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3771A - 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3771A
CN107733771A CN201610653464.1A CN201610653464A CN107733771A CN 107733771 A CN107733771 A CN 107733771A CN 201610653464 A CN201610653464 A CN 201610653464A CN 107733771 A CN107733771 A CN 107733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enterprise
employee
affiliat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34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33771B (zh
Inventor
董光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il holding (Cayman)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534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3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3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3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2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filtering or selective b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selective forwa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确定跨团体群组的相关团体;其中,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包括所述相关团体的团体成员;当任一群组成员被从所属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中移除时,将所述任一群组成员从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移除。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跨团体群组随着各个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变化而实现自动化的更新管理,有助于提升跨团体群组的信息安全性。

Description

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团体通讯应用仅提供了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通讯功能。例如,可以通过创建团体内部群组,并将团体内部成员均添加为该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以便于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
然而,一个团体往往难以在各个方面均自给自足,因而需要与其他团体之间建立协作关系。为此,相关技术中提出了通过创建跨团体群组,以便于团体之间实现跨团体通讯,以提升通讯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可以使得跨团体群组随着各个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变化而实现自动化的更新管理,有助于提升跨团体群组的信息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包括:
确定跨团体群组的相关团体;其中,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包括所述相关团体的团体成员;
当任一群组成员被从所属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中移除时,将所述任一群组成员从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移除。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跨团体群组的管理装置,包括:
团体确定单元,确定跨团体群组的相关团体;其中,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包括所述相关团体的团体成员;
成员移除单元,当任一群组成员被从所属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中移除时,将所述任一群组成员从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移除。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监控跨团体群组的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变化情况,可以在群组成员被从相应团体的组织架构移除时,自动将其从跨团体群组中移除,从而一方面避免其他相关团体的内部信息被该群组成员外泄,另一方面当该群组成员为某个相关团体的团体成员时,可以防止该群组成员不当利用该跨团体群组而与其他群组成员(尤其是来自其他相关团体的团体成员)获得联络,避免对该群组成员的原属团体造成损失或不利,有助于提升跨团体群组的信息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终端侧的跨团体的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跨团体的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终端侧的跨团体的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终端侧的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跨企业通讯的流程图。
图9-2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跨团体通讯的界面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跨团体群组的场景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终端侧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终端侧的跨团体的通讯装置的框图。
图2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跨团体的通讯装置的框图。
图2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终端侧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终端侧的跨团体的通讯装置的框图。
图3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3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终端侧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终端侧的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3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3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团体群组的管理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的“团体”,可以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等法人,也可以包括学校、政府部门、武警、医院等其他类型的团体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相关技术中,企业通讯应用可以为每个团体创建对应的团体群组,该团体群组中包含相应团体的所有团体内部成员,使得这些团体内部成员之间可以通过该团体群组实现方便、快捷地沟通。以企业即时通讯应用(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EIM)为例。每个团体可以创建相应的企业即时通讯群组,该企业即时通讯群组中包含相应团体的所有团体内部成员,使得这些团体内部成员之间可以通过该企业即时通讯群组进行群聊通讯,也可以与该企业即时通讯群组中的任意群组成员进行单独(仅包含单个群组成员)或小组(仅包含部分群组成员)沟通。
但是,每个团体往往都与外部的其他人员存在协作需求,例如其他团体的团体员工或者无团体归属的非团体人员等。而由于相关技术中的企业通讯应用仅支持团体内部通讯,导致例如团体A的员工MA需要与团体B的员工MB进行沟通时,只能够采用其他通讯方式。尤其是,当员工MA需要同时与员工MB、团体C的员工MC进行沟通时,员工MA不得不分别与员工MB、员工MC进行沟通,以及员工MB与员工MC单独沟通,导致通讯效率严重降低,甚至延误重要事项的处理。
因此,本申请通过提出跨团体的通讯方案,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下面结合图1-2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终端侧的跨团体的通讯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当检测到创建方针对跨团体群组的创建请求时,向所述创建方展示备选人员集合;其中,所述备选人员集合包含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团体员工的信息,以及不属于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其他人员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创建方同时属于多个团体时,还可以确定针对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特定团体,以作为所述备选人员集合对应的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备选人员集合中包含的所述其他人员来自其他团体时,所述其他团体为所述创建方所属的团体的关联团体。其中,所述关联团体可以由所述创建方或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管理员选取,并被关联至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例如,当创建方属于多个团体时,该其他团体可以为上述的特定团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不属于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其他人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所属团体的关联团体的团体员工、无团体归属的非团体人员。其中,无团体归属的非团体人员可以来自创建方对应的非团体人员集合,例如该非团体人员集合可以为创建方在终端上的本地通讯录(如手机通讯录),也可以来自创建方在企业通讯应用中的应用内通讯录,比如当该企业通讯应用为企业即时通讯应用“钉钉”时,该非团体人员集合可以为创建方在“钉钉”中的“钉钉好友”等。
步骤104,根据所述创建方执行的成员选择操作,从所述备选人员集合中确定出目标成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创建方在所属团体中具有特定权限,所述备选人员集合向所述创建方呈现的人员信息可以匹配于所述特定权限,使得创建方可以对相应的人员信息进行浏览和选择,以选取目标成员。其中,所述特定浏览权限可以与所述创建方在所属团体中的管理级别和工作部门相关,以实现权限隔离。例如,当管理级别越高时,该特定浏览权限的级别越高,可浏览的人员信息数量越多;或者,根据创建方所属的工作部门,例如当创建方属于销售部门时,可以浏览关联团体的销售部门的团体员工的信息,而不能够浏览关联团体的开发部门的团体员工的信息。
那么,通过使得同一团体的不同团体员工具有不同的浏览权限,从而根据创建方在所属的团体中的特定浏览权限,并展示出关联团体中配合于该特定浏览权限的团体员工的信息,有助于提升信息安全。例如,团体A的员工MA为销售人员时,该员工MA仅能够浏览到其他团体B的销售人员的信息,而不会向该员工MA展示团体B的技术开发人员的信息,从而在团体成员之间实现基于权限的信息安全隔离。
在一实施例中,备选人员集合中可以将各个人员的信息分别独立,使得创建方分别选择希望作为目标成员的人员。在另一实施例中,备选人员集合中可以将人员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集中,例如根据人员类型、所属团体、在同一团体内所属部门等,将符合同一规则的所有人员被集中至同一子集,使得创建方可以通过选择某一子集,直接将该子集中的所有人员选为目标成员,而无需创建方一一手动选取。
