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8992A - 层叠膜 - Google Patents

层叠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8992A
CN107708992A CN201680035496.3A CN201680035496A CN107708992A CN 107708992 A CN107708992 A CN 107708992A CN 201680035496 A CN201680035496 A CN 201680035496A CN 107708992 A CN107708992 A CN 107708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ethyl
face seal
seal layer
gas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54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8992B (zh
Inventor
楠本将之
大场达也
内海京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708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8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semiconductor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having a PN or PIN junction
    • G02F1/017Structures with periodic or quasi periodic potential variation, e.g. superlattices, quantum wells
    • G02F1/01791Quantum boxes or quantum d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32B2307/7244Oxygen b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8Dimensions, e.g. volume
    • B32B2309/10Dimensions, e.g. volume linear, e.g. length, distance, width
    • B32B2309/105Thickn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量子点层等光学功能层的层叠膜,其能够防止由氧等引起的光学功能层的劣化。通过具有层叠体及树脂层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层叠体将阻气层层叠于光学功能层的至少一个表面而成,所述树脂层的氧渗透率为10cc/(m2·天·大气压)以下,覆盖层叠体的端面,且由将固体成分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5质量份以上的具有选自(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缩水甘油基、氧杂环丁烷基、脂环式环氧基中的至少一种的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的组合物形成。

Description

层叠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等中所使用的层叠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下,也称为LCD。)作为耗电量较少且省空间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用途正在逐年扩大。并且,在近年来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作为LCD性能改善,要求进一步的省电化、颜色再现性提升等。
伴随对LCD的省电化的要求,提出有为了提高背光(背光单元)中的光利用效率并且提升颜色再现性而在背光中利用将入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而射出的量子点(QD(QuantumDot))。
所谓量子点,是在三维全方向上移动方向受到限制的电子的状态,半导体的纳米粒子由高势垒立体包围时,该纳米粒子成为量子点。量子点显现各种量子效应。例如,显现电子的状态密度(能级)被离散化的“量子尺寸效应”。根据该量子尺寸效应,能够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大小来控制光的吸收波长或发光波长。
量子点通常分散在包括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等树脂的基质中而作为量子点层,例如,作为进行波长转换的量子点膜,配置于背光与液晶面板之间来使用。
若从背光向量子点膜入射激发光,则量子点被激发并发出荧光。在此能够通过使用具有不同的发光特性的量子点,发出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的半值宽度窄的光而具体实现白色光。基于量子点的荧光由于半值宽度较窄,因此能够使通过适当地选择波长而获得的白色光成为高亮度或者设计成颜色再现性优异。
量子点存在容易因氧等而劣化,而且发光强度因光氧化反应而下降的问题。因此,量子点膜中,在量子点层的两面层叠阻气膜来保护量子点层。
然而,存在若仅由阻气膜夹持量子点层的两面,则水分或氧从未被阻气膜覆盖的端面渗透到量子点层,导致量子点劣化的问题。
因此,提出除了量子点层的两面之外,量子点层的周边也由阻气膜等进行密封。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量子点荧光体在浓度0.0~20质量%的范围分散在环烯烃(共)聚合物中而成的组合物,并记载了具有包覆分散有包含该组合物的量子点的树脂成型体的整个面的阻气层的结构。并且,记载了该阻气层为在树脂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二氧化硅膜或氧化铝膜而得的阻气膜。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具备包含发光量子点(QD)组的远程荧光体薄膜的背光单元中,远程荧光体膜用2个阻气膜夹住QD荧光体材料,在被夹在QD荧光体材料的周围周边的2个阻气膜的区域包括具有阻气性的非活动区域的结构。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具备将从光源部发出的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转换为其他彩色光的颜色转换层及密封颜色转换层的不渗透性的密封片的发光装置中,具有以沿着由颜色转换层构成的荧光体层的外周、即包围荧光体层的平面形状的方式设置成框形状的第2贴合层,该第2贴合层具有包含阻气性的粘接材料的结构。
另外,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具有量子点层(波长转换部)及对量子点层进行密封的包含硅酮等的密封部件的量子点波长转换体中,用密封部件夹住量子点层,并且,在量子点层的周边粘贴密封部件彼此的结构。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02107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3-54401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8344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610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此,将量子点膜用作背光的LCD在室内或室外、车载等各种环境下使用。除此以外,LCD的背光被光源的热加热。另外,在车载用的用途中,LCD的背光有可能暴露在更高温高湿的环境下。
因此,在量子点膜中,对量子点层的端面的密封除了要求具有防止氧等从端面渗透到量子点层的充分的阻气性以外,还要求即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等中也具有充分的耐久性。
然而,在对现有的端面进行密封而得的量子点膜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难以通过充分的耐久性且充分的阻气性防止氧等从量子点层的端面渗透。
