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4114B -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4114B
CN107924114B CN201680048547.6A CN201680048547A CN107924114B CN 107924114 B CN107924114 B CN 107924114B CN 201680048547 A CN201680048547 A CN 201680048547A CN 107924114 B CN107924114 B CN 107924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detection result
acceleration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85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4114A (zh
Inventor
佐藤礼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24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4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4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41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53Intensity control of illuminating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6Security or safety means in lamp hou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53Means for automatic focusing, e.g. to compensate thermal effe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ject the image of a two-dimensional display, such as an array of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or a C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Convergence or focus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09G2330/022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in absence of operation, e.g. no data being entered during a predetermined tim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4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6Use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isplay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2Detection of presence or absence of input display information or of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a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较有利的方面中根据使用状况来控制与视频的投影相关的操作的信息处理设备。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含: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其中第一检测结果指示关于通过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上而使显示信息被显示的投影单元的位置和取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并且第二检测结果指示投影单元与投影平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来控制投影单元的操作。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投影仪(投影显示设备)作为通过将视频投影到例如屏幕等投影平面上来显示信息的显示设备已长期为人所知。此外,随着各种装置的小型化,将投影仪自身小型化也变得可能,并且明确地说,近年来,便携式投影仪也正在被研究。
此外,在上述投影仪中,也已提出能够根据操作状况来自动控制用于将视频投影的光源的投影仪。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在不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情况下自动关断光源的投影仪的实例。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08-185815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投影仪(如上文所述的投影仪)的使用情形,可预期会发生如下情况:用户调整投影仪自身的位置和取向,并且因此调整显示模式,例如,由投影仪投影的视频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焦点的位置。在这些状况下,投影仪未必限于静止状态,并且自动关断光源并停止将视频投影的控制未必是优选的。
因此,本公开提出能够在较有利的方面中根据使用状况来控制与视频的投影相关的操作的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含: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其中第一检测结果指示关于通过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上而使显示信息被显示的投影单元的位置和取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并且第二检测结果指示投影单元与投影平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来控制投影单元的操作。
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含: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其中第一检测结果指示关于通过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上而使显示信息被显示的投影单元的位置和取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并且第二检测结果指示投影单元与投影平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通过处理器而基于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来控制投影单元的操作。
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动作的程序: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其中第一检测结果指示关于通过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上而使显示信息被显示的投影单元的位置和取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并且第二检测结果指示投影单元与投影平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基于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来控制投影单元的操作。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公开,如上所述,提供能够在较有利的方面中根据使用状况来控制与视频的投影相关的操作的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应注意,上文所述的效果未必是限制性的。与上述效果一起或替代上述效果,可实现本说明书所述的效果中的任一个或可从本说明书领会的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2是用于解释包含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系统的配置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3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能配置的实例的框图。
图4是用于解释取决于关于信息处理设备的状态的确定结果的控制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5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整体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6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状态确定/光量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7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对焦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8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进行的状态确定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解释用于输出第一加速度的信号处理单元的配置的实例的图式。
图10是用于解释用于输出第二加速度的信号处理单元的配置的实例的图式。
图11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进行的状态确定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2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检测信息处理设备的倾斜度的改变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3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检测信息处理设备的倾斜度的改变量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4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掉落检测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5是图示用于确定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是否处于拾取状态下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解释根据修改例1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17是用于解释根据修改例2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18是用于解释根据修改例2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19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示范性硬件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应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以相同附图标记来表示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并且省去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解释。
下文中,将按以下次序进行描述。
1.示意性配置
2.示范性系统配置
3.功能配置
4.处理
5.修改例
5.1.修改例1:将水平平面视为投影平面的情况的实例
5.2.修改例2:相对于投影平面而检测到用户操作的情况下的模式的实例
5.3.修改例3:用于减少电力消耗的控制的实例
5.4.修改例4:取决于操作环境的控制的实例
5.5.修改例5:在控制多个投影单元的情况下的操作的实例
6.硬件配置
7.总结
<1.示意性配置>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示意性配置的实例。图1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示意性配置的实例的说明图。
如图1所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包含一种配置(下文中在一些情况下称为“投影单元11”),其中所述配置对应于所谓的投影显示设备(投影仪)并且通过将要呈现的显示信息投影到指定投影平面上而向用户呈现显示信息。例如,在图1所图示的实例中,投影单元11被配置为所谓的单焦点投影仪,其中所述单焦点投影仪通过将在大致上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墙壁表面视为投影平面90并在大致上水平的方向上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90上而向用户呈现显示信息。应注意,在下文描述中,在一些情况下,信息(即,显示信息)被投影单元11投影的区域将被称为“投影区域R10”。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被配置成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 (例如,加速度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其自身的位置和取向的改变(换句话说,投影单元11的位置和取向的改变)。通过使用此配置,信息处理设备10能够检测用户所作出的动作,例如,调整信息处理设备10的放置位置和投影方向、调整信息处理设备10的姿态以及拾取信息处理设备10。
应注意,信息处理设备10被配置成能够针对相互正交的三个轴线方向 (例如,x轴、y轴和z轴的相应方向)检测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因此,在下文描述中,在信息处理设备10如图1所图示在大致上水平的方向上将视频投影到墙壁表面的姿态中,对应于基于绝对位置的水平方向的相对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相对方向被视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并且,在如图1所图示的姿态中,对应于基于绝对位置的垂直方向的相对于信息处理设备10 的相对方向被描述为z轴方向。
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被配置成能够检测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 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作为非具体实例,信息处理设备10包含能够测量距离的所谓的距离测量传感器(例如,立体图像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并且测量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通过使用此配置,在自身的位置或取向改变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变得能够辨认出投影单元 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改变(例如,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其中所述位置关系的改变对应于位置或取向的改变。
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各种信息的检测结果而辨认出用户对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使用状况。应注意,信息处理设备 10的所辨认出的使用状况的实例可包含用户携载信息处理设备10以移动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况、用户调整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位置和取向以调整所投影的视频的位置和大小的状况,等等。随后,根据自身的所辨认出的使用状况,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执行投影单元11的操作的控制,例如,来自用于将视频投影的光源的光量的控制或用于将视频投影到投影平面90 的焦点位置的控制(所谓的自动对焦(AF)控制)。应注意,稍后将独立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所进行的操作的细节。
上文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示意性配置的实例。
<2.示范性系统配置>
接着,将描述包含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系统的配置的实例。例如,图2是用于解释包含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系统的配置的实例的说明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从不同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外部设备 (例如,个人计算机(PC)或服务器)获取将投影的显示信息。例如,信息处理设备10可从由所谓的电缆连接或通过例如局域网(LAN)等有线网络连接的外部设备93 获取将投影的显示信息,如图2中附图标记N1所指示。
并且,作为另一实例,信息处理设备10可从基于例如蓝牙TM、低功耗蓝牙(BLE)或无线保真(Wi-FiTM)等标准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外部设备获取将投影的显示信息。例如,在图2所图示的实例中,信息处理设备10 设有无线通信装置,并且被配置成能够作为主站(例如,所谓的Wi-Fi接入点(AP))操作。应注意,在图2中,附图标记N2示意性地图示信息处理设备10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范围。
