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4163A -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4163A
CN107804163A CN201711202936.2A CN201711202936A CN107804163A CN 107804163 A CN107804163 A CN 107804163A CN 201711202936 A CN201711202936 A CN 201711202936A CN 107804163 A CN107804163 A CN 107804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gear
axle
axles
ful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029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4163B (zh
Inventor
张志君
孙旭伟
韩铭雨
金柱男
杜鹏雨
陈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2029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41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4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4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4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41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2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using gears that can be moved out of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该变速箱由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和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构成,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与发动机输出端相连接,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与中央传动装置相连接,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安装一轴、二轴和三轴,全动换挡副传动装置内安装三轴、四轴和五轴;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内可形成八个全动力换挡档位,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内可形成二个前进挡挡位和二个后退挡挡位,该变速箱可形成十六个前进挡和十六个倒退挡共计三十二个挡位,所有挡位的换挡均为全动力换挡。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可在不切断动力的条件下完成换挡和换向操作,大大提高了拖拉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拖拉机领域,涉及一种拖拉机带动力换挡及动力换向的变速箱传动装置,特别是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全国各地土地流转的推进,农田复式作业对大中型拖拉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各大农机企业相继推出装备动力换挡变速箱的拖拉机,由于其显著的特性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国内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但是动力换挡变速箱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农机企业中,国内急需进入动力换挡领域,这样才能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一席之。
变速箱是拖拉机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对拖拉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乘坐舒适性及可靠性等关键性能指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动力换挡变速箱可在不间断动力的情况下实现换挡及换向操作,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操作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因此,开发这样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依次排列,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一端与拖拉机发动机相连接,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一端与中央传动机构相连接,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内安装一轴、二轴和三轴,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内安装三轴、四轴和五轴。
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中的一轴输入端同拖拉机发动机相连接,一轴上依次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三齿轮、第五齿轮、第四离合器、第一离合器、第八齿轮,其中,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和第一离合器分别固接在一轴上,第一齿轮、第三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八齿轮分别套接在一轴上,第二离合器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一齿轮相连接,第三离合器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三齿轮相连接,第四离合器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五齿轮相连接,第一离合器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八齿轮相连接。
二轴上依次安装有第二齿轮、第四齿轮、第六齿轮、第九齿轮,第二齿轮、第四齿轮、第六齿轮、第九齿轮分别固接在二轴上。
三轴上依次安装有第七齿轮、第五离合器、第六离合器、第十齿轮,其中,第五离合器和第六离合器分别固接在三轴上,第七齿轮和第十齿轮分别套接在三轴上,第五离合器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七齿轮相连接,第六离合器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齿轮相连接。
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中的三轴上依次安装有第十一齿轮、第七离合器、第十三齿轮、第十五齿轮、第九离合器、第十八齿轮,其中,第七离合器、第十三齿轮、第九离合器和第十八齿轮分别固接在三轴上,第十一齿轮和第十五齿轮分别套接在三轴上,第七离合器FH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一齿轮相连接,第九离合器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五齿轮相连接。
