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1314A - 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1314A
CN108021314A CN201711047502.XA CN201711047502A CN108021314A CN 108021314 A CN108021314 A CN 108021314A CN 201711047502 A CN201711047502 A CN 201711047502A CN 108021314 A CN108021314 A CN 108021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onversational
group
instant messaging
user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475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1314B (zh
Inventor
蒋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ubei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ubei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ubei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ubei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475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213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21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1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1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1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包括:接收针对对话列表中第一对话用户的触发动作;基于所述触发动作,建立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所述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在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的过程中,通过一个触发动作即可实现即时通讯群组的创建,用户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创建流程更加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本申请同时涉及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尤其体现为即时通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在即时通信应用中通过对话群组聊天进行交互场景也越来越广泛,对话群组已经成为用户间不可或缺的一种信息交互工具。对话群组是指聚集一定数量对话用户,这些用户之间可以进行信息沟通、数据共享等数据信息交互,常见的对话群组有用户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钉钉群组、支付宝朋友群和淘宝商家与顾客群等对话群组。
目前在遇到创建对话群组的场景时,往往是通过在用户列表中勾选用户的方式进行创建,针对被勾选的用户创建相应的对话群组,创建后的对话群组中包含用户列表中被勾选的所有用户。或者通过邀请好友的方式进行创建,被邀请用户确认并同意加入对话群组的邀请后,在邀请用户和被邀请用户之间建立包含二者的对话群组。然而,目前在创建对话群组的过程中,不管通过在用户列表中勾选用户还是邀请用户的方式建立对话群组,都需要多次操作才能实现对话群组的创建,创建流程较为繁琐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创建流程繁琐复杂的问题。本申请同时涉及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对话列表中第一对话用户的触发动作;
基于所述触发动作,建立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
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
可选的,所述用户标识融合操作,至少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第二用户标识进行用户标识融合,并将融合结果作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可选的,所述触发动作由第一子动作和第二子动作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基于所述第一子动作触发,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跟随所述触发动作移动至目标位置基于所述第二子动作实现。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与所述第二子动作的动作轨迹相同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步骤执行后,且所述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步骤执行前,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处于所述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
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与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对应的第二区域范围的重叠区域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重叠区域阈值,若是,执行所述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步骤。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步骤执行后,且所述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步骤执行前,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处于所述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
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是,将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或者将重叠区域较大的区域范围对应的对话用户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并执行所述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步骤。
可选的,若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的重叠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执行如下操作:
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与所述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的重叠区域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重叠区域阈值,若是,将所述对话用户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并执行所述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步骤。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跟随所述触发动作移动的过程中,执行如下操作:
检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至少一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否,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即时通讯群组列表,并在所述对话列表中展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列表中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至少一个即时通讯群组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是,将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加入对应的区域范围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的即时通讯群组内。
可选的,所述即时通讯群组中包含发出所述触发动作的登录用户;并且,所述登录用户在所述即时通讯群组中的群组权限高于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或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群组权限。
可选的,所述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和所述登录用户的用户标识进行用户标识融合,将融合结果作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根据所述群组标识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和所述登录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
