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4993A - 镜头驱动模块 - Google Patents

镜头驱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4993A
CN115144993A CN202110346546.2A CN202110346546A CN115144993A CN 115144993 A CN115144993 A CN 115144993A CN 202110346546 A CN202110346546 A CN 202110346546A CN 115144993 A CN115144993 A CN 115144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axis
holding member
axis direction
end surfac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65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4993B (zh
Inventor
周晶
王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65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49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4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4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4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4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容易地组装弹性部件且小型化的镜头驱动模块。本发明的驱动模块包括:用于保持镜头的保持部件;通过多个弹性部件与保持部件连接的底座;以及能够沿镜头的光轴方向来驱动镜头以及保持部件的驱动部件,底座具有底板和立设于底板的一对侧壁,保持部件位于一对侧壁之间,一对侧壁沿着与光轴平行的方向延伸,保持部件具有位于光轴方向的两端且与光轴方向正交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一对侧壁中的各侧壁具有位于光轴方向的两端且与光轴方向正交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多个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端面,另一端固定于第三端面,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二端面,另一端固定于第四端面。

Description

镜头驱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驱动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一些具有照相功能的便携式设备中使用了具有潜望式结构的镜头驱动模块,能够实现大倍率的光学变焦。现有的镜头驱动模块包括镜头、用于保持镜头的保持部件、底座、弹性部件、以及驱动部件等。然而,在以往技术中,存在弹簧安装困难且镜头驱动模块尺寸大等问题。
具体而言,图1是以往技术的镜头驱动模块900的立体图,图2是以往技术的镜头驱动模块900的主视图,图3是以往技术的镜头驱动模块900的沿图2中的A-A’线的剖面图。
图1中,镜头驱动模块900包括底座901、保持部件902、多个弹性部件9031~9034、以及多个磁体905。其中,底座901包括底板以及立设于底板的第1侧壁9011、第2侧壁9012,弹性部件9031、9032各自的一端固定于第1侧壁9011,另一端固定于保持部件902,弹性部件9033、9034各自的一端固定于第2侧壁9012,另一端固定于保持部件902。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中将多个磁体905表示为透明。
如图3所示,以弹性部件9031为例进行说明,在组装镜头驱动模块900时,如图3中的虚线圆圈所示,弹性部件9031的一端固定于保持部件902的Y2方向一侧的端面,另一端固定于第1侧壁9011的Y1方向一侧的内侧面,即弹性部件9031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保持部件902和第1侧壁9011的相反朝向的面上,因此在将弹性部件9031安装于保持部件902和第1侧壁9011时需要至少两个朝向相反的安装步骤,存在组装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
同时,在将弹性部件9031安装并固定于第1侧壁9011时,由于磁体905与第1侧壁9011之间的缝隙904很窄,需要在安装磁体905之前进行弹簧的安装,或者只能将缝隙904作为安装作业的空间,因此存在组装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上述问题对于弹性部件9032~9034也相同。即,在以往技术的镜头驱动模块中,由于弹性部件一端和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保持部件与侧壁的相反朝向的面上,因此存在组装工序复杂且组装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另外,如图3所示,镜头驱动模块900的第1侧壁9011和第2侧壁9012还分别具有与镜头的光轴方向正交的多个突出部9013,如图3中虚线方框所示,底座901在该多个突出部9013中间收容保持部件902及多个弹性部件903,从而该多个突出部与保持部件902的4个角部共同作为限位机构来限制保持部件902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
由于限位机构位于多个弹性部件903的外侧,因此在保持部件902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在光轴方向上第1侧壁9011和第2侧壁9012的尺寸需要形成的比保持部件902的尺寸大,由此存在镜头驱动模块900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较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组装弹性部件且小型化的镜头驱动模块。
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包括:用于保持镜头的保持部件;通过多个弹性部件与所述保持部件连接的底座;以及能够沿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来驱动所述镜头以及所述保持部件的驱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立设于所述底板的一对侧壁,所述保持部件位于所述一对侧壁之间,所述一对侧壁沿着与所述光轴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保持部件包括位于所述光轴方向的一端侧且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第一端面和位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另一端侧且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第二端面,所述一对侧壁中的各侧壁包括位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所述一端侧且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第三端面和位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所述另一端侧且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第四端面,所述多个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三端面,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侧壁的所述第四端面。
