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2176B - 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2176B
CN107802176B CN201610835516.7A CN201610835516A CN107802176B CN 107802176 B CN107802176 B CN 107802176B CN 201610835516 A CN201610835516 A CN 201610835516A CN 107802176 B CN107802176 B CN 1078021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ring
ring
kettle
kettle body
liquid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55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2176A (zh
Inventor
刘长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02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2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2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2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16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身,壶身顶端设置有壶口;壶口固定圈,套设在壶口上;第二固定圈,固定在壶口固定圈上,其一个端面上设有环状的定位槽,壶身的顶部嵌入定位槽内;第二密封圈,抵接在第二固定圈的外侧壁和壶口固定圈的内周壁之间;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二固定圈的定位槽内,壶口的顶部抵接第一密封圈;第一固定圈,其一端与第二固定圈连接,另一端抵接壶身的内壁。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将壶口固定圈与壶身相连接,此种拆结构更适用于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打胶工艺,无需打胶、静置、占用场地等问题,结构装配精简,节省了部分工序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现有玻璃电水壶的壶口固定圈均为打胶工艺,如图2所示,现有玻璃水壶的壶口连接方式为将壶口设置在第二固定圈104’内,再通过在第二固定圈104’内进行打胶,以使得壶身与壶口固定圈密闭连接,为了能够保证打胶后能达到装配强度和气味测试的要求,均需要用专用夹具将整个结构静置48小时以上才能上线生产;此种壶口连接采用的打胶工艺存在的问题是:打胶工艺程序繁杂,静置时间长,车间占用空间大,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废品率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身,壶身顶端设置有壶口;壶口固定圈,设置在壶口上;第二固定圈,固定在壶口固定圈上,其一个端面上设有环状的定位槽,壶身的顶部嵌入定位槽内;第二密封圈,抵接在第二固定圈的外侧壁和壶口固定圈的内周壁之间;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二固定圈的定位槽内,壶口抵接第一密封圈;第一固定圈,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圈连接,另一端抵接在壶身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在第二固定圈的定位槽中灌入固体胶,以实现壶身顶部与第二固定圈的连接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在第二固定圈的定位槽中设有与壶口顶部抵接的第一密封圈,同时设有一端与第二固定圈连接,另一端抵接壶身内壁的第一固定圈,使得第二定位圈对第一密封圈施加一定的压紧力,使得壶身的顶部与第二固定圈之间的密闭连接更为可靠。此外,第一密封圈除了起到防水密闭连接外,还能起到保护壶口,防止第一固定圈对壶口造成的磨损和碰撞,延长了壶身的使用寿命。第二密封圈进一步起到密闭第二固定圈和壶口固定圈的作用,起到了双重防水的作用,通过设置双层密封圈,可以防止热水渗出水壶,造成对用户的伤害,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此外,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圈的方式密封壶身和壶口固定圈,生产工艺中可以省却静置固体胶的步骤,因而节约了时间;也不需要大量空间堆放静置固体胶的液体加热容器,因而节约了空间;密封圈的密封方式相对打胶工艺来说工艺简单,成品率高。最后,本发明提供的电热水壶壶口定位圈和壶身连接处损坏的话,更便于通过更换相关零配件维修。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密封圈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环状凹槽,第一密封圈通过环状凹槽扣合在壶口的顶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密封圈的一个端面上设置环状凹槽结构,并通过环状凹槽扣合在壶口上使得壶身的开口包覆在凹槽结构内,防止壶身开口的磨损和碰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密封圈的环状凹槽的内侧壁延伸至第一固定圈与壶身内壁抵接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圈的尾端沿壶身内壁延长至与第一固定圈的接触处,第一密封圈位于壶身内壁很第一固定圈的底端之间,进一步地起到的防水密封的作用,提高了水壶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抵接所述定位槽内周壁的第一凸起或挡水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密封圈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凸起和挡水环,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固定圈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结构,第一固定圈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结构与第二固定圈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固定圈与第二固定圈的连接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结构,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结构卡设在第二固定圈上,使得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相连接,卡扣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圈上设置有多个卡扣结构,均匀分布在第一固定圈上,多个卡扣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均匀分布使得卡扣的受力均匀,进而保证了水壶整体的使用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圈与壶身的连接端呈弯曲状,弯曲结构通过按压变形后抵设在壶身内壁,弯曲结构按压变形后存在一定的回弹力,通过回弹力抵接在壶身内壁,使得连接更牢固,提高水壶使用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圈通过设置卡扣结构和弯曲结构,通过按压变形将第二固定圈和壶身连接起来,对第二固定圈和壶身均有一定的回弹力进行压紧,进一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对第一密封圈也有一定挤压,增强了第一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固定圈为胶质固定圈或塑料固定圈。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固定圈为胶质固定圈或塑料固定圈,胶质固定圈或塑料固定圈可以实现一定的形变,通过按压第一固定圈安装在壶身内,便于对第二固定圈施加压紧力,实现了由内到外的固定方式,胶质密封圈或塑料固定圈实现了双重防水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固定圈为金属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选用金属圈保证了液体加热容器的连接强度,保证了连接结构的连接稳定性,提高水壶使用的可靠性。具体实施例中可以现在不锈钢金属圈,既能保证安装强度,同时价格低廉,适合批量生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密封圈的外周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水环,至少一个挡水环抵接壶口固定圈的内周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密封圈的侧面设置至少一个挡水环,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变形,进一步地提高了第二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壶身为玻璃壶身或陶瓷壶身,所述壶口固定圈的材质为金属。
