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2051B - 安全装置及包括其的防止坠落事故的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安全装置及包括其的防止坠落事故的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2051B
CN107922051B CN201680048716.6A CN201680048716A CN107922051B CN 107922051 B CN107922051 B CN 107922051B CN 201680048716 A CN201680048716 A CN 201680048716A CN 107922051 B CN107922051 B CN 107922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arachute
elastic element
drone
safet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87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2051A (zh
Inventor
李善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KARI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KA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KARI filed Critical Korea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KARI
Publication of CN107922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2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2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2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7/00Parachutes
    • B64D17/80Parachutes in association with aircraft, e.g. for brak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64C39/024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of the remote controlled vehicle type, i.e. RP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7/00Parachutes
    • B64D17/62Deployment
    • B64D17/72Deployment by explosive or inflatabl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50Glider-type UAVs, e.g. with parachute, parasail or ki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70/00Launching, take-off or landing arrangements
    • B64U70/80Vertical take-off or landing, e.g. using rockets
    • B64U70/83Vertical take-off or landing, e.g. using rockets using parachutes, balloon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oy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无人机可包括:支撑杆;本体,与所述支撑杆相隔离,形成在所述支撑杆的上侧;连接部,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杆;及推进部,配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用于产生推力。在所述本体形成有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配置有降落伞,且降落时,通过所述连接部的变形,所述降落伞向所述贯通孔的外部放出。

Description

安全装置及包括其的防止坠落事故的无人机
技术领域
以下实施例涉及安全装置及包括此安全装置的防止坠落事故的无人机。
技术背景
从军事产业开始的无人机(drone)是指不乘坐人员,由无线电波的引导飞行的飞机或直升机模样的飞行体,且最近利用所述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军事、商业领域,对此的研究正在积极地进行。
只是,因无人机的需求增加的趋势,预计无人机的飞行上空交通量增加,由此,无人机的飞行中冲突及追尾的可能性被增大。此外,因无人机的遥控不熟、电池放电、故障等原因,无人机的坠落可能性也被增大的实情。
根据无人机使用的如上的危险性增大,可延伸至人命或财产损害。
在美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2-0061508号(从武装无人机发射武器的装置(Devicefor Firing Weapons from an Armed Drone)2012.03.15.),公开了用于防止坠落的无人机。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根据一个实施例,其目的是提供无人机,在无人机发生异常坠落时,因无人机的自由落体,利用处于无重力状态,无需由机械/电子装置的电力供给,具备在无人机的降落伞,可自动地被展开。
