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0306A - 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00306A
CN109600306A CN201910058610.XA CN201910058610A CN109600306A CN 109600306 A CN109600306 A CN 109600306A CN 201910058610 A CN201910058610 A CN 201910058610A CN 109600306 A CN109600306 A CN 109600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session
instant messaging
party application
contact per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86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00306B (zh
Inventor
王佳
李斌
邓林升
侯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586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003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00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00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方应用显示业务界面;响应于针对所述业务界面中功能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会话创建页面,该会话创建页面中包括可供选择的多个联系人;响应于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的联系人选择操作,确定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基于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创建聊天会话窗口。由企业应用为第三方应用来建立会话。这样,建立会话使用的敏感信息仍是由企业应用内部获取,既保护了敏感信息,还能够达到通过第三方应用建立会话的目的。

Description

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人们之间的通信不再局限于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即时通讯应用由于具有够随时随地沟通的时效性和便利性广受用户的欢迎。用户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可以语音、视频,还可以交换图像、文件等。即时通讯应用也可以在工作台中添加第三方开发商开发的第三方应用,以此来扩展即时通讯应用的功能,或者便于第三方开发商扩展自己的业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即时通讯应用的第三方应用中创建会话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创建会话的方法,应用于嵌入即时通讯应用或独立于该即时通讯应用的第三方应用,所述方法包括:
第三方应用显示业务界面;
响应于针对所述业务界面中功能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会话创建页面,该会话创建页面中包括可供选择的多个联系人;
响应于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的联系人选择操作,确定参与会话的联系人;
基于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创建聊天会话窗口。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创建会话的方法,包括:
即时通讯应用显示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包括可供所述即时通讯应用调用的至少一个第三方应用,所述第三方应用为嵌入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或独立于该即时通讯应用的应用;
响应于所述第三方应用的选择指令,跳转到所述第三方应用的业务界面;
响应于第三方应用的调用,为所述第三方应用创建聊天会话窗口。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创建会话的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业务界面;
会话创建页面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业务界面中功能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会话创建页面,该会话创建页面中包括可供选择的多个联系人;
会话成员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的联系人选择操作,确定参与会话的联系人;
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创建聊天会话窗口。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创建会话的装置,包括:
工作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包括可供所述即时通讯应用调用的至少一个第三方应用,所述第三方应用为嵌入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或独立于该即时通讯应用的应用;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三方应用的选择指令,跳转到所述第三方应用的业务界面;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三方应用的调用,为所述第三方应用创建聊天会话窗口。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创建会话的方法。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创建会话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方应用显示业务界面;响应于针对所述业务界面中功能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会话创建页面,该会话创建页面中包括可供选择的多个联系人;响应于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的联系人选择操作,确定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基于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创建聊天会话窗口。由企业应用为第三方应用来建立会话。这样,建立会话使用的敏感信息仍是由企业应用内部获取,既保护了敏感信息,还能够达到通过第三方应用建立会话的目的。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总体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界面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界面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界面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界面示意图之四;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创建会话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界面示意图之五;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界面示意图之六;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界面示意图之七;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创建会话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创建会话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界面示意图之八;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创建会话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创建会话的流程示意图之五;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创建会话的流程示意图之六;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创建会话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创建会话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9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计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通过即时通讯应用中的第三方应用创建会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这里对该方案涉及的一些名词做简单说明:
企业应用,一种即时通讯应用、能够支持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办公和通信。
第三方应用,由即时通讯应用之外的开发商开发的应用,能够加载在即时通讯应用的工作台中并通过即时通讯应用访问,为即时通讯应用提供扩展功能。
企业通讯录:企业通讯录中包括的是各个内部联系人,即企业员工,所以企业通讯录中不包括前述的外部联系人。
内部联系人:本申请的内部联系人是针对企业应用定义的,即企业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该通讯录中为企业员工。
外部联系人:本申请的外部联系人是针对企业应用定义的,企业通讯录之外的联系人称为外部联系人,如企业员工A使用企业应用,其中企业员工B和C为企业员工A的同事,所以B和C为A的内部联系人,若企业外人员D为企业员工A在企业应用中的好友并非是A的同事,则D为A的外部联系人。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应用中不同用户的外部联系人可能不同。但同一企业应用的内部联系人相同。
外部联系人通讯录:顾名思义,为包含各个外部联系人的通讯录。其中,不同企业应用用户的外部联系人可能不同,所以各个企业应用用户的外部联系人通讯录也可能不同。
内部标识:为即时通讯应用的敏感信息,即时通讯应用中每个联系人都具有一个内部标识,通过该标识能够访问获取相应联系人的个人敏感信息。
内部联系人标识:顾名思义,为企业应用的企业通信录中的联系人标识,不同于企业应用的内部标识,且内部联系人标识仅适用于提供给第三方应用创建会话时使用。
外部联系人标识:顾名思义,为外部联系人的标识,不同于企业应用的内部标识,且外部联系人标识仅适用于提供给第三方应用创建会话时使用。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创建会话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包括用户10的终端设备11、其中终端设备11中安装有即时通讯应用(如企业应用)111和能够加载在即时通讯应用中的第三方应用112,以及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如企业应用后台)12和第三方应用后台13。用户通过即时通讯应用,打开第三方应用的操作界面,第三方应用可以显示会话创建页面,然后用户10可以在会话创建页面中包括可供选择的多个联系人来创建会话;第三方应用112可以响应于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的联系人选择操作,确定参与会话的联系人;然后,基于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在即时通讯应用中创建聊天会话窗口。这样,用户选择10的多个联系人可以通过该会话窗口进行交流了。
现阶段,如果在即时通讯应用中创建会话,需要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由于内部标识为敏感信息需要严格保护起来,所以为了信息安全,内部标识不能够被第三方应用获取。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授权机制+内部标识转换策略来保护内部标识。以企业应用为例,企业应用的管理员可以授权第三方应用可见的企业通信录范围。企业应用在给第三方应用提供其可见的通讯录范围时,将其可见通信录范围内的各成员的内部标识转换为与内部标识不同的会话成员标识,然后发送给第三方应用使用。用户可以在第三方应用中选择需要参与会话的会话成员,然后由第三方应用将选择的会话成员标识发送给企业应用,由企业应用再将会话成员标识转换为对应的内部标识来建立会话。这样,建立会话使用的内部标识仍是由企业应用内部获取,而第三方应用仅获取会话成员标识。所以既可以达到保护敏感信息的目的,还能够达到通过第三方应用建立会话的目的。
