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190A -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发送装置和方法、接收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发送装置和方法、接收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190A
CN107852190A CN201780002642.7A CN201780002642A CN107852190A CN 107852190 A CN107852190 A CN 107852190A CN 201780002642 A CN201780002642 A CN 201780002642A CN 107852190 A CN107852190 A CN 107852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nsing device
transmission
signal
uni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26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2190B (zh
Inventor
小林诚司
饭田幸生
田中胜之
青木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852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2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5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2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between fixed stations via wavegui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2001/6912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chirp

Abstract

本技术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一种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接收装置和方法,其能够在同一信道中多路复用发送信号。本技术通过对待发送的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生成发送信号,并且通过发送在时间方向上错开的发送定时发送信号来多路复用多个发送信号。本技术还接收通过在时间方向上错开其发送定时而被多路复用的并从发送侧发送的多个线性调频调制发送信号,并且在对应于其发送定时的时间,解线性调频多个接收到的发送信号的每一者。本公开可以应用于例如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接收装置、通信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电子装置、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以及系统。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发送装置和方法、接收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一种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接收装置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一种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接收装置和方法,其能够在同一信道中多路复用发送信号。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信号多路复用方法,已知有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扩频等(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发送信号的调制方法,考虑对相位调制信号进行线性调频调制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70902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08-307375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频分复用(FDM)的情况下,在日本的920MHz频带中,需要将中心频率调整在±20ppm以内,这不能在实践中使用。此外,在时分复用(TDM)的情况下,不能获得足够高的多重性。例如,在每分钟执行一次传输4秒的情况下,仅获得12倍。此外,在扩频的情况下,使用随机数序列进行扩频,进行发送,接收机能够通过乘以随机数序列进行积分来进行分离。然而,随机数序列的互相关部分可能会受到干扰。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公开线性调频调制发送信号的多路复用。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并且本技术的目的是在同一信道中多路复用发送信号。
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提供单元,其向多个接收装置提供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所述多个接收装置接收从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所述发送装置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来对同一发送信道中的发送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而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用于在每个接收装置中接收发送信号的设置。
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发送装置包括:线性调频调制单元,其对发送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发送单元,其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来在同一发送信道中执行线性调频调制而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来设置发送定时和发送信道。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其接收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来在同一发送信道中执行线性调频调制而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解线性调频单元,其解线性调频发送信号;控制单元,其基于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来设置发送信号的接收信道,并且根据多个发送信号中的每一个的发送定时来设置接收定时。
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向多个接收装置提供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所述多个接收装置接收从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所述发送装置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来对同一发送信道中的发送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而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用于在每个接收装置中接收发送信号的设置。
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中,对发送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来在同一发送信道中执行线性调频调制而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发送信号;并且基于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来设置发送定时和发送信道。
在本技术的第三方面中,接收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来在同一发送信道中执行线性调频调制而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解线性调频发送信号;基于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来设置发送信号的接收信道,并且根据多个发送信号中的每一个的发送定时来设置接收定时。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技术,可以发送或接收信号。此外,根据本技术,可以在同一信道中多路复用发送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线性调频调制的一个方面的示例的示图。
图2是示出多路复用的一个方面的示例的示图。
图3是示出多路复用的一个方面的示例的示图。
图4是示出位置通知系统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5是用于描述位置通知的一个方面的示例的示图。
图6是示出发送装置的主要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7是示出BPSK调制单元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8是示出线性调频生成单元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9是示出定时控制器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10是示出定时控制器的操作的一个方面的示例的示图。
图11是用于描述发送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高灵敏度接收装置的主要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13是示出定时控制器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14是示出定时控制器的操作的一个方面的示例的示图。
图15是用于描述接收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发送装置的主要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17是示出线性调频信号的示例的示图。
图18是示出线性调频信号的示例的示图。
图19是示出防盗系统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20是用于描述传输方面的示例的示图。
图21是用于描述传输方面的示例的示图。
图22是用于描述传输方面的示例的示图。
图23是用于描述传输方面的示例的示图。
图24是用于描述发生干扰的方面的示例的示图。
图25是示出位置通知系统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26是用于描述服务器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27是示出由CPU实现的功能的示例的功能方框图。
图28是示出发送装置的主要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29是示出基站的主要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30是示出由CPU实现的功能的示例的功能方框图。
图31是示出管理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2是示出发送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3是示出接收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4是示出接收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5是示出冲突确定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6是示出优先级列表的更新示例的示图。
图37是示出防盗系统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38是示出计算机的主要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模式(在下文中称为“实施例”)。此外,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1、第一实施例(位置通知系统)
2、第二实施例(应用示例)
3、第三实施例(其他)
4、第四实施例(位置通知系统)
5、第五实施例(防盗系统)
<1、第一实施例>
<线性调频调制的多路复用>
为了在日本的920MHz频带的同一信道中多路复用发送信号,对数据包的发送信号执行线性调频调制,并且多个线性调频发送信号的发送定时在时间方向上偏移。在图1中示出了这个方面的示例。在图1中,线性调频调制主信号(例如,发送信号)。中心频率为925MHz,持续时间为0.2秒,线性调频宽度(Chirp BW)为101.562KHz。更具体地,主信号的线性调频率(Chirp Rate)是6.348KHz,以6μs节距×25.9步实现79.98Hz的变化,取157.7μs。
如图2所示,如果一相邻干扰波的发送定时从用于主信号(线性调频调制的发送信号)的主信号的发送定时偏移0.02秒,则多路复用主信号及其干扰波,以便可以分开(不受干扰)。
如果使用这种原理使发送定时在时间方向上偏移,则可以多路复用多个线性调频调制的发送信号,使得可以如图3所示分开(没有干扰)。换言之,发送信号可以在日本的920MHz频带的同一信道中多路复用。在日本的920MHz频带中,规定了具有预定带宽的多个信道。
此外,如图1所示,线性调频调制的发送信号也可以在接收侧已知的时间开始发送。换言之,每个发送信号的发送定时可以设置为已知时间(也称为“网格时间”)。因此,在接收侧可以更容易地检测到每个发送信号。
换言之,在图2和3的示例中,每个发送信号的传输可以类似地在网格时间开始。此外,网格时间的间隔可以是恒定的。此外,网格时间的间隔可以比线性调频调制周期短。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线性调频调制周期等于0.2秒,即,一个数据包的传输时间。此外,网格时间的间隔是0.02秒。
此外,如图1所示,线性调频发送信号可以进一步经历窄带调制。如果对发送数据执行窄带调制,则主信号的带宽可以被设置为10KHz或更小。如图2所示,由于每个线性调频调制发送信号的带宽较窄,所以可以使得发送信号彼此更接近,因此,例如,如图3所示,可以多路复用更多的发送信号。此外,同步检测的准确度可以提高。
作为窄带调制,例如,可以应用诸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或正交相移键控(QPSK)等相移调制,或者可以应用诸如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等最小频移调制。
通过采用这种调制方案,可以通过PLL生成发送信号。因此,可以抑制功耗的增加。此外,可以应用高效放大单元来相应地放大发送信号。
此外,可以基于包括在GPS信号中的时间信息来控制线性调频调制发送信号的发送定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控制线性调频发送信号的发送定时。
此外,GPS信号的接收和线性调频调制发送信号的发送可以基于公共参考时钟信号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参考时钟可能偏离GPS信号的时间信息。因此,可以校正该偏离(频率偏离)。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控制线性调频发送信号的发送定时。
在接收到如上所述的从发送侧在不同的发送定时发送的多个多路复用的线性调频调制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在对应于每个发送定时的时间对每个发送信号解线性调频。因此,可以(没有干扰)分离和解调每个发送信号(每个数据包)。换言之,可以在日本的920MHz频带的同一信道内实现发送信号的多路复用。
如上所述,可以将每个发送信号的发送定时设置为已知时间(网格时间)。此外,每个发送信号解线性调频的定时的间隔可以是固定的。此外,每个发送信号解线性调频的定时的间隔可以比线性调频调制周期短。
此外,还可以对线性调频发送信号进行窄带调制,在发送信号解线性调频后,还可以对发送信号进行窄带解调。作为窄带解调,例如,可以应用诸如BPSK、QPSK等相位位移解调,或者可以应用诸如GMSK等最小偏差解调。
此外,可以基于预定的同步信号来执行针对线性调频调制的发送信号的解线性调频定时控制。此外,也可以基于GPS信号来执行。此外,可以对线性调频调制发送信号的解线性调频定时执行延迟校正。
<位置通知系统>
接下来,将描述应用本技术的系统和装置。图4是示出作为应用本技术的信号发送/接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位置通知系统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图4所示的位置通知系统100是发送装置101发出表明其位置的通知的系统。
发送装置101是应用本技术的发送装置的示例,并且将表明其位置的位置信息作为无线电信号发送。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是应用本技术的接收装置的示例,并且接收该无线电信号,获取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并且经由网络103将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器104。换言之,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用作中继站,该中继站对从发送装置101发送的信息进行中继,并将该信息传输给服务器104。例如,通过单向通信来执行从发送装置101向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信息传输。服务器104管理每个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由希望知道发送装置101的位置的用户操作的终端装置105经由网络103访问服务器104,从服务器104获取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并且例如通过将位置信息与地图数据等一起显示来通知用户发送装置101的位置。
例如,发送装置101由用户期望知道其位置的对象携带。在图4的示例中,发送装置101由老年人111携带。发送装置101能够适当地获得其位置信息(例如,纬度和经度),例如,通过接收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的GNSS信号。发送装置101适当地发送其位置信息,作为无线电信号。因此,如上所述,用户能够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05来知道作为位置监视对象的老年人111的位置。