步骤106,根据所述创建方和所述目标成员,创建相应的跨团体群组,以在群组成员之间实现跨团体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所述跨团体群组添加跨团体类型的类型标签;其中,与所述创建方相关的团体内群组和其他每类群组均被添加有对应的类型标签;然后,根据类型标签,对所述创建方相关联的所有群组进行分类展示,以便于对各类群组的分类浏览和查找,有助于提升通讯效率。
相应地,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跨团体的通讯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当接收到创建方针对跨团体群组的创建请求时,向所述创建方返回备选人员集合;其中,所述备选人员集合包含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团体员工的信息,以及不属于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其他人员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获取所述创建方在所属团体中的权限信息;从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所述所属团体的关联团体、与所述创建方相关联的无团体归属的非团体人员集合中,筛选出与所述权限信息相匹配的团体员工,以添加至所述备选人员集合;然后,向所述创建方返回所述备选人员集合。在该实施例中,同一团体的不同团体员工可以具有不同浏览权限,从而根据创建方在所属的团体中的权限信息,展示出配合于该权限信息的人员信息,有助于提升信息安全,可以在团体员工之间实现基于权限的信息安全隔离。
步骤204,根据所述创建方发送的对所述备选人员集合的选择结果,从所述备选人员集合中确定出相应的目标成员。
步骤206,根据所述创建方和所述目标成员,创建相应的跨团体群组,以在群组成员之间实现跨团体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跨团体通讯涉及到团体内外的人员通讯,存在较高的通讯安全性需求,因而还可以进一步被选为群组成员的目标成员进行“加群验证”。举例而言,可以将目标成员的信息发送至创建方所属团体的管理员(或其他身份验证人员),由管理员对目标成员进行身份验证,使得通过身份验证的目标成员才能够被添加为该创建方创建的跨团体群组的成员,而未通过身份验证的目标成员无法被添加为该跨团体群组的成员。
相应地,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终端侧的跨团体的通讯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当检测到示出的群组创建标识被触发时,示出对应于预设群组类型的若干类型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群组创建标识可以为例如图8所示的“创建聊天”标识;当检测到该群组创建标识被触发后,可以示出如图9所示的类型选择页面,该类型选择页面中包括诸如“内部”、“合作方”、“客户”等多种类型,以及对应于这些类型的类型标识,以供创建方进行选择。
步骤1404,当对应于跨企业群组的类型标识被选中后,向所述创建方展示备选人员集合;其中,所述备选人员集合包含所述创建方的所属企业和至少一个其他企业的企业员工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以图9所示的类型选择页面为例,假定“合作方”、“客户”等类型对应于跨企业群组,那么当这些类型标识被选中后,可以通过比如图7-10所示的页面,示出备选人员集合,以供创建方选择目标成员。
当然,针对创建方同时属于多个企业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诸如图10所示的企业选择页面,使创建方可以选择自身的所属企业,从而由服务器根据创建方的选择结果,确定相应的备选人员集合,并由终端对这些备选人员集合的信息进行展示,以供创建方进一步选择,从而创建相应的跨企业群组。
步骤1406,根据所述创建方和所述创建方从所述备选企业中选取的企业成员,创建相应的跨企业群组,并跳转至所述跨企业群组的会话窗口。
在本实施例中,在完成跨企业群组的创建后,可以自动跳转至如图15或图16所示的会话窗口,以便尽快通过该会话窗口实现跨企业通讯。例如,群组成员可以通过该会话窗口直接收发即时通讯消息,也可以通过该会话窗口实现诸如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功能,这些功能与相关技术中的企业群组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向创建方提供备选人员集合,可以根据创建方的选取情况而建立跨团体群组,从而突破团体的内部限制,可以更加便捷地与团体外部的其他人员进行跨团体通讯,包括团体内部员工与团体外部的个人之间的跨团体通讯,或者团体内部员工与关联团体的员工之间的跨团体通讯等,有助于提升团体员工的通讯效率。
进一步地,单纯的跨团体群组往往无法适应于全部应用场景。例如,当员工MA希望单独与员工MB进行跨团体沟通时,相关技术中仅提供了员工MA与员工MB、员工MC之间的跨团体群组,那么员工MA每次需要首先启动该跨团体群组后,再触发针对员工MB的通讯会话,或者员工MA需要单独创建与员工MB之间的跨团体群组。
实际上,员工MA只需要将员工MB、员工MC等分别添加至跨团体通讯录中,即可方便地查找和启动针对诸如员工MB的跨团体沟通;但是,当需要添加的人员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员工MA一一手动添加的效率极为低下,且容易发生录入错误的情况,为后续的应用造成诸多问题。
因此,本申请通过提出对跨团体通讯录的主动处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下面结合图4-6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获取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的团体归属信息。
步骤404,根据所述团体归属信息,确定出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的团体内成员和团体外成员;其中,所述团体内成员与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创建方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团体外成员与所述创建方具有不同的团体归属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由A公司的团体员工MA创建跨团体群组,该跨团体群组中可以包括该A公司的其他团体员工ME、MF等,即MA与ME、MF等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可以将MA、ME与MF等作为本申请中的团体内成员,由于这些团体内成员事先必然已经加入了该A公司对应的团体群组,因而相互的联系人信息已经被添加至团体内通讯录,此时不需要进行相关的信息沉淀。而跨团体群组中还可以包括与创建方MA具有不同的团体归属信息的群组成员,这些群组成员被作为本申请中的团体外成员,比如与该创建方MA属于不同团体的群组成员MB、MC等,或者团体归属信息为无团体归属的非团体人员MD等,则由服务器通过对这些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进行沉淀,并主动将其添加至团体内成员的跨团体通讯录中。
步骤406,获取所述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以添加至所述团体内成员对应的跨团体通讯录中。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按照对应的团体归属信息,对所述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分组处理。通过基于团体归属信息的分组处理,使得每一团体内成员在查看自身的跨团体通讯录时,能够更为便捷地查找到所需的联系人信息,以快速发起跨团体通讯。其中,当团体外成员的团体归属信息为归属于任一团体(区别于创建方的所属团体)时,可以将相应的联系人信息划分至所述一团体对应的分组;当团体外成员的团体归属信息为无团体归属时,可以将相应的联系人信息划分至个人分组。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以对跨团体群组的联系人信息进行持续性处理。例如,当任一团体外成员被从所属团体的组织架构中移除时,可以从上述的跨团体通讯录中移除该任一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进一步地,服务器还可以根据所述任一团体外成员的所属团体的组织架构,确定所述任一团体外成员在其所属团体中的替代员工,并将所述替代员工的联系人信息添加至上述的跨团体通讯录中,以替代所述任一团体外成员。通过对跨团体通讯录的持续处理,可以使得跨团体通讯录的联系人信息始终与跨团体群组之间保持一致。
相应地,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终端侧的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2,根据已登录用户的信息,向服务器发送通讯录查询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登录自身的账号信息后,可以据此向服务器发起通讯录查询请求,以查看和应用跨企业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
步骤504,接收到所述服务器推送的通讯录处理数据,所述通讯录处理数据与所述已登录用户所属的跨团体群组相关;其中,所述跨团体群组包括团体内成员和团体外成员,所述团体内成员与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创建方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团体外成员与所述创建方具有不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已登录用户属于团体内成员。
在本实施例中,通讯录处理数据可以包括跨团体通讯录的完整数据;或者,通讯录处理数据可以仅包括对终端先前获取的跨团体通讯录的增量更新数据,该增量更新数据用于增加、删除或修改终端先前获取的跨团体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例如,当终端首次安装相关客户端时,服务器可以向终端推送完整数据;以及,在非首次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在跨团体通讯录出现数据更新时,比如监测到某一跨团体群组的团体外成员出现变化时,向终端推送相应的完整数据或增量更新数据。
当然,在较为完善、流畅的通讯环境下,终端可以不存储跨团体通讯录,而每次直接向服务器请求最新数据即可。
步骤506,根据所述通讯录处理数据,展示所述已登录用户对应的跨团体通讯录,所述跨团体通讯录包括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的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按照对应的团体归属信息,对所述跨团体通讯录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分组展示。在一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对跨团体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分组处理,则终端只需要对该跨团体通讯录进行直接展示,即可达到分组展示的目的。在另一种情况下,可以由终端对跨团体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分组处理,并完成相应的分组展示。
相应地,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2,获取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的团体归属信息。
步骤604,根据所述团体归属信息,确定出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的团体内成员和团体外成员;其中,所述团体内成员与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创建方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团体外成员与所述创建方具有不同的团体归属信息。
