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6473B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6473B
CN107776473B CN201710941113.5A CN201710941113A CN107776473B CN 107776473 B CN107776473 B CN 107776473B CN 201710941113 A CN201710941113 A CN 201710941113A CN 107776473 B CN107776473 B CN 1077764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illing
driving
motor
things
int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11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6473A (zh
Inventor
平步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 Jingyang
Huang Yongbin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Ming Qi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Ming Qi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Ming Qi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11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6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6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6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6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6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包括车体、两个后视镜和两个补光机构,补光机构包括补光组件和清洁组件,补光组件包括驱动单元、第一电机和若干补光灯管,清洁组件包括平移单元、平移板、清洁板、若干弹簧和若干毛刷,平移单元包括第二电机、平移框架、半齿轮和两个齿条,该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在夜间行驶时通过补光组件中的补光灯管照射汽车侧后方,使驾驶员能从后视镜中清晰看到车辆侧后方的非机动车辆,防止转弯时发生碰撞事故,不仅如此,通过清洁组件对补光灯管表面进行清洁,保证照射亮度,使补光组件运行时驾驶员能清晰观察后视镜中的车辆情况,进一步保证夜间安全行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ECV)、氢发动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在行车时,驾驶员常常需要通过两侧的后视镜观察汽车两侧的车辆行驶状况,在白天由于光线充足,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道路状况,但是到了夜晚,在照明较暗的路段,由于新能源汽车仅配备了前后车灯,驾驶员也因此只能看清车辆前后方的道路,当汽车两旁有夜行的自行车、电瓶车等非机动车辆时,由于这些车辆未配备照明设施,驾驶员无法清晰地观察到后视镜里的自行车和电瓶车,在转弯的时候,容易碰撞到这些非机动车辆,进而引发交通安全事故,造成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实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包括车体、太阳能板、两个后视镜、两个补光机构和若干车轮,所述太阳能板和补光机构均设置在车体的上方,所述补光机构与后视镜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后视镜分别设置在车体的两侧,所述车轮设置在车体的下方;
所述补光机构包括补光组件和清洁组件,所述补光组件设置在清洁组件的上方;
所述补光组件包括驱动单元、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灯罩和若干补光灯管,所述驱动单元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驱动轴与灯罩传动连接,所述补光灯管均匀设置在灯罩的下方;
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凹口、平移单元、平移板、清洁板、若干弹簧和若干毛刷,所述凹口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平移单元设置在凹口内,所述平移板设置在凹口的上方,所述平移单元与平移板传动连接,所述清洁板设置在平移板的上方,所述弹簧均匀分布在平移板和清洁板之间,所述清洁板通过弹簧与平移板连接,所述毛刷均匀分布在清洁板的上方,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平移单元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驱动轴、平移框架、半齿轮和两个齿条,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凹口内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轴的底端传动连接,所述半齿轮固定在第二驱动轴的顶端且位于平移框架内,两个所述齿条分别固定在平移框架两侧的内壁上,所述齿条与半齿轮啮合,所述平移框架固定在平移板的下方。