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7407B - 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7407B
CN107807407B CN201710919263.6A CN201710919263A CN107807407B CN 107807407 B CN107807407 B CN 107807407B CN 201710919263 A CN201710919263 A CN 201710919263A CN 107807407 B CN107807407 B CN 107807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interval
interest
parameter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192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7407A (zh
Inventor
邹才能
侯连华
姚泾利
江涛
杨海军
王京红
韩文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192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7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7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7407A/zh
Priority to US16/145,916 priority patent/US1119337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7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7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1/00Equipment or 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E21B15/00 - E21B40/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所述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包括:获取目的层段的控因参数分布,其中所述控因参数包括:地层倾角、断层、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储层厚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评价参数下限值,其中,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储层厚度、孔隙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根据所述控因参数分布获取每个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所述评价参数、所述评价参数下限值和所述成藏参数值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获取所述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高评价符合率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的区带评价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就是评价区带是否存在工业价值油气藏。油气区带的有效性评价是决定钻探成功率高低,并决定油气发现和储量增长速度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包括:R因子主成分分析方法、多因素加权评价方法、多图叠合区带评价方法、区带半定量评价方法和基于资源量及经济性的评价方法。
R因子主成分分析方法无法做到对单个区带的评价,区带条件相差较大,评价结果符合率低。多因素加权评价方法的权系数人为确定,不确定性较大,没有考虑控因参数的决定作用。多图叠合区带评价方法无法做到定量评价,对于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无法准确获取被评价区的单因素图件,评价符合率较低。区带半定量评价方法中不同油气区带的控制因素参数值相差较大,制定的评价参数标准适用范围局限,同时对于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无法获取准确的参数值,评价符合率低。基于资源量及经济性的评价方法资源量大小无法确定区带是否能够获得工业价值油气藏,区带在未钻探前很难评价其经济性,评价符合率不高。
现有油气区带评价技术,主要基于地质条件类比、数学模型计算、资源量评价、多因素叠合等评价方法为主,受人为经验和掌握资料程度影响很大,无法制定统一的区带有效性评价标准,即无法做到对区带有效性的统一评价,区带评价符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评价符合率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包括:获取目的层段的控因参数分布,其中所述控因参数包括:地层倾角、断层、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储层厚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评价参数下限值,其中,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储层厚度、孔隙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根据所述控因参数分布计算每个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所述评价参数、所述评价参数下限值和所述成藏参数值计算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所述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所述根据所述控因参数分布计算每个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控因参数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无量纲标志值;根据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所述无量纲标志值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
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
其中,AR—成藏参数值,当AR≥1时为有效成藏区,当AR<1时为非有效成藏区,无量纲;Parai—所述无量纲参数值SthS,TsS,DaS,RdS,FS;n—Parai的个数;SthS—盖层厚度标志值,无量纲;TsS—输导体系标志值,无量纲;DaS—地层倾角标志值,无量纲;RdS—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无量纲;FS—断层标志值;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盖层厚度标志值:
其中,SthS—盖层厚度标志值,无量纲;Sth—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m;Sthlimt—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下限值,m;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输导体系标志值:
其中,TsS—输导体系标志值,无量纲;H—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m;Hlimt—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下限值,m;UF—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和/或断层;当存在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和/或断层时,为1;当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或断层均不存在时,为0;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地层倾角标志值:
DaS=sin(α),
其中,DaS—地层倾角标志值,无量纲;α—地层倾角,度;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
其中,RdS—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无量纲;Rd—有效生烃范围等效半径,km;Lhg—有效生烃范围外距有效生烃范围边界的距离,km,当处于有效生烃范围之内时,为0;a—经验系数,当目的层段为常规油气时,取3,当目的层段为致密油气时,取1.2,当目的层段为页岩油气时,取1;
当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断层为开启断层时,所述断层标志值为-1;当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断层为封闭断层时,所述断层标志值为1;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其中,Pi—第i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Si—第i个所述评价参数值;Si_limt—第i个所述评价参数下限值;n—所述评价参数的个数;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
其中,VPlay—区带评价值;-1~1,当VPlay≥0时,为有效区带分布区,当VPlay<0时,为无效区带分布区;Pi—第i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n—所述网格坐标点的个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生油丰度下限值、生气丰度下限值;根据所述生油丰度下限值和所述生气丰度下限值确定所述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f(Pi):
