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91575A - 注塑模具及动模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及动模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91575A
CN107891575A CN201711228594.1A CN201711228594A CN107891575A CN 107891575 A CN107891575 A CN 107891575A CN 201711228594 A CN201711228594 A CN 201711228594A CN 107891575 A CN107891575 A CN 107891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face
dynamic model
face
main body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85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林
潘武灵
孙业民
陈文菁
刘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isdom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isdom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isdom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isdom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285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91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91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1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8Mould se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29C33/3842Manufacturing moulds, e.g. shaping the mould surface by mach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及定模。其中,动模包括模座、设置于模座上且具有封胶面的模具主体及附着于封胶面的弹性密封层。动模相对于定模可移动,直至封胶面与定模的内壁抵接,以使动模与定模之间形成模腔。由于在封胶面上附着有弹性密封层,且弹性密封层挤压可弹性变形,使得模腔的密闭性更好。注塑模具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有效的减少了产品毛边的产生。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动模的加工方法,通过对封胶面进行抛光及粗糙化处理;在经粗糙化处理的封胶面上形成一层弹性密封层,使得弹性密封层与封胶面的附着效果更好。因此,利用该方法制得的动模与定模配合,有效的减少了在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产品毛边的产生。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及动模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及动模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工艺作为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中。而传统的注塑工艺由于模具的模腔封闭不良,会导致材料外溢形成严重的产品毛边,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及美观。
而基于减少毛边的考虑,一般会将模具封胶面做成镜面,以减小镜面区域的接触空隙,从而达到增加密闭性、减少毛边的效果。但是镜面虽然减小了接触空隙,但是其密闭效果依然不是很好,产品依然存在有毛边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注塑模具使产品毛边多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毛边产生的注塑模具及动模加工方法。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及动模,所述动模包括:
模座,起支撑作用,所述模座具有工作面;
模具主体,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上,且所述模具主体具有封胶面;及
弹性密封层,附着于所述封胶面,且所述弹性密封层的形状与所述封胶面的形状一致,所述弹性密封层挤压可产生弹性形变;
其中,所述动模相对于所述定模可移动,直至所述封胶面与所述定模的内壁抵接,以使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之间形成模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胶面为磨砂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密封层为硅胶密封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密封层的厚度为0.005mm~0.01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主体与所述模座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主体有多个,且在所述工作面上呈矩阵分布。
上述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及定模,动模的模具主体的封胶面上附着有弹性密封层。由于弹性密封层挤压可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动模的封胶面与定模的内壁抵接时,动模与定模之间形成的模腔的密闭性更好。因此,该注塑模具在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有效的减少了产品毛边的产生。
一种动模加工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一种动模半成品,所述动模半成品包括模座及设置于所述模座的模具主体,且所述模具主体上设有封胶面;
对所述封胶面进行抛光处理;
对经过抛光处理的所述封胶面进行粗糙化处理;
在经过粗糙化处理的所述封胶面上形成一层弹性密封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经过粗糙化处理的所述封胶面上形成一层弹性密封层,包括步骤:
在所述封胶面上放置弹性片;
对所述模具主体进行加热处理,以使所述弹性片发生熔融;