由此,根据上述的镜头驱动模块,与以往技术中将弹性部件的一端设于底座的侧壁内侧面、另一端设于保持部件的端面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将弹性部件的一端设于底座的侧壁的端面、另一端设于保持部件的端面,因此能够使得弹性部件的组装变得容易。
同时,由于保持部件和底座的侧壁各自用于固定弹性部件的位置均位于朝向外侧的端面上,因此在通过涂覆粘接剂等方法固定弹性部件时,涂覆及粘接操作变得容易,能够进一步使弹性部件的组装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的特征在于,还包括限制所述保持部件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侧壁和所述保持部件上,并且在所述光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之间的位置。
由此,根据上述的镜头驱动模块,与以往技术中将限位机构设于一对弹性部件外侧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更加高效地利用了一对弹性部件之间的空间,因此能够减小产品在光轴方向上的外形尺寸,进而使镜头驱动模块小型化。
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突出部,设于所述侧壁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一方,且朝向另一方突出;以及凹陷部,设于所述侧壁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且以能够容纳所述突出部的方式凹陷,以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陷部各自的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平面互相抵接的方式,对所述保持部件进行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限位。
由此,根据上述的镜头驱动模块,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通过突出部与凹陷部各自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平面相互抵接,能够可靠且准确地对保持有镜头的保持部件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最大距离为,所述凹陷部沿光轴方向的尺寸减去所述突出部沿光轴方向的尺寸。
由此,根据上述的镜头驱动模块,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通过调节凹陷部或者突出部的尺寸,能够准确地设定保持部件能够移动的最大距离。
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端面且用于定位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的第一定位柱;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端面且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的第二定位柱,所述侧壁包括:设于所述第三端面且用于定位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的第三定位柱;以及设于所述第四端面且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的第四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以从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光轴方向的一端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三定位柱以从所述第三端面朝向所述光轴方向的一端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柱以从所述第二端面朝向所述光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所述第四定位柱以从所述第四端面朝向所述光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由此,根据上述的镜头驱动模块,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将用于定位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朝向相同方向突出于端面地设置,将用于定位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朝向相同方向突出于端面地设置,因此将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组装于底座的侧壁以及保持部件时的操作变得容易,从而能够提高组装效率。同时,定位柱也能够起到弹性部件组装时的引导及定位作用,能够提高组装的效率及精度。
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磁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保持部件中的一方;以及线圈,以与所述磁体对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底座的所述侧壁,并且所述突出部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件,在所述磁体或所述线圈被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侧壁的情况下,所述磁体或所述线圈被配置在所述凹部内。
由此,根据上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利用构成限位机构的凹部来配置磁体或线圈,因此空间利用效率更高,进一步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通过将弹性部件的一端设于底座的侧壁的端面,将弹性部件的另一端设于保持部件的端面,能够使得弹性部件的组装变得容易,并且通过将限位机构设于两个弹性部件之间,能够减小产品在光轴方向上的外形尺寸,并且能够使镜头驱动模块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技术的镜头驱动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以往技术的镜头驱动模块的主视图。
