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7691A -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7691A
CN107787691A CN201711019000.6A CN201711019000A CN107787691A CN 107787691 A CN107787691 A CN 107787691A CN 201711019000 A CN201711019000 A CN 201711019000A CN 107787691 A CN107787691 A CN 107787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lk
conveyer belt
fine grinding
entranc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90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7691B (zh
Inventor
郭帅
朱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UNL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郭帅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郭帅 filed Critical 郭帅
Priority to CN2017110190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76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7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7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7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7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29/00Cut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hay, straw or the like
    • A01F29/005Cut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hay, straw or the like for disintegrating and cutting up bales of hay, straw or fodd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29/00Cut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hay, straw or the like
    • A01F29/02Cut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hay, straw or the like having rotating knives with their cutting edges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ir rotational axis
    • A01F29/04Cut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hay, straw or the like having rotating knives with their cutting edges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ir rotational axis with feeding direction transverse to ax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29/00Cut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hay, straw or the like
    • A01F29/09Deta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7/00Compositions of lignin-containing materials
    • C08L97/02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e.g. wood, straw or bagas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08K2003/265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arbo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采用秸秆回收处理装置生产,所述秸秆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破碎腔、细磨筒、传送腔、混合腔、铸型压制机和蒸汽室。所述方法包括破碎、研磨、改性、与水泥混合、铸型、压制和加气养护。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设备,使得整个方法效率得到提升,并且是从初级原料到最终成品的一体化设备制造,无需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从而整体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副产品回收和新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秸秆作为农作物收成之后的副产物在农区大量存在,之前主要的处理方法是焚烧,但是焚烧不仅带来了环境问题,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现有秸秆的回收利用方法主要是沼气的制造、有机肥的制造和建筑建材的制造。但是由于上述回收处理方法都需要进行大量设备的成本投入,农业从业人员使用的经济动机并不明显,因此如何将秸秆回收利用形成一个整套的一体化的设备成为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出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采用秸秆回收处理装置生产,所述秸秆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破碎腔、细磨筒、传送腔、混合腔、铸型压制机和蒸汽室。