此外,位置监视对象是任意的。例如,位置监视对象可以是儿童、诸如狗或猫等动物、或公司的雇员。发送装置101可以被配置为专用装置,或者可以包含到例如移动信息处理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中。
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安装位置是任意的。例如,安装位置可以是诸如建筑物、共管公寓、房屋等结构112的房顶或屋顶。结构112是优选的,因为在城市地区具有很多结构,携带发送装置101的位置监视对象(例如,老年人111)可能在其中活动,并且容易安装。特别地,位置监视对象的住宅是适合的,因为位置监视对象更可能留在附近。此外,从确保安装位置的角度来看,与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安装在由位置通知服务提供商独立确保的位置的情况相比,更容易获得同意。
此外,例如,与通知服务提供商独立地安装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情况相比,当位置监视对象(或用户)购买或借用并安装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时,能够降低位置通知服务提供商的负担(成本)。换言之,相应地,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安装更多的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
在发送装置101位于任何一个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的状态下,服务器104能够管理发送装置101的位置。换言之,如果发送装置101在任何一个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通信覆盖范围之外时,服务器104不能管理该位置。因此,由于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关于发送装置101的通信覆盖网络具有较宽的范围,所以服务器104能够更精确地管理发送装置101的位置。此处,更精确的管理表示在更广的范围内管理发送装置101的位置。换言之,为了增加可以管理发送装置101的位置的范围,优选的是,发送装置101和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能够更远地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每个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通信覆盖范围更宽)。此外,由于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安装在不同的位置,所以优选的是,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数量很大。此外,从有用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将发送装置101可能位于的区域设置为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通信覆盖范围。
因此,在位置通知系统100中,随着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数量的增加,可以提供的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这是优选的。换言之,有可能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有用的系统。
此外,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可以安装在诸如车辆、摩托车、自行车等可移动物体(也称为“移动物体”)中。换言之,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位置可以是可变的。
网络103是任意的通信网络,可以由有线通信的通信网络和无线通信的通信网络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构成。此外,网络103可以配置有一个通信网络,或者可以配置有多个通信网络。例如,可以包括任何通信标准或通信路径的通信网络(诸如互联网、公用电话线路网络)、用于无线移动对象的广域通信网络(例如,所谓的3G线路或4G线路)、执行符合诸如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蓝牙(注册商标)等标准的通信的无线电通信网络、近场通信(NFC)等通信路径、红外通信的通信路径、以及符合诸如高分辨率多媒体接口(HDMI(注册商标))和通用串行总线(USB)等标准的有线通信的通信网络,作为网络103,
服务器104和终端装置105是处理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104和终端装置105连接到网络103,以能够执行通信,并能够与经由该网络103连接到网络103的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并交换信息。
在位置通知系统100中,发送装置101的数量、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数量、服务器104的数量以及终端装置105的数量是任意的,并且可以是两个或者更多。例如,如图5所示,假设位置通知系统100包括安装在不同位置的N个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N是任意自然数)(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1至102-N)。
发送装置101发送无线电信号(位置信息)的定时是任意的。例如,发送装置101可以以规律的间隔或者在发生了预订的事件的情况下(例如,在移动了预定的距离的情况下,在成为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等)时发送无线电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从发送装置101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由位于发送装置101附近的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接收。如果发送装置101在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K(K是1的整数)的通信覆盖范围121内发送无线电信号,则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K接收无线电信号,获取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并经由网络103将该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器104(中继位置信息)。
例如,如果老年人111(发送装置101)移动到另一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通信覆盖范围中,并且发送装置101发送无线电信号,则类似地,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中继该位置信息。因此,只要老年人111(发送装置101)位于任何一个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用户就能够知道老年人111的位置。
服务器104管理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在存在多个发送装置101的情况下,服务器104管理每个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例如,发送装置101将其自己的识别信息(ID)连同位置信息一起发送。服务器104与发送装置101的ID相关联地存储和管理位置信息。因此,服务器104能够仅提供从用户(终端装置105)请求的、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此外,服务器104能够针对每个发送装置101管理允许向其提供位置信息的用户。换言之,服务器104能够仅向允许获得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的用户提供每个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
此外,服务器104可以与除发送装置101的ID之外的信息相关联地管理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例如,服务器104可以与时间信息等相关联地存储和管理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因此,服务器104能够管理并提供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的历史。
此外,可以从发送装置101发送时间信息。例如,发送装置101可以将包括在GNSS信号中的时间信息与位置信息一起发送,作为无线电信号。
此外,由发送装置101发送的位置信息的内容是任意的,只要由发送装置101发送的位置信息可以是能够在服务器104中作为指示发送装置101的位置的信息来管理的信息即可。例如,发送装置101可以在不从GNSS信号获得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发送GNSS信号(或包括在GNSS信号中的时间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服务器104等可以使用GNSS信号或时间信息来获得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此外,可以通过使用GNSS信号或时间信息来单独安装获取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等)。
此外,例如,可以基于接收来自发送装置101的无线电信号的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安装位置,获得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例如,在图5的示例中,发送装置101位于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通信覆盖范围121内。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104基于由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K中继的信息,估计发送装置101位于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K的通信覆盖范围121内,并将该估计作为位置信息来管理。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以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数量的粒度(每个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通信覆盖的宽度)来管理发送装置101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装置101可以至少发送其自己的ID,作为无线电信号。
此外,例如,服务器104可以从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波强度估计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和发送装置101之间的距离,并且还将该距离作为位置信息来管理。换言之,服务器104可以管理发送装置101位于其通信覆盖范围内的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以及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和发送装置101之间的距离。可以在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或服务器104中执行或者可以由单独安装的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等)执行距离的估计。
此外,例如,在发送装置101位于多个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通信覆盖范围重叠的部分的情况下,即,在发送装置101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由多个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中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三角技术来估计发送装置101的位置。例如,可以在服务器104中执行或者可以由单独安装的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等)执行位置的估计。
每个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可能能够中继任意发送装置101的信息,或者可能能够仅中继与其自己的发送装置对应的发送装置101的信息。例如,从某个发送装置101发送的信息可以只能由发送装置101的所有者(或管理者)拥有或管理的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中继。所有者(或管理者)可以不仅包括个人,而且还包括公司。因此,可以避免多个用户共享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并且例如可以抑制诸如信息泄漏等通信安全性的降低。此外,可用的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数量可以根据用户支付的费用的数量来设置。因此,可以根据考虑区分要提供的服务的质量。
<发送装置>
接下来,将描述发送装置101。在发送装置101和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之间执行无线电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方法是任意的,并且可以根据任何通信标准来执行。例如,可以通过能够使用包括925MHz的频带(也称为“920MHz频带”)执行长距离通信的方法来执行。
图6是示出发送装置101的主要配置示例的方框图。发送装置101包括CPU 131、BPSK调制单元(π/2BPSK调制)132、线性调频生成单元133、线性调频调制单元134、参考时钟生成单元(TCXO 26MHz)135、PLL 136、高效放大单元(PA)137、天线138、天线139、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单元140和定时控制器141,如图6所示。
CPU 131执行与发送相关的任意处理和控制。例如,CPU 131生成作为用于传输的数据的调制数据(包含同步信号),并将调制数据提供给BPSK调制单元132。此外,例如,CPU131设置线性调频的初始值和倾角,并将该初始值和倾角提供给线性调频生成单元133。线性调频调制的初始值是诸如指定用于多路复用发送信号的信道(发送信道)的中心频率等信息。作为线性调频的倾角,为要在同一信道中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设置相同的倾角。
例如,基于发送装置101的识别信息和时间,来设置由定时控制器141输出的信号所控制的每个发送信号的发送信道和发送定时,这将在稍后描述。例如,CPU 131基于存储在发送装置101中的存储器(未示出)中的识别信息和从GPS接收单元140提供的时间信息所指示的时间,来获得发送信道和发送定时,并设置发送信道和发送定时。
如后所述,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保持发送装置101的识别信息。例如,由服务器104执行发送装置101向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提供识别信息。在接收到发送装置101发送的发送信号时,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基于发送装置101的识别信息和时间,获得接收信道和接收定时,使用接收信道和接收定时用于接收发送信号。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使用与用于发送装置101获得发送信道和发送定时的方法相似的方法,获得与发送信道和发送定时对应(同步)的接收信道和接收定时。
如上所述,将至少基于发送装置101的识别信息获得的信道和定时用作已知信息,来同步发送装置101和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之间的通信。
返回图6的描述,例如,CPU 131获得延迟校正N,并将所获得的延迟校正N与发送指令一起提供给定时控制器141。此外,基于从GPS接收单元140接收的GPS信号提取的时间信息,来驱动CPU 131。
BPSK调制单元(1/2BPSK调制)132对从CPU 131提供的调制数据(包括同步信号)执行BPSK调制,并将所得到的数据提供给线性调频调制单元134。线性调频生成单元133基于从CPU 131提供的线性调频调制的初始值和倾角,生成线性调频信号。线性调频生成单元133将生成的线性调频信号提供给线性调频调制单元134。
线性调频调制单元134使用从线性调频生成单元133提供的线性调频信号来调制(线性调频调制)从BPSK调制单元132提供的BPSK调制的调制数据。线性调频调制单元134将线性调频调制的调制数据提供给PLL136(分频单元151)。参考时钟生成单元(TCXO 26MHz)135生成26MHz的参考时钟。
参考时钟生成单元135将生成的参考时钟提供给PLL 136(相位比较单元(Φ)152)。PLL 136生成频率与从线性调频调制单元134提供的线性调频调制的调制数据对应的发送信号,并将生成的发送信号提供给高效放大单元137。在定时控制器141的控制下,高效放大单元(PA)137放大从PLL 136提供的发送信号(线性调频发送信号),并通过天线138发送经放大的发送信号,作为无线电信号。
GPS接收单元140通过天线139获取从GPS卫星发送的GPS信号。GPS接收单元140将包括在GPS信号中的时间信息提供给CPU 131。此外,GPS接收单元140从GPS信号测量1秒脉冲(PPS),并向定时控制器141通知1PPS的时间段。
定时控制器141将控制信号TX START提供给BPSK调制单元132、线性调频生成单元133和高效放大单元137,并根据该值控制(允许/禁止)执行其处理。此外,定时控制器141基于GPS信号执行这种控制。例如,定时控制器141基于从GPS接收单元140提供的指示1PPS的信息来执行这种控制。此外,定时控制器141还基于从CPU 131提供的发送指令来执行这种控制。此外,定时控制器141使用从CPU 131提供的延迟校正N来校正控制信号TX START的提供定时。根据定时控制器141输出的控制信号TX START,来控制通过线性调频调制获得的每个发送信号的发送定时。
如图6所示,PLL 136包括分频单元151、相位比较单元152、低通滤波器(LPF)153和压控振荡器(VCO)154。
分频单元151以与作为设置频率数据(频率命令字(FCW))输入的线性调频调制数据的频率相对应的倍率来改变从VCO 154反馈的信号的频率,并将改变后的频率提供给相位比较单元152。
相位比较单元152将分频单元151的输出的相位与从参考时钟生成单元135提供的参考时钟的相位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提供给LPF 153。LPF153阻止比较结果的不必要的高频分量,并将滤波处理结果提供给VCO154。
VCO 154根据LPF 153的输入滤波处理结果电压来控制输出频率。VCO154的输出(发送信号)提供给高效放大单元137。此外,VCO的输出154反馈到分频单元151。
