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9032A -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9032A
CN107889032A CN201610863974.1A CN201610863974A CN107889032A CN 107889032 A CN107889032 A CN 107889032A CN 201610863974 A CN201610863974 A CN 201610863974A CN 107889032 A CN107889032 A CN 107889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standing
voice coil
framework
loudspeaker
br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639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9032B (zh
Inventor
黄新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YA ELECTRONIC CO Ltd NINGBO
Original Assignee
SHENGYA ELECTRONIC CO Ltd NINGB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YA ELECTRONIC CO Ltd NINGBO filed Critical SHENGYA ELECTRONIC CO Ltd NINGBO
Priority to CN2023112238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95571A/zh
Priority to CN201610863974.1A priority patent/CN107889032B/zh
Priority to CN202311227729.8A priority patent/CN1173546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89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9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9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9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至少一磁回单元,至少一音圈,至少一振动单元,至少一框架组件,至少一双悬边单元,以及至少一连接体,所述音圈在所述磁回单元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所述振动单元被所述音圈带动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双悬边单元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以及至少一制动悬边,所述被动悬边和所述制动悬边之间形成所述双悬边单元的至少一腔体,所述被动悬边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框架组件,所述制动悬边被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所述连接体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以及所述振动单元,能够降低所述扬声器的整体的厚度,能够获得优质的音质效果,尤其是低音效果。

Description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效装置,尤其涉及一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背景技术
现有音效装置,例如扬声器,一般包括一扬声器框架,由所述扬声器框架支撑的一振膜,与所述振膜相连的一音圈,以及一磁回单元以与所述音圈电磁感应,从而驱使所述振膜振动,从而再现声音。特别地,所述振膜安装在所述扬声器框架的一开口处,其中当电磁地诱导所述音圈住复运动时,相应地驱动了所述振膜振动。但是,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是不受控制的,从而所述振膜不能再现好的声音音质。为了得到较好的声音音质,所述振膜应以均匀的振幅仅在一个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例如,当所述振膜被水平地安置时,所述振膜应该仅在竖直(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往复地运动,所述振膜的向上的位移应该与所述振膜的向下的位移是相同的。
弹波,也称为定心支片,通常由棉材以及人造纤维制成,一般配置于所述现有的音效装置中以控制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所述弹波具有相连于所述音圈内边以及相连于所述扬声器框架的一外边。所述弹波的作用是被支撑用来提供稳定的弹力,从而保持所述音圈以及所述振膜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例如,当所述振膜运动到它的最上面的位置时,所述弹波的弹力将会拉动所述振膜返回至它的初始位置。由于所述弹波与所述振膜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所述弹波与所述振膜弹力也是不同的。特别地,所述振膜的弹力是大于所述弹波的弹力,从而当所述振膜运动到它的最上面的位置时,拉动所述振膜返回至它的初始位置。也就是说,当所述振膜回到其初始位置时,所述振膜不会有向下的运动。所述弹波将仅向下拉动所述振膜从最上面的位置回到初始位置。另外,由于所述弹波较大的弹力,所述振膜向下的拉动运动快于所述振膜的向上的运动。结果是,所述振膜的往复运动在运动速度上是不均匀的。由于所述弹波使得所述音圈以非线性的方式运动。一且所述音圈没有对准它的中心轴运动,所述音圈可能会刮碰到所述扬声器的内侧。所述音圈的保护涂层将会逐渐地受到损坏。更为重要的是,所述振膜的振幅受到所述弹波大的弹力的限制。尤其是对于产生低频声音的声音装置,所述振膜需要一相对大的振幅往复地振动。换言之,所述弹波将影响低频声音的再现。因为设置了所述弹波,所述音圈与所述扬声器框架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而且传统的扬声器中,所述磁回系统与所述振膜之间的距离也较大,这样,在所述振膜,所述音圈,所述磁回系统和所述扬声器框架之间形成了较大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在传统扬声器中,所述音圈能够偏离其轴向位移的方向产生较大的左右晃动和位移,从而导致声音不纯。
另外,为了得到更好的音质效果,特别是低音效果,振动单元或振膜的冲程需要尽可能大,而传统的音效装置中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制作大尺寸的振动单元或振膜尺寸,从而使现有的音效装置不够小巧。而对于许多含有音效装置的小巧型产品来说,例如,平板电视,移动手机,手提电脑,希望使用的所述声音装置尽可能地既平又薄,从而使其小巧型产品能维持独特的设计以及外形。体积大的音效装置不适合设计于这些小巧型产品中。
此外,在目前汽车的音效装置中,汽车车主为了获得更好的音效,尤其是低音效果,往往会在汽车内部前后左右都安装有音效装置,而现有的低音效果好的音效装置由于存在冲程的空间,尺寸较厚,只能放在汽车内的后方,在安装车门的侧部由于空间受限并不能放置体积较大的音效装置,但是音效装置在汽车内部的安装位置本身就会影响整体音效,体积较大的低音音效装置不能被放置于汽车内最合适的位置。还有就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的提高,很多人都在家中安装家庭影院,必不可少的就是音效装置。目前音质好的音效装置体积都相对较大,很占用家庭的生活空间,尤其是对于住房面积并不足够大的家庭来说更是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能够降低所述扬声器的整体的厚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能够获得优质的音质效果,尤其是低音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所述双悬边单元的至少一被动悬边和至少一制动悬边为相互平行地设置,能够降低所述扬声器的整体的厚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所述被动悬边的至少一被动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制动悬边的至少一制动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反,所述制动悬边腔和所述被动悬边腔的开口相对,能够获得优质的音质效果,尤其是低音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至少一内音圈组件,所述内音圈组件有独立的振动系统及磁路驱动系统,能够组合形成所述扬声器的高音单元,且和所述扬声器的至少一音圈组合形成的中低音单元配合,获得优质的音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所述折式弹波包括弹性的一环状外周部和一筒状部,所述筒状部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弯折延伸,能够降低所述扬声器的整体的厚度,也能够获得优质的音质效果,尤其是低音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所述折式弹波将所述扬声器的至少一框架形成的至少一框架腔分隔为至少一支撑腔和至少一振动腔,其中所述支撑腔和所述振动腔为内外重叠式设置,能够降低所述扬声器的整体的厚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的至少一外音圈,所述外音圈将所述扬声器的至少一框架形成的至少一框架腔分隔为至少一支撑腔和至少一振动腔,其中所述支撑腔和所述振动腔为内外重叠式设置,能够降低所述扬声器的整体的厚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的至少一内音圈驱动至少一振动单元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外音圈被所述振动单元带动进行往复运动,能够降低所述扬声器的整体的厚度,也能够获得优质的音质效果,尤其是低音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扬声器,包括:
至少一磁回单元,
至少一音圈,所述音圈在所述磁回单元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
至少一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被所述音圈带动进行往复运动,
至少一框架组件,
至少一双悬边单元,以及
至少一连接体,
其中所述双悬边单元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以及至少一制动悬边,所述被动悬边和所述制动悬边之间形成所述双悬边单元的至少一腔体,所述被动悬边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框架组件,所述制动悬边被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所述连接体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以及所述振动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动悬边和所述制动悬边为相互平行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动悬边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主体部,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所述制动悬边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主体部,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所述被动悬边的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制动悬边的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动悬边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主体部,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所述制动悬边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主体部,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所述被动悬边的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制动悬边的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动悬边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主体部,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并具有至少一被动悬边腔,所述制动悬边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主体部,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并具有至少一制动悬边腔,所述被动悬边还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内缘和至少一被动悬边外缘,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从所述被动悬边内缘以及所述被动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制动悬边还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内缘和至少一制动悬边外缘,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从所述制动悬边内缘以及所述制动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其中所述被动悬边内缘形成所述被动悬边的至少一被动悬边孔,所述制动悬边内缘形成所述制动悬边的至少一制动悬边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包括至少一连接体主体以及具有至少一连接体孔,所述连接体主体为环形并形成所述连接体孔,所述连接体主体一端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其中所述连接体将所述框架组件形成的至少一框架腔分隔为至少一支撑腔和至少一振动腔,其中所述支撑腔和所述振动腔为内外重叠式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还包括至少一连接体外延部,所述连接体外延部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连接体主体的底部,所述连接体外延部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还包括多个连接体肋,各所述连接体肋的两端分别垂直地且向外地延伸于所述连接体主体的外侧以及所述连接体外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连接体肋为直角三角板形,其中一直角边被设置于连接体外延部,另一直角边被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主体的外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主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拱形内凹槽,各所述拱形内凹槽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主体的顶部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框架、至少一第二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所述被动悬边和所述制动悬边为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第一框架、所述被动悬边、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连接体形成所述支撑腔,所述第三框架、所述制动悬边、所述连接体以及所述第二框架形成所述振动腔,所述音圈和所述磁回单元被容纳于所述振动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动悬边还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主体部、至少一被动悬边内缘和至少一被动悬边外缘,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从所述被动悬边内缘以及所述被动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制动悬边还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主体部、至少一制动悬边内缘和至少一制动悬边外缘,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从所述制动悬边内缘以及所述制动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被动悬边的所述被动悬边外缘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的至少一第一框架主体的至少一第一框架内框部,所述制动悬边的所述制动悬边外缘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二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所述连接体还包括至少一连接体外延部,所述连接体外延部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连接体主体的底部,所述连接体的所述连接体外延部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的所述制动悬边内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元件和至少一第二振动元件,所述振动单元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所述第二振动元件的外周边缘被连接于所述被动悬边的内边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元件和至少一第二振动元件,所述振动单元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所述第二振动元件的至少一第二振动主体的至少一外周边缘连接于所述被动悬边的所述被动悬边内缘,所述连接体的顶部边沿被限位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底部的至少一环形连接体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主体以及至少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主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三框架主体,所述第三框架主体进一步包括设置于顶部的至少一第三框架安装台,所述第二框架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二框架主体以及具有至少一第二框架孔,所述第二框架孔被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的中心,所述第二框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框架内框部、至少一第二框架棱部以及至少一第二框架外框部,所述第二框架棱部从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和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向上向外延伸出,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从而所述第三框架被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二框架,所述制动悬边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从而所述第二框架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框架具有至少一磁回安装孔,所述磁回安装孔形成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的底部中心,用于安装所述磁回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被动悬边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制动悬边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二下框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动悬边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主体部,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并具有至少一被动悬边腔,所述制动悬边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