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1013U - 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1013U
CN210871013U CN201921508174.3U CN201921508174U CN210871013U CN 210871013 U CN210871013 U CN 210871013U CN 201921508174 U CN201921508174 U CN 201921508174U CN 210871013 U CN210871013 U CN 210871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driving motor
pot lid
pot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81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春来
罗金柳生
刁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081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1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1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1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壶盖组件包括设有壶盖内腔(11)的壶盖壳体(1)、位于壶盖内腔中的驱动电机(2)以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搅拌件(3),驱动电机通过紧固件(4)与壶盖壳体的壳体底壁固定相连,搅拌件向下伸入养生壶的壶腔(51)内。如此设置,相较于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安装于壶盖壳体内,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紧固件将驱动电机与壶盖壳体固定相连,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壶盖组件和养生壶的生产成本,而且还能够大幅提高壶盖组件和养生壶的生产效率,进而可使壶盖组件和养生壶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且能够烹煮各种食材的养生壶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中,养生壶的壶盖设有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传动相连的搅拌件,搅拌件向下伸入壶胆内以对壶胆内装载的食材进行搅拌。
在现有的养生壶中,驱动电机通常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安装于壶盖内,如此,不仅需要对电机支架进行额外生产,而且需装配两次(即先将驱动电机与电机支架固定相连,而后再将电机支架固定安装于壶盖中)才能将驱动电机固定于壶盖内,这样,在增加了生产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该壶盖组件采用紧固件将驱动电机与壶盖壳体的壳体底壁固定连接,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从而可使壶盖组件和养生壶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壶盖组件,所述壶盖组件包括设有壶盖内腔的壶盖壳体、位于所述壶盖内腔中的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搅拌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壶盖壳体的壳体底壁固定相连,所述搅拌件向下伸入所述养生壶的壶腔内。
可选地,所述壳体底壁的顶面中心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电机容纳槽,所述驱动电机至少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电机容纳槽中,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机容纳槽的槽壁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机容纳槽的底壁设有贯通孔,所述驱动电机竖直摆置且电机输出轴经所述贯通孔向下伸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壁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容纳槽的底壁上。
可选地,所述电机输出轴套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驱动电机的底壁压靠于所述环形密封圈的顶端面上并形成上端压接密封环面,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内腔形成为上大下小的锥形腔,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底端内腔壁抵压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周壁上并形成下端压接密封环面。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的底壁与所述电机容纳槽的底壁之间设有环绕所述环形密封圈的环形弹性垫圈;并且/或者,所述壶盖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下壳体固定相连,所述上壳体的底端周缘通过壳体密封件与所述下壳体的顶端周缘形成环面密封。