步骤606,在所述团体内成员对应的跨团体通讯录中创建团体内分组和团体外分组,将所述团体内成员的联系人信息划分至所述团体内分组,将所述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划分至所述团体外分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联系人信息按照团体内、团体外进行分组管理和展示,有助于用户分别针对团体内成员、团体外成员的查看和选择,从而提升用户的管理效率和通讯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以统计团体外成员的团体归属信息,并根据统计结果,在所述团体外分组下创建相应的子分组;然后,将所述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划分至相应的子分组下,从而实现对团体外成员的进一步细分和有效管理。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获取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的信息,可以由服务器主动进行信息沉淀,实现对跨团体通讯录的主动处理,从而无需群组成员手动添加其他群组成员的联系人信息,有助于提升对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效率。同时,由于处理的跨团体通讯录归属于创建方所属的团体,而不会流露至团体外成员处,因而具有极高的信息安全性,避免团体外成员之间的信息泄露。
进一步地,在跨团体群组的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下述问题:当员工MA从团体A离职后,即员工MA不再承担与员工MB、员工MC之间的接洽,如果员工MA仍然处于该跨团体群组时,由于员工MB、员工MC并不能够迅速了解到员工MA的离职事宜,将导致员工MB、员工MC等在跨团体群组中的通讯消息、内部共享文件等被员工MA查看到,甚至存在被该员工MA有意或无意泄露的风险,即跨团体通讯方式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性问题。
因此,本申请通过对跨团体群组的管理,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安全性问题。下面结合图7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2,确定跨团体群组的相关团体;其中,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包括所述相关团体的团体成员。
在一实施例中,跨团体群组可以存在对应的一个相关团体,例如该跨团体群组的创建方的所属团体,那么该跨团体群组除了包含该相关团体的团体成员(例如上述的创建方,以及该团体中的其他团体成员)之外,还可以包含无团体归属的非团体人员,即该群组成员未加入任何团体或其他组织。
在另一实施例中,跨团体群组可以存在对应的多个相关团体,且多个相关团体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比如多个相关团体之间存在相互合作关系,或者某一相关团体与其他各个相关团体分别存在合作关系等。例如,跨团体群组对应的多个相关团体可以包括:创建方的所属团体以及该所属团体的若干关联团体,比如该关联团体可以包括合作方团体、供应商团体等。
步骤704,当任一群组成员被从所属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中移除时,将所述任一群组成员从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移除。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任一群组成员的所属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确定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在其所属相关团体中的替代员工,并将所述替代员工添加至所述跨团体群组,以替代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跨团体群组中添加替代员工,可以由该替代员工对原先的该任一群组成员进行接替,以避免该任一群组成员被从该跨团体群组移除后,造成该跨团体群组中的相关团体的员工信息流失,防止该任一群组成员的所属团体无法顺利接洽相关的相关团体的员工、完成相关业务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具有对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权限时,比如该任一群组成员为该跨团体群组的创建方、管理员或子管理员等,可以将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对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权限移交至另一群组成员。例如,该另一群组成员可以与该任一群组成员属于该跨团体群组的同一相关团体,使得该相关团体始终掌握对该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管理权限的移交。一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任一群组成员的移交指令,将所述管理权限移交至所述另一群组成员;另一种情况下,可以向所述任一群组成员所属的相关团体的第一管理员发送移交通知,并根据所述第一管理员返回的响应结果,将所述管理权限移交至所述另一群组成员;又一种情况下,可以向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第二管理员发送移交通知,并根据所述第二管理员返回的响应结果,将所述管理权限移交至所述另一群组成员。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监控跨团体群组的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变化情况,可以在群组成员被从相应团体的组织架构移除时,自动将其从跨团体群组中移除,从而一方面避免内部信息被该群组成员外泄,另一方面当该群组成员为某个相关团体的团体成员时,可以防止该群组成员不当利用该跨团体群组而与其他群组成员(尤其是来自其他相关团体的团体成员)获得联络,避免对该群组成员的原属团体造成损失或不利,有助于提升跨团体群组的信息安全性。同时,通过对被移除的群组成员的及时替代,以及对该被移除的群组成员的管理权限进行移交等,可以在该群组成员被移除后,确保其所属团体的正常运作,以及对该跨团体群组的正常管控,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该群组成员被移除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下面针对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对本申请的跨团体通讯方案在跨企业场景下的应用进行详细描述。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企业的通讯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2,终端检测到跨企业群组的创建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终端上安装的企业通讯应用的客户端,可使终端通过该客户端检测到用户的创建操作等各类操作,以识别出用户对于跨企业群组的创建请求等,并进一步通过该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以实现本申请的跨企业通讯方案。
举例而言,该企业通讯应用可以为企业即时通讯应用,比如下面均以企业即时通讯应用“钉钉(DING Talk)”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9中,示出了钉钉中的功能选择页面;其中,当终端检测到作为创建方的用户对该功能选择页面的触发操作,且触发对象为诸如“创建聊天”时,可以判定为检测到来自创建方的创建操作,即检测到创建方对于跨企业群组的创建请求。
而为了兼容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即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群组创建和通讯,当检测到用户对图9所示“创建聊天”的触发操作时,可以暂不判定为检测到创建操作和创建请求,而先示出如图10所示的类型选择页面,当确定创建方选择了“内部”类型时,表明创建方希望创建基于企业内部成员的群组,即相关技术中的企业群组;当确定创建方选择了“合作方”或“客户”类型时,表明创建方希望创建跨越企业内外的人员之间的群组,此时判定为检测到创建方的创建操作,并判定为该创建方存在对跨企业群组的创建请求。
其中,“合作方”类型是从“企业”维度,帮助创建方对跨企业群组进行创建和管理;而“客户”类型是从“企业成员”维度,帮助创建方对跨企业群组进行创建和管理。可见,通过创建不同类型的跨企业群组,可以便于用户从不同维度进行群组管理。当然,在一种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做跨企业群组的类型区分;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创建方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跨企业群组的类型进行自定义,比如可以自定义为“供应商”、“服务商”等类型,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804,终端确定创建方的所属企业。
在本实施例中,当创建方本身只属于一个企业,例如“A公司”,那么可以直接确定创建方的所属企业为该“A公司”。当创建方同时归属于多个企业,比如同一集团下属的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等多个子公司,在创建方选择了“合作方”或“客户”类型后,可以通过如图11所示的企业选择页面,由创建方从中选取一个针对所需创建的跨企业群组的特定企业,以使得服务器后续根据该特定企业,确定出相应的备选人员集合(详见步骤808)。
步骤806,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针对跨企业群组的创建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创建请求中可以包含创建方的账号信息、确定出的该创建方的所属企业、创建方选择的“合作方”或“客户”类型等信息,以便于服务器进行处理。
步骤808,服务器确定备选人员集合。
步骤810,终端接收到服务器推送的备选人员集合。
步骤812,终端展示备选人员集合中的企业员工的信息。
步骤814,终端确定被选中的目标成员。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创建方的所属企业,例如上述步骤804中确定的A公司,存在相应的至少一个关联企业,例如关联企业可以与A公司之间存在合作关系等。那么,可以将A公司对应的至少一个关联企业作为备选企业。
当然,本申请中的备选人员集合,不仅可以包括关联企业的企业员工信息,还可以包括创建方所属企业的企业员工信息,以及无企业归属的非企业人员信息等。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向终端发送关于备选人员集合的通知消息,使得终端可以跳转至如图12所示的“发起聊天”页面,那么备选人员集合可以包括:
1)创建方所属企业的企业员工信息,比如创建方所属的A公司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
2)关联企业的企业员工信息,比如已经被归属至“关联企业”的联系人信息、已经被归属至“我的客户”的联系人信息等;
3)无企业归属的非企业人员信息,比如“手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创建方的“钉钉好友”(即在“钉钉”上添加的好友)中的联系人信息等。
而为了便于选择,还可以示出创建方已经创建或加入的群组中的成员(对应于“选择已有的群”)、常用联系人等,其中可能包含上述任一种类型的人员信息。
其中,对于已经明确为A公司的关联企业的情况下,图12提供了诸如“关联企业”或“我的客户”等入口。例如,当终端检测到“关联企业”入口被触发时,可以转入图13所示的企业选择页面,该企业选择页面示出了A公司的所有关联企业;当终端进一步检测到创建方选取了“E管理局”时,如图14所示,终端可以具体示出该E管理局中的2个可见联系人,例如企业成员AA、企业成员BB等,那么创建方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企业员工,以作为跨企业群组中的群组成员。
类似地,当终端检测到创建方对“我的客户”选项的触发操作时,可以转入图15所示的客户选择页面,该企业选择页面示出了A公司的所有关联企业的企业员工,在图15所示的客户选择页面中,该页面被划分为分别对应于各个关联企业的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用于展示相应关联企业中的企业员工,比如E管理局对应的第一区域内,仅用于展示该E管理局中的企业员工AA、企业员工BB,而F中学对应的第二区域内,仅用于展示企业员工CC、企业员工DD、企业员工EE等。同时,在该客户选择页面的诸如右侧边处,还可以示出字母列表,当创建方点击某个字母时,可以确定出拼音首字母为被点击字母的关联企业,从而在该客户选择页面中实现快速定位至该关联企业对应的展示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一种情况下,虽然创建方可以不关注每个联系人的所属企业状况,但是当被选中的目标成员属于任一关联企业时,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该创建方选取了该任一关联企业,而服务器可以根据该选择结果,对该跨企业群组的联系人信息进行沉淀处理;例如,当某个目标成员ZZ属于E管理局,但是事先并未被记录于图14所示的该E管理局中,而通过对上述联系人信息的沉淀处理,服务器可以将该目标成员ZZ的联系人信息主动添加至该E管理局下,从而便于创建方根据如图12所示的“关联企业”,查找和管理该目标成员ZZ的联系人信息。
