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44870A - 锁紧机构、模具及注塑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锁紧机构、模具及注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44870A
CN108044870A CN201711353001.4A CN201711353001A CN108044870A CN 108044870 A CN108044870 A CN 108044870A CN 201711353001 A CN201711353001 A CN 201711353001A CN 108044870 A CN108044870 A CN 108044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block
push
pull rod
left end
kinematic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530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健
曹建洪
李海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ILO AUTOMOTIVE CONTROLLE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ILO AUTOMOTIVE CONTROLLE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ILO AUTOMOTIVE CONTROLLE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ILO AUTOMOTIVE CONTROLLE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530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448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44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448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锁紧机构,包括位于上方的上夹持块、位于下方的下夹持块、及推拉杆,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均与壳体铰接,所述壳体与模具本体固接,且所述上夹持块的左端与下夹持块的左端之间具有夹持间隙,所述上夹持块的右端与上传动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下夹持块的右端与下传动连杆的下端铰接,所述上传动连杆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的上端均与推拉杆的左端铰接,所述推拉杆能带动上传动连杆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的上端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在使用时,将端子插入上述夹持间隙中;推拉杆带动上传动连杆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的上端沿左右方向移动;上夹持块的左端和下夹持块的左端将相互靠近、并将端子夹持住。

Description

锁紧机构、模具及注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紧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锁紧机构、模具及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连接器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需利用注塑模具在端子上注塑出胶壳,以获得所需的连接器;且上述端子的中部通常已预塑有中子。在注塑胶壳过程中,需先将端子固定在注塑模具中,以保证能在端子上的预设位置注塑出胶壳。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难以对上述端子进行快速、有效的固定;且在注塑完成后,也难以保证连接器快速脱模,从而导致注塑加工的效率及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能将端子固定在模具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锁紧机构,包括位于上方的上夹持块、位于下方的下夹持块、及推拉杆,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均与壳体铰接,所述壳体与模具本体固接,且所述上夹持块的左端与下夹持块的左端之间具有夹持间隙,所述上夹持块的右端与上传动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下夹持块的右端与下传动连杆的下端铰接,所述上传动连杆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的上端均与推拉杆的左端铰接,所述推拉杆能带动上传动连杆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的上端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传动连杆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的上端均通过第一销轴与推拉杆的左端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拉杆的右端与驱动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能带动推拉杆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与推拉杆的右端铰接,所述壳体中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推拉杆的左端嵌在导向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限位销,所述推拉杆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腰槽,所述限位销嵌在长腰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间隙位于上夹持块的左端的下表面与下夹持块的左端的上表面之间,且所述上夹持块的左端的下表面设有上夹持凸起,所述下夹持块的左端的上表面设有下夹持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用于与端子上的中子相抵靠。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锁紧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锁紧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将端子插入上述夹持间隙中;推拉杆带动上传动连杆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的上端沿左右方向移动;上传动连杆的上端绕上传动连杆的下端转动,下传动连杆的下端绕下传动连杆的上端转动;且上传动连杆的上端带动上夹持块的右端一起向上移动,下传动连杆的下端带动下夹持块的右端一起向下移动;在上夹持块与壳体的铰接作用下,上夹持块的左端相对于壳体向下移动,在下夹持块与壳体的铰接作用下,下夹持块的左端相对于壳体向上移动;上夹持块的左端和下夹持块的左端相互靠近、并将端子夹持住,从而实现将端子锁紧在壳体及模具本体中,即实现了将端子固定在模具中,以便于后续对端子进行相应的加工。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其锁紧机构能将端子固定在模具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还包括所述锁紧机构。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模具,基于其锁紧机构,能将端子固定在模具中。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方法,该注塑方法能将端子固定在模具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所述锁紧机构的注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端子插入所述夹持间隙中;
