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5742B - 一种银杏二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银杏二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5742B
CN107915742B CN201711471575.1A CN201711471575A CN107915742B CN 107915742 B CN107915742 B CN 107915742B CN 201711471575 A CN201711471575 A CN 201711471575A CN 107915742 B CN107915742 B CN 107915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kgo
lactone
diterpenoid
adsorbent
concen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15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15742A (zh
Inventor
萧伟
周恩丽
康小东
王永香
殷洪梅
胡晗绯
吴云
王振中
章晨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715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157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15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5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15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5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 C07D493/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four or more hetero r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二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该法包括:取银杏叶,溶剂提取后,将提取液浓缩即得浓缩液;向该浓缩液加入吸附剂,并搅拌吸附,将含有吸附剂的药液静置,弃去上清液,收集吸附剂;向所述吸附剂加入溶剂加热提取,将提取液浓缩冷藏;冷藏后的浓缩液离心,收集沉淀加水洗涤,所得沉淀再加入适当有机溶剂提取,滤过回收溶剂至干,得银杏总内酯粗品;银杏总内酯粗品加水洗涤,弃去水液,再加入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得银杏二萜内酯精品。该提取方法工艺条件稳定,可得到组分相对固定的银杏二萜内酯,银杏酸含量低于2ppm,未检出白果内酯。

Description

一种银杏二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杏二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对银杏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表明,银杏药用价值最大的部位是叶。银杏叶及其制剂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银杏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
银杏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银杏中独有的一类罕见的天然化合物,迄今尚未发现存在于其他植物中。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银杏二萜内酯对受体有强大的特异性抑制活性,是特异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能抑制PAF引起健康人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增加。PAF是一种可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可溶性磷脂类物质,同时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强的脂质介质之一,在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有关键作用。PAF发挥其生物学作用主要是通过PAF受体,PAF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PAF受体,拮抗PAF受体的生物学效应。银杏二萜内酯是目前被认为最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天然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叶中有效活性的银杏二萜内酯成分主要包括银杏二萜内酯A、B、C、L、M、J、K,其中以银杏二萜内酯A、B、C、K较为明显,尤其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银杏二萜内酯B是一种公认的PAF受体拮抗剂,并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可增强神经元的抑制活性,在癫痫、焦虑不安及其它许多疾病中有治疗效果。并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及免疫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且对大脑局部缺血有一定的作用。其次是银杏二萜内酯 A和C。银杏二萜内酯K为一种新单体,其结构与银杏二萜内酯B相似。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银杏二萜内酯K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神经损伤所导致的脑梗死,改善神经运动功能,减轻脑水肿程度。同时,银杏二萜内酯K可以保护神经血管单元组分,减少神经元的丢失,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增值。
目前,关于银杏二萜内酯类成分的相关制备及分离纯化方法多样、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制得的银杏二萜内酯收率低,有效成分银杏二萜内酯A、B、K提取得到的重量百分比也难以控制,组分比例的不固定带来了疗效上的不确定性,已有的提取方法,银杏酸(据文献“银杏叶制剂中银杏酚酸研究进展”报道,银杏酸有强致敏性及细胞毒性。) 的含量也较高。例如“CN 1195665 A”银杏内酯的提取方法和含有银杏内酯的制剂中银杏二萜内酯收率及纯度均较低,银杏酸含量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现有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进,旨在得到一种含有高纯度、低银杏酸的含银杏二萜内酯A、B、K原料的提取分离方法,该方法可获得含32-36%的银杏内酯A、55-60%的银杏内酯B、2.2-3.6%的银杏内酯K的银杏二萜内酯,且可有效控制该重量百分比含量,所述提取方法获得提取物的银杏酸含量低于2ppm。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银杏二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吸附、提取和纯化、精制过程中采用搅拌的动态吸附,且在吸附后采用加热的手段提取,并将提取物冷藏,在冷藏后浓缩离心等步骤。