可选地,所述电机输出轴包括从所述壳体底壁向下伸出的电机轴连接段,所述电机轴连接段的外周壁上设有电机限位凸起,所述搅拌件包括竖直摆置的搅拌轴和与所述搅拌轴相连的搅拌刀头,所述搅拌轴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电机轴连接段适配的插接凹槽,所述插接凹槽的周壁设有与所述电机限位凸起匹配的限位缺口,所述电机轴连接段向下插接于所述插接凹槽中,所述电机限位凸起卡接于所述限位缺口中。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竖直摆置且外周壁上套设有环形的弹性密封圈,所述电机容纳槽的内周壁与所述弹性密封圈的外周壁相贴合,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电机容纳槽的周壁、所述弹性密封圈和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周壁以将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机容纳槽固定相连。
可选地,所述壶盖壳体的顶壁中心部设有一体向上凸起的壶盖提手,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伸入所述壶盖提手的提手内腔中,所述提手内腔设有向内凸出的提手凸筋以卡接定位所述驱动电机。
可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钉件或螺栓件;并且/或者,所述紧固件为食品级的不锈钢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养生壶,所述养生壶包括用于养生壶的壶盖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机位于壶盖壳体的壳体内腔中,搅拌件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向下伸入养生壶的壶腔内,驱动电机与壶盖壳体的壳体底壁通过紧固件固定相连,如此,相较于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安装于壶盖壳体内,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紧固件将驱动电机与壶盖壳体固定相连,不仅不需额外采购或生产电机支架,能够有效降低壶盖组件和养生壶的生产成本;而且只需将紧固件配到位就可将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壶盖壳体内,能够大幅提高壶盖组件和养生壶的生产效率,这样,可使壶盖组件和养生壶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养生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养生壶去掉壶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养生壶的整体剖视图,其中,壶座未图示;
图4为图3中的A部分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壶盖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养生壶的整体剖视图,其中,壶座未图示;
图7为图6中的B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壶盖壳体 2 驱动电机
3 搅拌件 4 紧固件
5 壶胆 6 加热元件
7 装饰面板
11 壶盖内腔 12 电机容纳槽
13 上壳体 14 下壳体
15 壳体密封件 16 壶盖提手
21 电机输出轴 22 环形密封圈
23 环形弹性垫圈 31 搅拌轴
32 搅拌刀头 33 限位缺口
34 环形弹性件 51 壶腔
211 电机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养生壶的壶盖组件,参照图1至图3,壶盖组件包括设有壶盖内腔11的壶盖壳体1、位于壶盖内腔11中的驱动电机2以及与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的搅拌件3,且驱动电机2通过紧固件4与壶盖壳体1的壳体底壁固定相连,搅拌件3向下伸入养生壶的壶腔51内。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养生壶,参照图1和图2,养生壶包括用于养生壶的壶盖组件。具体地,养生壶包括壶胆5和用于对壶胆5内装载的食材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6,该加热元件6可以设置于壶胆5的底壁的底面上(参见图3),也可以设置于壶胆5的外周壁上,还可以同时设置于壶胆5的底壁底面和外周壁上,在此不再一一例举。