所述破碎腔包括破碎腔外壳、破碎辊组件、秸秆入口和破碎腔出口;所述破碎腔外壳整体呈长方体结构设置,在其内部设置有多个破碎辊组件,所述破碎辊组件包括横向圆筒状的破碎辊,在破碎辊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宽度相同的破碎刀,所述破碎辊能够围绕其轴部转动,在其轴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破碎腔外壳侧壁内部相固接;所述破碎腔外壳的顶面上设置有秸秆入口,所述破碎腔外壳底面为弧形向下设置,最终向下延伸为破碎腔出口。
所述细磨筒包括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所述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均为同轴、同底的圆台体结构设置,细磨内筒设置在细磨外筒内部,能够围绕其共同的轴(旋转轴)旋转,在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之间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破碎腔出口相连通的细磨筒入口,在细磨内筒底部设置有细磨筒出口,所述细磨内筒的顶面和侧面均为通孔结构设置,且在其顶面和侧面上设置有刮刀,所述刮刀倾斜且略高于细磨内筒表面设置。
所述传送腔包括传送腔外壳、物料入口、改性剂入口、传送轴组件和物料出口;所述传送腔外壳整体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形,物料入口设置在其一端顶部且与所述细磨筒出口相连通,其物料入口旁边设置有改性剂入口,所述传送轴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传送轴、单螺旋方式设置在传送轴上的螺旋刀片,以及设置在传送轴两端的轴承组件,所述物料出口设置在传送轴终端。
所述混合腔包括混合腔外壳、混合腔入口、水泥入口、搅拌轴组件和混合料出口;所述混合腔外壳呈竖向圆柱体形设置,在其侧面的顶部设置有与传送腔的物料出口相连通的混合腔,在混合腔外壳顶面一侧设置有水泥入口,所述搅拌轴组件包括搅拌轴、电机和搅拌叶片,在混合腔外壳顶面中央设置有电机,在混合腔外壳内部中央设置有竖向的搅拌轴,在搅拌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在混合腔底面一侧设置有混合料出口。
所述铸型压制机包括箱体组件和行走轮,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中的模型腔、压制块,所述箱体顶面开放式设置。
所述蒸汽室包括蒸汽室外壳、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高温蒸汽入口、气体出口、轻质砖入口、入口传送带、成品出口和出口传送带;所述蒸汽室外壳整体呈长方体形设置,左侧上部设置有轻质砖入口,在轻质砖入口底部设置有入口传送带,所述入口传送带与蒸汽室外壳内部的第一传送带相配合,所述第一传送带采用左高右低的方式倾斜设置,在其下部设置有右高左低方式倾斜设置的第二传送带,在第二传送带下部设置有左高右低的方式倾斜设置的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均为通孔式设置,在第三传送带右侧的蒸汽室外壳处设置有成品出口,在成品出口底部设置有出口传送带,所述出口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配合;在所述成品出口下侧设置有高温蒸汽入口,在蒸汽室外壳左侧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
所述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秸秆从秸秆入口直接置入到破碎腔中,通过破碎刀的破碎,将秸秆进行初步破碎。
(2)破碎后的秸秆通过破碎腔出口流动到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之间,通过细磨内筒上的刮刀将破碎后的秸秆进一步细磨成细小颗粒,继而通过细磨内筒上的通孔进入到细磨内筒内部,未达到粒度要求的秸秆依然在细磨内筒和细磨外筒之间进行继续的细磨。
(3)步骤(2)得到的秸秆颗粒通过细磨筒出口落入到传送腔中,同时通过改性剂入口将改性剂加入到传送腔中,通过传送腔的螺旋传送,将秸秆颗粒和改性剂混合,从而将秸秆颗粒进行改性。
(4)步骤(3)得到的改性之后的秸秆颗粒从传送腔传送到混合腔中,从水泥入口加入水泥,通过搅拌轴的转动,将秸秆颗粒和水泥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
(5)通过行走轮的行走,将所述混合料出口流出的混合料流入到多个模型腔中,然后通过压制块对模型腔中的混合料进行压制,得到轻质砖。
(6)将步骤(5)得到的轻质砖通过入口传送带传送到蒸汽室的第一传送带上,然后顺次通过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在蒸汽室中传送,在传送的过程中,通过从高温蒸汽入口通入的高温蒸汽的流动,对轻质砖进行蒸汽养护。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腔外壳的底面为倾斜设置,从边部向所述混合料出口位置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宽度与所述蒸汽室外壳内部宽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剂按重量份比例计算为:9~12份的硅溶胶,8~16份的苯乙烯-丙烯酸聚合乳液,0.1~0.2份硝酸铬,0.3~0.8份水溶性溶剂,33~52份石英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改性剂的加入量为秸秆质量的0.5~0.9%。
作为优选,步骤(6)中蒸汽养护总时长为12~15小时。