通过使用相移键控调制或最小偏差调制,可以使用具有这种简单配置的PLL来生成发送信号,并且因此可以抑制功耗的增加。
<BPSK调制单元>
图7是示出图6的BPSK调制单元132的主要配置示例的方框图。如图7所示,BPSK调制单元132包括FIFO存储器161、计数器(计数器512)162、触发器163、EXNOR门164、触发器165、值转换单元167、上采样单元(上采用X 512)167以及FIR滤波器168。如图7所示,配置这些。
利用该配置,BPSK调制单元132基于从定时控制器141提供的控制信号TX START和由参考时钟生成单元135所生成的参考时钟(26MHz),对从CPU 131提供的调制信号执行BPSK调制,并将BPSK调制的调制数据提供给线性调频调制单元134。
<线性调频生成单元>
图8是示出图6的线性调频生成单元133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如图8所示,线性调频生成单元133具有计数器(计数器10比特)171、比较单元(比较)172、与门173和计数器(计数器20比特)174。如图8所示,配置这些。
利用这种配置,线性调频生成单元133能够基于从CPU 131提供的线性调频的初始值和倾角、从定时控制器141提供的控制信号TX START以及由参考时钟生成单元135生成的参考时钟(26MHz),来生成线性调频信号。
<定时控制器>
图9是示出图6中的定时控制器141的主要配置示例的方框图。如图9所示,定时控制器141包括触发器181、触发器182、与门183、或门184、触发器185、触发器191、触发器192、触发器183、与门194、或门195、计数器(计数器)196和比较单元(比较)197。如图9所示,配置这些。
利用这种配置,定时控制器141能够基于从CPU 131提供的发送指令或延迟校正、从GPS信号接收单元140提供的指示1PPS的信息、由参考时钟生成单元135生成的参考时钟(26MHz),来生成制信号TX START,并且将控制信号TX START提供给上述的相应处理单元。
此外,图10中示出了定时控制器141操作时的信号方面的示例。如图10所示,即使当提供发送指令时,控制信号TX START的值也不变为“1”,直到计数值重置的定时(图10中用虚线表示的定时)。换言之,不发送该发送信号。换言之,在计数值重置的定时,控制信号TX START的值为“1”。换言之,在此时发送该发送信号。如上所述,定时控制器141能够使用控制信号TX START来控制发送信号的发送定时。
<发送处理的流程>
接下来,将描述发送装置101执行的处理。首先,参考图11的流程图,描述发送装置101发送数据包时执行的发送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如果发送处理开始,则在步骤S101中,GPS接收单元140经由天线139接收GPS信号。GPS接收单元140基于接收到的GPS信号将指示1PPS的信息提供给定时控制器141。
在步骤S102中,定时控制器141确定是否是网格定时(网格时间),即,接收侧已知的定时。如上所述,基于发送装置101的识别信息和时间来获得已知定时。在确定不是网格定时的情况下,处于待机状态,直到变成网格定时。在确定是网格定时(接收到发送指令并且可以发送数据包数据的已知定时)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BPSK调制单元132从CPU 131获得发送数据(包含同步信号的调制数据),并且进行BPSK调制。
在步骤S104中,线性调频调制单元134使用由线性调频生成单元133生成的线性调频信号来对通过步骤S103的处理获得的BPSK调制的发送数据进行线性调频。执行线性调频调制,使得生成基于发送装置101的识别信息和时间获得的并且是接收侧已知的信道的发送信号。
在步骤S105中,PLL 136将在步骤S104中获得的线性调频调制发送信号转换为发送频率。
在步骤S106中,高效放大单元137放大转换为发送频率的发送信号。在步骤S107中,高效放大单元137经由天线138发送放大的发送信号,作为无线电信号。
如果步骤S107的处理完成,则发送处理结束。
发送装置101对每个数据包的数据执行上述发送处理。因此,发送装置101能够在不同的发送定时发送多个线性调频调制的发送信号。结果,发送装置101能够多路复用多个线性调频调制的发送信号,使得它们可以分离(没有干扰)。换言之,可以在日本的920MHz频带的同一信道中多路复用发送信号。
<高灵敏度接收装置>
接下来,将描述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图12是示出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如图12所示,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包括例如天线201、低噪声放大单元202、带通滤波器(BPF)203、载波振荡单元204、乘法单元205、LPF 206、AD 207、同步信号生成单元208和匹配滤波器209。此外,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还包括例如天线211、参考时钟生成单元(TCXO 26MHz)212、GPS接收单元213、CPU 214、定时控制器215、与门216。此外,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包括解线性调频单元221、LPF 222和BPSK解调单元(BPSK解码器)223。
低噪声放大单元202经由天线201接收无线电信号(例如,从发送装置101发送的发送信号),放大接收信号,并将放大的接收信号提供给BPF203。BPF 203从接收信号去除不必要的频率分量,并将得到的接收信号提供给乘法单元205。载波振荡单元204生成用于发送和接收的预定频率的载波频率信号。例如,在接收到以920MHz频带发送的信号的情况下,载波振荡单元204以925MHz进行振荡,并将振荡信号(载波信号)提供给乘法单元205。
乘法单元205将从BPF 203提供的接收信号乘以从载波振荡单元204提供的载波信号,并将所得到的接收信号提供给LPF 206。LPF 206截断接收信号的高频分量,并将所得到的接收信号提供给AD 207。AD 207对其中高频分量被截断的接收信号执行A/D转换,并将所得到的接收信号提供给匹配滤波器209和解线性调频单元221。
同步信号生成单元208生成预定同步信号,并将生成的同步信号提供给匹配滤波器209。匹配滤波器209将从AD 207提供的接收信号的数字数据与从同步信号生成单元208提供的预定同步信号进行比较,并将指示比较结果的信息提供给与门216。
参考时钟生成单元212生成预定参考时钟,并将生成的参考时钟提供给GPS接收单元213。GPS接收单元213与参考时钟同步操作,并经由天线211接收GPS信号。GPS接收单元213基于GPS信号将指示1PPS的信息提供给定时控制器215。
CPU 214获得延迟校正N并将延迟校正N提供给定时控制器215。定时控制器215使用从GPS接收单元213提供的指示1PPS的信息和延迟校正N来生成用于控制解调定时的选通信号,并将选通信号提供给与门216。在从定时控制器215提供的选通信号和从匹配滤波器209提供的指示比较结果的信息均为真(1)的情况下,与门216向解线性调频单元221提供发出开始解调的指令的控制信号。
当接收到发送信号时,CPU 214基于存储在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中的存储器(未示出)中的发送装置101的识别信息和由包含在由GPS接收单元213接收到的GPS信号中的信息指示的时间,来获得接收信道和接收定时。CPU 214将获得的接收信道和接收定时设置在定时控制器215等相应单元中。
在从与门216给出开始解调的指令的情况下,解线性调频单元221对从AD 207提供的接收信号的数字数据进行解线性调频,并将解线性调频结果提供给LPF 222。LPF 222截断解线性调频结果的高频分量,并且将截断后的解线性调频结果提供给BPSK解调单元223。BPSK解调单元223对所提供的信息执行BPSK解调。
<定时控制器>
图13是示出图12的定时控制器215的主要配置示例的方框图。如图13所示,定时控制器215具有触发器251、触发器252、触发器253、与非门254、或门257、计数器(计数器)258和比较单元(比较)257。如图13所示,配置这些。
利用该配置,定时控制器215能够基于从GPS接收单元213提供的指示1PPS的信息、从参考时钟生成单元212提供的参考时钟以及从CPU 214提供的延迟校正N,生成选通信号。
此外,在图14示出定时控制器215操作时的相应信号的方面的示例。如图14所示,指示1PPS的信息处于ON状态,并且,在计数值重置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选通信号处于ON状态。换言之,在此时解调接收信号。如上所述,定时控制器215能够使用选通信号来控制解调定时。
<接收处理的流程>
接下来,将描述由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执行的处理。首先,将参考图15的流程图描述当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接收到数据包时执行的接收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如果接收处理开始,则在步骤S201中,低噪声放大单元202经由天线201接收从发送装置101发送的发送信号。在步骤S202中,GPS接收单元213经由天线211接收从GPS卫星发送的GPS信号。
在步骤S203中,定时控制器215基于由GPS接收单元213接收的GPS信号来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是网格定时(已知网格时间)。在确定当前时间不是网格时间的情况下,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201,并且重复步骤S201和随后的步骤的处理。此外,另一方面,在步骤S203中确定当前时间是网格定时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204。
在步骤S204中,解线性调频单元221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线性调频。在步骤S205中,BPSK解调单元223对解线性调频的接收信号进行BPSK解调。
如果步骤S205的处理结束,则接收处理结束。
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对每个数据包的数据执行上述接收处理。结果,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能够在与相应发送定时对应的定时,使从发送方以不同的发送定时发送的多个多路复用的线性调频发送信号进行解线性调频。因此,可以分离和解调发送信号(数据包)(没有干扰)。换言之,可以在日本的920MHz频带的同一信道中实现发送信号的多路复用。
<2、第二实施例>
<应用示例:参考时钟的共享>
已经参考图6描述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送装置101的配置示例。在此处,发送装置101的配置是任意的,而不限于该示例。例如,GPS接收单元140可以基于与其他单元共享的参考时钟进行操作。
在图16中示出这种情况下的发送装置101的主要配置示例。如图16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主要配置基本上类似于图6的示例,但是例如,设置参考时钟生成单元301和校正单元302,来代替参考时钟生成单元135。
参考时钟生成单元301将生成的参考时钟提供给如图6的示例中相应处理单元。参考时钟生成单元301还将生成的参考时钟提供给GPS接收单元140。
在这种情况下,GPS接收单元140基于参考时钟进行操作。此处,参考时钟被认为偏离了包含在GPS信号中的时间信息。因此,GPS接收单元140将参考时钟与包括在GPS信号中的时间信息的偏离指示为参考时钟的频率偏离,并且将参考时钟的频率偏离提供给CPU131。
CPU 131基于参考时钟的频率偏离,生成用于校正参考时钟的频率偏离的频率偏离校正数据。此外,CPU 131将频率偏离校正数据提供给校正单元302。
校正单元302使用从CPU 131提供的频率偏离校正数据,校正在线性调频调制单元134中线性调制的调制数据。
结果,可以共享参考时钟生成单元,而不增加误差。因此,可以抑制负载和成本的增加。
<应用示例:线性调频信号>
此外,如图17所示的示例中那样,一个数据包的发送信号可以分成多个线性调频信号。例如,如图17所示,接收侧已知的同步信号(Sync)和接收侧未知的数据(有效载荷)可以以用作调制单元的符号为单位交替设置,并且每个符号可以独立地经历线性调频调制。
而且,在上述示例中,线性调频信号的频率已经描述为随时间向高频变化,但线性调频信号的变化方向是任意的。例如,线性调频信号的频率可能随时间向低频变化。此外,例如,如图18所示,可以混合频率随时间向高频变化的线性调频信号和频率随时间向低频变化的线性调频信号。
<3、第三实施例>
<防盗系统>
在上面的示例中,位置通知系统100已经被描述为示例,但是本技术可以应用于任何通信系统。例如,发送装置101可以安装在除了人之外de移动物体等上。
例如,本技术可以应用于防盗系统800,以防止车辆、摩托车等被盗,如图19所示。在防盗系统800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1安装在其位置被监视的物体中,例如,用户拥有的车辆801或摩托车802。与位置通知系统100的示例类似,发送装置101适当地将其位置信息(即,车辆801或摩托车802的位置信息)通知给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换言之,用户能够从终端装置105访问服务器104,并且知道车辆801或摩托车802的位置,如位置通知系统100的示例那样。因此,由于用户能够知道车辆801或摩托车802的位置,所以即使在被盗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找到车辆801或摩托车802。
在防盗系统800的情况下,类似于位置通知系统100的示例,本技术可以应用于发送装置101和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此外,通过应用本技术,可以在920MHz频带的同一信道中多路复用发送信号。
<其他通信系统>
此外,发送或接收的信息是任意的。例如,发送装置101的CPU 131可以生成发送信息,包括图像、音频、测量数据、装置的识别信息、参数设置信息、诸如命令等控制信息,等等。此外,例如,发送信息可以包括两种或更多种信息,例如,图像、音频、识别信息、设置信息和控制信息。
此外,例如,CPU 131可能能够生成包括从其他装置提供的信息的发送信息。例如,CPU 131可以被配置为生成发送信息,包括从对诸如图像、光、亮度、饱和度、电、声音、振动、加速度、速度、角速度、力、温度(不是温度分布)、湿度、距离、面积、体积、形状、流速、时间、磁性、化学物质、气味等或其变化量等任意变量执行检测、测量等的各种传感器输出的信息(传感器输出)。
换言之,本技术可以应用于用于任意目的的系统,例如,3D形状测量、空间测量、物体观察、运动变形观察、生物测量观察、认证处理、监视、自动聚焦、成像控制、照明控制、跟踪处理、输入/输出控制、电子装置控制、致动器控制等。
此外,本技术可应用于交通、医疗、犯罪预防、农业、畜牧业、采矿、美容、工厂、家电、天气、自然监视等任意领域的系统。例如,本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为了使用数码相机、具有相机功能的移动装置等捕捉为了观看而提供的图像的系统。此外,例如,本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用于交通的系统,例如,拍摄用于安全驾驶(例如,自动停止或驾驶员状态识别)的车辆的前方、后方、周围、内部等的车辆系统、监视行驶车辆或道路的监视相机系统以及测量车辆之间的距离的测距系统。此外,例如,本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使用用于防止犯罪的目的的监视相机、用于人员认证的相机等而用于安全性的系统。此外,例如,本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使用能够用于诸如可穿戴相机等运动的各种传感器等的用于运动的系统。此外,例如,本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使用各种传感器(例如,用于监视田地和农作物状态的相机)的用于农业的系统。此外,例如,本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使用用于监视猪和牛等牲畜状态的各种传感器的用于畜牧业的系统。此外,本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监视诸如火山、森林和海洋等自然状态的系统、观察例如天气、温度、湿度、风速、日光时间等的气象观测系统、以及观察鸟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动物、昆虫、植物等野生动物的生态的系统。
<通信装置>
此外,发送和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或信息的规范是任意的。此外,在上面的示例中,本技术已经被描述为应用于发送装置101和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但是本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任意发送装置、任意接收装置和任意收发装置。换言之,本技术可以应用于任意通信装置或任意通信系统。
<4、第四实施例>
<无线电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以及干扰>
如上所述,假设在920MHz频带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在日本,920MHz频段是总务省从2011年7月起发布的频段,任何人都可以无照使用。然而,由于(无线电行业和商业协会(ARIB)STD T-108的)规定,最大连续发送定时被限制为4秒。此外,如果连续发送时间缩短到例如0.2秒,则可以分配更多的信道,并且可以以较少的干扰执行发送和接收。
同时,在通过无线电信号发送信息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接收信号的S/N比,存在两次或更多次发送和接收相同数据包的方法。在图20的示例中,设置1分钟的超帧,在此期间发送10次相同的数据包。由于在发送时进行载波侦听,所以例如将1分钟的超帧设置为10次的数据包传输。
在接收侧,如果接收到10个数据包,则合成数据包,以生成合成信号,并且从合成信号中提取数据并输出,如图21所示。因此,可以提高S/N比。例如,通过增加10个数据包,可以将S/N比提高约10dB。因此,由于即使在S/N比低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接收,所以能够进行更远距离的通信。此外,如上所述,由于数据包发送定时可以设置为0.2秒或更少,因此可以使用更多的频率信道,而不受ARIB规定的限制。
例如,可以使用多个载波频率进行跳频。图22示出了跳频的示例。在图22的示例的情况下,准备5个信道CH1到CH5,例如随机选择并发送5个信道中的1个信道。因此,可以抑制干扰的发生。
例如,如果多个发射机(发射机A至C)以相同的载波频率同时发送无线电信号,如图23所示,则在接收器处发生干扰,并且无法正确接收每个无线电信号。因此,通过如图22的示例那样应用跳频,能够降低载波频率相同的可能性,并且能够相应地抑制干扰的发生。
然而,即使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载波频率也有可能与其他无线电信号的载波频率相同,并且不能完全抑制干扰的发生。例如,如图24所示,从发射机A发送的某个数据包和从发射机B发送的某个数据包可能具有相同的载波频率,并且可能发生冲突。如果发生这种冲突,则在接收侧可能无法分离数据包。因此,如果干扰信号较强,则其中发生冲突的数据包被替换为干扰信号侧,并且可能发生信号误差。