此外,根据其他实施例,其目的是提供飞行体,在飞行体坠落时,由形成在飞行体本体的贯通孔的从下至上的空气流动,具备在飞行体的降落伞,可被展开。
不仅如此,根据另外实施例,其目的是提供安全装置,可便于拆卸在多种飞行体,由形成在本体贯通孔的从下至上的空气的流动,具备在安全装置的降落伞,可被展开。
技术方案
根据一个实施例,无人机可包括:支撑杆;本体,与所述支撑杆被隔离,形成在所述支撑杆的上侧;连接部,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杆;及推进部,配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产生推力。在所述本体形成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配置降落伞,且降落时,由所述连接部的变形,所述降落伞向所述贯通孔外部被放出。
所述连接部可以是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本体处于无重力状态时,可由复原力被膨胀。
所述无人机还可包括:针阀,配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弹性元件收缩时,与所述贯通孔咬合。
其中,无人机还可包括:限制元件,围绕所述弹性元件,所述限制元件可抵消所述弹性元件的复原力。
所述限制元件可以是电磁阀,在所述电磁阀产生的电磁力,可抵消所述弹性元件的复原力。
所述无人机还可包括:密封元件,配置在与所述针阀咬合的所述贯通孔的下端部分。
此外,无人机还可包括:夹持器,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所述夹持器位于所述降落伞的下方,可使所述降落伞不向下方向掉落,支撑所述降落伞。
其中,所述夹持器由网状形成,降落时,从所述贯通孔的下至上,可发生空气流动。
所述无人机还可包括:盖,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上端部分,所述盖由通过所述贯通孔的空气流动被开放。
此外,无人机还可包括:着陆元件,配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下方。
根据其他实施例,飞行体可包括:支撑杆;本体,与所述支撑杆被隔离,形成在所述支撑杆的上侧;推进部,配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产生推力:贯通孔,形成在所述本体;降落伞,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及针阀,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下端部分,与所述贯通孔咬合。所述阀在降落时被开放,通过所述贯通孔从下至上发生空气流动,可使所述降落伞向所述贯通孔的外部放出。
此外,所述飞行体还可包括:传感器部,感知所述飞行体的降落速度,给所述阀传达开放信号。
其中,所述飞行体还可包括:弹性元件,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杆,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本体处于无重力状态时,由复原力被膨胀,且所述针阀在所述弹性元件膨胀时被开放。
所述飞行体还可包括:夹持器,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所述夹持器位于所述降落伞的下方,使所述降落伞不向下方向掉落,支撑所述降落伞,且所述夹持器由网状形成,降落时,从所述贯通孔的下至上,发生空气流动。
飞行体还可包括:盖,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上端部分,所述盖由通过所述贯通孔的空气流动被开放。
另外根据其他实施例,可拆卸在飞行体的安全装置,可包括:支撑杆;本体,与所述支撑杆被隔离,形成在所述支撑杆的上侧;贯通孔,形成在所述本体;降落伞,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针阀,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下端部分,与所述贯通孔咬合,及连接元件,配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下方,将所述安全装置拆卸在所述飞行体。
所述针阀在所述安全装置降落时被开放,通过所述贯通孔从下至上发生空气流动,可使所述降落伞向所述贯通孔的外部放出。
安全装置还可包括:传感器部,感知所述安全装置的降落速度,给所述针阀传达开放信号。
安全装置还可包括:弹性元件,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杆,所述弹性元件因所述安全装置的降落,在本体处于无重力状态时,由复原力被膨胀,且所述针阀在所述弹性元件膨胀时被开放。
在这种情况下,安全装置还可包括:限制元件,围绕所述弹性元件,所述限制元件是电磁阀。由此,在所述电磁阀产生的电磁力,可抵消所述弹性元件的复原力。
此外,安全装置还可包括:夹持器,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所述夹持器位于所述降落伞的下方,使所述降落伞不向下方向掉落,支撑所述降落伞。所述夹持器由网状形成,在所述安全装置降落时,从所述贯通孔的下至上,可发生空气流动。
不仅如此,安全装置还可包括:盖,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上端部分,所述盖由通过所述贯通孔的空气流动被开放。
技术效果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在无人机发生异常坠落时,因无人机的自由落体,利用处于无重力状态,无需由机械/电子装置的电力供给,具备在无人机的降落伞,可自动地被展开。
此外,根据其他实施例的飞行体,在飞行体坠落时,由形成在飞行体本体的贯通孔的从下至上的空气流动,具备在飞行体的降落伞,可被展开。
不仅如此,根据另外实施例的安全装置,可便于拆卸在多种飞行体,由形成在本体贯通孔的从下至上的空气的流动,具备在安全装置的降落伞,可被展开。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用于防止坠落的包括降落伞的无人机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用于防止坠落的包括降落伞的无人机截面图。