主体部,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并具有至少一制动悬边腔,所述被动悬边还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内缘和至少一被动悬边外缘,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从所述被动悬边内缘以及所述被动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制动悬边还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内缘和至少一制动悬边外缘,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从所述制动悬边内缘以及所述制动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框架主体包括至少一第一外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一内框架,所述被动悬边的所述被动悬边外缘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一内框架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二框架主体以及一第二框架孔,所述第二框架主体包括至少一第二上框架、至少一第二下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二框架连接件,所述第二上框架以及所述第二下框架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框架连接件将所述第二上框架以及所述第二下框架连接起来,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框架主体包括至少一第一外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一内框架,所述制动悬边的所述制动悬边外缘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二下框架的至少一第二下框架内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框架的底部形成有至少一第一框架安装槽,所述第二上框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安装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至少一安装件,所述安装件闭合所述制动悬边的至少一中部开孔且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的内边沿,以安装所述连接体以及所述振动单元,所述安装件具有多个安装孔,各安装孔被间隔地设置,所述连接体包括至少一连接体主体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主体的多个连接体孔,所述振动单元的各振动安装齿适于穿过各对应的所述连接体孔以及所述安装孔,从而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连接体被安装于所述安装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至少一电连接件以及至少一电端子,所述电端子被连接于所述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至少一电连接件主体,所述电连接件的所述电连接件主体被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回单元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磁回主体、至少一第一极片以及至少一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电连接,所述磁回主体还形成了所述磁回单元的至少一磁回腔,所述音圈被至少一部分地套设于所述磁回单元的所述磁回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至少一内音圈组件,所述内音圈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于所述音圈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的所述内音圈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内音圈主体、至少一内音圈磁路驱动部件以及至少一内音圈振动件,所述内音圈主体在所述内音圈磁路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内音圈振动件被所述内音圈主体带动进行往复运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扬声器,包括:
至少一磁回单元,
至少一音圈,所述音圈在所述磁回单元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
至少一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被所述音圈带动进行往复运动,
至少一框架组件,
至少一悬边,所述悬边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框架组件,以及
至少一折式弹波,所述折式弹波被连接于所述悬边、所述框架组件以及所述振动单元,
其中所述折式弹波包括弹性的一环状外周部和一筒状部,所述筒状部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弯折延伸,所述环状外周部被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所述环状外周部与所述悬边为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状部包括至少一筒状部主体以及具有至少一筒状部孔,所述筒状部主体为环形并形成所述筒状部孔,所述筒状部主体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悬边,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其中所述筒状部将所述框架组件形成的至少一框架腔分隔为至少一支撑腔和至少一振动腔,其中所述支撑腔和所述振动腔为内外重叠式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状部还包括至少一筒状部外延部,所述筒状部外延部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筒状部主体的底部,所述筒状部外延部被连接于所述悬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状部还包括多个筒状部肋,各所述筒状部肋的两端分别垂直地且向外地延伸于所述筒状部主体的外侧以及所述筒状部外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筒状部肋为直角三角板形,其中一直角边被设置于筒状部外延部,另一直角边被设置于所述筒状部主体的外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状部主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拱形内凹槽,各所述拱形内凹槽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弹波主体的顶部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外周部包括至少一环状外周部主体部、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内缘和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外缘,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被连接于所述筒状部的所述筒状部外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外周部用于制动所述悬边,所述悬边和所述环状外周部为相互平行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外周部包括至少一环状外周部主体部、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内缘和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外缘,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悬边包括至少一悬边主体部,所述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并具有至少一悬边腔,所述悬边的所述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环状外周部的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反,所述环状外周部腔和所述悬边腔的开口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外周部包括至少一环状外周部主体部、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内缘和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外缘,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悬边包括至少一悬边主体部,所述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并具有至少一悬边腔,所述悬边的所述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环状外周部的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框架、至少一第二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所述悬边、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筒状部形成所述支撑腔,所述第三框架、所述环状外周部、所述筒状部以及所述第二框架形成所述振动腔,所述音圈和所述磁回单元被容纳于所述振动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外周部包括至少一环状外周部主体部、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内缘和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外缘,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悬边包括至少一悬边主体部、至少一悬边内缘和至少一悬边外缘,所述悬边主体部从所述悬边内缘以及所述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悬边的所述悬边外缘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的至少一第一框架主体的至少一第一框架内框部,所述环状外周部的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二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所述筒状部还包括至少一筒状部外延部,所述筒状部外延部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筒状部主体的底部,所述筒状部的所述筒状部外延部被连接于所述环状外周部的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元件和至少一第二振动元件,所述振动单元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所述第二振动元件的外周边缘被连接于所述悬边的内边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元件和至少一第二振动元件,所述振动单元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所述第二振动元件的至少一第二振动主体的至少一外周边缘连接于所述悬边的所述悬边内缘,所述筒状部的顶部边沿被限位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底部的至少一环形筒状部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主体以及至少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主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至少一电连接件以及至少一电端子,所述电端子被连接于所述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至少一电连接件主体,所述电连接件的所述电连接件主体被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的底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扬声器,包括:
至少一磁回单元,
至少一内音圈,所述内音圈在所述磁回单元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
至少一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被所述音圈带动进行往复运动,
至少一框架组件,
至少一悬边单元,所述悬边单元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框架组件,以及
至少一外音圈,其中所述外音圈被接合于所述振动单元,所述外音圈被所述振动单元带动进行往复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音圈包括至少一外音圈主体以及具有至少一外音圈孔,所述外音圈主体为环形并形成所述外音圈孔,其中所述外音圈将所述框架组件形成的至少一框架腔分隔为至少一支撑腔和至少一振动腔,其中所述支撑腔和所述振动腔为内外重叠式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音圈还包括至少一外音圈外延部,所述外音圈外延部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外音圈主体的底部,所述外音圈外延部被连接于所述悬边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音圈还包括多个外音圈肋,各所述外音圈肋的两端分别垂直地且向外地延伸于所述外音圈主体的外侧以及所述外音圈外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外音圈肋为直角三角板形,其中一直角边被设置于外音圈外延部,另一直角边被设置于所述外音圈主体的外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边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悬边以及至少一第二悬边,所述第二悬边用于制动所述第一悬边,其中所述第一悬边和所述第二悬边为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外音圈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悬边单元的所述第二悬边,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边包括至少一第一悬边主体部、至少一第一悬边内缘和至少一第一悬边外缘,所述第一悬边主体部从所述第一悬边内缘以及所述第一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第二悬边包括至少一第二悬边主体部、至少一第二悬边内缘和至少一第二悬边外缘,所述第二悬边主体部从所述第二悬边内缘以及所述第二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第一悬边的所述第一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第二悬边的所述第二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边包括至少一第一悬边主体部、至少一第一悬边内缘和至少一第一悬边外缘,所述第一悬边主体部从所述第一悬边内缘以及所述第一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第二悬边包括至少一第二悬边主体部、至少一第二悬边内缘和至少一第二悬边外缘,所述第二悬边主体部从所述第二悬边内缘以及所述第二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第一悬边的所述第一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第二悬边的所述第二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框架、至少一第二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悬边、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外音圈形成所述支撑腔,所述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悬边、所述外音圈以及所述第二框架形成所述振动腔,所述内音圈和所述磁回单元被容纳于所述振动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元件和至少一第二振动元件,所述振动单元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所述外音圈的顶部边沿被限位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底部的至少一环形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主体以及至少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主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至少一电连接件以及至少一电端子,所述电端子被连接于所述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至少一电连接件主体,所述电连接件的所述电连接件主体被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的底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一双悬边单元、一弹波及一振动单元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一折式弹波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所述折式弹波的俯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一音圈以及一磁回单元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12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一弹波以及一振动元件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折式弹波及扬声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折式弹波及扬声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外音圈及扬声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外音圈及扬声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的所述外音圈及扬声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示意了所述外音圈及扬声器的一悬边单元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20是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变形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变形实施例的一内音圈组件、一音圈以及一磁回单元的剖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变形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9,依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双悬边20及其所组装的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所述扬声器包括一框架组件10、一双悬边单元20、一连接体60、一振动单元30、一音圈40以及一磁回单元5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所述双悬边单元20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各种扬声器等音效装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框架组件10、所述双悬边单元20、所述连接体60、所述振动单元30、所述音圈40以及所述磁回单元50形成了本发明的所述扬声器的一振动腔1000和一支撑腔2000。换句话说,所述双悬边单元20和所述连接体60将所述框架组件10形成的一框架腔3000划分为了重叠式的所述振动腔1000和所述支撑腔2000,从而将原来现有技术中的纵向排列式的两个腔体转变为横向重叠式的两个腔体,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了所述扬声器的尺寸。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动腔1000和所述支撑腔2000的具体形成在之后的揭露中会详而述之。
