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88288B - 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88288B
CN107988288B CN201711304668.5A CN201711304668A CN107988288B CN 107988288 B CN107988288 B CN 107988288B CN 201711304668 A CN201711304668 A CN 201711304668A CN 107988288 B CN107988288 B CN 1079882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carbon source
culture
solution
propionibacter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046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88288A (zh
Inventor
郑丽雪
王立梅
齐斌
王家皓
徐田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13046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882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88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8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88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8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21/00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培养;2)扩大培养;3)将上述步骤(2)中扩大培养好的种子液按10%接种量接种至装有2L SLB培养基的5L发酵罐中,发酵温度为30℃、摇床转速100rpm下摇床发酵,发酵期间通入CO2使罐压保持0.05Mpa,控制pH为6.0,从发酵第96小时开始,每隔24小时分别补加碳源和氮源,连续补充5次,每次碳源、氮源分别补料100mL;碳源为75%乳酸钠和25%葡萄糖的混合碳源,碳源的添加浓度为2g/L~4g/L;氮源包括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的体积比为1:10~50,玉米酒糟清液的酒糟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4;本发明分批补料保证了高密度、高产率和高浓度培养丙酸杆菌的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酸杆菌细菌素的生产方法,具体是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天然防腐剂的开发应用受到广泛的重视。其中,天然防腐剂中的微生物源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Nisin)早在1969年就被FAO/WHO批准为高效安全天然食品防腐剂;ε-聚赖氨酸(ε-PL)于2003年10月被FDA批准为安全食品保鲜剂,美国、韩国和日本已经允许将ε-PL应用于食品保鲜防腐中;溶菌酶也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肉制品、水产品和乳制品等食品防腐中。此外,曲酸、纳他霉素、甲烷氧化菌素、罗伊氏菌素等微生物源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近年来,具有抑菌活性的丙酸杆菌代谢物(丙酸杆菌细菌素)也备受关注。法国罗地亚公司已经开发得到一种含有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新型生物防腐剂,得到了美国FDA的批准,产品已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销售。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孙帅老师将70%~80%的特氏丙酸杆菌代谢物与20%~30%的Nisin混合制成了一种新型生物防腐保鲜剂,这种保鲜剂天然安全无毒,而且抑菌谱广,将此保鲜剂应用于草莓的储藏中,大大降低了草莓的呼吸强度,减缓了草莓的失重率,降低了草莓的腐烂率。目前,国内的大量研究还是围绕着高产丙酸杆菌素菌株的制备,培养基的优化,代谢物的抑菌谱等方面,对于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研究较少,而高密度发酵是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前提。
