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1379B -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磁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磁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1379B
CN107951379B CN201610907151.4A CN201610907151A CN107951379B CN 107951379 B CN107951379 B CN 107951379B CN 201610907151 A CN201610907151 A CN 201610907151A CN 107951379 B CN107951379 B CN 1079513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ing
sensing piece
inner pot
pot
bottom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071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1379A (zh
Inventor
梁少雄
邓领文
丘春成
胡俊
李发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071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51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51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1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1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1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6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built-in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2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e.g. heavy bottoms with copper inlay or with insulating in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磁烹饪器具及内锅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包括由导磁材料制成的锅体,所述锅体具有底壁和与所述底壁相连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成腔体,所述底壁上设有安装孔;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感温片,所述感温片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底壁密封配合,所述感温片的上表面置于所述腔体的底部形成盛油区,所述感温片的下表面置于所述内锅的底面形成温度检测区。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因内锅自身发热而导致的感温误差。

Description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磁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磁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部分用户在使用烹饪器具,如电压力锅进行炖煮时,会先将食材在其他炒锅上进行炒功能的预烹任处理,再放到电压力锅上进行焖炖,完成后还要将食材倒到炒锅上进行翻炒收汁。整个过程要使用多个锅具,操作复杂。而有的用户为简化操作步骤,往往直接在电压力锅上进行翻炒。当使用电压力锅进行翻炒食材时,往往需要对油温进行检测,以方便用户对电压力锅的烹饪温度进行较好控制。现有电压力锅中的温度传感器是与内锅底面直接接触的,通过检测内锅底面的温度,来确定锅内的油温。而由于内锅为导磁材质,其本身能够在磁场中发热,再将发热产生的温度传递给油,油与内锅两者的温度是有差别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为内锅的发热温度,而不是油的温度,如此导致检测结果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旨在避免因锅体自身发热而导致的感温误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包括:
由导磁材料制成的锅体,所述锅体具有底壁和与所述底壁相连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成腔体,所述底壁上设有安装孔;
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感温片,所述感温片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底壁密封配合,所述感温片的上表面置于所述腔体的底部形成盛油区,所述感温片的下表面置于所述内锅的底面形成温度检测区。
优选地,所述感温片与所述锅体通过冷压工艺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壁上表面凹设有环绕所述安装孔的扣槽;
所述感温片的上端设置有沿其边缘设置的环形嵌块,所述感温片的下端侧向凸出形成止位部;
所述止位部与所述锅体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环形嵌块通过冷压工艺压设于所述扣槽中。
优选地,所述感温片位于所述底壁的中央。
优选地,所述感温片的热传导率大于所述锅体的热传导率。
优选地,所述感温片的材质为铝,所述锅体的材质为钢。
优选地,所述感温片与所述底壁相接触的位置设有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内锅锅口的内径与所述内锅深度的比值为1.7-1.9。
优选地,,所述内锅锅口的内径为230mm-240mm。
优选地,所述内锅的深度为125mm-135mm。
优选地,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为45°-75°。