在该技术方案中,壶身选用玻璃壶身时,能便于用户观察水位,而且便于用户观察食材的烹饪过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金属材质的壶口定位圈不仅强度更高,使得在倾倒液体时更不容易磕碰损坏,而且也更加美观。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壶身的顶部设有台阶部,第一固定圈抵接在台阶部的内表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壶身顶部设置台阶部,使得壶口固定圈抵接在台阶部的外表面,同时第一固定圈抵接在台阶部的内表面。台阶部的结构设计使得壶口固定圈与壶身连接更稳固,连接结构强度更好,保证了产品使用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部分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例中A区的放大图;
图7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其中,图3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液体加热容器,10壶口固定圈,20壶身,22壶口,102第一固定圈,104第二固定圈,106第一密封圈,108第二密封圈,110卡扣结构,112挡水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3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液体加热容器1。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1,包括:壶身20,壶身20顶端设置有壶口22;第二固定圈104,固定在壶口固定圈10上,其一个端面上设有环状的定位槽,壶身20的顶部嵌入定位槽内;第二密封圈108,抵接在第二固定圈104的外侧壁和壶口固定圈10的内周壁之间;第一密封圈106,位于第二固定圈104的定位槽内,壶口22抵接第一密封圈106;第一固定圈102,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圈108连接,另一端抵接在壶身20的内壁。
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1,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圈102和第二固定圈104,将壶口固定圈10与壶身20相连接,进一步地,在壶口22与第一固定圈102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106,通过第一密封圈106保护壶口22,防止第一固定圈102对壶口22造成的磨损和碰撞,延长了壶身20的使用寿命;第一密封圈106也是壶口固定圈10与壶身20的密封件,起到了防水的作用,保证了水壶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第二固定圈104和壶口固定圈1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08,起到了密封防水的作用,保证了水壶使用的可靠性,防止热水渗出水壶,造成对用户的伤害,提高了使用安全性。第二密封圈108也是壶口固定圈与壶身的密封件,起到了双重防水的作用,保证了水壶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此种拆分结构,由内向外的装配方式,更适用于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打胶工艺的连接方式,无需打胶、静置、占用场地等问题,结构装配精简,节省了部分工序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密封圈106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环状凹槽,第一密封圈106通过环状凹槽扣合在壶口22的顶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密封圈106的上设置环状凹槽结构,并通过环状凹槽扣合在壶口上,使得壶身20的开口包覆在凹槽结构内,防止壶身20开口的磨损和碰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密封圈106的环状凹槽的内侧壁延伸至第一固定圈102与壶身20内壁抵接处。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06的尾端沿壶身20内壁延长至与第一固定圈102的接触处,第一密封圈106位于壶身20内壁与第一固定圈102的底端之间,进一步地起到的防水密封的作用,提高了水壶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密封圈106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抵接所述定位槽内周壁的第一凸起或挡水环11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密封圈106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凸起和挡水环112,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至图7所示,第一固定圈102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结构110,第一固定圈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结构110与第二固定圈104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圈102与第二固定圈104的连接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结构110,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结构110卡设在第二固定圈104上,使得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相连接,卡扣结构110简单,安装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圈上设置有多个卡扣结构,均匀分布在第一固定圈上,多个卡扣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均匀分布使得卡扣的受力均匀,进而保证了水壶整体的使用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圈102与壶身20的连接端呈弯曲状,弯曲结构通过按压变形后抵设在壶身20内壁,弯曲结构按压变形后存在一定的回弹力,通过回弹力抵接在壶身20内壁,使得连接更牢固,提高水壶使用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圈102通过设置卡扣结构110和弯曲结构,通过按压变形将第二固定圈104和壶身20连接起来,对第二固定圈104和壶身20均有一定的回弹力进行压紧,进一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对第一密封圈106也有一定挤压,增强了第一密封圈106的密封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固定圈102为胶质固定圈或塑料固定圈。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圈102为胶质固定圈或塑料固定圈,胶质固定圈或塑料固定圈可以实现一定的形变,通过按压第一固定圈102安装在壶身20内,实现了由内到外的固定方式,胶质密封圈或塑料固定圈实现了双重防水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固定圈102为金属圈。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选用金属圈保证了液体加热容器1的连接强度,保证了连接结构的连接稳定性,提高水壶使用的可靠性。具体实施例中可以现在不锈钢金属圈,既能保证安装强度,同时价格低廉,适合批量生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密封圈108的外周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水环112,至少一个挡水环112抵接壶口固定圈10的内周壁。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密封圈108的侧面设置至少一个挡水环112,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变形,进一步地提高了第二密封圈108的密封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壶身20为玻璃壶身或陶瓷壶身,所述壶口固定圈10的材质为金属。