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第一电机、灯罩以及灯罩下方的补光灯管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三电机、驱动轮、固定轴、套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车体上且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底端固定在驱动轮上,所述套环套设在固定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套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驱动单元中,由第三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从而使固定在驱动轮上的固定轴转动,在套环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连杆转动,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一电机平移。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套环从固定轴上脱离,所述固定轴的顶端设有凸板。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第二连杆的移动轨迹,从而保证第一电机、灯罩和补光灯管平稳地移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两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侧杆、滑环、滑杆和两个接触块,所述滑环通过侧杆与第二连杆的中端固定连接,所述滑环套设在滑杆上,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接触块固定在车体的上方。
作为优选,利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精度高的特点,为了保证第一电机的驱动精度,所述第一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辅助支撑平移框架,使平移框架带动平台板平稳移动,所述平移框架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杆和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固定在平移框架上,所述支撑环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凹口两侧内壁上。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清洁板的移动方向,所述清洁板的两侧均设有支杆和限位环,所述支杆的底端固定在平移板上,所述限位环套设在支杆上且与清洁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限位环从支杆上脱离,所述支杆的顶端设有凸块。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对该新能源汽车遥控操作,所述车体内设有蓝牙。
作为优选,为了增大车轮表面的粗糙度,防止车轮打滑,所述车轮上设有防滑纹。
该新能源汽车在夜间行车时,为了方便驾驶员在转弯时清楚地从后视镜里看到汽车转弯侧的非机动车,通过补光机构对汽车转弯的一侧进行照明,使灯光照射到非机动车上,增加非机动车表面的亮度,从而便于驾驶员看清这些非机动车。在补光机构内,由补光机构中驱动单元内的第三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使固定轴转动,通过套环使第一连杆转动,再由第二连杆带动第一电机向远离第三电机的方向移动,在滑环的限位作用下,使第一电机、灯罩和补光灯管移动,而后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驱动轴带动灯罩旋转,使补光灯管对准车辆的侧后方,补光灯管发光,照亮汽车侧后方的非机动车,方便驾驶员从后视镜看清非机动车辆,防止汽车转弯时碰撞到这些非机动车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该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在夜间行驶时通过补光组件中的补光灯管照射汽车侧后方,使驾驶员能从后视镜中清晰看到车辆侧后方的非机动车辆,防止转弯时发生碰撞事故。
为了防止补光灯管表面灰尘堆积,影响照射亮度,在补光灯管位于清洁组件中的凹口上方时,利用凹口内部的平移单元带动平移板移动,使平移板上方清洁板上的毛刷在补光灯管表面移动,清除补光灯管上的灰尘,平移单元中,第二电机带动半齿轮转动,依次与平移框架中两侧的齿条相互作用,使平移框架来回移动,进而带动平移板移动,通过压缩的弹簧使清洁板上的毛刷接触补光灯管表面,平移板带动清洁板移动,使毛刷在补光灯管表面移动,清除补光灯管上的灰尘,从而保证补光灯管的照射亮度,进而使补光组件在运行时驾驶员能清楚看到后视镜中的影像。该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通过清洁组件自动对补光灯管表面进行清洁,保证照射亮度,使补光组件运行时驾驶员能清晰观察后视镜中的车辆情况,进一步保证夜间安全行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在夜间行驶时通过补光组件中的补光灯管照射汽车侧后方,使驾驶员能从后视镜中清晰看到车辆侧后方的非机动车辆,防止转弯时发生碰撞事故,不仅如此,通过清洁组件自动对补光灯管表面进行清洁,保证照射亮度,使补光组件运行时驾驶员能清晰观察后视镜中的车辆情况,进一步保证夜间安全行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的补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的平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太阳能板,3.后视镜,4.车轮,5.第一电机,6.第一驱动轴,7.灯罩,8.补光灯管,9.凹口,10.平移板,11.清洁板,12.弹簧,13.毛刷,14.第二电机,15.第二驱动轴,16.平移框架,17.半齿轮,18.齿条,19.第三电机,20.驱动轮,21.固定轴,22.套环,23.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5.凸板,26.侧杆,27.滑环,28.滑杆,29.接触块,30.固定杆,31.支撑环,32.支杆,33.限位环,34.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包括车体1、太阳能板2、两个后视镜3、两个补光机构和若干车轮4,所述太阳能板2和补光机构均设置在车体1的上方,所述补光机构与后视镜3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后视镜3分别设置在车体1的两侧,所述车轮4设置在车体1的下方;
所述补光机构包括补光组件和清洁组件,所述补光组件设置在清洁组件的上方;
