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79981A - 颈部支撑枕头 - Google Patents

颈部支撑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79981A
CN107979981A CN201680021981.5A CN201680021981A CN107979981A CN 107979981 A CN107979981 A CN 107979981A CN 201680021981 A CN201680021981 A CN 201680021981A CN 107979981 A CN107979981 A CN 107979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main
neck support
support component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19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79981B (zh
Inventor
G·简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979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9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79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9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47G9/1081Pillows comprising a neck support, e.g. a neck ro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47G2009/1018Foam pillow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部支撑枕头(10),包括主枕头主体(30)和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30)上的颈部支撑构件(20),颈部支撑构件(20)包括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主体部(22),第一主体部(21)覆盖主枕头主体(30)的第一面部(31)的靠近主枕头主体(30)的边缘(34)的至少一部分(33)以在使用中支撑颈部,第二主体部(22)在主枕头主体(30)的边缘(34)上从第一主体部(21)朝向主枕头主体(30)的第二面部(32)延伸,颈部支撑构件(20)设置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在使用中支撑颈部。还描述了颈部支撑构件(20)及该颈部支撑构件(20)的用途。

Description

颈部支撑枕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枕头,特别涉及在睡眠期间为颈部提供额外支撑的枕头,以及涉及用于形成这些枕头的颈部支撑构件。
背景技术
床枕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常规的床枕通常为内含填充材料的织物罩。这些填充材料包括羽毛、羽绒、合成聚合物纤维、泡沫碎片、记忆棉以及固体乳胶。
普遍认为,在睡眠期间常规的枕头不能对颈部(特别是颈椎)提供充分的支撑。这是因为当人头部枕在枕头上躺下且头部相对于身体被放置在中立位时,在人的颈部和床垫/枕头边缘之间形成了间隙。当头部相对于相对于脊柱处于中立位时在颈部和床垫之间形成的间隙大于头部和床垫之间形成的间隙。不论人是侧躺或者平躺,情况都是这样。通常,枕头的填充材料被头部和颈部的重量移位或大致压平,意味着头部和颈部很大程度上从中立位移位了。
常规的枕头通常不能充分地补偿颈部和床垫之间的高度差,颈部区域的枕头边缘处比放置头部的枕头中间部分处的填料要少。因此,其为颈部提供了很少的支撑。
常规枕头所提供的缺乏颈部支撑可能导致颈部、肩部和背部疼痛,这是由于在睡眠期间颈部处于不自然的姿势,使脊柱错位并且会在身体的脆弱部位施加持久的负担,特别是当受试者侧着身子睡眠时,在此时颈部和床垫/枕头边缘之间的间隙最大。
已经出售有旨在解决颈部区域缺乏支撑的问题的各种产品。相比于常规枕头,这些产品通常旨在为颈部提供额外的结构支撑。这些产品通常落入两类中,即具有永久性地集成到枕头设计中的额外的颈部支撑件的枕头(例如波状外形的记忆棉枕头)和辅助颈部支撑件,这些辅助颈部支撑件为旨在与枕头接合使用以形成多部件枕头的独立配件。
一体式支撑枕头
在该领域中提出的方法为提供诸如波状外形枕头(如矫形枕头)的一体式支撑枕头,其包括集成在枕头主体中的颈部支撑功能部。该功能部通常是通过在枕头的边缘处包括一体的弯曲部来提供的,该弯曲部设计成模拟并支撑颈部的自然曲面。在市场上存在很多提供这种方法的变体的产品。
US20140075677描述了一种波状外形的可充气式颈部支撑枕头,其具有中央的头部抵靠凹口(US20140075677的图1中的特征15)和一体的颈部支撑件(US20140075677的图1中的特征20)。
US20010018777描述了一种具有不同密度的多个集成部件的矫形枕头,该矫形枕头包括含有垫层40的矩形泡沫芯部10和包裹在芯部四周的泡沫集成层50。
WO2013/013777 A描述了一种含有一体式圆颈枕的医疗旅行枕头,该圆颈枕包含在枕头的与主枕头主体相隔离的部分当中。
基于常规一体式波状外形枕头也已经提出了其它进展。例如,CN202843108 U描述了一种为肩部和颈部提供热疗的护理枕头。该护理枕头包括一体式波状外形的主枕头主体和辅助装置,该主枕头主体具有用于为颈部和头部提供支撑的常规形状的上枕头表面,该辅助装置用于与该主枕头一起使用并包含内部加热元件以对肩部和颈部进行加热。该辅助加热装置和主枕头表面特别地构造成具有互补特征,该互补特征设计成可释放地互锁。该辅助加热装置具有弯曲的弧形部、在主枕头主体边缘下方用于放置的平坦基部以及限定斜坡的凹状外表面部分,该弧形部适于接收主枕头主体的波状边缘并在加热元件和颈部之间提供表面接触,在使用中背部和肩部放置在斜坡上。该枕头旨在为平躺的受试者提供主动疗法。该护理枕头主体在下表面具有切口部分以接收互补的辅助加热装置的突出部和另外的互补的凹凸部,这意味着该护理枕头的每个部分都相互依赖于特定的互补部,以使得主枕头和辅助加热装置都不是特别地适于与其它非定制的互补枕头或加热装置一起通用。此外,设置上背部/肩部斜坡意味着该护理枕头的使用主要局限于平躺的受试者的治疗。
一体式支撑枕头(例如波状记忆泡沫枕头)具有预先确定的几何形状和通常的填充材料,虽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用户的头部和/或颈部相符合,但是其通常不能够容易地成形、填满或模制以支持多种多样的睡眠姿势或体型。特别地,颈部长度的差异能够明显地影响舒适度。这些枕头类型的灵活性很低并且通常不能容易地调整枕头的厚度,因为填充材料通常在枕头内部不能移动。例如固体记忆棉枕头的普遍的诟病在于它们太硬、太刚硬或太重。其它问题在于当用户侧躺或平躺时,最终获得的枕头的弯曲形状是预先确定并集成的以匹配颈部的曲率。由于用户之间的颈部曲率可能不同,并且曲率取决于用户是否为侧趟、趴着或平躺也会不同,所以具有很低灵活性的和太大的刚度的固定曲面会导致在某些姿势上不舒服。市场上一些波状枕头在一个边缘具有较大的曲率(旨在针对侧躺睡眠)且在相对边缘具有较小的曲率(旨在针对平躺睡眠)。然而,用户的颈部长度可以确定优选哪一侧以及给定的一侧针对侧躺睡眠或平躺睡眠是优选的。因此,期望提供对终端用户更加舒适的颈部支撑枕头。
用户必须考虑的另一个变量为床垫硬度。依据在休息/睡眠期间床垫在用户身下变形多少,具有完全集成的颈部支撑件的枕头(如波状特征)可以具有不同的感觉和功能。一般地,用户难以找到一种与他们对于头部和颈部舒适度以及选择床垫的偏好相匹配的一体式颈部支撑产品。这意味着如果头部部分和颈部部分中只有一个使用户满意,则必须更换整个一体式产品。这不仅给用户带来巨大的费用,而且会使得选择具有适宜的组合的特征的枕头更加困难。此外,用户在旅行期间必须携带整个一体式产品。
针对这些枕头已经提出了各种填充材料,这些填充材料包括常规的泡沫、空气(充气式枕头的情况)和粘弹性材料(如记忆棉)。单独由这些材料(如记忆棉)制成的枕头相比于常规床枕能够为用户提供不同的密度、感觉和舒适感,这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不被期望的。同样,充气式波状枕头和固体泡沫制成的波状枕头通常不会提供空气循环的机会,意味着在睡眠时这些枕头可以滞留热量并且为用户带来不舒适的出汗。一些枕头具有冲入主体内的孔洞以允许更好的空气循环从而减轻这个问题,但是这样做的缺点在于其降低了枕头的密度并因此会提供较少的支撑。
辅助支撑件
另一种方法为提供诸如圆柱形圆颈枕的辅助颈部支撑件,其旨在与诸如常规床枕的主枕头接合使用以在颈部区域增加支撑。
US2010077551 A描述了圆柱形圆颈枕的用途,该圆柱形圆颈枕可以插入位于定制的枕套中的细长口袋中。
WO2012/164109 A1描述了一种设置有辅助上背部支撑楔块的波状枕头,该楔块靠近枕头设置并与枕头邻接(见WO2012/164109 A1的图1的特征1)。通过定制的枕套(WO2012/164109 A1的图1中的特征2、3和5)将单独的楔块和枕头包裹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体式波状枕头提供了颈部支撑且辅助的楔块提供上背部支撑。
W095/28861 A1描述了一种枕头,其包括两个单独部件,即颈部支撑插入物和用于支撑头部的枕头主体。该支撑插入物占据定制枕套的一部分,通过内隔墙将该部分与剩余的枕头部分离开来。
JP2010-088548描述了一种枕头,其包括用于支撑用户头部的主枕头和布置成与主枕头的上部面的部分相重叠的副枕头,该副枕头连接到主枕头主体以用于支撑用户颈部。该副枕头大致上是平的且因此为平躺式睡眠定制。
这些辅助支撑装置在辅助部和主枕头之间通常在感觉、密度和支撑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由这两个部分断开而加剧。这会导致感觉支撑件和主枕头是两个单独的整体,这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可能是不舒服的。当用户在睡眠期间移动时,辅助支撑件还易于相对于枕头移动,导致辅助支撑件移位且没有效果。为了降低这种移动,已经提出了具有将辅助支撑件物理地附接到枕头上的构件的产品。例如,W095/28861 A1和WO2013/013777 A1描述了定制的枕套,这些枕套将辅助支撑件和枕头单独地包裹起来以隔离支撑件并降低移动,以及JP2010-088548描述了在枕头和辅助支撑件之间使用枢转连接。然而,这些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产品设计增添了额外的一层复杂性,为终端用户增添了额外的一层不切实际性,并且要求枕头、辅助支撑件和枕套设计之间的紧密的一层兼容性,这意味着这些产品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有限的灵活性。例如,如果终端用户丢失或损坏了特别设计以包含特定的辅助支撑件的定制的枕套,这会导致最终的辅助支撑无效并因此成为多余的。
因此需要提供在休息/睡眠期间为颈部区域提供支撑的产品,这些产品缓解或消除了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消除或缓解了如上文所述的与现有技术的枕头相关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最为普遍地提出了通过为枕头提供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能够可释放地接合床枕边缘且至少部分地包裹或包围床枕边缘,能够将颈部支撑功能附加到任何床枕(即包括常规的床枕)。这种布置提供了很多的优点。
可释放的接合
通过可释放地接合主枕头主体,意味着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构件适于接触主枕头主体以提供临时的接合,即其中颈部支撑构件一旦与主枕头接合,则该颈部支撑构件能够很容易地分离(例如针对替换、运输或清洁)。
通过使用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构件来与主枕头主体可释放地接合,通过将该颈部支撑构件与根据用户偏好的任何合适类型的主枕头(如常规床枕)接合,颈部支撑构件可以用于形成颈部支撑枕头。因此,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具有的优点在于,其不需要与专门定制成用于颈部支撑构件的形状的枕头一起使用。通过将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构件与用户自己选择的枕头一起使用,用户能够向颈部添加支撑功能,同时保持了他们的通常枕头的熟悉的舒适度,为用户提供了具有改善的整体舒适度的颈部支撑枕头。
本发明允许用户根据他们的偏好轻松地互换颈部支撑构件。因此,用户可以依据所需的效果(例如,所需的用途是否主要为矫形或简单地提供额外的舒适度)来互换或多或少的支撑性的颈部支撑构件,或者允许用户根据不同的主枕头和床垫类型来搭配产品而不需要必须更换整个枕头。
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为便携式的且能够在旅行时很方便地装在行李箱中以供使用。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的可轻松互换性意味着在出行时,用户可以选择在旅行时只运送颈部支撑杆构件,以在旅行目的地(例如酒店)将其与另外的主枕头主体组合起来,意味着用户不需要运送整个主枕头主体本身。
由于颈部支撑构件围绕枕头边缘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能够包裹(或至少部分地包围)枕头边缘,意味着相比于其它的辅助颈部支撑产品,该产品还感觉更像是是一体式的颈部支撑产品,其它的辅助颈部支撑产品(如圆颈枕)简单地邻靠住主枕头主体,或者放置在主枕头主体上部。此外,由于主枕头的边缘被包围或“夹在”颈部支撑构件的凹口/腔体内部,当使用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构件形成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枕头时,枕头主体的结构支撑件自身会有助于提供的整体颈部支撑。这意味着通过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可以提供令人惊讶地有效的颈部支撑功能,其中颈部支撑构件本身增加了相对较少的额外的厚度(相比于例如增加了大量附加体积的颈部圆颈枕)。
虽然在使用中不需要定制的枕套来将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在主枕头主体上保持就位,但是如果是出于美学的目的,该颈部支撑构件可以方便地与主枕头主体一起装在常规的枕套中。由于该颈部支撑构件适当地包裹(或至少部分地包围)枕头,相比于例如位于枕头的顶部或枕头旁边的颈部圆颈枕,该颈部支撑构件适当地在枕套内部占据较少的空间。此外,如果在枕头内部已经限定了空间,添加现有技术的颈部圆颈枕会趋于使得主枕头变形以补偿空间,这将会影响其功能和感觉。本发明由于颈部支撑件在枕头边缘上延伸以包裹/包围枕头边缘的性质而缓解了这个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很多优点对于阅读本公开的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这将在下文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因此,本公开总地上提出了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包括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性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具有颈部支撑部,该颈部支撑部覆盖主枕头主体的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处设置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
例如,可以提供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包括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具有颈部支撑部,该颈部支撑部覆盖主枕头主体第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上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处设置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处具有适于在使用中支撑颈部的主体厚度。
因此,本公开适当地提供了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包括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便在使用中支撑颈部,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部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设置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便在使用中支撑颈部,其中:
a)该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该细长主体部在第一主枕头主体面上远离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为使得当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下方延伸,和/或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在第二主枕头主体面上远离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便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为使得当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的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和/或
b)该颈部支撑构件的靠近主枕头边缘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的多个部分构造为在使用中接触受试者,该部分具有大致为凸状(即向外弯曲)的弯曲外表面轮廓;和/或
c)该颈部支撑构件设置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在使用中支撑颈部,其中,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沿着直接远离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从主枕头边缘(即朝向用户)突出不超过约10cm;和/或
d)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外表面和内芯部,该芯部基本上由一种或多种可变形材料组成。
本公开还适当地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颈部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构造成使与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可释放地接合,该颈部支撑构件具有第一主体部以及从第一主体部的端部延伸的第二主体部,
第一主体部构造为(例如成形为)使得可以用于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例如接触头部的)面的靠近主枕头主体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二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设置,使得第二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延伸,其中当在使用中将第一和第二主体部这样设置时,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设置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的凸起表面以用于支撑颈部;其中:
a)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构成,以使得当该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接合到主枕头边缘时,该细长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面部上延伸从而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可用以使得当在使用中用户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和/或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该细长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构成,以使当该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接合到主枕头边缘时,该细长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面部上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可用以使得当在使用中用户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和/或
b)将颈部支撑构件的多个部分构造为使得:
ⅰ)设置成覆盖主枕头主体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部分;
ⅱ)当将颈部支撑枕头接合到主枕头边缘时,该颈部支撑构件的多个部分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朝向第二面部延伸,
该颈部支撑构件的多个部分具有大致为凸状的(即向外弯曲)弯曲的外表面轮廓,以便在使用中当颈部支撑主体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并且用户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颈部支撑构件的多个部分能够用于接触用户;和/或
c)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构造为使得当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时,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沿着直接远离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从主枕头边缘(即朝向用户)突出不超过约10cm;和/或
d)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外表面和内芯部,该芯部基本上是由一种或多种可变形材料组成。
发明的描述
第一方面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包括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地接合到该主枕头主体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便在使用中支撑颈部,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部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设置有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便在使用中支撑颈部,该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该细长主体部在第一主枕头主体面上远离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覆盖该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使得当该颈部支撑构件支撑用户颈部时,在使用中将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下方延伸,和/或该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该细长主体部在第二主枕头主体面上远离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覆盖该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使得当用户的颈部被该颈部支撑构件支撑时,在使用中将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下方延伸。
细长主体部至少在第一和/或第二枕头面上延伸并构造为使得在使用中当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即枕头的正常使用期间),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下方延伸。也就是说,该细长部的尺寸使得其是能够用于使得当用户的颈部位于由颈部支撑构件支撑的枕头边缘并且用户的头部放置在主枕头面上时,该细长部在相应枕头面上远离枕头边缘延伸,直至其覆盖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下面的枕头的一个区域。
关于该细长主体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其旨在指代在该细长主体部在使用中将与头部相接触的(顶部)面上延伸(并且因此直接在头部下方延伸)的布置以及细长主体部在(底部)基部底枕头面(即在使用中与放置头部的枕头面相对的枕头面)上延伸的布置。在这些例子中,细长主体部将不会处于直接与头部接触的位置,但是仍然延伸到覆盖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下面的主枕头区域(即在垂直面内)。
通常地,如上所述,该细长主体部足够长以使得在正常使用期间当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主体部在使用中至少延伸到用户的耳朵。在一些实施例中,细长主体部足够长以便至少延伸至用户眼睛的程度,或者更通常地,细长构件足够长以便延伸足够远以至少在用户的整个头部下面穿过。这确保了可以为头部提供所需支撑水平的舒适度。例如,该细长构件可以大致在主枕头主体面的整个宽度上延伸。通常地,该细长构件沿着主枕头的长度延伸至少足够远,以便覆盖对应于用户头部的整个宽度的区域。另外的实施例描述了第一部和/或第二部的尺寸,该第一部和/或第二部包括在下文“细长主体部”下描述的细长主体部。
通过设置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主体部和/或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和/或第二主体部具有在主枕头主体面上延伸的细长主体部,提供了很多令人惊讶的优点(除了上文在标题“发明内容”下描述的优点以外)。通过设置细长部作为颈部支撑构件的部分,该细长部可以在即将在使用中放置用户头部的表面上延伸,或者该细长部在主枕头主体下方通过以在在实际中提供基部表面的枕头面上延伸,用户将枕头放置在该基部表面上以供使用。在任一种布置中,在颈部支撑构件和主枕头主体表面之间提供了增加的接触表面面积,从而增加了使颈部支撑构件相对于主枕头主体侧向或向外滑动所需的横向力的大小,这反过来在使用枕头时减少了颈部支撑构件相对于主枕头的移动。实际上,当用户头部的重量放置在枕头上时,由头部施加在细长部上的附加压力(如果细长部沿着在使用中放置头部的枕头面上延伸,则为直接施加,和/或如果细长部在使用中枕头的下底面上延伸,则为间接施加)已经被发明人建立以提供惊人地有效减少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的移动。
此外,这种布置具有的优点在于:该颈部支撑构件不仅可以用于提供所需的颈部支撑,而且可以适当地允许对头部的额外支撑和舒适以便对已经由主枕头主体提供的颈部支撑进行补充。
另外的优点在于这种布置还会获得一种产品,该产品被用户报告为看起来以及感觉更加类似于一体式颈部支撑枕头,例如波状矫形枕头,从而接合了与一体式产品相关的优点和与上文提到的辅助颈部支撑件的可分离性相关的优点。
第二方面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包括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地接合到该主枕头主体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设置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便在使用中提供支撑颈部,其中该颈部支撑构件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并在主枕头边缘上延伸的部份构造成为在使用中与受试者接触,该部分具有大致凸状的(即向外弯曲)弯曲的外表面轮廓。
术语“外表面轮廓”旨在表示颈部支撑构件的外表面的一般轮廓,该颈部支撑构件的外表面的一般轮廓设置为当该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与主枕头主体接合时接触用户。相反地,“内表面轮廓”旨在表示颈部支撑构件的表面的一般表面轮廓,该颈部支撑构件的表面的一般表面轮廓设置为当该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与主枕头主体接合时接触主枕头主体表面。
