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2353A - 一种钢木装甲门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木装甲门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2353A
CN107762353A CN201711006364.0A CN201711006364A CN107762353A CN 107762353 A CN107762353 A CN 107762353A CN 201711006364 A CN201711006364 A CN 201711006364A CN 107762353 A CN107762353 A CN 107762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plate
clamping plate
steel wood
arm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63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文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0063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23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2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2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70Door leaves
    • E06B3/7015Door leav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lling between two external pa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70Door leaves
    • E06B2003/7049Specific panel characteristics
    • E06B2003/7051Specific panel characteristics of layered construction involving different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钢木装甲门及其加工方法,包括钢木装甲门主体和若干个装甲收口板;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板、填充层和两块外饰板;所述填充层包括填充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填充主体上下表面的固定板;所述填充主体呈矩形板状且可沿长度方向压缩和拉伸;所述第一夹紧板和所述第二夹紧板分别固定设置于两块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填充主体的外侧表面上;两块外饰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板和所述第二夹紧板的远离所述填充主体的外侧表面上;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的每个侧边上至多固定设置有一个所述装甲收口板。本发明一种钢木装甲门加工效率高、门扇内骨架可根据门大小改变、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钢木装甲门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木装甲门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木装甲门成型加工常用以方形钢电解板为主的制作成型加工方式。
完成其成型加工过程需:依据钢木装甲门尺寸来算出图纸加工尺寸,焊钢木装甲门的内 骨架,木板用螺丝锁上方管上面,后面在用钢板包边包起来。而该成型加工方式存在以下缺 点:
(1)方管尺寸固定,长度固定为6m长度,方管长度不能订制,浪费材料,不环保。
(2)门扇厚度要和方管厚度相结合,门扇内骨架四周用方管焊好,然后上下表面外加 木板作为外表面,其内部中空,强度低易损坏。
(3)方管在运输过程中因长度较长会造成变形,作门扇内骨架之前要垂直,浪费工人 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加 工效率高、门扇内骨架可根据门大小改变、成本更低的钢木装甲门及其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钢木装甲门,包括钢木装甲门主体和若干个装甲收口板;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包括 层叠设置的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板、填充层和两块外饰板;所述填充层包括填充主体和设 置于所述填充主体上下表面的固定板;所述填充主体呈矩形板状且可沿长度方向压缩和拉 伸;所述第一夹紧板和所述第二夹紧板分别固定设置于两块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填充主体的 外侧表面上;两块外饰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板和所述第二夹紧板的远离所述填充 主体的外侧表面上;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的每个侧边上至多固定设置有一个所述装甲收口 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压缩孔以供所述填充主体压缩拉伸。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填充主体通过拉伸和压缩可实现的行程范围为d,其中d的 范围为0~2.5m。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填充主体通过拉伸和压缩后可的长度值为h,其中h的范围 为2.3~2.5m。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饰板的板中心与所述第一夹紧板的板中心重叠;定义每个所述 外饰板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一夹紧板对应的外侧边之间的间距为m,其中m的距离为1cm~1.4cm;定义所述外饰板的厚度为r,其中r的范围为1.8cm~2.3cm。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装甲收口板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装甲收口板与所述钢木装甲 门主体的每个侧边一一对应。