在图2所图示的实例中,信息处理设备10被配置成能够通过无线网络与存在于通信范围N2内的外部设备93(例如,设有无线通信装置的PC) 以及无线通信终端95(例如,智能电话或平板)通信。在此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通过无线网络从存在于通信范围N2内的外部设备93以及无线通信终端95获取将投影的显示信息。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的各种操作也可通过无线网络由存在于通信范围N2内的外部设备93以及无线通信终端95控制。在此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足以获取指示通过外部设备 93或无线通信终端95输入的用户操作的内容的控制信息,并例如基于所获取的控制信息来执行各种处理。
上文参照图2描述包含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系统的配置的实例。
<3.功能配置>
接着,将参照图3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功能配置的实例。图3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功能配置的实例的框图。
如图3所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包含投影单元11、检测单元12、距离测量单元13、通信单元14、视频输入单元15和控制单元 16。
投影单元11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6的控制而将要呈现的显示信息作为视频投影到投影平面90上。投影单元11包含例如照明单元111、偏振分离元件113、灯泡115和投影透镜117。
照明单元111通过偏振分离元件113而将照明光L1朝向灯泡115发射。应注意,如果照明单元111包含能够发射可见光的光源,那么配置不特定受限制。应注意,照明单元111中所包含的光源可包含激光光源,例如,蓝光激光、绿光激光和红光激光。并且,作为另一实例,照明单元111中所包含的光源也可包含发光二极管(LED)。
灯泡115可包含反射性液晶元件,例如,硅上液晶(LCOS)。灯泡115 例如基于视频数据而调制照明光L1中所包含的第一偏振分量(例如,稍后描述的s偏振分量Ls1)。灯泡115所偏振的光的偏振状态旋转,并且所述光变成第二偏振分量(例如,稍后描述的p偏振分量Lp1)。此调制光通过偏振分离元件15朝向投影透镜117发射。应注意,灯泡115也能够通过受到控制以使入射光(s偏振分量Ls1)在未变偏振状态下返回到偏振分离元件15而显示黑色。例如,灯泡115的有效区域的表面形状是长方形的。
投影透镜117是用于使从灯泡115入射的光(视频光L2)通过偏振分离元件113投影到投影平面90上的光学元件。例如,投影透镜117也可被配置为具有0.38或更小的投射比的超短焦透镜。本文中,投射比被表达为 L/H,其中L是从投影透镜117到投影平面90的距离,并且H是投影区域 R10的宽度。
此外,通过使投影透镜117中所包含的光学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基于来自稍后描述的控制单元16的控制沿着投影透镜117的光轴方向驱动,投影透镜117可被配置成能够控制从投影透镜117投影的视频的焦点位置。
偏振分离元件113将入射光分离为第一偏振分量(例如,s偏振分量) 和第二偏振分量(例如,p偏振分量),并且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发射每一偏振分量。偏振分离元件113例如包含偏振分束器(PBS),并且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反射第一偏振分量,并且还选择性地透射第二偏振分量。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将偏振分束器作为偏振分离元件113应用的情况作为实例来描述,但这不限制偏振分离元件113的配置。作为具体实例,偏振分离元件 113也可包含线栅。在此情况下,特性不同于偏振分束器,并且在入射光中, p偏振分量作为第一偏振分量而被选择性地反射,而s偏振分量作为第二偏振分量而被选择性地透射。
偏振分离元件113通过反射来自照明单元111的照明光L1的第一偏振分量(s偏振分量Ls1)而将第一偏振分量(s偏振分量Ls1)朝向灯泡115 导引。应注意,此时,因为偏振分离元件113透射照明光L1的第二偏振分量(p偏振分量Lp1),所以第二偏振分量(p偏振分量Lp1)未被导引到灯泡115。并且,偏振分离元件113通过透射来自灯泡115的调制光的第二偏振分量(p偏振分量Lp2)而将第二偏振分量(p偏振分量Lp2)导引到投影透镜117。通过此布置,视频由投影单元11投影。
检测单元12被配置成包含各种传感器,并且检查信息处理设备10的外壳(或投影单元11)的位置和取向的改变。应注意,在下文描述中,在一些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的外壳或投影单元11的位置和取向可简称为“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位置和取向”。
检测单元12可例如包含用于检测施加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检测施加到检测加速度目标(例如,信息处理设备10)的相对加速度(例如,通过移动目标而施加的加速度) 以及在基于绝对位置的垂直方向上指向的重力加速度(1G)的传感器被描述为作为加速度传感器来应用。更具体来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在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指向的重力加速度(1G)。并且例如在信息处理设备10坠落的状况下,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在垂直向下方向上指向的小于1G的加速度(在自由坠落期间,检测到约0G)。并且,例如,当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拾取状态下时,即,当信息处理设备10在基于绝对位置的垂直方向(下文中在一些情况下也称为“垂直向上方向”)上向上移动时,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在垂直方向上指向的大于重力加速度1G的加速度。应注意,在下文描述中,明确地说,在明确指示在垂直方向上向上的情况下,将在一些情况下使用术语“垂直向上方向”。类似地,在明确指示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的情况下,将在一些情况下使用术语“垂直向下方向”。
应注意,在下文描述中,为了较好地阐明信息处理设备10,简单地陈述“加速度”而不是陈述“重力加速度”的情况被视为指示施加到指定目标 (例如,信息处理设备10)的相对加速度(例如,通过移动目标而施加的加速度)。
此外,检测单元12也可包含用于检测信息处理设备10的取向的角速度传感器。
检测单元12将指示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位置(例如,加速度)和取向的检测结果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16。
距离测量单元13是用于检测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配置的实例。距离测量单元13包含距离测量传感器,例如,立体图像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距离测量单元13检测投影平面90,并测量(检测)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应注意,如果投影单元 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可被检测到,那么由距离测量单元13 检测的信息未必仅限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作为具体实例,距离测量单元13也可检测例如投影单元11相对于投影平面90的相对取向,例如,投影单元11的投影方向相对于投影平面的倾斜度或投影单元11在将投影方向视为轴线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投影平面的倾斜度(换句话说,扭转方向上的倾斜度)。应注意,在下文描述中,距离测量单元13 被描述为将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作为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来检测。
距离测量单元13将指示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 的测量结果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16。
通信单元14是信息处理设备10中的每一部件(例如,控制单元16) 借以通过网络与外部设备通信的通信接口。网络可例如包含因特网、专用线路、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等。此外,网络可被配置为无线网络,并且也可配置为有线网络。换句话说,如果网络将不同设备相互连接,那么模式不特定受限制。应注意,在下文描述中,在信息处理设备10中的每一部件与通过网络连接的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或接收信息的情况下,信息的传输和接收被视为通过通信单元14进行,即使在未给出特定描述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视频输入单元15例如是信息处理设备10中的每一部件(例如,控制单元16)借以从通过电缆连接的外部设备接收将投影的显示信息的数据的接口。视频输入单元15可包含能够连接基于例如视频图形阵列(VGA)、数字视频接口(DVI)或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TM)等标准的电缆的接口(例如,连接端口)。应注意,在下文描述中,在信息处理设备10中的每一部件与通过电缆连接的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或接收信息的情况下,信息的传输和接收被视为通过视频输入单元15进行,即使在未给出特定描述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控制单元16是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10中的每一部件的操作的配置。如图3所图示,控制单元16包含例如输出控制单元161、确定单元163、光量控制单元165和对焦控制单元167。
输出控制单元161是用于控制投影单元11的操作以使得将投影的显示信息从投影单元11投影的配置。输出控制单元161例如从通过电缆连接的外部设备获取将投影的显示信息的数据。并且,作为另一实例,输出控制单元161可从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的外部设备获取将投影的显示信息的数据。
输出控制单元161例如导致灯泡115基于将投影的显示信息的数据而调制来自照明单元111的照明光L1,因此导致投影单元11将其中呈现了显示信息的视频投影。此外,此时,输出控制单元161也可导致稍后描述的光量控制单元165控制照明单元111的光量,并且因此控制从投影单元11投影的视频的亮度。此外,输出控制单元161也可导致稍后描述的对焦控制单元 167控制视频的焦点位置。
光量控制单元165是用于控制从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L1的量的配置。例如,光量控制单元165基于来自输出控制单元161的指令而控制照明光L1的量。此外,光量控制单元165也可基于稍后描述的确定单元163 所进行的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的确定结果来控制照明光L1的量。应注意,稍后将结合确定单元163的描述来独立描述与根据确定单元163 所进行的确定结果的照明光L1的量的控制相关的操作的细节。
对焦控制单元167沿着投影透镜117的光轴方向而确定投影透镜117 中所包含的光学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因此控制从投影透镜117投影的水平的焦点位置(例如,执行AF控制)。例如,对焦控制单元167也可基于来自输出控制单元161的指令而控制焦点位置。此外,对焦控制单元167 也可基于稍后描述的确定单元163所进行的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的确定结果来控制焦点位置。应注意,稍后将结合确定单元163的描述来独立描述与根据确定单元163所进行的确定结果的焦点位置的控制相关的操作的细节。
确定单元163从检测单元12获取指示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位置(例如,加速度)和取向的检测结果的信息。并且,确定单元163从距离测量单元13获取指示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的信息。应注意,在下文描述中,在一些情况下,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位置(例如,加速度)的检测结果以及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取向的检测结果将简称为“关于位置的检测结果”以及“关于取向的检测结果”。
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 的测量结果(检测结果)将简称为“关于距离的测量结果”。应注意,“关于位置的检测结果”以及“关于取向的检测结果”对应于“第一检测结果”的实例。并且,“关于距离的检测结果”对应于“第二检测结果”的实例。
基于所获取的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确定单元163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或状况(下文中在一些情况下统称为“信息处理设备10 的状态”),例如,用户对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使用状况。作为具体实例,确定单元163基于施加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加速度的量值以及投影单元11 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的改变的量值来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下文中在一些情况下称为“移动状态”)下。随后,确定单元163将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的确定结果输出到光量控制单元 165和对焦控制单元167。通过此布置,光量控制单元165变得能够根据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的确定结果来控制从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 L1的量。类似地,对焦控制单元167变得能够根据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的确定结果来控制从投影透镜117投影的视频的焦点位置(例如,执行 AF控制)。
例如,图4是用于解释根据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的确定结果的控制的实例的说明图,并且图示与照明光L1的量的控制相关的操作的实例。例如,在图4所图示的实例中,确定单元163通过将加速度分类为“大”、“中等”和“小”三个阶段而估计施加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加速度的量值。此外,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确定单元163估计距离是否可被测量,并且在可被测量的情况下,确定单元163将距离R11 的改变估计为“大”或“小”。应注意,距离R11不可被测量的状态对应于充当距离测量目标的主体(例如,例如投影平面90等实际物体)不存在于距离测量单元13的检测范围内的状态。随后,确定单元163基于对应于加速度的估计值以及对应于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的估计值来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
作为具体实例,在加速度“大”的情况下,确定单元163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移动状态下,例如,处于用户拾取并携载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下,或处于信息处理设备10从放置信息处理设备10的支架坠落的状态下。以此方式,在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移动状态(即,处于运动中的状况下) 的情况下,假设用户没有故意导致信息处理设备10将视频投影。出于此原因,在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移动状态下的情况下,光量控制单元165 降低从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L1的量,或关断照明单元111(即,限制照明光L1的量)。应注意,降低照明光L1的量还是关断照明单元111可例如根据所应用的法则等来预先设定,或基于用户操作来选择性地切换。
在加速度“小”的情况下,确定单元163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静止状态下。以此方式,在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静止状态并且信息处理设备10正将视频投影的状况下,光量控制单元165维持照明单元111的开启状态。应注意,即使在信息处理设备10正将视频投影的状况下,可也预期会发生信息处理设备10根据周围环境而略微振动等的情况。出于此原因,建议决定用于确定加速度“小”以使得从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L1的量即使在发生略微振动的情况下也不受限制的阈值(换句话说,建议提供死区)。
在加速度“中等”的情况下,确定单元163根据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而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下。具体来说,在加速度“中等”并且距离R11的改变“小”的情况下,可假设用户正调整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位置和取向以因此调整显示模式,例如,所投影的视频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焦点的位置。出于此原因,在此情况下,确定单元163可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静止状态下。此外,基于确定结果,光量控制单元165也可维持照明单元111的开启状态。并且,作为另一实例,在这些状况下,确定单元163可与静止状态进行区分,并且确定用户正调整视频的显示模式的状态。在此情况下,例如,光量控制单元 165也可将照明光L1的量限制在可区分投影到投影平面90上的视频的范围中。换句话说,在此情况下,光量控制单元165将照明光L1的量限制在限制量小于移动状态的情况的范围内。
并且,在加速度“中等”并且距离R11的改变“大”的情况下,可假设相比在所投影的视频的显示模式被调整的状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位置和取向已较大幅地改变。出于此原因,在图4所图示的实例中,确定单元 163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移动状态下。此外,基于确定结果,光量控制单元165限制从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L1的量。
