑制p21表达的精神药物(Psychoactive drug)喹硫平(Kondo等人,Transl.Psychiatry,Apr 2;3:e243,2013);无需p53、p27、Akt的参与而特异性抑制p21、并抑制针对Raf、VEGFR、PDGFR等的多重激酶的低分子化合物索拉非尼(Sorafenib)(Inoue等人,Cancer Biology&Therapy,12:9,827-836,2011);无需p53、Akt的参与而特异性抑制p21的低分子化合物UC2288(Wettersten等人,Cancer Biology&Therapy,14(3),278-285,2013);针对编码p2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p21抗体、p2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RNPC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RNPC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RNPC1抗体、RNPC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CCNL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CCNL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CCNL1抗体、CCNL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MCM8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MCM8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CM8抗体、MCM8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CCNB3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CCNB3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CCNB3抗体、CCNB3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MCMDC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MCMDC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CMDC1抗体、MCMDC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ATM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选择性抑制ATM及ATR的激酶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CGK 733(Won等人,Nat.Chem.Biol.2,369,2006)、选择性抑制ATM的激酶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KU-55933(Lau等人,Nat.Cell Biol.7,493,2005)、KU-60019(Zirkin等人,J BiolChem.Jul 26;288(30):21770-83,2013)、CP-466722(Rainey等人,Cancer Res.Sep 15;68(18):7466-74,2008)、针对编码ATM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ATM抗体、ATM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CDC25A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抑制人CDC25A、人CDC25B及人CDC25C各自的去磷酸化酶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NSC95397(Lazo JS等人,Mol.Pharmacol.61:720-728,2002)、抑制人CDC25A、人CDC25B、人CDC25C及人酪氨酸去磷酸化酶PTB1B各自的去磷酸化酶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SC alpha alpha delta 09(Rice,R.L.等人,Biochemistry 36(50):15965-15974,1997)、针对编码CDC25A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CDC25A抗体、CDC25A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PRKDC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PRKDC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PRKDC抗体、PRKDC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RBBP8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PRBBP8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RBBP8抗体、RBBP8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SKP2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SKP2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SKP2抗体、SKP2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MCM10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MCM10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CM10抗体、MCM10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CENPH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CENPH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CENPH抗体、CENPH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BRSK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BRSK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BRSK1抗体、BRSK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中的MYLK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例如可举出:除了抑制各种蛋白激酶(PKA及PKC等)的活性以外还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HA-100二盐酸盐(Gerard等人,J Clin Invest.Jan;77(1):61-5.1986);除了抑制各种蛋白激酶(PKA、PKC、PKG、CaMK、CaMKII及磷酸化酶激酶等)的活性以外还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Tamaoki等人,Biochem.Biophys.Res.Commun.135:397-402.1986);作为PKC的选择性抑制剂的、也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Calphostin C(Kobayashi等人,Biochem.Biophys.Res.Commun.159:548-553.1989);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也抑制MYLK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白皮杉醇(Oliver等人,J.Biol.Chem.269:29697-29703.1994);除了抑制各种酪蛋白激酶及蛋白激酶的活性以外还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A-3盐酸盐(Inagaki等人,Mol.Pharmacol.29,577.1986);作为细胞透过性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也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H-7二盐酸盐(Kawamoto等人,Biochem.Biophys.Res.Commun.125:258-264.1984);除了抑制各种蛋白激酶(PKA及PKC等)的活性以外还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H-9盐酸盐(Wolf等人,J.Biol.Chem.260:15718-15722.1985);作为钙调素(CaM)拮抗剂的、也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W-5(Hidaka等人,Mol.Pharmacol.20:571-578.1981);作为钙调素(CaM)拮抗剂的、也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W-7(Hidaka等人,Proc.Natl.Acad.Sci.U.S.A.78:4354-4357.1981);除了抑制各种蛋白激酶(PKA及PKC等)的活性以外还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W-13异构体盐酸盐(Hidaka等人,Proc.Natl.Acad.Sci.U.S.A.78:4354-4357.1981);除了抑制各种蛋白激酶(PKA及PKC等)的活性以外还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ML-7二盐酸盐(Saitoh等人,J.Biol.Chem.262:7796-7801.1987);选择性地抑制MYLK及CaMK的低分子化合物ML-9(Saitoh等人,Biochem.Biophys.Res.Commun.140:280-287.1986);除了抑制各种酪蛋白激酶及蛋白激酶的活性以外还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杨梅素(Hagiwara等人,Biochem.Pharmacol.37:2987-2992.1988);作为细胞透过性的钙调素(CaM)拮抗剂的、也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E6小檗胺(Hu等人,Biochem.Pharmacol.Oct 20;44(8):1543-7.1992);除了抑制各种蛋白激酶的活性以外还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K-252a(Kase等人,J.Antibiot.39:1059-1065.1986);除了抑制各种蛋白激酶的活性以外还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K-252b(Nakanishi等人,J.Antibiot.39:1066-1071.1986);作为c-Src抑制剂的、也抑制MYLK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细格菌素(Rosett等人,Biochem.J.67:390-400.1957);针对编码MYLK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YLK抗体、MYLK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另一方面,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AATF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AATF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AATF抗体、AATF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ALOX12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ALOX12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ALOX12抗体、ALOX12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ANXA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ANXA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ANXA1抗体、ANXA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ANXA4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ANXA4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ANXA4抗体、ANXA4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API5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API5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API5抗体、API5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ATF5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ATF5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ATF5抗体、ATF5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AVEN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AVEN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AVEN抗体、AVEN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AZU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AZU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