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756B -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756B
CN107852756B CN201780002558.5A CN201780002558A CN107852756B CN 107852756 B CN107852756 B CN 107852756B CN 201780002558 A CN201780002558 A CN 201780002558A CN 107852756 B CN107852756 B CN 1078527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electronic device
dat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tection sensiti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25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2756A (zh
Inventor
森冈裕一
板垣竹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852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2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确定与将要由电子装置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或持续时间对应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参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当第一参数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电子装置的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第二参数;以及当第一参数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基于第二参数确定是否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6月3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6-112042的利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代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LAN)的使用已增加。另外,支持无线LAN的产品(以下,也被称为“无线通信装置”)也相应增加。相比之下,存在对可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资源的限制。因此,希望提高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的效率。
作为用于提高通信效率的技术的示例,已知称为“虚拟载波监听”的技术。具体地讲,已知诸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请求发送(RTS)/允许发送(CTS)的机制。例如,要求数据传输的发送装置将RTS帧发送给用作数据传输的目的地的接收装置,并且检查是否可执行数据传输。然后,当从接收装置接收到CTS帧时,发送装置确定允许数据传输,并且开始数据传输。除RTS帧或CTS帧的目的地之外的无线通信装置设置NAV,并且在NAV时间段期间停止数据传输。作为结果,防止了通信冲突,并且能够因此提高通信效率。
这里,在非专利文献1中,RTS帧被指定为当希望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比预定阈值(dot 11RTSThreshold)长时发送。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
NPL 1:非专利文献1:IEEE Std 802.11-2007,IEEE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ocal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 Part 11:Wireless LANMedium Access Control(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fications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中,通信资源可能减少。例如,当具有不同接收灵敏度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混合时,具有相对较低的接收灵敏度的一些无线通信装置可能未检测到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例如,数据帧或RTS帧)。因此,一些无线通信装置在其它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期间开始信号的传输,并且通信冲突可能因此发生。
另外,例如,当具有不同发送功率的多个无线装置混合时,如果一些无线通信装置的发送功率低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的发送功率,则所述其它无线通信装置可能未检测到从一些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例如,数据帧或RTS帧)。因此,所述其它无线通信装置在一些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期间开始信号的传输,并且通信冲突可能因此发生。
在这个方面,本公开提出一种能够在具有不同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混合的情况下抑制通信效率的降低的机制。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确定与将要由电子装置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或持续时间对应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参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当第一参数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电子装置的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第二参数;以及当第一参数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基于第二参数确定是否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由电子装置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与将要由电子装置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或持续时间对应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参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当第一参数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电子装置的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第二参数;以及当第一参数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基于第二参数确定是否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在具有不同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混合的情况下抑制通信效率的降低的机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效果不必是限制性的。除了以上效果之外或替代于以上效果,可实现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任何一种效果或可从本说明书理解的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用于控制接收灵敏度的技术的示图。
图2是用于描述用于控制接收灵敏度的技术的示图。
图3是用于描述当使用用于控制接收灵敏度的技术时发生通信冲突的示例的示图。
图4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中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5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中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6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中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7是表示使用RTS和CTS的虚拟载波监听的示例的示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性功能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9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STA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根据同一实施例的STA的示例性操作的帧序列。
图11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同一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STA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STA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3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同一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STA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STA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同一实施例的STA的参数相关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同一实施例的AP的参数相关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7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同一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STA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8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STA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9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同一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STA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智能电话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21是表示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22是表示无线接入点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省略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解释。
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也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在相同的标号之后添加不同的数字来区分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的多个元件。例如,根据需要区分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的多个元件,比如STA 100A和STA 100B。然而,如果不必区分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的元件,则仅分派相同的标号。例如,当不需要特别区分STA 100A和STA 100B时,它们被简称为“STA 100”。
将按照下面的次序进行描述。
1.介绍
2.装置的结构
3.第一实施例(使用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的RTS传输控制)
3-1.装置的功能
3-2.处理的流程
3-3.应用示例
3-4.第一实施例的结论
3-5.修改示例
4.第二实施例(使用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的RTS传输控制)
4-1.装置的功能
4-2.处理的流程
4-3.第二实施例的结论
4-4.修改示例
5.第三实施例(使用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接收参数的RTS传输控制)
5-1.装置的功能
5-2.处理的流程
5-3.第三实施例的结论
5-4.修改示例
6.第四实施例(使用与发送功率相关的接收参数的RTS传输控制)
6-1.装置的功能
6-2.处理的流程
6-3.第四实施例的结论
6-4.修改示例
7.应用示例
8.结论
<1.介绍>
首先,将描述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相关的技术。作为这种技术,已知用于控制接收灵敏度的技术。将参照图1和2描述用于控制接收灵敏度的技术。图1和图2是用于描述用于控制接收灵敏度的技术的示图。
假设用作无线通信装置的STA 10A和AP 20A与STA 10B和AP 20B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中所示,STA 10B和AP 20B之间的通信可能在STA 10A和AP 20A之间的通信期间开始。此时,可能发生通信冲突。例如,当在STA 10A和10B中的每个STA中设置了能够检测到由图1中在长划线和一对点之间交替的线指示的范围内的信号的接收灵敏度时,从STA 10B发送的信号可能被执行通信的STA 10A检测到。当STA 10B的信号被检测到时,STA 10A和AP20A之间的通信受到干扰。
在这个方面,已提出用于控制接收灵敏度的技术。例如,如图2中在长划线和一对点之间交替的线所示,STA 10A和10B将它们的接收灵敏度减小至低于图1中示出的接收灵敏度,也就是说,缩窄信号检测范围。作为结果,信号不太可能被STA 10A和10B检测到。因此,虽然STA 10B在STA 10A的通信期间开始通信,但STA 10A的通信不受干扰。
然而,在控制接收灵敏度的技术中,通信效率可能减小。将参照图3至6描述用于控制接收灵敏度的技术的问题。图3是用于描述当使用用于控制接收灵敏度的技术时发生通信冲突的示例的示图。图4至6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中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这里,假设两个STA 10A和10B与AP 20通信。如图3中所示,与STA 10B相比,STA10A位于与AP 20相隔更远的位置。STA 10A和10B都能够与AP 20通信。换句话说,AP 20位于如图3中在长划线和一对点之间交替的线所指示的STA 10A和10B的接收灵敏度的范围内。
控制STA 10A和STA 10B的接收灵敏度,以使得STA 10A和STA 10B与AP 20通信。例如,对于STA 10A,如图4中所示,当信号检测水平从参考水平L1增加到能够检测到从AP 20发送的信号的水平L2时,接收灵敏度降低。这里,从AP 20发送的信号的强度通常在传输路径上衰减,并且由STA 10A接收的信号的强度(也就是说,接收功率)低于发送功率。然而,接收功率足够高以使STA 10A在参考水平L1检测到信号,并且另外,即使当信号检测水平是水平L2时,STA 10A也能够检测到从AP 20发送的信号。在这个方面,STA 10A的信号检测水平增加到水平L2,并且因此,接收灵敏度降低到能够接收AP 20的发送信号的水平。
对于STA 10B,如图5中所示,当信号检测水平从参考水平L1减小到能够检测到从AP 20发送的信号的水平L3时,接收灵敏度增加。详细地讲,从AP 20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太低以至于STA10B无法在参考水平L1检测到信号,并且STA 10A不能检测到从AP 20发送的信号,除非信号检测水平处于水平L3附近。在这个方面,STA 10A的信号检测水平减小到水平L3,并且因此,接收灵敏度增加到能够接收AP 20的发送信号的水平。
同时,STA 10B位于STA 10A的接收灵敏度的范围之外。由于这个原因,STA 10A不能检测到从STA 10B发送的信号。例如,如图6中所示,与从STA 10B发送的信号相关的STA10A的接收功率高于参考水平L1。然而,由于STA 10A的信号检测水平增加到水平L2,所以从STA 10B发送的信号未被STA 10A检测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由STA 10B执行的信号的传输期间通信请求发生在STA 10A中,则STA 10A不能检测到从STA 10B发送的信号。由于这个原因,STA 10A确定传输路径是空的,并且开始信号传输。作为结果,发生通信冲突,并且STA 10B的通信受到STA 10A的通信开始的干扰。换句话说,通信效率可能减小。