“构造成在使用中与受试者接触”的部分指的是设置成使得在该枕头使用期间(当枕头的底面放置在表面上且受试者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的顶部面上时)能够用于接触用户的部分。
上文提到的“曲面”指的是颈部支撑构件的区域中与第一和/或第二部的部分对应的表面轮廓(适当地,在垂直于枕头表面(或放置枕头以供使用的表面)的平面内),该第一和/或第二部的部分布置成呈现给使用枕头的用户,即布置成接触用户的颈部和优选地接触用户的肩部。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和第二部的横截面区并非必须是完全凸状的。应理解为,例如,外表面可以包括额外的次级表面特征(无论是通过设计还是作为次要缺陷存在),并因此在这些情况中,术语“外表面轮廓”旨在表示初级外表面轮廓。实际上,只要整体的初级轮廓大致为凸状,则初级外表面轮廓可能包括某一尺度的次级表面轮廓特征,该次级表面轮廓特征是肉眼可见的但其自身可以不是大致地凸状的,例如它们在表面形状上可以是凹状的,所提供的总体初级轮廓大致上是凸状的。通过类比的方式,常规汽车轮胎在使用中与道路接触的部分具有凸状的外初级表面轮廓,该外初级表面轮廓仍然包括次级表面凹口/凹槽以形成轮胎面,该轮胎面自身横截面不为凸状但是其不会改变凸状的外初级表面轮廓。
因此,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大致为凸状的外初级表面轮廓包括次级表面特征,例如凹口部(如凹坑和/或凹槽)或突出部(如结节)。这些特征可以有益于为用户提供改善的空气循环、灵活性和/或舒适度。适当地,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该颈部支撑构件的外表面可以不包括次级表面特征,如凹坑和/或凹槽。
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还可以包括第三表面轮廓曲面,其在垂直于初级表面曲面的平面内(例如当在使用中将枕头放置在表面上时,与枕头边缘相同的水平平面内)沿着枕头边缘的长度延伸。例如,在这些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和/或第二部的厚度沿着颈部支撑枕头的长度可以变化以沿着边缘长度形成进一步的曲面。在这些实施例中,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中心部(即颈部支撑构件的与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中心部最接近的部分)比颈部支撑枕头的外部部分(即当颈部支撑构件接合在主枕头主体上时,颈部支撑构件的与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中心部最远的部分)薄,在颈部支撑枕头的整个长度上设置曲面梯度,在曲面梯度上,表面进一步存在第三表面轮廓,该第三表面轮廓可以在初级表面轮廓外侧的平面处存在曲面。也就是说,当颈部支撑构件包裹住枕头时,与其外边缘相比,其在中心可以更厚(即其可以在中心凸出),或者其在边缘处可以比中心厚,这意味着形成了内部的鞍状的曲线。因此,该颈部支撑构件可以呈现具有内向曲面的第三表面轮廓,该曲面从边缘区域中的最高点到颈部支撑构件的中心处的最低点上升(也就是说,向用户颈部呈现凹状的鞍状表面),或者,其中,表面从中心的最高点远离使用者弯曲(即当放置在表面上的备用状态下准备使用时向下弯曲,因此在中心突出,术语“备用状态”指的是当用户的颈部和头部没有被放置在枕头表面上给枕头施加压力时枕头所处的状态),从颈部支撑构件的中心的最高点到边缘的最低点弯曲(换句话说,形成桶状表面以在使用中接受颈部)。通常,本方面和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构件在备用状态时并不具有第三表面轮廓,即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部的厚度沿着边缘的大致全长(例如全长)基本上相同。
只要表面能够至少部分地符合用户颈部的凹口,外部弯曲表面可以为任意适当的曲面梯度。在实施例中,曲面梯度使得第一和第二部的外表面大致上反应了(即大致上等同于)主枕头主体边缘处的外表面轮廓。在这些实施例中,外部凹面的曲面梯度可以大致上与接收主枕头主体的颈部支撑构件空腔/凹部的内部凹状表面曲率相似(例如相同)。但是应理解,在使用中,对于给定的颈部支撑构件,其凹部的内部形状可以依据主枕头主体的厚度而变化。如果颈部支撑构件与相对厚的主枕头一起使用,则可以迫使第一和第二颈部支撑主体部(即第一和第二钳口构件)分开(例如以采用“V”型),但是对于相对较薄的枕头,第一和第二主体部可以相对更靠近在一起(例如采用“U”型)。通常,外部凸状表面的曲面可以基本上与枕头边缘区域、枕头边缘处的主枕头的曲面不相似,并基本上与内表面(如凹部)的曲面不相似。
在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的与主枕头主体边缘重叠的部分(即边缘部分)设置有弯曲的外表面轮廓(以在使用中接触用户的颈部和/或肩部),并且第二主体部的在另一枕头边缘的面部(即面部部分)上延伸的部分可以具有平坦的外表面轮廓(即为了设置使枕头能够放置在其上的稳定基部)。
上文的边缘部分的“弯曲的外表面轮廓”指的是垂直于枕头面(即垂直于放置枕头以供使用的表面)的平面中的凸状曲面。通常,即使当枕头放置在表面上处于备用位置时(即在用户将头部放置在枕头上之前),第二主体部的在另一枕头边缘的面部上延伸的部分的外表面轮廓不是平坦的或大致平坦的,该表面在使用中由于用户头部和颈部的重量压缩主体填充材料而通常将会变得平坦。因此,也就是说,第二主体部的在主体枕头下方延伸的部分可以具有大致平坦的外表面。因此,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使用中放置枕头的稳定基部。因此,适当地,将该表面的不与表面(例如床垫)接触并设置成在使用中与用户颈部接触的部分如描述的那样是弯曲的,并且颈部支撑主体部(例如第二主体部)的在使用中设置成接触基部表面的部分是平坦的。该平坦表面因此可以像这样形成并因此在备用状态下是平坦的,或者不像这样形成但是在使用中通过压缩使其平坦。
在实施例中,其中,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如描述的弯曲的和平坦的部分,从第二主体部的弯曲部分到平坦部分的过渡点可以是通过角点的方式。备选地,从弯曲部分到平坦部分的过渡点可以是平滑的(如图7中描述的)。这通常取决于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在过渡点处的曲面梯度。如果该曲面梯度较低,即如果表面弯曲不大,则可能设置较大角度的过渡。越大的曲面梯度可以导致越平滑的过渡。虽然越平滑的过渡可以改善颈部支撑构件的感觉和舒适度,但是更大角度的过渡可以提供更好的抗颈部支撑构件压缩的稳定性。
在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构造成使得当用户侧躺即抵靠他们的肩部躺着(例如在侧躺式睡眠期间)时,允许用户将肩部放置在基部表面上以紧靠颈部支撑构件(例如床垫)并同时为颈部和头部提供支撑。通过设置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在枕头边缘的区域具有大致凸状的外表面轮廓,该外表面轮廓设置与用户接触,该颈部支撑构件的外表面能够更好地反应主枕头主体的表面轮廓。这意味着颈部支撑构件体积较小并因此在使用中能够更容易地适配到常规枕套中,并且颈部支撑构件将不仅仅在平躺式式睡眠期间,而且在侧躺式睡眠期间为颈部提供所需的舒适度和支撑,因为在侧躺式睡眠期间,肩部能够通过同时允许接触基部睡眠表面并邻接颈部支撑构件的外表面而在侧部采用更加自然的姿势。例如在现有技术的产品中并未提供这个特征,在现有技术产品中设置了非凸状的肩部/上背部斜坡,斜坡的存在意味着获得的产品很大且在使用时可能不适于适配到常规枕套以内,并且其中,这些斜坡的存在意味着在侧躺式睡眠期间不会对颈部提供所需的支撑和舒适度,因为肩部不能自然地抵靠在靠近主枕头的睡眠表面上,并且因此用户局限于平躺式睡眠。包含斜坡的枕头布置也局限于一侧使用,因为如果将枕头翻转以使斜坡的平坦边缘设置成与用户接触,则斜坡的边缘不适于支撑颈部或头部。
适当地,本方面和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构件因此不包括上背部/肩部斜坡。
本文更详细地描述了第二方面的另外实施例,并且其可以例如如上文对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进行定义。
第三方面
在另外的方面,提供了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包括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覆盖主枕头主体面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如相对的面)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设置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便在使用中支撑颈部,其中,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直接地沿着远离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从主枕头主体边缘(即朝向用户)突出不超过约10cm。
优选地,关于第二主体部表面的突出指的是在颈部支撑构件的与枕头边缘重叠的部分的水平平面(即侧面)内朝向用户肩膀的的突出。适当地,就这点而言,从主枕头主体表面“突出一定距离”指的是从主枕头的最外部边缘到颈部支撑构件的最外部表面的距离。优选地,这与颈部支撑构件在枕头边缘的区域中的厚度相对应。应理解为,当用户的头部放置在主枕头主体上时,增加边缘部分的厚度会使边缘部分的外表面延伸更加接近用户(即沿着与枕头相同的平面向外)。在边缘区域中显著地延长第二主体部的厚度是不期望的,因为在侧躺式睡眠时这会阻止用户将他们的肩部足够靠近枕头放置以将他们的头部放置在枕头上并从颈部支撑功能受益。
在这方面,因此,颈部支撑构件构造为在侧躺(即抵靠他们的部躺着,如在侧躺式睡眠期间)时允许用户将肩部放置在基部表面(例如床垫)上以紧靠颈部支撑构件,并同时为颈部和头部提供支撑。在限制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在枕头的边缘区域中朝向用户突出的程度(即通过限制第二主体部在枕头边缘区域中的厚度)方面,提供了很多优点。例如,颈部支撑构件体积较小并因此在使用中可以更容易地适配进入常规枕套中。颈部支撑构件不仅在平躺式睡眠期间,而且在侧躺式睡眠期间还为颈部提供了高的舒适和支撑度,因为通过允许肩部足够靠近枕头地放置以允许颈部支撑枕头充分地支撑头部和肩部,同时肩部接触基部睡眠表面并在主枕头边缘附近紧靠颈部支撑构件的外表面,肩部能够在侧躺式睡眠期间采用自然的姿势。例如在现有技术产品中没有提供这个优点,在现有技术产品中设置了从主枕头主体显著突出超出用户颈部长度的肩部/上背部斜坡,因此增加了体积(使得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时不能合适地适配到常规枕套以内),并且其中,这些斜坡的存在意味着在侧躺式睡眠期间没有为颈部提供所需的支撑和舒适度,因为肩部不能以足够靠近枕头的姿势自然地躺在睡眠表面上,足够靠近枕头的姿势自然地躺在睡眠表面上以便允许头部和颈部从该颈部支撑构件旨在提供的支撑中获益。
适当地,在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在边缘区域中的外表面(即在使用中颈部支撑构件的朝向用户肩部侧向延伸的部分)远离主枕头主体边缘突出不超过约9cm,如不超过8cm、6cm、4cm、2cm、1cm、0.5cm或0.3cm。
在适当的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的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延伸的部分远离主枕头边缘(即在使用中颈部支撑构件的朝向用户肩部侧向延伸的部分)突出至少3mm,如至少5mm、至少8mm、至少1cm、至少1.5cm、至少2.0cm、至少2.5cm或者至少3.0cm、4cm或6cm。在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远离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突出1cm到5cm,例如2cm到4cm,例如最通常地为3cm左右。
适当地,第二主体部的从第一面部延伸到枕头第二面部的部分的主体厚度因此可以具有不超过10cm(如不超过8cm、6cm、4cm、3cm、2cm、1cm、8mm或5mm)的厚度。在实施例中,厚度至少为3mm,如至少为5mm、1cm、2cm、4cm、6cm或8cm。在通常的实施例中,厚度为0.5mm到10cm,更通常地为1cm到5cm,例如2cm到4cm,例如最通常地为3cm左右。
第二主体部可以在其整体上具有大致(例如完全地)相同的厚度,或着厚度可以在整个主体部上变化。也就是说,第二主体部可以在一些部分比其它部分厚。例如,在主枕头边缘区域中可以适当地较厚,或者在远离枕头边缘的区域(例如在延伸至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的区域,如枕头下方)中可以较厚。也就是说,例如,第二主体部的“边缘部分”和“面部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应当理解的是,当用户的头部放置在主枕头主体上时,增加边缘部分的厚度将会使边缘部分的外表面延伸而更接近用户(即沿着与枕头相同的平面向外)。在边缘区域中显著地延长第二主体部的厚度是不期望的,因为在侧躺式睡眠时这会阻止用户将他们的肩部足够靠近枕头放置以将他们的头部放置在枕头上并受益于颈部支撑功能。
应理解为,第二主体部的厚度将不仅提供上文关于体积和侧躺式睡眠期间肩部放置的优点,而且将有助于颈部支撑构件的支撑功能,因为延伸至枕头边缘的主体部能够为枕头边缘提供额外的结构层,这反过来有助于降低在用户将头部和肩部靠在枕头上时所产生的压缩量。在使用时由用户颈部产生的边缘的外部部分的压缩也可以使得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更加远离枕头边缘抵靠用户的颈部和肩部,从而提供进一步的支撑。
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了第三方面的另外实施例,并且其例如可以是如上文对本发明的第一和/或第二方面及它们的实施例所定义的那样。
第四方面
在另外的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包括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具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覆盖主枕头主体面部的与主枕头主体边缘相邻的至少一部分,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设置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便在使用中支撑颈部,其中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外表面和内芯部,该内芯部基本上由一种或多种可变形材料(即在枕头正常使用期间可以由用户头部/肩部的重量而变形的材料)组成。
适当地,通过确保内芯基本上由可变形材料组成,枕头提供足够的支撑,但是在长时间的休息(例如睡眠)期间,提高了为颈部提供的舒适度。而且,这使得构造更加容易。
在关于该方面及其实施例提到的内芯部基本上由一种或多种在枕头正常使用期间可变形的材料“组成”或“构成”的地方,内芯部在实施例中可以适当地由所述材料“组成”。
术语“可变形材料”包括在枕头正常使用期间可以由用户头部/肩部的重量而变形的材料。关于这点,术语“可变形材料”意在包括在使用中能够自身变形(如通过压缩)的材料(例如粘弹性材料)以及也包括颗粒,颗粒由于它们的颗粒自然特性而在芯部内移动以允许颈部支撑构件的表面在使用中变形而不考虑颗粒自身是否可以变形(例如压缩)。在实施例中,可变形可以指能够压缩。
优选地,该一种或多种可变形材料选自从在枕头正常使用期间自身可变形的材料中,例如记忆棉。
在枕头正常使用期间材料自身可变形的材料可以适当地以颗粒的形式设置,或者可以更优选地设置为单个的芯部件(如形成为单个元件的芯部,例如通过雕刻或模制)或者通过集成多个元件(如通过粘接多层的芯部填充材料,诸如层压)以形成具有多个集成部件的单个元件。
在实施例中,主体芯部基本上由多于一种(例如多于两种或三种)可变形材料组成。优选地,芯部基本上仅仅由一种诸如记忆棉的可变形材料组成。在可变形材料为固体或液体的情况下,在本文中术语“仅仅一种材料”不旨在排除气体(如空气)的存在,气体也可以存在于填充物内,例如气袋之中或者在颗粒填充物的情况下存在于颗粒之间。
优选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即在枕头不支撑用户的颈部/头部时,材料为能够至少部分地(优选大致上)恢复到其初始使用之前的备用状态以后续使用的材料。
合适的材料具有为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提供充分支撑的密度以及提供所需的表面感觉的硬度。
给定材料的硬度与降低表面压力的潜力密切相关。材料(如记忆棉)的硬度可以根据挠度缩进力(IFD)进行量化,挠度缩进力定义为将五十平方英寸圆形的压痕器下缘压进预先确定的材料(例如记忆棉)样品到样品总厚度的特定百分比所需的以磅计的力的大小(即以五十平方英寸的表面面积按压(压入)泡沫样品的样品厚度的特定百分比所需的以磅计的力)。
为了开展IFD测试,将具有323平方厘米(50平方英寸)表面面积的圆形平压头按压在泡沫样品上,该泡沫样品通常为100mm厚且具有500mm×500mm面积(ASTM标准D3574)。首先将该泡沫样品放置在平台上,该平台上穿设有孔洞以允许空气通过。然后通过压缩两次直到75%的“应变”对其进行“预热”,接着恢复六分钟。在用压头获得25%压痕后60秒测量力。
较低的分值对应较小的硬度;较高的分值对应较大的硬度。因此,IFD测量值越高,泡沫感觉起来越坚硬。在一些比较早的公开中,IFD指的是压入荷重变形(ILD)。
IFD值随着材料(例如泡沫)厚度的不同而变化。技术人员能够针对文中所述的给定目的确定所需的IFD。芯部材料(例如记忆棉)因此可以具有约1~45(如1~20或者1~10)的IFD。在实施例中,IFD为4~45、4~40,如4~35、4~30、4~25、4~20或者4~15。颈部支撑构件可以具有4~20的IFD,如4~15或6~12(常规床枕通常在6~12的范围内)。
主枕头主体芯部材料(例如记忆棉)的密度可以以磅/立方英尺(“Lbs/ft3”,在一些公开的材料中也表示为“pcf”)进行量化。
芯部材料的泡沫密度越高,其将为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提供越多的支撑并且将越耐用。在实施例中,芯部材料因此可以具有0.6~12Lbs/ft3(如0.6~10、0.6~8、0.6~6、0.6~5、0.6~4、0.6~3.5或0.8~1.5Lbs/ft3)的密度。该芯部的材料的密度可以适当地不低于0.8和/或不高于6Lbs/ft3。在实施例中,该芯部的材料因此具有0.8~2.5Lbs/ft3、1.3~2.0、1.5~3.5、1.5~4.0、1.5~5.0、1.5~6.0或3.5~10.0Lbs/ft3的密度。在适当的实施例中,密度为1~10Lbs/ft3或2~5.5Lbs/ft3。该一种或多种芯部材料可以独立地选自固体、液体和气体。在实施例中,该一种或多种芯部材料选自固体和液体的集合中。
该一种或多种芯部材料(即填充物)可以独立地选自于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示例性的合成枕头填充材料包括凝胶(例如冷却凝胶)、聚酯(例如聚酯颗粒)、聚烯烃(“POE”)、聚酯/棉混纺、微胶珠、聚苯乙烯(例如聚苯乙烯泡沫,切碎的或固体的)和聚氨酯(例如粘弹性泡沫,例如记忆棉)。示例性的天然材料包括水、空气、绒毛(和其它羽毛)、棉花、羊毛、椰壳纤维、动物毛发(例如马毛、羊绒、马海毛、安哥拉山羊毛和羊驼毛)、天然橡胶(例如天然胶乳、印度橡胶或生橡胶,其可以以切碎的形式或不切碎的形式即固体形式提供)、从树木(例如木棉)和植物(例如竹子)以及种子和草本植物(例如荞麦、小米、亚麻籽、薰衣草、丝绸和大麻)中的提取物。
该一种或多种芯部材料(例如填充物)可以独立地选自凝胶(例如冷却凝胶)、聚酯(例如聚酯切片)、聚烯烃(“POE”)、聚酯/棉混纺、微胶珠、聚苯乙烯(例如聚苯乙烯泡沫,切碎的或固体的)、聚氨酯(例如粘弹性泡沫,例如记忆棉)、水、空气、绒毛(和其它羽毛)、棉花、羊毛、椰壳纤维、动物毛发(例如马毛、羊绒、马海毛、安哥拉山羊毛和羊驼毛)、天然橡胶(例如天然胶乳、印度橡胶或生橡胶,其可以以切碎的形式或不切碎的形式即固体形式提供)、树木(例如木棉)提取物、植物(例如竹子)提取物、种子和草本植物(例如荞麦、小米、亚麻籽、薰衣草、丝绸和大麻)。
该一种或多种主体芯部材料(例如填充物)可以独立地选自由以下材料组成的集合:纤维(例如聚酯纤维)、凝胶(例如冷却凝胶)、荞麦、泡沫、乳胶、颗粒、微胶珠、羽毛和绒毛。在实施例中,所述纤维为中空纤维。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主体可以为可充气的(即其可以为完全充气的或包含可充气的口袋)。通常,颈部支撑构件是不可充气的。在优选实施例中,一种或多种材料可以选择由聚烯烃、聚酯和聚氨酯组成的集合中。聚酯例如可以为纤维的形式。聚氨酯和/或聚烯烃可以设置为泡沫。聚烯烃可以备选地设置为凝胶。在实施例中,主体芯部材料选择于由纤维(优选为聚酯纤维)、泡沫和乳胶组成的集合中。更优选地,该一种或多种材料可以选自于由泡沫和乳胶组成的集合中,更优选为选自于泡沫。乳胶可以是天然的或合成的,例如天然的。
适当地,泡沫可以具有如上所述的密度。优选地,在实施例中,泡沫选自于高密度的泡沫和粘弹性泡沫,例如记忆棉(如切碎的或不切碎的记忆棉)。最优选地,该泡沫为记忆棉(例如切碎的或不切碎的记忆棉)。例如,在最优选的实施例中,主体芯部可以基本上由记忆棉(如切碎的或不切碎的记忆泡沫)组成。因此,主体芯部可以基本上由切碎的记忆棉组成。备选地,芯部可以基本上由不切碎的记忆棉组成。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芯部材料可以由所述记忆泡沫组成。在上述实施例中,术语“记忆泡沫”通常可以指代聚氨酯记忆泡沫。
如本文所提到的,“高密度泡沫”可以具有3.5~10.0磅/立方英尺(pcf)的密度,如4~7磅/立方英尺、如约4~5磅/立方英尺。本发明的泡沫通常可以具有高度的初始粘弹性和随时间保持粘弹性的能力。
因此,本发明的具有第一和第二主体部的颈部支撑构件可以适当地包括基本上由(例如由)一种或多种主体芯部材料组成的第一和第二主体芯部部分。适当地,这些芯部可以理论上是单个芯部的不同部分,可以是不集成在主体部内的分立元件,或者可以是集成为单一形式的不同部分(例如通过粘接或模制)。因此,每个部分可以由相同材料制成,或者在备选方案中,不同的芯部部分可以是不同的材料(例如这些材料是针对主要枕头身体的具体位置和功能而定制的)。
上述方面的各个剩余特征可以是如本文的任意方面及其实施例所限定的那样,例如参考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方面及它们的实施例。
颈部支撑枕头特征的总体描述
一般地,在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和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枕头包括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便在使用中支撑颈部,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部分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设置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便在使用中支撑颈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只有单个的颈部支撑构件可释放地连接到主枕头主体。也就是说,当如本文所述的使用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时(例如可释放地接合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优选地在任何时候都只使用单个颈部支撑构件以可释放地接合主枕头主体。
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通过在枕头边缘上从枕头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部分朝向第二(即另一)枕头面延伸而与主枕头接合,即部分地包裹/包围枕头边缘。这与现有技术的辅助颈部支撑件是不同的,该现有技术的辅助颈部支撑件只与主枕头主体抵靠或放置在主枕头主体顶部以支撑颈部并因此仅靠在枕头的单个表面上。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因此相对于这些现有技术产品提供了增加的摩擦接触,并因此在使用中更不易于相对主枕头主体移动。
适当地,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的实施例构造为使得在使用中头部和颈部的压力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产生了压缩力。这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地减少颈部支撑构件相对于主枕头主体的移动。
在实施例中,其中,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围绕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从靠近枕头边缘的第一主枕头主体面部延伸,以便覆盖主枕头主体的另一面的至少一部分,该颈部支撑构件可以通过过盈配合与主枕头主体接合。优选地,该颈部支撑构件为弹性的,其因此有助于提供过盈配合。例如,该颈部支撑件可以包括诸如记忆棉的弹性材料,或者由其形成。
虽然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可以用于接合主枕头主体的边缘而不需要额外的将颈部支撑枕头保持就位的装置,但是只要用户可以很容易地释放所获得的接合,则可以设置额外的装置以改进颈部支撑构件和枕头之间的接合。因此,在本文中任意方面及任意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颈部支撑枕头优选地可以设置有额外的用于可释放地接合主枕头主体的装置(例如机构),例如其中,颈部支撑构件设置有防滑材料(例如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材料),该防滑材料通过提供至少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或主枕头主体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的接触(即该防滑材料通常设置在第一和/或第二颈部支撑主体部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而进一步地减少移动。该颈部支撑构件可以备选地或附加地设置有临时的(例如可重复使用的)粘合剂或适于增加颈部支撑构件和主枕头主体的摩擦相互作用的表面特征。因此,当用户将颈部支撑构件与主枕头主体接合以形成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枕头时,颈部支撑构件更不太可能滑动或移动。因此,颈部支撑构件和/或枕头可以设置有相互连接结构(如系绳和锚件、按压螺柱、拉链和/或尼龙搭扣)来作为与主枕头额外接合的装置。
在下文提供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其包括上文提到的方面和实施例的特征的合适实施例。
主枕头主体
通常,枕头具有用于在睡眠/休息期间放置头部的第一(即上部)面部、与放置枕头的表面接触的大致相对的第二(即下部)面部以及连接这两个面部的至少一个枕头边缘(在圆形枕头中呈现为连续的边缘,但是在具有大致矩形面部的常规床枕的情况中通常存在四个不同的枕头边缘)。本发明的主枕头主体可以是根据这些布置中的至少一种。
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构件的优点在于:在形成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枕头时,可以使用任意合适的枕头作为主体部。在本文公开的多个方面和实施例中提到的主枕头主体因此可以为任意合适的在使用中支撑头部的主枕头主体(例如具有外表面和包括填充材料的主枕头主体芯部部分)。通常,主枕头主体不是由多个组成部分形成,即该主枕头主体为单个的枕头构造。换言之,在通常的实施例中,主枕头主体部(不包括任何枕套,如果存在的话)是由具有外表面的和包括填充材料的主枕头主体芯部部分的单个组件形成,并且不是由例如多个互锁主体部形成,这多个互锁主体部各自具有自己的表面和填充物部分并且组合形成复杂的主枕头主体。
在实施例中,根据本文描述的任一方面和实施例的主枕头主体在其备用状态(即当枕头不处于在使用中所支撑用户的头部和/或颈部的状态时)下,其最厚的部分的厚度可以不超过约25cm,例如不超过20cm、例如不超过15cm、例如不超过10cm,在一些实施例中不超过8cm、7cm、6cm、5cm、4cm、3cm或2cm。在其它实施例中,该主枕头主体可以不超过1cm厚(如在儿童枕头的情况中)。适当地,该主枕头主体可以具有至少2cm的最小厚度。备选地,主枕头主体的厚度可以为至少3cm、4cm、5cm、6cm、7cm、8cm、10cm、15cm或至少20cm。通常地,主枕头主体的厚度为1~20cm或1~23cm,如1~15cm或1~10cm。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枕头主体的厚度为2~20cm、2~15cm、2~10cm或更优选地为3~10cm。
虽然本发明的主体枕头可以是具有与主枕头主体集成的颈部支撑特征(如波状的颈部支撑件)的枕头,但是通常地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多个方面和实施例的主枕头主体并非是具有与主枕头主体集成的颈部支撑特征(如波状的颈部支撑件)的枕头。例如,在实施例中,该主枕头主体不是具有预先构造好的颈部支撑轮廓的颈部支撑枕头(如矫形枕头)。这是因为由商业的一体式颈部支撑枕头提供的颈部支撑件通常已经适于对颈部区域缺少的支撑进行补偿。
