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13715B - 一种加热内锅以及一种电加热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内锅以及一种电加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13715B
CN107713715B CN201711078798.1A CN201711078798A CN107713715B CN 107713715 B CN107713715 B CN 107713715B CN 201711078798 A CN201711078798 A CN 201711078798A CN 107713715 B CN107713715 B CN 1077137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pan body
heating
pot
interior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787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13715A (zh
Inventor
陈亮
陈冬冬
高塬贵
李锦彬
陈伟
李振合
成灿明
胡玉新
潘泽勇
康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110787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13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13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3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13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3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加热内锅,其包括:内锅体,所述内锅体包括底壁和侧壁;还包括内锅支架,所述内锅支架套设于所述内锅体外且与所述内锅体之间形成保护腔;以及辅助加热装置,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腔内且与所述内锅体的所述侧壁对应设置的侧部加热部,所述辅助加热装置适于与控制加热的外部主机电连接。本发明的内锅,在其侧部设置有侧部加热部,可与加热底座配合对内锅进行加热,既能保证侧部米饭的受热均匀,烹饪效果好;又避免了对整机设计进行较大修改。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内锅以及一种电加热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内锅以及一种电加热锅。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为追求较高的生活品质,人们对于米饭的口感要求逐渐提高,而普通电饭煲因侧部无发热结构,易造成内锅侧部、倒角处无法有效受热,影响最终煮出的米饭的口感。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现有的电饭煲的基础上,优化电饭煲煲体的自身结构,在煲体内对应于内锅的侧部外围位置或者倒角位置增设辅助加热装置,例如加热线圈等,但上述方式对煲体的结构改动较大,需单独设计锅体以及加热结构,结构复杂且装配零件多;并且上述辅助加热装置通常跟内锅底部的主要加热装置同时加热,无法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选择控制。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内锅结构整体单薄,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影响电饭煲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内锅加热不均匀以及内锅结构单薄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加热内锅以及一种电加热锅。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热内锅,其包括:
内锅体,所述内锅体包括底壁和侧壁;
还包括内锅支架,所述内锅支架套设于所述内锅体外且与所述内锅体之间形成保护腔;
以及辅助加热装置,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腔内且与所述内锅体的所述侧壁对应设置的侧部加热部,所述辅助加热装置适于与控制加热的外部主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部加热部包括线圈单元以及通过引线分别与线圈单元两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线圈单元径向环绕所述内锅体设置,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外部主机的导电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子的输出端部设置有端子密封件,所述端子密封件内与两个所述接线端子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接线端子可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外部主机的导电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锅支架包括套设于所述内锅体外的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与所述内锅体之间围设形成所述侧部加热部的保护腔,所述环形支架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内锅体的外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支架的上下端与所述内锅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或者密封粘结剂。
进一步地,所述内锅支架还包括包覆于所述内锅体的底部倒角和所述底壁外侧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环形支架一体设置或分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内锅体之间的倒角加热部,所述倒角加热部与所述外部主机电连接并对所述内锅的倒角部位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内锅体之间的底部加热部,所述底部加热部分别与所述外部主机电连接并对所述内锅底部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支架的上端与所述内锅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或者密封粘结剂,或者所述环形支架的上下端和所述底座的上端与所述内锅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或者密封粘结剂。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端子密封件均为硅胶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加热部、所述底部加热部分别包括线圈单元以及通过引线分别与所述线圈单元两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外部主机的导电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单元为IH线圈或者加热电阻丝。
