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2607B -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2607B
CN107942607B CN201810020440.1A CN201810020440A CN107942607B CN 107942607 B CN107942607 B CN 107942607B CN 201810020440 A CN201810020440 A CN 201810020440A CN 107942607 B CN107942607 B CN 1079426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power supply
mod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204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42607A (zh
Inventor
尾崎浩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42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2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42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2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07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static stores, e.g. stora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mem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成使显示单元的显示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转换,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与利用成像单元获得的电路到电路(EE)图像具有预定关系的第一种类的图像,和与第一种类的图像不同的第二种类的图像,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不显示第一种类的图像,而是显示第二种类的图像,和电源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

Description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本申请是2013年3月11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201380029421.0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包括图像传感器的电子成像单元的设备,存在诸如数字照相机、移动电话机和个人计算机(PC)之类的许多设备。即使设备不具有成像单元,一般也进行其它设备的成像单元的遥控,以进行摄影。在使用电子成像单元的摄影中,在实时显示利用成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时候,响应来自用户的指令,所述图像被记录成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实时显示的图像被称为电路到电路(EE)图像(也称为预览图像等)。
EE图像被显示在包括成像单元的设备,或者远程控制成像单元的设备的显示单元上。例如,所述显示单元是液晶显示器(LCD),不仅显示EE图像,而且显示各种各样的图像。显示的图像还包括通过再现以前拍摄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而获得的再现图像。目前,EE图像和再现图像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例如由用户切换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分别显示的。
这里,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使显示单元同时显示EE图像和再现图像的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通过按照其中EE图像被认为是最新的时序顺序,排列EE图像和再现图像,使显示EE图像的显示模式和只显示再现图像的显示模式之间的连续切换更容易的技术。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05-328242A
发明内容
不过,当利用如上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连续切换显示EE图像的显示模式和只显示再现图像的显示模式时,由于EE图像被显示,因此用户可能进行成像的状态,和用户仅仅浏览再现图像的状态被连续切换。因而,不易区分向成像单元供电,以准备进行成像的状态,和可不向成像单元供电的状态,从而在一些情况下,浪费电力。
理想的是提供一种在显示利用成像单元获得的图像的设备中,能够适当地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的新的改进的控制设备,新的改进的控制方法,和新的改进的记录介质。
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成使显示单元的显示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转换,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与利用成像单元获得的电路到电路(EE)图像具有预定关系的第一种类的图像,和与第一种类的图像不同的第二种类的图像,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不显示第一种类的图像,而显示第二种类的图像,和电源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
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使显示单元的显示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转换,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与利用成像单元获得的电路到电路(EE)图像具有预定关系的第一种类的图像,和与第一种类的图像不同的第二种类的图像,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不显示第一种类的图像,而显示第二种类的图像,和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
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实现:使显示单元的显示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转换的功能,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与利用成像单元获得的电路到电路(EE)图像具有预定关系的第一种类的图像,和与第一种类的图像不同的第二种类的图像,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不显示第一种类的图像,而显示第二种类的图像,和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的功能。
在上述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中,在显示单元上的图像的显示中,定义其中显示与EE图像具有预定关系的第一种类的图像的第一模式,和其中情况不是这样的第二模式。当由显示控制单元引起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变化被分析成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的转换,从而在所述转换中,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时,用户能够更适当地把握随后要进行的操作,并把该操作反映到对成像单元的供电上。从而,能够在确保用户的操作性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供电。
按照上面说明的本公开,在能够显示利用成像单元获得的图像的设备中,能够适当地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公开的技术的示图。
图2是图解说明当利用多个分离的设备,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时的设备结构的例子的示图。
图3是图解说明当利用单一设备,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时的设备结构的例子的示图。
图4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的第一例子的示图。
图5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的第二例子的示图。
图6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的第三例子的示图。
图7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的第四例子的示图。
图8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显示的第一例子的示图。
图9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显示的第二例子的示图。
图10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
图11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
图12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
图13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图像的属性分类的例子的示图。
图14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
图15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
图16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滚动操作的示图。
图17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
图18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
图19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
图20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
图21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显示的第一例子的示图。
图22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显示的第二例子的示图。
图23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屏幕结构的例子的示图。
图24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在第一屏幕中设定的区域的例子的示图。
图25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在第二屏幕中设定的区域的例子的示图。
图26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在第三屏幕中设定的区域的例子的示图。
图27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在第四屏幕中设定的区域的例子的示图。
图28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一例子的示图。
图29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二例子的示图。
图30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三例子的示图。
图3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四例子的示图。
图32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的示图。
图33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的示图。
图34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供电控制的定时的例子的示图。
图35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一例子的示图。
图36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二例子的示图。
图3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三例子的示图。
图38是说明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的示图。
图39是说明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的示图。
图40是说明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第三变形例的示图。
图41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比较例的示图。
图4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例子的示图。
图43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一例子的示图。
图44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二例子的示图。
图45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三例子的示图。
图46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四例子的示图。
图4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五例子的示图。
图48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六例子的示图。
图49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三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示图。
图50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一例子的示图。
图5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二例子的示图。
图5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三例子的示图。
图53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四例子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功能和结构基本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重复的说明被省略。
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下面说明的设备或系统,所述设备或系统执行的方法,处理器执行的实现所述设备的功能的程序,和记录所述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说明。
1.相关技术的说明
2.设备结构
3.与显示形式相关的实施例
3-1.第一实施例
3-2.第二实施例
3-3.第三实施例
3-4.第四实施例
3-5.第五实施例
3-6.第六实施例
3-7.第七实施例
3-8.第八实施例
4.与内部处理相关的实施例
4-1.第九实施例
4-2.第十实施例
4-3.第十一实施例
4-4.第十二实施例
4-5.第十三实施例
4-6.第四实施例
5.补充
(1.相关技术的说明)
首先参考图1,说明本公开的相关技术。
图1是说明本公开的相关技术的示图。参见图1,在显示单元上,横向地排列和显示EE图像410和再现图像420a。这里,例如,当通过例如按钮或触摸面板,获得沿横向方向滑动该图像组的用户操作时,使该图像组沿滑动方向(图解说明的例子中的右方向)滑动。从而,从显示区域的左端,显示新再现的图像420b,并进一步显示再现图像420c。另一方面,EE图像410变得更靠近显示区域的右端,在不久之后从显示区域出去。
这样,提出了在显示单元的图像显示中,混合EE图像和再现图像,并且能够实现诸如这种图像的显示位置的移动之类操作的技术。不过,在这样的技术中,不易区分向成像单元供给电力,以准备进行成像的状态和可不向成像单元供给电力的状态。于是,通常向成像单元供给电力,从而电力被浪费,或者向用户发出进行控制成像单元的电力的单独操作的要求。
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是为了改进相关技术而发明的技术。
(2.设备结构)
下面参考图2和3,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结构。
图2是图解说明当用多个分离的设备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时的设备结构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2,系统10包括成像设备100,显示设备200和图像存储设备300。
成像设备100包括包含图像传感器的成像单元,是能够获取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设备。成像设备100与显示设备200通信,把包括利用成像单元获得的EE图像的图像数据传送给显示设备200。在图解说明的例子中,由于成像设备100由显示设备200远程控制,因此成像设备100从显示设备200接收各种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按照显示设备200上的与EE图像相关的图像的显示状态,控制对成像设备100的成像单元的供电的信号。例如,成像设备100可以是例如远程操作的数字照相机。
显示设备200是包括显示单元,能够显示图像的设备。显示设备200与成像设备100通信,从成像设备100接收包括利用成像单元获得的EE图像的显示图像数据。显示设备200把用于控制成像设备100的控制信号传送给成像设备100。另一方面,显示设备200还与图像存储设备300通信,从图像存储设备300接收显示成再现图像的图像数据。显示设备200可把从成像设备100供给的EE图像的图像数据传送给图像存储设备300,以记录该图像数据。例如,显示设备200可以是诸如具有远程控制数字照相机的功能的PC之类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任意之一。
图像存储设备300是包括存储单元,从而记录图像的设备。图像存储设备300与显示设备200通信,把记录在存储单元中的再现图像的图像数据传送给显示设备200。图像存储设备300可从显示设备200接收待新记录的图像数据。另一方面,图像存储设备300可与成像设备100通信,从成像设备100接收待新记录的图像数据。例如,图像存储设备300可以是通过网络,连接到显示设备200的各种存储设备任意之一。
图3是图解说明当用单一设备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时的设备结构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3,设备1000包括透镜121、自动聚焦(AF)机构123、光圈125、照相机抖动校正机构127、图像传感器129、图像传感器接口(I/F)131和信号处理单元133。在以下的说明中,从透镜121到信号处理单元133的构成元件也被集体地称为成像单元135。成像单元135可包含在上述图2的例子中的成像设备100中。