该方法获得含32-36%的银杏内酯A、55-60%的银杏内酯B、 2.2-3.6%的银杏内酯K的银杏二萜内酯组合物的可控性较好,可较好地控制银杏二萜内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有利于中药标准化的质量控制。
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
A.提取:取银杏叶,溶剂提取后,提取液浓缩即得浓缩液;
B.吸附:向所述浓缩液加入吸附剂,并搅拌吸附,将含有吸附剂的药液静置,弃去上清液,收集吸附剂;
C.提取:向所述吸附剂加入溶剂加热提取,将提取液浓缩冷藏;
D.纯化:将冷藏后的浓缩液离心,收集沉淀加水洗涤,所得沉淀再加入适当有机溶剂提取,滤过回收溶剂至干,得银杏总内酯粗品;
E.精制:将银杏总内酯粗品加入水洗涤,弃去水液,再加入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干燥,得银杏二萜内酯。
进一步地,步骤A中乙醇体积分数为0~50%,用量为所述银杏叶质量的5~14倍,提取温度为75~100℃,提取次数2~4次,时间1~ 3小时。
优选地,步骤B所述吸附剂选自硅胶或聚酰胺或大孔树脂或活性炭。
进一步地,所述大孔树脂选自D101型、HPD-100型、HPD-450型、 HPD-950型、DA201型、NM100型和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具体地,步骤C洗涤溶剂选自乙醇、甲醇或丙酮的一种或几种,以体积比计,该洗涤溶剂水溶液的浓度为40~95%v/v。
具体地,步骤D中用于洗涤的溶剂选自乙醇、甲醇或丙酮的一种或几种,以体积比计,该溶剂水溶液的浓度为40~95%v/v。
进一步地,步骤E所述重结晶具体为:加入有机溶剂后加热至全部溶解,抽滤,放冷,得银杏二萜内酯晶体;重复上述重结晶步骤2次以上,干燥,即得所述银杏二萜内酯。
具体地,步骤E提取溶剂选自乙醇、甲醇、丙酮的一种或几种,以体积比计,该溶剂水溶液的浓度为40~95%v/v。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利用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银杏二萜内酯原料。
具体地,该原料包含以重量计32-36%的银杏二萜内酯A、55-60%的银杏二萜内酯B、2.2-3.6%的银杏二萜内酯K。该原料优选银杏酸含量低于2ppm。
进一步地,该银杏二萜内酯原料纯度高,不含白果内酯。更进一步不含大分子及聚合物成分。
进一步地,所述银杏二萜内酯B和银杏二萜内酯K的重量比为 18-22:1。
本发明的提取分离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和现有提取技术相比,由于增加了吸附剂吸附、提取步骤,以及对重结晶参数的调整,因而得到的银杏二萜内酯能同时含有高纯度的银杏二萜内酯A、B、K,并且A、B、K的百分含量较容易控制。
(2)本发明的方法中,银杏酸的含量显著下降,小于2ppm,这大大提高了制剂尤其是注射剂的安全性。而现有提取分离技术,由于纯化工艺的差异,导致银杏酸含量增加。
(3)现有提取方法多采用溶剂萃取法、柱层析纯化法、溶剂萃取- 柱层析纯化法、超临界萃取法等,而本发明选用了吸附剂吸附-提取-重结晶法,因而更高效、环保、经济。
(4)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银杏二萜内酯收率高,制得的银杏内酯A、B、K的纯度高,且银杏内酯A、B、K各组分含量相对固定,该优异效果对于工业化生产十分重要。同时,本发明制得的银杏二萜内酯中银杏酸含量低,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得的银杏二萜内酯原料中均无大分子及聚合物成分,因而可用于制备注射液。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经提取、浓缩、吸附、解吸、析晶、干燥步骤所得银杏二萜内酯中,含银杏内酯A为32%-36%,银杏内酯B为55%-60%,银杏内酯 K为2.2%-3.6%;含银杏内酯以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 (C20H24O10)、银杏内酯K(C20H22O9)的总量计,不少于90.0%。银杏二萜内酯收率达到40%(相对于药材中银杏二萜内酯A、B、K的总量计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有高纯度且低银杏酸、包含银杏二萜内酯A、B、K的提取分离方法。以下将结合实验例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针对本发明所做出的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发明未注明具体条件者,均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原料、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取银杏叶(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购于江苏邳州)药材50kg,加14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滤过,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银杏叶药材重量10%的活性炭,搅拌吸附24小时,静置过夜,弃去上清液,收集吸附剂。向吸附剂中加入20L甲醇,加热至沸1小时后,放冷,取上清液,提取后的吸附剂再加入20L甲醇重复提取2次,合并以上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35)冷藏3天。取冷藏后的浓缩液离心,收集沉淀,沉淀加入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5倍量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时,提取液滤过,收集提取液,回收溶剂至干,得银杏总内酯粗品。银杏总内酯粗品加入2倍(重量比)的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入2倍量(重量比)甲醇反复重结晶3次,干燥,得银杏二萜内酯原料。
经检测,该原料中,银杏内酯A含量为34%,银杏内酯B为59%,银杏内酯K为3.5%;未检测到白果内酯及银杏酸;银杏二萜内酯收率达到42.6%。
实施例2
