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1094A - 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61094A
CN108061094A CN201810038952.0A CN201810038952A CN108061094A CN 108061094 A CN108061094 A CN 108061094A CN 201810038952 A CN201810038952 A CN 201810038952A CN 108061094 A CN108061094 A CN 108061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re
seat
reed
rotation
coup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89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雄兵
战歌
王天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 M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 M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 M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 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389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610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61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10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12Pivotal connections incorporat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leaf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转轴连接装置包括转轴组件、转动座及固定座,转动座通过转轴组件相对固定座转动。转轴组件包括轴芯座、穿设于轴芯座的轴芯以及套接于轴芯的轴芯簧片,轴芯簧片包括呈圆筒状的簧片主体部和自簧片主体部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簧片主体部开设有缺口部并套接于轴芯。转动座与轴芯座固定连接。固定座设有用于装设轴芯簧片的收容槽,收容槽包括与簧片主体部相适配的第一收容部和与延伸部相适配的第二收容部,第二收容部与第一收容部连通设置。通过第一收容部与簧片主体部配合,防止轴芯簧片产生超差形变。通过第二收容部与延伸部配合,对轴芯簧片进行限位,保证了转轴连接装置的转轴的持久可靠性。

Description

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很多具有翻盖的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此类产品的翻盖扭力寿命持久性和开合角度问题是决定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厂家采用气缸活塞或多簧片的方式来延缓转轴铰链扭力衰减和实现大开合角,但成本高装配工艺复杂且尺寸大,所以转轴仍然是生产过程中比较痛心疾首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以解决翻盖设备的转轴铰链扭力衰减的问题,能够保证转轴的持久可靠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轴连接装置,包括:
转轴组件、转动座以及固定座,所述转动座通过所述转轴组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
其中,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轴芯座、穿设于所述轴芯座的轴芯以及套接于所述轴芯的轴芯簧片,所述轴芯簧片包括呈圆筒状的簧片主体部和自所述簧片主体部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簧片主体部开设有缺口部并套接于所述轴芯;
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轴芯座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座设有用于装设所述轴芯簧片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包括与所述簧片主体部相适配的第一收容部和与所述延伸部相适配的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二收容部与所述第一收容部连通设置。
可选地,所述轴芯座包括座体和连接于所述座体的安装体,所述轴芯穿设于所述座体,所述安装体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座体呈圆柱状,所述座体的侧部开设有轴芯孔;所述轴芯包括轴芯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轴芯主体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穿设于所述轴芯孔内。
可选地,所述轴芯主体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设有隔档部,所述隔档部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座体的侧壁和所述簧片主体部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隔档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座体的外表面齐平设置。
可选地,所述轴芯主体部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涂布有润滑油。
可选地,所述转动座呈弧形结构,所述座体位于所述弧形结构内部。
可选地,所述转动座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体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体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固定于所述连接孔,进而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动座的端部设有定位件,所述安装体开设有与所述定位件相适配的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轴芯与所述簧片主体部通过过盈配合相互连接。
可选地,所述缺口部形成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簧片主体部的连接部位。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簧片主体部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二收容部形成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配的限位槽。