这里继续结合图1将上述授权机制+内部标识转换策略做进一步说明。首先,第三方开发商在开发第三方应用112之前,可以预先通过企业应用111的官方网站(图中未示出),注册到企业应用后台12中成为企业应用111的第三方开发商,并创建要开发的第三方应用112。然后,第三方开发商基于第三方应用后台13开发好第三方应用后,将开发好的第三方应用112在企业应用111官方网站部署并发布。部署和发布成功后,第三方应用112会出现在企业应用的应用市场中,可被企业应用111的管理员搜索到。企业应用111的管理员可以通过浏览或者搜索等途径,添加第三方应用112到自己的企业应用111的工作台中,并在第三方应用之外的操作界面设置第三方应用112可见的企业通讯录范围。也即管理员可以通过授权机制设置允许第三方应用112获取的联系人。未被允许的联系人第三方应用112是获取不到的。企业应用111的企业应用后台12会生成身份鉴权信息以便于第三方应用112使用,并记录第三方应用112可获取的授权范围内的联系人。
当在企业应用111中打开第三方应用112时,进入第三方应用112的操作界面。在第三方应用112的操作界面中可以显示出第三方应用112可见的企业通讯录。在该可见的企业通讯录中用户可以选择要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然后用户可以通过页面中的控件触发会话创建请求。这时候,第三方应用112检测到会话创建请求时,然后第三方应用112调用企业应用提供的会话创建接口,将自己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发送给所述企业应用111;企业应用111通过企业应用后台12对身份鉴权信息和会话成员标识进行鉴权,鉴权成功后企业应用后台12返回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给企业应用111。企业应用111利用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建立会话;在成功建立会话后企业应用111将会话标识发送给第三方应用112。第三方应用112根据会话标识,跳转到企业应用111创建好的聊天会话窗口。
这样,第三方应用可以通过获取会话成员标识告知企业应用哪些人为会话成员,然后企业应用利用会话成员标识在企业应用后台换取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从而实现基于内部标识建立会话。这样,第三方应用在不获取内部标识这一敏感信息的前提下,实现了调用企业应用来建立会话。
为便于进一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为以企业应用为例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总体架构示意图。其中:
企业应用后台可包括两种接口,一种是ID转换接口,另一种是开发商接口;开发商接口包括进行鉴权的应用鉴权接口,和用于为第三方应用提供授权其可见的企业通讯录的企业通讯录接口;
企业应用中包括创建会话接口和外部联系人接口。其中,创建会话接口可以包括三种,这三种接口可以统称为ID或转换组件。这三种接口可包括:
1)、供内嵌网页应用调用的接口(如图2中的JSAPI Host接口),所述内嵌网页应用为基于所述企业应用的内嵌网页视图功能模块运行的应用;
同时JSAPI Host接口可提供为第三方应用获取外部联系人的接口功能。
外部联系人接口用于获取外部联系人标识。
2)、运行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操作系统提供的可供各种网页应用调用所述企业应用的接口(如图2中的Native SDK Host接口);
3)、运行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操作系统的开发平台提供的可调用所述企业应用的接口(如图2中的URL Scheme Host接口)。
相应的第三方开发商可开发的第三方应用可包括三种:
一种是企业应用内嵌应用、该应用还可以通过企业应用提供的JSAPI Host接口获取外部联系人标识。另一种是基于操作系统的独立应用,最后一种是网页应用。
在具体实施时,第三方应用被授权后,可通过第三方应用后台从企业应用后台的通讯录接口获取企业授权的内部联系人标识及对应的头像昵称等。在创建会话时,第三方应用可通过调用企业应用的外部联系人接口获取外部联系人标识及对应的头像昵称等。第三方应用可以显示内部联系人和外部联系人的头像昵称供用户选择会话成员,然后由第三方应用可以调用企业应用提供的创建会话接口由企业应用通过企业应用后台提供的ID转换接口获取各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来创建会话。
下面分别从即时通讯应用、第三方应用以及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各侧,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创建会话的方法分别进行说明。
一、即时通讯应用侧:
首先即时通讯应用授权第三方应用可获取的通信录范围,具体的,授权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响应于用户对授权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
步骤A2:响应于在所述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中对联系人的选择请求,将选择的联系人确定为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联系人。
为便于第三方应用能够获取到授权码,可以在确定授权给第三方应用获取的联系人后,发送内部联系人授权通知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以使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生成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授权码并记录所述第三方应用可获取的内部联系人。
对于企业应用而言,由于加载第三方应用到即时通讯应用的管理权限一般在即时通讯应用的管理员那里。所以授权给第三方应用的企业通讯录可见范围由企业管理员管理即可。故此,若用户为企业应用的管理员,则发送携带有企业应用的管理员标识的联系人获取请求给企业应用后台;接收到所述企业应用后台根据所述管理员标识返回的企业通信录后,在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中显示所述企业通信录。这样,可以由最高权限的人统一配置企业内哪些人可以由第三方应用获取。
如图3所示,为管理员的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的示意图,为避免第三方应用获取到即时通讯应用的内部联系人在即时通讯应用中的内部标识,该操作界面为即时通讯应用的操作界面并非第三方应用的操作界面。该操作界面中的联系人列表均为即时通讯应用的内部联系人,右上角显示的需要授权的第三方应用的图标。管理员在该操作界面选择“授权**应用获取选择的联系人”控件,即时通讯应用即会发送内部联系人授权通知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以使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生成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授权码并记录所述第三方应用可获取的内部联系人。该授权通知中可包括即时通讯应用标识、第三方应用标识以及选择的内部联系人。然后由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根据该授权通知记录该即时通讯应用标识、第三方应用标识和授权的内部联系人的内部联系人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于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第三方应用可以获取哪些内部联系人的内部联系人标识。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授权操作界面仅仅是一种示意图,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授权操作界面,只要能够实现授权第三方应用可见的企业通讯录范围均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而对于企业员工个体而言,企业员工还可以和企业之外的外部联系人为好友,例如销售部门的员工可能在即时通讯应用中加了其它企业或其他子公司的员工为好友。当然,和内部联系人一样,外部联系人也可以通过授权机制限制第三方应用获取哪些外部联系人。具体实施时,同样在第三方应用之外的操作界面授权外部联系人。具体实施时可以由即时通讯应用提供一个外部联系人操作界面。如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检测到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时,显示外部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所述外部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中包括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的外部联系人通讯录。
其中,如前所述外部联系人是发起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人的在即时通讯应用的企业通信录之外的通信录中的联系人。
具体实施时用户可以触发即时通讯应用中某一页面中的用于发起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的控件来触发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也可以是用户打开外部联系人授权操作页面时触发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本申请对触发的方式并不限定。
步骤B2:接收对外部联系人通信录中的联系人的选择请求;
步骤B3:将选择的联系人确定为授权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外部联系人。
例如即时通讯应用的员工A想授权第三方应用获取哪些外部联系人。则可以在即时通讯应用的设置界面中(如图4所示)选择授权外部联系人功能。选择该功能后即时通讯应用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员工A的外部联系人的内部标识及其对应的头像昵称等,然后跳转到外部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如图5所示)。在外部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中显示员工A的各个外部联系人。然后员工A可以在该界面中选择授权给哪些第三方应用获取外部联系人,同时可以选择部分联系人授权给之前选择的第三方应用。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5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步骤B4:发送外部联系人授权通知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以使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记录所述第三方应用可获取的发起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人的外部联系人。
具体实施时,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记录授权的外部联系人的内部标识即可,外部联系人的外部联系人标识可以在第三方应用通过即时通讯应用调用时生成即可。
如果创建的会话需要外部联系人参与时,本申请实施例中即时通讯应用为第三方应用提供了用于获取外部联系人的接口。而为了同时达到保护外部联系人的内部标识的同时又能够让外部联系人参与会话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不同于内部标识的外部联系人标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将外部联系人标识发送给第三方应用使用,具体的:通过即时通讯应用的外部联系人接口接收所述第三方应用发送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创建会话请求人;然后根据所述身份鉴权信息,通过调用ID转换接口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所述创建会话请求人的授权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参与会话的外部联系人的外部联系人标识;之后将参与会话的外部联系人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这样,第三方应用获取外部联系人标识后可以显示出来以便于供创建会话请求人选择会话成员。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即时通讯应用调用ID转换接口获取外部联系人时,即时通讯应用后台会为待获取的各外部联系人生成对应的外部联系人标识(openID),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将外部联系人标识返回给即时通讯应用的同时,会记录各个外部联系人对应的外部联系人标识,以便于第三方应用选择了会话成员时,根据会话成员标识确定哪些外部联系人参与会话。
