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955A - 螺旋闭锁件 - Google Patents

螺旋闭锁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955A
CN1078955A CN 93104493 CN93104493A CN1078955A CN 1078955 A CN1078955 A CN 1078955A CN 93104493 CN93104493 CN 93104493 CN 93104493 A CN93104493 A CN 93104493A CN 1078955 A CN1078955 A CN 1078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rd hoop
latching member
spiral closure
fish plate
rup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 931044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施帕茨
H·-J·普卢斯
J·怀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oa Deutschland GmbH Verpackungswerke
Original Assignee
Alcoa Deutschland GmbH Verpackungswerk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oa Deutschland GmbH Verpackungswerke filed Critical Alcoa Deutschland GmbH Verpackungswerke
Publication of CN1078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5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1/00Caps, e.g. crown caps or crown seals, i.e. members having parts arranged for engagement with the external periphery of a neck or wall defining a pouring opening or discharge aperture; Protective cap-like covers for closure members, e.g. decorative covers of metal foil or paper
    • B65D41/32Caps or cap-like covers with lines of weakness, tearing-strips, tags, or like opening or removal devices, e.g. to facilitate formation of pouring openings
    • B65D41/34Threaded or like caps or cap-like covers provided with tamper elements formed in, or attached to, the closure skirt
    • B65D41/3423Threaded or like caps or cap-like covers provided with tamper elements formed in, or attached to, the closure skirt with flexible tabs, or elements rotated from a non-engaging to an engaging position, formed on the tamper element or in the closure skirt
    • B65D41/3428Threaded or like caps or cap-like covers provided with tamper elements formed in, or attached to, the closure skirt with flexible tabs, or elements rotated from a non-engaging to an engaging position, formed on the tamper element or in the closure skirt the tamper element being integrally connected to the closure by means of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口部区域具有外螺纹容器特别用于 瓶的螺旋闭锁件连接的塑料保险环,它们通过在初次 打开闭锁件时至少在局部被强行分离的跨过分离杆 的额定断裂线连接,其保险环至少具有一起始于其内 侧的倒钩。其闭锁件的特征在于,其保险环(9)由至 少具有在初次打开闭锁件(1)时不可逆的变形区域 (25)的连续环组成。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闭锁件,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它用于在其口部区域具有外螺纹的容器,特别用于瓶的螺旋闭锁件。
