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55101A - 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55101A
CN108055101A CN201711305313.8A CN201711305313A CN108055101A CN 108055101 A CN108055101 A CN 108055101A CN 201711305313 A CN201711305313 A CN 201711305313A CN 108055101 A CN108055101 A CN 108055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m
frame
interface
synchronizing signal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053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55101B (zh
Inventor
陈再明
陶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ubangtong I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u Bangtong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u Bangtong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u Bangtong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053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551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55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5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55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5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0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ynchronising information used
    • H04J3/0605Special codes used as synchronising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接收来自PCM主接口的主时钟信号和帧同步信号;步骤2:当检测到步骤1的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向PCM从接口发送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步骤3:根据主时钟信号和PCM从接口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超过该有效宽度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该方法可自动识别帧模式,并按照配置要求变换成从模式的帧模式,使得任意帧模式的PCM主从双方可以正常通信,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与该方法匹配的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和系统。

Description

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和 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和系统。
背景技术
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由A.里弗斯于1937年提出的,这一概念为数字通信奠定了基础,60年代它开始应用于市内电话网以扩充容量,使已有音频电缆的大部分芯线的传输容量扩大24~48倍。到70年代中、末期,各国相继把脉码调制成功地应用于同轴电缆通信、微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中、大容量传输系统。80年代初,脉冲编码调制已用于市话中继传输和大容量干线传输以及数字程控交换机,并在用户话机中采用。
中国专利申请CN201410773379.X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PCM通信协议的自动调整方法。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端点、第二端点、包含同步信号线的PCM总线以及同步频率控制器。第一端点设置为PCM主端点,PCM主端点用于输出基准频率信号和同步频率切换控制信号,同步频率控制器接收PCM主端点输出的基准频率信号与同步频率切换控制信号,根据PCM主端点输出的同步频率切换控制信号的不同状态输出不同频率的总线同步信号,并接至PCM总线中的同步信号线,第二端点设置为PCM从端点,其根据PCM总线中的同步信号线传输的总线同步信号的不同频率对应处于不同的编解码模式。该方案能够提高PCM从端点的响应速度及协商同步性。
该专利申请主要通过PCM主端点发送的同步频率切换控制信号在不同状态输出不同频率的总线同步信号。其主要是调整帧同步的频率属性。根据PCM协议的规定,PCM分为宽带和窄带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对应的帧同步信号频率分布为“16kHz”和“8kHz”两种。上述的自动的进行这两种频率的转换,以便通信两端可以自动按照自己的带宽进行通信的方式仅能够实现频率的同步,但是当涉及不同终端之间的帧长短不同时,没有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该方法可自动识别帧模式,并按照配置要求变换成从模式的帧模式,使得任意帧模式的PCM主从双方可以正常通信,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与该方法匹配的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和系统。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涉及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PCM主接口、PCM从接口,所述的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内预设有PCM从接口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接收来自PCM主接口的主时钟信号和帧同步信号;
步骤2:当检测到步骤1的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向PCM从接口发送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
步骤3:根据主时钟信号和PCM从接口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超过该有效宽度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在上述的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PCM从接口的帧模式为短帧模式或长帧模式,所述的短帧模式的有效宽度为1个时钟周期,所述的长帧模式的有效宽度为8个时钟周期;
若所述的PCM从接口的帧模式为短帧模式,当主时钟信号计时到1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若所述的PCM从接口的帧模式为长帧模式,当主时钟信号计时到8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包括配置寄存器、主时钟信号接收模块、帧同步信号接收模块、帧同步信号发送模块;
所述的配置寄存器用于存储PCM从接口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
所述的主时钟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PCM主接口发送的时钟信号;