进一步地,所述内锅支架包括凸耳部,所述凸耳部包括向所述环形支架径向外侧延伸的两个凸耳,所述凸耳对称设置于所述环形支架的顶端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内锅支架还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凸耳下方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互相连接的线圈固定部和密封件安装部,所述线圈固定部固定所述线圈单元,所述密封件安装部固定所述端子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一个凸耳下方,其内设有贯通的密封件安装槽,所述密封件安装槽内安装所述端子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固定部包括容纳所述引线的走线槽和容纳所述接线端子的端子槽,所述走线槽设置于所述内锅支架的内侧表面,所述端子槽设置于所述走线槽的顶端并连通所述走线槽和所述密封件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锅支架的外侧位于另一个凸耳的下方设置有筋条。
进一步地,所述内锅体上靠近所述线圈单元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线圈安装槽,所述线圈单元安装于所述线圈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内锅支架上靠近所述线圈单元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线圈安装槽,所述线圈单元安装于所述线圈安装槽中。
一种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锅;
内锅,所述内锅置于所述外锅内,所述内锅为上述内锅;
以及外部加热装置,所述外部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外锅内对所述内锅进行加热,所述外部加热装置以及辅助加热装置分别与电加热锅主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锅包括盖体、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其中所述上支撑座连接盖体和下支撑座,所述内锅设置于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共同围合成的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座为与内锅支架配合的环形支撑座。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座内侧与所述内锅的密封件安装部和筋条对应处分别设置有内锅定位槽,所述内锅定位槽分别与所述密封件安装部和所述筋条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与所述密封件安装部对应设置的内锅定位槽内设置有凸起的端子,所述端子为导电材料,所述端子一端与所述端子密封件上的通孔对应地设置,所述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热锅主机的主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加热装置为IH加热装置或者发热盘。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内锅,由于在其侧部设置有侧部加热部,可与加热底座配合对内锅进行加热,由于内锅自带有加热线圈,因此无需在整机上再单独设计侧部发热结构,既能保证侧部米饭的受热均匀,烹饪效果好;又避免了对整机设计进行较大修改。
2.本发明提供的内锅,由于设置有套设于内锅体外部的内锅支架,对现有单薄的内锅结构进行了加强,可防止内锅使用变形;同时通过在内锅支架上设置凸耳,可实现内锅结构的提取,无需再额外设计提手结构,使得整机结构装配简单。
3.本发明提供的内锅,还通过设置一体设置或者分体设置的环形支架和底座,使得内锅倒角部和底部也可实现辅助加热,进一步提高了烹饪的效果。
4.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电锅,内锅内设置的IH线圈可与现有整机的IH加热线圈进行串联以补偿整机参数,例如增大整机的电感量L和品质因数Q值。因外部加热装置的IH加热结构的限制,无法绕制更多的线圈,导致整机匹配功率较小。而本发明的加热电锅由于内锅内还设置有IH线圈,内锅IH线圈经串联后电感量L和品质因数Q值增大,使得整机的匹配功率值更大,同时还简化了整机调试。
5.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电锅,当电锅的外部加热装置为常规加热盘时,内锅上也可设置有IH辅助加热线圈,可实现IH加热技术与加热盘同时作用的多原理的加热方式;另外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切换各侧部加热部、倒角加热部和底部加热部,可实现各个辅助加热部分单独加热也可实现各个辅助加热部分组合加热,更加省电节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上支撑座与内锅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端子与接线端子配合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支撑座与环形支架的装配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内锅支架与内锅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内锅支架与内锅装配的俯视图;
图8-10为图1所示的内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线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线圈单元的接线端子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上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15为本发明的端子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接线端子与端子密封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内锅支架与内锅体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支撑座;111-内锅定位槽;112-端子;2-内锅;21-内锅体;211-侧壁;212-底壁;22-内锅支架;221-环形支架;222-凸耳;223-走线槽;225-端子槽;226-密封件安装部;227-筋条;228-底座;41-侧部加热部;42-倒角加热部;5-线圈单元;51-引线;52-接线端子;53-线圈安装槽;54-端子密封件;54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加热锅,例如电饭煲或者电加热高压锅等,其主要包括:外锅、内锅2和外部加热装置。其中内锅2置于外锅中,外部加热装置设置于外锅内用于对内锅2的底部进行加热,外部加热装置与电加热锅的主机电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外部加热装置为IH加热装置或者采用非IH线圈加热的发热盘。
