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85585A -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85585A
CN107985585A CN201711444549.XA CN201711444549A CN107985585A CN 107985585 A CN107985585 A CN 107985585A CN 201711444549 A CN201711444549 A CN 201711444549A CN 107985585 A CN107985585 A CN 107985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n
clamping part
regulating device
propeller
retain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445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85585B (zh
Inventor
张海浪
孙维
罗东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445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85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85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558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5291 priority patent/WO201912831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85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5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20Rotors; Rotor supports
    • B64U30/29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rotors or rotor support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32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12Rotor dr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64U10/14Flying platforms with four distinct rotor axes, e.g. quadcop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螺旋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该螺旋桨包括:桨榖和安装在所述桨榖上的至少两个桨叶,所述桨榖用于将所述螺旋桨安装至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上,所述桨榖包括:主体部、锁紧机构和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包括装配孔;所述锁紧机构安装于所述锁紧部,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过盈配合而彼此固定。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螺旋桨的快速装配和拆卸,同时提升螺旋桨与转动轴之间的连接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螺旋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桨、应用该螺旋桨的动力组件以及应用该动力组件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和内置的程序来控制飞行姿态的不载人飞行器,由于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驾驶、操作要求低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航拍、植保、电力巡检、救灾等众多领域。随着无线互联网、无线局域网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更是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螺旋桨是无人机的动力组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常由桨榖和两个或者多个呈轴对称形式分布的桨叶组成,桨叶安装在桨榖上,桨榖固定安装在驱动装置上。当驱动装置转动时,通过桨榖带动桨叶一起旋转,从而为无人机提供前进的动力。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桨榖和驱动装置之间的固定连接一般通过螺纹结构来实现。然而,通过螺纹结构的固定连接方式一方面要求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上必须带有螺纹,增加了驱动装置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需要扳手等工具才能实现桨榖与驱动装置之间的装拆,从而更换桨榖极其不便;再一方面在螺旋桨高速旋转时螺纹结构容易产生松动,并且容易造成射桨,危害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因此,现有的无人机螺旋桨与驱动装置之间的固定方式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能够解决现有无人机中螺旋桨与驱动装置之间装拆不便且容易造成射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螺旋桨,该螺旋桨包括桨榖和安装在所述桨榖上的至少两个桨叶,所述桨榖用于将所述螺旋桨安装至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上,所述桨榖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延伸的锁紧部,以及,锁紧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安装于所述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包括装配孔,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过盈配合而彼此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环和带有自锁功能的调节装置;
所述锁紧环安装于所述锁紧部的外表面,所述调节装置连接所述锁紧环的两个连接端;
所述锁紧部上还包括间隙,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装配孔,当所述调节装置使所述锁紧环的两个连接端相互靠近时,可使所述间隙变小,从而使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过盈配合而彼此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部对应所述锁紧环设置有阻挡沿,用于防止所述锁紧环相对所述锁紧部轴向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部还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共同形成所述装配孔,所述间隙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并且与所述装配孔连通;