设备1000包括电源控制I/F 201、电源控制单元203、计算单元205、易失性存储单元207、信号处理单元209、输入单元211、输入处理单元213、显示控制单元215和显示单元217。从电源控制I/F 201到显示单元217的构成元件可包含在图2的例子中的显示设备200中。设备1000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和非易失性存储I/F 303。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和非易失性存储I/F 303可包含在图2的例子中的图像存储设备300中。
设备1000可以是包括成像单元和显示单元的各种设备任意之一,比如数字照相机、移动电话机或PC。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结构并不局限于在上述图2和3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例如可包括其中下面说明的构成元件被任意分布在多个设备中的结构。
如上所述,成像单元135包括从透镜121到信号处理单元133的构成元件。通过透镜121、AF机构123、光圈125和照相机抖动校正机构127的作用,在图像传感器129的成像面上,形成被摄对象图像。例如,图像传感器129是对被摄对象图像进行光电变换,从而输出模拟图像信号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或电荷耦合器件(CCD)。成像单元135还可包括诸如驱动图像传感器129的定时信号发生器之类的构成元件(未图示)。
图像传感器129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通过图像传感器I/F 131,被提供给信号处理单元133,并在其中被变换成数字图像信号。因而,在图解说明的例子中,从成像单元135输出的图像信号是数字图像信号。信号处理单元133例如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
这里,必须向成像单元135的构成元件之中的AF机构123、光圈125、照相机抖动校正机构127和图像传感器129供电,以便实现其功能。因而,通过电源控制I/F 201,向这些构成元件供给适当的电力。如下所述,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按照显示单元217上的图像显示状态,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在图解说明的例子中,AF机构123、光圈125、照相机抖动校正机构127和图像传感器129对应于成像单元中,其供电受到控制的预定部分。可不控制对所有这些部分的供电,此外可控制对其它部分的供电。
在电源控制单元203的控制下,电源控制I/F 201向上述成像单元135的预定部分供电。如下所述,在显示控制单元215进行的显示模式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更具体地,例如,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是否向成像单元135的预定部分供给电力。电力控制单元203例如可由中央处理器(CPU)利用软件实现。
计算单元205控制设备1000的各个单元的动作。计算单元205例如可由CPU利用软件实现。
易失性存储单元207用于临时加载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读取的程序,以使CPU可以实现这里说明的各个单元的功能。易失性存储单元207可临时保存用于这里说明的各个单元的功能的各种数据。
信号处理单元209处理用于显示控制单元215的图像信号,以使显示单元217显示图像。信号处理单元209例如可以和成像单元135的信号处理单元133中一样,利用DSP实现,或者可以由CPU利用软件实现。
输入单元211用于用户的操作输入。例如,输入单元211是诸如安装在设备1000的外壳上的按钮,或者安装在显示单元217上的触摸传感器之类的操作元件。例如,用户的操作输入可以是为移动或选择显示在显示单元217上的图像,或者切换设备1000的显示或成像模式而进行的操作输入。
输入处理单元213获得利用输入单元211获得的用户的操作输入,并把该操作输入传送给设备1000的各个单元。例如,操作输入可被临时传送给计算单元205,随后从计算单元205被适当地传送给各个单元。另一方面,操作输入可以从输入处理单元213被直接传送给各个单元。输入处理单元213例如可以是由CPU实现的软件接口。
显示控制单元215控制显示单元217的显示。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包括EE图像和再现图像的各种图像。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EE图像及与EE图像具有预定关系的图像(它可包括满足预定条件的再现图像,下面也被称为EE关联图像),和其它再现图像。显示控制单元215例如可由CPU或图形处理单元(GPU)利用软件实现。
这里,在下面的说明中,当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上述图像时,定义其中显示EE关联图像和其它再现图像的第一显示模式,和其中不显示EE关联图像,但显示其它再现图像的第二显示模式。当发生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时,在所述转换期间,电力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第一和第二显示模式可以是表现为由于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控制的结果的模式,因而,未必按显示控制单元215的处理顺序定义这样的模式。
显示单元217可以是例如LCD或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显示单元217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控制下,显示各种图像。
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持久记录在设备1000中使用的各种数据。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记录为了利用软件实现上述各个单元的功能而由CPU执行的程序,和利用成像单元135获得的拍摄图像。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中的拍摄图像随后可作为再现图像被读取,并且可由显示控制单元215显示在显示单元217上。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可以是诸如包含在设备1000中的硬盘之类的存储设备,或者可以是诸如可安装在设备1000上的半导体存储器或各种磁盘之类的可拆卸存储介质。
非易失性存储I/F 303是用于把数据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中,和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读取数据的接口。例如,当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是包含在设备1000中的存储设备时,非易失性存储I/F 303可以是设备1000的内部接口。另一方面,当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是可拆卸存储介质时,非易失性存储I/F 303可以是可拆卸存储介质的驱动器。
(3.与显示形式相关的实施例)
下面,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首先,说明显示形式的几个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主要涉及EE关联图像和其它再现图像的显示是如何变化的。因而,这些实施例可以与下面说明的涉及内部处理的任意实施例结合。
(3-1.第一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4-9,说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
图4是说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的第一例子的示图。参见图4,显示控制单元215排列EE图像410和再现图像420a-420c,并使显示单元217显示这些图像。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选择再现图像420a时,再现图像420a的显示被扩大。因而,EE图像410和其它再现图像420b和420c的显示被隐藏在再现图像420a的后面。这种显示是通过例如分离显示再现图像420a的屏幕,和显示EE图像410和再现图像420b和420c的屏幕,并透明地重叠这样的屏幕实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显示EE图像410和再现图像420a-420c的第一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不显示EE图像410,而是显示再现图像420a的第二显示模式。
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更具体地,当整个EE图像410被扩大的再现图像420a遮蔽,从而EE图像410未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改变成再现模式。在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中,照相机模式意味其中向AF机构123、光圈125、照相机抖动校正机构127和图像传感器129供电的模式,而再现模式意味其中不向它们供电的模式。
当选择了再现图像420a,但是EE图像410仍然残留在显示区域中时,存在观察展示在EE图像410中的被摄对象的用户进行成像的可能性。因而,这种状态最好是仍然能够进行成像的状态,即,向成像单元135的各个单元供给电力的状态。
相反,当在显示单元217的显示中,再现图像420a被扩大,从而整个EE图像410被遮蔽时,用户未观察展示在EE图像410中的景象,从而进行成像的可能性较低。因而,在这种状态下,最好停止对成像单元135的预定部分的供电,以节省电力。
在上述例子中,电源控制单元203不一定在整个EE图像410未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控制电力供给。例如,电力控制单元203可在预定比例或更大比例的EE图像410被再现图像420a遮蔽,从而在显示区域中,实质上观察不到EE图像410的内容时,控制电力供给。
图5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的第二例子的示图。参见图5,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再现图像420a。该状态和上面说明的图4中例示的显示的变化终止的状态完全相同。这里,当获得对于再现图像420a的预定用户操作时,再现图像420a的显示被缩小。因而,显现隐藏在再现图像420a的后面的EE图像410及其它再现图像420b和420c的显示。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不显示EE图像410,而是显示再现图像420a的第二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显示EE图像和再现图像420a-420c的第一显示模式。
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更具体地,当由于再现图像420a的缩小,一部分的EE图像410未被遮蔽,从而EE图像410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改变成照相机模式。
当用户进行缩小再现图像420a的操作,从而EE图像410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存在之后在观察EE图像410时,用户打算进行成像的可能性。因而此时,对成像单元135的各个单元的供电最好恢复,以回归可成像状态。
在上述例子中,电源控制单元203也不一定在EE图像410即使稍微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控制电力供给。例如,电源控制单元203可在预定比例或者更高比例的EE图像410未被遮蔽,从而在显示区域中,实质上可观察到EE图像410的内容时,控制电力供给。
图6是说明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中的显示的第一例子的示图。参见图6,按照和图4的例子相似的方式,显示控制单元215排列EE图像410和再现图像420a-420c,并使显示单元217显示这些图像。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选择了EE图像410时,EE图像410的显示被扩大。因而,再现图像420a-420c的显示被隐藏到EE图像410的后面。这种显示例如是通过分离显示EE图像410的屏幕和显示再现图像420a-420c的屏幕,并透明地重叠这些屏幕实现的。
在这种状态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显示EE图像410和再现图像420a-420c的第一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显示EE图像410,但不显示再现图像420a-420c的显示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在这种转换情况下,电源控制单元203不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电力供给。因而,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仍然是照相机模式。
图7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的第四例子的示图。参见图7,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EE图像410。这种状态和上面说明的图6中例示的显示的变化终止的状态完全相同。这里,当获得对于EE图像410的预定用户操作时,EE图像410的显示被缩小。因而,出现隐藏在EE图像410的后面的再现图像420a-420c的显示。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显示EE图像410,但不显示再现图像420a-420c的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显示EE图像410和再现图像420a-420c的第一显示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在这种转换情况下,电源控制单元203也不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电力供给。因而,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仍然是照相机模式。
(变形例)
图8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显示的第一例子的示图。参见图8,显示控制单元215排列EE图像410a和410b,以及再现图像420a-420c,并使显示单元217显示这些图像。本例和上面说明的图4-7的例子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多个EE图像410a和410b。EE图像410a和410b可由不同的成像单元获得。在这种情况下,图2中图解所示的10包括都可把EE图像的图像数据传送给显示设备200的多个成像设备100。另一方面,图3中图解所示的设备1000包括都可获得EE图像的图像数据,并把图像提供给显示控制单元215的多个成像单元135。
另一方面,EE图像410a和410b可由相同的成像单元获得。这种情况下,例如,EE图像410a和410b可以是以不同的倍率显示利用相同的成像单元获得的EE图像的图像。
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选择了再现图像420a时,再现图像420a的显示被扩大。因而,EE图像410a和410b,以及其它的再现图像420b和420c的显示被隐藏在再现图像420a的后面。这种显示例如是通过分离显示再现图像420a的屏幕,和显示EE图像410a和410b,以及再现图像420b和420c的屏幕,并透明地重叠这些屏幕实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显示EE图像410a和410b,以及再现图像420a-420c的第一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不显示EE图像410a和410b,而是显示再现图像420a的第二显示模式。
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模式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例如,电源控制单元203可判定各个EE图像410a和410b是否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当整个EE图像410a被扩大的再现图像420a遮蔽,从而EE图像410a未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对获得EE图像410a的成像单元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被改变成再现模式。此外,当整个EE图像410b被扩大的再现图像420a遮蔽,从而EE图像410b未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对获得EE图像410b的成像单元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被改变成再现模式。
另一方面,电源控制单元203可集体地判定EE图像410a和410b是否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这种情况下,当EE图像410a和410b两者都被扩大的再现图像420a遮蔽,从而EE图像410a和410b都未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对获得EE图像410a和410b的各个成像单元的供电模式都从照相机模式被改变成再现模式。
在任何情况下,如图所示,当由于再现图像420a的扩大,EE图像410a和410b都未被显示时,对各个成像单元的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
图9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显示的第二例子的示图。参见图9,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再现图像420a。该状态和上面说明的图8中例示的显示的变化终止的状态完全相同。这里,当获得对于再现图像420a的预定用户操作时,再现图像420a的显示被缩小。从而,出现隐藏在再现图像420a的后面的EE图像410a和410b,以及其它再现图像420b和420c的显示。
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不显示EE图像410a和410b,而是显示再现图像420a的第二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显示EE图像410a和410b,以及再现图像420a-420c的第一显示模式。
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模式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电力供给。例如,电源控制单元203可判定各个EE图像410a和410b是否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这种情况下,当由于再现图像420a的缩小,一部分的EE图像410a未被遮蔽,从而EE图像410a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对获得EE图像410a的成像单元的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被改变成照相机模式。此外,当由于再现图像420a的缩小,一部分的EE图像410b未被遮蔽,从而EE图像410b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对获得EE图像410b的成像单元的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被改变成照相机模式。
另一方面,电源控制单元203可集体判定EE图像410a和410b是否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这种情况下,当由于再现图像420a的缩小,EE图像410a和410b之一的一部分未被遮蔽,从而EE图像410a和410b之一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对获得EE图像410a和410b的各个成像单元的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被改变成照相机模式。