除此以外,如专利文献4所示的密封部件彼此的密封中,在平面方向上量子点膜的厚度不同,因此难以显现出充分的光学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这种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提供一种具有量子点层等光学功能层的层叠膜,其能够防止因氧等从端面渗透而导致的显现出量子点等的光学功能的部件的劣化,并且端面的密封层即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也具有充分的耐久性。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这种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光学功能层;层叠于光学功能层的至少一个主表面的阻气层;覆盖通过层叠光学功能层及阻气层而成的层叠体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端面密封层,并且,
具有:端面密封层为由在将固体成分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5质量份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形成且氧渗透率为10cc/(m2·天·大气压)以下的树脂层,所述聚合性化合物具有选自(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缩水甘油基、氧杂环丁烷基、脂环式环氧基中的至少一种的聚合性官能团。
在这种本发明的层叠膜中,优选端面密封层覆盖层叠体的端面的整个面。
并且,形成端面密封层的组合物所含有的聚合性化合物的亲水度logP优选为4以下。
并且,形成端面密封层的组合物优选含有亲水度logP为4以下的氢键性化合物。
并且,将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形成端面密封层的组合物含有30质量份以上的氢键性化合物。
并且,优选端面密封层的厚度为0.1~500μm。
并且,优选无机物的粒子分散在端面密封层中。
另外,优选无机物的粒子的大小为端面密封层的厚度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这种本发明,在具有量子点层等光学功能性层的层叠膜中,通过对端面进行密封的端面密封层能够防止因氧等从光学功能性层的端面渗透而导致的量子点等功能材料的劣化,并且,即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端面密封层也具有充分的耐久性,因此能够提供一种长寿命的量子点膜等层叠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层叠膜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层叠膜中所使用的阻气层的一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层叠膜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有时是基于本发明的具有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来进行,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用“~”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来包含的范围。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层叠膜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1所示的层叠膜10具有光学功能层12、阻气层14及端面密封层16。如图1所示,层叠膜10具有如下结构,即在片状的光学功能层12的两面(两个主表面)上层叠阻气层14,以端面密封层16覆盖用阻气层14夹持光学功能层12而得的层叠体的端面的整个面。
在此,详细内容进行后述,端面密封层16是氧渗透率为10cc/(m2·天·大气压)以下的树脂层。
光学功能层12为用于显现波长转换等所期望的功能的层,且为具有例如四边形的平面形状的片状物。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光学功能层12”也称为“功能层12”。
功能层12能够利用量子点层等波长转换层、光提取层、有机电致发光层(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层)等显现出光学功能的各种层。
其中,通过具有端面密封层16,能够防止由从端面渗透的氧引起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劣化,并且从能够充分显现端面密封层16即使在高温高湿下也具有充分的耐久性等的本发明的层叠膜特征等方面而言,利用于假设在车载等的高温高湿等各种环境下的使用的LCD等,并且因氧而引起的量子点的劣化成为较大问题的量子点层优选用作功能层12。
作为一例,量子点层为将多个量子点分散于树脂等基质中而成的层,并且为具有将入射到功能层12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而射出的功能的波长转换层。
例如,若从未图示的背光射出的蓝色光入射到功能层12,则功能层12通过内部所包含的量子点的效应,将该蓝色光的至少一部分波长转换为红色光或绿色光来射出。
在此,所谓蓝色光是在400nm~500nm的波长频带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光,所谓绿色光是在超过500nm且600nm以下的波长频带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光,所谓红色光是在超过600nm且680nm以下的波长频带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光。
另外,量子点层所显现的波长转换的功能不限定于将蓝色光波长转换为红色光或绿色光的结构,只要是将入射光的至少一部分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的结构即可。
量子点至少被入射的激发光激发而发出荧光。
量子点层中所含有的量子点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根据所要求的波长转换的性能等适当选择各种公知的量子点即可。
关于量子点,例如能够参考日本特开2012-169271号公报的0060~0066段,但并不限定于此处记载的内容。作为量子点,能够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市售品。量子点的发光波长通常能够通过粒子的组成、尺寸来进行调整。
量子点优选均匀地分散在基质中,但也可以不均匀地分散在基质中。
并且,量子点可以只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当并用2种以上量子点时,可使用彼此的发出光的波长不同的量子点。
具体而言,所谓公知的量子点中有在600nm~680nm范围的波长频带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量子点(A)、在500nm~600nm范围的波长频带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量子点(B)、在400nm~500nm的波长频带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量子点(C),量子点(A)被激发光激发而发出红色光,量子点(B)发出绿色光,量子点(C)发出蓝色光。例如,若向包含量子点(A)和量子点(B)的含量子点的层叠体入射蓝色光而作为激发光,则能够通过由量子点(A)发出的红色光、由量子点(B)发出的绿色光、透射量子点层而得的蓝色光来具体实现白色光。或者通过向包含量子点(A)、量子点(B)及量子点(C)的量子点层入射紫外光而作为激发光,能够通过由量子点(A)发出的红色光、由量子点(B)发出的绿色光及由量子点(C)发出的蓝色光来具体实现白色光。
并且,作为量子点,可使用形状为杆状且具有方向性并发出偏振光的所谓的量子杆。
作为量子点层的基质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在公知的量子点层中所使用的各种树脂。
例如可列举聚酯系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等。或者,作为基质,能够使用具有聚合性基的固化性化合物。聚合性基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甲基)丙烯酸酯基、乙烯基或环氧基,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酯基,尤其优选为丙烯酸酯基。另外,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基的聚合性单体各自的聚合性基可相同也可不同。