并且,加速度“中等”并且距离R11不可被测量的状态对应于未检测到投影平面90的状态,并且可假设通过将视频投影而向用户呈现显示信息是困难的。出于此原因,在图4所图示的实例中,确定单元163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移动状态下。此外,基于确定结果,光量控制单元165限制从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L1的量。
应注意,在图4所图示的实例中,确定单元163通过将加速度分类为“大”、“中等”和“小”三个阶段而估计施加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加速度的量值,但确定单元163未必限于相同方面。作为具体实例,在加速度在图 4所图示的实例中“中等”或更大的情况(即,加速度“中等”和“大”的情况)下,确定单元163可将加速度视为“中等”,并且因此将加速度分类为“中等”和“小”两个阶段。
此外,在检测到在具体方向上指向的加速度的情况下,确定单元163 也可控制从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L1的量。例如,在用户拾取信息处理设备10以移动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况下,检测到大于在垂直方向上指向的重力加速度(1G)的加速度。出于此原因,在垂直方向上指向的加速度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单元163可确定用户已拾取信息处理设备10,并且限制从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L1的量。并且,作为另一实例,也可预期会发生信息处理设备10从支架等坠落的情况。出于此原因,在基于在垂直方向上指向的加速度的改变辨认出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坠落状态下的情况下,确定单元163可限制照明光L1的量。
此外,在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频繁改变的状况下,例如,在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移动状态下的情况下,或在用户正调整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位置和取向的情况下,如果每次距离R11改变,AF功能便操作,那么所投影的视频的显示模式(例如,所投影的大小)将频繁改变,这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是不良的。出于此原因,基于来自确定单元163的通知,对焦控制单元167可在加速度保持在“小”状态下并且距离R11 的改变保持在“小”状态(例如,静止状态)下持续指定时段或更多的情况下执行AF控制。
此外,也预期会发生信息处理设备10通过附加到指定踏板来使用的状况,并且在信息处理设备10放置在踏板上的状况下,在一些情况下,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保持在指定距离。出于此原因,例如,在信息处理设备10通过关断照明单元111而停止视频的投影并通过再次开启照明单元111而恢复视频的投影的情况下,如果焦点位置每次通过AF控制等来控制,那么所投影的视频的显示模式(例如,所投影的大小)将改变,而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是不良的。出于此原因,对焦控制单元167可在执行 AF控制的情况下记录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并且在所记录的距离R11 与新检测的距离R11之间的差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时,对焦控制单元167 可根据关于距离R11的改变的确定结果而执行AF控制。
此外,在限制从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L1的量之后辨认出静止状态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将照明单元111切换回开启状态(即,增大照明光L1的限制量)。
应注意,在将照明单元111从照明光L1的量有限的状态切换回开启状态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不突然增大照明光L1的量,而是改为历经指定时间逐渐增大照明光L1的量。通过此控制,即使在用户在随着照明单元111的关断而注视投影单元11的生产状况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用户的脸部被具有高亮度的照明光L1照射的情形。
并且,作为另一实例,在照明光L1的量有限的状态下,信息处理设备 10可仅在从用户接收到明确操作的情况下将照明单元111切换回开启状态。应注意,希望在此情况下来自用户的操作是使用户能够更明确地指示信息处理设备10将照明单元111切换回开启状态的操作,例如,开关操作或按钮操作。出于此原因,稍微比其它操作复杂的操作例如可被设定为所述操作。
应注意,上文所述的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的确定相关的处理以及与基于确定结果的各种控制相关的处理仅是一个实例,并且所述处理未必限于上述实例。出于此原因,稍后将独立描述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的确定相关的处理以及与基于确定结果的各种控制相关的处理的另一实例。
并且,图3所图示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配置仅是一个实例,并且信息处理设备10未必限于相同配置。作为具体实例,投影单元11、检测单元12 和距离测量单元13也可设置在信息处理设备10外部。并且,控制单元16 的配置的至少一部分可设置在不同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外部设备(例如,通过网络连接的服务器)中。
上文参照图3和图4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功能配置的实例。
<4.处理>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所进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很顺利,其中特别着重于控制单元16的操作。
[总体处理流程]
首先,将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总体处理流程的实例。图5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所进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并且图示信息处理设备10的总体处理流程的实例。
(步骤S101)
当启动时,信息处理设备10首先执行用于实现各种功能(例如,视频的投影和各种信息的检测(例如,加速度检测和距离测量))的装置初始化处理。
(步骤S103)
在完成初始化处理之后,信息处理设备10开始与投影平面90的检测以及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相关的处理。应注意,在一些情况下,与其它状态(例如,加速度)的检测相关的处理相比,信息处理设备10(距离测量单元13)所进行的与距离R11的测量相关的处理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出于此原因,在本说明书中,信息处理设备10被描述为在执行与距离R11的测量相关的处理的同时并行地执行其它处理。
应注意,虽然稍后详细描述,但信息处理设备10连续并重复执行与距离R11的测量相关的处理,并且将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记录在可由自身读取的存储区域中。出于此原因,在已完成与距离R11的测量相关的处理一次或更多次的状况下,在步骤S103中所指示的时序,至少将先前获取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记录在存储区域中。
(步骤S105)
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通过检测单元12而获取关于加速度和角速度的检测结果,作为指示自身(或投影单元11)的位置和取向的改变的信息。
(步骤S120)
随后,基于关于加速度和角速度的检测结果以及此时获取的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信息处理设备10执行与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的状态确定(例如,是否是静止状态的确定) 以及基于状态确定的从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L1的量的控制相关的处理。
应注意,此时,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尚未获取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作为具体实例,当第一次测量距离 R11时(即,在尚未完成与距离R11的测量相关的处理的情况下),以及在距离R11先前被测量时投影平面90未被检测到(投影平面90不存在于检测范围内)的情况下,尚未获取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在这些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辨认出距离R11的测量无法获得的状况,并且执行与状态确定相关的处理。应注意,稍后将独立描述关于与步骤S120相关的处理的细节。
(步骤S107、S109)
在完成照明光L1的量的控制之后,信息处理设备10备用持续指定时段。在此时段期间,完成始于步骤S103的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相关的处理(S107)。随后,信息处理设备10获取距离测量单元13所进行的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
(步骤S140)
接着,基于关于自身的状态的确定结果以及此时获取的关于投影单元 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信息处理设备10执行与从投影透镜117投影的视频的焦点位置的控制相关的处理。应注意,稍后将独立描述关于与步骤S140相关的处理的细节。
(步骤S111)
随后,信息处理设备10连续根据步骤S103到S140而执行所述一系列处理,直到被指示结束所述一系列处理为止(S111,否)。通过此布置,连续更新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位置和取向的检测结果以及关于投影单元11 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并且基于所更新的结果,执行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的确定、照明光L1的量的控制以及焦点位置的控制相关的相应处理。随后,如果例如通过操作单元(例如,电力开关)从用户接收到结束所述一系列处理的指令(S111,是),那么信息处理设备10 结束根据步骤S103到S140的所述一系列处理的执行。
应注意,在信息处理设备10连续执行根据步骤S103到S140的所述一系列处理的情况下的执行时序不特定受限制。例如,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按指定时序的间隔来执行根据步骤S103到S140的所述一系列处理。并且,作为另一实例,信息处理设备10可与指定处理的执行协同(换句话说,与指定事件协同)执行根据步骤S103到S140的所述一系列处理。并且,作为另一实例,信息处理设备10可与指定状态的改变协同执行根据步骤S103 到S140的所述一系列处理。作为更具体实例,在随着自身的位置和取向的改变而检测加速度和角速度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与检测协同执行根据步骤S103到S140的所述一系列处理。
上文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总体处理流程的实例。
[状态确定/光量控制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6描述图5中以附图标记S120标记的状态确定/光量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实例。图6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并且图示状态确定/光量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实例。应注意,本文中的描述主要着重于照明光L1的量的控制,而信息处理设备 10的状态的确定(例如,是否是静止状态的确定)的细节稍后将被独立描述。
(步骤S200)
首先,信息处理设备10基于关于加速度和角速度的检测结果以及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检测结果而确定自身的状态。应注意,稍后将独立描述关于与步骤S200相关的处理的细节。
(步骤S123)
接着,在检测到自身的状态的改变的情况下(S121,是),信息处理设备10控制从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L1的量。例如,在确定自身处于移动状态下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限制来自照明单元111的照明光L1 的量。并且,在确定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维持照明单元111的开启状态。应注意,在确定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情况下,如果来自照明单元111的照明光L1的量有限,那么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将照明单元111切换回开启状态。
应注意,作为信息处理设备10所进行并且与取决于信息处理设备10 的状态的照明光L1的量的控制相关的更详细操作的实例,可列举上文例如参照图4所述的实例。也就是说,在加速度“小”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 10确定静止状态,并且维持照明单元111的开启状态。并且,在加速度“大”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移动状态,并且限制照明光L1的量。并且,在加速度“中等”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根据关于投影单元11 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检测结果而控制照明光L1的量。例如,在加速度“中等”并且距离R11的改变“小”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 确定静止状态,并且维持照明单元111的开启状态。另一方面,在加速度“中等”并且距离R11的改变“大”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移动状态,并且控制照明光L1的量。
应注意,在自身的状态的改变未被检测到的情况下,即,在类似于先前确定的状态持续进行的情况下(S121,否),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不执行与照明光L1的量的控制相关的处理(S123)。
上文参照图6描述图5中以附图标记S120标记的状态确定/光量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实例。
[对焦控制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7描述图5中以附图标记S140标记的对焦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实例。图7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并且图示对焦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实例。应注意,如较早参照图5所述,图7所图示的处理由信息处理设备10连续执行(例如,按指定时序的间隔)。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根据此时的状态而执行下文所述的各种处理。
(步骤S141)
首先,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的状态是否是静止状态、投影单元11 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是否已被成功测量以及从先前对焦控制(即,焦点位置的控制)开始的距离R11的改变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
(步骤S143、S145)
在步骤S141的状况未被满足的情况下(S141、否),信息处理设备10 确定处于距离R11的测量范围之外(换句话说,投影平面90未被检测到的状态)以及处于静止状态下中的至少一种是否适用(S143)。在处于距离R11 的测量范围之外或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情况下(S143,是),信息处理设备10 控制从投影透镜117投影的视频的焦点位置。此时,因为投影平面90未被检测到的状态可适用,所以信息处理设备10例如通过驱动投影透镜117中所包含的光学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来控制焦点位置或对焦在对应于最大投影距离的位置(S145)。应注意,在步骤S143的状况未被满足的情况下(S143,否),信息处理设备10不执行与焦点位置的控制相关的处理。
(步骤S147、S151)
在步骤S141中的状况得到满足的情况下(S141,是),信息处理设备 10接着确认对应于检测到距离R11的改变已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之后的状态的数据是否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可由信息处理设备10读取的存储区域) 中(S147)。应注意,所述数据例如包含指示关于改变之后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的信息以及指示距离R11被测量的时间的信息。本文中,在检测到距离R11的改变已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之后第一次进行确定的情况下,对应数据未被记录。出于此原因,在对应数据未被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的情况下(S147,否),信息处理设备10将指示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的信息以及指示距离R11被测量的时间的信息作为数据而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S151)。
(步骤S149、S151)