其中,Pi—第i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所述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分布,具体包括:根据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所述目的层段的构造;根据所述目的层段的构造获取所述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获取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与所述目的层段的顶面构造等值线的垂直线段;获取所述垂直线段的倾斜角;根据所述垂直线段与水平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获取所述倾斜角的倾斜方向;根据所述倾斜角和所述倾斜方向获取所述地层倾角。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断层包括:断穿所述目的层段的盖层的第一断层、沟通所述目的层段的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烃源岩与储层的第二断层和沟通所述目的层段的不整合与储层的第三断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根据所述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和烃源岩岩心分析的有机碳含量,获取所述目的层段的所述有机碳含量分布;根据所述目的层段的烃源岩岩心分析的镜质体反射率,获取所述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对所述有机碳含量分布和所述镜质体反射率分布进行盆地模拟运算,获取所目的层段的生油丰度分布和生气丰度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的下限值,具体包括:根据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和试油气资料,获取储层厚度的下限值,其中,所述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类型与所述目的层段的储层类型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孔隙度的下限值,具体包括:根据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孔隙度分析资料和试气资料,获取孔隙度的下限值。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的下限值,具体包括:根据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获取盖层厚度的下限值,其中,所述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岩性与所述目的层段的盖层岩性一致。
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装置,包括:控因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的层段的控因参数分布,其中所述控因参数包括:地层倾角、断层、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储层厚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评价参数下限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评价参数下限值,其中,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储层厚度、孔隙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成藏参数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因参数分布计算每个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所述评价参数、所述评价参数下限值和所述成藏参数值计算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区带评价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所述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所述成藏参数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因参数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无量纲标志值;并根据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所述无量纲标志值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
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
其中,AR—成藏参数值,当AR≥1时为有效成藏区,当AR<1时为非有效成藏区,无量纲;Parai—所述无量纲参数值SthS,TsS,DaS,RdS,FS;n—Parai的个数;SthS—盖层厚度标志值,无量纲;TsS—输导体系标志值,无量纲;DaS—地层倾角标志值,无量纲;RdS—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无量纲;FS—断层标志值;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盖层厚度标志值:
其中,SthS—盖层厚度标志值,无量纲;Sth—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m;Sthlimt—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下限值,m;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输导体系标志值:
其中,TsS—输导体系标志值,无量纲;H—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m;Hlimt—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下限值,m;UF—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和/或断层;当存在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和/或断层时,为1;当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或断层均不存在时,为0;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地层倾角标志值:
DaS=sin(α),
其中,DaS—地层倾角标志值,无量纲;α—地层倾角,度;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
其中,RdS—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无量纲;Rd—有效生烃范围等效半径,km;Lhg—有效生烃范围外距有效生烃范围边界的距离,km,当处于有效生烃范围之内时,为0;a—经验系数,当目的层段为常规油气时,取3,当目的层段为致密油气时,取1.2,当目的层段为页岩油气时,取1;
当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断层为开启断层时,所述断层标志值为-1;当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断层为封闭断层时,所述断层标志值为1;
所述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其中,Pi—第i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Si—第i个所述评价参数值;Si_limt—第i个所述评价参数下限值;n—所述评价参数的个数;
所述区带评价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
其中,VPlay—区带评价值;-1~1,当VPlay≥0时,为有效区带分布区,当VPlay<0时,为无效区带分布区;Pi—第i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n—所述网格坐标点的个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根据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评价参数下限值和成藏参数值计算每个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从而确定目的层段的成藏范围。然后根据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如此将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定量处理。从而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能制定统一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标准。从而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又由于采用已获得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评价参数下限值,从而提高了油气区带有效性的识别率,从而提高了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的符合率,如此能提高钻探成功率及发现有效区带的速度,降低油气勘探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5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6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7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特征图;
图8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已获工业价值天然气区带的储层厚度下限值特征图;
图9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分布特征图;
图10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已获工业价值天然气区带的孔隙度下限值特征图;
图11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分布特征图;
图12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已获工业价值天然气区带的盖层厚度下限值特征图;
图13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目的层段的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分布特征图;
图14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目的层段的烃源岩生气丰度分布特征图;
图15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目的层段的烃源岩生油丰度分布特征图;
图16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结果特征图;