作为具体的基质,作为一例能够例示包含以下第1聚合性化合物及第2聚合性化合物的树脂。
第1聚合性化合物优选为选自包括2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具有2个以上的官能团的单体的组中的1个以上的化合物,所述官能团选自包括环氧基及氧杂环丁烷基的组。
2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作为2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列举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基乙酯、二环戊烯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优选例。
并且,2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作为3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列举环氧氯丙烷(ECH)改性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EO)改性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PO)改性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EO改性磷酸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P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丙烯酰基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聚(甲基)丙烯酸酯、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优选例。
作为具有2个以上的选自包括环氧基及氧杂环丁烷基的组中的官能团的单体,例如优选使用:脂肪族环状环氧化合物、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溴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溴化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溴化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氢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氢化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氢化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三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类;通过在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脂肪族多元醇中加成1种或2种以上的环氧烷烃而得的聚醚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类;脂肪族长链二元酸的二缩水甘油酯类;高级脂肪酸的缩水甘油酯类;包含环氧环烷烃的化合物等。
作为能够适当地用作具有2个以上选自包含环氧基及氧杂环丁烷基的组中的官能团的单体的市售品,可列举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制造的CEL LOXIDE 2021P、CELLOXIDE 8000、Sigma-Aldrich Co.LLC.制造的4-乙烯基环己烯二氧化物等。这些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并且,具有2个以上选自包括环氧基及氧杂环丁烷基的组中的官能团的单体的制备方法没有限定,例如能够参考如下等文献来合成:丸善KK出版、第四版实验化学讲座20有机合成II、213~、平成4年、Ed.by Alfred Hasfner,Th e chemistry of heterocycliccompounds-Small Ring Heterocycles part3Oxiranes,John&Wiley and Sons,AnInterscience Publication,New York,1985、吉村、粘接、29卷12号、32、1985、吉村、粘接、30卷5号、42、1986、吉村、粘接、30卷7号、42、1986、日本特开平11-100378号公报、日本专利第2906245号公报、日本专利第2926262号公报。
第2聚合性化合物具有在分子中具有氢键合性的官能团,并且具有能够与第1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的聚合性基。
作为具有氢键合性的官能团,可列举氨基甲酸酯基、脲基或羟基等。
作为能够与第1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的聚合性基,例如,当第1聚合性化合物为2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时,只要是(甲基)丙烯酰基即可,当第1聚合性化合物为具有2个以上选自包括环氧基及氧杂环丁烷基的组中的官能团的单体时,只要是环氧基或氧杂环丁烷基即可。
作为包含氨基甲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能够列举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氢化MDI(HMDI)等二异氰酸酯和聚(环氧丙烷)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乙氧基化双酚A、乙氧基化双酚S螺环二醇、己内酯改性二醇、碳酸酯二醇等多元醇、及(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缩水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羟基丙烯酸酯反应而获得的单体、低聚物,且在日本特开2002-265650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2-35593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067238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单体。具体而言,能够列举TDI与丙烯酸羟基乙酯的加成物、IPDI与丙烯酸羟基乙酯的加成物、HDI与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 A)的加成物、通过将制备TDI与PETA的加成物后剩余的异氰酸酯与丙烯酸十二烷氧基羟基丙酯反应而得的化合物、6,6-尼龙与TDI的加成物、季戊四醇、TDI及丙烯酸羟基乙酯的加成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能够适当地用作包含氨基甲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市售品,可列举KYOEISHA CHEMICAL Co.,LTD.制造的AH-600、AT-600、UA-306H、UA-306T、UA-306I、UA-510H、UF-8001G、DAUA-167、SHIN-NAKA MURA CHEMICAL CO,LTD.制造的UA-160TM、OSAKAORGANIC CHEMI CAL INDUSTRY LTD.制造的UV-4108F、UV-4117F等。这些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包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能够列举通过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的反应合成的化合物。典型的是,根据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分类为双酚A型、双酚S型、双酚F型、环氧化油型、苯酚酚醛清漆型、脂环型。