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3661B - 室外单元 - Google Patents

室外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3661B
CN107923661B CN201680042419.0A CN201680042419A CN107923661B CN 107923661 B CN107923661 B CN 107923661B CN 201680042419 A CN201680042419 A CN 201680042419A CN 107923661 B CN107923661 B CN 107923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unit
heat exchanger
opening
heat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24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3661A (zh
Inventor
青山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23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3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3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3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36Drip trays for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25B47/022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25B47/022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 F25B47/025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by reversing th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 F25B2313/025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three-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Abstract

一种室外单元,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部分,并具有维护用开口部,所述室外单元具有:开闭面板,所述开闭面板开闭自如地安装于室外单元,并覆盖维护用开口部;热源侧热交换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配设在维护用开口部的上方,至少具有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所述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与包括开闭面板的面相向;排水路,所述排水路在热源侧热交换器的至少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的下方具有第一排水部,所述第一排水部朝向包括开闭面板的面以外的面向下倾斜地配设;以及热能供给部件,所述热能供给部件与排水路的至少一部分接近或抵接地配设,热能供给部件具有制冷剂配管,所述制冷剂配管使温度比水的凝固点高的制冷剂从排水路的下游方向朝向上游方向流动。

Description

室外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配设有排水路的室外单元。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室外机中,在热交换器产生的结露水及雨水等水顺着热 交换器的翅片从热交换器的下端滴下,并从形成于基体面板的孔排出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98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以往的室外单元中,存在如下等可能 性:在室外的温度较低等时,由于水结冰,开闭自如地安装的开闭面 板会结冰。
本发明以上述课题为背景而做出,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开闭面板 结冰的可能性得到抑制的室外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室外单元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部分, 并具有维护用开口部,所述室外单元具有:开闭面板,所述开闭面板 开闭自如地安装于室外单元,并覆盖维护用开口部;热源侧热交换器, 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配设在维护用开口部的上方,至少具有开闭面板 相向热交换部,所述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与包括开闭面板的面相向; 排水路,所述排水路在热源侧热交换器的至少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 的下方具有第一排水部,所述第一排水部朝向包括开闭面板的面以外 的面向下倾斜地配设;以及热能供给部件,所述热能供给部件与排水 路的至少一部分接近或抵接地配设,热能供给部件具有制冷剂配管, 所述制冷剂配管使温度比水的凝固点高的制冷剂从排水路的下游方向 朝向上游方向流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一种开闭面板结冰的可能性得到抑制的室 外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单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与图1记载的室外单元连接的室内单元的结构的一例 的图。
图3是斜向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单元的前表面及左侧 面的图。
图4是斜向观察图3记载的室外单元的背面及右侧面的图。
图5是从图3记载的室外单元拆下开闭面板并从前表面侧观察的 图。
图6是示出图3记载的室外单元的热交换室的截面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室外单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热能供给部件的结构的一例的 概略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副热交换器的结构的一例的俯 视时的概略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室外单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控制流程 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热能供给部件的结构的一例的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对 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或简化其说明。另 外,关于各图中记载的结构,其形状、大小及配置等能够在本发明的 范围内适当变更。
实施方式1.
[制冷循环装置]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单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与图1记载的室外单元连接的室内单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通过用制冷剂配管将图1记载的室外单元1和图2记载的室内单元200 连接,从而构成制冷循环装置(省略图示)。制冷循环装置例如是进 行房间内部的室内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装置。通过用制冷剂配管将室 外单元1和室内单元200连接,从而至少压缩机12、流路切换装置14、 利用侧热交换器202、膨胀装置204及热源侧热交换器18用制冷剂配 管连接,形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室内单元]