如图1或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锅包括盖体(未在图中示出)、上支撑座1和下支撑座(未在图中示出),其中盖体与上支撑座1连接,上支撑座1与设在其下方的下支撑座固定连接,内锅2置于上支撑座1和下支撑座共同围合成的腔体内。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支撑座1为与内锅支架22配合的环形支撑座,下支撑座包括容纳内锅下部的侧壁和底座。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内锅2包括内锅体21和内锅支架22,参见图6,其中内锅体21包括互相连接的侧壁211和底壁212。如图8-10,本实施例中的内锅支架22为环形支架221,环形支架221套设于内锅体21的外部且环形支架221的上、下端分别与内锅体21的外表面贴合,如图4所示,环形支架221与内锅体21的侧壁211之间形成保护腔。在保护腔内还设有用于辅助加热的侧部加热部41,侧部加热部41适于与控制加热的外部主机电连接。
参见附图11,本实施例中的侧部加热部41包括线圈单元5以及从线圈单元5的两端通过引线51引出的两个接线端子52。参见图4,线圈单元5径向环绕内锅体21设置,接线端子52与外部主机的导电端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线圈单元5为IH线圈,当然其也可以采用例如加热电阻丝等其他加热线圈。而为了固定线圈单元5,本实施例中在内锅体21上靠近线圈单元5的一侧表面(即内锅体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线圈单元5的线圈安装槽53。如图6所示,该线圈安装槽53为设置于内锅体21的外表面并向内锅体21的径向内侧凹陷的槽体,线圈单元5安装于线圈安装槽53中。在生产过程中可将线圈单元5直接绕制于内锅体21的外表面并与其固定连接,也可将线圈单元5绕制成型后套设固定于内锅体21的外表面。当然,作为替换的实施方式,也可将线圈安装槽设于内锅支架22上靠线圈单元的一侧表面,此时线圈安装槽为设于内锅支架22的内侧表面并向内锅支架22的径向外侧凹陷的槽体。此时,生产过程中可将线圈单元绕制成型后固定于内锅支架22内侧的安装槽内,再将固定有线圈单元的内锅支架22安装于内锅体21上。
其中为确保电气安全,避免外部的水进入侧部加热部41,环形支架221的上下端与内锅体21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硅胶密封件,当然也可采用胶等密封粘结剂密封固定环形支架221和内锅体21接触的边缘。同时如图5和16所示,在接线端子52的端部处也设置有保护接线端子52的端子密封件54。参见附图14-15,本实施例中的端子密封件54为截面为T型的硅胶密封件,其中端子密封件54内与两个接线端子5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贯通的通孔541,接线端子52可通过通孔541与外部主机的导电端连接。
参见图7-10,本实施例中的内锅支架设有凸耳部,其中凸耳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环形支架221顶端开口处的、向环形支架221径向外侧延伸的凸耳222。通过设置上述凸耳222,可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将内锅2从外锅内提取出。其中,参见图7,在内锅支架22的外侧一个凸耳的下方设有用于固定安装线圈单元5和接线端子52的密封件安装部226,同时在另一个凸耳的下方设置有筋条227。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中的上支撑座1内与密封件安装部226和筋条227对应处各设置有一个内锅定位槽111,两个内锅定位槽111分别与密封件安装部226和筋条227配合设置。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至少在与密封件安装部226相对应的内锅定位槽111内设置有凸起的端子112,端子112为导电材料,端子112的一端可插入端子密封件上54的通孔541中并与接线端子52导电接触,端子112的另一端与电热锅主机的主板电连接,由此通过端子112与接线端子52的导通为侧部加热部41提供外部电源。
参见图8-10,本实施例中的内锅支架22上还设置有依次连接的走线槽223、端子槽225和密封件安装槽。其中如图9所示,走线槽223和端子槽225用于固定线圈单元5,具体地,走线槽223用于容纳引线51,端子槽225用于容纳固定接线端子52。密封件安装槽为设置于密封件安装部226内的贯通槽,其用于固定端子密封件54。本实施例中的走线槽223为沿环形支架221内侧壁轴向方向设置的凹槽。如图5和9所示,端子槽225水平设于走线槽223的顶部,端子槽225连通走线槽223和密封件安装槽。参见附图16中箭头所示,安装时,首先将接线端子52水平插入端子槽225内,然后将端子密封件54较大的一端由下向上插入密封件安装槽中,由此实现了对接线端子52的固定和密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当内锅2置于外锅内时,内锅支架22上的筋条227和密封件安装部226分别插入对应的内锅定位槽111中,此时,位于端子密封件54上下两端的接线端子52与端子112通过端子密封件54中的通孔后导通,使得侧部加热部41通过接线端子52和端子112与主板电连接,使得侧部加热部41能够通电加热。当然侧部加热部41与主机连接后可受主机控制进行通电加热或者断电不进行加热,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操作面板上相应的工作程序,例如可选择同时启动外部加热部和侧部加热部41完成加热;当然也可选择单独启动外部加热部完成加热。
实施例2
如图17所示为本发明的内锅支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2中,辅助加热装置除了包括设置于内锅侧部的侧部加热部41外,还包括设于内锅倒角处的倒角加热部42和位于内锅底部的底部加热部,其中倒角加热部42和底部加热部分别与外部主机电连接并对内锅的倒角部位和底部进行加热,倒角加热部42和底部加热部分别包括线圈单元以及通过引线分别与线圈单元两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分别与外部主机的导电端连接,其中线圈单元可以为IH线圈或者其他加热电阻丝。
因此,本实施例2中的内锅支架22还包括包覆内锅体21的底部倒角和底壁的底座228,其中底座228与环形支架221可以为一体成型设置,此时,环形支架221与底座228为与内锅体21的形状相似的锅体结构,其套设于内锅体21的外部,并且在其与内锅体21之间形成有保护腔,侧部加热部41、倒角加热部42和底部加热部均安装于保护腔中。此时,内锅支架22的上端与内锅体21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件或者采用例如胶等粘结剂密封固定。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底座228与环形支架221也可以为分体设置,此时内锅支架包括分别与内锅体21连接的环形支架221和底座228,该实施方式中的环形支架221以及位于环形支架221内的侧部加热部41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该实施方式中的环形支架221与内锅体21之间形成有安装侧部加热部41的第一保护腔,底座228与内锅体21之间单独形成有内部设置有倒角加热部42和底部加热部的第二保护腔,此时,环形支架221的上下两端、以及底座228的上端与内锅体21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件或者采用例如胶等粘结剂密封固定。
该实施例2中,侧部加热部41、倒角加热部42和底部加热部与主机连接后受主机控制可进行通电加热或者断电不加热,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操作面板上相应的工作程序,例如可选择启动外部加热部的同时,启动侧部加热部41、倒角加热部42和底部加热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与外部加热部共同进行加热,当然也可单独选择启动外部加热部进行加热操作。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底座228与内锅体21之间也可只设置用于对内锅体21的倒角部分进行辅助加热的倒角加热部42,此时倒角加热部42位于内锅倒角处且其包括线圈单元以及通过引线分别与线圈单元两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分别与外部主机的导电端连接,其中线圈单元可以为IH线圈或者其他加热电阻丝。