AZU1抗体、AZU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BAG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BAG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BAG1抗体、BAG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BCL2L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BCL2L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BCL2L1抗体、BCL2L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BFAR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BFAR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BFAR抗体、BFAR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CFLAR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CFLAR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CFLAR抗体、CFLAR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IL2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IL2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IL2抗体、IL2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MALT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MALT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ALT1抗体、MALT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MCL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作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疗药而被认可的Synribo(高三尖杉酯碱)、针对编码MCL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CL1抗体、MCL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MKL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MKL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KL1抗体、MKL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MPO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MPO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PO抗体、MPO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MTL5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MTL5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TL5抗体、MTL5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MYBL2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MYBL2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YBL2抗体、MYBL2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中的MYO18A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MYO18A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YO18A抗体、MYO18A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另一方面,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MTOR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例如可举出:作为大环内酯系的免疫抑制试剂的、抑制MTOR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雷帕霉素(Chang等人,TrendsPharmacol.Sci.12:218-223.1991);作为来源于雷帕霉素的大环内酯系的免疫抑制试剂的、抑制MTOR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依维莫司(Everolimus)(Weisblum等人,Br.Med.Bull.40:47-53.1984);作为PI3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抑制MTOR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BEZ235(Maira等人,Mol.Cancer Ther.7(7):1851-1863.2008);选择性抑制MTOR的激酶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AZD8055(Huang等人,J Biol Chem.Nov18;286(46):40002-12.2011);作为吡啶呋喃并嘧啶化合物的、抑制DNA-PK、PI3K及MTOR的激酶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PI-103(Demyanets等人,2010.Basic Res Cardiol.Mar;106(2):217-31.2011)、及氯硝柳胺(Balgi等人,PLoS One.Sep 22;4(9):e7124.2009)、PP242(Bao等人,J.CellBiol.210(7):1153-64.2015)、知母皂苷AIII(King等人,PLoS One.Sep 30;4(9):e72832009)、KU 0063794(Garcia-Martinez等人,Biochem.J.421(1):29-42.2009)、AZD2014(Guichard等人,Mol.Cancer.Ther.14(11):2508-18.2015)、坦罗莫司(Temsirolimus)(Raymond等人,J.Clin.Oncol.22:2336-2347.2004)、Palomid 529(Xue等人,CancerRes.68(22):9551-7.2008)、漆黄素(Suh等人,Carcinogenesis.Aug;31(8):1424-332010)、GDC-0980(Wallin等人,Mol.Cancer Ther.10(12):2426-36.2011)、SF1126(Garlich等人,Cancer Res.68(1):206-15.2008)、CH5132799(Tanaka等人,Clin Cancer Res.17(10):3272-81.2011)、WYE-354(Yu等人,Cancer Res.69(15):6232-40.2009)、化合物401(Ballou等人,J.Biol.Chem.282,24463.2007)、地磷莫司(Gadducci等人:Gynecol.Endocrinol.24,239.2008)、GSK 1059615(Steven等人,ACS.Med.Chem.Lett.1(1):39-43 2010)、PF-04691502(Yuan等人,Mol.Cancer Ther.10(11):2189-99.2011)、PP121(Apsel等人,Nat.Chem.Biol.4(11):691-9.2008)、OSI-027(Bhaqwat等人,Mol.Cancer Ther.10(8):1394-406.2011)、WYE-125132(Yu等人,Cancer Res.70(2):621-31.2010)、乌米莫司(Umirolimus)(Baldo等人,2008.Curr.Cancer Drug Targets.8(8):647-65.2008)、WAY-600(Yu等人,Cancer Res.69(15):6232-40.2009)、WYE-687(Yu等人,Cancer Res.69(15):6232-40.2009)、PKI-179(Venkatesan等人,Bioorg.Med.Chem.Lett.20(19):5869-73.2010)、PF-05212384(Akintunde等人,J.Hematol.Oncol.6:88.2013)、CAY10626(Rameh等人,J.Biol.Chem.274:8347-8350.1999)、NVP-BGT226(Chang等人,Clin.Cancer Res.17(22):7116-26.2011)、XL-147衍生物1(Akintunde等人,J.Hematol.Oncol.6:88.2013)、XL 388(Eduardo等人,Mol CancerTher.10(3):395-403.2011)、Torin 1(Liu等人,J.Med.Chem.53(19):7146-55.2010)、针对编码MTOR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TOR抗体、MTOR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IRAK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例如可举出:作为苯并咪唑化合物的、特异性抑制IL-1激酶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4抑制因子(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Kinase-1/4 Inhibitor)(Bhattacharyya等人,Am.J.Physiol.Gastrointest.Liver Physiol.293,G429.2007)、针对编码IRAK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IRAK1抗体、IRAK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IRS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IRS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IRS1抗体、IRS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MYD88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例如可举出:阻遏同源二聚体化的、来源于MYD88的由26个氨基酸构成的肽,即MyD88阻遏肽Pepinh-MYD(Derossi等人,J.Biol.Chem.,269:10444-50.1994);特异性抑制MYD88的低分子化合物TJ-M2010(Li等人,TransplantProc.45(5):1842-5.2013);针对编码MYD88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YD88抗体、MYD88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NFKB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例如可举出:阻遏NF-κB的激活及IκBα的磷酸化这两种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BAY 11-7085(Pierce等人,J.Biol.Chem.272:21096-21103.1997);作为诱导凋亡的抗癌剂的、抑制NF-κB的低分子化合物锦鸡菌素(Helenalin)(Lyss等人,J.Biol.Chem.273(50):33508-16.1998);作为HIV整合酶及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的、特异性抑制NF-κB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咖啡酸苯乙酯(Sud′ina等人,FEBS Lett.Aug23;329(1-2):21-4.1993);及NFκB活化抑制因子II,JSH-23(Shin等人,FEBS Lett.571:50-54.2004)、QNZ(Tobe等人,Bioorg.Med.Chem.11:3869-3878.2003)、穿心莲内酯(Yu等人,Planta Med.Dec;69(12):1075-9.2003)、姜黄素(Asai等人,J.Nutr.131:2932-2935.2001)、阿司匹林(Kopp等人,Science.265:956-959.1994)、柳氮磺吡啶(Liptay等人,Br.J.Pharmacol.128,1361.1999)、楝酰胺(Engelmeier等人,J.Agric.Food Chem.48:1400-1404.2000)、SM7368(Lee等人,Biochem.Biophys.Res.Commun.336:716-722.2005)、舒林酸硫化物(Meade等人,J.Biol.Chem.268:6610-6614.1993)、Trichodion(Erkel等人,FEBS Lett.477,219.2000)、CHS-828(Hovstadius等人,Clin.Cancer Res.8(9):2843-50.2002)、Z-VRPR-FMK(Hailfinger等人,Proc.Natl.Acad.Sci.U.S.A.106(47):19946-19951.2009)、水杨酸钠(Kopp等人,Science.265:956-959.1994)、4-氨基水杨酸(Eberhardt等人,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0:163-170.1994)、3,4-二羟基肉桂酸乙酯(Nakayama等人,Biosci.Biotechnol.Biochem.60:316-318.1996)、CAY10512(Heynekamp等人,J Med Chem 49 7182-7189 2006)、N-硬脂酰基植物鞘氨醇(Ryu等人,Lipids.45(7):613-8.2010)、棕榈酸甲酯(Cai等人,Toxicology.210:197-204.2005)、9-甲基链霉戊二酰亚胺(Ishikawa等人,Bioorg.Med.Chem.Lett.19(6):1726-8.2009)、Rocaglaol(Engelmeier等人,J.Agric.Food Chem.48:1400-1404.2000)、BAY 