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47800A - 示温显色装置、灶具和电热家用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示温显色装置、灶具和电热家用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47800A
CN108047800A CN201711219794.0A CN201711219794A CN108047800A CN 108047800 A CN108047800 A CN 108047800A CN 201711219794 A CN201711219794 A CN 201711219794A CN 108047800 A CN108047800 A CN 108047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tropic
temperature
kitchen range
discoloration coating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197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47800B (zh
Inventor
任富佳
魏华锋
班永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197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47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47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47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47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47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8Fireproof paints including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6Thermosensitive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9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for multicolour effe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6Protective guards, e.g.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heated pa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示温显色装置、灶具和电热家用烹饪器具,应用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一种示温显色装置适于设置在具有加热功能的电器基体上,包括至少由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组成的热致色变涂层;所述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至少包括热致色变材料、阻燃剂、有色油墨和有机溶剂;灶具工作时,热量传递至所述热致色变涂层,使所述热致色变涂层呈现分段显示颜色。一种灶具包括灶具本体以及示温显色装置;所述示温显色装置设置于所述灶具本体的锅架和/或面板上。缓解了将示温涂料直接喷涂桌转印在灶具上,抗老化性能差,从而导致变色显示不清晰,在长期运行,示温材料将会老化和分解,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很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示温显色装置、灶具和电热家用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示温显色装置、灶具和电热家用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厨房烹饪时,由于灶具的热效率不高且产生大量的废热被灶具面板与锅架吸收,其温度较高,一般面板可以达到100℃以上,而锅架的下表面温度更高,达到150℃以上;再例如使用电压力锅或电饭煲时,其锅体表面局部温度也会达到70℃以上,在使用电烤箱或电饼档时,其上表面温度也容易达到70℃以上。当消费者烹饪完后打开烹饪器具时,或是短时间内清洁灶具,消费者不清楚其表面温度状态,很容易触及到这些高温表面部而被其高温烫伤。为了避免被烫伤,有的采用隔热措施以降低表面温度、但容易导致成本大幅增加且效果并不明显,而对于燃气灶具而言,隔热措施更是难有明显的效果,因此为直观的提醒消费者灶具面板、锅架表面温度状态,采取的措施是在面板或者锅架底部涂有示温材料,在高低温不同状态下,显示不同的颜色。
现有技术一般将示温涂料直接喷涂桌转印在灶具上,抗老化性能差,从而导致变色显示不清晰,在长期运行,示温材料将会老化和分解,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很差。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显示清晰、不易老化、分解而脱落能的示温显色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示温显色装置,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将示温涂料直接喷涂桌转印在灶具上,抗老化性能差,从而导致变色显示不清晰,在长期运行,示温材料将会老化和分解,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很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示温显色装置,适于设置在具有加热功能的电器基体上,包括至少由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组成的热致色变涂层;