以上已描述在无线通信装置中设置的接收灵敏度低于在另一无线通信装置中设置的接收灵敏度的示例,但当在无线通信装置中设置的发送功率高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送功率时,这同样适用。例如,假设AP 20和在发送功率方面低于STA 10A并且与STA 10A相比更靠近AP 20的STA 10B位于STA 10A的传输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STA 10B和AP20通信,从STA 10B发送的信号也可能不会被STA 10A检测到。在这种情况下,当信号被从STA 10A发送给AP 20时,发生通信冲突,并且STA 10B的通信受到干扰。换句话说,通信效率可能减小。
这里,上述称为虚拟载波监听的机制被称为用于防止通信冲突的技术。具体地讲,诸如RTS/CTS的机制被用在虚拟载波监听中。将参照图7描述虚拟载波监听的典型流程。图7是表示使用RTS和CTS的虚拟载波监听的示例的示图。
如图7中所示,要求数据传输的STA 10A将RTS帧发送给作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的AP 20。当可从STA 10A接收数据时,已接收到RTS帧的AP 20确定针对STA 10A允许数据传输,并且将CTS帧发送给STA 10A。在除用作RTS帧或CTS帧的目的地的AP 20和STA 10A之外的通信装置(例如,STA 10B)中,当接收到RTS帧或CTS帧时,基于存储在RTS帧或CTS帧中的传输时间段信息设置NAV,如图7中所示。STA 10B在NAV时间段中停止信号传输。
如上所述,要求数据传输的STA 10A在数据传输之前检查用作数据传输目的地的AP 20是否能够执行通信,并且因此,可防止由于通信冲突而浪费与数据传输相关的通信。
在这个方面,本公开提出一种能够根据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检查通信伙伴是否能够执行通信的机制。
<2.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将参照图8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作无线通信装置的STA 100和AP200的功能结构。由于STA 100和AP 200的功能结构基本上相同,所以将会仅描述STA 100。图8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性功能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
如图8中所示,STA 100包括数据处理单元110、无线通信单元120、控制单元130和存储单元140。
作为发送单元和获取单元的一部分,数据处理单元110执行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处理。具体地讲,数据处理单元110基于从上通信层发送的数据产生帧,并且将产生的帧提供给无线通信单元120。例如,数据处理单元110从数据产生帧(或包),并且执行例如这样的处理:执行将用于MAC控制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头添加到产生的帧并且将检错码添加到产生的帧。另外,数据处理单元110从接收的帧提取数据,并且将提取的数据提供给上通信层。例如,通过对接收的帧执行MAC头的分析、代码错误的检测和校正、重新排序处理等,数据处理单元110获取数据。
作为发送单元和获取单元的一部分,无线通信单元120对帧执行信号处理(诸如,调制和解调),并且经天线执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具体地讲,通过根据由控制单元130等设置的编码和调制方案对从数据处理单元110提供的帧执行编码、交错和调制,无线通信单元120产生码元流。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20对与获得的码元流相关的信号执行模拟信号转换、放大、滤波和频率上转换。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20经天线发送处理的信号。另外,通过对经天线获得的信号执行与在信号发送时的处理相反的处理(例如,频率下转换和数字信号转换),无线通信单元120获得码元流。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20通过对获得的码元流执行解调、解码等来获取帧,并且将获取的帧提供给数据处理单元110或控制单元130。
作为发送单元和获取单元的一部分,控制单元130通常控制STA 100的通信。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执行诸如函数之间的信息的交换、通信参数的设置和数据处理单元110中的帧(或包)的调度的处理。
存储单元140存储用于数据处理单元110或控制单元130的处理的信息。具体地讲,存储单元140存储帧中存储的信息、从帧获取的信息、通信参数的信息等。
STA 100和AP 200可执行有线通信。例如,STA 100和AP 200中的每一个可具有有线通信单元,所述有线通信单元连接到互联网并且经互联网与外部装置执行通信。
<3.第一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以下,也被称为“无线通信装置100或200”)。在第一实施例中,将描述其检测灵敏度被控制的STA 100。
<3-1.装置的功能>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STA 100的功能。
(检测灵敏度的控制)
STA 100的检测灵敏度被控制。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根据发送功率控制检测灵敏度。检测灵敏度包括接收灵敏度,并且与检测灵敏度的控制相关的参数包括信号检测水平(检测阈值)。对于信号的探测,例如,检测前导。例如,控制单元130随着发送功率的增加而减小信号检测水平(也就是说,增加检测灵敏度)。另外,控制单元130随着发送功率的减小而增加信号检测水平(也就是说,减小检测灵敏度)。与检测灵敏度的控制相关的参数可以是能量检测水平。例如,替代于信号检测水平或与信号检测水平一起,控制单元130根据发送功率控制与接收的无线电波相关的能量检测水平。另外,可基于其它信息控制检测灵敏度。例如,控制单元130可设置由从AP 200接收的设置信息指示的检测灵敏度。另外,替代于发送功率,可使用根据发送功率变化的信息。例如,控制单元130可根据STA 100装备有的电池的剩余量控制检测灵敏度。
(RTS的传输控制)
STA 100控制与是否可执行传输的确认相关的第一信号的传输。具体地讲,当产生了数据传输请求时,控制单元130基于数据长度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信号。例如,当从上通信层与数据传输请求一起提供数据时,控制单元130根据数据的长度或大小是否是预定阈值或更大值确定是否发送RTS帧。
另外,控制单元130基于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基于在STA 100中设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以下,也被称为“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控制RTS帧的传输。例如,当与数据传输请求相关的数据的长度小于预定阈值并且在STA 100中设置的信号检测水平是预定阈值或更大值时,控制单元130决定发送RTS帧。
数据长度的阈值和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阈值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可经通信从外部装置获得所述阈值。将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描述细节。
<3-2.处理的流程>
接下来,将参照图9描述STA 100的数据传输处理。图9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STA 100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STA 100确定是否产生了数据传输请求(步骤S301)。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确定是否从上通信层给出了指示数据传输请求的通知。
当数据传输请求被确定为产生(步骤S301中的“是”)时,STA 100获取数据(步骤S302)。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使数据处理单元110从发送缓冲器获取与数据传输请求一起提供的数据。
然后,STA 100确定数据长度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03)。具体地讲,数据处理单元110计算获取的数据的长度,并且控制单元130确定计算的数据长度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
当数据长度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03中的“否”)时,STA 100获取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步骤S304)。具体地讲,当数据长度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时,控制单元130获取在STA 100中设置的信号或能量的检测水平(以下,也被称为“设置检测水平”)。
然后,STA 100确定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05)。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确定设置检测水平是否是预先存储的阈值或更大值。
当数据长度被确定为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03中的“是”)时,或者当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05中的“是”)时,STA 100发送RTS帧(步骤S306)。具体地讲,当与传输相关的数据的长度是阈值或更大值时,或者当设置检测水平是预先存储的阈值或更大值时,控制单元130使数据处理单元110产生以数据传输目的地(例如,AP 200)为地址的RTS帧。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20发送产生的RTS帧。
然后,STA 100确定是否接收到CTS帧(步骤S307)。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确定是否从RTS帧的目的地接收到用作对RTS帧的响应的CTS帧。
当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05中的“否”)时,或者当确定接收到CTS帧(步骤S307中的“是”)时,STA 100发送数据帧(步骤S308)。具体地讲,当设置检测水平被确定为小于预先存储的阈值时,或者当接收到用作对发送的RTS帧的响应的CTS帧时,控制单元130使数据处理单元110产生存储与数据传输请求相关的数据的数据帧。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20发送产生的数据帧。
<3-3.示例性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10描述STA 100的示例性操作。图10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STA100的示例性操作的帧序列。这里,将利用这样的示例进行描述:在STA 100B和AP 200之间的通信期间在STA 100A中产生数据传输请求。
STA 100B开始将数据帧发送给AP 200,如图10中所示。AP 200接收从STA 100B发送的数据帧。另一方面,由于检测灵敏度减小,所以STA 100A不接收从STA 100B发送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可以是聚合MAC协议数据单元(AMPDU)。
当产生了数据传输请求时,STA 100A基于与数据长度和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例如,信号检测水平)确定是否发送RTS帧。这里,由于检测灵敏度减小,所以虽然数据长度小于阈值,但STA 100A发送RTS帧。
然而,由于AP 200正在与STA 100B通信,所以AP 200不接收从STA 100A发送的RTS帧。由于这个原因,不从AP 200发送CTS帧,并且STA 100A未接收到CTS帧。换句话说,使STA100A处于待机,直至AP 200的通信结束。
当从STA 100B发送数据帧结束时,AP 200将ACK帧发送给STA 100B。另一方面,未接收到CTS帧的STA 100A重新发送RTS帧。当接收到来自AP 200的ACK帧时,STA 100A可基于ACK帧的接收重新发送RTS帧。
由于与STA 100B的通信已结束,所以AP 200接收到从STA 100A发送的RTS帧,并且将CTS帧发送给STA 100A。当接收到CTS帧时,STA 100A开始发送数据帧。
<3-4.第一实施例的结论>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无线通信装置100获取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并且基于获取的参数发送与是否可执行传输的确认相关的第一信号。这里,当检测灵敏度减小时,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不太可能被检测到。因此,难以检测到它自己的通信伙伴和另一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作为结果,可启动针对通信伙伴的数据传输。因此,通信冲突发生,并且通信效率可减小。另一方面,根据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00,由于根据检测灵敏度确认是否可执行传输,所以当无线通信装置具有不同检测灵敏度时,可以更可靠地防止通信冲突。因此,可在具有不同检测灵敏度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混合的情况下抑制通信效率的减小。特别地,当检测灵敏度可变时,可增加防止通信冲突的确定性,同时增加无线通信资源的空间利用率。
另外,所述参数包括在无线通信装置100中设置的参数。由于这个原因,可仅通过无线通信装置100中所包括的信息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因此,可抑制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的开销的增加。
另外,当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是阈值或更大值时,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第一信号。由于这个原因,仅当检测灵敏度是预定程度或更小值时发送第一信号,并且可抑制第一信号的发送频率的过度增加。因此,第一信号的发送频率被优化,并且可减小将要使用的通信处理或通信资源上的负载。
另外,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包括信号检测阈值和能量检测阈值中的至少一个。因此,通过根据信号检测阈值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能够防止信号冲突。另外,通过根据能量检测阈值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可防止数据传输受到不与第一信号相关的无线电波的干扰。
另外,第一信号包括RTS帧。由于这个原因,可将已知RTS/CTS机制用于检查是否可执行传输。因此,可容易地实现无线通信装置100。
另外,无线通信装置100基于待发送数据的长度和上述参数发送RTS帧。因此,通过将使用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条件添加到已知RTS帧传输条件,与针对每个条件分别执行RTS帧的传输控制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简单地实现RTS帧的传输控制。
<3-5.修改示例>
以上已描述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不限于以上示例。将在以下描述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
作为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无线通信装置100可基于除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值之外的信息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基于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变化发送第一信号。例如,控制单元130基于相对于信号检测水平的参考值的变化控制RTS帧的传输。另外,将参照图11描述本修改示例的处理。图11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STA 100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基本上与上述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描述将会被省略。
当产生了数据传输请求(步骤S311中的“是”)时,STA 100获取数据(步骤S312)。然后,STA 100确定获取的数据的长度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13)。