取银杏叶(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购于江苏邳州)药材50kg,加8倍量1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滤过,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银杏叶药材重量 15%的聚酰胺,搅拌吸附36小时,静置过夜,弃去上清液,收集吸附剂。向吸附剂中加入30L 95%乙醇,加热至沸1.5小时后,放冷,取上清液,提取后的吸附剂再加入30L乙醇重复提取3次,合并以上4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d=1.40)冷藏5天。取冷藏后的浓缩液离心,收集沉淀,沉淀加入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2倍量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滤过,收集提取液,回收溶剂至干,得银杏总内酯粗品。银杏总内酯粗品加入1倍(重量比)的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入3倍量(重量比)乙醇反复重结晶3次,干燥,得银杏二萜内酯原料。
经检测,该原料中,银杏二萜内酯A含量为35%,银杏二萜内酯 B为58%,银杏二萜内酯K为3.1%;未检测到白果内酯及银杏酸;银杏二萜内酯收率为41.9%。
实施例3
取银杏叶(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购于江苏邳州)药材50kg,加5倍量2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滤过,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银杏叶药材重量 20%的硅胶,搅拌吸附48小时,静置过夜,弃去上清液,收集吸附剂。向吸附剂中加入20L 40%丙酮,加热至沸1.5小时后,放冷,取上清液,提取后的吸附剂再加入20L 40%丙酮重复提取2次,合并以上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d=1.38)冷藏3天。取冷藏后的浓缩液离心,收集沉淀,沉淀加入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5倍量40%丙酮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滤过,收集提取液,回收溶剂至干,得银杏总内酯粗品。银杏总内酯粗品加入1倍(重量比)的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入3倍量(重量比)40%丙酮反复重结晶3次,干燥,得银杏二萜内酯原料。
经检测,该原料中,银杏二萜内酯A含量为33%,银杏二萜内酯 B为60%,银杏二萜内酯K为2.9%;银杏酸为0.4ppm;未检测到白果内酯;银杏二萜内酯收率为40.1%。
实施例4
取银杏叶(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购于江苏邳州)药材50kg,加10倍量3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滤过,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银杏叶药材重量 15%的AB-8大孔吸附树脂,搅拌吸附30小时,静置过夜,弃去上清液,收集吸附剂。向吸附剂中加入20L 80%甲醇,加热至沸1.5小时后,放冷,取上清液,提取后的吸附剂再加入20L 80%甲醇重复提取2次,合并以上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d=1.36)冷藏3天。取冷藏后的浓缩液离心,收集沉淀,沉淀加入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 4倍量80%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滤过,收集提取液,回收溶剂至干,得银杏总内酯粗品。银杏总内酯粗品加入1倍(重量比) 的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入3倍量(重量比)80%甲醇反复重结晶3次,干燥,得银杏二萜内酯原料。
经检测,该原料中,银杏二萜内酯A含量为35%,银杏二萜内酯 B为58%,银杏二萜内酯K为3.3%;银杏酸为1ppm;未检测到白果内酯;银杏二萜内酯收率为41.7%。
实施例5
取银杏叶(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购于江苏邳州)药材50kg,加7倍量4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滤过,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银杏叶药材重量 10%HPD450大孔吸附树脂,搅拌吸附25小时,静置过夜,弃去上清液,收集吸附剂。向吸附剂中加入20L 85%乙醇,加热至沸2小时后,放冷,取上清液,提取后的吸附剂再加入20L 85%乙醇重复提取3次,合并以上4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d=1.38)冷藏4天。取冷藏后的浓缩液离心,收集沉淀,沉淀加入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3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滤过,收集提取液,回收溶剂至干,得银杏总内酯粗品。银杏总内酯粗品加入1倍(重量比) 的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入3倍量(重量比)85%乙醇反复重结晶3次,干燥,得银杏二萜内酯原料。
经检测,该原料中,银杏二萜内酯A含量为32%,银杏二萜内酯 B为60%,银杏二萜内酯K为3.5%;银杏酸为1.2ppm;未检测到白果内酯;银杏二萜内酯收率为40.1%。
实施例6
取银杏叶(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购于江苏邳州)药材50kg,加12倍量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滤过,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银杏叶药材重量15%D101大孔吸附树脂,搅拌吸附36小时,静置过夜,弃去上清液,收集吸附剂。向吸附剂中加入20L75%乙醇,加热至沸2小时后,放冷,取上清液,提取后的吸附剂再加入20L75%乙醇重复提取3次,合并以上4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d=1.38)冷藏4天。取冷藏后的浓缩液离心,收集沉淀,沉淀加入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6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滤过,收集提取液,回收溶剂至干,得银杏总内酯粗品。银杏总内酯粗品加入1倍(重量比) 的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入3倍量(重量比)75%乙醇反复重结晶3次,干燥,得银杏二萜内酯原料。
经检测,该原料中,银杏二萜内酯A含量为34%,银杏二萜内酯 B为59%,银杏二萜内酯K为3.2%;银杏酸为1.6ppm;未检测到白果内酯;银杏二萜内酯收率为41.7%。
实施例7