所述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至少包括热致色变材料、阻燃剂、有色油墨和有机溶剂;
灶具工作时,热量传递至所述热致色变涂层,使所述热致色变涂层呈现分段显示颜色。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致色变涂层采用单段变色,包括一种热致色变材料,能够实现无色与有色之间的相互转换;
或者,所述热致色变涂层采用双段变色,至少包括两种热致色变材料,能够实现至少两种颜色之间的相互转换;
或者,所述热致色变涂层采用多段变色,至少包括三种热致色变材料,能够实现至少三种颜色之间的相互转换。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致色变涂层的变色温度范围为30~80℃;感温微胶囊的变色温度范围为30~70℃;二氧化钒的变色温度范围为65~7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示温显色装置,适于设置在具有加热功能的电器基体上,包括热致色变涂层,该热致色变涂层至少由可逆热致色变物质组成,且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至少包括热致色变材料、阻燃剂、有机油墨和有机溶剂,其中,热致色变材料包括聚氨酯树脂、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和全甲醚化氨基树脂、感温微胶囊、二甲氨基偶氮苯和二氧化钒,通过上述热致色变材料添加阻燃剂、有机油墨和有机溶剂协同配合得到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并使主要由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组成的热致色变涂层具有分段显色颜色的功能,即根据热致色变材料的变色临界温度不同呈现出单段、双段或多段变色,由此提醒使用者灶具基体处于的大致温度,有效缓解使用者出现烫伤的危险;并且,该热致色变涂层还具有耐高温、耐老化、耐酸碱、耐水煮等性能,且阻燃和防腐性能优异,同时,由于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使得热致色变涂层能够显色清晰、使用寿命长,长期使用其色变性能依然稳定,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感温涂层抗老化性、耐高温性和阻燃性能差,长期使用后变色显示不清晰、且色变性能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灶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将示温涂料直接喷涂桌转印在灶具上,抗老化性能差,从而导致变色显示不清晰,在长期运行,示温材料将会老化和分解,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很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灶具,包括灶具本体以及所述的示温显色装置;
所述示温显色装置设置于所述灶具本体的锅架和/或面板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灶具,包括灶具本体以及示温显色装置,由此,该灶具与上述的示温显色装置的技术效果及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家用烹饪器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将示温涂料直接喷涂或印在烹饪器具上,抗老化性能差,从而导致变色显示不清晰,在长期运行,示温材料将会老化和分解,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很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热家用烹饪器具,烹饪器具上具有使用过程人手能触及的壳体面,且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所述壳体面会被热传导至热,其中壳体面上设置有以上所述的示温显色装置。该电热家用烹饪电器与上述的示温显色装置的技术效果及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示温显色装置(面板)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图1的本发明中示温显色装置(面板)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于图1的本发明中示温显色装置(面板)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示温显色装置(锅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于图4的本发明中示温显色装置(锅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基于图4的本发明中示温显色装置(锅架)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7为基于图1~6的本发明中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热致色变涂层;2-面板;3-背景涂层;4-第一保温层;5-锅架;6-第二保温层;7-耐高温层;8-旋钮;9-灶眼;10-高温区域;11-灶具本体;D-图形结构一;E-图形结构二;F-图形结构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参照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示温显色装置,适用于厨房电器设备,如一些具有加热功能的电器,包括灶具、微波炉、烤箱、电饭煲、电压力锅、电饼档、电磁炉等,这些烹饪器具上具有使用过程人手能触及的壳体面,且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所述壳体面会被热传导至热,灶具还具有锅架。