图3a及图3b是示出围绕弹性元件的限制元件。
图4是示出由通过贯通孔的空气流动,降落伞被展开状态的无人机。
图5是示出可拆卸在飞行体的连接元件及用于防止坠落的包括降落伞的安全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安全装置粘贴在飞行体,并运行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以下说明是实施例的多个方面(aspects)中的一个,以下技术(description)形成对实施例详细技术(detailed description)的一部分。
只是,在说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明确本发明的要点,有关公知的功能或构成的详细说明给予省略。
此外,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使用的用语或单词,不可被解释成通常的或字典的意思,发明者为了将自身发明说明成最佳的方法,原则上可适当地定义用语的概念着手,应解释成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符合无人机技术思想的意思和概念。
因此,记载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和在图示出的构成,只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的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不代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技术思想,因此,要理解成在本申请始点,可具有能够代替这些的多种均等物和变形示例。
图1是示出用于防止坠落的包括降落伞的无人机立体图,且图2是示出用于防止坠落的包括降落伞的无人机截面图。图3a及图3b是示出围绕弹性元件的限制元件,且图4是示出由通过贯通孔的空气流动,降落伞被展开状态的无人机。图5是示出可拆卸在飞行体的连接元件及用于防止坠落的包括降落伞的安全装置的截面图,且图6是示出安全装置粘贴在飞行体,并运行的状态。
以下,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坠落防止用降落伞的安全装置及包括坠落防止用降落伞的飞行体。只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由飞行体的一个实施例,将无人机100作为其对象进行说明。
参照图1及图2,无人机100可包括支撑杆110、与支撑杆110被隔离,形成在支撑杆的上侧的本体120、连接本体和支撑杆110的连接部130及配置在支撑杆110的外侧,产生推力的推进部140。在本体120可形成贯通孔150,在贯通孔150的内侧可配置降落伞160,降落时,由连接部130的变形,降落伞160向贯通孔150外部被放出地形成。
支撑杆110可由框架形成,在一个实施例由“X”字形状形成,但不限定于这些形状,根据需求可由“—”字或“Y”字形状等任意形状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本体120可由圆筒形的形状形成,但不限定于此,根据需求可由六面体形状、三角锥形状、八面体形状等任意形状形成。
连接部130可以是弹性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作为所述弹性元件使用弹簧,但不一定限定于此,具有弹性的其他物质也可被使用。
如此,平时重力作用时,连接部130由本体120的重量被收缩。但是,因无人机100的遥控不熟、电池放电、故障等原因,无人机100坠落时,无人机100做自由落体,处于无重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连接部130因无重力状态,平时作用在本体120的重力不作用,因此,连接部130可由复原力膨胀至原状态。
在本体120可形成贯通本体上下的贯通孔150。在一个实施例是圆柱形状的贯通孔,但不一定限定于此,可由三角柱、四角柱等多种形状形成。无人机100被降落,与贯通孔150的下端部分咬合的针阀170的贯通孔150的咬合被解除,具备在贯通孔150的上段部分的盖190被开放时,可从贯通孔150的下至上的方向,发生空气的流动。
此外,无人机100还可包括配置在支撑杆110上,连接部130收缩时,与贯通孔150咬合的针阀170。平常,连接部130因重力作用,由本体120的重量被收缩,由此,形成在本体的贯通孔150可与针阀170接触并咬合。在这种情况下,贯通孔150和针阀170被紧密地咬合,通过贯通孔150下端部分使空气不被流入。
但是,无人机100坠落时,无人机100做自由落体,处于无重力状态,由此所述连接部130因无重力状态,平时作用在本体120的重力不作用,因此,可由连接部130的复原力,膨胀至原状态。因此,本体120比起从支撑杆及针阀170作用重力,向上方向移动,贯通孔150和针阀170的咬合可被解除。
在一个实施例,举例说明由连接部130的变形,可手动地解除与贯通孔150咬合的针阀170,但不一定限定于这些形状。因此,针阀170不依赖于连接部130的变形,由其他机械或电信号被开闭,可与贯通孔150咬合,或咬合被解除。
在这种情况下,无人机100还可包括可感知所述无人机100的降落速度,将开放信号传达给所述针阀170的传感器部(未示出)。这些传感器部感知所述无人机100的降落速度,如无重力状态,无人机100以非正常的快速下降时,针阀170被开放,可使解除与贯通孔150的咬合。由此,可诱导贯通孔150的从下至上方向的空气流动。
如上所述,贯通孔150和针阀咬合时,为了紧贴两者,无人机100在与针阀170咬合的贯通孔150的下端部分,可具备密封元件(未示出)。如此的密封元件通过贯通孔150的下端部分,防止空气流入或漏出,且可同时抑制与贯通孔150和针阀170接触的瞬间摩擦。作为密封元件,可使用垫圈(gasket)或者马海毛(mohair),且不限定于此,也可使用其他柔软的其他不同材料。
在贯通孔150的内侧,可配置由折叠状态的降落伞160。无人机100自由落体时,由连接部130的变形,贯通孔150的下端部分和针阀170的咬合被解除,由贯通孔150的从下至上方向发生的空气流动,降落伞160可向贯通孔150外部放出被展开。详细地原理将后述。