近年来高密度发酵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原始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的成分研究。微生物在高密度发酵过程中,由于碳源和氮源的含量不足会限制微生物的生长,因此需要在高密度发酵过程中补加碳源和氮源。大量研究发现,单一碳源不利于丙酸杆菌的生长,丙酸杆菌的最适复合碳源为乳酸钠:葡萄糖=15:5g/L,在此基础上,研究还发现以每隔24h补加一次3g/L的复合碳源,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丙酸杆菌的抑菌活性。目前大量研究都集中在丙酸杆菌生长所需的碳源上,对氮源的研究比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氮源补加方式提高丙酸杆菌素产量的丙酸杆菌高密度发酵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Propionibacteriumfreudenreichii CS1420单菌落接种至改良PYG培养基中活化,30℃厌氧培养2.5天。本发明使用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CS1420进行高密度发酵实验,其保藏登记号为CCTCC NO:M
2015050,具体详见申请公布号CN104830734A的专利文献。改良PYG培养基配方与申请公布号CN104830734A的专利文献公开的相同。
(2)将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种子液按照10%接种量接入装有SLB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30℃下厌氧培养2.5天。所述SLB培养基配方为:胰酶水解酪素10.0g、酵母提取物5.0g、乳酸钠10.0g,蒸馏水1000mL,pH值7.0~7.2。
(3)将上述步骤(2)中扩大培养好的种子液按10%接种量接种至装有2LSLB培养基的5L发酵罐中,发酵温度为30℃、摇床转速100rpm下摇床发酵,发酵期间通入CO2使罐压保持0.05Mpa,控制pH为6.0,从发酵第96小时开始,每隔24小时分别补加碳源和氮源,连续补充5次,每次碳源、氮源分别补料100mL,所述补料速度为10mL/min。
所述碳源为75%乳酸钠和25%葡萄糖的混合碳源,所述碳源的添加浓度为2g/L~4g/L。所述碳源优选的添加浓度为2.5g/L。
所述氮源包括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所述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的体积比为1:10~50,所述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优选的体积比为1:30,所述玉米酒糟清液的酒糟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4。
上述酵母溶液的配置:取2g酵母粉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制成2g/L酵母溶液。
上述玉米酒糟清液配置:将酒糟与蒸馏水按照质量比1:4,在30℃下搅拌3小时,于离心机4200r/min离心5min过滤得到。该配置方法便于酒糟中营养物质充分溶解水中,更便于配置液体培养基。
在丙酸杆菌素的发酵过程中,不断分解利用还原糖,在进入发酵稳定期前大量消耗还原糖。在发酵进入稳定期后,丙酸杆菌素开始大量合成,由于其是蛋白质,而此时发酵液中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已经很低,限制了其高效合成。通过分批补加碳源和氮源的方式有助于丙酸杆菌在稳定期后高效合成丙酸杆菌素,提高丙酸杆菌素的产量。具体地,通过分批补加碳源和氮源降低发酵液中底物的浓度及发酵液粘度,底物浓度过高,菌体对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会降低。通过分批补料的方法降低底物浓度,在同一时间内营养成分的含量不会过高,从而解除底物抑制,提高菌体对氧和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同时又可以解除产物反馈抑制,即产物丙酸、乙酸和乳酸的反馈抑制,产物丙酸、乙酸和乳酸过多导致发酵液的pH降低过快,抑制菌体生长,一方面分批补料碳源和氮源,使其不能合成过量的丙酸、乙酸和丙酸;另一方面,玉米酒糟中富含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胆碱等。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是碱性氨基酸。胆碱是强有机碱,胆碱容易与酸(产物丙酸、乙酸和乳酸)反应生成更稳定的结晶盐。本发明添加比例的玉米酒糟清液,中和发酵产的丙酸、乙酸等,解除产物抑制,获得弱酸环境(pH值5.5左右),从而促进丙酸杆菌菌体生产,提高丙酸杆菌素产量。再者,解除葡萄糖分解阻遏效应,所谓阻遏效应是指葡萄糖或某些容易利用的碳源,其分解代谢产物阻遏某些诱导酶体系编码的基因转录的现象。葡萄糖的代谢产物降低了cAMP水平,即使有诱导剂存在,也不能合成分解其它糖的酶,只有葡萄糖消耗完,cAMP水平上升,才能开始转录、合成。所以当葡萄糖含量过多的时候就会抑制cAMP,从而导致不能合成分解乳酸钠的酶,从而菌体生长时不能利用乳酸钠。通过本发明的分批补料的方法使得在同一时间内葡萄糖的含量比较合适,不会抑制cAMP,进而菌体生长可以利用另一个碳源乳酸钠。综上,从而更有利于目的产物的生成。
丙酸杆菌能在葡萄糖、半乳糖、乳糖、阿拉伯糖等单一碳源培养基上生长。乳酸盐是丙酸杆菌可高效利用的碳源,其中乳酸钠是培养丙酸杆菌最常用的碳源。而葡萄糖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碳源,丙酸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酸盐的组合培养基中能更好地利用乳酸盐,从而提高丙酸杆菌素的产量。
