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1377B - 锅盖组件、压力锅及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锅盖组件、压力锅及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1377B
CN107951377B CN201610906454.4A CN201610906454A CN107951377B CN 107951377 B CN107951377 B CN 107951377B CN 201610906454 A CN201610906454 A CN 201610906454A CN 107951377 B CN107951377 B CN 1079513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ng
conducting block
storage tank
water storage
metal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064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1377A (zh
Inventor
彭锋
杨兴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064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51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51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1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1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1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2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e.g. heavy bottoms with copper inlay or with insulating inl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锅盖组件、压力锅以及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其中,锅盖组件包括:由第一金属材料制成盖体,盖体的上表面部分向下凹陷形成一储水槽,盖体开设有位于储水槽的底壁的安装孔;以及由第二金属材料制成导热块,导热块设于安装孔并与盖体密封连接,导热块的上端伸至储水槽内,导热块的下端凸出盖体的下表面并伸入至压力锅的烹饪腔体中;其中,第二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大于第一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如此,提高压力锅的散热速度。

Description

锅盖组件、压力锅及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盖组件、具有该锅盖组件的压力锅以及该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锅因其具有烹饪速度快、烹饪温度高、食物口感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压力锅完成烹饪后,因其烹饪腔内气压高而导致压力锅的锅盖不能立即打开。现有的压力锅通常采用自然热交换或者排气阀排气降压,但是自然热交换降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排气阀排气降压则受压力锅烹饪食物的限制,从而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锅盖组件,旨在提高压力锅的散热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锅盖组件,用于压力锅,所述锅盖组件与压力锅的锅体围成压力锅的烹饪腔体,所述锅盖组件包括:
由第一金属材料制成盖体,所述盖体的上表面部分向下凹陷形成一储水槽,所述盖体开设有位于所述储水槽的底壁的安装孔;以及,
由第二金属材料制成导热块,所述导热块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盖体密封连接,所述导热块的上端伸至所述储水槽内,所述导热块的下端凸出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并伸入至所述压力锅的烹饪腔体中;
其中,第二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大于第一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材料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二金属材料的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材料为不锈钢,所述第二金属材料为铝。
优选地,所述导热块通过热压工艺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储水槽的底壁凹设有环绕所述安装孔的扣槽;
所述导热块的上端设置有沿其边缘设置的环形嵌块,所述导热块的下端侧向凸出形成止位部;
所述止位部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环形嵌块通过热压工艺压设于所述扣槽中。
优选地,所述导热块包括铆帽以及凸设于所述铆帽的上端面的铆柱,所述铆帽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抵接,所述铆柱与所述安装孔铆接且向上延伸至所述储水槽。
优选地,所述铆帽的上端面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套所述铆柱设置。
优选地,所述铆帽的上端面凹设有环绕所述铆柱设置的环形安装槽;
所述密封圈包括设于所述铆帽的上端面和所述锅盖的底面之间的环形密封部、以及凸设于所述环形密封部的下端面的环形安装部,所述环形安装部与所述环形安装槽配合。
优选地,所述导热块的上端面面积为S,且1cm2<S<300cm2
优选地,8cm2<S<220cm2
优选地,所述储水槽设置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储水槽设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周缘,且沿着所述盖体的上表面的周缘延伸而呈环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储水槽的深度为2~50mm。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压力锅,其包括锅体、以及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包括:
由第一金属材料制成盖体,所述盖体的上表面部分向下凹陷形成一储水槽,所述盖体开设有位于所述储水槽的底壁的安装孔;以及,
由第二金属材料制成导热块,所述导热块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盖体密封连接,所述导热块的上端伸至所述储水槽内,所述导热块的下端突出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并伸入至所述压力锅的烹饪腔体中;
其中,第二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大于第一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不分先后顺序进行的步骤S10和步骤S20,以及在进行完步骤S10、步骤S20之后进行的步骤S30;其中,
步骤S10、采用第一金属材料制作盖体,利用冲压工艺在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加工一向下凹陷的储水槽,并在所述储水槽的底壁开设一安装孔;
步骤S20、采用第二金属材料制作一导热块;
步骤S30、将所述导热块嵌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导热块的上端伸至所述出水槽中,所述导热块的下端凸出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置。
优选地,在步骤S30中,利用热压工艺将所述导热块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压合在一起,以使所述导热块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步骤S10中,在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安装孔边缘的部分利用冲压或折边工艺形成环绕所述安装孔的扣槽;
在步骤S30中,利用热压工艺将所述导热块的边缘压设于所述扣槽内。
优选地,在步骤S20中,在所述导热块的上端预设一沿其边缘设置的环形嵌块;
在步骤S30中,利用热压工艺将所述环形嵌块压设于所述扣槽内。
本发明通过采用第一金属材料制成盖体,采用第二金属材料制成导热块,并且第二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大于第一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该盖体的上表面部分凹设形成一储水槽,该盖体还开设有贯穿储水槽的底壁的安装孔,上述导热块设于安装孔并与盖体密封连接,该导热块的上端伸至储水槽内,下端突出盖体的下表面并伸入至压力锅的烹饪腔体中。在压力锅进行烹饪时,由于导热块的热传导率大于盖体的热传导率,从而使得压力锅的烹饪腔体中的热量能够快速地从导热块的下端传至上端,并且导热块的上端与储水槽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进而提高了压力锅的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锅盖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盖体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导热块一实施例的半剖图;
图4为图2中盖体和图3中导热块组装后的半剖图;
图5为图1中盖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导热块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盖体和图6中导热块组装后的半剖图;
图8为图7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锅盖组件 23 铆帽
10 盖体 24 铆柱
20 导热块 30 密封圈
11 储水槽 25 环形安装槽
12 安装孔 31 环形密封部
21 环形嵌块 32 环形安装部
22 止位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提高压力锅的散热速度,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锅盖组件,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锅盖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锅盖组件100包括盖体10、导热块20。通常锅盖组件100还包括排气阀、密封环等零部件,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上述盖体10采用第一金属材料制成,该盖体10可呈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上述盖体10可以通过冲压、焊接、或者通过模具铸造成型等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该盖体10的上表面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储水槽11,该储水槽11用于存放冷却水,该储水槽11的尺寸大小根据盖体10的上表面的面积来设置。该储水槽11可以呈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对储水槽11的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定。该储水槽11通过冲压机冲压成型,需要说明的是,该储水槽11和盖体10可通过一道冲压工序形成,或者通过两道冲压工序形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上述导热块20采用第二金属材料制成,其贯穿储水槽11的底壁设置。具体的,上述盖体10开设有位于储水槽11的底壁的安装孔12(请参照图2或图5),上述导热块20安装于安装孔12并与盖体10密封连接,该导热块20的上端伸至储水槽11内,该导热块20的下端突出盖体10的下表面并伸入至压力锅的烹饪腔体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大于第一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也即上述导热块20的热传导率大于盖体10的热传导率。在压力锅完成烹饪时,压力锅的烹饪腔体内的热量经导热块20的下端传至导热块20的上端,由于储水槽11中盛放有冷却水,进而使得导热块20的上端与储水槽11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如此,有利于加速导热块20的上端的散热速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压力锅的烹饪腔体的热量经该导热块20散发出去,进而有利于提高压力锅的散热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盖体10在压力锅进行烹饪时,其承受的压力要大于导热块20承受的压力,因此,上述第一金属材料的刚性大于第二金属材料的刚性。
