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2018A - 具有次级风道输送出口的风窗玻璃除霜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次级风道输送出口的风窗玻璃除霜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2018A
CN107792018A CN201710792222.5A CN201710792222A CN107792018A CN 107792018 A CN107792018 A CN 107792018A CN 201710792222 A CN201710792222 A CN 201710792222A CN 107792018 A CN107792018 A CN 107792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ost removal
windscreen
flow
mai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922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92018B (zh
Inventor
基斯·A·哈根
理查德·马修·诺塞达
埃米尔·贾哈尼·法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7792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2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92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2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4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using gas, e.g. hot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57Details of ducts or cables
    • B60H1/00564Details of ducts or cables of air 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4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142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having ventilation channels incorporated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除霜器包括用于接收气流的入口、将气流分成主气流和次级气流的壁、引导主气流从主出口出去至风窗玻璃的第一部分的主风道、和引导次级气流从次级出口出去至风窗玻璃的第二部分的次级风道。除霜器可包括接收主气流的主腔和接收次级气流的次级腔。主腔可由前部分和后部分形成。壁可包括比例元件,并且比例元件可向着主腔延伸。

Description

具有次级风道输送出口的风窗玻璃除霜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车辆空气风道,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风窗玻璃除霜器和次级风道输送出口。
背景技术
车辆包含用于使空气移动通过加热和冷却系统以便加热和/或冷却乘客舱的空气分配系统。空气被加热或冷却并且被吹过排气孔进入乘客舱。传统上,数量有限的排气孔被定位在仪表板内。排气孔包括用于向着乘客和/或窗引导空气的百叶窗。
此外,已知用导管输送空气至风窗玻璃的内表面并在风窗玻璃的内表面上分配空气以除雾或清洁凝结物并从风窗玻璃和侧窗融化霜。风道输送的空气大体上由车辆的发动机冷却液通过加热器芯加热。新鲜的空气通过鼓风机吹过加热器芯并在之后用风道输送至风窗玻璃的内表面并在风窗玻璃的内表面上分配。该空气在许多情况下首先通过穿过车辆的运行空调蒸发器进行除湿。这样的除湿使除雾器/除霜器更有效和更快,使得干燥的空气有更大能力从引导空气的玻璃吸收水。
然而,在一些车辆中,风道输送的空气不能在风窗玻璃的整个内表面上分配或排出。这通常是由于驾驶员前面的有限空间或安装在仪表板的上表面上的某些特征部(例如,抬头显示器)妨碍除霜器出口流动和/或阻止其到达风窗玻璃的外边缘。产生的视觉障碍对于车辆的正确操作是不可取的。
之前尝试克服这样的障碍包括电加热风窗玻璃,其需要风窗玻璃和车辆的电气系统的显著额外费用,并使用定位在仪表板的上表面上的次级风道和出口。后一种情况有两个特定缺点。第一,次级风道的气流从主出口而非车辆的空气分配系统提供。主出口具有不足以有效供给次级出口的可用压力。第二,次级风道和出口的引入通常需要主出口被缩短以为主和次级风道之间的气密接合提供包装空间,这可对影响清洁风窗玻璃的总体能力的外抛气流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确定需要一种包括具有足以对风窗玻璃的外边缘有效除霜的气流压力的次级风道输送出口的除霜器。为了保证足够气流,次级风道从与主风道相同的入口接收气流以最大化可用压力。这样的除霜器被优选定位在仪表板的上表面下方并且可包括用于为侧窗除霜的整体侧窗通道。因为主和次级风道的气流从相同的入口获得并且气流需要从一个车辆至另一车辆而变化,因此除霜器应允许一定量的气流成比例地进入每个风道。
发明内容
根据在此描述的目的和优点,提供了一种车辆除霜器。除霜器可被大致描述为包括用于接收气流的入口、将气流分成主气流和次级气流的壁、引导主气流从主出口出去至风窗玻璃的第一部分的主风道、和引导次级气流从次级出口出去至风窗玻璃的第二部分的次级风道。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风窗玻璃的第二部分包括风窗玻璃的驾驶员侧的外边缘。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除霜器包括接收主气流的主腔和接收次级气流的次级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主腔由前部分和后部分形成。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壁包括比例元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比例元件向着主腔延伸。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除霜器包括形成主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在一个额外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成向着侧窗引导气流的第三部分的三级风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除霜器包括比例元件。