至此,通过上面的阐述,即时通讯应用通过授权机制,能够让第三方应用获取到其许可的联系人。例如企业应用的管理员授权将企业通信录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内部联系人授权给第三方应用。然后第三方应用在创建会话之前可以通过调用即时通讯应用的外部联系人接口获取外部联系人。
由于返回给第三方应用的联系人标识(如内部联系人和外部联系人的标识)不同于即时通讯应用的内部标识,所以达到了保护即时通讯应用的内部标识的作用,还能够让第三方应用获取到即时通讯应用的可供创建会话的联系人。从而为通过第三方应用创建会话提供了选择的会话的成员可能。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只有被授权的第三方应用才能够获取到不同于内部标识的联系人标识,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完成授权之后,可以由即时通讯应用后台生成授权码并返回给第三方应用。然后第三方应用可以使用该授权码作为身份鉴权信息,也可以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中利用授权码换取临时登录凭证作为第三方应用的身份鉴权信息,以便于第三方应用根据该身份鉴权信息来获取内部联系人的内部联系人标识和外部联系人标识,并完成后续的创建会话操作。
具体实施时,即时通讯应用若为企业应用,则完成对内部联系人的授权后生成授权码,若即使通讯应用不为企业应用为个人应用,那么可以在用户完成对个人通讯录的授权后生成授权码。当然,若为个人应用时,也可以在将第三方应用加载在工作台中之后生成授权码,以便于用授权码表征第三方应用的身份为授权的应用即可。
如图6所示为第三方应用显示用于创建会话的界面示意图,该示意图中显示的联系人列表中包括内部联系人和/或外部联系人。用户可以通过选择确定谁是会话成员,然后开始创建会话。
为了便于第三方应用创建会话,本申请实施例中,即时通讯应用为第三方应用提供了会话创建接口以便第三方应用调用,如图7所示,为即时通讯应用这一侧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创建会话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即时通讯应用显示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包括可供所述即时通讯应用调用的至少一个第三方应用,所述第三方应用为嵌入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或独立于该即时通讯应用的应用。
如图8所示,为即时通讯应用中能够查看和进入第三方应用的工作台的界面示意图。该工作台中可以有至少一个第三方应用的应用标识(如标识1、2、3)。
步骤702:响应于所述第三方应用的选择指令,跳转到所述第三方应用的业务界面。
继续以图8为例,假设创建会话请求人选择了应用3的标识,则跳转到应用3的业务界面中,如图9所示。在图9所示的界面中有应用3的多个功能。其中,一个功能为创建会话功能,选择该功能后可以进入图10所示的联系人选择界面,创建会话请求人可通过该界面选择参与会话的会话成员。
步骤703:响应于第三方应用的调用,为所述第三方应用创建聊天会话窗口。
例如,用户在选择完会话成员后,可以通过图10所示的“开始创建会话”控件触发调用即时通讯应用创建会话的功能,来创建会话。
具体实施时,步骤702可执行为图11所示的步骤:
步骤1101:即时通讯应用通过会话创建接口接收所述第三方应用发送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所述第三方应用经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授权并加载在即时通讯应用中;所述身份鉴权信息为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颁发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的;
如前所述,所述会话创建接口,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供内嵌网页应用调用的接口,所述内嵌网页应用为基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内嵌网页视图功能模块运行的应用;
运行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操作系统提供的可供各种网页应用调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接口;
运行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操作系统的开发平台提供的可调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接口。
此外,具体实施时,为了保证信息安全,身份鉴权信息在设定时长内有效。具体实施时,身份鉴权信息可以为临时登录凭证。
步骤1102:将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发送给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对所述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进行鉴权。
如前所述,第三方应用经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授权并加载在即时通讯应用中;所述身份鉴权信息为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颁发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的。具体的鉴权操作将在后文中说明,在此暂不赘述。
步骤1103: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在鉴权成功的前提下返回的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
步骤1104:利用所述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建立会话;
步骤1105:将成功建立会话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应用。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即时通讯应用的管理员可以具有分配企业通讯录中的内部联系人标识的权限。这样,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员工更换时,可以见将离职员工的内部联系人标识分配给新入职的员工。需要说明的是内部联系人标识例如可以是员工编号。
综上,即时通讯应用提供会话创建接口给第三方应用,使得第三方应用能够调用该接口创建会话,此外,第三方应用在其应用范围内使用的会话成员标识不同于即时通讯应用的内部标识,使得内部标识不会被第三方应用获知,达到了保护内部标识这一敏感信息的目的。
二、第三方应用侧
相应的,下面对第三方应用侧实现创建会话的方法进行说明。可应用于嵌入即时通讯应用或独立于该即时通讯应用的第三方应用。
如图1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1:第三方应用显示业务界面。
该业务界面如前述的图9所示的界面,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1202:响应于针对所述业务界面中功能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会话创建页面,该会话创建页面中包括可供选择的多个联系人。
如前述的图10所示的界面,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1203:响应于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的联系人选择操作,确定参与会话的联系人。
步骤1204:基于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创建聊天会话窗口。
当然,具体实施,可以只能被授权的第三方应用才能够获取联系人并创建会话。这样,第三方应用需要先获取身份鉴权信息,以便于根据身份鉴权信息执行操作。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第三方应用接收加载到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加载请求。
例如,第三方应用检测到从应用市场中选择第三方应用并加载到即时通讯应用工作台中时,会收即时通讯应用或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发送的加载请求。当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在即时通讯应用的管理员设置完第三方应用可见的通信录范围后,触发即时通讯应用或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向第三方应用发送加载请求。
步骤C2:根据所述加载请求向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发送授权码获取请求;
步骤C3: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将所述第三方应用加载到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返回的授权码。
具体实施时,第三方应用可以将授权码作为身份鉴权信息。
由于授权码一旦被截获可以永久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护信息安全也可以根据所述授权码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的临时登录凭证作为身份鉴权信息,其中所述临时登录凭证具有设定的有效期。有效期的起算时间可以从生成临时登录凭证开始计算。临时登录凭证即使被接获也仅在一段时间内有效,从而可以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
具体实施时,可以由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验证临时登录凭证是否有效,也可以由第三方应用验证临时登录凭证是否有效,例如临时登录凭证中携带有临时登录凭证的生成时间,默认从该生成时间开始计算有效期。假设默认有效期为2小时,则第三方应用根据临时登录凭证的生成时间和当前时间确定临时登录凭证是否超过2小时,若未超过2小时则有效,若超过2小时则临时登录凭证失效。
进一步的,在临时登录凭证失效后,第三方应用还可以再次通过授权码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中换取新的临时登录凭证。
如前所述,企业应用可分为内部联系人和外部联系人,在企业应用的场景下,第三方应用在获取到身份鉴权信息后,第三方应用可以通过身份鉴权信息调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的通讯录接口,将所述身份鉴权信息发送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然后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在对身份鉴权信息鉴权通过的条件下返回的内部联系人标识。然后根据内部联系人标识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中显示内部联系人。
具体实施时,第三方应用可以在收到身份校验信息时,立即调用即时通讯应用后台的通讯录接口,也可以在检测到用户触发的打开第三方应用的操作时调用通讯录接口,还可以在检测到用户触发的打开第三方应用的用于创建会话的界面时调用通讯录接口,还可以是检测到用户对第三方应用中某个页面中的用于获取内部联系人的控件进行操作时调用通讯录接口。即,只要能够在选择会话成员之前调用通讯录接口都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而对于调用通讯录接口的触发时机和触发条件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具体实施时,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可以将内部联系人标识及其对应的头像昵称等非敏感信息发送给第三方应用显示,以便于用户选择会话成员。
当参与会话的会话成员需要包括外部联系人时,第三方应用可以通过外部联系人接口获取外部联系人,具体实施时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1:调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外部联系人接口,将身份鉴权信息和创建会话请求人发送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
