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7589B - 声音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声音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17589B CN104717589B CN201310681189.0A CN201310681189A CN104717589B CN 104717589 B CN104717589 B CN 104717589B CN 201310681189 A CN201310681189 A CN 201310681189A CN 104717589 B CN104717589 B CN 1047175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ice coil
- frame
- edge
- vibration unit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一声音装置及其方法,所述声音装置包括一音圈,其与一磁回系统相互交流,以及一振动结构,所述振动结构包括一上悬边和一下悬边,其中,所述上悬边用以确保所述音圈向上地运动而具有向上的位移,所述下悬边与所述上悬边平行地放置用以确保所述音圈向下地运动而具有向下的位移。当所述音圈向上地运动而处于向上的位移时,所述下悬边拉动所述音圈返回至其得初始位置。当所述音圈向下地运动而处于向下的位移时,所述上悬边拉动所述音圈返回至其得初始位置,从而所述音圈以稳定的线性的方式往复地运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声音装置,特别涉及包括了双振动结构的声音装置,从而使它的位移最大并使它的往复运动稳定,从而加强了输出的声音质量。
背景技术
现有声音装置,例如扬声器,一般包括一扬声器框架,由所述扬声器框架支撑的一振膜,与所述振膜耦联的一音圈,以及一磁回单元以与所述音圈电磁感应,从而驱使所述振膜振动,从而再现声音。特别地,所述振膜安装在所述扬声器框架的一开口处,其中当电磁地诱导所述音圈往复运动时,相应地驱动了所述振膜振动。但是,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是不受控制的,从而所述振膜不能再现好的声音音质。为了得到较好的声音音质,所述振膜应以均匀的振幅仅在一个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例如,当所述振膜被水平地安置时,所述振膜应该仅在竖直(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往复地运动,而所述振膜的向上的位移应该与所述振膜的向下的位移是相同的。
定心支片通常由棉用以及人造纤维制成,一般配置于所述现有的声音装置中以控制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所述定心支片具有耦联于所述音圈的一内边以及耦联于所述扬声器框架的一外边。所述定心支片的作用是被支撑用来提供稳定的弹力,从而保持所述音圈以及所述振膜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例如,当所述振膜运动到它的最上面的位置时,所述定心支片的弹力将会拉动所述振膜返回至它的初始位置。
由于所述定心支片与所述振膜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所述定心支片与所述振膜弹力也就是不同的。特别地,所述振膜的弹力是大于所述定心支片的弹力,从而当所述振膜运动到它的最上面的位置时,拉动所述振膜返回至它的初始位置。也就是说,当所述振膜回到其初始位置时,所述振膜不会有向下的运动。所述定心支片将仅向下拉动所述振膜从最上面的位置回到初始位置。另外,由于所述定心支片大的弹力,所述振膜向下的拉动运动快于所述振膜的向上的运动。结果是,所述振膜的往复运动在运动速度上是不均匀的。由于所述定心支片使得所述音圈以非线性的方式运动。一旦所述音圈没有对准它的中心轴运动,所述音圈可能会刮碰到所述扬声器的内侧。所述音圈的保护涂层将会逐渐地受到损坏。更为重要的是,所述振膜的振幅受到所述定心支片大的弹力的限制。尤其是对于产生低频声音的声音装置,所述振膜需要一相对大的振幅往复地振动。换言之,所述定心支片将影响低频声音的再现。
对于许多含有声音装置的小巧型产品来说,例如,平板电视,移动手机,手提电脑,希望使用的所述声音装置尽可能地既平又薄,从而使其小巧型产品能维持独特的设计以及外形。由于所述定心支片必须由远离所述振膜的所述扬声器所支撑,所述扬声器的尺寸必须是足够大的,从而为所述定心支架的运动提供足够的空间。换言之,体积大的声音装置不能设计于这些小巧型产品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一声音装置,其包括双振动结构,从而使其的位移最大化并且使其稳定了往复运动,从而加强了输出的声音音质。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提供一声音装置,其中所述双振动结构确保以均匀的幅度在轴向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从而再现声音。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提供一声音装置,其是一无定心支片的声音装置,其中所述音圈能在一个方向上稳定地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提供一声音装置,其中所述双振动结构确保能以线性轴向方式往复地运动,并减少其横向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提供一声音装置,其中所述双振动结构的振动单元是相同的,从而确保其是往复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提供一声音装置,其中所述双振动结构为所述声音装置提供更好的音质,提高耐用性,并且加强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提供一声音装置,其中所述双振动结构需要在所述支架里最小安装空间,从而所述声音装置适用于配置于任何小巧型产品。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提供一声音装置,其中用于制造所述声音装置的制造步骤是简易的,从而既减低了制造成本又高效。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提供一声音装置,其无需改变所述声音装置的原有结构设计,从而使与所述双振动结构结合的声音装置的制造成本最小化。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提供一声音装置,其中在本发明中无需使用花费昂贵而复杂结构就能实现上面提及的目的。因此,本发明成功地提供一经济有效的解决方式,该方式提供了用于所述声音装置的紧凑结构,从而加强其输出的声音音质。。
根据本发明,一声音装置可以获得上面所述以及其他的目的和优点,所述声音装置包括一支撑框架,一电磁生发装置,以及一双振动结构,其中所述电磁生发装置包括一磁回系统和一与所述磁回系统相交流的音圈。
所述双振动结构包括一上振动单元和一下振动单元。所述下振动单元由所述支撑框架支撑,其中所述音圈耦联于所述上振动单元的底侧。所述下振动单元由所述支撑框架支撑并被同轴地与所述上振动单元平行地放置,其中所述音圈穿过所述下振动单元地延伸,以与所述磁回系统电磁感应,其中,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是以同步地方式在相同的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以此回应所述音圈的运动,从而再现声音。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声音装置,所述声音装置包括一支撑框架,一电磁生发装置,其中所述电磁生发装置包括一磁回系统和一与所述磁回系统相交流的音圈。所述声音装置还包括一耦联于所述音圈的振动结构。
