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86459B - 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86459B
CN107986459B CN201610957378.XA CN201610957378A CN107986459B CN 107986459 B CN107986459 B CN 107986459B CN 201610957378 A CN201610957378 A CN 201610957378A CN 107986459 B CN107986459 B CN 107986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device
port
softening
work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573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86459A (zh
Inventor
万华新
姚振虎
左威武
李水清
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5737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86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86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6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86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6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5/00Softening water; Preventing scale; Adding scale preventatives or scale removers to water, e.g. adding sequestering agen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7/00Control of flow
    • G05D7/06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7/0617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 G05D7/0629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egulator means
    • G05D7/0635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egulator means by action on throttl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储水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一软水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第一软水装置、储水装置能够连通形成第一软水路径,所述第一软水路径为循环水路,所述储水装置的进水口能与水源连通,所述储水装置的出水口能与用水端连通。本发明中的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对储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循环软化。

Description

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两类,平时使用的市政自来水属于硬水,含有大量的钙、镁等金属离子,长期饮用高硬度的水,会引起心脑血管、神经、泌尿造血等系统的病变,引起肝、胆、肾结石等等;采用硬水清洗皮肤,会在皮肤上留下一层肥皂凝结微粒粘膜,这层粘性的膜会使得皮肤上的脏东西和细菌等难以清除;采用硬水清洗衣物造成衣物纤维僵硬,还会在洁具表面形成水垢,堵塞管道。
通常,用户需要使用软水时,直接通过能够对水进行软化处理的水处理装置获得软水。现有市面上的水处理装置将水源输入的软水经过处理后直接输出以供给用户使用,例如软水机等等,一般对水都为一次过流式软化,再生时采用盐再生,但是在某些场合,例如用户在洗浴、洗衣时,对软水需求流量较大,如此使得水处理装置中对水进行软化处理的部件的安装量或使用量变的十分大才能实现大流量下的软水。由于某些对水进行软化处理的部件价格十分昂贵,例如离子交换膜,仅为了满足用户某些场合出现的软水需求流量较大的情况而加大对水进行软化处理的部件的面积安装量或使用量会造成整个水处理装置的成本大幅增加,同时采用盐再生操作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对储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循环软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储水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一软水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第一软水装置、储水装置能够连通形成第一软水路径,所述第一软水路径为循环水路,所述储水装置的进水口能与水源连通,所述储水装置的出水口能与用水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二软水路径,所述第二软水路径能与所述水源和用水端连通,所述第二软水路径上设有第二软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二软水路径,所述第二软水路径能与所述水源和用水端连通,所述第一软水路径和第二软水路径部分重叠,所述第一软水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软水路径。
优选地,所述储水装置包括用于对储水装置内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储水装置出水口、所述第一软水装置、及用水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一软水装置连通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储水装置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二端口、及与所述用水端相连通的第三端口;
当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二子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优选地,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三子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第一控制阀还包括与所述排水口相连通的第四端口,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储水装置出水口、所述储水装置进水口、及所述第一软水装置进水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至少包括与所述储水装置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储水装置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软水装置的入口相连通的第三端口;所述软水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储水装置出水口相连通。
优选地,当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优选地,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三子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均断开。
优选地,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四子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排水口连接的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软水装置的出口能与排水口连通;
当在第一、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阀连通所述第一软水装置出口和所述储水装置的出水口;