并且,在对应数据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的情况下(S147,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已作为数据而记录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与新测量的距离R11之间的差是否小于或等于阈值(S149)。应注意,在已记录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与新获取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之间的差超过阈值的情况下(S149,否),假设信息处理设备10的移动持续进行,并且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正大幅改变。出于此原因,在此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将指示新获取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的信息以及指示距离R11被测量的时间的信息作为新数据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 (S151)。
(步骤S153、S155)
随后,在已记录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与新获取的关于距离R11 的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S149,是),信息处理设备 10确定从作为数据而记录的时间(即,数据中所记录的距离R11被测量的) 起,指定时段是否已消逝(S153)。在从作为数据而记录的时间起,指定时段已消逝的情况下(S153,是),信息处理设备10基于作为数据而记录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或新获取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来控制从投影透镜117投影的视频的焦点位置(即,执行AF控制)。应注意,在此确定中,指定时段可例如被设定为约1000毫秒。
应注意,在从作为数据而记录的时间起,指定时段尚未消逝的情况下 (S153,否),信息处理设备10不执行焦点位置的控制。在此情况下,已记录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与新获取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阈值的状态此后继续,并且信息处理设备10在指定时段消逝之后执行焦点位置的控制。
如上所述,在从先前对焦控制开始的距离R11的改变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监视距离R11的改变,直到距离R11稳定化为止,并且在距离R11的稳定化之后,新执行对焦控制(AF控制)。
上文参照图7描述图5中以附图标记S140标记的对焦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实例。
[状态确定处理]
接着,将描述图6中以附图标记S200标记的状态确定处理的流程的实例。首先,将参照图8以描述如下处理的实例:假设信息处理设备10已限制来自照明单元111的照明光L1的量的情况,为了将照明单元111切换回开启状态,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下。图8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应注意,如较早参照图5和图6所述,图8所图示的处理由信息处理设备10连续执行(例如,按指定时序的间隔),并且各种状态的更新是根据所述处理的执行来进行。
(步骤S201、S203、S217)
首先,信息处理设备10基于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来确定距离R11的改变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具体来说,信息处理设备10比较先前作为数据存储在指定存储区域中的关于距离 R11的测量结果(即,过去测量结果)与新获取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并确定差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S201)。在先前记录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与新获取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小于阈值的情况下 (S201,否),信息处理设备10将新获取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作为数据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可由信息处理设备10读取的存储区域)中 (S203)。应注意,在此时间点,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并不静止的状态(换句话说,照明光L1的量有限的状态)(S217)。
此外,在第一次进行根据步骤S201的确定的情况下,对应数据,即,关于距离R11的先前测量结果未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即使在此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也将所获取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作为数据存储在指定存储区域中(S203),并且确定自身并不静止的状态(S217)。
(步骤S205、S207、S217)
并且,在先前记录的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与新获取的关于距离R11 的测量结果之间的差等于或大于阈值或距离R11的测量失败的情况下 (S201,是),信息处理设备10基于关于用于确定倾斜度的改变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来确认自身的倾斜度的改变的存在与否(S205)。应注意,稍后将独立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借以检测自身的倾斜度的改变的处理的实例。
在确定存在自身的倾斜度的改变的情况下(S205,否),信息处理设备 10将关于所获取的加速度(即,关于倾斜度的改变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作为数据存储在指定存储区域中(S207)。应注意,在此时间点,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并不静止的状态(S217)。
(步骤S209、S217)
此外,在确定不存在自身的倾斜度的改变的情况下(S205,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关于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是否小于阈值 (S209)。
作为更具体实例,信息处理设备10可计算通过将重力加速度1G的效应从基于针对三条轴线(x轴、y轴和z轴)中的每一条而获取的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的加速度的三维标量减去而获得的第一加速度,并将第一加速度视为确定的目标。应注意,加速度的三维标量可例如通过取对应于三条轴线中的每一条的加速度的平方和的平方根来计算。应注意,此时计算的第一加速度对应于施加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力的所有分量中的AC分量。
例如,图9图示用于基于针对三条轴线(x轴、y轴和z轴)中的每一条而获取的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而输出第一加速度的信号处理单元的配置的实例。应注意,在图9所图示的实例中,假设加速度是以1/256G为单位而获取的,并且重力加速度1G=256。具体来说,图9所图示的信号处理单元将低通滤波器LPF1和LPF2应用到对应于三条轴线中的每一个的加速度的平方和与重力加速度的平方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并且将从低通滤波器中的每一个输出的信号的差(即,AC分量)作为第一加速度输出。
另一方面,第一加速度倾向于容易受到重力加速度影响。出于此原因,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计算加速度的影响已从其中移除的加速度分量(下文中在一些情况下称为“第二加速度”),并且将第二加速度视为确定的目标。
例如,图10图示用于基于针对三条轴线(x轴、y轴和z轴)中的每一条而获取的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而输出第二加速度的信号处理单元的配置的实例。具体来说,图10所图示的信号处理单元将低通滤波器LPF3和 LPF4应用到对应于三条轴线中的每一条的加速度,并且查明从低通滤波器中的每一个输出的信号之间的差。通过此处理,从针对三条轴线(x轴、y 轴和z轴)中的每一条而获取的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提取AC分量x_ac、 y_ac和z_ac。随后,信号处理单元计算三条轴线中的每一条的加速度的所提取的AC分量x_ac、y_ac和z_ac的平方和的绝对值,并且在将低通滤波器LPF应用到所计算的结果之后,将低通滤波器LPF的输出作为第二加速度输出。
通过将如上所述而计算的第二加速度视为确定的目标,信息处理设备 10变得能够移除重力加速度的影响,并且检测极小加速度。本文中,信息处理设备10可仅将第一加速度和第二加速度中的一个视为确定的目标,或将两者视为确定的目标。应注意,在下文描述中,假设信息处理设备10将第一加速度与第二加速度两者视为确定的目标,并且确定第一加速度和第二加速度中的每一个是否小于对应阈值。
应注意,用于关于第一加速度和第二加速度中的每一个的确定中的阈值对应于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下(换句话说,是否将照明单元111切换回开启状态)的标准的实例,并且可基于先前实验等的结果来决定。作为更具体实例,用于关于第一加速度的确定中的阈值可被设定为对应于约1.95G的加速度。并且,用于关于第二加速度的确定中的阈值可被设定为对应于约0.78G的加速度。
在第一加速度和第二加速度中的至少一个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 (S209,否),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在此时间点,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自身并不静止的状态下(S217)。
(步骤S211、S213、S217)
并且,在第一加速度与第二加速度两者小于阈值的情况下(S209,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认对应于检测到加速度(即,第一加速度与第二加速度两者)已变得小于阈值之后的状态的数据是否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 (S211)。应注意,所述数据例如包含指示检测到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已变得小于阈值的时间的信息。本文中,在检测到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已变得小于阈值之后第一次进行确定的情况下,对应数据未被记录。出于此原因,在对应数据未被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的情况下(S211,否),信息处理设备10将指示检测到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已变得小于阈值的时间的信息作为数据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S213)。应注意,在此时间点,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并不静止的状态(S217)。
(步骤S215、S219)
并且,在对应数据已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的情况下(S211,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从已作为数据记录的时间(即,当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变得小于阈值的时间)起,指定时段是否已消逝(S215)。在从已作为数据记录的时间起,指定时段已消逝的情况下(S215,是),信息处理设备10 将自身的状态确定为静止状态(S219)。应注意,在此确定中,指定时段可例如被设定为约1000毫秒。
(步骤S215、S217)
应注意,在从已作为数据记录的时间起,指定时段尚未消逝的情况下 (S215,否),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在此时间点,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自身并不静止的状态下(S217)。在此情况下,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小于阈值的状态此后继续,并且信息处理设备10在指定时段消逝之后将自身的状态确定为静止状态。
应注意,在此处理中,即使在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并不静止的情况下,在一些情况下,在稍后将描述的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已开始移动的处理中,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被确定为处于静止状态下。例如,在图4 所图示的实施例中,这对应于加速度“中等”并且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 90之间的距离R11被确定为“小”的情况。应注意,稍后将独立描述细节。
上文参照图8描述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处理的实例。
接着,将参照图11描述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已开始移动的处理的实例。图11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并且图示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已开始移动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应注意,图11所图示的处理是在上文参照图8所述的处理之后执行。并且,如较早参照图5和图6所述,图11所图示的处理由信息处理设备10连续执行(例如,按指定时序的间隔),并且各种状态的更新是根据所述处理的执行来进行。
(步骤S231、S239)
首先,信息处理设备10基于关于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而确定自身是否处于坠落状态下(S231)。应注意,稍后将独立描述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处于坠落状态下的处理的实例。在确定自身处于坠落状态下的情况下(S231,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处于移动状态下 (S239)。
(步骤S233、S235、S237、S239)
并且,在确定自身不处于坠落状态下的情况下(S231,否),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是否可被测量(S233)。此时,信息处理设备10另外可确定投影单元11借以将视频投影的开口是否关闭。应注意,在此情况下,在开口关闭的状态下,信息处理设备10足以确定距离R11的测量无法获得。
在确定距离R11可被测量的情况下(S233,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关于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S235)。此时,信息处理设备10例如可确定上文所述的第一加速度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应注意,用于确定中的阈值对应于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下的阈值的实例。更具体来说,例如在将第一加速度视为确定的目标的情况下,确定的阈值可被设定为对应于约1.95G的加速度。
在确定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S235,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在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静止状态下之后的移动量 (换句话说,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0之间的距离R11的改变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S237)。在确定上述移动量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 (S237,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处于移动状态下(S239)。应注意,移动量的阈值可根据信息处理设备10的预期使用模式来预先决定。具体来说,希望基于信息处理设备10预期在调整视频的投影位置和大小时移动的距离范围来决定阈值。作为更具体实例,阈值可被设定为对应于约10mm。
(步骤S237、S241)
另一方面,在根据步骤S237的确定中,在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在确定静止状态之后的移动量小于阈值的情况下(S237,否),信息处理设备10 确定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S241)。
(步骤S235、S255、S241)
接着,描述将着重于在步骤S235的确定中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小于阈值的情况下(S235,否)的操作。首先,信息处理设备10检测自身(或投影单元11)相对于标准姿态的改变量,并且确定倾斜度的改变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例如,倾斜度的改变量是“大”还是“小”)(S255)。应注意,稍后将独立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借以检测自身的倾斜度的改变量的处理的实例。在确定自身的倾斜度的改变量小于阈值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倾斜度的改变量“小”的情况下)(S255,否),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S241)。
(步骤S255、S257、S259)