优选地,上述第一金属材料采用不锈钢,上述第二金属材料采用铝。需要说明的是,铝和不锈钢对食物的安全不会造成影响,并且铝不仅廉价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当然,第一金属材料和第二金属材料可以有其他的选择,这些选择只要满足第二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大于第一金属材料的热传到率即可。
上述导热块20由于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可以通过焊接、螺接、铆接等安装方式固定于盖体10上,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导热块20采用热压工艺安装于盖体10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导热块20采用金属铝制成,上述盖体10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由于不锈钢的熔点高于金属铝的熔点,在导热块20通过热压工艺安装至盖体10上时,导热块20受热发生形变的同时,其上端和下端均受外部压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进而与安装孔12的边缘压合在一起,待导热块20降温后与盖体10合为一体。如此设置,不仅实现了导热块20与盖体10一体成型设置,省去了后续的安装工序,而且导热块20与盖体10之间的无缝连接保证了导热块20与盖体10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减少了导热块20与盖体10之间密封件的设置。更为重要的是,导热块20通过热压工艺安装至盖体10上时,导热块20与盖体10的配合处具有较大的连接强度,进而避免了导热块20因压力锅的烹饪腔体中的气压过大而从盖体10上脱落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至图4,上述储水槽11的底壁凹设有环绕安装孔12的扣槽13;上述导热块20的上端设置有沿其边缘设置的环形嵌块21,上述导热块20的下端侧向凸出形成止位部22。上述导热块20与盖体10组装时,上述导热块20的下端的止位部22与盖体10的下表面抵接,上述导热块20的环形嵌块21通过热压工艺压设于盖体10的扣槽13中。如此设置,一方面方便导热块20与盖体10之间的定位,另一方面还减少了对导热块20的下端进行热压,进而有利于提高导热块2与盖体10的组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扣槽13可以由储水槽11的底壁邻近安装孔12的部分通过冲压或者折边工艺形成,该扣槽13的槽壁相当于一圈加强筋,其能够提高安装孔12边缘的强度,进而确保了盖体10的承压能力不会因为开设有安装孔12而降低。
另外,上述扣槽13的深度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只要保证该扣槽13能够容置压设至其内的环形嵌块21即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至图7,上述导热块20包括铆帽23、以及凸设于铆帽23上端面的铆柱24。在上述导热块20与盖体10组装时,上述铆帽23与盖体10的下表面抵接,上述铆柱24与安装孔12铆接并向上延伸至储水槽11中。铆接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进而有利于提高导热块20的安装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锅盖组件100的组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压力锅在进行烹饪时,压力锅的烹饪腔体的气压会逐渐升高,由于铆帽23的横截面大于安装孔12的孔径,铆帽23在压力锅的烹饪腔的气压升高时,始终与盖体10的下表面抵接,进而避免了导热块20因烹饪腔内的气压过大而与盖板脱离的问题发生,保证了压力锅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上述导热块20与盖体10之间的密封性,请参照图7和图8,上述铆帽23的上端面与盖体10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0,且上述密封圈30环套于铆柱24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密封圈30采用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其受挤压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如此能够确保了上述密封圈30在上述导热块20铆接于盖体10上时,该密封圈30能够与铆帽23和盖体10的下表面密封抵接,进而保证了导热块20与盖体10之间的密封性。
具体的,上述铆帽23的上端面凹设有环绕铆柱24设置的环形安装槽25;上述密封圈30包括环形密封部31、以及凸设于环形密封部31的下端面的环形安装部32。
上述导热块20、密封圈30与盖体10组装时,可将密封圈30和导热块20先组装,即将密封圈30套设于铆柱24上,并沿铆柱24的轴向滑动密封圈30,以使得密封圈30的环形安装部32安装与铆帽23的环形安装槽25配合,从而将密封圈30固定安装至导热块20上;然后,再将导热块20的铆柱24自盖体10的下侧向上穿过储水槽11的底壁的铆接孔,并铆接于储水槽11的底壁,此时,密封圈30的环形密封部31分别与锅盖的下表面和铆帽23的上端面密封抵接,从而实现了铆帽23与盖体10的密封连接,确保了锅盖组件100的密封性。
为了保证上述导热块20的散热速度,该铆柱24上端面面积S大于1cm2且小于300cm2。需要说明的是,铆柱24上端面面积S始终小于储水槽11的底壁面积,若储水槽11的尺寸较大时,则铆柱24上端面面积S可相对应地设置大一些;若储水槽11尺寸较小时,铆柱24上端面面积S相对应地设置小一些。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导热块20的散热速度。经实验验证,上述导热块20的上端面积S为:8cm2<S<220cm2时,散热效果较佳,且可保证锅盖组件满足压力锅的强度要求。