所述补光组件包括驱动单元、第一电机5、第一驱动轴6、灯罩7和若干补光灯管8,所述驱动单元与第一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驱动轴6与灯罩7传动连接,所述补光灯管8均匀设置在灯罩7的下方;
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凹口9、平移单元、平移板10、清洁板11、若干弹簧12和若干毛刷13,所述凹口9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平移单元设置在凹口9内,所述平移板10设置在凹口9的上方,所述平移单元与平移板10传动连接,所述清洁板11设置在平移板10的上方,所述弹簧12均匀分布在平移板10和清洁板11之间,所述清洁板11通过弹簧12与平移板10连接,所述毛刷13均匀分布在清洁板11的上方,所述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平移单元包括第二电机14、第二驱动轴15、平移框架16、半齿轮17和两个齿条18,所述第二电机14固定在凹口9内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14与第二驱动轴15的底端传动连接,所述半齿轮17固定在第二驱动轴15的顶端且位于平移框架16内,两个所述齿条18分别固定在平移框架16两侧的内壁上,所述齿条18与半齿轮17啮合,所述平移框架16固定在平移板10的下方。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第一电机5、灯罩7以及灯罩7下方的补光灯管8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三电机19、驱动轮20、固定轴21、套环22、第一连杆23和第二连杆24,所述第三电机19固定在车体1上且与驱动轮20传动连接,所述固定轴21的底端固定在驱动轮20上,所述套环22套设在固定轴21上,所述第一连杆23的一端与套环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5固定连接,驱动单元中,由第三电机19带动驱动轮20转动,从而使固定在驱动轮20上的固定轴21转动,在套环22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连杆23转动,通过第二连杆24带动第一电机5平移。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套环22从固定轴21上脱离,所述固定轴21的顶端设有凸板25。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第二连杆24的移动轨迹,从而保证第一电机5、灯罩和补光灯管8平稳地移动,所述第二连杆24的两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侧杆26、滑环27、滑杆28和两个接触块29,所述滑环27通过侧杆26与第二连杆24的中端固定连接,所述滑环27套设在滑杆28上,所述滑杆28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接触块29固定在车体1的上方。
作为优选,利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精度高的特点,为了保证第一电机5的驱动精度,所述第一电机5为无刷直流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辅助支撑平移框架16,使平移框架16带动平台板10平稳移动,所述平移框架16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杆30和支撑环31,所述支撑环31固定在平移框架16上,所述支撑环31套设在固定杆30上,所述固定杆3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凹口9两侧内壁上。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清洁板11的移动方向,所述清洁板11的两侧均设有支杆32和限位环33,所述支杆32的底端固定在平移板10上,所述限位环33套设在支杆32上且与清洁板11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限位环33从支杆32上脱离,所述支杆32的顶端设有凸块34。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对该新能源汽车遥控操作,所述车体11内设有蓝牙。
作为优选,为了增大车轮4表面的粗糙度,防止车轮4打滑,所述车轮4上设有防滑纹。
该新能源汽车在夜间行车时,为了方便驾驶员在转弯时清楚地从后视镜3里看到汽车转弯侧的非机动车,通过补光机构对汽车转弯的一侧进行照明,使灯光照射到非机动车上,增加非机动车表面的亮度,从而便于驾驶员看清这些非机动车。在补光机构内,由补光机构中驱动单元内的第三电机19带动驱动轮20转动,使固定轴21转动,通过套环22使第一连杆23转动,再由第二连杆24带动第一电机5向远离第三电机19的方向移动,在滑环27的限位作用下,使第一电机5、灯罩7和补光灯管8移动,而后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驱动轴6带动灯罩7旋转,使补光灯管8对准车辆的侧后方,补光灯管8发光,照亮汽车侧后方的非机动车,方便驾驶员从后视镜5看清非机动车辆,防止汽车转弯时碰撞到这些非机动车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该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在夜间行驶时通过补光组件中的补光灯管8照射汽车侧后方,使驾驶员能从后视镜3中清晰看到车辆侧后方的非机动车辆,防止转弯时发生碰撞事故。
为了防止补光灯管8表面灰尘堆积,影响照射亮度,在补光灯管8位于清洁组件中的凹口9上方时,利用凹口9内部的平移单元带动平移板10移动,使平移板10上方清洁板11上的毛刷13在补光灯管8表面移动,清除补光灯管8上的灰尘,平移单元中,第二电机14带动半齿轮17转动,依次与平移框架16中两侧的齿条18相互作用,使平移框架16来回移动,进而带动平移板10移动,通过压缩的弹簧12使清洁板11上的毛刷13接触补光灯管8表面,平移板10带动清洁板11移动,使毛刷13在补光灯管8表面移动,清除补光灯管8上的灰尘,从而保证补光灯管8的照射亮度,进而使补光组件在运行时驾驶员能清楚看到后视镜3中的影像。该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通过清洁组件自动对补光灯管8表面进行清洁,保证照射亮度,使补光组件运行时驾驶员能清晰观察后视镜3中的车辆情况,进一步保证夜间安全行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在夜间行驶时通过补光组件中的补光灯管8照射汽车侧后方,使驾驶员能从后视镜3中清晰看到车辆侧后方的非机动车辆,防止转弯时发生碰撞事故,不仅如此,通过清洁组件自动对补光灯管8表面进行清洁,保证照射亮度,使补光组件运行时驾驶员能清晰观察后视镜3中的车辆情况,进一步保证夜间安全行车。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太阳能板(2)、两个后视镜(3)、两个补光机构和若干车轮(4),所述太阳能板(2)和补光机构均设置在车体(1)的上方,所述补光机构与后视镜(3)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后视镜(3)分别设置在车体(1)的两侧,所述车轮(4)设置在车体(1)的下方;