当所述调节装置使所述锁紧环的两个连接端相互靠近时,可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向彼此靠拢,使所述间隙变小,从而使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过盈配合而彼此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环和第二夹环,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环和所述第二夹环分别夹持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而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向彼此靠拢,从而实现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的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夹环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调整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可使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调整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可使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与所述间隙对应的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柱和凸轮扳手,所述螺柱的一端贯穿所述锁紧环的一个连接端与所述锁紧环的另一个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轮扳手铰接,所述凸轮扳手的凸轮与所述锁紧环的一个连接端抵持,当所述凸轮扳手向所述转动轴转动时,可使所述锁紧环的两个连接端相互靠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设置于所述凸轮扳手与所述锁紧环的一个连接端之间,所述凸轮扳手的凸轮与所述橡胶垫圈抵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垫圈槽,所述橡胶垫圈设置于所述垫圈槽内,所述垫圈槽设置于所述凸轮扳手与所述锁紧环的一个连接端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设置有缝隙,所述缝隙的一端与所述间隙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还设置有侧边通孔,所述侧边通孔与所述缝隙远离所述间隙的一端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部朝向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设置有尼龙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力组件,该动力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上的如上所述的螺旋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动力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的桨榖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延伸的锁紧部,以及,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安装于所述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包括装配孔,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过盈配合而彼此固定,能够快速将桨榖固定安装于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上;而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之间间隙配合,从而无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即可实现螺旋桨的快速拆卸。进一步地,将该螺旋桨应用于动力组件,一方面能够实现螺旋桨与驱动装置之间的简单、快速装拆,另一方面在完成装配后也提升了螺旋桨与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的牢固性。再进一步地,将包括该螺旋桨的动力组件应用于无人机上,能够提升该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螺旋桨和动力组件的使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动力组件的螺旋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螺旋桨的桨榖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锁紧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的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水平的”、“垂直的”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是一种能够与驱动装置实现快速装配/拆卸的快拆型螺旋桨。该螺旋桨包括一个桨榖和安装在该桨榖上的至少两个桨叶,该螺旋桨通过其桨榖安装于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上。其中,该桨榖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延伸的锁紧部,以及锁紧机构;该锁紧部的延伸方向与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一致,该锁紧部包括装配孔,驱动装置的转动轴装配于该装配孔内;该锁紧机构安装于锁紧部,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可以使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过盈配合而彼此固定,从而将桨榖牢固地安装在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上;当该锁紧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可以使所述装配孔与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之间间隙配合,从而无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即可实现螺旋桨的快速拆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能够适用于任意涉及螺旋桨的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无人机技术领域。
具体地,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各种电机驱动的可移动物体上,包括但不限于无人飞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轮船,机器人。现以无人飞行器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和动力组件的其中一个使用场景——无人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无人机1000包括:机身110、自机身110延伸的机臂120以及分别设置在机臂120上的动力组件130。