可选地,所述轴芯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轴芯座的两侧;所述轴芯簧片的数量为两个,一一对应地套接于所述两个轴芯;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的两侧,并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两个轴芯簧片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翻盖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翻盖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转轴连接装置的固定座与所述设备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连接装置的转动座与所述翻盖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翻盖通过所述转轴连接装置与所述设备本体转动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固定座的收容槽的第一收容部与轴芯簧片的簧片主体部的配合,能够防止轴芯转动时引起轴芯簧片产生超差形变。通过固定座的收容槽的第二收容部与轴芯簧片的延伸部的配合,能够对轴芯簧片进行限位,防止轴芯转动时带动轴芯簧片一同转动而导致转轴失效,进而保证了转轴连接装置的转轴的持久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转轴连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转轴连接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提供一种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以解决翻盖设备的转轴铰链扭力衰减的问题,能够保证转轴的持久可靠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连接装置100,适用于例如笔记本电脑等具有翻盖的设备。所述转轴连接装置100包括转轴组件10、转动座20以及固定座30,所述转动座20通过所述转轴组件10相对所述固定座30转动。
其中,转轴组件10包括轴芯座110、穿设于所述轴芯座110的轴芯120以及套接于所述轴芯120的轴芯簧片130,所述轴芯簧片130包括呈圆筒状的簧片主体部131和自所述簧片主体部131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132,所述簧片主体部131开设有缺口部133并套接于所述轴芯120,开设缺口部133更便于簧片主体部131套接于轴芯120。所述转动座20与所述轴芯座1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30设有用于装设所述轴芯簧片130的收容槽310,所述收容槽310包括与所述轴芯簧片130的簧片主体部131相适配的第一收容部311和与所述轴芯簧片130的延伸部132相适配的第二收容部312,所述第二收容部312与所述第一收容部311连通设置。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的转轴连接装置100,转轴组件10的轴芯簧片130装设于固定座30的收容槽310内,轴芯簧片130的簧片主体部131收容于收容槽310的第一收容部311内(可以理解为收容槽310的第一收容部311包覆于轴芯簧片130的簧片主体部131的外部),轴芯簧片130的延伸部132收容于收容槽310的第二收容部312内(可以理解为收容槽310的第二收容部312包覆于轴芯簧片130的延伸部132的外部),进而将转动座20与固定座30相互连接,并且使转动座20能够通过转轴组件10相对固定座30转动。
也就是说,通过固定座30的收容槽310的第一收容部311与轴芯簧片130的簧片主体部131的配合,能够防止轴芯120转动时引起轴芯簧片130产生超差形变。通过固定座30的收容槽310的第二收容部312与轴芯簧片130的延伸部132的配合,能够对轴芯簧片130进行限位,防止轴芯120转动时带动轴芯簧片130一同转动而导致转轴失效,进而保证了转轴连接装置100的转轴的持久可靠性,解决翻盖设备的转轴铰链扭力衰减的问题。并且,还能解决翻盖备翻转角度小的问题,增加用户使用体验度,以及解决装配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尺寸空间大的问题,提升生产装配直通率。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转轴连接装置1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转动座20的第一连接件410和连接于所述固定座30的第二连接件420。所述第一连接件410用于固定在产品需要翻转的部件上,进而将转动座20与产品需要翻转的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20用于固定在产品主体上,进而将固定座30与产品主体固定连接,进而使产品需要翻转的部件与产品主体之间可以通过本公开的转轴连接装置100实现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410和第二连接件420可以设置用于装配的装配孔430。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芯座110包括座体111和连接于所述座体111的安装体112,所述轴芯120穿设于所述座体111,所述安装体112与所述转动座20固定连接,进而将轴芯座110与转动座20固定连接。所述轴芯120包括轴芯主体部121和连接于所述轴芯主体部121的固定部122,所述固定部122穿设于所述轴芯座110的座体111,进而将轴芯120与轴芯座11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体112可以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主体部与所述座体111固定连接,所述U型结构的两个侧壁部与所述转动座20固定连接。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芯座110的座体111呈圆柱状,所述座体111的侧部开设有轴芯孔113,所述固定部122固定穿设于所述轴芯孔113内,进而将轴芯120与轴芯座110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122的外表面设有咬花结构1221,所述咬花结构1221与所述轴芯孔113的内表面过盈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芯120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轴芯座110的两侧。所述轴芯簧片130的数量为两个,一一对应地套接于所述两个轴芯120。所述固定座30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20的两侧,并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两个轴芯簧片130连接。在图上所示的例子中,所述两个轴芯簧片130的簧片主体部131各自的缺口部133的开口方向相反设置。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轴芯孔可以贯穿轴芯座的座体,两个轴芯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即相当于将两个轴芯的固定部相互连接为一体。这样,轴芯通过一体化的固定部穿设于轴芯座的座体的轴芯孔,轴芯两端的轴芯主体部分别凸出于该轴芯孔,以供轴芯簧片进行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芯120的轴芯主体部121和固定部122之间设有隔档部123,所述隔档部123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轴芯座110的座体111的侧壁和所述轴芯簧片130的簧片主体部131的侧壁,进而将轴芯座110的座体111和轴芯簧片130的簧片主体部131相互隔开,同时也可以防止轴芯120在转动过程中避免簧片130与轴芯座110的轴芯孔113发生不必要的摩擦而磨损,以及防止轴芯120的位置转动时沿轴向发生偏移,因此隔档部123可以对轴芯120起到一定的防护和限位作用。可选地,所述隔档部123的外表面与所述轴芯座110的座体111的外表面齐平设置,可以提高转轴组件10的外观平整度。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芯120的轴芯主体部121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124,所述凹槽124内涂布有润滑油,可以避免轴芯120和轴芯簧片130之间滑动卡死、异响等缺陷。所述轴芯120的轴芯主体部121与所述轴芯簧片130的簧片主体部131通过过盈配合相互连接,可以使轴芯120和轴芯簧片13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起到阻尼作用,实现阻尼铰链功能。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座20呈弧形结构,所述轴芯座110的座体111位于所述弧形结构内部,以节省装配空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座20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21,所述轴芯座110的安装体112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21相对应的安装孔1121,所述安装体112通过紧固件22穿过所述安装体112的安装孔1121并固定于所述转动座20的连接孔21,进而与所述转动座2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21可以采用螺纹孔,所述紧固件22可以采用螺丝。