无人机100还可包括具备在贯通孔150内侧的夹持器180,且夹持器180位于降落伞160的下方,可使降落伞160具备在贯通孔150内侧的期间,降落伞160不向下方向掉落,支撑所述降落伞160。夹持器180对应于贯通孔150的形状,可由圆形、四角形、三角形等形状形成。此外,夹持器180与降落伞160连接,防止降落伞160从无人机100掉落。
如此,夹持器180可由网状形成,且不妨碍无人机100自由落体时,从贯通孔150的下至上流动的空气流动发生。只是,夹持器180的形状不限定于网状,可由具有可通过空气的任意形状形成。
无人机100还可包括具备在贯通孔150的上端部分的盖190。所述盖190由如弹簧的锁定元件,与贯通孔150连接,平时盖着贯通孔150。由此,盖190盖住贯通孔150上端部分的开口,防止异物进入配置在贯通孔150内侧的降落伞160。
但是,由无人机100的自由落体,在无重力状态所述连接部130由复原力膨胀,由此,针阀170和贯通孔150的咬合被解除,发生贯通孔150的从下至上方向的空气流动时,可由空气压力所述盖190被开放。
因此,随着贯通孔150的上端部分被开放,降落伞160可向贯通孔150外部放出,且可被展开。
无人机100还可包括推进部140。所述推进部140可包括产生推力的推进元件142和在所述推进元件142产生驱动力并传达的驱动元件141。
所述推进部120产生推力,执行所述无人机100的动作(飞行、起飞/着陆)。所述推进元件142推荐广泛用于无人机100的,利用由螺旋桨的旋转产生的推力的螺旋桨方式,但除所述螺旋桨方式之外,可进行喷气引擎等多种推进元件142的实施例,因此,不限定于所述螺旋桨方式。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八转轴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但与推进元件142的个数及构成无关,可由三转轴、四转轴、五转轴、六转轴、八转轴等多种形状被体现。
无人机100还可包括具备在支撑杆110下方的着陆元件111,这可执行吸收无人机100着陆时发生的冲击的作用,且可使站立在着陆的表面,从表面支撑无人机100。
参照图3a及图3b,无人机100还可包括作为连接部130的一个元件,围绕弹性元件的限定元件132。如此的限定元件132可抵消弹性元件的复原力。即,弹性元件由复原力,可防止再次膨胀。
参照图3a,所述限定元件132可以是电磁阀,在所述电磁阀产生的电磁力,可抵消弹簧131的复原力。限定元件132可包括配置在支撑杆110和弹簧131之间的柱塞1321、配置在所述柱塞1321和弹簧131周围的电磁线圈1322、连接在电磁线圈1322,提供电的电源1324、可控制电供给与否的开关1323。
如上所述,无人机100因故障等原因自由落体时,处于无重力状态,由本体120的重量,作用在弹簧131的力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弹簧131由复原力被膨胀,由此,针阀170和贯通孔150的咬合被解除,使降落伞被展开。
只是,由无人机100的正常移动,在如自由落体的快速下降的情况,如上述降落伞160被展开时,这反而成为妨碍无人机110正常运行的结果。
因此,如此的因无人机100正常移动,以快速下降时,可使降落伞160不被展开,限制元件132执行器作用。
参照图3b,无人机100在正常下降,也因无重力状态的影响,弹簧131膨胀时,开关1323从关闭(off)变换为开启(on)状态,由电源1324电被供给。在这种情况下,由在电磁线圈1322和柱塞1321之间产生的磁场B,利用电磁力,可抵消由无重力效果的弹簧131的复原力。
由此,维持贯通孔150和针阀170的咬合状态,堵住向贯通孔150下端部分的空气流入,降落伞160不被展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作为限定元件132,举例电磁挡板,但不限定于此,可由液压式阀等多种形态形成。
将以上的有关实施例的各构成说明作为基础,以下参照图4,详细地说明坠落防止用降落伞被展开的原理。
无人机100在以着陆或正常飞行的动作状态下,由重力的作用连接部130由本体120的重量被收缩,由此形成在本体的贯通孔150,可与针阀170接触并咬合。在这种情况下,贯通孔150和针阀170被紧密地咬合,通过贯通孔150下端部分,空气不被流入。此外,如上述说明,盖190盖住贯通孔150的上端部分,使具备在贯通孔150内侧的折叠降落伞160,不在飞行中展开,且维持折叠状态。
但是,无人机100因故障等异常发生原因,飞行中在上空自由落体时,处于无重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连接部130中,因无重力状态,平时在本体作用的重力不作用,因此,连接部130可由复原力膨胀至原状态。
因此,本体120比起从支撑杆及针阀170作用重力时,向上方向移动,贯通孔150和针阀170的咬合可被解除。
由此,向箭头A方向,从贯通孔150的下至上的方向发生空气的流动,因空气压力盖190可被开放。由此,降落伞160向本体外被放出展开,可防止无人机100的坠落。
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降落伞160连接在夹持器180,可维持与本体的锁定。
如此,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100,不使用附加的机械/电装置的电供给,只由空气的力可自动地展开降落伞,可减少费用。此外,在控制降落伞160的控制部发生错误时,也可自动地展开降落伞160,可提前防止人命及财产损害。
只是,无人机100由正常的运行快速下降时,利用所述说明的限制元件132的电磁力,抵消弹性元件的复原力,可维持贯通孔150和针阀170的咬合状态。由此,防止向贯通孔150的下端部分的空气流入,可防止降落伞160向本体外部放出被展开。
参照图5及图6,可拆卸在另外其他实施例的飞行体10的安全装置200,包括:支撑杆210、与支撑杆210被隔离,形成在支撑杆210的上侧的本体220、形成在本体220的贯通孔250、配置在贯通孔250内侧的降落伞260、配置在贯通孔250的下端部分,与贯通孔250咬合的针阀270及配置在针阀270及支撑杆210的下方,可将安全装置200拆卸在飞行体10的连接元件240。
