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0261B - 一种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0261B
CN107960261B CN201711218988.9A CN201711218988A CN107960261B CN 107960261 B CN107960261 B CN 107960261B CN 201711218988 A CN201711218988 A CN 201711218988A CN 107960261 B CN107960261 B CN 1079602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domestication
greenhouse
low
da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189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0261A (zh
Inventor
宋文东
蔡璐
郭健
纪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shan Sailaite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ushan Sailaite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shan Sailaite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ushan Sailaite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189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0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0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0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0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0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集发育良好的秋茄胚轴,用海水进行浸泡处理后尽快运输至种植地;其次,在种植地摆放好花盆,然后往花盆中填入种植土;再者,将秋茄胚轴插植于花盆中;最后,冬季前在种植地搭建温室大棚,保证潮水能正常涨落至棚内,并对插植于花盆中秋茄胚轴进行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自然滩涂环境中,同时利用盆栽技术育苗驯化,提高成活率,实现了在困难滩涂的秋茄造林;在冬季育苗过程中通过温室大棚不断调整环境温度,使幼苗逐渐适应寒冷气候,提高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实现红树林在高纬度(28°N~31°N)地区生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是一种运用盆栽技术进行红树植物秋茄向北移植驯化的方法,属于红树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能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又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我国红树林位于东亚红树林分布区的北缘,天然分布于海南岛最南端的榆林港(约18°09′N)至福建省福鼎(27°20′N),人工引种最北端于浙江乐清(28°25′N)的沿海滩涂上。由于受气候因子的影响,特别是气温和水温下降的影响,随着纬度升高,红树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到浙江乐清只有抗低温的秋茄一种分布。在全球气候变暖效应的影响下,通过人工干预,红树林分布区域有可能向更高纬度区域扩展。因此,更高纬度沿海地区迫切需要相关技术手段进行引种、驯化培育。
近年来,由于修筑海堤、围塘养殖等原因使得原先适合红树林生长的中高潮带滩涂损失殆尽,互花米草入侵严重。而且在以往的生产实践中通常采用胚轴或小苗造林,在种植后难以适应困难滩涂的恶劣环境,致使造林成活率低。因此,如何在高纬度地区实现困难滩涂的造林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利用盆栽技术对秋茄胚轴北移驯化,待培育成大苗以后再进行移栽,以此提高高纬度地区(北纬30°左右)的造林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发育良好的秋茄胚轴,用盐度为12-30‰(比如12.5‰、13‰、15‰、18‰、20‰、22‰、25‰、28‰、29‰)的海水进行浸泡处理后,尽快运输至种植地;
步骤二,在所述种植地摆放好花盆,然后往所述花盆中填入种植土;
步骤三,将所述秋茄胚轴插植于所述花盆中;本申请中直接将秋茄胚轴种植在花盆中,在后期移栽过程中能减少中间操作环节对其根系的影响;
步骤四,冬季前在所述种植地搭建温室大棚,并保证潮水能正常涨落至棚内,并对插植于所述花盆中所述秋茄胚轴进行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一中,所述秋茄胚轴为第一批早熟胚轴,或八、九成熟胚轴,其抗寒能力和适应性较强;更优选地,所述秋茄胚轴来源于福建,采集时间为每年4-5月。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一中,所述浸泡处理的时间为1-10h(比如1.5h、2h、3h、5h、7h、8h、9h),浸泡处理的目的在于让胚轴吸收水分,提高含水量,防止运输过程中的失水,浸泡时间过短则胚轴不能充分吸水,过长会导致胚轴腐烂,最长不能超过10h;更优选地,所述浸泡处理的时间为60-120min(比如65min、70min、80min、90min、100min、110min、115min);进一步优选地,为防止可能会出现的秋茄胚轴对盐度不适应等状况,进而影响其质量,所述浸泡处理采用所述秋茄胚轴采集地的海水浸泡。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一中,所述秋茄胚轴从采集地运输至种植地的过程中运输天数不超过4天;更优选地,运输过程中,所述秋茄胚轴的苗顶向上置于透气容器内,底层放置稻草,并保证通风良好。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二中,所述花盆中种植土的加入量为盆容量的75-85%(比如76%、78%、80%、82%、84%);更优选地,所述花盆的口径为15-26cm(比如16cm、17cm、18cm、19cm、20cm、21cm、22cm、23cm、24cm、25cm),深度为13-21cm(比如14cm、15cm、16cm、17cm、18cm、19cm、20cm);花盆的摆放密度是每平方米6-12盆(比如7盆、8盆、9盆、10盆、11盆)。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花盆的口径为26cm,深度为21cm。优选的花盆大小、花盆摆放密度和花盆中种植土的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秋茄苗的成活率。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二中,所述种植土为海泥和沙的混合物,如此更能增强透气性,防止根部缺氧、腐烂,提高泥土的支撑性,有利于扎根。更优选地,所述种植土中,所述海泥与沙的重量比为10:1~8:1,进一步优选为10:1。混入沙的目的是为增强透气性,但如果沙含量过多,则可能影响土质中的营养含量;海泥优选为种植地区的海泥;所述沙的粒径优选为0.2~2mm(比如0.3mm、0.5mm、0.8mm、1mm、1.2mm、1.5mm、1.6mm、1.8mm)。