所述振动结构包括一上悬边,该悬边确保所述音圈向上地运动而具有向上的位移,所述振动结构还包括一下悬边,其与所述上悬边平行地安置而确保所述音圈向下地运动而具有向下的位移,其中,当所述音圈向上地运动以产生向上的位移时,所述下悬边拉动所述音圈返回至它的初始位置,其中,当所述音圈向下地运动以产生向下的位移时,所述上悬边拉动所述音圈返回至它的初始位置,从而所述音圈以一稳定的方式往复地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通过一声音装置声音再现的一方法,所述声音装置包括一电磁生发装置,以及包含有上振动单元和下振动单元的一双振动结构,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1)通过所述电磁生发装置产生电磁力。所述电磁力通过使所述电磁生发装置的一音圈与所述电磁生发装置的一磁回系统互相感应而产生。
(2)当所述音圈被所述电磁力向上的拉动时,确保所述音圈向上运动而具有向上位移,从而向上地拉动所述上振动单元和下振动单元。
(3)当所述音圈被所述电磁力向下的拉动时,确保所述音圈向下运动而具有向下的位移,从而向下地拉动所述上振动单元和下振动单元。
(4)驱动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是以同步地方式在相同的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以此回应所述音圈的运动,从而再现声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制造一声音装置的方法,其包括下面的步骤。
(A)形成两相同的振动单元以分别做为一上振动单元和一下振动单元,其中只有所述下振动单元具有一中心穿孔。
(B)将所述上振动单元的和所述下振动单元耦联于一支撑框架,并使所述上振动单元被安置在所述下振动单元之上方。
(C)耦联一音圈到所述上振动单元的一底侧,并使所述音圈是延伸穿过并附着于所述下振动单元的所述中心穿孔。
(D)在一位置处支撑一磁回系统用以电磁地感应所述音圈,从而驱动所述音圈往复的运动,从而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是以同步地方式在相同的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以此回应所述音圈的运动,从而再现声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声音装置的一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声音装置的一分解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声音装置的一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声音装置的双振动结构的一分解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声音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声音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声音装置的附视图。
图8是沿图7A中A-A线的剖视图。
图9和图10分别是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声音装置的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根据本发明一最优实施例举例说明了一声音装置,其中,本发明所述声音装置可以形成作为一扬声器模组或装配与其他声音装置而形成一扬声器组装体。
根据所述最优实施例,所述声音装置包括一支撑框架10,一电磁生发装置20,以及与所述电磁生发装置20相耦联的一双振动结构。所述双振动结构是一双重的振动结构以提供双重的振动效果。
所述支撑框架10包括一上框架11,耦联到所述上框架的一下框架12,以及从所述下框架延伸的一盆架13以支撑所述电磁生发装置20,其中,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的下框架12支撑所述双振动结构。优选地,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具有相同的方形箱状。
所述支撑框架10进一步包括提供在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处用以互相锁住彼此的一连锁单元14。如图2所示,所述连锁单元14包括分别地设置在所述上框架11的一底侧和所述下框架12的一上侧的多个连锁装置14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框架11的底侧和所述下框架12的上侧的多个连锁插槽142,从而当所述连锁装置141分别地耦联到所述连锁插槽142时,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是彼此相互锁住。
相应地,所述连锁装置141和所述连锁插槽142是相互交替地布置在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的各处。所述连锁装置141和所述连锁插槽142形成于所述上框架11的底侧的两相反的位置和形成于所述上框架12的上侧的两相反的位置上。例如,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形成方形的形状。所述连锁装置141形成于所述上框架11底侧的两对角处而所述连锁插槽142形成于所述上框架11底侧的另外两对角处。同样的,所述连锁装置141形成于所述下框架12上侧的两对角处而所述连锁插槽142形成于所述下框架12上侧的另两对角处。因此,当所述连锁装置141分别地耦联于所述连锁插槽142时,所述上框架11底侧将会与所述下框架12上侧锁住,从而稳固双振动结构。
所述电磁生发装置20包括一磁回系统21和与所述磁回系统21相交流的一音圈22,其中,所述支撑框架10的所述盆架13支撑所述磁回系统21。当所述磁回系统21被通电从而产生一电磁力时,所述音圈22电磁感应的以轴向移动的方式往复地运动,从而在所述双振动结构处产生一振动力。换言之,所述电磁力将推动所述音圈22向前而拉动所述音圈22返回,从而驱动所述音圈22往复地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所述声音装置可以被放置在一竖直方向或者一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放置时,所述音圈22是沿前后的方向往复地运动,从而所述双振动结构被驱动的沿前后的(水平的)方向往复地运动。水平方向放置时,所述音圈22是沿上下的方向往复地运动,从而所述双振动结构被驱动的沿上下的(竖直的)方向往复地运动。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所述声音装置按水平方向放置来描述。
所述双振动结构包括由所述支撑框架10所支撑的一上振动单元30和一下振动单元40,其中,所述音圈22耦联于所述上振动单元30的一底侧处。特别地,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分别地由所述支撑框架10的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所支撑。相应地,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在相同方向上以同步地方式往复地运动,以此回应所述音圈22的运动用于声音再现。
特别地,在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之间的一中间处形成一中心线,其中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是相对所述中心线呈对称的。
所述上振动单元30包括一上振动元件31和从所述上振动元件31延伸到所述支撑框架10的一上悬边32,其中所述音圈22附着于所述上振动元件31的一底侧。相应地,所述振动元件31是具有一预定的厚度的一平面加重元件,其形成有一平的顶部表面和一平的底部表面。换言之,所述上振动元件31给所述上振动单元30一预定好的重量,从而往复地振动或运动。