11-7082(Pierce等人,J.Biol.Chem.272:21096-21103.1997)、针对编码NFKB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NFKB1抗体、NFKB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PIK3CG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例如可举出:特异性抑制HDAC及PI3K这二者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CUDC-907(Qian等人,Clin Cancer Res.18(15):4104-4113.2012)、特异性抑制PI3K及mTOR这二者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PKI-402(Dehnhardt等人,J MedChem.Jan 28;53(2):798-810.2010)、特异性抑制PI3K及mTOR这二者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PF-04691502(Yuan等人,Mol Cancer Ther,10(11),2189-2199.2011)、特异性抑制PI3K及mTOR这二者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NVP-BGT226(Glienke等人,Tumor Biology,33(3):757-765.2012)、及IPI-145(INK1197)(Winkler等人,Chem Biol.2013Nov 21;20(11):1364-74.2013)、SAR245409(XL765)(Dai等人,Endocrinology.Mar;154(3):1247-592013)、ZSTK474(Toyama等人,Arthritis Res Ther.12(3):R92.2010)、VS-5584(SB2343)(Hart等人,Mol Cancer Ther.2013Feb;12(2):151-61.2013)、AS-605240(Camps等人,Naturemedicine,11(9):936-943.2005)、PIK-90(Van等人,J Cell Biol.2006Jul 31;174(3):437-45.2006)、PF-4989216(Walls等人,Clin Cancer Res.2014Feb 1;20(3):631-43.2014)、TG100-115(Walls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U S A.Dec 26;103(52):19866-71.2006)、BKM120(Bendell等人,J.Clin.Oncol.30(3):282-90.2012)、BEZ235甲苯磺酸盐(Maira等人,Mol Cancer Ther2008;7:1851-1863.2008)、LY294002(Maira等人,Biochem.Soc.Trans.37(Pt1):265-72.2009)、PI-103(Raynaud等人,Molecular CancerTherapeutics,8(7):1725-1738.2009)、XL147(Shapiro等人,Proc 97th Annu Meet AACR,14-18.2007)、AS-252424(Pomel等人,J Med Chem.Jun 29;49(13):3857-71.2006)、AS-604850(Camps等人,Nature medicine,11(9):936-943.2005)、CAY10505(Tyagi等人,Can JPhysiol Pharmacol.Jul;90(7):881-5.2012)、CH5132799(Ohwada等人,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1(6):1767-1772.2011)、BAY 80-6946(Copanlisib)(Patnaik等人,J Clin Oncol,29,2011)、GDC-0032(Ndubaku等人,J Med Chem.Jun 13;56(11):4597-610.2013)、GSK1059615(Knight等人,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1(1):39-43.2010)、CAL-130(Subramaniam等人,Cancer Cell.21(4):459-72.2012)、XL765(Laird等人,AACR-NCI-EORT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Targets andCancer Therapeutics.October p.B250 2007)、针对编码PIK3CG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PIK3CG抗体、PIK3CG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RAC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特异性抑制Rac GTPase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NSC 23766(Gao等人,Proc.Natl.Acad.Sci.U.S.A.101:7618-7623.2004)、来源于RAC1的鸟苷酸交换因子识别/激活位点的肽W56(Gao等人,J.Biol.Chem.276 47530.2001)、针对编码RAC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RAC1抗体、RAC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AKT3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例如可举出:特异性抑制Akt1、Akt2及Akt3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MK-2206二盐酸盐(Hirai等人,Mol.Cancer ther.9(7):1956-67.2010);特异性抑制Akt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曲西立滨(Moore等人,Biochem.Pharmacol.38:4037-4044.1989);作为细胞透过性的喹喔啉化合物的、特异性抑制Akt1、Akt2及Akt3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Akt抑制因子VIII(Barnett等人,Biochem.J.385:399-408.2005);作为来源于氨基呋咱的化合物的、特异性抑制Akt1、Akt2及Akt3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GSK 690693(Rhodes等人,Cancer Res.68(7):2366-2374.2008);特异性抑制Akt1、Akt2及Akt3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AT7867(Grimshaw等人,Mol.Cancer Ther.9(5):1100-10.2010);针对编码AKT3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AKT3抗体、AKT3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EIF4B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EIF4B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EIF4B抗体、EIF4B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EIF4E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特异性阻遏EIF4E/EIF4G的相互作用的低分子化合物4EGI-1(Moerke等人,Cell.128:257-267.2007)、针对编码EIF4E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EIF4E抗体、EIF4E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ILK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例如可举出:作为细胞透过性的吡唑化合物的、特异性抑制ILK的低分子化合物Cpd 22(Lee等人,J.Med.Chem.54,6364.2011);特异性抑制ILK的激酶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QLT0267(Younes等人,Mol Cancer Ther.Aug;4(8):1146-56.2005)、针对编码ILK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ILK抗体、ILK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MTCP1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可举出例如针对编码MTCP1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MTCP1抗体、MTCP1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PIK3CA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例如可举出:特异性抑制PI3K的低分子化合物HS-173(Lee等人,Cancer Lett.Jan 1;328(1):152-9.2013)、特异性抑制HDAC及PI3K这二者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CUDC-907(Qian等人,Clin Cancer Res.18(15):4104-4113.2012)、特异性抑制PI3K及mTOR这二者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PKI-402(Dehnhardt等人,J Med Chem.Jan 28;53(2):798-810.2010)、特异性抑制PI3K及mTOR这二者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PF-04691502(Yuan等人,Mol Cancer Ther,10(11),2189-2199.2011)、特异性抑制PI3K及mTOR这二者的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NVP-BGT226(Glienke等人,Tumor Biology,33(3):757-765.2012)、及BYL719(Furet等人,Bioorg Med Chem Lett 2013;23:3741-3748.2013)、SAR245409(XL765)(Dai等人,Endocrinology.Mar;154(3):1247-592013)、ZSTK474(Toyama等人,Arthritis Res Ther.12(3):R92.2010)、VS-5584(SB2343)(Hart等人,Mol Cancer Ther.2013Feb;12(2):151-61.2013)、PIK-75(Zheng等人,MolPharmacol.Oct;80(4):657-64.2011)、PIK-90(Van等人,J Cell Biol.2006Jul 31;174(3):437-45.2006)、A66(Jamieson等人,Biochem J.438:53-62.2011)、CNX1351(Nacht等人,J Med Chem,56(3):712-721.2013)、PF-4989216(Walls等人,Clin CancerRes.2014Feb 1;20(3):631-43.2014)、BKM120(Bendell等人,J.Clin.Oncol.30(3):282-90.2012)、BEZ235甲苯磺酸盐(Maira等人,Mol Cancer Ther 2008;7:1851-1863.2008)、LY294002(Maira等人,Biochem.Soc.Trans.37(Pt1):265-72.2009)、PI-103(Raynaud等人,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8(7):1725-1738.2009)、XL147(Shapiro等人,Proc97th Annu Meet AACR,14-18.2007)、CH5132799(Ohwada等人,Bioorganic&medicinalchemistry letters,21(6):1767-1772.2011)、BAY 80-6946(Copanlisib)(Patnaik等人,JClin Oncol,29,2011)、GDC-0032(Ndubaku等人,J Med Chem.Jun 13;56(11):4597-610.2013)、XL765(Laird等人,AACR-NCI-EORT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Molecular Targets and Cancer Therapeutics.October p.B250 2007)、针对编码PIK3CA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PIK3CA抗体、PIK3CA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作为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中的SRF的活性的药物,不限于下述例子,例如可举出:作为细胞透过性的苯甲酰胺化合物的、特异性阻遏RHO信号途径及SRF的激活的低分子化合物CCG-1423(Evelyn等人,Mol.Cancer Ther.6,2249.2007);作为CCG-1423的类似物的、特异性阻遏RHO信号途径及SRF的激活的低分子化合物CCG-100602(Evelyn等人,Bioorg Med Chem Lett 20 665-72.2010);针对编码SRF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抗SRF抗体、SRF的显性负性突变体等。这些药物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技术而适当制造。
特别地,作为抑制p21等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或抗凋亡相关蛋白或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产生或其活性的药物,从特异性高、产生副作用的可能性低的观点考虑,优选针对编码该蛋白质的DNA的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的载体。
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抑制可根据下述现象来确定:与不使抑制试剂作用于该蛋白质的情况相比,该蛋白质的表达、活性在细胞中被抑制。该蛋白质的表达可利用任何已知的方法进行评价,不受限定,例如,利用了抗体的免疫沉淀法、EIA、ELISA、IRA、IRMA、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流式细胞术、各种利用了与编码该蛋白质的核酸或其特有片段或者该核酸的转录产物(例如,mRNA)或剪接产物进行特异性杂交的核酸的杂交法、Northern印迹法、Southern印迹法、各种PCR法等。