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连通所述第一软水装置出口和所述排水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至少包括与所述储水装置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储水装置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软水装置的入口相连通的第三端口;在所述储水装置出水口与第一软水装置的出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当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子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或者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
优选地,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二子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
优选地,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三子工作状态时,第一、第二、第三端口均断开且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
优选地,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四子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
优选地,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五子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排水口连接的第三控制阀,所述软水装置的出口能与排水口连通;
当在第一、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阀关闭;
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开启且第二控制阀关闭。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循环水路中的水质获取装置;
当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根据所述水质获取装置的获取的水质结果,控制所述储水装置中的水循环经过所述第一软水装置的预设参数。
优选地,所述水质获取装置为TDS测试仪。
优选地,所述水质获取装置通过对所述软水装置中电极施加电压的方式测量得到所述循环水路中的水质状态。
优选地,所述储水装置中设置有电子阳极棒,水质获取装置根据所述电子阳极棒上施加电压的方式测量得到所述循环水路中的水质状态。
优选地,所述软水装置包括至少一对电极,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电极的电压大小的电压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软水装置至少包括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树脂、电吸附、电解离膜、电容去离子中的其中一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用户的当前选择的状态;
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一工作状态时,控制储水装置内的水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的预设参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时,将所述储水装置内经过软化后的水与自水源输入的水进行混合输出,其中,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经过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软化处理。
优选地,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经过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软化处理,包括:在所述储水装置内软化后的水与自水源输入的水混合前,对自水源输入的水通过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进行软化。
优选地,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经过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软化处理,包括:将所述储水装置内软化后的水与自水源输入的水进行混合后再通过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对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进行软化输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二子工作状态时,将自水源输入的水经所述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输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三子工作状态时,将所述储水装置内软化后的水直接输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四子工作状态时,将水源输入的水与储水装置内软化后的水混合后输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五子工作状态时,将储水装置内软化后的水经所述第一软水装置输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三工作状态时,对软水装置进行再生,将自水源输入的水经所述软水装置并将再生时产生的废水排出。
优选地,所述控制储水装置内的水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的预设参数,包括:获取储水装置内水的初始水质,根据所述初始水质选择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的预设参数。
优选地,所述预设参数包括时间和/或者次数,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一工作状态且未接受到用户设定的循环次数或者时间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初始水质,控制预设的循环次数和/或者时间对储水装置内的水进行循环软化。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预设参数包括电压和/或者流速,相应的,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一工作状态并接收到用户设定的循环次数或者时间时,根据所述初始水质,控制预设的电压和/或者流速对储水装置内的水进行循环软化。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储水装置内的水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的电压或者流速,包括:控制驱动装置的流速和/或第一软水装置至少一对电极两端的电压大小。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第一子状态时,根据所述初始水质调节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的水质。
优选地,所述根据获取的水质监测结果,调节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的水质,包括:控制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中的至少一对电极的电压大小,调节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的水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水处理装置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软水装置、储水装置进水口、出水口连通形成循环水路进而可以对储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循环软化,如此可以大大减小安装在软水装置中对水进行软化处理的膜或离子交换树脂等的使用量,在满足软水的同时较大程度的降低了水处理装置的成本。其次,水处理装置够将流入的水与软水进行混合输出,进而可以调节输出水的软化程度。