刷新所述对话列表,并在所述对话列表中展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包括:
触发动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针对对话列表中第一对话用户的触发动作;
关联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触发动作,建立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
第二对话用户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
即时通讯群组创建单元,用于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
可选的,所述的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包括:
第一区域范围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处于所述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
重叠区域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与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对应的第二区域范围的重叠区域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重叠区域阈值,若是,运行所述即时通讯群组创建单元。
可选的,所述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包括:
区域范围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处于所述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
区域范围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是,运行对话用户确定单元和所述即时通讯群组创建单元;
其中,所述对话用户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或者将重叠区域较大的区域范围对应的对话用户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
可选的,若所述区域范围判断单元输出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区域范围并未与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的重叠,则运行第二重叠区域判断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重叠区域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与所述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的重叠区域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重叠区域阈值,若是,将所述对话用户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并运行所述即时通讯群组创建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确定单元,包括:
区域范围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至少一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否,运行即时通讯群组获取子单元和区域范围重叠判断子单元;
其中,所述即时通讯群组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即时通讯群组列表,并在所述对话列表中展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列表中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所述区域范围重叠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至少一个即时通讯群组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是,运行加入即时通讯群组子单元;所述加入即时通讯群组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加入对应的区域范围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的即时通讯群组内。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包括:接收针对对话列表中第一对话用户的触发动作;基于所述触发动作,建立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
所述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在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的过程中,针对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发出的所述触发动作不仅触发了创建,还将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移动至第二对话用户所在区域范围,通过一个触发动作即可实现用户标识融合以及即时通讯群组的创建,用户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创建流程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
附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对话列表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种对话列表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三种对话列表的示意图;
附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以下分别结合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的附图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实施例如下:
参照附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参照附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对话列表的示意图,参照附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种对话列表的示意图,参照附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第三种对话列表的示意图。
步骤S101,接收针对对话列表中第一对话用户的触发动作。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是指在即时通讯应用程序中聚集一定数量的用户在群组(即时通讯群组),即时通讯群组进行中聚集的用户之间可以进行文字、图像、语音或者视频等数据信息的交互。本实施例在即时通讯应用程序中用户之间进行对话的场景下,以创建即时通讯应用程序中用户之间对话的对话群组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所述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对话场景,还可以在视频、电话会议等场景下实现,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对话列表,是指与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当前的登录用户进行对话的对话用户组成的列表。所述对话列表中包含各对话用户的用户标识,当点击对话列表中任意一个对话用户的用户标识时,则进回跳转至当前登录用户与被点击对话用户二者的聊天界面,登录用户可在当前聊天界面中输入文字、图像和/或语音等信息与该对话用户进行对话交互。此外,还可在所述对话列表中展示所述登录用户的用户标识,点击所述登录用户的用户标识后,进入所述登录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者个性化设置界面。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是在登录用户和至少一个对话用户之间创建对话群组,或者在至少两个对话用户之间创建对话群组,因此,所述对话群组中应当至少包含所述登录用户和至少一个对话用户,或者,所述对话群组中应当至少包含两个对话用户。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对话用户和第二对话用户可以是所述对话列表中的任意一个对话用户,但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不是指同一对话用户,本实施例以在所述对话列表中的对话用户和所述登录用户之间创建对话群组为例进行说明,即: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第二对话用户和所述登录用户三者的对话群组。如附图2所示的对话列表,其中用户A为第一对话用户,用户A的用户标识为用户A在对话列表所在行的行栏目,用户B为第二对话用户,用户B的用户标识为用户B在对话列表所在行的行栏目,在用户A、用户B和登录用户三者之间创建对话群组。