四轴上依次安装有第十二齿轮、第八离合器、第十四齿轮、第十七齿轮、第十离合器、第二十齿轮,其中,第十二齿轮、第八离合器、第十七齿轮和第十离合器分别固接在四轴上,第十四齿轮和第二十齿轮分别套接在四轴上,第八离合器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四齿轮相连接,第十离合器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二十齿轮相连接。
五轴上依次安装有第十六齿轮、第十九齿轮,第十六齿轮、第十九齿轮分别套接在五轴上。
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中,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第五离合器、第六离合器能组成八个挡位:
Ⅰ挡:一轴上的第一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五离合器结合,一轴上的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六离合器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第一离合器→第八齿轮→第九齿轮→二轴→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五离合器→三轴。
Ⅱ挡:一轴上的第二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五离合器结合,一轴上的第一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六离合器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第二离合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二轴→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五离合器→三轴。
Ⅲ挡:一轴上的第三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五离合器结合,一轴上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六离合器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第三离合器→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二轴→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五离合器→三轴。
Ⅳ挡:一轴上的第四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五离合器结合,一轴上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六离合器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第四离合器→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五离合器→三轴。
Ⅴ挡:一轴上的第一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六离合器结合,一轴上的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五离合器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第一离合器→第八齿轮→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六离合器→三轴。
Ⅵ挡:一轴上的第二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六离合器结合,一轴上的第一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五离合器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第二离合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二轴→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六离合器→三轴。
Ⅶ挡:一轴上的第三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六离合器结合,一轴上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五离合器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第三离合器→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二轴→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六离合器→三轴。
Ⅷ挡:一轴上的第四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六离合器结合,一轴上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和三轴上的第五离合器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第四离合器→第五齿轮→第六齿轮→二轴→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六离合器→三轴。
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三轴上以后,进入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在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中,第七离合器、第八离合器、第九离合器、第十离合器可形成前进高挡、前进低挡、后退高挡、后退低挡四个动力换挡挡位,每个离合器单独控制一个挡位:
前进高挡:三轴上的第七离合器结合,三轴上的第九离合器、四轴上第八离合器、第十离合器分离,动力三轴→第七离合器→第十一齿轮→第十二齿轮→四轴。
前进低挡:四轴上的第八离合器结合,三轴上的第七离合器、第九离合器、四轴S4上的第十离合器分离,动力三轴→第十三齿轮→第十四齿轮→第八离合器→四轴。
后退高挡:三轴上的第九离合器结合,三轴上的第七离合器、四轴上第八离合器、第十离合器分离,动力三轴→第九离合器→第十五齿轮→第十六齿轮→第十七齿轮→四轴。
后退低挡:四轴上的第十离合器结合,三轴上的第七离合器、第九离合器、四轴上的第八离合器分离,动力三轴→第十八齿轮→第十九齿轮→第二十齿轮→第十离合器→四轴。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全动力换挡及换向变速箱可实现16个前进挡和16个倒退挡共计32个挡位,所有挡位的换挡均为全动力换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布置方便,节省了空间,传动路线清楚,能实现较多的挡位,由于采用了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技术,可在不切断动力的条件下完成换挡和换向操作,大大提高了拖拉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依次排列,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一端与拖拉机发动机相连接,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一端与中央传动机构相连接,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内安装一轴S1、二轴S2和三轴S3,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内安装三轴S3、四轴S4和五轴S5。