主枕头主体整体可以具有或可以不具有相同的厚度。在实施例中,根据本文描述的任一方面和任一实施例的主枕头主体具有主体部,当主枕头主体为备用状态时(即当枕头不处于在使用中所支撑用户头部和颈部),该主体部在中心处比主枕头主体的靠近枕头边缘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更厚,例如在常规标准床枕中的情况。在这些实施例中,枕头的在使用中放置头部的上表面在其备用状态下(即当其在使用中不变形时)从枕头边缘到枕头边缘可以具有凸状的表面曲面。适当地,该枕头因此可以具有预先定义的凸状的表面轮廓。在通常的实施例中,主枕头主体为常规枕头(例如常规床枕),该常规枕头可以设置有或不具有枕套(如可去除的枕套)。
在市场上通常可见到的示例性床枕长度和宽度尺寸如下所示。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构枕头的主枕头主体因此可以适当地大致(或严格地)根据任一种这样的尺寸:
小标准:48cm×73cm;标准:51cm×66cm;大号:51cm×76cm;特大号:51cm×91cm;少儿:35cm×57cm;以及标准欧式枕头:65cm×65cm。
在市场上其它的特定的示例性的测量值例如为大约40cm×76cm、48cm×74cm、48cm×76cm并且这些中的任一个均适用于本发明。
本文公开的主枕头主体的宽度因此可以适当地为大约30~70cm,如宽度选自30~40cm、45~55cm和60~70cm组成的集合。本文公开的主枕头主体的宽度可以适当地至少约为30cm、35cm、40cm、50cm、55cm、60cm、65cm、或70cm。例如,本文公开的主枕头主体的宽度可以不超过约40cm、50cm、55cm、60cm、65cm或至少70cm。在典型实施例中,枕头宽度可以大约为35cm、47cm、51cm、或65cm,并且优选地为大约47cm。
本文公开的主枕头主体的长度因此适当地为大约50~95cm,例如其选自由55~65cm、60~70cm、70~80cm或80~95cm组成的集合中。本文公开的主枕头主体的长度适当地至少约为50cm、60cm、65cm、70cm、75cm、80cm、85cm、90cm或至少95cm。本文公开的主枕头主体的长度例如不超过约50cm、55cm、60cm、65cm、70cm、75cm、80cm、85cm、90cm或不超过至少95cm。在典型的实施例中,枕头长度可以约为57cm、65cm、66cm、76cm或91cm,优选地约为70cm。
主枕头材料
本文描述的任一方面和任一实施例的主枕头主体具有外表面和主枕头主体芯部,该主枕头主体芯部包括合适的枕头材料(即填充材料/填充物/填料)以在使用中支撑用户头部。该主枕头的外表面可以为枕套。
适当地,枕头材料选自为用户的头部提供所需舒适度水平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在提到该主枕头主体芯部“包括”或“包含”一种材料的地方,其旨在这包括了主枕头主体具有芯部的实施例,该芯部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基本地组成”(或大致地构成),或者适当地由一种或多种材料“组成”(或“构成”)。
在枕头正常使用期间,合适的芯部材料通常可以由用户头部而变形。优选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即使用后在枕头不支撑用户颈部/头部时,能够至少部分,优选大致上恢复到初始备用状态材料(例如记忆棉)。
这里的术语“可变形材料”具有与上述第四方面相同的含义。优选地,该一种或多种可变形材料选自在枕头正常使用期间其自身可以变形的材料。
填充材料可以适当地选自上述第四方面的填充材料。例如,填充材料可以以颗粒形式设置为多个件,或者可以设置为单个芯部件。该芯部因此可以形成为单件(例如通过雕刻或模制)或通过集成多个件而形成(例如通过粘接多层诸如叠层的芯部填充材料)以形成具有多个集成部件的单件。适当地,例如在常规床枕中,该主枕头芯部部分可以包含颗粒材料。在实施例中,芯部材料可以为单件,例如由多个分离的芯部部件形成的件,将该多个分离的芯部部件集成以形成单件(例如通过叠层)。例如,主枕头主体芯部可以设置为集成为单件的多个分离的芯部部件。优选地,主枕头主体芯部由单个芯部件形成。例如,该主枕头主体芯部可以(例如从较大件)模制或雕刻成单件。适当地,无论该主枕头主体是由单个还是多个件形成,主枕头主体芯部可以设置有合适的外层或外壳(如适配的枕套)。
枕头芯部材料可以选自固体、液体和气体。在实施例中,该主枕头主体包括选自固体和液体中的多于一种材料。优选地,该主枕头主体芯部只包括一种材料,例如一种诸如记忆棉的固体。在该材料为固体或液体的地方,本文中术语“仅一种材料”不旨在排除气体(例如空气)的存在,气体也可以存在于填充材料之中,如存在于气囊之中或者在颗粒填充物的情况下存在于颗粒之间。
合适的枕头材料具有为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提供充分支撑的密度以及提供所需的表面感觉的硬度。在上文描述了硬度对感觉的影响并且硬度可以根据上文定义的挠度缩进力(IFD)进行量化。
例如,本发明的主枕头主体可以适当地设置有IFD约为4~45的芯部材料(例如记忆棉)。在一些实施例中,IFD为4~40,如4~35、4~30、4~25、4~20或者4~15。优选地,该主枕头主体芯部材料的IFD为4~20,更优选地为4~15并且最优选地为6~12(常规床枕通常在6~12的范围内)。
在实施例中,芯部材料的密度因此可以为0.6~12Lbs/ft3(如0.6~10、0.6~8、0.6~6、0.6~5、0.6~4、0.6~3.5或0.8~1.5Lbs/ft3)。该芯部的材料的密度可以适当地不低于0.8和/或不高于6Lbs/ft3。在实施例中,该芯部的材料的密度因此为0.8~2.5Lbs/ft3、1.3~2.0、1.5~3.5、1.5~4.0、1.5~5.0、1.5~6.0或3.5~10.0Lbs/ft3。在适当的实施例中,密度为2~5.5Lbs/ft3
该一种或多种芯部材料(即填充物)可以选自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示例性的合成枕头填充材料包括凝胶(例如冷却凝胶)、聚酯(例如聚酯颗粒)、聚烯烃(“POE”)、聚酯/棉混纺、微胶珠、聚苯乙烯(例如聚苯乙烯泡沫,切碎的或固体的)和聚氨酯(例如粘弹性泡沫,例如记忆棉)。示例性的天然材料包括水、空气、羽绒(和其它羽毛)、棉花、羊毛、椰壳纤维、动物毛发(例如马毛、羊绒、马海毛、安哥拉山羊毛和羊驼毛)、天然橡胶(例如天然胶乳、印度橡胶或生橡胶,其可以以切碎的形式或不切碎的形式即固体形式提供)、树木(例如木棉)提取物和植物(例如竹子)提取物以及种子和草本植物(例如荞麦、小米、亚麻籽、薰衣草、丝绸和大麻)。
该一种或多种主枕头主体芯部材料可以独立地选自凝胶(例如冷却凝胶)、聚酯(例如聚酯颗粒)、聚烯烃(“POE”)、聚酯/棉混纺、微胶珠、聚苯乙烯(例如聚苯乙烯泡沫,切碎的或固体的)、聚氨酯(例如粘弹性泡沫,例如记忆棉)、水、空气、羽绒(和其它羽毛)、棉花、羊毛、椰壳纤维、动物毛发(例如马毛、羊绒、马海毛、安哥拉山羊毛和羊驼毛)、天然橡胶(例如天然胶乳、印度橡胶或生橡胶,其可以以切碎的形式或不切碎的形式即固体形式提供)、树木(例如木棉)提取物、植物(例如竹子)提取物、种子和草本植物(例如荞麦、小米、亚麻籽、薰衣草、丝绸和大麻)。
该一种或多种主枕头主体芯部材料(即填充物)可以选自由以下材料组成的集合:纤维(例如聚酯纤维)、凝胶(例如冷却凝胶)、荞麦、泡沫、乳胶、颗粒、微胶珠、羽毛和羽绒。在实施例中,所述纤维为中空纤维。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主枕头主体可以为可充气的(即其可以为完全充气的或包含可充气的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或多种材料可以选择由聚酯纤维、泡沫和胶乳组成的集合中。更优选地,该一种或多种材料可以选自由泡沫和乳胶组成的集合中,更优选为泡沫。乳胶可以是天然的或合成的,例如天然的。
适当地,泡沫可以具有如上所述的密度。优选地,在实施例中,泡沫选自高密度泡沫和粘弹性泡沫,例如记忆棉(如切碎的或不切碎的记忆棉)。在实施例中,泡沫可以为乳胶泡沫。最优选地,该泡沫为记忆棉(例如切碎的或不切碎的记忆棉)。例如,在实施例中,主枕头主体芯部可以包括记忆棉(如切碎的或不切碎的记忆棉),或者更具体地基本上由记忆棉(如切碎的或不切碎的记忆棉)组成。芯部可以基本上由切碎的记忆棉组成。备选地,芯部可以基本上由不切碎的记忆棉组成。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芯部材料可以由所述记忆棉组成。在上述实施例中,术语“记忆棉”可以通常指代聚氨酯记忆棉。
如本文所提到的,“高密度泡沫”可以具有3.5~10.0磅/立方英尺的密度,如4~7磅/立方英尺、如约4~5磅/立方英尺。本发明的泡沫通常可以具有高度的初始粘弹性和随时间保持粘弹性的能力。
颈部支撑构件
第一主体部
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适当地具有第一主体部(用于支撑颈部),该第一主体部覆盖主枕头主体的面部(即第一面部,如上部、在使用中枕头接收头部的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便在使用中支撑颈部。
第一主体部在该颈部支撑枕头使用时支撑颈部的区域相对于主枕头表面设置了凸起表面(即当将枕头放置在基部表面上第一主体部呈现给用户时,上部的接触颈部的表面)。通过“凸起表面”,意味着该颈部支撑构件的表面被颈部支撑构件主体从主枕头主体表面间隔开,以便为颈部(或头部和/或肩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提供接触表面,颈部被放置在相对于放置枕头的表面的垂直平面内。但是,术语“凸起表面”并不一定意味着增加了主枕头主体的总高度,仅意味着主枕头主体的表面的被第一主体部覆盖的相应部分相对于没有设置颈部支撑构件时具有凸起表面。
通过设置凸起的上表面,在使用中第一主体部朝向颈部的凹口表面突出,从而为用户提供合适的颈部支撑。对于给定的填充材料,在使用中用户颈部的被凸起的第一主体部填充的凹口体积越大(当将用户的颈部放置在相对于脊椎的中立位),对颈部区域的支撑越好,因为这将有助于减少在使用中颈部能够弯曲的空间并用作用户放置颈部的平台。用户会更喜欢差不多的支撑,并且可以通过调整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厚度水平以及使用的材料类型和密度对由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主体部提供给颈部的支撑水平进行定制。适当地,第一主体部构造为使得当其与枕头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枕头时,构造成与用户颈部接触的该主体部的厚度在使用中是可操作的,以便使用户的颈部更加偏向相对于脊柱的中立位(即相对于未设置颈部支撑构件的枕头)。
第一主体部的主体厚度可以在其整体上大致(例如完全)相同或者其可以在其整个主体部上变化。也就是说,第一主体部可以在某些部分比其他部分厚。例如,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在枕头边缘区域更厚。第一主体部的主体厚度可以不同于第二主体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的主体厚度与第二主体部可以大致相同(例如与第二主体部完全相同)。在优选实施例中,整个颈部支撑主体部的厚度大致相同(例如全部完全相同)。这具有的优点在于,颈部支撑构件可以由具有单一厚度尺寸的单件材料形成,这提供了更大的制造简易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具有至少3mm的最小主体厚度(即在使用中构造成面向用户的外表面到构造成面向主枕头主体的内表面的距离),如至少5mm、如至少8mm、至少10mm、至少15mm、至少20mm、至少25mm或至少30mm。适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的最大厚度不超过15cm,通常不超过10cm,如不超过8cm、6cm、4cm、3cm、2cm、1cm、8mm或5mm。优选地,厚度为从1cm到5cm,例如从2cm到4cm,例如最通常为3cm左右。这样,在使用中,当将第一主体部接合在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枕头上并处于备用状态时(即在用户将他们的头部放置在枕头上之前),该第一主体部设置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的靠近枕头边缘的面部的凸起表面,该凸起表面至少为3mm,如至少5mm,例如至少8mm、至少10mm、至少15mm、至少20mm、至少25mm或至少30mm。优选地,第一主体部因此将设置成在使用中接触用户颈部的表面相对于主枕头主体的靠近枕头边缘的面部提升了1cm到5cm,例如2cm到4cm,例如最通常提升了3cm左右。
适当地,当将用户颈部的底部与枕头边缘齐平地放置时,第一主体部至少覆盖主枕头主体的靠近枕头边缘的第一面部的足够部分,以便支撑用户颈部的凹口。第一主体部可以构造成使得当其在使用中接合到枕头上时,该第一主体部终止于靠近主枕头边缘的区域(例如比枕头相对边缘更加靠近第二主体部延伸的边缘)。备选地,第一主体部可以延伸以覆盖该枕头面部的宽度的很大一部分,例如第一主体部可以包括细长主体部,当在使用中颈部支撑构件与枕头接合时,该细长主体部在第一枕头面部上远离枕头边缘延伸。
本文的多个方面和实施例的第一主体部可以优选地包括细长主体部,该细长主体部在第一主枕头主体面部上远离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为能够用于使得当颈部支撑构件支撑用户颈部时,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下方延伸。在这方面,第一主体部的细长部可以适当地如上文对第一方面及实施例所描述的那样,并且在下文中在标题“细长主体部”下面得到更加详细地描述。
例如,第一主体部可以在该主枕头面部的宽度上远离该枕头边缘延伸至大约70cm、65cm或60cm,如高达大约55cm、50cm、45cm、40cm、35cm、30cm、或25cm,如高达20cm、18cm、16cm,例如高达15cm、例如高达10cm或高达5cm。通常,第一主体部可以在该主枕头面部的宽度上远离该枕头边缘延伸不超过66cm。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可以在该主枕头面部的宽度上延伸大约47cm。
通常,在设置细长部的情况下,该细长部在该主枕头主体面部表面上远离该枕头边缘延伸,使得从该枕头边缘(即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到细长构件的距离枕头边缘最远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cm。关于此点,枕头边缘指的是颈部支撑构件(即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在其上从第一主体部延伸的枕头边缘。该距离可以例如为至少12cm、14cm、16cm、18cm、20cm、25cm、30cm、35cm、40cm、45cm、50cm、55cm或至少60cm。该距离例如可以是大约35cm、47cm、51cm或65cm,这些在市场中是枕头的通常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距离可以为至少68cm或至少70cm。例如,在实施例中该距离可以超过该枕头面部的宽度。优选地,该距离小于枕头的宽度。在实施例中,该距离可以例如不超过70cm,如不超过68cm、66cm、65cm、55cm、50cm、40cm、30cm、20cm、18cm或16cm。
第二主体部
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构件具有第二主体部,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第一部覆盖在主枕头主体的靠近主枕头主体边缘的第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上)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
通过在主枕头边缘上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意味着颈部支撑构件构造为从第一主体部延伸以包围枕头主体的边缘,即第二部不仅仅是朝向用户向外突出超过枕头枕头边缘的外边缘,而且第二部围绕该边缘朝向主枕头主体的另一面部至少部分地延伸。因此,颈部支撑件优选地大致上符合主枕头主体的边缘表面轮廓。这具有的优势在于增加了与主枕头边缘的外表面的接触、改善了颈部支撑构件到主枕头主体的接合以及降低了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的移动。
换句话说,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包裹在枕头边缘上以大致地包围该枕头边缘。因此,在本文公开的方面和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该颈部支撑构件因此可以大致地包围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以适于支撑用户颈部。通过大致地包围,意味着与第一主体部组合的第二主体部延伸直至枕头的相对表面的边缘,但是不必完全包围主枕头主体边缘。因此,该颈部支撑构件可以形成为使得在使用中与主枕头主体接触的颈部支撑构件的表面轮廓一般为“r”型,如图9A和图9B所示。
优选地,第二主体部从第一主体部延伸,以便覆盖枕头的第二相对面的至少一部分。适当地,第二部因此可以在主枕头边缘上在第一主体枕头面(即第一面部,如在使用中枕头的上部的接收头部的面部)处从第一主体部部(第一主体部覆盖在主枕头主体的靠近枕头边缘的第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靠近枕头边缘的相对枕头面部(即第二面部,如下部的接触表面的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因此,也就是说,该颈部支撑构件可以完全地包围(或包络)主枕头主体边缘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在这些实施例中,如果在使用中将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定位成以接触用户的颈部和头部,并且第二相对面部构造成与放置枕头的基部表面(例如床垫)接触,则第二主体部因此可以在第二枕头面部上延伸至其设置成被限制在枕头的底面部和基部表面之间的程度。因此,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颈部由颈部支撑构件支撑且用户头部放置在枕头上时,第二主体部能够更好地接合位于用户颈部下方的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因此,像这样构造的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在使用中与用户接触的外表面部分,以及接收并可释放地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的内表面部分(即腔体表面部分)。在这些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的内表面轮廓(即设置成在使用中接触主枕头的表面)因此可以为大致凹状的横截面,如“r”、“U”或者“V”形横截面,在实施例中为“U”或“V”形且可选地为“U”形。在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的内表面轮廓(即设置成在使用中与主枕头表面相接触的表面)不同于外表面轮廓。这是因为内表面的目的在于接合枕头,外表面的目的在于接触用户的颈部/头部,因此意味着各自都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
由于颈部支撑构件在主体枕头边缘上延伸(即至少部分地包裹,或至少部分地包围),主枕头主体至少部分地被颈部支撑枕头包围/包含,在主枕头主体和颈部支撑枕头之间提供了相对高程度的摩擦相互作用,意味着在使用中显著地降低了颈部支撑构件相对于主枕头主体的移动,避免了需要附加的用于将颈部支撑件连接到枕头的装置(如通过设置定制的枕套或提供永久的物理连接以附接枕头和颈部支撑件)。此外,由于颈部支撑构件至少部分地包裹了枕头边缘的一部分而不是只紧靠枕头主体、置于枕头主体顶部或简单地悬挂在枕头主体上,在枕头边缘区域处为颈部支撑区域提供了更多的结构支撑,因为该颈部支撑构件能够更好地抵抗由头部和颈部所产生的作用在枕头上的挤压力。而且,已经观察到,通过将主枕头主体和颈部支撑构件组合而形成的所得到的颈部支撑枕头提供了与包括分离的部件的产品(如当设置分离的圆颈枕或类似物邻接主枕头时)不太一样的外观和感觉,并且更像是完全一体式的产品,改善用户舒适度。
在颈部支撑枕头的第二主体部从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围绕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另一面部(即第二面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下,颈部支撑构件将完全包围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该主枕头主体如上文描述的被颈部支撑构件覆盖(即如果颈部支撑构件不足够长以覆盖枕头边缘的全部长度时,则枕头边缘的一部分将不会被颈部支撑构件包裹住)。通过完全地包围主枕头主体边缘的支撑用户颈部的至少一部分,提供了许多甚至更有利的结果。例如,这种布置在主枕头主体和颈部支撑构件之间提供了更大的接触表面积,从而在颈部支撑构件和主枕头主体之间产生了改善的摩擦相互作用,降低了在使用中的移动(特别是滑动)。通过在枕头边缘处覆盖每个枕头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枕头边缘处还提供了额外的结构支撑以用于支撑颈部。这部分地是由于由颈部支撑部在枕头边缘处提供的穿过枕头边缘下方的附加厚度,而且也是由于颈部支撑构件整体提供了增加的抗压性。反过来这意味着在这些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厚度可以出乎意料地低,然而仍然提供了适量的颈部支撑。
在本文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枕头的第二主体部构造为围绕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从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延伸以便覆盖主枕头主体的另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一面部在使用中可以适当地设置为枕头的接触头部的面部,并且另一面部(即第二面部)在使用中可以适当地设置为当用户放置枕头以供使用时枕头的接触表面(例如接触床垫)的面部。备选地,第一面部可以为使用中枕头的接触表面(例如接触床垫)的面部,并且另一面部(即第二面部)可以为枕头的接触头部的面部。因此,在实施例中,当将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枕头放置在表面上准备使用时,设置第一颈部支撑主体部以使其覆盖第一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一部分以便在使用中接触颈部,并且当将枕头放置在表面上准备使用时,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下方延伸。
适当地,在提到第二部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延伸的情况下,这意味着该第二部在最靠近主枕头主体面部的被第一主体部所覆盖的部分的边缘上延伸。
当第二主体部在枕头边缘上延伸至枕头的另一面部(即在枕头的下方)时,第二主体部的与主枕头主体边缘重叠的部分(即边缘部分)以及第二主体部的延伸于另一枕头边缘的面部上的部分(即面部部分)在实施例中可以具有相对不同的大小尺寸(例如厚度、宽度等)。类似地,当第二主体部在枕头边缘上延伸至枕头另一面部(即在枕头下方)时,第二主体部的与主枕头主体边缘重叠的部分(即边缘部分)以及第二主体部的延伸于另一枕头边缘的面部上的部分(即面部部分)在实施例中可以具有相对不同的外表面轮廓。
在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的在主枕头主体边缘上延伸且构造成与用户接触的部分(即边缘部分)设置有弯曲的外表面轮廓(以用于在使用中接触用户的颈部和/或肩部),并且第二主体部的在第二(例如另一)枕头边缘的面部上延伸且与基部表面接触的部分(即面部部分)可以具有平坦的外表面轮廓(即以使提供能够放置枕头的稳定基部)。适当地,上文引用的边缘部分的弯曲外表面轮廓指的是在垂直于枕头面部(即垂直于放置供使用的枕头的表面)的平面内的凸状曲面。通常,即使在将枕头放置在表面上之前或者当将枕头放置在表面上处于其备用位置(即在用户将头部放置在枕头上之前)时,第二主体部的延伸于另一枕头边缘的面部上的部分的外表面轮廓不是平坦的或不是大致平坦的,则该表面在使用中由于用户头部和肩部的重量压缩主体填充材料而将变得平坦。因此,也就是说,第二颈部支撑主体部的延伸于主枕头主体下方的部分可以具有大致平坦的外表面,其中,该平坦的表面可以在使用之前就形成为这样,或者构造成在使用中由于压缩力而变得平坦。因此,该实施例提供了在使用中用于放置枕头的稳定的基部。优选地,该表面的不接触表面(例如床垫)并设置成在使用中接触用户颈部的部分为弯曲的。
第二主体部的主体厚度可以如上文根据第一主体部的任意实施例一般所描述的那样。第二主体部(包括上文描述的边缘部分和面部部分)可以具有不同于第一主体部的厚度。在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包括上文描述的边缘部分和面部部分)可以具有和第一主体部的主体厚度大致相同(如完全相同)的主体厚度。在实施例中,整个的颈部支撑主体部的厚度大致相同,例如始终完全相同。
在合适的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的最小主体厚度(即从在使用中构造成面向用户的外表面(或者在第二主体部的延伸于第二相对枕头主体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上的部分的情况下,则在包含这个特征的实施例中为支撑表面)到构造成面向主枕头主体的内表面)为至少3mm,如至少5mm,例如至少8mm、至少10mm、至少15mm、至少20mm、至少25mm或至少30mm。适当地,第二主体部的最大厚度不超过15cm或不超过10cm,如不超过8cm、6cm、4cm、3cm、2cm、1cm、8mm、或5mm。通常,该厚度为1cm到5cm,例如2cm到4cm,例如最通常为3cm左右。
第二主体部的主体厚度在整体上可以大致地(或完全地)相同或厚度在整个主体部可以变化。也就是说,第二主体部可以在某些部分比其它部分更厚。例如,在与主枕头边缘重叠的区域可以适当地更厚,或者在远离枕头边缘的区域(例如在延伸于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上的区域内)可以更厚。在上文已经描述了在合适的实施例中“边缘部分”和“面部部分”例如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应理解,当用户的头部放置在主枕头主体上时,增加边缘部分的厚度将会使边缘部分的外表面延伸更靠近用户(即沿着和枕头相同的平面向外)。在边缘区域中显著地扩大第二主体部的厚度是不期望的,因为这会阻止用户在侧躺式睡眠时足够靠近枕头地放置肩部以便将头部放置在枕头上并从颈部支撑功能中受益。因此,适当地,边缘区域(即在使用中第二主体部的朝向用户肩部横向延伸的部分)中的厚度不超过15cm,或者不超过10cm,如不超过8cm、6cm、4cm、3cm、2cm、1cm、8mm或5mm。在实施例中,该厚度为至少3mm,如至少5mm、1cm、2cm或4cm。在通常的实施例中,该厚度为0.5mm到10cm,更通常地为1cm到5cm,例如2cm到4cm,例如最通常地为3cm左右。
第二主体部可以构造成使得当其在使用中接合到枕头时,该部分终止于靠近主枕头边缘的区域(例如,相比枕头的另一边缘,更加靠近第二主体部延伸的边缘)。备选地,第二主体部可以延伸以覆盖该枕头面部的宽度的大部分,例如当在使用中将颈部支撑构件与枕头接合时,第二主体部可以包括细长主体部,该细长主体部在第二枕头面部上远离枕头边缘延伸。
本文的多个方面和实施例的第二主体部可以优选地包括细长主体部,该细长主体部在第二主枕头主体面部上远离该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能够用于使得在用户颈部由颈部支撑构件支撑时,当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下方延伸。在这方面,该第二主体部的细长部可以适当地如上文对第一方面和实施例所描述的那样,以及如下文在标题“细长主体部”以下得到更加详细地进一步描述。
第二主体部可以在主枕头面部的宽度上远离枕头边缘(即朝向相对的枕头边缘)延伸大约70cm、65cm或60cm,如大约55cm、50cm、45cm、40cm、35cm、30cm、或25cm,如20cm、18cm、16cm,例如15cm、10cm或5cm。通常,第一主体部可以在主枕头面部的宽度上远离枕头边缘延伸不超过66cm。
通常,在设置细长部的情况下,该细长部在主枕头主体表面上远离枕头边缘延伸,以使得枕头边缘(即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到细长构件的距枕头边缘最远的部分的距离为至少10cm。关于此点,枕头边缘指的是颈部支撑构件(即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在其上从第一主体部延伸的枕头边缘。该距离可以例如为至少12cm、14cm、16cm、18cm、20cm、25cm、30cm、35cm、40cm、45cm、50cm、55cm或至少60cm。该距离例如可以是大约35cm、47cm、51cm或65cm,在市场中这些是枕头的通常宽度。在实施例中,该距离可以为至少68cm,或至少70cm。例如,在实施例中该距离可以超过该枕头面部的宽度。优选地,该距离小于枕头的宽度,并且在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距离为47cm左右。在实施例中,该距离可以不超过70cm,如不超过68cm、66cm、65cm、60cm、55cm、50cm、45cm、40cm、35cm、30cm、25cm、22cm、20cm、18cm或16cm。