其中,例如企业员工A使用其在即时通讯应用的账号控制第三方应用调用即时通讯应用的外部联系人接口,则步骤D1中的创建会话请求人为员工A在即时通讯应用中的账号。
步骤D2: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返回的该创建会话请求人的授权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外部联系人的外部联系人标识,所述外部联系人标识是所述即时通讯应用通过调用ID转换接口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的。
步骤D3:根据外部联系人标识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显示所述创建会话请求人的外部联系人。
具体实施时,内部联系人可以由第三方应用在获得身份鉴权信息后立即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后保存下来,当第三方应用显示用于创建会话的界面时,第三方应用获取存储的内部联系人并显示。当然,具体实施时,第三方应用也可以接收到显示用于创建会话的界面的显示请求时,利用身份鉴权信息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换取授权的内部联系人后显示。
类似的、关于外部联系人,也可以是第三方应用通过外部联系人接口获取后保存下来,并在第三方应用显示用于创建会话的界面时,第三方应用获取存储的外部联系人并显示。当然,具体实施时,第三方应用也可以接收到显示用于创建会话的界面时,利用身份鉴权信息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换取内部联系人后显示。此外,第三方应用还可以在用于创建会话的页面中显示内部联系人时,在该页面中提供用于获取外部联系人的控件(如图13所示),然后根据用户对该控件的操作去调用即时通讯应用的外部联系人接口获取外部联系人的用于创建会话的标识。总之,无论界面如何设计,无论是第三方应用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自动获取内部联系人标识和/或外部联系人标识,还是通过用户手动触发第三方应用的控件后第三方应用才去获取均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
总之,为了能够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在会话创建页面中显示的联系人为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联系人。如前所述,对于企业应用而言,从企业通讯录中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内部联系人;和/或,从会话创建请求人的所述企业通讯录之外的通讯录中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联系人。这样,可以便于企业应用的创建会话请求人根据自身的需求创建会话。也即,可以只选择内部联系人作为会话成员,也可以只选择外部联系人作为会话成员,当然还可以选择内部联系人和外部联系人共同作为会话成员。
无论即时通讯应用是个人应用还企业应用,在确定参与会话的联系人之后,可以获取参与会话的联系人的会话成员标识来代替内部标识达到保护用户隐私的目的。为了能够方便的创建会话,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创建聊天会话窗口,可实施为如图14所示:
步骤1401:调用即时通讯应用提供的会话创建接口,将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颁发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联系人的会话成员标识发送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
步骤1402: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成功建立会话后返回的会话标识,其中,所述会话是所述即时通讯应用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对所述身份鉴权信息和会话成员标识鉴权成功的前提下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得各个参与会话的联系人的内部标识后,利用各个参与会话的联系人的内部标识建立的。
步骤1403:根据所述会话标识,跳转到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创建好的聊天会话窗口。
这样,第三方应用通过即时通讯应用提供会话创建接口使得用户能够在第三方应用中创建会话。此外,第三方应用在其应用范围内使用的会话成员标识不同于即时通讯应用的内部标识,使得内部标识不会被第三方应用获知,达到了保护内部标识这一敏感信息的目的。
三、即时通讯应用后台侧
如前所述,当即时通讯应用授权第三方应用可获取的联系人时,可由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进行记录并对第三方应用进行鉴权。具体实施时,若即时通讯应用为个人应用不为企业应用时,即时通讯应用只需记录一种授权的联系人即可。若即时通讯应用为企业应用时可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授权内部联系人,另一方面是授权外部联系人:
1)授权内部联系人
步骤E1: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发送的内部联系人授权通知;
步骤E2:根据所述内部联系人授权通知,生成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授权码,并记录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企业通讯录中授权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内部联系人。
其中,为便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管理各个企业的即时通讯应用的授权第三方应用可见的内部联系人标识。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可采用如下表1的方式进行记录,需要说明的是,表1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在表1中企业标识为唯一标识一个企业的标识,同理第三方应用为唯一标识一个第三方应用的标识。企业通讯录中可以包括所有的企业员工。“是否授权可获取”一列中是则标识对应的联系人是否允许第三方应用获取相应的内部联系人标识。当然具体实施时,可获取的内部联系人标识可以在一张单独的表中。具体实施时,表结构如何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表1
企业标识 第三方应用标识
企业通讯录 是否授权可获取 内部联系人标识
联系人1 联系人1的内部联系人标识
联系人2 联系人2的内部联系人标识
联系人n 联系人n的内部联系人标识
在完成前述的准备工作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可以生成第三方应用的授权码。当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接收所述第三方应用发送的携带有所述授权码的临时登录凭证的获取请求时;然后根据所述授权码生成所述第三方应用的作为身份鉴权信息的临时登录凭证;之后将所述身份鉴权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这样使得第三方应用能够获取到身份鉴权信息来完成后续创建会话的操作。其中,临时登录凭证中可携带有生效时刻。以便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或第三方应用可以及时获知临时登录凭证是否失效。如,即时通讯应用后台生成临时登录凭证后将临时登录凭证的生成时间作为有效期的起算时间,每次接收到该临时登录凭证后根据设定的有效期确定临时登录凭证是否失效。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可以将临时登录凭证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的同时通知第三方应用临时登录凭证的有效期,以便于第三方应用对临时登录凭证是否失效进行验证。
2)外部联系人授权
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可以根据即时通讯应用的获取外部联系人的请求返回给即时通讯应用外部联系人通讯录(该通讯录中可以包括外部联系的内部标识),然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可以接收到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发送的外部联系人授权通知后,根据所述外部联系人授权通知,记录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人的授权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外部联系人。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可以记录可获取的外部联系人的内部标识,当第三方应用请求获取外部联系人时,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将需要反馈的外部联系人的外部联系人标识反馈给第三方应用。
第三方应用获得身份鉴权信息后还可以获取外部联系人标识,并继而创建会话,该部分内容已在前文中说明这里不再赘述。下面结合图15对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完成创建会话的操作做进一步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501: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接收即时通讯应用通过会话创建接口发送的第三方应用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联系人的会话成员标识。
如前所述第三方应用经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授权并加载在即时通讯应用中;所述身份鉴权信息为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颁发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的。
步骤1502:对所述身份鉴权信息和会话成员标识鉴权成功时;获取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
其中,具体实施时对所述身份鉴权信息和会话成员标识进行鉴权,可执行为:确定所述身份鉴权信息是否与预先为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生成的身份鉴权信息;并,对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是否授权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所述会话成员标识进行安全检查;若身份鉴权信息与预先为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生成的身份鉴权信息相同,且安全检查结果为检查通过,则确定鉴权成功,否则确定鉴权失败。这样,通过鉴权机制,可以实现仅允许被授权的第三方应用创建会话的目的。
具体实施时,如果会话成员标识包括内部联系人标识,则对内部联系人标识的安全检查为判断该内部联系人标识是否为授权给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内部联系人标识。具体实施时,可结合表1来判断。若所有会话成员的内部联系人标识均是授权给第三方应用获得内部联系人标识,则对内部联系人标识的安全检查结果为检查通过。否则,若存在至少一个会话成员的内部联系人标识不是授权给第三方应用获得内部联系人标识则确定对内部联系人标识安全检查结果为检查不通过。
相应的,若所述会话成员标识中包括所外部联系人标识,需要确定所述外部联系人标识是否属于会话创建请求人的外部联系人的外部联系人标识,并确定所述外部联系人标识是否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若会话成员的外部联系人标识均属于会话创建请求人的外部联系人标识,且各参与会话的外部联系人标识均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则确定安全检查通过,否则确定安全检查为不通过。
步骤1503:将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发送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以使所述利用所述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建立会话。
综上,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通过通信录接口为第三方应用提供即时通讯应用授权其可见的联系人。并通过对第三方应用进行身份鉴权,以及对参与会话成员的成员标识进行鉴权保证了被授权的第三方应用才能够创建会话,并保证了参与会话的成员是第三方应用可获取的成员,在鉴权成功时,通过反馈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给即时通讯应用来创建会话,实现了内部标识依然由即时通讯应用获取而不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的前提下,实现为第三方应用创建会话。
