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6154B - 扬声器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6154B
CN109996154B CN201711494543.3A CN201711494543A CN109996154B CN 109996154 B CN109996154 B CN 109996154B CN 201711494543 A CN201711494543 A CN 201711494543A CN 109996154 B CN109996154 B CN 1099961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passive
horn
mai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945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6154A (zh
Inventor
黄新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 Band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 Band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 Band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 Band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945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6154B/zh
Priority to CN202110116117.6A priority patent/CN1129114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6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6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6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6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扬声器及其应用,其中所述扬声器包括一主动振动喇叭,一被动振动单元以及具有一振动腔,其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和所述主振动喇叭位于同一轴线,并且所述主动振动喇叭和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共用所述振动腔,其中当所述主振动喇叭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发声时,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的振动而振动,以产生辅助音效。

Description

扬声器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音效装置,尤其涉及一扬声器及其应用,其中所述扬声器提供至少一被动振动单元和一主振动喇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和所述主振动喇叭位于同一轴线以在增强音效的同时降低所述扬声器的尺寸。
背景技术
音乐是自古以来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们发明了很多乐器来创造出美妙的乐曲,竖笛,编钟,扬琴等,根据不同的乐器的结构获得不同频率和效果的声音。到了现代化的今天,人们通过音效装置将电能转换为声能进而能够随时随地地听到美妙的声音。
随着音效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物质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使用者对于音效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理想中的音效装置能够全面地展现高频、中频和低频的全音频段的声音使得听者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现代的音效装置的设计思路是通过集成高音喇叭,中音喇叭和低音的方式来获得全音频段。所述高音喇叭,所述中音喇叭和所述低音喇叭能够通过被输入相应不同频率的音频发出相应的高音,中音和低音。
通过这样的设计思路获得的音效装置通常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如果要达到全音频段的预期的效果,需要多个喇叭,多个喇叭的设置不仅在立体空间上使得所述音效装置体积更加庞大,不符合现代消费者对于电子设备小型化的要求,在另一方面也使得所述音效装置的结构更加复杂,给整体稳定性和产品的可靠性造成了影响,也使得后期的维修更加复杂,因为维修者需要去辨别到底是哪一个喇叭处在非正常工作状态或者是喇叭之间相互影响导致了整个所述音效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扬声器及其应用,其中所述扬声器提供了一被动振动单元和一主振动喇叭,其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被同轴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的周围以在提高较好的音乐效果的同时减少对于所述扬声器整体的尺寸的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扬声器及其应用,其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和所述主振动喇叭以所述被动振动单元环绕在所述主振动喇叭的四周的方式被相互嵌套在一起,以减小所述扬声器的尺寸,从而有利于所述扬声器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扬声器及其应用,其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被连接于所述主振动喇叭,在增强所述扬声器的低音效果的同时能够防止所述主振动喇叭出现晃动等不良现象,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的声音更加纯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扬声器及其应用,其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包括一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和一第二被动振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被背对背设置以使一个振动方向的所述被动振动组件能够通过振动的方式抵消相反振动方向的所述被动振动组件在振动时使所述扬声器产生的趋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扬声器及其应用,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包括二第一被动振动件,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件被背对背设置以使一个振动方向的所述被动振动件能够通过振动的方式抵消相反振动方向的所述被动振动件在振动时使所述扬声器产生的趋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扬声器及其应用,其中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包括二第二被动振动件,其中所述第二被动振动件被背对背设置以使一个振动方向的所述被动振动件能够通过振动的方式抵消相反振动方向的所述被动振动件在振动时使所述扬声器产生的趋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扬声器及其应用,其中所述扬声器的振动方向相反的所述被动振动组件或者是所述被动振动件能够在被分别响应同一所述主振动喇叭的振动而振动时,一个振动方向的所述被动振动组件或者是所述被动振动件能够通过振动的方式抵消相反振动方向的所述被动振动组件或者是所述被动振动件在振动时使所述扬声器产生的位移的趋势,从而避免所述扬声器出现“走位”的不良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扬声器及其应用,其中所述扬声器能够通过振动抵消的方式减少在发声时产生位移的趋势,从而可以将所述扬声器悬挂使用或是放置在桌面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扬声器及其应用,其中所述扬声器能够在不需要增加喇叭数量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好的低音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扬声器及其应用,其中所述扬声器的体积被减小,重量被减轻,从而更加利于适配于一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中的至少一个,提供了一扬声器,其中所述扬声器包括包括一主振动喇叭和一被动振动单元,其中所述主振动喇叭和所述被动振动单元以相互嵌套的方式被设置,以在所述主振动喇叭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时,所述被动振动单元能够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的振动而振动,以产生辅助音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扬声器具有一振动腔,其中所述主振动喇叭和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共用所述振动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振动喇叭和所述被动振动单元以所述被动振动单元环绕在所述主振动喇叭的四周方式被相互嵌套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包括一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环绕在所述主振动喇叭的四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被动振动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第二被动振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被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被动组件被背靠背地设置。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被动振动装置,以供安装一主振动喇叭,其中所述被动振动装置包括:
一安装壳体,其中所述安装壳体具有一第一安装口和对应于所述第一安装口的一第二安装口,其中所述主振动喇叭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和
一被动振动单元,其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并且所述被动振动单元环绕在所述主振动喇叭的四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包括一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和一第二被动振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以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背靠背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扬声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提供一主振动喇叭和一被动振动单元;和