其中,机身110内通常包括由MCU等电子元器件组成的控制电路组件,该控制电路组件包括多个控制模块,如,用于控制无人机1000飞行姿态的飞行控制模块、用于导航无人机1000的北斗模块、以及用于处理相关机载设备(如,摄像装置)所获取的环境信息的数据处理模块等。动力组件130安装于机臂120,用于为无人机1000提供动力,并带动无人机1000飞行以及进行飞行姿态的调整。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四旋翼无人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其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无人机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多旋翼无人机,比如:单旋翼无人机、双旋翼无人机、六旋翼无人机等;或者,该无人机还可以是倾转旋翼无人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组件130包括螺旋桨100和驱动装置200。螺旋桨100安装于驱动装置200的转动轴201上,驱动装置200固定安装于机臂120上。当驱动装置200运转时,其转动轴201带动螺旋桨100沿着特定的方向(即驱动装置200的转动方向: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为无人机1000提供移动的动力,带动无人机1000飞行。
其中,该驱动装置200可以是任意能够驱动螺旋桨100转动的装置,比如,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有刷电机、无刷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交流感应电机等。
特别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旋桨100是一种快拆型螺旋桨,能够与驱动装置200的转动轴201进行快速装配或者快速拆卸。
具体地,请参阅图3,该螺旋桨100包括一个桨榖10、两个桨叶20以及两个连接件30,桨榖10用于将螺旋桨100安装至驱动装置200的转动轴201上,两个桨叶20分别通过两个连接件30与桨榖10连接在一起。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仅以两个桨叶和两个连接件为例进行说明,但不用于限定发明实施例,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桨叶以及与该桨叶的数量相对应的连接件。
请继续一并参阅图4,该桨榖10包括主体部11、自主体部11延伸的锁紧部12和锁紧机构13。其中,锁紧部12的延伸方向与转动轴201的轴线方向一致,用于将桨榖10安装至转动轴201上。
具体地,该锁紧部12包括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21b共同形成一个用于将桨榖10安装至转动轴201的装配孔121c(即,该装配孔121c为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围成的用于套设转动轴201的通道),驱动装置200的转动轴201装配于该装配孔121c内。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设置有间隙121ab,该间隙121ab与装配孔121c连通,从而,当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的间隙121ab变大或者变小时可以改变装配孔121c的内径,进而改变装配孔121c与转动轴201之间的配合方式。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是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的间隙121ab包括两条,这主要是为了增大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的形变能力,方便控制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提升装配孔121c内径大小的可控性。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的间隙121ab也可以只设置一条,即,第一夹持部121a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121b的一端连接,第一夹持部121a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121b的另一端之间留有间隙121ab。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也可以是一体的,只要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能够在锁紧机构13的作用下,调整装配孔121c的内径大小,以使装配孔121c与转动轴201之间过盈配合或者间隙配合即可。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紧部12(即,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朝向转动轴201的表面还可以设置有尼龙层。通过设置该尼龙层可以增强锁紧部12与转动轴20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在完成装配后能够增强螺旋桨100与转动轴201之间的连接的牢固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设置有两个连接端,用于连接两个桨叶20。此外,主体部11还设置有缝隙111,该缝隙111的一端与间隙121ab连通。通过该缝隙111可以增大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的形变范围,使得在进行装配时,第一夹持部121a的根部(所述“根部”即靠近主体部11处)和第二夹持部121b的根部之间的间隙可以变得更小,从而增大锁紧部12(即,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与转动轴20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装配后的稳固性。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在装配状态下主体部11内部受到的应力过于集中,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还设置有侧边通孔112,该侧边通孔112与该缝隙111远离间隙121ab的一端连通。从而,通过圆弧状的侧边通孔112的过渡可以分散主体部11内受到的应力,避免主体部11断裂,延长桨榖10的寿命。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中,在主体部11上设置缝隙111以及侧边通孔112仅为较优实施方式,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该缝隙111,和/或,侧边通孔112;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替代结构来增大装配状态下锁紧部12与转动轴201的接触面积,和/或,分散主体部11内的应力分布。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13包括锁紧环131和带有自锁功能的调节装置132。锁紧环131安装于锁紧部12的外表面,调节装置132连接锁紧环131的两个连接端,通过调节该调节装置132可使锁紧环131的两个连接端相互远离或者靠近,进而调节锁紧环131对锁紧部12施加的朝向转动轴201的压力。