一种所述的钢木装甲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钢木装甲门的设计尺寸分解出下料图纸;
S2:根据下料图纸确定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的尺寸,并对第一夹紧板进行剪板,弯 折成型,冲锁孔,并对锁孔和合页孔的位置进行加固焊接;
S3:将所述填充主体的长度拉伸至与第一夹紧板相适配的长度,并在填充主体的上下表 面分别固定设置固定板以实现对填充主体长度的固定;
S4:将两个固定板远离所述填充主体的两表面的任意一面固定于第一夹紧板的表面上;
S5:将第二夹紧板对齐放置于另一固定板表面上并将第二夹紧板与第一夹紧板的弯折部 进行焊接固定;
S6:将外饰板和装甲收口板根据尺寸需求进行切割,并对外饰板和装甲收口板分开进行 喷漆;
S7:将两个外饰板分别固定于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上远离所述填充主体的两表面 上;
S8:在钢木装甲门主体的每个侧边上分别固定一装甲收口板;
S9:组装门扇锁具,拼装。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填充主体为铝蜂窝复合板;所述铝蜂窝复合 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六边形孔;所述六边形孔可沿与所述铝蜂窝复合板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同一 对角线压缩和拉伸以实现所述铝蜂窝复合板整体的压缩和拉伸;定义所述铝蜂窝复合板完全 压缩后的长度为n,其中n的范围为6cm~8cm。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S3中,在所述填充主体的上下表面均匀涂抹胶水,并将 两块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粘附于所述填充主体的上下表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S5中,在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表面均匀涂抹胶水后再进行 焊接固定,焊接固定后对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的外侧表面进行2~3h的水平热压,待胶 水干后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一种钢木装甲门中的填充主体采用铝蜂窝复合板可以有效保证钢木装甲门的 内芯强度,同时铝蜂窝复合板采用可沿长度方向拉伸和压缩的结构可以有效实现根据不同尺 寸的门来使得铝蜂窝复合板的尺寸与之适配,克服了传统的钢木装甲门中需要将四根方管作 为门的内骨架的问题,其方管尺寸需要另外订制而且长度单一,不同型号的门需要修剪掉不 同长度的方管,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工序上的复杂的问题,整体的制作工艺时间现只需25天 便可交货,比未改进前的40天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一种钢木装甲门可以用多余的料头和料尾来作为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 不浪费材料。
3、本发明一种钢木装甲门的加工方法中的焊接和喷漆步骤可以同时进行,减小了整体 加工工艺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钢木装甲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钢木装甲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钢木装甲门主体10、
装甲收口板20、
第一夹紧板11、弯折部111、第二夹紧板12、填充层13、填充主体131、固定板132、外饰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 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 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 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 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 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 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2,实施例中,一种钢木装甲门,包括钢木装甲门主体10和若干个装甲 收口板20;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夹紧板11、第二夹紧板12、填充层 13和两块外饰板14;所述填充层13包括填充主体131和设置于所述填充主体131上下表面 的固定板132;所述填充主体131呈矩形板状且可沿长度方向压缩和拉伸;所述第一夹紧板 11和所述第二夹紧板12分别固定设置于两块所述固定板132远离所述填充主体131的外侧 表面上;两块外饰板14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板11和所述第二夹紧板12的远离所述 填充主体131的外侧表面上;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10的每个侧边上至多固定设置有一个所述 装甲收口板20。整体采用这样层层叠加设置的结构不仅拆装方便,同时填充主体131采用可 压缩和拉伸的结构可以有效实现根据不同尺寸大小的门来选择合适的填充主体131长度,克 服了传统的钢木装甲门中门的内骨架尺寸需要另外订制修剪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工序上的复杂 的问题,整体的制作工艺时间现只需25天便可交货,比未改进前的40天大大提升了工作效 率。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主体131上设置有若干个压缩孔以供所述填充主体131压缩拉伸, 通过开设压缩孔的方式来实现易压缩拉伸的性能。
请参考图2,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填充主体通过拉伸和压缩可实现的行程范围为d,其 中d的范围为0~2.5m,该范围为填充主体可实现的形变行程,可结合填充主体的初始长度来 实现使最后的填充主体长度值达到钢木装甲门的长度需求。