上述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二中,所述种植地的地点选择在纬度为28°N~31°N的滩涂,所述滩涂可以是河口滩涂或海边滩涂,更优选地,所述滩涂的海水盐度为12-30‰(比如12.5‰、13‰、15‰、18‰、20‰、22‰、25‰、28‰、29‰);进一步地,所述河口滩涂的海水盐度为14-19‰(比如14.5‰、15‰、16‰、17‰、18‰、18.5‰),其有利于红树幼苗生长。更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地的地点选择在滩涂上距离海堤50米以外、有潮水涨落的地方。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三中,在进行所述插植之前,对所述秋茄胚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可以防止细菌对其影响,提高成活率;更优选地,所述杀菌消毒处理为用0.1wt%-0.2wt%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h(比如10.5h、11h、12h、13h、14h、14.5h)。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三中,所述插植的方式如下:每盆插植一株所述秋茄胚轴,插植深度为6-10cm(比如6.5cm、7cm、8cm、9cm、9.5cm)(为胚轴长度的1/3-2/3)。更优选地,先用直径为2-3cm木棒打孔后再进行插植。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四中,所述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T达到9℃<T≤10℃时,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开始低温驯化,在所述低温驯化过程中,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6℃,当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为6℃以下时需要关闭所述温室大棚,待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回升为高于6℃时再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继续低温驯化,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5天;所述低温驯化完成后关闭所述温室大棚,使棚内温度上升至15℃以上(比如15℃、16℃、17℃)开始保温驯化,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5天;
第二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T达到5℃<T≤6℃时,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开始低温驯化,在所述低温驯化过程中,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2℃,当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为2℃以下时需要关闭所述温室大棚,待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回升为高于2℃时再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继续低温驯化,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5天;所述低温驯化完成后关闭所述温室大棚,使棚内温度上升至10℃以上(比如11℃、12℃、13℃、14℃)开始保温驯化,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5天;
第三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T达到1℃<T≤2℃时,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开始低温驯化,在所述低温驯化过程中,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0℃,当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为0℃以下时需要关闭所述温室大棚,待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回升为高于0℃时再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继续低温驯化,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3天;所述低温驯化完成后关闭所述温室大棚,使棚内温度上升至8℃以上(比如9℃、10℃、11℃)开始保温驯化,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3天;
第四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T达到-1℃<T≤0℃时,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开始低温驯化,在所述低温驯化过程中,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4℃,当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为-4℃以下时需要关闭所述温室大棚,待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回升为高于-4℃时再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继续低温驯化,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2天;所述低温驯化完成后关闭所述温室大棚,使棚内温度上升至6℃以上(比如7℃、8℃、9℃)开始保温驯化,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2天;最后稳定大棚内温度在6℃以上,直至第二年春天打开大棚使所述红树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更优选直至第二年春天室外最低温度达到10℃以上时打开大棚使所述红树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