具有保险环的螺旋闭锁件特别用于使用者需要可辨认地完成手动操作特别是初次打开闭锁件的场合。在所给出的闭锁件中,其保险环在装入容器或瓶上时不受损坏,然而在初次打开保险后完全与剩余的闭锁件分离(特别是经一次用后弃掉的瓶)或是特别经多次用后弃掉的瓶中,在环形弧周围上的变细区域上被强行分离,以致于使保险环通过容器的螺纹整个与螺旋闭锁件分离,在上述两情况中,使用者可辨认出容器已经被打开一次。
更进一步的需要是,所构成的保险很容易从瓶上拆除以便于用于循环工艺。因而人们越来越想选用整个与瓶的闭锁件一同取下的保险环。然而所存在的缺陷是,在保险环强行分离后在各环形弧上可能产生尖棱,它给闭锁件的再加工带来了问题,对使用者构成损伤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险环的螺旋闭锁件,它不会对使用者产生损伤的危险,此外,呈完整状态的闭锁件可被无问题地送入循环工艺。
出自现有技术的发明器的借助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而达到。
其中,特别用于瓶的螺旋闭锁件装有一保险环,沿着其圆周线并在水平方向的保险环在初次打开时不受损坏,因为它由一连续的环构成,在螺旋闭锁件初次打开后避免了损伤使用者。在初次打开螺旋闭锁件时不产生突出的毛边或棱角,一方面把对使用者的损害减少至最小程度,另一方面把对闭锁件的再加工的阻碍减少到了最小程度。特别是具有所述特征的闭锁件很容易地借助所谓的料斗分选并被送到循环过程。
使用者可以在初次打开螺旋闭锁件时可知,其保险的至少在一区域内不再通过额定断裂线与闭锁件连接,其额定断裂线也在一区域上裂开。其保险环至少设有一变形区域,它在初次打开闭锁件和额定断裂线分离时产生过渡延伸及不可逆的变形,使其展开的环形区域保持在展开状态。在保险环完全弯回到初始位置并不可见地完成对其闭锁件的操作的尝试失败时,使用者也可确保辨认初次打开的容器。
其中,其保险环从圆周方向看在初次打开后不受损坏,在打开一次螺旋闭锁件时不可能产生损伤,而传统强行分离的闭锁件的环形弧不是如此。此外,在循环工艺中的闭锁件的再加工中不会产生有阻碍的凸起和倒钩,它们可妨碍例如采用料斗的分选处理。所述类型的保险环不包括强行分离的环形弧,该环形弧由使用者拆掉,因此可以不再送循环工艺中。另外可看到,螺旋闭锁件的平的外壁在容器运输时把可能的损坏减少到了最小程度。此外,实际上避免了钩住螺旋闭锁件之外的物质以损坏它们,以使得使用者产生闭锁件已打开一次的错误印象。
只要其螺旋闭锁件置有一单一的环形弧区域,该区域在初次打开时沿额定断裂线展开,使用者的操作是不难的。在优选实施例的螺旋闭锁件最好具有三个弧,每个在120°区域延伸。在各环形弧端口上的支杆跨过额定断裂线,它在初次打开闭锁件的没有被撕开。在直接邻近于该支杆的保险环壁上具有变形区域,通过初次打开,该区域不可逆地变形。特别是采用的闭锁件在各环形弧两侧各设有一变形区域。被展开的环形弧确保处于其展开状态。从各方向对其闭锁件的操作是容易的。
另一螺旋闭锁件的实施例显示出,保险环的变形区域具有材料变形部分。通过变形处理确定保险环壁材料的硬化程度和/或环内部的预应力。变形区域内的材料硬化使展开的环形区域较好地保持在该位置,不会回到其初始位置。只要预应力借助材料变形储于保险环之中,它就可以使环在初应力作用下处于展开状态,以致在额定断裂线撕裂后也不会使展开的环形弧返回。特别是通过将保险环弯回到其初始位置的尝试的难度增大而达到了很高的可靠性。
在进一步的螺旋闭锁件的实施例中,至少在所述区域的保险环的外侧被颜色衬托。其中在初次打开闭锁件时撕裂额定断裂线。由此使用者可穿过额定断裂线看到由鱼尾板构成的倒钩,其上侧由保险环外侧的颜色衬托出,此方法很容易区分开裂的螺旋闭锁件。
在进一步优选的螺旋闭锁件的实施例中,由塑料制成的闭锁盖和保险环一体构成,该类型的闭锁件制造便宜,例如借助注塑工艺或压铸工艺制造。
在最后一个优选的螺旋闭锁件的实施例中,其保险环通过额定断裂线与塑料的支承环连接,两部件制成一体,优选采用注塑或压铸工艺制造,由支承环和保险环组成的单元一方面可与塑料的封闭盖连接,另一方面整体可与金属封闭盖连接。其保险环也可以无困难地与传统类型的封闭盖组合,不需要特殊的配合。
螺旋闭锁件的进一步结构由其余的从属权利要求阐述。
下面借助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螺旋闭锁件第一实施例的水平断面图;
