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0449B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0449B
CN108010449B CN201711235063.5A CN201711235063A CN108010449B CN 108010449 B CN108010449 B CN 108010449B CN 201711235063 A CN201711235063 A CN 201711235063A CN 108010449 B CN108010449 B CN 108010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
signal
lines
display area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350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0449A (zh
Inventor
刘昕昭
黄凯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37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9904B/zh
Priority to CN201711235063.5A priority patent/CN108010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0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0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0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0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由数据信号受到扫描信号干扰导致的亮度不均的问题。显示面板包括设于显示区内的栅线和数据线,设于第一非显示区域内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交叉绝缘设置,第一信号线与第一显示区域的栅线一一对应相连,第二信号线与第一显示区域的数据线一一对应相连;第二信号线在第一非显示区域内的排布密度大于数据线在显示区内的排布密度;设于第一非显示区域内的导电层,导电层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交叠区域,导电层与固定电位端相连。上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画面。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多为矩形结构。但是,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用户对显示装置外形的多样化需求,异形的显示面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显示面板为圆角矩形结构,即,显示区1中相邻两条直线边缘由弧形边缘连接,非显示区2中相邻两条直角边缘也由弧形边缘连接。如图2所示,显示区1内交叉绝缘设置有多条栅线Gate和数据线Data,其中,栅线Gate与栅扫描电路(图中未示出)之间连接有第一信号线SL1,数据线Data与驱动芯片(图中未示出)之间连接有第二信号线SL2。
但是,由于显示面板的四个角处的边缘均为弧形边缘,因此,非显示区2在四个角处对应的第二信号线SL2就会与第一信号线SL1产生交叠。并且,沿着弧形边缘的延伸方向,弯曲排布的第二信号线SL2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第二信号线SL2与第一信号线SL1交叠,即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数据信号和扫描信号的交叠,这样一来,这部分数据信号就会极易受到扫描信号的影响,进而导致所显示的画面亮度不均,出现分屏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由数据信号受到扫描信号的干扰所导致的亮度不均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异形显示区,所述异形显示区在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主显示区在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异形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在行方向上弯曲,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设于所述显示区内的栅线和数据线,所述栅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绝缘设置;
设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内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交叉绝缘设置,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栅线一一对应相连,所述第一信号线用于向对应的栅线提供扫描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数据线一一对应相连,所述第二信号线用于向对应的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内的排布密度大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显示区内的排布密度;
设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内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交叠区域,所述导电层与固定电位端相连。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非显示区域;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栅线和数据线;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导电层;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栅线一一对应相连,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数据线一一对应相连,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排布密度大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排布密度;所述导电层与固定电位端相连,所述导电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交叠区域。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一非显示区域内增设有与固定电位端相连的导电层,通过对导电层施加一个具有固定电位的信号,能够在第二信号线周边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场Em。当第一信号线传输扫描信号时,第二信号线传输的数据信号会受到Es和Em两个电场的影响,此时,扫描信号所产生的电场的占比为
Figure BDA0001488835400000031
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扫描信号所产生的电场的占比,从而减小扫描信号对数据信号的干扰,进而改善了由数据信号受到扫描信号干扰所导致的画面亮度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一;
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二;
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一;
图7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二;
图8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三;
图9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四;
图1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五;