另外,p21的活性可通过p21的已知活性(例如,与周期蛋白-CDK2或周期蛋白-CDK1复合体的结合性等)进行评价,而不受限定,所述评价可利用任何已知方法,例如免疫沉淀法、Western印迹法、质谱法、下拉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法等。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下,RNAi分子是指造成RNA干扰的任何分子,不受限定,包括siRNA(小干扰RNA)、miRNA(微RNA)、shRNA(短发夹RNA)、ddRNA(DNA指导的RNA)、piRNA(Piwi-相互作用RNA)、或rasiRNA(重复相关siRNA)、和它们的修饰体等。这些RNAi分子可以为市售品,或基于已知的序列信息(即序列号1至30、39至108所示出的碱基序列及/或氨基酸序列)进行设计并制备。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下,反义核酸包括RNA、DNA、PNA、或它们的复合物。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下,DNA/RNA嵌合多核苷酸不受限定,包括例如日本特开2003-219893中记载的、阻遏靶基因表达的由DNA和RNA构成的双链多核苷酸。
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可包含于单一的制剂中,也可分别包含于2种以上的制剂中。后者的情况下,可将各制剂同时施予,也可按照时间间隔进行施予。按照时间间隔进行施予的情况下,含有抑制GST-π的药物的制剂可以在含有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的制剂之前施予,也可在其后进行施予。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细胞增殖抑制试剂中,上述的抑制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可以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例如,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细胞增殖抑制试剂中含有的抑制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可使用2种以上的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药物,也可使用2种以上的抑制抗凋亡相关蛋白的药物,还可使用1种以上的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药物和1种以上的抑制抗凋亡相关蛋白的药物。
另外,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CM8、CCNB3、MCMDC1、AATF、AT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MYO18A、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是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针对癌细胞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由此,抑制该蛋白质的药物成为增强由抑制GST-π的药物导致的细胞死亡诱导及/或细胞增殖抑制的试剂或组合物(以下,也称为“细胞死亡诱导增强剂”、“细胞增殖抑制增强剂”、“细胞死亡诱导增强用组合物”或“细胞增殖抑制增强用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换言之,通过施予有效量的抑制该蛋白质的药物,能够增强由于施予抑制GST-π的药物而导致的细胞死亡的诱导及/或细胞增殖的抑制。
在施予试剂或组合物时,本发明的试剂或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的配合量也可以是能诱导凋亡等细胞死亡及/或抑制细胞增殖的量。另外,优选为不产生大于施予所带来的益处的不良影响的量。所述量可以是已知的,或可通过使用培养细胞等的体外试验、在小鼠、大鼠、狗或猪等模型动物中的试验来适当确定,这样的试验方法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凋亡的诱导可通过各种已知的方法、例如对DNA片段化、膜联蛋白V与细胞膜的结合、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半胱天冬酶的激活等凋亡特有的现象的检测、TUNEL染色等进行评价。另外,细胞增殖的抑制可通过各种已知的方法、例如经时活细胞数的计量、肿瘤的大小、体积或重量的测定、DNA合成量的测定、WST-1法、BrdU(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法、3H胸腺嘧啶掺入法等进行评价。活性成分的配合量可根据试剂、组合物的给药方式而变化。例如,将多个单位的组合物用于1次施予的情况下,可将每1个单位组合物中配合的有效成分的量设为1次施予所必需的有效成分的量的复数份之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所述配合量进行适宜调节。
另外,通过配合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作为有效成分,可制造细胞死亡诱导试剂、细胞增殖抑制试剂、细胞死亡诱导组合物或细胞增殖抑制组合物。
此外,可提供用于细胞死亡诱导或细胞增殖抑制的组合,所述组合为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的组合。另外,可提供细胞死亡的诱导方法或细胞增殖的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施予有效量的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诱导凋亡等细胞死亡或抑制细胞增殖的方法均可以是体外的方法,也可以是体内的方法。另外,对于该方法中的药物而言,如上文所述,药物的有效量可以是能在施予的细胞中诱导细胞死亡、或抑制细胞增殖的量。另外,优选为不产生大于施予所带来的益处的不良影响的量。所述量可以是已知的,或可通过使用培养细胞等的体外试验来适当确定,这样的试验方法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细胞死亡的诱导或细胞增殖的抑制可通过包括上述方法在内的各种已知的方法进行评价。对于上述有效量而言,在将药物施予至规定的癌细胞群时,并非必须使同一细胞群中的所有细胞发生细胞死亡或增殖抑制。例如,上述有效量可以是使该细胞群中的细胞的1%以上、2%以上、3%以上、4%以上、5%以上、6%以上、8%以上、10%以上、12%以上、15%以上、20%以上、以及25%以上等发生凋亡或增殖抑制的量。
本发明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即使在癌细胞中也能够有效地诱导细胞死亡或抑制细胞增殖,因此,作为针对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的成分是有效的。另外,通过配合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作为有效成分,可制造针对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此外,可对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进行处置·治疗,其包括将制造的医药组合物以有效量施予至需要所述医药组合物的对象的步骤。
该医药组合物对于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处置、尤其是因表达突变型KRAS而在细胞死亡或细胞增殖方面存在异常的疾病的处置而言是有效的。
作为由表达突变型KRAS的细胞导致的疾病,不受限定,包括例如良性或恶性肿瘤(也称为癌症、恶性新生物)、增生症、瘢痕疙瘩、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红斑症(erythroplaki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白斑症(leukoplakia)、增生性瘢痕(hyperplastic scar)、扁平苔藓及黑子病(lentiginosis)等。
作为本发明中的癌症,可举出例如癌症、高水平表达GST-π的癌症、由表达突变型KRAS的细胞导致的癌症(有时简称为KRAS癌症)等,多种情况下,KRAS癌症包含于高水平表达GST-π的癌症内。作为上述癌症,不受限定,可举出例如纤维肉瘤、恶性纤维性组织细胞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血管肉瘤、卡波西肉瘤、淋巴管肉瘤、滑膜肉瘤、软骨肉瘤、骨肉瘤等肉瘤;脑瘤、头颈癌、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胃癌、十二指肠癌、阑尾癌、大肠癌、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胆管癌、肛门癌、肾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前列腺癌、阴茎癌、精巢癌、子宫癌、卵巢癌、外阴癌、阴道癌、皮肤癌等癌肿、以及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癌症”包括上皮性恶性肿瘤及非上皮性恶性肿瘤。本发明中的癌症可存在于身体的任意部位,例如脑、头颈部、胸部、四肢、肺、心脏、胸腺、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结肠、盲肠、阑尾、直肠)、肝脏、胰腺、胆囊、肛门、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阴茎、精巢、子宫、卵巢、外阴、阴道、皮肤、横纹肌、平滑肌、滑膜、软骨、骨、甲状腺、肾上腺、腹膜、肠系膜、骨髓、血液、血管系统、淋巴结等淋巴系统、淋巴液等。
作为医药组合物,除了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以外,也可与其他的有效成分合用。此处,所谓合用,包括例如以下情况:与其他的有效成分作为独立的制剂而进行施予;及将其他的有效成分以与至少1种的其他药物的合剂的形式进行施予等。作为独立的制剂而施予时,含有其他的有效成分的制剂可以在其他的制剂之前、与其他的制剂同时、或在其他的制剂之后进行施予。
作为所述其他的有效成分,可举出对于对象疾病的处置而言有效的成分。例如,要处置的疾病为癌症的情况下,可合用抗癌剂。作为抗癌剂的例子,可举出例如异环磷酰胺、盐酸尼莫司汀、环磷酰胺、达卡巴嗪、美法仑、雷莫司汀(ranimustine)等烷基化剂、盐酸吉西他滨、依诺他滨、阿糖胞苷酯十八烷基磷酸钠(cytarabine ocfosfate)、阿糖胞苷制剂、替加氟/尿嘧啶(tegafur uracil)、替加氟/吉莫斯特/氧嗪酸钾配合剂(tegafur-gimeracil-oteracil potassium combination drugs)(例如TS-1)、去氧氟尿苷、羟基脲、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巯基嘌呤等代谢拮抗剂、盐酸去甲基柔红霉素、盐酸表阿霉素、盐酸柔红霉素、柠檬酸柔红霉素、盐酸多柔比星、盐酸吡柔比星、盐酸博来霉素、硫酸培洛霉素、盐酸米托蒽醌、丝裂霉素C等抗肿瘤性抗生素、依托泊苷、盐酸伊立替康、酒石酸长春瑞滨、多西他赛水合物、紫杉醇、硫酸长春新碱、硫酸长春地辛、硫酸长春碱等生物碱、阿纳托唑、柠檬酸他莫昔芬、柠檬酸托瑞米芬、比卡鲁胺、氟他胺、磷酸雌莫司汀等激素治疗剂、卡铂、顺铂(CDDP)、奈达铂等铂络合物、沙利度胺、Neovastat、贝伐单抗等血管新生抑制剂、L-天冬酰胺酶等。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各种试剂、组合物、处置方法等中的活性成分为核酸、例如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等的情况下,上述核酸可以作为裸核酸而直接利用,也可载带于各种载体。作为载体,可利用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噬菌粒载体、粘粒载体、病毒载体等已知的任意载体。载体优选至少含有增强所载带的核酸的表达的启动子(promoter),该情况下,该核酸优选与所述启动子有效地连接。所谓核酸与启动子有效地连接,是指配置该核酸与启动子以使得通过启动子的作用而正确地产生该核酸编码的蛋白质。载体可以是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载体,也可以无法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载体,另外,基因的转录可在宿主细胞的核外进行,也可在核内进行。后者的情况下,也可将核酸组入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
另外,也可将有效成分载带于各种非病毒性脂质或蛋白担体。作为所述担体,不受限定,可举出例如胆固醇、脂质体、抗体原聚体、环糊精纳米粒子、融合肽、适体、生物降解性聚乳酸共聚物、聚合物等,由此能够提高向细胞内的摄取效率(参见例如Pirollo和Chang,Cancer Res.2008;68(5):1247-50等)。阳离子性脂质体、聚合物(例如,聚乙烯亚胺等)是特别有用的。作为可用作所述担体的聚合物的进一步的例子,可举出例如US 2008/0207553、US 2008/0312174等中记载的担体等。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各种医药组合物中,只要不妨碍活性成分的效果,则也可将活性成分和其他的任选成分组合。作为这样的任选成分,可举出例如其他的化疗剂、药学上允许的担体、赋形剂、稀释剂等。另外,根据施予途径、药物释放形式等,也可用适宜的材料、例如肠溶性的包衣、时限崩解性的材料包被上述组合物,另外,也可组入至合适的药物释放装置中。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各种试剂及组合物(包括各种医药组合物)可通过包括口服及非口服这二者的各种途径(例如口服、静脉内、肌肉内、皮下、局部、肿瘤内、直肠、动脉内、门静脉内、心室内、经粘膜、经皮、鼻内、腹腔内、肺内及子宫内等途径,没有限定)进行施予,也可制备成适于各施予途径的剂型。所述剂型及制剂方法可适当采用任意的已知方法(参见例如《标准药剂学》,渡边喜照等编著,南江堂,2003年等)。
例如,作为适于口服施予的剂型,没有限定,可举出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液剂、悬浮剂、乳剂、凝胶剂、糖浆剂等,另外,作为适于非口服施予的剂型,可举出溶液性注射剂、悬浮性注射剂、乳浊性注射剂、使用前配制型注射剂等注射剂。非口服施予用制剂可以为水性或非水性的等渗性无菌溶液或悬浮液的形态。