S2、所述推拉杆带动上传动连杆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的上端沿左右方向移动;上传动连杆的上端绕上传动连杆的下端转动,下传动连杆的下端绕下传动连杆的上端转动;且上传动连杆的上端带动上夹持块的右端一起向上移动,下传动连杆的下端带动下夹持块的右端一起向下移动;上夹持块的左端向下移动,下夹持块的左端向上移动;上夹持块的左端和下夹持块的左端相互靠近、并将端子夹持住;
S3、在端子上注塑出胶壳,并获得连接器。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注塑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上述注塑方法,基于上述步骤S1和S2实现将端子固定在模具本体及模具中;再基于上述步骤S3,在端子上注塑出胶壳,从而获得连接器,即注塑加工出连接器。且本发明中上述注塑方法,基于上述步骤S1和S2,能将端子快速、有效地固定在模具本体及模具中,从而保证本发明注塑方法的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锁紧机构在松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锁紧机构在锁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1 上夹持块 43 限位凸块
111 上夹持凸起 5 夹持间隙
12 上传动连杆 61 第一销轴
21 下夹持块 62 第二销轴
211 下夹持凸起 63 第三销轴
22 下传动连杆 64 第四销轴
3 推拉杆 65 第五销轴
31 长腰槽 7 驱动缸
32 连接凸起 71 活塞杆
4 壳体 72 连接销
41 限位销 8 端子
42 检测传感器 81 中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锁紧机构,包括位于上方的上夹持块11、位于下方的下夹持块21、及推拉杆3,上夹持块11和下夹持块21均与壳体4铰接,壳体4与模具本体固接,且上夹持块11的左端与下夹持块21的左端之间具有夹持间隙5,上夹持块11的右端与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铰接,下夹持块21的右端与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铰接,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均与推拉杆3的左端铰接,推拉杆3能带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本发明中锁紧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将端子8插入上述夹持间隙5中;推拉杆3带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沿左右方向移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绕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转动,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绕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转动;且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带动上夹持块11的右端一起向上移动,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带动下夹持块21的右端一起向下移动;在上夹持块11与壳体4的铰接作用下,上夹持块11的左端相对于壳体4向下移动,在下夹持块21与壳体4的铰接作用下,下夹持块21的左端相对于壳体4向上移动;上夹持块11的左端和下夹持块21的左端相互靠近、并将端子8夹持住,从而实现将端子8锁紧在壳体4及模具本体中,即实现了将端子8固定在模具中,以便于后续对端子8进行相应的加工。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且该模具还包括上述锁紧机构。本发明中模具,基于其锁紧机构,能将端子8固定在模具中。
同时,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锁紧机构的注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端子8插入上述夹持间隙5中;
S2、推拉杆3带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沿左右方向移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绕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转动,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绕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转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带动上夹持块11的右端一起向上移动,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带动下夹持块21的右端一起向下移动;上夹持块11的左端向下移动,下夹持块21的左端向上移动;上夹持块11的左端和下夹持块21的左端相互靠近、并将端子8夹持住;
S3、在端子8上注塑出胶壳,并获得连接器。
本发明中上述注塑方法,基于上述步骤S1和S2实现将端子8固定在模具本体及模具中;再基于上述步骤S3,在端子8上注塑出胶壳,从而获得连接器,即注塑加工出连接器。且本发明中上述注塑方法,基于上述步骤S1和S2,能将端子8快速、有效地固定在模具本体及模具中,从而保证本发明注塑方法的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更高。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均通过第一销轴61与推拉杆3的左端相铰接,即本实施例中上传动连杆12和下传动连杆22通过同一铰接点与推拉杆3铰接;此种设计,使得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并使得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及模具的加工成本更低。同时,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夹持块11通过第二销轴62与壳体4铰接,下夹持块21通过第三销轴63与壳体4铰接。上述步骤S2中,当上夹持块11的右端向上移动时,上夹持块11将绕第二销轴62逆时针自转,从而使上夹持块11的左端向下移动;且当下夹持块21的右端向下移动时,下夹持块21将绕第三销轴63顺时针自转,从而使下夹持块21的左端向上移动。本实施例第二销轴62为上夹持块11转动的一个支点,第三销轴63为下夹持块21转动的一个支点。上夹持块11的右端通过第四销轴64与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铰接,下夹持块21的右端通过第五销轴65与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铰接。
