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3934U - 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3934U
CN216693934U CN202122563544.7U CN202122563544U CN216693934U CN 216693934 U CN216693934 U CN 216693934U CN 202122563544 U CN202122563544 U CN 202122563544U CN 216693934 U CN216693934 U CN 216693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ir conditioner
circuit
voltage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635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锦清
李明
霍兆镜
朱佰盛
岑长岸
张健彬
曾德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635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3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3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3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所述无线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接收线圈,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空调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电性连接;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的无线受电模块,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调噪声和应用场景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带着电源尾线、不方便移动,且必须连接电网才能工作,在一些不方便接插市电的场景无法使用,比如,无法在户外使用,因此空调器使用场景受限。且相关技术中空调需要设置有压缩机,压缩机的电机在转动进行制冷制热循环会有振动,导致振动和噪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调噪声和应用场景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接收线圈,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空调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电性连接;
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的无线受电模块,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还包括:
用于电性连接所述压缩机的第一逆变模块,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若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蒸发器相对设置的第一风机和与所述冷凝器相对设置的第二风机,还包括:
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风机的第二逆变模块,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
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风机的第三逆变模块,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无线受电模块,包括:
桥式整流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用于电性连接接收线圈;
受电调压电路,所述受电调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受电调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空调控制器,包括:
控制芯片;
整流驱动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电性连接;
调压驱动电路,所述调压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调压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受电调压电路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空调控制器,还包括:
第一风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风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逆变模块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风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第二风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风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逆变模块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风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空调控制器,还包括:
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受电调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母线电流检测电路,所述母线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受电调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母线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充放电调压电路,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另一端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无线空调器的电池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空调控制器,还包括:
充放电流检测电路,所述充放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充放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还包括:
辅助电源,与所述无线受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辅助电源配置为对所述无线受电模块的输出电能进行调压,并向所述无线空调器的显示装置提供调压后的电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还包括:
空调通信模块,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空调通信模块配置为与无线充电装置或无线储能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或者无线储能装置配置为向所述无线空调器无线输电。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空调器,所述无线空调器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中,用于电性连接接收线圈的无线受电模块与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无线受电模块在空调控制器的驱动下变换处理无线传输的电能;压缩机与空调控制器以及无线受电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在空调控制器的驱动和无线受电模块的供电下控制压缩机进行运转。从而通过无线受电模块将变换处理无线传输的电能之后,将变换后的电能给空调控制器和压缩机供电,使得压缩机和空调控制器处于无线受电状态,如此,在无线受电状态下,通过压缩机进行制冷或制热,使得空调器在未插市电也能正常工作,可以应用在户外等无市电场景下,使得用户体验更好,应用场景更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空调器中各个部件之间的第一种电路连接图;
图3为图2中的控制装置的第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控制装置的第二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种电路结构的细化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空调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空调器中各个部件之间的第二种电路连接图;