2、本发明中水处理装置中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使得水处理装置具有多种不同的工作状态,且多种不同的工作状态之间可以进行切换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水处理装置可以对储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循环软水;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水处理装置可以向用水端输出一定软化程度的软水;在第三工作状态时,水处理装置可以对软水装置进行再生,排出产生的废水,并且本发明的再生方式不需要加盐,方便用户,同时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在第一个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在第二个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在第三个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控制方法第一实施方式流程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储水装置;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加热单元;2、驱动装置;3、第一软水装置;4、第二软水路径;5、第一控制阀;51、第一端口;52、第二端口;53、第三端口;54、第四端口;6、水源;7、用水端;8、排水口;9、第二控制阀;10、第三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或“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在第一个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水处理装置,该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的储水装置1,水处理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2和至少一个第一软水装置3,驱动装置2、第一软水装置3、储水装置1能够连通形成第一软水路径,第一软水路径为循环水路,储水装置1的进水口11能与水源6连通,储水装置1的出水口12能与用水端7连通。在上述方式中,第一软水装置3可以设置在循环水路的任意位置。
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二软水路径4,其中,第二软水路径4能与水源6和用水端7连通;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软水路径和第二软水路径4部分路径重叠,第一软水装置2可以设置于第二软水路径上。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软路径和第二软水路径4单独设置,并且第二软水路径4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软水装置(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水处理装置通过驱动装置2、软水装置3、储水装置1连通形成循环水路,当在第一工作状态时,开启驱动装置2以使储水装置1内的水能够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对储水装置1中的水进行循环软化。每次水流经第一软水装置3时,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软化,通过多次循环进而使得储水装置11中的水的硬度逐渐下降直至达到要求,如此,可以大大减小了安装在第一软水装置3中的膜或离子交换树脂等的使用量,在满足软水的同时较大程度的降低了水处理装置的成本。本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能够对水源6输入的经过第二软水路径4的水进行软化,再与储水装置1内经过第一软化路径软化的水进行混合输送到用水端7,进而使得整个水处理装置出水的水质达到软水要求;同时,第一软水路径和第二软水路径4部分路径重叠并且第一软水装置3位于第二软水路径4上时,第一软水装置3和第二软水装置可以共用一个软水装置,节约软水装置的用量,从而进一步的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1所示,水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控制阀5,第一控制阀5与储水装置1出水口12、第一软水装置3或者第二软水装置、及用水端7连接。第一控制阀5至少包括与第一软水装置3或者第二软水装置相连通的第一端口51、与出水口12相连通的第二端口52、及与用水端7相连通的第三端口53。
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5能够使得本水处理装置实现多个工作状态,如:
当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51和第二端口52连通,以使储水装置1内的水能够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此时通过打开驱动装置2使得储水装置1中的水循环依次流过进水口11、驱动装置2、第一软水装置3、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和出水口12,以使储水装置1中的水逐渐被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直至达到要求。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水处理装置可以向用水端7提供软水,其中第二工作状态包括多个子工作状态。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和第三端口53连通,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混合后输出。进一步的,在该种情况下,通过获取流经第一软水装置3的水的流量及水质情况,实时对第一软水装置3的参数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混入的水的硬度可调节,最终实现输送到用水端7的水的硬度可调节,保证整个水处理装置的水质。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二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输出,具体的,当用户不需要使用储水装置1内的软水时,可以直接将水源6输入的经第二软水路径4的水进行软化后直接输出。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三子状态,第二端口52和第三端口53连通,以使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直接输出;在该过程中,当用水端7需要用水时,直接在进水口11补充水,以使储水装置1中的水软化后自用水端7排出以供给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水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排水口8,第一控制阀5还包括与排水口8相连通的第四端口54。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51和第四端口54连通,对第一软水装置3进行再生,将自水源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并将再生时产生的废水或其它液体自排水口8排出。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在第二个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储水装置1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在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之间连接有驱动装置2和至少一个第一软水装置3,驱动装置2、软水装置3、储水装置1能够连通形成第一软水路径,即循环水路。储水装置1的出水口12能与用水端7连通,储水装置1的进水口11能与水源6连通。具体而言,驱动装置2与储水装置1的进水口11相连接,第一软水装置3与储水装置1的出水口12连接。储水装置1的进水口能与水源6连通,储水装置1的出水口11能与用水端7连通;
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软水路径和第二软水路径4部分路径重叠,第一软水装置3同时依然设置于第二软水路径4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软路径和第二软水路径4单独设置,并且第二软水路径4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软水装置(图中未示出)。上述设置产生的技术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5,第一控制阀5能够与储水装置1出水口12、储水装置1进水口11、及第一软水装置3进水口11相连通,第一控制阀5可以通过与驱动装置2相连接,进而与第一软水装置3进水口11相连通。第一控制阀5至少包括与储水装置1进水口11相连通的第一端口51、与储水装置1出水口12相连通的第二端口52、与第一软水装置3的入口相连通的第三端口53;第一软水装置3的出口与储水装置1出水口12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5能够使得本水处理装置实现多个工作状态,如:
当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以使储水装置1内的水能够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此时用水端7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打开驱动装置2使得储水装置1中的水循环依次流过进水口11、驱动装置2、第一端口51、第三端口53、第一软水装置3和出水口12,使储水装置1中的水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循环软化到达要求。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水处理装置可以向用水端7提供经过软化的水,其中第二工作状态包括多个子工作状态。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第三端口53连通,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的水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混合后输出;水源6的水一部分流入储水装置1,储水装置1中经软化的水自出水口12流出,水源6的水另一部分通过驱动装置2流经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一次软化后与储水装置1中自出水口12流出的水混合后自用水端7流出,该种情况下自用水端7流出的水的软化程度同样为可调节的,在此不再赘述。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三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第三端口53均断开,以使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直接输出,该种情况下输出的水仅为储水装置1内经软化的水。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四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连通,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混合后输出;水源6的水一部分流入储水装置1,储水装置1中经过循环软化的水自出水口12流出,水源6的水另一部分通过驱动装置2流经第一端口51和第二端口52与储水装置1中自出水口12流出的水混合后自用水端7流出。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水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排水口8和与排水口8连接的第三控制阀1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控制阀10可以为一个三通阀,三通阀的三个端口分别与排水口8、储水装置1的出水口12、第一软水装置3的出口连接。当在第一、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阀10连通所述第一软水装置3出口和所述储水装置1的出水口12。水处理装置还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即对第一软水装置3进行再生,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第三控制阀10连通所述第一软水装置3出口和所述排水口8,使自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并将产生的废水自排水口8排出。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在第三个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在储水装置1出水口12与第一软水装置3的出口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第二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9可以是具有连通和断开的阀门,具体的可以为单向阀或者开闭阀。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5和第二控制阀9能够使得本水处理装置实现多个工作状态:
当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且第二控制阀9处于打开状态,以使储水装置1内的水能够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此时通过打开驱动装置2使得储水装置1中的水循环依次流过进水口11、驱动装置2、第一端口51、第三端口53、第一软水装置3和出水口12,使储水装置1中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循环软化后达到要求。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水处理装置可以向用水端7提供经过软化的水,其中第二工作状态包括多个子工作状态。
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和第三端口53连通且第二控制阀9关闭,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的水混合后,再经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自用水端7输出;或者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且第二控制阀9打开,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混合自用水端7输出。
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第二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且第二控制阀9关闭,以使自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一次软化后再自用水端7直接输出。
在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三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第三端口53均断开且第二控制阀9打开,以使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直接自用水端7输出。
在第二工作状态的第四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和第二端口52连通且第二控制阀9打开,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混合后流经第二控制阀9,再经过用水端7输出。
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五子工作状态时,第二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且第二控制阀9关闭,以使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经软水装置3输出。
水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排水口8,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排水口8连接的第三控制阀10,本实施例第三控制阀10采用开闭阀。第一软水装置3的出口能与排水口8连通;当在第一、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三控制阀10关闭;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第三控制阀10开启且第二控制阀9关闭,使自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并将产生的废水自排水口8排出。
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2可以设置于第一软水路径和第二软水路径4重叠的部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2可以设置在第一软水路径的任意位置,在此不做限定。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2为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2可以为储水装置1内的水提供循环驱动力的任意装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储水装置1为热水器的内胆,储水装置1包括用于对储水装置1内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13,如此,储水装置1中的软水还可以被加热成热水,从而提高软水装置3对水的软化效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储水装置1也可以为任何存储冷水或者热水的容器,加热单元13可以设置在储水装置1之外并且和储水装置1连接,将加热的水存储到储水装置1内。