并且,在确定自身的倾斜度的改变量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倾斜度的改变量“大”的情况下)(S255,否),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的倾斜度(姿态)是否正随着时间改变(S257)。应注意,稍后将独立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借以确定自身的倾斜度的改变(即,倾斜度随着时间的改变)的存在与否的处理的实例。在检测到自身的倾斜度的改变(即,倾斜度随着时间的改变)的情况下(S257,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处于移动状态下(S259)。
(步骤S257、S241)
另一方面,在检测到自身的倾斜度没有随着时间改变的情况下(S257,否),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S241)。
(步骤S233、S243)
接着,描述将着重于在步骤S233的确定中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距离 R11的测量无法获得的情况下(S233,否)的操作。首先,信息处理设备 10例如确定自身是否处于被用户拾取的状态下(S243)。应注意,稍后将独立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借以确定自身是否处于拾取状态下的处理的实例。本文中,在自身不处于拾取状态下的情况下(S243,否),信息处理设备10 进行到上文所述的根据步骤S255的处理(即,与倾斜度的改变量的确定相关的处理)。应注意,因为步骤S255中以及之后的处理的流程如上所述,所以将省略详细描述。
(步骤S245、S247、S249)
在确定自身处于拾取状态下的情况下(S243,是),信息处理设备10 确认对应于检测到自身已被拾取之后的状态是否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 (S245)。应注意,所述数据例如包含指示检测到信息处理设备10被拾取的时间的信息。本文中,在检测到信息处理设备10已被拾取之后第一次进行确定的情况下,对应数据未被记录。出于此原因,在对应数据未被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的情况下(S245,否),信息处理设备10将指示检测到自身被拾取的时间的信息作为数据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S247)。应注意,在此时间点,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S249)。
(步骤S245、S252、S252)
并且,在对应数据已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的情况下(S245,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从已作为数据记录的时间(即,在检测到自身被拾取的时间)起,指定时段是否已消逝(S252)。在从已作为数据记录的时间起,指定时段已消逝的情况下(S252,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处于移动状态下(S252)。应注意,在此确定中,指定时段可例如被设定为约300 毫秒。
(步骤S252、S249)
应注意,在从已作为数据记录的时间起,指定时段尚未消逝的情况下 (S252,否),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在此时间点,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 (S249)。在此情况下,自身已被拾取的状态此后继续,并且信息处理设备10在指定时段消逝之后将自身的状态确定为移动状态。
上文参照图11描述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已开始移动的处理的实例。
[检测倾斜度的改变的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12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借以检测自身(或投影单元 11)的倾斜度(姿态)的改变(即,随着时间的改变)的处理的实例。图 12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并且图示信息处理设备10借以检测自身的倾斜度的改变的处理的实例。应注意,如较早参照图5和图6所述,图12所图示的处理由信息处理设备10连续执行(例如,按指定时序的间隔),并且各种状态的更新是根据所述处理的执行来进行。
(步骤S301)
首先,信息处理设备10比较针对三条轴线(x轴、y轴和z轴)中的每一条而获取的加速度,并且指定三条轴线中对应加速度最大的轴线之外的另外两条轴线。例如,在信息处理设备10被布置成如图1所图示在水平方向上将视频投影并且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情况下,仅检测到在 -z轴方向上指向的1G的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即,在x轴方向和y 轴方向上的加速度是0G)。在此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将x轴和y轴指定为除z方向之外的另外两条轴线。
(步骤S303、S313)
接着,信息处理设备10指定所指定的两条轴线中的至少一条的加速度的改变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应注意,关于此时的阈值,确定信息处理设备 10倾斜的角度可被预先决定,并且此时的阈值例如可基于当信息处理设备 10实际上变得以所述角度倾斜时作为所指定的两条轴线中的至少一条的加速度的改变检测的最大值来决定。作为更具体实例,在任一方向上检测到超过约5度的倾斜度的情况下,用于加速度的改变的确定中的阈值可被设定为对应于约0.08G的加速度。应注意,在加速度的改变针对所指定的两条轴线两者小于阈值的情况下(S303,否),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不存在倾斜度的改变(S303)。
(步骤S305、S309、S313)
另一方面,在所指定的两条轴线中的至少一条的加速度的改变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S303,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认对应于检测到加速度的改变已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之后的状态的数据是否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S305)。应注意,所述数据例如包含指示加速度的改变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时间(即,检测到倾斜度的改变的时间)的信息。本文中,在检测到加速度的改变已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之后第一次进行确定的情况下,对应数据未被记录。出于此原因,在对应数据未被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的情况下 (S305,否),信息处理设备10将指示检测到加速度的改变已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时间的信息作为数据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S309)。此外,在此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不存在倾斜度的改变(S303)。
(步骤S307、S311)
并且,在对应数据已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的情况下(S305,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从已作为数据记录的时间(即,当加速度的改变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时间)起,指定时段是否已消逝(S307)。在从已作为数据记录的时间起,指定时段已消逝的情况下(S307,是),信息处理设备10 确定存在倾斜度的改变(S311)。应注意,在此确定中,指定时段可例如被设定为约2000毫秒。
(步骤S307、S303)
应注意,在从已作为数据记录的时间起,指定时段尚未消逝的情况下 (S307,否),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在此时间点,不存在倾斜度的改变 (S303)。在此情况下,倾斜度的改变已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的状态此后继续,并且信息处理设备10在指定时段消逝之后确定存在倾斜度的改变。
上文参照图12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借以检测自身(或投影单元11) 的倾斜度(姿态的改变)的处理的实例。
[检测倾斜度的改变量的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13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借以检测自身(或投影单元 11)的倾斜度的改变量(即,姿态的改变量)的处理的实例。图13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并且图示信息处理设备10借以检测自身相对于标准姿态的倾斜度的改变量的处理的实例。应注意,标准姿态可以例如是信息处理设备10在投影单元11 正笔直面朝在大致上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投影平面90的状态(换句话说,投影单元11在水平方向上将视频投影的状态)下的姿态,如图1所图示。并且,如较早参照图5和图6所述,图13所图示的处理由信息处理设备10 连续执行(例如,按指定时序的间隔),并且各种状态的更新是根据所述处理的执行来进行。
(步骤S401)
首先,信息处理设备10计算针对三条轴线(x轴、y轴和z轴)中的每一条而获取的加速度的绝对值,并且从三条轴线中的每一条的加速度的绝对值提取中间值和最小值。应注意,中间值和最小值对应于针对受重力加速度影响较少的两条轴线而获取的加速度。例如,在z轴方向对应于垂直方向的情况下,z轴方向受到最多的来自重力加速度的影响。出于此原因,在此情况下,针对x轴和y轴而获取的加速度的绝对值对应于中间值和最小值。
(步骤S403)
接着,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所提取的中间值和最小值中的至少一个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并且根据确定结果,确定自身的倾斜度的改变是“大”还是“小”。本文中,倾斜度的改变“大”的状态例如指示随着信息处理设备10的倾斜度的改变(换句话说,姿态的改变),信息处理设备10的姿态已相对于标准姿态以指定角度或更大角度倾斜的状态。作为更具体实例,倾斜度的改变“大”的状态对应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姿态在支撑信息处理设备10的支架(例如,摇拍头)的调整范围外倾斜的状态。并且,倾斜度的改变“小”的状态例如指示信息处理设备10没有倾斜的状态或信息处理设备10相对于标准姿态的倾斜度小于指定角度的状态。换句话说,倾斜度的改变“小”的状态对应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姿态在支架的调整范围内倾斜的状态。作为更具体实例,在检测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姿态在任一方向上倾斜超过约9度的情况下,用于关于所提取的中间值和最小值的确定中的阈值可被设定为对应于约0.16G的加速度。
(步骤S405)
在所提取的中间值和最小值中的至少一个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倾斜度的改变“大”。此情况例如对应于信息处理设备 10的姿态在支架的调整范围外倾斜的状态,并且因此可对应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并不静止的情况。
(步骤S407)
并且,在所提取的中间值与最小值两者小于阈值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倾斜度的改变“小”。此情况例如对应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姿态在支架的调整范围内倾斜的状态,并且因此可对应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 静止的情况。
应注意,在上文所述的实例中,将通过将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指定姿态的状态下的情况视为标准姿态而检测信息处理设备10的倾斜度的改变量的情况作为实例来描述,并且所述配置未必限于同一方面。作为具体实例,也可动态地设定标准姿态。更具体来说,在静止状态持续进行持续固定时段或更多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将自身此时的姿态设定为标准姿态。
上文参照图13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借以检测自身(或投影单元11) 的倾斜度的改变量(即,姿态的改变量)的处理的实例。
[坠落检测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14描述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处于坠落状态下的处理的实例。图14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并且图示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处于坠落状态下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应注意,如较早参照图5和图6所述,图14 所图示的处理由信息处理设备10连续执行(例如,按指定时序的间隔),并且各种状态的更新是根据所述处理的执行来进行。
信息处理设备10根据分别针对三条轴线(x轴、y轴和z轴)而获取的加速度是否全部小于或等于阈值而确定自身是否正在坠落。具体来说,在物体(例如,信息处理设备10自身)正在坠落的状态下,在重力加速度的相反方向上指向的加速度被施加到物体,并且因此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相互抵消。此外,在物体自由坠落的状态下,施加到物体的加速度理想上在所有方向上变为0G。
(步骤S503)
基于如上所述的特性,在确定针对三条轴线而获取的加速度全部小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S501,是),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坠落。应注意,关于用于所述确定的阈值,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正在坠落的在垂直方向上指向的阈值可被预先决定,并且用于所述确定的阈值可基于在加速度施加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情况下作为三个轴线方向中的每一个的加速度而检测的值来决定。作为更具体实例,用于关于针对三条轴线中的每一个而获取的加速度的确定中的阈值可被设定为对应于约0.5G的加速度。
(步骤S505)
并且,在确定针对三条相应轴线而获取的加速度中的至少一个超过阈值的情况下(S501,否),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并未坠落的状态。
上文参照图14描述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处于坠落状态下的处理的实例。
[拾取检测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15描述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处于拾取状态下的处理的实例。图15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的流程图,并且图示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处于拾取状态下的处理的流程的实例。应注意,如较早参照图5和图6所述,图15 所图示的处理由信息处理设备10连续执行(例如,按指定时序的间隔),并且各种状态的更新是根据所述处理的执行来进行。
基于关于三条轴线(x轴、y轴和z轴)中的每一条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信息处理设备10计算施加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的方向上的加速度的绝对值(下文在一些情况下称为“最大加速度的绝对值”)。具体来说,在垂直方向上(例如,被拾取的情况)指向的加速度施加到物体 (例如,信息处理设备10自身)的情况下,在类似于重力加速度的方向上指向的加速度另外施加到物体。出于此原因,在这些状况下,在基于绝对位置的垂直方向上指向的大于重力加速度(1G)的加速度施加到信息处理设备10。
出于此原因,信息处理设备10利用如上所述的特性以基于在垂直方向上指向的大于1G的加速度是否施加到自身(或投影单元11)而确定自身是否正被拾取。更具体来说,信息处理设备10根据最大加速度的绝对值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而确定自身是否处于拾取状态下。
(步骤S601)
具体来说,首先,信息处理设备10从针对三条相应轴线(x轴、y轴和 z轴)而获取的加速度提取最大绝对值,并且将所提取的加速度的绝对值作为最大加速度的绝对值来计算。在此情况下,例如,因为重力加速度施加到三条轴线中对应于垂直方向的轴线,所以针对对应于垂直方向的轴线而获取的加速度的绝对值变为最大加速度的绝对值。
(步骤S605)
随后,在确定最大加速度的所计算的绝对值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处于拾取状态下。应注意,在确定信息处理设备 10处于拾取状态下的情况下,所述确定的阈值可基于在垂直方向上指向的加速度来预先决定。作为更具体实例,信息处理设备10可在施加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最大加速度的方向上的加速度的绝对值等于或大于对应于约1.03G的加速度的情况下,确定自身处于拾取状态下。
(步骤S607)
并且,在确定最大加速度的所计算的绝对值小于阈值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不处于拾取状态下。
应注意,在上述实例中,所述确定针对于信息处理设备10被放置成使得三条轴线(x轴、y轴和z轴)中的一条变为对应于垂直方向的轴线的情况。另一方面,在信息处理设备10被放置在倾斜状态下的情况下,在三条相应轴线上检测的加速度可在一些情况下小于1G。出于此原因,为了也预期信息处理设备10被放置在倾斜状态下的情况,在检测到信息处理设备10 的拾取的情况下,可基于在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放置状态下时检测到的加速度与新检测的加速度之间的比来作出确定。
具体来说,信息处理设备10基于在静止状态(被放置在倾斜状态下的状态)下针对三条相应轴线(x轴、y轴和z轴)而获取的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而将最大加速度的绝对值记录在指定存储区域中。随后,在基于针对三条相应轴线而新获取的加速度的最大加速度的绝对值变得等于或大于指定存储区域中所记录的最大加速度的绝对值(即,静止状态下的最大加速度的绝对值)的指定倍数(例如,1.03x)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确定自身处于拾取状态下。