其中,加热元件6可选取诸如电热管、电热膜或PTC加热片等,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机2位于壶盖内腔11中,与驱动电机2传动相连的搅拌件3向下伸入壶胆5内,通过搅拌件3对装载于壶胆5内的食材进行搅拌,能够促使壶胆5内相对靠近壶胆5的胆壁的温度较高的食材与相对远离壶胆5的胆壁的温度较低的食材充分混合,有利于使容置于壶胆5内的食材受热更加均匀,且也能够防止靠近壶胆5的胆壁的食材因过热而焦糊,从而可使烹饪出来的食物具有更佳的使用口感,有利于大幅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相较于驱动电机2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安装于壶盖壳体1内,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紧固件4以将驱动电机2与壶盖壳体1固定相连,由于不需再额外采购或生产电机支架,能够有效降低壶盖组件和养生壶的生产成本,而且只需装配一次(即只需将紧固件4装配到位)就可将驱动电机2固定安装于壶盖壳体1内,还能够大幅提升壶盖组件和养生壶的生产效率,均可使壶盖组件和养生壶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此外,相较于采用电机支架将驱动电机2固定安装于壶盖壳体1中,通过紧固件4将驱动电机2与壶盖壳体1固定相连,结构简单,且壶盖组件和养生壶的可靠性亦较高。
另外,将驱动电机2与壳体底壁固定相连,如此设置,在驱动电机2作业时,驱动电机2的作业振动会先传导至壳体底壁,而后再经壳体底壁传导至壳体顶壁,这样,通过延长振动的传导距离,促使传导至壳体顶壁的震感较小,从而在用户触摸壶体顶壁时具有较好的触感,能够给予用户较好的使用体验。此外,若驱动电机2通过紧固件4与壳体顶壁固定相连,为便于驱动电机2的电机输出轴21经壳体底壁向下伸出或搅拌件3的顶部经壳体底壁向上伸入壶盖内腔11中,驱动电机2需要较高的装配精度,而在本技术方案中,将驱动电机2优选地与壳体底壁固定相连,不仅能够确保电机输出轴21能够顺利地经壳体底壁向下伸出或搅拌件3经壳体底壁向上伸入后可与电机输出轴21顺利地相连,而且由于装配精度要求的降低还能够有效提升壶盖组件和养生壶的装配效率。
优选地,参照图3,壳体底壁的顶面中心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电机容纳槽12,驱动电机2至少部分地容置于电机容纳槽12中,驱动电机2与电机容纳槽12的槽壁通过紧固件4固定连接,如此,通过形成有电机容纳槽12的壳体底壁占据原本属于壶胆5的壶腔51的空间,且驱动电机2至少部分地容置于该电机容纳槽12内,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壶盖组件从壶胆5的顶部裸露出来的高度,促使养生壶更为地小巧紧凑,且还可使壶盖组件和养生壶更具美观性。
可选地,电机容纳槽12的底壁设有从顶壁面贯穿至底壁面的贯通孔,驱动电机2竖直摆置且电机输出轴21经贯通孔向下伸出,驱动电机2的底壁通过紧固件4固定安装于电机容纳槽12的底壁上,参照图3至图5,这样,相较于搅拌件3经壳体底壁伸入壶盖内腔11中,在本技术方案中将驱动电机2的电机输出轴21设置为经贯通孔向下伸出,便于将搅拌件3装配于电机输出轴21上,有利于提升装配效率。
为防止壶腔51内的蒸汽或液体经电机输出轴21进入驱动电机2的内部,进而损伤驱动电机2,影响驱动电机2的使用寿命,参照图3至图5,电机输出轴21套设有环形密封圈22,驱动电机2的底壁压靠于环形密封圈22的顶端面上并形成上端压接密封环面,环形密封圈22的内腔形成为上大下小的锥形腔,环形密封圈22的底端内腔壁抵压于电机输出轴21的外周壁上并形成下端压接密封环面。此外,通过设置环形密封圈22,还可防止驱动电机2内的机油漏出。其中,相较于环形密封圈22的整个内腔壁都与电机输出轴21的外周壁形成环面密封,在本技术方案中将环形密封圈22的内腔设置为锥形腔且底端内腔壁抵压于电机输出轴21的外周壁上,能够有效降低电机输出轴21在旋转作业时的摩擦系数,有利于减少电机输出轴21在旋转时的磨损,进而可提高驱动电机2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参照图3至图5,驱动电机2的底壁与电机容纳槽12的底壁之间设有环绕环形密封圈22的环形弹性垫圈23,如此设置,不仅能够防止壶腔51内的蒸汽或液体进入壶盖内腔11中,从而避免驱动电机2由于与蒸汽或液体接触而失效,有利于提高驱动电机2的使用寿命;而且在驱动电机2与电机容纳槽12之间设置环形弹性垫圈23,还可有效减小驱动电机2的作业振动,促使用户在触摸壳体顶部时具有更好的触感。
另外,壶盖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驱动电机2通过紧固件4与下壳体14固定相连,上壳体13的底端周缘通过壳体密封件15与下壳体14的顶端周缘形成环面密封,参照图3至图5,如此,能够避免外界环境中的水汽或液体经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之间的装配间隙进入壶盖内腔11中,能够避免驱动电机2因接触水汽或液体而出现失效的情形,有利于提升驱动电机2的使用寿命。此外,在上壳体13的底端周缘与下壳体14的顶端周缘之间设置壳体密封件15,还能够有效降低从壳体底壁传导至壳体顶壁的作业振动,也可使用户在触摸壳体顶壁时具有更好的触感。
可选地,参照图6和图7,电机输出轴21包括从壳体底壁向下伸出的电机轴连接段,电机轴连接段的外周壁上设有电机限位凸起211,搅拌件3包括竖直摆置的搅拌轴31和与搅拌轴31相连的搅拌刀头32,搅拌轴31的顶端设有与电机轴连接段适配的插接凹槽,插接凹槽的周壁设有与电机限位凸起211匹配的限位缺口33,电机轴连接段向下插接于搅拌轴31的插接凹槽中,电机限位凸起211卡接于限位缺口33中。如此设置,便于用户将搅拌件3从电机输出轴21上拆卸下来以进行清洗,也便于用户将搅拌件3安装于电机输出轴21上,从而给予用户较好的使用体验。