当数据长度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13中的“否”)时,STA 100获取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步骤S314),并且确定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是否改变从而检测灵敏度减小(步骤S315)。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获取设置检测水平,并且确定获取的设置检测水平是否改变为高于参考水平。
当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改变从而检测灵敏度减小(步骤S315中的“是”)时,STA 100发送RTS帧(步骤S316)。具体地讲,当确定设置检测水平已改变为高于参考水平的值时,控制单元130使数据处理单元110产生针对数据传输目的地的RTS帧。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20发送产生的RTS帧。
另一方面,当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未改变或者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改变从而检测灵敏度增加(步骤S315中的“否”)时,STA 100发送数据帧,而不发送RTS帧(步骤S318)。具体地讲,当设置检测水平被确定为未相对于参考水平改变或者改变为低于参考水平的值时,控制单元130使数据处理单元110产生将要被发送给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数据帧。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20发送产生的数据帧。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无线通信装置100基于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变化发送第一信号。由于这个原因,可在不设置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因此,可减少与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相关的信息并且减小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的开销。
<4.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00。在第二实施例中,将描述其发送功率被控制的STA 100。
<4-1.装置的功能>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STA 100的功能。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描述将会被省略。
(发送功率的控制)
STA 100控制发送功率。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根据检测灵敏度控制发送功率。作为与发送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存在发送功率值。例如,控制单元130随着检测灵敏度的增加而增加发送功率值。另外,控制单元130随着检测灵敏度的减小而减小发送功率值。
(RTS的传输控制)
STA 100基于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基于在STA 100中设置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以下,也被称为“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控制RTS帧的传输。例如,当与数据传输请求相关的数据的长度小于预定阈值并且在STA 100中设置的发送功率值(以下,也被称为“设置发送功率值”)是预定阈值或更大值时,控制单元130决定发送RTS帧。
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阈值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可经通信从外部装置获得所述阈值。将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描述细节。
<4-2.处理的流程>
接下来,将参照图12描述STA 100的数据传输处理。图12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STA 100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基本上与上述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描述将会被省略。
当产生了数据传输请求(步骤S321中的“是”)时,STA 100获取数据(步骤S322)。然后,STA 100确定获取的数据的长度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23)。
当数据长度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23中的“否”)时,STA 100获取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步骤S324)。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从STA 100中的存储单元140获取设置发送功率值。
然后,STA 100确定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25)。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确定获取的设置发送功率值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
当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25中的“是”)时,STA 100发送RTS帧(步骤S326)。具体地讲,当设置发送功率值被确定为是阈值或更大值时,控制单元130使数据处理单元110产生RTS帧。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20发送产生的RTS帧。
另一方面,当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25中的“否”)时,STA 100发送数据帧而不发送RTS帧(步骤S328)。具体地讲,当设置发送功率值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时,控制单元130使数据处理单元110产生将要被发送给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数据帧。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20发送产生的数据帧。
<4-3.第二实施例的结论>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无线通信装置100获取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并且基于获取的参数发送与是否可执行传输的确认相关的第一信号。通常,当发送功率增加时,发送的信号到达的范围扩大。因此,发送的信号可能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中的信号冲突。作为结果,通信效率可能减小。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00,根据发送功率确认是否可执行传输,并且因此,当无线通信装置具有不同发送功率时,可以更可靠地防止通信冲突。因此,可在具有不同发送功率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混合的情况下抑制通信效率的减小。特别地,当发送功率可变时,可增加防止通信冲突的确定性,同时增加无线通信资源的空间利用率。
另外,当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是阈值或更大值时,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第一信号。因此,由于仅当发送功率是预定程度或更大值时发送第一信号,所以可抑制第一信号的发送频率的过度增加。因此,通过优化第一信号的发送频率,可减小将要使用的通信处理或通信资源上的负载。
<4-4.修改示例>
以上已描述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不限于以上示例。以下描述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
作为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无线通信装置100可在发送功率和检测灵敏度的关联控制的前提下基于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执行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关联地改变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和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并且基于针对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多个阈值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将参照图13详细地描述本修改示例的处理。图13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STA 100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基本上与上述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描述将会被省略。
在执行步骤S331至S333的处理之后,当数据长度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33中的“否”)时,STA 100获取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步骤S334),并且确定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是否是第一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35)。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获取与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发送功率值的阈值对应的阈值作为第一阈值,并且确定设置发送功率值是否是获取的第一阈值或更大值。
当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小于第一阈值(步骤S335中的“否”)时,STA 100确定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步骤S336)。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获取设置为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检测灵敏度的阈值对应的发送功率值所对应的阈值作为第二阈值,并且确定设置发送功率值是否小于获取的第二阈值。这是因为,发送功率通常被设置为随着检测灵敏度的减小而减小并且被设置为随着检测灵敏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是第一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35中的“是”)时,或者当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小于第二阈值(步骤S336中的“是”)时,STA 100发送RTS帧(步骤S337)。另一方面,当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是第二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36中的“否”)时,STA 100发送数据帧而不发送RTS帧(步骤S339)。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变化包括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和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关联变化,并且无线通信装置100基于针对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多个阈值发送第一信号。因此,仅使用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能够执行与基于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对应的控制。因此,可减少用于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的信息和控制的开销。替代于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可使用针对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多个阈值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
<5.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00和200。在第三实施例中,将描述其检测灵敏度被控制的STA 100和给出指示诸如与STA 100的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信息的通知的AP 200。
<5-1.装置的功能>
{STA的功能}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STA 100的功能。基本上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描述将会被省略。
(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阈值的设置)
STA 100设置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阈值。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将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获得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阈值设置为STA 100的阈值。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20接收从AP 200发送的阈值通知帧(将在稍后描述阈值通知帧),并且数据处理单元110从阈值通知帧获取信号检测水平的阈值。然后,控制单元130将获取的阈值设置为STA100的信号检测水平的阈值。
(邻近装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获取)
STA 100获取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获取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以下,也被称为“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接收参数”)。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20接收信号,从AP 200发送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被存储在所述信号中。然后,数据处理单元110从接收的信号获取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并且将获取的参数提供给控制单元130。
(RTS的传输控制)
STA 100基于经通信获得的另一STA 100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基于从AP 200接收的在另一STA 100中设置的信号或能量检测水平控制RTS帧的传输,例如,当接收的另一STA 100的信号检测水平小于预定阈值时,控制单元130决定发送RTS帧。
(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传输)
STA 100向其它无线通信装置通知在它里面设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控制信号的传输,所述信号具有指定在STA 100中设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信息。例如,控制单元130使数据处理单元110周期性地产生帧,所述帧存储有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并且以AP 200为地址(以下,也被称为“参数通知帧”)。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20发送产生的参数通知帧。参数通知帧可以以另一STA 100为地址。
{AP的功能}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AP 200的功能。
(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收集)
AP 200收集其它无线通信装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具体地讲,数据处理单元210使存储单元240存储从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20接收的信号获取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例如,无线通信单元220接收从STA 100接收的参数通知帧。数据处理单元210从接收的参数通知帧获取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并且将获取的参数存储在存储单元240中。