所述上悬边32从所述上振动元件31延伸到所述支撑框架10的所述上框架11。相应地,所述上悬边32的一外边耦联于所述上框架11的内边处,而所述上悬边32的一内边耦联于所述上振动元件31的一外边处。所述上悬边32由弹性材料制成,对于所述上振动元件31提供一第一弹力,从而确保所述音圈22是向上地运动而具有一向上的位移。所述上悬边32也提供一第一回复力从而拉动所述音圈22返回其初始位置。所述音圈从其初始位置移动向上地运动到其的上面最大的位置时形成了所述音圈22的最大的向上位移。换言之,所述音圈22的向上位移是所述音圈22的最大的向上的幅度。
优选地,所述上振动单元30进一步包括一上固持元件33,其从所述上悬边32一内边处一体地延伸,其中,所述上振动元件31是嵌入于所述上固持元件33的底侧。
所述下振动单元40是被与所述上振动单元30同轴地平行地放置,其中所述音圈22延伸穿过于所述下振动单元40,以与所述磁回系统21电磁感应。相应地,所述下振动单元40具有一中心穿孔401,其中,所述音圈22延伸穿过于并附着于所述下振动单元40的所述中心穿孔401。换言之,所述音圈22是被所述中心穿孔401的周边所附着并被围绕。
所述下振动单元40包括一下振动元件41和从所述下振动元件41延伸到所述支撑框架10的一下悬边42,其中,所述中心穿孔401形成于所述下振动元件41处。相应地,所述下振动元件41也是具有一预定好的厚度一平面加重元件,其形成有一平的顶部表面和一平的底部表面。换言之,所述下振动元件41给所述下振动单元40一预定好的重量,从而往复地振动或运动。
所述下悬边42从所述下振动元件41延伸到所述支撑框架10的所述下框架12。相应地,所述下悬边42的一外边耦联于所述下框架12的内边处,而所述下悬边42的一内边耦联于所述下振动元件41的一外边处。所述下悬边42由弹性材料制成,对于所述下振动元件41提供一第二弹力,从而确保所述音圈22是向下地运动而具有一向下的位移。所述下悬边42也提供一第二回复力从而拉动所述音圈22返回其初始位置。所述音圈从其初始位置移动向下地运动到其的最底部的位置时形成了所述音圈22的最下面的位移。换言之,所述音圈22的向下的位移是所述音圈22的向下的最大的幅度。
优选地,所述下振动单元40进一步包括一下固持元件43,其从所述下悬边42一内边处一体地延伸,其中,所述下振动元件41是嵌入于所述下固持元件43的上侧。
除了在所述下振动单元40上形成所述中心穿孔401外,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是相同的。换言之,所述上振动元件31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在形状和尺寸上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仅是所述中心穿孔401形成于所述下振动元件41处。所述上振动元件31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所述上振动元件31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形成于环状并彼此同轴向地对齐。所述上振动元件31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是两刚性板并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上振动元件31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是相互有空间间隔的,所述上振动元件31耦联于所述音圈22的顶部边处,而所述下振动元件41耦联于所述音圈22的一中间部分处。在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之间的一距离将会保证所述音圈22以一稳定的方式往复地运动。
所述上振动元件31的直径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的外直径是相同的。所述下振动元件41的内直径,比如,所述中心穿过插槽401的直径稍大于所述音圈22的直径。
各个所述上振动元件31的直径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进一步包括一加强结构用以加强所述上振动元件31的直径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的硬度。相应地,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圆形加固板311,411分别地同轴地形成于所述上振动元件31的底边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的上边,而多个径向加固板312,412辐射状地形成于所述上振动元件31的底边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的上边。所述圆形加固板311,411和所述径向加固板312,412将会加固所述上振动元件31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的硬度,以阻止所述上振动元件31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在振动过程中断裂或损坏。
所述上悬边32和所述下悬边42除了各自的方向外它们的形状和尺寸也是相同的。所述上悬边32和所述下悬边42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分别地形成在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的周边。特别地,所述上悬边32和所述下悬边42是相对于中心线对称的。所述上悬边32和所述下悬边42是同轴向地对齐于所述音圈22并被放置于接近所述支撑框架10,从而形成与所述音圈22一径向的距离。因此,所述上振动元件31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能够以最大的位移往复地运动。所述上悬边32和所述下悬边42在相反方向上形成弧状。
所述上悬边32具有一反向的U状的结构而所述下悬边42具有一U状的结构。所述上悬边32的所述反向的U状的横截面将能使所述音圈22向上地运动而具有向上的位移。所述上悬边42的所述U状的横截面将能使所述音圈22向下地运动而具有向下的位移。所述上悬边32的最高处位于所述上框架11的上侧之上,而所述上悬边42的最低处位于所述上框架11的底侧之下。
当所述音圈22向上地运动而在向上位移时,所述下悬边42拉动所述音圈22返回到它的初始位置。相应地,当所述音圈22向上地运动时,在所述音圈22通过所述下悬边42被拉回到它的初始位置之前,所述下悬边42也被向上拉动而以一稳定的方式保持所述音圈22在向上的位移。
相应地,所述上振动单元30在所述上悬边32处提供所述第一弹力以确保所述音圈22向上地运动,从而驱动所述上振动元件31向上的运动。同时,所述下悬边42也被向上地拉动,通过所述下振动元件42,所述第二回复力施加于所述音圈22。换言之,所述下振动单元40的所述第二回复力将稳固所述音圈22从它的初始位置到最上面位置的向上的运动。一旦所述音圈22达到最上面位置,所述下振动单元40的所述第二回复力将拉动所述音圈22返回至它的初始位置。
当所述音圈22向下地运动而在向下位移时,所述上悬边32拉动所述音圈22返回到它的初始位置。相应地,当所述音圈22向下地运动时,在所述音圈22通过所述上悬边32被拉回到它的初始位置之前,所述上悬边42也被向下拉动而以一稳定的方式保持所述音圈22在向下的位移。结果是,所述音圈22是以一稳定的方式往复地运动,从而驱动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以同步地方式在同一方向上往复地运动。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向上的位移与所述向下的位移是相同的。换言之,所述音圈22可以以向上的最大幅度和向下的最大的幅度运动。
相应地,所述下振动单元40在所述下悬边42处提供所述第二弹力以确保所述音圈22向下地运动,从而驱动所述下振动元件41向下的运动。同时,所述上悬边32也被向下地拉动,通过所述上振动元件32,所述第一回复力施加于所述音圈22。换言之,所述上振动单元30的所述第一回复力将稳固所述音圈22从它的初始位置到最底部位置的向下的运动。一旦所述音圈22达到最底部位置,所述上振动单元30的所述第一回复力将拉动所述音圈22返回至它的初始位置。
