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448A - 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448A
CN107852448A CN201680036280.9A CN201680036280A CN107852448A CN 107852448 A CN107852448 A CN 107852448A CN 201680036280 A CN201680036280 A CN 201680036280A CN 107852448 A CN107852448 A CN 107852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astic portion
elastic
portable terminal
m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62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德烈
柳在昱
全注炫
赵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Pacific Electronic Machinery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Hys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Pacific Electronic Machinery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Pacific Electronic Machinery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Pacific Electronic Machinery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52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4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镜头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尤其支撑弹簧和产生驱动力的驱动源即使位于镜头的一侧,也当镜头沿着光轴方向向上下方向移动时,镜头中心对从初始位置向水平方向移动的位移进行最小化,使得镜头中心能够保持在初始光轴的线上,并包括弹性部,上述弹性部分为:第一弹性部,与固定部相连接,来向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弹性部,从上述第一弹性部的被延伸的端部开始弯曲并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延伸的端部与移动部相连接。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镜头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尤其涉及支撑弹簧和产生驱动力的驱动源即使位于镜头的一侧,也当镜头沿着光轴方向向上下方向移动时,镜头中心最小化从初始位置向水平方向移动的位移,使得镜头中心能够保持在初始光轴的线上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最近发布的如智能手机等的手持设备中大多数都包括相机功能。为了获得最佳的分辨能力,镜头和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必须根据与被成像对象的距离而改变。尤其,在需要获得具有高分辨率的高质量图像的情况下,必须安装用于校正镜头焦距的装置。这种焦点距离的矫正可分为:手动矫正,被摄影图片的人进行手动矫正;自动焦点矫正装置,通过具备在相机镜头模块内的装置进行自动矫正。
像这样,在用于自动校正焦点的以往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的情况下,形成上、下板弹簧固定在壳体的结构而变得复杂,由此在底面及侧面需要提供用于驱动镜头的电路,从而存在组装复杂的缺点。
另一方面,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4-0008169号中公开了用于在保持高质量的成像质量的同时实现照相机镜头组装体的小型化和低成本的照相机镜头组装体。
以往的照相机镜头组装体包括:镜头保持部120,安装有镜头模块110;线部件130,固定在上述镜头保持部及上述镜头模块,将上述镜头模块以能够驱动的方式向光轴方向弹性支撑;以及固定部件140,安装于上述镜头保持部来固定上述线部件,并通过在光轴方向的垂直方向产生的冲击来减少在上述线部件中产生的冲击。
但是,在以往的照相机镜头组装体中,当线部件开始弹性变形并镜头模块沿光轴方向向上下方向移动时,线部件开始弹性变形并镜头的中心从初始光轴的线上脱离。即,随着镜头模块向上下方向移动,而镜头相对于光轴向水平方向移动,从而镜头的中心与图像传感器的中心一致,进而存在成像质量恶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具体地,提供支撑弹簧和产生驱动力的驱动源即使位于镜头的一侧,也当镜头沿着光轴方向向上下方向移动时,镜头中心对从初始位置向水平方向移动的位移进行最小化,使得镜头中心能够保持在初始光轴的线上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包括弹性部,上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部,与固定部相连接来向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弹性部,从上述第一弹性部的延伸的端部弯曲来向作为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延伸的端部与移动部相连接。
而且,当上述移动部上升时,上述第一弹性部以固定在上述固定部的一端作为支撑点经过弹性变形来使另一端上升,上述第二弹性部以与上述第一弹性部相连接的弯曲点作为支撑点经过弹性变形来使端部上升,从而使上述镜头组装体的镜头中心始终接近初始光轴。
而且,上述弹性部分为左侧弹性部和右侧弹性部来以上述移动部为中心位于两侧,上述左侧弹性部的第二弹性部的端部与上述右侧弹性部的第二弹性部的端部借助第一连接梁来相连接。
而且,固定安装有上述第二弹性部的上部安装部在上述移动部的上部突出而成,并与上述移动部的上部面形成高度差,上述第二弹性部位于上述移动部的上部,除了固定在上述上部安装部的上述第二弹性部的一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从上述移动部隔开。
而且,在上述上部安装部形成有上部组装突起和填充槽,在上述第二弹性部形成有用于插入上述上部组装突起的组装孔及与上述填充槽相对应的粘结孔,在上述填充槽及粘结孔填充有粘结剂,从而使上述第二弹性部固定在上述上部安装部。
而且,上述第一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变形部,一端安装于上述固定部来向上述第一方向突出;以及第二弹性变形部,一端从上述第一弹性变形部的另一端延伸而成,并向上述第一方向突出,上述第二弹性部从上述第二弹性变形部弯曲来向上述第二方向突出,上述第一弹性变形部和第二弹性变形部的宽度互不相同。