由此,安全装置200通过连接元件240,可粘贴在市场销售的多种飞行体或无人机使用。即,安全装置200由连接元件240,可粘贴在飞行体或者无人机的本体、支撑杆或其外的部分,此外,着陆时也可从飞行体或者无人机拆卸。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元件240可由液压式、利用螺栓或螺母等的锁定式等多种形状形成。
安全装置200连接在飞行体10时,针阀270因飞行体的故障降落的同时安全装置200一起降落时被开放,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贯通孔250从下至上发生空气的流动A,可使降落伞260向贯通孔250外部放出。
此外,安全装置200还可包括能够感知安全装置的降落速度,可给针阀270传达开放信号的传感器部(未示出)。
安全装置200还可包括连接本体220和支撑杆210的弹性元件230,弹性元件230因安全装置200的降落,本体220处于无重力状态时,可由复原力被膨胀,针阀270可在弹性元件230膨胀时被开放。
在这种情况下,因飞行体或者无人机的正常移动,以快速下降时,使安全装置200的降落伞260不被展开,安全装置200还可包括围绕弹性元件230周围的限制元件(未示出)。限制元件可以是电磁阀。由此,在电磁阀产生的电磁力,可抵消弹性元件230的复原力。
此外,安全装置200还可包括配置在贯通孔250内侧的夹持器280,夹持器280位于降落伞260的下方,可使降落伞260不向下方向掉落,支撑降落伞260。夹持器280由网状形成,在安全装置200降落时,可从所述贯通孔250的下至上发生空气的流动。
不仅如此,安全装置200还可包括配置在贯通孔250的上端部分的盖290,盖290可由通过贯通孔250的空气流动被开放。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中,由如具体构成要素等的特定事项和限定的实施例及图说明了实施例,但这是为了帮助整个理解被提供的。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且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从这些记载进行多种修改及变更。因此,本发明的思想不能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后述的权利要求及与权利要求均等的等价变形的所有,都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杆;
本体,与所述支撑杆相隔离,形成在所述支撑杆的上侧;
连接部,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杆;及
推进部,配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用于产生推力,且
在所述本体形成有贯通孔,且
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配置有降落伞,并且
所述连接部为弹性元件,所述无人机还包括配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针阀,
当所述弹性元件收缩时,所述针阀与所述贯通孔咬合,
坠落时,通过所述弹性元件的变形,所述针阀与所述贯通孔的咬合被解除,由所述贯通孔的从下至上方向发生的空气流动使得所述降落伞向所述贯通孔的外部放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制元件,围绕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且
所述限制元件用于抵消所述弹性元件的复原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元件为电磁阀,且
在所述电磁阀产生的电磁力,抵消所述弹性元件的所述复原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元件,配置在与所述针阀咬合的所述贯通孔的下端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夹持器,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且
所述夹持器位于所述降落伞的下方,用于使所述降落伞不向下方掉落,支撑所述降落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形成为网状,坠落时,从所述贯通孔的下至上,发生空气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上端部分,且
所述盖由通过所述贯通孔的空气流动被开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着陆元件,配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下方。
9.一种飞行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杆;
本体,与所述支撑杆相隔离,形成在所述支撑杆的上侧;
弹性元件,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杆;
推进部,配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用于产生推力:
贯通孔,形成在所述本体;
降落伞,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及
针阀,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下端部分,与所述贯通孔咬合,且
在所述飞行体坠落时,所述本体处于无重力状态,所述弹性元件由复原力膨胀,所述针阀在所述弹性元件膨胀时被开放,通过所述贯通孔从下至上发生空气流动,使所述降落伞向所述贯通孔的外部放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行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器部,用于感知所述飞行体的降落速度,向所述阀传达开放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行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夹持器,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且