图2示出了具有材料变形部分的螺旋闭锁件的局部视图;
图3示出了具有材料变形部分的闭锁件区域的平面图;
图4示出了具有被变换了的材料变形部分闭锁件的另一实施例;
图5示出了螺旋闭锁件另一实施例的垂直断面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螺旋闭锁件实施例的水平断面图;
图7示出了螺旋闭锁件又一实施例的垂直断面图;
图8示出了具有金属闭锁盖的螺旋闭锁件的示意垂直断面图。
下面所述的螺旋闭锁件具有通常的闭锁盖、承接密封件的底部、所述密封件起始于该底部,该底部盖住了容器的口部或盖住了被封闭的瓶的口部,其螺旋闭锁件具有设置有内螺纹且起始于它的侧壁。
在壁的下部分至少连有一倒钩,它平顺地弹性地构成,在初次封闭容器时该倒钩回弹靠在螺旋闭锁件的内壁,并沿容器的外螺纹滑动。
图1示出了螺旋闭锁件的水平断面图,该螺旋闭锁件与封闭容器口部的盖区域平行,在图1中还给出了从闭锁件切下的环的平面图,即,大致为从闭锁件底部向外看的视图。
从附图可看出,螺旋闭锁件1具有起始于内壁3的支杆5和分离杆7,支杆和分离杆跨过使保险环9从剩余螺旋闭锁件上分离的额定断裂线。分离杆7在圆周方向沿伸的区域比支杆5的小得多,例如,分离杆的宽度可以为0.3至0.4毫米,而支杆的宽度可以为3毫米。在该尺寸范围内可得出,闭锁件或保险环9的内径约为29mm,支杆或分离杆的厚度在此约为0.4mm。
在此所述的实施例中具有互相间隔一段距离的九个支杆,两个用作倒钩的鱼尾板11和13突出于保险环9的内表面3,在鱼尾板的上表面上具有加固杆15,其宽度比各鱼属板小得多,鱼尾板11上装有一较宽的加固斜面17,其作用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直接在分离杆7的区域内的鱼尾板11和13的上表面具有槽形挖空部分19,其尺寸的选择办法是,鱼尾板11和13靠向内表面3时,分离杆7可以位于挖空部分19中但又不妨碍鱼尾板的摆动。
在这所述的保险环9的内表面上总共具有两个用作倒钩的鱼尾板11和13,它们设置在一个延伸约120°的环形弧上,在其端部各设有一支杆5。选择鱼尾板宽度的准则是,它们邻近于支杆且基本在所述弧的总长度上延伸。在弧的中部鱼尾板之间保留一空隙,第一鱼尾板11的两个侧棱约呈90°角度,终止于保险环9的内表面3,在第二鱼尾板13中的朝向第一鱼尾板11的侧棱同样构成,约呈90°的角度终止于保险环的内表面3,该反向的侧棱以倾斜的方式与内表面约45°地倾斜。
保险环9的壁21在总体上可以具有相同的厚度。在此所达的实施例中,在壁21朝外的方向上设置凹部分23,其厚度减少到三分之一。所述凹部分(还可设置于壁内侧上)置于环形弧端区域间的设置有支杆5的区域内,在环形弧区域内设有鱼尾板11和13,凹部分23的宽度是支杆5的三倍。
已理解到,螺旋闭锁件1的内侧具有内螺纹,鱼尾板11和13设置在螺纹终止的区域内,在该区域中它们在打开闭锁件时受到较大力的冲击。
图2示出了保险环9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断面图,在其内表面3上连有鱼尾板11和13,而且除了分离杆7之外设有支杆5。在图1已描述的一致的部件用相同标号指出,在此不再述及。
在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支杆5区域内的壁21的厚度通过设置的凹部分23而减小。还可以看出,在直接邻接于支杆的且由凹部分23形成的壁区域25提供了厚度的材料变形部分27,例如它通过滚压形成保险环9的壁。下面所述的用作变形区域的壁部分25承受冷加工轧或压处理,它一方面形成了材料硬化,另一方面形成了保险环内部的预应力。
材料变形部分27的结构形状可通过例如由塑料制成的保险环的材料特性而确定。
此外,材料变形部分27还可以设置在保险环9的内表面上,根据所述到的材料硬化或材料预应力的程度得到基于环形弧的位置的确定。
图3清楚地示出图2所示的在一个支杆5区域的外壳面的平面图,凹部分23具有平行的侧壁23a和23b,其材料变形部分27呈圆形,它们设置在凹部分23内,它们的各一半位于额定断裂线29上和下,其额定断裂线跨过支杆5和分离杆7。按此方法使得只在保险环9的壁21和上区域产生材料变形或预应力,另外位于保险环9之上的闭锁件1的区域产生材料变形,然而,该材料变形对保险环的功能最终不产生影响。
由图4示出了闭锁件1另一实施例的底视图,与图1至3已经述及的相同的部件有相同的标号,在此不再描述。
可以看到,在保险环9的内表面3上总共分布有六个鱼尾板,它们分别设置在环形弧31、33和35上,其弧各在保险环的相等圆周区域上延伸,在此为120°。在各两环形弧之间的过渡的保险环9的内表面3上设有支杆5。在该实施例中,各两相邻支杆之间各有三个分离杆7,在此支杆和分离杆跨过额定断裂线,其断裂线详见图3。
其鱼尾板的数目和形状可与封闭容器的种类相对应,但原则上各鱼尾板位于环形弧的中部,在初次打开闭锁件时,使鱼尾板与所述弧有偏移,从而产生变形区域的不可逆的变形。
另外,环形弧的数目可任选,在图中保险环上有一个或三个弧,当然也可以有两个弧或多于三个的弧。