所述框架组件10支撑所述双悬边单元20,所述双悬边单元20贴合所述振动单元30,所述振动单元30连接于所述音圈40,所述音圈40连接于所述磁回单元50,且所述磁回单元50与所述音圈40进行电磁感应,从而驱使所述振动单元30振动,从而再现声音。也就是说,由于电磁感应,所述音圈40能够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进行往复运动,从而能够驱动所述振动单元30振动。为了得到较好的声音音质,所述振动单元30被所述音圈40驱动,所述振动单元30的振动也带动了所述双悬边单元20,而所述双悬边单元20还具有制动的功能将所述振动单元30的运动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使所述振动单元30能够以均匀的振幅仅在一个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例如,当所述振动单元30被水平地安置时,所述振动单元30仅在竖直(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往复地运动,所述振动单元30的向上的位移与所述振动单元30的向下的位移是相同的。
具体地,所述双悬边单元20进一步包括一被动悬边21和一制动悬边22,所述振动单元30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振动元件31和一第二振动元件32。所述框架组件10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框架11、一第二框架12以及一第三框架13。
如附图3、附图6A、附图6B和附图9所示,所述第三框架13用于安装所述磁回单元50及其他部件。所述第三框架13包括一第三框架主体131以及具有一磁回安装孔130,所述磁回安装孔130形成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的底部中心,用于安装所述磁回单元50。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一电连接件71以及一电端子72。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端子72被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131的外部。所述电连接件71还包括一电连接件主体711以及具有一中心孔710,所述电连接件71的所述电连接件主体711被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131的底部,且所述电连接件71的所述中心孔710和所述第三框架13的所述磁回安装孔130相对应。所述磁回单元50进一步包括一磁回主体51、一第一极片52以及一第二极片53,所述第一极片52和所述第二极片53电连接,所述磁回主体51还形成了所述磁回单元50的一磁回腔54,所述音圈40被至少一部分地套设于所述磁回单元50的所述磁回腔54内。这样,当所述磁回单元50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13的底部,也就是说当所述磁回单元50的所述磁回主体51被设置于所述磁回安装孔130处时,所述电连接件71和所述电端子72电连接,从而,当所述电端子72被通电后,电流经过所述电连接件71使所述第一极片52和所述第二极片53通电,从而所述音圈40由于所述音圈40和所述磁回单元50的电磁感应,能够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进而所述音圈40能够进行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进一步包括设置于顶部的一第三框架安装台1311,所述第二框架12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的顶部,即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1311,从而所述第三框架13被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二框架12。换句话说,所述第二框架12的底部边缘贴合所述第三框架13的顶部边缘,从而被所述第三框架13所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12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22,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框架12能够稳定地支撑所述制动悬边22。更具体地,所述第二框架12包括一第二框架主体121以及具有一第二框架孔120,所述第二框架孔120被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的中心。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音圈40和所述磁回单元50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框架孔120。所述第二框架121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一第二框架棱部1212以及一第二框架外框部1213。所述第二框架棱部1212从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和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1213向上向外延伸出。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1213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的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1311,从而所述第三框架13被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二框架12。所述制动悬边22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从而所述第二框架12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22。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悬边22还包括一制动悬边内缘221、一制动悬边主体部222以及一制动悬边外缘223。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222从所述制动悬边内缘221以及所述制动悬边外缘223向外凸起地延伸,且环设形成所述制动悬边22的一制动悬边孔220,所述连接体60从所述制动悬边孔220穿过。也就是说,当所述扬声器被像附图中所示的水平位置地放置时,在所述制动悬边22的横截面的方向上,所述制动悬边内缘221以及所述制动悬边外缘223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222从所述制动悬边内缘221以及所述制动悬边外缘223向下一体地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曲度的拱形结构。所述制动悬边22的所述制动悬边外缘223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从而所述制动悬边22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12。
进一步地,如图6A至图8所示,所述连接体60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体主体61、多个连接体肋62、一连接体外延部63以及具有一连接体孔64,所述连接体主体61为环形并形成所述连接体孔64,所述音圈40被容纳于所述连接体孔64。所述连接体外延部63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连接体主体61的底部,所述连接体外延部63还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22的所述制动悬边内缘221,从而所述连接体60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22。各所述连接体肋62的两端分别垂直地且向外地延伸于所述连接体主体61的外侧以及所述连接体外延部63,能够加强所述连接体60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各所述连接体肋62为间隔地设置,可以是均匀地设置,也可以是非均匀地设置,且各所述连接体肋62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被实施为直角三角板形,其中一直角边被设置于连接体外延部63,另一直角边被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主体61的外侧壁。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体肋62的上述形状仅仅作为举例,还可以是其他合理的结构,本发明在这一方面并不受此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主体61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拱形内凹槽610,各所述拱形内凹槽610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主体61的顶部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11包括一第一框架主体111以及具有一第一框架孔110,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包括一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以及一第一框架外框部1112,所述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从所述第一框架外框部1112向内向下地内凹延伸形成,所述被动悬边21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的所述第一框架外框部1112。
进一步地,所述被动悬边21还包括一被动悬边内缘211、一被动悬边主体部212以及一被动悬边外缘213。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212从所述被动悬边内缘211以及所述被动悬边外缘213向外凸起地延伸,且环设形成所述被动悬边21的一被动悬边孔210。也就是说,当所述扬声器被像附图中所示的水平位置地放置时,在所述被动悬边21的横截面的方向上,所述被动悬边内缘211以及所述被动悬边外缘213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212从所述被动悬边内缘211以及所述被动悬边外缘213向上一体地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曲度的拱形结构。所述被动悬边21的所述被动悬边外缘213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的所述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从而所述被动悬边21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单元30的所述第二振动件32包括环形的一第二振动主体321以及具有一环形开口320,所述环形开口320由所述第二振动主体321形成。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且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闭合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的所述环形开口320。更具体地,所述第二振动主体321的外周边缘3211连接于所述被动悬边21的所述被动悬边内缘211,从而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被连接于所述被动悬边21。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主体321的内周边缘3212,从而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且闭合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的所述环形开口32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的所述第二振动主体321的底部还具有一环形连接体限位凹槽3213。所述连接体60的所述连接体主体61的顶部边沿被限位于所述环形连接体限位凹槽3213内,从而提高所述连接体6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还包括一第一振动主体311以及一加强筋312,所述加强筋312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所述加强筋312为刚性材料制成,能够提高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的底部还设置有限定槽3111,所述限定槽3111由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的中部凸起形成,所述限定槽3111的下方对应所述音圈40的顶边沿,当所述音圈40相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被驱动时,所述环形限定槽3111为所述音圈40提供了延伸的运动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的周边缘还设置有多个圆形孔3112。相应地,所述第二振动主体32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匹配的圆形凹槽3214,各所述圆形凹槽3214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环形连接体限位凹槽3213的内侧,各所述圆形凹槽3214被匹配地对应于各所述圆形孔3112。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框架11、所述第二框架12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合在一起,例如通过匹配的螺接元件、热熔接以及超声波结合等方式。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11的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包括多个固定齿1113,各所述固定齿1113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的底部,所述第二框架12的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具有多个固定槽1214,各所述固定槽1214间隔地分布于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1213。所述第三框架13的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具有多个固定孔1312,各所述固定齿1113适合匹配地穿过对应的各所述固定槽1214和各所述固定孔1312,从而所述第一框架11、所述第二框架12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能够被组装连接在一起,并形成所述框架腔30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固定齿1113、所述固定槽1214以及所述固定孔1312是相互匹配能够将所述第一框架11、所述第二框架12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能够被组装连接,所述固定齿1113也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12或者所述第三框架13,所述固定槽1214也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所述固定孔1312也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11或者所述第二框架1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框架11、所述第二框架12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各自都具有所述固定齿1113、所述固定槽1214以及所述固定孔1312。所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所述第一框架11、所述第二框架12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的连接方式仅仅作为举例,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
因此,在本发明的这个优先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组件10形成所述框架腔3000,所述音圈40以及所述磁回单元50被容置于所述框架腔300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单元30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的外周边缘被连接于所述被动悬边21的内边沿,即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的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21的外周边缘3211连接于所述被动悬边21的所述被动悬边内缘211;所述被动悬边21的外边沿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的内框部,即所述被动悬边21的所述被动悬边外缘213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的所述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所述第一框架11的外框部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12;所述第二框架的内框部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22的外边沿,即所述制动悬边22的所述制动悬边外缘223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所述制动悬边22的内边沿被连接于所述连接体60,即所述连接体60的所述连接体外延部63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22的所述制动悬边内缘221;所述连接体60的顶部边沿被限位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的所述环形连接体限位凹槽3213内。这样,所述第一框架11、所述被动悬边21、所述振动单元30以及所述连接体60形成所述支撑腔200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框架12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的顶部,即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1311,从而所述第三框架13被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二框架12,进而,所述第三框架13、所述制动悬边33、所述连接体60以及所述第二框架12形成所述振动腔1000,所述音圈40和所述磁回单元50被容纳于所述振动腔1000内。
因此,由于设置了平行对扣式的所述双悬边单元20以及所述连接体60,所述框架腔3000被分隔为两个横向分布的重叠式的所述支撑腔2000和所述振动腔1000,从而在保证低音效果的质量同时,显著降低了扬声器整体的厚度。