当然,另一种情况下,关联企业可以事先由创建方的所属企业的管理员主动选取。例如,对于创建方所属的A公司的管理员,比如该A公司在钉钉上的企业群组的管理员,可以根据A公司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等因素,事先选取该A公司的关联企业。
在另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向终端发送的关于备选人员集合的通知消息中,可以包含该备选人员集合的信息。那么,终端可以直接展示该备选人员集合的信息,以供创建方进行浏览和选择等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服务器可以事先获取创建方在所属企业中的权限信息,然后从该创建方的所属企业、该所属企业的关联企业、与创建方相关联的无企业归属的非企业人员集合中,筛选出与该权限信息相匹配的企业员工人员信息,以添加至备选人员集合中。在一种情况下,权限信息的级别可以与创建方在所属企业中的管理级别呈正相关,即管理级别越高时权限级别越高,可浏览的人员信息越多;在另一种情况下,权限信息的可以与创建方在所属企业中的工作部门相关,比如当创建方属于销售部门时,对应的备选人员集合中仅包含关联企业的销售部门的员工,而不包含关联企业的开发部门的员工。当然,还可以同时考虑创建方对应的管理级别和所属工作部门的情况,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如图13所示,基于创建方的权限信息,服务器通过对E管理局和F中学的企业员工进行筛选后,最终向创建方呈现出的仅为“可见联系人”,而其他被筛除的联系人信息则对该创建方不可见。例如,虽然E管理局中存在假定11个企业成员,但创建方MA的权限信息可能仅能够匹配于2个企业成员,即该创建方MA仅能够查看到关于这两个企业成员的信息,而无法查看到其他企业成员的信息。上述情况同样适用于创建方的所属企业内部的员工信息,以及非企业人员,此处不再赘述。那么,通过对人员信息进行权限隔离,可以在实现跨企业通讯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人员信息的外泄,确保跨企业通讯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性。
步骤816,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被选中的目标成员的信息。
步骤818,服务器根据创建方和目标成员,创建跨企业群组。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创建方选取的目标成员,包括同一企业内诸如A公司的企业员工,关联企业诸如E管理局、F中学的企业员工,以及钉钉好友等,服务器可以创建相应的跨企业群组,该跨企业群组中同时包括来自创建方的所属企业的内部企业员工及外部人员。例如,当创建方选择了图10所示的“合作方”类型时,如图16所示,在创建的跨企业群组的会话窗口可见,在该跨企业群组的名称“E管理局&A公司”前方,可以设有一“合作方”标签;以及,当创建方选择了图10所示的“客户”类型时,如图17所示,在创建的跨企业群组的会话窗口可见,在该跨企业群组的名称“E管理局&A公司”前方,可以设有一“客户”标签;类似地,对于相关技术中的企业群组,也可以标注诸如“企业”标签,从而通过该“合作方”标签、“客户”标签和“企业”标签等,可以帮助群组成员进行快速识别和管理。
进一步地,服务器可以为跨企业群组添加跨企业类型的类型标签,以及为与创建方相关的企业内群组和其他每类群组添加相应类型的类型标签;那么,终端可以根据每一群组对应的类型标签,对所述创建方相关联的所有群组进行分类展示。比如图18所示,在“我的群组”页面中,提供了“内部”、“合作方”、“客户”和“其他”等类型,根据创建方或其他用户选择的类型,终端可以示出相应的若干群组,这些群组的类型标签与被选中的类型相匹配;比如,当用户选择了“合作方”类型时,终端可以示出所有被添加有“合作方”标签的群组,以便用户进行选择并应用相应的通讯等功能。
步骤820,服务器可以向终端返回创建结果,使得终端可以通过已创建的跨企业群组,执行跨企业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图16或图17所示的会话窗口,使得该跨企业群组中的群组成员之间实现跨企业通讯。同时,每一群组成员可以通过点击会话窗口的管理标识(位于图16、图17所示会话窗口的右上角),查看该跨企业群组的群组成员列表,且管理人员可以对这些群组成员进行管理,比如添加或删除等。其中,管理人员可以为该跨企业群组的创建方(即群主),也可以为该创建方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管理员。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监控所有企业对应的组织架构变化;那么,对于已创建的跨企业群组中的群组成员:当该跨企业群组的任一群组成员为企业成员,且该任一群组成员被从所属企业的组织架构移除时,服务器可以将该任一群组成员从相应的跨企业群组移除,从而确保跨企业群组的信息安全,避免敏感信息被外泄。其中,跨企业群组对于群组成员的移除,可以针对该跨企业群组涉及到的每个企业;当被移除的群组成员为该跨企业群组的创建方时,尤其是如果该创建方是该跨企业群组的唯一管理人员时,可以将该创建方的管理权限赋予该跨企业群组中的另一群组成员,例如该另一群组成员可以与该创建方属于同一企业,当然该另一群组成员也可以为其他企业的企业成员,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举例而言,可以根据创建方所属的企业,将该跨企业群组判定为归属于该企业,那么当创建方需要被从该跨企业群组移除时,由于该跨企业群组归属于该企业,可以将该创建方的管理权限赋予该跨企业群组中同属于该企业的另一群组成员,或者将该企业的另一企业成员添加至该群组中,以替代该创建方,以确保该企业始终维持对该跨企业群组的有效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基于本申请的跨团体通讯方案,其意义不仅在于团体之间的便捷化通讯过程,还能够促进区域化的多团体、多部门之间的组织和管理。例如,在一种地区经济共同体模式下,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地区的各类公司、政府部门等之间建立“共同体组织”,例如可以通过“钉钉”创建对应于该“共同体组织”的跨团体群组;对于该跨团体群组,可以由各个公司、政府部门选择接口人进行沟通,或者整个跨团体群组呈开放访问状态,从而形成相应地区的政商人脉组织。其中,该跨团体群组的负责人可以设定管理权限,并在“钉钉”的协同里提供各种协同应用,比如通知、文件信息共享、讨论论坛、会议组织和签到等,从而在“钉钉”的跨团体群组上形成一个可以实现人脉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IT资源共享、商业机会共享等的线上的地区政商经济体,以实现区域化的政商合作与管理。
步骤822,基于已创建的跨企业群组,服务器可以确定群组成员的企业归属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群组成员的企业归属信息,可以将群组成员划分为企业内成员和企业外成员。其中,企业内成员与该跨企业群组的创建方具有相同的企业归属信息,企业外成员与该创建方具有不同的企业归属信息;例如,当创建方归属于公司A时,如果某一群组成员也归属于该公司A,那么该群组成员被判定为企业内成员;如果某一群组成员属于另一公司B,或者该群组成员为不属于任何公司的非企业成员,那么该群组成员被判定为企业外成员。
步骤824,终端接收到服务器推送的通讯录处理数据。
步骤826,终端更新跨企业通讯录。
在本实施例中,当跨企业群组被创建后,服务器首次向企业内成员推送相应的通讯录处理数据,该通讯录处理数据中包含企业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以使这些联系人信息被自动添加至企业内成员的跨企业通讯录中,而无需企业内成员一一手动添加。
举例而言,对于图18所示的跨企业群组“A公司&B局&C公司”,假定存在来自A公司的群组成员MA和ME、来自B局的群组成员MB、来自C公司的群组成员MC、非企业人员MD,那么:群组成员MA和ME的企业归属信息均为归属于A公司,群组成员MB的企业归属信息均为归属于B局,群组成员MC的企业归属信息均为归属于C公司,群组成员MD的企业归属信息均为无归属企业。群组成员MD可以来自创建方的手机通讯录、钉钉好友等多种来源,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假定群组成员MA为该跨企业群组的创建方,那么由于群组成员ME与MA均属于A公司,因而将MA、ME作为企业内成员;而由于群组成员MB、MC、MD均不属于A公司,因而将MB、MC、MD作为企业外成员。那么,服务器可以将群组成员MB、MC、MD的联系人信息生成为通讯录处理数据,以发送至A公司的跨企业通讯录,使得MA、ME均可以查看到该跨企业通讯录。
进一步地,服务器可以按照对应的企业归属信息,对跨企业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分组处理,使得终端对该跨企业通讯录进行展示时,可以实现相应的分组展示。当然,终端也可以按照对应的所属企业,主动对跨企业通讯录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分组展示,而无需服务器进行分组处理。
以群组成员MA为例。如图19所示,在联系人页面中,可以分为“企业通讯录”和“跨企业通讯录”(当然,此处只是为了便于查看,因而采用文字和区域隔离的方式进行区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不做明显区分),其中,“企业通讯录”即群组成员MA在A公司的企业内部通讯录,通过触发“A公司”入口,可以查看A公司的所有员工的联系人信息,通过触发“XX部门”入口,可以查看该群组成员MA所处的XX部门的全部联系人信息,这里与相关技术中的通讯录相似,不再赘述。而“跨企业通讯录”用于记录企业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这些企业外成员与该群组成员MA或其所属的A公司存在业务关联等,因而通过将其联系人信息记录于“跨企业通讯录”中,便于群组成员MA的查找和应用,有助于提升其跨企业通讯的效率。
在如图19所示的联系人页面中,“跨企业通讯录”包括“我的客户”和“关联企业”等入口;其中,“我的客户”对应于图10所示的群组类型“客户”,可以将“客户”类型的跨企业群组中的企业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归类至“我的客户”,而“关联企业”对应于图10所示的群组类型“合作方”,可以将“合作方”类型的跨企业群组中的企业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归类至“关联企业”,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归类方式,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类似地,当创建方自定义了“供应商”、“服务商”等类型的跨企业群组时,图19中在“跨企业通讯录”中也可以相应展示出分别对应于“供应商”、“服务商”的入口,每一入口分别对应于“供应商”、“服务商”的联系人分组。
当“我的客户”入口被触发时,可以示出如图20所示的客户展示页面,该客户展示页面示出了A公司的所有关联企业的企业员工,这些企业员工均为A公司对应的企业外成员。其中,该客户展示页面被划分为分别对应于各个关联企业的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用于展示相应关联企业中的企业员工,比如B局对应的第一区域内,仅用于展示该B局中的企业员工MB、企业员工MG,而C公司对应的第二区域内,仅用于展示该C公司的企业员工MC,属于无企业归属的“个人”对应的第三区域内,仅用于展示非企业人员MD等。同时,在该客户展示页面的诸如右侧边处,还可以示出字母列表,当创建方点击某个字母时,可以确定出拼音首字母为被点击字母的关联企业,从而在该客户展示页面中实现快速定位至该关联企业对应的展示区域。
此外,由图20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同一用户参与的所有跨企业群组,相应的关联企业的企业员工(即企业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可以被集中管理;例如,除了群组成员MA在跨企业群组“A公司&B局&C公司”中涉及的群组成员MB、MC、MD之外,图20所示的客户展示页面中还包含来自其他跨企业群组的群组成员MG等,并且根据各个联系人信息的所属企业状况,可以对相同企业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分组,使得来自不同跨企业群组但均属于企业B局的员工MB、MG,能够被自动合并至B局对应的第一区域内,以便于对相关联系人信息的查看和应用,尤其是对于不同企业存在相同姓名的联系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其所属企业进行有效区分,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出错、提升通讯效率,而且尤其是在商务应用的场景下,可以避免由于找错人而导致商业机密的泄露等,有助于提升通讯安全性。