应理解为,第二主体部的厚度将有助于颈部支撑构件的支撑功能,因为延伸于该枕头边缘上的该主体部能够为枕头边缘提供额外的结构层,这个反过来有助于降低了压缩量,该压缩量是在用户将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所产生的。在使用中用户的颈部对边缘外部的压缩还可以使得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更加远离枕头边缘地抵靠用户颈部和肩部,从而提供进一步的支撑。
细长主体部
如上文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对颈部支撑枕头所描述的,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构件可以适当地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作为第一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和/或第二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的部分。在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本文所公开的颈部支撑构件,使得第一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和第二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通常,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中至少一个包括细长主体部。在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中只有一个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
因此,在本发明的颈部枕头中,该颈部支撑构件可以包括第一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在第一主枕头主体面部上远离主枕头主体边缘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细长主体部构造为可以用于使得当颈部支撑构件支撑用户颈部时,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和/或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在第二主枕头主体面部上远离主枕头主体边缘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细长主体部构造为可以用于以使得当颈部支撑构件支撑用户颈部时,在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本文描述的任一方面和实施例可以适当地包括这种细长主体部。
颈部支撑构件可以适当地包括一个或多个细长主体部,例如一个。在只设置一个的情况下,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将形成长度上非对称的结构,因为第一主体部或第二主体部的其中一个要比另一个相应的主体部长并从而在相应的枕头面部上比在相应的另一部分延伸更多。在设置多于一个细长部的情况下,每个都可以相对于其它的具有相似或不同的尺寸(例如长度、宽度和/或厚度),如相等的或不等的长度、宽度和/或厚度,通常大致是不均匀的。在设置多于一个细长部的情况下,即在每个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都具有细长部的情况下,颈部支撑构件的相应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仍然可以如上所述的在长度上不对称,或者可以大致对称(如在长度上完全对称,即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细长部的长度能够在相应枕头面部上以相同的距离延伸各自的主体部)。
适当地,在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的情况下,该细长主体部可以用于以直接地设置在头部下方(例如与头部接触)并在使用中支撑用户的头部。
在实践中,每个细长主体部可以包括集成的/单片的芯部材料,或者可以包括多个芯部部件,这些多个芯部部件形成为提供该细长主体部。
在本文公开的任一方面及实施例中存在的本发明的细长主体部提供了额外的多用性,因为虽然细长主体部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在使用中放置用户头部的表面区域,在实践中,该细长主体部实际上不必实际用于接触并支撑用户的头部。例如,在第二主体部围绕主枕头主体边缘延伸以覆盖第二相对的主枕头面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实施例中,细长的第二主体部可以在主枕头主体的相对的面部上(即在使用中位于枕头的下方)延伸以接触在使用中放置颈部支撑枕头的表面。这种布置在枕头下方为颈部支撑构件提供了增加的锚定,特别是当枕头在使用中被头部按压的时候,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在使用时颈部支撑构件相对于枕头的移动。其还为主枕头主体提供了支撑基层而不影响枕头的“感觉”。根据细长部的厚度,其还可以有助于提升枕头并增加额外的用于支撑颈部的体积(即通过使颈部偏向中立的脊椎姿势)。
一般来说,(至少一个或者每个)细长主体部的厚度可以如本文对颈部支撑构件/第一主体部和/或第二主体部所限定的。通常,该(或至少一个或者每个)细长主体部整体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这具有的优点在于提供了用于支撑头部的大致平坦的表面,或提供了放置主体枕头的大致平坦的表面。在存在两个细长部的情况下,即一个用于接触用户的头部且一个用于接触放置枕头主体的基部表面,优选两个细长部独立地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适当地,每个细长主体部可以具有完全相同的厚度。
在实施例中,第一颈部支撑主体部和/或第二颈部支撑主体部的细长主体部的厚度小于颈部支撑构件的相应的第一主体部和/或第二主体部的设置成在靠近枕头的区域中覆盖枕头主体面部的部分的厚度。也就是说,在实施例中,颈部支撑主体部的覆盖主枕头主体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部分的部分的厚度可以大于位于构造成接触头部的区域内的细长主体部的厚度。也就是说,第一主体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外表面通常相对于枕头表面朝向颈部凹口延伸的程度大于细长主体部在使用中从主枕头主体表面向头部延伸的程度。当用户头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这允许了颈部支撑构件的外(即接触颈部)表面与颈部凹口的提高的一致性。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细长主体部的厚度可以与第一主体部和/或第二主体部大致相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个颈部支撑主体部的厚度可以大致相同。这可以提供以便于制造。
适当地,每个细长主体部都可以各自地构造为延伸至主枕头主体的面部的宽度的至少一半(例如面部宽度的至少60%),适当地为面部宽度的至少三分之二,优选地至少75%、至少80%,更优选地至少90%,例如为主枕头主体的面部的大致全部宽度(例如面部的全部宽度的至少95%或至少98%)。在一些实施例中,细长部构造成在主枕头主体的面部的至少全部宽度上延伸。
细长主体部可以在主枕头面部的宽度上远离枕头边缘(即朝向相对的枕头边缘)延伸至大约70cm、65cm或60cm,如高达大约55cm、50cm、45cm、40cm、35cm、30cm、或25cm,如高达20cm、18cm、16cm,例如高达15cm,例如高达10cm或高达5cm。通常,细长主体部可以在主枕头面部的宽度上远离枕头边缘延伸不超过66cm。优选地,该(或每个)细长主体部可以在主枕头面部的宽度上延伸大约47cm的宽度。
通常,每个细长部各自地在主枕头主体表面上远离枕头边缘延伸,以使得从枕头边缘(即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到细长构件的距离枕头边缘最远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cm。关于此点,枕头边缘指的是颈部支撑构件(即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在其上从第一主体部延伸的枕头边缘。该距离可以例如为12cm、14cm、16cm、18cm、20cm、25cm、30cm、35cm、40cm、45cm、50cm、55cm或至少60cm。例如,该距离可以是大约35cm、47cm、51cm或65cm,在市场中这些是枕头的通常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距离可以为至少68cm或至少70cm。例如,在实施例中该距离可以超过枕头面部的宽度。优选地,该距离小于枕套的宽度,并且最优选地为47cm左右,因为已经发现这个长度可以在舒适度、支撑、摩擦接触和体积之间提供所需的平衡。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距离可以例如不超过70cm,如不超过68cm、66cm、65cm、60cm、60cm、55cm、50cm、45cm、40cm、35cm或30cm,如不超过28cm、26cm、25cm、24cm、22cm、20cm、18cm或16cm。
优选地,细长部不会延伸(或不能用于延伸)至主枕头主体的一边缘,该一边缘与根据上述方面和实施例的第二主体部从第一主体部延伸的主枕头主体边缘相对。也就是说,在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和/或第二主体部的细长部不会延伸至枕头的相对边缘。这提供的优点在于,颈部支撑构件能够在使用中为头部和颈部提供充分的支撑,但是还相对较轻。令人惊奇地,发明人还发现这种布置在颈部支撑构件和主枕头主体之间提供了足够的摩擦接触,从而惊人有效地降低了颈部支撑构件相对于主枕头主体的移动,同时与细长部围绕相对边缘延伸以覆盖枕头的另一面部的实施例相比,这种布置同时更好地保持了原来主枕头主体的感觉和反应。这种布置还意味着,由于细长构件的绝对尺寸不必与任意特定的枕头宽度相匹配,颈部支撑构件能够是更加通用的,并从而不太可能存在大量的过剩材料,过剩材料并不会有助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这个特征还避免了与穿过另一枕头边缘的额外填充材料相关联的额外体积,否则会增大枕头的整体宽度,使其更加紧密地适配到通常枕套内部。
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长度
在这部分,颈部支撑构件的“长度”指的是其沿着枕头边缘延伸的长度(与其在枕头面部的宽度上朝向相对边缘延伸的距离不同),即图2C中长度“l”所示的。颈部支撑构件只需要沿着枕头边缘的长度覆盖并延伸足够大以在使用中与用户肩部一样宽,意味着颈部支撑构件只需要覆盖枕头边缘的全长的一部分。因此,颈部支撑构件不必接合所述枕头边缘的全长,虽然在图1C、图2C和图3C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为沿着主枕头边缘的全长延伸。在本文公开的实施例中,因此,在使用中颈部支撑构件可以适于以使其接合(如大致地包围,例如完全包围)小于所述枕头边缘的全长的一半。在备选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适当地适于以使其在使用中大约接合(如大致地包围,例如完全包围)所述枕头边缘的全长的一半。颈部支撑构件适当地适于以使其在使用中接合(如大致地包围,例如完全包围)枕头边缘的全长的多于一半(如枕头边缘的全长的至少三分之二)。在一些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适于以使其接合(如大致地包围,例如完全包围)枕头边缘的大致全长(如枕头边缘全长的至少90%、95%或98%),例如可以在使用中调节颈部支撑构件以大致地包围(例如完全包围)枕头边缘的全长。大致上包围(例如完全包围)枕头边缘的长度的很大一部分的颈部支撑构件具有的优点在于,即使在睡眠期间允许用户颈部沿着枕头边缘的长度横向移动(即用户将不会滚离颈部支撑构件),仍然可以对颈部提供支撑。
上文在“主枕头主体”下呈现了通常在市场中可获得的示例性床枕的长度尺寸。因此,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枕头的主枕头主体可以适当地大致(例如严格)按照任一这些尺寸。
颈部支撑构件在适当的实施例中沿着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至少20cm(以便为普通用户的颈部的全部宽度提供充分的支撑)。因此,上文中提到的接合或覆盖枕头边缘全长的给定百分比可以指代上文描述的主枕头主体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具有的长度(即,当颈部支撑构件与枕头边缘接合时使得其沿着枕头边缘延伸)为大约20~95cm,如长度选自由55~65cm、60~70cm、70~80cm和85~95cm组成的集合中。该颈部支撑构件因此可以具有的长度为至少50cm、60cm、65cm、70cm、75cm、80cm、85cm、90cm或至少95cm。例如,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构件可以具有的长度为不超过大约50cm、55cm、60cm、65cm、70cm、75cm、80cm、85cm、90cm或不超过95cm。在通常的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的长度可以约为57cm、65cm、66cm、76cm或91cm,并且优选地不超过91cm。在最优选的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的长度(即对应于在使用中主枕头主体与颈部支撑构件相接合的长度)为大约70cm。
颈部支撑构件主体凹口/腔体
在本文公开的方面和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适于在枕头的边缘上延伸。因此,也就是说,可以在使用中设置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以便限定出具有内表面(即通常为凹状表面)的内部凹口,该内部凹口用于接合主枕头主体边缘和主枕头主体的至少一个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一部分。
颈部支撑支撑构件中的凹口/腔体适于与主枕头主体的边缘接合。也就是说,凹口/腔体构造成使得在使用时,枕头边缘可以被接收在腔体中以便内腔体表面可以接触主枕头主体的外边缘,例如在凹凸式对接布置中。在优选实施例中,腔体为由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曲面形成的细长的凹槽。该凹槽可以沿着颈部支撑构件的大致全部主体长度(如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8%)延伸。更优选地,该细长凹槽沿着颈部支撑构件的整个主体长度延伸。在凹槽沿着颈部支撑构件主体的全长延伸的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可以更加容易地与更加多样化的枕头一起使用,因为主枕头边缘的全长不需要完全包含在凹槽中且其能够在使用中通过颈部支撑构件的端部在横向平面中向外延伸(即颈部支撑构件能够与具有比颈部支撑构件的长度长的主枕头主体边缘长度的枕头一起使用)。而且,这种布置允许第一侧向部和第二侧向部的远端更大地弯曲远离彼此(以张开的颚式样式),使给定的颈部支撑构件能够接合更加多样化的主枕头主体厚度,即不需要定制颈部支撑枕头的腔体体积以紧密匹配枕头边缘厚度。
通常,腔体限定了颈部支撑构件的“内表面轮廓”。该内表面轮廓可以为大致凹状的内表面。通过“大致地”凹入,意味着内表面可以不是完全凹状的或完美地弯曲的。例如,内腔体表面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大致平坦的侧壁。优选地,内腔体壁因此不限定“C”型横截面。该腔体可以例如限定大致“r”型、“V”型或“U”型内部主体横截面,可选地为“U”或“V”型,优选地为“U”型,即其中腔体侧壁(即表示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内表面的腔壁)大致上不是弯曲的。在这些实施例中,内腔体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弯曲的(例如“U”型腔体的情况中),以便提供与枕头边缘更好的一致性。
在内腔体的侧壁(即第一和第二横向主体部的内表面)上具有较小曲率的实施例具有的优点在于,侧壁能够为更加多样化的枕头边缘形状和厚度提供颈部支撑,并且特别地适于与常规枕头一起使用。例如,当所用的主枕头不呈现出互补的完全形状的轮廓时,具有大体上为“C”型腔体的颈部支撑枕头(即其中腔体的侧壁为弯曲的)能够在“C”的上部和下部中形成空隙。该空隙因此能够在使用中塌陷,使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更加显著地变形,导致枕头和颈部支撑构件之间不可靠地接合,和/或提供不太期望的颈部支撑水平。枕头边缘底部上的曲面还可以不利地影响舒适度。
换句话说,在上述实施例中,腔体因此限定了口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表示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因此,上文提供的关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阐述也可以类似地应用到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
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本文的任意方面或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构件可以构造成使得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表示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例如见图2A、图5等)的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钳口构件从而限定了内凹口的侧壁,凹口能够用于接收枕头边缘,并且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能够用于在使用中可释放地接合枕头边缘。在这方面,在本申请涉及“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时,这些可以在优选实施例中分别理解为指代限定内凹口的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内凹口如本文所述,例如其可以是凹槽。因此,本文在列举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特性时,可以同样地将这些特性应用于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
适于接触主枕头主体表面的颈部支撑构件的内表面(即内腔体表面)可以具有规则的或不规则的用于在使用中接触主枕头主体的表面。在这方面,在涉及具有大致弯曲的横截面(例如“r”、“U”或“V”型横截面,在实施例中为“U”或“V”型横截面,可选地为“U”型)的腔体被时,这指的是内表面的主表面轮廓。确实,该主表面可以包含次级表面特征,只要用于接触主枕头主体的主内表面轮廓符合这个形状,这些次级表面特征自身可以不是大致地弯曲或者自身可以不是符合“r”、“U”或“V”型。例如,颈部支撑构件可以设置有次表面轮廓特征(如位于其内腔体表面上的额外的突出物或装饰),例如以便在使用中提供与枕头边缘的更好的接合。
优选地,除了表面材料所固有的小的材料表面缺陷以外,该腔体不具有次表面轮廓特征。例如,在优选实施例中,内腔体具有规则的表面区域以用于在使用中接触枕头。在实施例中,内腔体表面是大致光滑或完全光滑的。
因此,腔体适当地限定了颈部支撑构件的内表面,其中,第一主体部的内表面适于在使用中靠近主枕头边缘接触主枕头主体的第一(即接触头部的)面部,并且第二主体部的内表面适于在使用中靠近主枕头主体边缘接触主枕头主体的边缘面部,并优选为相对(接触表面的)面部。应理解,内腔体表面可以成形为大致反映颈部支撑构件的外表面。内腔壁的表面轮廓和颈部支撑构件的外表面的表面轮廓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内腔体可以大致为“U”型,而外表面轮廓可以在边缘区域中弯曲,该边缘区域设置成可以被用户的颈部接触但具有平坦的基部。
在本文公开的任意方面和实施方式的多个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的靠近主枕头边缘的边缘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的部分可以具有大致凸状(即向外弯曲)的弯曲外表面轮廓以用于在使用中接触颈部,该主枕头主体的边缘设置为在使用中接触受试者。
术语“外表面轮廓”如上文对第二方面及其实施例所描述的。因此,这里描述的根据任意方面和实施例的外表面轮廓可以如根据上文所述的外表面轮廓的任意方面和实施例所限定的。此外,与这个特征相关联的优点也如上文对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
外主弯曲表面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曲面梯度,只要该表面能够至少部分地符合用户颈部的凹部。在实施例中,曲面梯度使得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大致上反应(即大致上相同)主枕头主体边缘处的外表面轮廓。在实施例中,外凸状面部的曲率梯度可以大致类似于(如等同于)接收主枕头主体的颈部支撑构件腔体/凹口的内凹状表面的曲率。但是应理解,在使用中,给定的颈部支撑构件的凹口的内部形状可以依据主枕头主体的厚度而变化。如果颈部支撑构件与相对厚的主枕头一起使用,则可以用力将第一颈部支撑主体部和第二颈部支撑主体部(即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分离开(例如为了采用宽的“V”型或宽的“U型”),而对于相对较薄的枕头,第一和第二主体部可以相对靠近一些(例如为了采用“U”型或窄的“V”型)。
适当地,本方面和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构件因此不包括上背部/肩部斜坡。
颈部支撑构件材料
在本文公开的涉及颈部支撑构件的方面和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通常包括合适的枕头填充材料(例如填充料/填料/填充物)。例如,颈部支撑构件可以具有外表面和主体芯部,该芯部包括合适的填充材料。合适的枕头填充材料可以如上文对第一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或第二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所描述的。
在枕头正常使用期间自身能够变形的芯部材料可以适当地以颗粒的形式提供,或者可以更优选地设置为单个芯部件,如芯部以单件成型(例如通过雕刻或模制)或者芯部通过集成多个件成型(例如通过粘接芯部填充材料的多个层,如层片)以形成具有多个集成部件的单件。
对颈部的支撑
相比于枕头单独使用,特别是相比于在边缘处较薄的枕头(如常规枕头,例如常规床枕)或整体仅设置薄的填充物层的枕头,当将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与枕头接合使用时,其提供了额外的颈部支撑。
如上所述,材料的密度对于为用户头部和颈部提供支撑是很重要的,并且材料的硬度趋向于对材料是否具有所需的感觉产生重要影响。
给定材料的硬度与表面压力降低的潜力密切相关。诸如记忆泡沫的材料的硬度可以根据上文进一步讨论的挠度缩进力(IFD)进行量化。
主枕头主体芯部材料(例如记忆泡沫)的密度可以以磅/立方英尺(“Lbs/ft3”,在一些公开的材料中也表示为“pcf”)进行量化。芯部材料的泡沫密度越高,其将为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提供越多的支撑并且将越耐用。
由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提供的颈部支撑的大小的总体指示例如可以通过比较使主枕头主体的靠近被颈部支撑构件覆盖的枕头边缘的部分压缩至预定的水平(例如初始枕头的厚度的10%、25%或50%)所需的力的大小来提供。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因此相对于单独的枕头(例如相比于常规枕头)提供了改善的支撑水平。
特别地,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枕头包括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相比于没有设置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的常规枕头,该颈部支撑枕头显示出了在该枕头的由颈部支撑构件覆盖的部分处增加了抗压缩性。在实施例中,相比于单独的枕头,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构件可以显示出颈部边缘的抗压缩性增加了至少5%,如至少10%,在实施例中为至少15%,如至少20%、至少30%、至少40%或至少50%。
阅读本申请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通过改变颈部支撑枕头主体内的填充材料类型、填充材料密度以及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的厚度(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中每个主体部的厚度)控制和影响额外支撑的水平。例如,增加第一(即接触颈部的)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的厚度会对颈部增加高度和缓冲支撑。增加在使用中放置枕头的主体部(即接触主体部的表面)的厚度会增加枕头边缘的高度,从而使第一主体部的上表面更靠近颈部并在枕头边缘处增加了结构支撑。
增加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即边缘)主体部的厚度/密度也会对颈部支撑构件的支撑功能产生影响。在第二主体部的越过枕头边缘的区域增加第二主体部的厚度会在使用中增加从枕头边缘到用户颈部/背部/肩部的横向距离。例如,在枕头边缘上延伸的第二主体部在使用中提供了支撑支柱功能,从而补充了颈部支撑构件的颈部支撑。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即边缘)主体部的厚度还能够通过辅助支撑用户的肩部(通过使其保持更直立)而影响支撑的水平,这反过来也会支撑颈部。通常,将这个侧部主体部构造为朝向用户肩部“向外圆顶”。在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的在使用中接触用户颈部的部分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以使其不会形成常规的颈部轮廓形状。
因此,颈部支撑的整体水平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组合的影响,并且对阅读本申请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该颈部支撑构件的尺寸可以定制以提供所需水平的颈部支撑和/或缓冲。
在优选实施例中,在靠近枕头边缘的使用中将放置颈部的区域处,颈部支撑枕头的整体支撑(例如如由上文的方法测量的,或如由整体枕头厚度所表示的)通常与通常的矫形枕头所提供的支撑(或厚度)大约在同一水平,并且其优选地不超过由通常的矫形枕头提供的支撑水平。在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的设置成在使用中接触用户颈部的主体部在靠近主枕头主体边缘的区域(例如主枕头边缘的0~5cm以内)比主体部的远离主枕头主体边缘的区域更厚。当该颈部支撑构件与不具有轮廓效果的主枕头主体接合时,这会有利地允许颈部支撑构件赋予轮廓枕头效果。
颈部支撑构件的形式
在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可以成型于单个(例如平坦的)材料件,将该单个材料件成型(或弯曲)成能够被用户用作根据本权利要求的颈部支撑构件的形状。定制的枕套例如可以迫使材料件变成相应的形状以形成预制的颈部支撑构件,或者例如该材料可以是模制的以使得当被用户强行成形时形成并保持相应的形状。
适当地,在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覆盖(或构造成能够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靠近边缘并在主枕头边缘上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另一面部的靠近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该颈部支撑构件可以在第一枕头面部上比其在另一面部(即第二面部)上延伸较小或较大的程度。在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在第一面部上和在另一面部(即第二面部)上延伸大约相同的距离。因此,在实施例中,细长构件可以允许相应的第一或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面部上延伸。在这方面,因此,相应的第一主体部可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区域,第一面部的区域不同于第二枕头面部的由第二主体部覆盖的区域。在备选实施例中,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主体部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相应第一和第二面部的大致相同的表面区域。