其中,电机限位凸起211卡接于限位缺口33中可以有多种适当的设置方式,例如搅拌轴31的外周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且越过限位缺口33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中套设有环形弹性件34(如金属弹簧件或橡胶弹性件等),电机限位凸起211通过抵接环形弹性件34以卡接于限位缺口33中(如图6和图7所示);或者限位缺口33包括沿竖向延伸的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以及沿横向延伸的第三缺口,且第一缺口从搅拌件3的顶端向下延伸,第二缺口的顶端与搅拌件3的顶端不连通,第三缺口的横向两端分别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底端相连,电机限位凸起211卡接于第二缺口中等,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2除了可以设置为驱动电机2的底壁通过紧固件4固定安装于电机容纳槽12的底壁上,还可以设置为驱动电机2的周壁通过紧固件4与电机容纳槽12的周壁固定相连等。具体地,驱动电机2竖直摆置且外周壁上套设有环形的弹性密封圈,电机容纳槽12的内周壁与弹性密封圈的外周壁相贴合,紧固件4依次穿过电机容纳槽12的周壁、弹性密封圈和驱动电机2的外周壁以将驱动电机2与电机容纳槽12固定相连。其中,通过在驱动电机2与电机容纳槽12之间设置弹性密封圈,能够防止由于壶腔51内的蒸汽或液体接触驱动电机2内的部件而出现驱动电机2失效的情形,有利于提高驱动电机2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弹性密封圈还能有效减小驱动电机2的作业振动,从而在用户触摸壶体顶壁时具有更好的触感。具体地,弹性密封圈、环形密封圈22、环形弹性垫圈23以及壳体密封件15可以采用硅胶或橡胶等材质制成,不限于此。
为便于用户将壶盖组件放置于壶胆5上或将壶盖组件从壶胆5上取下,在壶盖组件的壳体顶壁上设置便于用户提拿的壶盖提手16。优选地,参照图3和图4,壶盖壳体1的顶壁中心部设有一体向上凸起的壶盖提手16,驱动电机2的顶部伸入壶盖提手16的提手内腔中,这样,有利于减薄壶盖组件的整体厚度,促使壶盖组件和养生壶更为地小巧紧凑,也更具美观性。进一步地,提手内腔设有向内凸出的提手凸筋以卡接定位驱动电机2,如此,能够使得驱动电机2更为稳固地安装于壶盖内腔11中。
可选地,在壶盖提手16上设有装饰面板7以至少覆盖壶盖提手16的顶面,参照图3和图5,且在装饰面板7的外表面(即相对远离盖壶盖提手16的表面)上设置电镀层或铝纹等,有利于增加美观性。
具体地,紧固件4可以有多种适当的可选类型,例如紧固件4为螺钉件,或者紧固件4为螺栓件等,在此不再一一例举。此外,紧固件4为食品级的不锈钢件,这样,不仅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促使壶盖组件具有较好的作业可靠性,而且还能防锈,促使用户卫生且安全地使用养生壶。
可选地,在壶盖内腔11中设置有与驱动电机2电连接的电池仓,这样当往电池仓中置入电池之后,就可向驱动电机2供电。为避免用户频繁地更换电池,提高用户操作便捷性,优选地在壶盖壳体1上设置与电池仓电连接的充电接口,如此,用户就可将充电电池置于电池仓内,而后通过该充电接口向充电电池供电。此外,在壶盖内腔11中设有与驱动电机2电连接的无线收发器以传输信号,进而实现对驱动电机2的无线控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养生壶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组件包括设有壶盖内腔(11)的壶盖壳体(1)、位于所述壶盖内腔(11)中的驱动电机(2)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的搅拌件(3),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紧固件(4)与所述壶盖壳体(1)的壳体底壁固定相连,所述搅拌件(3)向下伸入所述养生壶的壶腔(5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壁的顶面中心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电机容纳槽(12),所述驱动电机(2)至少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电机容纳槽(12)中,所述驱动电机(2)与所述电机容纳槽(12)的槽壁通过所述紧固件(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容纳槽(12)的底壁设有贯通孔,所述驱动电机(2)竖直摆置且电机输出轴(21)经所述贯通孔向下伸出,所述驱动电机(2)的底壁通过所述紧固件(4)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容纳槽(12)的底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21)套设有环形密封圈(22),所述驱动电机(2)的底壁压靠于所述环形密封圈(22)的顶端面上并形成上端压接密封环面,所述环形密封圈(22)的内腔形成为上大下小的锥形腔,所述环形密封圈(22)的底端内腔壁抵压于所述电机输出轴(21)的外周壁上并形成下端压接密封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的底壁与所述电机容纳槽(12)的底壁之间设有环绕所述环形密封圈(22)的环形弹性垫圈(23);