在任何情况下,如图所示,当由于再现图像420a的缩小,各个EE图像410a和410b被显示时,对各个成像单元的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
下表1中总结了当显示多个EE图像时的电源控制的第一例子。表1表示当利用相同的成像单元获得两个EE图像时的正常显示和缩放显示的例子。这里,“显示”指示这些图像被包含在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区域中,而“不显示”指示这些图像未被包含在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区域中。
[表1]
EE图像 显示 显示 不显示 不显示
缩放的EE图像 显示 不显示 显示 不显示
供电模式 照相机模式 照相机模式 照相机模式 再现模式
表1:当从相同的成像单元获得两个EE图像时的电源控制
下表2中总结了当显示多个EE图像时的电源控制的第二例子。表2表示当用不同的成像单元(照相机A和照相机B)获得两个EE图像时,对各个照相机的成像单元的供电模式的单独控制和集体控制的例子。
[表2]
Figure BDA0001543392700000171
表2:当利用不同的成像单元获得两个EE图像时的电源控制
在上面说明的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中,当EE图像和再现图像可被混合和显示时,取决于EE图像是否被显示地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从而,例如,当存在用户在进行成像的可能性时,维持对成像单元的供电。否则,减少或者停止对成像单元的供电。这样,能够在确保用户的操作性的同时,减少无用的电力供给。
(3-2.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0和11,说明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
图10是说明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例子的示图。参见图10,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图像的日历显示530。日历显示530是其中根据摄影时间,按照各个日期排列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中的再现图像的显示。在图解说明的例子中,在与图像的日历显示530的今天日期对应的区域中,显示EE图像531。
例如,当再现图像被显示成缩略图时,使用图像的日历显示530。显示在各个日期的区域中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例如可是该日期的代表性图像。另一方面,EE图像531可被显示在与今天的日期对应的区域中,利用EE图像531,也可进行成像。
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选择了包含EE图像531的对应于今天的日期的区域时,整个显示被向左滚动,从而显示与今天的日期对应的图像组。例如,所述图像组包括EE图像510和再现图像520a-520h。再现图像520a-520h可以是摄影日期为今天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这种状态下,由于EE图像510包含在显示区域中,因此电源控制单元203允许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仍然为照相机模式。
当通过用户的操作,从显示的图像组中选择再现图像520a时,整个显示被进一步向左滚动,从而显示扩大的再现图像521a。因而,EE图像410和再现图像520a-520h依次从显示区域的左端出去。
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显示EE图像510和再现图像520a-520h的第一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不显示EE图像510,而是显示再现图像521a的第二显示模式。
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模式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更具体地,当随着扩大的再现图像521a的显示,滚动EE图像510,从而整个EE图像510从显示区域的左端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改变成再现模式。
在上述例子中,电源控制单元203不一定在整个EE图像510从显示区域中出去时,控制电力供给。例如,电源控制单元203可在预定比例或者更大比例的EE图像510离开显示区域,从而在显示区域中实质上观察不到EE图像510的内容时,控制电力供给。
(变形例)
图11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11,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图像的日历显示530。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选择了包括EE图像531的对应于今天的日期的区域时,显示并逐渐扩大与今天的日期对应的图像组窗口533。当图像组窗口533被扩大到与整个显示区域对应的大小时,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变成其中显示和上面说明的图10的例子相同的图像组的状态。该图像组包括EE图像510和再现图像520a-520h。在这种状态下,由于EE图像510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因此电源控制单元203允许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仍然是照相机模式。
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从显示的图像组中选择了再现图像520a时,再现图像520a的显示被扩大。因而,EE图像510和其它再现图像520b-520h的显示被隐藏在再现图像520a的后面。这种显示例如是通过分离显示再现图像520a的屏幕和显示EE图像510和其它再现图像520b-520h的屏幕,并透明地重叠这些屏幕实现的。
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显示EE图像510和再现图像520a-520h的第一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不显示EE图像510,而是显示再现图像520a的第二显示模式。
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模式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电力供给。当整个EE图像510被遮蔽,从而EE图像不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显示控制单元215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改变成再现模式。
在上面说明的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中,可取决于包含EE图像的图像的日历显示,和EE图像的显示的有无,结合对成像单元的电力供给的控制。从而,在利用日历显示,维持图像的可见性和操作性的时候,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电力供给。
(3-3.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2和13,说明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
图12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12,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图像的面部属性显示630。面部属性显示630是其中对于作为被摄对象包含在再现图像中的各个面部,排列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中的再现图像的显示。在图解说明的例子中,EE图像631被显示在与其中包含和作为被摄对象包含在EE图像中的面部相同的面部的图像组对应的区域中。
例如,当再现图像被显示成缩略图时,利用面部属性显示630。显示在各个面部的区域中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可以是各个面部作为被摄对象被包含于其中的代表性图像。另一方面,EE图像631可被显示在与当前展示的面部对应的区域中,利用EE图像631也可进行成像。
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选择了包括EE图像631的对应于当前面部的区域时,整个显示被向左滚动,从而显示和EE图像一样,包括相同面部的图像组。例如,该图像组包括EE图像610和再现图像620a-620h。再现图像620a-620h可以是包括和作为被摄对象,包含在EE图像610中的面部相同的面部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这种状态下,由于EE图像610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因此电源控制单元203允许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仍然是照相机模式。
当通过用户的操作,从显示的图像组中选择再现图像620a时,整个显示被进一步向左滚动,从而显示扩大的再现图像621a。因而,EE图像410和再现图像620a-620h依次从显示区域的左端出去。
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显示EE图像610和再现图像620a-620h的第一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不显示EE图像610,而是显示再现图像621a的第二显示模式。
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模式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更具体地,当随着扩大的再现图像621a的显示,滚动EE图像610,从而整个EE图像610从显示区域的左端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改变成再现模式。
在上面的例子中,电源控制单元203不一定在整个EE图像610离开显示区域时,控制电力供给。例如,电源控制单元203可在预定比例或更大比例的EE图像610离开显示区域,从而在显示区域中,实质上观察不到EE图像610的内容时,控制电力供给。
图13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图像的属性分类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13,在该实施例中,按照整个面部,面部的一部分(眼睛等),表情,特定人物,特定外貌(太阳镜、面具或帽子)等,对再现图像分类。因而,例如,具有公共属性的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可被显示在面部属性显示630中的相同区域中。当在面部属性显示630中,选择EE图像631时,连同EE图像610一起,和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可被显示成再现图像620a-620h。
在上面说明的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中,可取决于包括EE图像的图像的面部属性显示,和EE图像的显示的有无,结合对成像单元的电力供给的控制。从而,在利用面部属性显示,维持图像的可见性和操作性的时候,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电力供给。
(3-4.第四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4,说明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
图14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14,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图像的位置属性显示730。位置属性显示730是其中根据摄影位置,把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中的再现图像排列在各个场所的显示。在图解说明的例子中,再现图像被显示在对应于地图上的各个场所的位置。EE图像731被显示在对应于地图上的当前场所的位置。
例如,当再现图像被显示成缩略图时,使用图像的位置属性显示730。显示在各个场所的区域中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例如可以是该场所的代表性图像。另一方面,EE图像731可被显示在对应于当前场所的位置,利用EE图像731,也可进行成像。
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选择EE图像731时,整个显示被向左滚动,从而显示对应于当前场所的图像组。例如,该图像组包括EE图像710和再现图像720a-720h。再现图像720a-720h可以是其摄影位置邻近当前场所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这种状态下,由于EE图像710包含在显示区域中,因此电源控制单元203允许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仍然是照相机模式。
当通过用户的操作,从显示的图像组中选择再现图像720a时,使整个显示进一步向左滚动,从而显示扩大的再现图像721a。因而,EE图像410和再现图像720a-720h依次从显示区域的左端出去。
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显示EE图像710和再现图像720a-720h的第一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不显示EE图像710,而是显示再现图像721a的第二显示模式。
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模式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更具体地,当随着扩大的再现图像721a的显示,滚动EE图像710,从而整个EE图像510从显示区域的左端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改变成再现模式。
在上述例子中,电源控制单元203不一定在整个EE图像710都离开显示区域时,才控制电力供给。例如,电源控制单元203可在预定比例或者更大比例的EE图像710离开显示区域,从而在显示区域中实质上观察不到EE图像710的内容时,控制电力供给。
在上面说明的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中,可取决于包括EE图像的图像的位置属性显示,和EE图像的显示的有无,结合对成像单元的电力供给的控制。从而,在利用位置属性显示,维持图像的可见性和操作性的时候,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电力供给。
(3-5.第五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5-18,说明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
图15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15,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排列和显示EE图像810和再现图像820a-820c。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向上滑动屏幕时,整个显示被向上滚动。因而,EE图像810从显示区域的上端出去。另一方面,从显示区域的下端,新出现再现图像820d-820i。
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显示EE图像810和再现图像820a-820c的第一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不显示EE图像810,而是显示再现图像820a-820i的第二显示模式。
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模式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电力供给。更具体地,当随着整个显示的滚动,整个EE图像810从显示区域的上端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改变成再现模式。
在上述例子中,电源控制单元203不一定在整个EE图像810离开显示区域时,才控制电力供给。例如,电源控制单元203可在预定比例或者更大比例的EE图像810离开显示区域,从而在显示区域中实质上观察不到EE图像810的内容时,控制电力供给。
图16是说明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中的滚动操作的示图。参见图16,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在当显示EE图像810和再现图像820a-820i时的滚动操作,和当显示单个再现图像821时的滚动操作之间,获得不同的结果。在前一情况下,例如,如在上面说明的图15的例子中所述,包括多个图像的整个显示被滚动,取决于EE图像810是否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另一方面,在后一情况下,例如,显示的再现图像821被扩大或缩小,或者使在再现图像821中放大并显示的一部分沿着滚动方向移动。
例如,和电源控制的上述例子中一样,通过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中,设定预定的显示模式,并分配滚动操作,以对应于各个显示模式,可以实现滚动操作的功能的差异。
(第一变形例)
图17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17,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排列和显示EE图像810和再现图像820a-820c。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向上滑动屏幕时,整个显示被向上滚动。从而,EE图像810从显示区域的上端出去。另一方面,从显示区域的下端,新出现再现图像820p和再现图像820e-820i。
这里,再现图像820p是与EE图像810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再现图像820p和EE图像810之间的共同属性例如可以是关于摄影时间、摄影位置或被摄对象的属性,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再现图像820p和EE图像810可以具有仅仅一种共同属性,或者多种共同属性。
在该变形例中,和图15的上述例子不同,EE关联图像包括EE图像和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在图解说明的例子中,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从其中显示EE图像810和再现图像820a-820c的状态,经其中显示EE图像810和再现图像820p两者的状态,被改变成其中显示再现图像820p,而不显示EE图像810和再现图像820a-820c及820e-820i的状态。
按照EE关联图像的上述定义,通过显示状态的变化,显示模式可被认为仍然是其中显示EE关联图像的第一显示模式。从而,与上述显示的变化无关,电源控制单元203允许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仍然是照相机模式。
之后,当通过新的用户操作,再现图像820p也从显示区域出去,并且未显示与EE图像810具有共同属性的其它再现图像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切换成再现模式。下面说明当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变成再现模式时的EE图像的属性的获取。
当尽管用户向上滚动整个显示,但是EE图像810未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并且此外显示与EE图像810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比如再现图像820p时,与当显示的再现图像不具有和EE图像810共同的属性时相比,用户再次显示EE图像810,并进行成像的可能性较高。因而,在显示再现图像820p的时候,理想的是维持对成像单元135的电力供给,再次显示EE图像810,和进行成像。