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中的一轴S1输入端同拖拉机发动机相连接,一轴S1上依次安装有第一齿轮3、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三齿轮5、第五齿轮7、第四离合器C4、第一离合器C1、第八齿轮10,其中,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第一离合器C1分别固接在一轴S1上,第一齿轮3、第三齿轮5、第五齿轮7和第八齿轮10分别套接在一轴S1上,第二离合器C2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一齿轮3相连接,第三离合器C3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三齿轮5相连接,第四离合器C4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五齿轮7相连接,第一离合器C1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八齿轮10相连接。
二轴S2上依次安装有第二齿轮4、第四齿轮6、第六齿轮8、第九齿轮11,第二齿轮4、第四齿轮6、第六齿轮8、第九齿轮11分别固接在二轴S2上。
三轴S3上依次安装有第七齿轮9、第五离合器CL、第六离合器CH、第十齿轮12,其中,第五离合器CL和第六离合器CH分别固接在三轴S3上,第七齿轮9和第十齿轮12分别套接在三轴S3上,第五离合器CL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七齿轮9相连接,第六离合器CH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齿轮12相连接。
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中的三轴S3上依次安装有第十一齿轮13、第七离合器FH、第十三齿轮15、第十五齿轮17、第九离合器RH、第十八齿轮20,其中,第七离合器FH、第十三齿轮15、第九离合器RH和第十八齿轮20分别固接在三轴S3上,第十一齿轮13和第十五齿轮17分别套接在三轴S3上,第七离合器FH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一齿轮13相连接,第九离合器RH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五齿轮17相连接。
四轴S4上依次安装有第十二齿轮14、第八离合器FL、第十四齿轮16、第十七齿轮19、第十离合器RL、第二十齿轮22,其中,第十二齿轮14、第八离合器FL、第十七齿轮19和第十离合器RL分别固接在四轴S4上,第十四齿轮16和第二十齿轮22分别套接在四轴S4上,第八离合器FL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四齿轮16相连接,第十离合器RL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二十齿轮22相连接。
五轴S5上依次安装有第十六齿轮18、第十九齿轮21,第十六齿轮18、第十九齿轮21分别套接在五轴S5上。
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中,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L、第六离合器CH能组成八个挡位:
Ⅰ挡: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结合,一轴S1上的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一离合器C1→第八齿轮10→第九齿轮11→二轴S2→第六齿轮8→第七齿轮9→第五离合器CL→三轴S3。
Ⅱ挡:一轴S1上的第二离合器C2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二离合器C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二轴S2→第六齿轮8→第七齿轮9→第五离合器CL→三轴S3。
Ⅲ挡:一轴S1上的第三离合器C3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三离合器C3→第三齿轮5→第四齿轮6→二轴S2→第六齿轮8→第七齿轮9→第五离合器CL→三轴S3。
Ⅳ挡:一轴S1上的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四离合器C4→第五齿轮7→第六齿轮8→第七齿轮9→第五离合器CL→三轴S3。
Ⅴ挡: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结合,一轴S1上的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一离合器C1→第八齿轮10→第九齿轮11→第十齿轮12→第六离合器CH→三轴S3。
Ⅵ挡:一轴S1上的第二离合器C2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二离合器C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二轴S2→第九齿轮11→第十齿轮12→第六离合器CH→三轴S3。
Ⅶ挡:一轴S1上的第三离合器C3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三离合器C3→第三齿轮5→第四齿轮6→二轴S2→第九齿轮11→第十齿轮12→第六离合器CH→三轴S3。
Ⅷ挡:一轴S1上的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四离合器C4→第五齿轮7→第六齿轮8→二轴S2→第九齿轮11→第十齿轮12→第六离合器CH→三轴S3。
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三轴S3上以后,进入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在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中,第七离合器FH、第八离合器FL、第九离合器RH、第十离合器RL可形成前进高挡、前进低挡、后退高挡、后退低挡四个动力换挡挡位,每个离合器单独控制一个挡位:
前进高挡:三轴S3上的第七离合器FH结合,三轴S3上的第九离合器RH、四轴S4上第八离合器FL、第十离合器RL分离,动力三轴S3→第七离合器FH→第十一齿轮13→第十二齿轮14→四轴S4。
前进低挡:四轴S4上的第八离合器FL结合,三轴S3上的第七离合器FH、第九离合器RH、四轴S4上的第十离合器RL分离,动力三轴S3→第十三齿轮15→第十四齿轮16→第八离合器FL→四轴S4。
后退高挡:三轴S3上的第九离合器RH结合,三轴S3上的第七离合器FH、四轴S4上第八离合器FL、第十离合器RL分离,动力三轴S3→第九离合器RH→第十五齿轮17→第十六齿轮18→第十七齿轮19→四轴S4。
后退低挡:四轴S4上的第十离合器RL结合,三轴S3上的第七离合器FH、第九离合器RH、四轴S4上的第八离合器FL分离,动力三轴S3→第十八齿轮20→第十九齿轮21→第二十齿轮22→第十离合器RL→四轴S4。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可实现16个前进挡和16个倒退挡共计32个挡位,所有挡位的换挡均为全动力换挡。
“→”的意思是“传动到”的意思。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布置方便,节省了空间,传动路线清楚,能实现较多的挡位,由于采用了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技术,可在不切断动力的条件下完成换挡和换向操作,大大提高了拖拉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

Claims (3)