图8为图7中的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电性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电性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电性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电性连接,也可以是电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底”、“前”、“上”、“倾斜”、“下”、“顶”、“内”、“水平”、“外”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机构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机构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空调器300的控制装置310,用于控制无线空调器300,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10包括:空调控制器312、无线受电模块311和压缩机377。控制装置310可以设置在无线空调器300中,使得无线空调器300包括控制装置310。当然,控制装置310也可以设置在无线空调器300的外部,本说明书不作具体限制。
具体来讲,无线受电模块311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入端与接收线圈Lr1电性连接,无线受电模块311用于在控制控制器312的驱动下变换处理无线传输的电能。压缩机377与空调控制器312以及无线受电模块311电性连接,用于在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和无线受电模块311的供电下,对压缩机377的供电,以使得压缩机377工作,从而通过压缩机377进行制冷或制热,实现了无线制冷或无线制热的作用。
在无线空调器300为制冷空调器时,如图1所示,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冷凝器378与蒸发器379,压缩机377通过管路依次与冷凝器378和蒸发器379连通。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冷凝器378与蒸发器379连通的管路还可以设置节流部件381以通过节流部件381实现节流降压的目的。
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中,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第一风机382,与蒸发器379相对设置,第一风机382的运转用于带动蒸发器379所在位置的空气流动;第二风机383,与冷凝器378相对设置,第二风机383的运转用于带动冷凝器378所在位置的空气流动,其中,控制装置310分别与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电性连接,用于实现对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的控制,例如可以控制第一风机382的档位和风速等,也可以控制第二风机383的档位和风速等。
此时,冷媒从压缩机377中流出后,依次流经管路的冷凝器378、节流部件381和蒸发器379,再回到压缩机377,其中,冷媒在流经冷凝器378时,通过第二风机383使得空气流经冷凝器378,对冷媒进行换热,以起到制冷作用;以及在换热后的冷媒流经蒸发器379时,通过第一风机382使得空气流经蒸发器379,对冷媒进行散热。
具体地,接收线圈Lr1在接收到无线充电装置或者无线储能装置无线传输的电能之后,将电能传输至控制装置310,控制装置310对接收线圈Lr1接收的电能进行转换,转换成与无线空调器300匹配的电能,匹配的电能可以是电压匹配和/或电流匹配等,以降低接收线圈Lr1接收的电能直接给无线空调器300进行供电时由于电能匹配度低导致无线空调器300损坏的概率。
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中,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电池包320,且控制装置310与电池包320电性连接,用于将接收线圈Lr1接收的电能转换为存储至电池包320的电能,或者将电池包320释放的电能转换为向无线空调器300的供电的电能,通过控制装置310进行电能转换,以降低由于电能匹配度低导致电池包320和无线空调器300的部件损坏的概率。
其中,电池包320包括电池模组和电池管理系统(BMS),BMS可以对电池模组进行充电过电压、充电过电流、放电过电流、放电电压过低和温度过高等具有安全风险情况出现进行保护,以提高电池包320的安全性,还可以获取到剩余电量和多长时间充满等充电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的驱动电机可以采用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单相异步电机、感应电机、有刷直流电机、单相无刷直流电机、三相无刷直流电机、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同步磁阻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等电机中的任意一种,以及,压缩机377的驱动电机可以采用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单相异步电机、感应电机、有刷直流电机、单相无刷直流电机、三相无刷直流电机、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同步磁阻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等电机中的任意一种,载流剂泵380的驱动电机可以采用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单相异步电机、感应电机、有刷直流电机、单相无刷直流电机、三相无刷直流电机、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同步磁阻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等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来讲,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风机382采用第一风机电机3821进行驱动,第二风机383采用第二风机电机3831进行驱动,且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均与控制装置310电性连接,通过控制装置310对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进行控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的启停以及工作功率,进而实现对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的档位和转速进行控制。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可以均为对旋风机等。
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310还分别与压缩机377、显示装置390、接收线圈Lr1和电池包320电性连接,从而对压缩机377进行控制,以及控制装置310还可以将获取到充电信息和温度信息等信息发送给显示装置390进行显示,还可以响应用户在显示装置390的操作请求,根据操作请求对无线空调器300进行控制,例如用户操作请求为制冷模式且制冷至20℃,则对用户操作请求进行响应,控制无线空调器300进行制冷且设定制冷最低温度为20℃。以及,控制装置310分别与接收线圈Lr1和电池包320电性连接,用于将接收线圈Lr1接收的电能转换为存储至电池包320的电能,或者将电池包320释放的电能转换为向无线空调器300的供电的电能。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310还可以包括用于电性连接压缩机377的第一逆变模块314,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第一逆变模块314用于在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下,控制压缩机377运转。
具体地,空调控制器312还包括压缩机驱动电路3771,输入端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输出端与第一逆变模块314电性连接,用于通过空调控制器312和第一逆变模块314驱动压缩机377。其中,压缩机驱动电路3771用于将空调控制器312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将放大的控制信息输出给第一逆变模块314。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若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则控制装置310还包括用于电性连接第一风机382的第二逆变模块315,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第二逆变模块315基于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控制第一风机382运转,以使得第一风机382将空气流经蒸发器379以实现热交换;以及,用于电性连接第二风机383的第三逆变模块384,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第三逆变模块384基于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控制第二风机383运转,以使得第二风机383将空气流经冷凝器378以实现热交换。
结合图4所示的,第一逆变模块314可以采用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器件)1功率器件,相应地,第二逆变模块315可以采用IPM2功率器件,以及第三逆变模块384可以采用IMP3功率器件,或者更为简单的,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晶体管替代,用以控制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是否运行,而不控制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运行时的具体运行参数。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参见图3,控制装置310还包括用于电性连接接收线圈Lr1的无线受电模块311,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无线受电模块311用于在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下变换处理无线传输的电能。