作为具体例,能够列举使(甲基)丙烯酸与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的加成物反应而得的(甲基)丙烯酸酯、使表氯醇与酚醛清漆反应后使(甲基)丙烯酸与之反应而得的(甲基)丙烯酸酯、使(甲基)丙烯酸与双酚S和表氯醇的加成物反应而得的(甲基)丙烯酸酯、使(甲基)丙烯酸与环氧化大豆油反应而得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并且,作为包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还能够列举末端具有羧基或磷酸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作为能够适当地用作包含羟基的第2聚合性化合物的市售品,可列举KYO EISHACHEMICAL Co.,LTD.制造的环氧酯、M-600A、40EM、70PA、200P A、80MFA、3002M、3002A、3000MK、3000A、Nippon Kasei Chemical Co.,Ltd.制造的丙烯酸4-羟丁酯、SHIN-NAKAMURACHEMICAL CO,LTD.制造的单官能丙烯酸酯A-SA、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SA、DAICEL-ALLNEXLTD.制造的单官能丙烯酸酯丙烯酸β-羧乙酯、JOHOKU CHEMICAL CO.,LTD制造的JPA-514等。这些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第1聚合性化合物与第2聚合性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0:90~99:1即可,优选为10:90~90:10。还优选与第2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相比,第1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较多,具体而言,(第1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第2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2~10。
将包含第1聚合性化合物和第2聚合性化合物的树脂用作基质时,优选在基质中还包含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能够列举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它们的衍生物,更详细而言在分子内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的聚合性不饱和键((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作为它们的具体例可列举以下的化合物,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3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等芳烷基的碳原子数为7~20的(甲基)丙烯酸芳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等烷氧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2~30的(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等(单烷基或二烷基)氨基烷基的总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二乙二醇乙醚的(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丁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单甲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酯、六乙二醇单甲醚的(甲基)丙烯酸酯、八乙二醇的单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九乙二醇的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的单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庚丙二醇的单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的单乙基醚(甲基)丙烯酸酯等亚烷基链的碳原子数为1~10且末端烷基醚的碳原子数为1~10的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酯;六乙二醇苯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酯等亚烷基链的碳原子数为1~30且末端芳基醚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聚亚烷基二醇芳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醛加成环癸三烯(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脂环结构的总碳原子数4~30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十七氟癸酯等总碳原子数为4~30的(甲基)丙烯酸氟代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三乙二醇的单(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六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八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甘油的单或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具有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六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八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亚烷基链的碳原子数为1~30的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2-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基吗啉等(甲基)丙烯酰胺等。
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相对于第1聚合性化合物与第2聚合性化合物的总质量100质量份,优选包含1~300质量份,更优选包含50~150质量份。
并且,优选包含具有碳原子数为4~30的长链烷基的化合物。具体而言,优选第1聚合性化合物、第2聚合性化合物或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任一个具有碳原子数为4~30的长链烷基。该长链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2~22的长链烷基。这是因为,由此提高量子点的分散性。量子点的分散性越提高,从光转换层直达出射面的光量越增加,因此对提高正面亮度及正面对比度是有效的。
作为碳原子数4~30的具有长链烷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具体而言,优选(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油烯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丁基(甲基)丙烯酰胺、辛基(甲基)丙烯酰胺、月桂基(甲基)丙烯酰胺、油烯基(甲基)丙烯酰胺、硬脂基(甲基)丙烯酰胺、二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其中,尤其优选(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油烯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
并且,在成为基质的树脂中,可包含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五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全氟丁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全氟丁基-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八氟戊基(甲基)丙烯酸酯、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氟原子的化合物。能够通过包含这些化合物来提高涂布性。