当调节装置132使锁紧环131的两个连接端相互靠近时,锁紧环131的内径逐渐变小,从而向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施加朝向转动轴201的压力,使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向彼此靠拢,间隙121ab变小,进而使装配孔121c的内径变小,装配孔121c与转动轴201通过过盈配合而彼此固定,由此,螺旋桨100固定安装于驱动装置200的转动轴201。反之,当调节装置132使锁紧环131的两个连接端相互远离时,锁紧环131的内径逐渐变大,对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施加的朝向转动轴201的压力变小,在外力减小的作用下,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的间隙121ab逐渐变大以恢复到原始位置,从而装配孔121c的内径变大,使得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与转动轴201之间留有空隙,锁紧部12可相对转动轴201滑动,方便拆卸螺旋桨100。
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在螺旋桨100高速运转的过程中锁紧环131相对锁紧部12轴向滑动(其中,所述轴向滑动即:沿着转动轴201的轴向方向向上或者向下滑动),带来安全隐患,锁紧部12还对应锁紧环131设置有阻挡沿122,该阻挡沿122与主体部11共同对锁紧环131进行限位。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锁紧环1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环131a和第二夹环131b。当锁紧机构13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一夹环131a和第二夹环131b分别夹持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而使第一夹持部121a与第二夹持部121b向彼此靠拢,从而实现装配孔121c与转动轴201的过盈配合。
其中,第一夹环131a包括第一连接端131a1和第二连接端131a2,第二夹环131b包括第三连接端131b1和第四连接端131b2。其中,第一连接端131a1与第三连接端131b1相对设置,第二连接端131a2与第四连接端131b2相对设置。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和使用调节装置132,以及,提升第一夹环131a和第二夹环131b的可替换性,第一连接端131a1和第四连接端131b2均包括通孔,第二连接端131a2和第三连接端131b1均包括螺纹孔。但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连接端131a1和第二连接端131a2均包括通孔,第三连接端131b1和第四连接端131b2均包括螺纹孔,只要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端一个包括通孔,另一个包括螺纹孔即可。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131a1、第二连接端131a2、第三连接端131b1以及第四连接端131b2均为凸耳结构,其作用是方便进行锁紧机构13的装配。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131a1、第二连接端131a2、第三连接端131b1以及第四连接端131b2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锁紧环131对锁紧部12的压力效果,使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在受到锁紧环131的作用力时更好地向转动轴201靠拢,减小第一夹持部121a与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的间隙121ab,可以将调节装置132设置于与间隙121ab对应的位置处。具体为,使第一夹环131a完全贴合第一夹持部121a的外表面,第二夹环131b完全贴合第二夹持部121b的外表面,第一夹环131a与第二夹环131b的连接处对齐第一夹持部121a与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的间隙121ab,从而,当第一夹环131a和第二夹环131b相互靠近时可以更好地向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施压,使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相互靠近,减小装配孔121c的内径,最终使装配孔121c与转动轴201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用户在装配时更好地定位锁紧环131的安装位置,以及防止在螺旋桨100转动时,锁紧环131转动到其他的安装角度,还可以在锁紧环131和锁紧部12的外表面之间设置定位装置,比如,锁紧部12朝向锁紧环131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锁紧环131朝向锁紧部12的表面对应该凸起设置凹槽,当锁紧环131和锁紧部12装配完成后,锁紧环131的两个连接端之间的间隙与锁紧部12中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的间隙121ab相对应。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132包括第一调节装置132a和第二调节装置132b。第一调节装置132a连接第一连接端131a1与第三连接端131b1,调整第一调节装置132a可使第一连接端131a1与第三连接端131b1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二调节装置132b连接第二连接端131a2和第四连接端131b2,调整第二调节装置132b可使第二连接端131a2和第四连接端131b2靠近或远离。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装置132a和第二调节装置132b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仅以第一调节装置132a为例进行说明。
请继续参阅图4,该第一调节装置132a包括凸轮扳手1321、螺柱1322、橡胶垫圈1323以及垫圈槽1324。垫圈槽1324设置于第一连接端131a1背离第三连接端131b1的一侧,橡胶垫圈1323安装于垫圈槽1324内;螺柱1322的一端贯穿橡胶垫圈1323、垫圈槽1324以及第一连接端131a1的通孔与第三连接端131b1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柱1322的另一端与凸轮扳手1321铰接,比如,铆钉连接,凸轮扳手1321可绕铆钉轴转动;凸轮扳手1321的凸轮与橡胶垫圈1323抵持。
当凸轮扳手1321朝向转动轴201转动时,凸轮扳手1321的凸轮会挤压橡胶垫圈1323,进而带动第一夹环131a的第一连接端131a1向第二夹环131b的第三连接端131b1移动,即,使第一夹环131a的第一连接端131a1与第二夹环131b的第三连接端131b1相互靠近。由此,通过调整凸轮扳手1321的凸轮在不同位置的半径,可以调节凸轮扳手1321在转动到不同位置时锁紧环131对应施加给锁紧部12的压力,进而调节锁紧部12与转动轴201之间的摩擦力。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橡胶垫圈1323增强第一连接端131a1的耐磨性以及凸轮扳手1321的凸轮与第一连接端131a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在多次掰动凸轮扳手1321后仍能保障锁紧部12与转动轴201固定连接时的紧固性。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该橡胶垫圈1323或者以其他的结构替代该橡胶垫圈1323。进一步地,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垫圈槽1324对橡胶垫圈1323进行限位和保护,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该垫圈槽1324。