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电锅,当电锅的外部加热装置为常规加热盘时,内锅上也可设置有IH辅助加热线圈,可实现IH加热技术与加热盘同时作用的多原理的加热方式;另外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切换各侧部加热部、倒角加热部和底部加热部,可实现各个辅助加热部分单独加热也可实现各个辅助加热部分组合加热,更加省电节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5)

1.一种加热内锅,其包括:
内锅体,所述内锅体包括底壁和侧壁;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内锅支架,所述内锅支架与所述内锅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内锅支架套设于所述内锅体外且与所述内锅体之间形成保护腔;
以及辅助加热装置,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腔内且与所述内锅体的所述侧壁对应设置的侧部加热部,所述辅助加热装置适于与控制加热的外部主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加热部包括线圈单元以及通过引线分别与线圈单元两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线圈单元径向环绕所述内锅体设置,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外部主机的导电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的输出端部设置有端子密封件,所述端子密封件内与两个所述接线端子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接线端子可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外部主机的导电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支架包括套设于所述内锅体外的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与所述内锅体之间围设形成所述侧部加热部的保护腔,所述环形支架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内锅体的外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的上下端与所述内锅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或者密封粘结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支架还包括包覆于所述内锅体的底部倒角和所述底壁外侧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环形支架一体设置或分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内锅体之间的倒角加热部,所述倒角加热部与所述外部主机电连接并对所述内锅的倒角部位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内锅体之间的底部加热部,所述底部加热部与所述外部主机电连接并对所述内锅底部进行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的上端与所述内锅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或者密封粘结剂,或者所述环形支架的上下端与所述内锅体之间、以及所述底座的上端与所述内锅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或者密封粘结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端子密封件均为硅胶密封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加热部、所述底部加热部分别包括线圈单元以及通过引线分别与所述线圈单元两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外部主机的导电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1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单元为IH线圈或者加热电阻丝。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支架包括凸耳部,所述凸耳部包括向所述环形支架径向外侧延伸的两个凸耳,所述凸耳对称设置于所述环形支架的顶端开口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支架还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凸耳下方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互相连接的线圈固定部和密封件安装部,所述线圈固定部固定所述线圈单元,所述密封件安装部固定所述端子密封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一个凸耳下方,其内设有贯通的密封件安装槽,所述密封件安装槽内安装所述端子密封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部包括容纳所述引线的走线槽和容纳所述接线端子的端子槽,所述走线槽设置于所述内锅支架的内侧表面,所述端子槽设置于所述走线槽的顶端并连通所述走线槽和所述密封件安装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支架的外侧位于另一个凸耳的下方设置有筋条。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体上靠近所述线圈单元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线圈安装槽,所述线圈单元安装于所述线圈安装槽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支架上靠近所述线圈单元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线圈安装槽,所述线圈单元安装于所述线圈安装槽中。
20.一种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锅;
内锅,所述内锅置于所述外锅内,所述内锅为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锅;