优选地,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为60°。
优选地,所述侧壁呈圆弧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磁烹饪器具,所述电磁烹饪器具包括内锅,所述内锅包括:
由导磁材料制成的锅体,所述锅体具有底壁和与所述底壁相连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成腔体,所述底壁上设有安装孔;
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感温片,所述感温片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底壁密封配合,所述感温片的上表面置于所述腔体的底部形成盛油区,所述感温片的下表面置于所述内锅的底面形成温度检测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不分先后顺序进行的步骤S10和步骤S20,以及在进行完步骤S10、步骤S20之后进行的步骤S30;其中,
步骤S10,采用导磁材料制成锅体,并在锅体底壁上形成一个安装孔;
步骤S20,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感温片;
步骤S30,将所述感温片嵌入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感温片的上表面形成盛油区。
优选地,在步骤S30中,利用冷压工艺将所述感温片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压合在一起,以使所述感温片与所述锅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步骤S10中,在所述底壁位于所述安装孔边缘的部分利用冲压或折边工艺形成环绕所述安装孔的扣槽;
在步骤S30中,利用冷压工艺将所述感温片的边缘压设于所述扣槽内。
优选地,在步骤S20中,在所述感温片的上端预设一沿其边缘设置的环形嵌块;
在步骤S30中,利用冷压工艺将所述环形嵌块压设于所述扣槽内。
优选地,所述感温片的热传导率大于所述锅体的热传导率。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锅体底面设置感温片,感温片的上表面为盛油区,下表面形成温度检测区并直接与压力锅的温度传感器接触,当内锅用于翻炒食物时,该盛油区用于盛油,且当电磁烹饪器具通电产生磁场进行工作时,由于感温片为非导磁材质,其在磁场中自身不会发热,感温片的热量来自于油传递的热量,因而电磁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传感器能够通过与感温片直接接触来检测感温片的温度,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受锅体发热部分的影响非常小甚至没有影响,如此获取到锅内较为准确的油温,从而可避免因内锅自身发热而导致的检测误差。同时,本发明的内锅在用于焖、炖、煮时,其底部设置感温片,感温片能够直接将锅内的温度快速准确的传递至温度传感器,其更利于除了翻炒以外的烹饪方式对温度的检测,更利于压力锅对锅内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锅体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感温片在被压合之前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锅体 14 扣槽
11 底壁 20 感温片
12 侧壁 21 环形嵌块
13 安装孔 22 止位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磁烹饪器具,该电磁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等。所述电磁烹饪器具包括内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包括由导磁材料制成的锅体10和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感温片20,所述锅体10具有底壁11和与所述底壁11相连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和所述侧壁12围成腔体,所述底壁11上设有安装孔13,所述感温片20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3,并与所述底壁11密封配合,所述感温片20的上表面置于所述腔体的底部形成盛油区,所述感温片20的下表面置于所述内锅的底面形成温度检测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感温片20的材质为已知材料,具体可以是铝或铜等。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锅体10底面设置感温片20,感温片20的上表面为盛油区,下表面形成温度检测区并直接与压力锅的温度传感器接触,当内锅用于翻炒食物时,该盛油区用于盛油,且当电磁烹饪器具通电产生磁场进行工作时,由于感温片20为非导磁材质,其在磁场中自身不会发热,感温片20的热量来自于油传递的热量,因而电磁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传感器能够通过与感温片20直接接触来检测感温片20的温度,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受锅体发热部分的影响非常小甚至没有影响,如此获取到锅内较为准确的油温,从而可避免因内锅自身发热而导致的检测误差。
同时,本发明的内锅在用于焖、炖、煮时,其底部设置感温片20,感温片20能够直接将锅内的温度快速准确的传递至温度传感器,其更利于除了翻炒以外的烹饪方式对温度的检测,更利于压力锅对锅内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所述感温片20与所述锅体10通过冷压工艺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感温片20采用铝制成,所述锅体10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由于不锈钢的硬度高于铝的硬度,在感温片20通过冷压工艺安装至锅体10上时,感温片20上下两端受外部压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进而使得感温片20的上端和下端与安装孔13的边缘压合在一起,而合为一体。如此不仅实现了感温片20与锅体10一体成型设置,省去了后续的安装工序,而且感温片20与锅体10之间的无缝连接保证了感温片20与锅体10之间的密封性。更为重要的是,感温片20通过冷压工艺安装至锅体10上时,感温片20与锅体10的配合处具有较大的连接强度,进而避免了感温片20因压力锅的烹饪腔体中的气压过大而从锅体10上脱落的问题发生。