并且,对量子点层中的成为基质的树脂的总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量子点层的总量100质量份,优选为90质量份~99.9质量份,更优选为92质量份~99质量份。
量子点层的厚度根据层叠膜10的厚度等来适当地设定即可。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就处理性及发光特性方面而言,优选为5μm~200μm,更优选为10μm~150μm。
另外,上述厚度是指平均厚度,平均厚度是通过测定量子点层的任意的10个点以上的厚度并对这些进行算术平均后求出。
对量子点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通过公知的方法形成即可。例如,能够通过调制将量子点、成为基质的树脂及溶剂混合而成的组合物(涂料或涂布组合物),并将该组合物涂布于阻气层14上,使其固化来形成。
另外,成为量子点层的组合物中根据需要可添加聚合引发剂或硅烷偶联剂等。
层叠膜10中,在量子点层等的功能层12的两面以覆盖功能层12的主面整个面的方式层叠阻气层14。即,层叠膜10具有由阻气层14挟持功能层12而成的结构。
在此,图示例的层叠膜10作为优选的方式,在功能层12的两面设置有阻气层14,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阻气层14可以仅设置于功能层12的一个面。然而,从更加适当地防止因氧等的渗透而引起的功能层12的劣化等方面而言,阻气层14优选设置于功能层12的两面。
并且,将阻气层14设置于功能层12的两面时,阻气层1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阻气层14为用于抑制氧等从量子点层等功能层12的主面浸入的层。从而,阻气层14优选具有较高的阻气性。具体而言,阻气层14优选氧渗透率为0.1cc/(m2·天·大气压)以下,更优选为0.01cc/(m2·天·大气压)以下,尤其优选为0.001cc/(m2·天·大气压)以下。
将阻气层14的氧渗透率设为0.1cc/(m2·天·大气压)以下,由此能够抑制因从功能层12的主面渗透的氧等引起的功能层12的劣化,而获得长寿命的量子点膜等层叠膜。
另外,本发明中,阻气层14和端面密封层16等的氧渗透率按照后述的实施例进行测定即可。
从透明性等方面而言,阻气层14只要为具有充分的光学特性,并且可获得作为目的的阻气性(阻氧性)的层,则可利用各种包括显现阻气性的公知的材料的层(膜)或公知的阻气膜。
其中,作为优选的阻气层14,可例示在支撑体之上交替地层叠有机层和无机层而成的、具有有机无机的层叠结构的阻气膜。该阻气膜中,有机无机的层叠结构可以仅形成于支撑体的一个面,也可以形成于支撑体的两面。
图2示意地示出阻气层14的一例的截面。
图2中所示的阻气层14在支撑体20之上具有有机层24,在有机层24之上具有无机层26,在无机层26之上具有有机层28。
该阻气层14(阻气膜)中,阻气性主要通过无机层26被显现。无机层26的下层的有机层24为用于适当地形成无机层26的基底层。最上层的有机层28作为无机层26的保护层而发挥作用。
另外,本发明的层叠膜中,具有用作阻气层14的有机无机的层叠结构的阻气膜并不限定于图2中示出的例。
例如也可以不具有作为保护层而发挥作用的最上层的有机层28。
并且,图2中示出的例仅具有一组无机层与基底的有机层的组合,但是也可以具有2组以上无机层与基底的有机层的组合。通常,无机层与基底的有机层的组合数量越多,阻气性越高。
另外,也可以在支撑体20之上形成无机层,并在其之上具有一组以上无机层与基底的有机层的组合的结构。
作为阻气层14的支撑体20,能够利用各种在公知的阻气膜中用作支撑体的阻气支撑体。
其中,就薄型化或轻量化容易、适合柔性化等方面而言,优选利用包含各种树脂材料(高分子材料)的薄膜。
具体而言,优选例示包含如下的塑料薄膜:聚乙二醇(P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PVA)、聚丙烯腈(PAN)、聚酰亚胺(PI)、透明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聚碳酸酯(PC)、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ABS、环烯烃共聚物(COC)、环烯烃聚合物(COP)及三醋酸纤维素(TAC)。
支撑体20的厚度根据层叠膜10的厚度或大小等适当地设定即可。在此,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支撑体20的厚度优选10μm~100μm左右。通过将支撑体20的厚度设在该范围,在轻量化或薄型化等方面可获得较佳的结果。
另外,支撑体20在这种塑料薄膜的表面可以被赋予防反射或相位差控制、光提取效率提高等功能。
阻气层14中,在支撑体20的表面形成有有机层24。
形成于支撑体20的表面的有机层24即成为无机层26的下层的有机层24为在阻气层14中主要显现阻气性的无机层26的基底层。
通过具有这种有机层24,包埋支撑体20的表面的凹凸或附着于支撑体20的表面的异物等,能够使无机层26的成膜面成为适于无机层26的成膜的状态。由此,如支撑体20的表面的凹凸或异物的影子,去除成为无机层26的无机化合物难以附膜的区域,在基板的表面整个面可无间隙地成膜适当的无机层26。其结果,能够稳定地形成氧渗透率为0.1cc/(m2·天·大气压)以下的阻气层14。
在阻气层14中,对有机层24的形成材料没有限定,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有机化合物。
具体而言,优选例示聚酯、(甲基)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聚苯乙烯、透明氟树脂、聚酰亚胺、氟化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纤维素酰化物、聚氨酯、聚醚醚酮、聚碳酸酯、脂环式聚烯烃、聚芳酯、聚醚砜、聚砜、芴环改性聚碳酸酯、脂环改性聚碳酸酯、芴环改性聚酯、丙烯酸化合物等热塑性树脂、聚硅氧烷、或其他有机硅化合物的膜。这些也可并用多个。
其中,在玻璃化转变温度或强度优异等方面,优选为由自由基固化性化合物和/或官能团中具有醚基的阳离子固化性化合物的聚合物构成的有机层24。
其中,在折射率较低、透明性较高且光学特性优异等方面,优选例示以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或低聚物的聚合物为主成分的丙烯酸树脂或甲基丙烯酸树脂作为有机层24。
其中,尤其优选例示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PGDA)、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A)、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D PHA)等、以2官能以上、尤其3官能以上的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或低聚物的聚合物为主成分的、丙烯酸树脂或甲基丙烯酸树脂。并且,还优选使用多个这些丙烯酸树脂或甲基丙烯酸树脂。
有机层24的厚度按照有机层24的形成材料或支撑体20适当地设定即可。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有机层24的厚度优选设为0.5~5μm,更优选设为1~3μm。
将有机层24的厚度设为0.5μm以上,由此包埋支撑体20的表面的凹凸或附着于支撑体20的表面的异物,并能够对有机层24的表面即无机层26的成膜面进行平坦化。将有机层24的厚度设为5μm以下,由此能够适当地抑制有机层24过厚而引起的、有机层24的龟裂或因阻气层14而引起的卷曲等的问题的产生。
另外,具有多个无机层与基底的有机层的组合时等、具有多个有机层时,各有机层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有机层24由涂布法或闪蒸等公知的方法进行成膜即可。
为了提高与成为有机层24的下层的无机层26的粘附性,有机层24(成为有机层24的组合物)优选含有硅烷偶联剂。
另外,还包含后述的有机层28,具有多个无机层与基底的有机层的组合时等、具有多个有机层24时,各有机层的形成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然而,从生产率等的观点考虑,优选由相同的材料形成所有的有机层。
在有机层24上将该有机层24作为基底形成无机层26。
无机层26是以无机化合物为主成分的膜,在阻气层14中主要显现出阻气性。
作为无机层26,能够利用各种显现阻气性的包括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等无机化合物的膜。
