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6628A - 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06628A
CN107906628A CN201711108593.3A CN201711108593A CN107906628A CN 107906628 A CN107906628 A CN 107906628A CN 201711108593 A CN201711108593 A CN 201711108593A CN 107906628 A CN107906628 A CN 107906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outdoor unit
compressor
b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085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晓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1085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066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06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66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8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该多风道空调室外机设有一箱体,该箱体内设有换热器、风机和压缩机,在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设有中隔板,在换热器与中隔板之间设有第一背网,在换热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背网;所述的箱体设有让外部空气流入压缩机的进风窗。本发明通过对室外机结构的改进,通过优化的风道设计,改善了箱体内部压缩机和换热器的散热环境,提高了空调室外机的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多风道的空调 室外机。
背景技术
分体式空调的结构分为室内机和室外机。图1为现有的室外机的 结构图。如图1所示,室外换热器为L形(以下称为“L型换热器”), 由背网进风,箱体11前部出风,箱体11内部设有风机15,形成气 流吹向出风口13,冷却室外换热器14。
制冷状态下,在室内机中发生气化的制冷剂,经连接管进入压缩 机,被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室外换热器14,风机形 成的气流经过换热器换热,从而在该换热器内部,气态的制冷剂被冷 却液化,液体的制冷剂流经节流装置后,重新流回室内机。
室外箱体内的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散发大量的热,致使箱体 内部温度上升,压缩机热负荷上升,效率降低。降低压缩机热负荷可 降低消耗功率,是提高压缩机效率的有效方式。现有的技术提高压缩 机效率多会带来体积增大的问题。
提高室外换热器能力也是提高系统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传统的 室外机中,冷凝器成L型,中隔板12与箱体11形成风道,如果提高 换热器效率,通常是增大换热面积或者增大风量,就要增大冷凝器面 积或者增加风道的体积,这就意味着箱体体积的增大,既增加成本, 又需要更大的体积运输,安装,将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设备的缺点与不足,提 供了一种多风道空调器室外机,为压缩机和U形换热器设计了专门 风道,通过气流冷却的方式提高压缩机效率,并将其对换热器的影响 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可在不增加室外机箱体尺寸的情况下,增大室外 机换热能力,提高换热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设有一箱体,该箱体内设有换热器、风 机和压缩机,本发明的改进之处在于:
在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设有中隔板,在换热器与中隔板之间设有 第一背网,在换热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背网;
所述的箱体设有让外部空气流入压缩机的进风窗。
所述的“在换热器的另一侧”,是指与第一背网相反的一侧。即, 第一背网设在换热器的右侧,则第二背网设在换热器的左侧。第一背 网和第二背网可以形成进风口。
通过对室外机结构的改进,改善了箱体内部压缩机和换热器的散 热环境,以此提高系统性能。流经换热器的两个风道:换热器为U 型结构,箱体的右侧板前部设有进风窗,中隔板从右侧板前部到换热 器右侧前端,这样,上述的右侧板前部进风窗与背网和换热器右侧之 间形成两个空气引导部,可改善换热器的换热。
流经压缩机的风道:本发明提供的室外机中隔板位置移动, 将箱体内部换热器外侧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空气经过进风窗吸入流 过压缩机后通过换热器,一部分从背网进风,流经换热器。中隔板和 箱体构成了压缩机风道。
本发明通过对室外机结构的改进,通过优化的风道设计,改 善了箱体内部压缩机和热交换器的散热环境,提高了空调室外机的系 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室外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室外机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箱体;12.中隔板;13.出风口;14.换热器; 15.风机;16.右侧板;20.箱体;21.出风口;22.换热器;23.第 二背网;24.风机;25.第一背网;26.中隔板;27.进风窗;28.右 侧板;29.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设有一箱体20,该箱体 20内设有换热器22、风机24和压缩机29;
在换热器22与压缩机29之间设有中隔板26,在换热器22与中 隔板26之间设有第一背网25,在换热器2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背网 23;
所述的箱体20设有让外部空气流入压缩机29的进风窗27。
所述的换热器22为U型结构。
室外机的外形为一箱体20,该箱体20是具备正面,背面,两侧 面,顶盖和底盘的六面体。另外,箱体20的右侧板28前部设有进风 窗27,中隔板26从右侧板28前部到换热器22右侧前端,空气经过 左背网23、后背网25和右侧板进风窗27吸入。
上述的右侧板28前部进风窗27与背网23、25和换热器22之间 形成两个空气引导部。
箱体20上具备让外部空气流入箱体20内部的进风口21。本实 施例提供的换热器22呈U形,这样可以显著增加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但是箱体20内部流经换热器的气流风量及速度将影响换热器的换热 性能,传统的室外机空气经背网流入箱体20,不经过换热器22,本 发明的换热器22具有专门的风道。该风道由第二背网23、第一 背网25、中隔板26和箱体20组成,用来冷却换热器22,风道流程 较短,风量大。
箱体内还具备其支撑和隔离风道作用的中隔板26。传统室外机 的中隔板位置从前面板到右侧板,将室外换热器22与压缩机29彻底 隔离,本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中隔板26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的中隔板 的位置不同,将箱体内部换热器外侧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空气经过 进风窗27吸入流过压缩机29后通过换热器22,一部分从背网23和 25进风,流经换热器22,形成两个空气引导部。
