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5880B - 压缩机加热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加热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05880B CN108005880B CN201711048742.1A CN201711048742A CN108005880B CN 108005880 B CN108005880 B CN 108005880B CN 201711048742 A CN201711048742 A CN 201711048742A CN 108005880 B CN108005880 B CN 1080058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ing
- compressor
- temperature
- control circuit
- pre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976 Electrica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500 effect on ski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91 slu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6—Cooling; Heating; Prevention of freez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06—Control using electric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压缩机和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压缩机的绕组和检测电路连接,检测电路还与绕组连接;控制电路用于在压缩机停止工作后,向绕组提供预设频率的电压或电流,或者,向绕组中的部分绕组供电,以使绕组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绕组两端的电压或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和环境温度,确定是否持续向绕组供电以使绕组持续升温;环境温度为与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器或冷凝器的温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采用绕组的电压/电流检测结果来指示绕组温度,加热效果较好,保护了压缩机腔体的密闭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由冷媒和四个主要器件,即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组成。冷媒在各器件中的流动实现了空调系统的制冷。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适用的一种空调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的一次制冷主要包括:压缩机将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并送入冷凝器中进行冷凝得到液态冷媒,液态冷媒通过节流阀流入到蒸发器中,从而在蒸发器中吸收外界环境中的热量变为低压低温气体并流回到压缩机内。
在空调系统中,当压缩机停止运行时,压缩机温度降低,可能存在冷凝器/蒸发器温度大于压缩机温度的情况,使得空调系统中的液态冷媒从冷凝器/蒸发器向压缩机内迁移,溶解于压缩机内部润滑油中。当压缩机再次启动时,压缩机内的润滑油中含有的液态冷媒被压缩,发生“液击”,将导致压缩机损坏。因此,在压缩机停机时,需对压缩机进行加热,避免液态冷媒流入压缩机中。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压缩机外侧设置柔性加热带对压缩机本体加热,使得压缩机腔体内的润滑油中无溶解的液态冷媒。但是,加热带存在可靠性低、易老化、断路难检测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压缩机加热方法所存在的加热带存在可靠性低、易老化、断路难检测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压缩机和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压缩机的绕组和检测电路连接,检测电路还与绕组连接;控制电路用于在压缩机停止工作后,向绕组提供预设频率的电压或电流,或者,向绕组中的部分绕组供电,以使绕组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温度升高;
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绕组两端的电压或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电路;其中,检测结果用于指示绕组的温度变化情况;
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和环境温度,确定是否持续向绕组供电以使所述绕组持续升温,其中,环境温度为与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器或冷凝器的温度。
上述压缩机加热系统,在压缩机停止工作时,向压缩机绕组供电,使得绕组发热,进而提高压缩机温度,避免了压缩机停止工作时压缩机温度降低导致的冷媒迁移至压缩机内的问题,通过利用铜损发热以及硅钢和转子磁钢上的铁损发热,可进一步提高压缩机升温效率;同时,考虑到绕组的阻值随着绕组的温度而变化,可设置检测电路检测流经绕组的电流或绕组两端的电压,采用电压/电流检测结果来指示绕组温度,进而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蒸发器/冷凝器的温度,来确定是否继续向绕组供电,实现了对压缩机的温度的控制,避免了绕组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的绕组烧毁的问题,也可避免在压缩机腔体内部增加温度传感器,保护了压缩机腔体的密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绕组为三相绕组;控制电路具体用于,依次向三相绕组包括的任一两相绕组供电,并在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的绕组温度变化量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量时停止向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供电;其中,绕组温度变化量根据绕组在开始通电时刻的温度与绕组在当前时刻的温度获得。
上述压缩机加热系统中,绕组为三相绕组,通过依次向压缩机三相绕组中的任一两相绕组供电,避免了压缩机电机转动,使得压缩机的三相绕组均匀发热,提升了压缩机的加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向绕组提供预设频率的电流信号,检测电路为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接收预设频率的电流信号的两相绕组两端的电压。
上述设计中依次向压缩机三相绕组中的任一两相绕组提供高频电流,通过绕组两端电压的变化来确定绕组温度的变化,检测方式简单,同时采用高频电流进一步提升了压缩机的加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向绕组提供电压信号,检测电路为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接收电压信号的两相绕组中流经的电流。
上述设计中依次向压缩机三相绕组中的任一两相绕组提供电压,通过绕组中流过的电流的变化来确定绕组温度的变化,检测方式简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检测结果与预设电流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时,调整电压信号的大小。