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4,在该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感温片20向下脱离所述锅体10,所述底壁11上表面凹设有环绕所述安装孔13的扣槽14;所述感温片20的上端设置有沿其边缘设置的环形嵌块21,所述感温片20的下端侧向凸出形成止位部22;所述止位部22与所述锅体10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环形嵌块21通过冷压工艺压设于所述扣槽14中。如此,能够避免所述感温片20因自身重力和锅内食材压力的作用而向下脱落,同时也可避免所述感温片20被向上顶离所述锅体10,且还可限制所述感温片20水平方向的晃动。
由于锅体10中心的温度通常较高,且食材较为集中在锅体10中心(特别是当所述内锅用于翻炒食材时,通常食材会聚集在锅体10中心),因此优选地,所述感温片20位于所述底壁11的中央,能够更好检测出所述内锅内的油温。
为了使得传温更加准确,所述感温片20的热传导率大于所述锅体10的热传导率。如此,所述锅体10内的油能够将热量快速传导至所述感温片20,使得所述感温片20的温度与油温更加接近。优选地,所述感温片20的材质为铝,所述锅体10的材质为钢。
为进一步减小所述锅体10对所述感温片20温度的影响,在所述感温片20与所述底壁11相接触的位置设有隔热层,如此,所述锅体10的热量无法通过所述隔热层传递至所述感温片20,所述感温片20自身不能够发热,其上的热量全部来自于食材如油所传递的,因而所述感温片20的温度与食材的温度最为接近,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即为食材的温度,从而更有利于用于对食材烹饪温度的控制。
所述感温片20的上表面优选与所述底壁11的上表面平齐,如此,所述内锅的内表面为一平滑的表面,有利于食材的均匀分布。当然,所述感温片20的上表面也可低于与所述底壁11的上表面,从而在所述内锅底面内侧形成一凹部,当所述内锅用于翻炒食材时,该凹部形成一盛油区,有利于盛油。
所述感温片20优选呈圆形,所述安装孔13为圆孔。当然所述感温片20也可为方形,所述安装孔13对应为方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内锅锅口的内径D与所述内锅深度H的比值为1.7-1.9。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内锅的深度H指的是所述底壁11内表面至所述侧壁12顶面的垂直高度。
所述内锅各处内径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锅的内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如此当该烹饪器具用于翻炒食材时,该结构利于用户对食材进行翻炒。
所述内锅锅口的内径D与内锅深度H的比值若过大,则锅口内径D远远大于内锅深度H,所述内锅呈盘状,如此不利于盛放食材;所述内锅锅口的内径D与内锅深度H的比值若过小,则锅口的内径D相对较小,用户在对内锅内的食材进行翻炒时,容易与内锅的侧壁12碰撞而烫伤。因此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内锅锅口的内径D与内锅深度H的比值设置为1.7-1.9,既能够方便食材存放,又可避免用户被烫伤。
本发明中,由于内锅锅口的内径D与内锅深度H的比值为1.7-1.9,也即该内锅锅口的内径D相对内锅的深度H较大,如此用户在使用该内锅进行翻炒时不会因内锅过深而烫伤手部,因而用户可以直接在该烹饪器具上实现炒功能的操作,避免了用户与内锅侧壁12碰撞而烫伤。同时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该烹饪器具进行炖煮和翻炒,因而可减少了户在烹任环节上的复杂操作。同时,具有该比值的内锅也满足烹饪器具,如电压力锅的承压及导热性能,有利于节省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锅锅口的内径D为2mm-240mm,内锅锅口较大,便于用户对内锅内的食材进行翻炒动作,减少或避免用户与锅口碰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锅的深度H为125mm-135mm,如此,内锅的深度H较小,翻炒工具如锅铲的长度往往可以满足该深度要求,如此可避免用户手部伸入内锅内而被锅内热气灼伤。
上述实施例中,若锅口内径D过大,则相应的锅的深度H也要增加,如此会使成本无限的增加。且若内径D越大,内锅的受力也相应会越大。因此本发明中,应用锅口内径D为2mm-240mm及内锅深度H为125mm-135mm之间的配合,能适用于如电压力锅等的翻炒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12与所述底壁11之间的夹角C为45°-75°。该实施例中,所述内锅的内径自下向上递增设置,即所述侧壁12相对竖直方向是倾斜设置的,所述侧壁12与所述底壁11之间形成一大于0°而小于90°的夹角C,该夹角C若较小,则相应地,所述内锅锅口的内径D较大,内锅的制造成本相应增加,且所述侧壁12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过大,如此不利于所述内锅承重;该夹角若较大,即所述侧壁12越趋向于呈竖直设置,则所述锅口内径与锅底内径之间的区别较小,如此同样不利于翻炒。本实施例中,因受热炒动作的影响,因而将所述侧壁12与所述底壁11之间的夹角C设置为45°-75°,优选地,该夹角C为60°,进一步便于用户翻炒操作,且食材因内锅侧壁12上斜面的存在,更易向内锅底部汇集,方便加热炒制。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侧壁12呈圆弧状,既有利于美观,也有利于对食材进行翻炒。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将内锅设置成下窄上宽的形式,使得内锅被分成两个区域,靠近底部的快速升温区,及位于快速升温区上方的防溢区。当进行翻炒时,食材聚集在快速升温区内,快速升温区内的食材温度迅速升高,由于内锅上方较宽,既可以避免用户碰到侧壁12,又可防止食材溢出或被翻炒飞溅。
请结合参考图5,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采用导磁材料制成锅体,并在锅体底壁上形成一个安装孔;
步骤S20,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感温片;