换言之,当所述音圈22向上地运动,所述向上的振动元件32从所述中心线离开向上地运动,而所述下振动元件42朝向所述中心线向上地运动。当所述音圈22向下地运动,所述向上的振动元件32朝向所述中心线离开向下地运动,而所述下振动元件42从所述中心线离开向下地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在往复运动地过程中,所述上振动单元30的所述上悬边32将转移所述第一弹力以及所述第一回复力返回和向前而所述下振动单元40的所述上悬边42将相应地转移所述第二弹力以及所述第二回复力返回和向前。例如,所述第二回复力在所述下振动单元40的所述下悬边42被切换成所述第二弹力用以确保所述音圈22向下地运动。同时,所述第一弹力在所述上振动单元30的所述上悬边32处被切换成所述第一回复力用以保留所述音圈22以稳定的方式在向下的位移,而在所述音圈22运动到向下的位移之后,拉动所述音圈22返回其的初始位置。
所述声音装置的操作包括下面的步骤。
(1)通过所述电磁生发装置20产生电磁力。当所述磁回系统21被通电时,通过所述音圈22电磁感应所述电磁生发装置20的所述磁回系统21产生电磁力。换言之,向所述磁回系统21输入一电信号。
(2)当所述电磁力向上地推动所述音圈22时,确保所述音圈22向上运动而具有向上位移以此推动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向上地运动。由于所述电磁力,所述音圈22被感应而运动。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上悬边32确保所述音圈22向上地运动而具有最大的向上的位移。步骤(2)进一步包括下面的步骤。
(2.1)由所述上振动单元30提供所述第一弹力以确保所述音圈22向上地运动。相应地,所述上悬边32将会产生第一弹力以保证所述音圈22向上地运动,从而推动所述振动元件31向上。同时,所述下振动元件41也一同步的方式被向上地推动。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下悬边42确保所述振动元件41被向上地推动。
(2.2)由所述下振动单元40产生所述第二回复力以保持所述音圈22以稳定的方式在向上的位移并在所述音圈22运动在向上的位移之后拉动音圈22返回至其的初始位置。通过所述下悬边42产生所述第二回复力,其中,当所述下振动元件41也被向上地推动时,所述第二回复力逐渐地增加于所述下悬边42处。所述第二回复力将引导并保持所述下振动元件41在一向上的方向上稳定地运动。特别地,所述第二回复力在所述下振动单元40处将阻止所述上振动单元30的任何不想要的横向运动,从而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将稳定地运动。一旦所述音圈22运动以向上位移,所述第一弹力将减至最小的而所述第二回复力将增至最大。结果,所述音圈22将被向下地拉动返回至其的初始位置。
(3)当所述音圈22被所述电磁力向下地拉动时,确保所述音圈22向下地运动具有向下的位移以向下地拉动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同样地,通过所述电磁力,所述音圈22被感应而运动,其中,所述下悬边42确保所述音圈22向下地运动而具有最大的向下位移。步骤(3)进一步包括下面的步骤。
(3.1)在所述下振动单元40处将所述第二回复力切换成所述第二弹力从而确保所述音圈22向下地运动。
(3.2)在所述上振动单元30处将所述第一弹力切换成所述第一回复力并以稳定的方式保持所述音圈22向下位移,并在所述音圈22在向下的位移之后拉动所述音圈22返回至其的初始位置。
相应地,由于所述上悬边32和所述下悬边42是对称的,由所述上悬边32和所述下悬边42所产生的弹力和回复力是相同的并在相反的方向产生。当所述上振动元件31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向上地运动时,所述上悬边32将产生弹力而所述下悬边42将产生回复力。同样的,当所述上振动元件31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向下地运动时,所述上悬边32将产生回复力而所述下悬边42将产生弹力。换言之,所述弹力和所述回复力是在所述上悬边32和所述下悬边42处相互被转移以此回应所述上振动元件31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的运动。
(4)连续地驱动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以同步的方式在相同的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以此回应所述音圈22的运动,从而再现声音。当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是以往复而同步的方式持续地运动时,通过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输入到所述磁回系统21的所述电信号将被转变成一声音信号。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的往复运动是同步的,稳定的而线性的,从而加强输出声音的质量。相应地,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的线性运动是以直线的方式,例如,上下方向或者前后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上悬边32和所述下悬边42是对称的以确保所述音圈22向下的位移与其的向上的位移相同。由于所述上悬边32和所述下悬边42是相互分离地放置,所述音圈22可以以一稳定的方式往复地运动。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声音装置的一制造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A)形成两相同的振动单元。相应地,一个振动单元用作为所述上振动单元30而另一个振动单元用作为所述下振动单元40。相应地,所述两相同的振动单元是由相同的振动模具所制成以此确保所述两振动单元是相同的。步骤(A)进一步包括下面的步骤。
(A.1)形成两振动元件31,41和从所述振动元件31,41向外地辐射状地延伸的两悬边32,42.,通过相同的振动单元模具分别地形成所述两振动单元。相应地,各个振动单元30,40可以通过振动单元模具通过模具注塑而被形成。所述振动元件31,41,其是一刚性平板,可以先被放置于所述振动单元的模具中。然后,所述悬边32,42的原材料被注入到所述振动单元模具中以此在所述振动元件31,41周围形成所述悬边32,42。通过使用相同的振动单元模具,所述两振动单元将会是相同的。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个所述振动单元是被倒置而成为所述下振动单元40。
(A.2)在一个所述振动单元处制造所述中心穿孔401用以形成所述下振动单元40而没有所述中心穿孔的另一个振动单元成为所述上振动单元30。一个所述振动单元被放置于一钻孔机中以在其上形成所述中心穿孔401,从而成为所述下振动单元40。优选地,所述中心穿孔401是一圆形孔,其直径稍大于所述音圈22的直径。换言之,除了所述下振动单元40具有所述中心穿孔401以外,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的下振动单元40是相同的。
(A′)形成所述支撑框架10,其包括下面的步骤。
(A′.1)安装所述支撑框架10使其具有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相应地,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是由相同的框架模具制成以此确保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是相同的。换言之,两框架体是由相同的框架模具制成,一个框架体形成所述上框架11而另一框架体形成所述下框架12。特别地,一个所述框架体是被快速地翻转并被以一预设好的角度自我旋转,从而形成所述下框架12。例如,两正方形的框架体被形成,所述下框架体12被翻转并被转动90度用以分别地将所述下框架12处的所述连锁装置141和所述连锁插槽142匹配于所述上框架11的所述连锁插槽142和所述连锁装置141。优选地,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是通过模具注塑所形成。