通过根据流经绕组的电流和预设电流实时调整施加在绕组两端的电压,避免了绕组中电流降低,保证了绕组的功率,进而保证了压缩机的发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系统还包括与控制电路连接的环境温度检测电路;环境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与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器/冷凝器的温度;
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检测结果所指示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停止向绕组供电。
上述压缩机加热系统,无需对压缩机持续加热,可节约电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系统还包括驱动电路,控制电路通过驱动电路与绕组连接,控制电路通过驱动电路向绕组供电;
驱动电路固定在压缩机外表面上,驱动电路与压缩机外表面之间设置有传热垫。
通过将驱动电路固定在压缩机外表面上,并在驱动电路与压缩机外表面之间设置传热垫,可进一步提高压缩机的加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预设频率在22千赫兹至50千赫兹范围内。
通过预设频率设置在22千赫兹至50千赫兹范围内,可减少噪声,节约能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检测到压缩机内的液位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向绕组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检测到告警信息、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环境温度、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小于预设压力、绕组的通电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和检测结果所指示的温度大于预设绕组温度中的任一项时,停止向绕组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绕组为单相绕组,控制电路用于向绕组提供直流电或频率大于预设频率的交流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压缩机位于室内时,所述环境温度为冷凝器的温度;当所述压缩机位于室外时,所述环境温度为蒸发器的温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方法,应用于压缩机加热系统,压缩机加热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压缩机和检测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分别与压缩机的绕组和检测电路连接,检测电路还与绕组连接;方法包括:
在压缩机停止工作后,向所述绕组提供预设频率的电压或电流,或者,向所述绕组中的部分绕组供电,以使所述绕组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温度升高;
获取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和环境温度,确定是否持续向所述绕组供电以使所述绕组持续升温;
其中,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所述绕组两端的电压或所述绕组中流过的电流,所述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绕组的温度变化情况;所述环境温度为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器或冷凝器的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绕组为三相绕组;向压缩机中的绕组供电,包括:
依次向三相绕组包括的任一两相绕组供电,并在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的绕组温度变化量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量时停止向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供电;其中,绕组温度变化量根据绕组在开始通电时刻的温度与绕组在当前时刻的温度获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检测电路为电压检测电路,向绕组供电,包括:
向绕组提供预设频率的电流信号;
检测结果由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接收预设频率的电流信号的两相绕组两端的电压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检测电路为电流检测电路,向绕组供电,包括:
向绕组提供电压信号;
检测结果由电流检测电路检测接收电压信号的两相绕组中流经的电流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检测结果之后,压缩机加热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结果与预设电流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时,调整电压信号的大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压缩机加热系统还包括与控制电路连接的环境温度检测电路;环境温度由环境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得到;根据检测结果和环境温度,确定是否持续向绕组供电,包括:
在检测结果所指示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确定停止向绕组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预设频率在22千赫兹至50千赫兹范围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绕组供电之前,压缩机加热方法还包括:
确定压缩机内的液位高度大于预设高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压缩机加热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告警信息、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环境温度、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小于预设压力、向绕组提供电源信号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和检测结果所指示的温度大于预设绕组温度中的任一项时,确定停止提供电源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绕组为单相绕组;向压缩机中的绕组供电,包括:
向绕组提供直流电;或者,
向绕组提供频率大于预设频率的交流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压缩机位于室内时,所述环境温度为冷凝器的温度;当所述压缩机位于室外时,所述环境温度为蒸发器的温度。