其中,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螺柱1322远离凸轮扳手1321的一端固定于夹环的一个连接端,能够方便将调节装置132安装于锁紧环13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将螺柱1322远离凸轮扳手1321的一端固定于夹环的一个连接端,比如,螺柱1322远离凸轮扳手1321的一端设置有插销孔,通过销接的方式固定于夹环的一个连接端。
在实际应用中,在组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100时,可以首先组装好两个调节装置132(即,第一调节装置132a和第二调节装置132b):通过铆钉连接的方式组装凸轮扳手1321和螺柱1322,将橡胶垫圈1323置于垫圈槽1324内,螺柱1322远离凸轮扳手1321的一端贯穿橡胶垫圈1323和垫圈槽1324直至凸轮扳手1321的凸轮抵持橡胶垫圈1323。然后,安装锁紧环131:分别将第一夹环131a安装于第一夹持部121a的阻挡沿122与主体部11所形成的凹槽内,以及,将第二夹环131b安装于第二夹持部121b的阻挡沿122与主体部11所形成的凹槽内。接着,连接锁紧环131和调节装置132:以第一调节装置132a连接第一夹环131a的第一连接端131a1和第二夹环131b的第三连接端131b1,具体为,螺柱1322远离凸轮扳手1321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端131a1的通孔与第三连接端131b1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直至垫圈槽1324与第一连接端131a1背离第三连接端131b1的一侧抵持,同理,以第二调节装置132b连接第一夹环131a的第二连接端131a2和第二夹环131b的第四连接端131b2。最后,通过两个连接件30将两个桨叶20安装于主体部11的两个连接端。
当需要将该螺旋桨100安装在驱动装置200的转动轴201上时,用户可以首先将锁紧机构13调节至如图5所示解锁状态,即,向外转动凸轮扳手1321使凸轮扳手1321基本与螺柱1322平行,此时,第一连接端131a1与第三连接端131b1(和/或,第二连接端131a2与第四连接端131b2)之间的间距最大,第一夹环131a和第二夹环131b分别对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施加的压力最小,进而使得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的间隙121ab最大,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的装配孔121c的内径大于转动轴201,从而使得螺旋桨100的桨榖10可以相对转动轴201滑动;在到达合适的位置处时,可以将锁紧机构13调节至如图6所示的锁紧状态,以使锁紧部12与转动轴201固定连接,具体为,朝向转动轴201的方向转动第一调节装置132a(和/或,第二调节装置132b)的凸轮扳手1321,凸轮扳手1321的凸轮挤压橡胶垫圈1323,进而带动第一连接端131a1向第三连接端131b1移动(和/或,第四连接端131b2朝向第二连接端131a2移动),逐渐减小第一连接端131a1和第三连接端131b1(和/或,第四连接端131b2和第二连接端131a2)之间的距离,同时,由于第一夹环131a和第二夹环131b的内径变小,所以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受到朝向转动轴201的压力,从而使得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也相互靠近,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的间隙121ab变小,进而使得装配孔121c的内径变小,当锁紧机构13达到如图6所示的锁紧状态时,装配孔121c与转动轴201过盈配合,锁紧部12与转动轴20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将螺旋桨100快速地固定安装在转动轴201上。
反之,当需要拆卸该螺旋桨100时,也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调整锁紧机构13至解锁状态,然后直接将螺旋桨100从转动轴201上取下。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锁紧环131包括第一夹环131a和第二夹环131b,并通过两个调节装置132连接第一夹环131a和第二夹环131b,一方面是为了扩大锁紧环131对锁紧部12的压力调整范围,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将锁紧机构13安装在锁紧部12上。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环131a和第二夹环131b也可以为一个环状整体,即,第一夹环131a的一个连接端(比如,第二连接端131a2)与第二夹环131b的一个连接端(比如,第四连接端131b2)固定连接,第一夹环131a的另一个连接端(比如,第一连接端131a1)和第二夹环131b的另一个连接端(比如,第三连接端131b1)构成该锁紧环131的两个连接端,此时,只需适配一个调节装置132即可构成该锁紧机构13。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132主要由凸轮扳手1321和螺柱1322构成,其操作方式较为简便,用户比较容易上手。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调节装置132也可以是其他带自锁功能的结构,比如,该调节装置132可以包括锁扣、锁钩和锁盖,锁盖与锁紧环131的其中一个连接端连接,锁钩固定在锁紧环131的另一个连接端,锁扣的一端铰接于锁盖的内侧下方,另一端可卡入锁钩,从而,当锁扣卡入锁钩时,可以使锁紧环131的两个连接端相互靠近,当解开锁扣时,可以使锁紧环131的两个连接端相互远离。
其中,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13包括锁紧环131和带有自锁功能的调节装置132,通过设置锁紧环131可以增大锁紧部12的受力面积,提升该锁紧机构13的牢固性。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的形变能力较强时,该锁紧机构13也可以仅包括带有自锁功能的调节装置132,该调节装置可以设置于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只要能够调节第一夹持部121a和第二夹持部121b之间的间隙121ab的大小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该无人机包括机身、自机身颜色的机臂以及如上所述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机臂上,用于为无人飞行器提供飞行动力。
总的来说,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的桨榖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延伸的锁紧部,以及,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安装于所述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包括装配孔,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过盈配合而彼此固定,能够快速将桨榖固定安装于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上;而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装配孔的内径变大,使得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之间间隙配合,进而使桨榖能够相对驱动装置的转动轴滑动,从而无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即可实现螺旋桨的快速拆卸。进一步地,将该螺旋桨应用于动力组件,一方面能够实现螺旋桨与驱动装置之间的简单、快速装拆,另一方面在完成装配后也提升了螺旋桨与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的牢固性。再进一步地,将包括该螺旋桨的动力组件应用于无人机上,能够提升该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包括桨榖和安装在所述桨榖上的至少两个桨叶,所述桨榖用于将所述螺旋桨安装至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上,所述桨榖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延伸的锁紧部,以及,锁紧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安装于所述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包括装配孔,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过盈配合而彼此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环和带有自锁功能的调节装置;