(b)使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和所述主振动喇叭位于同一轴线并且所述主振动喇叭和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共用一振动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包括一第一被动振动单元和一第二被动振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通过背对背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的两侧以使当所述主振动喇叭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发声时,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扬声器的发声方法,其中所述发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向一主振动喇叭输入音频信号,以使所述主振动喇叭响应输入而振动发声;和
(b)使得跟所述主振动喇叭位于同一轴线并且和所述主振动喇叭共用一振动腔的一被动振动单元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的振动而振动,以产生音效。
附图说明
图1A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扬声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A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B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A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B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的一被动振动单元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0B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的一被动振动单元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0C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的一被动振动单元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0D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的一被动振动单元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0E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的一被动振动单元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0F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的一被动振动单元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的一被动振动单元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2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的一被动振动单元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3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的一被动振动单元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根据附图1至附图3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所述扬声器包括一主振动喇叭10和至少一被动振动单元20以及具有一振动腔300,其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被环绕地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周围,以使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和所述主振动喇叭10以相互嵌套的方式被设置在一起,并且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和所述主振动喇叭10共用了所述振动腔300,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发声时,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以辅助发声。并且,本发明的所述扬声器的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和所述主振动喇叭10以相互嵌套的方式被设置在一起,以使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环绕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四周的方式,不仅能够使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增强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低音音效,而且有利于减小所述扬声器的尺寸,进而有利于所述扬声器的小型化。
具体地说,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包括一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一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能够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发声时也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以辅助所述扬声器的音效。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被分别环绕地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周围。
所述扬声器进一步包括一安装壳体30,其中所述主振动喇叭10和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被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30。所述安装壳体30形成了所述振动腔300。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通过所述安装壳体30被以环绕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周围。所述安装壳体30包括一第一安装壳体31和一第二安装壳体32以及具有一第一安装口310和一第二安装口320,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口310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所述第二安装口320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310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口320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换句话说,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分别位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两侧。所述主振动喇叭10通过所述安装壳体30被固定以减少所述主振动喇叭10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位移”等不良的现象。
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换言之,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被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两侧。
所述主振动喇叭10包括一振动组件11,一音圈12,一磁回组件13,一支撑框架14以及一弹性悬边15,其中所述振动组件11通过所述弹性悬边15被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14,所述磁回组件13被耦接于所述音圈12的一端,所述音圈12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振动组件11。所述振动组件11通过所述音圈12的牵引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发声。
也就是说,当所述磁回组件13响应于一电信号,耦接于所述磁回组件13的所述音圈12与所述磁回组件13产生相互作用进而驱动所述音圈12进行往复运动,从而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音圈12的所述振动组件11被带动进而做往复运动,于此同时,所述弹性悬边15限制所述振动组件11的往复运动,保持了所述振动组件11的往复运动在一定的移动范围内以阻止搜书振动组件11在做往复运动时出现偏斜。所述振动组件11通过鼓动空气振动的方式产生声波,以使所述主振动喇叭10将电能转变为声能。
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被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支撑框架14和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之间。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被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支撑框架14和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之间。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振动方向相反,以避免所述扬声器在振动发声时出现晃动或者“走位”的不良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A和图3B,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的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通过背对背的方式被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在分别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时,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振动方向相反。具体地,当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上振动时,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下振动。反之,当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下振动时,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而向上振动。