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设计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适用的一种空调系统架构;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压缩机的三相绕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三相绕组加热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三相绕组加热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三相绕组加热方式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压缩机加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在停机时,需对压缩机进行加热,以避免液态冷媒流入温度降低的压缩机中。现有的压缩机加热方式中,通常在压缩机外侧设置柔性加热带对压缩机本体加热。但是,加热带存在可靠性低,易老化,断路难检测等问题,且设置加热带还存在初始投资成本较高,维护成本也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和方法,为压缩机中的绕组供电,使得绕组发热进而加热了压缩机,并设置检测电路检测绕组中的电压/或电流来指示压缩机的温度,进而根据压缩机的温度确定是否停止加热,通过采用检测电路对压缩机温度进行检测,避免了绕组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的绕组烧毁的问题,同时无需在压缩机内增加温度检测装置,保护了压缩机腔体的密闭效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和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压缩机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回路和温度控制回路。如图2所示,压缩机加热系统包括:控制电路11、压缩机12和检测电路13,控制电路11分别与压缩机12的绕组14和检测电路13连接,检测电路13还与绕组14连接;
控制电路11用于在压缩机12停止工作后,向绕组14提供预设频率的电压或电流,或者,向所述绕组中的部分绕组供电,以使绕组14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检测电路13用于检测绕组14两端的电压或绕组14中流过的电流,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电路11;其中,检测结果用于指示绕组14的温度变化情况;控制电路11还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和环境温度,确定是否持续向绕组14供电以使绕组14持续升温,其中,环境温度为与压缩机12连接的蒸发器或冷凝器的温度。
示例性的,压缩机加热系统包括:控制电路11、压缩机12和检测电路13。其中,控制电路11和压缩机12的绕组14连接,构成压缩机12的加热回路。示例性的,压缩机12中的绕组14可以为单相绕组也可以为三相绕组。当压缩机12中的绕组14为单相绕组时,控制电路11可以与该单相绕组连接,并向单相绕组提供频率为0的直流电或者高于预设频率的交流电,使得绕组14可以在通电时仍保持静止不转动。当压缩机12中的绕组14为三相绕组时,控制电路11可以与压缩机13中的三相绕组中的任意两相连接,还可以与三相绕组同时连接。控制电路11用于在压缩机13停止工作后,向绕组14中的部分绕组供电,使得绕组14在通电时仍保持静止不转动。示例性的,当压缩机12中的绕组14为三相绕组时,控制电路11可以向三相绕组中的一相供电,也可以向三相绕组中的任意两相供电。示例性的,控制电路11可以采用提供电压信号也可以采用提供电流信号的方式向绕组14供电,当绕组14通电时,绕组14中均流过有电流信号,从而使得绕组14发热。绕组14为压缩机12的电机的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固定在定子铁芯上,定子铁芯通常采用硅钢片压制而成。因此,当绕组14发热时,除了绕组14本身的铜损发热外,电流通过电磁感应还在硅钢和转子磁钢上产生涡流磁损耗发热,称为铁损发热。因此,通过向绕组供电,可使得压缩机内部尽可能多的发热部件发热,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加热效果。
示例性的,当绕组14通电发热时,随着绕组14温度的升高,由于压缩机12的绕组14通常为金属导体,因此绕组14的阻值将会增大,将会影响流经绕组14中的电流的大小或者影响绕组14两端的电压的大小。故可设置检测电路13,用于检测绕组14两端的电压或绕组14中流过的电流,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电路11,形成压缩机12的温度控制回路。其中,由于绕组阻值与温度存在对应关系,因此检测结果可用于指示绕组14的温度,进而可用于指示压缩机的温度。控制电路11具体用于根据检测电路13的检测结果和指示与压缩机12连接的蒸发器/冷凝器的温度的环境温度,来确定是否持续向绕组14供电。示例性的,控制电路11具体用于比较检测电路13检测到的压缩机的温度和蒸发器/冷凝器的温度,当压缩机的温度不小于蒸发器/冷凝器的温度时,不会存在液态冷媒流入压缩机中的问题,因而可确定无需再向绕组14供电,同时也避免了绕组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的绕组烧毁的问题;当压缩机的温度小于蒸发器/冷凝器的温度时,可确定还需持续再向绕组14供电。示例性的,还可根据压缩机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来确定是否继续向绕组14供电。通过采用绕组的电压或电流信号指示绕组的温度,避免了在压缩机腔体内部增加温度检测装置,保护了压缩机腔体的密闭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在压缩机停止工作时,向压缩机绕组供电,使得绕组发热,进而提高压缩机温度,避免了压缩机停止工作时压缩机温度降低导致的冷媒迁移至压缩机内的问题,通过利用铜损发热以及硅钢和转子磁钢上的铁损发热,可进一步提高压缩机升温效率;同时,考虑到绕组的阻值随着绕组的温度而变化,可设置检测电路检测流经绕组的电流或绕组两端的电压,采用电压/电流检测结果来指示绕组温度,进而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蒸发器/冷凝器的温度,来确定是否继续向绕组供电,实现了对压缩机的温度的控制,避免了绕组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的绕组烧毁的问题,也可避免在压缩机腔体内部增加温度传感器,保护了压缩机腔体的密闭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本实施例针对压缩机绕组为三相绕组时,控制电路11向三相绕组供电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压缩机的三相绕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绕组14为三相绕组;
控制电路11具体用于,依次向三相绕组包括的任一两相绕组供电,并在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的绕组温度变化量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量时停止向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供电;其中,绕组温度变化量根据绕组在开始通电时刻的温度与绕组在当前时刻的温度获得。
示例性的,参照图3,绕组14为三相绕组,包括绕组U、绕组V和绕组W。示例性的,绕组U、绕组V和绕组W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星形,还可以为三角形。当绕组连接方式不同,检测电路13的个数和连接方式可适应性的进行调整。