(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传输)
AP 200向STA 100通知收集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具体地讲,控制单元230控制具有存储在存储单元240中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帧(以下,也被称为“参数分发帧”)的传输。例如,控制单元230使数据处理单元210周期性地产生具有存储在存储单元240中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参数分发帧。然后,无线通信单元220发送产生的参数分发帧。
(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阈值的传输)
AP 200向STA 100通知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阈值。具体地讲,控制单元230控制帧的传输,所述帧具有指定在每个STA 100中设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每个参数的阈值的信息(以下,也被称为“阈值通知帧”)。例如,控制单元230使数据处理单元210周期性地产生阈值通知帧,所述阈值通知帧具有指定在每个STA 100中设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每条信息。然后,无线通信单元220发送产生的阈值通知帧。作为阈值通知帧,存在管理帧(诸如,信标或数据帧)。
<5-2.处理的流程>
(数据传输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14描述STA 100的数据传输处理。图14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STA 100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基本上与上述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描述将会被省略。
在执行步骤S341至S343的处理之后,当数据长度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43中的“否”)时,STA 100确定是否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步骤S344)。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确定是否从AP 200接收到参数分发帧并且获取另一邻近STA100的信号检测水平。
当确定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步骤S344中的“是”)时,STA 100确定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是否小于阈值(步骤S345)。具体地讲,当确定获取了另一STA 100的信号检测水平时,控制单元130确定获取的信号检测水平是否小于阈值。
当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45中的“是”)时,STA 100发送RTS帧(步骤S346)。另一方面,当确定未接收到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步骤S344中的“否”)时,或者当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45中的“否”)时,STA 100发送数据帧而不发送RTS帧(步骤S348)。
(STA的参数相关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15描述STA 100的参数相关处理。图15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STA 100的参数相关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当参数通知帧的传输时间被确定为已到达(步骤S401中的“是”)时,STA 100发送参数通知帧(步骤S402)。具体地讲,当已到达周期性地到达的参数通知帧的传输时间时,控制单元130使数据处理单元110产生具有在STA 100中设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参数通知帧。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20发送产生的参数通知帧。
然后,STA 100确定是否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参数分发帧(步骤S403)。更具体地讲,数据处理单元110确定是否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20从AP 200接收到参数分发帧。
当确定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参数分发帧(步骤S403中的“是”)时,STA 100存储接收的参数(步骤S404)。具体地讲,数据处理单元110从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20接收的参数分发帧获取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并且将获取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
然后,STA 100确定是否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阈值通知帧(步骤S405)。更具体地讲,数据处理单元110确定是否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20接收到从AP 200发送的阈值通知帧。
当确定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阈值通知帧(步骤S405中的“是”)时,STA 100设置阈值(步骤S406)。具体地讲,数据处理单元110从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20接收的阈值通知帧获取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阈值,并且控制单元130将获取的阈值设置为STA 100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阈值。
(AP的参数相关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16描述AP 200的参数相关处理。图16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AP 200的参数相关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AP 200确定是否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参数通知帧(步骤S501)。更具体地讲,数据处理单元210确定是否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20从STA 100接收到参数通知帧。
当确定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参数通知帧(步骤S501中的“是”)时,AP 200存储接收的参数(步骤S502)。具体地讲,数据处理单元210从接收的参数通知帧获取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并且将获取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存储在存储单元240中。
然后,AP 200确定是否已到达参数分发帧的传输时间(步骤S503)。具体地讲,控制单元230确定是否已到达周期性地到达的参数分发帧的传输时间。
当参数分发帧的传输时间被确定为已到达(步骤S503中的“是”)时,AP 200确定是否存储有至少一个接收的参数(步骤S504)。具体地讲,控制单元230确定是否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至少一个接收的参数被存储在存储单元240中。
当确定存储有至少一个接收的参数(步骤S504中的“是”)时,AP 200发送参数分发帧(步骤S505)。具体地讲,控制单元230使数据处理单元210产生具有存储的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参数分发帧。然后,无线通信单元220发送产生的参数分发帧。
然后,AP 200确定是否已到达阈值通知帧的传输时间(步骤S506)。具体地讲,控制单元230确定是否已到达周期性地到达的阈值通知帧的传输时间。
当阈值通知帧的传输时间被确定为已到达(步骤S506中的“是”)时,AP 200发送阈值通知帧(步骤S507)。具体地讲,控制单元230使数据处理单元210产生存储有在每个STA100中设置的每个阈值的阈值通知帧。然后,无线通信单元220发送产生的阈值通知帧。
在以上示例中,参数分发帧和阈值通知帧已被描述为不同帧,但它们可以是同一帧。
<5-3.第三实施例的结论>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包括从不同于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其它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参数。这里,即使当无线通信装置100的检测灵敏度未改变时,如果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检测灵敏度改变,则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检测灵敏度的相对关系也变化。在这个方面,通过根据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可使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适应检测灵敏度的相对关系的变化。因此,能够更容易地防止通信冲突。
另外,当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小于阈值时,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第一信号。因此,可使得仅当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检测灵敏度是预定程度或更大值时(也就是说,当存在无线通信装置100的检测灵敏度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检测灵敏度相比相对低出某种程度的可能性时)发送第一信号。因此,可抑制第一信号的发送频率的过度增加。
另外,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信号,所述信号具有指定在无线通信装置100中设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信息。因此,可将指示无线通信装置100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的通知给予其它邻近无线通信装置。因此,可使其它无线通信装置与无线通信装置100类似地操作,也就是说,使得基于无线通信装置100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发送第一信号。
用于第一信号的传输的参数的阈值包括从不同于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阈值。因此,可通过发送参数的阈值的装置(例如,AP 200)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因此,可根据无线通信环境优化检测灵敏度并且提高通信资源的使用效率。
<5-4.修改示例>
以上已描述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不限于以上示例。将在以下描述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
作为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无线通信装置100可基于它自己的检测灵敏度和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检测灵敏度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基于在无线通信装置100中设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和从不同于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例如,当在无线通信装置100中设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和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之差是阈值或更大值时,控制单元130发送第一信号。另外,将参照图17描述本修改示例的处理。图17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STA 100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基本上与上述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描述将会被省略。
在执行步骤S351至S353的处理之后,当数据长度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53中的“否”)时,STA 100确定是否从另一STA接收到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步骤S354)。
当确定从另一STA接收到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步骤S354中的“是”)时,STA100获取设置参数和接收的参数之差(步骤S355)。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计算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信号检测水平和在STA 100中设置的信号检测水平之差。
然后,STA 100确定获得的差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56)。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确定计算的信号检测水平的差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
当确定未从另一STA接收到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步骤S354中的“否”)时,或者当获取的差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56中的“否”)时,STA 100确定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57)。更具体地讲,当计算的信号检测水平的差小于阈值时,控制单元130进一步确定STA 100的信号检测水平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
当获取的差被确定为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56中的“是”)时,或者当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57中的“是”)时,STA 100发送RTS帧(步骤S358)。另一方面,当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57中的“否”)时,STA 100发送数据帧而不发送RTS帧(步骤S36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无线通信装置100基于在无线通信装置100中设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和从不同于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发送第一信号。因此,即使当无线通信装置100和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变化时,也可检测检测灵敏度的相对关系的变化。因此,可更准确地使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适应检测灵敏度的相对关系的变化。
当在无线通信装置100中设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和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之差是阈值或更大值时,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第一信号。因此,可使得仅当在检测灵敏度方面发生预定程度或更大程度的差时发送第一信号。因此,可优化第一信号的发送频率。
<6.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00和200。在第四实施例中,将描述其发送功率被控制的STA 100和给出指示诸如与另一STA 100的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信息的通知的AP 200。
<6-1.装置的功能>
{STA的功能}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STA 100的功能。基本上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描述将会被省略。