作为优选,步骤(2)中得到的秸秆颗粒的粒度为0.8~1.2cm。
作为优选,步骤(4)中在水泥加入口同时加入水;所述水泥的加入量为所述秸秆重量的1.2~1.5倍。
作为优选,所述行走轮分为前后行走和左右行走的行走轮,通过行走轮的控制,使得铸型压制机中的多个模型腔中均匀落入混合料。
作为优选,所述模型腔为横纵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模型腔。
作为优选,步骤(5)中的压制块压力为80~120kg。
作为优选,所述细磨内筒上的刮刀倾斜方向为细磨内筒的旋转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刮刀的高度为1.2~1.5cm。
作为优选,所述高温蒸汽的温度为85~105℃。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将秸秆作为原料生产轻质砖(轻质保温砖)整个生产环节设置为一体化,通过一体化的设备实现,从而实现了从初级原料到最终产品的一站式生产,整体上提高了效率,避免了重复处理,节约了成本。
2,通过设置可以旋转的细磨内筒,通过其上设置的微突起的刮刀将破碎之后的秸秆采用斜刮的方式进行切割细磨,从而将秸秆切割细磨为颗粒状(大部分为颗粒状,少部分为长条状,长条状的继续在内筒和外筒之间,直到继续被细磨切割)。由于细磨内筒是低速旋转,因此成为颗粒之后的秸秆可以通过其上设置的通孔进入到细磨内筒内部,从而通过破碎和细磨两个步骤即将秸秆破碎为颗粒状,并且成品中粉化程度相对较低,从而也提高了最终轻质砖的质量稳定性。
由于秸秆颗粒均匀性得到了保障,因此通过对改性剂进行微调,使得改性时间得到了缩短,从而可以通过螺旋传送方式即可实现混合和改性,改性之后的秸秆颗粒直接置入到混合腔中即可与水泥和水进行混合搅拌。
3,通过设置逆向传送方向的高温蒸汽,并且将传送带设置为多通孔形式,使得轻质砖的传送的过程中充分与高温蒸汽接触(顶部、侧部、底部都接触)。逆向传送使得蒸汽与轻质砖的热传递也是逐渐进行的,先接触第三传送带上的已经被热交换了的轻质砖,从而可以使得热交换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秸秆回收装置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蒸汽室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破碎腔,11-破碎辊,12-支撑杆,13-破碎刀,14-秸秆入口,15-破碎腔出口,21-细磨外筒,22-细磨内筒,23-旋转轴,24-刮刀,25-细磨筒出口,3-传送腔,31-改性剂入口,32-传送轴,33-螺旋刀片,4-混合腔,41-水泥入口,42-搅拌轴,421-搅拌叶片,43-混合料出口,5-铸型压制机,51-行走轮,6-蒸汽室,61-第一传送带,62-第二传送带,63-第三传送带,64-高温蒸汽入口,65-气体出口,66-轻质砖入口,67-入口传送带,68-成品出口,69-出口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采用秸秆回收处理装置生产,所述秸秆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破碎腔、细磨筒、传送腔、混合腔、铸型压制机和蒸汽室。
所述破碎腔包括破碎腔外壳、破碎辊组件、秸秆入口和破碎腔出口;所述破碎腔外壳整体呈长方体结构设置,在其内部设置有2个破碎辊组件,所述破碎辊组件包括横向圆筒状的破碎辊,在破碎辊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宽度相同的破碎刀,所述破碎辊能够围绕其轴部转动,在其轴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破碎腔外壳侧壁内部相固接;所述破碎腔外壳的顶面上设置有秸秆入口,所述破碎腔外壳底面为弧形向下设置,最终向下延伸为破碎腔出口。
所述细磨筒包括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所述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均为同轴、同底的圆台体结构设置,细磨内筒设置在细磨外筒内部,能够围绕其共同的轴(旋转轴)旋转,在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之间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破碎腔出口相连通的细磨筒入口,在细磨内筒底部设置有细磨筒出口,所述细磨内筒的顶面和侧面均为通孔结构设置,且在其顶面和侧面上设置有刮刀,所述刮刀倾斜且略高于细磨内筒表面设置。
所述传送腔包括传送腔外壳、物料入口、改性剂入口、传送轴组件和物料出口;所述传送腔外壳整体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形,物料入口设置在其一端顶部且与所述细磨筒出口相连通,其物料入口旁边设置有改性剂入口,所述传送轴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传送轴、单螺旋方式设置在传送轴上的螺旋刀片,以及设置在传送轴两端的轴承组件,所述物料出口设置在传送轴终端。
所述混合腔包括混合腔外壳、混合腔入口、水泥入口、搅拌轴组件和混合料出口;所述混合腔外壳呈竖向圆柱体形设置,在其侧面的顶部设置有与传送腔的物料出口相连通的混合腔,在混合腔外壳顶面一侧设置有水泥入口,所述搅拌轴组件包括搅拌轴、电机和搅拌叶片,在混合腔外壳顶面中央设置有电机,在混合腔外壳内部中央设置有竖向的搅拌轴,在搅拌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在混合腔底面一侧设置有混合料出口。
所述混合腔外壳的底面为倾斜设置,从边部向所述混合料出口位置倾斜。
所述铸型压制机包括箱体组件和行走轮,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中的模型腔、压制块,所述箱体顶面开放式设置。
所述模型腔为横纵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模型腔。
所述行走轮分为前后行走和左右行走的行走轮,通过行走轮的控制,使得铸型压制机中的多个模型腔中均匀落入混合料。