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软水的效果,第一软水装置3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软化水装置3也可以包括多个。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软水装置3为两个,一个设置于第一软水路径上,另外一个可以设置在第二软水路径4上。
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3均至少包括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树脂、电吸附、电解离膜、电容去离子中的其中一种,优选地离子交换膜,可以对水起到软化作用,在进行软水时并不需要排污水,同时不需要加盐再生,避免用户频繁操作,同时保护环境。
软水装置3包括出口和入口,至少一对电极、及阴阳离子交换体。制造软水时,在电极两端施加电压,由于电场的作用,水中的钙、镁离子等会阳离子交换体交换或者吸附,从而达到软水效果。再生时,在电极两端施加反向电压,使交换或吸附的离子脱除。再生方式可以通过电再生或者酸再生等方式。一般情况下,再生的时间选择用户不用水的时间段,夜间最为合适。
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循环水路中的水质获取装置(图中未示出),可以实时获取储水装置内的水质并记录,包括初始水质和当前水质。具体的,水质获取装置可以为TDS测试仪,通过TDS测试仪获取水质,或者水质获取装置通过对第一软水装置3中电极施加电压的方式测量得到循环水路中的水质状态,或者在储水装置1中设置有电子阳极棒,水质获取装置根据电子阳极棒上施加电压的方式测量得到循环水路中的水质状态。可选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初始水质可以通过接收用户输入或者网络获取。
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工作状态时,当未接受到用户设定的循环次数或者时间时,根据水质获取装置获取储水装置1内的初始水质,选择预设的循环次数或者时间对储水装置1内的水进行软化。当接收到用户设定的循环次数或者时间时,根据初始水质调整驱动装置2的转速从而控水的流速和/或调整第一软水装置3至少一对电极两端的电压大小。第二工作状态时电压控制器根据储水装置初始水质和/或当前水质,控制电极的电压大小,调节自水源经第二软水路径4混入的水的水质。
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由于自水源6混入的水只经一次第一软水装置3,其软化程度较低,如此其与储水装置1中经过软化的水进行混合后可能会降低整个水处理装置输出的水质,所以,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第一子状态时,获取水源6的水质和储水装置1内经过软化的水的水质,根据两个水质调节自水源6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的水质。从而,实现对流入第二软水路径4的水硬度可调节,最终实现输送到用水端7的水的硬度可调节,保证整个水处理装置的水质。具体的,实时对第一软水装置3的参数进行调节主要通过对施加于第一软水装置至少一对电极的电压大小进行调整,通常电压越大,软水效果越好。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控制方法第一实施方式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判断用户的当前选择的状态;
S102: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一工作状态时,控制储水装置1内的水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的预设参数;具体的,预设参数包括:时间、次数、电压、流速的其中至少一种,水处理装置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的储水装置1、驱动装置2和至少一个第一软水装置3,驱动装置2、第一软水装置3、储水装置1能够连通形成第一软水路径,第一软水路径为循环水路。通过控制驱动装置2工作从而驱动储水装置1内的水通过第一软水路径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
S103: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时,将储水装置内经过软化后的水与自水源输入的水进行混合输出,其中,自水源输入的水经过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3软化处理。具体的,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软水路径4,第二软水路径4能与水源6和用水端7连通,第二软水路径4设有第二软水装置。第一软水路径和第二软水路径4部分路径重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软水路径和第二软水路径4单独设置,并且第二软水路径4单独设置有第二软水装置时,可以选的,自水源输入的水经过第二软水装置3软化处理。
可选的,其中步骤S103中,将储水装置1内经过软化后的水与自水源6输入的水进行混合输出,具体包括:如图1所示,在储水装置内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的水与自水源6输入的水混合前,对自水源6输入的水通过第一软水装置3进行软化。
如图1所示,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和第三端口53连通,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混合后输出。进一步的,在该种情况下,通过获取流经第一软水装置3的水的流量及水质情况,实时对第一软水装置3的至少一对电极电压大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混入的水的硬度可调节,最终实现输送到用水端7的水的硬度可调节,保证整个水处理装置的水质。
如图2所示,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第三端口53连通,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的水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混合后输出;水源6的水一部分流入储水装置1,储水装置1中经软化的水自出水口12流出,水源6的水另一部分通过驱动装置2流经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一次软化后与储水装置1中自出水口12流出的水混合后自用水端7流出。
如图3所示,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且第二控制阀9打开,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混合自用水端7输出。
可选的,其中步骤S103中,将储水装置1内经过软化后的水与自水源6输入的水进行混合输出,包括:将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与自水源输入的水进行混合后再通过第一软水装置3进行软化输出。
如图3所示,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和第三端口53连通且第二控制阀9关闭,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的水混合后,再经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自用水端7输出。
进一步的,上述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二子工作状态时,将自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输出。
可选的,如图1所示,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二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输出,具体的,当用户不需要使用储水装置1内的软水时,可以直接将水源6输入的经第二软水路径4的水进行软化后直接输出。
可选的,如图3所示,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第二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且第二控制阀9关闭,以使自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一次软化后再自用水端7直接输出。