除此之外,所述第一对话用户还可以指一组对话用户,比如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包含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类似的,所述第二对话用户也可以是指一组对话用户,比如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包含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在这种情况下,本申请提供的所述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则是在所述登录用户、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包含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包含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之间创建对话群组,创建后的对话群组中包含登录用户、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包含的所有对话用户。
本步骤中,接收针对所述对话列表中用户A(第一对话用户)的触发动作。所述触发动作,是指登录用户发出的在用户A、用户B(第二对话用户)和登录用户三者之间创建对话群组的操作动作。优选的,所述操作动作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子动作)是指用于触发创建对话群组的操作动作,第二部分(第二子动作)是指用于将用户A的用户标识移动至用户B的用户标识所在位置的操作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子动作和所述第二子动作组成的触发动作是一个连贯的操作动作,所述第一子动作和所述第二子动作并不是两个独立的操作动作,而是一个操作动作的前一部分和后一部分,为了便于描述,将所述触发动作划分为所述第一子动作和所述第二子动作。例如,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触发动作是登录用户发出的如下操作动作:先在触摸屏上长按后在触摸屏上进行滑动的触控动作,该触控动作执行过程中,登录用户的手指并未离开触摸屏,只是动作类型发生了变化:在触摸屏上长按->在触摸屏上进行滑动。其中,第一子动作是指在触摸屏上长按这一触控动作,第二子动作是指在触摸屏上滑动这一触控动作。
步骤S102,基于所述触发动作,建立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
上述步骤S101接收到所述登录用户针对所述对话列表中的用户A发出的触发动作后,本步骤中,根据所述触发动作建立用户A的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具体是指根据所述第一子动作建立用户A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子动作的关联。优选的,用户A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子动作的关联,是指用户 A的用户标识能够随着所述第二子动作进行移动,并且是按照与所述第二子动作的动作轨迹相同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登录用户在触摸屏上针对用户A的用户标识发出长按触控动作后,用户A的用户标识处于浮起状态且可拖动,则建立用户A的用户标识与登录用户在触摸屏上发出的滑动触控动作的关联,从而使用户A的用户标识能够被拖动,即:用户A的用户标识能够随着滑动触控动作在触摸屏上移动。
步骤S103,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
上述步骤S102根据所述第一子动作创建用户A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子动作的关联后,用户A的用户标识能够随着所述第二子动作进行移动,在此基础上,本步骤确定用户A的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用户B),即:确定用户A的用户标识跟随所述第二子动作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用户B。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登录用户通过所述第二子动作将用户A的用户标识移动至用户B的用户标识所在区域范围(即用户B对应的区域范围)的过程中,理想情况是用户A的用户标识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区域范围与用户B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合,即所述登录用户恰好将用户A的用户标识移动至与用户B的用户标识重合。但这需要细微且精确的操作才能实现,所述登录用户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操作,通过该检测操作来检测用户A的用户标识移动至目标位置后与用户B 的用户标识二者重合范围是否满足特定阈值,来判定用户A的用户标识是否被所述第二子动作拖动至用户B的用户标识所在区域范围。具体的,所述检测操作采用如下方式实现:确定用户A的用户标识处于所述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与用户B对应的第二区域范围的重叠区域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重叠区域阈值,若是,执行下述步骤S104,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用户A和用户B的对话群组;若否,则发出创建对话群组失败的提醒或者不做处理即可。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包含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且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包含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比如对话列表中包含用户A、用户B、用户C、用户D和用户E共五个对话用户,第一对话用户包含用户A和用户B,则登录用户的两根手指分别针对用户A和用户B的用户标识同时执行长按触控动作,执行后会用户A和用户B的用户标识会同时处于浮起状态且可拖动;此后,用户A和用户B的用户标识的动作随着登录用户的滑动触控动作被移动至用户C、用户D和用户E三者用户标识所在的区域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如下优选实施方式来确定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具体实现如下:确定用户A和用户B的用户标识处于所述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如果用户A和用户B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与用户C、用户D和用户E三者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则将用户C、用户D和用户E三者共同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并执行下述步骤S104,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登录用户以及用户A至用户E的对话群组。
除此之外,如果用户A和用户B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与用户C、用户D和用户E三者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还可以将重叠区域较大的区域范围对应的对话用户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比如用户A和用户B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与用户D的用户标识所在区域范围的重叠区域最大,则将用户 D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并执行下述步骤S104,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登录用户以及用户A、用户B和用户D的对话群组。
优选的,如果上述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表明所述第一区域范围仅仅与一个对话列表中的一个对话用户所在区域重叠,比如用户A、用户B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仅仅与对话列表中的用户E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则进一步判断用户A、用户B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与用户E对应的区域范围的重叠区域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重叠区域阈值,若是,则将用户D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并执行下述步骤S104,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登录用户以及用户A、用户B和用户D的对话群组。
在实际应用中,并非所有的情形都是针对用户A、用户B和登录用户创建新对话群组的方式,还有可能面临将对话群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用户加入到已有的对话群组的情形,比如将用户A加入已有的对话群组,或者将用户B和用户D同时加入已有的对话群组。对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跟随所述第二子动作移动的过程中执行如下操作,来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加入已有的对话群组中,具体实施如下:检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至少一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否,则表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被移动至所述对话列表中的空白区域(对话列表中对话用户下方空白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获取已有的对话群组列表,将对话群组列表中的对话群组在所述对话列表的空白区域展示,即:当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移动至所述对话列表所包含对话用户下方的空白区域时,该空白区域会显示已有对话群组的群组标识,并在此基础上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至少一个对话群组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是,将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加入对应的区域范围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的对话群组内。