如图2所示,在初始状态下,本实施例中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位于其下端的右侧,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位于其上端的右侧。上述步骤S2中,推拉杆3带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向右移动,直至如图3所示,上传动连杆12和下传动连杆22均呈竖直延伸状态,此时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及上夹持块11的右端相对于壳体4向上移动至最高处,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及下夹持块21的右端相对于壳体4向下移动至最低处;且此时上夹持块11的左端相对于壳体4向下移动至最低处,下夹持块21的左端相对于壳体4向上移动至最高处;夹持间隙5缩小至最小值,上夹持块11的左端和下夹持块21的左端将端子8的右端牢牢夹持住。另外,本实施例上述注塑方法还包括步骤S4、推拉杆3带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向左移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绕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转动,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绕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转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带动上夹持块11的右端一起向下移动,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带动下夹持块21的右端一起向上移动;上夹持块11的左端向上移动,下夹持块21的左端向下移动;上夹持块11的左端和下夹持块21的左端相互远离、并将端子8及连接器松开,同时,上述夹持间隙5也逐渐增大至最大状态,如图2所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推拉杆3的右端与驱动缸7的活塞杆71相连接,驱动缸7的活塞杆71能带动推拉杆3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上述步骤S2中,驱动缸7的活塞杆71收缩、并带动推拉杆3向右移动,推拉杆3带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向右移动,以实现将端子8锁紧。上述步骤S4中,驱动缸7的活塞杆71伸出、并带动推拉杆3向左移动,推拉杆3带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向左移动,以松开端子8及连接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缸7的活塞杆71通过连接销72与推拉杆3的右端铰接,壳体4中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孔,推拉杆3的左端嵌在导向孔中。在驱动缸7的活塞杆71与推拉杆3铰接、及导向孔对推拉杆3的导向作用下,活塞杆71收缩或伸出时,将带动推拉杆3沿导向孔滑动,即带动推拉杆3沿左右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驱动缸7采用的是气缸。且本实施例中驱动缸7安装在模具本体上。
本实施例中模具本体能对端子8进行注塑加工。上述步骤S3中,启动该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将在端子8的左端上进行注塑成型加工,并注塑出胶壳,以完成连接器的注塑加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4上安装有限位销41,推拉杆3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腰槽31,限位销41嵌在长腰槽31中、并与长腰槽31滑动配合。在初始状态下,如图1所示,限位销41与长腰槽31的右侧壁相抵靠。上述步骤S2中,驱动缸7带动推拉杆3向右移动,直至长腰槽31的左侧壁与限位销41相抵靠,此时推拉杆3向右移动设定位置,且上夹持块11和下夹持块21将端子8牢牢夹持住。上述步骤S4中,驱动缸7带动推拉杆3向左移动,直至长腰槽31的右侧壁与限位销41相抵靠,且此时推拉杆3向左移动至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上夹持块11和下夹持块21将端子8松开。本实施例限位销41与壳体4固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夹持间隙5位于上夹持块11的左端的下表面与下夹持块21的左端的上表面之间,且上夹持块11的左端的下表面设有上夹持凸起111,下夹持块21的左端的上表面设有下夹持凸起211。上述步骤S2中,上夹持块11的左端和下夹持块21的左端相互靠近,直至上夹持块11上的上夹持凸起111及下夹持块21上的下夹持凸起211将端子8紧紧夹持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4上安装有检测传感器42,上述步骤S1中,当端子8插入至夹持间隙5中的设定位置时,该检测传感器42将检测到该信息,并给上述驱动缸7发出控制指令;进而在上述步骤S2中,驱动缸7的活塞杆71收缩、并带动推拉杆3向右移动,直至将端子8锁定在模具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4上设有限位凸块43,该限位凸块43用于与端子8上的中子81相抵靠。上述步骤S1中,在端子8向右插入夹持间隙5的过程中,端子8上的中子81将与限位凸块43相抵靠,且在该限位凸块43的限制作用下、端子8停止向右移动;此时端子8向右插入至夹持间隙5中的设定位置。本实施例利用该限位凸块43有效保证端子8能插入至夹持间隙5中的设定位置。同时,本实施例中检测传感器42为接近开关,该接近开关安装在限位凸块43上。上述步骤S1中,在将端子8的右端向右插入夹持间隙5的过程中,端子8上的中子81将与限位凸块43的左侧壁相抵靠,且此时接近开关会感应到中子81,接近开关依此检测出该端子8已插入至夹持间隙5中的设定位置,且检测传感器42将给驱动缸7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以控制驱动缸7的活塞杆71收缩,并将端子8锁定在模具中。本实施例中子81为预塑件,上述步骤S1中,中子81已预塑在端子8的中部。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上述推拉杆3的左端设有连接凸起32,上述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均通过第一销轴61与该连接凸起32铰接。连接凸起32位于上夹持块11和下夹持块21之间。本实施例上述步骤S2中,当上夹持块11和下夹持块21相互靠近至设定位置时,夹持间隙5呈孔状结构,该夹持间隙5也称为端子孔。
上述步骤S1和S2为注塑加工的合模过程;上述步骤S4为开模过程。上述步骤S4中,通过开模信号给驱动缸7发出驱动信号,控制驱动缸7的活塞杆71伸出,以带动推拉杆3向左移动,并实现将端子8及连接器松开,从而完成一次循环。
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及模具,通过上述相应的机械传动机构,结合电、气的应用,能将端子8锁紧在模具内,以防止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端子8产生移动,从而有效防止因端子8不齐而产生不良品。本实施例利用上述锁紧机构实现了对端子8快速、有效的固定,从而保证注塑加工连接器的质量及效率更高。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为一种高精度连接器注塑防窜机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方的上夹持块(11)、位于下方的下夹持块(21)、及推拉杆(3),所述上夹持块(11)和下夹持块(21)均与壳体(4)铰接,所述壳体(4)与模具本体固接,且所述上夹持块(11)的左端与下夹持块(21)的左端之间具有夹持间隙(5),所述上夹持块(11)的右端与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铰接,所述下夹持块(21)的右端与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铰接,所述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均与推拉杆(3)的左端铰接,所述推拉杆(3)能带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均通过第一销轴(61)与推拉杆(3)的左端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3)的右端与驱动缸(7)的活塞杆(71)相连接,所述驱动缸(7)的活塞杆(71)能带动推拉杆(3)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缸(7)的活塞杆(71)与推拉杆(3)的右端铰接,所述壳体(4)中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推拉杆(3)的左端嵌在导向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上安装有限位销(41),所述推拉杆(3)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腰槽(31),所述限位销(41)嵌在长腰槽(3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间隙(5)位于上夹持块(11)的左端的下表面与下夹持块(21)的左端的上表面之间,且所述上夹持块(11)的左端的下表面设有上夹持凸起(111),所述下夹持块(21)的左端的上表面设有下夹持凸起(2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上安装有检测传感器(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上设有限位凸块(43),所述限位凸块(43)用于与端子(8)上的中子(81)相抵靠。