进一步的,上述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三子工作状态时,将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直接输出。
可选的,如图1所示,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三子状态,第二端口52和第三端口53连通,以使储水装置1内经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的直接输出;在该过程中,当用水端7需要用水时,直接在进水口11补充水,以使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自用水端7输出以供给用户使用。
可选的,如图2所示,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三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第三端口53均断开,以使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直接输出,该种情况下输出的水仅为储水装置1内经软化的水。
可选的,如图3所示,在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三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第三端口53均断开且第二控制阀9打开,以使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直接自用水端7输出。
进一步的,上述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四子工作状态时,将水源6输入的水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混合后输出。
可选的,如图2所示,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四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连通,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混合后输出;水源6的水一部分流入储水装置1,储水装置1中经过循环软化的水自出水口12流出,水源6的水另一部分通过驱动装置2流经第一端口51和第二端口52与储水装置1中自出水口12流出的水混合后自用水端7流出。
可选的,如图3所示,在第二工作状态的第四子工作状态,第一端口51和第二端口52连通且第二控制阀9打开,以使水源6输入的水与储水装置1内软化后的水混合后流经第二控制阀9,再经过用水端7输出。
进一步的,上述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五子工作状态时,将储水装置内软化后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输出。
可选的,如图3所示,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五子工作状态时,第二端口52和第三端口53连通且第二控制阀9关闭,以使储水装置1内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软化后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输出。
进一步的,上述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104: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三工作状态时,对软水装置进行再生,将自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并将再生时产生的废水排出。
可选的,如图1所示,水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排水口8,第一控制阀5还包括与排水口8相连通的第四端口54。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51和第四端口54连通,对第一软水装置3进行再生,将自水源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并将再生时产生的废水或其它液体自排水口8排出。
可选的,如图2所示,水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排水口8和与排水口8连接的第三控制阀10,第一软水装置3的出口能与排水口8连通。第三控制阀10可以为一个三通阀,三通阀的三个端口分别与排水口8、储水装置1的出水口12、第一软水装置3的出口连接。当在第一、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三控制阀10连通所述第一软水装置3出口和储水装置1的出水口12。水处理装置还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即对第一软水装置3进行再生,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第三控制阀10连通所述第一软水装置3出口和所述排水口8,使自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并将产生的废水自排水口8排出。
可选的,如图3所示,水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排水口8,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排水口8连接的第三控制阀10,第一软水装置3的出口能与排水口8连通;在储水装置1出水口12与第一软水装置3的出口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第二控制阀9。当在第一、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三控制阀10关闭;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第三控制阀10开启且第二控制阀9关闭,使自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并将产生的废水自排水口8排出。
进一步的,步骤S102中,控制储水装置1内的水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的预设参数,包括:获取储水装置1内水的初始水质,根据所述初始水质选择所述储水装置1内的水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的预设参数。具体的,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循环水路中的水质获取装置(未图示),水质处理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可以根据水质获取装置获取的水质结果,控制储水装置1中的水至少一次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具体的,水质获取装置可以为TDS测试仪,通过TDS测试仪获取水质,或者水质获取装置通过对软水装置中电极施加电压的方式测量得到循环水路中的水质状态,或者在储水装置中设置有电子阳极棒,水质获取装置根据电子阳极棒上施加电压的方式测量得到循环水路中的水质状态。可选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接收用户输入或者网络获取。
进一步的,上述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所述预设参数包括时间和/或者次数,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一工作状态且未接受到用户设定的循环次数或者时间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初始水质,控制预设的循环次数和/或者时间对储水装置1内的水进行循环软化。
具体的,通过预先设置水质和循环次数或者时间对应列表,根据不同的水质情况,对应不同的循环次数或者时间,当用户未设定时间和循环次数时,水处理装置根据水质情况,自动推荐合适的循环次数和时间。
进一步的,上述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预设参数包括电压和/或者流速,相应的,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一工作状态并接收到用户设定的循环次数或者时间时,根据所述初始水质,控制预设的电压和/或者流速对储水装置1内的水进行循环软化。控制储水装置内1的水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3的电压或者流速,包括:通过控制驱动装置2的流速和/或第一软水装置3至少一对电极两端的电压大小。具体的,当用户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软水,水处理装置可以采取其他补偿的方式,例如通过控制第一软水装置3至少一对电极两端的电压大小,加大软水效率,或者调整驱动装置2的流速,增大软水速率。