所述蒸汽室包括蒸汽室外壳、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高温蒸汽入口、气体出口、轻质砖入口、入口传送带、成品出口和出口传送带;所述蒸汽室外壳整体呈长方体形设置,左侧上部设置有轻质砖入口,在轻质砖入口底部设置有入口传送带,所述入口传送带与蒸汽室外壳内部的第一传送带相配合,所述第一传送带采用左高右低的方式倾斜设置,在其下部设置有右高左低方式倾斜设置的第二传送带,在第二传送带下部设置有左高右低的方式倾斜设置的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均为通孔式设置,在第三传送带右侧的蒸汽室外壳处设置有成品出口,在成品出口底部设置有出口传送带,所述出口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配合;在所述成品出口下侧设置有高温蒸汽入口,在蒸汽室外壳左侧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
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宽度与所述蒸汽室外壳内部宽度相同。
所述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秸秆从秸秆入口直接置入到破碎腔中,通过破碎刀的破碎,将秸秆进行初步破碎。
(2)破碎后的秸秆通过破碎腔出口流动到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之间,通过细磨内筒上的刮刀将破碎后的秸秆进一步细磨成细小颗粒,继而通过细磨内筒上的通孔进入到细磨内筒内部,未达到粒度要求的秸秆依然在细磨内筒和细磨外筒之间进行继续的细磨。得到的秸秆颗粒的平均粒度为0.9cm。
(3)步骤(2)得到的秸秆颗粒通过停转细磨内筒后从细磨筒出口落入到传送腔中,同时通过改性剂入口将改性剂加入到传送腔中,通过传送腔的螺旋传送,将秸秆颗粒和改性剂混合,从而将秸秆颗粒进行改性。
所述改性剂按重量份比例计算为:10份的硅溶胶,9份的苯乙烯-丙烯酸聚合乳液,0.12份硝酸铬,0.33份水溶性溶剂,35份石英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改性剂的加入量为秸秆质量的0.6%。
(4)步骤(3)得到的改性之后的秸秆颗粒从传送腔传送到混合腔中,从水泥入口加入水泥,通过搅拌轴的转动,将秸秆颗粒和水泥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
在水泥加入口同时加入水;所述水泥的加入量为所述秸秆重量的1.2~1.5倍。加入水的量是秸秆重量的26%。
(5)通过行走轮的行走,将所述混合料出口流出的混合料流入到多个模型腔中,然后通过压制块对模型腔中的混合料进行压制,得到轻质砖。
其中压制块压力为88kg。
(6)将步骤(5)得到的轻质砖通过入口传送带传送到蒸汽室的第一传送带上,然后顺次通过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在蒸汽室中传送,在传送的过程中,通过从高温蒸汽入口通入的高温蒸汽的流动,对轻质砖进行蒸汽养护。蒸汽养护总时长为13小时。
实施例2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采用秸秆回收处理装置生产,所述秸秆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破碎腔、细磨筒、传送腔、混合腔、铸型压制机和蒸汽室。
所述破碎腔包括破碎腔外壳、破碎辊组件、秸秆入口和破碎腔出口;所述破碎腔外壳整体呈长方体结构设置,在其内部设置有多个破碎辊组件,所述破碎辊组件包括横向圆筒状的破碎辊,在破碎辊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宽度相同的破碎刀,所述破碎辊能够围绕其轴部转动,在其轴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破碎腔外壳侧壁内部相固接;所述破碎腔外壳的顶面上设置有秸秆入口,所述破碎腔外壳底面为弧形向下设置,最终向下延伸为破碎腔出口。
所述细磨筒包括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所述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均为同轴、同底的圆台体结构设置,细磨内筒设置在细磨外筒内部,能够围绕其共同的轴(旋转轴)旋转,在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之间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破碎腔出口相连通的细磨筒入口,在细磨内筒底部设置有细磨筒出口,所述细磨内筒的顶面和侧面均为通孔结构设置,且在其顶面和侧面上设置有刮刀,所述刮刀倾斜且略高于细磨内筒表面设置。
所述传送腔包括传送腔外壳、物料入口、改性剂入口、传送轴组件和物料出口;所述传送腔外壳整体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形,物料入口设置在其一端顶部且与所述细磨筒出口相连通,其物料入口旁边设置有改性剂入口,所述传送轴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传送轴、单螺旋方式设置在传送轴上的螺旋刀片,以及设置在传送轴两端的轴承组件,所述物料出口设置在传送轴终端。
所述混合腔包括混合腔外壳、混合腔入口、水泥入口、搅拌轴组件和混合料出口;所述混合腔外壳呈竖向圆柱体形设置,在其侧面的顶部设置有与传送腔的物料出口相连通的混合腔,在混合腔外壳顶面一侧设置有水泥入口,所述搅拌轴组件包括搅拌轴、电机和搅拌叶片,在混合腔外壳顶面中央设置有电机,在混合腔外壳内部中央设置有竖向的搅拌轴,在搅拌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在混合腔底面一侧设置有混合料出口。
所述混合腔外壳的底面为倾斜设置,从边部向所述混合料出口位置倾斜。
所述铸型压制机包括箱体组件和行走轮,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中的模型腔、压制块,所述箱体顶面开放式设置。
所述模型腔为横纵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模型腔。
所述行走轮分为前后行走和左右行走的行走轮,通过行走轮的控制,使得铸型压制机中的多个模型腔中均匀落入混合料。