1.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和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依次排列,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一端与拖拉机发动机相连接,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一端与中央传动机构相连接,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内安装一轴(S1)、二轴(S2)和三轴(S3),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内安装三轴(S3)、四轴(S4)和五轴(S5);
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中的一轴(S1)输入端同拖拉机发动机相连接,一轴(S1)上依次安装有第一齿轮(3)、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三齿轮(5)、第五齿轮(7)、第四离合器(C4)、第一离合器(C1)、第八齿轮(10),其中,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第一离合器(C1)分别固接在一轴(S1)上,第一齿轮(3)、第三齿轮(5)、第五齿轮(7)和第八齿轮(10)分别套接在一轴(S1)上,第二离合器(C2)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一齿轮(3)相连接,第三离合器(C3)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三齿轮(5)相连接,第四离合器(C4)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五齿轮(7)相连接,第一离合器(C1)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八齿轮(10)相连接;
二轴(S2)上依次安装有第二齿轮(4)、第四齿轮(6)、第六齿轮(8)、第九齿轮(11),第二齿轮(4)、第四齿轮(6)、第六齿轮(8)、第九齿轮(11)分别固接在二轴(S2)上;
三轴(S3)上依次安装有第七齿轮(9)、第五离合器(CL)、第六离合器(CH)、第十齿轮(12),其中,第五离合器(CL)和第六离合器(CH)分别固接在三轴(S3)上,第七齿轮(9)和第十齿轮(12)分别套接在三轴(S3)上,第五离合器(CL)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七齿轮(9)相连接,第六离合器(CH)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齿轮(12)相连接;
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中的三轴(S3)上依次安装有第十一齿轮(13)、第七离合器(FH)、第十三齿轮(15)、第十五齿轮(17)、第九离合器(RH)、第十八齿轮(20),其中,第七离合器(FH)、第十三齿轮(15)、第九离合器(RH)和第十八齿轮(20)分别固接在三轴(S3)上,第十一齿轮(13)和第十五齿轮(17)分别套接在三轴(S3)上,第七离合器(FH)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一齿轮(13)相连接,第九离合器(RH)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五齿轮(17)相连接;
四轴(S4)上依次安装有第十二齿轮(14)、第八离合器(FL)、第十四齿轮(16)、第十七齿轮(19)、第十离合器(RL)、第二十齿轮(22),其中,第十二齿轮(14)、第八离合器(FL)、第十七齿轮(19)和第十离合器(RL)分别固接在四轴(S4)上,第十四齿轮(16)和第二十齿轮(22)分别套接在三(S3)上,第八离合器(FL)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四齿轮(16)相连接,第十离合器(RL)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二十齿轮(22)相连接;
五轴(S5)上依次安装有第十六齿轮(18)、第十九齿轮(21),第十六齿轮(18)、第十九齿轮(21)分别套接在五轴(S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6+16全动力换挡及换向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中,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L)、第六离合器(CH)能组成八个挡位:
Ⅰ挡: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结合,一轴(S1)上的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一离合器(C1)→第八齿轮(10)→第九齿轮(11)→二轴(S2)→第六齿轮(8)→第七齿轮(9)→第五离合器(CL)→三轴(S3);
Ⅱ挡:一轴(S1)上的第二离合器(C2)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二离合器(C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二轴(S2)→第六齿轮(8)→第七齿轮(9)→第五离合器(CL)→三轴(S3);
Ⅲ挡:一轴(S1)上的第三离合器(C3)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三离合器(C3)→第三齿轮(5)→第四齿轮(6)→二轴(S2)→第六齿轮(8)→第七齿轮(9)→第五离合器(CL)→三轴(S3);
Ⅳ挡:一轴(S1)上的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四离合器(C4)→第五齿轮(7)→第六齿轮(8)→第七齿轮(9)→第五离合器(CL)→三轴(S3);
Ⅴ挡: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结合,一轴(S1)上的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一离合器(C1)→第八齿轮(10)→第九齿轮(11)→第十齿轮(12)→第六离合器(CH)→三轴(S3);
Ⅵ挡:一轴(S1)上的第二离合器(C2)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二离合器(C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二轴(S2)→第九齿轮(11)→第十齿轮(12)→第六离合器(CH)→三轴(S3);
Ⅶ挡:一轴(S1)上的第三离合器(C3)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三离合器(C3)→第三齿轮(5)→第四齿轮(6)→二轴(S2)→第九齿轮(11)→第十齿轮(12)→第六离合器(CH)→三轴(S3);
Ⅷ挡:一轴(S1)上的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四离合器(C4)→第五齿轮(7)→第六齿轮(8)→二轴(S2)→第九齿轮(11)→第十齿轮(12)→第六离合器(CH)→三轴(S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6+16全动力换挡及换向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三轴(S3)上以后,进入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在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中,第七离合器(FH)、第八离合器(FL)、第九离合器(RH)、第十离合器(RL)可形成前进高挡、前进低挡、后退高挡、后退低挡四个动力换挡挡位,每个离合器单独控制一个挡位:
前进高挡:三轴(S3)上的第七离合器(FH)结合,三轴(S3)上的第九离合器(RH)、四轴(S4)上第八离合器(FL)、第十离合器(RL)分离,动力三轴(S3)→第七离合器(FH)→第十一齿轮(13)→第十二齿轮(14)→四轴(S4);
前进低挡:四轴(S4)上的第八离合器(FL)结合,三轴(S3)上的第七离合器(FH)、第九离合器(RH)、四轴(S4)上的第十离合器(RL)分离,动力三轴(S3)→第十三齿轮(15)→第十四齿轮(16)→第八离合器(FL)→四轴(S4);