进一步地,定义所述填充主体通过拉伸和压缩后可的长度值为h,其中h的范围为2.3~2.5m,该尺寸范围为各个规格的钢木装甲门所需的不同长度,通过设计填充主体的初始 长度来合理将填充主体的长度拉伸至该范围内的长度值。
除此之外,定义所述填充主体131的宽度值的范围为0.8~1m,采用该范围的宽度值设置 可以满足各个规格的钢木装甲门的宽度需求。
请参考图1,实施例中,所述装甲收口板20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装甲收口板20与 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10的每个侧边一一对应,所述装甲收口板20为钢板且其长度方向上的 横截面为U型以便于实现对钢木装甲门主体10的固定,图2为了方便表示内部结构省略了侧 面的两块装甲收口板20。
请参考图1,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紧板11和所述第二夹紧板12为钢板;所述第一夹 紧板11的两个长边向内弯折以形成一弯折部111,所述弯折部111呈直角型,所述弯折部111可以实现对第二夹紧板12的限位,同时方便加工过程中第一夹紧板11和第二夹紧板12之间的焊接。
除此之外,所述外饰板14为木板,通过在外饰板14上开设螺纹孔的方式并通过螺栓将 外饰板14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夹紧板11和所述第二夹紧板12两外侧表面;所述固定板132 为铁板,所述固定板132的厚度为1mm~2mm,以实现对铝蜂窝复合板的快速定型。
一种钢木装甲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钢木装甲门的设计尺寸分解出下料图纸;
S2:根据下料图纸确定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的尺寸,并对第一夹紧板进行剪板,弯 折成型,冲锁孔,并对锁孔和合页孔的位置进行加固焊接;
S3:将所述填充主体的长度拉伸至与第一夹紧板相适配的长度,并在填充主体的上下表 面分别固定设置固定板以实现对填充主体长度的固定;
S4:将两个固定板远离所述填充主体的两表面的任意一面固定于第一夹紧板的表面上;
S5:将第二夹紧板对齐放置于另一固定板表面上并将第二夹紧板与第一夹紧板的弯折部 进行焊接固定;
S6:将外饰板和装甲收口板根据尺寸需求进行切割,并对外饰板和装甲收口板分开进行 喷漆;
S7:将两个外饰板分别固定于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上远离所述填充主体的两表面 上;
S8:在钢木装甲门主体的每个侧边上分别固定一装甲收口板;
S9:组装门扇锁具,拼装。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S3中,具体的,所述填充主体131为铝蜂窝复合板;所述铝蜂窝复合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六边形孔;所述六边形孔可沿与所述铝蜂窝复合板长度方向相垂直 的同一对角线压缩和拉伸以实现所述铝蜂窝复合板整体的压缩和拉伸;定义所述铝蜂窝复合 板完全压缩后的长度为n,其中n的范围为6cm~8cm,即所述铝蜂窝复合板在未拉伸前的初 始长度可理解为类似于弹簧初始正常状态下时的初始长度;通过多次实际应用结果来设计铝 蜂窝复合板完全压缩后的长度范围,可以有效保证该长度范围下的压缩铝蜂窝复合板在拉伸 后可达到各个规格的钢木装甲门所需的长度值同时还能满足其强度值,所述铝蜂窝复合板完 全压缩后的宽度和上述相同,范围均为0.8~1m;采用铝蜂窝复合板作为填充主体131不仅可 以利用其结构快速准确地实现拉伸和压缩,其能实现的最小长度和最大长度可达到的范围最 大,同时厚度方向上的支撑力和稳固性强,能够满足作为钢木装甲门的内芯强度要求。
在所述步骤S3中,在所述填充主体的上下表面均匀涂抹胶水,并将两块所述固定板分 别固定粘附于所述填充主体的上下表面。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对填充主体的拉伸长度进 行稳固的定位,方便后续的加工工艺。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在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表面均匀涂抹胶水后再进行焊接固 定,焊接固定后对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的外侧表面进行2~3h的水平热压,待胶水干后 取出。采用先涂抹胶水的方式可以初步对固定板与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板之间的连接进行 固定;然后再进行焊接对其进行固定的固定;最后再通过热压保证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 的表面平整度,不会变形,同时让胶水干的速度更快,提供整体加工工艺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S7中,在每个外饰板的两个长边边缘均匀开设六个8*10螺丝孔, 在每个外饰板的两个短边边缘均匀开设四个8*10螺丝孔;并通过螺栓将两个外饰板分别固 定于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上。
本工艺的钢木装甲门制造流程工艺改变了传统钢木装甲门的拼接方式,采用了铝蜂窝复 合板作为支撑门芯,同时在铝蜂窝复合板两侧依次固定设置固定板、夹紧板和外饰板;门扇 拆装不会破坏油漆,门扇可先喷漆再安装装甲收口板,使门比改进前效率更高,同时过程中 不浪费,能够利用不良的钢板更环保,成本更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 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钢木装甲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木装甲门主体和若干个装甲收口板;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板、填充层和两块外饰板;所述填充层包括填充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填充主体上下表面的固定板;所述填充主体呈矩形板状且可沿长度方向压缩和拉伸;所述第一夹紧板和所述第二夹紧板分别固定设置于两块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填充主体的外侧表面上;两块外饰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板和所述第二夹紧板的远离所述填充主体的外侧表面上;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的每个侧边上至多固定设置有一个所述装甲收口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木装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压缩孔以供所述填充主体压缩拉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木装甲门,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填充主体通过拉伸和压缩可实现的行程范围为d,其中d的范围为0~2.5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木装甲门,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填充主体通过拉伸和压缩后可的长度值为h,其中h的范围为2.3~2.