图2记载的室内单元200设置在作为空调对象的室内等,例如具 有利用侧热交换器202和膨胀装置204。利用侧热交换器202例如使 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例如包括供制冷剂流动的传热管和安装于 传热管的多个翅片而构成。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02的附近,设置有进 行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02的送风的室内风扇(省略图示)。膨胀装置 204使制冷剂膨胀,例如是能够调节开度的LEV(线性电子膨胀阀), 但也可以是不能调节开度的毛细管等。
[室外单元]
图1记载的室外单元1例如通过用制冷剂配管与图2记载的室内 单元200连接,从而构成制冷循环装置的一部分。室外单元1设置在 房间外部的室外,作为排出或供给空调的热的热源机发挥功能。室外 单元1具有压缩机12、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4B、 第一减压装置16A、第二减压装置16B、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18A、 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18B及储液器26。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为了容 易理解该实施方式,有时将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及第二流路切换装 置14B仅作为流路切换装置14进行说明,有时将第一减压装置16A 及第二减压装置16B仅作为减压装置16进行说明,有时将第一热源 侧热交换器18A及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18B仅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 18进行说明。
压缩机12吸入并压缩制冷剂后以高温、高压的状态排出。压缩机 12例如是能够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但也可以是固定转速型的压缩 机。流路切换装置14根据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运转模式的切换,进 行制热流路和制冷流路的切换,例如由四通阀构成。流路切换装置14 例如也可以将多个二通阀等组合而构成。
减压装置16将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减压,例如是能 够调节开度的电动阀,但也可以是不能调节开度的毛细管等。热源侧 热交换器18使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例如包括供制冷剂流动的传 热管和安装于传热管的多个翅片而构成。传热管例如具有圆形或扁平 的形状。与空气流动的方向平行地配设有翅片。储液器26积存制冷剂, 并与压缩机12的吸入侧连接。压缩机12吸入积存于储液器26的制冷 剂中的气体制冷剂。
接着,说明室外单元1的动作的例子。
[制冷运转]
首先,说明制冷运转时的室外单元1的动作的例子。在进行制冷 运转时,如虚线所示,图1记载的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及第二流路 切换装置14B将流路连接。即,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及第二流路切 换装置14B将压缩机12的排出侧与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18A及第二 热源侧热交换器18B连接,并经由储液器26将压缩机12的吸入侧与 图2所示的室内单元200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02连接。由图1所示的 压缩机12压缩后的制冷剂经由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第二流路切换 装置14B,流过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18A、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18B。流过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18A、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18B而被冷凝后 的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流出,并流入图2所示的室内单元200。流入 室内单元200的制冷剂在膨胀装置204中膨胀,并流过利用侧热交换 器202。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02而蒸发的制冷剂从室内单元200流出,并流入图1所示的室外单元1。流入室外单元1的制冷剂经由第 一流路切换装置14A积存于储液器26。积存于储液器26的制冷剂被 吸入压缩机12并再次被压缩。
[制热运转]
接着,说明制热运转时的室外单元1的动作的例子。在进行制热 运转时,如实线所示,图1记载的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及第二流路 切换装置14B将流路连接。即,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及第二流路切 换装置14B将压缩机12的排出侧与图2所示的室内单元200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02连接,并经由储液器26将图1所示的压缩机12的吸 入侧与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18A及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18B连接。由 压缩机12压缩后的制冷剂经由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从室外单元1 流出,并流入图2所示的室内单元200。流入室内单元200的制冷剂 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02流动并冷凝,在膨胀装置204中膨胀。在膨胀 装置204中膨胀后的制冷剂从室内单元200流出,并流入图1所示的 室外单元1。流入室外单元1的制冷剂由第一减压装置16A、第二减 压装置16B减压,并流过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18A、第二热源侧热交 换器18B。流过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18A、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18B 而蒸发的制冷剂经由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4B, 积存于储液器26。积存于储液器26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2并再次 被压缩。
接着,更具体地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图3是斜向观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单元的前表面及左侧面的图,图4是斜向 观察图3记载的室外单元的背面及右侧面的图,图5是从图3记载的 室外单元拆下开闭面板并从前表面侧观察的图,图6是示出图3记载 的室外单元的热交换室的截面的图。
如图3及图4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具有主体部101和 设置在主体部101的上部的风扇保护部106。主体部101例如具有长 方体的形状,如图5所示,收容有热源侧热交换器18、压缩机12、电 气部件箱36及省略图示的制冷剂配管等。