上述中,锅体10可以通过冲压机冲压由导磁材料制成的钣金件形成;所述安装孔13由冲孔机对锅体10底壁冲孔形成,或是通过铸造一次成型的底部带有安装孔13的锅体;该安装孔13可以是圆形孔、方形孔等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上述感温片20优选呈柱状设置,其横截面积可以等于安装孔13的孔径,也即感温片20的横截面积与安装孔13的孔径大小一致;当然,该感温片20的横截面积也可以略小于安装孔13的孔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锅体10可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感温片20采用铝。铝和不锈钢对食物的安全不会造成影响,且铝价格较低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当然,所述锅体10和所述感温片20可以有其他的选择,这些选择只要满足所述锅体10为导磁材料和所述感温片20为非导磁材料即可。
另外,上述步骤S10和步骤S20不分先后顺序进行。
步骤S30,将所述感温片20嵌入所述安装孔13内,以使所述感温片20的上表面形成盛油区。
所述感温片20具体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安装方式固定于锅体10上,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为了保证所述底壁内侧的平整性,所述感温片20上表面优选与所述底壁内表面平齐。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锅体10底面设置感温片20,感温片20的上表面为盛油区,当内锅用于翻炒食物时,该盛油区用于盛油,且当电磁烹饪器具通电产生磁场进行工作时,由于感温片20为非导磁材质,其在磁场中自身不会发热,感温片20的热量来自于油传递的热量,因而电磁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传感器能够通过与感温片20直接接触来检测感温片20的温度,以获取到锅内较为准确的油温,从而可避免因内锅自身发热而导致的检测误差。
进一步地,在步骤S30中,利用冷压工艺将所述感温片20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孔13的边缘压合在一起,以使所述感温片20与所述锅体10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感温片20采用铝制成,所述锅体10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由于不锈钢的硬度高于铝的硬度,在感温片20通过冷压工艺安装至锅体10上时,感温片20上下两端受外部压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进而使得感温片20的上端和下端与安装孔13的边缘压合在一起,而合为一体。如此不仅实现了感温片20与锅体10一体成型设置,省去了后续的安装工序,而且感温片20与锅体10之间的无缝连接保证了感温片20与锅体10之间的密封性。更为重要的是,感温片20通过冷压工艺安装至锅体10上时,感温片20与锅体10的配合处具有较大的连接强度,进而避免了感温片20因压力锅的烹饪腔体中的气压过大而从锅体10上脱落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中,在所述底壁11位于所述安装孔13边缘的部分利用冲压或折边工艺形成环绕所述安装孔13的扣槽14;
在步骤S30中,利用冷压工艺将所述感温片20的边缘压设于所述扣槽14内。
具体的,上述锅体10位于安装孔13边缘的部分通过冲压或折边工艺形成开口朝上的扣槽14,上述感温片20与锅体10组装时,感温片20的环形嵌块21通过冷压工艺压设于锅体10的扣槽14中。
可以理解的是,该扣槽14的槽壁相当于一圈加强筋,其能够提高安装孔13边缘的强度,进而确保了锅体10的承压能力不会因为开设有安装孔13而降低。
进一步地,在步骤S20中,在所述感温片20的上端预设一沿其边缘设置的环形嵌块21;
在步骤S30中,利用冷压工艺将所述环形嵌块21压设于所述扣槽14内。
在步骤S30中,所述环形嵌块21受挤压后发生形变,而被压设于所述扣槽14内。
另外,上述扣槽14的深度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只要保证该扣槽14能够容置压设至其内的环形嵌块21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导磁材料制成的锅体,所述锅体具有底壁和与所述底壁相连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成腔体,所述底壁上设有安装孔;
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感温片,所述感温片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底壁密封配合,所述感温片的上表面置于所述腔体的底部形成盛油区,所述感温片的下表面置于所述内锅的底面形成温度检测区;其中,所述感温片的热导率大于所述锅体的热导率,所述感温片的硬度低于所述锅体的硬度;
所述感温片与所述锅体通过冷压工艺固定连接;
所述底壁上表面凹设有环绕所述安装孔的扣槽;
所述感温片的上端设置有沿其边缘设置的环形嵌块,所述感温片的下端侧向凸出形成止位部;所述止位部与所述锅体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环形嵌块通过冷压工艺压设于所述扣槽中;
所述内锅锅口的内径与所述内锅深度的比值为1.7-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片位于所述底壁的中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片的材质为铝,所述锅体的材质为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片与所述底壁相接触的位置设有隔热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锅口的内径为230mm-24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深度为125mm-13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为45°-7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为6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呈圆弧状。
10.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锅。
11.一种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分先后顺序进行的步骤S10和步骤S20,以及在进行完步骤S10、步骤S20之后进行的步骤S30;其中,