由图4的底视中,可看到位于闭锁件内表面3的上述内螺纹37上部的区域。
在位于各两环形弧之间的支杆5上,通过凹部分23减小了壁21的厚度,在支杆之一上,壁区域25中还具有减小了厚度的材料变形部分27。作为举例,只在凹部分23之一中示出了同类型的变形部分。它们最好设置在所有环形弧的端区域上,及其变形区域内。
在此所述的实施例中,在壁区域25上的各三个相邻的槽形成了减少了材料厚度的材料变形部分27。其槽的数目可以根据所使用的保险环9的塑料材料而定,也可以变化槽的分布宽度,例如在由额定断裂线29(见图3)限定的保险环9上的区域内可以很大限度地选择其槽的宽度,而在保险环的对置端,即它的下边缘,其槽的宽度较小。总的来说,在该实施例中,其槽呈V型分布,其结果是,在保险环9的上壁区域产生较大的材料变形而在下壁区域产生较大的预应力。
图5示出了螺旋闭锁件1的另一实施例的垂直断面,在图1至4中已述及的部件在此采用相同的编号,故省去描述。
该断面图示出了其螺旋闭锁件具有一水平的、封闭容器口部的封闭底部39,在其内侧以适合的方式安装一密封41,从其底部连出一侧壁43,在该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37。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闭锁件是一种全塑闭锁件,它通过一额定断裂线29与保险环9成为一体,所述的额定断裂线跨过分离杆7和支杆5。所述杆连在螺旋闭锁件或保险环的内表面上,且并不损坏所设置的环形水平切口,如果其切口的深度只是贯穿侧壁43或保险环9的内壁21的话。该水平切口并不是都象该实施例螺旋闭锁件的全环形结构,如在图1的实施例中所述只是一环形弧,在该环形弧的区域内设置水平切口,当然额定断裂线还是需要的。此外,保险环也可以在所述闭锁件初次打开时通过支杆5或不带额定断裂线的不受损的侧壁与壁43连接。
由对图5的进一步描述可清楚地看出,槽形凹部分19设置在鱼尾板11和13的上侧,它用于承接所述分离杆7,在鱼尾板翻到闭锁件的内表面上时。图5的鱼尾板向下倾斜,该结构在对闭锁件进行注塑处理制造后得到。在将螺旋闭锁件被初次装到封闭容器上时,鱼尾板11和13向上倾斜摆动,其实例见下面的图7所示。
在侧壁43的内表面上额定断裂线29之上设有一附件区域45,其突出办法在于,在该区域内增大闭锁件内腔的壁厚,即在闭锁件的内腔形成一准凸出部分,它们的设置使其与鱼尾板11上的加固斜面共同作用,阻止了在高摆动量时鱼尾板向闭锁件方向之外的过度摆动。
在所有实施例相同的是,选择鱼尾板11和13长度的准则是,在大摆动时它们在额定断裂线之上靠于螺旋闭锁件的内表面。加固杆15或加固斜面17在鱼尾板11的端表面且在起始点的区域内具有较大的厚度。鱼尾板的长度与所述斜面长度相比作出的选择是,斜面没有到达保险环9的内表面3上,按此方法保证了在鱼尾板高翻起时只有很小的力作用在保险环9的内表面上,而大部分力都作用在闭锁件1的侧壁23的内表面上。
图6示出了沿图5所示螺旋闭锁件1额定断裂线29之上断开的水平断面图,从该图中可看到鱼尾板11和13的上侧。与上述附图相一致的部件在该图中用相同的标号,略去对其元件的叙述。
从图6可看到,其保险环9有相同的三个环形弧,从每一环形弧上各连有两个作为倒支座的鱼尾板11和13,在该鱼尾板上侧的平面图中可清楚地看到相同的加固杆15和加固斜面17。另外可清楚地看到分离杆7嵌入的槽形挖空部分19。在该实施例中,壁区域25设有材料变形部分,然而在图2和3或4中所述的变形部分也可以设置于此。从图6特别可看到所述的附件区域45,它通过凸进闭锁件内腔的材料附加层而突出,而用作鱼尾板11的加固斜面17的止档。
图7示出了螺旋闭锁件1的又一实施例的垂直断面图,与上面附图中所述的具有相同的标号部件,在此略去描述。
图7中所示的螺旋闭锁件1如图5所示的一样具有一水平的底部39,该底部39装于封闭容器的口部区域并具有一密封41。从底部伸出的侧壁43基本垂直地布置,形成一盆或杯型的闭锁件,在其内表面设有内螺纹37。在侧壁的下边缘通过一跨过分离杆7和支杆5的额定断裂线设置有一保险环9,从其保险环的内表面3上连有用作倒钩的鱼尾板11和13。在该选出说明中,鱼尾板向上倾斜并与闭锁件的内表面呈约40°的锐角,在鱼尾板和保险环之间的过渡区每一鱼尾板上各设有许多变形区域47,例如它通过从下面压制闭锁件的壁面得到。该区域优选通过冷成形而获得,根据材料硬化的程度其鱼尾板被确定在所述的位置。
图1至7所述的螺旋闭锁件是全塑闭锁件,即其底部39和包括侧壁的封闭盖都塑料制成,其保险环9也是由塑料制成,两部件构成一体,优选采用注塑加工。其额定断裂线由一环绕的水平切口构成,选取其深度的准则是,其穿越侧壁43或保险环9的壁21,而不在保险环或侧壁的内表面上凸进闭锁件内部的分离杆7或支杆5中穿越,通过不受损的杆该保险环支承在闭锁盖上。
借助图8可从整体地看到,在所述的组合闭锁件10中可装有一保险环9,它具有一由拉伸材料,优选铝,制成的闭锁盖,在其下壁区域支承一保险环。其闭锁盖具有一底部51,其底部装于示意性容器53的口部分。从底部51连出一侧壁55,其侧壁55的下边缘部分57这样的构成,它承接或保持了一支承环59,该支承环59通过额定断裂线与保险环9连接。如图1至7所示,其额定断裂线跨过支杆5和分离杆7,优选其支承环59和保险环9制成一体,并借助注塑工艺加工。