具体来讲,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入端与接收线圈Lr1电性连接,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逆变模块314与压缩机377电性连接,第一逆变模块314还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从而,第一逆变模块314在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和无线受电模块311的供电下,控制压缩机377工作,以使得压缩机377的冷媒输出到冷凝器378或者蓄能装置373中。以及,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逆变模块315与第一风机电机3821电性连接,第二逆变模块315还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从而,第二逆变模块315在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和无线受电模块311的供电下,控制第一风机电机3821工作,以驱动第一风机382工作。以及,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逆变模块384与第二风机电机3831电性连接,第三逆变模块384还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从而,第三逆变模块384在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和无线受电模块311的供电下,控制第二风机电机3831工作,以驱动第二风机383工作。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3和图4,无线受电模块311包括:桥式整流电路3111和受电调压电路3112,其中,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交流输入端与接收线圈Lr1电性连接。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交流输入端与接收线圈Lr1电性连接,对接收线圈Lr1接收的电能进行整流处理。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输入端与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模块314的输入端和第二逆变模块3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受电调压电路3112用于对桥式整流电路3111输出的电能进行降压处理,并向第一逆变模块314的输入端和第二逆变模块315进行输电。
如图4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3111用于将接收线圈Lr1接收到的电能进行交流-直流变换成直流母线电压+VDC1;直流母线电压+VDC1再经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直流-直流变换(升压或者降压)后,成为第一逆变模块314、第二逆变模块315和第三逆变模块384需求的直流母线电压+VDC2。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下,参考图5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3111可以包括谐振电容C、桥式整流器以及第一滤波电容E1,谐振电容C一端电性连接桥式整流器的一个交流输入端,谐振电容C另一端与接收线圈Lr1一端电性连接,电性连接桥式整流器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接收线圈Lr1另一端。接桥式整流器的两个直流输出端对应电性连接第一滤波电容E1的正负极,第一滤波电容E1的负极接地。
其中,桥式整流器可以是全桥同步整流器、半桥同步整流器以及不控整流器中的任意一种硬件拓扑。举例来讲,参考图5所示,桥式整流器可以是包括第一功率器件Q1、第二功率器件Q2、第三功率器件Q3以及第四功率器件Q4的全桥同步整流器。其中,Q1、Q2、Q3、Q4可以为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MOS管、三极管等中任意一种晶体管。
为了驱动桥式整流电路3111,空调控制器312包括:控制芯片3121;整流驱动电路3122,整流驱动电路3122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3122的输出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3111电性连接,具体的,整流驱动电路3122的桥式整流器中每个功率器件的栅极控制端电性连接,以控制Q1、Q2、Q3、Q4通断。
具体的,受电调压电路3112可以为单独的升压电路、单独的降压电路,或者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两者同时存在,或者是升降压复用电路。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不设置受电调压电路3112,即无线受电模块311仅仅有桥式整流电路3111,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输出端直接与第一逆变模块314、第二逆变模块315电性连接。
举例来讲,参考图5所示,受电调压电路3112可以是由第五功率器件Q5、第一电感L1、第六功率器件Q6、第七功率器件Q7、第八功率器件Q8和第二滤波电容E2构成的升降压复用电路,其中,第二滤波电容E2的负极接地,通过第五功率器件Q5、第六功率器件Q6、第七功率器件Q7和第八功率器件Q8通断,实现升压处理或者降压处理。
对应的,为了驱动受电调压电路3112,空调控制器312还包括:调压驱动电路3413,调压驱动电路3413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调压驱动电路3413的输出端与受电调压电路3112中每个功率器件Q5、Q6、Q7和Q8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此能够控制功率器件Q5、Q6、Q7、Q8和第一电感L1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空调器300包括:空调通信模块316,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其中,空调通信模块316用于与向无线空调器300无线输电的外部供电装置进行通信,以控制向无线空调器300无线输电的外部供电装置处于待机或者能量发射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参考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显示装置390,则控制装置310还包括:辅助电源317,与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对无线受电模块311输出的直流电能进行调压,并向无线空调器300的显示装置390提供调压处理后的直流电能。
具体的,可以与桥式整流电路3111输出端或者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将直流母线电压+VDC1或者直流母线电压+VDC2进行降压处理,得到显示装置390所需要的电压,给显示装置390供电。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参见图5,空调控制器312还包括第一风机驱动电路3822,第一风机驱动电路3822的输出端与第二逆变模块315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一风机驱动电路3822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第二风机驱动电路3832,第二风机驱动电路3832的输出端与第三逆变模块384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二风机驱动电路3832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其中,第一风机驱动电路3822和第二风机驱动电路3832用于将空调控制器312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空调控制器312,还包括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6,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6的输入端与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6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6可以设置在E1的两端,用于实时检测E1两端的电压,并将实时检测到的E1两端的电压传输给控制芯片3121;包括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7,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7的输入端与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7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其中,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7可以设置在E2的两端,用于实时检测E1两端的电压,并将实时检测到的E2两端的电压传输给控制芯片3121;以及,包括母线电流检测电路312B,母线电流检测电路312B的输入端与受电调压电路3112电性连接,母线电流检测电路312B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