并且,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还包括位于上述移动部的下部的下部弹性部,上述下部弹性部包括:下部第一弹性部,与上述固定部相连接来向上述第一方向延伸,下部第二弹性部,从上述下部第一弹性部的延伸的端部弯曲来向上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与上述移动部相连接;以及引导部,从上述下部第二弹性部延伸而成,与线圈部电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相机致动器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模块包括弹性部,上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部,与固定部相连接来向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弹性部,从上述第一弹性部的延伸的端部弯曲来向作为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延伸的端部与移动部相连接。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中,当镜头组装体与移动部一同沿光轴方向向上下方向移动时,镜头中心最小化对于从初始位置向水平方向移动的位移,使得镜头中心保持在初始光轴的线上,并且最小化光轴的变形,从而可提高成像质量。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结构:将结合有镜头组装体的移动部用从镜头偏置的弹性部来支撑的结构,因此在利用较弱的电磁力的情况下,也使移动部容易地得到驱动,因此有利于简化或小型化致动器及模块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的照相机镜头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在图2中去除保持器及盖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5为去除保持器、盖及弹性部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的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6为额外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部弹性部的图。
图7为额外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部弹性部的图。
图8及图9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部及弹性部的工作形态与以往的技术相比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支撑镜头的支撑弹簧和产生驱动力的驱动源即使位于镜头的一侧,也当镜头沿着光轴方向向上下方向移动时,镜头中心最小化从初始位置向水平方向移动的位移,使得镜头中心能够保持在初始光轴的线上,从而能够提高成像质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的上下方向可根据以附图为基准观看对象的位置而变化。而且水平方向指与光轴垂直的方向,初始光轴,指在移动部移动之前的停止状态的初始位置的镜头光轴。而且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模块包括具有如下说明的结构及特征的致动器,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2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或包括这种相机致动器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模块,包括保持器10、盖20、固定部30、移动部40、弹性部50及下部弹性部60。以下,弹性部50用上部弹性部50来表示,以便与下部弹性部60区分。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为均包括上部弹性部50和下部弹性部60的结构,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仅包括没有区分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的一个弹性部50。
如图2及图3所示,保持器10通过包括图像传感器的电路基板安装于便携式终端,并在上部安装有固定部30。而且,盖20与上述保持器10相结合,并覆盖固定部30、移动部40、弹性部50及下部弹性部60,并形成有贯通口21,使得光能透过镜头。
如图3所示,固定部30大致呈上部及下部开口的六面体形状。而且,如图4所示,各个上部固定突起31和下部固定突起32从固定部30的一侧上部及下部突出,并与弹性部50、60相结合。并且,在位于一侧的反方向的固定部30的另一侧面安装有磁体33。磁体33在线圈部42周围形成磁场。
如图3所示,移动部40位于固定部30的内部,并与包括多个镜头的镜头组装体41相结合,并且与镜头组装体41一同沿光轴O方向向上下方向移动。在这种移动部40安装有与磁体33相向的线圈部42,当在线圈部42中产生电流时产生电磁力。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固定部30安装有磁体33,在移动部40安装有线圈部42,但没必要限定磁体33和线圈部42的安装位置,并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以磁体33与线圈部42相向的方式在固定部30安装线圈部42,而且在移动部40安装磁体33,来可产生电磁力。
而且,上部安装部43从移动部40的上部突出。如图5a所示,上部安装部43形成在以在平面上透过镜头中心的镜头组装体41的1/2位置为基准来位于固定部30的一侧方向的移动部40的上部。在附图中,在1/2位置的左侧形成有上部安装部43。这种上部安装部43与移动部40的上部面形成高度差,来形成能够弹性变形上部弹性部50的空间。而且,在上部安装部43形成有上部组装突起432和填充槽433。
并且,下部安装部44从移动部40的下部突出,下部组装突起441从下部安装部44突出。如图5b所示,下部组装突起441形成在平面上透过镜头中心的镜头组装体41的1/2位置。
上部弹性部50和下部弹性部60是通过与各个固定部30和移动部40相连接,来弹性支撑移动部40的板簧。
上部弹性部50位于移动部40的上部,由上部第一弹性部51和上部第二弹性部52构成。
第一弹性部51的一端以偏于镜头的方式安装于固定部30,并向第一方向突出。而且,第二弹性部52从第一弹性部51的另一端开始弯曲,并向与第一方向的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突出。即,第一弹性部51的一端安装于固定部30的一侧上端,向安装有磁体33的固定部30的另一个方向突出,第二弹性部52从第一弹性部51的另一端开始弯曲,并向固定部30的一侧方向突出并安装在移动部40。
具体地,如图6a所示,在第一弹性部51的一端(附图中的左侧端部)形成有插入有上部固定突起31的固定孔511,第一弹性部51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30的一侧上端。而且,在第二弹性部52中形成有插入有上部组装突起432的组装孔521和与填充槽433相对应的粘结孔522。在填充槽433及粘结孔522中填充有粘结剂,来使第二弹性部52固定于上部安装部43。由此,第二弹性部52在除了固定到上述安装部43的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与可动部40隔开。