(第二变形例)
图18是说明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中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18,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再现图像820a-820i。该状态和在上面说明的图15中例示的显示的变化终止的状态完全相同。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向下滑动屏幕时,整个显示被向下滚动。从而,再现图像820d-820i依次从显示区域的下端出去。另一方面,从显示区域的上端新出现替代的EE图像840。
和其它上述实施例中一样,即使在上面说明的图15的例子中,例如当由于显示的滚动,EE图像810再次从显示区域的上端出现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改变成照相机模式。不过,即使当切换供电模式,以恢复对成像单元135的各个单元的供电时,启动各个单元也需要时间。于是,在一些情况下,不会立即显示EE图像810。
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变形例的结构。当尽管最初显示EE图像810的区域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但由于某些原因,例如,在恢复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之后未立即获得图像,从而没有显示EE图像810时,可改为显示代用的EE图像840。当供电恢复,成像单元135的各个单元被启动,并且能够获得图像时,显示EE图像810,而不是代用的EE图像840。
即,在变形例中,EE关联图像包括EE图像和显示成EE图像的替换物的代用EE图像。在举例说明的例子中,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从其中不显示EE图像810和代用EE图像840的状态,经其中作为EE图像810的替换物,显示代用EE图像840的状态,被改变成其中显示EE图像810和再现图像820a-820c的状态。
按照EE关联图像的以上定义,当开始代用EE图像840的显示时,显示模式可被认为通过显示状态的变化,使显示模式从其中不显示EE关联图像的第二显示模式和其中显示EE关联图像的第一显示模式转换。当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停止时,不获得实际的EE图像。于是,和变形例中一样,通过把作为EE图像的替换物显示的图像包含在EE关联图像中,可以适当地定义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
在上面说明的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中,即使当通过对于屏幕的滑动或滚动动作,改变图像的显示时,和其中通过选择图像,扩大或缩小地改变图像的显示的情况一样,也可取决于EE关联图像的显示的有无,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从而,能够在确保用户的操作性的时候,减少不必要的电力供给。
(3-6.第六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9,说明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
图19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19,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EE图像910。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向左滑动屏幕时,整个显示被向左滚动。从而,从显示区域的右端出现再现图像920。另一方面,EE图像910逐渐从显示区域的左端出去,从而整个EE图像910不久之后将从显示区域中出去。此时,再现图像920被显示在显示单元217上。
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显示EE图像910的模式变换成其中显示EE图像910和再现图像920的第一显示模式,和其中不显示EE图像910,而是显示再现图像920的第二显示模式。
在上述显示模式的转换期间,在从第一显示模式到第二显示模式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电力供给。更具体地,当随着整个显示的滚动,整个EE图像910从显示区域的左端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改变成再现模式。
在上述例子中,电源控制单元203不一定在整个EE图像910脱离显示区域时,才控制电力供给。例如,电源控制单元203可在预定比例或更大比例的EE图像910脱离显示区域,从而在显示区域中,实质上观察不到EE图像910的内容时,控制电力供给。
在上述例子中,初始显示模式,即,其中不显示再现图像920,而是显示EE图像910的模式未被定义为第一或第二模式,不过归因于其中主要显示EE图像910的状态,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
在上面说明的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中,即使当通过对于屏幕的沿向左或向右方向的滑动或滚动动作,改变图像的显示时,和向上或向下方向的情况一样,也取决于EE关联图像的显示的有无,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从而,可以在在确保用户的操作性的时候,减少不必要的电力供给。
(3-7.第七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20,说明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
图20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显示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20,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排列和显示EE图像1010、再现静止图像1021和再现运动图像1023。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向上滑动屏幕时,整个显示被向上滚动。因而,EE图像1010的一部分和再现静止图像1021的一部分从显示区域的上端出去。另一方面,新的再现静止图像1021从显示区域的下端出现。
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显示EE图像1010,再现静止图像1021和再现运动图像1023的第一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不显示EE图像1010,而是显示再现静止图像1021和再现运动图像1023的第二显示模式。
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模式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更具体地,当随着整个显示的滚动,整个EE图像1010从显示区域的上端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改变成再现模式。
在上述例子中,电源控制单元203不一定在整个EE图像1010从显示区域出去的时候,才控制电力供给。例如,电源控制单元203可在预定比例或更大比例的EE图像1010离开显示区域,从而在显示区域中,实质上观察不到EE图像1010的内容时,控制电力供给。
本实施例和其它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连同不同的显示范围一起,显示EE图像1010,再现静止图像1021和再现运动图像1023。例如,连同模仿照相机的显示框一起,显示EE图像1010。连同模仿卤化银胶卷的边缘的显示范围一起,显示再现静止图像1021。连同模仿电影胶片的显示范围一起,显示再现运动图像1023。
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当混合地显示EE图像1010,再现静止图像1021和再现运动图像1023时,用户也能够容易地识别图像的种类。当用户易于把握EE图像1010是和再现静止图像1021或再现运动图像1023一起显示的时,在EE图像1010的显示期间进行成像的可能性较高。于是,如上所述,利用电源控制单元203的对成像单元135的电力供给的控制有效。
(3-8.第八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21和22,说明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
图21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显示的第一例子的示图。参见图21,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排列和显示EE图像1110和再现图像1120a-1120h。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扩大再现图像1120a时,包括再现图像420a的显示的整个图像组的显示以再现图像420a为中心被扩大。因而,EE图像1110和其它再现图像420b-420h的显示依次从显示区域的端部出去。最后,在显示单元217上,仅仅显示扩大的再现图像1120a。
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显示EE图像1110和再现图像1120a-1120h的第一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不显示EE图像1110,而是显示再现图像1120a的第二显示模式。
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模式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更具体地,当随着整个图像组的显示的扩大,整个EE图像1110从显示区域的端部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改变成再现模式。
在上述例子中,电源控制单元203不一定在整个EE图像1110离开显示区域时,才控制电力供给。例如,电源控制单元203可在预定比例或更大比例的EE图像1110离开显示区域,从而在显示区域中,实质上观察不到EE图像1110的内容时,控制电力供给。
图22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显示的第二例子的示图。参见图22,显示控制单元215使显示单元217显示再现图像1120a。这种状态和上面说明的图21中图解所示的显示的变化终止的状态完全相同。这里,当通过用户的操作,缩小再现图像1120a时,使包括再现图像420a的显示的整个图像组的显示(归因于图21中图解所示的显示的变化,除再现图像1120a外的图像从显示区域出去)以再现图像420a为中心缩小。因而,EE图像1110和其它再现图像420b-420h的显示从显示区域的端部依次出现。最后,在显示单元217上,显示EE图像1110和再现图像1120a-1120h。
这种情况下,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可被认为从其中不显示EE图像1110,而是显示再现图像1120a的第二显示模式转换成其中显示EE图像1110和再现图像1120a-1120h的第一显示模式。
在利用显示控制单元215的显示模式的转换中,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对成像单元135的电力供给。更具体地,当随着整个图像组的显示的扩大,一部分的EE图像1110出现在显示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改变成照相机模式。
在上面的例子中,电源控制单元203不一定在EE图像1110稍微出现在显示区域中的时候,控制电力供给。例如,电源控制单元203可在预定比例或更大比例的EE图像1110出现在显示区域中,从而在显示区域中,实质上可观察到EE图像1110的内容时,控制电力供给。
在上面说明的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中,即使当通过整个图像组的扩大或缩小,改变图像的显示时,和其中通过选择图像,扩大或缩小地改变图像的显示的情况一样,也可取决于EE关联图像的显示的有无,控制对成像单元的电力供给。从而,可在确保用户的操作性的时候,减少不必要的电力供给。
(4.与内部处理相关的实施例)
下面说明与内部处理相关的几个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涉及为实现在上述显示形式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的显示单元的显示的变化,和随着显示的变化进行的成像单元的电源控制而进行的处理。因而,所述实施例可以和上述显示形式的任意实施例结合。
(4-1.第九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23-33,说明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涉及屏幕上的区域设定。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是按照EE关联图像和显示单元217的显示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控制的。本实施例适用于其中进行所述控制的各个实施例,即,任意上述实施例。
图23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屏幕结构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23,按照本实施例,由显示控制单元215显示在显示单元217上的屏幕包括相互重叠地显示的多个屏幕1201、1211、1221和1231。例如,如上述第一实施例等中所述,通过按照这种方式透明地重叠多个屏幕,可以实现所选图像的扩大,和所选图像在其它图像的前面的显示。
该屏幕是为实现显示单元217的显示而假想地设定的屏幕,不必可供用户观察地显示整个屏幕。例如,如在上面的第八实施例等中所述,通过超出显示区域的范围地设定屏幕,并扩大或缩小屏幕,能够扩大和显示特定图像,或缩小各个图像,从而显示整个图像组。图23图解说明可设定的屏幕的例子和不一定被重叠地显示的4个屏幕。例如,可以按照显示在显示单元217上的内容,仅仅设定屏幕1201,或者可以设定2个、3个、5个或更多的屏幕。
(4-1-1.在最前面的屏幕的例子)
图24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在第一屏幕中设定的区域的例子的示图。图24中图解说明第一屏幕1201。如在上面说明的图23中图解所示,第一屏幕1201是多个屏幕之中,显示在最前面的屏幕。即使当设定仅仅一个屏幕,即,设定其中不利用屏幕的重叠的2维显示时,也设定和第一屏幕1201相同的屏幕。
在第一屏幕1201中,设定显示区域1203,ON区域1205和OFF区域1207。显示区域1203是显示在显示单元217上,并由用户观察的区域。
ON区域是其中当EE关联图像被包含在该区域中时,显示模式被确定转换成第一显示模式,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由电源控制单元203设定成照相机模式的区域。
OFF区域1207是其中当EE关联图像未被包含在该区域中时,显示模式被确定转换成第二显示模式,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由电源控制单元203设定成再现模式的区域。
和在各个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显示区域一样,“EE关联图像被包含在区域中”的事实可意味EE关联图像包含在一小部分的所述区域中,或者可意味EE关联图像的预定比例或更大比例的一部分被包含在所述区域中。此外,“EE关联图像未被包含在区域中”的事实可意味EE关联图像完全未被包含在所述区域中,或者可意味EE关联图像的比例小于预定比例的仅一部分被包含在所述区域中。
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简单起见,对于所述说明,假定“EE关联图像被包含在区域中”的事实意味EE关联图像包含在一小部分的所述区域中,“EE关联图像未被包含在区域中”的事实意味EE关联图像完全未被包含在所述区域中。不过,如上所述,本说明不并排除所述短语的另外的分析。
例如,如在各个上述实施例中举例所示,将考虑其中通过滑动屏幕,或者通过扩大或缩小整个屏幕,EE关联图像进入和离开显示区域1203的情况。
(EE关联图像离开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当EE关联图像完全位于显示区域1203中时,供电模式是照相机模式。即使当使EE关联图像从这种状态向外移动,从而未被包含在显示区域1203中时,只要EE关联图像被包含在OFF区域1207中,供电模式就仍然是照相机模式。这是因为在EE关联图像位于显示区域1203附近的时候,获得沿相反的方向,移动EE关联图像的操作,从而EE关联图像再次被包含在显示区域1203中的可能性较高。
如上所述,一旦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使供电模式恢复照相机模式,从而获得EE图像要花费一些时间。因而,如上所述,当OFF区域1207被设定成包括显示区域1203的区域,并且OFF区域1207和EE关联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被用于电源控制时,能够避免出现由不必要的模式切换引起的用户的等待时间。
另一方面,当进一步向外移动EE关联图像,从而EE关联图像也未被包含在OFF区域1207中时,供电模式被切换成再现模式。这是因为当EE关联图像变得在某种程度上远离显示区域1203时,获得使EE关联图像回到显示区域1203的操作的可能性低,并且即使获得这种操作,EE关联图像再次进入显示区域1203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出现由模式切换引起的用户的等待时间的可能性低。
(EE关联图像进入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首先,当EE关联图像远离显示区域1203,并且也未被包含在ON区域1205中时,供电模式是再现模式。当从这种状态,使EE关联图像向显示区域1203移动,从而被包含在ON区域1205中时,尽管EE关联图像还未被包含在显示区域1203中,也使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切换成照相机模式。这是因为当EE关联图像变得在被包含于ON区域1205中的程度上地接近显示区域1203时,EE关联图像被直接移动,从而被包含在显示区域1203中的可能性高。
如上所述,一旦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使供电模式恢复照相机模式,从而获得EE图像需要一些时间。因而,如上所述,ON区域1205被设定成包括显示区域1203的区域,ON区域1205和EE关联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被用于电源控制。当估计EE关联图像进入显示区域1203的可能性较高,从而预先把供电模式切换成照相机模式时,能够缩短或消除当EE关联图像实际进入显示区域1203时,出现的用户的等待时间。
(各个区域的关系)
在举例说明的例子中,ON区域1205被设定成包括显示区域1203的区域,OFF区域1207被设定为包括ON区域1205的区域。即,ON区域1205和OFF区域1207都是包括显示区域1203的区域,不过,OFF区域1207大于ON区域1205。
因而,当EE关联图像从显示区域1203中出去时,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被切换成再现模式的位置不同于当EE关联图像进入显示区域1203时,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的位置。
于是,例如,在EE关联图像从显示区域1203中出去的情况下,当EE关联图像临时到达OFF区域1207之外,随后稍微返回,从而进入OFF区域1207内时,供电模式已被切换成再现模式。于是,不会发生供电模式的进一步切换。即,除非达到EE关联图像再次进入ON区域1205的程度地使EE关联图像返回,否则不会使供电模式恢复照相机模式。
在EE关联图像进入显示区域1203中的情况下,当EE关联图像临时进入ON区域1205中,随后稍微返回,从而到达ON区域1205之外时,供电模式已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于是,不会发生供电模式的进一步切换。即,除非达到EE关联图像再次到达OFF区域1207之外的程度地使EE关联图像返回,否则不会使供电模式恢复再现模式。