相应地,为了使得母线电流检测电路312B正常工作,还可以包括电阻R1,电阻R1设置在第八功率器件Q8与第二滤波电容E2之间,母线电流检测电路312B的输入端与电阻R1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用于实时获取通过电阻R1的电流,并将其传输至控制芯片3121,在检测到通过电阻R1的电流超过设定电流时,可以通过控制功率器件Q5、Q6、Q7、Q8和第一电感L1的通断,以降低通过电阻R1的电流,使得降低后的电流不大于设定电流,从而实现对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保护,降低受电调压电路3112因为电流过高导致损害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为了无线空调器使用场景更加多样化,不受电源限制,可以在户外等没有电网接入端口的场景下使用,参考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线空调器300还可以包括电池包320,控制装置310对应还包括充放电调压电路313,充放电调压电路313的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输出端以及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充放电调压电路313的另一端与电池包320电性连接;在需要电池包320向无线空调器300的负载进行供电时,电池包320释放的电能经充放电调压电路313进行直流-直流变换的调压变换处理,再经受电调压电路3112进行直流-直流变换的调压处理,并将调压处理后的电能向无线空调器300的至少一个负载供电。在需要向电池包320充电时,接收线圈Lr1接收的电能,经桥式整流电路3111进行交流-直流变换的整流处理,再经充放电调压电路313进行直流-直流变换的调压变换处理后向电池包320进行充电。
参见图5,充放电调压电路313用于将桥式整流电路3111输出的电能进行转换,并将变换后电能存储至电池包320,或者将电池包320释放的电能进行转换并输出至受电调压电路3112;受电调压电路3112对充放电调压电路313输出的电能进行升压处理,并向第一逆变模块314的输入端、第二逆变模块315和第三逆变模块384输电。
具体的,充放电调压电路313可以为单独的升压电路、单独的降压电路,或者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两者同时存在,或者是升降压复用电路。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不设置充放电调压电路313,即无线受电模块311仅仅有桥式整流电路3111,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输出端直接与第一逆变模块314、第二逆变模块315和第三逆变模块384电性连接。
举例来讲,参考图5所示,充放电调压电路313可以是由第九功率器件Q9、第二电感L2、第十功率器件Q10和第三滤波电容E3构成的充放电调压电路313,其中,第三滤波电容E3的负极接地,通过第九功率器件Q9和第十功率器件Q10通断,实现升压处理或者降压处理。
对应的,为了驱动充放电调压电路313,空调控制器312还包括充放电驱动电路312A,充放电驱动电路312A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充放电驱动电路312A的输出端与受电调压电路3112中每个功率器Q9和Q10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此能够控制功率器件Q9、Q10和第二电感L2的通断。
进一步的,空调控制器312还包括充放电流检测电路3128,充放电流检测电路3128的输入端与充放电调压电路313电性连接,充放电流检测电路3128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其中,充放电流检测电路3128可以设置在E3的两端,用于实时检测E3两端的电压,并将实时检测到的E3两端的电压传输给控制芯片3121;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129,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129的输入端与充放电调压电路313电性连接,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129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
相应地,为了使得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129正常工作,还可以包括电阻R2,电阻R2设置在第十功率器件Q10与第三滤波电容E3之间,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129的输入端与电阻R2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用于实时获取通过电阻R2的电流,并将其传输至控制芯片3121,在检测到通过电阻R2的电流超过设定电流时,可以通过控制功率器件Q9、Q10和第二电感L2的通断,以降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使得降低后的电流不大于设定电流,从而实现对充放电流检测电路3128的保护,降低充放电流检测电路3128因为电流过高导致损害的概率。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设定电路可以由人工或无线空调器300自行设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备。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10还包括适配调压电路388,适配调压电路388的一端与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分别与第一逆变模块314、第二逆变模块315和第三逆变模块384;在需要向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供电时,通过适配调压电路388进行直流-直流变换的调压处理,并将调压处理后的电能向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进行供电,以使得通过适配调压电路388调压处理后的电压与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中每个部件所需电压匹配。
具体的,适配调压电路388可以为单独的升压电路、单独的降压电路,或者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两者同时存在,或者是升降压复用电路。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不设置适配调压电路388。
举例来讲,参考图5所示,适配调压电路388可以是由第十一功率器件11、第三电感L3和第四滤波电容E4构成的调压电路,其中,第四滤波电容E4的负极接地,第十一功率器件11通断,实现降压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参考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显示装置390,则控制装置310还包括:辅助电源317,与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对无线受电模块311输出的直流电能进行调压,并向无线空调器300的显示装置390提供调压处理后的直流电能。
其中,显示装置390电性连接控制装置310,可以显示电池包320的充电信息,以及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的档位和风速等风机运行信息,还可以显示无线空调器300的制冷温度与室内温度等温度信息,还也显示无线空调器300的操作信息例如制冷、换风和除湿等。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90可以是LED和LCD等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空调器300包括:空调通信模块316,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空调通信模块316用于与向无线空调器300无线输电的外部供电装置进行通信,以控制向无线空调器300无线输电的外部供电装置处于待机或者能量发射状态。其中,空调通信模块316可以是蓝牙、信号载波、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等无线通信模块等。
参见图5,本说明书提供的无线空调器300有多种运行方式。无线空调器300的第一种运行方式为制冷运行方式,具体包括:接收线圈Lr1接收到无线充电器传输过来的电磁能后,经无线受电模块311调压后,转换成需求电压例如+VDC2给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进行供电,若转换成的需求电压高于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的工作电压例如+VFM,则还需经过适配调压电路388降压后给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供电,由于第一风机电机3821与第一风机382相连,第二风机电机3831与第二风机383相连,如此,使得第一风机382、第二风机383和压缩机377在供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如此,在压缩机377正常工作时,使得冷媒从压缩机377从流出后,使得冷媒依次流经管路的冷凝器378、节流部件381和蒸发器379,再回到压缩机377,其中,冷媒在流经冷凝器378时,通过第二风机383使得空气流经冷凝器378,对冷媒进行散热换热,实现制冷作用;以及在换热后的冷媒流经蒸发器379时,通过第一风机382使得空气流经蒸发器379,对冷媒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中,由于无线空调器300中设置有接收线圈Lr1,可以接收无线充电器传输的电磁能,再转换成电能以供无线空调器300运行,此时,无线空调器300无需电性连接电网即可工作,能够在户外等不方便接插市电的场景下使用,使得无线空调器300的应用场景更广,使得用户的体验更好。