图17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装置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其可以包括:S1:获取目的层段的控因参数分布,其中所述控因参数包括:地层倾角、断层、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储层厚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S3: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评价参数下限值,其中,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储层厚度、孔隙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S5:根据所述控因参数分布计算每个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S7: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所述评价参数、所述评价参数下限值和所述成藏参数值计算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S9: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所述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根据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评价参数下限值和成藏参数值获取每个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从而确定目的层段的成藏范围。然后根据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获取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如此将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定量处理。从而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能制定统一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标准。从而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又由于采用已获得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评价参数下限值,从而提高了油气区带有效性的识别率,从而提高了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的符合率,如此能提高钻探成功率及发现有效区带的速度,降低油气勘探成本。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S1:获取目的层段的控因参数分布,其中控因参数包括:地层倾角、断层、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储层厚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
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分布,具体包括:
S101:根据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构造;
S103:根据目的层段的构造获取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分布。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
S1010:获取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与所述目的层段的顶面构造等值线的垂直线段;
S1030:获取所述垂直线段的倾斜角;
S1050:根据所述垂直线段与水平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获取所述倾斜角的倾斜方向;
具体地,当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与目的层段的顶面构造等值线的垂直线,位于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的水平线之上时,地层倾角为正;当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与目的层段的顶面构造等值线的垂直线,位于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的水平线之下时,地层倾角为负;当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与目的层段的顶面构造等值线的垂直线,与位于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的水平线重合时,地层倾角为0。
S1070:根据所述倾斜角和所述倾斜方向获取所述地层倾角。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断层包括: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第一断层、沟通目的层段的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烃源岩与储层的第二断层和沟通目的层段的不整合与储层的第三断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可以是烃源岩层与盖层之间的不整合。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可以通过采集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分布可以通过采集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分析资料和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分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分布可以通过采集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分布。
如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目的层段的生油丰度分布和生气丰度分布,具体包括:
S105:采集目的层段内的测井资料和烃源岩岩心分析的有机碳含量,获取目的层段的有机碳含量分布;
S107:采集目的层段的烃源岩岩心分析的镜质体反射率,获取镜质体反射率分布;
S109:对有机碳含量分布和镜质体反射率分布进行盆地模拟运算,获取生油丰度分布和生气丰度分布。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S3: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评价参数下限值,其中,评价参数包括:储层厚度、孔隙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的下限值具体包括:
根据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和试油气资料,获取储层厚度的下限值,其中,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类型与目的层段的储层类型相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孔隙度的下限值,具体包括:根据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孔隙度分析资料和试气资料,获取孔隙度的下限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的下限值,具体包括:根据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获取盖层厚度的下限值,其中,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岩性与目的层段的盖层岩性一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生油丰度下限值、生气丰度下限值用于确定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
利用本申请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对目的层段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地区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进行评价。目的层段为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与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碎屑岩储层组成的油气区带,目的层段圈闭以聚集天然气为主。
采集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构造、地层倾角分布、断层以及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
如图7所示,采集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目的层段主要发育气藏为主,储层为裂缝型砂岩。
如图8所示,采集裂缝型砂岩储层已获得工业价值气藏的储层厚度、试油气资料,获取裂缝型砂岩储层工业价值气藏的储层厚度下限值为7米。
如图9所示,采集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分析资料、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分布。
如图10所示,采集裂缝型砂岩储层已获工业价值气藏的孔隙度分析资料、试气资料、获取裂缝型砂岩储层工业价值气藏的孔隙度下限值为3.5%。
如图11所示,采集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分布。目的层段的盖层岩性为膏盐岩。
如图12所示,采集已获工业价值气藏的盖层厚度,获取工业价值气藏的膏盐岩盖层厚度下限值为8米。
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烃源岩岩心分析的有机碳含量(TOC),获取目的层段的有机碳含量分布。
如图13所示,采集目的层段的烃源岩岩心分析的镜质体反射率(Ro),获取Ro分布。
如图14、图15所示,通过盆地模拟,获取生气丰度、生油丰度分布图。