通过按照这种方式设定ON区域1205和OFF区域1207,即使当EE图像微小地往复跨过ON区域1205或OFF区域1207的任意边界时,也能够避免频繁地重复供电模式的切换。取决于成像单元135的结构,从构件或设备的保护的观点来看,供电模式的切换的重复并不可取,因为供电模式的切换的重复会导致各个构成元件的启动和停止的重复。
不过,例如,当EE关联图像的移动较单纯,并且不假定诸如超出区域的边界的微小往复运动之类的运动时,ON区域1205和OFF区域1207可被设定成相同的区域。例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临时从显示区域1203出去的EE关联图像立即返回的可能性低,因此OFF区域1207可被设定成比ON区域1205更在内侧,OFF区域1207可以和显示区域1203相同。
例如,当供电模式是再现模式时,未被供给电力的成像单元135的各个单元可被快速重新启动,即使在从再现模式切换到照相机模式的时候,在EE图像的显示之前,也几乎不出现等待时间,ON区域1205可以和显示区域1203相同。
(4-1-2.显示在后面的屏幕的例子)
图25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在第二屏幕中设定的区域的例子的示图。图25中图解说明了第二屏幕1211。如在上面说明的图23中图解所示,第二屏幕1211是显示在第一屏幕1201的后面的屏幕。
在第二屏幕1211中,设定显示区域1213、ON区域1215和OFF区域1217。显示区域1213是当显示在前面的第一屏幕1201的显示透明时,显示在显示单元217上,并由用户观察的区域。从而,显示区域1213的形状可不同于显示单元217的形状。
和上述第一屏幕1201的例子中一样,ON区域1215和OFF区域1217被设定成对应于显示区域1213。在举例说明的例子中,ON区域1215被设定成包括显示区域1213的区域,OFF区域1217被设定成包括ON区域1215的区域。当包含在第二屏幕1211中的EE关联图像进入和离开每个ON区域1215和OFF区域1217时,供电模式的切换也和上述第一屏幕1201的例子的供电模式的切换相同。
图26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在第三屏幕中设定的区域的例子的示图。图26中图解说明了第三屏幕1221。如在上面说明的图23中图解所示,第三屏幕1221是显示在第二屏幕1211的后面的屏幕。
在第三屏幕1221中,设定ON区域1225和OFF区域1227。在第三屏幕1221中,未设定显示区域。这是因为在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在显示在前面的第二屏幕1211的显示区域1213中,不存在其显示是透明的区域。即,在图解所示的例子中,第三屏幕1221被重叠地显示在前面的第二屏幕1211遮蔽。
这种情况下,第三屏幕1221中的ON区域1225和OFF区域1227被设定成对应于重叠在前面的第二屏幕1211的显示区域1213。这是因为当由于显示的变化,在第二屏幕1211的显示区域1213中出现透明区域,并且被第二屏幕1211的遮蔽被解除时,会显示位于后面的第三屏幕1221的区域。当包含在第三屏幕1221中的EE关联图像进入和离开每个ON区域1225和OFF区域1227时,供电模式的切换也和上述第一屏幕1201的例子的供电模式的切换相同。
(4-1-1.在最前面的屏幕的例子)
图27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在第四屏幕中设定的区域的例子的示图。图27中图解说明第四屏幕1231。如在上面说明的图23中图解所示,第四屏幕1231是显示在第三屏幕1221的后面的屏幕。
由于第四屏幕1231被第三屏幕1221遮蔽,因此在第四屏幕1231中不设定显示区域。如上所述,由于第三屏幕1221也被第二屏幕1211遮蔽,因此在第三屏幕1221中也不设定显示区域。这种情况下,在第四屏幕1231中,不仅不设定显示区域,而且不设定ON区域和OFF区域。即使当在第二屏幕1211的显示区域1213中,出现透明区域,并且被第二屏幕1211的遮蔽被解除时,显示的区域也是第三屏幕1221中的区域。这是因为第四屏幕1231的区域仍然被遮蔽。
当在第三屏幕1221中设定显示区域时,在第四屏幕1231中也对应于该显示区域地设定ON区域和OFF区域。这是因为当在第三屏幕1221的显示区域中,出现透明区域时,会显示第四屏幕1231的区域。
(4-1-3.处理流程)
(第一例子)
图28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一例子的示图。第一例子是当显示区域、ON区域和OFF区域都是相同区域时的例子。
首先,显示控制单元215判定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是否是照相机模式(步骤S101)。这里,当供电模式是照相机模式时,显示控制单元215从成像单元135获得EE图像(步骤S103)。相反,当供电模式是再现模式时,显示控制单元215不获得EE图像,因为未向成像单元135中的图像传感器129等供电,从而不能获得图像。
之后,显示控制单元215通过非易失性存储I/F 303,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获得预定的再现图像(步骤S105)。再现图像已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被读取,并高速缓存在易失性存储单元207中。
之后,显示控制单元215通过输入处理单元213,从输入单元211获得操作信息(步骤S107)。此时获得的操作信息可以是例如选择显示的图像之一的操作,向一个方向滚动显示的操作,或者扩大或缩小显示的图像之一的操作,如在各个上述实施例中举例说明的一样。
之后,显示控制单元215根据获得的操作信息,生成显示图像(步骤S109),并使显示单元217显示该显示图像(步骤S111)。这里显示的显示图像例如可以是其中根据获得的操作信息,扩大或缩小还显示其操作信息的一个图像或整个显示,或者沿着一个方向移动其显示的操作信息的屏幕的图像。
之后,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在显示控制单元215在显示单元217上显示的显示图像中,EE关联图像(流程图中为了简单起见,简称为“EE图像”)是否在显示区域中(步骤S113)。
此时,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在显示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115),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此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在显示区域之外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再现模式(步骤S117),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此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第二例子)
图29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二例子的示图。所述第二例子是当显示区域是和ON区域相同的区域,并且OFF区域包括显示区域时的例子。由于步骤S101-S115的处理和上述第一例子的步骤S101-S115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在步骤S113,判定EE关联图像在显示区域之外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是否在OFF区域之外(步骤S119)。
此时,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在OFF区域之外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为再现模式(步骤S117),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在OFF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不进行关于供电模式的处理,处理返回步骤S101。即,这种情况下,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设定的供电模式维持。
在第二例子中,当EE关联图像在显示区域之外,但在OFF区域中时,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设定的供电模式维持。从而,能够避免由EE关联图像的微小运动引起的供电模式的频繁切换。
(第三例子)
图30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三例子的示图。所述第三例子是当显示区域是和OFF区域相同的区域,并且在显示区域=OFF区域内,设定ON区域时的例子。由于步骤S101-S111的处理和上述第一例子的步骤S101-S111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111之后,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在显示控制单元215显示在显示单元217上的显示图像中,EE关联图像是否已进入ON区域中(步骤S121)。
这里,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已进入ON区域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115),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101。“EE关联图像进入ON区域”的事实意味通过显示的变化,未被包含在ON区域中的EE关联图像随后被包含在ON区域中。当在EE关联图像进入ON区域之前,供电模式是再现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未进入ON区域时,电源控制单元203进一步判定EE关联图像是否已从显示区域出去(步骤S123)。
这里,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已从显示区域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再现模式(步骤S117),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101。“EE关联图像从显示区域出去”的事实意味通过显示的变化,包含在显示区域中的EE关联图像随后未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当在EE关联图像从显示区域出去之前,供电模式是照相机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未从显示区域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不进行关于供电模式的处理,处理返回步骤S101。即,在这种情况下,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设定的供电模式维持。
所述第三例子适用于例如其中当EE关联图像充分进入显示区域中,从而用户能够充分观察EE关联图像时,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稍微进入显示区域的EE关联图像被假定立即从显示区域出去,因此此时,供电模式还未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当EE关联图像进一步进入显示区域中,另外进入在显示区域内设定的ON区域时,供电模式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从而,只有当能够观察到EE关联图像的内容时,才能够切换供电模式,从而可以进一步节省电力。相反,当EE关联图像离开显示区域时,EE关联图像离开显示区域,供电模式随后被切换成再现模式。
(第四例子)
图3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四例子的示图。所述第四例子是当ON区域包括显示区域,OFF区域也包括显示区域时的例子。由于步骤S101-S111的处理和上述第一例子的步骤S101-S111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111之后,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在显示控制单元215显示在显示单元217上的显示图像中,EE关联图像是否在ON区域中(步骤S125)。
这里,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在ON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115),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在ON区域之外时,电源控制单元203还判定EE关联图像是否在OFF区域之外(步骤S119)。
这里,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在OFF区域之外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再现模式(步骤S117),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在OFF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不进行关于供电模式的处理,处理返回步骤S101。即,这种情况下,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设定的供电模式维持。
在第二例子中,当EE关联图像在ON区域之外,但在OFF区域中时,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设定的供电模式维持。从而,能够避免由EE关联图像的微小运动引起的供电模式的频繁切换。当EE关联图像进入与显示区域相比,位于更外侧的ON区域中时,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于是,能够进一步缩短或消除在EE关联图像进入显示区域之后,一直到显示EE图像的时间为止的等待时间。
(4-1-4.变形例)
(第一变形例)
图32是说明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的示图。图32中图解说明第一屏幕1301。在第一屏幕1301中设定的显示区域1303、ON区域1305和OFF区域1307的性质和在上面说明的图24的例子中说明的第一屏幕1201的显示区域1203、ON区域1205和OFF区域1207的性质相同。
在图解所示的例子中,ON区域1305也被设定成包括显示区域1303的区域。不过,ON区域1305被设定成包括通过绕显示区域1303的中心,旋转显示区域1303而获得的图形的区域。即,即使当绕显示区域1303的中心,旋转显示区域1303时,显示区域1303也包含在ON区域1305中。
这是考虑到显示区域1303的旋转过程的结构。例如,当竖握或横握移动设备时,在一些情况下,会使显示区域1303旋转。这种情况下,例如,当竖握移动设备时,未包含在显示区域1303中的区域在横握移动设备,或者在显示区域移动时,在一些情况下会被包含在显示区域1303中。
因而,在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即使当显示区域1303从纵长形状转换成横长形状时,也按照以上方式设定ON区域1305,以致供电模式不会被改变成照相机模式,EE关联图像不会进入显示区域1303中。OFF区域1307被设定成还包括ON区域1305的区域。
(第二变形例)
图33是说明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的示图。图33中图解说明第一屏幕1401。在第一屏幕1401中设定的显示区域1403、ON区域1405和OFF区域1407的性质和在上面说明的图24的例子中说明的第一屏幕1201的显示区域1203、ON区域1205和OFF区域1207的性质相同。
在图解说明的例子中,ON区域1405也被设定成包括显示区域1403的区域。不过,ON区域1405被设定成包括其中重叠显示区域1403的纵长形状和横长形状的图形的区域。即,即使当显示区域1403从横长形状被改变成纵长形状时,显示区域1403也包含在ON区域1405中。
这是考虑到显示区域1403的纵长形状和横长形状之间的切换的结构。例如,当竖握或横握移动设备时,显示区域1403可从横长形状被切换成纵长形状,或者反过来。从而,在图解所示的例子中,ON区域1405被设定成具有与横长形状和纵长形状两者对应的形状。即使显示区域1403从纵长形状被切换成横长形状时,供电模式也不会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EE关联图像不会进入显示区域1403中。OFF区域1407被设定成还包括ON区域1405的区域。
(4-2.第十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34-40,说明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涉及供电控制的定时。在各个上述实施例中,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是按照显示单元217的显示控制的。本实施例适用于其中进行所述控制的各个实施例,即,各个上述实施例。
图34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供电控制的定时的例子的示图。参见图34,在时间轴上发生从其中在显示单元217上,存在EE关联图像的显示,从而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的状态,到其中在显示单元217上,不存在EE关联图像的显示,从而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的状态的转换。
在举例说明的例子中,即使在EE关联图像的显示从显示单元217中消除之后,供电模式仍然持续预定时间保持为照相机模式。之后,电源控制单元203把供电模式切换成再现模式。
EE关联图像的显示从显示单元217上消失,从而切换供电模式的时间可被认为是预定等待时间。等待时间是EE关联图像从显示单元217消失的时间。于是,通过用户的操作,EE关联图像再次回到显示单元217,随后进行成像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而,在本实施例中,供电模式的切换在此期间等待。
与上述例子相反,即使在从其中在显示单元217上,不存在EE关联图像的显示,从而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的状态到其中在显示单元217上,存在EE关联图像的显示,从而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的状态的转换中,也可设定EE关联图像的显示出现在显示单元217上,从而切换供电模式的预定等待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等待时间被估计为其中用户在显示单元217上显示EE关联图像的意向不确定,从而EE关联图像立即从显示单元217消失的可能性相对较高的时间。
(处理流程:第一例子)
图35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一例子的示图。第一例子是其中当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被切换成再现模式时,设置等待时间的例子。由于步骤S101-S115的处理和在上述第九实施例中,参考图28说明的例子的步骤S101-S115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当在步骤S113,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在显示区域之外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是否在显示区域之外,并且在这种状态下,过去预定时间(等待时间)(步骤S201)。
这里,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预定时间过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再现模式(步骤S117),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预定时间未过去时,即,当EE关联图像在等待时间过去之前,进入显示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不进行关于供电模式的处理,处理返回步骤S101。即,这种情况下,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设定的供电模式维持。
(处理流程:第二例子)
图36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二例子的示图。所述第二例子是其中当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时,设置等待时间的例子。由于步骤S101-步骤S111的处理和在上述第九实施例中,参考图28说明的例子的步骤S101-步骤S111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111之后,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是否在显示区域中,并且在这种状态下,过去了预定时间(等待时间)(步骤S203)。