而且,由于无线空调器300中设置有电池包320,能够通过电池包320给无线空调器300供电以使得无线空调器300正常运行,也无需电性连接电网,此时,还可以无需携带无需充电器,通过无线空调器300自身携带的电池包320即可使得无线空调器300工作,能够进一步的在户外等不方便接插市电的场景下使用,使得无线空调器300的应用场景更广,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二:
具体来讲,在无线空调器300为冷暖无线空调器300时,如图6所示,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冷凝器378与蒸发器379,压缩机377通过管路依次与冷凝器378和蒸发器379连通。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冷凝器378与蒸发器379连通的管路还可以设置节流部件381以通过节流部件381实现节流降压的目的。
具体地,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四通阀389,四通阀389分别与压缩机377、冷凝器378和蒸发器379连通,且四通阀389与控制装置310电性连接。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在四通阀389处于第一状态(此时无线空调器300处于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冷媒从压缩机377流出后,依次流经四通阀389、冷凝器378和蒸发器379,再通过四通阀389回传至压缩机377,从而实现制冷或除湿。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四通阀389处于第二状态(此时无线空调器300处于制热模式),冷媒从压缩机377流出后,依次流经冷冻回路的四通阀389、蒸发器379和冷凝器378,再通过四通阀389回传至压缩机377,从而实现制热功能。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冷凝器378与蒸发器379连通的管路还可以设置节流部件381以通过节流部件381实现节流降压的目的。
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中,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第一风机382,与蒸发器379相对设置,第一风机382的运转用于带动蒸发器379所在位置的空气流动;第二风机383,与冷凝器378相对设置,第二风机383的运转用于带动冷凝器378所在位置的空气流动,其中,控制装置310分别与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电性连接,用于实现对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的控制,例如可以控制第一风机382的档位和风速等,也可以控制第二风机383的档位和风速等。
此时,在四通阀389处于第一状态(此时无线空调器300处于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冷媒从压缩机377流出后,依次流经四通阀389、冷凝器378、节流部件381和蒸发器379,再通过四通阀389回传至压缩机377,从而实现制冷或除湿。其中,冷媒在流经冷凝器378时,通过第二风机383使得空气流经冷凝器378,对冷媒进行散热;以及在散热后的冷媒流经蒸发器379时,通过第一风机382使得空气流经蒸发器379,对冷媒进行换热,以起到制冷或除湿作用。
以及,在四通阀389处于第二状态(此时无线空调器300处于制热模式),冷媒从压缩机377流出后,依次流经冷冻回路的四通阀389、蒸发器379、节流部件381和冷凝器378,再通过四通阀389回传至压缩机377,从而实现制热功能。其中,冷媒在流经蒸发器379时,通过第一风机382使得空气流经蒸发器379,对冷媒进行加热;以及在加热后的冷媒流经冷凝器378时,通过第二风机383使得空气流经冷凝器378,对冷媒进行换热,以起到制热作用。
具体地,接收线圈Lr1在接收到无线充电装置或者无线储能装置无线传输的电能之后,将电能传输至控制装置310,控制装置310对接收线圈Lr1接收的电能进行转换,转换成与无线空调器300匹配的电能,匹配的电能可以是电压匹配和/或电流匹配等,以降低接收线圈Lr1接收的电能直接给无线空调器300进行供电时由于电能匹配度低导致无线空调器300损坏的概率。
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中,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电池包320,且控制装置310与电池包320电性连接,用于将接收线圈Lr1接收的电能转换为存储至电池包320的电能,或者将电池包320释放的电能转换为向无线空调器300的供电的电能,通过控制装置310进行电能转换,以降低由于电能匹配度低导致电池包320和无线空调器300的部件损坏的概率。
其中,电池包320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电池包320的具体叙述,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的驱动电机也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的驱动电机的具体叙述,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具体来讲,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风机382采用第一风机电机3821进行驱动,第二风机383采用第二风机电机3831进行驱动,且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均与控制装置310电性连接,通过控制装置310对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进行控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的启停以及工作功率,进而实现对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的档位和转速进行控制。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可以均为对旋风机等。
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310还分别与压缩机377、显示装置390、四通阀389、接收线圈Lr1和电池包320电性连接,从而对压缩机377、四通阀389进行控制,以及控制装置310还可以将获取到充电信息和温度信息等信息发送给显示装置390进行显示,还可以响应用户在显示装置390的操作请求,根据操作请求对无线空调器300进行控制,例如用户操作请求为制热模式且制冷至26℃,则对用户操作请求进行响应,控制无线空调器300进行制热且设定制热最高温度为26℃。以及,控制装置310分别与接收线圈Lr1和电池包320电性连接,用于将接收线圈Lr1接收的电能转换为存储至电池包320的电能,或者将电池包320释放的电能转换为向无线空调器300的供电的电能。以及,控制装置310与四通阀389电性连接,可以控制四通阀389中的导通管道,以控制四通阀389的当前状态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四通阀389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四通阀389中的导通管道,以控制四通阀389的当前状态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10还可以包括用于电性连接压缩机377的第一逆变模块314,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第一逆变模块314用于在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下,控制压缩机377运转。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若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则控制装置310还包括用于电性连接第一风机382的第二逆变模块315,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第二逆变模块315基于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控制第一风机382运转,以使得第一风机382将空气流经蒸发器379以实现热交换;以及,用于电性连接第二风机383的第三逆变模块384,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第三逆变模块384基于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控制第二风机383运转,以使得第二风机383将空气流经冷凝器378以实现热交换。
结合图8所示的,第一逆变模块314可以采用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器件)1功率器件,相应地,第二逆变模块315可以采用IPM2功率器件,以及第三逆变模块384可以采用IMP3功率器件,或者更为简单的,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晶体管替代,用以控制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是否运行,而不控制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运行时的具体运行参数。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10还包括用于电性连接接收线圈Lr1的无线受电模块311,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无线受电模块311用于在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下变换处理无线传输的电能。