上文参照图15描述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是否处于拾取状态下的处理的实例。
<5.修改例>
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修改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实例。
[5.1.修改例1:将水平平面视为投影平面的情况的实例]
首先,将参照图16描述根据修改例1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实例。图 16是用于解释根据修改例1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示意性配置的实例的说明图。
前述实施例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通过将在大致上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墙壁表面视为投影平面90并在大致上水平的方向上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90上而向用户呈现显示信息的实例,如图1所图示。相比之下,在修改例1中,信息处理设备10以一种姿态放置在大致上水平的方向上延伸的平面上(例如,在桌面上),因此投影单元11面向平面的方向。此外,根据修改例1的信息处理设备10通过将在大致上水平的方向上延伸的平面(例如,自身被放置在上面的平面)视为投影平面91并在大致上垂直的方向上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91上而向用户呈现显示信息。应注意,在图16 所图示的实例中,信息处理设备10以一种姿态放置,因此,例如,在相对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x轴、y轴和z轴的相应方向(换句话说,信息处理设备10检测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的三个轴线方向)中,x轴方向和z轴方向对应于基于绝对位置的水平方向,而y轴方向对应于基于绝对位置的垂直方向。
如图16所图示,在信息处理设备10将视频投影到在大致上水平的方向上延伸的投影平面91的状况下,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1之间的距离R11 变为指定距离。并且,在如图16所图示的状况等状况下,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1分开的方向大致上与垂直方向(即,信息处理设备10被拾取的方向)对准。出于此原因,例如,在用户拾取信息处理设备10以移动信息处理设备10的情况下,投影单元11和投影平面91变得分开,并且距离R11 改变。
出于此原因,在图16所图示的实例中,例如,在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1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改变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确定信息处理设备10处于拾取状态(即,移动状态)下,并且限制来自照明单元111的照明光的量。并且,作为另一实例,在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91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大致上等于指定值并且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被检测到的情况下(即,在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位置和取向正被调整以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确定用户正调整视频的显示模式(例如,视频的投影位置)的状态。在此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 10可维持照明单元111的开启状态,或将来自照明单元111的照明光L1的量限制在可区分投影到投影平面91上的视频的范围中。
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区分自身的姿态是如图1所图示将视频投影到作为投影平面90的墙壁表面上的姿态还是如图16所图示将视频投影到作为投影平面91的例如桌面等平面上的姿态,并且根据区分结果来切换各种控制。应注意,信息处理设备10借以辨认自身的姿态的方法不特定受限制。作为具体实例,信息处理设备10可通过确定相对于自身的方向(例如, 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中的哪一方向对应于重力加速度(1G)在静止状态下被检测到的方向来辨认自身的姿态(换句话说,投影单元11正面向的基于绝对位置的方向)。
上文参照图16而将信息处理设备10放置在大致上水平的方向上延伸的例如桌面等平面上并通过将所述平面视为投影平面91而将视频投影的情况的实例作为根据修改例1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实例来描述。
[5.2.修改例2:相对于投影平面而检测到用户操作的情况下的模式的实例]
首先,将参照图17和图18描述根据修改例2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实例。图17和图18是用于解释根据修改例2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示意性配置的实例的说明图。修改例2描述除了将视频投影到投影平面上的功能之外还将用于检测用户操作(例如,在所投影的视频上执行的触碰(如同所谓的触碰面板))的功能添加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情况下的控制的实例。
例如,图17图示信息处理设备10通过将在大致上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墙壁表面视为投影平面90并在大致上水平的方向上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90上而向用户呈现显示信息的情况的实例,如图1所图示。在图17 所图示的实例中,用户正通过例如手等操作体U1对投影到投影平面90中的投影区域R10上的显示信息执行所谓的触碰操作(例如点击、拖曳和收缩等操作)。
例如,通过以红外线等在投影区域R10内感测,信息处理设备10能够辨认出操作体U1在投影区域R10中的位置。通过此布置,通过比较操作体 U1在投影区域R10中的所辨认出的位置与将投影的显示信息的投影区域 R10中的位置,信息处理设备10能够指定操作体U1所指示的显示信息。
并且,作为另一实例,通过以例如相机等成像单元来对投影区域R10 成像并比较投影区域R10的采集图像与将投影到投影区域R10上的图像 (即,包含显示信息的图像),信息处理设备10可检测操作体U1在投影区域R10中的位置和取向。在此情况下,在操作体U1存在于投影区域R10 内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投影区域R10的采集图像与将投影到投影区域R10上的图像并且提取操作体U1作为差异,信息处理设备10检测操作体U1 在投影区域R10内的位置和取向。此外,通过使用所谓的立体相机等作为成像单元,信息处理设备10可指定操作体U1在深度方向上的位置。
通过利用如上所述的机构,信息处理设备10变得能够检测用户操作(例如,对所投影的图像的触碰),并且指定投影到投影平面90上的显示信息中的用户操作的目标(如同所谓的触碰面板)。
应注意,如上所述的触碰操作也适用于信息处理设备10将视频投影到作为投影平面91的例如桌面等平面上的情况,如参照图16所述。例如,图 18图示信息处理设备10通过将在大致上水平的方向上延伸的墙壁表面视为投影平面91并在大致上垂直的方向上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91上而向用户呈现显示信息的情况的实例,如图16所图示。即使在图18所图示的实例中,通过利用与图17所图示的实例类似的机构,信息处理设备10能够检测用户操作(例如,对所投影的图像的触碰),并且指定投影到投影平面91上的显示信息中的用户操作的目标(如同所谓的触碰面板)。
另一方面,在如图17和图18所图示的状况等状况下,操作体U1变得介入在信息处理设备10(更具体来说,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出于此原因,可预期会发生操作体U1介入在信息处理设备10(更具体来说,距离测量单元13)所进行的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范围内(即,投影平面的检测范围内)的状况。在这些状况下,例如,在测量投影单元11与定位在投影平面之前的操作体U1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在一些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难以区分关于所述距离的测量结果以及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换句话说,在触碰操作由操作体U1执行的情况下,预期会发生信息处理设备10不正确地辨认出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已改变的情况。
出于此原因,根据修改例2的信息处理设备10组合关于投影单元11 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以及关于施加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并且因此在因触碰操作所致的距离R11的改变与因信息处理设备10的移动所致的距离R11的改变之间区分。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可通过角速度传感器等来检测自身的取向的改变(姿态的改变),并利用检测结果而在因触碰操作所致的距离R11的改变与因信息处理设备10的移动所致的距离R11的改变之间区分。
更具体来说,在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因操作体U1的触碰操作而改变的情况下,可假设信息处理设备10自身没有移动(即,处于静止状态下)。出于此原因,在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已改变的情况下,如果不存在所检测的加速度的改变,或所检测的加速度的改变极小,那么信息处理设备 10可辨认出距离R11的改变是因操作体U1所进行的触碰操作所致。
相比之下,在例如用户调整视频的显示模式(例如,视频的投影位置和投影大小)的状况下,可预期到会发生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随着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位置和取向的改变而改变的状况。出于此原因,在除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的改变之外,还检测到施加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加速度以及信息处理设备10的取向的改变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 10可辨认出自身的位置和取向已被用户调整。应注意,在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辨认出用户正拾取信息处理设备10以移动信息处理设备10。
上文参照图17和图18而将在添加用于检测用户操作(例如,对所投影的视频的触碰)(如同所谓的触碰面板)的功能的情况下的控制的实例作为根据修改例2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实例来描述。
[5.3.修改例3:用于减少电力消耗的控制的实例]
接着,将用于进一步减少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中的电力消耗的控制的实例作为修改例3来描述。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连续检测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的改变以及施加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加速度,以因此检测其自身的状态的改变。相比之下,通过限制与自身的状态的改变的检测相关的操作的一部分,根据修改例3 的信息处理设备10减少与状态的改变的检测相关的电力的消耗。
例如,根据修改例3的信息处理设备10可被配置成能够改变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相关联的采样率。更具体来说,信息处理设备10被配置成能够在电力消耗通过降低采样率来减少的低采样率模式与分辨率通过升高采样率来提高的高采样率模式之间选择性地切换。应注意,在低采样率模式中的操作期间,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将距离R11的测量范围控制为较长。并且,在高采样率模式中的操作期间,为了进一步提高与距离R11的测量相关联的分辨率,信息处理设备10可将距离R11的测量范围控制为比在低采样率模式中的操作期间短。
此外,在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稳定的状况下(例如,在视频的投影期间),信息处理设备10可通过在低采样率模式中操作而减少电力消耗。另一方面,在检测到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的改变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切换到高采样率模式中的操作,并因此以高分辨率测量距离R11。通过以此方式以高分辨率测量距离R11,信息处理设备10例如变得能够进一步提高从投影透镜117投影的视频的焦点位置的控制(例如,AF控制)的精确度。
此外,根据修改例3的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基于关于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来控制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相关联的操作。更具体来说,在基于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来辨认出自身的位置和取向大幅改变的状况的情况下,例如,在自身被拾取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通过暂时停止与距离R11的测量相关联的操作来抑制电力消耗。
此外,根据修改例3的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被配置成能够改变与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的检测相关联的采样率。例如,通过降低与加速度的检测相关联的采样率,可以减少与加速度的检测相关的电力消耗。另一方面,通过升高与加速度的检测相关联的采样率,可以按较高分辨率检测加速度。
给定此配置,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基于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而控制与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的检测相关联的操作。更具体来说,在不存在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的改变(或存在极小改变)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通过降低与加速度的检测相关联的采样率而抑制电力消耗。
此外,也可预期会发生多个检测装置被设置以便检测信息处理设备10 的各种状态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根据自身的状态,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从检测精确度和电力消耗的角度来对每一检测装置加权,并将具有较高检测精确度的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较低电力消耗的检测装置的操作列为优先。并且,通过使来自多个检测装置中的每一个的检测结果相互补充,信息处理设备10可提高与自身的状态的检测相关联的精确度,并且还减少与检测相关联的电力消耗。
上文将用于进一步减小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中的电力消耗的控制的实例作为修改例3来描述。
[5.4.修改例4:取决于操作环境的控制的实例]
接着,将描述根据修改例4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实例。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基于关于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以及关于角速度的检测结果来确定自身的状态(例如,是否是静止状态),并且基于确定结果来控制投影单元11的操作。另一方面,在信息处理设备10 用于例如火车或汽车等车辆内的状况下,即使信息处理设备10相对于车辆处于静止的状态下,也可预期会发生信息处理设备10随着车辆的移动和振动而振动的状况。因此,修改例4描述在信息处理设备10根据自身操作的环境(换句话说,使用环境)而切换与自身的状态的确定相关联的控制的情况下的操作的实例。
更具体来说,在例如火车或汽车等车辆内操作的状况下,可预期会发生信息处理设备10检测到随着车辆的加速或减速或当围绕弯道行进时相对平缓地改变的加速度的情况。并且,在车辆内操作的状况下,可预期会发生信息处理设备10检测到由于车辆因道路等的不平整而振动而相对急剧地改变的加速度的情况。在这些状况下,例如,信息处理设备10可使用滤波器等以从关于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提取随着时间相对平缓地改变的加速度的分量,并且基于提取结果,而自动地辨认出自身正在移动车辆内操作。此外,在辨认出自身正在移动车辆内操作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 也可切换到用于执行适用于车辆内的操作的控制的操作模式(下文中在一些情况下称为“车内模式”)。
例如,当在车内模式中操作时,信息处理设备10可从关于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提取在短时间内相对突然地改变的加速度的分量,将提取结果作为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来辨认,并确定自身的状态(例如,是否是静止状态)。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可通过车辆的振动来考量施加到自身的加速度,并且根据加速度和角速度的确定而应用不同于正常模式(例如,在室内使用的模式等)的阈值。作为更具体实例,当在车内模式中操作时,信息处理设备10可切换用于加速度和角速度的确定中的阈值,以使得相比正常模式,死区变宽。