丙酸杆菌在碳水化合物中生长缓慢。乳酸盐是丙酸杆菌可高效利用的碳源,其中乳酸钠是培养丙酸杆菌最常用的碳源。而葡萄糖作为底物时细胞内代谢物外流减少可以平衡细胞外的氧化还原能。在乳酸盐和葡萄糖混合培养基中,丙酸杆菌优先利用乳酸盐,产生乙酸和丙酸。在发酵中,乳酸钠和葡萄糖总是同时消耗的。作为共同底物,葡萄糖改变了丙酸和乙酸的克分子比,并增加了用于生物体生长的碳源部分。乳酸的浓度对丙酸杆菌生长有负面作用,葡萄糖和乳酸共同代谢时可以降低乳酸的生长抑制作用。因此,丙酸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酸盐的组合培养基中能更好地利用乳酸盐。
有研究表明2g/L酵母溶液是丙酸杆菌发酵最佳补加氮源,但酵母价格较高,工业化生产成本较大。而玉米和普通酒糟中都富含氨基酸,玉米酒糟中氨基酸含量很高,可以提供足够的氨基氮(用于补充发酵液中氨基氮),促进合成丙酸杆菌素,而且玉米酒糟价格低廉,可以大大降低工业化生产的成本,为工业化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酒糟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元素及少量的淀粉等营养物质,而玉米酒槽清液来源充足,运输方便且物美价廉,可以代替丙酸杆菌素的工业化生产中所需的氮源。
补料分批发酵作为一种发酵控制手段,对发酵产物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补料一般是在发酵进行至大量生成产物的阶段,因合成产物和维持细胞活动的需要,有选择地补充营养物质以促进发酵的进行。本发明的补料工艺能够有效控制微生物的中间代谢,使之向着有利于产物积累的方向发展。采用该补料速度和补料量,可以在丙酸杆菌发酵进入稳定期后补充丙酸杆菌素合成所需的还原糖和氨基氮,过慢的补料速度和过少的补料可能不能使丙酸杆菌素的合成最高效化,而过快的补料速度和过大的补料量可能会导致浪费,甚至会抑制丙酸杆菌素的合成。
抑菌活性的测定:将发酵液在4℃、6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用10%NaOH调至pH7.0,再用10%酒石酸调至pH5.5,然后将发酵液用截留量为3000u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去除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和杂多肽,得到丙酸杆菌素粗提物;将此抑菌物质用无菌的LB溶液进行2N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倍数的抑菌物质分别加入96孔酶标板中,每孔总体积为200μL,其中20μL为不同稀释倍数的抑菌物质,180μL为指示菌菌液;用20μL空白LB液体培养基和180μL指示菌菌液作为对照,将酶标板置于30℃条件下恒温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出用酶标液测定各加样孔在600nm处吸光度值;当OD600nm为对照组吸光值的一半时的稀释度定义为一个抑菌活性单位,单位为Au/mL。
玉米酒糟中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氨基酸可以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可以促进丙酸杆菌生长、提高丙酸杆菌素产量、增加产物的稳定性。酪氨酸(通过本发明氮源比例控制含量)是丙酸杆菌发酵的促进剂,是丙酸杆菌的生长因子,能促进丙酸杆菌菌体,提高丙酸杆菌素的产量。本发明氮源(比例)玉米酒糟中含有大量酪氨酸,不仅仅是丙酸杆菌发酵所需的氮源,同时也为丙酸杆菌提供了丰富的生长因子。而生长因子是调节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促进丙酸杆菌素的合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创新点是对高密度发酵中补料时碳源和氮源补加方式进行改进,本发明碳源和氮源补加方式,提高丙酸杆菌素的产量。
2.本发明的丙酸杆菌素高密度发酵方法,采用分批补料的策略,分批补料的参数优化保证了高密度、高产率和高浓度培养丙酸杆菌的实现。
3.本发明在丙酸杆菌发酵分批补料时,利用葡萄糖代替部分乳酸钠、玉米酒糟清液替代部分酵母,采用复合碳源和氮源的高密度发酵方法,补料玉米酒糟易获取,便于运输,更利于工业生产。
4.本发明中采用新型碳氮源补加方式的高度发酵法获得的丙酸杆菌素的抑菌活性最高为31.2AU/mL,补料成本却大大降低,更具有工业化生产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丙酸杆菌素的抑菌活性和菌体干重试验结果图。
图2为实施例2丙酸杆菌素的抑菌活性和菌体干重试验结果图。
图3为实施例3丙酸杆菌素的抑菌活性和菌体干重试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指示菌的制备:将活化好的大肠杆菌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中,37℃,220r/min震荡培养至菌液的OD600nm为0.2,然后用无菌LB培养基稀释100倍备用。
玉米酒糟清液的配置:将酒糟按照酒糟和蒸馏水质量比为1∶4,在30℃下搅拌3h,于离心机4200r/min离心5min过滤,得到酒糟滤液。
酵母溶液的配置:取2g酵母粉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制成2g/L酵母溶液。