上述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步骤利用了驯化地(为高纬度地区28°N~31°N)的自然气候条件,在自然气候的条件上进行人工干预,驯化的时间根据当地冬季的气候状况灵活调整,基本都可以实现驯化引种的红树植物幼苗,提高其耐寒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提高其存活率的目的。
在上述每步驯化中,如出现极端天气,即所述室外最低温度低于该步中规定的最低值的状况,则关闭温室大棚,待室外最低温度回升至所需温度再重新开启相应驯化步骤;也就是说,等极端天气过后接着进行相应步骤的驯化,忽略极端天气的影响,比如,如果在第一步驯化过程中,遭遇极端天气,即某日或某几日的室外最低温度T≤6℃,则关闭温室大棚,待室外最低温度回升至6℃<T≤10℃再接着开启第一步驯化过程,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驯化过程中如出现类似状况也如此处理。
经过发明人多次的驯化试验证明,在上述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过程中,每个步骤的起始低温驯化温度的选择对秋茄植物的存活率影响非常大,同时每个步骤中的保温驯化温度的控制也对秋茄植物的耐寒性驯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优选各步骤的起始低温驯化温度依次为10℃、6℃、2℃、0℃,在本发明优选的梯度驯化条件下进行驯化可以更好地提高秋茄植物耐寒能力或抗寒能力,按照当地的气候,极少出现最低室外温度达-4℃以下的天气,如出现此情况,采取上文中提到的保护措施,即关闭温室大棚,待室外最低温度回升至所需温度再接着开启驯化过程。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阶段驯化步骤中,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12-18天(比如13天、14天、15天、16天、17天),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12-18天(比如13天、14天、15天、16天、17天)。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阶段驯化步骤中,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8-12天(比如8天、10天、11天),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8-12天(比如8天、10天、11天)。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阶段驯化步骤中,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8-12天(比如8天、10天、11天),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8-12天(比如8天、10天、11天)。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四阶段驯化步骤中,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3-8天(比如4天、5天、6天、7天),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3-8天(比如4天、5天、6天、7天)。
上述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年冬天重复所述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步骤。在经历一或两个冬天的高低温交替驯化后,秋茄植物可以在北纬30°左右的滩涂上正常生长。
上述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四之后还包括移栽步骤:到开始驯化后的第二年(如果只驯化一轮的话,即驯化自当年冬天开始直至第二年春天结束)或第三年(如果连续驯化两轮的话,即自当年冬天开始直至第二年春天结束为第一轮驯化,接着自第二年冬天开始直至第三年春天结束为第二轮驯化)的春天(一般为4月),去掉所述花盆,将驯化好的秋茄大苗连根带土全部移栽到自然滩涂中。
上述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冬季来临之前,向红树喷涂防寒保护液,避免或减少冬季低温给新种植的红树苗带来的伤害。
上述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寒保护液,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微纳米贝壳粉10~80重量份,海藻酸钠10~90重量份、葡萄糖1~15重量份,甘油3~25重量份;更优选地,微纳米贝壳粉20~50重量份,海藻酸钠30~60重量份、葡萄糖2~10重量份,甘油5~20重量份;更进一步地,所述防寒保护液的喷涂时机为当室外最低温度降至10℃-15℃时。
上述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寒保护液中,所述微纳米贝壳粉的粒径为0.1~100μm,优选为1~100μm;所述微纳米贝壳粉的原料选自贻贝壳、牡蛎壳、珍珠贝壳、扇贝壳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上述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温室大棚为卷帘式温室大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在自然滩涂环境中,利用盆栽技术育苗驯化,盆栽技术能够更好的保护植物根系,而且能够降低后续移栽过程的缓苗期,提高成活率;在冬季育苗过程中通过温室大棚不断调整环境温度,使幼苗逐渐适应寒冷气候,提高秋茄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2)本发明提供的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从环境温度、土壤土质等方面对种苗进行驯化,以此提高红树植物秋茄在高纬度地区的存活率,实现红树林在高纬度(28°N~31°N)地区生长;还通过结合盆栽技术进一步实现了在高纬度地区困难滩涂的秋茄造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下述各实施例。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