所述锁紧环安装于所述锁紧部的外表面,所述调节装置连接所述锁紧环的两个连接端;
所述锁紧部上还包括间隙,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装配孔,当所述调节装置使所述锁紧环的两个连接端相互靠近时,可使所述间隙变小,从而使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过盈配合而彼此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对应所述锁紧环设置有阻挡沿,用于防止所述锁紧环相对所述锁紧部轴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还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共同形成所述装配孔,所述间隙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并且与所述装配孔连通;
当所述调节装置使所述锁紧环的两个连接端相互靠近时,可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向彼此靠拢,使所述间隙变小,从而使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过盈配合而彼此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环和第二夹环,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环和所述第二夹环分别夹持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而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向彼此靠拢,从而实现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转动轴的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夹环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调整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可使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调整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可使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与所述间隙对应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柱和凸轮扳手,所述螺柱的一端贯穿所述锁紧环的一个连接端与所述锁紧环的另一个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轮扳手铰接,所述凸轮扳手的凸轮与所述锁紧环的一个连接端抵持,当所述凸轮扳手向所述转动轴转动时,可使所述锁紧环的两个连接端相互靠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设置于所述凸轮扳手与所述锁紧环的一个连接端之间,所述凸轮扳手的凸轮与所述橡胶垫圈抵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垫圈槽,所述橡胶垫圈设置于所述垫圈槽内,所述垫圈槽设置于所述凸轮扳手与所述锁紧环的一个连接端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10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置有缝隙,所述缝隙的一端与所述间隙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设置有侧边通孔,所述侧边通孔与所述缝隙远离所述间隙的一端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朝向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设置有尼龙层。
14.一种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驱动装置和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上的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
15.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动力组件。
CN201711444549.XA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Active CN107985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4549.XA CN107985585B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PCT/CN2018/105291 WO2019128313A1 (zh) 2017-12-27 2018-09-12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4549.XA CN107985585B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5585A true CN107985585A (zh) 2018-05-04
CN107985585B CN107985585B (zh) 2024-01-19

Family

ID=62042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4549.XA Active CN107985585B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85585B (zh)
WO (1) WO201912831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8313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CN111372853A (zh) * 2018-11-20 2020-07-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装置及无人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9513A (zh) * 2020-07-02 2022-01-04 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扭转折叠的桨夹及具有其的螺旋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8852A (en) * 1959-03-24 1961-10-04 Bamford & Company Ltd F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crew propellers