此外,所述转动座20的端部还可以设有定位件23,所述安装体112开设有与所述定位件23相适配的定位孔1122,转动座20与轴芯座110的安装体112固定连接后,所述定位件23穿设于所述定位孔1122内,可以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并加强转动座20与轴芯座110的连接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安装体112呈U型结构时,U型结构的两个侧壁部均可以设置所述安装孔1121和所述定位孔1122,所述转动座20的端部可以设置和安装孔1121以及定位孔1122数量及位置均对应的连接孔21和定位件23。进一步地,安装体112呈U型结构并且转动座20呈弧形结构,是为了翻盖设备的设备主体和翻盖两部分安装排线的作用。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芯簧片130的延伸部132沿簧片主体部131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缺口部133形成于延伸部132与簧片主体部131的连接部位,以使轴芯簧片130的开口位置受到固定座30的收容槽310的限位,防止轴芯簧片130产生超差形变以及防止轴芯120转动时带动轴芯簧片130一同转动而导致转轴失效,保证了转轴连接装置100持久大扭力的功能要求及转轴可靠性,实现转轴连接装置100的大角度开合。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成本低,易组装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轴芯簧片130的延伸部132设有限位部134,所述固定座30的收容槽310的第二收容部312形成有与所述限位部134相适配的限位槽313,通过限位部134与限位槽313的配合,可以对轴芯簧片130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防止轴芯簧片130产生超差形变以及防止轴芯120转动时带动轴芯簧片130一同转动而导致转轴失效,保证了转轴连接装置100持久大扭力的功能要求及转轴可靠性。
本公开的转轴连接装置100组装时,先将两个轴芯簧片130分别依靠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接在两个轴芯120上。再将轴芯簧片130装配在固定座30的收容槽310内,通过收容槽310的第一收容部311将轴芯簧片130的簧片主体部131包裹固定,通过收容槽310的第二收容部312将轴芯簧片130的延伸部132包裹固定。然后将轴芯120装配到转轴组件10的轴芯座110,轴芯120与轴芯座110可同步旋转运动,进而将转动座20与固定座30相互连接,并且使转动座20能够通过转轴组件10的轴芯120相对固定座30转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翻盖设备(未图示),翻盖设备可以是例如笔记本电脑等具有翻盖的设备。翻盖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翻盖以及转轴连接装置100。其中,所述转轴连接装置100的固定座30与所述设备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连接装置100的转动座20与所述翻盖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翻盖通过所述转轴连接装置100与所述设备本体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关于所述转轴连接装置100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公开的翻盖设备。
本公开的翻盖设备,通过转轴连接装置100的通过固定座30的收容槽310的第一收容部311与轴芯簧片130的簧片主体部131的配合,能够防止轴芯120转动时引起轴芯簧片130产生超差形变。通过固定座30的收容槽310的第二收容部312与轴芯簧片130的延伸部132的配合,能够对轴芯簧片130进行限位,防止轴芯120转动时带动轴芯簧片130一同转动而导致转轴失效,进而保证了转轴连接装置100的转轴可靠性,提高翻盖设备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公开的翻盖设备组装时,先将转轴连接装置100的两个轴芯簧片130分别依靠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接在两个轴芯120上。再将轴芯簧片130装配在固定座30的收容槽310内,通过收容槽310的第一收容部311将轴芯簧片130的簧片主体部131包裹固定,通过收容槽310的第二收容部312将轴芯簧片130的延伸部132包裹固定。然后将轴芯120装配到转轴组件10的轴芯座110,轴芯120与轴芯座110可同步旋转运动,进而将转动座20与固定座30相互连接,并且使转动座20能够通过转轴组件10的轴芯120相对固定座30转动。最后将连接于转动座20的第一连接件410与所述翻盖固定连接,将连接于固定座30的第二连接件420与所述设备本体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翻盖通过所述转轴连接装置100与所述设备本体实现转动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组件、转动座以及固定座,所述转动座通过所述转轴组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
其中,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轴芯座、穿设于所述轴芯座的轴芯以及套接于所述轴芯的轴芯簧片,所述轴芯簧片包括呈圆筒状的簧片主体部和自所述簧片主体部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簧片主体部开设有缺口部并套接于所述轴芯;
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轴芯座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座设有用于装设所述轴芯簧片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包括与所述簧片主体部相适配的第一收容部和与所述延伸部相适配的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二收容部与所述第一收容部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座包括座体和连接于所述座体的安装体,所述轴芯穿设于所述座体,所述安装体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呈圆柱状,所述座体的侧部开设有轴芯孔;所述轴芯包括轴芯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轴芯主体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穿设于所述轴芯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主体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设有隔档部,所述隔档部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座体的侧壁和所述簧片主体部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档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座体的外表面齐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主体部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涂布有润滑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呈弧形结构,所述座体位于所述弧形结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体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