这种第二弹性部52在没有电磁力的作用的初始状态下,保持水平状态。此后,当通过产生电磁力来上升移动部40时,第二弹性部52的除固定在上部安装部43的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也弹性变形。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满足如下条件:以镜头组装体41的1/2位置基准,第二弹性部52的某一侧部分固定于上部安装部43,另一侧部分被弹性变形。然而,可按照致动器的内部结构及各结构的结合结构分为第二弹性部52的固定部分和被弹性变形的部分的基准点,与镜头组装体41的1/2位置不一致,并以规定间隔的方式与镜头组装体41的1/2位置相隔开。
如上所述的上部弹性部50以移动部40为中心可分为位于移动部40的两侧的左侧弹性部50a和右侧弹性部50b。而且,左侧弹性部50a的第二弹性部和右侧弹性部50b的第二弹性部被第一连接梁53与各个端部相连接。并且,左侧弹性部50a的第一弹性部和右侧弹性部50b的第一弹性部被第二连接梁54与各个端部相连接。左侧弹性部50a和右侧弹性部50b用于区分位于移动部40的两侧的弹性部,并不一定限定于左侧和右侧来进行区分。
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第一弹性部51可分为第一弹性变形部51a和第二弹性变形部51b。第一弹性变形部51a的一端安装于固定部30的一侧的上端并向第一方向突出,第二弹性变形部51b的一端向第一弹性变形部51a的另一端延伸,并向第一方向突出。而且第二弹性部52从第二弹性变形部51b开始弯曲。此时,二弹性变形部51b的宽度小于第一弹性变形部51a的宽度。这种第一弹性变形部51a和第二弹性变形部51b的宽度之差,产生由电磁力引起的第一弹性变形部51a和第二弹性变形部51b的变形量差异,进而可通过部分优化第一弹性部51的变形量来实现移动部40的最佳移动形态。移动部40的最佳移动形态,指保持如下状态,即,移动部40在不倾斜的水平状态下向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在没有根据移动部40的上下方向移动的镜头中心的水平位置的变化的情况下,使镜头中心位于初始光轴的线上。根据情况,第二弹性变形部51b的宽度大于第一弹性变形部51a的宽度。
下部弹性部60位于移动部40的下部,分为下部第一弹性部61、下部第二弹性部62及引导部63。
下部第一弹性部61的一端以偏于镜头的方式安装于固定部30,并向第一方向突出。而且,下部第二弹性部62从第一弹性部61的另一端开始弯曲,并向第二方向突出,安装于移动部40。即,下部第一弹性部61的一端安装于固定部30的一侧的下端,并向安装有磁体33的固定部30的另一个方向突出,下部第二弹性部62从下部第一弹性部61的另一端开始弯曲,并向固定部30的一侧突出,并安装于移动部40。而且,导部63向下部第二弹性部62延伸,与线圈部42进行电连接。并且,在下部第一弹性部61的一端形成有端子部623,并通过下部弹性部60来与线圈部42进行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7所示,在下部第一弹性部61的一端形成有插入有下部固定突起32的固定孔611,下部第一弹性部61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30的一侧的下端。而且,在下部第二弹性部62形成有插入有下部组装突起441的组装孔621。并且,可在下部第二弹性部62形成有粘结槽622。
像上部弹性部50一样,下部弹性部60能够以移动部40为中心分为位于两侧的2个下部弹性部60。但是,2个下部弹性部60不被连接梁相互连接。
如上所述的上部弹性部50和下部弹性部60的工作形态如下,参照图8a及图9a。下部弹性部60的工作形态类似于上部弹性部50的工作形态,因此以上部弹性部50为中心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一弹性部51中,当产生电磁力时,以被固定的一端为中心被弹性变形,从而上升另一端,在第二弹性部52中,当产生电磁力时,以第一弹性部51的另一端为中心被弹性变形,从而上升移动部40。
而且,当利用电磁力移动部40向上下方向移动时,根据被弹性变形的第一弹性部51,镜头中心向固定部30的一侧方向以规定间隔的方式水平移动(C1→C2),同时根据被弹性变形的第二弹性部52,镜头的中心向固定部30的另一个方向以规定间隔的方式水平移动(C2→C3)。即,根据第一弹性部51的弹性变形的镜头中心的水平移动方向与根据第二弹性部52的弹性变形的镜头中心的水平移动方向相反,由此根据移动单元40的垂直移动,镜头中心的水平位置的变化被最小化,使得镜头的中心可以在不脱离初始光轴(C3=C1)的情况下沿着初始光轴向上下移动。实际上,C1的位置可能与C3的位置不完全一致,但是镜头中心始终尽可能靠近初始光轴C3,以最小化差。
因此,当镜头与移动部40一同沿着光轴O方向向上下方向移动时,镜头中心从初始位置沿水平方向移动的位移被最小化,使得镜头中心位于初始光轴的线上,从而可以防止光轴O的变形,进而提高成像质量。
但是,如图8b及图9b所示,在以往的悬臂式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中,当移动部40上升时,上部弹性部50及下部弹性部60被弹性变形,镜头的中心从C1向C2移动,从而镜头中心从初始光轴的位置处被隔开C1与C2之间的差距程度而不比配。
并且,在以往的悬臂式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中,随着移动部40得到上升,而弹性变形的角度大,因此光轴的变形较大,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中,即使移动部40上升相同的距离,也第一弹性部51、61和第二弹性部52、62分别以规定角度来被弹性变形,因此能够最小化光轴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被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多种修改。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部,上述弹性部包括:
第一弹性部,与固定部相连接来向第一方向延伸;
第二弹性部,从上述第一弹性部的延伸的端部弯曲来向作为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延伸的端部与移动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当上述移动部上升时,上述第一弹性部以固定在上述固定部的一端作为支撑点经过弹性变形来使另一端上升,上述第二弹性部以与上述第一弹性部相连接的弯曲点作为支撑点经过弹性变形来使端部上升,从而使镜头组装体的镜头中心始终接近初始光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分为左侧弹性部和右侧弹性部来以上述移动部为中心位于两侧,上述左侧弹性部的第二弹性部的端部与上述右侧弹性部的第二弹性部的端部借助第一连接梁来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固定安装有上述第二弹性部的上部安装部在上述移动部的上部突出而成,并与上述移动部的上部面形成高度差,
上述第二弹性部位于上述移动部的上部,除了固定在上述上部安装部的上述第二弹性部的一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从上述移动部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上部安装部形成有上部组装突起和填充槽,