(A′.2)分别通过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支撑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
(A′.3)将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相互耦联用以保持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在这样的位置,即使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是相互之间有空间距离的。
(B)将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耦联于所述支撑框架10,并使所述上振动单元30是被放置于所述下振动单元40之上方。相应地,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的所述悬边32,42耦联于所述支撑框架10,而所述悬边42从所述下振动元件41延伸至所述支撑框架10而另一所述悬边32从所述上振动元件31延伸至所述支撑框架10。
特别地,所述悬边32从所述上振动元件31延伸至所述支撑框架10的所述上框架11。所述悬边42从所述下振动元件41延伸至所述支撑框架10的所述下框架12。因此,当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被彼此相互连锁时,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被保持于这样的位置,即所述上振动单元30被放置于所述下振动单元40之上并与其有空间上的距离。优选地,所述悬边32,42通过超声波或粘合剂被附着在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
(C)将所述音圈22耦联于所述振动单元30的底侧,即所述音圈22延伸穿过并被附着于所述下振动单元40的所述中心穿孔401。所述音圈22的顶部边可以通过粘合剂被附着于所述上振动单元30的底侧。所述下振动单元40的所述中心穿孔401的周围的边可以通过粘合剂与所述音圈22固定。
(D)支撑所述磁回系统21以与所述音圈22电磁感应地联系,从而驱动所述音圈22往复地运动,从而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是以同步的方式在相同的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以此回应所述音圈22的运动用以声音再现。相应地,所述磁回系统21由所述支撑框架10的所述盆架13所支撑,从而当所述盆架13被耦联于所述下框架12时,所述磁回系统21与所述音圈22对齐并与其电磁地感应。
根据这个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支撑框架10与所述双振动结构是模块化的,从而以最低化的制造成本和简易化的制造过程形成所述声音装置。由于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是相同的并是对称的,所述音圈22的运动将是在一个方向上稳定地,从而阻止所述音圈22的任何不想要的横向的运动或振动。而且,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对于其的初始位置能够以线性的方式往复地上下运动,所述上振动单元30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的各自的振幅将是最大的。因此,所述声音装置可以用来产生低频的声音信号。所述振动结构为所述声音装置也提供更好的音质,提高的耐用,加强的安全性而阻止在运行中其得任何组成部分的任何的变形。
如图5至图8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声音装置,其结构与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声音装置类似,差别在于双振动结构的形状不同。具体地,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双振动结构包括由所述支撑框架10所支撑的一上振动单元30A和一下振动单元40A,其中,所述音圈22耦联于所述上振动单元30A的底侧。特别地,所述上振动单元30A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A分别地由所述支撑框架10的所述上框架11和所述下框架12所支撑。相应地,所述上振动单元30A和所述下振动单元40A在相同方向上以同步地方式往复地运动,以此回应所述音圈22的运动用于声音再现。
所述上振动单元30A包括一上振动元件31A和从所述上振动元件31A延伸到所述支撑框架10的一上悬边32A,其中所述音圈22附着于所述上振动元件31A的底侧。所述下振动单元40A是被与所述上振动单元30A同轴地平行地放置,其中所述音圈22延伸穿过于所述下振动单元40A,以与所述磁回系统21电磁感应。相应地,所述下振动单元40A具有一中心穿孔401A,其中,所述音圈22延伸穿过于并附着于所述下振动单元40A的所述中心穿孔401A。换言之,所述音圈22是被所述中心穿孔401A的周边所附着并被围绕。所述下振动单元40A包括一下振动元件41A和从所述下振动元件41A延伸到所述支撑框架10的一下悬边42A,其中,所述中心穿孔401A形成于所述下振动元件41A。
本发明的所述双振动结构的各个部件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振动元件31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中间是中心穿孔401)的截面呈圆形,所述上悬边32和所述下悬边42截面呈圆环形。当然,这些部件也可以构造成其他形状,如三角形,椭圆形,以及其他多边形。例如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振动元件31A截面呈方形,所述下振动元件41A是中心有穿孔401A的方形。相应地,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振动元件31A和所述下振动元件41A周围的上悬边32A和下悬边42A可以呈方形。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造成方形结构时,观察到四个转角的地方,悬边被拉扯的最严重,整个振动元件位移的行程很容易被四周角落的地方限制住。这样就使得振动板上下位移的空间受到限制,整个振动板的运动行程也相应受到限制,扬声器得不到理想的低频音效。也就是说,因为不是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圆形结构,其在振动时受到各个方面的拉扯力是均一的,而方形结构中,转角的地方不能与其他地方同步移动,达到最大位移。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悬边32A的对应转角的部分的顶峰处34A高于所述上悬边32A对应周边部分的顶峰35A所在的平面。例如,所述上悬边32A对应周边部分的顶峰35A所在的平面可以与所述上框架11的表面平齐,而所述上悬边32A的对应转角的部分的顶峰处34A高于所述上框架11的表面所在的平面。
也就是说,所述上悬边32A可以形成大致拱形,而所述上悬边32A的对应转角的部分的拱高H大于所述上悬边32A对应周边部分的拱高h,如图7和图8中所示。类似地,所述下悬边42A可以形成大致拱形,而所述下悬边42A的对应转角的部分的拱高大于所述下悬边42A对应周边部分的拱高。这样就能保证所述上悬边32A和所述下悬边42A的转角部分和周边部分在振动周期中同步地位移,并且同步地达到最大冲程。