图1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六;
图1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七;
图1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1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16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17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四;
图18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五;
图19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信号线,但这些信号线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信号线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号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号线,类似地,第二信号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号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3和异形显示区4,异形显示区4在行方向上的长度L1小于主显示区3在行方向上的长度L2。异形显示区4包括第一显示区域5,第一显示区域5的边缘在行方向上弯曲。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包括与第一显示区域5对应的第一非显示区域6。
需要说明的是,以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上述第一显示区域5是指异形显示区4中对应四个角处的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5的边缘为显示区中连接相邻两个直线边缘的弧形边缘。上述第一非显示区域6是指非显示区中对应四个角处的非显示区域,第一非显示区域6的边缘为非显示区中连接相邻两个直线边缘的弧形边缘。当然,图3所示的第一显示区域5和第一非显示区域6的边缘的弯曲状态仅仅为示意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显示区域5和第一非显示区域6的边缘也可为其他的弯曲状态,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结合图3-图5,显示面板包括设于显示区内的栅线Gate和数据线Data、以及设于第一非显示区域6内的第一信号线SL1、第二信号线SL2和导电层14。其中,栅线Gate和数据线Data交叉绝缘设置,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交叉绝缘设置。
第一信号线SL1与第一显示区域5内的栅线Gate一一对应相连,第一信号线SL1用于将栅扫描电路(图中未示出)提供的扫描信号传输至对应的栅线Gate中。第二信号线SL2与第一显示区域5内的数据线Data一一对应相连,第二信号线SL2用于将驱动芯片(图中未示出)提供的数据信号传输至对应的数据线Data中,并且,由于第一非显示区域6的边缘为弧形,因而第二信号线SL2在第一非显示区域6内弯曲排布,即第二信号线SL2在第一非显示区域6内的排布密度大于数据线Data在异形显示区4内的排布密度。导电层14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的交叠区域,导电层14与固定电位端(图中未示出)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固定电位端是指可以提供稳定的且具有固定电位的信号端,固定电位端可以为提供固定高电位的信号端,也可以为提供固定低电位的信号端。
在现有技术中,当第二信号线SL2和第一信号线SL1交叠时,第一信号线SL1上传输的扫描信号会对第二信号线SL2上传输的数据信号产生一电场Es。由于栅扫描电路是分时向栅线Gate提供的扫描信号的,因而,扫描信号所产生的电场Es为不稳定的电场,该不稳定的电场会对这部分第二信号线SL2上传输的数据信号带来干扰,使数据信号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所显示的画面亮度不均。
然而,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第一非显示区域6内增设有与固定电位端相连的导电层14,通过对导电层14施加一个具有固定电位的信号,能够在第二信号线SL2周边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场Em。当第一信号线SL1传输扫描信号时,第二信号线SL2传输的数据信号会受到Es和Em两个电场的影响,此时,扫描信号所产生的电场的占比为
Figure BDA0001488835400000061
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降低扫描信号所产生的电场的占比,从而减小扫描信号对数据信号的干扰,进而改善了由数据信号受到扫描信号干扰所导致的画面亮度不均的问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信号受到电场的影响时,这种影响主要来源于不稳定的电场,而导电层14所产生的电场Em为稳定的电场,因而电场Em不会对数据信号带来不良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请再次参见图4,为了保证显示面板正常显示画面,上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主显示区3内的栅线Gate一一对应相连的多条第一信号线SL1,以及与异形显示区4的第二显示区域内的数据线Data一一对应相连的第二信号线SL2。其中,第二显示区域是指异形显示区4中除了第一显示区域5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
由于主显示区3和第二显示区域的边缘均为直线边缘,因而,与主显示区3内的栅线Gate对应的第一信号线SL1沿行方向呈等间距排布,且该部分第一信号线SL1不存在与第二信号线SL2的交叠。与第二显示区域的数据线Data对应的第二信号线SL2沿列方向等间距排布,且该部分第二信号线SL2不存在与第一信号线SL1的交叠。
可选的,在形成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域6内的第一信号线SL1与第二信号线SL2时,如图6所示,可以令用于传输扫描信号的第一信号线SL1与数据线Data同层设置,令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第二信号线SL2与栅线Gate同层设置。或者,也可以令用于传输扫描信号的第一信号线SL1与栅线Gate同层设置,令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第二信号线SL2与数据线Data同层设置。其中,当第一信号线SL1与数据线Data同层设置,第二信号线SL2与栅线Gate同层设置时,第一信号线SL1通过过孔与对应的栅线Gate相连,第二信号线SL2通过过孔与对应的数据线Data相连。
以第一信号线SL1与数据线Data同层设置,第二信号线SL2与栅线Gate同层设置为例,采用该种设置方式,在显示区内形成数据线Data时,可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在第一非显示区域6内形成第一信号线SL1,在显示区内形成栅线Gate时,可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在第一非显示区域6内形成第二信号线SL2,即,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无需再采用额外的构图工艺形成,从而能够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制作成本。第一信号线SL1与栅线Gate同层设置,第二信号线SL2与数据线Data同层设置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对导电层14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的,为了对第一非显示区域6内的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之间形成的电场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可以将导电层14设于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之间。