图3是以往技术的镜头驱动模块的沿图2中的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底座和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驱动部件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的主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的后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的主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的沿图10中的B-B’线的剖面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的限位机构的放大图。
图13是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立体图。
图14是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从Y2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15是实施方式2的镜头驱动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实施方式2的镜头驱动模块的主视图。
图17是实施方式2的镜头驱动模块的沿图16中的C-C’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1底座,11底板,12第1侧壁,12c第3端面,12d第4端面,13第2侧壁,13c第3端面,13d第4端面,15FPC基板,2多个胶体,3多个弹性部件,31第1弹性部件,32第1弹性部件,33第2弹性部件,34第2弹性部件,4保持部件,4a第1端面,4b第2端面,5驱动部件,51多个磁体,52一对线圈,521第1线圈,522第2线圈,523线圈连接部,6壳体,7镜头,8限位机构,811突出部,811a、811b突出部的端面,812凹陷部,812a、812b凹陷部的端面,91a、91b、92a、92b第1定位柱,93a、93b、94a、94b第2定位柱,91c、91d、92c、92d第3定位柱,93c、93d、94c、94d第4定位柱,200实施方式2的镜头驱动模块,201底座,201a侧壁,203弹性部件,204保持部件,205驱动部件,205a线圈,205b磁体,206壳体,208限位机构,208a突出部,208b凹陷部,900以往技术的镜头驱动模块,901底座,9011第1侧壁,9012第2侧壁,9013突出部,902保持部件,904缝隙,9031~9034弹性部件,905磁体,JD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图4~图14,对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进行说明。
图4是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10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所示,镜头驱动模块100包括底座1、多个胶体2、多个弹性部件3、保持部件4、驱动部件5、壳体6、以及镜头7。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底座1的立体图。图6是实施方式1的底座1和保持部件4的俯视图。在图5、图6中,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了一部分部件。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包括底板11、第1侧壁12、第2侧壁13、以及FPC基板15。第1侧壁12、第2侧壁13立设于底板11且相互对置,并沿着与光轴JD平行的方向延伸。从X1-X2方向上观察时,第1侧壁12、第2侧壁13在YZ平面内是上方具有开口的大致矩形形状。FPC基板15设于底板11上,用于与未图示的镜头驱动模块100外部的电回路和信号回路连接。底座1在第1侧壁12、第2侧壁13之间收容保持部件4。
如图6所示,第1侧壁12具有位于光轴JD方向的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的Y2方向侧)并且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第3端面12c和位于光轴JD方向的另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的Y1方向侧)并且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第4端面12d。第2侧壁13具有位于光轴JD方向的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的Y2方向侧)并且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第3端面13c和位于光轴JD方向的另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的Y1方向侧)并且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第4端面13d。
图7是实施方式1的驱动部件6的俯视图。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件5包括多个磁体51以及一对线圈52。多个磁体51设于底座1上(如图11所示)。其中,一对线圈52设于保持部件4上(如图11所示),并包括第1线圈521和第2线圈522,第1线圈521与第2线圈522通过线圈连接部523而相互连接。通过未图示的外部电路等对第1线圈521、第2线圈522施加驱动信号以驱动保持镜头7的保持部件4沿光轴JD方向移动。
保持部件4用于保持镜头7。如图6、图13、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4包括位于光轴JD方向的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的Y2方向侧)并且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第1端面4a和位于光轴JD方向的另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的Y1方向侧)并且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第2端面4b。
图8是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100的主视图。图9是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100的后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在图8、图9中只表示镜头驱动模块100的底座1、保持部件4、以及将底座1和保持部件4连接的弹性部件3而省略其他部件。
如图8、图9所示,保持部件4与底座1通过多个弹性部件3连接,多个弹性部件3包括第1弹性部件31、第1弹性部件32、第2弹性部件33、以及第2弹性部件34。