更具体地说,当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并沿着附图1A示出的Z轴方向产生向上运动的位移时,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有着带动所述扬声器朝上位移的趋势,此时,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并沿着附图1A示出的Z轴方向产生向下运动的位移时,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有带动所述扬声器朝下位移的趋势。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在Z轴方向朝上的位移从而带动所述扬声器朝上运动的位移趋势被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在产生Z轴方向朝下的位移从而带动所述扬声器朝下运动的位移趋势相互抵消,从而在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因振动而向上运动和在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因振动而向下运动时,所述扬声器发生位移的可能性被减少,以保证所述扬声器的发声品质。从另一角度来说,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的存在还增强了所述扬声器的低音效果。换言之,所述扬声器不需要再另外设置一低音喇叭,从而降低所述扬声器整体的高度尺寸和面积尺寸,并且降低了整个所述扬声器的结构复杂程度。不需要额外的低音喇叭的所述扬声器在生产过程中也节约了成本。
优选地,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类型和尺寸被设置为一致的,然后将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30的两侧。在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同时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时,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能够朝着相反的方向产生相同幅度的振动,进而,能够通过第一被动振动组件11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抵消相反的位移趋势以使所述扬声器被保持在一稳定的状态,以避免晃动等不良现象。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类型和尺寸可以是不同的,相应的,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可以并不是出在一对称的位置,只要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能够相互抵消带动所述扬声器运动的趋势即可。
可选地,所述主振动喇叭10可以是高音喇叭或者是中高音喇叭,这样,当所述主振动喇叭10在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时能够产生高频音效或者是中高频音效,并且,当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在分别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时,能够产生低频音效,以使本发明的所述扬声器能够产生高中低频的全音频端的音效。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所述扬声器通过具有相反振动方向的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能够同时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产生辅助音效的方式,能够使所述扬声器具有更低频的低音,以增强所述扬声器的低频音效,并且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通过向相反方向产生振动的方式防止所述扬声器在发出低频音效的同时产生“走位”的不良现象,以获得更高质的音效。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被环绕地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周围。进一步的,所述振动腔300被环绕地形成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优选地,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和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音能够被对称地更好地朝外传播以获得更好的音乐效果。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和所述主动振动喇叭发出的声音效果也更加的集中,沿着同一轴线朝外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被环绕地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周围,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了所述扬声器按照传统的方式另外设置一低音喇叭的制作成本以及空间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包括一第一振动悬边211和一第一连接框架212,其中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被分别连接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支撑框架14和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相应地,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包括一第二振动悬边221和一第二连接框架222,其中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通过所述连接框架被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14和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
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被设置为相互匹配的以使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在分别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时,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能够相互抵消对方的带动所述扬声器产生位移的趋势。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数目并不限制于一。参考附图3A和图3B,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的数目是二,相应地,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数目是二,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30的第一安装壳体3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所述主振动喇叭10被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30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被环绕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振动组件11的周围,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被环绕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磁回组件13的周围。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被分别环绕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两端。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产生不同方向的振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分别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时,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带动所述扬声器产生位移的趋势能被抵消。
具体地说,当所述主振动喇叭10响应电信号产生振动时,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响应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并且带动所述扬声器朝上运动,此时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对于周围的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振动组件11和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都产生了一定的牵引力以带动所述扬声器朝上运动,同时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响应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并且带动所述扬声器朝下运动,此时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对于周围的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磁回组件13和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都产生了一定的牵引力以带动所述扬声器朝下运动,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带给所述扬声器朝上运动发生位移的趋势被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带给所述扬声器朝下运动发生位移的趋势所抵消,进而减少了对于所述扬声器音效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的数目是二时,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另一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相连,同时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另一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仍然被保持在同一所述振动腔300以使两个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能够几乎同时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当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数目是二时,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和另一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通过所述连接框架相连接,同时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和另一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仍然被保持在同一所述振动腔300以使两个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能够几乎同时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每一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被对称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