所述的帧同步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PCM主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并检测该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
所述的帧同步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在帧同步信号接收模块检测到接收的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时,向PCM从接口发送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并且根据配置寄存器存储的PCM从接口的有效宽度和主时钟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时钟信号,在超过该有效宽度时,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在上述的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中,所述的PCM从接口的有效宽度为1个时钟周期或8个时钟周期。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系统,包括PCM主接口、PCM从接口,还包括如上述的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
所述的PCM主接口用于向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发送主时钟信号和帧同步信号;
所述的PCM从接口用于接收向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自动识别帧模式,并按照配置要求变换成从模式的帧模式,使得任意帧模式的PCM主从双方可以正常通信;使设计人员可以灵活选用PCM接口芯片,不再需要考虑长短帧不兼容问题。在设计变更的时候,不会因为主、从芯片某一方变更后采用了不同的帧同步模式而导致另一方也必须重新选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涉及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PCM主接口、PCM从接口,所述的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内预设有PCM从接口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接收来自PCM主接口的主时钟信号和帧同步信号;
步骤2:当检测到步骤1的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向PCM从接口发送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
步骤3:根据主时钟信号和PCM从接口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超过该有效宽度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PCM从接口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预先存储到存储设备中,当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在向PCM从接口发送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之前或同时可以从存储设备中调取该有效宽度的信息,或者即时主动调取PCM从接口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
具体来说:所述的PCM从接口的帧模式为短帧模式或长帧模式,所述的短帧模式的有效宽度为1个时钟周期,所述的长帧模式的有效宽度为8个时钟周期;
若所述的PCM从接口的帧模式为短帧模式,当主时钟信号计时到1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若所述的PCM从接口的帧模式为长帧模式,当主时钟信号计时到8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在PCM从接口中一般会预设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为有效的帧同步信号,比如,PCM从接口中预设高电平信号为有效的帧同步信号,则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即PCM总线中的同步信号线所传递的帧同步信号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PCM数据传输方式包括四条线路,其中一条用于传送帧同步信号,其中一条用于传送主时钟信号,另外两条负责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本实施例的方法涉及于传送帧同步信号的自适应的处理,并不涉及主时钟信号、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变化,主时钟信号、发送和接收数据均按照正常的传输方式进行,在上述的步骤1-3中,帧同步信号的有效宽度为从向PCM从接口发送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直至帧同步信号传送结束。
通过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可以灵活的根据PCM从接口的帧模式,自动切换所发送的帧同步信号的有效信号的宽度,保证了PCM主接口和PCM从接口的正常通信。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系统,包括PCM主接口2、PCM从接口3,还包括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1;
所述的PCM主接口2用于向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1发送主时钟信号和帧同步信号;
所述的PCM从接口3用于接收向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1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1,包括配置寄存器11、主时钟信号接收模块12、帧同步信号接收模块13、帧同步信号发送模块14;
所述的配置寄存器11用于存储PCM从接口3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
所述的主时钟信号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PCM主接口2发送的时钟信号;
所述的帧同步信号接收模块13用于接收PCM主接口2发送的帧同步信号并检测该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
所述的帧同步信号发送模块14用于在帧同步信号接收模块13检测到接收的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时,向PCM从接口3发送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并且根据配置寄存器11存储的PCM从接口3的有效宽度和主时钟信号接收模块12接收的时钟信号,在超过该有效宽度时,停止向PCM从接口3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具体的工作过程中,PCM主接口2发送帧同步信号至帧同步信号接收模块13且发送主时钟信号至接收模块;帧同步信号接收模块13一旦检测到所接收的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时,立即控制帧同步信号发送模块14向PCM从接口3发送帧同步信号,最开始是发送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然后以高电平的方式(假设PCM从接口3的有效帧同步信号为高电平)继续发送帧同步信号,直至超过PCM从接口3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则转为低电平发送,此时即为有效的帧同步信号的停止。通过这种帧同步信号的切换,使自动识别帧模式变成现实,并按照配置要求变换成从模式的帧模式,使得任意帧模式的PCM主从双方可以正常通信。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5)