采集目的层段的烃源岩岩心分析的有机碳含量(TOC)、岩心分析的镜质体反射率(Ro)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和三叠系。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地震资料,通过地震解释确定烃源岩厚度,通过测井解释确定TOC分布。通过盆地模拟确定目的层段的生气丰度分布(图14)、生油丰度分布(图15)。根据对已获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含油气盆地解剖,当生气丰度大于10×108m3/km2,生油丰度大于400×104t/km2时,能够形成工业价值油气藏,从而确定有效生烃范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S5:根据控因参数分布获取每个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
如图5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5:根据参考点的控因参数获取每个参考点的成藏参数值,具体包括:
S51:根据控因参数获取每个参考点的无量纲标志值;
S53:根据无量纲标志值获取每个参考点的成藏参数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每个参考点的成藏参数值:
其中,AR—成藏参数值,当AR≥1时为有效成藏区,当AR<1时为非有效成藏区,无量纲;Parai—无量纲参数值SthS,TsS,DaS,RdS,FS;n—Parai的个数;SthS—盖层厚度标志值,无量纲;TsS—输导体系标志值,无量纲;DaS—地层倾角标志值,无量纲;RdS—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无量纲;FS—断层标志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盖层厚度标志值:
其中,SthS—盖层厚度标志值,无量纲;Sth—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m;Sthlimt—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下限值,m。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输导体系标志值:
其中,TsS—输导体系标志值,无量纲;H—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m;Hlimt—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下限值,m;UF—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和/或断层;当存在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和/或断层时,为1;当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或断层均不存在时,为0。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
S55:采集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生油丰度下限值、生气丰度下限值;
S57:根据生油丰度下限值和生气丰度下限值确定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地层倾角标志值:
DaS=sin(α),
其中,DaS—地层倾角标志值,无量纲;α—地层倾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
其中,RdS—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无量纲;Rd—有效生烃范围等效半径,km;Lhg—有效生烃范围外距有效生烃范围边界的距离,km,当处于有效生烃范围之内时,为0;a—经验系数,当目的层段为常规油气时,取3,当目的层段为致密油气时,取1.2,当目的层段为页岩油气时,取1。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断层为开启断层时,断层标志值为-1;当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断层为封闭断层时,断层标志值为1。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S7:根据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评价参数下限值和成藏参数值获取每个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每个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其中,Pi—第i个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Si—第i个评价参数值;Si_limt—第i个评价参数下限值;n—评价参数的个数。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S9:根据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获取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具体地,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
其中,VPlay—区带评价值;-1~1,当VPlay≥0时,为有效区带分布区,当VPlay<0时,为无效区带分布区;Pi—第i个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n—网格坐标点的个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f(Pi):
其中,Pi—第i个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图16为研究区目的层的区带评价结果。从已经钻探井的油气发现情况看:区带评价值VPlay≥0时的区域为有效区带分布区,其范围内的有效圈闭可以获得工业价值油气藏;区带评价值VPlay<0时的区域为无效区带分布区,其范围内的区域,所钻井均未获得工业价值油气藏。
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装置,包括:控因参数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目的层段的控因参数分布,其中所述控因参数包括:地层倾角、断层、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储层厚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评价参数下限值获取模块13,用于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评价参数下限值,其中,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储层厚度、孔隙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成藏参数值计算模块15,用于根据所述控因参数分布计算每个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模块17,用于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所述评价参数、所述评价参数下限值和所述成藏参数值计算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区带评价值计算模块19,用于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所述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
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装置根据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评价参数下限值和成藏参数值计算每个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从而确定目的层段的成藏范围。然后根据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如此将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定量处理。从而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装置能制定统一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标准。从而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又由于采用已获得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评价参数下限值,从而提高了油气区带有效性的识别率,从而提高了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的符合率,如此能提高钻探成功率及发现有效区带的速度,降低油气勘探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因参数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目的层段的控因参数分布,其中所述控因参数包括:地层倾角、断层、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储层厚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因参数获取模块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获取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分布:
1)根据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构造;
2)根据目的层段的构造获取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分布。
进一步地,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
1)获取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与所述目的层段的顶面构造等值线的垂直线段;
2)获取所述垂直线段的倾斜角;
3)根据所述垂直线段与水平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获取所述倾斜角的倾斜方向;
具体地,当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与目的层段的顶面构造等值线的垂直线,位于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的水平线之上时,地层倾角为正;当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与目的层段的顶面构造等值线的垂直线,位于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的水平线之下时,地层倾角为负;当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与目的层段的顶面构造等值线的垂直线,与位于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的水平线重合时,地层倾角为0。