可以理解的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的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数目可以是不相同的,位置也不可以是对称的,大小和类型也可以是不相同的。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的数目多于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数目,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尺寸。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数目少于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数目,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的尺寸。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同一侧的每一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的大小和类型是不相同的,位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另一侧的每一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大小和类型是不相同的。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的每一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被对称于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的每一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以使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响应振动产生的带动所述扬声器的趋势能够被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响应振动产生的带动所述扬声器的趋势抵消。
进一步地,对于所述连接框架来说,所述连接框架被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分别于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另一端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以围绕形成了所述振动腔300。
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具有一悬边内侧2111和一悬边外侧2112,其中所述悬边内侧21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连接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所述悬边外侧211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的数目是一时,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可以直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和所述支撑框架14。在本发明的一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比如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和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通过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被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和所述主振动喇叭10。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是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或者是所述支撑框架14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可以是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或者是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振动组件11。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通过胶水等黏贴物或者是热塑工艺固定于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的另一端被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或者是所述支撑框架14,通过胶水等粘接物或者是热塑工艺粘附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或者是所述支撑框架14。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一体成型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支撑框架14和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具体地说,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的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振动组件11周沿以及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被一体成型。
相应地,对于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来说,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具有一悬边内侧2211和一悬边外侧2212,其中所述悬边内侧221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框架222连接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靠近于所述磁回组件13的一端,所述悬边外侧221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框架222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数目是一时,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可以直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框架222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和所靠近于所述磁回组件13的一端。在本发明的一示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框架222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比如说通过所述连接框架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通过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二连接框架222被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和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靠近于所述磁回组件13的一端。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框架222是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或者所述主振动喇叭10靠近于所述磁回组件13的一端一部分,也就是说,所述第二连接框架222可以是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或者是所述主振动喇叭10靠近于所述磁回组件13的一端。也可以是,所述第二连接框架222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通过胶水等黏贴物或者是热塑工艺固定于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框架222的另一端被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或者是所述主振动喇叭10靠近于所述磁回组件13的一端,通过胶水等粘接物或者是热塑工艺粘附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或者是所述支撑框架14。也可以是,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一体成型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支撑框架14和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具体地说,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所述第二连接框架222,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所述主振动喇叭10靠近于所述磁回组件13的一端以及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被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也可以被设置为一体成型的。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或者是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数目并不限制大于一时,所述连接框架212、222被用于所述振动悬边和所述振动悬边之间的相互连接或者根据所述安装壳体30和所述主振动喇叭10之间的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用于连接一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于另一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所述第二连接框架222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以连接一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于另一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
所述连接框架212、222被设置为环状结构并且围绕在所述振动悬边周围以固定所述振动悬边于所述安装壳体30。
可选地,所述连接框架212、222被一体成型地连接于所述振动悬边,或者是,所述连接框架212、222被粘附在所述振动悬边,比如说通过胶水,热塑工艺等手段。
也就是说,所述连接框架212、222用于相邻的所述振动悬边之间的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的一端连接于一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另一端连接于另一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一所述连接框架212、222的一端连接于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的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另一端连接于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的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以通过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将两个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支撑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和所述安装壳体30之间。当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带动相邻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朝同一方向运动进而产生低音。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框架212、222可以被一体成型地设置于所述振动悬边211、221,也可以是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振动悬边211、221,或者是被粘结于所述振动悬边211、221。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和所述安装壳体30可以是整体一体成型的。