本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为压缩机29设置了风道,压缩机29在工 作过程中会放出热量,对压缩机29的冷却可提高系统的效率。在制 冷过程,室内机中的制冷剂蒸发后流入室外机,在压缩机29中被压 缩成高压状态,再流过室外换热器22,与之进行热交换发生液化, 而换热器22产生的热量,被气流成分的带走,把制冷剂充分液化。 压缩机放出的热量使经过该部分的气流温度升高,再经过换热器时由 于温差减小不利于制冷剂的液化,专门的风道可控制其热量和流经换 热器的面积,将负面作用控制在最小。制热过程中,室内机中的制冷 剂液化后流入室外机,经节流装置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再流过室 外换热器,与之进行热交换发生气化,制冷剂吸收热量换热器附近的 低温空气,被气流带走,把制冷剂充分气化。流经压缩机的温度较高 的气体增大了温差有利于制冷剂的气化,可提高换热器的效率。
箱体还具备让气流流出箱体的出风口21。出风口21是用于箱体 内部换热器22的热量排出,即换热器22产生的热量,被流过换热器 22的气流带走。通过设在箱体前面的出风口,排出空气。该空气由 箱体内部的风扇吹出,并经换热器22时进行热交换。
室外机箱体内部还设有风机24。该风机24可以形成流经换热器 22的气流,让外界空气进入箱体20内部,并把流入的空气通过出风 口向外排出。
下面对具有如上结构的室外机整体动作,说明如下。空调制冷工 作时,室内机的换热器和风机向室内输出冷气。在室内机的换热器中 吸收热量被气化的制冷剂,通过连接部分流入室外机中。而制冷剂被 设在室外机箱体内的压缩机压缩后,流入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重新 冷却为液态。这时在风机的作用下,会形成流经换热器22,流向出 风口的气流。而该气流把换热器22产生的热量,向外散热。在本实 施例中,在轴流风机的作用下,会形成进风口(包括背网和进风窗) 进风经冷凝器流向出风口的气流,由于设有多个进风口,会在换热器 22和出风口21之间形成三个气流引导部,对压缩机29和整个换热 器22进行冷却。在这一过程中,在换热器中被液化的制冷剂通过连 接部重新流进室内机,在室内机中进行热交换。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多风道空调室外机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 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 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 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设有一箱体,该箱体内设有换热器、 风机和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设有中隔板,在换热器与中隔板之间设有 第一背网,在换热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背网;
所述的箱体设有让外部空气流入压缩机的进风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风道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换热器为U型结构。
CN201711108593.3A 2017-11-11 2017-11-11 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 Pending CN1079066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8593.3A CN107906628A (zh) 2017-11-11 2017-11-11 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8593.3A CN107906628A (zh) 2017-11-11 2017-11-11 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06628A true CN107906628A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45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08593.3A Pending CN107906628A (zh) 2017-11-11 2017-11-11 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0662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4178A (zh) * 2019-09-11 2021-03-12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5200324A (zh) * 2021-04-09 2022-10-18 重庆龙归换热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设备及烘干方法
CN115265125A (zh) * 2022-08-23 2022-11-01 重庆市诺飞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分级式多机组空气能烘干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4178A (zh) * 2019-09-11 2021-03-12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5200324A (zh) * 2021-04-09 2022-10-18 重庆龙归换热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设备及烘干方法
CN115265125A (zh) * 2022-08-23 2022-11-01 重庆市诺飞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分级式多机组空气能烘干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78782U (zh) 节能型三维热管机柜空调器
TW201433761A (zh) 除濕裝置
CN1987264A (zh) 空调器
WO2018076185A1 (zh) 一种制冷热泵型无霜空调室外机
CN213395597U (zh) 一种空调器
CN1737435A (zh) 空调的室内单元
CN107906628A (zh) 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
CN102748824B (zh) 通讯机房空调热管一体机的排热装置
CN201310999Y (zh) 一种多风道空调室外机
WO2020244207A1 (zh) 空调系统
CN205939465U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8387020A (zh) 机架式复合型空调及高能效单柜数据中心
CN105716334B (zh) 一种带排风过冷器的地铁列车空调机组
KR20080001311A (ko) 다단 증발기를 구비한 에어컨
CN213775429U (zh) 一种隧道温湿度调节系统
CN2646052Y (zh) 航空器专用空调车
CN106500378A (zh) 基于高温制冷剂混合再热模式的高效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CN209310137U (zh) 一种热回收型空调
CN102927647A (zh) 一种基站空调
CN201277658Y (zh) 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
CN112050324A (zh) 基于风冷预冷的板翅式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CN106288127A (zh) 中央空调冷却水智能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KR100613512B1 (ko)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CN105555104B (zh) 一种机房排热用顶置热管模块结构
CN205678783U (zh) 节能型机柜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