实施例1
(1)选种:秋茄种子来源于福建,采集时间为每年4-5月,采集第一批早熟胚轴,或八、九成熟胚轴,其抗寒能力和适应性较强。采种后用当地海水浸泡1h,尽快(4天内)送往种植地。苗木(即秋茄胚轴)运输过程中,苗顶向上置于透气竹筐内,底层放置稻草,不能堆积,并保证通风。
(2)花盆放置:在种植地摆放好花盆,然后往花盆中填入种植土;所用花盆口径为26cm,深度为21cm;种植地选择河口等盐度较低滩涂上,距离海堤50米以外,有潮水涨落的地方,每平方米摆放9盆;种植土为海泥与沙的混合物,海泥与沙的质量比例为10:1;
(3)插植:胚轴插植前用0.1wt%-0.2wt%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h,用以杀菌。具体插植方法是:用直径为2-3cm木棒在花盆内的种植土上打孔穴,将处理好的胚轴插植于孔穴中,每盆插植一株,插植深度为胚轴长度的1/3。
(4)驯化:冬季前在种植地搭建卷帘式温室大棚,并保证潮水能正常涨落至棚内,对插植于种植地的秋茄胚轴进行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10℃时,卷帘卷起,驯化15天,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15℃以上,驯化15天;
第二步: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6℃时,卷起卷帘,驯化10天,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10℃以上,驯化10天;
第三步: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2℃时,卷起卷帘,驯化10天,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8℃以上,驯化10天;
第四步: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0℃时,卷起卷帘,驯化5天,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6℃以上,驯化5天;
最后稳定大棚温度在6℃以上,直至第二年春天。
(5)移栽:到第二年4月,将花盆中驯化好的秋茄大苗连根带土全部移栽到自然滩涂中。
(6)养护方法:在室外最低温度降至10℃之前,向红树全株喷涂防寒保护液进行防寒保护处理,避免或减少冬季低温给新种植的红树苗带来的伤害;防寒保护液的主要组分按照重量份数比为微纳米贝壳粉:海藻酸钠:葡萄糖:甘油=40:30:3:5(即微纳米贝壳粉40重量份、海藻酸钠30重量份、葡萄糖3重量份、甘油5重量份),按比例配比,搅拌形成浓稠的液体;贝壳选择牡蛎壳,贝壳粉的平均粒径为1μm。
有研究表明最冷月平均温度和极端低温是影响红树植物分布的主要原因,因此为证明北移驯化的效果,除以上驯化组的试验外,同时进行温度驯化对照试验。本申请试验中,胚轴插植时间为2016年4月15日~16日,驯化地点是舟山(29°N~30°N)的滩涂。对照组1胚轴的处理方法为:选种、花盆放置和插植方法参照本实施例中的中步骤(1)~(3),土壤组成与海水盐度与驯化组一致,对照组不建立大棚,生长于室外;对照组2的胚轴的处理方法为:选种、花盆放置和插植方法参照本实施例中的步骤(1)~(3),土壤组成与海水盐度与驯化组一致,驯化方法也与本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照组2在室外最低温度降至10℃之前对红树不喷涂防寒保护液。每组100株。记录2016年4月16日(时间A)胚轴的高度,并于2017年2月1日(B)记录幼苗高度、叶片生长情况,检测叶片SOD活性,计算成活率。本实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所得数据用
Figure BDA0001486084400000093
形式表示。试验结果请参见表1。
表1实施例1中驯化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1486084400000091
注:同一列标记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当驯化组和对照组的相应数据的上角标均为a时,表示驯化组和对照组在该数据所对应的指标上差异不显著。当驯化组和对照组的相应数据标记不同字母时,表示驯化组和对照组在该数据所对应的指标上差异显著。
表1所示试验结果表明,驯化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驯化组,是由于对照组幼苗在抵抗低温过程中,叶片活性氧产生增多,自身为了消除多余的氧自由基,则SOD活性增强。SOD活性的升高已普遍被认为是植物抵抗低温逆境的一种生理反应。因此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显著提高了红树植物的生长质量和成活率。驯化组中的幼苗与对照组2中的相比成活率约高8%,证明本发明提供的驯化方法中使用防寒保护液,具有更好的驯化效果。
实施例2-5
实施例2-5与实施例1相比除步骤(4)驯化中的温度驯化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具体地,实施例2-5中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具体步骤请见表2,表2中T表示室外最低温度,驯化试验结果请参见表3。
表2实施例2-5中温度驯化条件
Figure BDA0001486084400000092
Figure BDA0001486084400000101
Figure BDA0001486084400000111
表3实施例2-5中驯化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1486084400000112
实施例6
本实施例除对插植于种植地的秋茄胚轴进行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具体步骤不同于实施例1以外,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的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6℃时,卷起卷帘进行低温驯化10天,期间,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2℃;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10℃以上,驯化10天;
第二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2℃时,卷起卷帘进行低温驯化10天,期间,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0℃;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8℃以上,驯化10天;