所述补光机构包括补光组件和清洁组件,所述补光组件设置在清洁组件的上方;
所述补光组件包括驱动单元、第一电机(5)、第一驱动轴(6)、灯罩(7)和若干补光灯管(8),所述驱动单元与第一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驱动轴(6)与灯罩(7)传动连接,所述补光灯管(8)均匀设置在灯罩(7)的下方;
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凹口(9)、平移单元、平移板(10)、清洁板(11)、若干弹簧(12)和若干毛刷(13),所述凹口(9)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平移单元设置在凹口(9)内,所述平移板(10)设置在凹口(9)的上方,所述平移单元与平移板(10)传动连接,所述清洁板(11)设置在平移板(10)的上方,所述弹簧(12)均匀分布在平移板(10)和清洁板(11)之间,所述清洁板(11)通过弹簧(12)与平移板(10)连接,所述毛刷(13)均匀分布在清洁板(11)的上方,所述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平移单元包括第二电机(14)、第二驱动轴(15)、平移框架(16)、半齿轮(17)和两个齿条(18),所述第二电机(14)固定在凹口(9)内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14)与第二驱动轴(15)的底端传动连接,所述半齿轮(17)固定在第二驱动轴(15)的顶端且位于平移框架(16)内,两个所述齿条(18)分别固定在平移框架(16)两侧的内壁上,所述齿条(18)与半齿轮(17)啮合,所述平移框架(16)固定在平移板(10)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三电机(19)、驱动轮(20)、固定轴(21)、套环(22)、第一连杆(23)和第二连杆(24),所述第三电机(19)固定在车体(1)上且与驱动轮(20)传动连接,所述固定轴(21)的底端固定在驱动轮(20)上,所述套环(22)套设在固定轴(21)上,所述第一连杆(23)的一端与套环(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5)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21)的顶端设有凸板(2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4)的两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侧杆(26)、滑环(27)、滑杆(28)和两个接触块(29),所述滑环(27)通过侧杆(26)与第二连杆(24)的中端固定连接,所述滑环(27)套设在滑杆(28)上,所述滑杆(28)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接触块(29)固定在车体(1)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为无刷直流电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框架(16)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杆(30)和支撑环(31),所述支撑环(31)固定在平移框架(16)上,所述支撑环(31)套设在固定杆(30)上,所述固定杆(3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凹口(9)两侧内壁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板(11)的两侧均设有支杆(32)和限位环(33),所述支杆(32)的底端固定在平移板(10)上,所述限位环(33)套设在支杆(32)上且与清洁板(11)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32)的顶端设有凸块(3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内设有蓝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4)上设有防滑纹。
CN201710941113.5A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Active CN107776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1113.5A CN107776473B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1113.5A CN107776473B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6473A CN107776473A (zh) 2018-03-09
CN107776473B true CN107776473B (zh) 2019-11-08

Family

ID=61434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1113.5A Active CN107776473B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64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654A (zh) * 2018-03-30 2018-07-27 河南骐驭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除尘的无人驾驶汽车用视频摄像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50A (ja) * 1995-06-16 1997-01-07 Sumitomo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作業灯回向装置