体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固定于所述连接孔,进而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的端部设有定位件,所述安装体开设有与所述定位件相适配的定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与所述簧片主体部通过过盈配合相互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形成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簧片主体部的连接部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簧片主体部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二收容部形成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配的限位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轴芯座的两侧;所述轴芯簧片的数量为两个,一一对应地套接于所述两个轴芯;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的两侧,并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两个轴芯簧片连接。
15.一种翻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翻盖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转轴连接装置的固定座与所述设备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连接装置的转动座与所述翻盖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翻盖通过所述转轴连接装置与所述设备本体转动连接。
CN201810038952.0A 2018-01-16 2018-01-16 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 Pending CN1080610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8952.0A CN108061094A (zh) 2018-01-16 2018-01-16 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8952.0A CN108061094A (zh) 2018-01-16 2018-01-16 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1094A true CN108061094A (zh) 2018-05-22

Family

ID=62141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8952.0A Pending CN108061094A (zh) 2018-01-16 2018-01-16 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6109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50771Y1 (ko) * 2004-02-26 2004-05-13 코리아리프컴(주) 힌지장치 및 이 힌지장치를 갖는 휴대폰
CN2842052Y (zh) * 2005-10-14 2006-11-29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枢纽器
CN2908899Y (zh) * 2006-02-27 2007-06-06 吴碧泽 可调式铰链结构
CN201190729Y (zh) * 2008-05-08 2009-02-04 可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
CN104454964A (zh) * 2013-09-12 2015-03-25 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枢轴组件
CN204921669U (zh) * 2015-08-14 2015-12-30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隐藏式铰链
CN106089981A (zh) * 2016-08-22 2016-11-09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可变扭力的铰链
CN207777400U (zh) * 2018-01-16 2018-08-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50771Y1 (ko) * 2004-02-26 2004-05-13 코리아리프컴(주) 힌지장치 및 이 힌지장치를 갖는 휴대폰
CN2842052Y (zh) * 2005-10-14 2006-11-29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枢纽器
CN2908899Y (zh) * 2006-02-27 2007-06-06 吴碧泽 可调式铰链结构
CN201190729Y (zh) * 2008-05-08 2009-02-04 可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
CN104454964A (zh) * 2013-09-12 2015-03-25 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枢轴组件
CN204921669U (zh) * 2015-08-14 2015-12-30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隐藏式铰链
CN106089981A (zh) * 2016-08-22 2016-11-09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可变扭力的铰链
CN207777400U (zh) * 2018-01-16 2018-08-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77400U (zh) 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
TW587123B (en) Hinge
US7404236B2 (en) Hinge assembly for flat panel display appliance
JP4519917B2 (ja) 便器カバーをゆっくり閉じる機構
EP1335090A1 (en) Rotation-retarding device and use thereof
WO2002095119A3 (en) Drum washing machine
EP2665854B1 (en) Shock absorber having an improved friction element
KR200242148Y1 (ko) 클립형 마찰 힌지장치
JP6769685B2 (ja) ヒンジ装置
US7240398B2 (en) Opening and closing damping apparatus
US5630574A (en) Torque shock absorber device
WO2021004332A1 (zh) 动涡盘驱动组件和涡旋式压缩机
CN108061094A (zh) 转轴连接装置及翻盖设备
US7726158B2 (en) Damper pin in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CN208565375U (zh) 一种阻尼结构、底盘悬挂结构及车辆
CN104675242B (zh) 一种阻尼铰链
US9523220B2 (en) Door outside handle for vehicle
KR20220018703A (ko) 냉장고
CN107989962B (zh) 一种阻尼装置以及洗衣机
CN209509881U (zh) 旋转阻尼器
CN206320235U (zh) 发动机平衡轴装置及发动机
CN108823904A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110007329A (ko) 경첩
JPS62261727A (ja) ロ−タリ−ダンパ
JPH043805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