下述实施例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将发酵液在4℃、6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用10%NaOH调至pH7.0,再用10%酒石酸调至pH5.5,然后将发酵液用截留量为3000u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去除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和杂多肽,得到丙酸杆菌素粗提物。将此抑菌物质用无菌的LB溶液进行2N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倍数的抑菌物质分别加入96孔酶标板中,每孔总体积为200μL,其中20μL为不同稀释倍数的抑菌物质,180μL为指示菌菌液。用20μL空白LB液体培养基和180μL指示菌菌液作为对照,将酶标板置于30℃条件下恒温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出用酶标液测定各加样孔在600nm处吸光度值。当OD600nm为对照组吸光值的一半时的稀释度定义为一个抑菌活性单位,单位为Au/mL。
实施例1
1、种子培养:将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CS1420单菌落接种至改良PYG培养基中活化,30℃厌氧培养2.5天。改良PYG培养基配方:酪蛋白胨5.0g,蛋白胨5.0g,酵母提取物10.0g,牛肉提取物5.0g,葡萄糖5.0g,K2HPO4 2.0g,吐温80 1.0ml,刃天青1.0ml,盐溶液(配方附下)40.0ml,蒸馏水950.0ml,氯化血红素溶液(配方附下)10.0ml,维生素K1溶液(配方附下)0.2ml,L-半胱氨酸0.5g,pH 7.2。盐溶液:CaCl2·2H2O 0.25g,MgSO4·7H2O 0.5g,K2HPO4 1.0g,KH2PO4 1.0g,NaHCO3 10.0g,NaCl 2.0g,蒸馏水1.0L。氯化血红素溶液:氯化血红素50.0mg,1N NaOH 1.0ml,蒸馏水99.0ml。维生素K1溶液:维生素K10.1ml,95%乙醇20.0ml。
2、扩大培养: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种子液按照10%接种量接入装有SLB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0℃,厌氧培养2.5天。SLB培养基配方:胰酶水解酪素10.0g、酵母提取物5.0g、乳酸钠10.0g,蒸馏水1000mL,pH7.0-7.2。
3、将上述步骤2中扩大培养好的种子液按10%接种量接种至装有2LSLB培养基的5L发酵罐中,发酵温度为30℃、摇床转速100rpm下摇床发酵,发酵期间通入CO2使罐压保持0.05Mpa,控制pH为6.0,从发酵第96小时开始,每隔24小时分别补加碳源和氮源,连续补充5次,每次碳源、氮源分别补料100mL,所述补料速度为10mL/min。
补充的碳源为75%乳酸钠和25%葡萄糖的混合碳源,碳源的添加浓度为2g/L。补充的氮源中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的体积比为1:30。酵母溶液的配置:取2g酵母粉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制成2g/L酵母溶液.玉米酒糟清液配置:将酒糟与蒸馏水按照质量比1:4,在30℃下搅拌3小时,于离心机4200r/min离心5min过滤得到。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碳源的添加浓度为2.5g/L。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碳源的添加浓度为3g/L。
实施例4
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碳源的添加浓度为3.5g/L。
实施例5
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碳源的添加浓度为4g/L。
实施例1-5结果如图1所示,丙酸杆菌素的抑菌活性最高为
30.5AU/mL,菌体干重最高为4.7g/L。实施例1-5表明丙酸杆菌发酵最佳碳源的添加浓度为2.5g/L。
实施例6
1、种子培养:将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CS1420单菌落接种至改良PYG培养基中活化,30℃厌氧培养2.5天。改良PYG培养基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
2、扩大培养: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种子液按照10%接种量接入装有SLB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0℃,厌氧培养2.5天。SLB培养基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
3、将上述步骤2中扩大培养好的种子液按10%接种量接种至装有2LSLB培养基的5L发酵罐中,发酵温度为30℃、摇床转速100rpm下摇床发酵,发酵期间通入CO2使罐压保持0.05Mpa,控制pH为6.0,从发酵第96小时开始,每隔24小时分别补加碳源和氮源,连续补充5次,每次碳源、氮源分别补料100mL,所述补料速度为10mL/min。
补充的碳源为75%乳酸钠和25%葡萄糖的混合碳源,所述碳源的添加浓度为2.5g/L。补充的氮源中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的体积比为1:10。酵母溶液的配置:取2g酵母粉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制成2g/L酵母溶液.玉米酒糟清液配置:将酒糟与蒸馏水按照质量比1:4,在30℃下搅拌3小时,于离心机4200r/min离心5min过滤得到。
实施例7
同实施例6,不同的是补充的氮源中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的体积比为1:20。
实施例8