上述储水槽11优选设置于盖体10的中间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盖体10在冲压形成上储水槽11时,其受冲压的部位得到拉伸,强度得到提高。由于现有的盖体10通常设置成对称形状,将上述储水槽11设置于盖体10的中部,不仅能够提高盖体10的强度,而且还能保证盖体10受力平衡,进而避免了盖体10因受力不均而从压力锅的锅体脱落,进而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发生。
上述储水槽11还可以呈环形设置,例如上述储水槽11设置于盖体10上表面的周缘,并且延伸盖体的上表面周缘延伸而呈环形设置,即该储水槽11与盖体10同心设置。当然,该储水槽11与盖体10也可以不同心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储水槽11的深度为2~50mm。如此,可保证储水槽11中有足够的水与铆柱24进行热交换。需要说明的是,在盖体10的尺寸较小时,储水槽11的深度设置的较小,若盖体10的尺寸较大时,储水槽11的深度可设置的较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该锅盖组件的结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锅盖组件,但应当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仅是以锅盖组件作为示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并不仅限于制造出上述锅盖组件,凡是依照本发明制作方法得出的锅盖组件,均应当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9,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采用第一金属材料制作盖体,利用冲压工艺在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加工一向下凹陷的储水槽,并在所述储水槽的底壁开设一安装孔。
步骤S20、采用第二金属材料制作一导热块。
上述盖体10可以通过冲压机冲压由第一金属材料制成的钣金件形成,该盖体10可以呈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上述储水槽11通过冲压机冲压盖体10的上表面形成,该储水槽11的大小根据盖体10的上表面的面积来设置;上述安装孔12由冲孔机对储水槽11的底壁冲孔形成,该安装孔12可以是圆形孔、方形孔等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上述导热块20优选呈柱状设置,其横截面积可以等于安装孔12的孔径,也即导热块20的横截面积与安装孔12的孔径大小一致;当然,该导热块20的横截面积也可以略小于安装孔12的孔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金属材料采用不锈钢,上述第二金属材料采用铝。需要说明的是,铝和不锈钢对食物的安全不会造成影响,并且铝不仅廉价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当然,第一金属材料和第二金属材料可以有其他的选择,这些选择只要满足第二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大于第一金属材料的热传到率即可,更优选的,可以是第一金属材料的刚性大于第二金属材料的刚性。
另外,上述步骤S10和步骤S20不分先后顺序进行。
步骤S30、将所述导热块嵌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导热块的上端伸至所述出水槽中,所述导热块的下端凸出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置。
由于上述导热块20由于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安装方式固定于盖体10上,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大于第一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也即上述导热块20的热传导率大于盖体10的热传导率。在压力锅完成烹饪时,压力锅的烹饪腔体内的热量经导热块20的下端传至导热块20的上端,由于储水槽11中盛放有冷却水,进而使得导热块20的上端与储水槽11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如此,有利于加速导热块20的上端的散热速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压力锅的烹饪腔体的热量经该导热块20散发出去,进而有利于提高压力锅的散热速度。
进一步地,在步骤S30中,利用热压工艺将所述导热块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压合在一起,以使所述导热块嵌在所述安装孔中。
具体的,上述导热块20采用金属铝制成,上述盖体10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由于不锈钢的熔点高于金属铝的熔点,在导热块20通过热压工艺安装至盖体10上时,导热块20上下两端在受热的同时,还受外部压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导热块20的上端和下端与安装孔12的边缘压合在一起,待导热块20降温后与盖体10合为一体。如此设置,不仅实现了导热块20与盖体10一体成型设置,省去了后续的安装工序,而且导热块20与盖体10之间的无缝连接保证了导热块20与盖体10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减少了导热块20与盖体10之间密封件的设置。更为重要的是,导热块20通过热压工艺安装至盖体10上时,导热块20与盖体10的配合处具有较大的连接强度,进而避免了导热块20因压力锅的烹饪腔体中的气压过大而从盖体10上脱落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中,在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安装孔边缘的部分利用冲压或折边工艺形成环绕所述安装孔的扣槽。
在步骤S30中,利用热压工艺将所述导热块的边缘压设于所述扣槽内。
具体的,上述盖体位于安装孔边缘的部分通过冲压或折边工艺形成开口朝上的扣槽,上述导热块20与盖体10组装时,导热块20的环形嵌块21通过热压工艺压设于盖体10的扣槽13中。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扣槽13是由储水槽11的底壁邻近安装孔12的部分通过冲压或者折边工艺形成,该扣槽13的槽壁相当于一圈加强筋,其能够提高安装孔12边缘的强度,进而确保了盖体10的承压能力不会因为开设有安装孔12而降低。
进一步地,在步骤S20中,在所述导热块的上端预设一沿其边缘设置的环形嵌块。
在步骤S30中,利用热压工艺将所述环形嵌块压设于所述扣槽内。