步骤S10,采用导磁材料制成锅体,并在锅体底壁上形成一个安装孔,在所述底壁位于所述安装孔边缘的部分利用冲压或折边工艺形成环绕所述安装孔的扣槽;
步骤S20,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感温片,在所述感温片的上端预设一沿其边缘设置的环形嵌块,其中,所述感温片的热导率大于所述锅体的热导率,所述感温片的硬度低于所述锅体的硬度;
步骤S30,将所述感温片嵌入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感温片的上表面形成盛油区,利用冷压工艺将所述感温片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压合在一起,以使所述感温片与所述锅体固定连接,利用冷压工艺将所述感温片的边缘和所述环形嵌块分别压设于所述扣槽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片的热传导率大于所述锅体的热传导率。
CN201610907151.4A 2016-10-18 2016-10-18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磁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951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7151.4A CN107951379B (zh) 2016-10-18 2016-10-18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磁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7151.4A CN107951379B (zh) 2016-10-18 2016-10-18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磁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1379A CN107951379A (zh) 2018-04-24
CN107951379B true CN107951379B (zh) 2023-10-27

Family

ID=61954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7151.4A Active CN107951379B (zh) 2016-10-18 2016-10-18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磁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513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7848A (zh) * 2018-05-28 2019-12-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设备
CN110870659B (zh) * 2018-08-31 2024-09-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内锅、内锅的制作方法以及烹饪器具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5861A (ja) * 1995-07-21 1997-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用の被加熱調理具とその製造方法
US6334246B1 (en) * 1998-04-09 2002-01-01 Attrezzeria M.V. Di Marin Visino Ec. S.N.C. Method for fixing an additional bottom to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bottom of a container
JP2003102617A (ja) * 2001-10-01 2003-04-08 Hokuriku Aluminum Kk 電磁誘導加熱器用調理鍋
KR20040014783A (ko) * 2002-08-12 2004-02-18 이명곤 음식 조리용 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04298445A (ja) * 2003-03-31 2004-10-28 Minoru Ise 電磁調理器用焼物器
CN2803191Y (zh) * 2005-06-24 2006-08-09 山东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精确测温电热锅
WO2006126345A1 (ja) * 2005-05-27 2006-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9187965A (ja) * 2009-05-27 2009-08-20 Panasonic Corp 加熱調理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10279673A (ja) * 2009-06-08 2010-12-16 Ru Ishan 調理器具
JP2010284497A (ja) * 2009-06-10 2010-12-24 Ru Ishan アルミ製の調理器具の複合鍋底
WO2013022133A1 (ko) * 2011-08-10 2013-02-14 (주)조아스텍 내부 온도감지가 용이한 자동조리용 다층조리기
JP3196620U (ja) * 2015-01-09 2015-03-26 寧波立羊真空器皿有限公司 電磁調理器具
CN204520272U (zh) * 2015-04-03 2015-08-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电磁炉
JP2015188491A (ja) * 2014-03-27 2015-1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炊飯器
CN105615623A (zh) * 2016-03-31 2016-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磁加热式锅具的锅体