对所述模具主体进行冷却处理,以使熔融的所述弹性片在所述封胶面固化成所述弹性密封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放置所述弹性片的模具主体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145℃~15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封胶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步骤为:
对所述封胶面进行抛光,以使所述封胶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Ra0.1,表面平行度小于或者等于0.002mm。
上述动模的加工方法,对动模半成品的封胶面进行抛光及粗糙化处理,以使封胶面的表面颗粒均匀,有效的提升了封胶面的亲和力;然后在经抛光及粗化处理的封胶面上形成一层弹性密封层,使得弹性密封层与封胶面的附着效果更好。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动模的封胶面与定模内壁抵接时,弹性密封层有效增加了封胶面与定模内壁的接触面积,使得动模与定模之间形成的模腔的密闭性更好。因此,由该动模加工方法制得的动模与定模配合,有效的减少了在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产品毛边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动模的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动模的加工方法中步骤S140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及动模100。其中,动模100包括模座110、模具主体120及弹性密封层130。
注塑模具一般包括动模100及定模,动模100相对于定模可移动。注塑模具作为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可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的部件。进一步的,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是:先将动模100相对于动模移动,至动模100与定模之间形成模腔;然后将受热融化的注塑材料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模座110起支撑作用,且模座110具有工作面111。由于在产品注塑成型的过程中,模具的温度会很高,所以模座110一般采用锌合金、铝合金等导热性能较高的的金属材料,使得模座110的热强度及热稳定性更好,也使得模座110 的承载力更强。
模具主体120设置于工作面111上。其中,模具主体120既可与模座110 一体成型,也可分别成型后通过焊接等方式拼接。模具主体120具有封胶面121。其中,封胶面121也叫分型面,在成型产品边缘的地方(包括孔,洞)用于封住熔融状态的注塑材料,一般是由动模100与定模研配后而形成的一个面。模具主体120是直接与注塑材料接触的成型机构,故模具主体120的材质一般与模座110的材质相同。
动模100相对于定模可移动,直至封胶面121与定模的内壁抵接,以使动模100与定模之间形成模腔。由于模腔是模具的内腔,也是容纳注塑成型产品的空间,其形状与需要注塑成型产品的形状相对应。模腔的表面可做硬化处理,使其表面的耐磨性及耐疲劳性更好。
弹性密封层130挤压可产生弹性变形。具体的,弹性密封层130可由硅胶、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弹性密封层130附着于封胶面121,且弹性密封层130的形状与封胶面121的形状一致。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与封胶面121形状一致的弹性密封层130可在保证封胶面121的密闭性的前提下避免对注塑产品的污染。
当附着有弹性密封层130的封胶面121与定模的内壁抵接,以使动模100 与定模之间形成模腔时。由于弹性密封层130的挤压可弹性变形的特性使得封胶面121的密封性更好,从而使得模腔的密闭性能更好。
生产注塑产品的工作过程,包括步骤:
将动模100相对于定模移动,使封胶面121与定模的内壁抵接,进而使得动模100与定模之间形成具有良好密闭性的模腔,从而实现了动模100与定模的合模过程;
将液体注塑材料注入密闭的模腔内;
对液体注塑材料进行冷却处理;
待注塑材料冷却固化后,移动动模100,使其远离定模,取出固化后的注塑成型产品,从而实现脱模的过程。
由于模具主体130的封胶面121上附着有弹性密封层130,且弹性密封层 130挤压可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动模100的封胶面121与定模的内壁抵接时,动模100与定模之间形成的模腔的的密闭性更好。因此,注塑模具在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有效的减少产品毛边的产生。
在本实施例中,封胶面121为磨砂面。封胶面121通过打磨、蚀刻等粗糙化处理以形成表面颗粒分布均匀的磨砂面,使得封胶面121的表面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因此,当封胶面121上附着弹性密封层130时,弹性密封层130与封胶面121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层130为硅胶密封层。由于硅胶具有吸附性强、粘度低、收缩率小及耐候性强等特点,所以硅胶密封层具有很强的与封胶面121附着的能力,同时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因此,弹性密封层130采用硅胶密封层后,进一步加强了弹性密封层130与封胶面121的附着性能,使得硅胶密封层于封胶面121的结合力加强。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层130的厚度为0.005mm~0.015mm。该厚度的弹性密封层130既满足了封胶面121对于模腔密闭性的要求,使成型产品不易产生毛刺,对成型产品的形状影响也较小。具体的,弹性密封层130的最优厚度为0.01mm,成型产品基本没有毛刺,也没有使成型产品的外形尺寸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模具主体120与模座110一体成型。模具主体120与模座 110的一体成型结构,可使模具主体120与模座110的连接更加稳固。而且,模具主体120与模座110一体成型,加工时只需要在模座110的工作面111上加工出模具主体120即可,不需要将模座110及模具主体120分别加工后再相互固定,有效的简化了动模100的加工工艺。还可以减少模具的毛刺,进而有效的减少了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毛刺使人员受伤的情况发生,并且也可以避免由于模具毛刺而造成注塑产品缺陷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模具主体120有多个,且在工作面111上呈矩阵分布。当需要同时注塑多个相同的注塑产品时,呈矩阵分布的模具主体120可同时制造多个产品,大大提示了生产效率;当需要注塑由多个相同单元连接构成网状注塑产品时,呈矩阵分布的模具主体120相互关联可以完整的完成网状注塑产品的生产。
上述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00及定模,动模100的模具主体120的封胶面 121上附着有弹性密封层130。由于弹性密封层130挤压可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动模100的封胶面121与定模的内壁抵接时,动模100与定模之间形成的模腔的密闭性更好。因此,该注塑模具在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有效的减少产品毛边的产生。