以第一信号线SL1与数据线Data同层设置,第二信号线SL2与栅线Gate同层设置为例,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7、第二信号线SL2、第一层间介质层8、导电层14、绝缘层9和第一信号线SL1,其中,导电层14与固定电位端(图中未示出)相连。
第二信号线SL2位于衬底基板7中与第一非显示区域6对应的部分,起绝缘作用的第一层间介质层8位于第二信号线SL2背向衬底基板7的一侧,导电层14位于第一层间介质层8背向第二信号线SL2的一侧中与第一非显示区域6对应的部分,起绝缘作用的绝缘层9位于导电层14背向第一层间介质层8的一侧,第一信号线SL1位于绝缘层9背向导电层14的一侧中与第一非显示区域6对应的部分。
将导电层14设于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之间,向导电层14提供具有固定电位的信号后,会在第二信号线SL2周边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场Em。当第一信号线SL1传输扫描信号时,第二信号线SL2传输的数据信号会受到Es
Es和Em两个电场的影响,此时,扫描信号所产生的电场的占比就会减小至Es+Em,从而有效的减小了扫描信号对数据信号的影响。
进一步的,第二信号线SL2可以为单层设置的信号线,也可以为异层设置的信号线。当第二信号线SL2异层设置时,具体的,可以将与奇数列数据线对应的第二信号线设置在一层,将与偶数列对应的第二信号线设置在另一层。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信号线SL2包括第三信号线SL3和第四信号线SL4,第三信号线SL3和第四信号线SL4之间设有用于绝缘的金属电介质层10,第四信号线SL4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在第三信号线SL3之间的间隔中。其中,第三信号线SL3为与奇数列数据线相连的信号线,第四信号线SL4为与偶数列数据线相连的信号线;或者,第三信号线SL3为与偶数列数据线相连的信号线,第四信号线SL4为与奇数列数据线相连的信号线。
将相邻两条第二信号线SL2(对应一条第三信号线SL3和一条第四信号线SL4)设置在不同层,可以减小相邻两条第二信号线SL2之间的间隔,也就是减小第二信号线SL2在第一非显示区6内所占用的空间,进而能够减少第一非显示区域6的宽度,更好的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还设置有薄膜晶体管15和位于驱动电路中的存储电容17。其中,薄膜晶体管15的栅极18与栅线Gate(图中未示出)同层设置,薄膜晶体管15的源极22和漏极23与数据线Data(图中未示出)同层设置,源极22和漏极23分别与有源层24电连接,有源层24与栅极18之间设有层间绝缘层25。存储电容17包括第一极19和第二极20,其中,存储电容的第二极20与薄膜晶体管15的栅极18同层设置。
可选的,请再次参见图10,第四信号线SL4还可与存储电容17的第一极19同层设置。通过该种设置方式,第四信号线SL4与存储电容的第一极19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从而简化了工艺流程。
具体的,再次以第一信号线SL1与数据线Data同层设置,第二信号线SL2与栅线Gate同层设置为例,可选的,导电层14设于第一信号线SL1背向第二信号线SL2的一侧。
如图1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7、第二信号线SL2、第二层间介质层11、第一信号线SL1、平坦化层12和导电层14。
其中,第二信号线SL2位于衬底基板7中与第一非显示区域6对应的部分,起绝缘作用的第二层间介质层11位于第二信号线SL2背向衬底基板7的一侧,第一信号线SL1位于第二层间介质层11背向第二信号线SL2的一侧中与第一非显示区域6对应的部分,起绝缘作用的平坦化层12位于第一信号线SL1背向第二层间介质层11的一侧,导电层14位于平坦化层12背向第一信号线SL1的一侧中与第一非显示区域6对应的部分。
将导电层14设于第一信号线SL1上方,向导电层14提供具有固定电位的信号后,会在第二信号线SL2周边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场Em。当第一信号线SL1传输扫描信号时,第二信号线SL2传输的数据信号会受到Es和Em两个电场的影响,此时,扫描信号所产生的电场的占比就会减小至
Figure BDA0001488835400000101
从而有效的减小了扫描信号对数据信号的影响。
可选的,当导电层14设于第一信号线SL1上方时,如图12所示,导电层14可以和位于显示区内的发光元件的阳极21同层设置,采用该种设置方式,无需再单独形成导电层14,简化了工艺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导电层14和阳极21同层设置,但是,在显示面板的应用中,向导电层14和阳极21施加的信号并不相同:向导电层14施加的信号为用于产生稳定电场的具有固定电位的信号,而向阳极21施加的则为驱动发光元件正常发光的信号。
进一步的,第二信号线SL2可以为单层设置的信号线,也可以为异层设置的信号线,具体的,可以将与奇数列数据线对应的第二信号线设置在一层,将与偶数列对应的第二信号线设置在另一层。
当第二信号线SL2异层设置时,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二信号线SL2包括第三信号线SL3和第四信号线SL4,第三信号线SL3和第四信号线SL4之间设有用于绝缘的金属电介质层10。其中,第四信号线SL4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在第三信号线SL3之间的间隔中。
将相邻两条第二信号线SL2(对应一条第三信号线SL3和一条第四信号线SL4)设置在不同层,可以减小相邻两条第二信号线SL2之间的间隔,也就是减小第二信号线SL2在第一非显示区6内所占用的空间,进而能够减少第一非显示区域6的宽度,更好的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的,为了简化工艺流程,请再次参见图12,第四信号线SL4还可与显示区的存储电容17的第一极19同层设置。
此外,与导电层14相连的固定电位端,可以为额外设置的能够用来提供稳定的具有固定电位的信号端,也可以为显示面板中原有的信号端,如接地端或者与发光元件的阴极相连的阴极连接端。将显示面板中原有的信号端作为为导电层14提供信号的固定电位端,可以避免额外设置信号端,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结构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如图14所示,该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提供一衬底基板,衬底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对应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域,第二区域对应显示面板的第一非显示区域。
步骤S2:在衬底基板上形成栅线和数据线。
步骤S3:在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导电层。其中,第一信号线与第一区域内的栅线一一对应相连,第二信号线与第一区域内的数据线一一对应相连,第二信号线在第二区域内的排布密度大于数据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排布密度;导电层与固定电位端相连,导电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交叠区域。
采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制作出的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的第一非显示区内设有与固定电位端相连的导电层,通过向导电层提供具有固定电位的信号,能够在第二信号线周边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场Em。当第一信号线提供扫描信号时,第二信号线上传输的数据信号会受到扫描信号产生的不稳定的电场Es和稳定的电场Em的共同影响,这时,能够有效减小扫描信号所产生的电场的占比,进而有效降低扫描信号会数据信号的干扰,改善由数据信号受到扫描信号干扰所导致的画面亮度不均的问题。
当第一信号线和栅线同层设置,第二信号线和数据线同层设置时,步骤S3中的在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一信号线的过程为:第二区域内的第一信号线和衬底基板上的栅线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在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信号线的过程为:第二区域内的第二信号线和衬底基板上的数据线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