比如登录用户通过滑动触控动作拖动用户A的用户标识在触摸屏上移动过程中,当用户A的用户标识被移动至对话列表中对话用户下方的空白区域,则在对话列表中下方的空白区域显示已有的对话群组1和对话群组2,并在此基础上判断用户A对应的区域范围是否与对话群组1和/或对话群组2各自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如果重叠,则将用户A加入对话群组1和/或对话群组2中。
再比如通过滑动触控动作拖动用户B和用户D二者的用户标识在触摸屏上移动的过程中,当用户B和用户D二者的用户标识被移动至对话列表的空白区域,则在对话列表中显示已有的对话群组1和对话群组2,并在此基础上判断用户B和用户D二者对应的区域范围是否与对话群组1和/或对话群组2各自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如果用户B对应的区域范围与对话群组1和/或对话群组2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且用户D对应的区域范围与对话群组1和/或对话群组2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则将用户B加入对话群组1和/或对话群组2中,并且将用户D加入对话群组1和/或对话群组2中。
步骤S104,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第一对话用户仅包含用户A,且所述第二对话用户仅包含用户B,则所述用户标识融合操作,是指针对用户A、用户B和登录用户三者的用户标识进行用户标识融合,将用户标识的融合结果作为包含用户A、用户B和登录用户的对话群组的群组标识,并根据融合后生成的群组标识来创建该用户A、用户B和登录用户的对话群组,最后在对话群组创建成功后刷新所述对话列表,从而在所述对话列表中展示当前创建的对话群组的群组标识,如附图3所示。
此外,如果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包含所述对话列表中至少两个对话用户,和/ 或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包含所述对话列表中至少两个对话用户,则针对所述登录用户的用户标识、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包含所有对话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包含的所有对话用户的用户标识进行用户标识融合,将用户标识的融合结果作为即将创建的对话群组的群组标识,并根据融合后生成的群组标识来创建包含所述登录用户、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包含所有对话用户以及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包含的所有对话用户的对话群组,并在对话群组创建成功后刷新所述对话列表,最后在所述对话列表中展示当前创建的对话群组的群组标识,从而在所述对话列表中展示当前创建的对话群组的群组标识。例如第一对话用户包含用户A和用户B,第二对话用户包含用户C、用户D和用户E,则创建包含登录用户以及用户A至用户E的对话群组,根据登录用户以及用户A至用户E 的用户标识来创建该对话群组的群组标识,并刷新所述对话列表,在所述对话列表中展示该对话群组的群组标识。
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发起创建所述对话群组的所述触发动作的发起方为所述登录用户,因此,在给所述对话群组中的对话用户分配群组权限时,所述登录用户的群组权限应当高于对话群组其他对话用户的群组权限。比如,在新建的包含用户A、用户B和登录用户三者的对话群组中,登录用户除了具有与用户A、用户B相同的群组权限之外,比如退出该对话群组或者邀请其他对话用户加入等权限外,登录用户还具有转让群主和解散该对话群组的权限。
综上所述,所述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在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的过程中,针对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发出的所述触发动作不仅触发了创建,还将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移动至第二对话用户所在区域范围,通过一个触发动作即可实现用户标识融合以及即时通讯群组的创建,用户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创建流程更加简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实施例如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参照附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由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的部分请参见上述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的对应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包括:
触发动作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针对对话列表中第一对话用户的触发动作;
关联建立单元502,用于基于所述触发动作,建立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
第二对话用户确定单元503,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
即时通讯群组创建单元504,用于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
可选的,所述用户标识融合操作,至少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第二用户标识进行用户标识融合,并将融合结果作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可选的,所述触发动作由第一子动作和第二子动作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基于所述第一子动作触发,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跟随所述触发动作移动至目标位置基于所述第二子动作实现。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与所述第二子动作的动作轨迹相同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
可选的,所述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包括:
第一区域范围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处于所述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
重叠区域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与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对应的第二区域范围的重叠区域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重叠区域阈值,若是,运行所述即时通讯群组创建单元504。
可选的,所述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包括:
区域范围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处于所述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
区域范围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是,运行对话用户确定单元和所述即时通讯群组创建单元504;
其中,所述对话用户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或者将重叠区域较大的区域范围对应的对话用户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
可选的,若所述区域范围判断单元输出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区域范围并未与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的重叠,若是,将所述对话用户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并运行所述即时通讯群组创建单元504。
可选的,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确定单元503,包括:
区域范围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至少一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否,运行即时通讯群组获取子单元和区域范围重叠判断子单元;