以第1弹性部件3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第1弹性部件31的一端固定于保持部件4的朝向光轴JD方向的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的Y2方向侧)并且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第1端面4a,第1弹性部件31的另一端固定于第1侧壁12的朝向光轴JD方向的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的Y2方向侧)并且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第3端面12c,从而在所述光轴JD方向的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的Y2方向侧)将保持部件4与底座1的第1侧壁12连接。同样,第1弹性部件32的一端固定于保持部件4的第1端面4a,另一端固定于底座1的第2侧壁13的第3端面13c,从而将保持部件4与底座1的第2侧壁13连接。
如图9所示,第2弹性部件33的一端固定于保持部件4的朝向光轴JD方向的另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的Y1方向侧)并且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第2端面4b,第2弹性部件33的另一端固定于第1侧壁12的朝向光轴JD方向的另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的Y1方向侧)并且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第4端面12d,从而在所述光轴JD方向的另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的Y1方向侧)将保持部件4与底座1的第1侧壁12连接。同样地、第2弹性部件34的一端固定于保持部件4的第2端面4b,另一端固定于底座1的第2侧壁13的第4端面13d,从而将保持部件4与底座1的第2侧壁13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弹性部件31通过粘接剂分别固定于保持部件4的第1端面4a和底座1的第1侧壁的第3端面12c。同样,第1弹性部件32通过粘接剂分别固定于保持部件4的第1端面4a和底座1的第2侧壁的第3端面13c,第2弹性部件33通过粘接剂分别固定于保持部件4的第2端面4b和底座1的第1侧壁的第4端面12d,第2弹性部件34通过粘接剂分别固定于保持部件4的第2端面4b和底座1的第2侧壁的第4端面13d。
本实施方式中,粘接剂可以在安装弹性部件3前涂覆于保持部件4和底座的第1侧壁12、第2侧壁13的用于固定弹性部件3的位置,也可以在安装弹性部件3后涂敷于上述用于固定弹性部件3的位置。
由此,第1弹性部件31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设于保持部件4和底座1的第1侧壁12的相同朝向的端面,因此与以往技术中弹性部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设于保持部件和侧壁的相反朝向的面相比,能够使得弹性部件的组装变得容易。
同时,在将第1弹性部件31分别固定于保持部件4和底座1的第1侧壁12时,由于保持部件4和底座1的第1侧壁12各自用于固定弹性部件3的位置均位于朝向外侧的端面上,因此在通过涂覆粘接剂等方法固定弹性部件3时,涂覆及粘接操作变得容易,能够进一步使弹性部件的组装变得容易。
如图4所示,多个胶体2分别设于保持部件4与底座1之间,在保持有镜头的保持部件4移动时发挥减震的功能。
图10是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的主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10中省略了镜头7等部件。图11是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沿图10中的B-B’线的剖面图。
如图11所示,镜头驱动模块100还具有限位机构8,图11中的虚线方框表示限位机构8的大致范围。
以位于第1侧壁12侧的限位机构8为例进行说明,限位机构8的一部分设于保持部件4(图11中的交叉线阴影部分),另一部分设于第1侧壁12(图11中的斜线阴影部分),并且限位机构8在光轴JD方向上位于第1弹性部件31和第2弹性部件33之间的位置。
由此,由于限位机构81位于第1弹性部件31和第2弹性部件33之间的位置,因此与以往技术中将限位机构设于两个弹性部件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镜头驱动模块在光轴JD方向上的外形尺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限位机构8包括突出部811和凹陷部812。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811设于保持部件4并且向第1侧壁12突出,凹陷部812设于第1侧壁12并且以能够容纳突出部811的方式凹陷。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811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线圈52的凸起,凹陷部812中还设置有磁体51。
由此,利用构成限位机构8的凹陷部812来配置磁体51,因此空间利用效率更高,进一步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
图12是图11中的限位机构8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2所示,限位机构8中,突出部811具有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端面811a、811b,凹陷部812具有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端面812a、812b。
限位机构8对保持部件4进行光轴JD方向上的限位。具体而言,限位机构81以突出部811的端面811a、811b与凹陷部812的端面812a、812b分别相互抵接的方式对保持部件4进行光轴JD方向上的限位。
由此,通过限位机构8的突出部811和凹陷部812的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端面相互抵接,能够可靠并且准确地对保持有镜头7的保持部件4进行限位。
以限位机构8为例进行说明,将突出部811沿光轴方向的尺寸设为d1,将凹陷部812沿光轴方向的尺寸设为d2。通过限位机构8对保持部件4进行限位,保持部件4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最大距离被设为凹陷部812沿光轴方向的尺寸d2减去突出部811沿光轴方向的尺寸d1。
由此,通过调节凹陷部812或者突出部811的尺寸,就能够准确地控制保持部件4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最大距离。
以位于第1侧壁12侧的限位机构8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第2侧壁13侧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其能够发挥与上述限位机构8相同的功能。
图13是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模块的立体图,图14是从Y2方向观察时的镜头驱动模块的立体图。图13、图14中,为了便于说明,只表示了底座1的底板11、第1侧壁12以及第2侧壁13和保持部件4而省略了其他部分。