为了便于从全局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以企业应用为例结合图16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创建会话的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601:企业应用接收到将所述第三方应用加载在所述企业应用中的加载请求。
步骤1602:企业应用根据所述加载请求显示授权操作界面,所述授权操作界面中包括企业应用的内部联系人。
步骤1603:企业应用接收对内部联系人的选择请求,将选择的联系人确定为企业通信录中授权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内部联系人。
步骤1604:企业应用发送内部联系人授权通知给所述企业应用后台。
步骤1605:企业应用后台根据所述内部联系人授权通知,生成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授权码,并记录第三方应用可获取的内部联系人。
步骤1606:企业应用后台将生成的授权码发送给第三方应用。
具体实施时,可以由企业应用后台生成授权码后主动发送给第三方应用,也可以在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发送的授权码获取请求时,将授权码发送给第三方应用。
步骤1607:第三方应用利用所述授权码,从企业应用后台换取所述临时登录凭证。
具体实施时,第三方应用可以在收到授权码时,立即换取临时登录凭证,也可以在检测到用户触发的打开第三方应用的操作时换取临时登录凭证,还可以在检测到用户触发的打开第三方应用的用于创建会话的界面时换取临时登录凭证,还可以是检测到用户对第三方应用中某个页面中的用于获取换取临时登录凭证的控件进行操作时换取临时登录凭证。即,只要能够在显示出可供选则的联系人作为会话成员之前获取临时登录凭证都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而对于换取临时登录凭证的触发时机和触发条件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步骤1608:第三方应用调用所述企业应用后台的通讯录接口,将所述临时登录凭证发送给所述企业应用后台。
其中,什么条件和时机下调用通讯录接口,前文已经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1609:企业应用后台对临时登录凭证鉴权成功后,发送企业应用在其企业通讯录中授权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内部联系人标识给第三方应用。
步骤1610:第三方应用调用企业应用的外部联系人接口,将所述临时登录凭证发送给所述企业应用。
其中,第三方应用可以在收到临时登录凭证这个大前提下,第三方应用可以在收到临时登录凭证后立即调用外部联系人接口,也可以在检测到用户触发的打开第三方应用的用于创建会话的界面时外部联系人接口,还可以是检测到用户对第三方应用中某个页面中的用于调用外部联系人接口的控件进行操作时外部联系人接口。即,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外部联系人接口的触发时机和触发条件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步骤1611:企业应用通过调用ID转换接口从所述企业应用后台获取会话创建请求人的外部联系人标识。
具体实施时,企业应用后台可以临时生成外部联系人标识然后返回给企业应用。
步骤1612:企业应用将会话创建请求人的外部联系人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应用。
步骤1613:第三方应用显示内部联系人以及外部联系人。
步骤1614:第三方应用接收从内部联系人和外部联系人选择会话成员的选择请求。
步骤1615:第三方应用确定选择的联系人为会话成员。
步骤1616:第三方应用检测到会话创建请求时,确定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
步骤1617:第三方应用调用企业应用提供的会话创建接口,将所述临时登录凭证和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发送给所述企业应用。
步骤1618:企业应用将临时登录凭证和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发送给企业应用后台。
步骤1619:企业应用后台对所述临时登录凭证和会话成员标识鉴权成功时;获取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并发送给企业应用。
步骤1620:企业应用利用所述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建立会话;
步骤1621:企业应用将成功建立会话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应用。
步骤1622:第三方应用根据会话标识,跳转到所述企业应用创建好的聊天会话窗口。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创建会话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
显示模块1701,用于显示业务界面;
会话创建页面显示模块1702,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业务界面中功能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会话创建页面,该会话创建页面中包括可供选择的多个联系人;
会话成员确定模块1703,用于响应于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的联系人选择操作,确定参与会话的联系人;
创建模块1704,用于基于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创建聊天会话窗口。
进一的,所述第三方应用经企业应用后台授权并加载在即时通讯应用中;
所述确定参与会话的联系人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
会话成员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参与会话的联系人的会话成员标识;
所述创建模块,具体用于:
调用即时通讯应用提供的会话创建接口,将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颁发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联系人的会话成员标识发送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
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成功建立会话后返回的会话标识,其中,所述会话是所述即时通讯应用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对所述身份鉴权信息和会话成员标识鉴权成功的前提下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得各个参与会话的联系人的内部标识后,利用各个参与会话的联系人的内部标识建立的;
根据所述会话标识,跳转到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创建好的聊天会话窗口。
进一步的,所述会话创建页面中显示的联系人为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联系人。
进一步的,若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为企业应用,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联系人,包括:
从企业通讯录中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内部联系人;和/或
从会话创建请求人的所述企业通讯录之外的通讯录中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联系人。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加载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第三方应用接收加载到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加载请求;
授权码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载请求向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发送授权码获取请求;
授权码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将所述第三方应用加载到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返回的授权码;
其中,所述身份鉴权信息为所述授权码,或者为根据所述授权码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的临时登录凭证,所述临时登录凭证具有设定的有效期。
进一步的,会话创建页面显示模块,具体用于:
调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的通讯录接口,将所述身份鉴权信息发送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在对身份鉴权信息鉴权通过的条件下返回的内部联系人标识;根据接收到的内部联系人标识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中显示内部联系人;和/或,
调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外部联系人接口,将身份鉴权信息和创建会话请求人发送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返回的该创建会话请求人的授权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外部联系人的外部联系人标识,所述外部联系人标识是所述即时通讯应用通过调用ID转换接口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的;以及,根据外部联系人标识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显示所述创建会话请求人的外部联系人。
进一步的,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提供的会话创建接口,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供内嵌网页应用调用的接口,所述内嵌网页应用为基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内嵌网页视图功能模块运行的应用;
运行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操作系统提供的可供各种网页应用调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接口;
运行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操作系统的开发平台提供的可调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接口。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创建会话的装置,如图1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工作台显示模块1801,用于显示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包括可供所述即时通讯应用调用的至少一个第三方应用,所述第三方应用为嵌入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或独立于该即时通讯应用的应用;
第一响应模块1802,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三方应用的选择指令,跳转到所述第三方应用的业务界面;
第二响应模块1803,用于响应于第三方应用的调用,为所述第三方应用创建聊天会话窗口。
进一步的,第二响应模块,用于:
通过会话创建接口接收所述第三方应用发送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所述第三方应用经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授权并加载在即时通讯应用中;所述身份鉴权信息为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颁发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的;