具体来讲,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入端与接收线圈Lr1电性连接,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逆变模块314与压缩机377电性连接,第一逆变模块314还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从而,第一逆变模块314在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和无线受电模块311的供电下,控制压缩机377工作,以使得压缩机377的冷媒输出到冷凝器378或者蓄能装置373中。以及,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逆变模块315与第一风机电机3821电性连接,第二逆变模块315还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从而,第二逆变模块315在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和无线受电模块311的供电下,控制第一风机电机3821工作,以驱动第一风机382工作。以及,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逆变模块384与第二风机电机3831电性连接,第三逆变模块384还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从而,第三逆变模块384在空调控制器312的驱动和无线受电模块311的供电下,控制第二风机电机3831工作,以驱动第二风机383工作。
具体的,无线受电模块311包括:桥式整流电路3111和受电调压电路3112,其中,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交流输入端与接收线圈Lr1电性连接。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交流输入端与接收线圈Lr1电性连接,对接收线圈Lr1接收的电能进行整流处理。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输入端与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模块314的输入端和第二逆变模块3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受电调压电路3112用于对桥式整流电路3111输出的电能进行降压处理,并向第一逆变模块314的输入端343和所述第二逆变模块315进行输电。
如图8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3111用于将接收线圈Lr1接收到的电能进行交流-直流变换成直流母线电压+VDC1;直流母线电压+VDC1再经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直流-直流变换(升压或者降压)后,成为第一逆变模块314、第二逆变模块315和第三逆变模块384需求的直流母线电压+VDC2。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下,参考图8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3111可以包括谐振电容C、桥式整流器以及第一滤波电容E1,谐振电容C一端电性连接桥式整流器的一个交流输入端,谐振电容C另一端与接收线圈Lr1一端电性连接,桥式整流器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接收线圈Lr1另一端。接桥式整流器的两个直流输出端对应电性连接第一滤波电容E1的正负极,第一滤波电容E1的负极接地。
其中,桥式整流器可以是全桥同步整流器、半桥同步整流器以及不控整流器中的任意一种硬件拓扑。举例来讲,参考图8所示,桥式整流器可以是包括第一功率器件Q1、第二功率器件Q2、第三功率器件Q3以及第四功率器件Q4的全桥同步整流器。其中,Q1、Q2、Q3、Q4可以为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MOS管、三极管等中任意一种晶体管。
为了驱动桥式整流电路3111,空调控制器312包括:控制芯片3121;整流驱动电路3122,整流驱动电路3122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整流驱动电路3122的输出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3111电性连接,具体的,整流驱动电路3122的桥式整流器中每个功率器件的栅极控制端电性连接,以控制Q1、Q2、Q3、Q4通断。
具体的,受电调压电路3112可以为单独的升压电路、单独的降压电路,或者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两者同时存在,或者是升降压复用电路。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不设置受电调压电路3112,即无线受电模块311仅仅有桥式整流电路3111,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输出端直接与第一逆变模块314、第二逆变模块315电性连接。
举例来讲,参考图8所示,受电调压电路3112可以是由第五功率器件Q5、第一电感L1、第六功率器件Q6、第七功率器件Q7、第八功率器件Q8和第二滤波电容E2构成的升降压复用电路,其中,第二滤波电容E2的负极接地,通过第五功率器件Q5、第六功率器件Q6、第七功率器件Q7和第八功率器件Q8通断,实现升压处理或者降压处理。
对应的,为了驱动受电调压电路3112,空调控制器312还包括:调压驱动电路3413,调压驱动电路3413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调压驱动电路3413的输出端与受电调压电路3112中每个功率器件Q5、Q6、Q7和Q8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此能够控制功率器件Q5、Q6、Q7、Q8和第一电感L1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空调器300包括:空调通信模块316,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其中,空调通信模块316用于与向无线空调器300无线输电的外部供电装置进行通信,以控制向无线空调器300无线输电的外部供电装置处于待机或者能量发射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参考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显示装置390,则控制装置310还包括:辅助电源317,与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对无线受电模块311输出的直流电能进行调压,并向无线空调器300的显示装置390提供调压处理后的直流电能。
具体的,可以与桥式整流电路3111输出端或者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将直流母线电压+VDC1或者直流母线电压+VDC2进行降压处理,得到显示装置390所需要的电压,给显示装置390供电。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参见图8,空调控制器312还包括载流剂泵驱动电路3802,载流剂泵驱动电路3802输出端与放能控制开关319电性连接,输入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其中,载流剂泵驱动电路3802用于将空调控制器312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参见图8,空调控制器312还包括第一风机驱动电路3822,第一风机驱动电路3822的输出端与第二逆变模块315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一风机驱动电路3822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第二风机驱动电路3832,第二风机驱动电路3832的输出端与第三逆变模块384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二风机驱动电路3832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其中,第一风机驱动电路3822和第二风机驱动电路3832用于将空调控制器312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空调控制器312,还包括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6,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6的输入端与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6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6可以设置在E1的两端,用于实时检测E1两端的电压,并将实时检测到的E1两端的电压传输给控制芯片3121;包括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7,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7的输入端与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7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其中,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127可以设置在E2的两端,用于实时检测E1两端的电压,并将实时检测到的E2两端的电压传输给控制芯片3121;以及,包括母线电流检测电路312B,母线电流检测电路312B的输入端与受电调压电路3112电性连接,母线电流检测电路312B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