以及外部加热装置,所述外部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外锅内对所述内锅进行加热,所述外部加热装置以及辅助加热装置分别与电加热锅主机电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包括盖体、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其中所述上支撑座连接盖体和下支撑座,所述内锅设置于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共同围合成的腔体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座为与内锅支架配合的环形支撑座。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座内侧与所述内锅的密封件安装部和筋条对应处分别设置有内锅定位槽,所述内锅定位槽分别与所述密封件安装部和所述筋条配合设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密封件安装部对应设置的内锅定位槽内设置有凸起的端子,所述凸起的端子为导电材料,所述凸起的端子一端与所述端子密封件上的通孔对应地设置,所述凸起的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热锅主机的主板电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加热装置为IH加热装置或者发热盘。
CN201711078798.1A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加热内锅以及一种电加热锅 Active CN107713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8798.1A CN107713715B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加热内锅以及一种电加热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8798.1A CN107713715B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加热内锅以及一种电加热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3715A CN107713715A (zh) 2018-02-23
CN107713715B true CN107713715B (zh) 2019-10-01

Family

ID=61221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78798.1A Active CN107713715B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加热内锅以及一种电加热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137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1036A (zh) * 2018-03-29 2020-10-20 雀巢产品有限公司 食物处理器中的受控定位
CN109953683B (zh) * 2018-07-11 2021-11-02 尚科宁家(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
CN108968648A (zh) * 2018-08-21 2018-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h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97813B (zh) * 2018-11-16 2020-08-04 烟台浩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锅及其使用方法
TWI693050B (zh) * 2019-07-15 2020-05-11 永順利食品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煮鍋
CN113180450B (zh) * 2021-05-06 2022-05-3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75506A (ja) * 2005-09-16 2007-03-29 Miyao Company Ltd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用容器
CN1981680A (zh) * 2006-01-20 2007-06-20 株式会社宫尾 电磁感应加热式电饭煲
CN201958587U (zh) * 2010-10-27 2011-09-07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电热膜内锅
CN204698321U (zh) * 2015-06-09 2015-10-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4698319U (zh) * 2015-06-09 2015-10-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75506A (ja) * 2005-09-16 2007-03-29 Miyao Company Ltd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用容器
CN1981680A (zh) * 2006-01-20 2007-06-20 株式会社宫尾 电磁感应加热式电饭煲
CN201958587U (zh) * 2010-10-27 2011-09-07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电热膜内锅
CN204698321U (zh) * 2015-06-09 2015-10-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4698319U (zh) * 2015-06-09 2015-10-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3715A (zh) 2018-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13715B (zh) 一种加热内锅以及一种电加热锅
CN205181128U (zh) 电热烹饪器具
CN107485304A (zh) 一种应用于蒸汽烤箱的腔体及蒸汽烤箱
CN207491238U (zh) 一种电煲的电磁加热炉芯及电磁加热电煲
CN202636677U (zh) 一种具有高电磁兼容性的电磁加热锅
CN204445299U (zh) 电炊具
CN206462858U (zh) 温控器的安装结构和烹饪器具
CN103660263B (zh) 一种可控温光能电热砖
CN212912809U (zh) 烹饪器具
CN206390791U (zh) 一种电饭煲隔磁装置
CN209726277U (zh) 烹饪炉具
CN204105719U (zh) 电压力器具的煲盖和电压力器具
CN210018919U (zh) 烹饪电器及磁条安装架
CN214180088U (zh) 一种饭菜加热板
CN214180148U (zh) 一种超薄的饭菜加热板
CN213605896U (zh) 一种饭菜加热板
CN217447363U (zh) 烹饪器具
JPS6142169B2 (zh)
CN209909994U (zh) 一种变频温控电磁炉
CN218683720U (zh) 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和烹饪设备
CN221329156U (zh) 加热模组及电器设备
CN208017388U (zh) 加热线圈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20119435U (zh) 一种电陶炉的发热盘
CN221098711U (zh)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设备
CN208058949U (zh) 一种具有单个加热区的电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