进一步的,上述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第一子状态时,获取储水装置1内经过软化的水的水质,根据软水前的水质和软水后的水质调节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的水质。进一步的,根据获取的水质监测结果,调节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的水质,包括:控制软水装置中的至少一对电极的电压大小,调节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的水质。具体的,经过第二软水路径4与储水装置1内的混入的水的水质会影响整个水处理装置的水质,同时由于储水装置1内软水时间和次数的不同,从储水装置1内流出的水的水质也会有差别,通过实时对水质进行监测,从而根据不同的水质情况,调节经过第二软水路径4与储水装置1内的混入的水的水质,从而能够达到整个水处理装置的水质。
进一步的,上述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104: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三工作状态时,对第一软水装置3进行再生,将自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并将再生时产生的废水排出。
可选的,如图1所示,水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排水口8,第一控制阀5还包括与排水口8相连通的第四端口54。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51和第四端口54连通,对第一软水装置3进行再生,将自水源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并将再生时产生的废水或其它液体自排水口8排出。
可选的,如图2所示,水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排水口8和与排水口8连接的第三控制阀10,第一软水装置3的出口能与排水口8连通。当在第一、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阀10连通所述第一软水装置3出口和所述储水装置1的出水口12。水处理装置还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即对第一软水装置3进行再生,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第三控制阀10连通所述第一软水装置3出口和所述排水口8,使自水源6输入的水经第一软水装置3并将产生的废水自排水口8排出。
可选的,如图3所示,水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排水口8,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排水口8连接的第三控制阀10,第一软水装置3的出口能与排水口8连通;当在第一、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三控制阀10关闭;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连通,第三控制阀10开启且第二控制阀9关闭,使自水源输入的水经软水装置并将产生的废水自排水口8排出。
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软水装置软水和再生的方式相同。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至少一个第一软水装置、第二软水路径、第一控制阀和排水口,所述驱动装置、第一软水装置、储水装置能够连通形成第一软水路径,所述第一软水路径为循环水路,所述储水装置的进水口能与水源连通,所述储水装置的出水口能与用水端连通;所述第二软水路径能与所述水源和用水端连通,所述第一软水路径和第二软水路径部分重叠,所述第一软水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软水路径;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储水装置出水口、所述第一软水装置、及用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一软水装置连通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储水装置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用水端相连通的第三端口、及与所述排水口相连通的第四端口;所述储水装置包括用于对储水装置内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
当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通;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二子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当在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三子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当在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循环水路中的水质获取装置;
当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根据所述水质获取装置的获取的水质结果,控制所述储水装置中的水循环经过所述第一软水装置的预设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获取装置为TDS测试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获取装置通过对所述软水装置中电极施加电压的方式测量得到所述循环水路中的水质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中设置有电子阳极棒,水质获取装置根据所述电子阳极棒上施加电压的方式测量得到所述循环水路中的水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装置包括至少一对电极,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电极的电压大小的电压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装置至少包括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树脂、电吸附、电解离膜、电容去离子中的其中一种。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用户的当前选择的状态;
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一工作状态时,控制储水装置内的水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的预设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一子工作状态时,将所述储水装置内经过软化后的水与自水源输入的水进行混合输出,其中,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经过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软化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经过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软化处理,包括:在所述储水装置内软化后的水与自水源输入的水混合前,对自水源输入的水通过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进行软化。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经过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软化处理,包括:将所述储水装置内软化后的水与自水源输入的水进行混合后再通过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对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进行软化输出。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二子工作状态时,将自水源输入的水经所述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输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三子工作状态时,将所述储水装置内软化后的水直接输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四子工作状态时,将水源输入的水与储水装置内软化后的水混合后输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的第五子工作状态时,将储水装置内软化后的水经所述第一软水装置输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三工作状态时,对软水装置进行再生,将自水源输入的水经所述软水装置并将再生时产生的废水排出。