例如,在图24中,假设接收机接收从发射机A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此外,假设从发射机A发送的一个数据包与发射机B发送的数据包冲突,并且假设从发射机B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比从发射机A发送的无线电信号强。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在发生冲突时合成发射机B的数据包,作为从发射机A发送的数据包。因此,在合成信号中可能出现误差,并且不太可能提取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超帧中的10个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可能全部浪费。
在双向通信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识别信息或通过彼此交换信息来鼓励重发,但是在单向通信的情况下,由于不能从接收侧向发送侧提供信息,所以基本上不能采取针对这种数据包冲突的对策。
<位置通知系统>
图25是示出作为应用本技术的信号发送/接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位置通知系统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图25所示的位置通知系统1100是发送装置1101给出其位置的通知的系统。
图25中所示的发送装置1101、基站1102、云服务器1103和信息处理终端1104对应于图4的发送装置101、高灵敏度接收装置102、服务器104和终端装置105。
发送装置1101是应用本技术的发送装置的示例,并且发送表明其位置的位置信息,作为无线电信号。基站1102是应用本技术的接收装置的示例,并且接收无线电信号,获取发送装置1101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等提供给云服务器1103。换言之,基站1102用作中继站,其中继从发送装置1101发送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到云服务器1103。例如通过单向通信执行从发送装置1101到基站1102的信息传输。云服务器1103管理每个发送装置1101的位置信息等各种信息,并提供例如通知用户发送装置1101的位置的服务。例如,由希望知道发送装置1101的位置的用户操作的信息处理终端1104访问云服务器1103,获取发送装置1101的位置信息,并且例如通过显示位置信息以及地图数据等,来通知用户发送装置1101的位置。
例如,发送装置1101由用户想要知道其位置的对象(例如,老年人)携带。发送装置1101例如通过接收来自GPS卫星的GPS信号,能够适当地获得位置信息(例如,经度和纬度)。发送装置1101适当地发送其位置信息,作为无线电信号。
例如,在图25的示例中,发送装置1101-1由东京(Tokyo)的老年人1111-1携带,发送装置1101-2由横滨的老年人1111-2携带,发送装置1101-3由静冈的老年人1111-3携带。
此外,每个发送装置具有识别信息(ID)。例如,在图25的示例中,发送装置1101-1的识别信息是0001(ID=0001),发送装置1101-2的识别信息是0002(ID=0002),发送装置1101-3的识别信息是0003(ID=0003)。识别信息登记在云服务器1103中。
此外,位置监视目标是任意的。例如,位置监视目标可以是儿童、诸如狗或猫等动物、或公司的雇员。图25中示出了三个发送装置1101,但发送装置1101的数量是任意的。发送装置1101可以被配置为专用装置,或者可以包含到例如移动信息处理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中。
基站110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设备。例如,基站1102可以是专用设施或结构。此外,例如,基站1102可以是安装在诸如一般建筑物、共管公寓、房屋等结构的房顶或屋顶的设备。此外,例如,基站1102可以是可以由用户携带或者安装在诸如车辆等移动物体中的移动设备。
安装多个基站1102。例如,在图25的示例中,基站1102-1安装在东京,基站1102-2安装在富士。在图25中,示出了两个基站1102,但是基站1102的数量是任意的。
云服务器1103的配置是任意的,并且可以由例如任意数量的服务器、任意数量的网络等构成。可以提供多个云服务器1103。
在位置通知系统1100中,发送装置1101基于其识别信息ID来设置跳频。换言之,发送装置1101基于识别信息来设置每个数据包的发送定时和发送频率,并基于该设置来发送每个数据包。如上所述,由于使用跳频进行发送,因此可以抑制干扰的发生。换言之,可以更可靠地进行信息的传输。
此外,通过基于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来设置发送定时和发送频率,能够改变每个发送装置1101的发送定时和发送频率的模式,所以能够抑制与其他发送装置1101发送的数据包发生冲突。换言之,可以更可靠地执行信息的发送。
此外,基站1102从云服务器1103获取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并基于该识别信息进行接收。换言之,类似于发送装置1101,基站1102基于识别信息来设置接收定时和接收频率。如果数据包的发送定时和发送频率能够由识别信息识别,则在该定时和频率(即,接收定时和接收频率被调整到该定时和频率)检测到数据包,因此即使在S/N比低的情况下,也更容易检测到数据包。因此,可以以更高的灵敏度进行接收。换言之,可以实现更可靠的信息传输。此外,由于不需要在不必要的定时并且不需要以不必要的频带执行诸如数据包检测等处理,因此可以抑制负载的增加。
此外,在给从云服务器1103获得分配给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优先级的情况下,基站1102能够通过根据优先级进行接收来实现更可靠的信息传输。
此外,基站1102将与接收无线电信号有关的信息(例如,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1101)、无线电信号的内容(从无线电信号提取的数据)等提供给云服务器1103,作为接收信息。
云服务器1103登记并管理与发送装置1101有关的信息(也称为“终端信息”)和与用户有关的信息(也称为“订户信息”)。终端信息例如包括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主要位置等。此外,订户信息包括例如用户(接收位置通知服务的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地址、与付款有关的信息、要使用的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登录ID、密码等。将意识到,终端信息和订户信息可以包括任何信息,并且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例。
此外,云服务器1103在预定的定时经由网络或者响应来自基站1102的请求等,向每个基站1102(一部分或全部的基站1102)发送(提供)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此时,云服务器1103将基站1102可能接收到其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提供给每个基站1102。换言之,云服务器1103不将基站1102不可能接收到其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提供给每个基站1102。因此,基站1102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包检测,并且可以抑制负载的增加。
此外,随着其中基站1102是接收目标的发送装置1101的数量增加,发生数据包冲突的概率相应地增加。更具体地,由于数据包不太可能从不可能接收到其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1101到达,所以实际上发生数据包冲突的概率不会增加。然而,在基站1102中执行的接收定时和接收频率的设置中,随着目标发送装置1101的数量增加,发生数据包冲突的概率增加。在如上所述在接收定时和接收频率的设置中发生数据包冲突的情况下,省略数据包的接收。换言之,在不可能接收其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1101设置为接收目标的情况下,接收灵敏度被不必要地降低,并且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可能不必要地降低。如上所述,由于云服务器1103不提供基站1102不可能接收到其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所以基站1102能够从接收目标中排除这种发送装置1101,因此,可以抑制接收灵敏度的降低并实现更可靠的信息传输。
此外,云服务器1103从基站1102获取接收信息。例如,云服务器1103基于接收信息,管理发送装置1101和基站1102之间的信息发送/接收历史(例如,在接收到无线电信号时,指示发送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1101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基站1102的信息等)。云服务器1103基于历史来选择将识别信息提供给基站1102的发送装置1101。因此,由于可以基于先前的通信历史来提供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所以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每个基站1102接收每个发送装置1101的无线电信号的可能性。因此,每个基站1102可以实现更可靠的信息传输。
此外,例如,云服务器1103能够基于接收信息将发送装置1101(老年人1111)的位置提供给信息处理终端1104。
此外,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可以以任何形式从云服务器1103提供给基站1102。例如,云服务器1103可以使用优先级列表向基站1102提供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优先级列表是包括提供有优先级列表的基站1102可能接收其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的列表的信息。例如,云服务器1103可以生成基站1102的优先级列表,并将优先级列表提供给每个基站1102,并且提供有优先级列表的基站1102可以执行从在优先级列表中指示的发送装置1101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处理。此外,基站1102中的接收优先级(优先级)可以添加到提供给基站1102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例如,优先级列表可以包括每个识别信息的优先级。此外,提供有优先级列表的基站1102可以基于优先级列表中包括的优先级来设置信号接收优先级顺序等。因此,云服务器1103不仅能够控制基站1102接收到其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1101,还能够控制接收优先级顺序。
<云服务器>
图26是示出云服务器1103的主要配置示例的方框图。如上所述,云服务器1103的配置是任意的,并且图26示出了云服务器1103配置为一台计算机。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6所示,云服务器1103包括通过总线1154彼此连接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151、只读存储器(ROM)1152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153。
输入/输出接口1160也连接到总线1154。输入单元1161、输出单元1162、存储单元1163、通信单元1164和驱动器1165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160。
输入单元1161包括诸如键盘、鼠标、触摸面板、图像传感器、麦克风、开关、输入终端等任意输入装置。输出单元1162包括诸如显示器、扬声器、输出终端等任意输出装置。存储单元1163包括诸如硬盘、RAM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固态驱动器(SSD)、通用串行总线(USB)存储器等任意存储介质。通信单元1164包括符合诸如以太网(注册商标)、蓝牙(注册商标)、USB、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注册商标))或IrDA等有线和无线通信标准中的一个或两者的通信接口。驱动器1165驱动可移除介质1171,其具有装载到驱动器1165中的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任意存储介质。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云服务器1103中,例如,CPU 1151能够通过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160和总线将存储在存储单元1163中的程序加载到RAM1153上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稍后描述的功能1154。RAM 1153还适当地存储CPU 1151执行各种处理所需的数据等。
例如,可以在用作封装介质的可移除介质1171中记录由CPU 1151执行的程序并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可移除介质1171可以加载到驱动器1165中,并且程序可以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160安装在存储单元1163中。此外,程序可以经由有线或者无线传输介质来提供,例如,局域网、互联网或数字卫星广播。在这种情况下,程序可以由通信单元1164接收并安装在存储单元1163中。此外,程序可以预先安装在ROM 1152或存储单元1163中。
在云服务器1103中,识别发送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例如,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提供给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接收装置(例如,基站1102)。例如,云服务器1103包括提供单元,该提供单元将识别发送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提供给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接收装置。因此,可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更可靠的信息。
<CPU的功能块>
图27是示出由CPU 1151实现的功能的主要配置示例的功能方框图。如图27所示,CPU 1151包括功能块,例如,终端/订户信息管理单元1181、优先级列表管理单元1182、接收信息管理单元1183、历史管理单元1184和账单处理单元1185。换言之,CPU 1151能够执行程序并实现由功能块指示的功能。
终端/订户信息管理单元1181执行与终端信息和订户信息的登记和管理有关的处理。优先级列表管理单元1182执行与作为包括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和发送装置1101的优先级的信息的优先级列表的生成、管理、提供等有关的处理。接收信息管理单元1183执行与接收信息的获取、管理等有关的处理。历史管理单元1184执行与通信历史的管理有关的处理。账单处理单元1185执行与用于服务提供的账单有关的处理。
<发送装置>
图28是示出发送装置1101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如图28所示,发送装置1101包括信号处理单元1201和发送单元1202。信号处理单元1201执行诸如发送信号的生成等处理。发送单元1202执行与由信号处理单元1201生成的发送信号的传输有关的处理。此外,发送单元1202使用超帧两次或更多次发送相同的数据包,如上面参考图20和21所述。此外,发送单元1202使用跳频来发送超帧的每个数据包,如上面参考图22所述。
此外,发送装置1101包括参考时钟生成单元1211、天线1212、加速度传感器1213、天线1214以及天线1215。参考时钟生成单元1211生成参考时钟信号(ref.clock),将参考时钟提供给信号处理单元1201(时间信息生成单元1222)和发送单元1202。天线1212是用于接收GPS信号的天线。加速度传感器1213是检测发送装置1101的加速度(运动、姿势等)的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1213将传感器信息提供给信号处理单元1201(传感器控制单元(SCU)1241)。天线1214是用于执行蓝牙标准(蓝牙通信)的无线电通信的天线。天线1215是用于发送由发送单元1202生成的无线电信号的天线。
信号处理单元1201包括识别信息存储单元1221、时间信息生成单元1222、金码生成单元1223、发送信道设置单元1224和发送定时设置单元1225。此外,信号处理单元1201包括GPS接收单元1231、前向纠错(FEC)1232、同步信号生成单元1233和调制数据生成单元1234。此外、信号处理单元1201包括SCU 1241、蓝牙模块1242、CPU 1243、以及载波侦听单元1244。
识别信息存储单元(装置唯一ID)1221存储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的长度是任意的,并且可以是例如32位。识别信息存储单元1221在预定定时或者响应于来自金码生成单元1223的请求,将识别信息作为种子信息(种子1)提供给金码生成单元1223。
时间信息生成单元(时钟)1222基于从参考时钟生成单元1211提供的参考时钟(参考时钟)来生成时间信息。时间信息可以具有任何规范,并且可以是例如协调世界时(UTC)。此外,时间信息生成单元1222使用从GPS接收单元1231提供的GPS信号中包括的时间信息来执行所生成的时间信息的校准。结果,时间信息生成单元1222能够生成更准确的时间信息。时间信息生成单元1222将生成的时间信息(例如,日期:小时:分钟(D:H:M))作为种子信息(种子2)提供给金码生成单元1223。
金码生成单元(随机生成器)1223基于从识别信息存储单元1221提供的识别信息和从时间信息生成单元1222提供的时间信息来生成作为伪随机数的金码。金码生成单元1223将所生成的金码提供给发送信道设置单元1224和发送定时设置单元1225。
发送信道设置单元(查找表1频率信道)1224设置用于发送数据包的信道(发送信道)。发送信道设置单元1224将设置的发送信道(Channel)提供给发送单元1202。发送定时设置单元(查找表2时隙)1225设置用于发送数据包的定时(发送定时)。发送定时设置单元1225将设置的发送定时(时隙)提供给发送单元1202。发送定时的规范是任意的,并且发送定时可以是例如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ST)。
换言之,发送信道设置单元1224和发送定时设置单元1225基于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和时间信息,设置数据包传输的跳频(例如图22)。结果,由于数据包的发送信道和发送定时被设置为发送装置1101特有的模式,因此可以减少发送信道和发送定时与其他发送装置1101的发送信道和发送定时相同的可能性,并且可以抑制数据包冲突的发生。
GPS接收单元1231经由天线1212接收从GPS卫星发送的GPS信号。GPS接收单元1231将接收到的GPS信号提供给时间信息生成单元1222,作为用于校准时间信息的信息(校准)。此外,GPS接收单元1231还将GPS信号作为用于校准时间信息和频率的信息(时间和频率校准)提供给发送单元1202。此外,GPS接收单元1231提取包含在GPS信号中的时间信息,并将该时间信息提供给FEC 1232。
FEC 1232将前向纠错码添加到从GPS接收单元1231提供的时间信息。FEC 1232将对其添加了前向纠错码的时间信息作为数据提供给调制数据生成单元1234。换言之,该数据是接收侧(例如,基站1102)未知的信息。