在一个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除霜器包括用于接收气流的入口、形成主腔的至少两部分、将气流分成通过主腔的主气流和通过次级腔的次级气流的壁、引导主气流从主出口出去至风窗玻璃的第一部分的主风道、和引导次级气流从次级出口出去至风窗玻璃的第二部分的次级风道。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壁包括比例元件。在另一个中,比例元件向着主腔延伸。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比例元件是扇贝形的。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至少两部分进一步形成至少一个侧窗除霜风道。
在一个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除霜器包括用于接收气流的入口、形成主腔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将气流分成通过主腔的主气流和通过次级腔的次级气流的壁、引导来自主腔的主气流从主出口出去至风窗玻璃的第一部分的主风道、和引导来自次级腔的次级气流从次级出口出去至风窗玻璃的第二部分的次级风道。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除霜器包括向着侧窗引导三级气流的三级风道。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除霜器包括用于使气流成比例进入主气流和次级气流中的比例元件。在另一个中,比例元件从壁延伸并沿着壁在中心定位。
在一个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除霜器包括第一和第二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形成主腔,主气流通过主腔经过驾驶员侧窗风道和乘客侧窗风道。
一种合并了上述任意除霜器的车辆。
在以下说明书中,示出并描述了风窗玻璃除霜器的多个实施例。应该意识到的是,本发明能够是其它不同的实施例并且其多个细节能够在不背离在以下权利要求书中提出和描述的程序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明显的方面改进。因此,附图和说明书应被认为是本质上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包含在此并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举例说明了风窗玻璃除霜器的多个方面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其某些原理。附图中:
图1是除霜器和从除霜器延伸的次级风道的仰视平面图;
图2是除霜器和次级风道的俯视主视图;
图3是车辆风窗玻璃和除霜器的局部视图;和
图4是举例说明了腔和比例特征部的除霜器的透视图。
现将对风窗玻璃除霜器的当前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参考,其示例被举例说明在附图中,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于指代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对图1进行参考,其举例说明了车辆的除霜器10。在描述的实施例中,通过入口12接收来自暖通空调单元(未示出)的气流。入口12由一起形成主腔18的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6形成。第一部分14是定位为靠近风窗玻璃的前部分,即,车辆的前端,并且第二部分16是定位为更远离风窗玻璃向着车辆的后端的后部分。壁20将进入入口12的气流分为主气流和次级气流。主气流和次级气流都具有最大可用压力并以相对相同的方式进入主腔18和次级腔22。
主气流(由图1中的动作箭头A表示)进入主腔18并被引导通过主风道24并从主出口26出去至风窗玻璃28上。如图3最佳示出的,主出口26排出主气流至风窗玻璃的一部分上。在描述的实施例中,主气流排出至从风窗玻璃的乘客侧边缘32至大体上靠近方向盘36的驾驶员侧上的区域34延伸的风窗玻璃的部分30上。
次级气流(由图1中的动作箭头B表示)进入由第三部分38形成的次级腔22并被引导通过次级风道40并从次级出口42出去至风窗玻璃28上。次级风道40从次级腔22延伸,在仪表板44下方,并且将次级气流排出至风窗玻璃28的第二部分46上,如由图3中的动作箭头B表示的。在描述的实施例中,次级气流排出至从风窗玻璃的驾驶员侧边缘48至大体上靠近方向盘的区域50延伸的风窗玻璃的部分上。
主出口26和次级出口42不能排出气流至风窗玻璃28上的间隙(若有的话)取决于安装在仪表板44的上表面上的特征部。例如,靠近风窗玻璃的第一部分30的主出口26可从风窗玻璃的乘客侧边缘32延伸至抬头显示器52的乘客侧边缘而靠近风窗玻璃的第二部分46的次级出口42可从风窗玻璃的驾驶员侧边缘48延伸至抬头显示器的驾驶员侧边缘。主出口26和次级出口42之间的在抬头显示器52后面的间隙取决于抬头显示器或其它阻挡特征部的尺寸。然而,除霜器的双端口配置消除了或至少大体上消除了到达风窗玻璃28的气流中的任何间隙。更具体地,排出至风窗玻璃的第一部分30和风窗玻璃28的第二部分46上的主和次级气流应如图3所示重叠,因此至少大体上消除了至风窗玻璃上的气流中的任何间隙。
返回至图1,将入口气流分开的壁20形成前部分14的一部分并且,在描述的实施例中,是可调的以使次级气流的流速与主气流的流速成比例。更具体地,壁20包括向着主腔18延伸的比例元件54。如图4最佳示出的,比例元件54是大体上扇贝形的特征部并且沿着壁20在中心定位以优化在入口12通过次级腔22截取的截面积。在中心定位比例元件54也帮助形成主出口26的出口速率或速度剖面(velocity profile)。