示例性的,当控制电路11向三相绕组供电时,若同时向三相绕组供电,可能导致压缩机电机转动,使得压缩机恢复工作。因此,可在每次供电时,仅向三相绕组中的两相绕组供电,从而避免压缩机电机转动。示例性的,在向三相绕组中的两相绕组供电时,可依次向三相绕组包括的任一两相绕组供电,例如,依次向绕组UV、绕组VW和绕组WU供电,从而使得绕组14加热均匀,提升了压缩机的加热效果。示例性的,控制电路11可控制任一两相绕组的温升相同。具体的,控制电路11在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的绕组温度变化量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量时停止向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供电;其中,绕组温度变化量根据绕组在开始通电时刻的温度与绕组在当前时刻的温度获得。例如,当控制电路11开始向绕组UV供电时,检测电路13同时检测流经绕组UV的电流或施加在UV两端的电压,获取绕组UV开始加热时的初始温度。随着控制电路11向绕组UV的持续供电,检测电路13对绕组UV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根据实时检测得到的温度和绕组UV的初始温度,可确定绕组UV的绕组温度变化量,当控制电路11检测到绕组UV的绕组温度变化量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量时,停止向绕组UV供电,并开始向绕组VW供电。可选的,控制电路11还可控制任一两相绕组的加热时间相同。例如,控制电路11依次向绕组UV、绕组VW和绕组WU供电一分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依次向压缩机三相绕组中的任一两相绕组供电,避免了压缩机电机转动,使得压缩机的三相绕组均匀发热,提升了压缩机的加热效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检测电路采用不同的检测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种可能的检测方式:
在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本实施例对于控制电路向绕组提供电流信号时,控制电路控制绕组加热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三相绕组加热方式示意图。如图4所示,控制电路11具体用于向绕组14提供预设频率的电流信号,检测电路13为电压检测电路13,用于检测接收预设频率的电流信号的两相绕组14两端的电压。
示例性的,参照图4,控制电路11具体用于依次向三相绕组中的任一两相绕组提供预设频率电流信号,例如,首先向绕组UV提供恒定的电流信号,在检测到绕组UV的温度变化量达到预设温度变化量后,停止向绕组UV提供恒定的电流信号,改为向绕组VW提供恒定的电流信号。考虑到绕组中流过恒定的电流信号,随着绕组温度升高,绕组阻值增大,绕组两端电压增加。此时以绕组UV中通电为例,绕组UV两端的电压随着控制电路11的持续供电而逐渐增加,故可通过检测绕组UV两端的电压的变化来指示绕组UV的阻值的变化,从而获取绕组UV的温度的变化。如图5所示,在t1时刻,控制电路11开始向绕组14中的绕组UV提供恒定电流,随着绕组UV发热,压缩机温度升高,控制电路11在检测到绕组UV的绕组温度变化量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量时,改为向绕组VW供电,再改为向绕组WU供电,在t2时刻,控制电路11检测到压缩机温度与环境温度T相同,此时停止向绕组14供电。当控制电路11停止向绕组14供电,压缩机温度降低,在t3时刻,控制电路11再次开始向绕组14中的绕组UV提供恒定电流,以加热压缩机。
示例性的,检测电路13可以包括电压检测电路1、电压检测电路2和电压检测电路3,分别检测绕组UV、绕组VW、绕组WU两端的电压。示例性的,电压检测电路还可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采用两个电压检测电路分别检测绕组UV、绕组VW两端的电压,控制电路11根据绕组UV、绕组VW两端的电压,计算获取绕组WU两端的电压。
示例性的,控制电路11向绕组提供预设频率的电流,预设频率的电流在压缩机的绕组上形成“集肤效应”。集肤效应是指电流或电压以频率较高的电子在导体中传导时,会聚集于导体表层,而非平均分布于整个导体的截面积中。例如,电流在绕组的截面中只有一部分流通电流,而另一部份没有电流流通。在集肤效应下绕组的阻抗增加,提高了压缩机加热效果,绕组阻抗增加的程度取决于集肤深度其中f为预设频率,因此可以通过提高预设频率来进一步提高压缩机加热效果。示例性的,铁损损耗PFe=khfBα+kef2B2+kex(fB)3/2,其中B为磁场强度,kh、ke、kex为权重系数,α为预设数值。因此,随着预设频率增加,铁损损耗同样增加,进一步保证了压缩机加热效果。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预设频率在22千赫兹至50千赫兹范围内。由于当预设频率小于22千赫兹时,绕组在通电时将产生高频机械振动,生成人耳可听见的噪声;当预设频率大于50kHZ时,控制电路产生的损耗增加,此部分热量会向空气中辐射,不利于向压缩机传递热量,造成能量浪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依次向压缩机三相绕组中的任一两相绕组提供高频电流,通过绕组两端电压的变化来确定绕组温度的变化,检测方式简单,同时采用高频电流进一步提升了压缩机的加热效果。
第二种可能的检测方式:
在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本实施例对于控制电路向绕组提供电压信号时,控制电路控制绕组加热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控制电路11具体用于向绕组14提供电压信号,检测电路13为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接收电压信号的两相绕组14中流经的电流。
示例性的,参照图6,控制电路11具体用于依次向三相绕组中的任一两相绕组提供电压信号,例如,首先向绕组UV两端施加恒定的电压信号,在检测到绕组UV的温度变化量达到预设温度变化量后,停止向绕组UV提供电压信号,改为向绕组VW提供恒定的电压信号。考虑到绕组两端施加恒定的电压信号,随着绕组温度升高,绕组阻值增大,流经绕组的电流降低。此时以绕组UV中通电为例,绕组UV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故可通过检测流经绕组UV电流的变化来指示绕组UV的阻值的变化,从而获取绕组UV的温度的变化。
示例性的,检测电路13可以包括电流检测电路1、电流检测电路2和电流检测电路3。示例性的,电流检测电路还可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仅在三相绕组的两个绕组上串联设置电流检测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依次向压缩机三相绕组中的任一两相绕组提供电压,通过绕组中流过的电流的变化来确定绕组温度的变化,检测方式简单。
示例性的,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三相绕组加热方式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随着绕组温度上升,绕组阻值增大,在控制电路11提供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流经绕组的电流变小,从而使得绕组的功率降低,影响了绕组的发热效果,故而实时对绕组两端的电压进行调整。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还用于,在检测结果与预设电流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时,调整电压信号的大小。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控制电路11向绕组14提供电压信号,示例性的,控制电路11可通过控制向绕组14提供的电压的占空比来调节绕组14两端的等效电压值。当占空比越大,绕组14两端的电压越大。示例性的,控制电路11向绕组14提供电压,随着供电时间增长,绕组温度升高,从而导致绕组阻抗增大,也导致了绕组电流降低。控制电路11接收电流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比较检测结果和预设电流,当二者偏差大于预设偏差时,如5%,控制电路11调整电压信号的大小。示例性的,控制电流11提高电压的占空比,从而提高绕组两端的电压,使得流经绕组的电流与预设电流一致。当控制电路11再次检测到流经绕组的电流与预设电流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时,再次调整施加在绕组上的电压的大小。
本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通过根据流经绕组的电流和预设电流实时调整施加在绕组两端的电压,避免了绕组中电流降低,保证了绕组的功率,进而保证了压缩机的发热效果。