其保险环9与图1至7所示的相同。所述的支承环59的外径例如可以比保险环的大,它通过螺旋闭锁件10下壁区域的卷边缘固定到闭锁盖上。支承环59的内表面象全塑的螺旋闭锁件1(见图1至7)的下侧壁区域的内表面那样形成。除了支杆5和分离杆7外还可设有附件区域45,设置在保险环9的鱼尾板上的加固斜面17抵住其区域45,(如果螺旋闭锁件10第一次装在容53中时),因此,鱼尾板抵住支承环59的内表面。在鱼尾板被高高地翻起时,位于额定断裂线29之上的支承环59的内表面受到伸展力的作用,而额定断裂线本身实际上不承受负载。由支承环和保险环构成的组合件在初次装入闭锁件10时不受损失。
图8还示出了容器53具有一外螺纹61,一螺旋闭锁件10的金属闭锁盖的内螺纹63与其外螺纹啮合。其内螺纹63例如可通过滚压工艺制造。
在外螺纹61的下部具有一止档凸缘65,如果螺旋闭锁件10完全装在容器53上后,其鱼尾板11和13弹性地卡在止档凸缘65的下面。
如果图1至7所示的全塑闭锁件装在容器上,其情况也有类似的效果。在装入时鱼尾板11和13相对闭锁件的内表面摆动,在闭锁件完全装入后它们朝着容器的外壁方向弹回。选择止档凸缘65距封闭容器53的口部区域的距离准则是,位于止档凸缘之下的鱼尾板可以朝着容器外壁方向弹回,并起倒钩作用。这不仅适用于全塑闭锁件(见图1至7),也适用于图8的组合闭锁件。
事实证明,鱼尾板柔性地与保险环连接,它可在初次装入闭锁件时不受损坏。此外,通过鱼尾板上表面上的斜面型加固杆确保了在鱼尾板相对闭锁件的内侧摆动时使额定断裂线受到很小的载荷而不受损坏。通过斜面型结构及在鱼尾板端区域给定的侧钩的厚度可以使得鱼尾板在初次打开时很难在闭锁件内表面和容器外表面之间滑动。另外,鱼尾板的折回可通过附加区域45而防止,该附加区域可以不使鱼尾板继续摆回。此方法确保了鱼尾板弹回到容器上的止档凸缘65的下面,另外在闭锁件被初次开启时它们不沿容器的外侧滑动。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闭锁件被初次打开时,倒钩形的鱼尾板抓住容器上的凸缘且在旋拧闭锁件时不随闭锁件向上运动。因而产生了作用在垂直方向的分离力,该分离力使在额定断裂线区域内的分离杆7被强行分离。而支杆5的宽度及固定的配置不可能损坏该区域。通过弹性的鱼尾板一方面平衡了闭锁件内径和瓶外径的尺寸差别,另一方面也使保险环的直径增大,这有利于鱼尾板11和13区域的额定断裂线29的分离。
图1实施例中,只在环形弧上设有鱼尾板11和13,它们优选置于螺纹尾扣区域,即特别形成垂直向上强作用力的区域。由此确保了在额定断裂线区域的分离杆被强行分离的高可靠性。
在鱼尾板的上侧设有加固杆或加固斜面,它们防止鱼尾板加工过薄而确保了作用在鱼尾板上的强行分离力的传递。通过图7所示的变形区域47辅助地避免了在第一次打开闭锁件时其鱼尾板向下折,即使其开启力不被转变成额定断裂线的强行分离力。
在闭锁件初次开启时,鱼尾板11和13的环形弧确保它们只在其支杆区域随闭锁件向上运动,而约在各两支杆间的中部向下产生最大的偏移。由此直接邻接于支杆的环形弧的壁区域变形很大。该区域在此被定义为变形区域。由塑料制成的保险环9的材料选择准则是,在初次开启闭锁件时变形区域为不可逆变形。这使得将环形弧压回或弯回其原始位置的尝试失败。基本可能的是,每环形弧只在靠近支杆所属范围具有变形区域。在只具有环形弧的实施例中,其环形弧延伸120°,还有一种可能是只在弧区域内设有额定断裂线,全塑闭锁件的或由支承环和保险环构成组件的其余壁区域不受损害,因此无损地承受住了闭锁件的第一次开启。在该情况下可以略去环形弧端上的支杆。
为了达到高的可靠性,其闭锁件优选的构成是,在环形弧的两端各设有变形区域,使得在闭锁件初次开启后其变形的弧保持在支承位置。另外,若其环形弧区域被支承的话,在闭锁件或支承环的内表面上可以设置与鱼尾板啮合的联锁装置。此方法可以避免弧区域的弯回。
在图1至7所示闭锁件的实施例中,在支杆5区域保险环9的外壁上设有一凹部分23。位于闭锁件外表面上的槽可以用于抓住具有粘接装置的闭锁件,并用于定向,即进行进一步加工确定支承的位置。例如可以通过闭锁件的定向控制只在外壁限定的区域内设置额定断裂线。一但设置了在360°延伸的水平切口的环绕额定断裂线,也可以略去凹部分23。此外该类型的凹部分也可设置在闭锁件的内侧,如果它已被定向的话。
设置在各环形弧端部的变形区域可以还设置材料变形部分27,例如它可以由圆形压印构成,如图2和3所示。也可以变形材料部分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相邻排布的槽,槽可通过压制或冷变形工艺制出。通过对变形区域的加工产生材料硬化,这导致了在初次打开闭锁件时,其变形区域的变形为不可逆的。而且可以产生通过预处理而加强的材料过渡变形。
通过独特的材料变形部分的结构,如通过V型槽,或通过在保险环上区域有目的地设置所述部分可以调节保险环的预应力,另外可使得在闭锁件初次打开以后其保险环处于展开状态。