根据附图4A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所述扬声器与上述扬声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
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包括一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被环绕地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周围,并且和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振动组件11位于同一侧。
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包括二第一振动悬边211和多个第一连接框架212,其中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被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30和所述主振动喇叭10之间。
根据附图4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所述扬声器与上述扬声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
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包括一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被环绕地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周围,并且和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振动组件11位于同一侧。
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包括三个第一振动悬边211和一第一连接框架212,其中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被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30和所述主振动喇叭10之间。每一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的大小并不相同。
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进一步包括一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其中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被环绕地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周围,并且位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振动组件11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包括三个第二振动悬边221和一第二连接框架222,其中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框架222被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30和所述主振动喇叭10之间。每一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大小并不相同。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被对称于每一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
根据附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所述扬声器与上述扬声器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
在本示例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包括二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二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被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被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同一侧,两个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被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另一侧。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被通过背对背的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被通过背对背的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
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的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通过背对背的方式被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在分别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时,两者的振动方向相反。具体地,当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上振动时,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下振动。反之,当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下振动时,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而向上振动。
当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朝上振动时,有带着所述扬声器产生朝上运动的趋势,而另一朝着相反方向振动的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时,有带着所述扬声器产生朝下运动的趋势,所以两者之间对于所述扬声器的位移趋势起到了相互的抵消作用。
当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朝上振动时,有带着所述扬声器产生朝上运动的趋势,而另一朝着相反方向振动的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响应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时,有带着所述扬声器产生朝下运动的趋势,所以两者之间对于所述扬声器的位移趋势起到了相互的抵消作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形成了一第一振动腔210,两个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形成了一第二振动腔220,其中所述第一振动腔210和所述第二振动腔220被分别环绕地形成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周围以改变所述扬声器的低音效果。所述第一振动腔210和第二振动腔220分别形成于所述振动腔300的两侧。具体地,所述第一振动腔210和所述第二振动腔220的数目并不限制于一,所述第一振动腔210形成于每一对背对背设置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当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的数目超过一时,所述第一振动腔210的数目也超过一。
优选地,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被对称于另一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被对称于另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
值得一提的是,在响应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时,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朝一方向振动,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另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朝另一方向发生振动。朝同一方向振动的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与朝相反方向振动的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相互抵消,以避免所述扬声器出现“位移”的不良现象。
如附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所述扬声器与上述扬声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
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包括了相对设置的二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一所述第一振动组件11和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通过背对背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
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的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通过背对背的方式被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在分别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时,两者的振动方向相反。具体地,当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上振动时,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下振动。反之,当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下振动时,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而向上振动。
当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朝上振动时,有带着所述扬声器产生朝上运动的趋势,而另一朝着相反方向振动的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时,有带着所述扬声器产生朝下运动的趋势,所以两者之间对于所述扬声器的位移趋势起到了相互的抵消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包括至少一第一振动悬边211和一第一连接框架212,其中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被固定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和所述安装壳体30之间。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被保持于所述振动腔300。