如图3及图4所示,主体部101的上部由前表面上部面板104A、 左侧面上部面板104B、背面上部面板104C及右侧面上部面板104D 覆盖。前表面上部面板104A、左侧面上部面板104B、背面上部面板 104C及右侧面上部面板104D为大致平板状的构件,构成室外单元1 的上部的轮廓。前表面上部面板104A配设在室外单元1的前表面的 上部,左侧面上部面板104B配设在室外单元1的左侧面的上部,背 面上部面板104C配设在室外单元1的背面的上部,右侧面上部面板 104D配设在室外单元1的右侧面的上部。前表面上部面板104A、左侧面上部面板104B、背面上部面板104C及右侧面上部面板104D例 如具有使空气通过的多个空气吸入口(省略图示),能够从室外单元 1的外部向室外单元1的内部取入空气。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对 室外单元1的上部的轮廓包括前表面上部面板104A、左侧面上部面板104B、背面上部面板104C及右侧面上部面板104D而构成的面板型 室外单元进行说明,但该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也可以是省略上述上 部面板的框架型室外单元。
如图5所示,热源侧热交换器18配设在维护用开口部103的上方。 热源侧热交换器18至少包括位于室外单元1的前表面侧的开闭面板相 向热交换部180。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180在维护用开口部103的 上方与包括开闭面板102A的面相向。如图6所示,该实施方式的例 子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8具有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18A和第二热源侧 热交换器18B。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18A具有一次弯折形状,与前表 面上部面板104A及右侧面上部面板104D相向地设置。第一热源侧热 交换器18A的与前表面上部面板104A相向的部分成为开闭面板相向 热交换部180。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18B具有一次弯折形状,与左侧 面上部面板104B及背面上部面板104C相向地设置。如图5所示,热 源侧热交换器18例如安装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8下方的固定构件34。 固定构件34例如是安装于在室外单元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框架(省 略图示)并支承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热交换部的下方的板状构件,但 也可以是安装于构成室外单元1下部的基体部105的柱状构件。在该 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由于没有配设将设置有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室和 设置有热源侧热交换器18下部的压缩机12等的室分隔的隔板,所以 压缩机12、电气部件箱36及省略图示的制冷剂配管等的配置的自由 度提高。
如图3及图4所示,风扇保护部106具有圆筒的形状,在风扇保 护部106的内部收容有风扇(省略图示)。在风扇保护部106的上部, 形成有从室外单元1的内部向室外单元1的外部吹出空气的空气吹出 口109。当风扇动作时,从形成于前表面上部面板104A、左侧面上部 面板104B、背面上部面板104C及右侧面上部面板104D的空气吸入 口(省略图示)将室外的空气取入到室外单元1的内部。如图5及图 6所示,被取入到室外单元1内部的空气通过热源侧热交换器18进行 热交换后,从图3及图4记载的空气吹出口109排出。在该实施方式 的例子中,由于从室外单元1的前表面、两侧面及背面的整周方向均 匀地吸入空气,所以空气动力性能提高。在该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室外 单元1中,由于空气动力性能提高,所以驱动风扇的电力降低,并且 驱动风扇时的噪音降低。
主体部101的下部由开闭面板102A、左侧面下部面板102B、背 面下部面板102C及右侧面下部面板102D覆盖。开闭面板102A、左 侧面下部面板102B、背面下部面板102C及右侧面下部面板102D为 大致平板状的构件,构成室外单元1的下部的轮廓。开闭面板102A 配设在室外单元1的前表面的下部,左侧面下部面板102B配设在室 外单元1的左侧面的下部,背面下部面板102C配设在室外单元1的 背面的下部,右侧面下部面板102D配设在室外单元1的右侧面的下 部。图3记载的开闭面板102A开闭自如地安装于主体部101,并覆盖 图5记载的维护用开口部103。通过打开开闭面板102A,能够穿过维 护用开口部103进行配设在主体部101内部的压缩机12及电气部件箱 36等的维护等。此外,在电气部件箱36中,例如收容有进行室外单 元1的整体控制的控制部及驱动压缩机12的变频器(inverter)等。 电气部件箱36包括散热翅片38,所述散热翅片38促进电气部件箱36 的散热。
[排水路]
如图6所示,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至少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 180的下方配设有排水路32。排水路32例如排出在热源侧热交换器 18产生的结露水、雨水或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除霜运转时产生 的水等水。例如,如图6所示,排水路32可以构成为具有朝向室外单 元1的左侧面向下倾斜的第一排水部32A。排水路32例如可以构成为: 承接来自上方的水,使水流向作为下游侧的室外单元1的左侧面侧, 将水从左侧面下部面板102B的外侧向室外单元1的外部排出。另外, 虽然在图6中未图示,但排水路32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一排水部32A, 承接来自上方的水,使水流向作为下游侧的室外单元1的左侧面侧后, 使水在室外单元1的左侧面下部面板102B的内侧向下方移动,并将 水从室外单元1的下部向外部排出。虽然在图6中未图示,但例如排 水路32可以构成为具有与第一排水部32A的下游侧连通并在室外单 元1的内部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其他排水部。在后述的实施方式2中, 上述其他排水部作为第二排水部32B而构成。此外,为了使附着于热 源侧热交换器18的霜等融化而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除霜运转。 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除霜运转例如通过利用省略图示的加热器加热 热源侧热交换器18而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除霜运转例如也可 以通过切换流路切换装置14以使从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制冷剂向热 源侧热交换器18流动而进行。另外,在图6中,排水路32构成为朝 向室外单元1的左侧面向下倾斜,但也可以构成为朝向室外单元1的 右侧面向下倾斜。此外,虽然排水路32也用于在雨天时排出雨水,但 由于并不是排水路32的温度有可能成为水的凝固点以下的低外部气 温环境,所以排水路32不会结冰。
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8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时,若室外的温度变 低,则水有可能在排水路32中冻结。当在排水路32中水的冻结推进 时,存在如下等可能性:开闭面板102A结冰而变得不能开闭;排水 路32上方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8由于冰而变形或损伤等。因此,在该 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如以下说明的那样,与排水路32接近或抵接地配 设的热能供给部件50通过使温度比水的凝固点高的流体流动来抑制 排水路32成为水的凝固点以下。另外,如以下使用图1说明的那样, 通过将热能供给部件50及排水路32配设成:作为热能供给部件50 的一例的、将膨胀装置20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8连接的制冷剂配管, 使流体在该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方向与水在排水路32中流动的方向 相向,从而热能供给部件50的热高效地传递到排水路32。
[热能供给部件]