所述夹持器位于所述降落伞的下方,用于使所述降落伞不向下方掉落,支撑所述降落伞,并且
所述夹持器形成为网状,坠落时,从所述贯通孔的下至上,发生空气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行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上端部分,且
所述盖由通过所述贯通孔的空气流动被开放。
13.一种能够在飞行体上拆卸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包括:
支撑杆;
本体,与所述支撑杆相隔离,形成在所述支撑杆的上侧;
弹性元件,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杆;
贯通孔,形成在所述本体;
降落伞,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
针阀,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下端部分,与所述贯通孔咬合,及
连接元件,配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下方,将所述安全装置以可拆卸方式连接至所述飞行体,且
所述弹性元件因所述安全装置的坠落,在所述本体处于无重力状态时,由复原力膨胀,所述针阀在所述弹性元件膨胀时被开放,通过所述贯通孔从下至上发生空气流动,使所述降落伞向所述贯通孔的外部放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器部,用于感知所述安全装置的降落速度,向所述针阀传达开放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制元件,围绕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且
所述限制元件为电磁阀,并且
在所述电磁阀产生的电磁力抵消所述弹性元件的复原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夹持器,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且
所述夹持器位于所述降落伞的下方,用于使所述降落伞不向下方掉落,支撑所述降落伞,并且
所述夹持器形成为网状,在所述安全装置坠落时,从所述贯通孔的下至上,发生空气流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上端部分,且
所述盖由通过所述贯通孔的空气流动被开放。
CN201680048716.6A 2015-08-27 2016-08-05 安全装置及包括其的防止坠落事故的无人机 Active CN1079220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20961A KR101609103B1 (ko) 2015-08-27 2015-08-27 추락사고 방지 드론
KR10-2015-0120961 2015-08-27
PCT/KR2016/008625 WO2017034174A1 (ko) 2015-08-27 2016-08-05 안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추락사고 방지 드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2051A CN107922051A (zh) 2018-04-17
CN107922051B true CN107922051B (zh) 2021-11-05

Family

ID=5579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8716.6A Active CN107922051B (zh) 2015-08-27 2016-08-05 安全装置及包括其的防止坠落事故的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7794B2 (zh)
EP (1) EP3342715B1 (zh)
KR (1) KR101609103B1 (zh)
CN (1) CN107922051B (zh)
WO (1) WO20170341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12579U (zh) * 2015-08-19 2015-11-21 zhen-xin Lin 利用空氣浮力觸發之物體墜落減速系統
US11292598B2 (en) * 2015-12-08 2022-04-05 Mark Bradford FOLEY Handheld aircraft with adjustable components
FI127947B (fi) * 2016-03-14 2019-05-31 Skycat Oy Laukaisulaite esineen laukaisemiseksi
WO2018012768A1 (en) * 2016-07-15 2018-01-18 Cj Korea Express Corporta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crash of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9889941B1 (en) * 2017-02-03 2018-02-13 Indemnis, Inc. Inflatable deployment apparatus for descent-restraint system for aerial vehicles
IT201700022745A1 (it) * 2017-03-01 2018-09-01 Rps Aerospace S R L Aeromobile provvisto di gruppo secondario di volo.
IL251342B (en) * 2017-03-22 2019-12-31 Parazer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celerating and redirecting an airborne platform