所述蒸汽室包括蒸汽室外壳、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高温蒸汽入口、气体出口、轻质砖入口、入口传送带、成品出口和出口传送带;所述蒸汽室外壳整体呈长方体形设置,左侧上部设置有轻质砖入口,在轻质砖入口底部设置有入口传送带,所述入口传送带与蒸汽室外壳内部的第一传送带相配合,所述第一传送带采用左高右低的方式倾斜设置,在其下部设置有右高左低方式倾斜设置的第二传送带,在第二传送带下部设置有左高右低的方式倾斜设置的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均为通孔式设置,在第三传送带右侧的蒸汽室外壳处设置有成品出口,在成品出口底部设置有出口传送带,所述出口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配合;在所述成品出口下侧设置有高温蒸汽入口,在蒸汽室外壳左侧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
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宽度与所述蒸汽室外壳内部宽度相同。
所述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秸秆从秸秆入口直接置入到破碎腔中,通过破碎刀的破碎,将秸秆进行初步破碎。
(2)破碎后的秸秆通过破碎腔出口流动到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之间,通过细磨内筒上的刮刀将破碎后的秸秆进一步细磨成细小颗粒,继而通过细磨内筒上的通孔进入到细磨内筒内部,未达到粒度要求的秸秆依然在细磨内筒和细磨外筒之间进行继续的细磨。得到的秸秆颗粒的平均粒度为1.0cm。
(3)步骤(2)得到的秸秆颗粒通过细磨筒出口落入到传送腔中,同时通过改性剂入口将改性剂加入到传送腔中,通过传送腔的螺旋传送,将秸秆颗粒和改性剂混合,从而将秸秆颗粒进行改性。
所述改性剂按重量份比例计算为:10份的硅溶胶,9.2份的苯乙烯-丙烯酸聚合乳液,0.15份硝酸铬,0.5份水溶性溶剂,39份石英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改性剂的加入量为秸秆质量的0.69%。
(4)步骤(3)得到的改性之后的秸秆颗粒从传送腔传送到混合腔中,从水泥入口加入水泥,通过搅拌轴的转动,将秸秆颗粒和水泥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
在水泥加入口同时加入水;所述水泥的加入量为所述秸秆重量的1.38倍。
(5)通过行走轮的行走,将所述混合料出口流出的混合料流入到多个模型腔中,然后通过压制块对模型腔中的混合料进行压制,得到轻质砖。压制块压力为102kg。
(6)将步骤(5)得到的轻质砖通过入口传送带传送到蒸汽室的第一传送带上,然后顺次通过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在蒸汽室中传送,在传送的过程中,通过从高温蒸汽入口通入的高温蒸汽的流动,对轻质砖进行蒸汽养护。其中蒸汽养护总时长为13.8小时。
实施例3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采用秸秆回收处理装置生产,所述秸秆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破碎腔、细磨筒、传送腔、混合腔、铸型压制机和蒸汽室。
所述破碎腔包括破碎腔外壳、破碎辊组件、秸秆入口和破碎腔出口;所述破碎腔外壳整体呈长方体结构设置,在其内部设置有多个破碎辊组件,所述破碎辊组件包括横向圆筒状的破碎辊,在破碎辊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宽度相同的破碎刀,所述破碎辊能够围绕其轴部转动,在其轴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破碎腔外壳侧壁内部相固接;所述破碎腔外壳的顶面上设置有秸秆入口,所述破碎腔外壳底面为弧形向下设置,最终向下延伸为破碎腔出口。
所述细磨筒包括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所述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均为同轴、同底的圆台体结构设置,细磨内筒设置在细磨外筒内部,能够围绕其共同的轴(旋转轴)旋转,在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之间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破碎腔出口相连通的细磨筒入口,在细磨内筒底部设置有细磨筒出口,所述细磨内筒的顶面和侧面均为通孔结构设置,且在其顶面和侧面上设置有刮刀,所述刮刀倾斜且略高于细磨内筒表面设置。
所述传送腔包括传送腔外壳、物料入口、改性剂入口、传送轴组件和物料出口;所述传送腔外壳整体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形,物料入口设置在其一端顶部且与所述细磨筒出口相连通,其物料入口旁边设置有改性剂入口,所述传送轴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传送轴、单螺旋方式设置在传送轴上的螺旋刀片,以及设置在传送轴两端的轴承组件,所述物料出口设置在传送轴终端。
所述混合腔包括混合腔外壳、混合腔入口、水泥入口、搅拌轴组件和混合料出口;所述混合腔外壳呈竖向圆柱体形设置,在其侧面的顶部设置有与传送腔的物料出口相连通的混合腔,在混合腔外壳顶面一侧设置有水泥入口,所述搅拌轴组件包括搅拌轴、电机和搅拌叶片,在混合腔外壳顶面中央设置有电机,在混合腔外壳内部中央设置有竖向的搅拌轴,在搅拌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在混合腔底面一侧设置有混合料出口。
所述混合腔外壳的底面为倾斜设置,从边部向所述混合料出口位置倾斜。
所述铸型压制机包括箱体组件和行走轮,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中的模型腔、压制块,所述箱体顶面开放式设置。
所述模型腔为横纵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模型腔。
所述行走轮分为前后行走和左右行走的行走轮,通过行走轮的控制,使得铸型压制机中的多个模型腔中均匀落入混合料。