该示温显色装置包括热致色变涂层1,而热致色变涂层1至少由可逆热致色变物质组成,该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至少包括热致色变材料、阻燃剂、有机油墨和有机溶剂,其中,热致色变材料包括聚氨酯树脂、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和全甲醚化氨基树脂、感温微胶囊、二甲氨基偶氮苯和二氧化钒,通过上述热致色变材料添加阻燃剂、有机油墨和有机溶剂协同配合得到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并使主要由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组成的热致色变涂层1具有分段显色颜色的功能,即根据热致色变材料的变色临界温度不同呈现出单段、双段或多段变色,由此提醒使用者烹饪器具和灶具基体处于的大致温度,有效缓解使用者出现烫伤的危险;并且,该热致色变涂层1还具有耐高温、耐老化、耐酸碱、耐水煮等性能,且阻燃和防腐性能优异,同时,由于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使得热致色变涂层1能够显色清晰、使用寿命长,长期使用其色变性能依然稳定,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感温涂层抗老化性、耐高温性和阻燃性能差,长期使用后变色显示不清晰、且色变性能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可逆型热致色物质至少包括聚氨酯树脂、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全甲醚化氨基树脂、有色油墨、二甲氨基偶氮苯、二氧化钒、感温微胶囊、阻燃剂、有机溶剂等;其组分含量如下:聚氨酯树脂10~30份、热固性丙稀酸树脂5~20份、全甲醚化氨基树脂5~8份、感温微胶囊粉25~50份、有色油墨10~30份、二甲氨基偶氮苯2~10份、二氧化钒1~5份,阻燃剂0.5~1份、有机溶剂25~45份。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致色变涂层1中,主要以聚氨酯树脂、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和全甲醚化氨基树脂为成膜物质,以感温微胶囊、二甲氨基偶氮苯和二氧化钒为热致色变材料,并通过添加阻燃剂、分散剂、有色油墨和有机溶剂而得到该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
其中,对于热致色变涂层1而言,成膜物质的选择匹配很重要,在本发明中,热固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和全甲醚化氨基树脂之间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由于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中带有一定的官能团,可与聚氨酯的官能团反应,并在全甲醚化氨基树脂的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网络结构,最终形成的涂膜具有良好附着力、柔韧性、耐高温及耐化学品性。
而感温微胶囊主要是感温变色粉经由微胶囊技术处理过的物质。感温微胶囊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感温微胶囊主要包括电子给予体(隐色染料)、电子接受体、催化剂和溶剂。其主要变色机理为:电子给予体和电子接受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接近,当温度变化时,二者氧化还原的电位相对变化程度不同,使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通过电子的转移而吸收或者辐射一定波长的光,外观上便有了色彩的变化。
其中,电子给予体主要是决定感温微胶囊的颜色,具体可以选自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醇、聚烯丙基甲醇类、隐色金胺类、戊金胺类、若丹明、β-内酰胺类或螺旋环吡喃类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电子接受体主要是决定感温微胶囊的颜色变化深浅,具体可以选自酚类、羟酸类、磺酸类、酸式磷酸酯及其金属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溶剂主要是决定感温微胶囊的变色温度,用于调节变色灵敏度,具体可以选自醇、硫醇、酮、磷酸酯、碳酸酯、亚硫酸脂或羟酸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电子给予体和电子接受体之间因温度引起电子转移现象,通过加入催化剂可以使混合物达到很好的混合,而且在某一温度发生凝固和熔融的相互转变现象,控制电子的转移程度,可以实现可逆变化。
进一步的,感温微胶囊的变色温度范围为30~70℃;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感温微胶囊的变色温度为30℃、35℃、40℃、45℃、50℃、55℃、60℃、65℃或70℃。
为了上述进一步增强热致色变涂层1的热致色变效果,本发明还添加了二氧化钒(VO2)和二甲氨基偶氮苯与感温微胶囊复合使用,三者复合使用,可增强热致色变涂层1的显色清晰度,能够达到良好的热致色变效果。
其中,二氧化钒是一种具有相变性质的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钒的变色温度范围为65~70℃,当温度升至68℃左右时,二氧化钒发生光学折射率、透明率和反射率的突变。二氧化钒在一定温度下吸附有色颜料电子,从未改变颜料的晶体结构,实现机体内的颜色变化,达到示温效果。
而有色油墨可赋予热致色变涂料或涂层众多色彩,提高涂层的装饰与保护性。
阻燃剂可以有效提高热致色变涂层1的耐高温性能和阻燃性能,防止热致色变涂层1长期使用后涂层易老化、分解的技术问题。进一步的,阻燃剂优选为有机硅阻燃剂,进一步优选为透明的有机硅阻燃剂。阻燃剂可以选自有机硅阻燃剂F910或有机硅阻燃剂F920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阻燃剂为有机硅阻燃剂F910和有机硅阻燃剂F920组合时,对于两者之间的配比关系不作特殊限定。