在初次打开闭锁件时保证的不可逆的材料变形,实际上是对变形区域而言。这一方面可以通过选择保险环的塑料材料而保证,另一方面通过在变形区域设置特殊的材料变形结构保证,该部分具有应达到的材料硬化度或材料预应力。
为了确保变形区域的不可逆变形,用作倒钩的鱼尾板11和13应特别稳固,因而它的具有所述的加固杆15或加固斜面17。其中它们通过图7实施例变形区域与保险环9的连接特别稳固,可使很大的力传至保险环。
可看到,沿其圆周表面分布的保险环9在初次打开的不受损害,而只是在限定区域的额定断裂线断开,其环形弧向下摆动或展开。通过变形区域其环形弧保持在展开位置,使用者操作容器是安全的。而在其水平方向的保险环未受损害,可以不产生可以损伤使用者的毛边或棱。另外,该结构的闭锁件或由支承环和保险环组成的组件容易在以后循环处理被自动地再加工。使用分选的料斗不发生意外,因为没有毛边和棱的闭锁件对其不会产生影响,而传统保险环的垂直切口上有毛边和棱。例如也可以自动选择或调整全塑闭锁件,以可以自动除去密封垫。
此外根据上述的内容可看出,很大的力可被传到强行分离的额定断裂线中,因为由于加固杆和变形区域使鱼尾板很急固。此方法可提供很大的力使其变形区域变形,以确保了不可逆的材料扩张,它不能使扩展的环形区域回到初始位置。其保险环是否通过额定断裂线直接与全塑闭锁件的闭锁盖外壳连接或者与由金属闭锁盖抓住和保持住的塑料支承环连接,这对其保险环的功能而言是无关紧要的。在上述两种情形中,其保险环在不损害沿额定断裂线的圆周表面情况下被强行分离且区域地扩展。
由于在鱼尾板上侧的加固杆的特殊结构大大减小了额定断裂线的载荷,及其公差范围,即,封闭容器的外螺纹和在装入闭锁件则闭锁件的内径之间的最大尺寸偏差是在较窄范围内的选择。此外在该情形下,在闭锁件内径比容器的外径要小时,其额定断裂线所受的载荷变得很小,闭锁件可无损坏地装上。
很容易看到,其环形弧区域基本上轴向向后地扩展,而且可通过在扩展环形弧区域的闭锁件外表面上着色而改善了操作的外观效应。连续的着色线被强行分离的额定断裂线而断开。透过额定断裂线可以看到在所述区域鱼尾板的上侧。例如闭锁件的外区域用红色,而鱼尾板的上表面为白色,这样可清楚地看到。相反例如其闭锁件为白色而鱼尾板上表面用红色,这样在额定断裂线被强行分离时容易地看到它们。由于闭锁件的外表面和鱼尾板的上侧采用不同的颜色可以使操作闭锁件的使用者清晰地看到。
其所述的附加优点在于通过容器的闭锁件不受损害地取掉保险环,而实际避免了伤害使用者的危险。在重新装入闭锁件时不存在浮装的可损害螺纹的环形弧区域。另外,可以立即有意地折掉环形弧件,以致不使其部件落入环境中。另外避免了把环形弧件扔进空瓶中,在过去这常常导致在自动清洗瓶时不能除去其部件,因此必须重复清洗处理或整个瓶被剔除。

Claims (17)

1、用于在口部区域具有外螺纹容器特别是由于瓶的螺旋闭锁件,具有一与闭锁件连接的塑料保险环,它们通过在初次打开闭锁件时至少局部被强行分离的跨过分的离杆的额定断裂线连接,其保险环至少具有突出于内侧的倒钩,其特征在于,保险环(9)由具有至少在初次打开闭锁件(1)时不可逆变形的变形区域(25)的连接环组成。
2、如权利要求1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变形区域(25)设置在初次打开额定断裂线(29)时其强行分离区域过渡到不受损区域的地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保险环(9)具有一个或三个环形弧(31,33,35),在其弧的端部具有跨过额定断裂线(29)的、在初次打开闭锁件(1)时不受损支杆(5),在弧的一端或两端设有变形区域(25)。
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其保险环(9)的壁(21)的厚度至少在初次打开时强行分离的额定断裂线(29)的端部区域内减少,以形成一变形区域(25)。
5、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变形区域(25)至少有一材料变形部分(27),给定了该部分(27)在保险环(9)中的材料硬化度或预应力。
6、如权利要求5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其材料变形部分(27)由滚压工艺制造。
7、如权利要求5或6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其材料变形部分(27)在保险环(9)的整个高度上延伸,优选呈V型,其材料变形部分较宽的区域在额定断裂线附近设置。
8、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设有起始于保险环(9)的内表面(3)优选起始于其下边缘的用作倒钩的鱼尾板(11,13),它们在装入闭锁件(1)时向上呈一锐角突出,其侧棱起始于环形弧端区域附近,它们在弧的约中部互相间隔一段距离,鱼尾板的长度比保险环(9)的高度长。