KR20120139188A (ko) * 2011-06-17 2012-12-27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104214233A (zh) * 2013-05-29 2014-12-17 日立汽车系统九州株式会社 传动轴及传动轴所使用的万向节的叉结构
CN204197273U (zh) * 2014-10-23 2015-03-11 郑荣武 多旋翼飞行器快拆装桨座
CN205034340U (zh) * 2015-10-19 2016-02-17 浙江智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安装结构
CN107187591A (zh) * 2017-05-27 2017-09-22 昆山优尼电能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人机、桨叶转动组件、转动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CN207917146U (zh) * 2017-12-27 2018-09-2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1599B2 (ja) * 2002-08-09 2006-11-29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翼航空機のロータハブ構造体
CN104386249B (zh) * 2014-11-17 2016-03-30 马鞍山市靓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测绘多旋翼无人机的测绘方法
CN206407100U (zh) * 2016-12-13 2017-08-15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臂连接结构及无人机
CN107140199A (zh) * 2017-05-27 2017-09-08 昆山优尼电能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人机、桨叶转动组件、转动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CN107985585B (zh) * 2017-12-27 2024-01-19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8852A (en) * 1959-03-24 1961-10-04 Bamford & Company Ltd F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crew propellers
KR20120139188A (ko) * 2011-06-17 2012-12-27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104214233A (zh) * 2013-05-29 2014-12-17 日立汽车系统九州株式会社 传动轴及传动轴所使用的万向节的叉结构
CN204197273U (zh) * 2014-10-23 2015-03-11 郑荣武 多旋翼飞行器快拆装桨座
CN205034340U (zh) * 2015-10-19 2016-02-17 浙江智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安装结构
CN107187591A (zh) * 2017-05-27 2017-09-22 昆山优尼电能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人机、桨叶转动组件、转动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CN207917146U (zh) * 2017-12-27 2018-09-2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8313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CN111372853A (zh) * 2018-11-20 2020-07-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装置及无人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5585B (zh) 2024-01-19
WO2019128313A1 (zh)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5585A (zh)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CA2882481C (en) Rotary drive assembly for wing tip
AU2016100120A4 (en) Multi-rotor passenger-carrying aircraft with foldable aircraft arm
CN207466961U (zh) 球载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的折叠式起落架及其折叠结构
CN107697272A (zh) 一种无人机舵面驱动机构
WO2018098993A1 (zh) 一种螺旋桨双轴矢量伺服变向装置及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05499336U (zh) 螺旋桨、电机、动力套装及无人飞行器
CN109398692A (zh) 一种螺旋桨、动力系统以及无人飞行器
CN104843183B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桨变距结构
CN106904267A (zh) 无人机机臂机构及无人机
CN105599898A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的三旋翼尾桨毂
CN207917146U (zh)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CN205022859U (zh) 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
CN105083521A (zh) 飞艇
CN206704516U (zh) 一种无人机用多种限位机臂折叠机构
CN105197247B (zh) 一种夹持式航空发动机主安装节机构
WO2017107751A1 (zh) 无人机
CN207791146U (zh) 一种可变轴距无人机
CN108180791A (zh) 分体式舵面舵轴结构和导弹
CN205499354U (zh) 螺旋桨、电机、动力套装及无人飞行器
CN211364940U (zh) 一种防松型旋翼桨夹
CN204507267U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桨变距结构
CN108127066B (zh) 螺旋桨装配方法、组装夹具及螺旋桨
CN206871375U (zh) 一种可减震无人机传动装置
CN207290866U (zh) 一种哈夫开合换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55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Street Xueyuan Road No. 1001 Chi Yuen Building 9 layer B1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daotong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Street Xueyuan Road No. 1001 Chi Yuen Building 9 layer B1

Applicant before: AUTEL ROBOTICS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