CN105982558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6284856U (zh) * 2016-10-18 2017-06-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电磁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5861A (ja) * 1995-07-21 1997-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用の被加熱調理具とその製造方法
US6334246B1 (en) * 1998-04-09 2002-01-01 Attrezzeria M.V. Di Marin Visino Ec. S.N.C. Method for fixing an additional bottom to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bottom of a container
JP2003102617A (ja) * 2001-10-01 2003-04-08 Hokuriku Aluminum Kk 電磁誘導加熱器用調理鍋
KR20040014783A (ko) * 2002-08-12 2004-02-18 이명곤 음식 조리용 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04298445A (ja) * 2003-03-31 2004-10-28 Minoru Ise 電磁調理器用焼物器
WO2006126345A1 (ja) * 2005-05-27 2006-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803191Y (zh) * 2005-06-24 2006-08-09 山东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精确测温电热锅
JP2009187965A (ja) * 2009-05-27 2009-08-20 Panasonic Corp 加熱調理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10279673A (ja) * 2009-06-08 2010-12-16 Ru Ishan 調理器具
JP2010284497A (ja) * 2009-06-10 2010-12-24 Ru Ishan アルミ製の調理器具の複合鍋底
WO2013022133A1 (ko) * 2011-08-10 2013-02-14 (주)조아스텍 내부 온도감지가 용이한 자동조리용 다층조리기
JP2015188491A (ja) * 2014-03-27 2015-1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炊飯器
JP3196620U (ja) * 2015-01-09 2015-03-26 寧波立羊真空器皿有限公司 電磁調理器具
CN105982558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4520272U (zh) * 2015-04-03 2015-08-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电磁炉
CN105615623A (zh) * 2016-03-31 2016-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磁加热式锅具的锅体
CN206284856U (zh) * 2016-10-18 2017-06-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电磁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1379A (zh) 2018-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08424U (zh) 具有锅底感温杯的电饭煲
JP2009082693A (ja) 鍋にグリップ部が取り付けられた圧力調理器
CN107951379B (zh)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磁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制造方法
CN206284856U (zh)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电磁烹饪器具
CN109717723B (zh) 复合锅、套件和电磁炉定点测温方法
CN105823099A (zh) 一种电磁炉
KR20090082961A (ko) 유도가열이 가능한 알루미늄 조리기구의 제조방법 및유도가열이 가능한 알루미늄 조리기구
WO2022057570A1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CN210300603U (zh) 烹调器
CN205018861U (zh) 陶锅和烹饪器具
CN213605834U (zh) 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5605067U (zh) 一种烹饪容器和电磁烹饪设备
CN206062868U (zh) 烹饪器具及具有其的电磁炉或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CN109425407B (zh) 液体溢出检测方法、装置、锅具、加热装置及加热组件
CN205619391U (zh) 一种电磁炉
CN206284906U (zh)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N108720555B (zh) 一种电磁加热砂锅
CN212394564U (zh) 烹饪器具
US20130186609A1 (en) Heating Pad Applicable to Induction Cooker
CN216439031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529360U (zh) 一种电磁加热器具
CN214949244U (zh) 一种具有锅具识别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09284956U (zh) 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15808681U (zh) 一种温度探头与面板的安装结构及使用其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02941911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电热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