示例性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压缩机加热系统还包括环境温度检测电路。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压缩机加热系统还包括与控制电路11连接的环境温度检测电路15;环境温度检测电路15用于,检测与压缩机12连接的蒸发器/冷凝器的温度;
控制电路11具体用于,在检测结果所指示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停止向绕组14供电。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环境温度检测电路15用于检测与压缩机12连接的蒸发器/冷凝器的温度。
可选的,空调系统通常用于实现房间的制热和制冷,因此,通常将蒸发器放置在室内,冷凝器放置在室外,示例性的可根据压缩机的架构,将压缩机放置在室内或室外。当压缩机位于室内时,环境温度为冷凝器的温度,环境温度检测电路15用于检测与压缩机12连接的冷凝器的温度。当压缩机位于室外时,环境温度为蒸发器的温度,环境温度检测电路15用于检测与压缩机12连接的蒸发器的温度。
示例性的,还可设置两个环境温度检测电路15,同时检测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温度。示例性的,控制电路11具体用于,当压缩机放置在室内时,当压缩机温度与放置在室外的冷凝器温度的温度差达到△T1时,停止向绕组供电;当压缩机温度与室外的冷凝器温度的温度差下降到△T2时,开始向绕组供电,其中△T1大于0,△T2小于0。可选的,△T1与△T2相对于0℃的偏差相同,均为c1,如△T1=0+c1℃,△T2=0-c1℃。示例性的,控制电路11具体用于,当压缩机放置在室外时,当压缩机温度与室内的蒸发器温度的温度差达到△T3时,停止向绕组供电;当压缩机温度与室外的蒸发器温度的温度差下降到△T4时,开始向绕组供电,其中△T3大于0,△T4小于0。可选的,△T3与△T4相对于0℃的偏差相同,均为c2,如△T3=0+c2℃,△T4=0-c2℃。
本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无需对压缩机持续加热,可节约电能。
示例性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本实施例中压缩机加热系统还包括驱动电路。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通过驱动电路16与绕组14连接,控制电路11通过驱动电路16向绕组14供电;
驱动电路16固定在压缩机12外表面上,驱动电路16与压缩机12外表面之间设置有传热垫17。
示例性的,如图9和图10所示,控制电路11通过驱动电路16与绕组连接,驱动电流16的结构示例性的可以如图9所示,示例性的,驱动电路16还可采用其他电路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示例性的,参照图10,驱动电路16示例性的固定在压缩机12的外表面上,驱动电路16环绕压缩机12设置。驱动电路16与压缩机12外表面之间设置有传热垫17。传热垫17用于将驱动电路11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压缩机12,从而提高压缩机12的加热效率。进一步的,驱动电路12与传热垫17之间设置有散热电路18,散热电路18用于吸收驱动电路12的热量,进一步加快驱动电路12与传热垫17之间的热传递。传热垫17同时还用于避免散热电路18与压缩机腔体硬性连接,保护散热电路18。
可选的,还可采用紧固带将驱动电路紧固在压缩机腔体外表面。散热电路相邻压缩机侧的弧度与压缩机腔体弧度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将驱动电路固定在压缩机外表面上,并在驱动电路与压缩机外表面之间设置有传热垫,可进一步提高压缩机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压缩机加热系统的三相绕组加热方式示意图。如图11所示,控制电路11具体用于,在检测到压缩机12内的液位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向绕组14供电。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控制电路11还用于获取压缩机内的液位高度,根据液位高度确定是否向绕组14供电。例如,在t1时刻,当控制电路11检测到液位高度高于预设高度时,控制电路11向绕组14供电,随着绕组温度升高,压缩机内的液位高度逐渐降低,当压缩机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时,控制电路11停止供电,此时液位高度降低到最低处,并随着压缩机温度的降低开始逐渐增高。当控制电路11再次检测到液位高度高于预设高度时,控制电路11再次向绕组14供电。示例性的,控制电路11向绕组14供电的条件可以为同时满足压缩机停止工作和压缩机内的液位高度高于预设高度。
进一步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电路11还用于,在检测到告警信息、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环境温度、压缩机12的吸气压力小于预设压力、绕组14的通电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和检测结果所指示的温度大于预设绕组温度中的任一项时,停止向绕组14供电。
示例性的,控制电路11还可以在检测到告警信息时,停止向绕组14供电。其中,告警信息示例性的可以为压缩机定子绕组加热功能关闭告警、压缩机的关机类告警、压缩机开始工作的驱动告警、压缩机接地故障告警等。控制电路11还可以在环境温度过高、吸气压力过低时,停止向绕组14供电。控制电路11还可以在绕组的通电时长过长时、绕组温度大于预设绕组温度时,停止向绕组14供电。控制电路11还可以在室内回风温度过高时,停止向绕组14供电。通过在上述情况下停止向绕组供电,起到了保护压缩机的作用。
示例性的,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当压缩机中的绕组为单相绕组时,控制电路用于向绕组提供直流电或频率大于预设频率的交流电。
通过向绕组提供直流电或频率大于预设频率的交流电,可使得单相绕组在通电发热的同时不会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方法,可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加热系统中。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压缩机加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压缩机加热方法包括:
S10、在压缩机停止工作后,向绕组提供预设频率的电压或电流,或者,向绕组中的部分绕组供电,以使绕组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温度升高;
S20、获取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和环境温度,确定是否持续向绕组供电以使绕组持续升温;
其中,检测结果包括绕组两端的电压或绕组中流过的电流,检测结果用于指示绕组的温度变化情况;环境温度为与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器或冷凝器的温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加热方法。本实施例针对压缩机绕组为三相绕组时,压缩机加热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压缩机停止工作后,依次向三相绕组包括的任一两相绕组供电,并在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的绕组温度变化量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量时停止向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供电;其中,绕组温度变化量根据绕组在开始通电时刻的温度与绕组在当前时刻的温度获得;