并且/或者,所述壶盖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所述紧固件(4)与所述下壳体(14)固定相连,所述上壳体(13)的底端周缘通过壳体密封件(15)与所述下壳体(14)的顶端周缘形成环面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21)包括从所述壳体底壁向下伸出的电机轴连接段,所述电机轴连接段的外周壁上设有电机限位凸起(211),所述搅拌件(3)包括竖直摆置的搅拌轴(31)和与所述搅拌轴(31)相连的搅拌刀头(32),所述搅拌轴(31)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电机轴连接段适配的插接凹槽,所述插接凹槽的周壁设有与所述电机限位凸起(211)匹配的限位缺口(33),所述电机轴连接段向下插接于所述插接凹槽中,所述电机限位凸起(211)卡接于所述限位缺口(33)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竖直摆置且外周壁上套设有环形的弹性密封圈,所述电机容纳槽(12)的内周壁与所述弹性密封圈的外周壁相贴合,所述紧固件(4)依次穿过所述电机容纳槽(12)的周壁、所述弹性密封圈和所述驱动电机(2)的外周壁以将所述驱动电机(2)与所述电机容纳槽(12)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壳体(1)的顶壁中心部设有一体向上凸起的壶盖提手(16),所述驱动电机(2)的顶部伸入所述壶盖提手(16)的提手内腔中,所述提手内腔设有向内凸出的提手凸筋以卡接定位所述驱动电机(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为螺钉件或螺栓件;并且/或者,所述紧固件(4)为食品级的不锈钢件。
10.一种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养生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养生壶的壶盖组件。
CN201921508174.3U 2019-09-10 2019-09-10 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 Active CN210871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8174.3U CN210871013U (zh) 2019-09-10 2019-09-10 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8174.3U CN210871013U (zh) 2019-09-10 2019-09-10 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1013U true CN210871013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6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8174.3U Active CN210871013U (zh) 2019-09-10 2019-09-10 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10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6317A (zh) * 2021-01-15 2021-05-25 佛山市易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茶几的养生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6317A (zh) * 2021-01-15 2021-05-25 佛山市易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茶几的养生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71013U (zh) 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
CN208551393U (zh) 蒸汽阀、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10540760U (zh) 一种滚筒式炒菜机
CN204600222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8228838U (zh) 电烹饪炊具
CN207604814U (zh) 一种玻璃电热水壶
CN211511437U (zh) 烹饪器具
CN219594320U (zh) 锅体组件及烹饪电器
CN219613664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0871014U (zh) 养生壶
CN21385000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345545U (zh) 烹饪设备
CN219460858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锅
CN210018964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2233468U (zh) 电饭盒
CN216416780U (zh) 烹饪容器
CN214341659U (zh) 一种可视化的烹饪器具
CN213841027U (zh) 具有多功能控制旋钮的灶具
CN21438721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605753U (zh) 一种便携式电煮锅
CN214595468U (zh) 一种分体式电火锅
CN212521488U (zh) 一种辅食机及辅食机的水箱
CN211722727U (zh)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08658883U (zh) 上内胆和电饭煲
CN211408658U (zh) 一种具有金属壶嘴的液体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