类似地,当“关联企业”入口被触发时,可以示出如图21所示的企业展示页面,该企业展示页面示出了A公司的所有关联企业,比如B局、C公司、F中学等。当终端进一步检测到群组成员A选取了“B局”时,如图22所示,终端可以具体示出该B局中的2个可见联系人,例如B局的员工MB、MG等;类似地,当其他诸如C公司、F中学等关联企业被选中时,也可以分别示出相应企业的可见联系人,此处不再赘述。同时,图21中还可以将无企业归属的非企业人员进行集中为“个人”,当该“个人”被选中时,也可以示出相应的非企业人员;当然,对于非企业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管理,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可见,通过上述的“我的客户”和“关联企业”,实际上是通过从“客户”和“企业”两个维度,对同样的若干企业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分组和展示,从而便于用户根据需要而选择使用相应的维度,以提升对联系人信息的查找效率。而基于创建方自定义的更多类型,还可以实现更多维度下的联系人信息的分组和展示,可以满足各个创建方的实际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对于联系人信息的查找效率。
此外,可以通过确定跨企业群组的群组类型,将企业外成员添加至对应于该群组类型的跨企业通讯录中。比如对于创建跨企业群组时选择的“客户”或“合作方”,可以作为相应跨企业群组的群组类型,那么可以分别针对每一群组类型创建相应的跨企业通讯录,从而根据跨企业群组的群组类型,将相应的跨企业群组中的企业外成员添加至对应的跨企业通讯录中。例如,将所有“客户”类型的跨企业群组中的企业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沉淀至“客户”类型对应的跨企业通讯录中;以及,将所有“合作方”类型的跨企业群组中的企业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沉淀至“合作方”类型对应的跨企业通讯录中等,以便于企业内成员进行查看。
步骤828,服务器监测跨企业群组的相关企业的组织架构,并根据组织架构更新跨企业群组。
举例而言,假定由A公司的员工MA作为创建方,选择了来自B局的员工MB、C公司的员工MC,从而创建起相应的跨企业群组为“A公司&B局&C公司”。
对于跨企业群组内的每个群组成员而言,可以与其他群组成员进行通讯、获取其他群组成员的信息、获取群组内的共享文件等。当各个群组成员之间通过该跨企业群组进行通讯和沟通,以完成相应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时,上述功能能够有效提升业务处理效率。但是,如果某个群组成员在所属企业发生了离职后,跨企业群组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可能导致信息泄露等安全性问题,以跨企业群组“A公司&B局&C公司”为例:一方面,当员工MA从A公司离职时,员工MB和员工MC无法及时了解该员工MA的岗位变动情况,如果仍然在跨企业群组内直接交流业务内容或分享内部文件时,容易被员工MA查看并造成信息泄露;另一方面,即便安排专人向相关企业进行通知,但是该员工MA很可能同时属于诸如图18所示的众多跨企业群组,很容易发生遗漏通知的情况,使得被遗漏的跨企业群组无法及时将员工MA移除,造成这些跨企业群组的信息安全性风险。
因此,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服务器可以针对每个跨企业群组,分别监测其各个跨企业群组的相关企业的组织架构,比如可以检测各个相关企业对应的企业群组的组织架构,从而一旦某个群组成员被从相关企业的组织架构中移除时,服务器可以及时将该群组成员从与该相关企业相关的所有跨企业群组中移除。例如,如图18所示,假定员工MA属于A公司,当该员工MA从A公司离职时,该A公司的企业群组的管理员可以将其从组织架构中移除,那么服务器可以通过对该移除动作的监测,及时且主动将该员工MA从所属的“A公司&B局&C公司”、“E管理局&A公司”、“F中学&A公司”等所有跨企业群组中移除,从而一方面可以确保在时间上及时移除员工MA,另一方面可以在范围上确保员工MA被从所有相关的跨企业群组中移除,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安全性问题。
实际上,以跨企业群组“A公司&B局&C公司”为例,该跨企业群组不仅仅是员工MA、员工MB和员工MC之间用于便携通讯的群组,还是A公司、B局与C公司等相关企业用于实现业务处理的重要资源,以及各个相关企业之间相互联通的重要接口和接口信息(即其他相关企业的接口人的信息,比如员工MB和员工MC的信息,即A公司用于与B局、C公司实现联通的接口信息)来源。因此,当员工MA离职后,除了及时将其从跨企业群组“A公司&B局&C公司”移除之外,还应当确保上述的重要资源不会丢失。
因此,服务器还可以进一步地,根据被移除的上述任一群组成员的所属相关企业的组织架构,确定该任一群组成员在其所属相关企业中的替代员工,并将该替代员工添加至相应的跨企业群组,以替代该任一群组成员。例如图23所示,当员工MA从A公司离职后,服务器一方面需要及时将其从跨企业群组“A公司&B局&C公司”移除,另一方面通过对该A公司的组织架构的监测,可以确定该组织架构中用于替代该员工MA的员工MZ,并主动将该员工MZ添加至跨企业群组“A公司&B局&C公司”。那么,员工MZ作为A公司的新接口人,能够持续利用该跨企业群组“A公司&B局&C公司”与员工MB、员工MC等进行对接,从而顺利完成A公司、B局与C公司之间的业务协作与业务处理,避免重要资源流失。
进一步地,当员工MA为跨企业群组“A公司&B局&C公司”的创建方、管理员、子管理员等时,该员工MA具有对该跨企业群组的管理权限。那么,为了便于该跨企业群组的管理,可以将该员工MA对该跨企业群组的管理权限移交至另一群组成员。该另一群组成员可以为员工MA所属的相关企业即A公司,也可以为其他相关企业的员工;其中,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员工MA对跨企业群组具有管理权限时,可以认为A公司对于该跨企业群组具有管理权限,因而将员工MA的管理权限移交至同一公司(即A公司)的其他员工,可以确保该管理权限始终由A公司掌握。
对于员工MA的管理权限的移交操作,可以存在多种方式,例如:
1)服务器可以根据员工MA发出的移交指令,将员工MA的管理权限移交至该移交指令指定的另一群组成员。
2)服务器可以向该员工MA所属的相关企业即A公司的企业群组管理员GA发送移交通知,并根据该管理员GA返回的响应结果,将管理权限移交至该响应结果指定的另一群组成员。
3)服务器可以向该跨企业群组的管理员GB(区别于员工MA)发送移交通知,并根据该管理员GB返回的响应结果,将管理权限移交至该响应结果指定的另一群组成员。
4)如图23所示的,当员工MZ作为员工MA的替代者时,服务器可以在将员工MZ添加至跨企业群组“A公司&B局&C公司”时,将员工MA的管理权限直接移交至员工MZ,实现员工MZ对于员工MA的完全替代。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对管理权限的移交,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830,服务器监测到跨企业群组发生成员变化。
步骤832,终端接收到服务器推送的通讯录处理数据。
步骤834,终端更新跨企业通讯录。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通过对跨企业群组的成员变化进行监测,从而主动对群组成员的跨企业通讯录进行相应更新。在任一跨企业群组中,假定任一企业外成员被从所属企业的组织架构中移除时,服务器可以根据该情况,从该任一群组成员对应的跨企业通讯录中移除该任一企业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当然,服务器还可以将该任一企业外成员从跨企业群组中移除,以避免与该跨企业群组相关的内部信息被泄露。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的任一企业外成员的所属企业的组织架构,服务器可以确定该任一企业外成员在其所属企业中的替代员工,并将该替代员工的联系人信息添加至上述的任一群组成员对应的跨企业通讯录中,以替代该任一企业外成员。
举例而言,对于上述的跨企业群组“A公司&B局&C公司”,服务器可以分别针对A公司、B局和C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监控。其中,组织架构可以由各个企业对应的企业群组得到,管理员可以根据企业内的实际人员变动情况,对该企业群组的群组成员(即企业员工)进行编辑(如增员、减员等),使得组织架构出现相应变化。
假定服务器监测到B局的组织架构发生变化,如企业员工MB被从B局的组织架构中移除,而由另一企业员工MK替代该企业员工MB的岗位,那么服务器一方面可以从群组成员MA对应的跨企业通讯录中,将企业员工MB的联系人信息删除,另一方面可以在上述的跨企业通讯录中添加该企业员工MK的联系人信息,从而实现企业员工MK对企业员工MB的无缝切换,最大程度降低了B局组织架构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使得A公司仍然能够通过原来的跨企业群组实现跨企业通讯。
服务器通过在步骤832中推送通讯录处理数据,使得终端对跨企业通讯录进行更新。其中,步骤832中推送的通讯录处理数据可以为完整的跨企业通讯录,终端可以直接替换本地存储的跨企业通讯录;或者,也可以为增量更新数据,即仅针对需要更新的联系人信息,比如需要增加的联系人信息以及需要删除的联系人信息,终端可以据此对本地存储的跨企业通讯录进行增量更新。
图2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24,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2402、内部总线2404、网络接口2406、内存24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24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24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4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24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跨团体的通讯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25,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跨团体的通讯装置可以包括集合展示单元2502、选取单元2504和创建单元2506。其中:
集合展示单元2502,当检测到创建方针对跨团体群组的创建请求时,向所述创建方展示备选人员集合;其中,所述备选人员集合包含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团体员工的信息,以及不属于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其他人员的信息;
选取单元2504,根据所述创建方执行的成员选择操作,从所述备选人员集合中确定出目标成员;
创建单元2506,根据所述创建方和所述目标成员,创建相应的跨团体群组,以在群组成员之间实现跨团体通讯。
可选的,还包括:
确定单元2508,当所述创建方同时属于多个团体时,确定针对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特定团体,以作为所述备选人员集合对应的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
可选的,当所述备选人员集合中包含的所述其他人员来自其他团体时,所述其他团体为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关联团体。
可选的,所述关联团体由所述创建方或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管理员选取,并被关联至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
可选的,所述不属于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其他人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所属团体的关联团体的团体员工、无团体归属的非团体人员。
可选的,所述创建方在所属团体中具有特定权限,所述备选人员集合向所述创建方呈现的人员信息匹配于所述特定权限。
可选的,所述特定浏览权限与所述创建方在所属团体中的管理级别和工作部门相关。
可选的,还包括:
分类展示单元2510,根据所述跨团体群组被添加的跨团体类型的类型标签,以及与所述创建方相关的团体内群组和其他每类群组被添加的相应类型的类型标签,对所述创建方相关联的所有群组进行分类展示。
图2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26,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2602、内部总线2604、网络接口2606、内存26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26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26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6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2602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跨团体的通讯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27,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跨团体的通讯装置可以包括返回单元2702、选取单元2704和创建单元2706。其中:
返回单元2702,当接收到创建方针对跨团体群组的创建请求时,向所述创建方返回备选人员集合;其中,所述备选人员集合包含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团体员工的信息,以及不属于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其他人员的信息;
选取单元2704,根据所述创建方发送的对所述备选人员集合的选择结果,从所述备选人员集合中确定出相应的目标成员;
创建单元2706,根据所述创建方和所述目标成员,创建相应的跨团体群组,以在群组成员之间实现跨团体通讯。
可选的,所述返回单元2702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创建方在所属团体中的权限信息;
从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所述所属团体的关联团体、与所述创建方相关联的无团体归属的非团体人员集合中,筛选出与所述权限信息相匹配的人员信息,以添加至所述备选人员集合;
向所述创建方返回所述备选人员集合。
图2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28,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2802、内部总线2804、网络接口2806、内存28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28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28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8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2802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跨团体的通讯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29,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跨团体的通讯装置可以包括示出单元2902、展示单元2904和创建单元2906。其中:
示出单元2902,当检测到示出的群组创建标识被触发时,示出对应于预设群组类型的若干类型标识;
展示单元2904,当对应于跨团体群组的类型标识被选中后,向所述创建方展示备选人员集合;其中,所述备选人员集合包含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团体员工的信息,以及不属于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其他人员的信息;
创建单元2906,根据所述创建方和所述创建方从所述备选团体中确定出的目标成员,创建相应的跨团体群组,并跳转至所述跨团体群组的会话窗口。
图3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30,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002、内部总线3004、网络接口3006、内存30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0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30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0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3002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31,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归属信息获取单元3102、成员确定单元3104和联系人信息获取单元3106。其中:
归属信息获取单元3102,获取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的团体归属信息;
成员确定单元3104,根据所述团体归属信息,确定出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的团体内成员和团体外成员;其中,所述团体内成员与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创建方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团体外成员与所述创建方具有不同的团体归属信息;
联系人信息获取单元3106,获取所述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以添加至所述团体内成员对应的跨团体通讯录中。
可选的,还包括:
分组处理单元3108,按照对应的团体归属信息,对所述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分组处理。
可选的,所述分组处理单元3108具体用于:
当所述团体外成员的团体归属信息为归属于任一团体时,将相应的联系人信息划分至所述任一团体对应的分组;
当所述团体外成员的团体归属信息为无团体归属时,将相应的联系人信息划分至个人分组。
可选的,还包括:
信息移除单元3110,当任一团体外成员被从所属团体的组织架构中移除时,从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对应的跨团体通讯录中移除所述任一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员工确定单元3112,根据所述任一团体外成员的所属团体的组织架构,确定所述任一团体外成员在其所属团体中的替代员工;
成员替代单元3114,将所述替代员工的联系人信息添加至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对应的跨团体通讯录中,以替代所述任一团体外成员。
可选的,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创建方归属于特定团体;所述团体外成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归属于区别于所述特定团体的其他团体的群组成员,无归属团体的非团体人员。
可选的,还包括:
类型确定单元3116,确定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类型;
分类添加单元3118,将所述团体外成员添加至对应于所述群组类型的跨团体通讯录中。
图3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32,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202、内部总线3204、网络接口3206、内存32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2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32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2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32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33,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发送单元3302、接收单元3304和展示单元3306。其中:
发送单元3302,根据已登录用户的信息,向服务器发送通讯录查询请求;
接收单元3304,接收到所述服务器推送的通讯录处理数据,所述通讯录处理数据与已登录用户所属的跨团体群组相关;其中,所述跨团体群组包括团体内成员和团体外成员,所述团体内成员与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创建方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团体外成员与所述创建方具有不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已登录用户属于团体内成员;
展示单元3306,根据所述通讯录处理数据,展示所述已登录用户对应的跨团体通讯录,所述跨团体通讯录包括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的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分组单元3308,按照对应的团体归属信息,对所述跨团体通讯录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分组展示。
图3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34,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402、内部总线3404、网络接口3406、内存34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4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34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4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3402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35,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3502、确定单元3504和分组单元3506。其中:
获取单元3502,获取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的团体归属信息;
确定单元3504,根据所述团体归属信息,确定出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的团体内成员和团体外成员;其中,所述团体内成员与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创建方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团体外成员与所述创建方具有不同的团体归属信息;
分组单元3506,在所述团体内成员对应的跨团体通讯录中创建团体内分组和团体外分组,将所述团体内成员的联系人信息划分至所述团体内分组,将所述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划分至所述团体外分组。
可选的,还包括:
统计单元3508,统计所述团体外成员的团体归属信息;
创建单元3510,根据统计结果,在所述团体外分组下创建相应的子分组;
划分单元3512,将所述团体外成员的联系人信息划分至相应的子分组下。
图3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36,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602、内部总线3604、网络接口3606、内存36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6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36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6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3602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跨团体群组的管理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37,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跨团体群组的管理装置可以包括团体确定单元3702和成员移除单元3704。其中:
团体确定单元3702,确定跨团体群组的相关团体;其中,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包括所述相关团体的团体成员;
成员移除单元3704,当任一群组成员被从所属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中移除时,将所述任一群组成员从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移除。
可选的,还包括:
员工确定单元3706,根据所述任一群组成员的所属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确定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在其所属相关团体中的替代员工;
成员替代单元3708,将所述替代员工添加至所述跨团体群组,以替代所述任一群组成员。
可选的,还包括:
权限移交单元3710,当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具有对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权限时,将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对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权限移交至另一群组成员。
可选的,所述权限移交单元3710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任一群组成员的移交指令,将所述管理权限移交至所述另一群组成员;
或者,向所述任一群组成员所属的相关团体的第一管理员发送移交通知,并根据所述第一管理员返回的响应结果,将所述管理权限移交至所述另一群组成员;
或者,向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第二管理员发送移交通知,并根据所述第二管理员返回的响应结果,将所述管理权限移交至所述另一群组成员。
可选的,所述另一群组成员与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属于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同一相关团体。
可选的,
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包括: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团体员工;
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关联团体的团体员工、无团体归属的非团体人员。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跨团体群组的相关团体;其中,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包括所述相关团体的团体成员;
当任一群组成员被从所属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中移除时,将所述任一群组成员从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任一群组成员的所属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确定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在其所属相关团体中的替代员工;
将所述替代员工添加至所述跨团体群组,以替代所述任一群组成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具有对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权限时,将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对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权限移交至另一群组成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对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权限移交至另一群组成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任一群组成员的移交指令,将所述管理权限移交至所述另一群组成员;
或者,向所述任一群组成员所属的相关团体的第一管理员发送移交通知,并根据所述第一管理员返回的响应结果,将所述管理权限移交至所述另一群组成员;
或者,向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第二管理员发送移交通知,并根据所述第二管理员返回的响应结果,将所述管理权限移交至所述另一群组成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群组成员与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属于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同一相关团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包括: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团体员工;
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关联团体的团体员工、无团体归属的非团体人员。
7.一种跨团体群组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团体确定单元,确定跨团体群组的相关团体;其中,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包括所述相关团体的团体成员;
成员移除单元,当任一群组成员被从所属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中移除时,将所述任一群组成员从所述跨团体群组中移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员工确定单元,根据所述任一群组成员的所属相关团体的组织架构,确定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在其所属相关团体中的替代员工;
成员替代单元,将所述替代员工添加至所述跨团体群组,以替代所述任一群组成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权限移交单元,当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具有对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权限时,将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对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权限移交至另一群组成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限移交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任一群组成员的移交指令,将所述管理权限移交至所述另一群组成员;
或者,向所述任一群组成员所属的相关团体的第一管理员发送移交通知,并根据所述第一管理员返回的响应结果,将所述管理权限移交至所述另一群组成员;
或者,向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第二管理员发送移交通知,并根据所述第二管理员返回的响应结果,将所述管理权限移交至所述另一群组成员。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群组成员与所述任一群组成员属于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同一相关团体。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包括:所述跨团体群组的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团体员工;
所述跨团体群组的群组成员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创建方的所属团体的关联团体的团体员工、无团体归属的非团体人员。
CN201610653464.1A 2016-08-10 2016-08-10 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33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3464.1A CN107733771B (zh) 2016-08-10 2016-08-10 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3464.1A CN107733771B (zh) 2016-08-10 2016-08-10 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771A true CN107733771A (zh) 2018-02-23
CN107733771B CN107733771B (zh) 2021-12-24

Family

ID=61199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3464.1A Active CN107733771B (zh) 2016-08-10 2016-08-10 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3771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306A (zh) * 2019-01-22 2019-04-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365571A (zh) * 2018-03-26 2019-10-22 互动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专用封闭型实时通讯系统与外部人员实时通讯的方法
CN110717172A (zh) * 2019-09-25 2020-01-2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块链式账本中的权限移交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181743A (zh) * 2019-08-07 2020-05-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帐号属性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181833A (zh) * 2019-09-26 2020-05-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互联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1324259A (zh) * 2020-03-18 2020-06-23 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群组创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242948A (zh) * 2020-11-10 2021-01-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37917A (zh) * 2019-10-14 2021-04-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账号配置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827060A (zh) * 2021-01-29 2022-07-29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131115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0973A1 (zh) * 2022-09-22 2024-03-28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0647A1 (en) * 2005-11-03 2007-05-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igibility list management in a distributed group membership system
CN102547600A (zh) * 2010-12-29 2012-07-04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车载终端的聊天群组的创建方法及系统
KR20120125429A (ko) * 2012-09-26 2012-11-15 한국기술교육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계층적 클러스터 구조의 유지 방법
CN104052822A (zh) * 2014-06-27 2014-09-17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通讯录与即时消息群组的自动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5245436A (zh) * 2015-09-30 2016-01-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职位的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30169A (zh) * 2015-12-18 2016-04-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群组创建方法及装置