第三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0℃时,卷起卷帘进行低温驯化5天,期间,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4℃;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6℃以上,驯化5天;最后稳定大棚温度在6℃以上,直至第二年春天。驯化试验结果请参见表4。
实施例7
本实施例除对插植于种植地的秋茄胚轴进行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具体步骤不同于实施例1以外,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的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10℃时,卷起卷帘进行低温驯化15天,期间,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6℃;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15℃以上,驯化15天;
第二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6℃时,卷起卷帘进行低温驯化10天,期间,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2℃;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10℃以上,驯化10天;
第三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2℃时,卷起卷帘进行低温驯化10天,期间,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4℃;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8℃以上,驯化10天;最后稳定大棚温度在6℃以上,直至第二年春天。驯化试验结果请参见表4。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相比,对插植于种植地的秋茄胚轴进行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具体步骤不同,本实施例的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10℃时,卷起卷帘进行低温驯化15天,期间,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2℃;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15℃以上,驯化15天;
第二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2℃时,卷起卷帘进行低温驯化10天,期间,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0℃;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10℃以上,驯化10天;
第三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0℃时,卷起卷帘进行低温驯化5天,期间,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4℃;再将卷帘关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6℃以上,驯化5天;最后稳定大棚温度在6℃以上,直至第二年春天。驯化试验结果请参见表4。
表4实施例6-8中驯化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1486084400000121
Figure BDA0001486084400000131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7)

1.一种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发育良好的秋茄胚轴,用盐度为12-30‰的海水进行浸泡处理后,尽快运输至种植地;
步骤二,在所述种植地摆放好花盆,然后往所述花盆中填入种植土;所述种植地的地点选择在纬度为28°N~31°N的滩涂;所述滩涂为河口滩涂;所述河口滩涂的海水盐度为14-19‰;
步骤三,将所述秋茄胚轴插植于所述花盆中;
步骤四,冬季前在所述种植地搭建温室大棚,并保证潮水能正常涨落至棚内,并对插植于所述花盆中所述秋茄胚轴进行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
所述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T达到9℃<T≤10℃时,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开始低温驯化,在所述低温驯化过程中,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6℃,当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为6℃以下时需要关闭所述温室大棚,待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回升为高于6℃时再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继续低温驯化,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5天;所述低温驯化完成后关闭所述温室大棚,使棚内温度上升至15℃以上开始保温驯化,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5天;
第二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T达到5℃<T≤6℃时,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开始低温驯化,在所述低温驯化过程中,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2℃,当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为2℃以下时需要关闭所述温室大棚,待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回升为高于2℃时再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继续低温驯化,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5天;所述低温驯化完成后关闭所述温室大棚,使棚内温度上升至10℃以上开始保温驯化,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5天;