所述蒸汽室包括蒸汽室外壳、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高温蒸汽入口、气体出口、轻质砖入口、入口传送带、成品出口和出口传送带;所述蒸汽室外壳整体呈长方体形设置,左侧上部设置有轻质砖入口,在轻质砖入口底部设置有入口传送带,所述入口传送带与蒸汽室外壳内部的第一传送带相配合,所述第一传送带采用左高右低的方式倾斜设置,在其下部设置有右高左低方式倾斜设置的第二传送带,在第二传送带下部设置有左高右低的方式倾斜设置的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均为通孔式设置,在第三传送带右侧的蒸汽室外壳处设置有成品出口,在成品出口底部设置有出口传送带,所述出口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配合;在所述成品出口下侧设置有高温蒸汽入口,在蒸汽室外壳左侧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
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宽度与所述蒸汽室外壳内部宽度相同。
所述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秸秆从秸秆入口直接置入到破碎腔中,通过破碎刀的破碎,将秸秆进行初步破碎。
(2)破碎后的秸秆通过破碎腔出口流动到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之间,通过细磨内筒上的刮刀将破碎后的秸秆进一步细磨成细小颗粒,继而通过细磨内筒上的通孔进入到细磨内筒内部,未达到粒度要求的秸秆依然在细磨内筒和细磨外筒之间进行继续的细磨。得到的秸秆颗粒的粒度为1.1cm。
(3)步骤(2)得到的秸秆颗粒通过细磨筒出口落入到传送腔中,同时通过改性剂入口将改性剂加入到传送腔中,通过传送腔的螺旋传送,将秸秆颗粒和改性剂混合,从而将秸秆颗粒进行改性。
所述改性剂按重量份比例计算为:11份的硅溶胶,15份的苯乙烯-丙烯酸聚合乳液,0.18份硝酸铬,0.62份水溶性溶剂,51份石英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改性剂的加入量为秸秆质量的0.8%。
(4)步骤(3)得到的改性之后的秸秆颗粒从传送腔传送到混合腔中,从水泥入口加入水泥,通过搅拌轴的转动,将秸秆颗粒和水泥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
在水泥加入口同时加入水;所述水泥的加入量为所述秸秆重量的1.38倍。
(5)通过行走轮的行走,将所述混合料出口流出的混合料流入到多个模型腔中,然后通过压制块对模型腔中的混合料进行压制,得到轻质砖。压制块压力为112kg。
(6)将步骤(5)得到的轻质砖通过入口传送带传送到蒸汽室的第一传送带上,然后顺次通过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在蒸汽室中传送,在传送的过程中,通过从高温蒸汽入口通入的高温蒸汽的流动,对轻质砖进行蒸汽养护。蒸汽养护总时长为13.8小时。

Claims (10)

1.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秸秆回收处理装置生产,所述秸秆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破碎腔、细磨筒、传送腔、混合腔、铸型压制机和蒸汽室;
所述破碎腔包括破碎腔外壳、破碎辊组件、秸秆入口和破碎腔出口;所述破碎腔外壳整体呈长方体结构设置,在其内部设置有多个破碎辊组件,所述破碎辊组件包括横向圆筒状的破碎辊,在破碎辊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宽度相同的破碎刀,所述破碎辊能够围绕其轴部转动,在其轴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破碎腔外壳侧壁内部相固接;所述破碎腔外壳的顶面上设置有秸秆入口,所述破碎腔外壳底面为弧形向下设置,最终向下延伸为破碎腔出口;
所述细磨筒包括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所述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均为同轴、同底的圆台体结构设置,细磨内筒设置在细磨外筒内部,能够围绕其共同的轴(旋转轴)旋转,在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之间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破碎腔出口相连通的细磨筒入口,在细磨内筒底部设置有细磨筒出口,所述细磨内筒的顶面和侧面均为通孔结构设置,且在其顶面和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刮刀,所述刮刀倾斜且略高于细磨内筒表面设置;
所述传送腔包括传送腔外壳、物料入口、改性剂入口、传送轴组件和物料出口;所述传送腔外壳整体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形,物料入口设置在其一端顶部且与所述细磨筒出口相连通,其物料入口旁边设置有改性剂入口,所述传送轴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传送轴、单螺旋方式设置在传送轴上的螺旋刀片,以及设置在传送轴两端的轴承组件,所述物料出口设置在传送轴终端;
所述混合腔包括混合腔外壳、混合腔入口、水泥入口、搅拌轴组件和混合料出口;所述混合腔外壳呈竖向圆柱体形设置,在其侧面的顶部设置有与传送腔的物料出口相连通的混合腔,在混合腔外壳顶面一侧设置有水泥入口,所述搅拌轴组件包括搅拌轴、电机和搅拌叶片,在混合腔外壳顶面中央设置有电机,在混合腔外壳内部中央设置有竖向的搅拌轴,在搅拌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在混合腔底面一侧设置有混合料出口;
所述铸型压制机包括箱体组件和行走轮,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中的模型腔、压制块,所述箱体顶面开放式设置;
所述蒸汽室包括蒸汽室外壳、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高温蒸汽入口、气体出口、轻质砖入口、入口传送带、成品出口和出口传送带;所述蒸汽室外壳整体呈长方体形设置,左侧上部设置有轻质砖入口,在轻质砖入口底部设置有入口传送带,所述入口传送带与蒸汽室外壳内部的第一传送带相配合,所述第一传送带采用左高右低的方式倾斜设置,在其下部设置有右高左低方式倾斜设置的第二传送带,在第二传送带下部设置有左高右低的方式倾斜设置的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均为通孔式设置,在第三传送带右侧的蒸汽室外壳处设置有成品出口,在成品出口底部设置有出口传送带,所述出口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配合;在所述成品出口下侧设置有高温蒸汽入口,在蒸汽室外壳左侧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