有机溶剂通常采用环己酮、二甲苯、乙酸丁酯或甲基异丁酮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组分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组分,例如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等,这些其他组分赋予热致色变涂料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本发明所述的“包括”,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组成”。
另外,热致色变涂层1工艺要求漆膜平整光滑、颜色鲜艳、延展性和柔韧性好,显色效果清晰,无暗点、白色、毛刺等,厚度在0.1mm~3mm范围内,包括0.1mm、0.2mm、0.5mm、0.6mm、0.8mm、1.0mm、1.2mm、1.5mm、1.6mm、1.8mm、2.0mm、2.2mm、2.5mm、2.6mm、2.8mm或3.0mm。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当烹饪器具及灶具工作时,热量传递至热致色变涂层1,使其呈现分段显示颜色的现象,具体包括单段变色、双段变色或多段变色。
根据所添加的热致色变材料和有色油墨种类的不同,热致色变涂层1显示出的颜色可以为多种,比如,红色、白色、黄色、橙色、蓝色等其他颜色,显示的颜色可以多种分层次、分段显示颜色。分段显示颜色具体包括单段变色、双段变色或多段变色。
本实施例中所指的“单段变色”即从有色变成无色或从无色变成有色,通常是采用一种热致色变材料即可实现。例如,热致色变材料A显色为黄色,随着烹饪器具或灶具表面温度升高,达到热致色变材料A的临界温度40℃,热致色变涂层1将从黄色变成无色透明。
本实施例中所指的“双段变色”,通常是采用至少两种热致色变材料实现的。例如,热致色变材料A显色为黑色,热致色变材料B显色为红色。热致色变材料A的临界温度为40℃,低于热致色变材料B的临界温度。40℃以下,热致色变涂层1显色是黑色,随着烹饪器具或灶具表面温度升高,达到热致色变材料A的临界温度40℃,热致色变材料A将从黑色变成无色透明。继续逐渐升高温度后,达到热致色变材料B的临界温度,此时,热致色变涂层1从无色开始显色成红色。至此,实现由黑色到无色再到红色的转变。
本实施所指的“多段变色”,通常是采用三种以上热致色变材料混合使用。例如,变色温度为35℃的热致色变材料B1、变色温度为40℃的热致色变材料B2、变色温度为45℃的热致色变材料B3和变色温度为50℃的热致色变材料B4。35℃以下,B1本色是黑色,B2和B3为无色,温度上升到40℃,B1转变为无色,B2开始从无色转变成紫色,在45℃时变成紫色,外观显示成紫色,随着温度继续上升,B3从无色转变成橙色,外观显示为橙色,随着环境温度继续上升达到50℃,B4开始显示为黄色,则外观颜色为黄色。至此,随着温度的变化实现了多段变色。
本实施例中,热致色变涂层1的变色温度范围为30~80℃,包括30℃、35℃、40℃、45℃、50℃、55℃、60℃、65℃、70℃、75℃或80℃;感温微胶囊的变色温度范围为30~70℃,包括30℃、35℃、40℃、45℃、50℃、55℃、60℃、65℃或70℃;二氧化钒的变色温度范围为65~70℃,包括65℃、68℃或7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热家用烹饪器具及灶具,烹饪器具上具有使用过程人手能触及的壳体面,且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所述壳体面会被热传导至热,其中壳体面上设置有以上所述的示温显色装置;该灶具包括灶具本体11和上述示温显色装置,且该示温显色装置设置在灶具本体11的锅架5和/或面板2上,通过呈现不同的分段颜色以便于提醒使用者,避免出现烫伤的问题。具体如下:
参照图2-3对于面板2而言,该热致色变涂层1设置在面板2的内侧表面处,为了防止热致色变涂层1刮伤并增加显色对比性,在热致色变涂层1的内侧增设背景涂层3。进一步地,为了确保热致色变涂层1的不误报,确保面板2的表面温度低于热致色变涂层1的温度,需要在面板2和热致色变涂层1之间增加能够阻隔两者之间热量传递的第一保温层4,当灶具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上升,热致色变涂层1、第一保温层4和面板2的温度几乎是相同,在结束烹饪后,热致色变涂层1的降温速率不高于面板2表面,需降低热致色变涂层1的导热系数。
进一步的,参照图7在面板2上两个灶眼9之间的位置为高温区域10,上述热致色变涂层1设置在高温区域10内,该高温区域10长度方向的两侧与两个灶眼9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0mm~100mm,高温区域10宽度方向的两侧与灶眼9的边缘对齐。该热致色变涂层1采用图形结构,多个图形结构均匀布置在高温区域10内,该热致色变涂层1在变色时呈现出预定的图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灶具正常运行下,面板2的温度达到80℃~120℃,锅架5的温度达到100℃~200℃,灶眼9周围的面板2的温度一般都高于100℃,合理的热致色变涂层1位置关系,使得消费者直观认识到温度高低分布,但灶具每个位置的升温和降温的趋势不同,如旋钮8涂上热致色变涂层1,其位置和结构较为明显,但其温度偏低且降温快,容易误导消费者。因此,以灶具的中心线为基准,在距离灶眼9边L=20mm~100mm为左右边界,与灶眼9高度W=2R的区域内,该区域内的温度较高且程稳态,降温速率低于其他部件,在此区域,热致色变涂层1显色清晰且醒目,能准确的代表温度,降低消费者被烫伤风险。本实施的该区域内热致色变涂层1的图形为云图形,数量是三个(即图形结构一D、图形结构二E和图形结构三F),显示热致色变涂层1的图形结构是为了便于让消费者更加清晰和直观的读懂到温度的信息,做成单点或者单线的方式,造成显示不清晰,本实施例选择以多点、线、面、体的形式传递信息,并且通过多个显示涂层图形结构,多角度,多方位准确的读取到面板2温度变化信息。
本实施例的图形结构和热致色变涂层1的变换方式如下;
1、图形结构一D和图形结构三F位置,使用相同的色变材料,色变临界温度在50℃,图形结构二E的色变临界温度在70℃,三点的初始显色均为图形结构一D色和最终的显色图形结构二E均一致。在图形结构二E开始变色,表面面板2非常高,严禁触碰,此时触摸有可能会烫伤,在图形结构二E未变色,图形结构一D、图形结构三F两处变色,表明此时温度的较高,限制触碰,轻微,短时间的触摸,会感受到很烫,未必会受伤。