第三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T达到1℃<T≤2℃时,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开始低温驯化,在所述低温驯化过程中,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0℃,当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为0℃以下时需要关闭所述温室大棚,待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回升为高于0℃时再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继续低温驯化,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3天;所述低温驯化完成后关闭所述温室大棚,使棚内温度上升至8℃以上开始保温驯化,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3天;
第四阶段驯化步骤,当室外最低温度T达到-1℃<T≤0℃时,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开始低温驯化,在所述低温驯化过程中,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要保证高于-4℃,当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为-4℃以下时需要关闭所述温室大棚,待所述室外最低温度T回升为高于-4℃时再卷起所述温室大棚卷帘继续低温驯化,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2天;所述低温驯化完成后关闭所述温室大棚,使棚内温度上升至6℃以上开始保温驯化,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至少2天;最后稳定大棚内温度在6℃以上,直至第二年春天打开大棚使红树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所述红树植物是秋茄;
当室外最低温度降至10℃-15℃时,向红树喷涂防寒保护液;
所述防寒保护液,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微纳米贝壳粉10~80重量份,海藻酸钠10~90重量份、葡萄糖1~15重量份,甘油3~2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秋茄胚轴为第一批早熟胚轴,或八、九成熟胚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
所述秋茄胚轴来源于福建,采集时间为每年4-5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
所述浸泡处理的时间为1-10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
所述浸泡处理的时间为60-1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
所述浸泡处理采用所述秋茄胚轴采集地的海水浸泡;
所述秋茄胚轴从采集地运输至种植地的过程中运输天数不超过4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运输过程中,所述秋茄胚轴的苗顶向上置于透气容器内,底层放置稻草,并保证通风良好。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花盆中种植土的加入量为盆容量的75-85%。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花盆的口径为15-26cm,深度为13-21cm;花盆的摆放密度是每平方米6-12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花盆的口径为26cm,深度为21cm。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种植土为海泥和沙的混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沙的粒径为0.2~2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海泥与沙的重量比为10:1~8: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海泥与沙的重量比为10: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地的地点选择在滩涂上距离海堤50米以外、有潮水涨落的地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进行所述插植之前,对所述秋茄胚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消毒处理为采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h。
1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植的方式如下:每盆插植一株秋茄胚轴,插植深度为6-10cm。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直径为2-3cm木棒打孔后再进行插植。
2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温室大棚为卷帘式温室大棚。
2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年冬天重复所述高低温交替驯化培育的步骤。
2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
所述第一阶段驯化步骤中,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12-18天,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12-18天;
所述第二阶段驯化步骤中,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8-12天,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8-12天;
所述第三阶段驯化步骤中,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8-12天,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8-12天;
所述第四阶段驯化步骤中,所述低温驯化的总时间为3-8天,所述保温驯化的总时间为3-8天。