在该实施例中,壶身20选用玻璃壶身或陶瓷壶身,能够保证水份的纯净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为电热水壶,电热水壶的壶身为玻璃壶身或陶瓷壶身,壶口固定圈为金属材质的固定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壶身20的顶部设有台阶部,壶口固定圈10抵接台阶部的外表面,第一固定圈102抵接在台阶部的内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壶身20顶部设置台阶部,使得壶口固定圈10抵接在台阶部的外表面,同时第一固定圈102抵接在台阶部的内表面。台阶部的结构设计使得壶口固定圈10与壶身20连接更稳固,连接结构强度更好,保证了产品使用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圈和第一固定圈,将壶口固定圈与壶身相连接,在第一固定圈和壶口固定圈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起到了密封防水的作用,保证了水壶使用的可靠性,防止热水渗出水壶,造成对用户的伤害,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进一步地,在壶口与第一固定圈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通过第一密封圈保护壶口,防止第一固定圈对壶口造成的磨损和碰撞,延长了壶身的使用寿命;第一密封圈也是壶口固定圈与壶身的密封件,起到了双重防水的作用,保证了水壶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此种拆分结构,由内向外的装配方式,更适用于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打胶工艺的连接方式,无需打胶、静置、占用场地等问题,结构装配精简,节省了部分工序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身,所述壶身顶部设置有壶口;
壶口固定圈,套设在所述壶口上;
第二固定圈,固定在所述壶口固定圈上,其一个端面上设有环状的定位槽,所述壶身的顶部嵌入所述定位槽内;
第二密封圈,抵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圈的外侧壁和所述壶口固定圈的内周壁之间;
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圈的定位槽内,所述壶口的顶部抵接所述第一密封圈;
第一固定圈,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圈连接,另一端抵接所述壶身的内壁;
所述第一固定圈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圈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二固定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通过所述环状凹槽扣合在所述壶口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环状凹槽的内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一固定圈与所述壶身内壁抵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抵接所述定位槽内周壁的第一凸起或挡水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圈为胶质固定圈或塑料固定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圈为金属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周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水环,所述至少一个挡水环抵接所述壶口固定圈的内周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圈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壶口固定圈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的顶部设有台阶部,所述第一固定圈抵接在所述台阶部的内表面。
CN201610835516.7A 2016-09-08 2016-09-20 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1078021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08687 2016-09-08
CN201610810868 2016-09-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2176A CN107802176A (zh) 2018-03-16
CN107802176B true CN107802176B (zh) 2022-12-30

Family

ID=61576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5516.7A Active CN107802176B (zh) 2016-09-08 2016-09-20 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21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5401B (zh) * 2019-09-20 2023-07-18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容器体及加热容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806398D0 (en) * 2008-04-08 2008-05-14 Otter Controls Ltd Liquid heating vessels
CN103054465A (zh) * 2013-02-01 2013-04-24 宁波外星人电器有限公司 水壶装配结构
CN203263083U (zh) * 2013-05-08 2013-11-06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的连接结构
CN203341559U (zh) * 2013-06-18 2013-12-1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水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806398D0 (en) * 2008-04-08 2008-05-14 Otter Controls Ltd Liquid heating vessels
CN103054465A (zh) * 2013-02-01 2013-04-24 宁波外星人电器有限公司 水壶装配结构
CN203263083U (zh) * 2013-05-08 2013-11-06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的连接结构
CN203341559U (zh) * 2013-06-18 2013-12-1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水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2176A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2176B (zh) 液体加热容器
EP2892385A1 (en) Double shell pot for cosmetic product comprising a mechanical tensioning element and assembly method
CN103552770A (zh) 包装底座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KR200479931Y1 (ko) 전기압력밥솥의 내솥 및 패킹구조
JP2001039445A (ja) 容器部と脚部及び脚部と台座の接続法
CN114174185A (zh) 容器盖及与其结合的容器
CN215015896U (zh) 一种新型水杯
CN206247072U (zh) 一种内隐式led灯
CN210871013U (zh) 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
CN210842559U (zh) 一种保温菜罩
CN210842655U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9389532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新型塑料指示灯
CN206227829U (zh) 一种双重反光效果的反光插扣
CN205338636U (zh) 一种具新型把手固定结构的液体加热器
CN207261651U (zh) 一种密封垫
CN210842675U (zh) 养生壶
CN206239175U (zh) 用于烹饪设备的密封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08551218U (zh) 盖体及烹饪装置
CN215007995U (zh) 一种防水型微动开关
CN219613535U (zh) 一种内扣式塑料外底的不锈钢壶体
CN208243352U (zh) 一种新型盘子
CN211582684U (zh) 外观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2032606A (zh) 一种燃气灶用锅支架
CN218606145U (zh) 一种电热水瓶
CN210643952U (zh) 一种洗碗机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