4)根据所述倾斜角和所述倾斜方向获取所述地层倾角。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断层包括: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第一断层、沟通目的层段的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烃源岩与储层的第二断层和沟通目的层段的不整合与储层的第三断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可以是烃源岩层与盖层之间的不整合。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因参数获取模块11获取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可以通过采集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因参数获取模块11获取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分布可以通过采集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分析资料和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分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因参数获取模块11获取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分布可以通过采集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分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因参数获取模块11获取目的层段的生油丰度分布和生气丰度分布,具体包括:
1)采集目的层段内的测井资料和烃源岩岩心分析的有机碳含量,获取目的层段的有机碳含量分布;
2)采集目的层段的烃源岩岩心分析的镜质体反射率,获取镜质体反射率分布;
3)对有机碳含量分布和镜质体反射率分布进行盆地模拟运算,获取生油丰度分布和生气丰度分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评价参数下限值获取模块13可以根据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和试油气资料,获取储层厚度的下限值,其中,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类型与目的层段的储层类型相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评价参数下限值获取模块13可以根据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孔隙度分析资料和试气资料,获取孔隙度的下限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评价参数下限值获取模块13可以根据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获取盖层厚度的下限值,其中,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岩性与目的层段的盖层岩性一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生油丰度下限值、生气丰度下限值用于确定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
利用本申请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装置,对目的层段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地区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进行评价。目的层段为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与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碎屑岩储层组成的油气区带,目的层段圈闭以聚集天然气为主。
采集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构造、地层倾角分布、断层以及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
如图7所示,采集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目的层段主要发育气藏为主,储层为裂缝型砂岩。
如图8所示,采集裂缝型砂岩储层已获得工业价值气藏的储层厚度、试油气资料,获取裂缝型砂岩储层工业价值气藏的储层厚度下限值为7米。
如图9所示,采集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分析资料、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分布。
如图10所示,采集裂缝型砂岩储层已获工业价值气藏的孔隙度分析资料、试气资料、获取裂缝型砂岩储层工业价值气藏的孔隙度下限值为3.5%。
如图11所示,采集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分布。目的层段的盖层岩性为膏盐岩。
如图12所示,采集已获工业价值气藏的盖层厚度,获取工业价值气藏的膏盐岩盖层厚度下限值为8米。
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烃源岩岩心分析的有机碳含量(TOC),获取目的层段的有机碳含量分布。
如图13所示,采集目的层段的烃源岩岩心分析的镜质体反射率(Ro),获取Ro分布。
如图14、图15所示,通过盆地模拟,获取生气丰度、生油丰度分布图。
采集目的层段的烃源岩岩心分析有机碳(TOC)、镜质体反射率(Ro)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和三叠系。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地震资料,通过地震解释确定烃源岩厚度,通过测井解释确定TOC分布。通过盆地模拟确定目的层段的生气丰度分布(图14)、生油丰度分布(图15)。根据对已获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含油气盆地解剖,当生气丰度大于10×108m3/km2,生油丰度大于400×104t/km2时,能够形成工业价值油气藏,从而确定有效生烃范围。
成藏参数值计算模块15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计算每个参考点的成藏参数值:
1)根据控因参数获取每个参考点的无量纲标志值;
2)根据无量纲标志值获取每个参考点的成藏参数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每个参考点的成藏参数值:
其中,AR—成藏参数值,当AR≥1时为有效成藏区,当AR<1时为非有效成藏区,无量纲;Parai—无量纲参数值SthS,TsS,DaS,RdS,FS;n—Parai的个数;SthS—盖层厚度标志值,无量纲;TsS—输导体系标志值,无量纲;DaS—地层倾角标志值,无量纲;RdS—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无量纲;FS—断层标志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盖层厚度标志值:
其中,SthS—盖层厚度标志值,无量纲;Sth—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m;Sthlimt—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下限值,m。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输导体系标志值:
其中,TsS—输导体系标志值,无量纲;H—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m;Hlimt—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下限值,m;UF—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和/或断层;当存在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和/或断层时,为1;当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或断层均不存在时,为0。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
1)采集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生油丰度下限值、生气丰度下限值;
2)根据生油丰度下限值和生气丰度下限值确定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地层倾角标志值:
DaS=sin(α),
其中,DaS—地层倾角标志值,无量纲;α—地层倾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
其中,RdS—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无量纲;Rd—有效生烃范围等效半径,km;Lhg—有效生烃范围外距有效生烃范围边界的距离,km,当处于有效生烃范围之内时,为0;a—经验系数,当目的层段为常规油气时,取3,当目的层段为致密油气时,取1.2,当目的层段为页岩油气时,取1。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断层为开启断层时,断层标志值为-1;当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断层为封闭断层时,断层标志值为1。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模块17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每个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其中,Pi—第i个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Si—第i个评价参数值;Si_limt—第i个评价参数下限值;n—评价参数的个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带评价值计算模块19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
其中,VPlay—区带评价值;-1~1,当VPlay≥0时,为有效区带分布区,当VPlay<0时,为无效区带分布区;Pi—第i个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n—网格坐标点的个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f(Pi):