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热能供给部件50A由连接膨胀 装置20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配管中的、与排水路32接近 或抵接的部分构成。在图1中,概略地示出该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热能 供给部件50A与排水路32的位置关系,用实线箭头示出制冷剂在热 能供给部件50A中流动的方向,用虚线箭头示出水在排水路32中流 动的方向。由于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8之前的 制冷剂在连接膨胀装置20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配管中流 动,所以能够抑制排水路32成为水的凝固点以下的温度的可能性。此 外,通过与排水路32抵接地配设将膨胀装置20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 18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从而热能供给部件50A的热高效地传递到排水 路32。另外,在该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减压装置16配设在将膨胀装 置20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8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中的、远离排水路32 且靠近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部分。通过使连接膨胀装置204和热源侧 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配管中的、供由减压装置16减压前的制冷剂流 动的部分与排水路32接近或抵接而构成热能供给部件50A,从而排水 路32成为水的凝固点以下的温度的可能性进一步得到抑制。另外,如 图1所示,在该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作为热能供给部件50A的、将膨 胀装置20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8连接的制冷剂配管配置成:使温度比 水的凝固点高的制冷剂从排水路32的下游方向朝向上游方向流动。由 于排水路32的下游侧的排水的温度容易成为最低温,并且与排水路 32的上游侧相比排水量较多,所以在低外部气温环境下,排水路32 冻结的可能性变高。在该实施方式的例子中,通过使温度比水的凝固 点高的制冷剂从排水路32的下游侧流动,从而能够高效地抑制排水容 易成为最低温的下游侧的排水路32的冻结,因此能够抑制积存在开闭 面板102A附近的水结冰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室外单元1中,热源侧热交换 器18至少具有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180,所述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 部180与包括开闭面板102A的面相向。当使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 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180产生的水向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180的 下方滴下时,有可能在例如基体部105生成冰而导致开闭面板102A 冻结。因此,在该实施方式的例子中,至少在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 180的下方配设有排水路32。由于朝向包括开闭面板102A的面以外 的面向下倾斜地配设有排水路32,所以排水路32排出的水不会排出 到开闭面板102A的附近。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水积存在开闭面 板102A附近的可能性得到抑制,并且积存在开闭面板102A附近的水 结冰的可能性得到抑制,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打开开闭面板102A进 行的室外单元1的维护等。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由于朝向包括开闭面板102A的 面以外的面向下倾斜地配设有排水路32,所以水在排水路32中流动 的距离变长。因此,例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8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 时,若室外的温度变低,则水有可能在排水路32中冻结。当水在排水 路32中结冰时,存在如下等可能性:不再能够排水;水从排水路32 溢出且溢出的水结冰而导致开闭面板102A冻结。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由于优选增大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热交换面积,所以开闭面板相向热 交换部180靠近包括开闭面板102A的面,并且配设在开闭面板相向 热交换部180的下方的排水路32与开闭面板102A接近地配设。因此, 在该实施方式的例子中,通过与排水路32的至少一部分接近或抵接地 配设使温度比水的凝固点高的流体流动的热能供给部件50,从而抑制 排水路32成为水的凝固点以下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在该实施方式的 例子中,热能供给部件50A由连接膨胀装置20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8 的制冷剂配管构成。由于与排水路32的至少一部分接近或抵接地配设 有供流入到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8之前的制冷剂 流动的制冷剂配管,所以排水路32成为水的凝固点以下的温度的可能 性得到抑制。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减压装置16配设在将膨胀装置 20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8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中的、远离排水路32且 靠近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部分。通过使连接膨胀装置204和热源侧热 交换器18的制冷剂配管中的、供由减压装置16减压前的制冷剂流动 的制冷剂配管与排水路32接近或抵接,排水路32成为水的凝固点以 下的温度的可能性进一步得到抑制。此外,在由能够调节开度的电动 阀等构成减压装置16的情况下,可使用在连接膨胀装置204和热源侧 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温度来调节减压装 置16的开度。由于通过调节减压装置16的开度,能够调节由减压装 置16减压前的制冷剂的温度,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排水路32成为水 的凝固点以下的温度的可能性。此外,也能够调节减压装置16的开度 并且调节膨胀装置204的开度。例如,用省略图示的压力测定装置测 定制冷剂的压力,用省略图示的温度测定装置测定制冷剂的温度。
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例如,也可以使分支管与排水 路32接近或抵接而构成热能供给部件50,所述分支管从连接膨胀装 置20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配管分支。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由具有一次弯折形状的第一热源侧 热交换器18A和具有一次弯折形状的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18B构成的 热源侧热交换器18,但热源侧热交换器18既可以由具有三次弯折形 状的一个热交换器构成,也可以由不具有弯折形状的四个热交换器构 成。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该实施方式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8在俯视 时配设在所述室外单元的所有的侧面部即可。即,该实施方式的热源 侧热交换器18具有与前表面上部面板104A、左侧面上部面板104B、 背面上部面板104C及右侧面上部面板104D中的每一个分别相向的热 交换部即可。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开闭面板102A及维护用开口部103 配设在室外单元1的前表面的下部的例子,但开闭面板102A及维护 用开口部103可以配设在室外单元1的前表面、左侧面、背面及右侧 面中的任一个的下部。另外,开闭面板102A及维护用开口部103也 可以配设在室外单元1的前表面、左侧面、背面及右侧面中的两个以 上的面的下部。