具体而言,优选例示包括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钽、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铟锡(ITO)等金属氧化物;氮化铝等金属氮化物;碳化铝等金属碳化物;氧化硅、氧化氮化硅、氧碳化硅、氧化氮化碳化硅等硅氧化物;氮化硅、氮化碳化硅等硅氮化物;碳化硅等硅碳化物;它们的氢化物;这些2种以上的混合物;及这些含氢物质等无机化合物的膜。
尤其,就透明性较高且能够显现优异的阻气性方面而言,优选例示包含硅氧化物、硅氮化物、及硅氧氮化物等硅化合物的膜。其中,包含氮化硅的膜除了更优异的阻气性以外,透明性也高,从而尤其优选例示。
无机层26的厚度根据形成材料适当确定能够显现作为目的的阻气性的厚度即可。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无机层26的厚度优选为10~200nm,更优选为10~100nm,尤其优选为15~75nm。
将无机层26的厚度设为10nm以上,由此能够形成稳定显现充分的阻气性能的无机层26。并且,无机层26通常为较脆、过厚则有可能产生裂纹或龟裂、剥离等,但是将无机层26的厚度设为200nm以下,由此能够防止产生裂纹。
另外,阻气膜具有多个无机层26时,各无机层26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无机层26根据形成材料以公知的方法形成即可。具体而言,可优选例示C CP(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电容耦合等离子体)-CVD(Chemical Vap or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或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CVD等等离子体CVD、磁控溅射或反应性溅射等溅射、真空蒸镀等、气相沉积法。
具有多个无机层时,各无机层的形成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然而,从生产率等发面而言,优选由相同的材料形成所有的无机层。
在无机层26之上设置了有机层28。
如前述,有机层28为作为无机层26的保护层发挥作用的层。在最上层具有有机层28,由此防止显现阻气性的无机层26的损伤,且阻气层14稳定而可显现作为目的的阻气性。
该有机层28基本上与前述的有机层24相同。
阻气层14的厚度只要根据层叠膜10的厚度、层叠膜10的大小等适当设定即可。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阻气层14的厚度优选为5~100μm,更优选为10~70μm,尤其优选为15~55μm。
将阻气层14的厚度设为100μm以下,由此能够防止阻气层14即层叠膜10不必要地变厚。并且,将阻气层14的厚度设为5μm以上,由此在两个阻气层14之间形成功能层12时,能够使功能层12的厚度均匀,因此优选。
如前述,层叠膜10具有如下结构,即,在功能层12的两面层叠阻气层14,将包括该功能层12和阻气层14的层叠体的端面整个面由端面密封层16密封而成。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包括功能层12和阻气层14的层叠体即由功能层12和阻气层14挟持而成的层叠体简称为层叠体。
另外,作为图示例的层叠膜10优选的方式,将包括功能层12和阻气层14的层叠体的端面整个面由端面密封层16密封而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即,发明的层叠膜例如也可以在层叠膜10的平面形状为四边形状时覆盖仅对置的两个端面整个面而设置端面密封层,还可以留有1端面并覆盖三个端面整个面而设置端面密封层。并且,也可以以局部覆盖层叠体的各端面的方式设置端面密封层。这些只要根据层叠膜所利用的背光单元的结构、层叠膜的安装部的结构等适当设定即可。
然而,从能够更加适当地防止因从层叠体的端面渗透的氧等引起的量子点的劣化等功能层12的劣化等方面而言,优选端面密封层以尽可能较大的面积覆盖层叠体的端面,尤其优选覆盖层叠体的端面整个面。
本发明的层叠膜10中,端面密封层16为氧渗透率10cc/(m2·天·大气压)以下的树脂层。本发明的层叠膜10具有这种端面密封层16,由此防止从未由阻气层14覆盖的端面向功能层12渗透氧等而使显现量子点等光学性功能的部件劣化,并且相对于高温高湿下的环境端面密封层16也具有充分的耐久性,因此能够长期实现功能层12显现作为目的的性能的长寿命的层叠膜。
如前述,在具有量子点层的量子点膜中,为了防止因向量子点层渗透的氧等引起的量子点的劣化,在量子点层的两面层叠阻气膜,另外,为了防止来自量子点层与阻气膜的层叠体端面的氧等的渗透,也可对层叠体的端面进行密封。
在此,如量子点膜使用于LCD的背光的膜暴露于屋外或屋内、车载等、包含高温高湿的各种环境的可能性高。因此,层叠体的端面密封时,不仅要求所需的阻气性,还要求即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也不会劣化的高耐久性。
然而在以往的量子点膜的端面密封中,无法获得所需的阻气性和相对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的充分的耐久性。
通常,具有高阻气性的树脂为亲水性。例如,聚乙烯醇(PVA)等具有氢键性官能团,加强分子间相互作用,由此减小树脂的自由体积而显现高阻气性。但是,如前述,使用于LCD的背光的膜暴露于包含高温高湿的各种环境的可能性高。在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仅具有氢键性官能团的树脂等通常阻气性高的树脂因亲水性高而导致劣化。即,在以往的量子点的端面密封中,阻气性和高温高湿的耐久性为权衡对象。
相对于此,在本发明的层叠膜10中,覆盖由功能层12和阻气层14挟持而成的层叠体的端面的端面密封层16为包括包含具有规定的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氧渗透率为10cc/(m2·天·大气压)以下的树脂层。
即,本发明中,将端面密封层16设为包括包含具有规定的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氧渗透率为10cc/(m2·天·大气压)以下的树脂层,由此获得充分的阻气性,并且包含具有规定的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性化合物,从而即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经过长时间,也能够防止端面密封层16的劣化。优选包含具有氢键性官能团的氢键性化合物,由此能够更加适当地降低氧渗透率。
本发明的层叠膜10中,若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大于10cc/(m2·天·大气压),则无法充分防止从层叠体的端面渗透到功能层12的氧等而导致功能层12在短期间内劣化。
若考虑到该方面,则优选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为较低。具体而言,优选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为5cc/(m2·天·大气压)以下,更优选为1cc/(m2·天·大气压)以下。
另外,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的下限并无特别限定,基本上越低越优选。
端面密封层16的厚度根据端面密封层16的形成材料适当地设定氧渗透率为10cc/(m2·天·大气压)以下的厚度即可。另外,端面密封层16的厚度换言之为在与层叠体的端面正交的方向上的端面密封层16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端面密封层16的厚度优选为0.1~500μm,更优选为1~100μm。
将端面密封层16的厚度设为0.1μm以上,由此能够稳定地形成适当地覆盖层叠体的端面的、氧渗透率为10cc/(m2·天·大气压)以下的端面密封层16,在这一方面等优选。
将端面密封层16的厚度设为500μm以下,由此能够防止使层叠膜10不必要地变大、能够扩展利用LCD的显示面积等层叠膜10的装置的有效面积,在这一方面等优选。
端面密封层16的厚度优选比设置有端面密封层16的层叠体的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厚。由此,能够在层叠体的端面的所需区域的所有区域稳定地形成适当的端面密封层16。
若考虑该方面,则优选层叠体的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2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下。