这里,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过去预定时间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115),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预定时间未过去时,即,当在等待时间过去之前,EE关联图像从显示区域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是否进一步从显示区域出去(步骤S123)。
这里,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已从显示区域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再现模式(步骤S117),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电源控制单元203未判定EE关联图像已从显示区域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不进行关于供电模式的处理,处理返回步骤S101。即,在这种情况下,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设定的供电模式维持。
(处理流程:第三例子)
图3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三例子的示图。所述第三例子是其中当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时,和当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被切换成再现模式时,都设置等待时间的例子。由于步骤S101-步骤S111的处理和在上述第九实施例中,参考图28说明的例子的步骤S101-步骤S111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111之后,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是否在显示区域中,并且在这种状态下过去了预定时间(等待时间)(步骤S203)。
这里,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过去预定时间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115),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在步骤S203,预定时间未过去时,即,当在等待时间过去之前,EE关联图像回到显示区域之内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是否在显示区域之外,并且在这种状态下,过去预定时间(等待时间)(步骤S201)。
这里,当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预定时间过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再现模式(步骤S117),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预定时间未过去时,即,当EE关联图像在等待时间过去之前,进入显示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不进行关于供电模式的处理,处理返回步骤S101。即,这种情况下,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设定的供电模式维持。
(第一变形例)
图38是说明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的示图。和图34中一样,图38图解说明其中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转换成再现模式的例子。只在下面说明的第一和第二变形例中,才通过把“EE关联图像”分成“EE图像”、“纯黑(blackout)图像”、“回顾图像”和“处理静止图像期间的图像”进行说明。
在举例说明的例子中,当EE图像被显示在显示单元217上,并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用户的操作进行成像时,在成像处理的执行期间,显示纯黑图像,而不是EE图像。之后,在作为回顾图像,显示拍摄的图像之后,显示单元217的显示恢复包括通常的再现图像的显示。此时,EE图像已未包含在显示单元217中。
这里,电源控制单元203使供电模式仍然持续预定时间是照相机模式,随后把供电模式切换成再现模式。即,在这种情况下,当其中在显示单元217上,不显示EE图像、回顾图像和纯黑图像任意之一的状态持续预定时间或更长时,供电模式被切换。如上所述,当EE图像、回顾图像和纯黑图像被称为“EE关联图像”时,在上述例子中,当在显示单元217上未显示EE关联图像,并且随后过去预定的等待时间时,可以认为将进行电源控制。
(第二变形例)
图39是说明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的示图。和图34中一样,图39图解说明其中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转换成再现模式的例子。
在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当EE图像被显示在显示单元217上,并且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用户的操作进行成像时,在成像处理的执行过程中,显示处理静止图像期间的预定图像,而不是EE图像。之后,显示单元217的显示恢复包括通常的再现图像的显示。此时,EE图像已未包含在显示单元217中。
这里,电源控制单元203使供电模式仍然持续预定时间是照相机模式,随后把供电模式切换成再现模式。即,在这种情况下,当其中在显示单元217上,不显示EE图像和处理静止图像期间的图像任意之一的状态持续预定时间或更长时,供电模式被切换。如上所述,当EE图像和处理静止图像期间的图像被称为“EE关联图像”时,在上述例子中,当在显示单元217上未显示EE关联图像,并且随后过去预定的等待时间时,可以认为将进行电源控制。
(第三变形例)
图40是说明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第三变形例的示图。和图34中一样,图40图解说明其中对成像单元135的电力控制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转换成再现模式的例子。
在图解所示的例子中,通过从在显示单元217上,显示EE关联图像的状态起,如在上述第九实施例中所述,超出预定区域地移动EE关联图像的显示位置,满足预定的再现模式设定条件。这种情况下,在再现模式设定条件被满足之后,电源控制单元203允许供电模式仍然持续预定时间是照相机模式,随后把供电模式切换成再现模式。
从而,上面说明的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每种结构可以与第九实施例的每种结构组合。
(4-3.第十一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41和42,说明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涉及供电控制对象。和到目前为止说明的各个实施例中一样,本实施例可以和任意上述实施例结合。
图41是说明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示图。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例示的可收缩(收缩式)镜筒的成像设备100是电源控制对象。例如,当通过输入处理单元213,从包含在输入单元211中的电源按钮获得切断设备的电源的操作输入,并且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是照相机模式时,展开的镜筒110a被改变成收缩状态(镜筒110b)。
当利用各个上述实施例的电源控制,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被切换成再现模式时,例如,和上述电源切断的情况一样,可以变更收纳式透镜的收纳状态。不过,由于在这种变更中,必须驱动电动机等,因此会发生电力的消耗。所述电力消耗大于当启动或停止成像单元135的另一个部分,例如AF机构123、光圈125、照相机抖动校正机构127或图像传感器129时的电力消耗。
图42是说明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示图。鉴于上述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当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被切换成再现模式时,展开的镜筒101a无变化地仍然保持该状态。即,即使当通过供电模式的切换,对成像单元135的另一个部分的供电终止时,镜筒101a的收纳状态也不被改变。
从而,能够抑制由镜筒的收纳状态的变化引起的电力消耗。当通过显示单元217的显示的变化,切换供电模式时,认为用户继续观察显示单元217,和成像设备100被收纳在外壳等中的可能性较低。因而,即使当在再现模式下,镜筒110a仍然被展开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较低。于是,例如,当用户在再现模式下,进行关闭成像设备的电源的操作,或者显示单元217上的再现图像的显示终止时,可再次收纳镜筒110a。
(4-4.第十二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43-48,说明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涉及其中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作为EE关联图像被用于确定供电控制的例子。在各个上述实施例中,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是按照显示单元217的显示控制的。不过,本实施例适用于其中进行这种控制的各个实施例,即,任意上述实施例。
(处理流程:第一例子)
图43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一例子的示图。所述第一例子是其中当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被切换成再现模式时,获得EE图像的属性的例子。由于步骤S101-步骤S115的处理和在上述第九实施例中,参考图28说明的例子的步骤S101-步骤S115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当在步骤S113,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在显示区域之外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是否能够从EE图像,获得在预定时间之内的属性(步骤S301)。这里,在预定时间之内的属性可被认为是在EE图像的获取之后,未过去预定时间的属性。
当EE图像在显示区域之外时,EE图像还未被显示。于是,不能实时获得EE图像的属性。从而,可参考的EE图像的属性是当最后显示EE图像时的属性。当在取得所述属性之后过去相当长的时间时,当前EE图像的属性(未被实际获得)和可参考的EE图像的属性之间的差异增大,从而存在利用EE图像的属性的判定不妥当的可能性。从而,在上述步骤S301,判定可从EE图像获得的属性是否是在预定时间之内的属性。
当在上述步骤S301,可从EE图像获得在预定时间之内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在显示区域中,是否存在具有和该属性相同的属性的再现图像(步骤S303)。这里,当在显示区域中,不存在具有和EE图像相同的属性的再现图像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再现模式(步骤S117),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在上述步骤S301,不能从EE图像获得在预定时间之内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不进行关于供电模式的处理,处理返回步骤S101。即,这种情况下,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设定的供电模式维持。这被认为在EE图像的有效属性不可用时,和其中在再现图像中,存在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图像的情况类似。
另外,即使当在步骤S303,在显示区域中,存在具有和EE图像相同的属性的再现图像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也不进行关于供电模式的处理,处理返回步骤S101。即,这种情况下,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设定的供电模式维持。这意味当设定的供电模式是照相机模式时,只要在显示区域中,存在具有和EE图像相同的属性的再现图像,就维持照相机模式。此外,这意味当设定的供电模式是再现模式时,尽管具有和EE图像相同的属性的再现图像进入显示区域中,再现模式也不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
(处理流程:第二例子)
图44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二例子的示图。所述第二例子也是其中当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被切换成再现模式时,获得EE图像的属性的例子。由于步骤S101-步骤S115,S117和S303的处理与在上述第九实施例中,参考图43说明的例子的步骤S101-步骤S115,S117和S303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当在步骤S113,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在显示区域之外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是否能够从EE图像获得在预定时间之内的属性(步骤S305)。这里,当能够从EE图像获得在预定时间之内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在显示区域中,是否存在具有和该属性相同的属性的再现图像(步骤S303)。
相反,当在步骤S305,不能从EE图像获得在预定时间之内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再现模式(步骤S117),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这被认为在EE图像的有效属性不可用时,和其中在再现图像中,不存在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图像的情况类似。
(处理流程:第三例子)
图45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三例子的示图。所述第三例子也是其中当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照相机模式被切换成再现模式时,获得EE图像的属性的例子。由于步骤S101-步骤S115,S117和S303的处理与在上述第九实施例中,参考图43说明的例子的步骤S101-步骤S115,S117和S303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当在步骤S113,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EE关联图像在显示区域之外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是否能够从EE图像获得在预定时间之内的属性(步骤S307)。这里,当能够从EE图像获得在预定时间之内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在显示区域中,是否存在具有和该属性相同的属性的再现图像(步骤S303)。
相反,当在步骤S307,不能从EE图像获得在预定时间之内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115),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这被认为在EE图像的有效属性不可用时,和其中在再现图像中,存在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图像的情况类似,还意味当在再现图像中,存在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图像时,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
(处理流程:第四例子)
图46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四例子的示图。所述第四例子是其中当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时,也获得EE图像的属性的例子。由于步骤S101-步骤S115和S301的处理与参考图28说明的例子的步骤S101-步骤S115和S301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当在上述步骤S301,可从EE图像获得在预定时间内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在显示区域中,是否存在具有和该属性相同的属性的再现图像(步骤S309)。这里,当在显示区域中,不存在具有和EE图像相同的属性的再现图像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115),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在步骤S309,在显示区域中,不存在具有和EE图像相同的属性的再现图像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再现模式(步骤S117),处理返回步骤S101。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即,在第四例子中,取决于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是否被显示,供电模式在一些情况下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在其它情况下被切换成再现模式。
(处理流程:第五例子)
图4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五例子的示图。所述第五例子是其中即使当对成像单元的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时,也获得EE图像的属性的例子。本例子是其中结合上面参考图46说明的步骤S101-S115和步骤S309的处理,和参考图44说明的步骤S305的处理的例子。由于已说明了各个步骤,因此这里省略它们的详细说明。
(处理流程:第六例子)
图48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六例子的示图。第六例子是其中即使当对成像单元的供电模式从再现模式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时,也获得EE图像的属性的例子。本例子是其中结合上面参考图46说明的步骤S101-S115和步骤S309的处理,和参考图45说明的步骤S307的处理的例子。由于已说明了各个步骤,因此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
(4-5.第十三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49,说明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本公开的第十三实施例是上面说明的第九实施例和第十二实施例的结合。
图49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三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示图。由于步骤S101-S111的处理和在上述第九实施例中,参考图28说明的例子的步骤S101-S111的处理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111之后,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是否能够从EE图像获得预定时间内的属性(步骤S401)。这里,当能够从EE图像获得预定时间内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使处理继续进行,从而进行步骤S403和S405中的利用EE图像的属性的判定。相反,当不能从EE图像获得在预定时间之内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使处理继续进行,从而进行步骤S411和S413中的不利用EE图像的属性的判定。