所述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秸秆从秸秆入口直接置入到破碎腔中,通过破碎刀的破碎,将秸秆进行初步破碎;
(2)破碎后的秸秆通过破碎腔出口流动到细磨外筒和细磨内筒之间,通过细磨内筒上的刮刀将破碎后的秸秆进一步细刮成细小颗粒,细小颗粒继而通过细磨内筒上的通孔进入到细磨内筒内部,未达到粒度要求的秸秆依然在细磨内筒和细磨外筒之间进行继续的细磨;
(3)步骤(2)得到的秸秆颗粒通过细磨筒出口落入到传送腔中,同时通过改性剂入口将改性剂加入到传送腔中,通过传送腔的螺旋传送,将秸秆颗粒和改性剂混合,从而将秸秆颗粒进行改性;
(4)步骤(3)得到的改性之后的秸秆颗粒从传送腔传送到混合腔中,从水泥入口加入水泥,通过搅拌轴的转动,将秸秆颗粒和水泥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
(5)通过行走轮的行走,将所述混合料出口流出的混合料流入到多个模型腔中,然后通过压制块对模型腔中的混合料进行压制,得到轻质砖;
(6)将步骤(5)得到的轻质砖通过入口传送带传送到蒸汽室的第一传送带上,然后顺次通过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在蒸汽室中传送,在传送的过程中,通过从高温蒸汽入口通入的高温蒸汽的逆向传送带方向的流动,对轻质砖进行蒸汽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外壳的底面为倾斜设置,从边部向所述混合料出口位置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宽度与所述蒸汽室外壳内部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按重量份比例计算为:9~12份的硅溶胶,8~16份的苯乙烯-丙烯酸聚合乳液,0.1~0.2份硝酸铬,0.3~0.8份水溶性溶剂,33~52份石英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改性剂的加入量为秸秆质量的0.5~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蒸汽养护总时长为12~15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得到的秸秆颗粒的粒度为0.8~1.2cm(优选平均粒度为0.9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水泥加入口同时加入水;所述水泥的加入量为所述秸秆重量的1.2~1.5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分为前后行走和左右行走的行走轮,通过行走轮的控制,使得铸型压制机中的多个模型腔中均匀落入混合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腔为横纵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模型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压制块压力为80~120kg。
CN201711019000.6A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Active CN107787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9000.6A CN107787691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9000.6A CN107787691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7691A true CN107787691A (zh) 2018-03-13
CN107787691B CN107787691B (zh) 2019-11-05

Family

ID=61547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9000.6A Active CN107787691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769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9944A (zh) * 2017-10-27 2018-01-26 朱赵伟 一种沼气生成方法
CN109677183A (zh) * 2019-02-01 2019-04-26 河北夫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天然植物粉末为基础的工艺品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9874518A (zh) * 2019-03-18 2019-06-14 潘声田 冲压制取人工合成板材的成型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LU64728A1 (zh) * 1971-06-23 1972-07-04
CN101298371A (zh) * 2007-05-01 2008-11-05 李东升 采用粉煤灰、炉渣、建筑垃圾和秸秆制备的轻质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2939A (zh) * 2007-10-18 2009-04-22 四平市大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生物质致密固化成型工艺及其专用设备
CN201483626U (zh) * 2009-08-21 2010-05-26 李方华 秸秆生态彩瓦助振成型设备
CN103588431A (zh) * 2013-11-04 2014-02-19 盐城工学院 一种制备秸秆水泥保温砖的配方及其方法
CN204471550U (zh) * 2015-02-06 2015-07-15 韩致忠 一种新型秸秆制砖机