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用于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之间的相互连接,或者是连接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或是所述安装壳体30。
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被设置为对称于另一所述被动振动组件11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相对的分别位于不同的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之间形成了所述第一振动腔210。所述第一振动腔210被环绕地形成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周围。根据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距离所述主振动喇叭10中心的不同,所述第一振动腔210也具有不同的横截面积进而产生不同的低音效果。
根据附图7所述,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
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包括二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一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其中二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被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并且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被分别环绕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
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的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通过背对背的方式被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在分别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时,两者的振动方向相反。具体地,当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上振动时,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下振动。反之,当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下振动时,另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而向上振动。
当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朝上振动时,有带着所述扬声器产生朝上运动的趋势,而另一朝着相反方向振动的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时,有带着所述扬声器产生朝下运动的趋势,所以两者之间对于所述扬声器的位移趋势起到了相互的抵消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和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中的一个拥有相同的振动方向。或者说,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和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中的一个拥有相反的振动方向。当一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振动组件1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振动而朝上振动时,带动着所述扬声器产生朝上运动的趋势,而另一朝着相反方向振动的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时,有带着所述扬声器朝下运动的趋势,所述三者之间对于所述扬声器的位移趋势起到了相互抵消的作用,同时也改善了所述扬声器的低音效果。
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之间形成了至少一所述第一振动腔210。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被连通于形成于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之间的所述振动腔300。
根据附图8所述,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
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包括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和一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其中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和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被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和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并且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和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被分别环绕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
所述被动振动单元20的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和另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通过背对背的方式被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和另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在分别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时,两者的振动方向相反。具体地,当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上振动时,另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下振动。反之,当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向下振动时,另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而向上振动。
当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朝上振动时,有带着所述扬声器产生朝上运动的趋势,而另一朝着相反方向振动的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响应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时,有带着所述扬声器产生朝下运动的趋势,所以两者之间对于所述扬声器的位移趋势起到了相互的抵消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中的一个拥有相同的振动方向。或者说,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中的一个拥有相反的振动方向。当一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和所述第一振动组件11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10振动而朝上振动时,带动着所述扬声器产生朝上运动的趋势,而另一朝着相反方向振动的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响应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时,有带着所述扬声器朝下运动的趋势,所述三者之间对于所述扬声器的位移趋势起到了相互抵消的作用,同时也改善了所述扬声器的低音效果。
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之间形成了至少一所述第二振动腔220。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被连通于形成于所述安装壳体30的所述第二安装壳体32和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之间的所述振动腔30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振动组件11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被支撑于所述安装壳体30。
根据附图9,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扬声器被阐明,其中所述扬声器与上述扬声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振动喇叭10是一全频喇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振动喇叭10是一同轴喇叭。
具体地说,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磁回组件13包括一高音磁回件131和一低音磁回件132,所述高音磁回件131和所述低音磁回件132被分别用于产生高音和低音,其中所述低音磁回件132和所述高音磁回件131被设置在同一轴心。
根据附图10A-F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关于一被动振动单元20的一变形实施例被阐明。
在附图10A示出的所述电声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中,所示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均呈“W”形。在附图10B示出的所述电声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中,所示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均呈“M”形。在附图10C示出的所述电声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中,所示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截面形状还可均呈“S”形。在附图10D示出的所述电声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中,所示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截面形状还可均呈倒置的“S”形。在附图10E示出的所述电声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中,所示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截面形状还可均呈波浪形。在附图10F示出的所述电声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中,所示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截面形状还可均呈锯齿形。尽管如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电声转换装置的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所述第二振动悬边221的界面形状还可以是V”字形、倒置的“V”字形、“U形”、倒置的“U”形。