其中,Pi—第i个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图16为研究区目的层的区带评价结果。从已经钻探井的油气发现情况看:区带评价值VPlay≥0时的区域为有效区带分布区,其范围内的有效圈闭可以获得工业价值油气藏;区带评价值VPlay<0时的区域为无效区带分布区,其范围内的区域,所钻井均未获得工业价值油气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的层段的控因参数分布,其中所述控因参数包括:地层倾角、断层、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储层厚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
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评价参数下限值,其中,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储层厚度、孔隙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
根据所述控因参数分布计算每个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
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所述评价参数、所述评价参数下限值和所述成藏参数值计算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所述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
所述根据所述控因参数分布计算每个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控因参数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无量纲标志值;
根据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所述无量纲标志值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
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
其中,AR—成藏参数值,当AR≥1时为有效成藏区,当AR<1时为非有效成藏区,无量纲;Parai—无量纲参数值SthS,TsS,DaS,RdS,FS;n—Parai的个数;SthS—盖层厚度标志值,无量纲;TsS—输导体系标志值,无量纲;DaS—地层倾角标志值,无量纲;RdS—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无量纲;FS—断层标志值;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盖层厚度标志值:
其中,SthS—盖层厚度标志值,无量纲;Sth—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m;Sthlimt—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下限值,m;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输导体系标志值:
其中,TsS—输导体系标志值,无量纲;H—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m;Hlimt—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下限值,m;UF—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和/或断层;当存在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和/或断层时,为1;当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或断层均不存在时,为0;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地层倾角标志值:
DaS=sin(α),
其中,DaS—地层倾角标志值,无量纲;α—地层倾角,度;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
其中,RdS—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无量纲;Rd—有效生烃范围等效半径,km;Lhg—有效生烃范围外距有效生烃范围边界的距离,km,当处于有效生烃范围之内时,为0;a—经验系数,当目的层段为常规油气时,取3,当目的层段为致密油气时,取1.2,当目的层段为页岩油气时,取1;
当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断层为开启断层时,所述断层标志值为-1;当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断层为封闭断层时,所述断层标志值为1;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其中,Pi—第i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Si—第i个所述评价参数值;Si_limt—第i个所述评价参数下限值;n—所述评价参数的个数;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
其中,VPlay—区带评价值;-1~1,当VPlay≥0时,为有效区带分布区,当VPlay<0时,为无效区带分布区;Pi—第i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n—所述网格坐标点的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
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生油丰度下限值、生气丰度下限值;
根据所述生油丰度下限值和所述生气丰度下限值确定所述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f(Pi):
其中,Pi—第i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分布,具体包括:
根据目的层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取所述目的层段的构造;
根据所述目的层段的构造获取所述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
获取烃源岩有效生烃中心与所述目的层段的顶面构造等值线的垂直线段;
获取所述垂直线段的倾斜角;
根据所述垂直线段与水平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获取所述倾斜角的倾斜方向;
根据所述倾斜角和所述倾斜方向获取所述地层倾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层包括:断穿所述目的层段的盖层的第一断层、沟通所述目的层段的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烃源岩与储层的第二断层和沟通所述目的层段的不整合与储层的第三断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和烃源岩岩心分析的有机碳含量,获取所述目的层段的所述有机碳含量分布;
根据所述目的层段的烃源岩岩心分析的镜质体反射率,获取所述镜质体反射率分布;
对所述有机碳含量分布和所述镜质体反射率分布进行盆地模拟运算,获取所目的层段的生油丰度分布和生气丰度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的下限值,具体包括:
根据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和试油气资料,获取储层厚度的下限值,其中,所述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类型与所述目的层段的储层类型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孔隙度的下限值,具体包括:
根据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孔隙度分析资料和试气资料,获取孔隙度的下限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的下限值,具体包括:
根据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获取盖层厚度的下限值,其中,所述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岩性与所述目的层段的盖层岩性一致。
11.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因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的层段的控因参数分布,其中所述控因参数包括:地层倾角、断层、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有效的不整合、储层厚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
评价参数下限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评价参数下限值,其中,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储层厚度、孔隙度、盖层厚度、生油丰度、生气丰度;
成藏参数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因参数分布计算每个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
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所述评价参数、所述评价参数下限值和所述成藏参数值计算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区带评价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所述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
所述成藏参数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因参数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无量纲标志值;并根据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所述无量纲标志值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
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成藏参数值:
其中,AR—成藏参数值,当AR≥1时为有效成藏区,当AR<1时为非有效成藏区,无量纲;Parai—无量纲参数值SthS,TsS,DaS,RdS,FS;n—Parai的个数;SthS—盖层厚度标志值,无量纲;TsS—输导体系标志值,无量纲;DaS—地层倾角标志值,无量纲;RdS—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无量纲;FS—断层标志值;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盖层厚度标志值:
其中,SthS—盖层厚度标志值,无量纲;Sth—目的层段的盖层厚度,m;Sthlimt—工业价值油气藏的盖层厚度下限值,m;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输导体系标志值:
其中,TsS—输导体系标志值,无量纲;H—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m;Hlimt—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储层厚度下限值,m;UF—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和/或断层;当存在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和/或断层时,为1;当与烃源岩有效生烃范围内直接接触的不整合或断层均不存在时,为0;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地层倾角标志值:
DaS=sin(α),
其中,DaS—地层倾角标志值,无量纲;α—地层倾角,度;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
其中,RdS—油气运移距离标志值,无量纲;Rd—有效生烃范围等效半径,km;Lhg—有效生烃范围外距有效生烃范围边界的距离,km,当处于有效生烃范围之内时,为0;a—经验系数,当目的层段为常规油气时,取3,当目的层段为致密油气时,取1.2,当目的层段为页岩油气时,取1;
当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断层为开启断层时,所述断层标志值为-1;当断穿目的层段的盖层的断层为封闭断层时,所述断层标志值为1;
所述评价参数处理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每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
其中,Pi—第i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Si—第i个所述评价参数值;Si_limt—第i个所述评价参数下限值;n—所述评价参数的个数;
所述区带评价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目的层段的区带评价值:
其中,VPlay—区带评价值;-1~1,当VPlay≥0时,为有效区带分布区,当VPlay<0时,为无效区带分布区;Pi—第i个所述网格坐标点的评价参数处理值;n—所述网格坐标点的个数。
CN201710919263.6A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807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9263.6A CN107807407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US16/145,916 US11193372B2 (en) 2017-09-30 2018-09-28 Oil and gas zon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9263.6A CN107807407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7407A CN107807407A (zh) 2018-03-16
CN107807407B true CN107807407B (zh) 2019-10-11

Family

ID=61584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19263.6A Active CN107807407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3372B2 (zh)
CN (1) CN1078074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3896B (zh) * 2018-04-16 2021-06-2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断层遮挡的油藏含油高度定量评价方法
CN111123357B (zh) * 2018-10-31 2022-03-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非常规油气藏评价指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424956B (zh) * 2019-07-09 2022-07-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资源量计算中评价单元保存系数权重量化赋值方法
CN110516016B (zh) * 2019-07-26 2023-05-3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gis技术的煤系气纵向开发层段优选方法
CN110486010B (zh) * 2019-09-10 2022-10-1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测录井参数的储层含油气性定量评价方法
CN112580918A (zh) * 2019-09-30 2021-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烃源岩油气运移和路径示踪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807573B (zh) * 2019-09-30 2022-03-2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有利勘探区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1101924A (zh) * 2019-11-15 2020-05-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岩性储层优势相带预测方法及设备
CN110826936B (zh) * 2019-11-22 2022-09-2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页岩油气资源分级评价方法
CN111075440B (zh) * 2019-11-26 2023-01-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不整合油气藏规模预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10880083B (zh) * 2019-12-06 2022-04-19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的油层类型划分方法
CN111077588B (zh) * 2019-12-30 2022-06-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残余地层厚度评价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品质的方法
CN113281803A (zh) * 2020-02-19 2021-08-2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地震勘探的枯竭型油气藏目标靶区的优选方法及系统
CN113589398B (zh) * 2020-04-30 2024-03-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有效烃源岩有机相的定量分类方法
US11713675B2 (en) * 2020-05-01 2023-08-01 Landmark Graphics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exploration potential ranking for petroleum plays
CN113837510A (zh) * 2020-06-23 2021-12-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开发的评估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897012A (zh) * 2020-08-12 2020-11-06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一种页岩气单井地质综合评价方法
CN112147301B (zh) * 2020-08-24 2023-05-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陆相淡水湖盆致密油烃源岩有效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CN111946337B (zh) * 2020-09-09 2023-10-2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利用气测综合评价因子识别储层含油气性的方法
CN114167515B (zh) * 2020-09-11 2023-03-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岩性圈闭有效性识别的方法
CN112049626A (zh) * 2020-09-14 2020-12-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源外分散液态烃与古油藏判别方法及系统
CN112185469B (zh) * 2020-09-16 2022-04-2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预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有利聚集区的方法
CN112230304B (zh) * 2020-09-29 2023-08-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藏勘探方法和装置
CN112360444B (zh) * 2020-10-16 2023-08-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圈闭目标的量化排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086948B (zh) * 2020-12-08 2023-11-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碳酸盐岩分类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96748B (zh) * 2021-03-05 2023-05-2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