采用上述制作方式,可以避免采用额外的制作工艺形成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从而能够简化制作工艺。
结合图7和图15,步骤S3具体可包括:
步骤S31:在衬底基板7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信号线SL2。
步骤S32:在第二信号线SL2背向衬底基板7的表面形成第一层间介质层8,第一层间介质层8在衬底基板7上的正投影覆盖衬底基板7。
步骤S33:在第一层间介质层8背向第二信号线SL2的表面形成导电层14,导电层14在衬底基板7上的正投影覆盖衬底基板7的第二区域。
步骤S34:在导电层14背向第一层间介质层8的表面形成绝缘层9,绝缘层9在衬底基板7上的正投影覆盖衬底基板7。
步骤S35:在绝缘层9背向导电层14的表面对应第二区域处形成第一信号线SL1。
将导电层14设于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之间,对导电层14施加具有固定电位的信号后,数据信号会受到由扫描信号产生的不稳定的电场Es和由固定电位信号产生的稳定电场Em的共同影响,从而有效减小了扫描信号所产生的电场的占比,进而有效降低扫描信号会数据信号的干扰。
可选的,当第二信号线SL2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三信号线SL3和第四信号线SL4时,结合图8和图16,步骤S31具体包括:
步骤S311:在衬底基板7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三信号线SL3。
步骤S312:在第三信号线SL3背向衬底基板7的表面形成金属电介质层10,金属电介质层10在衬底基板7上的正投影覆盖衬底基板7。
步骤S313:在金属电介质层10背向第三信号线SL3的表面形成第四信号线SL4,第四信号线SL4在衬底基板7上的正投影在第三信号线SL3之间的间隔中。
与第二信号线SL2采用单层设置的结构相比,将第二信号线SL2异层设置,可以减少该部分信号线占用的空间,进而减少第一非显示区域6的宽度,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
可选的,为减少工艺流程,第四信号线SL4可以与位于显示区内的存储电容的第一极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
结合图11和图17,步骤S3可具体包括:
步骤S31':在衬底基板7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信号线SL2。
步骤S32':在第二信号线SL2背向衬底基板7的表面形成第二层间介质层11,第二层间介质层11在衬底基板7上的正投影覆盖衬底基板7。
步骤S33':在第二层间介质层11背向第二信号线SL2的表面对应第二区域处形成第一信号线SL1。
步骤S34':在第一信号线SL1背向第二层间介质层11的表面形成平坦化层12,平坦化层12在衬底基板7上的正投影覆盖衬底基板7。
步骤S35':在平坦化层12背向第一信号线SL1的表面形成导电层14,导电层14在衬底基板7上的正投影覆盖衬底基板7的第二区域。
将导电层14设于第一信号线SL1上方,对导电层14施加具有固定电位的信号后,数据信号会受到由扫描信号产生的不稳定的电场Es和由固定电位信号产生的稳定电场Em的共同影响,从而有效减小了扫描信号所产生的电场的占比,进而有效降低扫描信号会数据信号的干扰。
为简化制作工艺,在步骤S5中,可以将导电层14与位于显示区内的发光元件的阳极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
可选的,当第二信号线SL2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三信号线SL3和第四信号线SL4时,结合图13和图18,步骤S31'具体包括:
步骤S311':在衬底基板7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三信号线SL3。
步骤S312':在第三信号线SL3背向衬底基板7的表面形成金属电介质层10,金属电介质层10在衬底基板7上的正投影覆盖衬底基板7。
步骤S313':在金属电介质层10背向第三信号线SL3的表面形成第四信号线SL4,第四信号线SL4在衬底基板7上的正投影在第三信号线SL3之间的间隔中。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可以用于向数据线Data传输数据信号的信号线所占用的空间,进而减少第一非显示区域6的宽度,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
为减少工艺流程,第四信号线SL4与位于显示区内的存储电容的第一极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3,该显示装置13包括上述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图19所示的显示装置13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13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3包括上述显示面板,因此,相较于现有的显示装置来说,采用该显示装置13,能够避免由数据信号受到扫描信号干扰所导致的画面亮度不均的问题,进而避免所显示的画面出现分屏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异形显示区,所述异形显示区在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主显示区在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异形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在行方向上弯曲,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设于所述显示区内的栅线和数据线,所述栅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绝缘设置;
设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内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交叉绝缘设置,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栅线一一对应相连,所述第一信号线用于向对应的栅线提供扫描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数据线一一对应相连,所述第二信号线用于向对应的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内的排布密度大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显示区内的排布密度;
设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内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交叠区域,所述导电层与固定电位端相连,所述导电层被施加一个具有固定电位的信号,在所述第二信号线周边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
所述第二信号线和所述导电层之间设有第一层间介质层,所述导电层和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设有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信号线背向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信号线背向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一侧;
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设有第二层间介质层,所述导电层和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设有平坦化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和发光元件的阳极同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电位端为接地端或阴极连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三信号线和第四信号线,所述第三信号线和所述第四信号线之间设有金属电介质层;