取银杏叶(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购于江苏邳州)药材50kg,加10倍量4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滤过,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银杏叶药材重量10%的NM100型大孔吸附树脂,搅拌吸附48小时,静置过夜,弃去上清液,收集吸附剂。向吸附剂中加入20L90%甲醇,加热至沸2小时后,放冷,取上清液,提取后的吸附剂再加入20L90%甲醇重复提取3次,合并以上4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d=1.40)冷藏5天。取冷藏后的浓缩液离心,收集沉淀,沉淀加入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3倍量90%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滤过,收集提取液,回收溶剂至干,得银杏总内酯粗品。银杏总内酯粗品加入1倍(重量比)的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入3倍量(重量比)90%甲醇反复重结晶3次,干燥,得银杏二萜内酯原料。
经检测,该原料中,银杏二萜内酯A含量为33%,银杏二萜内酯 B为60%,银杏二萜内酯K为2.7%;银杏酸为1.3ppm;未检测到白果内酯;银杏二萜内酯收率为41.3%。
对比例1
按“CN 1195665 A”的银杏内酯制备工艺(采用相同的吸附剂:活性炭)分别制备3批银杏二萜内酯,制备过程具体分别如下:
取银杏叶(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购于江苏邳州)药材50kg,加2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用7.5kg的活性炭吸附96小时;滤过分离出吸附剂,用225L 乙醇脱附1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静置,析晶,粗晶用丙二醇溶解,过滤分离出不溶性杂质,滤液静置析出结晶,晶体洗净,干燥。得银杏二萜内酯原料。
按照实施例1制备银杏二萜内酯提取物样品(1-3)。
比较两种工艺制备得到的银杏二萜内酯A、B、K含量情况及得率,如表1所示:
表1各样品内酯成分检测结果比较
上述试验结果显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银杏二萜内酯A、B、K 含量稳定,SD值较小,纯度均为90%以上,而按“CN 1195665 A”制备得到的各批银杏二萜内酯A、B、K含量差异较大(即SD值较大),纯度及收率均偏低。
分别检测两种工艺制备得到的银杏二萜内酯中银杏酸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各样品中银杏酸含量检测结果比较
上述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备工艺采用相同的吸附剂活性炭吸附,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样品均未检出银杏酸,而“CN 1195665 A”制备得到的样品中银杏酸含量均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银杏叶提取物项下标准的10ppm。
对比例2
按实施例4及“CN 1195665 A”的银杏内酯制备工艺(采用相同的吸附剂:AB-8大孔吸附树脂)分别制备3批银杏二萜内酯
CN 1195665 A的方法如下:
取银杏叶(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购于江苏邳州)药材50kg,加2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用7.5kg的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96小时;滤过分离出吸附剂,用225L乙醇脱附1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静置,析晶,粗晶用丙二醇溶解,过滤分离出不溶性杂质,滤液静置析出结晶,晶体洗净,干燥。得银杏二萜内酯原料。
比较两种工艺制备得到的银杏二萜内酯A、B、K含量情况及得率,如表3所示:
表3各样品内酯成分检测结果比较
上述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备工艺采用相同的吸附剂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银杏二萜内酯A、B、K含量稳定, SD值较小,纯度均为90%以上,而按“CN1195665 A”制备得到的各批银杏二萜内酯A、B、K含量差异较大(即SD值较大),纯度及收率均偏低。
分别检测两种工艺制备得到的银杏二萜内酯中银杏酸含量,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各样品中银杏酸含量检测结果比较
上述试验结果显示,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样品银杏酸含量均低于 2ppm,而“CN1195665 A”制备得到的样品中银杏酸含量均高于2015 年版《中国药典》银杏叶提取物项下标准的10ppm。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银杏二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提取:取银杏叶,用5~12倍10-5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提取次数2~4次,时间1~3小时,将提取液合并浓缩即得浓缩液;
B.吸附:向所述浓缩液加入硅胶或聚酰胺或大孔树脂作为吸附剂,并搅拌吸附,将含有吸附剂的药液静置,弃去上清液,收集吸附剂;
C.提取:向所述吸附剂加入溶剂加热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浓缩冷藏;其中,该提取溶剂选自乙醇、甲醇或丙酮的一种或几种,以体积比计,浓度为40~95%v/v;
D.纯化:将冷藏后的浓缩液离心,收集沉淀加水洗涤,所得沉淀再加入有机溶剂提取,滤过,回收溶剂,得银杏总内酯粗品;其中,该提取有机溶剂选自乙醇、甲醇或丙酮的一种或几种,以体积比计,浓度为40~95%v/v;
E.精制:将所述银杏总内酯粗品加水洗涤,弃去水液,再加入有机溶剂加热至全部溶解,抽滤,放冷,进行重结晶,干燥;其中,该用于重结晶的溶剂选自乙醇、甲醇或丙酮的一种或几种,以体积比计,浓度为40~95%v/v;所述精制步骤重复2次以上;最终得到以重量计32-36%的银杏二萜内酯A、55-60%的银杏二萜内酯B、2.2-3.6%的银杏二萜内酯K,银杏酸含量低于2ppm,且不含有白果内酯的银杏二萜内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提取温度为75~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二萜内酯B和银杏二萜内酯K的重量比为18-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A.提取:取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药材50kg加10倍量3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滤过,得浓缩液;
B.吸附:向浓缩液中加入银杏叶药材重量15%的AB-8大孔吸附树脂,搅拌吸附30小时,静置过夜,弃去上清液,收集吸附剂;
C.提取:向吸附剂中加入20L 80%甲醇,加热至沸1.5小时后,放冷,取上清液,提取后的吸附剂再加入20L 80%甲醇重复提取2次,合并以上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d=1.36的浓缩液冷藏3天;