(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阈值的设置)
STA 100设置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阈值。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将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获得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阈值设置为STA 100的阈值。例如,数据处理单元110从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20接收的阈值通知帧获取发送功率的阈值。然后,控制单元130将获取的阈值设置为STA 100的发送功率的阈值。
(邻近装置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获取)
STA 100获取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获取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以下,也被称为“发送功率接收参数”)。例如,数据处理单元110从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20接收的参数分发帧获取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并且将获取的参数提供给控制单元130。
(RTS的传输控制)
STA 100基于经通信获得的另一STA 100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基于从AP 200接收的在另一STA 100中设置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以下,也被称为“与发送功率相关的接收参数”)控制RTS帧的传输。例如,当接收的另一STA 100的发送功率值小于预定阈值时,控制单元130决定发送RTS帧。
(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传输)
STA 100向另一无线通信装置通知在它里面设置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控制信号的传输,所述信号具有指定在STA 100中设置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信息。例如,控制单元130使数据处理单元110周期性地产生参数通知帧,所述参数通知帧存储有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并且以AP 200为地址。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20发送产生的参数通知帧。
{AP的功能}
由于当检测灵敏度被发送功率替换时根据本实施例的AP 200的功能基本上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AP 200的功能相同,所以其描述将会被省略。
<6-2.处理的流程>
接下来,将参照图18描述STA 100的数据传输处理。图18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STA 100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基本上与上述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描述将会被省略。
在执行步骤S361至S363的处理之后,当数据长度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63中的“否”)时,STA 100确定是否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步骤S364)。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确定是否从AP 200接收到参数分发帧并且获取另一邻近STA100的发送功率值。
当确定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步骤S364中的“是”)时,STA 100确定接收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是否小于阈值(步骤S365)。具体地讲,当确定获取了另一STA 100的发送功率值时,控制单元130确定获取的发送功率值是否小于阈值。
当接收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65中的“是”)时,STA100发送RTS帧(步骤S366)。另一方面,当确定未接收到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步骤S364中的“否”)时,或者当接收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被确定为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65中的“否”)时,STA 100发送数据帧而不发送RTS帧(步骤S368)。
<6-3.第四实施例的结论>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包括从不同于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参数。类似于检测灵敏度的情况,当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送功率改变时,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发送功率的相对关系可能变化。因此,通过根据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可使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适应发送功率的相对关系的变化。因此,能够更容易地防止通信冲突。
另外,当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小于阈值时,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第一信号。因此,可使得仅当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送功率小于预定程度时(也就是说,当存在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发送功率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送功率相比相对高出预定程度的可能性时)发送第一信号。因此,可抑制第一信号的发送频率的过度增加。
<6-4.修改示例>
以上已描述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不限于以上示例。将在以下描述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
作为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无线通信装置100可基于它自己的发送功率和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送功率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具体地讲,当在无线通信装置100中设置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和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之差是阈值或更大值时,控制单元130发送第一信号。另外,将参照图19描述本修改示例的处理。图19是概念性地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STA 100的数据传输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基本上与上述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描述将会被省略。
在执行步骤S371至S373的处理之后,当数据长度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73中的“否”)时,STA 100确定是否从另一STA接收到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步骤S374)。
当确定从另一STA接收到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步骤S374中的“是”)时,STA 100获取设置参数和接收的参数之差(步骤S375)。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计算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发送功率值和在STA 100中设置的发送功率值之差。
然后,STA 100确定获取的差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76)。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30确定计算的发送功率值之差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
当确定未从另一STA接收到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步骤S374中的“否”)时,或者当获取的差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76中的“否”)时,STA 100确定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77)。具体地讲,当计算的发送功率值的差小于阈值时,控制单元130进一步确定STA 100的发送功率值是否是阈值或更大值。
当获取的差被确定为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76中的“是”)时,或者当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是阈值或更大值(步骤S377中的“是”)时,STA 100发送RTS帧(步骤S378)。另一方面,当与发送功率相关的设置参数被确定为小于阈值(步骤S377中的“否”)时,STA 100发送数据帧而不发送RTS帧(步骤S38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示例,无线通信装置100基于在无线通信装置100中设置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和从不同于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发送第一信号。因此,即使当无线通信装置100和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变化时,也可检测发送功率的相对关系的变化。因此,可更准确地使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适应发送功率的相对关系的变化。
另外,当在无线通信装置100中设置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和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之差是阈值或更大值时,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第一信号。因此,可使得仅当在发送功率方面发生预定程度或更大程度的差时发送第一信号。因此,可优化第一信号的发送频率。
<7.应用示例>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能够被应用于各种产品。例如,无线通信装置100可被实现为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PC、便携式游戏终端或数字照相机)、固定类型终端(诸如,电视接收器、打印机、数字扫描器或网络存储器)或汽车安装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装置)。另外,无线通信装置100可被实现为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被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诸如智能表、自动售货机、远程监测装置和销售点(POS)终端。另外,无线通信装置100可以是安装在这种终端中的无线通信模块(例如,一个管芯中构造的集成电路模块)。
例如,无线通信装置200可被实现为没有路由器功能或具有路由器功能的无线LAN接入点(也被称为无线基站)。无线通信装置200可被实现为移动无线LAN路由器。另外,无线通信装置200可以是安装在这种装置中的无线通信模块(例如,一个管芯中构造的集成电路模块)。
<7-1.第一应用示例>
图20是显示能够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智能电话900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智能电话900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3、外部连接接口904、照相机906、传感器907、麦克风908、输入装置909、显示装置910、扬声器911、无线通信接口913、天线开关914、天线915、总线917、电池918和辅助控制器919。
处理器901可以是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900的应用层和其它层的功能。存储器902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并且存储由处理器901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存储装置903能够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或硬盘。外部连接接口904是用于将外部连接装置(诸如,存储卡或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连接到智能电话900的接口。
照相机906具有图像传感器(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以产生捕获图像。传感器907能够包括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例如定位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麦克风9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900的声音转换成音频信号。输入装置909包括例如检测显示装置9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开关等以从用户接收操纵或信息输入。显示装置910具有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以显示智能电话9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911将从智能电话9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913支持IEEE 802.11a、11b、11g、11n、11ac和11ad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LAN标准以执行无线LAN通信。无线通信接口913能够在基础设施模式下经无线LAN接入点与另一设备通信。另外,无线通信接口913能够在直接通信模式(诸如,ad hoc模式、Wi-FiDirect(注册商标)等)下直接与另一设备通信。Wi-Fi Direct不同于ad hoc模式,并且因此,两个终端之一用作接入点。然而,直接在终端之间执行通信。无线通信接口913能够通常包括基带处理器、射频(RF)电路、功率放大器等。无线通信接口913可以是单片模块,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被集成在所述单片模块上。除了无线LAN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913还可支持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案,诸如蜂窝通信方案、近距离无线通信方案或接近无线通信方案。天线开关914针对无线通信接口913中所包括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切换天线915的连接目的地。天线915具有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例如,构成MIMO天线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被用于无线通信接口913的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需要注意的是,智能电话900可包括多个天线(例如,用于无线LAN的天线或用于接近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等),而不限于图20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可从智能电话900的结构省略天线开关914。
总线917将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3、外部连接接口904、照相机906、传感器907、麦克风908、输入装置909、显示装置910、扬声器911、无线通信接口913和辅助控制器919彼此连接。电池918经在附图中通过虚线部分地示出的电源线将电力提供给图20中示出的智能电话900的每个块。辅助控制器919使例如智能电话900的最少的功能在休眠模式下操作。