获取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和环境温度,确定是否持续向绕组供电。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检测电路为电压检测电路,向绕组供电,具体包括:
向绕组提供预设频率的电流信号;
检测结果由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接收预设频率的电流信号的两相绕组两端的电压得到。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检测电路为电流检测电路,向绕组供电,具体包括:
向绕组提供电压信号;
检测结果由电流检测电路检测接收电压信号的两相绕组中流经的电流得到。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获取检测结果之后,压缩机加热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结果与预设电流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时,调整电压信号的大小。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压缩机加热系统还包括与控制电路连接的环境温度检测电路;环境温度由环境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得到;根据检测结果和环境温度,确定是否持续向绕组供电,包括:
在检测结果所指示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确定停止向绕组供电。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预设频率在22千赫兹至50千赫兹范围内。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向绕组供电之前,压缩机加热方法还包括:
确定压缩机内的液位高度大于预设高度。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压缩机加热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告警信息、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环境温度、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小于预设压力、向绕组提供电源信号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和检测结果所指示的温度大于预设绕组温度中的任一项时,确定停止提供电源信号。
可选的,当压缩机中的绕组为单相绕组时,向压缩机中的绕组供电,具体包括:
向绕组提供直流电;或者,向绕组提供频率大于预设频率的交流电。
可选的,当压缩机位于室内时,环境温度为冷凝器的温度;当压缩机位于室外时,环境温度为蒸发器的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加热方法,在压缩机停止工作时,向压缩机绕组供电,使得绕组发热,进而提高压缩机温度,避免了压缩机停止工作时压缩机温度降低导致的冷媒迁移至压缩机内的问题,通过利用铜损发热以及硅钢和转子磁钢上的铁损发热,可进一步提高压缩机升温效率;同时,考虑到绕组的阻值随着绕组的温度而变化,检测流经绕组的电流或绕组两端的电压,采用电压/电流检测结果来指示绕组温度,进而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蒸发器/冷凝器的温度,来确定是否继续向绕组供电,实现了对压缩机的温度的控制,避免了绕组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的绕组烧毁的问题,也可避免在压缩机腔体内部增加温度传感器,保护了压缩机腔体的密闭性。
本发明各方法实施例之间相关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各装置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用于执行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故各装置实施例可以参考相关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部分进行理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个设备的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上述全部或部分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如:FLASH、EEPROM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核心网设备、网络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Claims (23)
1.一种压缩机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压缩机和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绕组和所述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还与所述绕组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压缩机停止工作后,向所述绕组供电,或者,向所述绕组中的部分绕组供电,以使所述绕组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温度升高;
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绕组两端的电压或所述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绕组的温度变化情况;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和环境温度,确定是否持续向所述绕组供电以使所述绕组持续升温,其中,所述环境温度为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器或冷凝器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为三相绕组,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依次向所述三相绕组包括的任一两相绕组供电,并在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的绕组温度变化量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量时停止向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供电;其中,所述绕组温度变化量根据绕组在开始通电时刻的温度与绕组在当前时刻的温度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向所述绕组提供预设频率的电流信号,所述检测电路为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接收所述预设频率的电流信号的两相绕组两端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向所述绕组提供电压信号,所述检测电路为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接收所述电压信号的两相绕组中流经的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与预设电流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时,调整所述电压信号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环境温度检测电路;所述环境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器/冷凝器的温度;