通过参考适于支撑用户头部的颈部支撑构件主体表面,通常希望将细长部构造成在枕头面部的至少足够大区域上延伸以覆盖足够大的表面区域以包围主枕头面部的区域,当用户的头部放置在枕头上且用户的颈部由颈部支撑构件支撑的时候,该主枕头面部的该区域被用户头部覆盖。
适当地,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构件可以由集成为单件(例如层板)的多个分离部件形成。例如,第一和第二主体部可以被提供为集成到单个部件中的多个分离部件。优选地,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形成为单件。例如,可以将该颈部支撑构件模制或雕刻成单件。适当地,颈部支撑构件可以设置有外表面或外壳(如适配的枕套),无论颈部支撑构件是否是由单件或多件制成。
在优选实施例中,这里描述的颈部支撑构件的形状是预先形成的。通过预先形成,意味着颈部支撑构件的默认(即备用)形状(即在使用中用户没有将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提供的形状)能够接合枕头边缘并大致地或完全地预先限定好(因此不仅仅作为使用期间颈部支撑构件的操作结果而成型)。颈部支撑构件的预制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制造方法提供,如模制或雕刻。备选地,预制的形状可以通过设置外表层(如枕套,其迫使填充材料变成容易与枕头边缘接合的形状)来提供。在这种情况下,内芯部可以填充颗粒填充材料(如空气或泡沫碎片等),或者内芯部可以为固体件,其可以保持在一种形状以使得一旦外层被填满则形成预先限定的形状。例如,颈部支撑构件可以在实施例中设置为大致平坦的衬垫或片或可以手动成型(例如模制或卷制)以提供构造成接合如此处描述的枕头边缘的材料。在没有将材料设置成在不存在主枕头主体时保持颈部支撑构件的形状的情况下,为了有助于将颈部支撑构件保持就位,可以设置可释放地连接到主枕头主体的装置(例如通过系绳、粘结剂,或者例如尼龙搭扣)。
颈部支撑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
在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锥形的(例如朝向主枕头主体表面渐缩,见图5)端部主体末端(即终端端部)。优选地,在主体部为锥形的情况下,颈部支撑构件的设置成接触用户颈部/头部的至少一部分是锥形的(以便提供改善的集成的感觉)。这个锥形可以适当地在颈部支撑构件和主枕头主体之间提供光滑的、不引人注意的过渡,当颈部支撑构件的锥形端部终端位于设置成在使用中被颈部或头部覆盖的区域中时,该过渡可以改善集成的感觉。如图5所示,锥形的端部末端可以适当地是颈部支撑构件的标记最远点的一部分,在该最远点处,颈部支撑构件的主体在主枕头主体面部上远离主枕头主体边缘延伸,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上。
一般地,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的大小尺寸(例如长度、宽度和厚度)如上文对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以及细长部)所描述的。材料和功能也适当地如上文对第一和第二主体部所描述的。
在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分的主体厚度可以如根据上文第一主体部分的任意实施例总体描述的那样。第二主体部(包括上文所述的边缘部分和面部部分)可以具有和第一主体部不相同的主体厚度。在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包括上文所述的边缘部分和面部分)可以具有和第一主体部大致相同(如严格相同)的主体厚度。在实施例中,整个颈部支撑主体部的厚度始终大致相同(例如完全相同)。
第五方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颈部支撑构件,其用于大致如上文所述的制造根据本文的任一个方面或实施例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
因此,在这些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可以设置成或不设置成与枕头可释放地接合,该枕头如上文对本发明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所描述的。这些颈部支撑构件本身在制造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枕头方面具备实用性,与这些产品相关联的优点在上文已详细地描述。
在上文对颈部支撑枕头的颈部支撑构件的特征和特点就其相对于主枕头主体的位置进行描述的情况下,在这个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主枕头主体本身不是本方面的一部分。因此,在上文将实施例描述为相对于枕头执行主动的功能(例如覆盖或接合)或者相对于这些枕头具有大小或尺寸的情况下,旨在为了该方面的目的,适当地构造相应的物理特征以用于这种用途(例如构造成能够用于覆盖,或构造成能够用于接合),即设置成可以如上所述地使用(例如设置成能够用于覆盖,或设置成能够用于接合),但是不一定以功能主动的形式设置,即与主枕头接合或用户主动使用。
适当地,在实施例中提供了具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颈部支撑构件,第二主体部从第一主体部的端部延伸,
第一主体部构造为(例如成形为)使得可以用于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例如接触头部的)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二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设置,使得第二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部延伸,其中当在使用中将第一和第二主体部这样设置时,第一和第二主体部提供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支撑颈部;
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构造,以使得当该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接合到主枕头边缘时,该细长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面部上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可用于以使得当使用中用户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和/或
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构造,以使得当该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接合到主枕头边缘时,该细长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面部上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可用以使得当使用中用户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该实施例对应于在上文的第一方面和实施例中描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并且可以根据第一方面的颈部支撑构件的任意实施例或者本文描述的颈部支撑构件的任意其它实施例对该颈部支撑构件的特征进行描述。因此,以上针对第一方面和实施例也描述了与该实施例相关联的优点。
在备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颈部支撑构件,其具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第二主体部从第一主体部的端部延伸,
第一主体部构造为(例如成形为)使得可以用于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例如接触头部的)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二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设置,使得第二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部延伸,其中当在使用中将第一和第二主体部这样设置时,第一和第二主体部提供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支撑颈部;
其中,将颈部支撑构件的一些部分构造成当将颈部支撑枕头接合到主枕头边缘时,其可以a)设置成覆盖主枕头主体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部分;b)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朝向第二面部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的该一些部分具有弯曲的外表面轮廓,该外表面轮廓大致为凸状的(即向外弯曲)以便在使用中当颈部支撑主体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并且用户头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能够用于接触用户颈部。该实施例对应上文中描述的在第二方面和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构件,并且可以根据第二方面的颈部支撑构件的任意实施例或者本文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的任意其它实施例对该颈部支撑构件的特征进行描述。与该实施例相关联的优点也因此如上文对第二方面和实施例所描述的。
在另外的备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颈部支撑构件,第二主体部从第一主体部的端部延伸,
第一主体部构造(或成形)为可以用于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例如接触头部的)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二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设置,使得第二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部延伸,其中当在使用中将第一和第二主体部这样设置时,第一和第二主体部提供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支撑颈部;
其中,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构造为使得当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时,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沿着直接远离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从主枕头主体边缘(即朝向用户)突出不超过约10cm。该实施例对应上文在第三方面和实施例中描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因此可以根据第三方面的颈部支撑构件的任意实施例或者本文描述的颈部支撑构件的任意其它实施例对该颈部支撑构件的特征进行描述。与该实施例相关联的优点也因此如上文对第三方面和实施例所描述的。
在另外的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具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颈部支撑构件,第二主体部从第一主体部的端部延伸,
第一主体部构造(或成形)为可以用于覆盖主枕头主体第一(例如接触头部的)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二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设置,使得第二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即当在使用中将头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设置成接触用户颈部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部延伸,其中当在使用中将第一和第二主体部这样设置时,第一和第二主体部提供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支撑颈部;
其中,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外表面和内芯部,该芯部基本上是由在枕头的正常使用期间可以变形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组成。该实施例对应上文在第四方面和实施例中描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因此可以根据第四方面的颈部支撑构件的任意实施例或者本文描述的颈部支撑构件的任意其它实施例对该颈部支撑构件的特征进行描述。与该实施例相关联的优点也因此如上文对第四方面和实施例所描述的那样。
本方面和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构件构造为可释放性地与主枕头主体的边缘接合。在这个方面和实施例中,接合主枕头主体的颈部支撑构件旨在意指如上文关于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枕头的接合所描述的,例如在方面1~4及附图中描述的。
相对于由枕头单独所提供的支撑,在第五方面和实施例中阐述的颈部支撑构件适于在枕头边缘处提供改善的颈部支撑。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适于可释放性地接合主枕头主体边缘,并且包括表示第一和第二钳口构件的第一和第二主体部,第一和第二钳口构件具有用于接收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具有开口部的凹口、用于可释放地接合主枕头主体边缘的内表面以及用于包含主枕头主体边缘的封闭的主体部(例如见图2A、图5等)。因此,该凹口可用于接收枕头边缘并且第一和第二钳口构件可用于在使用中可释放地接收枕头边缘。在这方面,在本申请涉及“第一和第二主体部”的情况下,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相应地将这些主体部理解成指代限定内部凹口的第一和第二钳口构件。在优选实施例中,内部凹口如本文所述的,例如其可以是沿着颈部支撑构件的长轴延伸的凹口,例如其可以为凹槽。因此,在本文阐述了第一和第二主体部的特性的情况下,这些特性同样可以应用于第一和第二钳口构件。
颈部支撑构件的适于接触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内表面(即内腔体表面)可以具有规则或不规则表面以用于在使用中接触主枕头主体。在这方面,在该腔体被称为具有大致凹状的横截面(如“r”、“U”或“V”形横截面,在实施例中为“U”或“V”型横截面,可选地为“U”型)的情况下,这指的是内表面的主表面轮廓。确实,该主表面可以包含次级表面特征,这些次级表面特征自身不会大致地弯曲或者自身不会符合“r”、“U”或“V”型,只要用于接触主枕头主体的主内表面轮廓符合这个形状。例如,颈部支撑构件可以设置有次级表面轮廓特征(如位于其内腔体表面上的额外的突出物或装饰),以便在使用中提供与枕头边缘的更好的接合。
优选地,除了表面材料所固有的通常的小的材料表面缺陷以外,该腔体不具有次级表面轮廓特征(即宏观特征)。例如,在优选实施例中,内腔体具有规则的表面区域以用于在使用中接触枕头。在实施例中,内腔体表面是大致光滑或完全光滑的。
因此,腔体适当地限定了颈部支撑构件的内表面,其中,第一主体部的内表面适于在使用中接触主枕头主体的靠近主枕头边缘的第一(即接触头部的)面部,并且第二主体部的内表面适于在使用中接触边缘,,并优选为主枕头主体的靠近主枕头主体边缘相对(接触表面的)面部的边缘。应理解,内腔体表面可以成形为大致反映颈部支撑构件的外表面。内腔壁的表面轮廓和颈部支撑构件的外表面的表面轮廓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内腔体可以大致为“U”型,而外表面轮廓可以在边缘区域中弯曲,该边缘区域设置成可以被用户的颈部接触但还具有平坦的基部。
在本文公开的任意方面和实施例的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的靠近主枕头边缘的边缘并在的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的一些部分设置成在使用中接触受试者,这些部分可以具有大致凸状(即向外弯曲)的弯曲外表面轮廓以用于在使用中接触颈部。
术语“外表面轮廓”如上文对第二方面及其实施例所描述的。因此,这里描述的根据任意方面和实施例的外表面轮廓可以如根据上文所述的外表面轮廓的任意方面和实施例所限定的。此外,与这个特征相关联的优点也如上文对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
外主弯曲表面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曲率梯度,只要该表面能够至少部分地符合用户颈部的凹部。在实施例中,曲率梯度使得第一和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大致上反应(即大致上相同)主枕头主体边缘处的外表面轮廓。在实施例中,外表面的曲率梯度可以大致类似于(如等同于)接收主枕头主体的颈部支撑构件腔体/凹口的内部凹状表面的曲率。但是应理解,在使用中,给定的颈部支撑构件的凹口的内部形状可以依据主枕头主体的厚度而变化。如果颈部支撑构件与相对厚的主枕头一起使用,则可以用力将第一和第二颈部支撑主体部(即第一和第二钳口构件)分离开(例如为了采用宽的“V”型或宽的“U型”),而对于相对较薄的枕头,第一和第二主体部可以相对接近在一起(例如为了采用“U”型或窄的“V”型)。
第六方面
在本发明的方面中,提供了如根据本文公开的任意一方面和实施例所限定的颈部支撑构件的用途,以用于在休息期间支撑受试者的颈部和/或头部。
适当地,颈部支撑构件可以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方面一至方面五或其实施例中的任一项。
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构件可以用于在休息期间支撑颈部并可选地支撑头部。在实施例中,“休息”指的是短时间的休息,如在病人接受治疗或放松疗法时的休息。优选地,“休息”指睡眠,甚至更优选地,指长时间的睡眠(如多个小时,如多于3个小时,例如高达12个小时)。支撑构件的使用通常可以包括接合主枕头主体边缘的一部分,如以形成本文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但是,该颈部支撑构件通过接合表面边缘的不是枕头边缘的一部分而能够容易地用于提供舒适性以用于支撑颈部,但仍然为颈部提供可用程度的支撑和舒适度。
在实施例中,所述使用包括将支撑构件放置在枕头或有助于适当地倾斜枕头的表面的下方。
在本文中,在理解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旨在在休息期间在常规躺卧姿势(即在大致水平地表面上,如床或地板)中与主枕头主体一起使用,应理解,颈部支撑构件还可以单独使用或以更加直立的姿势与枕头接合。
适当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用途包括将颈部支撑构件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如床枕),其中颈部支撑构件围绕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在使用中支撑颈部(例如如上文对上文所述的第一至第四方面及它们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因此,在实施例中,所述用途包括在制造如本文所限定的颈部支撑枕头的方法中使用该颈部支撑构件。
适当地,所述用途包括围绕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颈部支撑构件以用于在使用中支撑颈部,颈部支撑构件包括:
a)颈部支撑主体部,其具有外主体表面,该外主体表面适于提供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该颈部支撑主体部具有适于在使用中为颈部提供支撑的主体厚度,以及
b)位于主体部之中的腔体,该腔体限定了内主体表面,该内主体表面适于围绕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从而能够接合主枕头主体边缘。
本发明的另外方面
在本发明的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颈部支撑枕头,该颈部支撑枕头大致如本文中在图1~图4和图6~图9(如图1~图8)中的任一个所描述的和可选地如附图说明的描述。
在本发明的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颈部支撑构件(即颈部支撑枕头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大致如本文中在图1~图9(如图1~图8)中的任一个所描述的和可选地如附图说明的描述。
在本发明的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根据任意前述方面或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构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颈部支撑主体芯部材料和将颈部支撑主体芯部材料形成为如本文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适当地,该方法包括将该芯部材料形成为单件,例如通过模制或雕刻。备选地,该方法可以包括将该颈部支撑芯部制造为(如包含在外层中的)多个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可以包括多个材料层(例如,平行布置,如层压的层),其中每个材料层可以相同或不同。在这方面,该方法可以包括制造颈部支撑主体芯部,颈部支撑主体芯部具有如关于本文任意方面和实施例所描述的形式。
在本发明的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制备如本文上述方面和实施例中任一项所描述的颈部支撑枕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提供主枕头主体(其可以是根据上文所描述的任一实施例);以及
b)提供根据上文所描述的任一方面和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构件(如方面1~5或其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以及
c)设置颈部支撑构件以接合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以使得颈部支撑构件的至少第一主体部覆盖主枕头面部的靠近边缘的部分以用于在使用中支撑颈部,以及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相对)主枕头面部延伸,例如以大致地包围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
在另外的方面中,提供了部件套件,其包括如根据本文公开的任一方面或实施例所描述的主枕头主体和颈部支撑枕头。适当地,该主枕头主体为如根据方面1~方面4和方面9中任一项所限定的主枕头主体,该颈部支撑构件为根据方面1~方面5和方面9及它们的实施例中的任意一项所限定的。适当地,该套件中的主枕头主体和颈部支撑构件构造成彼此互补,例如其中,主枕头主体和颈部支撑件构造成提供大致相互依赖的可释放的接合。该套件可以适当地包括主枕头主体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颈部支撑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实施例中,该套件包括不只一个颈部支撑构件。在包括不只一个颈部支撑构件的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在结构上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地不同。在同一套件中提供不同的颈部支撑构件具有的优点在于为用户提供了适用于在上文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不同目的(例如一般的使用、治疗使用)的多种选择。该部件套件通常可以包括合适的包装,如其中主枕头主体和颈部支撑构件分别地提供但是包含在同一包装套中。该套件适当地可以包括描述如何制备该颈部支撑枕头的说明,如通过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处可释放地将颈部支撑枕头接合到主枕头主体。因此,通过设置互相依赖的颈部支撑构件和主枕头主体,可以提供惊人地改善的颈部支撑和舒适度特性,从而表明产品特征之间的可能的协同作用。
其它实施例
在上文的方面和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可以设置有枕套(优选为可移除的枕套),枕套可以有助于改善表面透气、舒适度以及允许该颈部支撑构件表面的轻松清洁。枕套可以定制以大致符合颈部支撑构件的外表面轮廓。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释放地与主枕头主体接合的颈部支撑构件可以直接与主枕头主体的枕套接触而不是主枕头主体自身。
适当地,主枕头主体和颈部支撑构件二者都可以设置有独立的枕套。备选地或附加地,在上文的方面和实施例中,通过将颈部支撑构件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上而形成的颈部支撑枕头可以设置有整体覆盖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的颈部支撑构件的枕套(优选地为可移除的枕套,如常规床枕枕套)。这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以为了美学的目的将颈部支撑构件遮盖起来,呈现一体式枕头的外观,这在使用包括突出的上背部支撑件等的现有技术产品时是不太可能的,上背部支撑件不能够容易地插入到常规的床枕枕套当中。
在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定制的枕套,其具有用于插入主枕头主体的腔室以及用于插入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分离腔室,即其中,该颈部支撑构件仍然可释放地接合主枕头主体,但是是从分离的枕套腔室内部,即其中在颈部支撑构件的表面和主枕头主体之间设置有织物壁。
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编号的实施例1~65:
1.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包括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上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包括:
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在使用中支撑颈部,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部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设置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在使用中支撑颈部,
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该细长主体部在第一主枕头主体面部上远离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为使得当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下方延伸,和/或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在第二主枕头主体面部上远离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细长主体部构造为使得当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的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
2.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包括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上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包括:
第一主体部,其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在使用中支撑颈部,以及
第二主体部,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部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设置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在使用中支撑颈部,其中