同步信号生成单元(同步模式)1233生成用于同步的同步信号。同步信号配置有预定同步模式的信号。同步模式是接收侧(例如,基站1102)已知的信息。同步信号生成单元1233将生成的同步信号提供给调制数据生成单元1234。
调制数据生成单元1234由CPU 1243控制,将同步信号生成单元1233提供的同步信号添加到FEC 1232提供的数据,并且生成调制数据(Mod.Data)。换言之,调制数据生成单元1234生成要发送的数据(数据包)。调制数据生成单元1234将调制数据提供给发送单元1202(BPSK调制单元1251)。
SCU 1241由CPU 1243控制,并控制加速度传感器1213,从加速度传感器1213获取传感器信息(与加速度有关的信息),并将传感器信息提供给CPU 1243。
蓝牙模块(蓝牙模块)1242由CPU 1243控制,并经由天线1214与其他装置进行蓝牙通信。例如,蓝牙模块1242将接收到的信息提供给CPU1243。
CPU 1243执行与发送装置1101执行的数据包传输有关的控制。例如,CPU 1243基于SCU 1241提供的传感器信息、蓝牙模块1242提供的信息以及载波侦听单元1244提供的载波侦听结果,控制由调制数据生成单元1234执行的调制数据的输出。例如,在由于载波检测而正在期望的发送信道中执行其他无线电通信的情况下,CPU 1243禁止输出调制数据。换言之,CPU 1243允许或禁止数据包传输。
载波侦听单元1244使用从发送单元1202(滤波器单元1262)提供的具有有限带宽的接收信号来执行载波侦听。换言之,载波检测单元1244检测接收信号,并检查在该频带中是否正在执行任何其他通信(是否正在使用该频带)。载波侦听单元1244将载波侦听结果提供给CPU 1243。
发送单元1202包括BPSK调制单元1251、全数字锁相环(ADPLL)1252、频率转换单元1253和放大单元1254。此外,发送单元1202包括放大单元1261和滤波器单元1262。
在由信号处理单元1201(发送定时设置单元1225)设置的发送定时处,BPSK调制单元(1/2BPSK)1251对信号处理单元1201(调制数据生成单元1234)提供的调制数据(Mod.Data)执行BPSK调制,并将得到的调制数据提供给ADPLL 1252。
ADPLL 1252生成频率与BPSK调制单元1251提供的BPSK调制的调制数据对应的发送信号,并且将生成的发送信号提供给频率转换单元1253。
频率转换单元1253将信号处理单元1201(发送信道设置单元1224)设置的发送信道的发送信号与ADPLL 1252提供的发送信号合成,并将发送信号的频带转换至发送信道。频率转换单元1253将发送信号提供给放大单元1254。
放大单元1254以预定的放大因子放大从频率转换单元1253提供的发送信号,并通过天线1215发送经放大的发送信号,作为无线电信号。换言之,放大单元1254在由信号处理单元1201设置的发送定时处,通过由信号处理单元1201设置的发送信道来发送包括数据包数据的发送信号。
放大单元1261经由天线1215接收无线电信号,以预定的放大因子放大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接收信号),并将放大的接收信号提供给滤波器单元1262。
滤波器单元(MIX)1262对放大单元1261提供的接收信号执行滤波处理,以限制其频带。滤波器单元1262将具有有限频带的接收信号提供给信号处理单元1201(载波侦听单元1244)。
<基站>
图29是示出基站1102的主要配置示例的示图。如图29所示,基站1102包括天线1301、低噪声放大单元1302、BPF 1303、载波振荡单元1304、乘法单元1305、90度移相器1306、乘法单元1307、模/数(A/D)转换单元1308、存储器1309、CPU 1310和通信单元1311。此外,基站1102具有天线1321和GPS接收单元1322。
低噪声放大单元1302经由天线1301接收无线电信号(例如,从发送装置1101发送的发送信号),放大该接收信号,并将放大的接收信号提供给BPF 1303。BPF 1303从接收信号中去除不必要的频率分量,并将所得到的信号提供给乘法单元1305和乘法单元1307。载波振荡单元1304生成用于发送和接收的预定频率的载波频率信号。例如,在接收到在920MHz频带处发送的信号的情况下,载波振荡单元1304以920MHz执行振荡,并将振荡信号(载波信号)提供给乘法单元1305和90度移相器1306。
乘法单元1305将BPF 1303提供的接收信号乘以载波振荡单元1304提供的载波信号,并生成基带同相信号(I信号)。乘法单元1305将I信号提供给A/D转换单元1308。90度移相器1306将从载波振荡单元1304提供的载波信号的相位偏移90度。90度移相器1306将相移载波信号提供给乘法单元1307。乘法单元1307将从BPF 1303提供的接收信号乘以从90度移相器1306提供的90度移相载波信号,并生成基带正交信号(Q信号)。乘法单元1307将Q信号提供给A/D转换单元1308。
A/D转换单元1308对所提供的I信号和Q信号执行A/D转换,并提供要存储在存储器1309中的数字数据。优选地,A/D转换单元1308的转换速率超过用于传输的芯片速率。例如,在以Δ=5μs执行芯片速率为200K/s的传输的情况下,A/D转换单元1308需要以至少200KHz或更多的转换速率执行A/D转换。
存储器1309包括预定的存储介质,并获取从A/D转换单元1308提供的I信号和Q信号的数字数据,并将数字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存储介质,并且可以是例如半导体存储器、诸如硬盘等磁记录介质或者任何其他存储介质。在A/D转换单元1308以8位精度和双倍转换速率(400KHz)执行A/D转换30秒的情况下,24兆字节(24Mbytes)的I信号和Q信号的数字数据累积在存储器1309中。此外,存储器1309还能够存储从CPU 1310提供的各种信息(程序、数据等)。
CPU 1310执行与接收有关的处理。例如,CPU 1310控制通信单元1311,使得从云服务器1103获取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LEID)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1309中。例如,CPU1310能够从云服务器1103获取优先级列表。
此外,例如,CPU 1310从存储器1309读取信息并基于该信息执行处理。例如,CPU1310能够读取从云服务器1103获取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基于识别信息执行例如冲突检测、纠错等,控制低噪声放大单元1302至存储器1309,并控制接收。此外,CPU 1310能够获取例如从存储器1309接收的数字数据,并执行与数字数据的解调有关的处理。此外,CPU1310能够经由通信单元1311将解调后的数据作为接收信息提供给云服务器1103。此外,除了解调数据(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之外,接收信息还可以包括与接收有关的信息,例如,与接收时间、接收信道和发送源(发送装置1101)有关的信息。
此外,例如,CPU 1310控制GPS接收单元1322,使得接收GPS信号,获取包括在GPS信号中的时间信息,并且基于时间信息来控制接收。CPU1310能够执行其他任意处理。
通信单元1311与云服务器1103通信并交换信息。
GPS接收单元1322经由天线1321接收从GPS卫星发送的GPS信号,并且将包括在GPS信号中的时间信息提供给CPU 1310。
<CPU的功能块>
图30是示出由CPU 1310实现的功能的主要配置示例的功能方框图。如图30所示,CPU 1310具有功能块,例如,优先级列表处理单元1331、GPS处理单元1332、接收控制单元1333、接收信息提供单元1334、冲突检测单元1335、接收处理单元1336和纠错单元1337。换言之,CPU 1310能够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由功能块指示的功能。
优先级列表处理单元1331执行与获取优先级列表(其包括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有关的处理。GPS处理单元1332执行与GPS信号有关的处理。接收控制单元1333执行与接收控制有关的处理。接收信息提供单元1334执行与提供接收信息有关的处理。冲突检测单元1335执行与数据包冲突检测有关的处理。接收处理单元1336执行与数据包接收有关的处理。误差校正单元1337执行与误差校正有关的处理。
<管理处理的流程>
接下来,将描述由位置通知系统1100的相应装置执行的处理。首先,将描述由云服务器1103执行的处理。云服务器1103执行管理处理,并且执行诸如各种信息的登记、管理、提供等处理。将参考图31的流程图,描述由云服务器1103执行的管理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如果管理处理开始,则在步骤S1101中,终端/订户信息管理单元1181经由通信单元1164接收终端信息和订户信息,将终端信息和订户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1163中,并且登记终端信息和订户信息。作为终端信息和订户信息,包括提供位置通知服务所需的任意信息。终端信息是与发送装置1101相关的信息,例如包括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主要位置等。此外,订户信息包括例如用户(接收位置通知服务的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地址、与支付有关的信息、要使用的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登录ID、密码等。可以从任何装置提供终端信息和订户信息。例如,可以从发送装置1101提供,或者可以从其他终端装置提供终端信息和订户信息。此外,可以执行信息登记,作为位置通知服务的合同等。在服务提供是收费的情况下,也登记记帐所需的信息。
在步骤S1102中,优先级列表管理单元1182基于在步骤S1101中登记的终端信息或订户信息、基站1102的接收历史等来生成每个基站的优先级列表。优先级列表是对接收赋予优先级的发送装置1101的列表,并且例如,包括诸如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和发送装置1101的优先级等信息。优先级列表管理单元1182针对每个基站1102生成与基站1102(基站1102优先进行接收的发送装置1101的列表)对应的优先级列表。
在步骤S1103中,优先级列表管理单元1182经由通信单元1164将在步骤S1102中生成的优先级列表提供给与列表对应的基站1102。
在步骤S1104中,接收信息管理单元1183获取从基站1102提供的接收信息。历史管理单元1184基于接收信息来更新历史。接收信息是与基站1102的接收有关的信息。接收信息的内容是任意的,并且接收信息包括例如接收的数据、与接收定时和接收信道有关的信息、与发送源(发送装置1101)有关的信息等。与发送源有关的信息至少包括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接收信息管理单元1183将接收信息与其他信息相关联,将接收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1163中,并管理该接收信息。例如,接收信息管理单元1183使用接收信息来生成指示发送装置1101的位置的信息,并经由通信单元1164将该信息提供给信息处理终端1104等。此外,历史管理单元1184生成每个基站1102的接收历史,将接收历史存储在存储单元1163中,并管理接收历史。此外,历史管理单元1184基于接收信息将历史更新到最新状态。
在步骤S1105中,计费处理单元1185执行与服务提供相关联的计费处理。
如果步骤S1105的处理结束,则执行管理处理。
由于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如上所述提供给基站1102,所以可以在基站1102中执行更高灵敏度的接收,并且实现更可靠的信息传输。此外,可以抑制基站1102的负载增加。此外,由于如上所述,将与每个基站1102对应的优先级列表提供给每个基站1102,所以可以从接收目标中排除每个基站1102不太可能接收其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1101,并且因此可以抑制基站1102中的接收灵敏度的降低,并且实现更可靠的信息传输。
此外,例如,优先级列表管理单元1182可以基于发送装置1101和基站1102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生成优先级列表。换言之,可以基于发送装置1101和基站1102之间的位置关系,设置由基站接收其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1101。例如,在图25的示例中,由于发送装置1101-1由东京的老年人1111-1携带,所以富士的基站1102-2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可能性低。此外,由于发送装置1101-3由静冈的老年人1111-3携带,所以东京的基站1102-1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可能性低。因此,优先级列表管理单元1182将包括发送装置1101-1的识别信息(0001)和发送装置1101-2的识别信息(0002)的优先级列表提供给基站1102-1,并且将包括发送装置1101-2的识别信息(0002)和发送装置1101-3(0003)的识别信息的优先级列表提供给基站1102-2。例如,在老年人1111移动到另一区域的情况下,更新历史,并且更新优先级列表。相应地,最新的优先级列表提供给每个基站1102。
此外,在图25的示例中,发送装置1101-2由横滨的老年人1111-2携带。因此,来自东京的基站1102-1的发送装置1101-2的位置比发送装置1101-1的位置更远。此外,来自富士的基站1102-2的发送装置1101-2的位置比发送装置1101-3的位置更远。因此,在用于基站1102-1的优先级列表中,发送装置1101-2的优先级被设置为低于发送装置1101-1的优先级。此外,在用于基站1102-2的优先级列表中,发送装置1101-2的优先级被设置为低于发送装置1101-3的优先级。例如,在这些老年人1111移动到另一区域的情况下,更新历史,并且也更新优先级。相应地,最新的优先级提供给每个基站1102。
此外,可以使用任意信息作为参数,来执行优先级列表(要优先的发送装置1101或优先级)的设置。例如,可以根据发送装置1101的位置(发送装置1101与基站1102之间的距离)在每个时间区域中设置优先级列表。此外,例如,可以基于发送装置1101或基站1102的通信规范、通信能力等来设置优先级列表。此外,例如,可以基于与发送装置1101或基站1102相关联的服务,来设置优先级列表。此外,例如,可以使用诸如天气、温度、湿度或大气压等自然现象、监视对象、其历史、通信的内容或历史、或通信频带的使用状态(拥塞等),来设置优先级列表。此外,当然,可以组合和使用多个参数。
<发送处理的流程>
接下来,将描述由发送装置1101执行的处理。将参考图32的流程图描述由发送装置1101执行的发送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如果发送处理开始,则在步骤S1121中,发送定时设置单元1225使用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装置ID)来设置数据包发送定时。此外,发送信道设置单元1224使用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装置ID)来设置数据包发送频率。即,发送信道设置单元1224和发送定时设置单元1225设置跳频。发送信道设置单元1224和发送定时设置单元1225基于使用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和时间信息作为种子信息生成的金码,进行设置。
在步骤S1122中,GPS接收单元1231接收GPS信号,从GPS信号中提取时间信息,并生成发送数据。
在步骤S1123中,FEC 1232将前向纠错码添加到在步骤S1122中生成的发送数据。
在步骤S1124中,发送单元1202确定是否是发送定时。在确定不是发送定时的情况下,处于待机状态,直到确定为发送定时。然后,在步骤S1124中确定是发送定时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125。
在步骤S1125中,载波侦听单元1244执行载波侦听。在步骤S1126中,CPU 1243基于载波侦听结果,确定是否能够进行发送。在确定发送不能执行的情况下,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1124,并且重复步骤S1124和随后的步骤的处理。在步骤S1126中确定不能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27。
在步骤S1127中,调制数据生成单元1234将同步信号添加到在步骤S1123中添加有前向纠错码的发送数据。因此,由于添加了作为基站1102已知的信息的同步信号,所以基站1102能够更容易地检测到发送数据。换言之,基站1102能够以更高的灵敏度执行接收。
在步骤S1128中,BPSK调制单元1251对在步骤S1127中添加了同步信号的发送数据执行BPSK调制。
在步骤S1129中,ADPLL 1252使用BPSK调制的发送数据来生成发送信号。此外,频率转换单元1253将发送信号的频带转换为发送频率的频带。放大单元1254放大发送频带的发送信号并传输放大的发送信号。
如果步骤S1129的处理结束,则发送处理结束。
由于如上所述基于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来设置发送定时和发送频率,所以发送装置1101能够抑制与从其他发送装置1101发送的数据包发生冲突,并更可靠地执行该信息传输。
<接收处理的流程>
接下来,描述由基站1102执行的处理。首先,参考图33的流程图,描述由基站1102执行的接收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如果接收处理开始,则在步骤S1141中,优先级列表处理单元1331经由通信单元1311从云服务器1103获取优先级列表。由通信单元1311接收并由优先级列表处理单元1331获取从云服务器1103发送的优先级列表。
在步骤S1142中,GPS处理单元1332接收GPS信号并使用GPS信号校正时间信息。
在步骤S1143中,接收控制单元1333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是预定时间,并且处于待机状态,直到预定时间到来。在当前时间确定为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44。
在步骤S1144中,优先级列表处理单元1331基于(其中,基于优先级列表预期接收的)每个发送装置1101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和时间信息,设置从发送装置1101发送的数据包的跳频(设置从发送装置1101发送的所有数据包的接收定时和接收频率(接收信道编号Ch(ID,n))。
在步骤S1145中,接收控制单元1333选择未处理的发送装置1101。在步骤S1146中,接收控制单元1333从处理目标的发送装置1101接收无线电信号。此时,接收控制单元1333根据在步骤S1144中执行的跳频的设置来接收无线电信号(数据包)。在步骤S1147中,接收控制单元1333确定是否已经对所有发送装置1101执行了接收处理。在确定存在未处理的发送装置1101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45。此外,在步骤S1147中确定已经对所有发送装置1101执行了接收处理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48。
在步骤S1148中,接收信息提供单元1334经由通信单元1311将接收信息提供给云服务器1103。
在步骤S1148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下,接收处理结束。此外,该处理是与一个子帧对应的处理。换言之,对每个超帧重复接收处理。
<接收处理的流程>
接下来,将参考图34的流程图,描述图33的步骤S1146中执行的对于处理目标的发送装置1101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如果接收处理开始,则在步骤S1161中,接收处理单元1336初始化波形合成缓冲器。在步骤S1162中,冲突检测单元1335执行冲突检测。在步骤S1163中,接收处理单元1336将指示处理目标数据包的编号的变量n的值设置(初始化)为“0”(n=0)。换言之,选择第一个数据包(n=0),作为处理目标。此外,数据包的选择等同于接收定时的选择。