相应地,为了使得母线电流检测电路312B正常工作,还可以包括电阻R1,电阻R1设置在第八功率器件Q8与第二滤波电容E2之间,母线电流检测电路312B的输入端与电阻R1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用于实时获取通过电阻R1的电流,并将其传输至控制芯片3121,在检测到通过电阻R1的电流超过设定电流时,可以通过控制功率器件Q5、Q6、Q7、Q8和第一电感L1的通断,以降低通过电阻R1的电流,使得降低后的电流不大于设定电流,从而实现对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保护,降低受电调压电路3112因为电流过高导致损害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为了无线空调器使用场景更加多样化,不受电源限制,可以在户外等没有电网接入端口的场景下使用,参考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线空调器300还可以包括电池包320,控制装置310对应还包括充放电调压电路313,充放电调压电路313的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输出端以及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充放电调压电路313的另一端与电池包320电性连接;在需要电池包320向无线空调器300的负载进行供电时,电池包320释放的电能经充放电调压电路313进行直流-直流变换的调压变换处理,再经受电调压电路3112进行直流-直流变换的调压处理,并将调压处理后的电能向无线空调器300的至少一个负载供电。在需要向电池包320充电时,接收线圈Lr1接收的电能,经桥式整流电路3111进行交流-直流变换的整流处理,再经充放电调压电路313进行直流-直流变换的调压变换处理后向电池包320进行充电。
充放电调压电路313用于将桥式整流电路3111输出的电能进行转换,并将变换后电能存储至电池包320,或者将电池包320释放的电能进行转换并输出至受电调压电路3112;受电调压电路3112对充放电调压电路313输出的电能进行升压处理,并向第一逆变模块314的输入端、第二逆变模块315和第三逆变模块384输电。
具体的,充放电调压电路313可以为单独的升压电路、单独的降压电路,或者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两者同时存在,或者是升降压复用电路。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不设置充放电调压电路313,即无线受电模块311仅仅有桥式整流电路3111,桥式整流电路3111的输出端直接与第一逆变模块314、第二逆变模块315和第三逆变模块384电性连接。
举例来讲,参考图8所示,充放电调压电路313可以是由第九功率器件Q9、第二电感L2、第十功率器件Q10和第三滤波电容E3构成的充放电调压电路313,其中,第三滤波电容E3的负极接地,通过第九功率器件Q9和第十功率器件Q10通断,实现升压处理或者降压处理。
对应的,为了驱动充放电调压电路313,空调控制器312还包括充放电驱动电路312A,充放电驱动电路312A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充放电驱动电路312A的输出端与受电调压电路3112中每个功率器Q9和Q10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此能够控制功率器件Q9、Q10和第二电感L2的通断。
进一步的,空调控制器312还包括充放电流检测电路3128,充放电流检测电路3128的输入端与充放电调压电路313电性连接,充放电流检测电路3128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其中,充放电流检测电路3128可以设置在E3的两端,用于实时检测E3两端的电压,并将实时检测到的E3两端的电压传输给控制芯片3121;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129,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129的输入端与充放电调压电路313电性连接,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129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
相应地,为了使得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129正常工作,还可以包括电阻R2,电阻R2设置在第十功率器件Q10与第三滤波电容E3之间,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129的输入端与电阻R2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控制芯片3121电性连接,用于实时获取通过电阻R2的电流,并将其传输至控制芯片3121,在检测到通过电阻R2的电流超过设定电流时,可以通过控制功率器件Q9、Q10和第二电感L2的通断,以降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使得降低后的电流不大于设定电流,从而实现对充放电流检测电路3128的保护,降低充放电流检测电路3128因为电流过高导致损害的概率。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设定电流可以由人工或无线空调器300自行设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备。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10还包括适配调压电路388,适配调压电路388的一端与受电调压电路311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分别与第一逆变模块314、第二逆变模块315和第三逆变模块384;在需要向载流剂泵380、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供电时,通过适配调压电路388进行直流-直流变换的调压处理,并将调压处理后的电能向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进行供电,以使得通过适配调压电路388调压处理后的电压与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中每个部件所需电压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四通阀389可以通过适配调压电路388和/或无线受电模块311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
具体的,适配调压电路388可以为单独的升压电路、单独的降压电路,或者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两者同时存在,或者是升降压复用电路。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不设置适配调压电路388。
举例来讲,参考图8所示,适配调压电路388可以是由第十一功率器件11、第三电感L3和第四滤波电容E4构成的调压电路,其中,第四滤波电容E4的负极接地,第十一功率器件11通断,实现降压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参考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空调器300还包括显示装置390,则控制装置310还包括:辅助电源317,与无线受电模块3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对无线受电模块311输出的直流电能进行调压,并向无线空调器300的显示装置390提供调压处理后的直流电能。
其中,显示装置390电性连接控制装置310,可以显示电池包320的充电信息,以及第一风机382和第二风机383的档位和风速等风机运行信息,还可以显示无线空调器300的制冷温度与室内温度等温度信息,还也显示无线空调器300的操作信息例如制冷、换风和除湿等。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90可以是LED和LCD等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空调器300包括:空调通信模块316,与空调控制器312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空调通信模块316用于与向无线空调器300无线输电的外部供电装置进行通信,以控制向无线空调器300无线输电的外部供电装置处于待机或者能量发射状态。其中,空调通信模块316可以是蓝牙、信号载波、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等无线通信模块等。
参见图8,本说明书提供的无线空调器300有多种运行方式。无线空调器300的第一种运行方式为制冷运行方式,具体包括:接收线圈Lr1接收到无线充电器传输过来的电磁能后,经无线受电模块311调压后,转换成需求电压例如+VDC2给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进行供电,若转换成的需求电压高于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的工作电压例如+VFM,则还需经过适配调压电路388降压后给压缩机377、第一风机电机3821和第二风机电机3831供电,如此,使得第一风机382、第二风机383和压缩机377在供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当然,还需要对四通阀389进行供电,以使得四通阀389的通道的通断。
如此,在第一种运行方式为制冷运行方式时,此时,压缩机377正常工作且四通阀389处于第一状态,使得冷媒从压缩机377从流出后,使得冷媒依次管路的四通阀389、冷凝器378、节流部件381和蒸发器379,再回到压缩机377,其中,冷媒在流经冷凝器378时,通过第二风机383使得空气流经冷凝器378,对冷媒进行散热;以及在散热后的冷媒流经蒸发器379时,通过第一风机382使得空气流经蒸发器379,对冷媒进行换热,以起到制冷作用。
以及,在第二种运行方式具体为制热运行方式时,此时,压缩机377正常工作且四通阀389处于第二状态,使得冷媒从压缩机377流出后,使得冷媒依次流经冷冻回路的四通阀389、蒸发器379、节流部件381和冷凝器378,再通过四通阀389回传至压缩机377。其中,冷媒在流经蒸发器379时,通过第一风机382使得空气流经蒸发器379,对冷媒进行加热;以及在加热后的冷媒流经冷凝器378时,通过第二风机383使得空气流经冷凝器378,对冷媒进行换热,以起到制热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中,由于无线空调器300中设置有接收线圈Lr1,可以接收无线充电器传输的电磁能,再转换成电能以供无线空调器300运行,此时,无线空调器300无需连接电网即可工作,能够在户外等不方便接插市电的场景下使用,使得无线空调器300的应用场景更广,使得用户的体验更好。