后退高挡:三轴(S3)上的第九离合器(RH)结合,三轴(S3)上的第七离合器(FH)、四轴(S4)上第八离合器(FL)、第十离合器(RL)分离,动力三轴(S3)→第九离合器(RH)→第十五齿轮(17)→第十六齿轮(18)→第十七齿轮(19)→四轴(S4);
后退低挡:四轴(S4)上的第十离合器(RL)结合,三轴(S3)上的第七离合器(FH)、第九离合器(RH)、四轴(S4)上的第八离合器(FL)分离,动力三轴(S3)→第十八齿轮(20)→第十九齿轮(21)→第二十齿轮(22)→第十离合器(RL)→四轴(S4)。
CN201711202936.2A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Active CN1078041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02936.2A CN107804163B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02936.2A CN107804163B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4163A true CN107804163A (zh) 2018-03-16
CN107804163B CN107804163B (zh) 2023-11-10

Family

ID=61581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02936.2A Active CN107804163B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41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0197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重庆西玛福科技有限公司 变速器、换向器以及移动平台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00779A1 (de) * 2009-02-11 2010-08-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Zahnräderwechselgetriebe umfassend eine Splitgruppe
CN203009740U (zh) * 2012-12-28 2013-06-19 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变速箱
CN103863101A (zh) * 2014-03-13 2014-06-18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拖拉机负载换向传动装置
CN103912638A (zh) * 2014-04-30 2014-07-09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拖拉机用带爬行挡和逆行器的变速箱
CN104723867A (zh) * 2015-03-20 2015-06-24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48f+41r负载换挡带爬行挡拖拉机变速箱
CN107035853A (zh) * 2017-06-08 2017-08-11 吉林大学 新型16+16全动力换挡及换向变速箱
CN107084230A (zh) * 2017-06-09 2017-08-22 吉林大学 16+16全动力换挡及换向变速箱
CN207549956U (zh) * 2017-11-27 2018-06-29 吉林大学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00779A1 (de) * 2009-02-11 2010-08-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Zahnräderwechselgetriebe umfassend eine Splitgruppe
CN203009740U (zh) * 2012-12-28 2013-06-19 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变速箱
CN103863101A (zh) * 2014-03-13 2014-06-18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拖拉机负载换向传动装置
CN103912638A (zh) * 2014-04-30 2014-07-09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拖拉机用带爬行挡和逆行器的变速箱
CN104723867A (zh) * 2015-03-20 2015-06-24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48f+41r负载换挡带爬行挡拖拉机变速箱
CN107035853A (zh) * 2017-06-08 2017-08-11 吉林大学 新型16+16全动力换挡及换向变速箱
CN107084230A (zh) * 2017-06-09 2017-08-22 吉林大学 16+16全动力换挡及换向变速箱
CN207549956U (zh) * 2017-11-27 2018-06-29 吉林大学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志坚;耿占斌;廖汉平;: "对拖拉机采用带负载换挡技术的思考", 农业机械, no. 3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0197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重庆西玛福科技有限公司 变速器、换向器以及移动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4163B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3550B (zh) 多挡变速器
CN104033548A (zh) 十挡变速器
CN105443705B (zh) 半组合式齿轮变速器
CN107524768A (zh) 一种推土机用变速箱
CN105387156A (zh) 一种电驱动使用的两挡自动变速器
CN109764123A (zh) 一种行星齿轮特性参数可变的多模式切换动力传动系统
CN207549956U (zh)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CN204900700U (zh) 用于车辆的以中间轴结构形式的双离合变速器
CN107804163A (zh)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CN201934643U (zh) 一种变速器前副箱气路控制系统
CN204628445U (zh) 一种双联齿轮式六挡变速箱
CN112360950A (zh) 一种大功率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
CN102606688B (zh) 一种车用七速变速器
CN104033549A (zh) 八挡变速器
CN107035853B (zh) 16+16全动力换挡及换向变速箱
CN102027845A (zh) 收割机机械有级变速器
CN104033546A (zh) 十一挡变速器
CN102077742A (zh) 收割机机械有级变速器
CN202510640U (zh) 一种十二档汽车变速器
CN203686006U (zh) 采用特定倒挡结构的双离合器变速箱
CN107091302B (zh) 一种16+16全动力换挡及换向变速箱
CN113108029B (zh) 一种12速动力高低挡及动力换向变速箱
CN107084230B (zh) 16+16全动力换挡及换向变速箱
CN111637202B (zh) 一种八速自动变速器及其动力传递方法
CN102808903B (zh) 高速车辆用双湿式直接换档机械变速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