在步骤S1164中,接收处理单元1336从n=0的数据包的接收波形中检测已知的同步模式。在步骤S1165中,接收处理单元1336确定是否对于当前数据包检测到冲突(S(IDr,n)=0),并且成功检测同步模式。在确定没有检测到冲突并且成功检测同步模式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66。
在步骤S1166中,接收处理单元1336将接收波形添加到波形合成缓冲器。如果步骤S1166的处理结束,则处理进入步骤S1167。此外,在步骤S1165中确定检测到冲突的情况下(S(IDr,n)=1),或者未检测到同步模式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1166的处理,处理进入步骤S1167。
在步骤S1167中,接收处理单元1336确定变量n的值是否是“9”(n=9)。在确定变量n未达到9的情况下(存在尚未处理的数据包),处理进入步骤S1168。
在步骤S1168中,接收处理单元1336将变量n的值递增“+1”(n=n+1)。换言之,处理目标更新为下一个数据包。如果步骤S1168的处理结束,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164,并且执行步骤S1164和随后的步骤的处理。换言之,对每个数据包执行步骤S1164至步骤S1168的处理。然后,在步骤S1167中确定变量n的值是“9”(n=9)的情况下,即,在确定已经执行了所有数据包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69。
在步骤S1169中,纠错单元1337对在波形合成缓冲器中合成的接收波形(合成波形)执行纠错。如果步骤S1169的处理结束,则接收处理结束,处理返回到图33。
<冲突检测处理>
接下来,将参考图35的流程图,描述在图34的步骤S1162中执行的冲突检测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在步骤S1181中,冲突检测单元1335初始化指示发生冲突(S(IDr,n)=0)的变量S(IDr,n)。
在步骤S1182中,冲突检测单元1335将变量k的值设置为“0”(k=0)。变量k表示用作期望接收的发送装置1101(0到M-1)中的数据包冲突的对方的发送装置1101。
在步骤S1183中,冲突检测单元1335确定IDr是否与IDk一致。IDr表示处理目标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换言之,确定处理目标和冲突对方是否是相同的发送装置1101。如果IDr与IDk不一致,则处理进入步骤S1184。
在步骤S1184中,冲突检测单元1335将指示处理目标数据包的变量n的值设置为“0”(n=0)。
在步骤S1185中,冲突检测单元1335确定处理目标的发送装置1101(IDr)的处理目标的数据包n的接收信道(Ch(IDr,n))是否与冲突对方的发送装置1101(IDk)的处理目标的数据包的接收信道(Ch(IDk,n))一致(Ch(IDr,n)=Ch(IDk,n)?)。在确定彼此一致(Ch(IDr,n)=Ch(IDk,n))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86。
在步骤S1186中,冲突检测单元1335检测到冲突。换言之,冲突检测单元1335将指示发生冲突的变量S(IDr,n)设置为指示发生冲突的值(S(IDr,n)=1)。如果步骤S1186的处理结束,则处理进入步骤S1187。此外,在步骤S1185中确定处理目标的发送装置1101的处理目标的数据包n的接收信道与冲突对方的发送装置1101的处理目标的数据包n的接收信道不一致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87。
在步骤S1187中,冲突检测单元1335确定变量n的值是否是“9”(n=9)。在确定变量n的值未达到“9”的情况下,即,在确定存在未处理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88。
在步骤S1188中,冲突检测单元1335将变量n的值递增“+1”(n=n+1)。换言之,处理目标更新为下一个数据包。如果步骤S1188的处理结束,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185,并且重复步骤S1185和随后的步骤的处理。换言之,对于每个数据包,执行步骤S1185到步骤S1188的处理。此外,在步骤S1187中确定变量n的值为“9”的情况下,即,在确定已处理全部数据包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89。此外,在步骤S1183中确定IDr和IDk彼此一致的情况下,不需要冲突检测,因此,跳过步骤S1184至步骤S1188的处理,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189。
在步骤S1189中,冲突检测单元1335确定变量k的值是否是“M-1”(k=M-1)。在确定变量k的值未达到“M-1”的情况下,即,在确定存在未被选择作为冲突对方的发送装置1101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90。
在步骤S1190中,冲突检测单元1335将变量k的值递增“+1”(k=k+1)。换言之,选择下一个发送装置1101作为冲突对方。如果步骤S1190的处理结束,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183,并且重复步骤S1183和随后的步骤的处理。换言之,对每个冲突对方执行步骤S1183至步骤S1190的处理。此外,在步骤S1189中确定变量k的值为“M-1”(k=M-1)的情况下,即,在确定全部发送装置1101已被选择为冲突对方的情况下,冲突检测处理结束,处理返回到图34。
当如上所述执行这些处理时,可以抑制负载的增加,以更高的灵敏度执行接收,并且实现更可靠的信息传输。
上面已经描述了优先级列表的示例,但是优先级列表中可以包括任何信息。例如,对于接收无线电信号有用的信息可以包括在优先级列表中。例如,可以包括与通信格式有关的信息,例如,重复发送次数、无线电调制方式、纠错、加密等(例如,加密的有无、加密方案的指定、加密密钥等)、发送频率等。因此,除了各种通信格式之外,基站1102还能够支持多种通信格式。因此,例如,基站1102能够接收以不同的通信格式从不同的发送装置1101发送的无线电信号。
例如,即使在用于老年人的位置检测的发送装置1101-1将重复发送次数设置为10次,并且在用于猫或狗的位置检测的发送装置1101-2将重复发送次数减少为4次的情况下,基站1102能够基于包括在优先级列表中的每个发送装置1101的重复发送次数的信息,来适当地接收来自相应发送装置1101的无线电信号。换言之,由于基站1102能够在从发送装置1101-1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重复次数是10这一假设下执行信号检测,并且在从发送装置1101-2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重复次数是4这一假设下执行信号检测,所以可以更有效和更准确地接收任何无线电信号。
此外,可以由云服务器1103将可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的信息(例如,与通信格式有关的信息)与发送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管理,或者可以在另一台服务器上进行管理。此外,可以在任意时间执行信息的登记。例如,当登记终端信息、订户信息等时或者在任意随后的时间,可以执行信息的登记。
<第一修改示例>
在图25的发送装置1101和基站1102之间的通信中,可以使用上面参考图3等描述的线性调频调制。
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装置1101例如基于其自己的识别信息和时间来设置发送信道和发送定时。此外,发送装置1101对位置信息等发送数据进行线性调频调制,通过偏移发送定时在同一发送信道中多路复用多个获得的发送信号,并发送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也适当地对发送数据进行BPSK调制等。
另一方面,基站1102基于从云服务器1103发送的优先级列表中包含的发送装置101的识别信息和时间来设置接收信道和接收定时。基站1102接收在预定信道中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并通过对发送信号进行解线性调频来获取发送数据。对发送信号进行BPSK解调等。
如上所述,可以根据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案来执行图25的发送装置1101和基站1102之间的通信。
在上述示例中,在通过载波侦听检测到在期望的发送信道中正在执行另一无线电通信的情况下,禁止发送信号的传输,但是可以将偏移了预定带宽的信道新设置为发送信道,并且可以执行发送信号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在基站1102中执行载波侦听。
例如,在预定的信道设置为在发送装置1101和基站1102中的发送信道和接收信道并且由另一无线电通信使用该预定的信道的情况下,将偏移了预定带宽的信道新设置为在发送装置1101和基站1102中的发送信道和接收信道。在发送装置1101和基站1102中,偏移了预定时间的定时新设置为发送定时和接收定时,并且可以执行通信。
<第二修改示例>
用作基站1102可能接收的发送信号的发送源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包含在每个基站的优先级列表中,但新添加到位置通知系统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可以包括在所有优先级列表中,并且可以将指示识别信息的通知提供给所有基站1102。
例如,执行在所有优先级列表中包括新添加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的处理,直到由一个基站1102接收到通信装置1101发送的信号。
图36是示出更新优先级列表的示例的示图。
在该示例中,假设新添加了分配有识别信息“ID 0100”的发送装置1101。云服务器1103处于难以管理“ID 0100”的发送装置1101所在的基站1102的通信覆盖范围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6的上部所示,云服务器1103在所有优先级列表中包括识别信息“ID 0100”并将其发送到每个基站。
在图36的示例中,优先列表#1是基站1102-1的优先列表,并且除了“ID 0010”、“ID0011”....之外,还包含作为新添加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ID 0100”。类似地,优先级列表#2是用于基站1102-2的优先级列表,并且除了“ID 0020”、“ID 0021”....之外,还包括作为新添加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ID 0100”。
包括在优先级列表#1中的“ID 0010”和“ID 0011”是停留在基站1102-1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包括在优先级列表#2中的“ID 0020”和“ID 0021”是停留在基站1102-2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
除了停留在每个基站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之外,描述了作为新添加的发送装置1101的识别信息的“ID 0100”的优先级列表发送到其他基站。
结果,所有基站1102都能够接收由新添加的“ID 0100”的发送装置1101发送的信号。
例如,在由“ID 0100”的发送装置1101发送的信号由基站1102-1接收的情况下,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云服务器1103,更新基站1102-1通信历史,并且更新每个基站的优先级列表(图31)。针对每个基站的更新的优先级列表发送给每个基站。
在更新的优先级列表中,如图36的下部所示,仅在基站1102-1的优先级列表中包括“ID 0100”,并且从其他基站的优先级列表中删除“ID 0100”。
由于如上所述执行优先级列表的管理,所以稍后可以将发送装置1101添加到位置通知系统。
<5、第五实施例>
<防盗系统>
在上面的示例中,通过示例,已经描述了位置通知系统1100,但是本技术可以应用于任意的通信系统。例如,除了人以外,发送装置1101还可以安装在移动物体等上。
例如,本技术可以应用于防盗系统1800,以防止车辆、摩托车等被盗,如图37所示。在防盗系统1800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101安装在监视其位置的物体内,例如,用户拥有的车辆1801或摩托车1802。与位置通知系统1100的示例类似,发送装置1101适当地将其位置信息(即,车辆1801或摩托车1802的位置信息)通知给基站1102。换言之,用户能够从信息处理终端1104访问服务器1103,并且知道车辆1801或摩托车1802的位置,如位置通知系统1100的示例中那样。因此,由于即使在被盗的情况下,用户能够知道车辆1801或摩托车1802的位置,所以能够容易地找到车辆1801或摩托车1802。
在防盗系统1800的情况下,类似于位置通知系统1100的示例,本技术可以应用于发送装置1101和基站1102。此外,通过应用本技术,可以提高接收率。
<其他通信系统>
此外,发送和接收的信息是任意的。例如,发送装置1101可以生成并发送包括图像、音频、测量数据、装置的识别信息、参数设置信息、诸如命令等控制信息等发送信息。此外,例如,发送信息可以包括两种或更多种信息,例如,图像、音频、识别信息、设置信息和控制信息。
此外,例如,发送装置1101可能能够生成包括从其他装置提供的信息的发送信息。例如,发送装置1101可以被配置为生成并且发送发送信息,包括从对诸如图像、光、亮度、饱和度、电、声音、振动、加速度、速度、角速度、力、温度(不是温度分布)、湿度、距离、面积、体积、形状、流速、时间、磁性、化学物质、气味等或其变化量等任意变量执行检测、测量等的各种传感器输出的信息(传感器输出)。
换言之,本技术可以应用于用于任意目的的系统,例如,3D形状测量、空间测量、物体观察、运动变形观察、生物测量观察、认证处理、监视、自动聚焦、成像控制、照明控制、跟踪处理、输入/输出控制、电子装置控制、致动器控制等。
此外,本技术可应用于交通、医疗、犯罪预防、农业、畜牧业、采矿、美容、工厂、家电、天气、自然监视等任意领域的系统。例如,本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为了使用数码相机、具有相机功能的移动装置等捕捉为了观看而提供的图像的系统。此外,例如,本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用于交通的系统,例如,拍摄用于安全驾驶(例如,自动停止或驾驶员状态识别)的车辆的前方、后方、周围、内部等的车辆系统、监视行驶车辆或道路的监视相机系统以及测量车辆之间的距离的测距系统。此外,例如,本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使用用于防止犯罪的目的的监视相机、用于人员认证的相机等而用于安全性的系统。此外,例如,本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使用能够用于诸如可穿戴相机等运动的各种传感器等的用于运动的系统。此外,例如,本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使用各种传感器(例如,用于监视田地和农作物状态的相机)的用于农业的系统。此外,例如,本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使用用于监视猪和牛等牲畜状态的各种传感器的用于畜牧业的系统。此外,本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监视诸如火山、森林和海洋等自然状态的系统、观察例如天气、温度、湿度、风速、日光时间等的气象观测系统、以及观察鸟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动物、昆虫、植物等野生动物的生态的系统。
此外,发送和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或信息的规范是任意的。此外,在上面的示例中,本技术已经被描述为应用于发送装置101、基站1102、云服务器1103或具有其的位置通知系统1100,但是本技术可以应用于任意发送装置、任意接收装置、任意收发装置、任意通信装置、任意信息处理装置和任意系统。
<计算机>
上述的一系列处理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来执行。在通过软件执行一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优选具有用作能够执行软件的计算机的配置。计算机的示例包括包含在专用硬件中的计算机和能够通过安装在其中的各种程序来执行任意功能的通用计算机。
图38是示出计算机的主要配置示例的方框图。如图38所示,计算机1900具有通过总线1904相互连接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901、只读存储器(ROM)1902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903。
输入/输出接口1910也连接到总线1904。输入单元1911、输出单元1912、存储单元1913、通信单元1914和驱动器1915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910。
输入单元1911包括诸如键盘、鼠标、触摸面板、图像传感器、麦克风、开关、输入终端等任意输入装置。输出单元1912包括诸如显示器、扬声器、输出终端等任意输出装置。存储单元1913包括诸如硬盘、RAM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SSD、USB存储器等任意存储介质。通信单元1914包括符合诸如以太网(注册商标)、蓝牙(注册商标)、USB、HDMI(注册商标)或IrDA等有线和无线通信标准中的一个或两者的通信接口。驱动器1915驱动可偏移介质1921,其具有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任意存储介质。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计算机1900中,例如,CPU 1901能够通过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910和总线1904将存储在存储单元1913中的程序加载到RAM1903上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与上述每个装置的硬件配置的一部分或全部等同的功能。换言之,执行上述一系列处理中的至少一些处理。RAM 1903还适当地存储CPU 1901执行各种处理所需的数据等。
例如,可以在用作封装介质的可移除介质1921中记录并应用由CPU1901执行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可移除介质1921可以加载到驱动器1915中,并且程序可以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910安装在存储单元1913中。此外,可以经由诸如局域网、互联网或数字卫星广播等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提供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程序可以由通信单元1914接收并安装在存储单元1913中。此外,程序可以预先安装在ROM 1902或存储单元1913中。
此外,上述一系列处理的一部分能够由硬件执行,其他能够由软件执行。
<其他>
本技术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