其中,所述即时通讯群组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即时通讯群组列表,并在所述对话列表中展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列表中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所述区域范围重叠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至少一个即时通讯群组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是,运行加入即时通讯群组子单元;所述加入即时通讯群组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加入对应的区域范围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的即时通讯群组内。
可选的,所述即时通讯群组中包含发出所述触发动作的登录用户;并且,所述登录用户在所述即时通讯群组中的群组权限高于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或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群组权限。
可选的,所述即时通讯群组创建单元504,包括:
用户标识融合单元,用于针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和所述登录用户的用户标识进行用户标识融合,将融合结果作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即时通讯群组创建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群组标识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和所述登录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
刷新展示子单元,用于刷新所述对话列表,并在所述对话列表中展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Claims (10)

1.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针对对话列表中第一对话用户的触发动作;
基于所述触发动作,建立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
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标识融合操作,至少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第二用户标识进行用户标识融合,并将融合结果作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动作由第一子动作和第二子动作组成;
其中,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基于所述第一子动作触发,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跟随所述触发动作移动至目标位置基于所述第二子动作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与所述第二子动作的动作轨迹相同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步骤执行后,且所述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步骤执行前,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处于所述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
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与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对应的第二区域范围的重叠区域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重叠区域阈值,若是,执行所述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步骤执行后,且所述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步骤执行前,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处于所述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一区域范围;
判断所述第一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是,将所述对话列表中的至少两个对话用户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或者将重叠区域较大的区域范围对应的对话用户作为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并执行所述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跟随所述触发动作移动的过程中,执行如下操作:
检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至少一个对话用户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否,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即时通讯群组列表,并在所述对话列表中展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列表中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是否与所述对话列表中至少一个即时通讯群组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若是,将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加入对应的区域范围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对应的区域范围重叠的即时通讯群组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通讯群组中包含发出所述触发动作的登录用户;并且,所述登录用户在所述即时通讯群组中的群组权限高于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或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群组权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和所述登录用户的用户标识进行用户标识融合,将融合结果作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根据所述群组标识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所述第二对话用户和所述登录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
刷新所述对话列表,并在所述对话列表中展示所述即时通讯群组的群组标识。
10.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动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针对对话列表中第一对话用户的触发动作;
关联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触发动作,建立所述第一对话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触发动作的关联;
第二对话用户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按照所述关联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对应的第二对话用户;
即时通讯群组创建单元,用于执行用户标识融合操作,并创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话用户和所述第二对话用户的即时通讯群组。
CN201711047502.XA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08021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7502.XA CN108021314B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7502.XA CN108021314B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1314A true CN108021314A (zh) 2018-05-11
CN108021314B CN108021314B (zh) 2020-09-11

Family

ID=62080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47502.XA Active CN108021314B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2131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9190A (zh) * 2018-08-09 2018-12-11 北京北信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聊天会话项分组的方法及即时通讯客户端
CN109120512A (zh) * 2018-08-09 2019-01-01 北京北信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联系人分组的方法及即时通讯客户端
CN110493018A (zh) * 2018-05-14 2019-11-22 成都野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群聊创建方法和装置