在图20中示出的智能电话900中,参照图8描述的数据处理单元110、无线通信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30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913中。另外,可在处理器901或辅助控制器919中实现所述功能中的至少一些功能。例如,控制单元130基于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将第一信号发送给数据处理单元110和无线通信单元120。作为结果,由于根据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确认是否可执行传输,所以可在智能电话900和另一无线通信装置在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方面不同时更可靠地防止通信冲突。因此,可在具有不同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混合的情况下抑制通信效率的减小。
当处理器901在应用级执行接入点功能时,智能电话900可用作无线接入点(软件AP)。无线通信接口913可具有无线接入点功能。
<7-2.第二应用示例”>
图21是显示能够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920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汽车导航设备920包括处理器921、存储器9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924、传感器925、数据接口926、内容播放器927、存储介质接口928、输入装置929、显示装置930、扬声器931、无线通信接口933、天线开关934、天线935和电池938。
处理器921可以是例如控制汽车导航设备920的导航功能和其它功能的CPU或SoC。存储器922包括存储由处理器921执行的程序和数据的RAM和ROM。
GPS模块9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测量汽车导航设备920的位置(例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925能够包括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例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数据接口926经例如未示出的端子连接到车载网络941以获取在车辆侧产生的数据(诸如,汽车速度数据)。
内容播放器927再现存储在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928中的存储介质(例如,CD或DVD)中的内容。输入装置929包括例如检测显示装置9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开关等以从用户接收操纵或信息输入。显示装置930具有屏幕(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以显示导航功能或再现的内容的图像。扬声器931输出导航功能或再现的内容的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933支持IEEE 802.11a、11b、11g、11n、11ac和11ad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LAN标准以执行无线LAN通信。无线通信接口933能够在基础设施模式下经无线LAN接入点与另一设备通信。另外,无线通信接口933能够在直接通信模式(诸如,ad hoc模式、Wi-FiDirect等)下直接与另一设备通信。无线通信接口933能够通常具有基带处理器、RF电路、功率放大器等。无线通信接口933可以是单片模块,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被集成在所述单片模块上。除了无线LAN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933还可支持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案,诸如近距离无线通信方案、接近无线通信方案或蜂窝通信方案。天线开关934针对无线通信接口933中所包括的多个电路切换天线935的连接目的地。天线935具有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并且被用于无线通信接口933的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导航设备920可包括多个天线,而不限于图21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可从汽车导航设备920的结构省略天线开关934。
电池938经在附图中通过虚线部分地示出的电源线将电力提供给图21中示出的汽车导航设备920的每个块。另外,电池938积累从车辆提供的电力。
在图21中示出的汽车导航设备920中,以上参照图8描述的数据处理单元110、无线通信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30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933中。另外,可在处理器921中实现所述功能中的至少一些功能。例如,控制单元130基于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将第一信号发送给数据处理单元110和无线通信单元120。作为结果,由于根据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确认是否可执行传输,所以可在汽车导航设备920和另一无线通信装置在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方面不同时更可靠地防止通信冲突。因此,可在具有不同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混合的情况下抑制通信效率的减小。
另外,无线通信接口933可用作无线通信装置200,并且将无线连接提供给由乘坐车辆的用户拥有的终端。此时,例如,无线通信装置200为由用户拥有的终端设置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并且基于设置的参数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作为结果,当由用户拥有的多个终端混合时,即使当终端在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方面不同时,也可更可靠地防止通信冲突。因此,可在具有不同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混合的情况下抑制通信效率的减小。
本公开的技术可被实现为包括上述汽车导航设备920的一个或多个块、车载网络941和车辆侧模块942的车载系统(或车辆)940。车辆侧模块942产生车辆侧数据(诸如,车辆速度、引擎转数或故障信息),并且将产生的数据输出给车载网络941。
<7-3.第三应用示例>
图22是显示能够应用与本公开相关的技术的无线接入点950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无线接入点950包括控制器951、存储器952、输入装置954、显示装置955、网络接口957、无线通信接口963、天线开关964和天线965。
控制器951可以是例如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并且操作无线接入点950的互联网协议(IP)层和更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接入限制、路由、加密、防火墙和日志管理)。存储器95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将要由控制器95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控制数据(例如,终端列表、路由表、加密密钥、安全设置和日志)。
输入装置954包括例如按钮或开关,并且从用户接收操纵。显示装置955包括LED灯等,并且显示无线接入点950的工作状态。
网络接口957是将无线接入点950连接到有线通信网络958的有线通信接口。网络接口957可包括多个连接端子。有线通信网络958可以是LAN,诸如Ethernet(注册商标)或广域网(WAN)。
无线通信接口963支持IEEE 802.11a、11b、11g、11n、11ac和11ad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LAN标准以将无线连接提供给位于附近的终端作为接入点。无线通信接口963能够通常具有基带处理器、RF电路、功率放大器等。无线通信接口963可以是单片模块,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被集成在所述单片模块上。天线开关964针对无线通信接口963中所包括的多个电路切换天线965的连接目的地。天线965具有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并且被用于无线通信接口963的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在图22中示出的无线接入点950中,以上参照图8描述的数据处理单元210、无线通信单元220和控制单元230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963中。可在控制器951中实现所述功能中的至少一些功能。例如,控制单元230为由用户拥有的终端设置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并且基于设置的参数使用数据处理单元210和无线通信单元220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作为结果,当连接到无线接入点950的多个终端混合时,即使当终端在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方面不同时,也可更可靠地防止通信冲突。因此,可在具有不同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混合的情况下抑制通信效率的减小。
<8.结论>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由于根据检测灵敏度确认是否可执行传输,所以当无线通信装置在检测灵敏度方面不同时,可以更可靠地防止通信冲突。因此,可在具有不同检测灵敏度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混合的情况下抑制通信效率的减小。特别地,当检测灵敏度可变时,可增加防止通信冲突的确定性,同时增加无线通信资源的空间利用率。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由于根据发送功率确认是否可执行传输,所以当无线通信装置在发送功率方面不同时,可以更可靠地防止通信冲突。因此,可在具有不同发送功率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混合的情况下抑制通信效率的减小。特别地,当发送功率可变时,可增加防止通信冲突的确定性,同时增加无线通信资源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根据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并且因此,可使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适应检测灵敏度的相对关系的变化。因此,能够更容易地防止通信冲突。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根据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控制第一信号的传输,并且因此,可使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适应发送功率的相对关系的变化。因此,能够更容易地防止通信冲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和其它因素做出各种变型、组合、子组合和替换。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从AP 200给出指示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通知,但本技术不限于这个示例。例如,可从由另一STA 100发送的信号检测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例如,STA 100接收包括存储有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头(例如,物理层(PHY)头)的帧,并且从接收的帧获取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
另外,无线通信装置100可根据周围装置的密度基于以上参数执行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例如,当在无线通信装置100周围存在预定数量的其它无线通信装置时,无线通信装置100基于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启动RTS帧的传输控制。这是因为,基于所述参数的第一信号的传输控制的效果随着周围装置的数量增加而增加。例如,在存在具有无线通信装置100的许多人的体育场等,效果提升。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是说明性的或例示的效果,而非限制性的。也就是说,除了以上效果之外或替代于以上效果,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实现基于本说明书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清楚的其它效果。
另外,在以上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不仅包括按照描述的次序以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还包括未必按照时间顺序而是并行地或分别地执行的处理。另外,将会理解,即使当按照时间顺序处理步骤时,也可根据情况合适地改变次序。
另外,也可创建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安装在无线通信装置100和200中的硬件执行与无线通信装置100和200的功能结构的那些功能等同的功能。另外,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在它里面的计算机程序。
另外,本技术也可被如下构造。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和
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基于获取的参数发送与是否可执行传输的确认相关的第一信号。
(2)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参数包括在无线通信装置中设置的参数。
(3)如(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在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是阈值或更大值时发送第一信号。
(4)如(2)或(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在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是阈值或更大值时发送第一信号。
(5)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参数包括从不同于无线通信装置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参数。
(6)如(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在从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小于阈值时发送第一信号。
(7)如(5)或(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在从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小于阈值时发送第一信号。
(8)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基于在无线通信装置中设置的参数和从不同于无线通信装置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参数发送第一信号。
(9)如(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当在无线通信装置中设置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和从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之差是阈值或更大值时,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第一信号。
(10)如(8)或(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当在无线通信装置中设置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和从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之差是阈值或更大值时,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第一信号。
(11)如(5)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发送信号,所述信号包括指定在无线通信装置中设置的参数的信息。