2、图形结构一D和图形结构三F位置,使用相同显色的色变材料,色变临界温度在50℃,图形结构二E的色变临界温度在70℃,三点的初始显色均为图形结构一D色和最终的显色图形结构二E不一致,图形结构一D、图形结构三F两处高温显色为图形结构二E1,图形结构二E的高温显色为图形结构二E2。在图形结构二E开始变色,表面面板2非常高,严禁触碰,此时触摸有可能会烫伤,在图形结构二E未变色,图形结构一D、图形结构三F两点变色,表明此时温度的较高,限制触碰,轻微,短时间的触摸,会感受到很烫,未必会受伤。
3、图形结构一D、图形结构二E、图形结构三F位置,均使用相同显色的色变材料,色变临界温度在50℃。图形结构一D和图形结构三F与图形结构二E有一定的距离,距离会产生的一定的温差。即图形结构二E开始变色,表面面板2非常高,严禁触碰,此时触摸有可能会烫伤,在图形结构二E未变色,图形结构一D、图形结构三F两处变色,表明此时温度的较高,限制触碰,轻微,短时间的触摸,会感受到很烫,未必会受伤。
4、图形结构一D和图形结构三F位置,均使用相同显色的色变材料,色变临界温度在50℃。图形结构二E位置,用另外一种显色的色变材料,色变临界温度也在50℃。即图形结构一D、图形结构二E、图形结构三F三点的初始显色均为图形结构一D色,图形结构一D/图形结构三F的高温显色是图形结构二E3,图形结构二E高温显色是图形结构二E4。基于图形结构一D和图形结构三F与图形结构二E有一定的距离,会产生的一定的温差。即图形结构二E开始变色,表面面板2非常高,严禁触碰,此时触摸有可能会烫伤,在图形结构二E未变色,图形结构一D、图形结构三F两点变色,表明此时温度的较高,限制触碰,轻微,短时间的触摸,会感受到很烫,未必会受伤,通过不同颜色的差异,形成色差,更加让消费注意,减少误烫的风险。
5、仅有图形结构一D和图形结构三F位置,使用相同显色得色变材料,色变临界温度在50℃。在图形结构一D、图形结构三F两处变色,表明此时温度的较高,请勿触碰防止烫伤。
本实施例通过多组图形直观显示灶具温度高低,利用位置温度差和色变温差,显示温度的变化。显示的图形不限于云图形,可以是圆形、方形、矩形等常规图形结构,也可以是不规则图形,如火山、火焰型等代表含义的图形也可以是卡通图片,动物图形或者其他人物图形等以表达美观,实现在烹饪过程中享受图形的变化或者图画的变化。
进一步的,参照图5-6,对于锅架5而言,热致色变涂层1设置在锅架5的表面处,为了确保热致色变涂层1的不误报,且保证锅架5其他表面温度低于热致色变涂层1的温度,在热致色变涂层1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保温层6,第二保温层6采用透明保温材料,当灶具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上升,热致色变涂层1、第二保温层6和锅架5的温度几乎是相同,在结束烹饪后,热致色变涂层1的降温速率不高于其他表面,需降低热致色变涂层1的导热系数;进一步地,为了确保热致色变涂层1的耐高温性,在第二保温层6的外侧设置耐高温层7,且该耐高温层7采用透明的三氧化二铝涂层结构。
具体地,锅架5上的热致色变涂层1临界温度范在40℃,色变温度差±5℃,在40℃以下,背景颜色为黑色,在40℃以上,背景颜色为红色,随着环境温度一直维持在40℃以上,热致色变涂层1保持为红色,即黑色变成红色,上述两个色差变换方式仅作为举例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锅架5的显色位置可以是全部,或者局部实施,本实施为局部显色,在锅架5底部锅圈上,以面或者体的形式进行工艺处理,其高度在10mm~πr/2mm的范围内。
将热致色变涂层1设置于面板2和/或锅架5上的示温区域,主要是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显示涂层的图形结构是为了便于让用户更加清晰和直观的读懂到温度的信息。图形可以做成单点或者单线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可能造成显示不清晰。本实施例优选为以多点、线、面、体的形式传递信息,并且通过多个显示涂层图形结构,多角度,多方位准确的读取到示温区域温度变化信息。在此示温区域内,热致色变涂层1显色清晰且醒目,能准确的代表示温区域的温度,降低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该示温区域内热致色变涂层图形可为云图形、圆形、方形、矩形等常规图形结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代表含义的图形,如火山、火焰型等,还可以是卡通图形、动物图形或者其他人物图形等。在灶具使用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后,用户可以享受图形或图画的变化带来的乐趣,增加了人与灶具的互动,让烹饪更加美妙。
图形的数量可以为一组,也可以为多组。多组图形直观显示灶具温度高低,利用位置温度差和色变温差,准确、清晰、直观的显示温度的变化,提升用户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示温显色装置,适于设置在具有加热功能的电器基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由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组成的热致色变涂层;
所述可逆型热致色变物质至少包括热致色变材料、阻燃剂、有色油墨和有机溶剂;
基体受热时,热量传递至所述热致色变涂层,使所述热致色变涂层呈现分段显示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示温显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色变涂层采用单段变色,包括一种热致色变材料,能够实现无色与有色之间的相互转换;
或者,所述热致色变涂层采用双段变色,至少包括两种热致色变材料,能够实现至少两种颜色之间的相互转换;
或者,所述热致色变涂层采用多段变色,至少包括三种热致色变材料,能够实现至少三种颜色之间的相互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示温显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色变涂层的变色温度范围为30~80℃。
4.一种灶具,包括灶具本体以及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示温显色装置;