D.纯化:取冷藏后的浓缩液离心,收集沉淀,沉淀加入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4倍量80%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滤过,收集提取液,回收溶剂至干,得银杏总内酯粗品;
E.精制:银杏总内酯粗品加入1倍重量比的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沉淀加入3倍量重量比80%甲醇反复重结晶3次,干燥,得银杏二萜内酯原料;所述银杏二萜内酯原料包括:银杏二萜内酯A含量为35%,银杏二萜内酯B为58%,银杏二萜内酯K为3.3%;银杏酸为1ppm;不含白果内酯。
CN201711471575.1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银杏二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 Active CN107915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1575.1A CN107915742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银杏二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1575.1A CN107915742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银杏二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5742A CN107915742A (zh) 2018-04-17
CN107915742B true CN107915742B (zh) 2019-02-22

Family

ID=61894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1575.1A Active CN107915742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银杏二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157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1833B (zh) * 2021-02-04 2022-04-12 南京久安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内酯的提取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1C (zh) * 1997-12-02 2000-08-02 周国柱 银杏内酯的提取方法
CN100401059C (zh) * 2002-08-23 2008-07-09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银杏内酯原料的指纹图谱质量检测方法
CN1317283C (zh) * 2005-07-29 2007-05-23 四川恩威中医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银杏内酯提取和纯化工艺
CN101182325A (zh) * 2006-11-13 2008-05-21 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 静脉给药银杏内酯b及提取方法
CN101773528B (zh) * 2010-02-23 2011-09-28 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低酚酸银杏总内酯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5742A (zh)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9808B (zh) 一种银杏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
CN102283870B (zh) 一种高纯度银杏叶组合物,含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1567B (zh) 一种石菖蒲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27656A (zh) 提取分离银杏内酯a、b、c、j、m及白果内酯的工艺
CN106543248A (zh)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莲子心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3393671A (zh) 银杏内酯的提取和精制方法
CN108610387B (zh) 一种具有神经细胞保护活性的四个异黄烷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7338A (zh) 一种银杏内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
CN107915742B (zh) 一种银杏二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
CN102526150A (zh) 一种土木香总倍半萜内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4095889B (zh)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3910705A (zh) 从绿茶的下脚料中快速提取分离纯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方法
CN103251659B (zh) 一种银杏叶精的制备方法
CN101638404B (zh) 高纯度丹酚酸b、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372034A (zh) 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3239487A (zh) 银杏内酯注射液及含量测定方法
CN103091412B (zh) 一种银杏内酯有效部位检测方法
CN110386861A (zh) 从工业大麻里提取大麻二酚的新型工艺方法
CN103163252B (zh) 银杏内酯组合物中总银杏酸的测定方法
JPH04182434A (ja) いちょう葉抽出物を取得する方法
CN105061458B (zh) 一种无毒、高纯银杏总内酯及其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1412722B (zh) 从银杏叶中提取分离银杏内酯c的方法
CN106083696B (zh) 一种1-脱氧野尻霉素的结晶方法
CN103239486B (zh)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银杏内酯组合物中残留物的测定方法
CN103202839B (zh)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银杏内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