将颈部支撑构件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的部分构造为在使用中接触受试者,这些部分具有大致凸状的弯曲外表面轮廓。
3.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包括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上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包括:
第一主体部,其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在使用中支撑颈部,以及
第二主体部,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部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设置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在使用中支撑颈部,其中
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在直接远离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上从主枕头主体边缘突出不超过约10cm。
4.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包括主枕头主体和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上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包括:
第一主体部,其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在使用中支撑颈部,以及
第二主体部,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部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设置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在使用中支撑颈部,其中,
该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外部的表面和内部的芯部,该芯部大致由一种或多种可变形的材料组成。
5.一种根据实施例2~4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在第一主枕头主体面部上远离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为使得当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的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下方延伸,和/或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在第二主枕头主体面部上远离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细长主体部构造为使得当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的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
6.一种根据实施例1和3~5中的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将该颈部支撑构件的靠近主枕头边缘的边缘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的部分构造为在使用中接触受试者,这些部分可以具有大致凸状的弯曲外表面轮廓。
7.一种根据实施例1、2和4~6中的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在远离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上从主枕头主体边缘突出不超过约10cm。
8.一种根据实施例1~3和5~7中的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外部的表面和内部的芯部,该芯部包括一种或多种可变形材料,或可选地大致上由一种或多种可变形材料组成。
9.一种根据实施例8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该芯部只包括一种可变形材料,或可选地大致上只由一种可变形材料组成,并可选地为固体芯部材料。
10.一种根据实施例4、8或9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该一种或多种可变形材料独立地选自由纤维、泡沫和乳胶组成的集合中,可选地独立地选自由泡沫和乳胶组成的集合中,并且可选地,其中该一种或多种材料独立地选自泡沫,可选地,其中该泡沫为记忆泡沫。
11.一种根据任一项前述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颈部支撑构件大致包围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
12.一种根据任一项前述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可选地,其中第二主体部在第二枕头面部上延伸以便设置成限制在枕头的第二面部和使用中放置枕头的表面之间。
13.一种根据实施例12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第二主体部的在第二枕头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大致平坦的外表面轮廓,该外表面轮廓可用于在使用中与放置枕头的表面接触,并且可选地,其中将颈部支撑构件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且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的部分构造为在使用中接触受试者,这些部分具有大致凸状的弯曲外表面轮廓。
14.一种根据任一项前述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该颈部支撑构件的厚度大致上始终保持相同。
15.一种根据实施例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该颈部支撑构件的厚度大致上不始终保持相同。
16.一种根据实施例15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第一主体部的最大厚度大于第二主体部的最大厚度。
17.一种根据实施例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大致上具有相同的长度和/或厚度。
18.一种根据实施例1和5~17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中仅一个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
19.一种根据任一项前述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或者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
20.一种根据实施例19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该细长主体部在其终端边缘处和覆盖枕头主体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部分大致具有相同的厚度。
21.一种根据实施例19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颈部支撑主体部的覆盖主枕头主体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部分的最大厚度大于细长主体部的远离颈部支撑构件的靠近边缘的部分延伸的部分的最大厚度。
22.一种根据任一项前述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表面上远离枕头边缘延伸,以使得从枕头边缘到颈部支撑主体部的距枕头边缘最远的终端末端的距离至少为10cm,并优选地不超过70cm。
23.一种根据实施例1和5~22的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该细长部延伸至与第二主体部从第一主体部延伸的边缘相对的边缘。
24.一种根据任一项前述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在直接远离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上从主枕头主体边缘突出不超过大约8cm,可选地不超过大约6cm,或者可选地不超过大约4cm。
25.一种根据任一项前述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颈部支撑构件在第一和/或第二主体部的终端端部处的厚度朝向主枕头主体表面逐渐减小,可选地,其中第一主体部的终端端部朝向主枕头主体表面逐渐减小,可选地,其中第一和第二主体部的两个终端端部朝向主枕头表面逐渐减小。
26.一种根据任一项前述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设置颈部支撑构件以使得当该颈部支撑构件未与主枕头主体接合时,颈部支撑构件的备用构造为大致上易于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的形式。
27.一种根据任一项前述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芯部由单件材料形成。
28.一种根据任一项前述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设置为接触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内表面具有大致为“r”、“V”或“U”形横截面,可选地为大致“U”形横截面。
29.一种根据任一项前述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该颈部支撑构件大致上包围枕头边缘全长的至少一半,如枕头边缘全长的至少三分之二,可选地,其中该颈部支撑构件包围主枕头边缘的大致全长。
30.一种根据任一项前述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该主枕头主体具有中心主体部,当该主枕头主体处于备用状态时,该中心主体部与主枕头主体的靠近枕头边缘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或者中心主体部比主枕头主体的靠近枕头边缘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厚,可选地,其中枕头为床枕。
31.一种如任一前述实施例所限定的颈部支撑构件。
32.一种用于支撑颈部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构造为使得能够可释放地与主枕头边缘接合,该颈部支撑构件具有第一主体部和从该第一主体部的端部延伸的第二主体部,
第一主体部构造为使得可以用于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二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设置,使得第二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部延伸,其中当在使用中将第一和第二主体部这样设置时,第一和第二主体部提供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的凸起表面以用于支撑颈部;其中,
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构造,以使得当该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接合到主枕头边缘时,该细长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面部上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可用于以使得当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和/或
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构造,以使得当该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接合到主枕头边缘时,该细长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面部上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可用于以使得当使用中用户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的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
33.一种用于支撑颈部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构造为可释放地与主枕头主体的边缘接合,该颈部支撑构件具有第一主体部和从该第一主体部的端部延伸的第二主体部,
第一主体部构造为使得可以用于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二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设置,使得第二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部延伸,其中当在使用中将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这样设置时,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提供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的凸起表面以用于支撑颈部;其中
将颈部支撑构件的一些部分构造成当将颈部支撑枕头接合到主枕头边缘时,其可以a)设置成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临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部分;以及b)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朝向第二面部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的该一些部分具有大致为凸状的弯曲外表面轮廓,以便在使用中当颈部枕头主体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并且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能够用于接触用户的颈部。
34.一种用于支撑颈部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构造为可释放地与主枕头主体的边缘接合,该颈部支撑构件具有第一主体部和从该第一主体部的端部延伸的第二主体部,
第一主体部构造为使得可以用于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二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设置,使得第二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部延伸,其中当在使用中将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这样设置时,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提供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支撑颈部;其中
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构造为使得当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时,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沿着直接远离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从主枕头边缘突出不超过约10cm。
35.一种用于支撑颈部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构造为可释放地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该颈部支撑构件具有第一主体部和从该第一主体部的端部延伸的第二主体部,
第一主体部构造为使得可以用于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二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设置,使得第二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部延伸,其中当在使用中将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这样设置时,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提供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支撑颈部;其中
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外表面和内芯部,该芯部基本上是由一种或多种可变形材料组成。
36.一种根据实施例33~35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构造,以使得当该颈部支撑构件接合到主枕头边缘时,该细长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面部上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可用于使得当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和/或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细长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构造,以使得当该颈部支撑构件接合到主枕头边缘时,该细长主体部可以用于在主枕头主体的面部上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可用以使得当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该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
37.一种根据实施例32和34~36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将颈部支撑构件的一些部分构造成当将颈部支撑枕头接合到主枕头边缘时,其可以a)设置成覆盖主枕头主体第一面部的临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部分;b)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朝向第二面部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的一部分具有弯曲的外表面轮廓,该外表面轮廓大致为凸状的,以便在使用中当颈部枕头主体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时能够用于接触用户颈部。
38.一种根据实施例32、33和35~37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构造为使得当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时,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沿着直接远离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从主枕头主体边缘突出不超过约10cm。
39.一种根据实施例32~34和36~38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外表面和内芯部,该芯部包括一种或多种可变形材料,或可选地大致上由一种或多种可变形材料组成。
40.一种根据实施例39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该芯部只包括一种可变形材料,或可选地大致上只由一种可变形材料组成,并可选地为固体芯部材料。
41.一种根据实施例35、39或40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该一种或多种可变形材料独立地选自由纤维、泡沫和乳胶组成的集合中,可选地独立地选自由泡沫和乳胶组成的集合中,并且可选地,其中该一种或多种材料独立地选自泡沫,可选地,其中该泡沫为记忆泡沫。
42.一种根据实施例32~41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颈部支撑构件是可用于以使得大致覆盖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以支撑用户的颈部。
43.一种根据实施例32~42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第二主体部构造成可用于以使得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延伸以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可选地,其中第二主体部构造成在第二枕头面部上延伸至以便可用于限制在枕头的第二面部和使用中放置枕头的表面之间的程度。
44.一种根据实施例43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第二主体部的构造为可用于在第二枕头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大致平坦的外表面轮廓,该外表面轮廓可用于在使用中与放置枕头的表面接触,并且可选地,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设置成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且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的一些部分构造为在使用中接触受试者,这些部分具有大致凸状的弯曲外表面轮廓。
45.一种根据实施例32~44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该颈部支撑构件的厚度大致始终保持相同。
46.一种根据实施例32~45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该颈部支撑构件的厚度大致不始终保持相同。
47.一种根据实施例46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第一主体部的最大厚度大于第二主体部的最大厚度。
48.一种根据实施例32~47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构造为当在使用中接合到枕头边缘时大致上具有相同的长度和/或厚度。
49.一种根据实施例32和36~48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中仅一个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
50.一种根据实施例32~49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或者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
51.一种根据实施例50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该细长主体部在其终端边缘处和当在使用中颈部支撑枕头可释放地接合到枕头边缘时颈部支撑主体部的用于覆盖枕头主体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部分大致具有相同的厚度。
52.一种根据实施例50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颈部支撑主体部的构造为当该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与枕头边缘接合时可以用于覆盖主枕头主体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部分的最大厚度比远离所述颈部支撑主体部延伸的细长主体部的部分的最大厚度大。
53.一种根据实施例32和36~52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细长主体部构造为使得当该颈部支撑构件接合到枕头边缘上时,细长主体部使得该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表面上远离枕头边缘延伸至少为10cm,并优选地不超过70cm。
54.一种根据实施例34和36~53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当在使用中接合到枕头上时,第二主体部的可以用于在直接远离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上突出的部分的厚度不超过大约8cm,可选地不超过6cm,或者可选地不超过4cm。
55.一种根据实施例32~54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颈部支撑构件在第一和/或第二主体部的终端的端部处的厚度朝向端部逐渐减小,可选地,其中第一主体部的终端的端部朝向该端部呈锥形,可选地,其中第一和第二主体部的两个终端的端部朝向端部呈锥形。
56.一种根据实施例32~55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当该颈部支撑构件未与主枕头主体接合时,颈部支撑构件的备用构造为大致上易于与枕头主体接合的形式。
57.一种根据实施例32~56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该颈部支撑构件的芯部由单件材料形成。
58.一种根据实施例32~57中任一项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颈部支撑构件构造成使得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表示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第一和第二钳口构件具有开口部和封闭的端部,钳口构件从而限定了内部的凹口的侧壁,该凹口能够用于接收枕头边缘,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能够用于在使用中可释放地接合枕头边缘。
59.一种如任一前述实施例描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构造为接合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内凹口表面轮廓具有大致为“r”、“U”或“V”型表面轮廓,优选地为“U”型表面轮廓。
60.一种制备颈部支撑枕头的方法,包括:
a)提供主枕头主体;
b)提供根据任一前述实施例所限定的颈部支撑构件;以及
c)沿着主枕头主体的边缘设置颈部支撑构件,以使得颈部支撑构件的至少第一主体部覆盖主枕头表面的靠近主枕头主体边缘的部分,以及第二主体部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以接合主枕头主体,可选地,其中,该颈部支撑枕头是根据实施例1~30中的任一项。
61.一种制造颈部支撑构件的方法,其中,该颈部支撑构件是如任一前述实施例(可选地,实施例31~59中任一项)所限定的,该方法包括提供颈部支撑主体填充材料以及将该颈部支撑主体填充材料形成为如本文所描述的颈部支撑构件。
62.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大致上如本文中图1~4、6、7和9中任一项所描述的,并可选地如本文通过附图说明进一步描述的。
63.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大致上如本文图1~9中任一项所描述的,并可选地如本文通过附图说明所进一步描述的。
64.如任一前述实施例描述的用于在备用位置支撑受试者颈部的颈部支撑构件的用途,可选地,该用途用于在睡眠期间支撑受试者的颈部。
65.根据实施例64的用途,其中,该用途包括将颈部支撑构件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可选地为床枕),其中,颈部支撑构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以在使用中支撑颈部。
综述
其它总体注释