所述示温显色装置设置于所述灶具本体的锅架和/或面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色变涂层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内侧表面,且在所述热致色变涂层的内侧还设置有能够防止所述热致色变涂层刮伤以及增加显色对比性的背景图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所述热致色变涂层之间设置有能够阻隔两者之间热量传递的第一保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位于两个灶眼之间的位置处为用于设置所述热致色变涂层的高温区域;
所述高温区域长度方向的两侧与两个灶眼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0~100mm,所述高温区域宽度方向的两侧与灶眼的边缘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色变涂层采用图形结构,多个所述图形结构均匀布置在所述高温区域内;
所述热致色变涂层在变色时呈现出预定的图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色变涂层设置在所述锅架的表面,且在所述热致色变涂层的外侧还设置有采用透明保温材质的第二保温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外侧设置有耐高温层,且所述耐高温层采用三氧化二铝透明的涂层。
11.一种电热家用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上具有使用过程人手能触及的壳体面,且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所述壳体面会被热传导至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面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示温显色装置。
CN201711219794.0A 2017-11-28 2017-11-28 示温显色装置、灶具和电热家用烹饪器具 Active CN108047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9794.0A CN108047800B (zh) 2017-11-28 2017-11-28 示温显色装置、灶具和电热家用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9794.0A CN108047800B (zh) 2017-11-28 2017-11-28 示温显色装置、灶具和电热家用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47800A true CN108047800A (zh) 2018-05-18
CN108047800B CN108047800B (zh) 2023-03-10

Family

ID=6212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19794.0A Active CN108047800B (zh) 2017-11-28 2017-11-28 示温显色装置、灶具和电热家用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4780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6757A (zh) * 2018-08-17 2018-12-25 安徽红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仓储运输管理系统以及仓储管理系统
CN109141672A (zh) * 2018-10-24 2019-01-04 长沙海赛电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设备过热报警指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48084A (zh) * 2021-07-12 2021-09-2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温热源色调制方法
CN116115058A (zh) * 2018-07-03 2023-05-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感温变色锅
WO2024098621A1 (zh) * 2022-11-11 2024-05-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2887A1 (en) * 2001-02-21 2004-06-17 Lerner William S. Method of warning individuals about hot surfaces on stoves including cooktops
CN1930005A (zh) * 2004-02-09 2007-03-14 太阳化学公司 可逆热致变色体系
CN103396730A (zh) * 2013-08-15 2013-11-20 东莞市通源达喷涂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玻璃和陶瓷的感温变色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8569A (zh) * 2011-10-25 2014-08-20 株式会社百乐 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
KR101591653B1 (ko) * 2015-07-24 2016-02-04 주식회사 케이엠티알 가열조리기구의 열변색 코팅제 도포방법 및 열변색 코팅제가 도포된 열변색 가열조리기구
CN105400359A (zh) * 2015-12-03 2016-03-16 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逆温致变色材料、家具及制备方法