同实施例6,不同的是补充的氮源中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的体积比为1:30。
实施例9
同实施例6,不同的是补充的氮源中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的体积比为1:40。
实施例10
同实施例6,不同的是补充的氮源中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的体积比为1:50。
实施例6-10结果如图2所示,丙酸杆菌素的抑菌活性最高为
30.5AU/mL,菌体干重最高为4.7g/L。实施例6-10表明丙酸杆菌发酵最佳补加氮源为1:30(体积比)。
对比例:
1、种子培养:将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CS1420单菌落接种至改良PYG培养基中活化,30℃厌氧培养2.5天。改良PYG培养基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
2、扩大培养: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种子液按照10%接种量接入装有SLB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0℃,厌氧培养2.5天。SLB培养基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
3、将上述步骤2中扩大培养好的种子液按10%接种量接种至装有2L SLB培养基的5L发酵罐中,30℃,摇床转速100rpm,发酵期间通入CO2使罐压保持0.05Mpa,控制pH为6.0,连续培养10天,期间每天取样测量菌体干重及发酵液抑菌活性。具体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此时,丙酸杆菌素的抑菌活性最高为17.6AU/mL,菌体干重最高为3.4g/L。
实施例1-10与对比例相比较,丙酸杆菌素的抑菌活性大幅提高。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CS1420单菌落接种至改良PYG培养基中活化,30℃厌氧培养2.5天;
(2)将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种子液按照10%接种量接入装有SLB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30℃下厌氧培养2.5天;
(3)将上述步骤(2)中扩大培养好的种子液按10%接种量接种至装有2LSLB培养基的5L发酵罐中,发酵温度为30℃、摇床转速100rpm下摇床发酵,发酵期间通入CO2使罐压保持0.05Mpa,控制pH为6.0,从发酵第96小时开始,每隔24小时分别补加碳源和氮源,连续补充5次,每次碳源、氮源分别补料100mL;
所述碳源为75%乳酸钠和25%葡萄糖的混合碳源,所述碳源的添加浓度为2g/L~4g/L;
所述氮源包括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所述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的体积比为1:10~50,所述玉米酒糟清液的酒糟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的添加浓度为2.5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溶液和玉米酒糟清液的体积比为1:30。
CN201711304668.5A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 Active CN1079882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4668.5A CN107988288B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4668.5A CN107988288B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8288A CN107988288A (zh) 2018-05-04
CN107988288B true CN107988288B (zh) 2020-05-19

Family

ID=62037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04668.5A Active CN107988288B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882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7648B (zh) * 2018-07-04 2021-07-06 广州红美钻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7175A (zh) * 2019-12-01 2020-02-11 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赖氨酸发酵效率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5820A (zh) * 2008-10-24 2009-06-03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特氏丙酸杆菌细菌素抗菌代谢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4560799A (zh) * 2014-12-25 2015-04-29 