CN110875871A (zh) * 2018-08-31 2020-03-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42747A (zh) * 2019-12-13 2020-05-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群组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583700A (zh) * 2020-12-10 2021-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群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87803A (zh) * 2021-01-28 2021-06-01 天津中新智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327202A (zh) * 2021-12-27 2022-04-12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网页跟随式悬浮弹窗方法、相关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623A (zh) * 2005-12-28 2007-07-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多人对话讨论组的创建方法
CN104468331A (zh) * 2014-12-05 2015-03-25 蓝信工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即时通信建群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16296A (zh) * 2015-12-03 2016-04-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群组标识图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648334A (zh) * 2016-12-19 2017-05-10 上海异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转账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623A (zh) * 2005-12-28 2007-07-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多人对话讨论组的创建方法
CN104468331A (zh) * 2014-12-05 2015-03-25 蓝信工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即时通信建群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16296A (zh) * 2015-12-03 2016-04-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群组标识图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648334A (zh) * 2016-12-19 2017-05-10 上海异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转账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3018A (zh) * 2018-05-14 2019-11-22 成都野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群聊创建方法和装置
CN110493018B (zh) * 2018-05-14 2021-12-07 成都野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群聊创建方法和装置
CN108989190A (zh) * 2018-08-09 2018-12-11 北京北信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聊天会话项分组的方法及即时通讯客户端
CN109120512A (zh) * 2018-08-09 2019-01-01 北京北信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联系人分组的方法及即时通讯客户端
CN110875871A (zh) * 2018-08-31 2020-03-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42747A (zh) * 2019-12-13 2020-05-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群组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42747B (zh) * 2019-12-13 2021-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群组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583700A (zh) * 2020-12-10 2021-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群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21817A1 (zh) * 2020-12-10 2022-06-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群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83700B (zh) * 2020-12-10 2022-08-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群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87803A (zh) * 2021-01-28 2021-06-01 天津中新智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327202A (zh) * 2021-12-27 2022-04-12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网页跟随式悬浮弹窗方法、相关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1314B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1314A (zh) 一种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0890970B (zh) 创建群组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101565665B1 (ko) 네트워크 통신 환경에서 커뮤니컨트 상호작용을 촉진하는 방법
EP2710483B1 (en) Multi-data typ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4123333B (zh) 用于位置共享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KR102081233B1 (ko) 메신저 제어 방법을 위한 장치
CN107431652A (zh) 用于在信使服务中组织群图标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15179519A (ja) 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646120A (zh) 用于内容创建的交互式命令行
CN105227568B (zh) 一种通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143410A1 (zh) 基于触摸的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708663B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CN108334388B (zh) 会话背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89190A (zh) 建立聊天会话项分组的方法及即时通讯客户端
CN107070891B (zh) 服务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10417641A (zh) 一种发送会话消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7786430A (zh) 机器人聊天方法及系统
CN104935496B (zh) 即时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和即时通信终端
US11651045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sending, and receiv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electrical red packet
CN112242948B (zh) 群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222398A (zh) 社交消息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5391620B (zh) 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12073302B (zh) 用户管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426416A (zh) 即时通信工具中的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144389A (zh) 群聊会话项建立方法及即时通讯客户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