实施方式2.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室外单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此外,在图7记载的室外单元1A中,对具有与图1记载的室外单元1 相同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7的室外单元 1A与图1的室外单元1的不同点在于图7的室外单元1A还具有副热 交换器19及分支配管28A。
副热交换器19与分支配管28A连接,使从分支配管28A流入的 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副热交换器19配设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下方。 副热交换器19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8例如一体地构成,设置在共用的 翅片的不同区域。此外,副热交换器19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8也可以 分体构成。该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副热交换器19包括第一副热交换器 19A和第二副热交换器19B。
分支配管28A从经由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连接压缩机12和利 用侧热交换器202的制冷剂配管分支,并与副热交换器19连接。在图 7记载的例子中,分支配管28A从将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和位于第 一流路切换装置14A的下游侧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02连接的制冷剂配 管分支,并与副热交换器19连接。在分支配管28A上配设有开闭装 置30,所述开闭装置30控制制冷剂向副热交换器19的流入。此外, 虽然开闭装置30也可以配设在副热交换器19的上游,但如图7所示, 优选配设在副热交换器19的下游。通过将开闭装置30配设在副热交 换器19的下游,与将开闭装置30配设在副热交换器19的上游的情况 下相比,能够使压力及温度高的制冷剂流到副热交换器19。开闭装置 30例如是进行开闭动作而切换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的开闭切换阀,但 通过由能够调节开度的电动阀等构成开闭装置30,能够调节流入副热 交换器19的制冷剂的流量。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热能供给部件50B的结构的一 例的概略图。在图8中,用标注斜线的块状箭头示出制冷剂的流动, 用白块状箭头示出排水的流动。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副 热交换器19的结构的一例的俯视时的概略图。在图9中,用标注斜线 的块状箭头示出制冷剂的流动,用白块状箭头示出通过热源侧热交换 器18的空气的流动。
如图8所示,排水路32能够设为具有第一排水部32A和第二排 水部32B的结构,所述第一排水部32A朝向室外单元1A的左侧面向 下倾斜,所述第二排水部32B与第一排水部32A的下游侧连通,在室 外单元1A的内部在铅垂方向上延伸,并从设置在室外单元1A的底面 的排水基体孔33将水排出。另外,副热交换器19构成为具有分支配 管28A的一部分作为传热管29。另外,与第一排水部32A的至少一 部分接近或抵接地配设有副热交换器19。另外,与第二排水部的至少 一部分接近或抵接地配设有分支配管28A中的不构成副热交换器19 的传热管29的部分。
另外,如图9所示,传热管29构成为:至少在室外单元1A的开 闭面板102A的一侧,温度比水的凝固点高的制冷剂从第一排水部32A 的下游方向朝向上游方向流动。由于副热交换器19中的、室外单元 1A的开闭面板102A的一侧成为容易结霜的位置,所以通过使温度比 水的凝固点高的制冷剂流动,能够高效地进行除霜。
如上所述,该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热能供给部件50B包括分支配管 28A中的与排水路32的第二排水部32B接近或抵接的部分、以及副 热交换器19而构成。即,由于从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制冷剂在分支 配管28A中流动,所以通过使分支配管28A与排水路32的第二排水 部32B接近或抵接,从而加热排水路32的第二排水部32B。另外, 由于从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制冷剂在与分支配管28A连接的副热交 换器19中流动,所以通过来自副热交换器19的翅片的传热及辐射等, 从而加热配设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8及副热交换器19的下方的排水路 32的第一排水部32A。此外,该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热能供给部件50B 也能够以如下方式进行动作:仅在水有可能在排水路32中冻结时,将 开闭装置30打开,使制冷剂在分支配管28A中流动并加热排水路32。 例如,在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18的除霜运转后的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 期间,将开闭装置30打开,使制冷剂在分支配管28A中流动并加热 排水路32。
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例如,在图7的例子中,热能 供给部件50包括热能供给部件50B及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热能供 给部件50A而构成,但也可以省略热能供给部件50A。另外,在上述 说明中,说明了热能供给部件50B包括分支配管28A中的与排水路32接近或抵接的部分、以及副热交换器19而构成的例子,但热能供 给部件50B只要包括分支配管28A中的与排水路32的第二排水部32B 接近或抵接的部分或副热交换器19的一方而构成即可。在热能供给部 件50B包括分支配管28A中的与排水路32接近或抵接的部分而构成 的情况下,也能够省略副热交换器19。
实施方式3.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室外单元1B的结构的一例的 图。此外,在图10记载的室外单元1B中,对具有与图7记载的室外 单元1A相同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10的 室外单元1B与图7的室外单元1A的不同点在于:图10的室外单元1B具有分支配管28B,还具有压力传感器62、温度传感器64及控制 装置70,所述分支配管28B从将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和位于第一 流路切换装置14A的上游侧的压缩机12连接的制冷剂配管分支并与 副热交换器19连接。分支配管28B从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与压缩 机12之间分支而被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A配置在 压缩机12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02之间,从而在使从压缩机12排出的 高温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8中流动而进行的除霜运转时,也能 够使高温的制冷剂在分支配管28B中流动并加热排水路32。
在该实施方式3中,通过利用控制装置70基于来自压力传感器 62、温度传感器64及设置在控制装置70内部的定时器等的信息,切 换流路切换装置14及开闭装置30的动作,从而进行使从压缩机12 排出的高温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8中流动而进行的除霜运转。
压力传感器62是如下的低压压力传感器:配置于储液器26的吸 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并检测经由储液器26吸入压缩机12的低压制 冷剂的压力。作为压力传感器62的材料,例如,可使用石英压电式压 力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或压力变换器等。