将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发送给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对所述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进行鉴权;
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在鉴权成功的前提下返回的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
利用所述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建立会话;
将成功建立会话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授权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
第四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在所述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中对联系人的选择请求,将选择的联系人确定为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联系人。
进一步的,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为企业应用,所述第三响应模块,用于:
发送携带有企业应用的管理员标识的联系人获取请求给企业应用后台;
接收所述企业应用后台根据所述管理员标识返回的企业通信录;
在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中显示所述企业通信录。
进一步的,响应于在所述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中对联系人的选择请求,将选择的联系人确定为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联系人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
内部授权通知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内部联系人授权通知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以使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生成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授权码并记录所述第三方应用可获取的内部联系人。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时,显示外部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所述外部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中包括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的外部联系人通讯录;所述外部联系人是发起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人的在即时通讯应用的企业通信录之外的通信录中的联系人;
选择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外部联系人通信录中的联系人的选择请求;
外部联系人授权确定模块,用于将选择的联系人确定为授权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外部联系人;
外部联系人授权通知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外部联系人授权通知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以使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记录所述第三方应用可获取的发起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人的外部联系人。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外部联系人获取请求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即时通讯应用的外部联系人接口接收所述第三方应用发送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创建会话请求人;
外部联系人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鉴权信息,通过调用ID转换接口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所述创建会话请求人的授权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参与会话的外部联系人的外部联系人标识;
外部联系人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将参与会话的外部联系人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应用。
在介绍了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终端用户的使用创建会话方法、和装置之后,接下来,介绍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计算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计算装置可以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终端用户的使用创建会话方法中的步骤。例如,处理器可以执行如图7中所示的步骤701-703或图11中的步骤1101-步骤1105。
下面参照图15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计算装置19。图19显示的计算装置15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9所示,计算装置150以通用计算装置的形式表现。计算装置15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5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5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152和处理器151)的总线153。
总线15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器15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5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15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1523。
存储器15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524的程序/实用工具1525,这样的程序模块15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计算装置15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5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计算装置15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装置15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装置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55进行。并且,计算装置15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5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56通过总线153与用于计算装置15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装置15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使用创建会话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终端用户的使用创建会话方法中的步骤,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执行如图7中所示的步骤701-703或图11中的步骤1101-步骤1105。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用于终端用户的使用创建会话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计算装置上运行。然而,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装置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装置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装置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装置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装置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装置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装置,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装置(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创建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嵌入即时通讯应用或独立于该即时通讯应用的第三方应用,所述方法包括:
第三方应用显示业务界面;
响应于针对所述业务界面中功能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会话创建页面,该会话创建页面中包括可供选择的多个联系人;
响应于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的联系人选择操作,确定参与会话的联系人;
基于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创建聊天会话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应用经企业应用后台授权并加载在即时通讯应用中;
所述确定参与会话的联系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参与会话的联系人的会话成员标识;
所述基于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创建聊天会话窗口,具体包括:
调用即时通讯应用提供的会话创建接口,将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颁发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联系人的会话成员标识发送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
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成功建立会话后返回的会话标识,其中,所述会话是所述即时通讯应用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对所述身份鉴权信息和会话成员标识鉴权成功的前提下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得各个参与会话的联系人的内部标识后,利用各个参与会话的联系人的内部标识建立的;
根据所述会话标识,跳转到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创建好的聊天会话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创建页面中显示的联系人为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联系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为企业应用,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联系人,包括:
从企业通讯录中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内部联系人;和/或