如图9所示是所述双振动结构的另外一种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上悬边32B是倒置的U状结构,所述下悬边42B也是倒置的U状结构。如图10所示是所述双振动结构的另外一种变形实施方式,所述上悬边32C和所述下悬边42C是共轴的,但是可以不用设置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如图中所示。这样,所述声音装置的下框架12C的尺寸得以减小。也就是说,所述下框架12C的外径可以比所述上框架11C的外径小,从而所述声音装置的上下框架可以构造成大致锥形或阶梯形结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43)
1.一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框架;
一电磁生发装置,其包括一磁回系统和与所述磁回系统相互交流的一音圈;以及
一双振动结构,其包括:
一上振动单元,其由所述支撑框架所支撑,其中所述音圈耦联于所述上振动单元;以及
一下振动单元,其由所述支撑框架所支撑并与所述上振动单元平行地放置,其中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之间形成一连通空间,其中,所述音圈延伸穿过所述下振动单元以与所述磁回系统电磁地感应,其中,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是以同步的方式在相同的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以此回应所述音圈的运动,从而使声音再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振动单元包括具有一中心穿孔的一下振动元件,以及从所述下振动元件延伸到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下悬边,其中所述音圈延伸穿过于并附着于所述下振动元件的所述中心穿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振动单元包括一上振动元件以及从所述上振动元件延伸到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上悬边,其中,所述音圈附着于所述上振动元件的一底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振动单元包括一上振动元件以及从所述上振动元件延伸到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上悬边,其中,所述音圈附着于所述上振动元件的一底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是对称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具有一倒置的U状结构而所述下悬边具有U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都具有一倒置的U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振动元件的直径与所述下振动元件的外直径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一上框架以及与所述上框架相互锁住的一下框架,其中,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分别地由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所支撑。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一上框架以及与所述上框架相互锁住的一下框架,其中,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分别地由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所支撑。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一上框架以及与所述上框架相互锁住的一下框架,其中,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分别地由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所支撑。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的一连锁单元,其中所述连锁单元包括分别地设置在所述上框架的一底侧和所述下框架一上侧的多个连锁装置,以及分别地设置在所述上框架的底侧和所述下框架上侧的多个连锁插槽,从而当所述连锁装置分别地耦联与所述连锁插槽时,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是彼此相互锁住。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的一连锁单元,其中所述连锁单元包括分别地设置在所述上框架的一底侧和所述下框架一上侧的多个连锁装置,以及分别地设置在所述上框架的底侧和所述下框架上侧的多个连锁插槽,从而当所述连锁装置分别地耦联与所述连锁插槽时,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是彼此相互锁住。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的一连锁单元,其中所述连锁单元包括分别地设置在所述上框架的一底侧和所述下框架一上侧的多个连锁装置,以及分别地设置在所述上框架的底侧和所述下框架上侧的多个连锁插槽,从而当所述连锁装置分别地耦联与所述连锁插槽时,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是彼此相互锁住。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是相同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是相同的。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的形状选自圆环形、方环形、椭圆环形、三角环形和多边环形中的一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的形状选自方环形,并且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的截面呈拱形,并且转角的部分的拱高大于周边部分的拱高。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的对应转角部分的顶峰处高于所述上框架表面所在的平面,所述上悬边的对应周边部分的顶峰处与所述上框架表面所在的平面基本平齐。
2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共轴地设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一上框架以及与所述上框架相互锁住的一下框架,其中,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分别地由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所支撑,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的截面的形状选自呈柱形、锥形和阶梯形中的一种。
22.一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框架;
一电磁生发装置,其包括一磁回系统和与所述磁回系统相互交流的一音圈;以及
一振动结构,其耦联于所述音圈,包括:
一上悬边,用以确保所述音圈是向上地运动而具有向上的位移;以及