上述环形嵌块21在导热块20与盖体10组装时,通过热压工艺压设至扣槽13中,由于环形嵌块21受热受挤压后更容易发生形变,进而更有利于将上述导热块20通过热压工艺固定至盖体10上。
另外,上述扣槽13的深度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只要保证该扣槽13能够容置压设至其内的环形嵌块21即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压力锅,该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组件,该锅盖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压力锅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锅盖组件,用于压力锅,所述锅盖组件与压力锅的锅体围成压力锅的烹饪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包括:
由第一金属材料制成盖体,所述盖体的上表面部分向下凹陷形成一储水槽,所述盖体开设有位于所述储水槽的底壁的安装孔;以及,
由第二金属材料制成导热块,所述导热块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盖体密封连接,所述导热块的上端伸至所述储水槽内,所述导热块的下端凸出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并伸入至所述压力锅的烹饪腔体中;
其中,第二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大于第一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率;
所述导热块贯穿所述储水槽的底壁设置;
所述第一金属材料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二金属材料的刚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材料为不锈钢,所述第二金属材料为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通过热压工艺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的底壁凹设有环绕所述安装孔的扣槽;
所述导热块的上端设置有沿其边缘设置的环形嵌块,所述导热块的下端侧向凸出形成止位部;
所述止位部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环形嵌块通过热压工艺压设于所述扣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包括铆帽以及凸设于所述铆帽的上端面的铆柱,所述铆帽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抵接,所述铆柱与所述安装孔铆接且向上延伸至所述储水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帽的上端面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套所述铆柱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帽的上端面凹设有环绕所述铆柱设置的环形安装槽;
所述密封圈包括设于所述铆帽的上端面和所述锅盖的底面之间的环形密封部、以及凸设于所述环形密封部的下端面的环形安装部,所述环形安装部与所述环形安装槽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的上端面面积为S,且1cm2<S<300cm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8cm2<S<220cm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设置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设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周缘,且沿着所述盖体的上表面的周缘延伸而呈环形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的深度为2~50mm。
13.一种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锅盖组件。
14.一种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分先后顺序进行的步骤S10和步骤S20,以及在进行完步骤S10、步骤S20之后进行的步骤S30;其中,
步骤S10、采用第一金属材料制作盖体,利用冲压工艺在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加工一向下凹陷的储水槽,并在所述储水槽的底壁开设一安装孔;
步骤S20、采用第二金属材料制作一导热块;
步骤S30、将所述导热块嵌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导热块的上端伸至所述储水槽中,所述导热块的下端凸出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中,利用热压工艺将所述导热块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压合在一起,以使所述导热块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在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安装孔边缘的部分利用冲压或折边工艺形成环绕所述安装孔的扣槽;
在步骤S30中,利用热压工艺将所述导热块的边缘压设于所述扣槽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在所述导热块的上端预设一沿其边缘设置的环形嵌块;
在步骤S30中,利用热压工艺将所述环形嵌块压设于所述扣槽内。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材料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二金属材料的刚性。
CN201610906454.4A 2016-10-17 2016-10-17 锅盖组件、压力锅及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7951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6454.4A CN107951377B (zh) 2016-10-17 2016-10-17 锅盖组件、压力锅及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6454.4A CN107951377B (zh) 2016-10-17 2016-10-17 锅盖组件、压力锅及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1377A CN107951377A (zh) 2018-04-24