在以上步骤S401之后的利用属性的判定中,电源控制单元203首先判定在EE图像或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位于在屏幕中设定的ON区域中的状态下,是否过去预定时间(步骤S403)。这里,当在上述图像之一或两者在ON区域中的状态下,过去预定时间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407)。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在步骤S403,上述图像之一或两者在ON区域之外,或者在过去预定时间之前,从ON区域出去时,电源控制单元203还判定在EE图像和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位于在屏幕中设定的OFF区域之外的状态下,是否过去了预定时间(步骤S405)。
这里,当在上述两个图像都在OFF区域之外的状态下,过去预定时间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再现模式(步骤S409)。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当在步骤S405,上述图像之一在OFF区域中,或者在预定时间过去之前,进入OFF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不进行关于供电模式的处理,处理返回步骤S101。即,这种情况下,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设定的供电模式维持。
在上述步骤S401之后,不利用属性的判定中,电源控制单元203首先判定在EE图像位于在屏幕中设定的ON区域中的状态下,是否过去预定时间(步骤S411)。这里,当在EE图像在ON区域中的状态下,过去预定时间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415)。当在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再现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在步骤S411,当EE图像在ON区域之外,或者在过去预定时间之前,离开ON区域时,电源控制单元203还判定在EE图像位于在屏幕中设定的OFF区域之外的状态下,是否过去预定时间(步骤S413)。
这里,当在EE图像在OFF区域之外的状态下,过去预定时间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设定成再现模式(步骤S409)。当在至此进行的整个处理中,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时,这里进行模式的切换。
相反,在步骤S413,当EE图像在OFF区域中,或者在预定时间过去之前,进入OFF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不进行关于供电模式的处理,处理返回步骤S101。即,这种情况下,在至此执行的整个处理中设定的供电模式保持。
(4-6.第十四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50-53,说明本公开的第十四实施例。本公开的第十四实施例涉及利用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的显示的电源控制的更详细结构。因而,本实施例适用于其中利用EE图像的属性,进行电源控制的各个上述实施例。
(处理流程:第一例子)
图50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一例子的示图。第一例子是其中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以获得用于电源控制的EE图像的属性的例子。
当向控制设备施加电力时(步骤S501),处理开始。例如,参照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等中的设定信息,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在电源控制时,是否使用EE图像的属性(步骤S503)。这里,当使用EE图像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切换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505)。
之后,开始在各个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成像单元135的电源控制(步骤S507)。
(处理流程:第二例子)
图5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二例子的示图。第二例子是其中当用于电源控制的EE图像的以前获得的属性不可用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的例子。
当向控制设备施加电力时(步骤S501),处理开始。例如,参照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等中的设定信息,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在电源控制时,是否使用EE图像的属性(步骤S503)。
这里,当使用EE图像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还判定是否能够获得在先EE图像的属性(步骤S509)。例如,在先EE图像的属性是当前次切断电源时获得的EE图像的属性。例如,当在切断电源的时候,所述属性被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等中时,在重新施加电力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可获得所述属性。
当在步骤S509中,不可获得在先EE图像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切换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505)。
之后,开始在各个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成像单元135的电源控制(步骤S507)。
从而,当可获得在先EE图像的属性时,供电模式被设定为再现模式,从而能够节省电力消耗。
(处理流程:第三例子)
图5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三例子的示图。第三例子是其中当用于电源控制的EE图像的以前获得的属性(该属性在预定时间之内)不可用时,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被切换成照相机模式的例子。
当向控制设备施加电力时(步骤S501),处理开始。例如,参照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等中的设定信息,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在电源控制时,是否使用EE图像的属性(步骤S503)。
这里,当利用EE图像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还判定是否能够获得在先EE图像的属性(步骤S509)。当不能获得在先EE图像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切换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505)。
相反,当在步骤S509中,能够获得在先EE图像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还判定可获得的属性是否是在预定时间内的属性(步骤S511)。这里,即使当可获得的属性不是在预定时间内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也把对成像单元135的供电模式切换成照相机模式(步骤S505)。
之后,开始在各个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成像单元135的电源控制(步骤S507)。
(处理流程:第四例子)
图53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的第四例子的示图。第四例子是其中根据是否能够获得用于电源控制的EE图像的属性,切换电源控制的模式的例子。
当向控制设备施加电力时(步骤S501),开始处理。例如,参照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1等中的设定信息,电源控制单元203判定在电源控制的时候,是否使用EE图像的属性(步骤S503)。
这里,当利用EE图像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还判定是否能够获得在先EE图像的属性(步骤S509)。相反,当不使用EE图像的属性时,开始其中不利用EE图像的属性的成像单元135的电源控制(步骤S515)。
当在上述步骤S509中,能够获得在先EE图像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203还判定可获得的属性是否是在预定时间内的属性(步骤S511)。相反,当不可获得在先EE图像的属性时,开始其中不利用EE图像的属性的成像单元135的电源控制(步骤S515)。
当在上述步骤S511中,可获得的属性是在预定时间内的属性时,开始其中利用EE图像的属性的成像单元135的电源控制(步骤S513)。相反,当在上述步骤S511中,可获得的属性不是在预定时间内的属性时,开始其中不利用EE图像的属性的成像单元135的电源控制(步骤S515)。
当在控制期间,供电模式被设定成照相机模式,并且能获得EE图像的属性时,步骤S515中的其中不利用EE图像的属性的成像单元135的电源控制可被切换成其中利用EE图像的属性的成像单元135的电源控制。
(5.补充)
上面参考附图,说明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不过本公开当然并不局限于以上例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附加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想到各种变化和修改,应明白,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自然都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之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EE关联图像被例示成包括EE图像的图像,和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纯黑(blackout)图像,回顾(review)图像,处理静止图像期间的图像,和显示成EE图像的替代物的图像,不过可按照EE关联图像是哪种种类的图像,改变区域的设定。这种情况下,例如,可按照EE关联图像的上述种类,改变上述实施例中的ON区域或OFF区域。
另外,也可如下构成本技术。
(1)一种控制设备,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成使显示单元的显示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转换,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与利用成像单元获得的电路到电路(EE)图像具有预定关系的第一种类的图像,和与第一种类的图像不同的第二种类的图像,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不显示第一种类的图像,而是显示第二种类的图像;和
电源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
(2)按照(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电源控制单元按照设定成对应于显示单元的屏幕中的显示区域的第一区域,和布置在所述屏幕中的第一种类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
(3)按照(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第一种类的图像未被包含在第一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不向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供电。
(4)按照(3)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区域是包括显示区域的区域。
(5)按照(3)或(4)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在第一种类的图像未被包含在第一区域中的状态下,过去预定时间时,电源控制单元终止向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的供电。
(6)按照(3)-(5)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至少一部分的第一种类的图像被包含在设定成对应于显示区域的第二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向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供电。
(7)按照(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区域是包括第二区域的区域。
(8)按照(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区域是和第二区域相同的区域。
(9)按照(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至少一部分的第一种类的图像被包含在第一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向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供电。
(10)按照(2)-(9)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
其中所述屏幕包括重叠地显示的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和
其中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中,分别设定第一区域。
(11)按照(10)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第二屏幕被第一屏幕遮蔽,并且第一屏幕包括显示区域时,第二屏幕中的第一区域被设定成对应于第一屏幕的显示区域。
(12)按照(1)-(11)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发生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并且过去预定时间时,电源控制单元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
(13)按照(1)-(12)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种类的图像包括EE图像,作为EE图像的替换物显示的图像,或者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
(14)按照(13)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种类的图像包括就摄影时间、摄影位置和被摄对象至少之一来说,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
(15)按照(13)或(14)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在未向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供电的状态下,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再现图像具有与在预定时间内获得的EE图像共同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开始向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供电。
(16)按照(13)-(15)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种类的图像包括利用多个成像单元获得的多个EE图像。
(17)按照(13)-(16)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种类的图像包括对其以不同的状态,显示利用单个成像单元获得的图像的多个EE图像。
(18)按照(1)-(17)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还包括:
配置成获得用户的操作输入的输入处理单元,
其中电源控制单元
当对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的供电按照操作输入终止时,改变包含在成像单元中的收纳式透镜的收纳状态,和
当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对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的供电终止时,不改变所述收纳状态。
(19)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使显示单元的显示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转换,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与利用成像单元获得的电路到电路(EE)图像具有预定关系的第一种类的图像,和与第一种类的图像不同的第二种类的图像,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不显示第一种类的图像,而是显示第二种类的图像;和
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
(20)一种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实现:
使显示单元的显示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转换的功能,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与利用成像单元获得的电路到电路(EE)图像具有预定关系的第一种类的图像,和与第一种类的图像不同的第二种类的图像,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不显示第一种类的图像,而是显示第二种类的图像;和
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的功能。
附图标记列表
10 系统
100 成像设备
200 显示设备
300 图像存储设备
110 镜筒
135 成像单元
203 电源控制单元
205 计算单元
211 输入单元
213 输入处理单元
215 显示控制单元
217 显示单元
301 非易失性存储单元

Claims (21)

1.一种控制设备,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用户在显示单元上进行的滑动操作使显示单元的显示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转换,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与通过成像单元获得的电路到电路EE图像具有预定关系的第一种类的图像,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不显示第一种类的图像,而是显示与第一种类的图像不同的第二种类的图像;和
电源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