可针对特定的组织、细胞而将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各种试剂或组合物(包括各种医药组合物)靶向化。靶向化可通过已知的任意方法实现。期望向癌症递送的情况下,不受限定,例如,可使用下述方法等:被动靶向,其通过将制剂制成适于发挥EPR(高通透性和滞留,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效果的直径为50~200μm(尤其是75~150μm等)的大小而实施;主动靶向,其利用CD19、HER2、转铁蛋白受体、叶酸受体、VIP受体、EGFR(Torchilin,AAPS J.2007;9(2):E128-47)、RAAG10(日本特表2005-532050)、PIPA(日本特表2006-506071)、KID3(日本特表2007-529197)等配体、具有RGD基序、NGR基序的肽、F3、LyP-1(Ruoslahti等人,J Cell Biol.2010;188(6):759-68)等作为靶向剂。另外,类视黄醇(retinoid)或其衍生物作为针对癌细胞的靶向剂有用也是已知的(WO 2008/120815),因此,也可利用含有类视黄醇作为靶向剂的担体。除了上述文献以外,所述担体还记载于WO2009/036368、WO 2010/014117、WO 2012/170952等中。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各种试剂或组合物(包括各种医药组合物)可通过任意形态来供给,从保存稳定性的观点考虑,可以以能够在使用前配制的形态提供,例如,可以以能够由医师及/或药剂师、护士或其他辅助医务人员等在医疗现场或其附近进行配制的形态提供。所述形态在本发明的试剂或组合物中含有脂质、蛋白质、核酸等难以稳定保存的成分时尤其有用。该情况下,本发明的试剂或组合物以1个或2个以上的包含上述必需构成要素中的至少1种的容器的形式被提供,可在使用之前、例如24小时前以内、优选为3小时前以内、并且更优选在即将使用之前进行配制。配制时,可适当使用在配制场所通常能够获得的试剂、溶剂、配药器具等。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组合物的配制试剂盒,其包含1个或2个以上的容器,所述容器以单独或组合的方式包含本发明的各种试剂或组合物中可含有的活性成分;以及,以这样的试剂盒的形式提供的各种试剂或组合物的必要构成要素。对于本发明的试剂盒而言,除了上述以外,还可包含记载了本发明的各种试剂或组合物的配制方法、施予方法等的指示、例如说明书、CD、DVD等电子记录介质等。另外,本发明的试剂盒可包含用于完成本发明的各种试剂或组合物的全部构成要素,但并非必须包含全部的构成要素。因此,本发明的试剂盒可不包含在医疗现场、实验机构等通常能够获得的试剂、溶剂、例如无菌水、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各种处置方法中的所谓有效量,为例如减轻疾病的症状、或者延迟或停止疾病的发展的量,优选为抑制或治愈疾病的量。另外,优选为不产生大于施予所带来的益处的不良影响的量。所述量可通过使用培养细胞等的体外试验、在小鼠、大鼠、狗或猪等模型动物中的试验来适当确定,这样的试验方法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另外,本发明的处置方法中使用的药物的用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或可通过上述的试验等适当确定。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处置方法中施予的活性成分的具体用量可考虑与需要处置的对象相关的下述各种条件而确定:例如,症状的严重程度、对象的通常健康状态、年龄、体重、对象的性别、膳食、施予的时期及频率、合用的医药、对于治疗的反应性、剂型、及对于治疗的依从性等。
施予途径包括:包含口服及非口服这二者在内的各种途径,例如,口服、静脉内、肌肉内、皮下、局部、肿瘤内、直肠、动脉内、门静脉内、心室内、经粘膜、经皮、鼻内、腹腔内、肺内及子宫内等。
对于施予频率而言,根据使用的试剂、组合物的性状、包括上述条件在内的对象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可以为每天多次(即每天2、3、4次或5次以上)、每天1次、每数天(即每2、3、4、5、6、7天等)、每周、每数周(即每2、3、4周等)1次。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下,用语“对象”是指任意的生物个体,优选为动物,进一步优选为哺乳动物,进一步优选为人的个体。本发明中,对象可以是健康的对象,也可以是罹患某种疾病的对象。期望处置特定的疾病时,典型地是指患有所述疾病、或具有罹患所述疾病的风险的对象。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下,用语“处置”包括以疾病的治愈、暂时性缓解或预防等为目的的、医学上允许的所有种类的预防性及/或治疗性介入。例如,用语“处置”包括各种目的的医学上允许的介入,所述目的包括疾病发展的延迟或停止、病变的缩减或消失、发病的预防或复发的防止等。
另外,如上述那样,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CM8、CCNB3、MCMDC1、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MYO18A、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为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针对癌细胞呈现协同致死性的蛋白质。因此,可以将对这些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抑制作为指标,来筛选与抑制GST-π的药物同时使用的、癌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即,能够抑制这些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物质可用作与抑制GST-π的药物同时使用的、癌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的候选物质。
例如,作为癌细胞的一例,使表达突变型KRAS的细胞与被测物质接触,对该细胞中的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对于表达突变型KRAS的细胞呈现协同致死性的上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测定。与在不存在被测物质的条件下测定的表达量进行比较,在与被测物质接触时的表达量降低的情况下,可选择该被测物质作为抑制上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的候选物质。
另一方面,抑制GST-π的药物为在与抑制上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针对癌细胞呈现协同致死性)的药物同时被抑制时针对癌细胞呈现协同致死性的蛋白质。因此,可以将对GST-π的抑制作为指标,来筛选与抑制上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同时使用的、癌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即,能够抑制GST-π的物质可用作与抑制上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同时使用的、癌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的候选物质。
例如,作为癌细胞的一例,使表达突变型KRAS的细胞与被测物质接触,测定该细胞中的GST-π的表达量。与在不存在被测物质的条件下测定的表达量进行比较,在与被测物质接触时的表达量降低的情况下,可选择该被测物质作为抑制GST-π的药物的候选物质。
同样地,可以将对GST-π的抑制及对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针对癌细胞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抑制一同作为指标,来筛选癌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即,能够抑制GST-π并且能够抑制上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物质可用作癌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的候选物质。
例如,作为癌细胞的一例,使表达突变型KRAS的细胞与被测物质接触,测定该细胞中的GST-π的表达量及上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与在不存在被测物质的条件下测定的各表达量进行比较,在与被测物质接触时的各表达量均降低的情况下,可选择该被测物质作为抑制GST-π并且抑制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针对癌细胞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的候选物质。
此处,作为被测物质,不受任何限定,可以是任何物质。作为被测物质,可以是单独的物质,也可以是包含多种构成成分的混合物。作为被测物质,可以是来自例如微生物或培养液的提取物这样的包含未经鉴定的物质的构成,也可以是以规定的组成比含有已知的组合物这样的构成。另外,作为被测物质,可以是蛋白质、核酸、脂质、多糖类、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中的任意物质。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实验1]利用siRNA进行的GST-π及P21的敲低
作为癌细胞的例子,将1×105个M7609细胞(KRAS突变人大肠癌细胞)及PANC-1细胞(KRAS突变人胰腺癌细胞)接种于6cm皿,在添加有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和0.5%L-谷氨酰胺的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 1640(RPMI 1640,Sigma公司)中培养18小时。培养条件只要没有特别另行说明,则于37℃、5%CO2的条件下进行。另外,作为癌细胞的例子,将0.5×105个A549细胞(KRAS突变人肺癌细胞)接种于6cm皿,在添加有10%FBS和1%L-谷氨酰胺的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基(DMEM,Sigma公司)中培养18小时。此外,作为癌细胞的例子,将1×105个MIA PaCa-2细胞(KRAS突变人胰腺癌细胞)接种于6cm皿,在添加有10%FBS和1%L-谷氨酰胺的DMEM中培养18小时。另外,作为癌细胞的例子,将0.5×105个HCT116细胞(KRAS突变人大肠癌细胞)接种于6cm皿,在添加有10%FBS和0.5%L-谷氨酰胺的McCoy’s 5A培养基(McCoy,Sigma公司)中培养18小时。
本实验中,首先,使用Lipofectamine RNA iMAX(Life Technologies公司),如下所述地向达到20~30%汇合(confluent)的PANC-1、A549或MIA PaCa-2细胞中转染GST-πsiRNA及/或P21siRNA。
如下所述地制备用于转染的Lipofectamine/siRNA混合溶液。首先,将15μL的Lipofectamine RNAiMAX和485μL的OPTI-MEM(Sigma公司)混合而配制Lipofectamine溶液。接着,用OPTI-MEM将规定量的50μM siRNA定容至500μL从而配制siRNA溶液(例如,制备要使用的最终浓度为50nM的siRNA溶液的情况下,将6μL的50μM siRNA与494μL的OPTI-MEM混合),将所得溶液与上述的lipofectamine溶液混合,于室温静置15分钟。需要说明的是,siRNA使用以下的siRNA。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记载中,大写字母表示RNA,小写字母表示DNA。
GST-πsiRNA:
有义链:GGGAGGCAAGACCUUCAUUtt(序列号31)
反义链:AAUGAAGGUCUUGCCUCCCtg(序列号32)
P21 siRNA:
有义链:UCCUAAGAGUGCUGGGCAUtt(序列号33)
反义链:AUGCCCAGCACUCUUAGGAtt(序列号34)
对照siRNA:
有义链:ACGUGACACGUUCGGAGAAtt(序列号35)
反义链:UUCUCCGAACGUGUCACGUtt(序列号36)
GST-πsiRNA-2:
有义链:UCUCCCUCAUCUACACCAAtt(序列号37)
反义链:UUGGUGUAGAUGAGGGAGAtg(序列号38)
向包含PANC-1、MIA PaCa-2细胞或A549细胞的皿中分别添加下述溶液:最终浓度为50nM的GST-πsiRNA及P21 siRNA、最终浓度为50nM的GST-πsiRNA或P21 siRNA(同时以50nM的最终浓度添加对照siRNA)、以及最终浓度为100nM的GST-πsiRNA(不添加对照siRNA)。作为对照,使用以100nM的最终浓度添加了对照siRNA的皿。不更换培养基而培养1天后,使用7300实时PCR装置(Applied Bio Systems公司)通过定量PCR法测定GST-πmRNA量及P21mRNA量。将结果示于图1。如图1所示,可知通过利用siRNA敲低GST-π,P21mRNA量增加。
另外,对于向包含A549细胞或MIA PaCa-2细胞的皿中分别以50nM的最终浓度添加有GST-πsiRNA或对照siRNA的情况,从添加GST-πsiRNA或对照siRNA的当天开始直到第4天为止,每天同样地测定P21mRNA量。将结果示于图2。如图2所示,可知在利用siRNA敲低GST-π时,P21mRNA的表达量随时间经过而增加。
另一方面,检验了GST-πsiRNA及/或P21 siRNA对细胞数的影响。首先,向包含PANC-1、MIA PaCa-2细胞或A549细胞的皿中分别添加下述溶液:最终浓度为50nM的GST-πsiRNA及P21 siRNA、最终浓度为50nM的GST-πsiRNA或P21 siRNA(同时以50nM的最终浓度添加对照siRNA)。作为对照,使用以100nM的最终浓度添加了对照siRNA的皿。不更换培养基而培养5天后,通过胰蛋白酶处理将细胞从皿剥离并进行采集,计数细胞数。将结果示于图3。如图3所示,可知使用GST-πsiRNA或P21 siRNA分别单独敲低GST-π及P21的情况下,虽然抑制了细胞的增殖,但无法使细胞数少于接种细胞数。但是,使用GST-πsiRNA及P21 siRNA同时敲低GST-π和P21时,对于表达突变KRAS的PANC-1细胞及MIA PaCa-2细胞而言,不仅可抑制增殖,而且还能够诱导细胞死亡。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图3认为,对于表达突变KRAS的A549细胞而言,通过上述的处理并未能诱导细胞死亡。因此,增加了GST-πsiRNA及P21 siRNA的转染次数,针对表达突变KRAS的A549细胞及HCT116细胞而检验了GST-πsiRNA及/或P21 siRNA对细胞数的影响。