根据附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扬声器的一变形实施例被阐明,其中所述振动悬边211、221呈波浪形。
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包括二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和至少一第一连接框架212,其中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相互连接,以使两个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被支撑于所述振动腔300。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的一部分。
以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为例,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包括多个波形限位部213。所述波形限位部213被环绕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周围。也就是说,所述波形限位部213被设置为沿着圆周方向形成的波浪形结构。
所述波形限位部213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当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响应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振动而振动时,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振动组件11沿着Z轴方向而产生偏移的不良现象时,环绕地连接于所述振动组件11的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的所述波形限位部213会产生相反方向的拉力,以抵消引起所述振动组件11偏移的力。
举例说明,当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振动组件11响应于输入的电信号而振动时,所述振动组件11沿着Z轴方向上下运动,如果所述振动组件11有着向右偏移的趋势,会立刻受到位于左侧的所述波形限位部213向左的反方向的力,从而阻止所述振动组件11向右发生偏移。如果所述振动组件11有着向左偏移的趋势,会立刻受到位于右侧的所述波形限位部213向右的反方向的力,从而阻止所述振动组件11向左发生偏移。这样,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能够有效地将所述振动组件11限制在沿着Z轴方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波形限位部213被均匀地环绕地排列于所述振动组件11的周围,并且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优选地,所述波形限位部213被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的所述波形限位部213具有一内连接端2131和一外连接端2132,其中所述内连接端2131靠近于所述振动组件11,所述外连接端2132相对于所述内连接端远离所述振动组件11,在本示例中,所述内连接端2131被连接于所述振动组件11的外周沿,所述外连接端2132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所述内连接端2131的截面被设置为波浪形。
具体地,在本示例中,所述内连接端2131具有两下侧连接点21311、21312和一上侧连接点21313,其中所述两下侧连接点21311、21312和所述上侧连接点21313之间的连线可以呈三角形。而分别从所述两下侧连接点21311、21312和所述上侧连接点21313向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的边缘延伸得到三个连接点21311、21312、21313,其中这三个连接点21311、21312、21313都形成在所述外连接端2132,而这三个连接点21311、21312、21313之间的连线是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的边缘延伸并呈弧形线段。也就是说,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波形限位部213具有内缘和外缘,其与所述振动组件11的外边缘相连接的内缘呈波形或者呈拱形,其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的边缘相连接的外缘呈弧形,并且位于垂直于所述振动组件11的中心轴的同一个平面上。
根据附图12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扬声器的一变形实施例被阐明,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21或者是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22进一步包括多个限位肋214,其中所述限位肋214被设置在所述振动悬边211、221的表面以对于所述振动悬边211、221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对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的所述振动组件11的限位作用,以避免所述振动组件11在Z轴方向以外的偏移。
具体地说,当所述振动组件11沿着Z轴方向上下振动时,如果所述振动组件11想要向左偏移时,会立即受到右侧的所述限位肋214向右的反向拉力,从而阻止所述振动组件11产生向左的偏移。反之,如果所述振动组件11想要向右偏移时,会立即受到位于左侧的所述限位肋214向左的反向拉力,从而阻止所述振动组件11产生向右的偏移。这样,所述振动悬边能够有效地将所述振动组件11的限位方向限制在沿着附图Z轴方向。
所述限位肋214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振动组件11的外周表面,另一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的内周表面。所述限位肋214可以是被垂直地设置于所述振动组件11和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之间。
或者是,所述限位肋214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的外周表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的内周表面。所述限位肋21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和所述第一安装壳体31的外周沿之间。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限位肋214可以是从所述振动组件11的外周表面朝外径向或者是倾斜地延伸。所述限位肋214也可以是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212的外周表面朝外径向或者是倾斜地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所述限位肋214被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悬边211表面,并且还可以被中心对称地环绕于所述主振动喇叭10周围。
根据附图13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扬声器的一变形实施例被阐明,其中所述振动悬边211包括一内悬边部2151和一外悬边部2152,其中所述内悬边部2151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外悬边部2152,所述内悬边部2151相较于所述外悬边部2152更加地靠近所述振动组件11。所述振动悬边的截面可以是拱形或者是波浪形。
所述内悬边部2151包括一内悬边主体21511和多个内侧弹肋21512,其中所述内侧弹肋21512相互间隔地环绕地设置于所述内悬边主体21511,并且所述内侧弹肋21512被凸出于所述内悬边主体21511。
具体地,在所述内悬边主体21511的一侧所述内侧弹肋21512朝外凸出,在所述内悬边主体21511的另一侧所述内侧弹肋21512朝内凹陷。也就是说,所述内悬边部2151的表面形成多个凸起和多个凸槽,其中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内侧弹肋21512之间和所述内侧弹肋21512内。
可选地,所述内侧弹肋21512被一体成型于所述内悬边主体21511。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内侧弹肋21512被均匀地排列在所述振动组件11周围。
所述外悬边部2152包括一外悬边主体21521和多个外侧弹肋21522,其中所述外侧弹肋21522相互间隔地环绕地设置于所述外悬边主体21521,并且所述外侧弹肋21522被凸出于所述外悬边主体21521。
具体地,在所述外悬边主体21521的一侧所述外侧弹肋21522朝外凸出,在所述外悬边主体21521的另一侧所述外侧弹肋21522朝内凹陷。也就是说,所述外悬边部2152的表面形成多个凸起和多个凸槽,其中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外侧弹肋21522之间和所述外侧弹肋21522内。
可选地,所述外侧弹肋21522被一体成型于所述外悬边主体21521。
各个所述限位肋214的截面可以呈三角形、也可以梯形、菱形等,从而既能起到稳固地定位连接作用,又能不防碍所述振动组件11的轴向运动。更具体地,在所示的例子中,各个所述限位肋214呈片状,并且截面呈三角形。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所述内侧弹肋21512和每个所述外侧弹肋21522可以一一对应地设置。也就是说,所述振动悬边的所述内悬边部2151分的每个所述内侧弹肋21512都对应匹配有所述外悬边部2152分的每个所述外侧弹肋21522,这样,所述振动悬边可以包括多组弹肋,其中每组所述弹肋分别包括所述内悬边部2151分的一个所述内侧弹肋21512和所述外悬边部2152分的一个所述外侧弹肋21522。每组所述弹肋沿着环形方向相互间隔地排列。可以理解的是,每组所述弹肋的排列形状与所述振动悬边的形状一致,例如当所述振动悬边呈大致的圆环形时,每组所述弹肋可以沿着径向方向排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振动喇叭、一被动振动单元以及一安装壳体,其中所述主振动喇叭和所述被动振动单元以相互嵌套的方式被设置,以在所述主振动喇叭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时,所述被动振动单元能够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的振动而振动,以产生辅助音效,其中所述安装壳体具有一第一安装口和对应于所述第一安装口的一第二安装口,所述主振动喇叭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的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被动振动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扬声器具有一振动腔,其中所述主振动喇叭和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共用所述振动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主振动喇叭和所述被动振动单元以所述被动振动单元环绕在所述主振动喇叭的四周方式被相互嵌套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包括一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环绕在所述主振动喇叭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第二被动振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被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被动组件被背靠背地设置。