1.一种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涉及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PCM主接口、PCM从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内预设有PCM从接口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接收来自PCM主接口的主时钟信号和帧同步信号;
步骤2:当检测到步骤1的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向PCM从接口发送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
步骤3:根据主时钟信号和PCM从接口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超过该有效宽度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PCM从接口的帧模式为短帧模式或长帧模式,所述的短帧模式的有效宽度为1个时钟周期,所述的长帧模式的有效宽度为8个时钟周期;
若所述的PCM从接口的帧模式为短帧模式,当主时钟信号计时到1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若所述的PCM从接口的帧模式为长帧模式,当主时钟信号计时到8时,PCM帧同步自适应单元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3.一种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寄存器、主时钟信号接收模块、帧同步信号接收模块、帧同步信号发送模块;
所述的配置寄存器用于存储PCM从接口的帧模式的有效宽度;
所述的主时钟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PCM主接口发送的时钟信号;
所述的帧同步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PCM主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并检测该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
所述的帧同步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在帧同步信号接收模块检测到接收的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时,向PCM从接口发送帧同步信号的起始沿,并且根据配置寄存器存储的PCM从接口的有效宽度和主时钟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时钟信号,在超过该有效宽度时,停止向PCM从接口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M从接口的有效宽度为1个时钟周期或8个时钟周期。
5.一种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系统,包括PCM主接口、PCM从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
所述的PCM主接口用于向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发送主时钟信号和帧同步信号;
所述的PCM从接口用于接收向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发送的帧同步信号。
CN201711305313.8A 2017-12-07 2017-12-07 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和系统 Active CN1080551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5313.8A CN108055101B (zh) 2017-12-07 2017-12-07 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5313.8A CN108055101B (zh) 2017-12-07 2017-12-07 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5101A true CN108055101A (zh) 2018-05-18
CN108055101B CN108055101B (zh) 2019-05-07

Family

ID=62123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05313.8A Active CN108055101B (zh) 2017-12-07 2017-12-07 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5510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3101B2 (en) * 2000-04-07 2006-01-3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start of a transmitted frame in a frame-bas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780197A (zh) * 2004-11-25 2006-05-31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自适应混合信道编解码器及其方法
CN201601798U (zh) * 2009-08-19 2010-10-06 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灵活配置各业务带宽的高速有线数话同传设备
CN101919186A (zh) * 2008-01-15 2010-12-15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可变速率复合比特流的电信复用器
CN105450322A (zh) * 2015-11-11 2016-03-3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位流多余度遥测数据流实时融合方法
CN105743872A (zh) * 2014-12-12 2016-07-06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pcm通信协议的自动调整方法
CN106559209A (zh) * 2015-09-21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帧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3101B2 (en) * 2000-04-07 2006-01-3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start of a transmitted frame in a frame-bas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780197A (zh) * 2004-11-25 2006-05-31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自适应混合信道编解码器及其方法
CN101919186A (zh) * 2008-01-15 2010-12-15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可变速率复合比特流的电信复用器
CN201601798U (zh) * 2009-08-19 2010-10-06 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灵活配置各业务带宽的高速有线数话同传设备
CN105743872A (zh) * 2014-12-12 2016-07-06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pcm通信协议的自动调整方法
CN106559209A (zh) * 2015-09-21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帧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50322A (zh) * 2015-11-11 2016-03-3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位流多余度遥测数据流实时融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5101B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097166B1 (en) Digital loop transceiver for interfacing a digital pabx to a digital subscriber set via a subscriber line
JP2630101B2 (ja) パケットデータのisdnアクセス方式
WO2002045322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dedicated and shared networks for 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CN102202386A (zh) 一种时钟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583484B2 (ja) デイジタルリンク装置
CN108055101B (zh) 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方法、pcm接口长短帧自适应单元和系统
WO2022127448A1 (zh) 消息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453832B (zh) 一种pcm接口主从模式自适应方法、可编程逻辑器件和系统
CA2416443C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the access area
EP0103324A2 (en) Simultaneous vo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circuit having a digital loop transceiver
US6914981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594442B (zh) 一种视频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CN109560894B (zh) 一种直放站传输速率适配的方法及设备
JP200004128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0479400C (zh) 多模式xDSL线卡激活适配的方法及其系统
KR0128170B1 (ko) 디지탈 키폰시스템에서 디지털 키폰전화기 접속장치 및 방법
JPS6392135A (ja) デイジタル加入者線伝送方式
JP353152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3586520B2 (ja) ディジタルメッセージ中継システム
JPS59172851A (ja) デ−タ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話制御方法
JP3722988B2 (ja) ディジタルトランク回路
KR100259044B1 (ko) 종합정보통신망 가입자 리피터
KR100292199B1 (ko) 티완급 에이디에스엘장치의 콘트롤 채널을 이용한 인터넷 서비스장치
CN109451574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终端和系统
JP2004040569A (ja) クロック位相供給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356 Room 501, building 2, No. 63, Yong'an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lubangto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F308, 95 daguanzhong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ROBUSTEL TECHNOLOGIE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