温度传感器64在制热运转时通过制冷剂配管来测定从利用侧热 交换器202经由膨胀装置204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在制冷运转时通 过制冷剂配管来测定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8经由减压装置16流出的制 冷剂的温度。作为温度传感器64的材料,例如,使用热敏电阻等半导 体材料或测温电阻器等金属材料。
控制装置70可以构成为:除了控制流路切换装置14及开闭装置 30的动作之外,还控制例如包括制冷循环装置的驱动或停止、压缩机 12的容量控制或减压装置16的开度控制等在内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 体动作。另外,控制装置70构成为能够接收由压力传感器62检测到 的压力信息或由温度传感器64检测到的温度信息。
控制装置70作为专用硬件或具有中央运算装置、存储器等的微型 计算机或微处理单元而构成。控制装置70例如收容于电气部件箱36 等。此外,在图10中,未图示控制装置70的内部结构。
在控制装置70作为专用硬件而构成的情况下,控制装置70例如 能够由单一电路、复合电路、ASIC、FPGA或它们的组合构成。控制 装置70既可以构成为能够用各个硬件实现各个控制处理,也可以构成 为用一个硬件进行各个控制处理。此外,“ASIC”是专用集成电路的简 称,“FPGA”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简称。
在控制装置70作为微型计算机或微处理单元而构成的情况下,控 制装置70执行的控制处理由软件、固件或软件与固件的组合实现。软 件或固件作为控制程序而记述。存储器作为存储控制程序的控制装置 70的存储部而构成。存储器例如能够作为RAM、ROM、闪存、 EPROM、EEPROM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而构成。中央 运算装置作为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于存储器的控制程序从而实现控制 处理的运算部而构成。此外,中央运算装置简称为“CPU”。另外,中 央运算装置也称为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或处理器。
另外,控制装置70也可以构成为用专用硬件实现控制处理的一部 分,并用微型计算机或微处理单元实现剩余的控制处理。
接着,说明该实施方式3中的由控制装置70进行的除霜运转时的 控制处理。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控制流程 图。进行除霜运转的时间或时间段例如能够通过控制装置70的定时功 能及日程功能来设定。另外,控制装置70可以构成为:能够在制热运 转时每隔一定时间例如每隔一小时反复执行图11的控制处理。
在步骤S11中,在控制装置70中,判定是否满足除霜运转开始条 件。在控制装置70中,在制热运转时,例如在由压力传感器62检测 到的制冷剂的低压压力为0.15MPa以下的情况下或由温度传感器64 检测到的制冷剂温度为-8℃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除霜运转开始 条件。在不满足除霜运转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处理结束,继续进 行通常的制热运转。
在判断为满足除霜运转开始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12中,在控 制装置70中,为了安全地进行流路切换装置14的切换而进行使压缩 机12的运转频率降低的控制。例如,在控制装置70中,进行将压缩 机12的运转频率从100Hz降低到30Hz左右的控制。接着,在步骤S13中,在控制装置70中,进行如下控制:进行流路切换装置14的 切换及开闭装置30的开放,由此,开始除霜运转。接着,在步骤S14中,在控制装置70中,进行使压缩机12的运转频率增加的控制。例如,在控制装置70中,进行使压缩机12的运转频率从30Hz返回到 100Hz左右的控制。
在步骤S15中,在控制装置70中,判定是否满足除霜运转结束条 件。在控制装置70中,在除霜运转时,例如在由温度传感器64检测 到的制冷剂温度为25℃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除霜运转结束条 件。另外,在控制装置70中,通过使用定时器,可以构成为:在从除 霜运转开始起经过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除霜运 转结束条件。在不满足除霜运转结束条件的情况下,每隔一定间隔的 时间间隔例如一分钟反复进行步骤S15的控制处理。
在判断为满足除霜运转结束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在控 制装置70中,为了安全地进行流路切换装置14的切换而进行使压缩 机12的运转频率降低的控制。例如,在控制装置70中,进行将压缩 机12的运转频率从100Hz降低到30Hz左右的控制。接着,在步骤S17中,在控制装置70中,进行如下控制:进行流路切换装置14的 切换及开闭装置30的关闭,由此,结束除霜运转,进行通常的制热运 转。
此外,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例如,在图10的例子中, 热能供给部件50包括热能供给部件50C及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热 能供给部件50A而构成,但也可以省略热能供给部件50A。另外,在 上述说明中,说明了热能供给部件50C包括分支配管28B中的与排水 路32接近或抵接的部分、以及副热交换器19而构成的例子,但热能 供给部件50C只要包括分支配管28B中的与排水路32的第二排水部 32B接近或抵接的部分或副热交换器19的一方而构成即可。在热能供 给部件50C包括分支配管28B中的与排水路32接近或抵接的部分而 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省略副热交换器19。
实施方式4.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热能供给部件的结构的一例的 图。如图12所示,该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热能供给部件50D包括风路 42而构成,所述风路42将电气部件箱36产生的热排出。风路42包 括管道43而构成,所述管道43从形成于基体部105的开口部44取入 空气并使取入的空气在排水路32的附近流动。通过使配设在图3记载 的风扇保护部106的内部的风扇进行动作,从而产生管道43内的空气 流动。如图12所示,在管道43内,配设有促进电气部件箱36的散热 的散热翅片38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使空气在管道43中流动,从而进 一步促进电气部件箱36的散热。另外,由于被电气部件箱36加热后 的管道43内的空气对排水路32进行加热,所以排水路32冻结的可能 性也得到抑制。此外,电气部件箱36以至少比水的凝固点高的温度发 热,相当于本发明的“发热体”。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 种改变。即,可以适当改良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将至 少一部分替换为其他结构。并且,针对其配置没有特别限定的构成要 件不限于实施方式中公开的配置,能够配置在能实现其功能的位置。
例如,能够将在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热能供给部件50D追加应用 于实施方式1~3。
附图标记说明
1室外单元,1A室外单元,1B室外单元,12压缩机,14流路 切换装置,14A第一流路切换装置,14B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6减 压装置,16A第一减压装置,16B第二减压装置,18热源侧热交换 器,18A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18B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19副热 交换器,19A第一副热交换器,19B第二副热交换器,26储液器, 28A分支配管,28B分支配管,29传热管,30开闭装置,32排水 路,32A第一排水部,32B第二排水部,33排水基体孔,34固定构 件,36电气部件箱,38散热翅片,42风路,43管道,44开口部, 50热能供给部件,50A热能供给部件,50B热能供给部件,50C热 能供给部件,50D热能供给部件,101主体部,62压力传感器,64温度传感器,70控制装置,102A开闭面板,102B左侧面下部面板, 102C背面下部面板,102D右侧面下部面板,103维护用开口部, 104A前表面上部面板,104B左侧面上部面板,104C背面上部面板, 104D右侧面上部面板,105基体部,106风扇保护部,109空气吹 出口,180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200室内单元,202利用侧热交 换器,204膨胀装置。