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木装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板的板中心与所述第一夹紧板的板中心重叠;定义每个所述外饰板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一夹紧板对应的外侧边之间的间距为m,其中m的距离为1cm~1.4cm;定义所述外饰板的厚度为r,其中r的范围为1.8cm~2.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木装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甲收口板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装甲收口板与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的每个侧边一一对应。
7.一种钢木装甲门的加工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钢木装甲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钢木装甲门的设计尺寸分解出下料图纸;
S2:根据下料图纸确定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的尺寸,并对第一夹紧板进行剪板,弯折成型,冲锁孔,并对锁孔和合页孔的位置进行加固焊接;
S3:将所述填充主体的长度拉伸至与第一夹紧板相适配的长度,并在填充主体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固定板以实现对填充主体长度的固定;
S4:将两个固定板远离所述填充主体的两表面的任意一面固定于第一夹紧板的表面上;
S5:将第二夹紧板对齐放置于另一固定板表面上并将第二夹紧板与第一夹紧板的弯折部进行焊接固定;
S6:将外饰板和装甲收口板根据尺寸需求进行切割,并对外饰板和装甲收口板分开进行喷漆;
S7:将两个外饰板分别固定于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上远离所述填充主体的两表面上;
S8:在钢木装甲门主体的每个侧边上分别固定一装甲收口板;
S9:组装门扇锁具,拼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木装甲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填充主体为铝蜂窝复合板;所述铝蜂窝复合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六边形孔;所述六边形孔可沿与所述铝蜂窝复合板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同一对角线压缩和拉伸以实现所述铝蜂窝复合板整体的压缩和拉伸;定义所述铝蜂窝复合板完全压缩后的长度为n,其中n的范围为6cm~8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木装甲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在所述填充主体的上下表面均匀涂抹胶水,并将两块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粘附于所述填充主体的上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木装甲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在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表面均匀涂抹胶水后再进行焊接固定,焊接固定后对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的外侧表面进行2~3h的水平热压,待胶水干后取出。
CN201711006364.0A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钢木装甲门及其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7762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6364.0A CN107762353A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钢木装甲门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6364.0A CN107762353A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钢木装甲门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2353A true CN107762353A (zh) 2018-03-06

Family

ID=61271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6364.0A Pending CN107762353A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钢木装甲门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623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98540U1 (ru) * 2019-11-22 2020-07-15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ПФ "Город Мастеров"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й дверной блок со съемной декоративной накладкой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0734Y (zh) * 1993-05-30 1994-04-06 国营常熟制冷设备厂 金属薄板户门