在上述第二弹性部形成有用于插入上述上部组装突起的组装孔及与上述填充槽相对应的粘结孔,
在上述填充槽及粘结孔填充有粘结剂,从而使上述第二弹性部固定在上述上部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弹性部包括:
第一弹性变形部,一端安装于上述固定部来向上述第一方向突出;以及
第二弹性变形部,一端从上述第一弹性变形部的另一端延伸而成,并向上述第一方向突出,
上述第二弹性部从上述第二弹性变形部弯曲来向上述第二方向突出,
上述第一弹性变形部和第二弹性变形部的宽度互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上述移动部的下部的下部弹性部,
上述下部弹性部包括:
下部第一弹性部,与上述固定部相连接来向上述第一方向延伸,
下部第二弹性部,从上述下部第一弹性部的延伸的端部弯曲来向上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与上述移动部相连接;以及
引导部,从上述下部第二弹性部延伸而成,与线圈部电连接。
8.一种便携式终端用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包括弹性部,上述弹性部包括:
第一弹性部,与固定部相连接来向第一方向延伸;
第二弹性部,从上述第一弹性部的延伸的端部弯曲来向作为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延伸的端部与移动部相连接,
当上述移动部上升时,上述第一弹性部以固定在上述固定部的一端作为支撑点经过弹性变形来使另一端上升,上述第二弹性部以与上述第一弹性部相连接的弯曲点作为支撑点经过弹性变形来使端部上升,从而使镜头组装体的镜头中心始终接近初始光轴。
CN201680036280.9A 2016-02-01 2016-12-13 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Pending CN1078524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12362A KR101766743B1 (ko) 2016-02-01 2016-02-01 휴대단말기용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및 카메라 모듈
KR10-2016-0012362 2016-02-01
PCT/KR2016/014609 WO2017135562A1 (ko) 2016-02-01 2016-12-13 휴대단말기용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및 카메라 모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448A true CN107852448A (zh) 2018-03-27

Family

ID=5950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6280.9A Pending CN107852448A (zh) 2016-02-01 2016-12-13 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13273A1 (zh)
KR (1) KR101766743B1 (zh)
CN (1) CN107852448A (zh)
WO (1) WO201713556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7973A (zh) * 2019-05-08 2020-11-1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稳定设备、图像稳定控制方法、摄像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1033080A (ja) * 2019-08-26 2021-03-0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15144993A (zh) * 2021-03-31 2022-10-04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9136B (zh) * 2019-10-21 2021-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装饰组件及移动终端
KR102597176B1 (ko) * 2021-11-15 2023-1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센서 시프트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09046A (ko) * 2005-07-15 2007-01-18 주식회사 포엠 카메라 모듈에 사용되는 스프링 및 그 장착 구조
US7663818B2 (en) * 2007-04-18 2010-02-16 Chung Huang Tien Voice coil type lens drive assembly
US20110043055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late spring and voice coil motor
KR20110078491A (ko) * 2009-12-31 2011-07-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및 그 조립 방법
US20110176046A1 (en) * 2009-11-17 2011-07-21 Chao-Chang Hu Lens driving apparatus
CN104423003A (zh) * 2013-08-27 2015-03-1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CN104635401A (zh) * 2014-12-04 2015-05-20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KR20150054719A (ko) * 2015-01-30 2015-05-20 (주)아이엠 카메라 모듈
US20150212291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unit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98719B2 (ja) * 1989-08-15 1998-09-17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系支持装置
US20080157609A1 (en) * 2006-12-28 2008-07-03 Hung-Lin Wang Plate spring for voice coil motor
GB0702835D0 (en) * 2007-02-14 2007-03-28 Johnson Electric Sa Lens module