所述第四信号线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三信号线之间的间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号线与存储电容的第一极同层设置。
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非显示区域;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栅线和数据线;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导电层;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栅线一一对应相连,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数据线一一对应相连,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排布密度大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排布密度;所述导电层与固定电位端相连,所述导电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交叠区域,所述导电层被施加一个具有固定电位的信号,在所述第二信号线周边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一信号线的过程为: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一信号线和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栅线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信号线的过程为: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二信号线和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数据线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导电层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形成所述第二信号线;
在所述第二信号线背向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形成第一层间介质层,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衬底基板;
在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背向所述第二信号线的表面形成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
在所述导电层背向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的表面形成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衬底基板;
在所述绝缘层背向所述导电层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区域处形成第一信号线。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导电层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形成所述第二信号线;
在所述第二信号线背向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形成第二层间介质层,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衬底基板;
在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背向所述第二信号线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区域处形成第一信号线;
在所述第一信号线背向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的表面形成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衬底基板;
在所述平坦化层背向所述第一信号线的表面形成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导电层的过程为:所述导电层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发光元件的阳极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形成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三信号线;
在所述第三信号线背向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形成金属电介质层,所述金属电介质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衬底基板;
在所述金属电介质层背向所述第三信号线的表面形成第四信号线,所述第四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三信号线之间的间隔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四信号线的过程为:所述第四信号线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存储电容的第一极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711235063.5A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010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3752.4A CN112419904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1711235063.5A CN108010449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5063.5A CN108010449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3752.4A Division CN112419904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0449A CN108010449A (zh) 2018-05-08
CN108010449B true CN108010449B (zh) 2020-12-22

Family

ID=620552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35063.5A Active CN108010449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2011373752.4A Active CN112419904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3752.4A Active CN112419904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80104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8484A (zh) * 2018-06-26 2018-11-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78455B (zh) * 2018-06-29 2021-01-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06513B (zh) * 2018-06-29 2021-06-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648682A (zh) * 2018-06-29 2018-10-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9065571B (zh) * 2018-07-19 2021-06-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JP7057740B2 (ja) * 2018-08-30 2022-04-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10827673A (zh) * 2019-11-26 2020-0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1402737A (zh) * 2020-03-26 2020-07-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3745274B (zh) * 2020-05-29 2024-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85978B (zh) * 2021-03-10 2022-02-0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