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所指示的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停止向所述绕组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绕组连接,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绕组供电;
所述驱动电路固定在所述压缩机外表面上,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压缩机外表面之间设置有传热垫。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频率在22千赫兹至50千赫兹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压缩机内的液位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向所述绕组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检测到告警信息、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环境温度、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所述绕组的通电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和所述检测结果所指示的温度大于预设绕组温度中的任一项时,停止向所述绕组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为单相绕组,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绕组提供直流电或频率大于预设频率的交流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或8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缩机位于室内时,所述环境温度为冷凝器的温度;当所述压缩机位于室外时,所述环境温度为蒸发器的温度。
13.一种压缩机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压缩机加热系统,所述压缩机加热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压缩机和检测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绕组和所述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还与所述绕组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压缩机停止工作后,向所述绕组供电,或者,向所述绕组中的部分绕组供电,以使所述绕组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温度升高;
获取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和环境温度,确定是否持续向所述绕组供电以使所述绕组持续升温;
其中,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所述绕组两端的电压或所述绕组中流过的电流,所述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绕组的温度变化情况;所述环境温度为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器或冷凝器的温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为三相绕组;所述向所述绕组供电,包括:
依次向所述三相绕组包括的任一两相绕组供电,并在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的绕组温度变化量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量时停止向当前通电的两相绕组供电;其中,所述绕组温度变化量根据绕组在开始通电时刻的温度与绕组在当前时刻的温度获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为电压检测电路,所述向所述绕组供电,包括:
向所述绕组提供预设频率的电流信号;
所述检测结果由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接收所述预设频率的电流信号的两相绕组两端的电压得到。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为电流检测电路,所述向所述绕组供电,包括:
向所述绕组提供电压信号;
所述检测结果由所述电流检测电路检测接收所述电压信号的两相绕组中流经的电流得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检测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检测结果与预设电流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时,调整所述电压信号的大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加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环境温度检测电路;所述环境温度由所述环境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得到;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和环境温度,确定是否持续向所述绕组供电,包括:
在所述检测结果所指示的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确定停止向所述绕组供电。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频率在22千赫兹至50千赫兹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绕组供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压缩机内的液位高度大于预设高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告警信息、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环境温度、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小于预设压力、向所述绕组提供电源信号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和所述检测结果所指示的温度大于预设绕组温度中的任一项时,确定停止提供所述电源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为单相绕组;所述向所述绕组供电,包括:
向所述绕组提供直流电;或者,
向所述绕组提供频率大于预设频率的交流电。
23.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或19或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缩机位于室内时,所述环境温度为冷凝器的温度;当所述压缩机位于室外时,所述环境温度为蒸发器的温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48742.1A CN108005880B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压缩机加热系统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48742.1A CN108005880B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压缩机加热系统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05880A CN108005880A (zh) | 2018-05-08 |
CN108005880B true CN108005880B (zh) | 2020-04-14 |