(12)如(2)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用于第一信号的传输的参数的阈值包括从不同于无线通信装置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阈值。
(13)如(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基于参数的变化发送第一信号。
(14)如(1)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参数的变化包括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和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关联变化,并且
发送单元基于针对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或与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的多个阈值发送第一信号。
(15)如(1)至(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与检测灵敏度相关的参数包括信号检测阈值和能量检测阈值中的至少一个。
(16)如(1)至(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请求发送(RTS)帧。
(17)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基于待发送数据的长度和所述参数发送RTS帧。
(18)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由处理器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以及
由处理器基于获取的参数发送与是否可执行传输的确认相关的第一信号。
(1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与将要由电子装置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或持续时间对应的第一参数;
确定第一参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当第一参数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电子装置的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第二参数;以及
当第一参数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基于第二参数确定是否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20)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一参数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获取第二参数。
(21)如(19)至(2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参数对应于将要由电子装置发送的数据的长度。
(22)如(19)至(2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参数与电子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相关。
(23)如(2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超过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24)如(21)至(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25)如(19)至(2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确定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请求发送时,在接收到允许发送(CTS)之后发送数据。
(26)如(19)至(2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参数与电子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的变化相关。
(27)如(2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指示电子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已减小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28)如(26)至(2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指示电子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已减小至低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29)如(2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指示电子装置的检测灵敏度已增加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30)如(2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指示电子装置的检测灵敏度已增加至高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31)如(19)至(2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参数与电子装置的信号发送功率相关。
(32)如(3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超过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33)如(3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34)如(3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超过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35)如(3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确定第二参数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时,将第二参数与第三预定阈值进行比较。
(36)如(3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小于第三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37)如(3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大于第三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38)如(2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以及
当确定未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39)如(2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
当确定已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接收到第二参数时,当第二参数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以及
当确定已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接收到第二参数时,当第二参数大于第二预定阈值时,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40)如(3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以及
当确定未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41)如(3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
当确定已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接收到第二参数时,当第二参数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以及
当确定已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接收到第二参数时,当第二参数大于第二预定阈值时,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42)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经无线接口从另一电子装置接收指示信号检测灵敏度阈值的信号;以及
基于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接收的指示信号检测灵敏度阈值的信号设置信号检测灵敏度阈值。
(43)如(2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以及
当确定未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并且第二参数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44)如(2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以及
当确定未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并且第二参数大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45)如(2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
计算电子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和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的第二参数之差;
当所述差大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46)如(2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
计算电子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和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的第二参数之差;
当确定所述差小于第二预定阈值并且电子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大于第三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以及
当确定所述差小于第二预定阈值并且电子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小于第三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47)一种由电子装置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数据正在电子装置等待发送;
确定与将要由电子装置发送的数据的长度对应的第一参数;
确定第一参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当第一参数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以无线方式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第二参数;
在第一参数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二参数确定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48)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与将要由电子装置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或持续时间对应的第一参数;
确定第一参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当第一参数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电子装置的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第二参数;
当第一参数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基于第二参数确定是否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经无线接口从另一电子装置接收请求发送;
响应于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接收到请求发送,将允许发送发送给所述另一电子装置;以及
在将允许发送发送给所述另一电子装置之后,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接收数据。
(49)一种设备,包括:
缓冲器,被配置为存储将要由电子装置发送的数据;
电路,被配置为确定与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的长度或持续时间对应的第一参数;和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与第一参数对应的预定阈值,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从电子装置的存储器获取与第一参数对应的所述预定阈值;
确定第一参数是否超过所述预定阈值;
当第一参数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电子装置的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第二参数;以及
当第一参数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基于第二参数确定是否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标号列表
100、200 无线通信装置、STA
110、210 数据处理单元
120、220 无线通信单元
130、230 控制单元
140、240 存储单元

Claims (19)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与将要由所述电子装置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或持续时间对应的第一参数;
确定第一参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当第一参数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装置的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以及
当第一参数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第二参数,并基于第二参数确定是否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超过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确定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时,在接收到允许发送(CTS)之后发送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参数与检测灵敏度相关,并且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指示所述电子装置的检测灵敏度已减小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参数与检测灵敏度相关,并且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指示所述电子装置的检测灵敏度已增加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参数与发送功率相关,并且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确定所述第二参数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时,将所述第二参数与第三预定阈值进行比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小于第三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二参数大于第三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以及
当确定未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
当确定已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接收到第二参数时,当第二参数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以及