CN113409460B (zh) * 2021-06-18 2022-06-1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碎屑岩储层夹层机器学习型三维定量表征方法
CN113610441B (zh) * 2021-08-25 2023-09-2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致密气藏定量评价方法
CN113568065A (zh) * 2021-08-26 2021-10-2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构造变形后盐岩层密封性物理模拟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3850007B (zh) * 2021-11-30 2022-03-11 浙江中自庆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油藏有效油层厚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4089421B (zh) * 2021-12-06 2023-03-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
CN115146976A (zh) * 2022-07-11 2022-10-0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影响待勘测区块评价的主要地质参数的选取方法及设备
CN115267034A (zh) * 2022-08-09 2022-11-01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一种油源对比方法和装置
CN115354992A (zh) * 2022-08-31 2022-11-18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岩性组合含气性特征的煤系气储层评价方法
CN116146202B (zh) * 2023-03-30 2023-10-1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礁滩碳酸盐岩的圈闭划分方法和装置
CN117035497A (zh) * 2023-07-12 2023-11-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CN117250660A (zh) * 2023-09-19 2023-1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富氦气藏有利发育区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4912A3 (en) * 2011-05-10 2013-01-03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reservoir formation evaluation uncertainty
CN103777245A (zh) * 2012-10-17 201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地震资料的油气成藏条件定量评价方法
CN104453873A (zh) * 2014-10-23 2015-03-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气经济有效层段的评价方法
CN105068144A (zh) * 2015-09-22 2015-11-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油气输导体系定量评价方法
CN105469159A (zh) * 2015-11-19 2016-04-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定量预测油气有利聚集区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4262B2 (en) 2011-08-15 2014-04-08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b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including uncertainty estimation
CN104166796A (zh) 2014-08-13 2014-11-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确定成藏体系内最大单一油气藏规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65979B (zh) 2015-06-16 2019-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砂岩有效储层识别方法
US20170051605A1 (en) * 2015-08-18 2017-02-23 Tech Flo Consulting,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Effectiveness of Refracing a Well
CN106501854B (zh) 2015-09-08 2018-06-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钻探目标地质风险定量评价方法
CN107657365B (zh) * 2017-09-08 2020-08-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质资源开采价值评价方法及装置
US10190998B1 (en) * 2018-08-29 2019-01-29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Dagang Oil Field Of Cnpc Method and device for evaluating and predicting a shale oil enrichment areas of fault lacustrine basi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4912A3 (en) * 2011-05-10 2013-01-03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reservoir formation evaluation uncertainty
CN103777245A (zh) * 2012-10-17 201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地震资料的油气成藏条件定量评价方法
CN104453873A (zh) * 2014-10-23 2015-03-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气经济有效层段的评价方法
CN105068144A (zh) * 2015-09-22 2015-11-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油气输导体系定量评价方法
CN105469159A (zh) * 2015-11-19 2016-04-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定量预测油气有利聚集区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东格陵兰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洪唯宇;《海洋地质前沿》;20160831;第32卷(第8期);第30-4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7407A (zh) 2018-03-16
US11193372B2 (en) 2021-12-07
US20190100997A1 (en)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7407B (zh) 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3472484B (zh) 基于rs三维敏感地震属性分析的水平井轨迹优化方法
CN106869790B (zh)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快速精细地质导向方法
CN109061765B (zh) 非均质薄砂岩互层油藏的圈闭评价方法
CN105317375B (zh) 水平井引导入靶方法及装置
CN104747183B (zh)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综合分类方法
CN106951660A (zh) 一种海相碎屑岩水平井储层测井解释方法及装置
CN103993871B (zh) 针对薄互层地层的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10993A (zh) 前陆盆地深埋挤压型复杂膏盐岩层识别和分布预测方法
CN109388817A (zh) 一种储层裂缝三维建模方法
CN102140889A (zh) 一种水平井随钻测井地质导向方法
CN104809277A (zh) 一种超低渗致密储层水平井地质建模方法
CN103454685A (zh) 利用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预测砂体厚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29325B (zh) 前陆盆地冲积扇精细刻画与预测方法
Sullivan et al.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deep-water reservoirs, Diana field, western Gulf of Mexico
CN101236257A (zh) 油井位置确定技术方法
CN107688206A (zh) 一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CN110424955B (zh) 一种复杂断块内部挖潜方法
CN105005077A (zh) 稀井条件下实钻井与虚拟井联合的薄层厚度预测方法
CN107748399A (zh) 利用重力界面反演识别山前带深部构造层方法
CN107515957A (zh) 泥页岩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CN109425900A (zh) 一种地震储层预测方法
Gupta et al. Lessons learned from CO2 injection,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across a diverse portfolio of depleted closed carbonate reef oil fields–the Midwest Regional Carbon Sequestration Partnership experience
CN103278852B (zh) 利用地震数据体波形结构特征模型预测油气的方法
CN110244356A (zh) 一种构造破坏形成的后期油气藏的判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