在降低了扬声器整体的厚度的整体的厚度的同时,由于设置了所述连接体60和所述双悬边单元20,所述扬声器的低音效果也得到了提高。当所述扬声器被通电之后,由于电磁感应,所述音圈40能够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被驱动进行轴向上的往复运动,例如当所述扬声器为附图中竖直放置时,所述音圈40能够被驱动进行纵向的往复运动。由于所述音圈40的上部靠近所述振动单元30,因此,所述振动单元30能够被所述音圈40的往复运动所驱动而产生振动。由于平行对扣式的所述双悬边单元20以及所述连接体60以及所述框架组件10的支撑作用,所述振动单元30能够以均匀的振幅仅在一个方向上往复地运动。进而能够保证音效尤其是低音效果的还原。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4所示,所述双悬边单元20的所述被动悬边21和所述制动悬边22为平行对扣地设置,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212具有一被动拱形环腔2120,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222具有一制动拱形环腔2220,所述被动拱形环腔2120的深度d1在数值上和所述制动拱形环腔2220的深度d2相等。也就是说,虽然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被动悬边21需要鼓动空气而被设计为大直径的,所述制动悬边22整体的尺寸与所述被动悬边21相比为小尺寸的,但是所述制动悬边22的拱形结构和所述被动悬边21的拱形结构的弧度和凹角等在数值上是固定一样的。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只要所述制动悬边22和所述被动悬边21的各拱形结构形成的各环形腔体的深度和腔体开口的宽度相同,所述制动悬边22和所述被动悬边21的厚度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在这一方面并不受此限制。所述制动悬边22能够对所述被动悬边21产生制动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所述制动悬边22和所述被动悬边21所形成的凸起的深度在数值上相同,所述制动悬边22和所述被动悬边21所形成的凸起的形状可以不受限制,除了可以是本实施例中平行对扣的拱形结构,也可以是凸起方向一致的拱形结构,当然也可以不是拱形凸起结构,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其横截面可以呈弓形、拱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半圆形、半椭圆形、U形、V形等。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双悬边单元20不仅能够防止所述振动单元30非轴向上的晃动和偏移,而且要能够保证所述振动单元30具有足够大的振幅,即足够大的轴向位移,从而保证所述振动单元30的冲程能够理想地再现低音。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所述双悬边单元20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双悬边单元20的所述被动悬边21和所述制动悬边22的横截面形状为环形,也就是说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和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在横向上都是首尾连接一体形成环形状,也就是说,所述被动悬边孔210和所述制动悬边孔220都为圆形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形状仅仅作为举例,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双悬边单元20的所述被动悬边21和所述制动悬边22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选自环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0至图13,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双悬边20A及其所组装的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所述扬声器包括一框架组件10A、一双悬边单元20A、一弹波60A、一振动单元30A、一音圈(图中未示出)以及一磁回单元(图中未示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所述双悬边单元20A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各种扬声器等音效装置中。
具体地,所述双悬边单元20A进一步包括一被动悬边21A和一制动悬边22A,所述振动单元30A进一步包括一振动主体内侧部311A、一振动主体外侧部312A、一振动支撑体313A以及一振动安装齿314A。所述振动主体外侧部312A向外延伸于振动主体内侧部311A,所述振动支撑体313A被连接于所述振动主体内侧部311A的底部,所述振动安装齿314A延伸于所述振动支撑体313A,用于安装所述振动单元30A。所述框架组件10A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框架11A以及一第二框架12A。所述第一框架11A包括一第一框架主体111A以及具有一第一框架孔110A。所述第二框架12A包括一第二框架主体121A以及一第二框架孔120A,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A包括一第二上框架2111A、一第二下框架1213A以及一第二框架连接件1212A,所述第二上框架2111A以及所述第二下框架1213A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框架连接件1212A将所述第二上框架2111A以及所述第二下框架1213A连接起来。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悬边22A还包括一制动悬边内缘221A、一制动悬边主体部222A以及一制动悬边外缘223A。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222A从所述制动悬边内缘221A以及所述制动悬边外缘223A向外凸起地延伸。也就是说,当所述扬声器被像附图中所示的水平位置地放置时,在所述制动悬边22A的横截面的方向上,所述制动悬边内缘221A以及所述制动悬边外缘223A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222A从所述制动悬边内缘221A以及所述制动悬边外缘223A向下一体地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曲度的拱形结构。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一安装件80A,所述安装件80A闭合所述制动悬边22A的一中部开孔且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22A的所述制动悬边内缘221A,以安装所述弹波60A以及所述振动单元30A。具体地,所述安装件80A具有多个安装孔81A,各安装孔81A被间隔地设置,所述弹波60A包括一弹波主体61A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弹波主体61A的多个弹波孔62A,所述振动单元30A的各所述振动安装齿314A适于穿过各对应的所述弹波孔62A以及所述安装孔81A,从而所述振动单元30A和所述弹波60A被安装于所述安装件60A。所述制动悬边22A的所述制动悬边外缘223A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A的所述第二下框架1213A的一第二下框架内部分12132A,从而所述制动悬边22A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12A的所述第二下框架1213A。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11A的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A包括一第一外框架1111A以及一第一内框架1112A。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框架1111A为方形,但是被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这里形状仅仅作为举例,本发明咋这一方面并不受此限制。所述第一内框架1112A的底部形成有一第一框架安装槽1113A,所述第二上框架1211A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安装槽1113A,从而所述第二框架12A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A。
进一步地,所述被动悬边21A还包括一被动悬边内缘211A、一被动悬边主体部212A以及一被动悬边外缘213A。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212A从所述被动悬边内缘211A以及所述被动悬边外缘213A向外凸起地延伸,且环设形成所述被动悬边21A的一被动悬边孔210A。也就是说,当所述扬声器被像附图中所示的水平位置地放置时,在所述被动悬边21A的横截面的方向上,所述被动悬边内缘211A以及所述被动悬边外缘213A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212A从所述被动悬边内缘211A以及所述被动悬边外缘213A向上一体地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曲度的拱形结构。所述被动悬边21A的所述被动悬边外缘213A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A的所述第一内框架1112A的顶部,从而所述被动悬边21A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A。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框架11A和所述第二框架12A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合在一起,例如通过匹配的螺接元件、热熔接以及超声波结合等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3所示,所述双悬边单元20的所述被动悬边21A和所述制动悬边22A为平行对扣地设置,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212A具有一被动拱形环腔2120A,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222A具有一制动拱形环腔2220A,所述被动拱形环腔2120A的深度D1在数值上和所述制动拱形环腔2220A的深度D2相等。也就是说,虽然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被动悬边21A需要鼓动空气而被设计为大直径的,所述制动悬边22A整体的尺寸与所述被动悬边21A相比为小尺寸的,但是所述制动悬边22A的拱形结构和所述被动悬边21A的拱形结构的弧度和凹角等在数值上是固定一样的。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只要所述制动悬边22A和所述被动悬边21A的各拱形结构形成的各环形腔体的深度和腔体开口的宽度相同,所述制动悬边22A和所述被动悬边21A的厚度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在这一方面并不受此限制。所述制动悬边22A能够对所述被动悬边21A产生制动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所述制动悬边22A和所述被动悬边21A所形成的凸起的深度在数值上相同,所述制动悬边22A和所述被动悬边21A所形成的凸起的形状可以不受限制,除了可以是本实施例中平行对扣的拱形结构,也可以是凸起方向一致的拱形结构,当然也可以不是拱形凸起结构,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其横截面可以呈弓形、拱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半圆形、半椭圆形、倒置的U形、倒置的V形等。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双悬边单元20A不仅能够防止所述振动单元30A非轴向上的晃动和偏移,而且要能够保证所述振动单元30A具有足够大的振幅,即足够大的轴向位移,从而保证所述振动单元30A的冲程能够理想地再现低音。
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4和图15,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折式弹波60B及其所组装的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所述扬声器包括一框架组件10B、一悬边20B、一折式弹波60B、一振动单元30B、一音圈40B以及一磁回单元50B。所述折式弹波60B包括弹性的一环状外周部61B和一筒状部62B,所述筒状部62B从所述环状外周部61B弯折延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所述悬边20B以及所述折式弹波60B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各种扬声器等音效装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所述框架组件10B、所述悬边20B、所述折式弹波60B、所述振动单元30B、所述音圈40B以及所述磁回单元50B形成了本发明的所述扬声器的一振动腔和一支撑腔。换句话说,所述悬边20B和所述折式弹波60B将所述框架组件10B形成的一框架腔划分为了重叠式的所述振动腔和所述支撑腔,从而将原来现有技术中的纵向排列式的两个腔体转变为横向重叠式的两个腔体,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了所述扬声器的尺寸。
所述框架组件10B支撑所述悬边20B,所述悬边20B贴合所述振动单元30B,所述振动单元30B连接于所述音圈40B,所述音圈40B连接于所述磁回单元50B,且所述磁回单元50B与所述音圈40B进行电磁感应,从而驱使所述振动单元30B振动,从而再现声音。也就是说,由于电磁感应,所述音圈40B能够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进行往复运动,从而能够驱动所述振动单元30B振动。为了得到较好的声音音质,所述振动单元30B被所述音圈40B驱动,所述振动单元30B的振动也带动了所述悬边20B,而所述悬边20B还具有制动的功能将所述振动单元30B的运动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使所述振动单元30B能够以均匀的振幅仅在一个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例如,当所述振动单元30B被水平地安置时,所述振动单元30B仅在竖直(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往复地运动,所述振动单元30B的向上的位移与所述振动单元30B的向下的位移是相同的。
具体地,所述振动单元30B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振动元件31B和一第二振动元件32B。所述框架组件10B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框架11B、一第二框架12B以及一第三框架13B。
更具体地,所述第三框架13B用于安装所述磁回单元50B及其他部件。所述第三框架13B包括一第三框架主体131B以及具有一磁回安装孔130B,所述磁回安装孔130B形成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B的底部中心,用于安装所述磁回单元50B。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一电连接件71B以及一电端子72B。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端子72B被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131B的外部。所述电连接件71B还包括一电连接件主体711B以及具有一中心孔710B,所述电连接件71B的所述电连接件主体711B被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131B的底部,且所述电连接件71B的所述中心孔710B和所述第三框架13B的所述磁回安装孔130B相对应。当所述磁回单元50B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13B的底部,也就是说当所述磁回单元50B的所述磁回主体51B被设置于所述磁回安装孔130B处时,所述电连接件71B和所述电端子72B电连接,从而,当所述电端子72B被通电后,电流经过所述电连接件71B,从而所述音圈40B由于所述音圈40B和所述磁回单元50B的电磁感应,能够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进而所述音圈40B能够进行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B进一步包括设置于顶部的一第三框架安装台1311B,所述第二框架12B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B的顶部,即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1311B,从而所述第三框架13B被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二框架12B。换句话说,所述第二框架12B的底部边缘贴合所述第三框架13B的顶部边缘,从而被所述第三框架13B所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12B被连接于所述环状外周部61B,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框架12B能够稳定地支撑所述环状外周部61B。更具体地,所述第二框架12B包括一第二框架主体121B以及具有一第二框架孔120B,所述第二框架孔120B被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B的中心。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音圈40B和所述磁回单元50B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框架孔120B。所述第二框架121B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B、一第二框架棱部1212B以及一第二框架外框部1213B。所述第二框架棱部1212B从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B和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1213B向上向外延伸出。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1213B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B的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1311B,从而所述第三框架13B被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二框架12B。所述环状外周部61B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B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B,从而所述第二框架12B被连接于所述环状外周部61B。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外周部61B还包括一环状外周部内缘611B、一环状外周部主体部612B以及一环状外周部外缘613B。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612B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611B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613B向外凸起地延伸,且环设形成所述环状外周部61B的一环状外周部孔610B,所述筒状部62B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孔610B穿过。也就是说,当所述扬声器被像附图中所示的水平位置地放置时,在所述环状外周部61B的横截面的方向上,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611B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613B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612B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611B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613B向下一体地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曲度的拱形结构。所述环状外周部61B的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613B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B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B,从而所述环状外周部61B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12B。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部62B进一步包括一筒状部主体621B、多个筒状部肋622B、一筒状部外延部623B以及具有一筒状部孔624B,所述筒状部主体621B为环形并形成所述筒状部孔624B,所述音圈40被容纳于所述筒状部孔624B。所述筒状部外延部623B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筒状部主体621B的底部,所述筒状部外延部623B还连接于所述环状外周部61B的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611B,从而所述筒状部62B被连接于所述环状外周部61B。各所述筒状部肋622B的两端分别垂直地且向外地延伸于所述筒状部主体621B的外侧以及所述筒状部外延部623B,能够加强所述筒状部62B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各所述筒状部肋622B为间隔地设置,可以是均匀地设置,也可以是非均匀地设置,且各所述筒状部肋622B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被实施为直角三角板形,其中一直角边被设置于筒状部外延部623B,另一直角边被设置于所述筒状部主体621B的外侧壁。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筒状部肋622B的上述形状仅仅作为举例,还可以是其他合理的结构,本发明在这一方面并不受此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11B包括一第一框架主体111B以及具有一第一框架孔110B,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B包括一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B以及一第一框架外框部1112B,所述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B从所述第一框架外框部1112向内向下地内凹延伸形成,所述悬边20B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B的所述第一框架外框部1112B。