将层叠体的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设为2μm以下,由此在较薄的端面密封层16也可稳定地密封层叠体的端面的所需区域的所有区域。
另外,表面粗糙度Ra(算术平均粗糙度Ra)根据JISB0601进行测定即可。
这种端面密封层16即密封层叠体的端面的树脂层能够通过可形成氧渗透率为10cc/(m2·天·大气压)以下的端面密封层16的、公知的各种树脂材料而形成。
在此,端面密封层16通常通过制备包含主要成为端面密封层16即主要成为树脂层的化合物(单体、二聚体、三聚体、低聚物、聚合物等)、根据需要添加的交联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有机溶剂等的组合物,将该组合物涂布于端面密封层16的形成面,对组合物进行干燥,并根据需要通过紫外线照射和加热等聚合(交联/固化)主要构成树脂层的化合物而形成。
本发明的层叠膜10中,用于形成端面密封层16即树脂层的组合物含有聚合性化合物,或者还含有氢键性化合物。另外,聚合性化合物是指具有聚合性的化合物,氢键性化合物是指具有氢键性的化合物。
端面密封层16即树脂层基本上以聚合性化合物或者还以氢键性化合物作为主体而形成。在此,用于形成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所含有的聚合性化合物及氢键性化合物优选亲水度logP为4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
另外,本发明中,表示亲水度的LogP值称为1-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LogP值能够使用片段法、原子途径法等通过计算来算出。本说明书中记载的LogP值为使用Cambridge Soft公司制ChemBioDraw Ultra12.0从化合物的结构计算的LogP值。
如前述,功能层12通常为将显现光学性功能的材料分散于成为基质的树脂而成的层。
在此,功能层12中,作为基质使用疏水性的树脂的情况不少。尤其,功能层12为量子点层时,作为基质使用有疏水性的树脂的情况较多。
将端面密封层16作为树脂层的本发明的层叠膜基本上将量子点等分散于成为基质的树脂而成的功能层12与端面密封层16的粘附力较高。然而,为了更加提高与使用疏水性的基质的功能层12的粘附力,优选端面密封层16由疏水性的化合物形成。
另一方面,如众所周知,化合物中亲水度logP低的亲水性高。即,为了形成与功能层12的粘附力较强的端面密封层16,优选成为主体的聚合性化合物或氢键性化合物为亲水度logP高的化合物。
另一方面,包括疏水性高的化合物的树脂的氧渗透率较高,在树脂层的氧渗透率等方面,优选成为主体的聚合性化合物或氢键性化合物为亲水度logP较低的化合物。
从而,使用亲水度logP为4以下的聚合性化合物及氢键性化合物形成端面密封层16,由此能够通过适当的疏水性确保与功能层12的较高的粘附力的同时,形成氧渗透率充分低的端面密封层16。
另外,在氧渗透率的方面,优选聚合性化合物及氢键性化合物为亲水度logP较低的化合物。然而,若亲水度logP过低,则存在亲水性过高、端面密封层16与功能层12的粘附力变弱、端面密封层16的耐久性降低之忧虑。
若考虑该方面,则优选聚合性化合物及氢键性化合物的亲水度logP为0.0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
并且,本发明的层叠膜10中,形成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中将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优选含有30质量份以上的氢键性化合物,更优选含有40质量份以上。
另外,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为从组合物去除了有机溶剂的应残留于所形成的端面密封层16的成分的总量。
形成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通过含有30质量分以上的氢键性化合物,增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能够降低氧渗透率,在这一方面等优选。
氢键是指在分子中与比氢原子电负性高的原子共价键结的氢原子通过相同分子中或不同的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群之间引力的相互作用而成的非共价键性的键结。
具有氢键性的官能团为包含能够生成这种氢键的氢原子的官能团。具体而言,可举出氨基甲酸酯基、尿素基、羟基、羧基、酰胺基或氰基等。
作为具有这些官能团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例示使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氢化MDI(HMDI)等二异氰酸酯与聚(环氧丙烷)二醇、聚(四环氧甲烷)二醇、乙氧基化双酚A、乙氧基化双酚S螺甘油、己内酯改性二醇、碳酸酯二醇等聚醇及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缩水二(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羟基丙烯酸酯进行反应而获得的单体、低聚物。
并且,可例示在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中反应双酚A型、双酚S型、双酚F型、环氧化油型、苯酚酚醛清漆型等化合物而获得的环氧化合物、或在脂环型环氧中反应胺化合物、酸酐等而获得的环氧化合物。
另外,还可例示前述的环氧化合物的阳离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V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丁烯二醇-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腈等。
尤其,从固化收缩较小而与层叠膜的粘附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反应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而获得的化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层叠膜10中,形成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中,将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5质量份以上的具有选自(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缩水甘油基、氧杂环丁烷基、脂环式环氧基的至少一个的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性化合物,优选含有10质量份以上的具有这些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层叠膜10中,形成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的固体成分含有5质量份以上的具有选自(甲基)丙烯酰基等的至少一个的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型化合物,由此实现在高温高湿下的耐久性优异的端面密封层16。
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性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例示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1,9-壬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酰氧乙基(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二(甲基)丙烯酸等。
并且,作为具有缩水甘油基、氧杂环丁烷基、脂环环氧基等的聚合性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例示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氢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氢化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1,4-丁烷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烷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三环氧丙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环氧丙基醚等。