通过提到“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其意味着在使用中该颈部支撑构件相对于主枕头表面的在直接位于颈部支撑构件下方的部分存在凸起表面。换句话说,这不一定意味着当枕头放置在表面上时颈部支撑构件的可以用于接触用户颈部的外表面需要在最上部(即颈部支撑枕头的最高部分),仅仅意味着颈部支撑构件的即将直接位于用户颈部下方的部分提供了表面,该表面相对于主枕头表面的位于用户颈部和颈部支撑构件下方的部分是凸起的(例如在垂直于枕头面部表面面部的平面内)。
在本文提及颈部支撑构件或颈部支撑枕头被用户使用或正在使用的应用中,这些应用通常指的是具有平均比例的通常的人类成人,即具有平均比例的头部和颈部。
对于给定的枕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将熟悉并能够识别枕头“边缘”。通常地,枕头边缘为枕头的两个枕头面部邻接处的部分。对于具有较厚边缘部的枕头,如边缘为大致垂直的(以使得枕头面部不会逐渐趋向于两个面部相会的特定空间点),枕头边缘可以适当地为枕头的在实际中邻接两个枕头面部的区域,而不是特定的有限空间点。
除了明确指出为相反的,在本文公开的被描述为“包括”一特征或多个特征的地方,术语“包括”包括“基本由…组成”的实施例,以及由相关特征或相关多个特征“组成”的实施例。也就是说,本文中提供的术语“包括”可以适当地由术语“基本由…组成”和“由…组成”替代。适当地,本文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基本由相关特征或多个特征组成”。在实施例中,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由相关特征或多个特征组成”。同样地,除了明确指出为相反的,在本文公开的被描述为“基本由特定特征(多个特征)组成”特征的地方,这包括“由相关特征或多个特征组成”的实施例。也就是说,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基本由…组成”可以被术语“由…组成”代替。
本文引用的“用户”或“受试者”是等同的且可以互相替换。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的横截面图或侧视图,其中,第一主体部/钳口构件设置有细长部,该细长部能够用于在枕头面上比第二主体部延伸更远;图1B示出了图1A的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以形成颈部支撑枕头的颈部支撑构件的横截面图/侧视图;图1C示出了图1B的颈部支撑枕头的立体图。
图2A示出了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的横截面图/侧视图,其中,第一主体部/钳口构件和第二主体部/钳口构件具有相同的长度和厚度比例,以便提供对称的颈部支撑构件;图2B示出了图2A的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以形成颈部支撑枕头的颈部支撑构件的横截面图/侧视图;图2C示出了图2B的颈部支撑枕头的立体图。
图3A示出了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的横截面图/侧视图,其中,第二主体部/钳口构件构造成可用于以使其在第二面部上延伸得比第一主体部在第一面部上延伸得更远,其中,第一主体部在靠近边缘的区域比第二主体部的对应区域厚,并且,其中第二主体部的在第二枕头面上(即在枕头以下)延伸的部分具有平坦的外表面轮廓;图3B示出了图3A的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以形成颈部支撑枕头的颈部支撑构件的横截面图/侧视图;图3C示出了图3B的颈部支撑枕头的立体图;
图4A示出了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枕头的横截面图/侧视图,其中,第一主体部/钳口构件的在主枕头面的靠近边缘的部分处的厚度大于第二主体部(反之亦然),但是其中,在使用中将较厚的部分设置成与放置枕头的表面接触(从而提升枕头边缘);图4B示出了颠倒过来的同一个枕头以显示较厚部分,该较厚部分设置成在使用中与用户颈部接触。该枕头为更常规的构造且颈部支撑件从主枕头表面向上突出到颈部的曲面。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的横截面图/侧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主体/钳口构件二者在它们的终端端部处都是锥形的。
图6A和图6B示出了可以设置在第二枕头面处的不同的示例性厚度,第二枕头面被设置为限制在第二枕头面和基部表面之间。
图7A和7B示出了第二主体部的不同曲率梯度对基部部分的影响。图7B中示出的较小梯度可以意指第二主体部的接触表面的部分的外表面轮廓是平坦的,且其中平坦的基部可以突出主枕头主体以提供稳定的基部。
图8A、图8B和图8C示出了相同颈部支撑主体的示例性用途,显示了该产品的多用性以及可在各种位置设置的颈部支撑的有益效果。
图9A示出了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枕头的横截面图/侧视图,该颈部支撑枕头具有“r”形内表面轮廓,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在枕头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钳口构件朝向第二枕头面延伸,但是没有达到在第二枕头面上和枕头下方延伸的程度;图9B示出了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枕头的横截面图/侧视图,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钳口构件在枕头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延伸,但是没有达到在第二枕头面上和枕头下方延伸的程度,第二主体部具有大致平坦的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段落参照附图对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枕头和颈部支撑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虽然某些附图显示了一些特征的具体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文公开的内容将理解为,相应的颈部支撑构件和/或枕头的特定特征是分别可以互换的。
在图1~图4和图6~图9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颈部支撑枕头。在图1~图9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图1A、图2A、图3A和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独立于主枕头主体(即构造以能够与主枕头主体接合)的颈部支撑构件的横截面图或端视图。
图1C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枕头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B示出了同一颈部支撑枕头的横截面图(或侧视图)。图1A示出了用于支撑颈部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与主枕头主体(如图1B和图1C中描述的主枕头主体)可释放地接合。
颈部支撑枕头包括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30的颈部支撑构件20,即其中主枕头边缘34和靠近边缘33的区域被容纳在颈部支撑构件的凹口40之中。主枕头主体具有第一(即上部的)面部31和第二相对(底部的)面部32,该第一面部31以朝向用户设置的形式示出,第二相对面部32设置成接触在使用中放置枕头的表面。
颈部支撑构件包括第一主体部21,第一主体部21包括在主枕头30的大致整个第一面部31上延伸的细长主体部23。第一主体部的覆盖主枕头主体第一面部的邻近枕头边缘34的部分33的部分(即第一主体部的边缘部)比细长构件23的远离枕头边缘34的部分(例如在其终端端部处)更厚(见图1B中的尺寸“t”)。所示实施例中的主枕头主体为床枕,其中,主枕头30的中心主体部比该主枕头主体的靠近边缘34的部分33(即在主枕头主体部的区域中)更厚。该细长部因而构造成当在枕头的边缘处支撑用户颈部且用户的头部放置在第一枕头面部上时,该细长部在用户头部整体的下方延伸。
第二主体部22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34上从第一部21朝向主枕头主体30的第二面部32延伸,并且在第二面部22延伸至第二面部的靠近主枕头面部32的至少一部分33。因此,颈部支撑构件完全包围(即包裹)枕头边缘,形成了与主枕头主体的可释放性接合。虽然图1C示出了主枕头主体和颈部支撑构件之间的无缝相互作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为,在实际中。在靠近枕头边缘的区域中,第一主体部大致上比第二主体部更厚(见尺寸“t”)。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21在枕头的第一面部31上比第二主体部22在主枕头主体30的第二面部32上延伸更大的程度。这为颈部提供了充足的额外支撑且为头部提供了额外的舒适度和支撑,同时允许主枕头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其通常的结构特性(例如变形能力)。
颈部支撑构件20沿着主枕头边缘34的全长(见图2C中的尺寸“l”)延伸,并因此颈部支撑构件完全包围主枕头的全部的边缘34。
如图1B中由厚度“t”所表示的,该颈部支撑构件提供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在使用中支撑颈部。在所示实施例中,位于靠近枕头边缘的区域处的凸起表面实际上是枕头的相对于用户的最高(即最上部)表面。但是,该实施例不一定是这种情况,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包括枕头的靠近边缘的部分不是最高表面的实施例。只要在使用中主枕头主体30被头部的重量充分地变形,这些实施例将仍然会为用户颈部提供支撑以将用户颈部偏向中立位。通过在设置成支撑用户颈部的区域(即靠近枕头边缘34的区域33,见图1B中的尺寸“t”)提供更厚的主体(即相对更加凸起表面),该凸起表面可以突入位于用户肩部和颈部之间的腔体中(见如图8B),从而将颈部支撑在相对于脊椎的通常取向更加的中立位,而较薄的细长主体部23在第一主体面31上延伸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以为头部提供额外的舒适度和支撑,但允许头部相对于颈部放置在自然位置和中立位。
颈部支撑构件20的部分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即第一面部31的区域33)并在主枕头主体的边缘34上延伸,这些部分(即边缘区域中的主体部21和主体部22)构造成在使用中接触受试者,这些部分具有大致为凸状的弯曲的外表面轮廓(即朝向用户向外弯曲)。也就是说,那些在使用中呈现给用户的肩部和颈部的部分(见图8A和图8B的部21和部22)为大致凸状的。该曲面为垂直于放置供使用的枕头的表面(即垂直于底部面部32)的平面。将第二主体部22的在相对的枕头边缘的面部32上延伸的部分示出为具有平坦的外表面轮廓。该部分可以这样成型,或者可以在使用中由于用户头部和肩部的重量压缩主体填充材料而变得平坦。
在图1A中示出的颈部支撑构件的相应特征如上文关于颈部支撑构件所描述的。因此可以将所述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主体部22看作第一钳口构件21和第二钳口构件22,第一钳口构件21和第二钳口构件22限定了能够接收并可释放地接合主枕头主体的腔体/凹口40。该腔体为颈部支撑构件提供了“U”形内表面轮廓。将该颈部支撑构件示出为准备与枕头边缘接合的构造。在这个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构件以一种方式形成,以使得颈部支撑构件在其备用位置大致采用所示的构造,如通过使用迫使该颈部支撑构件变成这种位置的枕套。但是本发明考虑了可以被用户强制(例如弯曲/折叠/模制)成这样的构造的实施例。该颈部支撑构件主体芯部由记忆泡沫组成,但是可以备选地使用本文描述的任何适宜的芯部填充材料。
图2C示出了本文公开的颈部支撑枕头10的备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B示出了相同颈部支撑枕头的横截面图(或侧视图)。图3A示出了用于支撑颈部的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可释放地与主枕头主体接合。与图1B和图1C中的颈部支撑枕头不同,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主体部22在相应的第一主枕头面部31和第二主枕头面部32上延伸少于枕头宽度的一半(见图2C中的尺寸“w”)。因此,与图1的实施例不同,图2的颈部支撑构件并不包括第一主体部21或第二主体部22,第一主体部21或第二主体部22在第一枕头面部31和/或第二枕头面部32上延伸,以使得当在边缘部处支撑用户颈部且头部放置在枕头上时,第一主体部21或第二主体部22在用户头部下方延伸。但是,在睡眠期间颈部支撑构件20相对于枕头30的横向移动所需的限制仍然通过在使用中可释放的接合和颈部的附加压力来提供。颈部支撑构件20再次朝向用户头部和肩部弯曲并且具有主体厚度(见图2A中的尺寸“t”),以便在直接远离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上沿水平方向朝向用户突出(直接见图2A或图8A中的“t”),同时能够使用户将他们的肩部放置在基部表面上并仍然将他们的头部放置下枕头面部上(参见例如图8A中的使用图示)。在这个实施例中,主体部的厚度意味着颈部支撑构件在水平方向朝向用户突出大约2~4cm,优选为3cm。
图3示出了一种类型的颈部支撑构件20的实施例。该类型的颈部支撑构件20具有部(即第一主体部21),该部在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31的宽度上比颈部支撑构件的部(即第二主体部22)在主枕头30的第二另一面部32上延伸更小的程度。第一主体部21在靠近边缘34处(即区域33内)比第二主体部22在边缘34处或靠近位于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32上的边缘33的区域要更厚,以便能够为颈部提供充分的支撑。已经发现,如图8A所示,更长的第二主体部22用作被限制在枕头30下方的有效锚件,当用户头部放置在枕头上时这更加有效果。
图4A和图4B示出了上下颠倒的同一个颈部支撑枕头10,例证了该枕头的多用性。因此,该颈部支撑构件20可以定位成使得较厚部放置在枕头下方(即如图4A所示)或其中较厚部放置在设置成面朝向用户的枕头顶部面部上(如图4B所示)。
图5示出了颈部支撑构件20的实施例的横截面图,该颈部支撑构件20具有U形内凹口表面轮廓40和弯曲的外表面轮廓,并且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两个终端端部25(即第一主体/钳口部21和第二主体/钳口部22的终端端部)都在厚度上逐渐减小。当该颈部支撑构件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边缘上时,这从而允许了与头部和颈部更平稳、更舒适的接触以及更加整体的外观和感觉。
图6A和图6B示出了本文公开的类似的颈部支撑枕头10,这两个颈部支撑枕头10仅仅在颈部支撑构件的在枕头下方延伸于第二枕头面部32上的部分(即第二主体部22)的厚度方面是彼此不同的。这些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包括细长主体部26的第二主体部22,细长主体部26从边缘34延伸至枕头面部32的大约一半宽度,以使得当在枕头边缘处支撑用户颈部且用户头部放置在上部枕头表面31上时,第二主体部22在用户头部的一部分的下方延伸。
图7A和图7B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类似的颈部支撑枕头10,其在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主体部22的设置成接触用户的部分的曲面梯度方面是不同的。因此,二者都是根据本文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但是,两个实施例之间的第二主体部的未设置成接触用户的平坦外表面轮廓(即设置成接触放置枕头的基部表面的部分)的不同之处在于,图7A的实施例示出了在位于第二面部32下方的区域中的平坦外表面轮廓,而图7B中的实施例示出了在枕头30的边缘34以外朝向用户延伸的平坦外主体部以提供更加稳定的基部。然而,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主体部22的为用户设置的部分具有弯曲的外表面轮廓。
在图8A、图8B和图8C中示出了本文公开的同一颈部支撑枕头的示例性备选用途。这些附图示出了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50放置在枕头上。图8A和图8B示出了用户使用本发明的颈部支撑特征,而图8C示出了用户选择不使用该颈部支撑特征,但是仍然受益于由细长部提供给头部的额外舒适度和支撑。在本申请在文中提到枕头的用途的地方,其适当地旨在表示,其中用户在使用由第一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和第二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所提供的颈部支撑功能,即将他们的颈部放置在由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接合的边缘处并将他们的头部放置在上部的枕头面部上。
参考图8A,颈部支撑枕头包括可释放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30上的颈部支撑构件20。主枕头主体具有朝向用户设置的第一(即上部的)面部31,以及设置成接触放置枕头的基部表面的第二相对(即底部的)面部32。参考图8A,该颈部支撑构件包括第一主体部21以及第二主体部22,第二主体部22包括包括细长主体部26,细长主体部26在主枕头30的大致整个第二面部32上延伸。第一主体部21的靠近枕头边缘34的部分(即第一主体部的边缘部)的最大厚度比第二主体部22大。第二主体部22的厚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以使得远离枕头边缘34的细长主体部26的厚度与第二主体部的靠近枕头边缘34的部分的厚度大致相同。因此,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当在枕头边缘34处支撑用户颈部且用户头部50放置在第一枕头面部31上时,该细长主体部在用户头部整体的下方延伸。该颈部支撑构件朝向用户突出(见图8A中的“t”)大约3cm。
图8B示出了相对于用户上下颠倒的相同颈部支撑枕头。为了说明的目的,特征编号保持不变。因此,图8B示出了这样的实施例,其中,用户头部放置在枕头面部31上,第二主体部22比第一主体部21更厚,并且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23,该细长主体部23直接位于头部下方在第一枕头面部31的大致全部宽度上延伸。与图8A类似地,第一主体部21的厚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以使得远离枕头边缘34的细长主体部23的厚度与第一主体部21的靠近枕头的边缘34的部分的厚度大致相同。因此,该细长主体部构造成当在枕头的边缘34处支撑用户颈部且用户头部50放置在第一枕头面部31上时,该细长主体部直接在用户头部整体的下方延伸。
图9A示出了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枕头的横截面图/侧视图,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在枕头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第一钳口构件朝向第二枕头面部延伸,但是没有达到延伸至第二枕头面部且在枕头下方延伸的程度。颈部支撑构件的构造成在使用中接触用户头部和颈部的整个外表面轮廓具有大致为凸状的外表面轮廓。图9B示出了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构件的横截面图/侧视图,其中,该颈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体部/第二钳口构件在枕头边缘上从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部延伸,但是没有达到延伸至第二枕头面部且在枕头下方延伸的程度。在图9B中,颈部支撑构件的构造成接触基部表面的部分具有平坦的外表面轮廓。
图9A和图9B中的两个实施例都具有大致为“r”形的用于接触主枕头主体的内表面轮廓,但是每个实施例的外表面轮廓有所不同。这个“r”形在使用中仍然提供了枕头的充分的接合,并且在使用中限制了颈部支撑构件相对于主枕头的移动。发明人还惊奇地发现,头部和颈部的压力和用户肩部的力迫使这些实施例中的第二主体部趋于在枕头边缘的下面,以在使用期间覆盖第二面部32的靠近枕头边缘34的部分,从而在使用期间提供改进的接合和惊奇的受限的移动。
上文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提供本发明的说明性示例和本发明的特征。上述元素的修改、变型和等同物(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都包含在本发明的并如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47)

1.一种颈部支撑枕头,其包括主枕头主体和能够释放地接合到所述主枕头主体上的颈部支撑构件,所述颈部支撑构件包括:
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覆盖所述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用于在使用中支撑颈部,以及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所述第一部朝向所述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所述颈部支撑构件设置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在使用中支撑颈部,
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细长主体部在第一主枕头主体面部上远离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覆盖所述主枕头主体的所述第一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细长主体部构造为使得当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的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和/或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细长主体部在第二主枕头主体面部上远离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延伸以覆盖所述主枕头主体的所述第二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细长主体部构造为使得当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的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一部分靠近主枕头边缘的边缘并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一部分构造为在使用中接触受试者,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一部分具有大致凸状的弯曲外表面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在远离所述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上从主枕头主体边缘突出不超过约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外部的表面和内部的芯部,所述芯部包括一种或多种能够变形的材料,或可选地所述芯部基本上由一种或多种能够变形的材料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芯部只包括一种芯部材料,或可选地基本上只由一种芯部材料组成,并可选地该芯部材料为固体芯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能够变形的材料独立地选自由纤维、泡沫和乳胶组成的集合中,可选地,独立地选自由泡沫和乳胶组成的集合中,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独立地选自泡沫,可选地,其中所述泡沫为记忆泡沫。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大致包围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第二主体部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以覆盖所述主枕头主体的所述第二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二主体部在第二枕头面部上延伸以便设置成限制在枕头的所述第二面部和在使用中放置枕头的表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在所述第二枕头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大致平坦的外表面轮廓,所述外表面轮廓能够用于以在使用中与放置枕头的表面接触,并且可选地,其中,颈部支撑构件的靠近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并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并且设置为在使用中接触受试者的一部分具有大致凸状的弯曲外表面轮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厚度在整体上大致不保持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最大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中只有一个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颈部支撑主体部的覆盖主枕头主体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部分的部分的最大厚度大于细长主体部的远离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靠近所述边缘的部分延伸的部分的最大厚度。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颈部支撑构件主体部在所述主枕头主体表面上远离枕头边缘延伸,以使得从所述枕头边缘到颈部枕头主体部的距所述枕头边缘最远的终端端部的距离至少为10cm。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细长部不延伸至所述主枕头主体的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的边缘相对的边缘。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在直接远离所述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上从主枕头主体边缘突出不超过大约8cm。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或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终端端部处的厚度朝向所述主枕头主体表面逐渐减小。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将所述颈部支撑构件设置成以使得当所述颈部支撑构件未与所述主枕头主体接合时,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备用构造为大致上易于与主枕头主体边缘相接合的形式。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芯部由单件材料形成。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内表面具有大致为“r”、“V”或“U”形横截面,可选地为大致“U”形横截面,所述内表面设置为接触所述主枕头主体表面。
2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大致上至少包围枕头边缘全长的一半,如至少包围所述枕头边缘的全长的三分之二,可选地,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大致上包围主枕头边缘的全长。
2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其中,所述主枕头主体具有中心主体部,当所述主枕头主体处于备用状态时,所述中心主体部与所述主枕头主体的靠近枕头边缘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或者所述中心主体部比所述主枕头主体的靠近枕头边缘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厚,可选地,其中,所述枕头为床枕。
23.一种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限定的颈部支撑构件。
24.一种用于支撑颈部的颈部支撑构件,所述颈部支撑构件构造为使得能够释放性地与主枕头主体的边缘接合,所述颈部支撑构件具有第一主体部和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端部延伸的第二主体部,