CN114143965B (zh) * 2021-11-30 2024-04-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线路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93376B1 (ko) * 2000-08-29 2005-06-0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횡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366770B1 (ko) * 2001-04-06 2003-01-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JP3792670B2 (ja) * 2002-04-04 2006-07-05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横電界方式の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030545B1 (ko) * 2004-03-30 2011-04-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소자
CN101740509B (zh) * 2009-12-18 2011-07-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形成像素结构的方法
KR102235720B1 (ko) * 2013-12-17 2021-04-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곡면 표시 패널
JP6433234B2 (ja) * 2014-10-14 2018-12-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4360558A (zh) * 2014-12-08 2015-02-18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73536B1 (ko) * 2015-01-27 2022-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비사각형 디스플레이
CN104571720B (zh) * 2015-02-06 2017-07-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面板和显示装置
JP6568755B2 (ja) * 2015-09-11 2019-08-2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TWI561906B (en) * 2016-01-08 2016-12-11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CN105513521B (zh) * 2016-01-25 2018-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异形显示屏图像阵列的分区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06324923B (zh) * 2016-10-18 2020-02-1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206541551U (zh) * 2017-02-24 2017-10-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7037639B (zh) * 2017-05-27 2021-01-0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31297B (zh) * 2017-06-28 2019-09-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180593B (zh) * 2017-06-30 2019-05-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0449A (zh) 2018-05-08
CN112419904B (zh) 2022-03-29
CN112419904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044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7499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010947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8598142B (zh) 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632560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83130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5417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9210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5727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8731B (zh) 功能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终端
CN109742128B (zh) 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
CN106444199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236691A1 (en)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976056A (zh) 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387310B2 (en) Array substrate with connection portion connecting power bus and power line and display panel
US11227532B2 (en)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erminal
CN10887754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JP7515701B2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端末デバイス
CN113517327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708533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984458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597771A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56138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8273849U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10923509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