北京北农红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Zhang-LL活菌制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5820A (zh) * 2008-10-24 2009-06-03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特氏丙酸杆菌细菌素抗菌代谢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4560799A (zh) * 2014-12-25 2015-04-29 北京北农红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Zhang-LL活菌制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ed-batch enhancement of jenseniin G, a bacteriocin produced by Propionibacterium thoenii (jensenii) P126;F.Y. Ekinci等;《Food Microbiology》;20050718;第23卷;第325-330页 *
不同培养基对丙酸杆菌生长及代谢物抑菌特性的影响;郑丽雪等;《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0930;第37卷(第18期);参见第167页,右栏1.4-1.5部分 *
丙酸杆菌代谢物摇瓶补料分批发酵条件研究;孙帅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30;第39卷(第7期);第136页左栏第2-6段,右栏全部,第139页右栏第1-6段 *
乳酸钠和葡萄糖对薛氏丙酸杆菌生长及代谢物抑菌活性的影响;陈玉梅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28;第35卷(第2期);第178-182页 *
酒糟浸出液发酵产细菌纤维素工艺优化;马霞等;《农业工程报》;20150430;第31卷(第8期);第303页左栏1.4.2部分,305页结论部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8288A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0175B (zh) 酿酒酵母高密度培养方法及其pH调控方法
CN109439701B (zh) 生物合成制备麦角硫因的方法和发酵培养基
CN109652478B (zh) 谷氨酸的绿色清洁发酵工艺
CN105087680A (zh) 一种乳酸菌发酵培养基及高产量生产乳酸的工艺
CN102660461A (zh) 一种缩短烟叶发酵周期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5368766B (zh) 一株生产戊二胺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制备戊二胺的方法
US20240102058A1 (en) Caproate-producing bacterium with multiple substrate utilization capabilities and its applications
CN101912051A (zh) 海参配合饲料的发酵工艺
CN106635934B (zh) 一种嗜热型乳酸杆菌及人工添加该嗜热型乳酸杆菌的玉米浸泡方法
CN107988288B (zh) 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丙酸杆菌细菌素的方法
CN103509832B (zh) 一种以高浓度磷酸二氢钾为缓冲盐的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的方法
CN108467876A (zh) 一种提高可得然胶产量的发酵方法
CN113046253B (zh) 一种提高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耐热性的培养方法
CN111394280A (zh) 一种适合地衣芽孢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02978252A (zh) 一种l-色氨酸分批补料发酵工艺
CN107058414B (zh) 一种制备l-丙氨酸的方法
CN109593797A (zh) 一种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的方法
CN101230337A (zh) 亚硝酸还原酶的制备及亚硝酸还原酶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10881568B (zh) 乙酸和/或乳酸在改善ddgs饲料色泽中的应用以及ddgs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3689B (zh) 一种用于生产甘油酸的热带醋杆菌的驯化方法
CN102816817A (zh) 玉米浸泡水用于生产乳酸链球菌素的发酵方法
US20230220428A1 (en) Yeast strain and use thereof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ergothioneine
CN107022583B (zh) 一种补料发酵生产l-丙氨酸的方法
CN101463370B (zh) 利用米根霉发酵马铃薯淀粉制备l-乳酸的方法
CN111118090B (zh) 一种提高两性霉素b产量的补料控制发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