如本领域已知的,除霜器出口的中心有时有目的地由形状和/或其它特征部限制以辅助促进来自于暖通空调单元的垂直气流向外分散。甚至,在描述的实施例中的扇贝形元件54在尺寸上成比例以最小化除霜器入口22和暖通空调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的影响,使得设计更稳健以显示由于构造差异而造成的更多或更少的次级入口流横截面。
如在图1中进一步示出的,除霜器10包括两侧窗除霜风道56、58。在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部分14、16形成三级腔60以及四级腔62,空气通过三级腔60流至乘客侧空气风道出口56,空气通过四级腔62流至驾驶员侧空气风道出口58。虽然未示出,但是空气风道连接至乘客侧和驾驶员侧空气风道出口56、58并引导空气至乘客侧和驾驶员侧窗出口。使用第一和第二部分14、16形成以形成额外的腔60、62允许在仪表板内的有效包装。再次,对于两侧窗除霜风道的气流在入口12获得以保证最大化的可用气流压力。
总之,多个优点是由于使用了除霜器10,一种如本发明举例说明的包括具有足以有效地为风窗玻璃的外边缘除霜的气流压力的次级风道出口的除霜器。为了保证足够的气流,次级风道从与主风道相同的入口接收气流以最大化可用压力。这样的除霜器被有利地定位在仪表板的上表面下方并且可包括用于为侧窗除霜的整体侧窗通道。
前述已经被表示为举例说明和说明的目的。其不旨在详尽或限制实施例于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上述教导明显的改进和变化是可能的。例如,风窗玻璃除霜器可允许一定量的气流进入使用成比例特征的成比例的每个风道。当根据权利要求的公平、合法和公平享有的宽度被解释时,所有这样的改进和变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除霜器,包含:
用于接收气流的入口;
将所述气流分成主气流和次级气流的壁;
引导所述主气流从主出口出去至风窗玻璃的第一部分的主风道;和
引导所述次级气流从次级出口出去至所述风窗玻璃的第二部分的次级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器,其中所述风窗玻璃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风窗玻璃的驾驶员侧的外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器,进一步包含接收所述主气流的主腔和接收所述次级气流的次级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霜器,其中所述主腔由前部分和后部分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霜器,其中所述壁包括比例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霜器,其中所述比例元件向着所述主腔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器,进一步包含形成主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霜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向着侧窗引导所述气流的第三部分的三级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霜器,进一步包含比例元件。
10.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器的车辆。
11.一种除霜器,包含:
用于接收气流的入口;
形成主腔的至少两部分;
将所述气流分成通过所述主腔的主气流和通过次级腔的次级气流的壁;
引导所述主气流从主出口出去至风窗玻璃的第一部分的主风道;和
引导所述次级气流从次级出口出去至所述风窗玻璃的第二部分的次级风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霜器,其中所述壁包括比例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霜器,其中所述比例元件向着所述主腔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霜器,其中所述比例元件是扇贝形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霜器,其中所述至少两部分进一步形成至少一个侧窗除霜风道。
16.一种除霜器,包含:
用于接收气流的入口;
形成主腔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将所述气流分成通过所述主腔的主气流和通过次级腔的次级气流的壁;
引导来自所述主腔的所述主气流从主出口出去至风窗玻璃的第一部分的主风道;和
引导来自所述次级腔的所述次级气流从次级出口出去至所述风窗玻璃的第二部分的次级风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进一步包含向着侧窗引导三级气流的三级风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除霜器,进一步包含用于使所述气流成比例进入所述主气流和所述次级气流中的比例元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除霜器,其中所述比例元件从所述壁延伸并且沿着所述壁在中心定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除霜器,进一步包含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形成主腔,所述主气流通过所述主腔经过驾驶员侧窗风道和乘客侧窗风道。
CN201710792222.5A 2016-09-07 2017-09-05 具有次级风道输送出口的风窗玻璃除霜器 Active CN1077920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58,004 US10787154B2 (en) 2016-09-07 2016-09-07 Windshield defroster with secondary ducted outlet
US15/258,004 2016-09-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2018A true CN107792018A (zh) 2018-03-13
CN107792018B CN107792018B (zh) 2023-01-20

Family