17.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储水装置内的水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的预设参数,包括:获取储水装置内水的初始水质,根据所述初始水质选择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的预设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参数包括时间和/或者次数,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一工作状态且未接受到用户设定的循环次数或者时间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初始水质,控制预设的循环次数和/或者时间对储水装置内的水进行循环软化。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预设参数包括电压和/或者流速,相应的,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一工作状态并接收到用户设定的循环次数或者时间时,根据所述初始水质,控制预设的电压和/或者流速对储水装置内的水进行循环软化。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储水装置内的水循环经过第一软水装置的电压或者流速,包括:控制驱动装置的流速和/或第一软水装置至少一对电极两端的电压大小。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受到用户选择第二工作状态中第一子状态时,根据所述初始水质调节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的水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水质监测结果,调节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的水质,包括:控制第一或者第二软水装置中的至少一对电极的电压大小,调节自水源输入的进行混合的水的水质。
CN201610957378.XA 2016-10-27 2016-10-27 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986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7378.XA CN107986459B (zh) 2016-10-27 2016-10-27 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7378.XA CN107986459B (zh) 2016-10-27 2016-10-27 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6459A CN107986459A (zh) 2018-05-04
CN107986459B true CN107986459B (zh) 2024-03-22

Family

ID=62028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57378.XA Active CN107986459B (zh) 2016-10-27 2016-10-27 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864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5702B (zh) * 2020-04-30 2022-04-26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洗碗机的控制方法
CN111685678A (zh) * 2020-04-30 2020-09-22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洗碗机的控制方法
CN111685679B (zh) * 2020-04-30 2022-04-26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洗碗机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5405A (zh) * 2008-08-09 2011-06-22 居道水再生有限公司 用于软化装置的可改装式控制单元
CN202829714U (zh) * 2012-08-28 2013-03-27 四川标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饮用水硬度调整机
CN105461028A (zh) * 2014-08-15 2016-04-06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软水机及软水机的供水方法
CN206580639U (zh) * 2016-10-27 2017-10-24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水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8638Y2 (ja) * 1984-10-11 1994-05-18 タカラベルモント株式会社 軟水の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5405A (zh) * 2008-08-09 2011-06-22 居道水再生有限公司 用于软化装置的可改装式控制单元
CN202829714U (zh) * 2012-08-28 2013-03-27 四川标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饮用水硬度调整机
CN105461028A (zh) * 2014-08-15 2016-04-06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软水机及软水机的供水方法
CN206580639U (zh) * 2016-10-27 2017-10-24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水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6459A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6459B (zh) 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1227854B1 (ko) 전기 흡탈착식 연수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EP2402289B1 (en) Hot-water supply device
EP2487138B1 (en) Water treatment device and water heater
GB2482575A (en) A water recirculation system
CN111102734A (zh) 一种热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029753A (ja) 水を使用する電化製品
CN206580639U (zh) 水处理装置
KR101492879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CN105461028B (zh) 软水机及软水机的供水方法
JP2004230233A (ja) 電解イオン水生成装置
US20220009802A1 (en) Ion removal kit
CN104990253A (zh) 热水器
JPH05192661A (ja) 流路切換弁装置を有する連続式電解水生成装置
KR102567932B1 (ko) 살균 기능을 지닌 정수 장치
KR101967799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CN100540747C (zh) 改进型全自动高氧化电位消毒水生成机
KR102154032B1 (ko) 제빙기능을 구비한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CN101397743A (zh) 滚筒式洗衣机
JP2006272031A (ja) 飲用水製造装置
KR101982804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KR102079173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JP3058508U (ja) 軟水器
CN204787199U (zh) 热水器
KR20150117425A (ko) 연수 및 알칼리성 세탁수 공급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