9、如权利要求8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其鱼尾板(11,13)的上侧设置有加固杆(15,17),它在鱼尾板端侧的高度比在其初始区域要高,其长度优选比鱼尾板短,其杆优选达到鱼尾板的端侧。
10、如权利要求8或9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在鱼尾板(11,13)区域的闭锁件(1)的内表面上设有附加区域45,该区域防止了鱼尾板邻接所述内表面。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之一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在其与保险环(9)过渡区域的鱼尾板(11,13)设有变形区域(47)。
12、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初次打开时强行分离的额定断裂线(29)区域内的保险环(9)的外侧相对于鱼尾板(11,13)衬色。
1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保险环(9)通过额定断裂线(29)直接与由同样塑料组成的螺旋闭锁件(1)的外壁(43)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封闭盖和保险环(9)一体构成,优选借助注塑工艺或压铸工艺制造。
15、如权利要求1至12之一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保险环(9)通过额定断裂线(29)与塑料的支承环(59)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支承环(59)和保险环(9)构成一体,优选采用注塑工艺或压铸工艺制造,其支承环装于螺旋闭锁件(10)的封闭盖中。
17、如权利要求16的螺旋闭锁件,其特征在于,其螺旋闭锁件(10)具有由拉伸材料,特别是由铝制成的封闭盖,其支承环(59)采用闭合成型装入闭锁件。
CN 93104493 1992-03-13 1993-03-13 螺旋闭锁件 Withdrawn CN10789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P4207996.9 1992-03-13
DE4207996A DE4207996C2 (de) 1992-03-13 1992-03-13 Schraubverschlu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55A true CN1078955A (zh) 1993-12-01

Family

ID=645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3104493 Withdrawn CN1078955A (zh) 1992-03-13 1993-03-13 螺旋闭锁件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EP (1) EP0560051A1 (zh)
JP (1) JPH07504385A (zh)
CN (1) CN1078955A (zh)
BR (1) BR9306077A (zh)
CA (1) CA2131800A1 (zh)
DE (1) DE4207996C2 (zh)
FI (1) FI931129A (zh)
HU (1) HUT69119A (zh)
IL (1) IL105021A0 (zh)
MX (1) MX9301382A (zh)
NO (1) NO930523L (zh)
WO (1) WO1993017927A1 (zh)
ZA (1) ZA9318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9301A (zh) * 2013-04-18 2015-12-23 奥布里斯特封闭瑞士有限公司 显窃启封闭件
US11815869B2 (en) 2018-12-03 2023-11-14 Google Llc Efficient control and/or linking of smart devic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17269C1 (de) * 1993-05-24 1994-08-11 Innocos Gmbh Originalitäts-Sicherungsvorrichtung für Behälterverschlüsse
FR2715635B1 (fr) * 1994-02-02 1996-04-12 Rical Sa Capsule de bouchage en matière plastique moulée pour la fermeture de récipients à goulot.