CN106391427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宁波通冠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ptc电热涂层与热致变色涂料复合的复合材料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2887A1 (en) * 2001-02-21 2004-06-17 Lerner William S. Method of warning individuals about hot surfaces on stoves including cooktops
CN1930005A (zh) * 2004-02-09 2007-03-14 太阳化学公司 可逆热致变色体系
CN103998569A (zh) * 2011-10-25 2014-08-20 株式会社百乐 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
CN103396730A (zh) * 2013-08-15 2013-11-20 东莞市通源达喷涂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玻璃和陶瓷的感温变色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91653B1 (ko) * 2015-07-24 2016-02-04 주식회사 케이엠티알 가열조리기구의 열변색 코팅제 도포방법 및 열변색 코팅제가 도포된 열변색 가열조리기구
CN105400359A (zh) * 2015-12-03 2016-03-16 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逆温致变色材料、家具及制备方法
CN106391427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宁波通冠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ptc电热涂层与热致变色涂料复合的复合材料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5058A (zh) * 2018-07-03 2023-05-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感温变色锅
CN109086757A (zh) * 2018-08-17 2018-12-25 安徽红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仓储运输管理系统以及仓储管理系统
CN109086757B (zh) * 2018-08-17 2021-06-29 安徽红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仓储运输管理系统以及仓储管理系统
CN109141672A (zh) * 2018-10-24 2019-01-04 长沙海赛电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设备过热报警指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48084A (zh) * 2021-07-12 2021-09-2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温热源色调制方法
CN113448084B (zh) * 2021-07-12 2023-03-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温热源色调制方法
WO2024098621A1 (zh) * 2022-11-11 2024-05-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47800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7800A (zh) 示温显色装置、灶具和电热家用烹饪器具
CN102186388B (zh) 烹饪容器的加工方法及其烹饪容器
US7364357B2 (en) Thermochromic lid for cookware
CN106943000B (zh) 一种可用于多种炉灶的感温锅具
CN105580494B (zh) 加热烹调器
RU2560409C2 (ru) Индикатор температуры для материала или средства с изменяющейся температурой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ак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8366697A (zh) 包括热致变色指示涂层的容器
CN107936667A (zh) 热致色变涂料及制备方法、热致色变涂层、热致色变复合涂层、示温显色装置和电器
CN106068423A (zh) 大尺寸玻璃陶瓷工作台
CN207552230U (zh) 示温显色装置及灶具
CN106068425A (zh) 大尺寸玻璃陶瓷工作台
WO2014098309A1 (ko) 투톤 타입의 열변색 코팅 피가열체
EP1410368B1 (en) Thermochromic ink safety label for chafing fuel ca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204683383U (zh) 煎烤机
WO2024098621A1 (zh) 锅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BR112020026901A2 (pt) Revestimento compreendendo pelo menos uma camada de decoração funcional, composição desta, artigo e uso do revestimento
CN206371874U (zh) 加热容器
CN208658659U (zh) 一种加热器具
CN208709327U (zh) 一种感温变色炊具
CN105852666A (zh) 烹饪器具的炉门和烹饪器具
KR20010086429A (ko) 변색도료를 이용한 후라이팬
JP2007178224A (ja) 温度表示体
JP3098808U (ja) 加熱用調理容器
CN107806657A (zh) 电磁炉
KR200266743Y1 (ko) 변색도료를 이용한 주방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