其中,当预定比例或者更高比例的第一种类的图像未被遮蔽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其中所述比例是所述第一种类的图像的面积与所述显示单元的面积之间的比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对成像单元的供电功率比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对成像单元的供电功率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当由于第二种类的图像的缩小,一部分的第一种类的图像未被遮蔽,从而第一种类的图像被包含在显示区域中时,显示控制单元使显示单元的显示从第二显示模式转换为第一显示模式。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电源控制单元根据对应于显示单元的画面中的显示区域而设定的第一区域与布置在所述画面中的第一种类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第一种类的图像未被包含在第一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不向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供电。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区域是包括所述显示区域的区域。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在第一种类的图像未被包含在第一区域中的状态下过去了预定时间时,电源控制单元终止向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的供电。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第一种类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被包含在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而设定的第二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向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供电。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区域是包括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区域是与第二区域相同的区域。
11.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第一种类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被包含在第一区域中时,电源控制单元向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供电。
12.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设备,
其中所述画面包括重叠地显示的第一画面和第二画面,和
其中在第一画面和第二画面中,分别设定第一区域。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第二画面被第一画面遮蔽并且第一画面包括所述显示区域时,第二画面中的第一区域被对应于第一画面的所述显示区域而设定。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发生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并且过去了预定时间时,电源控制单元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种类的图像包括EE图像、作为EE图像的替换物显示的图像、或者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种类的图像包括就摄影时间、摄影位置以及被摄对象中的至少一个来说,与EE图像具有共同属性的再现图像。
17.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当在未向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供电的状态下,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再现图像具有与在预定时间内获得的EE图像共同的属性时,电源控制单元开始向成像单元的所述预定部分供电。
18.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种类的图像包括通过多个成像单元获得的多个EE图像。
19.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种类的图像包括以不同的状态显示通过单个成像单元获得的图像的多个EE图像。
2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还包括:
被配置成获得用户的操作输入的输入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电源控制单元
当对成像单元的预定部分的供电根据操作输入而终止时,改变包含在成像单元中的收纳式透镜的收纳状态,并且
当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对成像单元的所述预定部分的供电终止时,不改变所述收纳状态。
2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显示单元上进行的滑动操作使显示单元的显示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转换,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与通过成像单元获得的电路到电路EE图像具有预定关系的第一种类的图像,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不显示第一种类的图像,而是显示与第一种类的图像不同的第二种类的图像;和
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的转换中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
其中,当预定比例或者更高比例的第一种类的图像未被遮蔽时,控制对成像单元的供电,其中所述比例是所述第一种类的图像的面积与所述显示单元的面积之间的比例。
CN201810020440.1A 2012-06-11 2013-03-11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Active CN1079426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1855 2012-06-11
JP2012-131855 2012-06-11
CN201380029421.0A CN104620568B (zh) 2012-06-11 2013-03-11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9421.0A Division CN104620568B (zh) 2012-06-11 2013-03-11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2607A CN107942607A (zh) 2018-04-20
CN107942607B true CN107942607B (zh) 2020-10-16

Family

ID=4975793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9421.0A Active CN104620568B (zh) 2012-06-11 2013-03-11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CN201810020478.9A Active CN108055469B (zh) 2012-06-11 2013-03-11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CN201810020440.1A Active CN107942607B (zh) 2012-06-11 2013-03-11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9421.0A Active CN104620568B (zh) 2012-06-11 2013-03-11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CN201810020478.9A Active CN108055469B (zh) 2012-06-11 2013-03-11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9826165B2 (zh)
EP (3) EP4171052A1 (zh)
JP (2) JP5975101B2 (zh)
CN (3) CN104620568B (zh)
WO (1) WO20131870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0568B (zh) * 2012-06-11 2018-02-09 索尼公司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KR101932086B1 (ko) * 2012-09-28 2019-03-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카메라 제어 방법 및 휴대 장치
JP6558088B2 (ja) * 2015-06-12 2019-08-14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撮影制御装置及び撮影制御方法
KR20170013555A (ko) 2015-07-28 2017-0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1868354B2 (en) * 2015-09-23 2024-01-0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a user-initiated query with a context-based response
WO2019131935A1 (ja) * 2017-12-27 2019-07-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撮像装置、像ぶれ補正方法、及び像ぶれ補正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806A (zh) * 2005-12-27 2007-07-04 索尼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控制方法
CN101656834A (zh) * 2008-08-22 2010-02-24 佳能株式会社 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控制方法
CN101959021A (zh) * 2004-05-13 2011-01-26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图像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1401A (ja) * 1991-02-20 1995-08-29 Ricoh Co Ltd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US6025827A (en) * 1994-04-07 2000-02-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gital image capture control
JP4235300B2 (ja) * 1999-01-14 2009-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US20030142228A1 (en) * 2002-01-25 2003-07-31 Matthew Flac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and rapid response in a digital imaging device
JP4095383B2 (ja) * 2002-09-04 2008-06-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4193485B2 (ja) * 2002-12-18 2008-12-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5328242A (ja) 2004-05-13 2005-11-24 Sony Corp 撮像装置、画面表示方法および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5055685B2 (ja) * 2004-05-13 2012-10-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画面表示方法および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4572583B2 (ja) * 2004-05-31 2010-11-0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1305415B (zh) 2005-11-16 2011-06-22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4687451B2 (ja) * 2005-12-27 2011-05-2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スルー画像表示方法
JP2007180672A (ja) * 2005-12-27 2007-07-12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8311724A (ja) 2007-06-12 2008-12-25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150427B2 (ja) * 2008-09-17 2013-02-20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認識処理装置及び情報認識処理方法
JP2010226237A (ja) 2009-03-19 2010-10-07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840488B2 (ja) * 2009-08-20 2011-12-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画面表示方法および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5436975B2 (ja) * 2009-08-21 2014-03-05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カメラ、カメラの表示制御方法、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US9383916B2 (en) * 2009-09-30 2016-07-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image presentation
JP5800501B2 (ja) * 2010-03-12 2015-10-28 任天堂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11205573A (ja) * 2010-03-26 2011-10-13 Sony Corp 制御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83465B1 (ja) 2010-03-26 2011-09-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5212535B2 (ja) * 2011-12-05 2013-06-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面表示装置および画面表示方法
US9189852B2 (en) * 2012-02-02 2015-11-17 Google Inc. Method for manually aligning two digital images on mobile devices
US9232145B2 (en) * 2012-04-24 2016-01-05 Lenovo (Beijing) Co., Lt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CN104620568B (zh) * 2012-06-11 2018-02-09 索尼公司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JP6125467B2 (ja) * 2014-06-16 2017-05-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注文受付機とその作動方法および作動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9021A (zh) * 2004-05-13 2011-01-26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图像显示方法
CN1992806A (zh) * 2005-12-27 2007-07-04 索尼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控制方法
CN101656834A (zh) * 2008-08-22 2010-02-24 佳能株式会社 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0568B (zh) 2018-02-09
CN107942607A (zh) 2018-04-20
US10992863B2 (en) 2021-04-27
US20210195105A1 (en) 2021-06-24
JP6160750B2 (ja) 2017-07-12
CN108055469A (zh) 2018-05-18
EP2860959B1 (en) 2019-10-02
WO2013187094A1 (ja) 2013-12-19
US9826165B2 (en) 2017-11-21
US20180176469A1 (en) 2018-06-21
EP3352447A1 (en) 2018-07-25
EP2860959A1 (en) 2015-04-15
EP4171052A1 (en) 2023-04-26
US20170126974A1 (en) 2017-05-04
JP5975101B2 (ja) 2016-08-23
CN108055469B (zh) 2020-07-31
US11622075B2 (en) 2023-04-04
US20150326787A1 (en) 2015-11-12
US9930256B2 (en) 2018-03-27
EP2860959A4 (en) 2016-02-24
JPWO2013187094A1 (ja) 2016-02-04
CN104620568A (zh) 2015-05-13
JP2016181942A (ja) 2016-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2607B (zh)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US10057482B2 (en) Electronic camera,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mage display program
US11616904B2 (en) User interfac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P4207742A1 (en) Photography method, photograph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40031668A1 (en) Photographing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dium
JP2007194819A (ja) カメラ装置、及び撮影条件設定方法
US20150301785A1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15484385B (zh) 一种视频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484386B (zh) 一种视频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04009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