如图13所示,保持部件4具有设于第1端面4a的第1侧壁12侧的第1定位柱91a、91b和设于第1端面4a的第2侧壁13侧的第1定位柱92a、92b,第1定位柱91a、91b用于定位第1弹性部件31,第1定位柱92a、92b用于定位第1弹性部件32。第1侧壁12具有设于第3端面12c的第3定位柱91c、91d,第3定位柱91c、91d用于定位第1弹性部件31。第2侧壁13具有设于第3端面13c的第3定位柱92c、92d,第3定位柱92c、92d用于定位第1弹性部件32。
如图14所示,保持部件4具有设于第2端面4b的第1侧壁12侧的第2定位柱93a、93b和设于第2端面4b的第2侧壁13侧的第2定位柱94a、94b,第2定位柱93a、93b用于定位第2弹性部件33,第2定位柱94a、94b用于定位第2弹性部件34。第1侧壁12具有设于第4端面12d的第4定位柱93c、93d,第4定位柱93c、93d用于定位第2弹性部件33。第2侧壁13具有设于第4端面13d的第4定位柱94c、94d,第4定位柱94c、94d用于定位第2弹性部件34。
在图13中,第1定位柱91a、91b、92a、92b以从第1端面4a朝向光轴JD方向的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为Y1方向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并且第3定位柱91c、91d、92c、92d以从第3端面12c朝向光轴JD方向的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为Y1方向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在图14中,第2定位柱93a、93b、94a、94b以从第2端面4b朝向光轴JD方向的另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为Y2方向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并且第4定位柱93c、93d、94c、94d以从第4端面12d朝向光轴JD方向的另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为Y2方向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由此,用于定位第1弹性部件31的第1定位柱91a、91b和第3定位柱91c、91d朝向相同的方向设置,用于定位第1弹性部件32的第1定位柱92a、92b和第3定位柱92c、92d朝向相同的方向设置,用于定位第2弹性部件33的第2定位柱93a、93b和第4定位柱93c、93d朝向相同的方向设置,用于定位第2弹性部件34的第2定位柱94a、94b和第4定位柱94c、94d朝向相同的方向设置。
图8、图9中示出了将弹性部件31~34设置于各个定位柱并通过粘接剂进行固定的状态。通过设置定位柱,在将弹性部件31~34组装于保持部件4和底座1时的操作变得容易,从而能够提高组装效率。同时,定位柱也能够起到弹性部件组装时的引导及定位作用,能够提高组装的效率及精度。
作为比较例,图1~图3中示出了限位机构设于两个弹性部件的外侧的情况。
如图3所示,镜头驱动模块900的第1侧壁9011和第2侧壁9012还分别具有多个突出部9013,该多个突出部9013与镜头的光轴方向正交,并且,该多个突出部9013在保持部件902的4个角部包围保持部件902。如图3中虚线方框所示,底座901在该多个突出部9013中间收容有保持部件902及多个弹性部件903,从而该多个突出部9013与保持部件902的4个角部共同作为限位机构来限制保持部件902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
由于第1侧壁9011和第2侧壁9012各自的突出部9013位于保持部件902及多个弹性部件903的外侧,即,限位机构位于多个弹性部件903的外侧,因此在保持部件902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在光轴方向上第1侧壁9011和第2侧壁9012的尺寸需要形成的比保持部件902的尺寸大,由此存在镜头驱动模块900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较大的技术问题。
此外,如图1所示,底座901的侧壁9011、9012为了对保持有镜头的保持部件902进行限位而设于保持部件902的外侧,因此在安装弹性部件9031~9034时,需要将弹性部件9031~9034的一端设于底座901的侧壁9011、9012的内侧端面而将弹性部件9031~9034的另一端设于保持部件902的外侧端面。由此,将弹性部件9031~9034组装于保持部件902和底座901时,需要伸入底座901的侧壁9011、9012的内侧组装弹性部件9031~9034的一端,并将弹性部件9031~9034的另一端组装于保持部件902的外侧,从而需要在底座901的侧壁9011、9012与保持部件902之间进行组装作业,不仅组装工序复杂且组装难度大,同时,由于底座901的侧壁9011、9012设于保持部件902的外侧,镜头驱动模块900尺寸较大。
(实施方式2)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参照图15~图1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的镜头驱动模块200除了限位机构208的构造以外与实施方式1的镜头驱动模块100相同,因此以下仅说明镜头驱动模块200的限位机构208而省略其他相同部分的说明。
图15是实施方式2的镜头驱动模块200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实施方式2的镜头驱动模块200的主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15中省略了镜头等部件。图17是实施方式2的透镜驱动装置200的沿图16中的C-C’线的剖面图。
如图17所示,驱动模块200具有限位机构208,图17中的虚线框表示限位机构208,以X1方向侧的限位机构为例子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中,限位机构208的包括突出部208a和凹陷部208b,突出部208a设于底座201(图17中的斜线阴影部分)的X2方向侧的侧壁201a并且向保持部件204(图17中的交叉线阴影部分)突出,凹陷部208b设于保持部件204并且以能够容纳突出部208a的方式凹陷。
并且,限位机构208以突出部208a和凹陷部208b各自的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平面互相抵接的方式对保持部件204进行光轴JD方向上的限位。
由此,通过突出部208a和凹陷部208b各自的与光轴JD方向正交的端面相互抵接,能够可靠并且准确地对保持部件204进行限位。
另外,实施方式2中,驱动部件的线圈205a安装于底座201的侧壁,驱动机构的多个磁体205b安装于保持部件204。
实施方式2除了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技术效果之外,由于在光轴方向上限位机构208设于弹性部件203与驱动机构205之间的空间,从而更加合理地利用弹性部件203与驱动机构205之间的空间,进一步地实现了镜头驱动模块200的沿光轴方向的小型化。
上述实施方式是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例如,本发明在光轴方向的一端侧和光轴方向的另一端侧各设有2个弹性部件,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轴方向的一端侧和光轴方向的另一端侧各设有1个或多个弹性部件。
此外,本发明的弹性部件采用的是板簧,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吊线等具有弹性的部件作为弹性部件。