请参阅图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具加工方法。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动模加工方法包括步骤S110至S140:
步骤S110,提供一种动模半成品,动模半成品包括模座及设置于模座的模具主体,且模具主体上设有封胶面。
具体的,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得到动模半成品。首先通过铣床将准备好的原料铣出模座的形状;然后通过加工中心在模座的表面铣削形成模具主体以及在模具主体上形成封胶面,从而得到模具半成品。
步骤S120,对封胶面进行抛光处理。
具体的,对封胶面进行抛光处理,以使封胶面更为光滑、平整。其中,一般采用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的轮缘涂敷有微粉磨料。抛光时,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压向模具主体的封胶面,使磨料对模具主体的封胶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获得光亮、平整的封胶面。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对封胶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步骤为:对封胶面进行抛光,以使封胶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Ra0.1,表面平行度小于或者等于0.002mm。当采用由匀细经脱脂处理的木材或特制的细毛毡制成的抛光轮时,抛光轮在封胶面上的运动轨迹为均匀稠密的网状。因此,抛光后的封胶面为表面粗糙度小于 Ra0.1、表面平行度小于或者等于0.002mm的镜面。
步骤S130,对经过抛光处理的封胶面进行粗糙化处理。
具体的,对经过抛光处理的封胶面进行粗糙化处理,以使封胶面的表面颗粒均匀、细腻,从而增加封胶面的亲和力。进一步的,对封胶面的粗糙化处理可采用机械研磨或化学腐蚀的方法实现。
其中,采用机械研磨是通过研磨工具上的磨料对模具主体的封胶面产生研磨作用,并通过一定轨迹的研磨作用使得在封胶面上得到一种微观粗糙的结构。而采用化学腐蚀的方法是通过将封胶面与化学溶剂接触以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进而使得封胶面达到表面凹凸不平的效果。
通过对封胶面进行抛光及粗糙化处理,使得封胶面的表面亲和力增加,有效的增加了封胶面对弹性密封层的附着性,使得弹性密封层与封胶面的结合力更强。
步骤S140,在经过粗糙化处理的封胶面上形成一层弹性密封层。
可采用涂覆、印刷、粘接等多种方式在封胶面上形成弹性密封层,只要能使弹性密封层附着于封胶面上即可。例如,将熔融状态的弹性材料通过钢刷等工具涂覆在经粗糙化处理的封胶面上,冷却固化后在封胶面上形成弹性密封层;或者将弹性材料片加热至弹性材料片的一个表面熔融,然后将弹性材料片的熔融面直接粘接于经粗糙化处理的封胶面上,以在封胶面上形成封胶密封层。
请一并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40包括步骤:
步骤S141,在封胶面上放置弹性片。
具体的,弹性片可以是硅胶弹性片或橡胶片等。
步骤S142,对模具主体进行加热处理,以使弹性片发生熔融。
具体的,对模具主体进行加热处理,弹性片发生熔融并渗入经粗糙化处理的封胶面。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弹性密封层表面光滑且厚度均匀。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对放置弹性片的模具主体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 145℃~155℃,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弹性片的熔融速度及其与封胶面的结合效果较好。进一步的,加热温度为150℃,可使弹性片的熔融速度及其与封胶面结合效果更好。
步骤S143,对模具主体进行冷却处理,以使熔融的弹性片在封胶面固化成弹性密封层。
上述动模的加工方法,对动模半成品的封胶面进行抛光及粗糙化处理,以使封胶面的表面颗粒均匀,有效的提升了封胶面的亲和力。然后在经抛光及粗化处理的封胶面上形成一层弹性密封层,使得弹性密封层与封胶面的附着效果更好。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动模的封胶面与定模内壁抵接时,弹性密封层使得封胶面与定模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得动模与定模之间形成的模腔的密闭性更好。因此,由该动模加工方法制得的动模与定模配合,有效的减少了在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产品毛边的产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及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包括:
模座,起支撑作用,所述模座具有工作面;
模具主体,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上,且所述模具主体具有封胶面;及
弹性密封层,附着于所述封胶面,且所述弹性密封层的形状与所述封胶面的形状一致,所述弹性密封层挤压可产生弹性形变;
其中,所述动模相对于所述定模可移动,直至所述封胶面与所述定模的内壁抵接,以使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之间形成模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胶面为磨砂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层为硅胶密封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层的厚度为0.005mm~0.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与所述模座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有多个,且在所述工作面上呈矩阵分布。
7.一种动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提供一种动模半成品,所述动模半成品包括模座及设置于所述模座的模具主体,且所述模具主体上设有封胶面;
对所述封胶面进行抛光处理;
对经过抛光处理的所述封胶面进行粗糙化处理;
在经过粗糙化处理的所述封胶面上形成一层弹性密封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过粗糙化处理的所述封胶面上形成一层弹性密封层,包括步骤:
在所述封胶面上放置弹性片;
对所述模具主体进行加热处理,以使所述弹性片发生熔融;
对所述模具主体进行冷却处理,以使熔融的所述弹性片在所述封胶面固化成所述弹性密封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放置所述弹性片的模具主体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145℃~15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封胶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步骤为:
对所述封胶面进行抛光,以使所述封胶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Ra0.1,表面平行度小于或者等于0.002mm。
CN201711228594.1A 2017-11-29 2017-11-29 注塑模具及动模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7891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8594.1A CN107891575A (zh) 2017-11-29 2017-11-29 注塑模具及动模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8594.1A CN107891575A (zh) 2017-11-29 2017-11-29 注塑模具及动模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1575A true CN107891575A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06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8594.1A Pending CN107891575A (zh) 2017-11-29 2017-11-29 注塑模具及动模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9157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3973A (zh) * 2009-07-29 2010-02-24 李建新 一种包胶成型模具
CN202556678U (zh) * 2012-05-07 2012-11-28 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反压注塑模具的密封结构
CN102963102A (zh) * 2012-12-11 2013-03-13 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 钢带连续粘贴粘接树脂工艺
CN103538217A (zh) * 2013-10-29 2014-01-29 杨永明 一种导光板模具
CN105855819A (zh) * 2016-04-06 2016-08-17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钢质注塑模具中随形冷却水道的制造方法
CN106696187A (zh) * 2015-11-12 2017-05-24 天津澳德纳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的注塑模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3973A (zh) * 2009-07-29 2010-02-24 李建新 一种包胶成型模具
CN202556678U (zh) * 2012-05-07 2012-11-28 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反压注塑模具的密封结构
CN102963102A (zh) * 2012-12-11 2013-03-13 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 钢带连续粘贴粘接树脂工艺
CN103538217A (zh) * 2013-10-29 2014-01-29 杨永明 一种导光板模具
CN106696187A (zh) * 2015-11-12 2017-05-24 天津澳德纳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的注塑模具
CN105855819A (zh) * 2016-04-06 2016-08-17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钢质注塑模具中随形冷却水道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3058B (zh) 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模具和使用该模具的方法
JP4975021B2 (ja) 熱可塑性樹脂成形用金型、キャビティ型及びそのキャビティ型の製造方法
CN113829552A (zh) 环状异型橡塑金属复合密封件的制造方法
CN102975376A (zh) 一种异形复合材料的对合模真空袋-热压罐成型方法
TW202033342A (zh) 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成形裝置及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成形品的製造方法
CN103552237A (zh) 提高柔性接头天然橡胶弹性件与金属增强件硫化粘接强度的方法
FR2869256A1 (fr) Procede pour la mise en forme de plaques en matiere plastique
CN107891575A (zh) 注塑模具及动模加工方法
CN107116733A (zh) 一种可脱除气孔型平板硫化机
CN112277209A (zh) 一种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模修补工艺成型方法
KR20150017845A (ko) 알루미늄 박막이 부착된 차량용 천연소재 내장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897212A (zh) 一种发泡聚丙烯材料的表面改性工艺
CN113910641B (zh)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穿戴式座椅
CN106217751A (zh)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与稳定杆衬套粘合技术
JP3888449B2 (ja) プラスチック製品成形用金型
JP3134033U (ja) 再生セグメントモールド
KR101288440B1 (ko) 메탈 포일이 구비된 성형물 및 그의 제작방법
JP6865454B1 (ja) 熱可塑性樹脂成形部材およびその表面加工方法ならびに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割型およびその表面加工方法
CN103568174A (zh) 防开裂防划伤硅胶治具制作工艺
FR2555496A1 (fr) Procede de moulage avec mise en oeuvre d'un moule perdu
CN117183203A (zh) 一种电池托盘的生产加工工艺
GB2210576A (en) Moulds
KR20070024933A (ko) 파우더 슬러쉬 몰딩에 의한 표피재의 성형방법
Islam et al. In-mold coating: The current state-of-art
JP4707825B2 (ja) 発泡樹脂成型用金型、発泡樹脂成型用金型の製造方法及び発泡樹脂成型用金型を用いた発泡樹脂成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