进一步地,所述悬边20B还包括一悬边内缘211、一悬边主体部22B以及一悬边外缘23B。所述悬边主体部22B从所述悬边内缘21B以及所述悬边外缘23B向外凸起地延伸,且环设形成所述悬边20B的一悬边孔24B。也就是说,当所述扬声器被像附图中所示的水平位置地放置时,在所述悬边20B的横截面的方向上,所述悬边内缘21B以及所述悬边外缘23B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悬边主体部22B从所述悬边内缘21B以及所述悬边外缘23B向上一体地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曲度的拱形结构。所述悬边20B的所述悬边外缘23B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B的所述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B,从而所述悬边20B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B。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单元30B的所述第二振动件32B包括环形的一第二振动主体321B以及具有一环形开口320B,所述环形开口320B由所述第二振动主体321B形成。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B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B,且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B闭合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B的所述环形开口320B。更具体地,所述第二振动主体321B的外周边缘3211B连接于所述悬边20B的所述悬边内缘21B,从而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B被连接于所述悬边20B。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B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主体321B的内周边缘3212B,从而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B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B,且闭合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B的所述环形开口320B。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B的所述第二振动主体321B的底部还具有一环形限位凹槽3213B。所述筒状部62B的所述筒状部主体621B的顶部边沿被限位于所述环形限位凹槽3213B内,从而提高所述折式弹波60B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B还包括一第一振动主体311B以及一加强筋312B,所述加强筋312B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B,所述加强筋312B为刚性材料制成,能够提高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B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B的底部还设置有限定槽3111B,所述限定槽3111B由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B的中部凸起形成,所述限定槽3111B的下方对应所述音圈40B的顶边沿,当所述音圈40B相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被驱动时,所述环形限定槽3111B为所述音圈40B提供了延伸的运动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B的周边缘还设置有多个圆形孔3112B。相应地,所述第二振动主体321B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匹配的圆形凹槽3214B,各所述圆形凹槽3214B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环形折式弹波限位凹槽3213B的内侧,各所述圆形凹槽3214B被匹配地对应于各所述圆形孔3112B。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框架11B、所述第二框架12B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B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合在一起,例如通过匹配的螺接元件、热熔接以及超声波结合等方式。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11B的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B包括多个固定齿1113B,各所述固定齿1113B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B的底部,所述第二框架12B的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B具有多个固定槽1214B,各所述固定槽1214B间隔地分布于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1213B。所述第三框架13B的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B具有多个固定孔1312B,各所述固定齿1113B适合匹配地穿过对应的各所述固定槽1214B和各所述固定孔1312,从而所述第一框架11B、所述第二框架12B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能够被组装连接在一起,并形成所述框架腔3000B。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固定齿1113B、所述固定槽1214B以及所述固定孔1312B是相互匹配能够将所述第一框架11B、所述第二框架12B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B能够被组装连接,所述固定齿1113B也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12B或者所述第三框架13B,所述固定槽1214B也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11B和所述第三框架13B,所述固定孔1312B也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11B或者所述第二框架12B。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框架11B、所述第二框架12B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B各自都具有所述固定齿1113B、所述固定槽1214B以及所述固定孔1312B。所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所述第一框架11B、所述第二框架12B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B的连接方式仅仅作为举例,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单元30B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B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B。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B的外周边缘被连接于所述悬边20B的内边沿,即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B的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21B的外周边缘3211B连接于所述悬边20B的所述悬边内缘21B;所述悬边20B的外边沿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B的内框部,即所述悬边20B的所述悬边外缘23B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B的所述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B;所述第一框架11B的外框部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12B;所述第二框架的内框部被连接于所述环状外周部61B的外边沿,即所述环状外周部61B的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613B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B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B;所述环状外周部61B的内边沿被连接于所述筒状部62B,即所述筒状部62B的所述筒状部外延部623B被连接于所述环状外周部61B的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611B;所述筒状部62B的顶部边沿被限位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B的所述环形折式弹波限位凹槽3213B内。这样,所述第一框架11B、所述悬边20B、所述振动单元30B以及所述筒状部62B形成所述支撑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框架12B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B的顶部,即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1311B,从而所述第三框架13B被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二框架12B,进而,所述第三框架13B、所述环状外周部61B、所述筒状部62B以及所述第二框架12B形成所述振动腔,所述音圈40B和所述磁回单元50B被容纳于所述振动腔内。
因此,由于所述悬边20B和所述环形外周部61B为平行对扣式,以及所述折式弹波60B,所述框架腔被分隔为两个横向分布的重叠式的所述支撑腔和所述振动腔,从而在保证低音效果的质量同时,显著降低了扬声器整体的厚度。
在降低了扬声器整体的厚度的整体的厚度的同时,由于设置了所述折式弹波60B和所述悬边20B,所述扬声器的低音效果也得到了提高。当所述扬声器被通电之后,由于电磁感应,所述音圈40B能够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被驱动进行轴向上的往复运动,例如当所述扬声器为附图中竖直放置时,所述音圈40B能够被驱动进行纵向的往复运动。由于所述音圈40B的上部靠近所述振动单元30B,因此,所述振动单元30B能够被所述音圈40B的往复运动所驱动而产生振动。由于平行对扣式的所述悬边20B以及所述筒状部62B以及所述框架60B的支撑作用,所述振动单元30B能够以均匀的振幅仅在一个方向上往复地运动。进而能够保证音效尤其是低音效果的还原。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悬边20B和所述环状外周部61B为平行对扣地设置,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悬边主体部22B形成的腔体220B的深度在数值上和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612B形成的腔体6120B的深度相等。也就是说,虽然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悬边20B需要鼓动空气而被设计为大直径的,所述环状外周部61B整体的尺寸与所述悬边20B相比为小尺寸的,但是所述环状外周部61B的拱形结构和所述悬边20B的拱形结构的弧度和凹角等在数值上是固定一样的。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只要所述环状外周部61B和所述悬边20B的各拱形结构形成的各环形腔体的深度和腔体开口的宽度相同,所述环状外周部61B和所述悬边20B的厚度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在这一方面并不受此限制。所述环状外周部61B能够对所述悬边20B产生制动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所述环状外周部61B和所述悬边20B所形成的凸起的深度在数值上相同,所述环状外周部61B和所述悬边20B所形成的凸起的形状可以不受限制,除了可以是本实施例中平行对扣的拱形结构,也可以是凸起方向一致的拱形结构,当然也可以不是拱形凸起结构,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其横截面可以呈弓形、拱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半圆形、半椭圆形、U形、V形等。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悬边20B以及所述折式弹波60B不仅能够防止所述振动单元30B非轴向上的晃动和偏移,而且要能够保证所述振动单元30B具有足够大的振幅,即足够大的轴向位移,从而保证所述振动单元30B的冲程能够理想地再现低音。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所述悬边20B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悬边20B的所述悬边20B和所述环状外周部61B的横截面形状为环形,也就是说所述悬边主体部22B和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612B在横向上都是首尾连接一体形成环形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形状仅仅作为举例,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悬边20B和所述环状外周部61B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选自环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6和图17,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外音圈60C及其所组装的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所述扬声器包括一框架组件10C、一悬边单元20C、一外音圈60C、一振动单元30C、一音圈40C以及一磁回单元50C。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所述外音圈60C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各种扬声器等音效装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所述框架组件10C、所述悬边单元20C、所述外音圈60C、所述振动单元30C、所述音圈40C以及所述磁回单元50C形成了本发明的所述扬声器的一振动腔和一支撑腔。换句话说,所述悬边单元20C和所述外音圈60C将所述框架组件10C形成的一框架腔划分为了重叠式的所述振动腔和所述支撑腔,从而将原来现有技术中的纵向排列式的两个腔体转变为横向重叠式的两个腔体,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了所述扬声器的尺寸。
所述框架组件10C支撑所述悬边单元20C,所述悬边单元20C贴合所述振动单元30C,所述振动单元30C连接于所述音圈40C,所述音圈40C连接于所述磁回单元50C,且所述磁回单元50C与所述音圈40C进行电磁感应,从而驱使所述振动单元30C振动,从而再现声音。也就是说,由于电磁感应,所述音圈40C能够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进行往复运动,从而能够驱动所述振动单元30C振动。为了得到较好的声音音质,所述振动单元30C被所述音圈40C驱动,所述振动单元30C的振动也带动了所述悬边单元20C,而所述双悬边单元20C还具有制动的功能将所述振动单元30C的运动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使所述振动单元30C能够以均匀的振幅仅在一个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例如,当所述振动单元30C被水平地安置时,所述振动单元30C仅在竖直(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往复地运动,所述振动单元30C的向上的位移与所述振动单元30的向下的位移是相同的。
具体地,所述悬边单元20C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悬边21C和一第二悬边22C,所述振动单元30C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振动元件31C和一第二振动元件32C。所述框架组件10C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框架11C、一第二框架12C以及一第三框架13C。
所述第三框架13C用于安装所述磁回单元50C及其他部件。所述第三框架13C包括一第三框架主体131C以及具有一磁回安装孔130C,所述磁回安装孔130C形成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C的底部中心,用于安装所述磁回单元50C。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一电连接件71C以及一电端子72C。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端子72C被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131C的外部。所述电连接件71C还包括一电连接件主体711C以及具有一中心孔710C,所述电连接件71C的所述电连接件主体711C被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131C的底部,且所述电连接件71C的所述中心孔710C和所述第三框架13C的所述磁回安装孔130C相对应。这样,当所述磁回单元50C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13C的底部,也就是说当所述磁回单元50C被设置于所述磁回安装孔130C处时,所述电连接件71C和所述电端子72C电连接,从而,当所述电端子72C被通电后,电流经过所述电连接件71C,从而所述音圈40C由于所述音圈40C和所述磁回单元50C的电磁感应,能够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进而所述音圈40C能够进行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C进一步包括设置于顶部的一第三框架安装台1311C,所述第二框架12C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C的顶部,即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1311C,从而所述第三框架13C被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二框架12C。换句话说,所述第二框架12C的底部边缘贴合所述第三框架13C的顶部边缘,从而被所述第三框架13C所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12C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悬边22C,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框架12C能够稳定地支撑所述第二悬边22C。更具体地,所述第二框架12C包括一第二框架主体121C以及具有一第二框架孔120C,所述第二框架孔120C被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C的中心。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音圈40C和所述磁回单元50C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框架孔120C。所述第二框架121C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C、一第二框架棱部1212C以及一第二框架外框部1213C。所述第二框架棱部1212C从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C和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1213C向上向外延伸出。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1213C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C的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1311C,从而所述第三框架13C被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二框架12C。所述第二悬边22C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C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C,从而所述第二框架12C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悬边22C。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悬边22C还包括一第二悬边内缘221C、一第二悬边主体部222C以及一第二悬边外缘223C。所述第二悬边主体部222C从所述第二悬边内缘221C以及所述第二悬边外缘223C向外凸起地延伸,且环设形成所述第二悬边22C的一第二悬边孔220C,所述外音圈60C从所述第二悬边孔220C穿过。也就是说,当所述扬声器被像附图中所示的水平位置地放置时,在所述第二悬边22C的横截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悬边内缘221C以及所述第二悬边外缘223C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悬边主体部222C从所述第二悬边内缘221C以及所述第二悬边外缘223C向下一体地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曲度的拱形结构。所述第二悬边22C的所述第二悬边外缘223C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C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C,从而所述第二悬边22C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12C。