此外,本发明在将弹性部件安装于保持部件和底座前涂覆粘接剂来对弹性部件进行固定,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安装弹性部件后将粘接剂涂敷于上述用于固定弹性部件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在保持部件和底座之间设有发挥减震功能的胶体,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保持部件和底座之间设置其他的能够发挥同样功能的部件。
此外,本发明的用于定位各个弹性部件的定位柱分别设有4个,但并不局限于此,只需在保持部件和侧壁分别设有用于定位弹性部件的定位柱即可。例如当弹性部件在光轴方向的一端侧和光轴方向的另一端侧各设有1个时,可以保持部件具有设于光轴方向的一端侧的定位柱和设于光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定位柱,侧壁具有设于光轴方向的一端侧的定位柱和设于光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定位柱。

Claims (6)

1.一种镜头驱动模块,包括:用于保持镜头的保持部件;通过多个弹性部件与所述保持部件连接的底座;以及能够沿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来驱动所述镜头以及所述保持部件的驱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具有底板和立设于所述底板的一对侧壁,所述保持部件位于所述一对侧壁之间,所述一对侧壁沿着与所述光轴平行的方向延伸,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位于所述光轴方向的一端侧且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第一端面和位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另一端侧且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第二端面,
所述一对侧壁中的各侧壁具有位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所述一端侧且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第三端面和位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所述另一端侧且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第四端面,
所述多个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三端面,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侧壁的所述第四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限制所述保持部件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侧壁和所述保持部件上,并且在所述光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之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突出部,设于所述侧壁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一方,且朝向另一方突出;以及
凹陷部,设于所述侧壁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且以能够容纳所述突出部的方式凹陷,
以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陷部各自的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平面互相抵接的方式,对所述保持部件进行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最大距离为,所述凹陷部沿光轴方向的尺寸减去所述突出部沿光轴方向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
设于所述第一端面且用于定位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的第一定位柱;以及
设于所述第二端面且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的第二定位柱,
所述侧壁具有:
设于所述第三端面且用于定位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的第三定位柱;以及
设于所述第四端面且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的第四定位柱,
所述第一定位柱以从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光轴方向的一端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三定位柱以从所述第三端面朝向所述光轴方向的一端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二定位柱以从所述第二端面朝向所述光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所述第四定位柱以从所述第四端面朝向所述光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磁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保持部件中的一方;以及线圈,以与所述磁体对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
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底座的所述侧壁,并且所述突出部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件,
在所述磁体或所述线圈被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侧壁的情况下,所述磁体或所述线圈被配置在所述凹部内。
CN202110346546.2A 2021-03-31 2021-03-31 镜头驱动模块 Active CN115144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6546.2A CN115144993B (zh) 2021-03-31 2021-03-31 镜头驱动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6546.2A CN115144993B (zh) 2021-03-31 2021-03-31 镜头驱动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4993A true CN115144993A (zh) 2022-10-04
CN115144993B CN115144993B (zh) 2024-04-05

Family