9.一种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锁紧机构。
10.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锁紧机构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端子(8)插入所述夹持间隙(5)中;
S2、所述推拉杆(3)带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及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沿左右方向移动;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绕上传动连杆(12)的下端转动,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绕下传动连杆(22)的上端转动;且上传动连杆(12)的上端带动上夹持块(11)的右端一起向上移动,下传动连杆(22)的下端带动下夹持块(21)的右端一起向下移动;
上夹持块(11)的左端向下移动,下夹持块(21)的左端向上移动;上夹持块(11)的左端和下夹持块(21)的左端相互靠近、并将端子(8)夹持住;
S3、在端子(8)上注塑出胶壳,并获得连接器。
CN201711353001.4A 2017-12-15 2017-12-15 锁紧机构、模具及注塑方法 Pending CN1080448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53001.4A CN108044870A (zh) 2017-12-15 2017-12-15 锁紧机构、模具及注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53001.4A CN108044870A (zh) 2017-12-15 2017-12-15 锁紧机构、模具及注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44870A true CN108044870A (zh) 2018-05-18

Family

ID=62132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53001.4A Pending CN108044870A (zh) 2017-12-15 2017-12-15 锁紧机构、模具及注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448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9043A (zh) * 2022-07-12 2022-08-12 成都宝利根创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线束端子定位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909A (zh) * 2009-08-26 2010-02-03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机构
CN105855838A (zh) * 2016-06-14 2016-08-17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机构
CN205816584U (zh) * 2016-05-03 2016-12-21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旋压式全自动铜管缩口机
CN106891476A (zh) * 2017-04-12 2017-06-27 上海飞乐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端子锁紧机构、模具及连接器的加工方法
CN107265159A (zh) * 2017-07-03 2017-10-20 张明强 一种薄膜卷上料装置
CN207696910U (zh) * 2017-12-15 2018-08-07 上海飞乐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锁紧机构及模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909A (zh) * 2009-08-26 2010-02-03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机构
CN205816584U (zh) * 2016-05-03 2016-12-21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旋压式全自动铜管缩口机
CN105855838A (zh) * 2016-06-14 2016-08-17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机构
CN106891476A (zh) * 2017-04-12 2017-06-27 上海飞乐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端子锁紧机构、模具及连接器的加工方法
CN107265159A (zh) * 2017-07-03 2017-10-20 张明强 一种薄膜卷上料装置
CN207696910U (zh) * 2017-12-15 2018-08-07 上海飞乐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锁紧机构及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9043A (zh) * 2022-07-12 2022-08-12 成都宝利根创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线束端子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3336B (zh) 定心夹紧装置
CN207617007U (zh) 螺母嵌入式注塑生产线
KR102261446B1 (ko) 사출성형기
CN103928820B (zh) 一种插针机及其插针方法
CN104959854B (zh) 多功能精密平口钳
CN108044870A (zh) 锁紧机构、模具及注塑方法
CN207696910U (zh) 锁紧机构及模具
CN103869189A (zh) 一种无源器件调试系统
CN108988101A (zh) 高压线束电连接器的装配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204321897U (zh) 手机夹持及顶出装置
CN203840164U (zh) 一种马达壳体铆合装置
US9604395B2 (en) Automatic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a mold assembly
CN206273418U (zh) 一种自动翻转机构
CN205271831U (zh) 对中夹紧装置
KR20120091609A (ko) 투 플래튼 전동식 사출 성형기 및 그것의 형폐 위치 조정 방법
CN207260970U (zh) 一种石油机械用夹装设备
CN216609873U (zh) 一种立式注塑机的模具定位结构
CN109531946A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合模装置
CN212635481U (zh) 电子锁零部件加工用固定工装
CN106869830A (zh) 一种全自动钻机换杆装置
CN206903610U (zh) 一种全自动钻机换杆装置
CN201867429U (zh) 一种夹具
CN108387337A (zh) 门铰链扭力检测机器人
CN208788938U (zh) 精密注塑自动工装
CN105965761A (zh) 一种洗衣机平衡环的生产设备及其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