进一步地,所述外音圈60C进一步包括一外音圈主体61C、多个外音圈肋62C、一外音圈外延部63C以及具有一外音圈孔64C,所述外音圈主体61C为环形并形成所述外音圈孔64C,所述音圈40C被容纳于所述外音圈孔64C。所述外音圈外延部63C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外音圈主体61C的底部,所述外音圈外延部63C还连接于所述第二悬边22C的所述第二悬边内缘221C,从而所述外音圈60C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悬边22C。各所述外音圈肋62C的两端分别垂直地且向外地延伸于所述外音圈主体61C的外侧以及所述外音圈外延部63C,能够加强所述外音圈60C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各所述外音圈肋62C为间隔地设置,可以是均匀地设置,也可以是非均匀地设置,且各所述外音圈肋62C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被实施为直角三角板形,其中一直角边被设置于外音圈外延部63C,另一直角边被设置于所述外音圈主体61C的外侧壁。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外音圈肋62C的上述形状仅仅作为举例,还可以是其他合理的结构,本发明在这一方面并不受此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11C包括一第一框架主体111C以及具有一第一框架孔110C,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C包括一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C以及一第一框架外框部1112C,所述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C从所述第一框架外框部1112C向内向下地内凹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悬边21C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C的所述第一框架外框部1112C。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悬边21C还包括一第一悬边内缘211C、一第一悬边主体部212C以及一第一悬边外缘213C。所述第一悬边主体部212C从所述第一悬边内缘211C以及所述第一悬边外缘213C向外凸起地延伸,且环设形成所述第一悬边21C的一第一悬边孔210C。也就是说,当所述扬声器被像附图中所示的水平位置地放置时,在所述第一悬边21C的横截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悬边内缘211C以及所述第一悬边外缘213C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悬边主体部212C从所述第一悬边内缘211C以及所述第一悬边外缘213C向上一体地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曲度的拱形结构。所述第一悬边21C的所述第一悬边外缘213C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C的所述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C,从而所述第一悬边21C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C。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单元30C的所述第二振动件32C包括环形的一第二振动主体321C以及具有一环形开口320C,所述环形开口320C由所述第二振动主体321C形成。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C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C,且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C闭合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C的所述环形开口320C。更具体地,所述第二振动主体321C的外周边缘3211C连接于所述第一悬边21C的所述第一悬边内缘211C,从而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C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悬边21C。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C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主体321C的内周边缘3212C,从而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C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C,且闭合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C的所述环形开口320C。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C的所述第二振动主体321C的底部还具有一环形外音圈限位凹槽3213C。所述外音圈60C的所述外音圈主体61C的顶部边沿被限位于所述环形外音圈限位凹槽3213C内,从而提高所述外音圈60C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C还包括一第一振动主体311C以及一加强筋312C,所述加强筋312C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C,所述加强筋312C为刚性材料制成,能够提高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C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C的底部还设置有限定槽3111C,所述限定槽3111C由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C的中部凸起形成,所述限定槽3111C的下方对应所述音圈40C的顶边沿,当所述音圈40C相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被驱动时,所述环形限定槽3111C为所述音圈40C提供了延伸的运动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11C的周边缘还设置有多个圆形孔3112C。相应地,所述第二振动主体321C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匹配的圆形凹槽3214C,各所述圆形凹槽3214C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环形外音圈限位凹槽3213C的内侧,各所述圆形凹槽3214C被匹配地对应于各所述圆形孔3112C。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框架11C、所述第二框架12C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C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合在一起,例如通过匹配的螺接元件、热熔接以及超声波结合等方式。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11C的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C包括多个固定齿1113C,各所述固定齿1113C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C的底部,所述第二框架12C的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C具有多个固定槽1214C,各所述固定槽1214C间隔地分布于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1213C。所述第三框架13C的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C具有多个固定孔1312C,各所述固定齿1113C适合匹配地穿过对应的各所述固定槽1214C和各所述固定孔1312C,从而所述第一框架11C、所述第二框架12C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C能够被组装连接在一起,并形成所述框架腔。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固定齿1113C、所述固定槽1214C以及所述固定孔1312C是相互匹配能够将所述第一框架11C、所述第二框架12C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C能够被组装连接,所述固定齿1113C也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12C或者所述第三框架13C,所述固定槽1214C也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11C和所述第三框架13C,所述固定孔1312C也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11C或者所述第二框架12C。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框架11C、所述第二框架12C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C各自都具有所述固定齿1113C、所述固定槽1214C以及所述固定孔1312C。所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所述第一框架11C、所述第二框架12C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C的连接方式仅仅作为举例,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单元30C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C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C。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C的外周边缘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悬边21C的内边沿,即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C的所述第一振动主体321C的外周边缘3211C连接于所述第一悬边21C的所述第一悬边内缘211C;所述第一悬边21C的外边沿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C的内框部,即所述第一悬边21C的所述第一悬边外缘213C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主体111C的所述第一框架内框部1111C;所述第一框架11C的外框部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12C;所述第二框架的内框部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悬边22C的外边沿,即所述第二悬边22C的所述第二悬边外缘223C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121C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1211C;所述第二悬边22C的内边沿被连接于所述外音圈60C,即所述外音圈60的所述外音圈外延部63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悬边22的所述第二悬边内缘221C;所述外音圈60C的顶部边沿被限位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32C的所述环形外音圈限位凹槽3213C内。这样,所述第一框架11C、所述第一悬边21C、所述振动单元30C以及所述外音圈60C形成所述支撑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框架12C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131C的顶部,即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1311C,从而所述第三框架13C被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二框架12C,进而,所述第三框架13C、所述第二悬边33C、所述外音圈60C以及所述第二框架12C形成所述振动腔,所述音圈40C和所述磁回单元50C被容纳于所述振动腔内。
因此,由于设置了平行对扣式的所述悬边单元20C以及所述外音圈60C,所述框架腔被分隔为两个横向分布的重叠式的所述支撑腔和所述振动腔,从而在保证低音效果的质量同时,显著降低了扬声器整体的厚度。
在降低了扬声器整体的厚度的整体的厚度的同时,由于设置了所述外音圈60C和所述悬边单元20C,所述扬声器的低音效果也得到了提高。当所述扬声器被通电之后,由于电磁感应,所述音圈40C能够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被驱动进行轴向上的往复运动,例如当所述扬声器为附图中竖直放置时,所述音圈40C能够被驱动进行纵向的往复运动。由于所述音圈40C的上部靠近所述振动单元30C,因此,所述振动单元30C能够被所述音圈40C的往复运动所驱动而产生振动。由于平行对扣式的所述双悬边单元20C以及所述外音圈60C以及所述框架组件10C的支撑作用,所述振动单元30C能够以均匀的振幅仅在一个方向上往复地运动。进而能够保证音效尤其是低音效果的还原。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悬边单元20C的所述第一悬边21C和所述第二悬边22C为平行对扣地设置,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悬边主体部212C具有一第一拱形环腔2120C,所述第二悬边主体部222C具有一第二拱形环腔2220C,所述被动拱形环腔2120C的深度在数值上和所述制动拱形环腔2220C的深度相等。也就是说,虽然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悬边21C需要鼓动空气而被设计为大直径的,所述第二悬边22C整体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悬边21C相比为小尺寸的,但是所述第二悬边22C的拱形结构和所述第一悬边21C的拱形结构的弧度和凹角等在数值上是固定一样的。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只要所述第二悬边22C和所述第一悬边21C的各拱形结构形成的各环形腔体的深度和腔体开口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悬边22C和所述第一悬边21CC的厚度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在这一方面并不受此限制。所述第二悬边22能够对所述第一悬边21C产生制动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所述第二悬边22C和所述第一悬边21C所形成的凸起的深度在数值上相同,所述第二悬边22C和所述第一悬边21C所形成的凸起的形状可以不受限制,除了可以是本实施例中平行对扣的拱形结构,也可以是凸起方向一致的拱形结构,当然也可以不是拱形凸起结构,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其横截面可以呈弓形、拱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半圆形、半椭圆形、U形、V形等。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悬边单元20C不仅能够防止所述振动单元30C非轴向上的晃动和偏移,而且要能够保证所述振动单元30C具有足够大的振幅,即足够大的轴向位移,从而保证所述振动单元30C的冲程能够理想地再现低音。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所述悬边单元20C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悬边单元20C的所述第一悬边21C和所述第二悬边22C的横截面形状为环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悬边主体部212C和所述第二悬边主体部222C在横向上都是首尾连接一体形成环形状,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悬边孔210C和所述第二悬边孔220C都为圆形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形状仅仅作为举例,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悬边单元20C的所述第一悬边21C和所述第二悬边22C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选自环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8,依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外音圈60C及其所组装的扬声器的变形实施方式被阐明,其中所述扬声器包括一框架组件10C、一悬边单元20C’、一外音圈60C、一振动单元30C、一音圈40C以及一磁回单元50C。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组件、所述外音圈、所述振动单元、所述音圈以及所述磁回单元的结构和图16至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应的结构相同。不同的是在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的悬边结构变为波浪形悬边结构。也就是说,如附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悬边单元20C’的一第一悬边21C’以及一第二悬边22C’被实施为相互平行设置的波浪形悬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所述外音圈60C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各种扬声器等音效装置中。
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9至图22,依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变形实施例的一双悬边20D及其所组装的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所述扬声器包括一框架组件10D、一双悬边单元20D、一连接体60D、一振动单元30D、一音圈40D以及一磁回单元50D。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双悬边20及其所组装的扬声器所不同的是,在图19至图22的变形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一内音圈组件80D。所述内音圈组件80D能够被组装形成一同轴扬声器。所述内音圈组件80D有独立的振动系统及磁路驱动系统,能够组合形成同轴扬声器的高音单元。而所述音圈40D和所述磁回单元50D及其磁路驱动系统能够组合形成同轴扬声器的中低音单元。所述内音圈组件80D及其磁路驱动系统形成的高音单元以及所述音圈40D及其磁路驱动系统形成的中低音单元相互配合,能够获得扬声器的优质的音质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所述内音圈组件80D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各种扬声器等音效装置中。