一下悬边,其与所述上悬边平行地设置以用于确保所述音圈向下地运动而具有向下的位移,其中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之间形成一连通空间,其中,当所述音圈向上地运动而处于所述向上的位移时,所述下悬边拉动所述音圈返回至其初始位置,其中,当所述音圈向下地运动而处于所述向下的位移时,所述上悬边拉动所述音圈返回至其初始位置,从而所述音圈以稳定的方式往复地运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音圈被所述下悬边拉回至其的初始位置之前,当所述音圈向上地运动时,所述下悬边被向上地拉动,从而稳定地保持所述音圈处于向上的位移时,其中,在所述音圈被所述上悬边拉回至其初始位置之前,当所述音圈向下地运动时,所述上悬边被向下地拉动从而稳定地保持所述音圈处于向下的位移。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是对称的,从而确保所述音圈的所述向下的位移与所述音圈的所述向上的位移是相同的。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是对称的,从而确保所述音圈的所述向下的位移与所述音圈的所述向上的位移是相同的。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具有一倒置的U状结构而所述下悬边具有U状结构。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具有一倒置的U状结构。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是相互空间上有距离的,用以确保所述音圈以稳定的方式往复地运动。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声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是相互空间上有距离的,用以确保所述音圈以稳定的方式往复地运动。
30.由一声音装置所产生的声音再现的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装置包括一电磁生发装置以及包括上振动单元和下振动单元的一双振动结构,其中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之间形成一连通空间,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通过所述电磁生发装置产生一电磁力,所述电磁力通过所述电磁生发装置的一音圈与所述电磁生发装置的一磁回系统电磁感应产生;
(b)当所述音圈被所述电磁力向上地推动时,确保所述音圈向上运动而具有向上的位移,从而推动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向上地运动;
(c)当所述音圈被所述电磁力向下地拉动时,确保所述音圈向下运动而具有向下的位移,从而拉动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向下地运动;以及
(d)持续地驱动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以同步的方式在同一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以此回应所述音圈的运动,从而使声音再现。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
(b.1)由所述上振动单元提供一第一弹力用以确保所述音圈向上地运动;以及
(b.2)由所述下振动单元产生一第二回复力用以保持所述音圈以稳定的方式处于向上的位移并在所述音圈处于向上的位移之后,将所述音圈拉回其的初始位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步骤:
(c.1)将所述第二回复力切换成在下振动单元处的一第二弹力,从而确保所述音圈向下地运动;以及
(c.2)将所述第一弹力切换成在上振动单元处的一第一回复力以此保持所述音圈以稳定的方式在向下的位移并在所述音圈处于向下的位移之后,将所述音圈拉回其的初始位置。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和所述第二弹力分别地由所述上振动单元的一上悬边和所述下振动单元的一下悬边所产生。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是对称的,以此确保所述音圈向下的位移与所述音圈向上的位移相同。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具有一倒置的U状结构而所述下悬边具有U状结构。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边和所述下悬边是相互空间上有距离的,用以确保所述音圈以稳定的方式往复地运动。
37.制作一声音装置的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形成两相同的振动单元分别地作为一上振动单元和一下振动单元,其中只有所述下振动单元具有一中心穿孔;
(b)将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相耦联于一支撑框架,并使所述上振动单元被放置于所述下振动单元之上方,其中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之间形成一连通空间;
(c)将一音圈耦联到所述上振动单元的一底侧,使所述音圈延伸穿过并附着于所述下振动单元的所述中心穿孔处;以及
(d)支撑一磁回系统用以与所述音圈电磁感应地联系,从而驱动所述音圈往复地运动,从而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是以同步的方式在相同的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以此回应所述音圈的运动,从而使声音再现。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步骤:
(a.1)形成两振动单元和从所述振动单元向外地辐射地延伸的两悬边,通过相同的振动单元模具分别地形成所述两振动单元,从而确保所述两振动单元是相同的;以及
(a.2)在一个所述振动单元上制作所述中心穿孔用以形成所述下振动单元,而没有所述中心穿孔的另一所述振动单元成为所述上振动单元。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的所述悬边耦联于所述支撑框架,从而一所述悬边从所述下振动单元延伸到所述支撑框架而另一所述悬边从所述上振动单元延伸到所述支撑框架。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中,其中一所述悬边具有一倒置的U状结构而另一所述悬边具有U状结构,或两所述悬边都具有倒置的U状结构。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之前,进一步包括制作所述支撑框架的一步骤,其通过步骤:
将所述支撑框架制作成具有一上框架和一下框架;
通过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分别地支撑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以及
将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相互地耦联用以保持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处于这样的位置,即使所述上振动单元和所述下振动单元是相互有空间距离的。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相互锁住。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是由相同的框架模具制作,从而确保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是相同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81189.0A CN104717589B (zh) | 2013-12-12 | 2013-12-12 | 声音装置及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81189.0A CN104717589B (zh) | 2013-12-12 | 2013-12-12 | 声音装置及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17589A CN104717589A (zh) | 2015-06-17 |