ES2125142B1 (es) * 1995-07-13 1999-10-16 Rical Sa Capsula de taponado hecha de materia plastica moldeada para el cierre de recipientes con gollete.
DE19541990A1 (de) * 1995-11-10 1997-05-15 Innocos Gmbh Originalitätsverschluß
AU9362198A (en) 1998-06-09 1999-12-30 Georg Rabatic Miso Tooth-brush with container for tooth-paste
US6253939B1 (en) * 1999-01-04 2001-07-03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Tamper-evident closure having improved drainage
US6702133B1 (en) 2000-10-12 2004-03-09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Plastic retorable container system having a closure with an improved conformable liner
DE10146817A1 (de) * 2001-09-20 2003-04-17 Alcoa Deutschland Gmbh Schraubverschluss
DE102009044643A1 (de) 2009-11-24 2011-05-26 Kunststofftechnik Waidhofen An Der Thaya Gmbh Verschlusskappe mit Garantiering sowie Spritzgießwerkzeu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99519A1 (fr) * 1981-02-11 1982-08-13 Grussen Jean Capsule de bouchage a vis avec anneau d'inviolabilite
DE8709690U1 (zh) * 1987-07-14 1987-12-10 Barein, Norbert, 4050 Moenchengladbach, De
DE8711344U1 (zh) * 1987-08-21 1987-10-08 Metallwarenfabrik Gmbh, 5609 Hueckeswagen, De
DE8716625U1 (zh) * 1987-12-16 1988-03-24 Barein, Norbert, 4000 Duesseldorf, De
US5050753A (en) * 1990-08-27 1991-09-24 H-C Industries, Inc. Preferentially strengthened tamper-indicating plastic closur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9301A (zh) * 2013-04-18 2015-12-23 奥布里斯特封闭瑞士有限公司 显窃启封闭件
CN105189301B (zh) * 2013-04-18 2018-01-16 奥布里斯特封闭瑞士有限公司 显窃启封闭件
US11815869B2 (en) 2018-12-03 2023-11-14 Google Llc Efficient control and/or linking of smart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4207996A1 (de) 1993-09-16
EP0560051A1 (de) 1993-09-15
BR9306077A (pt) 1997-11-18
DE4207996C2 (de) 1995-03-09
JPH07504385A (ja) 1995-05-18
CA2131800A1 (en) 1993-09-16
HU9402611D0 (en) 1994-11-28
HUT69119A (en) 1995-08-28
MX9301382A (es) 1994-08-31
FI931129A0 (fi) 1993-03-12
NO930523D0 (no) 1993-02-15
ZA931818B (en) 1993-10-11
NO930523L (no) 1993-09-14
IL105021A0 (en) 1993-07-08
FI931129A (fi) 1993-09-14
WO1993017927A1 (de) 1993-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83C (zh) 擅开识别盖
CN1239357C (zh) 合成树脂制瓶盖
US5213224A (en) Snap-on, screw-off cap and container neck
US6439412B2 (en) Snap-on, screw-off cap and container neck
CN1041396C (zh) 无衬垫容器盖
US8066133B2 (en) Synthetic resin cap, closing device, and container-packed beverage
CN1270941C (zh) 防伪识别装置
CN1078955A (zh) 螺旋闭锁件
CN1082925C (zh) 在处理时可以同瓶分开的铰链式盖
CN101044065A (zh) 瓶盖
CN1256674A (zh) 包括有可拆式环形保险带和内密封的塑料锁合盖
CN1464858A (zh) 注出容器
US4930647A (en) Tamper indicating closure system utilizing axially extending ratchet
CN1299317A (zh) 具有可卸隔膜的附件
CA2065606A1 (en) Tamper-indicating plastic closure
CN1117722A (zh) 设有防护带的螺旋顶盖
CN1915757A (zh) 分配封盖
AU2005275107A1 (en) Closure with liner seal vents
CN1071254C (zh) 树脂盖
CN1106329C (zh) 具备开启识别特性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盖
CN1616312A (zh) 安全瓶塞
CN1136129C (zh) 一种通过压力机制造封盖的方法
WO2004014742A2 (en) Reduced application energy closure
CN1166534C (zh) 用于瓶及类似容器的安全头盖
CN1829639A (zh) 带瓶帽的塑料饮料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