首先,对于PANC-1细胞、MIA PaCa-2细胞、HCT116细胞而言,分别向皿中添加下述溶液:最终浓度分别为25nM的GST-πsiRNA及P21 siRNA、最终浓度为25nM的GST-πsiRNA或P21 siRNA(任一者均添加最终浓度为25nM的对照siRNA);对于A549细胞而言,分别向皿中添加下述溶液:最终浓度分别为50nM的GST-πsiRNA及P21 siRNA、最终浓度为50nM的GST-πsiRNA或P21siRNA(以50nM的最终浓度添加对照siRNA)。作为对照,对于PANC-1细胞、MIAPaCa-2细胞、HCT116细胞而言,以50nM的最终浓度添加对照siRNA,对于A549细胞而言,以100nM的最终浓度添加对照siRNA。在2天后及4天后,置换培养基(PANC-1细胞为添加有10%FBS的RPMI 1640,A549细胞及MIA PaCa-2细胞为添加有10%FBS的DMEM,HCT116细胞为添加有10%FBS的McCoy),对于PANC-1细胞、MIA PaCa-2细胞、HCT116细胞而言,再次向皿中分别添加最终浓度为25nM的GST-πsiRNA或P21siRNA(均以25nM的最终浓度添加对照siRNA),对于A549细胞而言,再次向皿中分别添加最终浓度为50nM的GST-πsiRNA或P21siRNA(以50nM的最终浓度添加对照siRNA)。此时,同样作为对照,对于PANC-1、MIA PaCa-2细胞,以50nM的最终浓度添加对照siRNA;对于A549细胞,以100nM的最终浓度添加对照siRNA。之后,不更换培养基地进行培养,自细胞接种起7天后,通过胰蛋白酶处理将细胞从皿剥离并进行采集,计数细胞数。另外,本例中拍摄了细胞的相位差图像(phase difference image)。
将针对A549细胞、PANC-1细胞及MIA PaCa-2细胞测定细胞数的结果示于图4,将针对HCT116细胞测定细胞数的结果示于图5。另外,将对A549细胞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相位差图像示于图6,将对MIA PaCa-2细胞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相位差图像示于图7,将对PANC-1细胞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相位差图像示于图8,将对HCT116细胞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相位差图像示于图9。
如图4及图5所示,使用GST-πsiRNA及P21 siRNA将GST-π和P21同时敲低3次时,在表达突变型KRAS的癌细胞(A549细胞、MIA PaCa-2细胞、PANC-1细胞、HCT116细胞)中,在自细胞接种起7天后,细胞数少于最初接种的细胞数,可知能够诱导细胞死亡。
另外,如图6~9所示,利用GST-πsiRNA敲低了GST-π的表达突变型KRAS的细胞(A549细胞、MIA PaCa-2细胞、PANC-1细胞、HCT116细胞)的细胞类型均变为扁平且大的细胞,据此可推测,诱发了细胞老化。此外可知,使用GST-πsiRNA及P21 siRNA同时敲低GST-π和P21时,在GST-π敲低的状态下观察到的细胞老化状表型消失。根据该结果认为,使用GST-πsiRNA及P21 siRNA同时敲低GST-π和P21时,通过P21的敲低而阻遏了由GST-π的敲低诱发的细胞老化。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用M7609细胞敲低GST-π,验证了能够诱导如图6~9所示的那样的细胞老化。首先,向包含M7609细胞的皿中以30nM的最终浓度添加GST-πsiRNA。在1天后及2天后,置换培养基(添加有10%FBS的RPMI 1640),再次向包含M7609细胞的皿中以30nM的最终浓度添加GST-πsiRNA。然后每隔1天更换培养基进行培养,在自细胞接种起13天后,使用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Cell Signaling公司),按照推荐规程将细胞染色,拍摄相位差图像。将结果示于图10。如图10所示,敲低了GST-π的M7609细胞变为扁平且大的细胞,这样的表型的细胞可观察到由β半乳糖苷酶产生的蓝色显色,由此可知诱发了细胞老化。
另外,表达突变型KRAS的癌细胞中,通过测定作为凋亡诱导因子的PUMA基因的表达量,对通过同时敲低GST-π和P21而诱导的细胞死亡是否为凋亡进行了验证。
首先,向包含A549细胞、MIA PaCa-2细胞的皿中分别添加下述溶液:最终浓度分别为50nM的GST-πsiRNA及P21 siRNA、最终浓度为50nM的GST-πsiRNA或p21 siRNA(同时以50nM的最终浓度添加对照siRNA)。作为对照,以100nM的最终浓度添加对照siRNA。不更换培养基而培养1天后,使用7300实时PCR装置(Applied Bio Systems公司)通过定量PCR法测定PUMA mRNA量。
将结果示于图11。如图11所示,可知通过使用GST-πsiRNA及P21 siRNA并同时敲低GST-π和p21,作为凋亡促进因子的PUMA的mRNA量大幅度增加。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同时敲低GST-π和P21而诱导的细胞死亡为凋亡。
需要说明的是,细胞内存在凋亡相关蛋白组。凋亡相关蛋白大致分成凋亡抑制蛋白组和凋亡诱导蛋白组这2个组。凋亡抑制蛋白组包括Bcl-2、Bcl-XL、Bcl-W、MCL-1及Bcl-B等。另外,凋亡诱导蛋白组包括Bax、Bak、BOK、BIM、BID、BAD、NOXA及PUMA等。通常,Bcl-2、Bcl-XL、MCL-1等凋亡抑制蛋白存在于线粒体外壁,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抑制凋亡。另一方面,Bax、BIM、BID及BAD等凋亡诱导蛋白组存在于细胞质中,响应死亡信号而向线粒体外壁移动,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诱导凋亡。
另外,p53由于DNA损伤等而被激活时,促进Bax、NOXA、PUMA的转录,从而诱导凋亡。特别地,PUMA是作为被p53激活的凋亡诱导蛋白而被分离的蛋白质,PUMA通过与Bcl-2直接结合,阻遏Bcl-2的凋亡抑制作用,从而诱导细胞转向凋亡。
以上,由实验1的结果表明,使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P21的药物作用于癌细胞时,能够大幅度地抑制细胞增殖,进而能够强效地诱导细胞死亡。需要说明的是,使抑制GST-π药物单独作用于癌细胞时也能够抑制细胞增殖,但无法诱导细胞死亡,而使抑制P21的药物单独作用于该细胞时也仅能以微弱的程度抑制细胞增殖。由此,通过使这些药物同时进行作用而能够针对癌细胞诱导细胞死亡可以说是令人意外的效果。
[实验2]
实验1中使用GST-πsiRNA及P21 siRNA证实了针对癌细胞的协同致死性。本实验2中,对通过与GST-π同时被抑制而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进行了筛选。
首先,用添加有10%FBS和1%L-谷氨酰胺的DMEM配制1×104个/mL的MIA PaCa-2细胞悬浮液,将其以100μL分别接种于96孔板的各孔中后,在添加有10%FBS和1%L-谷氨酰胺的DMEM中培养18小时。使用Lipofectamine RNAiMAX,如下所述地向达到20~30%汇合的MIA PaCa-2细胞中转染GST-πsiRNA-2及/或针对靶基因的siRNA。
如下所述地制备用于转染的Lipofectamine/siRNA混合溶液。首先,向HumansiGENOME siRNA Library-Cell Cycle Regulation-SMARTpool(Dharmacon公司)中包含的各siRNA(0.1nmol)中添加51μL的无DNase水(Ambion公司),于室温静置90分钟。向该siRNA水溶液中添加19.9μL的OPTI-MEM,从而配制siRNA溶液(溶液A)。接着,用OPTI-MEM分别将50μM的GST-πsiRNA-2水溶液及50μM对照siRNA水溶液稀释为10倍,制成5μM的GST-πsiRNA-2稀释溶液及5μM的对照siRNA稀释溶液(溶液B),并将31.2μL溶液A与8.8μL溶液B混合(溶液C)。接着,将150μL的Lipofectamine RNAiMAX与2.35mL的OPTI-MEM混合,从而配制Lipofectamine溶液(溶液D)。接着,将37.5μL溶液C与37.5μL溶液D混合,于室温静置15分钟(溶液E)。向培养有MIA-PaCa-2细胞的96孔板的各孔分别添加10μL溶液E。
另行将50μM对照siRNA水溶液(5.5μL)与OPTI-MEM(189.5μL)混合,从而配制溶液(溶液F)。接着,用OPTI-MEM将50μM对照siRNA水溶液释为10倍,制成5μM的对照siRNA稀释溶液(溶液G),将31.2μL溶液F与8.8μL溶液G混合(溶液H)。接着,将150μL的LipofectamineRNAiMAX与2.35mL的OPTI-MEM混合,从而配制Lipofectamine溶液(溶液I)。接着,将37.5μL溶液H与37.5μL溶液I混合,于室温静置15分钟(溶液J)。向培养有MIA-PaCa-2细胞的96孔板的各孔分别添加10μL溶液J,作为对照。然后,在添加有10%FBS和1%L-谷氨酰胺的DMEM中培养。5天后,使用CyQUANT NF细胞增殖分析试剂盒(Invitrogen公司),进行增殖评价试验。
首先,向22μL的CyQUANT NF染色试剂中添加1×HBSS缓冲液,配制CyQUANT NF细胞增殖分析的染色反应液。抽吸进行了上述转染的细胞的培养基,添加50μL染色反应液。于37℃静置30分钟后,对以激发波长480nm进行激发时的荧光波长520nm进行观察。
将结果示于图12。如图12所示,针对编码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170种基因,就与GST-π的协同致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除了通过实验1证实的P21以外,成功筛选出ATM、CDC25A、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CM8、CCNB3及MCMDC1作为通过与GST-π同时被抑制而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其中,对于P21、RNPC1、CCNL1、MCM8、CCNB3及MCMDC1而言,筛选出这些蛋白质作为单独被抑制时仅能微弱地抑制细胞增殖(增殖抑制率小于20%)、而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才呈现出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由此可以说,抑制选自上述P21、RNPC1、CCNL1、MCM8、CCNB3及MCMDC1中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药物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毒性非常低,安全性优异。
[实验3]
实验2中,对通过与GST-π同时被抑制而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进行了筛选。本实验3中,对通过与GST-π同时被抑制而呈现协同致死性的具有抗凋亡功能的蛋白进行了筛选。
首先,用添加有10%FBS和1%L-谷氨酰胺的DMEM配制1×104个/mL的MIA PaCa-2细胞悬浮液,将其以100μL分别接种于96孔板的各孔中后,在添加有10%FBS和1%L-谷氨酰胺的DMEM中培养18小时。使用Lipofectamine RNAiMAX,如下所述地向达到20~30%汇合的MIA PaCa-2细胞中转染GST-πsiRNA-2及/或针对靶基因的siRNA。
如下所述地制备用于转染的Lipofectamine/siRNA混合溶液。首先,向独立选出了被认为具有抗凋亡功能的140种基因而成的定制siRNA文库(siGENOME SMARTpool Cherry-pick Library,Dharmacon公司)中包含的各siRNA(0.1nmol)中添加51μL的无DNase水(Ambion公司),于室温静置90分钟。向该siRNA水溶液中添加19.9μL的OPTI-MEM,从而配制siRNA溶液(溶液A)。接着,用OPTI-MEM分别将50μM的GST-πsiRNA-2水溶液及50μM对照siRNA水溶液稀释为10倍,制成5μM的GST-πsiRNA-2溶液及5μM的对照siRNA溶液(溶液B),并将31.2μL溶液A与8.8μL溶液B混合(溶液C)。接着,将150μL的Lipofectamine RNAiMAX与2.35mL的OPTI-MEM混合,从而配制Lipofectamine溶液(溶液D)。接着,将37.5μL溶液C与37.5μL溶液D混合,于室温静置15分钟(溶液E)。向培养有MIA-PaCa-2细胞的96孔板的各孔分别添加10μL溶液E。
另行将50μM对照siRNA水溶液(5.5μL)与OPTI-MEM(189.5μL)混合,从而配制溶液(溶液F)。接着,用OPTI-MEM将50μM对照siRNA水溶液释为10倍,制成5μM的对照siRNA稀释溶液(溶液G),将31.2μL溶液F与8.8μL溶液G混合(溶液H)。接着,将150μL的LipofectamineRNAiMAX与2.35mL的OPTI-MEM混合,从而配制Lipofectamine溶液(溶液I)。接着,将37.5μL溶液H与37.5μL溶液I混合,于室温静置15分钟(溶液J)。向培养有MIA-PaCa-2细胞的96孔板的各孔分别添加10μL溶液J,作为对照。然后,在添加有10%FBS和1%L-谷氨酰胺的DMEM中培养。5天后,使用CyQUANT NF细胞增殖分析试剂盒(Invitrogen公司),进行增殖评价试验。
首先,向22μL的CyQUANT NF染色试剂中添加11mL的1×HBSS缓冲液,配制CyQUANTNF细胞增殖分析的染色反应液。抽吸进行了上述转染的细胞的培养基,添加50μL染色反应液。于37℃静置30分钟后,对以激发波长480nm进行激发时的荧光波长520nm进行观察。
将结果示于图13。如图13所示,针对编码抗凋亡相关蛋白的140种基因、就与GST-π的协同致死性而进行筛选的结果是,成功筛选出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及MYO18A作为通过与GST-π同时被抑制而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抗凋亡相关蛋白。
[实验4]
实验2中,筛选了通过与GST-π同时被抑制而呈现协同致死性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实验3中,筛选了通过与GST-π同时被抑制而呈现协同致死性的具有抗凋亡功能的蛋白质。本实验4中,对通过与GST-π同时被抑制而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进行了筛选。
首先,用添加有10%FBS和1%L-谷氨酰胺的DMEM配制1×104个/mL的MIA PaCa-2细胞悬浮液,将其以100μL分别接种于96孔板的各孔中后,在添加有10%FBS和1%L-谷氨酰胺的DMEM中培养18小时。使用Lipofectamine RNAiMAX,如下所述地向达到20~30%汇合的MIA PaCa-2细胞中转染GST-πsiRNA-2及/或针对靶基因的siRNA。
如下所述地制备用于转染的Lipofectamine/siRNA混合溶液。首先,首先,向独立选出了被认为与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的80种基因而成的定制siRNA文库(siGENOMESMARTpool Cherry-pick Library,Dharmacon公司)中包含的各siRNA(0.1nmol)中添加51μL的无DNase水(Ambion公司),于室温静置90分钟。向该siRNA水溶液中添加19.9μL的OPTI-MEM,从而配制siRNA溶液(溶液A)。接着,分别用OPTI-MEM将50μM的GST-πsiRNA-2水溶液或50μM对照siRNA水溶液稀释为10倍,制成5μM的GST-πsiRNA-2溶液或5μM的对照siRNA溶液(溶液B),并将31.2μL溶液A与8.8μL溶液B混合(溶液C)。接着,将150μL的LipofectamineRNAiMAX与2.35mL的OPTI-MEM混合,从而配制Lipofectamine溶液(溶液D)。接着,将37.5μL溶液C与37.5μL溶液D混合,于室温静置15分钟(溶液E)。向培养有MIA-PaCa-2细胞的96孔板的各孔分别添加10μL溶液E。