CN104717589B true CN104717589B (zh) | 2020-01-17 |
Family
ID=53416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81189.0A Active CN104717589B (zh) | 2013-12-12 | 2013-12-12 | 声音装置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1758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20157B (zh) * | 2016-09-05 | 2020-10-20 |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 便携式音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7395571A (zh) * | 2016-09-29 | 2024-01-12 |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 双悬边单元和折式弹波和外音圈及扬声器 |
CN107454523B (zh) * | 2017-08-29 | 2021-02-23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7031596A (en) * | 1995-10-27 | 1997-05-01 |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 Multiple cone transducer |
DE19936411C2 (de) * | 1999-08-03 | 2002-06-20 | Wolfram Hacklinger | Elektrodynamischer Schallwandler mit mindestens zwei parallelgeschalteten Membranen |
CN1167308C (zh) * | 2000-09-04 | 2004-09-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扬声器 |
JP4604415B2 (ja) * | 2001-07-19 | 2011-01-0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 |
CN101860783B (zh) * | 2009-10-13 | 2013-10-30 | 东莞凡振工业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薄型扬声器 |
CN201904916U (zh) * | 2010-12-28 | 2011-07-20 | 东莞正阳电子有限公司 | 多振膜扬声器 |
CN102821342A (zh) * | 2011-06-10 | 2012-12-12 |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 |
CN202818585U (zh) * | 2012-07-25 | 2013-03-20 | 惠阳东亚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双面声辐射型扬声器 |
CN202907168U (zh) * | 2012-10-29 | 2013-04-24 |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音盆动圈式扬声器及音箱 |
CN103428615B (zh) * | 2013-09-03 | 2017-01-25 | 惠州超声音响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结构的反向推挽式喇叭单元 |
CN203840520U (zh) * | 2013-12-12 | 2014-09-17 |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 声音装置 |
-
2013
- 2013-12-12 CN CN201310681189.0A patent/CN10471758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17589A (zh) | 2015-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04693B (zh) | 辐射器及双悬边扬声器和音箱及其应用 | |
CN109905823B (zh) | 一种无弹波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931846B (zh) | 多功能微型喇叭 | |
US9473853B2 (en) | Acoustic unit, loudspeaker and acoustic module hav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20110249858A1 (en) | Multifunctional micro speaker | |
CN104717589B (zh) | 声音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1698617A (zh) | 一种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7277671A (zh) | 全方位发声式音箱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2135304U (zh) | 被动辐射器 | |
KR101111894B1 (ko) |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
WO2012155726A1 (zh) | 一种电磁振动器的振动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KR20110001968U (ko) |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
CN203840520U (zh) | 声音装置 | |
US9973856B2 (en) | Ultrathin electromagnetic vibration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
CN202634688U (zh) | 一种电磁振动器的振动板装置 | |
CN104796824A (zh) | 一种扬声器振动单元的悬边结构 | |
CN104735593B (zh) | 用于声音装置的振动单元 | |
CN204231653U (zh) | 一种扬声器振动单元 | |
US10129650B2 (en) | Vibration unit for acoustic arrangement | |
CN102625214B (zh) | 一种电磁振动器的振动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2449290A (zh) | 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和发声方法 | |
CN202957949U (zh) | 音效片、由音效片制成的扬声器及音箱 | |
TWM435123U (en) | An ultra thin electromagnetic vibration reminding function | |
CN109996154B (zh) | 扬声器及其应用 | |
US9763010B2 (en) | Vibration unit for acoustic modu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