ID=61197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92222.5A Active CN107792018B (zh) 2016-09-07 2017-09-05 具有次级风道输送出口的风窗玻璃除霜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7154B2 (zh)
CN (1) CN107792018B (zh)
DE (1) DE10201712043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7583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仪表板构造
CN111516466A (zh) * 2019-02-01 2020-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仪表板结构
CN113613917A (zh) * 2019-04-05 2021-11-05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通风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54981A (ja) * 2021-03-30 2022-10-13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5338A (ja) * 1998-09-10 2000-03-28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6382712B1 (en) * 2001-06-19 2002-05-07 Deere & Company Windshield defrosting air duct for a work vehicle
JP2007083838A (ja) * 2005-09-21 2007-04-05 Nippon Plast Co Ltd デフロスターノズルの取り付け構造
CN203032334U (zh) * 2012-12-31 2013-07-03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客车驾驶区的内饰件
CN103561975A (zh) * 2011-05-30 2014-02-05 株式会社电装 车用空气调节器
JP2014031043A (ja) * 2012-08-01 2014-02-2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サイドデフロスタ構造
CN103738300A (zh) * 2013-10-16 2014-04-23 厦门志盛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侧窗玻璃的除霜机构
CN203651722U (zh) * 2013-12-17 2014-06-18 东风汽车公司 汽车除霜风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9A (en) * 1935-06-13 1935-10-01 Muvrin John Windshield heater
US3313915A (en) * 1964-01-31 1967-04-11 Jr Arthur G Chamberlain Electric heater for automobiles
US3747500A (en) 1972-04-28 1973-07-24 Gen Motors Corp Windshield and windshield wiper de-icer
JPS5516747Y2 (zh) * 1977-04-01 1980-04-18
DE3339892A1 (de) 1983-11-04 1985-05-23 Adam Opel AG, 6090 Rüsselsheim Defrosteranlage fuer ein kraftfahrzeug
US4637298A (en) * 1984-05-03 1987-01-2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Windshield defroster
DE3541284C1 (de) * 1985-11-22 1986-11-27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Belueftungsvorrichtung fuer den Innenraum eines Kraftfahrzeuges
KR900000518B1 (ko) * 1986-01-17 1990-01-31 마쯔다 가부시기가이샤 방풍유리 서리제거장치의 구조
JP2566044B2 (ja) 1990-05-25 1996-12-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のヒータユニット構造
JP2661344B2 (ja) * 1990-08-09 1997-10-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のデフロスタ構造
US5556153A (en) 1994-10-14 1996-09-17 Davidson Textron Inc. Instrument panel assembly
US5706170A (en) * 1996-05-03 1998-01-06 Ford Motor Company Ventilation duct with integrated electronics enclosure
US6192698B1 (en) * 1998-03-12 2001-02-27 Denso Corporation Vehicle-air-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cooling degree estimator for left/right temperature control
WO2003033310A1 (de) 2001-10-17 2003-04-2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belüft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8226068B2 (en) * 2009-03-06 2012-07-24 Automotive Components Holdings, Llc Variable gap between HVAC door and sealing surfaces