6.一被动振动装置,以供安装一主振动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安装壳体,其中所述安装壳体具有一第一安装口和对应于所述第一安装口的一第二安装口,其中所述主振动喇叭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和
一被动振动单元,其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并且所述被动振动单元环绕在所述主振动喇叭的四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被动振动装置,其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包括一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和一第二被动振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以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背靠背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
8.一扬声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提供一主振动喇叭和一被动振动单元;和
(b)分别安装所述主振动喇叭的上部和下部于一安装壳体的一第一安装口和一第二安装口,和设置所述被动振动单元于所述安装壳体,以使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和所述主振动喇叭位于同一轴线并且所述主振动喇叭和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共用一振动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被动振动单元包括一第一被动振动单元和一第二被动振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通过背对背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主振动喇叭的两侧以使当所述主振动喇叭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发声时,所述第一被动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被动振动组件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
10.一扬声器的发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向一主振动喇叭输入音频信号,以使所述主振动喇叭响应输入而振动发声;和
(b)使得跟所述主振动喇叭位于同一轴线并且和所述主振动喇叭共用一振动腔的一被动振动单元响应所述主振动喇叭的振动而振动,以产生音效,其中所述主振动喇叭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被安装于一安装壳体的一第一安装口和一第二安装口,所述被动振动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
CN201711494543.3A 2017-12-31 2017-12-31 扬声器及其应用 Active CN109996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4543.3A CN109996154B (zh) 2017-12-31 2017-12-31 扬声器及其应用
CN202110116117.6A CN112911473A (zh) 2017-12-31 2017-12-31 扬声器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4543.3A CN109996154B (zh) 2017-12-31 2017-12-31 扬声器及其应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6117.6A Division CN112911473A (zh) 2017-12-31 2017-12-31 扬声器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6154A CN109996154A (zh) 2019-07-09
CN109996154B true CN109996154B (zh) 2021-01-26

Family

ID=6711160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6117.6A Pending CN112911473A (zh) 2017-12-31 2017-12-31 扬声器及其应用
CN201711494543.3A Active CN109996154B (zh) 2017-12-31 2017-12-31 扬声器及其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6117.6A Pending CN112911473A (zh) 2017-12-31 2017-12-31 扬声器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91147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46047A1 (en) * 1996-05-31 1997-12-04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assive radiator and system comprising the passive radiator
CN202406279U (zh) * 2011-12-31 2012-08-29 李世煌 振膜一体化扬声器和镜像同轴式音箱
JP2015130581A (ja) * 2014-01-07 2015-07-16 角元 純一 音響再生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3152B1 (en) * 1998-11-30 2005-03-08 Joseph Yaacoub Sahyoun Low profile audio speaker
JP2001224090A (ja) * 2000-02-08 2001-08-17 Kenwood Corp パッシブラジエータ型スピーカ装置
CN101600131A (zh) * 2009-07-02 2009-12-09 深圳东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辐射体扬声器系统
EP2628312A4 (en) * 2010-10-12 2016-08-24 Joseph Y Sahyoun RADIANT ACOUSTIC ELEMENT 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AN AUDIO SPEAKER AND A COAXIAL PASSIVE RADIANT ELEMENT
CN203563183U (zh) * 2013-08-26 2014-04-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571934B2 (en) * 2014-03-26 2017-02-14 Bose Corporation Acoustic device with passive radiators
CN203840481U (zh) * 2014-04-24 2014-09-17 李楠 音响喇叭的胶边结构
CN104038854B (zh) * 2014-05-26 2019-07-23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
CN105516866A (zh) * 2014-09-22 2016-04-20 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喇叭单体及喇叭
US9525932B2 (en) * 2015-01-26 2016-12-20 Bose Corporation Acoustic device having active drivers mounted to a passive radiator diaphragm
CN204442638U (zh) * 2015-03-19 2015-07-01 深圳纽斯声学系统有限公司 封闭式多腔体低音箱及内置该低音箱的电视机
US10110990B2 (en) * 2017-03-20 2018-10-23 Bose Corporation Acoustic device with passive radiator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46047A1 (en) * 1996-05-31 1997-12-04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assive radiator and system comprising the passive radiator
CN202406279U (zh) * 2011-12-31 2012-08-29 李世煌 振膜一体化扬声器和镜像同轴式音箱
JP2015130581A (ja) * 2014-01-07 2015-07-16 角元 純一 音響再生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473A (zh) 2021-06-04
CN109996154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37797B1 (en) Sound producing device
CN110166910A (zh) 扬声器
KR101770378B1 (ko) 댐퍼 진동판이 구비된 마이크로 스피커
KR101499514B1 (ko) 장방형의 일체형 투웨이 스피커
CN111065025B (zh) 发声器件
CN114390407A (zh) 同轴扬声器
KR20100138153A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215991191U (zh) 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EP4240024A1 (en) Loudspeak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484788B1 (en) Acoustic transducer with passive diaphragm spatially integrated with active diaphragm
US9137607B2 (en) Low profile loudspeaker suspension system
KR101111894B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KR102023685B1 (ko) 슬림형 스피커
US20030121718A1 (en) Diaphragm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CN207475864U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090064838A (ko) 다기능 스피커
KR101040310B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KR20190019455A (ko) 분할 진동 방지 구조를 구비하는 마이크로스피커
CN109996154B (zh) 扬声器及其应用
KR101895754B1 (ko) 고성능 슬림 스피커
KR102346606B1 (ko) 다이나믹 스피커
KR20110011498A (ko) 듀얼 서스펜션 마이크로 스피커
KR101857637B1 (ko) 진동 및 음향 발생용 다기능 장치
KR20120005288A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KR100932754B1 (ko) 다기능 스피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