CN2532219Y (zh) * 2002-02-01 2003-01-22 徐步云 防撬门门扇
KR20130024456A (ko) * 2011-08-31 2013-03-08 이동관 대리석을 이용한 복합도어
CN203669656U (zh) * 2013-08-31 2014-06-25 浙江吉安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复合门
CN104481365A (zh) * 2014-12-01 2015-04-01 江苏省金鑫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盗安全门及其制备方法
CN204402284U (zh) * 2015-01-05 2015-06-17 浙江连盈工贸有限公司 薄木饰面防盗门
CN106088975A (zh) * 2016-08-13 2016-11-09 群升集团有限公司 防火门及防盗门免焊接工艺结构
CN206205725U (zh) * 2016-10-10 2017-05-31 江阴市海盛船舶配套装潢有限公司 铝质蜂窝防火门
CN207647399U (zh) * 2017-10-25 2018-07-24 肖文哲 一种钢木装甲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0734Y (zh) * 1993-05-30 1994-04-06 国营常熟制冷设备厂 金属薄板户门
CN2532219Y (zh) * 2002-02-01 2003-01-22 徐步云 防撬门门扇
KR20130024456A (ko) * 2011-08-31 2013-03-08 이동관 대리석을 이용한 복합도어
CN203669656U (zh) * 2013-08-31 2014-06-25 浙江吉安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复合门
CN104481365A (zh) * 2014-12-01 2015-04-01 江苏省金鑫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盗安全门及其制备方法
CN204402284U (zh) * 2015-01-05 2015-06-17 浙江连盈工贸有限公司 薄木饰面防盗门
CN106088975A (zh) * 2016-08-13 2016-11-09 群升集团有限公司 防火门及防盗门免焊接工艺结构
CN206205725U (zh) * 2016-10-10 2017-05-31 江阴市海盛船舶配套装潢有限公司 铝质蜂窝防火门
CN207647399U (zh) * 2017-10-25 2018-07-24 肖文哲 一种钢木装甲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98540U1 (ru) * 2019-11-22 2020-07-15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ПФ "Город Мастеров"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й дверной блок со съемной декоративной накладко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392734A (en) Plastic joint construction
EP2177702B1 (de) Hohlprofil, insbesondere Abstandhalterrohr für eine Isolierverglasung, sowi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Hohlprofils
DE60036234T2 (de) Flügelstruktur aus Verbundfaserwerkstoff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N104245173B (zh) 用于连接金属带材的方法和设备
JP2007512977A5 (zh)
EP3524414B1 (de) Unterdruckbeaufschlagbarer stempel aus schaumkunststoff
CN107762353A (zh) 一种钢木装甲门及其加工方法
CN207797842U (zh) 扁管及换热器
CN207647399U (zh) 一种钢木装甲门
AT503038A4 (de) Pressvorrichtung
CN104589707A (zh) 一种禾芯板的生产方法
CN104637668B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星型立体磁路铁心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11331869A (zh) 一种无封边蜂窝板的封边工艺
EP2878430B1 (de) Kunststoffrohr-Stumpfschweißmaschine, Heizelement hierfür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lattenheizkörpers
CN208438808U (zh) 复合材料及其芯材
CN103286240A (zh) 一种热交换器装配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109514084A (zh) 带筋壁板结构的焊接工装及其焊接方法
DE102019110870A1 (de) Kühlvorrichtung zum Kühlen einer Energiespeicher- und/oder Elektronikbaugruppe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ITMI980371A1 (it) Pannello sandwich strutturale per pareti e coperture ad elevata robustezza e procedimento per la sua produzione
CN204826322U (zh) 高强度保温墙体
CA2447701C (en) Method for curving plasterboard panels, and components thus obtained
CN208359573U (zh) 一种纸盒自动粘盒生产线
WO1985001243A1 (en) Arrangement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n elongated organ
CN207074939U (zh) 一种冲片压圈叠压装置
CN206873685U (zh) 一种新型的模块化木梁配装墙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