US8591299B2 (en) 2010-03-31 2013-11-26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Windshield de-icing duct system
US8449013B2 (en) 2011-04-26 2013-05-28 Honda Motor Co., Ltd. Automotive vehicle instrument panel construc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5338A (ja) * 1998-09-10 2000-03-28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6382712B1 (en) * 2001-06-19 2002-05-07 Deere & Company Windshield defrosting air duct for a work vehicle
JP2007083838A (ja) * 2005-09-21 2007-04-05 Nippon Plast Co Ltd デフロスターノズルの取り付け構造
CN103561975A (zh) * 2011-05-30 2014-02-05 株式会社电装 车用空气调节器
JP2014031043A (ja) * 2012-08-01 2014-02-2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サイドデフロスタ構造
CN203032334U (zh) * 2012-12-31 2013-07-03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客车驾驶区的内饰件
CN103738300A (zh) * 2013-10-16 2014-04-23 厦门志盛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侧窗玻璃的除霜机构
CN203651722U (zh) * 2013-12-17 2014-06-18 东风汽车公司 汽车除霜风道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7583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仪表板构造
CN111267583B (zh) * 2018-12-04 2023-04-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仪表板构造
CN111516466A (zh) * 2019-02-01 2020-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仪表板结构
CN113613917A (zh) * 2019-04-05 2021-11-05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通风组件
US11958338B2 (en) 2019-04-05 2024-04-16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Vehicle vent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87154B2 (en) 2020-09-29
US20180065601A1 (en) 2018-03-08
CN107792018B (zh) 2023-01-20
DE102017120433A1 (de) 2018-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2018A (zh) 具有次级风道输送出口的风窗玻璃除霜器
US20070006999A1 (en) Fluid passageway of defrost duct for vehicles
KR101493515B1 (ko) 성애 제거 덕트의 네트워크를 구비한 차량 공조 장치
US20130196586A1 (en) Windshield defrost/demist flow suction control
US20070128997A1 (en) Vehicle air duct structure
CN109421759B (zh) 具有内部过压的用于高速列车的动力车厢
KR10262602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블로어 유닛
KR20160121700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US20040203333A1 (en) Defroster device for a vehicle
US6651453B2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JP6311803B2 (ja) 車両用hvacハウジング、および、車両用hvacシステム
JP2010023540A (ja) 車両用デフロスタ装置
KR20210077996A (ko) 자동차 벤트덕트 금형 제조방법
CN104417316B (zh) 车辆空调装置
CN214093395U (zh) 空气管道
JP3696564B2 (ja) 車両のウインド・デフロスタ用ノズル
US10377347B2 (en) Low-profile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related method of providing a low-profile ventilation system
RU265235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одержащее систему противообледенительных каналов
KR101238229B1 (ko) 차량용 후석 공조장치
WO2009090595A1 (en) Air duct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H0692138A (ja) 左右に分かれた空気流路をもつ自動車用換気・暖房装置
JP7427403B2 (ja) デフロスタダクト構造
JP2015093515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399286B2 (ja) 車両の空調装置
CN112874482B (zh) 除霜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