此外,例如,本技术可以应用于构成装置或系统的任何配置,并且例如,本技术可以被实现为用作系统大规模集成(LSI)等的处理器、使用多个处理器等的模块、使用多个模块等的单元、或者将其他功能进一步添加到单元的组等(即,装置的一些部件)。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系统”是指多个构成要素(装置、模块等)的组,所有构成要素不一定必须在同一外壳内。因此,容纳在单独的壳体内且经由网络彼此连接的多个装置或将多个模块容纳在一个壳体中的单个装置被视为系统。
此外,例如,被描述为单个装置(或处理单元)的配置可划分并配置为多个装置(或处理单元)。相反,在上述示例中描述为多个装置(或处理单元)的配置可以被配置为单个装置(或处理单元)。此外,也可以向每个装置(或每个处理单元)的配置添加上面未描述的配置。此外,只要整个系统的配置或操作基本相同,某个装置(或处理单元)的配置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在另一装置(或另一处理单元)的配置中。
此外,例如,本技术可以采用云计算的配置,其中,经由网络由多个装置共享和处理一个功能。
此外,例如,可以在任意装置中执行上述程序。在这种情况下,装置优选具有必要的功能(功能块等)并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
此外,例如,上述流程图中描述的步骤可以由一个装置执行或由多个装置共享和执行。此外,在一个步骤中包括多个处理的情况下,在一个步骤中包括的多个处理可以由一个装置执行,或者可以由多个装置共享和执行。
此外,在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中,描述程序的步骤的处理可以按照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或者可以在所谓的时间等必要的时间并行地或单独地执行。换言之,只要不引起矛盾,步骤的处理可以按照与上述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此外,描述程序的步骤的处理可以与另一程序的处理并行地执行,或者可以结合另一程序的处理来执行。
此外,只要没有矛盾,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多个现有技术中的每一个可以独立地实施为单个技术。将理解的是,可以将多个任意的现有技术彼此结合地实现。例如,在任何实施例中描述的本技术可以结合在另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本技术来实现。此外,上述的任何现有技术可以结合上面没有描述的其他技术来实现。
此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以下配置。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提供单元,其向多个接收装置提供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所述多个接收装置接收从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所述发送装置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来对同一发送信道中的发送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而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用于在每个接收装置中接收发送信号的设置。
(2)根据(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提供单元提供用作每个接收装置可接收的发送信号的发送源的所述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
(3)根据(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提供单元基于每个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发送装置的通信历史来提供所述识别信息。
(4)根据(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优先级信息管理单元,其生成优先级信息,包括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作为要基于通信历史优先接收的发送信号的发送源;
其中,所述提供单元将所述优先级信息提供给所述多个接收装置。
(5)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向多个接收装置提供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所述多个接收装置接收从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所述发送装置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来对同一发送信道中的发送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而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用于在每个接收装置中接收发送信号的设置。
(6)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线性调频调制单元,其对发送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
发送单元,其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来在同一发送信道中执行线性调频调制而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以及
控制单元,其基于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来设置发送定时和发送信道。
(7)根据(6)所述的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将基于所述识别信息接收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装置已知的时间设置为所述发送定时,并且将已知信道设置为所述发送信道。
(8)根据(6)或(7)所述的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定时的间隔是固定间隔或比线性调频调制周期小的间隔中的至少任一个。
(9)根据(6)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还包括:
窄带调制单元,其对发送数据进行窄带调制,
其中,所述线性调频调制单元对已经经历了窄带调制的所述发送数据执行所述线性调频调制。
(10)根据(6)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还包括:
GPS信号接收单元,其接收GPS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和包括在所述GPS信号中的时间来设置所述发送定时和所述发送信道。
(11)根据(6)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发送与所述发送信号相同的数据包两次或更多次。
(12)一种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发送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
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来在同一发送信道中执行线性调频调制而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并且
基于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来设置发送定时和发送信道。
(13)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接收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来在同一发送信道中执行线性调频调制而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
解线性调频单元,其解线性调频发送信号;
控制单元,其基于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来设置发送信号的接收信道,并且根据多个发送信号中的每一个的发送定时来设置接收定时。
(14)根据(13)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其获取从与发送装置不同的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识别信息。
(15)根据(13)或(14)所述的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多条识别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为每条识别信息设置接收信道和接收定时。
(16)根据(13)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定时的间隔是固定间隔或小于线性调频调制周期的间隔中的至少任一个。
(17)根据(13)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窄带解调单元,其对解线性调频发送信号执行窄带解调。
(18)根据(13)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GPS信号接收单元,其接收GPS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和包括在所述GPS信号中的时间来设置所述接收定时和所述接收信道。
(19)根据(13)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相同的数据包两次或更多次,合成多个接收到的数据包,并且提取所述发送数据。
(20)一种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来在同一发送信道中执行线性调频调制而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
解线性调频发送信号;
基于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来设置发送信号的接收信道,并且根据多个发送信号中的每一个的发送定时来设置接收定时。
附图标记列表
100位置通知系统 101发送装置 102高灵敏度接收装置
103网络 104服务器 111老年人 131中央处理单元(CPU)
132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单元 133线性调频生成单元
134线性调频调制单元 135参考时钟生成单元 136锁相环(PLL)
137高效放大单元 140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单元
141定时控制器 208同步信号生成单元 209匹配过滤器
212参考时钟生成单元 213GPS接收单元 214CPU 215定时控制器
216与门 221解线性调频单元 223BPSK解调单元
301参考时钟生成单元302校正单位 800防盗系统
1100位置通知系统1101发送装置 1102基站 1103云服务器
1104信息处理终端 1151CPU 1181终端/订户信息管理单元
1182优先级列表管理单元 1183接收信息管理单元
1184历史管理单元 1185账单处理单元 1201信号处理单元
1202发送单元 1221识别信息存储单元 1222时间信息生成单元
1223金码生成单元 1224发送信道设置单元 1225发送定时设置单元
1301天线 1302低噪声放大单元 1303带通滤波器(BPF)
1304载波振荡单元 1305乘法单位 1306 90度移相器 1307乘法单位
1308模拟/数字(A/D)转换单元 1309内存 1310CPU
1321天线 1322GPS接收单元 1331优先级列表处理单元
1332GPS处理单元 1333接收控制单元 1334接收信息提供单元
1335冲突检测单元 1336接收处理单元 1337纠错单元 1800防盗系统。

Claims (20)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提供单元,向多个接收装置提供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多个所述接收装置接收从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所述发送装置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对同一发送信道中的发送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所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且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经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用于在每个所述接收装置中接收所述发送信号的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提供单元提供用作每个所述接收装置能够接收的所述发送信号的发送源的、所述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提供单元基于每个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发送装置的通信历史,提供所述识别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优先级信息管理单元,生成优先级信息,所述优先级信息包括作为基于所述通信历史要被优先接收的发送信号的发送源的、所述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提供单元将所述优先级信息提供给多个所述接收装置。
5.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向多个接收装置提供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多个所述接收装置接收从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所述发送装置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对同一发送信道中的发送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所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且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经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用于在每个所述接收装置中接收所述发送信号的设置。
6.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线性调频调制单元,对发送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
发送单元,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在同一发送信道中执行线性调频调制所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且发送经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设置所述发送定时和发送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将基于所述识别信息接收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装置的已知定时设置为所述发送定时,并且将已知信道设置为所述发送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定时的间隔是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任一项:固定间隔,或小于线性调频调制周期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装置,还包括:
窄带调制单元,对所述发送数据执行窄带调制,
其中,所述线性调频调制单元对已经历了所述窄带调制的所述发送数据执行所述线性调频调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装置,还包括:
GPS信号接收单元,接收GPS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和包括在所述GPS信号中的时间,设置所述发送定时和所述发送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发送与所述发送信号相同的数据包两次或更多次。
12.一种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发送数据执行线性调频调制;
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在同一发送信道中执行线性调频调制所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发送经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并且
基于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设置所述发送定时和所述发送信道。
13.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在同一发送信道中执行线性调频调制所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且所述接收单元发送经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
解线性调频单元,对所述发送信号进行解线性调频;
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设置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信道,并且根据多个发送信号中的每一者的发送定时设置接收定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从不同于所述发送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识别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多条识别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针对每条识别信息设置所述接收信道和所述接收定时。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定时的间隔是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任一项:固定间隔,或小于线性调频调制周期的间隔。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窄带解调单元,对经解线性调频的发送信号执行窄带解调。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GPS信号接收单元,接收GPS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和包括在所述GPS信号中的时间,设置所述接收定时和所述接收信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相同的数据包两次或更多次,合成多个接收到的数据包,并且提取所述发送数据。