CN106738200A (zh) * 2016-12-16 2017-05-31 河海大学 一种秸秆覆蜡法制备光催化多孔透水砖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LU64728A1 (zh) * 1971-06-23 1972-07-04
CN101298371A (zh) * 2007-05-01 2008-11-05 李东升 采用粉煤灰、炉渣、建筑垃圾和秸秆制备的轻质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2939A (zh) * 2007-10-18 2009-04-22 四平市大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生物质致密固化成型工艺及其专用设备
CN201483626U (zh) * 2009-08-21 2010-05-26 李方华 秸秆生态彩瓦助振成型设备
CN103588431A (zh) * 2013-11-04 2014-02-19 盐城工学院 一种制备秸秆水泥保温砖的配方及其方法
CN204471550U (zh) * 2015-02-06 2015-07-15 韩致忠 一种新型秸秆制砖机
CN106738200A (zh) * 2016-12-16 2017-05-31 河海大学 一种秸秆覆蜡法制备光催化多孔透水砖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9944A (zh) * 2017-10-27 2018-01-26 朱赵伟 一种沼气生成方法
CN107629944B (zh) * 2017-10-27 2020-08-18 徐州市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沼气生成方法
CN109677183A (zh) * 2019-02-01 2019-04-26 河北夫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天然植物粉末为基础的工艺品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9874518A (zh) * 2019-03-18 2019-06-14 潘声田 冲压制取人工合成板材的成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7691B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74073U (zh) 一种化工物料双重粉碎搅拌混合设备
CN107787691A (zh)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CN206123980U (zh) 一种聚氯乙烯混合粉碎装置
CN207287366U (zh) 一种复合肥生产用造粒机
CN206661097U (zh) 一种具有提升循环功能的预搅拌水溶肥料加工装置
CN215823295U (zh) 一种有机颗粒肥料加工用磨细装置
CN107262238A (zh) 一种秸秆破碎碳化压块机
CN206276324U (zh) 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机
CN110051022A (zh) 一种猪饲料小型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CN108582453A (zh) 一种淤泥浆制砖方法及其制砖设备
CN208482518U (zh) 一种用于制备肥料的有机原料粉碎装置
CN106622534A (zh) 一种小麦粉细加工用搅拌粉碎装置
CN112808163A (zh) 一种弃土粉末造粒方法
CN212681237U (zh) 一种用于粉碎根茎类中药的破碎机
CN210934800U (zh) 一种制作豆制品混合搅拌设备
CN106305440A (zh) 一种膨润土破碎猫砂的生产工艺及其制造设备
CN21128431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原料粉碎机
CN208679011U (zh) 一种化工固体原料用粉碎混合装置
CN203971863U (zh) 一种用于肥料搅拌中的粉碎搅拌设备
CN110480827A (zh) 一种机械化粘土制模的方法
CN103204485B (zh) 一种食品级磷酸三钙生产方法
CN106834095A (zh) 一种干式发酵罐
CN106749796A (zh) 微悬浮法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方法
CN110294605A (zh) 一种用于高强混凝土的高效减水剂
CN206642861U (zh) 一种用于治疗宫炎药片的粉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3

Address after: 311800 No. 15 Lenovo Road, Jinan Street,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n Hong

Address before: 100027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No. 22 Xiaoyun Road, Pengche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mpany technical department

Applicant before: Guo Shua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4

Address after: 311800 No.6 Yongjin Branch Road, Cheng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aozhu street,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KUNL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00 No. 15, Lenovo Road, Jinan street,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n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