从会话创建请求人的所述企业通讯录之外的通讯录中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联系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方应用接收加载到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加载请求;
根据所述加载请求向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发送授权码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将所述第三方应用加载到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返回的授权码;
其中,所述身份鉴权信息为所述授权码,或者为根据所述授权码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的临时登录凭证,所述临时登录凭证具有设定的有效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显示会话创建页面,具体包括:
调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的通讯录接口,将所述身份鉴权信息发送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在对身份鉴权信息鉴权通过的条件下返回的内部联系人标识;根据接收到的内部联系人标识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中显示内部联系人;和/或,
调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外部联系人接口,将身份鉴权信息和创建会话请求人发送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返回的该创建会话请求人的授权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外部联系人的外部联系人标识,所述外部联系人标识是所述即时通讯应用通过调用ID转换接口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的;以及,根据外部联系人标识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显示所述创建会话请求人的外部联系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提供的会话创建接口,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供内嵌网页应用调用的接口,所述内嵌网页应用为基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内嵌网页视图功能模块运行的应用;
运行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操作系统提供的可供各种网页应用调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接口;
运行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操作系统的开发平台提供的可调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接口。
8.一种创建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即时通讯应用,所述方法包括:
即时通讯应用显示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包括可供所述即时通讯应用调用的至少一个第三方应用,所述第三方应用为嵌入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或独立于该即时通讯应用的应用;
响应于所述第三方应用的选择指令,跳转到所述第三方应用的业务界面;
响应于第三方应用的调用,为所述第三方应用创建聊天会话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第三方应用的调用,为所述第三方应用创建聊天会话窗口,包括:
通过会话创建接口接收所述第三方应用发送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所述第三方应用经即时通讯应用后台授权并加载在即时通讯应用中;所述身份鉴权信息为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颁发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的;
将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发送给即时通讯应用后台,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对所述身份鉴权信息和参与会话的各个会话成员的会话成员标识进行鉴权;
接收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在鉴权成功的前提下返回的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
利用所述各个会话成员的内部标识建立会话;
将成功建立会话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授权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
响应于在所述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中对联系人的选择请求,将选择的联系人确定为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联系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为企业应用,所述显示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包括:
发送携带有企业应用的管理员标识的联系人获取请求给企业应用后台;
接收所述企业应用后台根据所述管理员标识返回的企业通信录;
在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中显示所述企业通信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在所述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中对联系人的选择请求,将选择的联系人确定为授权给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联系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内部联系人授权通知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以使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生成所述第三方应用的授权码并记录所述第三方应用可获取的内部联系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时,显示外部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所述外部联系人授权操作界面中包括从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的外部联系人通讯录;所述外部联系人是发起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人的在即时通讯应用的企业通信录之外的通信录中的联系人;
接收对外部联系人通信录中的联系人的选择请求;
将选择的联系人确定为授权所述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外部联系人;
发送外部联系人授权通知给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以使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记录所述第三方应用可获取的发起外部联系人授权请求人的外部联系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即时通讯应用的外部联系人接口接收所述第三方应用发送的身份鉴权信息和创建会话请求人;
根据所述身份鉴权信息,通过调用ID转换接口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后台获取所述创建会话请求人的授权第三方应用获取的参与会话的外部联系人的外部联系人标识;
将参与会话的外部联系人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应用。
15.一种创建会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业务界面;
会话创建页面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业务界面中功能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会话创建页面,该会话创建页面中包括可供选择的多个联系人;
会话成员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在所述会话创建界面的联系人选择操作,确定参与会话的联系人;
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参与会话的联系人,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创建聊天会话窗口。
16.一种创建会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工作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包括可供所述即时通讯应用调用的至少一个第三方应用,所述第三方应用为嵌入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或独立于该即时通讯应用的应用;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三方应用的选择指令,跳转到所述第三方应用的业务界面;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三方应用的调用,为所述第三方应用创建聊天会话窗口。
17.一种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1910058610.XA 2019-01-22 2019-01-22 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600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8610.XA CN109600306B (zh) 2019-01-22 2019-01-22 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8610.XA CN109600306B (zh) 2019-01-22 2019-01-22 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0306A true CN109600306A (zh) 2019-04-09
CN109600306B CN109600306B (zh) 2020-10-27

Family

ID=65965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8610.XA Active CN109600306B (zh) 2019-01-22 2019-01-22 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00306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8430A (zh) * 2019-04-19 2019-09-03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会议发言人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18346A (zh) * 2019-08-26 2019-11-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话建立方法和通话建立系统
CN110505593A (zh) * 2019-08-26 2019-1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三方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98103A (zh) * 2019-09-06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14649A (zh) * 2020-03-16 2020-06-19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视频会议的方法、装置及视频会议系统