20.一种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多路复用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偏移发送定时在同一发送信道中执行线性调频调制所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并且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经多路复用的发送信号;
对所述发送信号进行解线性调频;
基于所述发送装置的识别信息,设置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信道,并且根据多个发送信号中的每一者的发送定时,设置接收定时。
CN201780002642.7A 2016-06-08 2017-04-25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发送装置和方法、接收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7852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4358 2016-06-08
JP2016-114358 2016-06-08
JP2016-138365 2016-07-13
JP2016138365 2016-07-13
PCT/JP2017/016262 WO2017212810A1 (ja) 2016-06-08 2017-04-25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190A true CN107852190A (zh) 2018-03-27
CN107852190B CN107852190B (zh) 2022-08-05

Family

ID=60577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2642.7A Active CN107852190B (zh) 2016-06-08 2017-04-25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发送装置和方法、接收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659101B2 (zh)
EP (1) EP3471279A4 (zh)
JP (2) JP6259550B1 (zh)
CN (1) CN107852190B (zh)
WO (1) WO20172128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2417A (zh) * 2018-06-14 2021-01-22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无线传感器系统、无线终端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2794B2 (ja) * 2017-06-05 2021-02-2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10405292B2 (en) 2017-08-21 2019-09-03 Here Global B.V. Supporting a secure terrestrial transmitter based positioning
JP7242656B2 (ja) 2018-05-17 2023-03-20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送信機、送信方法、受信機、受信方法、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9230439A1 (ja) 2018-05-31 2019-12-05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送信機、送信方法、受信機、受信方法
JPWO2020059535A1 (ja) 2018-09-20 2021-08-30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並びに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US20220030595A1 (en) * 2018-12-17 2022-01-27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method
US20220095290A1 (en) * 2019-01-08 2022-03-24 Sony Group Corporation Recep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JPWO2020246290A1 (zh) 2019-06-05 2020-12-10
CN114026938A (zh) * 2019-06-26 2022-02-08 索尼集团公司 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CN110806576B (zh) * 2019-11-27 2021-11-05 清华大学 微波光子大范围自动对焦雷达成像系统及方法
CN113037413B (zh) * 2021-03-11 2023-04-21 成都德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频同步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WO2024080109A1 (ja) * 2022-10-13 2024-04-18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並びに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237A (zh) * 2006-03-23 2007-09-26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提供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46091A (zh) * 2007-09-05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数据输出方法及系统
CN101145833A (zh) * 2006-09-15 2008-03-19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装置
US9094107B1 (en) * 2014-04-03 2015-07-28 Rajendra Kumar Orthogonal frequency chirp multiple ac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88273A (en) 1987-09-30 1989-04-03 Nec Corp Communication/position-measurement system of moving body by satellites
JP3270902B2 (ja) 1992-09-24 2002-04-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Cdma時分割多重化通信方法
JPH08307375A (ja) 1995-05-11 1996-11-22 Kokusai Denshin Denwa Co Ltd <Kdd> チャープ信号を用いた変調信号周波数拡散通信方式
DE19634064A1 (de) 1996-08-23 1998-02-26 Bosch Gmbh Robert Chipkarte mit Personalisierungsspeicher und Verfahren zum Ein- und Ausgeben von Daten
JP2798129B2 (ja) 1996-08-26 1998-09-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チャープスペクトラム拡散信号多重化装置用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3025457B2 (ja) 1997-04-28 2000-03-27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スペクトル拡散多重化通信機
JPH11252103A (ja) 1998-03-03 1999-09-17 Omron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AU759231B2 (en) * 1998-06-04 2003-04-10 Harris Corporatio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plural remote transmitters
DE19961777A1 (de) 1999-12-21 2001-07-12 Rudolf Bannas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r Informationsübertragung
US7110432B2 (en) * 2002-01-14 2006-09-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Orthogonal chirp modulation in multipath environments
US7342538B2 (en) * 2004-07-30 2008-03-11 Novariant, Inc. Asynchronous local position deter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498273B2 (en) * 2009-08-06 2013-07-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anagement of uplink resources in multi-carrier CDMA system
JP5115577B2 (ja) 2010-03-22 2013-01-0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時刻補正方法
US8493890B2 (en) 2010-04-13 2013-07-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termining node 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FR2961054A1 (fr) 2010-06-08 2011-12-09 Sigfox Wireless Procede d'utilisation d'une ressource frequentielle partagee, procede de configuration de terminaux, terminaux et systeme de telecommunications
JP2012191564A (ja) * 2011-03-14 2012-10-04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3392361A (zh) 2011-03-16 2013-11-13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方法和装置
JP6442884B2 (ja) * 2014-06-25 2018-12-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光伝送装置、及び、波長間隔測定装置
WO2015200638A1 (en) * 2014-06-25 2015-12-30 Mogolo, Llc Protective cov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RU2658663C1 (ru) * 2014-08-01 2018-06-22 Сан Пэтент Траст Управление таймингом передачи для связи d2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237A (zh) * 2006-03-23 2007-09-26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提供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45833A (zh) * 2006-09-15 2008-03-19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装置
CN101146091A (zh) * 2007-09-05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数据输出方法及系统
US9094107B1 (en) * 2014-04-03 2015-07-28 Rajendra Kumar Orthogonal frequency chirp multiple ac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2417A (zh) * 2018-06-14 2021-01-22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无线传感器系统、无线终端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96747B2 (en) 2022-04-05
EP3471279A1 (en) 2019-04-17
CN107852190B (zh) 2022-08-05
JP2018067948A (ja) 2018-04-26
US20200244305A1 (en) 2020-07-30
JPWO2017212810A1 (ja) 2018-06-14
US10659101B2 (en) 2020-05-19
US20180191398A1 (en) 2018-07-05
EP3471279A4 (en) 2020-01-22
WO2017212810A1 (ja) 2017-12-14
JP6259550B1 (ja) 2018-01-10
JP7027146B2 (ja)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2190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发送装置和方法、接收装置和方法
CN105594140B (zh) Lte网络中用于小区间d2d发现的信令
CN101895979B (zh) 多跳无线通信网络
RU2010119939A (ru) Беспроводная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пригодная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JP5440894B2 (ja) 位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屋内送信機
US9625567B2 (en)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sound waves
CN110235066A (zh) 时刻同步系统和发送装置
TWI504917B (zh) A navig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a navig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 location information providing device
EP2618182A1 (en) Navig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location information providing devic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navigation signal,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US20210152417A1 (en)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iot device power consumption and network congestion
US8116687B2 (en)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wireless devices
CN103796295A (zh) 跳频无线通信中的同步接入方法以及通信设备和系统
CN102575937A (zh) 基于已知的日程表事件估计出发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38512B (zh) 分布式农机管理方法、系统和平台
RU2010119942A (ru) Беспроводная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пригодная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пациента
CN107547164A (zh) 移动基站中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JP5669892B2 (ja) 屋内送信機、位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情報管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を情報管理装置として機能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US10834736B2 (en)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vehicles
JP2012070082A (ja) 構内無線システム
EP3506691A1 (fr) Systeme de localisation longue portee pour utilisation en environnement contraint
RU2302698C2 (ru) Система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естонахождения подвижных объектов
JP2016169967A (ja) 移動体用監視システム、子機、親機、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614215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device, and reception method
FR3028706A1 (fr) Architecture systeme pour la gestion de ressources dans 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RU2572829C1 (ru) Система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естонахождения подвижных объект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