US20160127280A1 (en) * 2014-10-29 2016-05-05 Ebay Inc.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in-context messaging
CN105610589A (zh) * 2015-12-11 2016-05-25 中青冠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团体组织构架的分层群组织构建方法
CN105634916A (zh) * 2015-12-11 2016-06-01 中青冠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树形聊天群组织的管理方法
CN105682255A (zh) * 2015-10-23 2016-06-15 张愉佳 一种基于无指挥机模式的北斗通信终端自组网技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0647A1 (en) * 2005-11-03 2007-05-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igibility list management in a distributed group membership system
CN102547600A (zh) * 2010-12-29 2012-07-04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车载终端的聊天群组的创建方法及系统
KR20120125429A (ko) * 2012-09-26 2012-11-15 한국기술교육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계층적 클러스터 구조의 유지 방법
CN104052822A (zh) * 2014-06-27 2014-09-17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通讯录与即时消息群组的自动同步方法及系统
US20160127280A1 (en) * 2014-10-29 2016-05-05 Ebay Inc.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in-context messaging
CN105245436A (zh) * 2015-09-30 2016-01-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职位的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82255A (zh) * 2015-10-23 2016-06-15 张愉佳 一种基于无指挥机模式的北斗通信终端自组网技术
CN105610589A (zh) * 2015-12-11 2016-05-25 中青冠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团体组织构架的分层群组织构建方法
CN105634916A (zh) * 2015-12-11 2016-06-01 中青冠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树形聊天群组织的管理方法
CN105530169A (zh) * 2015-12-18 2016-04-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群组创建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A FL´VIA B. GODOI、ELIAS P. DUARTE JR.: ""Peer Content Groups for Reliable and Transparent Content Access in P2P Networks"", 《2011 IEE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
张杰、林丽: ""基于知识管理SECI模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5571A (zh) * 2018-03-26 2019-10-22 互动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专用封闭型实时通讯系统与外部人员实时通讯的方法
CN110365571B (zh) * 2018-03-26 2021-09-10 互动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专用封闭型实时通讯系统与外部人员实时通讯的方法
CN109600306A (zh) * 2019-01-22 2019-04-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600306B (zh) * 2019-01-22 2020-10-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181743A (zh) * 2019-08-07 2020-05-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帐号属性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717172A (zh) * 2019-09-25 2020-01-2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块链式账本中的权限移交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181833A (zh) * 2019-09-26 2020-05-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互联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1181833B (zh) * 2019-09-26 2021-09-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互联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2737917A (zh) * 2019-10-14 2021-04-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账号配置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324259A (zh) * 2020-03-18 2020-06-23 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群组创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242948A (zh) * 2020-11-10 2021-01-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42948B (zh) * 2020-11-10 2021-1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827060A (zh) * 2021-01-29 2022-07-29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161208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827060B (zh) * 2021-01-29 2024-01-30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131115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0973A1 (zh) * 2022-09-22 2024-03-28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771B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3663A (zh) 跨团体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7733771A (zh) 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1822759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event-based automation in cloud-based collaboration platforms
US11343113B2 (en) Creation of enterprise group
CN107734077A (zh) 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516251B2 (en) File resharing management
US20190207893A1 (en) Event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TW201918946A (zh) 變更群組類型的方法、群組創建方法及裝置
US1067208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a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with a 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
US2005009744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aboration
US20220407898A1 (en) Dynamic Channel Conversion In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201701183A (zh) 團體用戶的資料管理及即時通訊群組的維護方法及裝置
US11526825B2 (en) Cloud-based multi-tenancy compu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response control and analytics
US9229899B1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collaboration
US20230153447A1 (en)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security labels to apply encryption
JP7379688B2 (ja) コンテンツ共有方法及び装置
Chuvakin The complete guide to log and event management
US20170090687A1 (en) Tracking and managing items in a collaborative exchange
Alcadipani et al. The shifting nature of relationality in the blurred boundaries of hybrid organizational ethnography
US201002931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ewing documents in a database
CN111181915B (zh) 共享权限的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2013027540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iversal personal data portability
TWI690190B (zh) 能以虛擬帳號管理隱私權之通訊方法
Alford Current and Emerging Threats to Data-How Digital Curation and ARM Principles Can Help Us Brave this New World: A Case Study
Walter et al. InfoSec. pptx: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peakers, Topics, and Sponsors at Security Conferences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16

Address after: 31119KY1 - 1205, Furong Road mailbox, 802 West Bay Roa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Nail holding (Cayman) Limited

Address before: Cayman Islands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a four storey No. 847 mailbox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13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