Claims (12)

1.一种室外单元,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部分,并具有维护用开口部,其中,所述室外单元具有:
开闭面板,所述开闭面板开闭自如地安装于该室外单元,并覆盖所述维护用开口部;
热源侧热交换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配设在所述维护用开口部的上方,至少具有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所述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与包括所述开闭面板的面相向;
排水路,所述排水路具有第一排水部和第二排水部,所述第一排水部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至少所述开闭面板相向热交换部的下方朝向包括所述开闭面板的面以外的面向下倾斜地配设,所述第二排水部与所述第一排水部的下游侧连通并在所述室外单元的内部在铅垂方向上延伸;以及
热能供给部件,所述热能供给部件与所述排水路的至少一部分接近或抵接地配设,
所述热能供给部件具有分支配管和副热交换器,所述分支配管使温度比水的凝固点高的制冷剂在流入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之前从所述排水路的下游方向朝向上游方向流动,所述分支配管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压缩机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分支而被连接,所述副热交换器配设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并具有所述分支配管的一部分作为传热管,
所述分支配管中的、在所述副热交换器中不构成所述传热管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排水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近或抵接地配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在俯视时配设在所述室外单元的所有的侧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热能供给部件还具有将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膨胀装置和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连接的配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室外单元还具有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配设在将所述膨胀装置和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连接的所述配管中的、远离所述排水路且靠近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部分,对制冷剂的压力进行减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分支配管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流路切换装置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分支而被连接,所述流路切换装置配置在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压缩机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分支配管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流路切换装置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压缩机之间分支而被连接,所述流路切换装置配置在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压缩机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副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一排水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近或抵接地配设,
在所述传热管中,至少在所述室外单元的所述开闭面板的一侧,温度比水的凝固点高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排水部的下游方向朝向上游方向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和所述副热交换器设置在共用的翅片的不同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室外单元还具有以比所述水的凝固点高的温度发热的发热体,
所述热能供给部件还具有风路,所述风路供被所述发热体加热后的空气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室外单元还具有形成所述风路的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发热体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压缩机的变频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发热体包括促进该发热体的散热的散热翅片,
所述散热翅片的至少一部分配设在所述风路的内部。
CN201680042419.0A 2015-07-29 2016-07-19 室外单元 Active CN1079236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5/071534 2015-07-29
PCT/JP2015/071534 WO2017017813A1 (ja) 2015-07-29 2015-07-29 室外ユニット
PCT/JP2016/071157 WO2017018272A1 (ja) 2015-07-29 2016-07-19 室外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3661A CN107923661A (zh) 2018-04-17
CN107923661B true CN107923661B (zh) 2020-06-16

Family

ID=57885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2419.0A Active CN107923661B (zh) 2015-07-29 2016-07-19 室外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6082B2 (zh)
JP (1) JP6509345B2 (zh)
CN (1) CN107923661B (zh)
GB (1) GB2557075B (zh)
WO (2) WO20170178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8771A1 (en) * 2017-10-17 2019-04-25 Swegon Operations Ab AIR TREATMENT UNIT FOR A VENTILATION SYSTEM IN A BUILDING AND METHOD FOR REALIZING A DEFROSTING OPERATION OF AN AIR TREATMENT UNIT
CN108413666B (zh) * 2018-03-07 2021-01-08 骊阳(广东)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除霜的高效空气源热泵系统
EP3885662A4 (en) * 2018-12-27 2022-01-26 Hefei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AIR CONDITIONER, AND ASSOCIATED HEAT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10006154B (zh) * 2019-05-05 2023-07-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化冰装置、空调室外机及化冰控制方法