另行将50μM对照siRNA水溶液(5.5μL)与OPTI-MEM(189.5μL)混合,从而配制溶液(溶液F)。接着,用OPTI-MEM将50μM对照siRNA水溶液释为10倍,制成5μM的对照siRNA稀释溶液(溶液G),将31.2μL溶液F与8.8μL溶液G混合(溶液H)。接着,将150μL的LipofectamineRNAiMAX与2.35mL的OPTI-MEM混合,从而配制Lipofectamine溶液(溶液I)。接着,将37.5μL溶液H与37.5μL溶液I混合,于室温静置15分钟(溶液J)。向培养有MIA-PaCa-2细胞的96孔板的各孔分别添加10μL溶液J,作为对照。然后,在添加有10%FBS和1%L-谷氨酰胺的DMEM中培养。5天后,使用CyQUANT NF细胞增殖分析试剂盒(Invitrogen公司),进行增殖评价试验。
首先,向22μL的CyQUANT NF染色试剂中添加11mL的1×HBSS缓冲液,配制CyQUANTNF细胞增殖分析的染色反应液。抽吸进行了上述转染的细胞的培养基,添加50μL染色反应液。于37℃静置30分钟后,对以激发波长480nm进行激发时的荧光波长520nm进行观察。
将结果示于图14。如图14所示,针对编码与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的蛋白质的80种基因、就与GST-π的协同致死性进行筛选的结果是,成功筛选出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作为通过与GST-π同时被抑制而呈现协同致死性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其中,对于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及RAC1而言,确认到这些蛋白质通过与GST-π同时被抑制而使得细胞增殖抑制效果非常高。
[实验5]
本实验5中,针对细胞周期调控蛋白MYLK(HEPATOLOGY,Vol.44,No.1,2006,152-163),就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对于A549细胞(KRAS突变人肺癌细胞)的协同致死性进行了研究。
首先,在转染siRNA的1天前,将A549细胞与2.25mL添加有10%FBS的DMEM(不含有抗生素)一同接种于各孔中,使细胞成为0.25×105个/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验中,使用6孔板,针对各试样实施了三个重复实验(triplicate)。使用Lipofectamine RNAiMAX,如下所述地向经培养的A549细胞中转染GST-πsiRNA-3及/或针对MYLK的siRNA(使用MYLKa及MYLKb这2种)。
如下所述地制备用于转染的Lipofectamine/siRNA混合溶液。首先,将50nM的GST-πsiRNA-3溶液和针对MYLK的siRNA溶液(各0.5μL)混合,添加124μL的OPTI-MEM,从而准备siRNA溶液。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仅有对照siRNA溶液、对照siRNA溶液与GST-πsiRNA-3溶液的组合、对照siRNA溶液与针对MYLK的siRNA溶液的组合,也以使siRNA成为相同浓度的方式准备siRNA溶液。另外,将7.5μL的Lipofectamine RNAiMAX与117.5μL的OPTI-MEM混合,从而准备Lipofectamine溶液。接下来,将准备的siRNA溶液与Lipofectamine溶液混合,于室温静置5分钟。
将得到的混合溶液逐滴滴入孔中,最终使各孔为2.5mL(siRNA的最终浓度为20nM)。然后,一边轻轻震荡,一边于37℃、5%CO2的条件下培养75小时。培养结束后,与实验1~4同样地操作,实施增殖评价试验。将其结果示于图15。如图15所示,可知通过将作为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之一的MYLK与GST-π同时抑制,针对癌细胞呈现出了协同致死性。即,由图15所示的结果可知,使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MYLK的药物分别单独作用于癌细胞时的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微弱,但通过使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MYLK的药物同时作用于癌细胞,能够非常强效地抑制细胞增殖。
需要说明的是,siRNA使用以下的siRNA。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记载中,大写字母表示RNA,小写字母表示DNA。
GST-πsiRNA-3:
有义链:CCUUUUGAGACCCUGCUGUtt(序列号109)
反义链:ACAGCAGGGUCUCAAAAGGtt(序列号110)
MYLKa:
有义链:CUGGGGAAGAAGGUGAGUAtt(序列号111)
反义链:UACUCACCUUCUUCCCCAGtt(序列号112)
MYLKb:
有义链:CAAGAUAGCCAGAGUUUAAtt(序列号113)
反义链:UUAAACUCUGGCUAUCUUGtt(序列号114)
本说明书中引用的全部出版物、专利及专利申请直接通过引用而并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21)

1.癌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其含有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作为有效成分,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
2.癌细胞的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其含有抑制GST-π的药物和抑制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作为有效成分,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为选自由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抗凋亡相关蛋白及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选自由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CM8、CCNB3、MCMDC1及MYLK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选自由p21、RNPC1、CCNL1、MCM8、CCNB3及MCMDC1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蛋白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抗凋亡相关蛋白为选自由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及MYO18A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抗凋亡相关蛋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为选自由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选自由RNAi分子、核酶、反义核酸、DNA/RNA嵌合多核苷酸及表达它们中至少1种的载体组成的组中的物质。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抑制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为作用于该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化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能诱导凋亡。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癌细胞为高水平表达GST-π的癌细胞。
12.医药组合物,其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所述医药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为癌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癌症为高水平表达GST-π的癌症。
15.癌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的筛选方法,所述细胞死亡诱导试剂及/或细胞增殖抑制试剂与抑制GST-π的药物同时使用,所述方法包括对抑制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进行选择,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在与GST-π同时被抑制时呈现协同致死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筛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使癌细胞与被测物质接触的步骤;对所述细胞中的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的步骤;以及,与在不存在被测物质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的情况进行比较,在所述表达量降低时选择所述被测物质作为抑制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的药物的步骤。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稳态维持相关蛋白为选自由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抗凋亡相关蛋白及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选自由ATM、CDC25A、p21、PRKDC、RBBP8、SKP2、MCM10、RNPC1、CCNL1、CENPH、BRSK1、MCM8、CCNB3、MCMDC1及MYLK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蛋白质。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为选自由p21、RNPC1、CCNL1、MCM8、CCNB3及MCMDC1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蛋白质。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抗凋亡相关蛋白为选自由AATF、ALOX12、ANXA1、ANXA4、API5、ATF5、AVEN、AZU1、BAG1、BCL2L1、BFAR、CFLAR、IL2、MALT1、MCL1、MKL1、MPO、MTL5、MYBL2及MYO18A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抗凋亡相关蛋白。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ST-π被抑制的同时呈现协同致死性的所述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为选自由MTOR、IRAK1、IRS1、MYD88、NFKB1、PIK3CG、RAC1、AKT3、EIF4B、EIF4E、ILK、MTCP1、PIK3CA及SR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PI3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
CN201580076931.2A 2014-12-26 2015-12-24 细胞死亡诱导试剂、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及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Active CN108064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1185.7A CN113559267B (zh) 2014-12-26 2015-12-24 细胞死亡诱导试剂、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及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CN202110853954.7A CN113577290B (zh) 2014-12-26 2015-12-24 细胞死亡诱导试剂、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及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6198 2014-12-26
JP2014-266198 2014-12-26
JP2015-135494 2015-07-06
JP2015135494 2015-07-06
JP2015-247725 2015-12-18
JP2015247725A JP6742092B2 (ja) 2014-12-26 2015-12-18 細胞死誘導剤、細胞増殖抑制剤及び細胞の増殖異常に起因する疾患の治療用医薬組成物
PCT/JP2015/085991 WO2016104588A1 (ja) 2014-12-26 2015-12-24 細胞死誘導剤、細胞増殖抑制剤及び細胞の増殖異常に起因する疾患の治療用医薬組成物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3954.7A Division CN113577290B (zh) 2014-12-26 2015-12-24 细胞死亡诱导试剂、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及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CN202110851185.7A Division CN113559267B (zh) 2014-12-26 2015-12-24 细胞死亡诱导试剂、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及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4172A true CN108064172A (zh) 2018-05-22
CN108064172B CN108064172B (zh) 2021-08-17

Family