ID=83403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6546.2A Active CN115144993B (zh) 2021-03-31 2021-03-31 镜头驱动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499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03195A1 (en) * 2013-10-11 2015-04-1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7021268A (ja) * 2015-07-14 2017-01-2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7250867A (zh) * 2015-02-20 2017-10-13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07852448A (zh) * 2016-02-01 2018-03-27 亚必凯电子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JP2019056918A (ja) * 2018-12-05 2019-04-11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9111652A1 (ja) * 2017-12-04 2019-06-13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0261985A (zh) * 2019-06-01 2019-09-2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透镜模组
CN111684348A (zh) * 2018-02-06 2020-09-18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摄像机用致动器、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212341563U (zh) * 2019-03-22 2021-01-12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03195A1 (en) * 2013-10-11 2015-04-1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7250867A (zh) * 2015-02-20 2017-10-13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JP2017021268A (ja) * 2015-07-14 2017-01-2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7852448A (zh) * 2016-02-01 2018-03-27 亚必凯电子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终端用相机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WO2019111652A1 (ja) * 2017-12-04 2019-06-13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1684348A (zh) * 2018-02-06 2020-09-18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摄像机用致动器、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JP2019056918A (ja) * 2018-12-05 2019-04-11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2341563U (zh) * 2019-03-22 2021-01-12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CN110261985A (zh) * 2019-06-01 2019-09-2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透镜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4993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0291B2 (en) Camera lens module having auto-focusing and optical image stabilizing functions
CN211206917U (zh) 光学元件驱动模块
US7830626B2 (en) Resilient plate and lens actuator with same
KR102338925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101504024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210136349U (zh) 光学模块
US7848034B2 (en) Flat spring plate and lens actuator with same
US7817358B2 (en) Lens actuator
JP6990054B2 (ja) レンズ駆動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TWI492493B (zh) 音圈馬達
US20230052769A1 (en) Optical unit having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wir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wiring member
US20230205048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CN107918180B (zh) 光学驱动机构
KR20150009697A (ko)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JP2010068635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該アクチュエータを備える撮像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1561410B2 (en) Driving mechanism for optical element
US11372259B2 (en) Optical unit having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TWI582513B (zh) 鏡頭驅動裝置
CN115144993B (zh) 镜头驱动模块
KR101960343B1 (ko)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CN218099743U (zh) 驱动机构
CN216979403U (zh) 镜头驱动装置
JP2019091017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361825B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090304989A1 (en) Resilient plate for lens actu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