应注意,上文所述的实例仅是一个实例,并且只要与信息处理设备10 的状态的确定相关联的控制根据使用信息处理设备10的环境(即,信息处理设备10的操作环境)而切换,目标环境以及适用于所述环境的控制的内容便未必限于上文所述的实例。并且,上文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自身辨认出自身的状态并根据辨认结果而切换操作模式(例如,切换到车内模式)的情况的实例,但配置未必限于上文所指示的实例。作为具体实例,信息处理设备10也可接收用户操作以切换操作模式。
上文将取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操作环境的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 (例如,是否是静止状态)的确定相关联的控制的实例作为根据修改例4 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实例来描述。
[5.5.修改例5:在控制多个投影单元的情况下的操作的实例]
接着,将多个投影单元11被设置的情况下的控制的实例作为根据修改例5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实例来描述。例如,可预期会发生通过结合或重叠分别从多个投影仪投影的视频而形成单个视频的使用情形。更具体来说,通过重叠从多个投影仪投影的视频,可以投影较高分辨率的视频或较高清晰度的视频。并且,通过结合从多个投影仪投影的视频,可以实现原本难以通过单个投影仪实现的较大大小的视频的投影。修改例5预期到如同上文的状况,并且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确定自身的状态或多个投影单元11中的每一个的状态并根据确定的结果来控制多个投影单元11中的每一个的操作的情况下的控制的实例。
作为具体实例,可预期会发生信息处理设备10(控制单元16)和多个投影单元11被配置为相互不同的设备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针对多个投影单元11中的每一个,信息处理设备10例如可获取关于施加到投影单元11 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以及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的测量结果。此外,例如,基于每一投影单元11的关于加速度的检测结果以及关于距离R11的测量结果,信息处理设备10可确定投影单元11的状态(即,是否是静止状态),并根据确定结果来个别地执行投影单元11的操作的控制 (例如,照明光L1的量的控制以及焦点位置的控制)。
并且,作为另一实例,信息处理设备10(控制单元16)和多个投影单元11可按集成方式配置。在此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例如可根据关于自身的状态的确定结果来个别地执行多个投影单元11中的每一个的操作的控制(例如,照明光L1的量的控制以及焦点位置的控制)。
作为具体实例,在检测到自身的位置和取向的改变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仅限制从多个投影单元11的子集中的每一投影单元11的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L1的量。更具体来说,信息处理设备10可在笔直朝向投影平面的取向的状况下预期存在投影区域R10,并且仅针对视频被预测随着位置和取向的改变在投影区域R10之外投影的投影单元11而限制从照明单元111发射的照明光L1的量。
并且,作为另一实例,在检测到自身的位置和取向的改变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可仅控制从多个投影单元11的子集的投影透镜117投影的视频的焦点位置。更具体来说,信息处理设备10可仅控制从到投影平面的距离R11的改变已随着自身的位置和取向的改变而超过阈值的投影单元11的投影透镜117投影的视频的焦点位置。
显然,上文所述的实例仅是一个实例,并且只要信息处理设备10能够根据自身的状态以及关于每一投影单元11的状态的确定结果而控制每一投影单元11的操作,模式便不特定受限制。
上文将多个投影单元11被设置的情况下的控制的实例作为根据修改例 5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实例来描述。
<6.硬件配置>
接着,将参照图19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硬件配置。图19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的示范性硬件配置的框图。
如图19所图示,信息处理设备10包含中央处理单元(CPU)901、只读存储器(ROM)903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RAM)905。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可包含主机总线907、桥接器909、外部总线911、接口913、输入设备915、输出设备917、存储设备919、驱动器921、连接端口923和通信设备925。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可在必要时包含成像设备933和传感器 935。代替CPU 901或除CPU 901之外,信息处理设备10可还包含处理电路,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
CPU 901充当计算处理设备和控制设备,并且根据ROM 903、RAM 905、存储设备919或可移除式记录介质927中所记录的各种程序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10中的操作的全部或一部分。ROM 903存储由CPU 901使用的程序、操作参数等。RAM 905暂时存储CPU 901的执行中所使用的程序、在执行中在适当时改变的参数等。CPU 901、ROM 903和RAM 905通过包含例如 CPU总线等内部总线的主机总线907而相互连接。此外,主机总线907经由桥接器909而连接到外部总线911,例如,外围部件互连/接口(PCI)总线。例如,上文所述的控制单元16可由CPU 901实现。
输入设备915例如是由用户通过鼠标、键盘、触碰面板、按钮、开关、控制杆等操作的设备。输入设备915可包含检测用户的声音的麦克风。输入设备915可以是例如使用红外光或其它无线电波的遥控单元,或可以是可响应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操作而操作的外部连接设备929,例如,便携式电话。输入设备915包含基于由用户输入的信息而产生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输出到CPU 901的输入控制电路。通过操作输入设备915,用户可将各种类型的数据输入到信息处理设备10或发布用于使信息处理设备10执行处理操作的指令。此外,下文将描述的成像设备933可通过将用户的手部的运动等成像而充当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917包含能够在视觉上或在听觉上向用户通知所获取的信息的设备。输出设备917可以是例如显示设备(例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和投影仪、全息显示设备)、音频输出设备(例如,扬声器或耳机)、打印机等。输出设备917 以视频(例如,文字或图像)和音频(例如,语音或声音)的形式输出从信息处理设备10的处理获得的结果。此外,输出设备917可包含灯等以照亮周围环境。例如,上文所述的投影单元11可由输出设备917实现。
存储设备919是作为信息处理装置10的存储单元的实例而配置的用于数据存储的设备。存储设备919包含例如磁性存储装置(例如,硬盘驱动器 (HDD))、半导体存储装置、光学存储装置、磁光存储装置等。存储设备919存储将由CPU 901执行的程序、各种数据、从外部获得的各种数据等。
驱动器921是用于可移除式记录介质927(例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的读/写器,并且嵌入在信息处理设备10中或在外部附接到信息处理设备10。驱动器921读取所附接的可移除式记录介质927中所记录的信息,并将信息输出到RAM 905。此外,驱动器921将记录写入在所附接的可移除式记录介质927中。
连接端口923是用于直接将设备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端口。连接端口923可以是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IEEE 1394端口、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端口等。此外,连接端口923可以是RS-232C端口、光学音频端子、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注册商标)端口等。通过将外部连接设备929连接到连接端口923,各种数据可在信息处理装置10与外部连接设备929之间交换。例如,上文所述的视频输入单元15可由连接端口923实现。
通信设备925是例如包含用于连接到通信网络931的通信装置等的通信接口。通信设备925可以是例如用于有线或无线局域网(LAN)、蓝牙(注册商标)、无线USB(WUSB)等的通信卡。此外,通信设备925可以是用于光学通信的路由器、用于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的路由器、用于各种种类的通信的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925使用例如TCP/IP等预定协议而将信号传输到例如因特网或另一通信设备或从例如因特网或另一网络设备接收信号。此外,将连接到通信设备925的通信网络931是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的网络,并且是例如因特网、家庭LAN、红外线通信、无线电波通信、卫星通信等。例如,上文所述的通信单元14可由连接端口923实现。
成像设备933是通过使用图像传感器(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CD) 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以及用于控制物体图像在图像传感器上的形成的各种构件(例如,一个或更多个透镜)而将现实空间成像来产生图像的设备。成像设备933可以是采集静态图像的设备,并且也可以是采集动态图像的设备。例如,上文所述的距离测量单元13可由成像设备933实现。
传感器935是各种传感器中的任一种,例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或声音传感器。传感器935获取关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的信息(例如,信息处理设备10的壳体的姿态)以及关于围绕信息处理设备10的环境的信息(例如,围绕信息处理设备10的亮度或噪声)。传感器935也可包含全球定位系统(GPS)传感器,其中GPS传感器接收GPS信号并测量设备的纬度、精度和海拔。例如,上文所述的检测单元12可由传感器935实现。此外,上文所述的距离测量单元13也可由传感器935实现。
因此,前文说明信息处理设备10的示范性硬件配置。上述部件中的每一个可通过专用于每一部件的功能的通用构件或硬件来实现。此配置也可根据在实施时的技术水平在适当时修改例。
<7.总结>
因此,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基于关于自身(或投影单元11)的位置和取向的检测结果以及关于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检测结果而控制投影单元11的操作(例如,照明光L1 的量和焦点位置)。作为更具体实例,在自身的位置和取向较大幅地改变的状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辨认出自身正被携载以移动自身的状况,并限制来自照明单元111的照明光L1的量。另一方面,在投影单元11与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R11的改变小的情况下,如果自身的位置和取向的改变小于阈值,那么信息处理设备10辨认出用户正调整信息处理设备10的位置和取向以因此调整显示模式(例如,视频被投影的位置和大小)的状况。在此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维持照明单元111的开启状态,或将照明光L1的量限制在可区分投影到投影平面上的视频的范围中。根据如上所述的配置,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能够取决于使用状况而以较有利的模式控制投影单元11的操作,并由此来看,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上文已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公开不限于上文的实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发现各种更改和修改例,并且应理解,这些更改和修改例将自然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此外,本说明书所述的效果仅是说明性或示范性的效果,而不是限制性的。也就是说,与上述效果一起或替代上述效果,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的描述清楚的其它效果。
此外,也可如下配置本技术。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含:
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关于通过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上而使所述显示信息被显示的投影单元的位置和取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并且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指示所述投影单元与所述投影平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投影单元的操作。
(2)根据(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关于所述投影单元的所述位置和所述取向中的至少一个的改变的检测结果作为所述第一检测结果。
(3)根据(1)或(2)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关于所述投影单元与所述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的检测结果作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
(4)根据(1)到(3)中任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获取关于所述投影单元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作为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并且
基于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而控制所述投影单元投影所述显示信息所用的光源的光量。
(5)根据(4)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但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改变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三阈值而控制开启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
(6)根据(5)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但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所述改变量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限制开启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
(7)根据(6)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但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所述改变量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维持所述光源的开启状态。
(8)根据(6)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但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所述改变量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限制开启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以使得限制量小于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所述改变量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
(9)根据(5)到(8)中任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维持所述光源的开启状态。
(10)根据(5)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在预定方向上指向的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而控制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
(11)根据(10)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垂直方向上指向的所述加速度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限制开启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
(12)根据(5)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所述取向相对于预定标准的所述改变量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限制开启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
(13)根据(5)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所述取向的每单位时间的所述改变量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维持所述光源的开启状态。
(14)根据(1)到(13)中任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关于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所述检测结果而控制所述投影单元将所述显示信息投影到所述投影平面所用的焦点位置。
(15)根据(14)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所述改变量小于阈值的状态继续持续预定时段或更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焦点位置。