WO2020255187A1 (ja) * 2019-06-17 2020-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1473427A (zh) * 2020-05-09 2020-07-3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延缓制热结霜的回风网罩、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8050Y2 (zh) * 1977-01-13 1982-06-18
CN1469091A (zh) * 2002-06-24 2004-01-21 株式会社电装 蒸汽压缩制冷剂循环系统
WO2013051177A1 (ja) * 2011-10-03 2013-04-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外機、その室外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及び給湯機
CN103857976A (zh) * 2011-10-03 2014-06-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JP2014115007A (ja) * 2012-12-07 2014-06-2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97756A (en) * 1977-02-08 1978-08-26 Hitachi Ltd Amplifier circuit
JPS58120059A (ja) * 1982-01-13 1983-07-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の冷媒回路
JPS6357435A (ja) * 1986-08-25 1988-03-12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コンテナクレ−ン
JPS6357435U (zh) * 1986-09-30 1988-04-16
JP2000064694A (ja) * 1998-08-19 2000-02-29 Kuriki Seisakusho:Kk 戸当り装置
JP4183053B2 (ja) * 2000-01-14 2008-11-19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3818115B2 (ja) * 2001-10-04 2006-09-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サイクル
JP2006046694A (ja) * 2004-07-30 2006-02-16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JP4753563B2 (ja) * 2004-10-26 2011-08-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室外ユニット
JP2008202889A (ja) * 2007-02-21 2008-09-04 Yanmar Co Ltd エンジン駆動式ヒートポンプ
JP2009079851A (ja) 2007-09-27 2009-04-16 Fujitsu General Ltd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および同熱交換器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5310887B2 (ja) 2011-09-30 2013-10-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室外機及び冷凍装置
JP5353998B2 (ja) * 2011-11-30 2013-11-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8050Y2 (zh) * 1977-01-13 1982-06-18
CN1469091A (zh) * 2002-06-24 2004-01-21 株式会社电装 蒸汽压缩制冷剂循环系统
WO2013051177A1 (ja) * 2011-10-03 2013-04-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外機、その室外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及び給湯機
CN103857976A (zh) * 2011-10-03 2014-06-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JP2014115007A (ja) * 2012-12-07 2014-06-2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018272A1 (ja) 2018-02-08
GB201801510D0 (en) 2018-03-14
GB2557075B (en) 2020-09-09
US10386082B2 (en) 2019-08-20
WO2017017813A1 (ja) 2017-02-02
US20180180306A1 (en) 2018-06-28
WO2017018272A1 (ja) 2017-02-02
GB2557075A (en) 2018-06-13
CN107923661A (zh) 2018-04-17
JP6509345B2 (ja) 2019-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3661B (zh) 室外单元
JP5626439B2 (ja) 冷凍装置
EP2320151A1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AU2012392672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11402112B2 (en) Heat exchange unit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20160341434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20150059377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U2012392673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EP3064847A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WO201408365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GB2557826A (en) Operation control device
US20200300513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20130205823A1 (en) Air conditioner
JP2021177118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機
JP5424706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27248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05124237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US20160123607A1 (en) Outdoor unit
CN109642739B (zh) 空调装置
CN111051782B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JP5531621B2 (ja) 冷凍装置
JP6818905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20040098275A (ko) 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기의 배수 결빙 방지 장치
JP6727296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0902931B1 (ko)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