DE20008502U1 (de) * 2000-01-07 2000-09-28 Dominik Hans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CN201423977Y (zh) * 2009-04-18 2010-03-17 甘肃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半挂车侧面照明灯
CN103481814A (zh) * 2013-10-15 2014-01-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为汽车周边环境提供照明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50A (ja) * 1995-06-16 1997-01-07 Sumitomo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作業灯回向装置
DE20008502U1 (de) * 2000-01-07 2000-09-28 Dominik Hans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CN201423977Y (zh) * 2009-04-18 2010-03-17 甘肃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半挂车侧面照明灯
CN103481814A (zh) * 2013-10-15 2014-01-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为汽车周边环境提供照明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6473A (zh) 2018-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9494A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防光污染和炫目的太阳能汽车
CN107776473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夜间行车安全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CN209836839U (zh) 一种可自供电的发光减速带
CN103692856A (zh) 纯电动客车用车桥
CH705801A2 (de) Variabler Personenkraftwagen mit Brennstoffzelle.
CN106915405B (zh) 一种伸缩折叠式电动车
CN108397736A (zh) 一种结构灵活的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智能型太阳能路灯
CN109367397A (zh) 一种车顶自动可折叠太阳能板发电装置
CN2863536Y (zh) 全速型电动汽车
CN109895686A (zh) 一种具有开门警示功能的可靠性高的新能源汽车
CN201971018U (zh) 铁路客车伸缩踏板
CN103241129A (zh) 杠杆省力节能电动汽车
CN109611771A (zh) 一种用于照明的具有除尘功能的交通设备
CN10908049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放置架
CN10791466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除雾效率高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CN2839025Y (zh) 小型能源自助电动旅行车
CN109774488A (zh) 一种具有除雪功能的可靠性高的新能源汽车
CN107901735A (zh) 一种具有挡雨挡逆光和夜间辅助照明的太阳能汽车
CN206664805U (zh) 伸缩折叠式电动车
CN101412375A (zh) 太阳能汽车
CN204323030U (zh) 双功能电动车传动结构
CN215590500U (zh) 一种增程式物流车及增程器安装装置
CN10969355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自动装卸货功能的新能源快递车
CN208111510U (zh) 一种用于运输过程中的电池固定支架
CN214184217U (zh) Etc门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5

Address after: 211100 No.37 Shenzhou Road, Lukou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in Lukou Chuangzhi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Ming Qi Mdt InfoTech Ltd.

Address before: 211134 Jiangsu city of Nanjing province Tangshan street community Li Gang head No. 180.

Applicant before: Ping Buq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5

Address after: Room 306, Building 16, Jinxiu Huating, No. 1533 Gandong Avenue, Jinchao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Fu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344000

Patentee after: Huang Jingya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Huang Yongbin

Address before: 211100 No. 37, Shenzhou Road, Lukou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Ming Qi Mdt InfoTech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