Family
ID=62051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48742.1A Active CN108005880B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压缩机加热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058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31042B (zh) * | 2018-06-20 | 2021-09-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压缩机绕组加热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682020A (zh) * | 2018-12-28 | 2019-04-26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预热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室外机 |
CN110219794A (zh) * | 2019-06-28 | 2019-09-10 |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的曲轴箱加热带控制方法 |
CN112901454B (zh) * | 2019-12-03 | 2022-08-19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三相压缩机的双相绕组通电加热方法 |
CN112994575B (zh) * | 2019-12-17 | 2023-01-31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三相压缩机的绕组温度确定方法、启动方法以及空调器 |
CN112197408B (zh) * | 2020-10-13 | 2022-04-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压缩机绕组的加热控制方法、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13339231B (zh) * | 2021-06-11 | 2023-03-24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用压缩机预热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51905B1 (ko) * | 2007-03-28 | 2008-08-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압축기의 예열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CN103743059B (zh) * | 2013-12-23 | 2016-08-17 |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压缩机的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 |
CN105952621A (zh) * | 2016-05-16 | 2016-09-21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线圈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6286227B (zh) * | 2016-09-05 | 2018-06-26 |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及其油温控制方法与装置 |
-
2017
- 2017-10-31 CN CN201711048742.1A patent/CN10800588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05880A (zh) | 2018-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05880B (zh) | 压缩机加热系统和方法 | |
AU2016428277C1 (en) |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conditioner | |
KR101138244B1 (ko) | 역률 개선 시스템을 가진 압축기 및 압축기의 역률을 개선하기 위한 방법 | |
CN103836762B (zh) | 变频空调及其系统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5981277B (zh) | 直流电源装置、电动机驱动装置和制冷循环应用设备 | |
EP2703748B1 (en) | Heat pump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nveter in a heat pump device | |
CN104321596B (zh) | 热泵装置、空调机和制冷机 | |
WO2012029099A1 (ja) |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及び三相インバータの制御方法 | |
AU2010225954B2 (en) |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US10951139B2 (en) | Driving device,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drivin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otor | |
KR20130106292A (ko) | 모터 제어 장치, 이를 이용한 모터 구동 장치, 압축기, 냉동 장치, 공기 조화기, 및 모터 제어 방법 | |
CN102597643A (zh) | 空气调节器 | |
US20120006040A1 (en) |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EP1977170A2 (en) |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JP2005326054A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と圧縮機の予熱方法 | |
CN112728725A (zh) | 一种压缩机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 | |
JP5611179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AU2010225956B2 (en) |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US10516331B2 (en)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same | |
JP2017211143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959349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デマンド制御システム | |
JP2004271167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11536666B (zh) | 一种空调系统 | |
CN105592585B (zh) | 一种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04125243A (ja) | 温度試験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0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Bantian,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