当确定已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接收到第二参数时,当第二参数大于第二预定阈值时,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经无线接口从另一电子装置接收指示信号检测灵敏度阈值的信号;以及
基于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接收的指示信号检测灵敏度阈值的信号设置信号检测灵敏度阈值。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以及
当确定未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并且第二参数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以及
当确定未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并且第二参数大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
计算所述电子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和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的第二参数之差;
当所述差大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从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第二参数;
计算所述电子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和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获取的第二参数之差;
当确定所述差小于第二预定阈值并且所述电子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大于第三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以及
当确定所述差小于第二预定阈值并且所述电子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小于第三预定阈值时,控制无线接口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17.一种由电子装置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数据正在所述电子装置处等待发送;
确定与将要由所述电子装置发送的数据的长度对应的第一参数;
确定第一参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当第一参数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以无线方式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以及
在第一参数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第二参数,并基于第二参数确定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18.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与将要由所述电子装置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或持续时间对应的第一参数;
确定第一参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当第一参数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装置的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当第一参数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第二参数,并基于第二参数确定是否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经无线接口从另一电子装置接收请求发送;
响应于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接收到请求发送,将允许发送发送给所述另一电子装置;以及
在将允许发送发送给所述另一电子装置之后,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接收数据。
1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缓冲器,被配置为存储将要由所述电子装置发送的数据;
电路,被配置为确定与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的长度或持续时间对应的第一参数;和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与第一参数对应的预定阈值,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从所述电子装置的存储器获取与第一参数对应的所述预定阈值;
确定第一参数是否超过所述预定阈值;
当第一参数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装置的无线接口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以及
当第一参数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获取与检测灵敏度或发送功率相关的第二参数,并基于第二参数确定是否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用于发送数据的请求。
CN201780002558.5A 2016-06-03 2017-03-22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078527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2042 2016-06-03
JP2016112042A JP6699369B2 (ja) 2016-06-03 2016-06-03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PCT/JP2017/011446 WO2017208578A1 (en) 2016-06-03 2017-03-22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756A CN107852756A (zh) 2018-03-27
CN107852756B true CN107852756B (zh) 2023-03-10

Family

ID=58547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2558.5A Active CN107852756B (zh) 2016-06-03 2017-03-22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2) US10292183B2 (zh)
EP (2) EP3286980B1 (zh)
JP (1) JP6699369B2 (zh)
KR (1) KR102314528B1 (zh)
CN (1) CN107852756B (zh)
BR (1) BR112018001889A2 (zh)
CA (1) CA2993915A1 (zh)
ES (1) ES2702073T3 (zh)
RU (1) RU2733801C1 (zh)
TR (1) TR201819303T4 (zh)
TW (1) TWI750177B (zh)
WO (1) WO2017208578A1 (zh)
ZA (1) ZA2017069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9426286B2 (en) * 2019-01-31 2023-06-01 Ne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083A (zh) * 2003-03-26 2006-04-26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记录媒体与程序
CN101674166A (zh) * 2003-10-24 2010-03-17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148743A (zh) * 2010-02-05 2011-08-10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00229B1 (en) * 1994-08-22 2006-06-28 Fujitsu Limited Connection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est method, and intra-station control system
US7876729B1 (en) * 1998-07-20 2011-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system base station handover
US7272361B2 (en) 1999-12-24 2007-09-18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burst sig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controller
US20050041616A1 (en) * 2003-08-21 2005-02-24 Boris Ginzburg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dapt threshold of data frame protect mechanism
GB2414637B (en) * 2004-05-24 2006-08-23 Toshiba Res Euro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KR100750175B1 (ko) * 2006-02-23 2007-08-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Plc 네트워크상에서 히든-노드 문제를 방지하고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DE102006014308A1 (de) * 2006-03-10 2007-09-13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Multi-Hop-Datenübertragung in einem ad-hoc-Netz mit versteckten Knoten
US8681810B2 (en) 2006-04-13 2014-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carrier sensing thresholds
US20080144500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Motorola, Inc. Control frame feature on deman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19752B2 (en) * 2007-03-16 2013-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9278507A (ja) * 2008-05-16 2009-11-26 Nec Electronics Corp ホスト装置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RU2474062C2 (ru) * 2008-06-05 2013-01-27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внутриполосного модема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в цифровых сетях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WO2012005697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nding a message
JP5703906B2 (ja) * 2011-03-31 2015-04-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20140064169A1 (en) * 2012-09-05 2014-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ty cycled transmissions
KR20140062980A (ko) * 2012-11-15 2014-05-27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경쟁 기반의 데이터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이동 노드 및 이의 데이터 전송 제어 방법
WO2014148970A1 (en) * 2013-03-20 2014-09-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rocedures for controlling alternative radio-access technology (rat) in multi-rat capable terminals
CN104378828B (zh) * 2013-08-15 2018-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736850B2 (en) * 2013-08-28 2017-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RTS/CTS in high-effici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6398728B2 (ja) * 2014-07-11 2018-10-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9473284B2 (en) * 2014-07-14 2016-10-18 Nokia Corporation Contention for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network
US10362603B2 (en) * 2014-09-18 2019-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RTS/CTS to enhance network performance
US10362434B2 (en) * 2014-10-31 2019-07-2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083A (zh) * 2003-03-26 2006-04-26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记录媒体与程序
CN101674166A (zh) * 2003-10-24 2010-03-17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148743A (zh) * 2010-02-05 2011-08-10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43349B2 (en) 2020-08-11
EP3286980B1 (en) 2018-11-28
TWI750177B (zh) 2021-12-21
US20180235009A1 (en) 2018-08-16
JP6699369B2 (ja) 2020-05-27
BR112018001889A2 (pt) 2018-09-18
CN107852756A (zh) 2018-03-27
WO2017208578A1 (en) 2017-12-07
JP2017220722A (ja) 2017-12-14
ZA201706959B (en) 2022-05-25
US20190223218A1 (en) 2019-07-18
US10292183B2 (en) 2019-05-14
CA2993915A1 (en) 2017-12-07
EP3451783B1 (en) 2020-10-28
EP3286980A1 (en) 2018-02-28
TW201811082A (zh) 2018-03-16
EP3451783A1 (en) 2019-03-06
RU2733801C1 (ru) 2020-10-07
KR20190015166A (ko) 2019-02-13
TR201819303T4 (tr) 2019-01-21
KR102314528B1 (ko) 2021-10-20
ES2702073T3 (es) 2019-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5397B (zh) 终端设备、基站和程序
JP6690641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210227584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7200934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22000985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36688B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程序
US1105784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852756B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JP2019220979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