ID=56163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6931.2A Active CN108064172B (zh) 2014-12-26 2015-12-24 细胞死亡诱导试剂、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及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87319A1 (zh)
EP (1) EP3238745A4 (zh)
JP (1) JP6742092B2 (zh)
KR (1) KR20170096056A (zh)
CN (1) CN108064172B (zh)
AU (1) AU2015368496B2 (zh)
CA (1) CA2972209C (zh)
RU (1) RU2707746C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9622A (zh) * 2019-07-09 2019-10-18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决策树与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癌症合成致死基因对的方法
CN113195710A (zh) * 2018-12-06 2021-07-30 麒麟控股株式会社 T细胞或nk细胞的制造方法、t细胞或nk细胞的培养用培养基、t细胞或nk细胞的培养方法、维持未分化t细胞的未分化状态的方法和t细胞或nk细胞的增殖促进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45488B2 (en) 2014-12-26 2021-06-29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RNA interference agents for GST-π gene modulation
US20180002702A1 (en) 2014-12-26 2018-01-0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malignant tumors associated with kras mutation
US10264976B2 (en) 2014-12-26 2019-04-23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Biocompatible flavonoid compounds for organelle and cell imaging
US10792299B2 (en) 2014-12-26 2020-10-06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malignant tumors associated with kras mutation
WO2018151840A2 (en) * 2017-02-16 2018-08-23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malignant tumors
JP6952594B2 (ja) * 2017-12-15 2021-10-20 洋司郎 新津 細胞増殖抑制剤及びそれを含むがんの治療若しくは予防用医薬組成物
US10525100B2 (en) * 2018-01-03 2020-01-07 Sapience Therapeutics, Inc. ATF5 peptide variants and uses thereof
KR102665886B1 (ko) * 2021-08-05 2024-05-14 주식회사 넥스아이 Api5에 특이적으로 결합하는 항체 및 이의 용도
KR102650186B1 (ko) * 2022-03-30 2024-03-22 주식회사 넥스아이 Api5 단백질에 특이적으로 결합하는 항체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7005A (zh) * 2004-07-09 2010-03-31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采用抑制Wnt 16信号转导的试剂治疗癌症的方法
CN103619355A (zh) * 2011-06-21 2014-03-0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细胞凋亡诱导剂
WO2014098210A1 (ja) * 2012-12-20 2014-06-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アポトーシス誘導剤
WO2015194522A1 (ja) * 2014-06-17 2015-12-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アポトーシス誘導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8737A (en) * 1996-11-12 1999-10-19 The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Method of identifying inhibitors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gene express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7005A (zh) * 2004-07-09 2010-03-31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采用抑制Wnt 16信号转导的试剂治疗癌症的方法
CN103619355A (zh) * 2011-06-21 2014-03-0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细胞凋亡诱导剂
WO2014098210A1 (ja) * 2012-12-20 2014-06-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アポトーシス誘導剤
WO2015194522A1 (ja) * 2014-06-17 2015-12-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アポトーシス誘導剤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ATEY, MICHAEL A. 等: "Pre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Novel ATM Inhibitor, KU59403, In Vitro and In Vivo in p53 Functional and Dysfunctional Models of Human Cancer", 《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 *
DE LUCA, ANASTASIA 等: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1 as a target for mesothelioma treatment", 《CANCER SCIENCE》 *
HOKAIWADO, NAOMI等: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 mediates proliferation of 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cells", 《CARCINOGENESIS》 *
LI, YAN等: "The ATM Inhibitor KU-55933 Suppress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by Blocking Akt In Cancer Cells with Overactivated Akt", 《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5710A (zh) * 2018-12-06 2021-07-30 麒麟控股株式会社 T细胞或nk细胞的制造方法、t细胞或nk细胞的培养用培养基、t细胞或nk细胞的培养方法、维持未分化t细胞的未分化状态的方法和t细胞或nk细胞的增殖促进剂
CN110349622A (zh) * 2019-07-09 2019-10-18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决策树与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癌症合成致死基因对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5368496A1 (en) 2017-07-27
CN108064172B (zh) 2021-08-17
KR20170096056A (ko) 2017-08-23
RU2017126612A (ru) 2019-01-28
JP6742092B2 (ja) 2020-08-19
CA2972209A1 (en) 2016-06-30
RU2017126612A3 (zh) 2019-07-17
EP3238745A1 (en) 2017-11-01
AU2015368496B2 (en) 2021-07-01
US20160187319A1 (en) 2016-06-30
CA2972209C (en) 2023-11-14
RU2707746C2 (ru) 2019-11-29
JP2017014185A (ja) 2017-01-19
EP3238745A4 (en) 2019-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4172A (zh) 细胞死亡诱导试剂、细胞增殖抑制试剂及用于治疗由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Yoon et al. Focal adhesion-and IGF1R-dependent survival and migratory pathways mediate tumor resistance to mTORC1/2 inhibition
Diab et al. MAP kinase-interacting kinases—emerging targets against cancer
Martelli et al. Targeting the translational apparatus to improve leukemia therapy: roles of the PI3K/PTEN/Akt/mTOR pathway
Pinto-Díez et al. Deeping in the role of the MAP-kinases interacting kinases (MNKs) in cancer
CN107530433A (zh) 针对具有braf基因突变的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该细胞的增殖抑制试剂及用于治疗由该细胞的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US10780107B2 (en) Agent for inducing cell death, agent for suppressing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used for treatment of disease resulting from abnormal cell proliferation
Netterfield et al. Biphasic JNK-Erk signaling separates the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ell senescence after DNA damage induced by topoisomerase II inhibition
Candido et al. Drugging hijacked kinase pathways in pediatric oncology: Opportunities and current scenario
TWI719005B (zh) 細胞死亡誘導劑、細胞增殖抑制劑及起因於細胞增殖異常之疾病治療用醫藥組合物
Li et al. Deubiquitylating enzymes
CN105283206A (zh) 包含p34的表达抑制剂或活性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的用于治疗或转移抑制癌的组合物
US20160202242A1 (en) Cell death-inducing agent, cell growth-inhibiting agent,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reatment of disease caused by abnormal cell growth
Katolikova et al. Dopamine system
Singh Therapeutic Trageting of Deregulated Cell Cycle and UPR in Pancreatic Cancer by Tetrandrine
CN116271056A (zh) 针对具有braf基因突变的细胞的细胞死亡诱导试剂、该细胞的增殖抑制试剂及用于治疗由该细胞的增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Jakubowski Investigating mechanisms of acquired resistance to the AKT inhibitor capivasertib (AZD5363)
Liu Exploring mTOR-Dependent Regulation of mRNA Translation in Cancer
Chalishazar Metabolic Vulnerabilities in MYC-Drive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Kenakin Drug–Receptor Interaction
Coleman et al. DNA Damage Response
Zhang Development of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quiescent tumor cell populations
TW201840332A (zh) 用於對抗具抗藥性癌症之組合物及方法
Nassim Radiosensitization of bladder cancer cells by the mTOR inhibitor, RAD001: a novel strategy for treatment
Al-Ayoubi MAP Kinases Phosphorylate SPF45 and Regulate Its Alternative Splicing Function: Insights onto 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and-Independent Effects in Ovarian Cancer Ce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