23.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之后还包括移栽步骤:到开始驯化后的第二年或第三年的春天,去掉所述花盆,将驯化好的秋茄大苗连根带土全部移栽到自然滩涂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纳米贝壳粉20~50重量份,海藻酸钠30~60重量份、葡萄糖2~10重量份,甘油5~20重量份。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寒保护液中,所述微纳米贝壳粉的粒径为0.1~100μm。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寒保护液中,所述微纳米贝壳粉的粒径为1~100μm。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贝壳粉的原料选自贻贝壳、牡蛎壳、珍珠贝壳、扇贝壳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CN201711218988.9A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 Active CN107960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8988.9A CN107960261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8988.9A CN107960261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0261A CN107960261A (zh) 2018-04-27
CN107960261B true CN107960261B (zh) 2020-08-11

Family

ID=61999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18988.9A Active CN107960261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02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7451A (zh) * 2019-09-11 2019-11-15 舟山赛莱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树植物的咸水河道污染治理方法
CN110451652B (zh) * 2019-09-11 2020-07-10 舟山赛莱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马齿的咸水河道生态修复方法
CN111567377A (zh) * 2020-05-12 2020-08-25 浙江森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野生高品质石斛种植方法
CN111567378A (zh) * 2020-05-12 2020-08-25 浙江森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皮石斛的仿野生种植方法
CN111557206B (zh) * 2020-06-10 2021-07-30 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 一种利用养殖尾水培育秋茄幼苗的方法
CN112400628B (zh) * 2020-11-23 2023-04-21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分段式低温驯化提高辣椒幼苗耐寒性的方法
CN113079927A (zh) * 2021-04-13 2021-07-09 永德沃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苦子果驯化后规模化种植方法
CN114271151B (zh) * 2021-12-28 2023-01-13 青岛绿色硅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提高秋茄苗盆栽耐寒性的驯化方法
CN114271142B (zh) * 2021-12-29 2023-01-06 复旦大学 一种提高红树植物秋茄幼苗抗低温能力的种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3831B (zh) * 2009-12-15 2011-04-20 中山大学 红树植物的淡水驯化培育方法
CN101743887B (zh) * 2009-12-15 2011-08-31 中山大学 红树植物的盆栽工艺方法
CN102206827B (zh) * 2011-04-10 2013-01-23 李舰 一种多元醇缩合甘油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3112B (zh) * 2014-09-27 2018-02-27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提高红树植物秋茄抗寒能力的方法
CN106332778B (zh) * 2016-08-26 2018-07-24 河南大学 一种铁皮石斛的仿野生驯化种植技术
CN106797819B (zh) * 2017-01-05 2020-08-28 南通大学 一种红树林分布边界以北的红树林种苗培育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0261A (zh) 2018-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0261B (zh) 一种用于高纬度种植的秋茄苗盆栽耐寒驯化方法
CN107873370B (zh) 一种红树植物北移驯化方法
CN102232345B (zh) 一种大叶藻种子萌发、幼苗培育及海草场恢复方法
CN101779586B (zh) 中国柽柳在滨海滩涂造林方法
CN102657088B (zh) 红豆树组织培养方法
CN103004429A (zh) 一种莼菜的种植方法
CN101743831B (zh) 红树植物的淡水驯化培育方法
CN108990675B (zh) 一种桐花树扦插繁育的方法
CN105165373A (zh) 一种珙桐的扦插育苗方法
CN106900503A (zh) 凹脉金花茶的容器扦插育苗方法
CN103749158B (zh) 一种组培条件下的鸡爪槭金贵微嫁接方法
CN113100060A (zh) 一种高山杜鹃组培繁殖方法
CN112868449A (zh) 一种用于红树植物生长及生理生态试验的潮汐模拟系统
CN104429791A (zh) 一种葡萄种植方法
KR100480526B1 (ko) 잘피의 인공재배방법
CN100384324C (zh) 一种杂交芦苇的培植方法
CN112931178B (zh) 一种基于陆基温室的海草培养系统及方法
CN115005105A (zh) 一种蓝莓组织培养方法
CN108901529A (zh) 一种油茶幼苗的培育方法
CN111406570A (zh) 一种红树植物的淡水化繁育方法
CN106069782B (zh) 金塔柽柳的组织培养生根方法
CN110447476A (zh) 一种西北地区重度盐碱地苜蓿种子种植方法
CN104782501B (zh) 五月瓜藤种苗的培养方法
CN104904592B (zh) 一种龙州半蒴苣苔的离体保存方法
CN117063746B (zh) 一种通过生态界面修复海草床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