所述第一主体部构造为使得能够用于覆盖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所述第二主体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部设置,使得所述第二主体部能够用于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所述第一主体部朝向第二枕头面部延伸,其中,当在使用中将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这样设置时,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提供了相对于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凸起表面以用于支撑颈部;其中,
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细长主体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构造,以使得当所述颈部支撑构件与主枕头边缘相接合时,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细长主体部能够用于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面部上延伸以覆盖所述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细长主体部构造成能够用于使得当在使用中用户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的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和/或,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细长主体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构造,以使得当所述颈部支撑构件与所述主枕头边缘相接合时,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细长主体部能够用于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面部上靠近所述枕头边缘延伸以覆盖所述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细长主体部构造成能够用于以使得当在使用中用户的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枕头上时,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的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延伸。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一些部分构造成当将所述颈部支撑构件与主枕头边缘相接合时,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一些部分能够a)设置成覆盖所述主枕头主体的第一面部的靠近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部分;以及b)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朝向第二面部延伸,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一些部分具有大致为凸状的弯曲外表面轮廓,以便在使用中当颈部枕头主体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时能够用于接触用户的颈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4和25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构造成使得当所述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与主枕头主体边缘接合时,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所述外表面在直接远离所述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上从所述主枕头主体边缘突出不超过约10cm。
27.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具有外部的表面和内部的芯部,所述芯部包括一种或多种能够变形的材料。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芯部只包括一种芯部材料,并可选地为固体芯部材料。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能够变形的材料独立地选自由纤维、泡沫和乳胶组成的集合中,可选地,独立地选自由泡沫和乳胶组成的集合中,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独立地选自泡沫,可选地,其中所述泡沫为记忆泡沫。
30.根据权利要求24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能够用于大致包围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以用于支撑用户的颈部。
31.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第二主体部构造成使得其能够用于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以覆盖所述主枕头主体的所述第二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二主体部构造成以在第二枕头面部上延伸至使得所述第二主体部能够用于被限制在枕头的所述第二面部和在使用中放置枕头的表面之间的程度。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构造成使得能够用于延伸以覆盖所述第二枕头面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具有大致平坦的外表面轮廓,所述外表面轮廓能够用于在使用中与放置枕头的表面接触,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一些部分设置成以靠近主枕头主体的边缘并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使得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一些部分构造成在使用中接触受试者,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一些部分具有大致凸状的弯曲外表面轮廓。
33.根据权利要求24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厚度在整体上大致上不保持相同。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最大厚度。
35.根据权利要求24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中只有一个主体部包括细长主体部。
3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颈部支撑主体部的构造成当所述颈部支撑构件在使用中与枕头边缘接合时能够用于覆盖主枕头主体面部的靠近枕头边缘的部分的部分的最大厚度大于远离所述颈部支撑主体部延伸的细长主体部的最大厚度。
37.根据权利要求24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细长主体部构造成使得当所述颈部支撑构件接合到枕头边缘时,所述细长主体部使主体部在所述主枕头主体表面上远离所述枕头边缘延伸至少10cm。
38.根据权利要求24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当在使用中接合到枕头上时,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能够用于在直接远离所述主枕头主体的方向上突出的部分的厚度不超过大约8cm。
39.根据权利要求24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或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终端的端部处的厚度朝向所述端部逐渐减小。
40.根据权利要求24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当所述颈部支撑构件未与主枕头主体接合时,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备用构造为大致上易于与枕头主体边缘接合的形式。
41.根据权利要求24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所述芯部由单件材料形成。
42.根据权利要求24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表示具有开口部和封闭的端部的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所述钳口构件从而限定了内部的凹口的侧壁,所述凹口能够用于接收枕头边缘,并且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能够用于在使用中释放性地接合枕头边缘。
4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构件,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构造为接合主枕头主体表面的内部的凹口表面轮廓具有大致为“r”、“U”或“V”形表面轮廓,优选地为“U”形表面轮廓。
44.一种制备颈部支撑枕头的方法,包括:
a)提供主枕头主体;
b)提供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限定的颈部支撑构件;以及
c)沿着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设置所述颈部支撑构件,以使得所述颈部支撑构件的至少第一主体部覆盖主枕头表面的靠近主枕头主体边缘的部分,以及第二主体部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从所述第一主体部朝向所述主枕头主体的第二面部延伸以接合所述主枕头主体,可选地,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枕头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支撑枕头。
45.一种颈部支撑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是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限定的,所述方法包括提供颈部支撑主体填充材料以及将所述颈部支撑主体填充材料形成为如本文所描述的所述颈部支撑构件。
4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描述的用于在备用位置支撑受试者颈部的颈部支撑构件的用途,可选地,所述用途用于在睡眠期间支撑受试者的颈部。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用途包括将所述颈部支撑构件释放性地接合到主枕头主体,可选地为床枕,其中,所述颈部支撑构件在所述主枕头主体的边缘上延伸以在使用中支撑颈部。
CN201680021981.5A 2015-02-13 2016-02-15 颈部支撑枕头 Active CN1079799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502493.8A GB2535229B (en) 2015-02-13 2015-02-13 Neck support pillow
GB1502493.8 2015-02-13
PCT/GB2016/050368 WO2016128777A1 (en) 2015-02-13 2016-02-15 Neck support pillow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9981A true CN107979981A (zh) 2018-05-01
CN107979981B CN107979981B (zh) 2021-04-20

Family

ID=52781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1981.5A Active CN107979981B (zh) 2015-02-13 2016-02-15 颈部支撑枕头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6079B2 (zh)
EP (1) EP3256029B1 (zh)
JP (1) JP6794378B2 (zh)
CN (1) CN107979981B (zh)
GB (1) GB2535229B (zh)
WO (1) WO201612877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7809A (zh) * 2019-08-20 2019-12-06 明丽健康产业(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可有效支撑颈部、肩部和背部的矫形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14528B2 (en) * 2016-05-20 2019-06-11 American Sterilizer Company Patient support pad
WO2018028802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Jensen Gemma A neck support
US10993557B2 (en) * 2018-08-03 2021-05-04 American Sterilizer Company Pressure management warming headrest
US20200022863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Vandor Corporation Casket pillow with adjustable loft
DE202019100138U1 (de) * 2019-01-11 2019-01-22 Dormiente Gmbh Kopfkissen
EP3741260B1 (en) 2019-05-23 2023-06-21 Jensen, Gemma A cushion
US20210068562A1 (en) * 2019-09-10 2021-03-11 Adjust For Me Pillow Llc Layered, adjustable and natural latex side-sleeper pillow
US20220110466A1 (en) * 2020-10-09 2022-04-14 Ali Rahmani Neck support pillow
US20220361693A1 (en) * 2021-05-12 2022-11-17 Bridgette NEWELL Pillow system
US20230019080A1 (en) * 2021-07-14 2023-01-19 Emedeez Ll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lined seating neck support
KR20240001599A (ko) * 2022-06-27 2024-01-03 주식회사 불스원 젤이 결합되어 경추를 탄탄하게 받쳐주고 숙면에 도움을 주는 기능성 베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1951A1 (fr) * 2001-06-29 2003-01-09 Thierry Buand Housse ou enveloppe anatomique esthetique pour adaptation sur un oreiller
JP2004275571A (ja) * 2003-03-18 2004-10-07 Gowell Corp 携帯枕
CN202843108U (zh) * 2012-10-10 2013-04-03 青岛琴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护理枕
US8707485B1 (en) * 2011-06-13 2014-04-29 Susan Conley Therapeutic support pillow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80480A (en) * 1920-09-27 1921-06-07 John C Jennings Pillow-case
US2412769A (en) * 1944-01-21 1946-12-17 Harold A Easterbrooks Pillow head cover
US2500250A (en) * 1947-07-25 1950-03-14 Langway M Sanitary pillowslip and sweat guard therefor
US3267496A (en) * 1964-04-09 1966-08-23 Alex J Gionet Pillow case
CA1239708A (en) * 1986-04-15 1988-07-26 Moise Chiasson Inflatable travel pillow with case
US4754513A (en) * 1986-11-13 1988-07-05 Rinz Gustave R Pillowcase and insert for converting conventional pillow into an orthopedic pillow
NO901097L (no) * 1989-11-03 1991-05-06 Kjersem Jens A Stoettepute til bruk som nakke-/hodestoette, eventuelt korsryggstoette.
US5240330A (en) * 1992-10-26 1993-08-31 Thompson Richard P Combination cushion and organizer
US5572753A (en) * 1996-03-14 1996-11-12 Ruscitto; Peter A. Pillow case head cover
US5802644A (en) * 1997-06-18 1998-09-08 Texas Recreation Corporation Roll-up travel pillow with compression wrapper
US6023798A (en) * 1998-03-05 2000-02-15 Hotung Investment Limited Pillow adjuster
US6895619B1 (en) * 2003-11-14 2005-05-24 Dennis Gun Lee Foldable pillow
US20050177941A1 (en) * 2004-02-17 2005-08-18 Miller Carol J. Case for enclosing a pillow
US7089617B1 (en) * 2004-05-28 2006-08-15 Iris Catherine Wenzel Lauro Pillowcase and pillow with pillowcase
US7210178B2 (en) * 2004-09-07 2007-05-01 Pacific Coast Feather Company Contour pillow with interior baffle walls
US7203983B1 (en) * 2005-03-25 2007-04-17 Aqsis Corporation Pillow
CN100450400C (zh) * 2006-01-27 2009-01-14 梁若枫 一种双气室柔性气囊护颈药物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US8656537B2 (en) * 2006-04-20 2014-02-25 Dan Foam Aps Multi-component pillow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ing same
FR2900808A1 (fr) * 2006-05-12 2007-11-16 Thierry Buand Oreiller anatomique tri densite et totalement dehoussable a quatre utilisations differentes
US8096009B2 (en) * 2007-10-04 2012-01-17 Mtj American Llc Encapsulated mattress with integrated pillow
US7971294B1 (en) * 2008-09-02 2011-07-05 Murauskos Victor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a pillow or pillowcase
US20110061166A1 (en) * 2008-09-30 2011-03-17 Fong Yu Liu Pillow cover with neck support
US20110271453A1 (en) * 2010-05-07 2011-11-10 Chimanlal Gandhi Adjustable cradle pillow systems
US8656538B2 (en) * 2010-10-04 2014-02-25 Louise Holyfield Pillow band
USD660069S1 (en) * 2010-11-01 2012-05-22 Beuerle Stephen C Pillowcase
US9730535B2 (en) * 2011-01-21 2017-08-15 Brent Thomas Martin Layered and secureable spare flaps for rest supports
GB201113055D0 (en) * 2011-07-29 2011-09-14 Moore Philip Arm protector head rest
US20130042410A1 (en) * 2011-08-15 2013-02-21 Vincent Bice Easy breath pillow covering
US9635963B2 (en) * 2011-09-22 2017-05-02 Jiajing Usa, Inc. Washable foam pillow
US8782834B2 (en) * 2012-04-12 2014-07-22 Bicor Processing Corp. Pillow with inflatable bladder assembly
US9757303B2 (en) * 2012-04-27 2017-09-12 John Marinkovic Therapeutic pillow
US9113732B2 (en) * 2012-07-20 2015-08-25 Pro 356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adjustable cervical contour pillow
US9167924B2 (en) * 2012-08-03 2015-10-27 Forsound Corp. Ergonomical pillow for head rest
CA2806799A1 (en) * 2013-02-21 2014-08-21 Woo Yung Kim Organic pillow with internal adjustable neck support
US20150026891A1 (en) * 2013-03-04 2015-01-29 Edmund Scott Davis Pillow
US20150230635A1 (en) * 2014-02-19 2015-08-20 Peter Abrams Pillowcase And Neck Pillow System
US10813480B2 (en) * 2015-08-12 2020-10-27 Sysco Guest Supply, Llc Pillow with a removable inser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9833087B1 (en) * 2016-03-18 2017-12-05 Valerie M. Richardson Decorative pillow system including a pillow having an enclosed pocket, and differently-themed pillow cases, and methods of selectively decorating a pillow
US9949582B2 (en) * 2016-07-09 2018-04-24 Intensive Therapeutics, Inc. Foam cushion cover
US9833082B1 (en) * 2017-03-09 2017-12-05 Loretta M. Rutkowski Pillow dress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1951A1 (fr) * 2001-06-29 2003-01-09 Thierry Buand Housse ou enveloppe anatomique esthetique pour adaptation sur un oreiller
JP2004275571A (ja) * 2003-03-18 2004-10-07 Gowell Corp 携帯枕
US8707485B1 (en) * 2011-06-13 2014-04-29 Susan Conley Therapeutic support pillow
CN202843108U (zh) * 2012-10-10 2013-04-03 青岛琴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护理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7809A (zh) * 2019-08-20 2019-12-06 明丽健康产业(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可有效支撑颈部、肩部和背部的矫形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76079B2 (en) 2019-08-13
EP3256029A1 (en) 2017-12-20
JP2018506409A (ja) 2018-03-08
CN107979981B (zh) 2021-04-20
EP3256029B1 (en) 2021-08-18
GB201502493D0 (en) 2015-04-01
GB2535229B (en) 2017-11-29
US20180055252A1 (en) 2018-03-01
GB2535229A (en) 2016-08-17
JP6794378B2 (ja) 2020-12-02
WO2016128777A1 (en) 2016-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9981A (zh) 颈部支撑枕头
US7578015B1 (en) Inflatable neck support
US20130198961A1 (en) Pressure-relief pillows
US20130318722A1 (en) Functional Pillow
US20120102654A1 (en) Pillow
JP6335162B2 (ja) 治療用枕
WO2016053974A1 (en) Dual density molded foam pillow
CA2879211A1 (en) Pillow and mattress pad system with variable zones of elasticity
US20180064253A1 (en) Spine support insert for adjustable cushion device
KR101577903B1 (ko) 교정 및 치료 효과를 가지는 베개
JP2007082590A (ja) 機能性枕
KR200321358Y1 (ko) 건강베개
US20080216242A1 (en) Orthopedic pillow having improved incremental compressive resistance for improved cervical support
CN104970637A (zh) 定制枕芯
CN201022564Y (zh) 多气囊式充气枕
CN203555471U (zh) 保健枕头
GB2414178A (en) Pillow/cushion/bolster/mattress with interchangeable sections
EP3391789A1 (en) Cervical spine support for insertion in a pillow
CN205988144U (zh) 一种适合多个发育阶段的人体工程学的床垫
CN103549831A (zh) 保健枕头
WO2009044956A1 (en) Pillow
CN208692686U (zh) 一种定制化床垫
JP3169838U (ja) 背凭れクッション
CN210018644U (zh) 充气垫
KR200453477Y1 (ko) 목받침 베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