如图19至图22所示,在本发明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内音圈组件80D被部分或者全部设置于所述音圈40D内。所述内音圈组件80D进一步包括一内音圈主体81D、一内音圈磁路驱动部件82D以及一内音圈振动件83D,所述内音圈主体81D在所述内音圈磁路驱动部件82D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内音圈振动件83D被所述内音圈主体81D带动进行往复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扬声器的至少一第一振动元件31D和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不同的是,所述第一振动元件31D的中心具有通孔,这样,所述内音圈组件80的所述内音圈振动件83和所述第一振动元件之间的运动不会相互影响,避免影响所述扬声器整体的音质效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52)

1.一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磁回单元,
至少一音圈,所述音圈在所述磁回单元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
至少一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被所述音圈带动进行往复运动,
至少一框架组件,
至少一双悬边单元,以及
至少一连接体,
其中所述双悬边单元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以及至少一制动悬边,所述被动悬边和所述制动悬边之间形成有所述双悬边单元的至少一腔体,所述被动悬边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框架组件,所述制动悬边被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所述连接体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以及所述振动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被动悬边和所述制动悬边为相互平行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被动悬边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主体部,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所述制动悬边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主体部,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所述被动悬边的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制动悬边的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被动悬边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主体部,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所述制动悬边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主体部,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所述被动悬边的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制动悬边的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被动悬边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主体部,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并具有至少一被动悬边腔,所述制动悬边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主体部,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并具有至少一制动悬边腔,所述被动悬边还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内缘和至少一被动悬边外缘,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从所述被动悬边内缘以及所述被动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制动悬边还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内缘和至少一制动悬边外缘,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从所述制动悬边内缘以及所述制动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其中所述被动悬边内缘形成所述被动悬边的至少一被动悬边孔,所述制动悬边内缘形成所述制动悬边的至少一制动悬边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连接体包括至少一连接体主体以及具有至少一连接体孔,所述连接体主体为环形并形成所述连接体孔,所述连接体主体一端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其中所述连接体将所述框架组件形成的至少一框架腔分隔为至少一支撑腔和至少一振动腔,其中所述支撑腔和所述振动腔为内外重叠式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连接体还包括至少一连接体外延部,所述连接体外延部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连接体主体的底部,所述连接体外延部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连接体还包括多个连接体肋,各所述连接体肋的两端分别垂直地且向外地延伸于所述连接体主体的外侧以及所述连接体外延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其中各所述连接体肋为直角三角板形,其中一直角边被设置于连接体外延部,另一直角边被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主体的外侧壁。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连接体主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拱形内凹槽,各所述拱形内凹槽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主体的顶部边缘。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框架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框架、至少一第二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所述被动悬边和所述制动悬边为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第一框架、所述被动悬边、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连接体形成所述支撑腔,所述第三框架、所述制动悬边、所述连接体以及所述第二框架形成所述振动腔,所述音圈和所述磁回单元被容纳于所述振动腔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被动悬边还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主体部、至少一被动悬边内缘和至少一被动悬边外缘,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从所述被动悬边内缘以及所述被动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制动悬边还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主体部、至少一制动悬边内缘和至少一制动悬边外缘,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从所述制动悬边内缘以及所述制动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被动悬边的所述被动悬边外缘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的至少一第一框架主体的至少一第一框架内框部,所述制动悬边的所述制动悬边外缘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二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所述连接体还包括至少一连接体外延部,所述连接体外延部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连接体主体的底部,所述连接体的所述连接体外延部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的所述制动悬边内缘。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元件和至少一第二振动元件,所述振动单元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所述第二振动元件的外周边缘被连接于所述被动悬边的内边沿。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元件和至少一第二振动元件,所述振动单元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所述第二振动元件的至少一第二振动主体的至少一外周边缘连接于所述被动悬边的所述被动悬边内缘,所述连接体的顶部边沿被限位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底部的至少一环形连接体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主体以及至少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主体。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三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三框架主体,所述第三框架主体进一步包括设置于顶部的至少一第三框架安装台,所述第二框架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二框架主体以及具有至少一第二框架孔,所述第二框架孔被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的中心,所述第二框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框架内框部、至少一第二框架棱部以及至少一第二框架外框部,所述第二框架棱部从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和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向上向外延伸出,所述第二框架外框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三框架安装台,从而所述第三框架被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二框架,所述制动悬边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从而所述第二框架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三框架具有至少一磁回安装孔,所述磁回安装孔形成于所述第三框架主体的底部中心,用于安装所述磁回单元。
18.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框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被动悬边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制动悬边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二下框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被动悬边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主体部,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并具有至少一被动悬边腔,所述制动悬边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主体部,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并具有至少一制动悬边腔,所述被动悬边还包括至少一被动悬边内缘和至少一被动悬边外缘,所述被动悬边主体部从所述被动悬边内缘以及所述被动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制动悬边还包括至少一制动悬边内缘和至少一制动悬边外缘,所述制动悬边主体部从所述制动悬边内缘以及所述制动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框架主体包括至少一第一外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一内框架,所述被动悬边的所述被动悬边外缘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一内框架的顶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二框架主体以及一第二框架孔,所述第二框架主体包括至少一第二上框架、至少一第二下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二框架连接件,所述第二上框架以及所述第二下框架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框架连接件将所述第二上框架以及所述第二下框架连接起来,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框架主体包括至少一第一外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一内框架,所述制动悬边的所述制动悬边外缘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二下框架的至少一第二下框架内部分。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一内框架的底部形成有至少一第一框架安装槽,所述第二上框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安装槽。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至少一安装件,所述安装件闭合所述制动悬边的至少一中部开孔且被连接于所述制动悬边的内边沿,以安装所述连接体以及所述振动单元,所述安装件具有多个安装孔,各安装孔被间隔地设置,所述连接体包括至少一连接体主体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主体的多个连接体孔,所述振动单元的各振动安装齿适于穿过各对应的所述连接体孔以及所述安装孔,从而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连接体被安装于所述安装件。
23.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至少一电连接件以及至少一电端子,所述电端子被连接于所述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至少一电连接件主体,所述电连接件的所述电连接件主体被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的底部。
24.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磁回单元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磁回主体、至少一第一极片以及至少一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电连接,所述磁回主体还形成了所述磁回单元的至少一磁回腔,所述音圈被至少一部分地套设于所述磁回单元的所述磁回腔内。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至少一内音圈组件,所述内音圈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于所述音圈内。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扬声器的所述内音圈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内音圈主体、至少一内音圈磁路驱动部件以及至少一内音圈振动件,所述内音圈主体在所述内音圈磁路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内音圈振动件被所述内音圈主体带动进行往复运动。
27.一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磁回单元,
至少一音圈,所述音圈在所述磁回单元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
至少一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被所述音圈带动进行往复运动,
至少一框架组件,
至少一悬边,所述悬边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框架组件,以及
至少一折式弹波,所述折式弹波被连接于所述悬边、所述框架组件以及所述振动单元,
其中所述折式弹波包括弹性的一环状外周部和一筒状部,所述筒状部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弯折延伸,所述环状外周部被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所述环状外周部与所述悬边为平行设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筒状部包括至少一筒状部主体以及具有至少一筒状部孔,所述筒状部主体为环形并形成所述筒状部孔,所述筒状部主体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悬边,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其中所述筒状部将所述框架组件形成的至少一框架腔分隔为至少一支撑腔和至少一振动腔,其中所述支撑腔和所述振动腔为内外重叠式设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筒状部还包括至少一筒状部外延部,所述筒状部外延部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筒状部主体的底部,所述筒状部外延部被连接于所述悬边。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筒状部还包括多个筒状部肋,各所述筒状部肋的两端分别垂直地且向外地延伸于所述筒状部主体的外侧以及所述筒状部外延部。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扬声器,其中各所述筒状部肋为直角三角板形,其中一直角边被设置于筒状部外延部,另一直角边被设置于所述筒状部主体的外侧壁。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筒状部主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拱形内凹槽,各所述拱形内凹槽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弹波主体的顶部边缘。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环状外周部包括至少一环状外周部主体部、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内缘和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外缘,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被连接于所述筒状部的所述筒状部外延部。