WO2019035378A1 (ja) * 2017-08-17 2019-02-21 臼井 芳雄 宇宙飛翔体およびデブリ除去システム
EP3674218A4 (en) 2017-08-24 2021-05-26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FLYING MACHINE AND FLYING MACHINE SAFETY DEVICE
EP3674217A4 (en) * 2017-08-24 2021-05-19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SAFETY DEVICE FOR FLYING MACHINE AND FLYING MACHINE
CN108313313A (zh) * 2018-01-26 2018-07-24 重庆邮电大学 无人机故障响应系统
CN108657444A (zh) * 2018-07-21 2018-10-16 温州市龙湾中学 一种带降落伞的无人机
CN108891616A (zh) * 2018-08-30 2018-11-27 芜湖翼讯飞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编队中的自动防撞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11260981B2 (en) * 2019-02-11 2022-03-01 Helmuth G. Bachmann Automatic safety parachute deployment system for multi rotor drones
IL266249B (en) 2019-04-18 2020-08-31 Pearlsof Wisdom Advanced Tech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release of a UAV
US11460866B2 (en) 2019-04-18 2022-10-04 Pearls Of Wisdom Advanced Technologies Ltd UAV carrier
KR20200134390A (ko) 2019-05-21 2020-12-02 이상현 무인 비행체
US11198506B2 (en) * 2019-08-06 2021-12-14 Copeland Wallace-Morrison Aircraft with versatile aviation
CN110775284B (zh) * 2019-10-30 2023-09-08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无人机城市扬尘监测设备的防坠落机构
JP7215449B2 (ja) * 2020-02-28 2023-01-3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ドローン用保護装置
CN111532436B (zh) * 2020-05-18 2022-04-22 湖南力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失重作用防止失速坠毁的农业无人机辅助装置
KR20210153974A (ko) * 2020-06-11 2021-12-20 정재필 드론 낙하산
CN112373699B (zh) * 2020-10-22 2022-12-30 刘占波 一种无人机防坠落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2359B1 (en) * 2000-04-13 2001-10-16 Capewell Components Company Limited Partnership Free fall payload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2007062630A (ja) * 2005-09-01 2007-03-15 Ihi Aerospace Co Ltd パラシュート押出し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飛翔体
CN103612766A (zh) * 2013-12-06 2014-03-05 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备份伞开伞控制装置
KR101496892B1 (ko) * 2014-06-19 2015-03-03 충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멀티콥터 드론
CN104443398A (zh) * 2014-11-19 2015-03-25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农用无人机自动开伞保护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11212A1 (de) * 1988-04-02 1989-10-26 Wulf Seiffert Vorrichtung zum freigeben eines rettungsfallschirmes fuer luftfahrzeuge aus einem behaelter
KR200216941Y1 (ko) 1998-12-17 2001-04-02 박노봉 완구용로켓트 낙하산 이탈장치의 구조
JP2009208674A (ja) 2008-03-05 2009-09-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搭載型無人飛行機回収装置及び搭載型無人飛行機回収装置を備えた無人飛行機
FR2940246B1 (fr) 2008-12-19 2011-02-25 Thales Sa Dispositif de tir de munition a partir d'un drone arme
FR2959208B1 (fr) 2010-04-22 2012-05-25 Eurl Jmdtheque Engin gyropendulaire a propulsion compensatoire et collimation de gradient fluidique multi-milieux multimodal a decollage et atterrissage vertical