而且,由于无线空调器300中设置有电池包320,能够通过电池包320给无线空调器300供电以使得无线空调器300正常运行,也无需连接电网,此时,还可以无需携带无需充电器,通过无线空调器300自身携带的电池包320即可使得无线空调器300工作,能够进一步的在户外等不方便接插市电的场景下使用,使得无线空调器300的应用场景更广,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施,那么可将功能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媒体予以传输。其它实例及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精神内。举例来说,归因于软件的性质,上文所描述的功能可使用由处理器、硬件、固件、硬连线或这些中的任何者的组合执行的软件实施。此外,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控制装置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接收线圈,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空调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电性连接;
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的无线受电模块,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电性连接所述压缩机的第一逆变模块,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蒸发器相对设置的第一风机和与冷凝器相对设置的第二风机,还包括:
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风机的第二逆变模块,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
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风机的第三逆变模块,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受电模块,包括:
桥式整流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接收线圈;
受电调压电路,所述受电调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受电调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器,包括:
控制芯片;
整流驱动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电性连接;
调压驱动电路,所述调压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调压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受电调压电路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器,还包括:
第一风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风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逆变模块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风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第二风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风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逆变模块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风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器,还包括:
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受电调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母线电流检测电路,所述母线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受电调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母线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充放电调压电路,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另一端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无线空调器的电池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器,还包括:
充放电流检测电路,所述充放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充放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电源,与所述无线受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用于对所述无线受电模块的输出电能进行调压,并向所述无线空调器的显示装置提供调压后的电能。
11.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调通信模块,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空调通信模块配置为与无线充电装置或无线储能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或者无线储能装置配置为向所述无线空调器无线输电。
12.一种无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CN202122563544.7U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216693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3544.7U CN216693934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3544.7U CN216693934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3934U true CN216693934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9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63544.7U Active CN216693934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3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7068B2 (en) Vehicl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thereof
US10344998B2 (en) Air conditioner
CA2764994C (en) Enclosure hous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having hybrid hvac/r system with power back-up
US10267526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CA2830253C (en) A system for generating electrical energy from waste energy
CN216203946U (zh) 一种空调器
JP2012172913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6693934U (zh) 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CN216216102U (zh) 一种空调机组
CN216436892U (zh) 一种空调机组
CN217464707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7464706U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CN216384688U (zh) 一种空调器
WO2023065775A1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6007080A (zh) 一种空调器
CN116007083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CN116007082A (zh) 一种空调器
CN116007241A (zh) 一种空调器
CN211364326U (zh) 储能式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216693841U (zh) 一种蓄能装置及空调器
WO2023065776A1 (zh) 空调机组、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16204177U (zh) 一种无线空调器及其控制装置
CN116481093A (zh) 一种蓄能装置及空调器
WO2023065777A1 (zh) 空调机组、无线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16216101U (zh) 一种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