34.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环状外周部用于制动所述悬边,所述悬边和所述环状外周部为相互平行地设置。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环状外周部包括至少一环状外周部主体部、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内缘和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外缘,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悬边包括至少一悬边主体部,所述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并具有至少一悬边腔,所述悬边的所述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环状外周部的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反,所述环状外周部腔和所述悬边腔的开口相对。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环状外周部包括至少一环状外周部主体部、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内缘和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外缘,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悬边包括至少一悬边主体部,所述悬边主体部向外凸起并具有至少一悬边腔,所述悬边的所述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环状外周部的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同。
37.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框架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框架、至少一第二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所述悬边、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筒状部形成所述支撑腔,所述第三框架、所述环状外周部、所述筒状部以及所述第二框架形成所述振动腔,所述音圈和所述磁回单元被容纳于所述振动腔内。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环状外周部包括至少一环状外周部主体部、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内缘和至少一环状外周部外缘,所述环状外周部主体部从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悬边包括至少一悬边主体部、至少一悬边内缘和至少一悬边外缘,所述悬边主体部从所述悬边内缘以及所述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悬边的所述悬边外缘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的至少一第一框架主体的至少一第一框架内框部,所述环状外周部的所述环状外周部外缘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二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二框架内框部,所述筒状部还包括至少一筒状部外延部,所述筒状部外延部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筒状部主体的底部,所述筒状部的所述筒状部外延部被连接于所述环状外周部的所述环状外周部内缘。
3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元件和至少一第二振动元件,所述振动单元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所述第二振动元件的外周边缘被连接于所述悬边的内边沿。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元件和至少一第二振动元件,所述振动单元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所述第二振动元件的至少一第二振动主体的至少一外周边缘连接于所述悬边的所述悬边内缘,所述筒状部的顶部边沿被限位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底部的至少一环形筒状部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主体以及至少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主体。
41.如权利要求27至40中任一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至少一电连接件以及至少一电端子,所述电端子被连接于所述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至少一电连接件主体,所述电连接件的所述电连接件主体被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的底部。
42.一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磁回单元,
至少一内音圈,所述内音圈在所述磁回单元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
至少一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被所述音圈带动进行往复运动,
至少一框架组件,
至少一悬边单元,所述悬边单元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框架组件,以及
至少一外音圈,其中所述外音圈被接合于所述振动单元,所述外音圈被所述振动单元带动进行往复运动。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外音圈包括至少一外音圈主体以及具有至少一外音圈孔,所述外音圈主体为环形并形成所述外音圈孔,其中所述外音圈将所述框架组件形成的至少一框架腔分隔为至少一支撑腔和至少一振动腔,其中所述支撑腔和所述振动腔为内外重叠式设置。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外音圈还包括至少一外音圈外延部,所述外音圈外延部垂直地且向外延伸于所述外音圈主体的底部,所述外音圈外延部被连接于所述悬边单元。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外音圈还包括多个外音圈肋,各所述外音圈肋的两端分别垂直地且向外地延伸于所述外音圈主体的外侧以及所述外音圈外延部。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扬声器,其中各所述外音圈肋为直角三角板形,其中一直角边被设置于外音圈外延部,另一直角边被设置于所述外音圈主体的外侧壁。
47.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悬边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悬边以及至少一第二悬边,所述第二悬边用于制动所述第一悬边,其中所述第一悬边和所述第二悬边为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外音圈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悬边单元的所述第二悬边,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一悬边包括至少一第一悬边主体部、至少一第一悬边内缘和至少一第一悬边外缘,所述第一悬边主体部从所述第一悬边内缘以及所述第一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第二悬边包括至少一第二悬边主体部、至少一第二悬边内缘和至少一第二悬边外缘,所述第二悬边主体部从所述第二悬边内缘以及所述第二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第一悬边的所述第一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第二悬边的所述第二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反。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一悬边包括至少一第一悬边主体部、至少一第一悬边内缘和至少一第一悬边外缘,所述第一悬边主体部从所述第一悬边内缘以及所述第一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第二悬边包括至少一第二悬边主体部、至少一第二悬边内缘和至少一第二悬边外缘,所述第二悬边主体部从所述第二悬边内缘以及所述第二悬边外缘向外凸起地延伸,所述第一悬边的所述第一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第二悬边的所述第二悬边主体部的凸起方向相同。
50.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框架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框架、至少一第二框架以及至少一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悬边、所述振动单元以及所述外音圈形成所述支撑腔,所述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悬边、所述外音圈以及所述第二框架形成所述振动腔,所述内音圈和所述磁回单元被容纳于所述振动腔内。
51.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元件和至少一第二振动元件,所述振动单元的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所述外音圈的顶部边沿被限位于所述第二振动元件底部的至少一环形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主体以及至少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主体。
52.如权利要求42至51中任一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至少一电连接件以及至少一电端子,所述电端子被连接于所述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至少一电连接件主体,所述电连接件的所述电连接件主体被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的底部。
CN201610863974.1A 2016-09-29 2016-09-29 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 Active CN107889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3826.XA CN117395571A (zh) 2016-09-29 2016-09-29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CN201610863974.1A CN107889032B (zh) 2016-09-29 2016-09-29 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
CN202311227729.8A CN117354685A (zh) 2016-09-29 2016-09-29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3974.1A CN107889032B (zh) 2016-09-29 2016-09-29 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7729.8A Division CN117354685A (zh) 2016-09-29 2016-09-29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CN202311223826.XA Division CN117395571A (zh) 2016-09-29 2016-09-29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9032A true CN107889032A (zh) 2018-04-06
CN107889032B CN107889032B (zh) 2024-03-15

Family

ID=6176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7729.8A Pending CN117354685A (zh) 2016-09-29 2016-09-29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CN202311223826.XA Pending CN117395571A (zh) 2016-09-29 2016-09-29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CN201610863974.1A Active CN107889032B (zh) 2016-09-29 2016-09-29 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7729.8A Pending CN117354685A (zh) 2016-09-29 2016-09-29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CN202311223826.XA Pending CN117395571A (zh) 2016-09-29 2016-09-29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73546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5716A (zh) * 2021-01-15 2022-07-19 奥音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扬声器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6796A (ja) * 1997-10-31 1999-05-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
US20020071588A1 (en) * 2000-12-08 2002-06-13 Lucio Proni Loudspeak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CN201904916U (zh) * 2010-12-28 2011-07-20 东莞正阳电子有限公司 多振膜扬声器
WO2013007112A1 (zh) * 2011-07-12 2013-01-17 东莞常禾电子有限公司 双悬边喇叭
CN102984631A (zh) * 2012-11-14 2013-03-20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音效片、由音效片制成的扬声器、音箱及其制备工艺
JP2014033328A (ja) * 2012-08-03 2014-02-20 Daiwa Onkyo Kk スピーカ
CN204217122U (zh) * 2014-12-04 2015-03-18 姚岳阳 悬边固定式扬声器
CN104717589A (zh) * 2013-12-12 2015-06-17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声音装置及其方法
CN104796824A (zh) * 2014-01-16 2015-07-22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振动单元的悬边结构
CN206506701U (zh) * 2016-09-29 2017-09-19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6506700U (zh) * 2016-09-29 2017-09-19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6506702U (zh) * 2016-09-29 2017-09-19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6796A (ja) * 1997-10-31 1999-05-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
US20020071588A1 (en) * 2000-12-08 2002-06-13 Lucio Proni Loudspeak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CN201904916U (zh) * 2010-12-28 2011-07-20 东莞正阳电子有限公司 多振膜扬声器
WO2013007112A1 (zh) * 2011-07-12 2013-01-17 东莞常禾电子有限公司 双悬边喇叭
JP2014033328A (ja) * 2012-08-03 2014-02-20 Daiwa Onkyo Kk スピーカ
CN102984631A (zh) * 2012-11-14 2013-03-20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音效片、由音效片制成的扬声器、音箱及其制备工艺
CN104717589A (zh) * 2013-12-12 2015-06-17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声音装置及其方法
CN104796824A (zh) * 2014-01-16 2015-07-22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振动单元的悬边结构
CN204217122U (zh) * 2014-12-04 2015-03-18 姚岳阳 悬边固定式扬声器
CN206506701U (zh) * 2016-09-29 2017-09-19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6506700U (zh) * 2016-09-29 2017-09-19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6506702U (zh) * 2016-09-29 2017-09-19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 SHARMA ET AL.: "Woofer design for optimal sound output",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ERGING TRENDS IN NETWORKS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ETNCC)》, pages 254 - 258 *
俞锦元: "扬声器定心支片的现状", 《电声技术》, no. 1998, pages 26 - 29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5716A (zh) * 2021-01-15 2022-07-19 奥音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扬声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9032B (zh) 2024-03-15
CN117354685A (zh) 2024-01-05
CN117395571A (zh) 2024-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6841B (zh) 一种无弹波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0694293B2 (en) Radiation device and dual suspension edge loudspeaker, loudspeaker box,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11178491B2 (en) Radiation device and dual suspension edge loudspeaker, loudspeaker box,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KR101499514B1 (ko) 장방형의 일체형 투웨이 스피커
CN101031164B (zh) 宽方向性扬声器系统
CN206506702U (zh) 双悬边单元及扬声器
JP2021501506A (ja) 低寸法ラウドスピーカ装置
CN206506700U (zh) 扬声器
CN206506701U (zh) 扬声器
US20150110303A1 (en) Acoustic Unit, Loudspeaker and Acoustic Module Hav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2738696B (zh) 扬声器
CN105430577A (zh) 扬声器、特别是电动的扬声器
CN109862486A (zh) 一种扬声组件
CN107889032A (zh)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CN112738695A (zh) 扬声器
CN104717589B (zh) 声音装置及其方法
US10284945B2 (en) Air motion transformer passive radiator for loudspeaker
AU2018201705B2 (en) Diaphragm assembly, transduc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WO2020129262A1 (ja) 車載用スピーカ装置
CN201887937U (zh) 一种扬声器
TWI819514B (zh) 高音增強型被動幅射器及被動幅射器音箱
US8416971B1 (en) Loudspeaker driver
CN215581442U (zh) 音箱、电视机
NL2025207B1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nd loudspeaker, micropho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i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N217509034U (zh) 中空模组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