CN111600730A (zh) * 2020-05-18 2020-08-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会话界面显示方法、群聊创建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187617A (zh) * 2020-09-01 2021-01-0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应用于互联网医疗的消息推送方法、系统及消息业务中台
CN112260940A (zh) * 2020-11-11 2021-01-22 深圳市百水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α字符引入社交app即时通讯中的方法
CN112333088A (zh) * 2021-01-04 2021-02-05 满金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性即时通信传输方法
CN112671980A (zh) * 2019-09-29 2021-04-16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即时通讯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12688857A (zh) * 2020-12-08 2021-04-20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用即时通信功能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095463A (zh) * 2020-08-07 2022-02-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378897A (zh) * 2022-08-26 2022-1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临时会话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32708A1 (zh) * 2022-08-10 2024-02-15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4849A (zh) * 2013-12-19 2015-06-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对第三方应用进行鉴权的方法及系统
US20160105463A1 (en) * 2014-03-24 2016-04-14 Airwatch Llc Managed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user devices
CN107733771A (zh) * 2016-08-10 2018-02-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09319A (zh) * 2016-09-08 2018-03-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9120505A (zh) * 2018-06-25 2019-01-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mvp模式的安卓客服对话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4849A (zh) * 2013-12-19 2015-06-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对第三方应用进行鉴权的方法及系统
US20160105463A1 (en) * 2014-03-24 2016-04-14 Airwatch Llc Managed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user devices
CN107733771A (zh) * 2016-08-10 2018-02-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跨团体群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09319A (zh) * 2016-09-08 2018-03-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9120505A (zh) * 2018-06-25 2019-01-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mvp模式的安卓客服对话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8430A (zh) * 2019-04-19 2019-09-03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会议发言人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18346A (zh) * 2019-08-26 2019-11-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话建立方法和通话建立系统
CN110505593A (zh) * 2019-08-26 2019-1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三方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98103A (zh) * 2019-09-06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98103B (zh) * 2019-09-06 2021-08-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71980A (zh) * 2019-09-29 2021-04-16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即时通讯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11314649A (zh) * 2020-03-16 2020-06-19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视频会议的方法、装置及视频会议系统
CN111600730A (zh) * 2020-05-18 2020-08-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会话界面显示方法、群聊创建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600730B (zh) * 2020-05-18 2021-08-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会话界面显示方法、群聊创建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095463A (zh) * 2020-08-07 2022-02-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095463B (zh) * 2020-08-07 2023-11-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187617A (zh) * 2020-09-01 2021-01-0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应用于互联网医疗的消息推送方法、系统及消息业务中台
CN112187617B (zh) * 2020-09-01 2023-02-14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应用于互联网医疗的消息推送方法、系统及消息业务中台
CN112260940A (zh) * 2020-11-11 2021-01-22 深圳市百水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α字符引入社交app即时通讯中的方法
CN112688857A (zh) * 2020-12-08 2021-04-20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用即时通信功能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333088A (zh) * 2021-01-04 2021-02-05 满金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性即时通信传输方法
CN112333088B (zh) * 2021-01-04 2021-04-20 满金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性即时通信传输方法
WO2024032708A1 (zh) * 2022-08-10 2024-02-15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78897A (zh) * 2022-08-26 2022-1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临时会话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0306B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0306A (zh) 创建会话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5659558B (zh) 计算机实现的方法、授权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器
US8312097B1 (en) Segmenting access to electronic message boards
RU2435220C2 (ru) Способ регистрации участника, система службы сообщества, портативный терминал и программа обработки приглашения участника
US20160241555A1 (en) Toggling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8745401B1 (en) Authoriz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an online service provider
CN105024975B (zh) 账号登录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17557A (zh) 用于管理虚拟房间内的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55749B (zh) 协作系统、其协作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CN107690792A (zh) 未经管理的移动设备的单点登录
CN110310205A (zh)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7291432A (zh) 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和云桌面访问方法、装置
CN11006005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交易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7786538A (zh) 门禁授权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32291A (zh) 一种第三方授权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02893552A (zh) 用于聚合第三方安全服务的工作流的安全模型
US2013000786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on-aware social networking authentication
US11012556B2 (en) Non-verbal sensitive data authentication
CN106341234A (zh) 一种授权方法及装置
US10282537B2 (en) Single prompt multiple-response 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
CN107464121A (zh) 电子账户的挂失、解挂、业务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247907A (zh) 一种多应用平台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47033A (zh) 基于客户访问限制的认证
CN109547412A (zh) 双因素认证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878244A (zh) 一种真实性证明信息提供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