KR101292078B1 (ko) 2010-08-06 2013-07-31 국방과학연구소 전개낭, 이를 구비한 낙하산 조립체 및 그 조립방법
US9033281B1 (en) 2011-03-01 2015-05-19 Richard D. Adams Remote controlled aerial reconnaissance vehicle
KR20140038495A (ko) * 2014-03-05 2014-03-28 진정회 회전익 드론 안전착륙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2359B1 (en) * 2000-04-13 2001-10-16 Capewell Components Company Limited Partnership Free fall payload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2007062630A (ja) * 2005-09-01 2007-03-15 Ihi Aerospace Co Ltd パラシュート押出し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飛翔体
CN103612766A (zh) * 2013-12-06 2014-03-05 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备份伞开伞控制装置
KR101496892B1 (ko) * 2014-06-19 2015-03-03 충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멀티콥터 드론
CN104443398A (zh) * 2014-11-19 2015-03-25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农用无人机自动开伞保护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44394A1 (en) 2018-08-30
CN107922051A (zh) 2018-04-17
EP3342715B1 (en) 2024-02-21
EP3342715A4 (en) 2019-04-17
WO2017034174A1 (ko) 2017-03-02
EP3342715A1 (en) 2018-07-04
KR101609103B1 (ko) 2016-04-04
US10737794B2 (en)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2051B (zh) 安全装置及包括其的防止坠落事故的无人机
US5826827A (en) Air-chute safety system
EP3093239B1 (en) Impact absorption apparatu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10618663B2 (en) Intelligent parachute rescue system for manned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03547506A (zh) 浮力系统
US11947352B2 (en) Automated aircraft recovery system
KR20160019672A (ko) 낙하산이 구비된 무인 비행체
KR101834496B1 (ko) 무인 비행체 용 구조 튜브 장치
US2673051A (en) Parachute means for landing aircraft
US11919650B2 (en) Multimodal aircraft recovery system
CA3051046A1 (en) Aircraft provided with a secondary flight assembly
US10981657B2 (en) Multi-rocket parachute deployment system
US20140284420A1 (en) Helicopter external life raft pod
KR20180005802A (ko) 충격완화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인 비행체
KR20180124437A (ko) 드론 낙하산
KR20220074647A (ko) 충돌 저감 외부 장치를 가지는 자이로볼드론
WO2020247613A1 (en) Parachute deployment assembly
WO2023140159A1 (ja) パラシュート、安全装置、および、安全装置を備えた飛行体
RU2176209C1 (ru) Самолет
RU2181092C1 (ru) Самолет
KR20230045249A (ko) 에어백 파라슈트 시스템
Draganová et al. Safety Equipment and Emergency Procedures for UAV Control
RU2009128541A (ru) Способ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места аварии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защиты от повреждений его бортовых защищенных накопителей и создания свободного доступа к месту их аварийного расположения
UA52936U (uk) Літак із пристроєм для порятунку пасажирів при аварійній ситуації
NZ749620B (en) Multi-rocket parachute deploy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