CN107951377B true CN107951377B (zh) 2023-05-30

Family

ID=61953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6454.4A Active CN107951377B (zh) 2016-10-17 2016-10-17 锅盖组件、压力锅及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5137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0006A (zh) * 2004-04-30 2007-04-18 观点领导者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食物的容器的改进的盖子
CN201404062Y (zh) * 2009-04-08 2010-02-1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能快速降压的电压力锅
CN203647073U (zh) * 2013-12-04 2014-06-18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盖组件及具有它的烹饪器具
CN203885256U (zh) * 2014-04-04 2014-10-2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热锅
CN204635986U (zh) * 2015-03-30 2015-09-1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32954Y (zh) * 2008-12-03 2009-10-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饭煲
CN202086270U (zh) * 2011-04-26 2011-12-2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力锅
CN203424770U (zh) * 2013-07-23 2014-02-12 张超 一种电加热烹饪装置
CN204015956U (zh) * 2014-05-30 2014-12-1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器具
CN206284852U (zh) * 2016-10-17 2017-06-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盖组件和压力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0006A (zh) * 2004-04-30 2007-04-18 观点领导者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食物的容器的改进的盖子
CN201404062Y (zh) * 2009-04-08 2010-02-1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能快速降压的电压力锅
CN203647073U (zh) * 2013-12-04 2014-06-18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盖组件及具有它的烹饪器具
CN203885256U (zh) * 2014-04-04 2014-10-2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热锅
CN204635986U (zh) * 2015-03-30 2015-09-1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1377A (zh) 2018-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29436A (zh) 金屬製真空斷熱容器
US11258119B2 (en) Battery box
CN107951377B (zh) 锅盖组件、压力锅及锅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CN110811313A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US20200355445A1 (en) Vapor chamber
CN210185299U (zh) 一种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
CN206284852U (zh) 锅盖组件和压力锅
CN107951379B (zh)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磁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制造方法
CN213248491U (zh) 内锅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6364721U (zh) 烹饪器具及其保温罩
CN219680372U (zh) 一种容器盖及烹饪容器
CN209789605U (zh) 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2822915A (zh) 一种散热片及风冷结构
KR20100138512A (ko) 인덕션 렌지용 조리용기
CN219720387U (zh) 烹饪器具
JP3164073U (ja) 湯たんぽ
KR20170092943A (ko) 인덕션 렌지용 조리용기
CN205790113U (zh) 一种电池包
KR101903446B1 (ko) 공기층 이중 조리기
CN205758319U (zh) 一种电磁炉用水壶
CN204204929U (zh)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盖
CN211408616U (zh) 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733499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压力烹饪器具
US20120273489A1 (en) Double Layer Lid
CN219734208U (zh) 密封结构、盖体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