(16)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含:
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关于通过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上而使所述显示信息被显示的投影单元的位置和取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并且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指示所述投影单元与所述投影平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
通过处理器而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投影单元的操作。
(17)一种程序,其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动作:
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关于通过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上而使所述显示信息被显示的投影单元的位置和取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并且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指示所述投影单元与所述投影平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投影单元的操作。
附图标记列表
10 信息处理设备
11 投影单元
111 照明单元
113 偏振分离元件
115 灯泡
117 投影透镜
12 检测单元
13 距离测量单元
14 通信单元
15 视频输入单元
15 偏振分离元件
16 控制单元
161 输出控制单元
163 确定单元
165 光量控制单元
167 对焦控制单元。

Claims (14)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关于通过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上而使所述显示信息被显示的投影单元的位置和取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并且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指示所述投影单元与所述投影平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投影单元的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获取关于所述投影单元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作为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并且基于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而控制所述投影单元投影所述显示信息所用的光源的光量,以及
在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但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改变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三阈值而控制开启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关于所述投影单元与所述投影平面之间的距离的检测结果作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但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所述改变量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限制开启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但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所述改变量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维持所述光源的开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但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所述改变量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限制开启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以使得限制量小于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所述改变量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维持所述光源的开启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在预定方向上指向的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而控制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垂直方向上指向的所述加速度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限制开启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所述取向相对于预定标准的改变量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限制开启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所述取向的每单位时间的改变量小于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维持所述光源的开启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关于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所述检测结果而控制所述投影单元将所述显示信息投影到所述投影平面上所用的焦点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改变量小于阈值的状态继续持续预定时段或更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焦点位置。
1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关于通过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上而使所述显示信息被显示的投影单元的位置和取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并且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指示所述投影单元与所述投影平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
通过处理器而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投影单元的操作,
其中,关于所述投影单元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被获取作为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并且基于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而控制所述投影单元投影所述显示信息所用的光源的光量,以及
在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但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改变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三阈值而控制开启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
14.一种记录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动作:
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关于通过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投影平面上而使所述显示信息被显示的投影单元的位置和取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并且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指示所述投影单元与所述投影平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投影单元的操作,
其中,关于所述投影单元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被获取作为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并且基于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而控制所述投影单元投影所述显示信息所用的光源的光量,以及
在关于所述加速度的所述检测结果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但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间位置关系的改变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三阈值而控制开启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光量。
CN201680048547.6A 2015-09-01 2016-05-20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241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1760 2015-09-01
JP2015-171760 2015-09-01
PCT/JP2016/065030 WO2017038167A1 (ja) 2015-09-01 2016-05-20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4114A CN107924114A (zh) 2018-04-17
CN107924114B true CN107924114B (zh) 2021-03-30

Family

ID=5818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854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24114B (zh) 2015-09-01 2016-05-20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4500B2 (zh)
JP (1) JP6750624B2 (zh)
CN (1) CN107924114B (zh)
DE (1) DE112016003973T5 (zh)
WO (1) WO20170381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174125A (ko) * 2022-06-19 2023-12-27 박병무 휴대 열람 가능한 구조를 포함하는 도서 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8702B2 (ja) * 2003-11-06 2010-01-13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CN1330275C (zh) * 2003-12-07 2007-08-08 倪蔚民 基于虹膜纹理分析的生物测定方法
JP4422074B2 (ja) 2005-06-16 2010-02-24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フォーカス調整方法
JP2008185815A (ja) 2007-01-30 2008-08-14 Toshiba Corp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4600488B2 (ja) * 2008-02-20 2010-12-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及び測距方法。
JP5832069B2 (ja) 2009-02-25 2015-12-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JP5433274B2 (ja) 2009-02-25 2014-03-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JP2013033206A (ja) * 2011-07-06 2013-02-14 Ricoh Co Ltd 投影型表示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投影型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56324A (ja) * 2012-01-27 2013-08-15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による画像投射方法
DE102012218813A1 (de) * 2012-10-16 2014-04-17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s Gerät, insbesondere Telekommunikationsgerät, mit einer Projektion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elektrischen Geräts
CN102984352B (zh) * 2012-11-02 2014-12-2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的屏幕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JP6304740B2 (ja) * 2013-11-01 2018-04-04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姿勢検出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6429475B2 (ja) 2014-03-26 2018-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の出力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38167A1 (ja) 2017-03-09
JP6750624B2 (ja) 2020-09-02
CN107924114A (zh) 2018-04-17
US20200204771A1 (en) 2020-06-25
US10904500B2 (en) 2021-01-26
DE112016003973T5 (de) 2018-06-07
JPWO2017038167A1 (ja) 2018-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287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10529074B2 (en) Camera pose and plane estimation using active markers and a dynamic vision sensor
US961265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eye tracking control on mobile device
CN107102804B (zh)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US1137365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KR102565977B1 (ko) 시선에 기반한 관심 영역 검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WO201712617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EP3671408B1 (en) Virtual reality device and content adjusting method therefor
WO2019087491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5069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535520A (ja) 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11712619B2 (en) Handle controller
WO2019113746A1 (zh) 手动对焦的提示方法、控制装置、拍摄设备及控制器
CN107924114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6462251B (zh) 显示控制设备、显示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KR20190123869A (ko) 외부 장치의 자세 조정을 통해 복수의 카메라들을 이용하여 이미지를 획득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JP2014044166A (ja) 電子機器、進行方向提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86319B2 (ja) 画像投影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WO2017033544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1826250A (zh) 顯示裝置及其顯示參數調整方法
US2020040103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19085109A1 (zh) 图像写入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93398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head mounted display housing, and head mounted display system
US1183197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138687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