KR101504024B1 (ko) * 2013-08-27 2015-03-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6637668B2 (ja) * 2015-03-30 2020-01-29 惠州市大亜湾永昶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09046A (ko) * 2005-07-15 2007-01-18 주식회사 포엠 카메라 모듈에 사용되는 스프링 및 그 장착 구조
US7663818B2 (en) * 2007-04-18 2010-02-16 Chung Huang Tien Voice coil type lens drive assembly
US20110043055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late spring and voice coil motor
US20110176046A1 (en) * 2009-11-17 2011-07-21 Chao-Chang Hu Lens driving apparatus
KR20110078491A (ko) * 2009-12-31 2011-07-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104423003A (zh) * 2013-08-27 2015-03-1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US20150212291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unit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the same
CN104635401A (zh) * 2014-12-04 2015-05-20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KR20150054719A (ko) * 2015-01-30 2015-05-20 (주)아이엠 카메라 모듈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7973A (zh) * 2019-05-08 2020-11-1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稳定设备、图像稳定控制方法、摄像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363203B2 (en) 2019-05-08 2022-06-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image stabiliz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917973B (zh) * 2019-05-08 2022-07-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稳定设备、图像稳定控制方法、摄像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523059B2 (en) 2019-05-08 2022-12-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image stabiliz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21033080A (ja) * 2019-08-26 2021-03-0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15144993A (zh) * 2021-03-31 2022-10-04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模块
CN115144993B (zh) * 2021-03-31 2024-04-05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13273A1 (en) 2018-04-26
KR101766743B1 (ko) 2017-08-11
KR20170091398A (ko) 2017-08-09
WO2017135562A1 (ko) 2017-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2448A (zh) 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KR102226299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US9736377B2 (en) Lens moving unit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the same
CN104635401B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04570551A (zh) 相机模块、对准相机模块的光轴的方法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5452953A (zh) 镜头固定器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及附带照相机的便携终端
US9134503B2 (en) VCM OIS actuator module
KR101555904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102337594B1 (ko) 구동 기구,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기기
KR101337975B1 (ko) 소형 카메라용 액추에이터
CN109917530A (zh) 镜头移动装置
CN105452952A (zh) 镜头固定器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及附带照相机的便携终端
CN104995556A (zh) 具有自动调焦及补正手颤功能的便携式设备用相机促动器
CN109975942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10244430B (zh) 应用于潜望式镜头模组的棱镜装置和潜望式镜头模组
KR20100093263A (ko) 카메라 렌즈 어셈블리
JPWO2015076056A1 (ja) 撮像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50054719A (ko) 카메라 모듈
CN104423012A (zh) 镜头驱动装置和包括该镜头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JP6252640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
KR20070012185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80297650A1 (en) Image photographing device
KR101620566B1 (ko) 카메라 모듈 조립체
JP6008038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
KR20190002852A (ko) 휴대단말기용 카메라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