并且,本发明中,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和缩水甘油基的聚合性化合物也可优选利用市售品。
作为包含这种聚合性化合物的市售品,优选例示MITSUBISHI GAS CHE MICALCOMPANY制的MAXIVE、EVONIK公司制的Nanopox450、Nanopox 500、Nanopox630、ARAKAWA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的Compce ran102等系列、Toray Fine Chemicals Co.,Ltd.制的Frep、聚硫橡胶LP、Hen kel Japan Ltd.,制的LOCTITE E-30CL等系列、EpoxyTechnology制的EPO-TE X353ND等系列等。
另外,本发明的层叠膜中,形成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未含(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缩水甘油基、氧杂环丁烷基、脂环式环氧基的聚合性组合物。
但是,形成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中,未含这些官能团的聚合性化合物中,将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优选为3质量份以下。
本发明的层叠膜10中,在端面密封层16可以分散有无机物的粒子(包括无机化合物的粒子)。
端面密封层16含有无机物的粒子,由此能够更加降低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并能够更加优选地防止因从端面渗透的氧等引起的功能层12的劣化。
分散于端面密封层16的无机物粒子的大小并无特别限定,根据端面密封层16的厚度等适当设定即可。
在此,层叠膜10的面方向上的端面密封层16的区域成为将层叠膜10组入背光等装置时的非有效面积。并且,将层叠膜10组入装置时,优选层叠膜10的端面即端面密封层16的端面为平面状。
若考虑该方面,则优选分散于端面密封层16的无机物粒子的大小(最大长度)小于端面密封层16的厚度,尤其越小越有利。
另外,分散于端面密封层16的无机物粒子的大小可以均匀也可以不均匀。
端面密封层16中的无机物粒子的含量根据无机物粒子的大小等适当设定即可。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优选端面密封层16中的无机物粒子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30质量%。即,形成前述的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中,将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优选无机物粒子的含量为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30质量份。
基于无机物粒子的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的降低效果为无机物粒子的含量越多越高,但是将无机物粒子的含量设为10质量%以上,由此能够更有效地获得无机物粒子的添加效果,并形成氧渗透率较小的端面密封层16。
将端面密封层16中的无机物粒子的含量设为50质量%以下,由此能够使端面密封层16的粘附性和耐久性充分且抑制裁剪或冲裁层叠膜时产生龟裂等,在这一方面优选。
作为分散于端面密封层16的无机物粒子,具体而言,可例示二氧化硅粒子、二氧化铝粒子、银粒子、铜粒子等。
本发明的层叠膜能够由公知的方法制作。作为优选的一例,可例示以下的方法。
首先,如前述,通过涂布法等在支撑体20的表面形成有机层24,通过等离子体CVD等在该有机层24的表面形成无机层26,通过涂布法等在无机层26的表面形成有机层28,从而制作阻气层14(阻气膜)。
这种有机层及无机层的形成优选通过所谓的卷对卷来进行。在以下的说明中,“卷对卷”也称为“RtoR”。
另一方面,制备含有有机溶剂、形成成为矩阵的树脂的化合物、量子点等的、成为量子点层等的功能层12的组合物。
准备两片阻气层14,在一片阻气层14的有机层28的表面涂布成为该功能层12的组合物,还在组合物之上将有机层28朝向组合物侧再层叠1片阻气层14,进行紫外线固化等,从而制作在功能层12的两面层叠有阻气层14的层叠体。
将已制作的层叠体切割成规定大小,将已切割的层叠体层叠多片,例如为1000片。接着,在层叠状态的层叠体的端面整个面如前述涂布形成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在此,优选该组合物的粘度高,也可以为糊状。
接着,对涂布于层叠体的端面的组合物进行干燥,还根据需要通过紫外线照射等进行固化。
之后,将层叠的层叠体一片一片剥离,从而制作在功能层12的两面层叠有阻气层14的层叠体的端面形成有端面密封层16的层叠膜10。
以上,对本发明的层叠膜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良和变更也无妨。
实施例
以下,举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以下的实施例中示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步骤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就能够适当变更。
<阻气层14的制作>
<<支承体20>>
作为阻气层14的支承体20,使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膜、Toy obo Co.,Ltd.制造,商品名:COSMOSHINE A4300、厚度50μmm、宽度1000mm、长度100m)。
<<有机层24的形成>>
在支承体20的一面如下形成有机层24。
首先,制备了用于形成有机层24的组合物。具体而言,准备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Daicel-Cytec Company,Ltd.制造)及光聚合引发剂(Lamberti S.p.A制造、ESACUREKTO46),以TMPTA:光聚合引发剂的质量比例成为95:5的方式进行称量,将这些溶解于甲基乙基酮,从而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为15%的组合物。
使用该组合物,通过利用RtoR以涂布法进行成膜的通常的成膜装置,在支承体20的一面形成了有机层24。
首先,利用模涂布机,将组合物涂布于支承体20的一面。使涂布之后的支承体20在50℃的干燥区通过3分钟之后照射紫外线(累计照射量约为600m J/cm2),由此使组合物固化,从而形成了有机层24。
并且,在刚紫外线固化之后的平整辊中,作为保护膜,在有机层24的表面贴附聚乙烯膜(PE膜、Sun A.Kaken Co.,Ltd.制造、商品名:PAC2-30-T),搬送并卷取。
所形成的有机层24的厚度为1μm。
<<无机层26的形成>>
接着,使用利用RtoR的CVD装置,在有机层24的表面形成了无机层26(氮化硅(SiN)层)。
通过进料机送出形成有有机层24的支承体20,在无机层的成膜之前的最后的膜面接触辊通过之后,剥离保护膜,在已暴露的有机层24上,通过等离子体CVD形成了无机层26。
形成无机层26时,作为原料气体,使用了硅烷气体(流量160sccm)、氨气(流量370sccm)、氢气(流量590sccm)及氮气(流量240sccm)。电源使用了频率13.56MHz的高频电源。制膜压力设为40Pa。
所形成的无机层26的厚度为50nm。
<<有机层28的形成>>
进一步在无机层26的表面如下层叠了有机层28。
首先,制备了用于形成有机层28的组合物。具体而言,准备含胺基甲酸酯鍵丙烯聚合物(Taisei Fine Chemical Co.,Ltd.制造、ACRIT 8BR500、质均分子量250,000)与光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造Irgacure 184),以含胺基甲酸酯鍵丙烯聚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质量比例成为95:5的方式进行称量,使这些溶解于甲基乙基酮,从而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为15质量%的组合物。
利用该组合物,通过利用RtoR以涂布法进行成膜的通常的成膜装置,在无机层26的表面形成了有机层28。
首先,利用模涂布机,将组合物涂布于支承体20的一面。使涂布之后的支承体20在100℃的干燥区通过3分钟,从而形成了有机层28。
由此,制作了在支承体20上形成有机层24、无机层26及有机层28而成的如图2所示的阻气层14(阻气膜)。所形成的有机层28的厚度为1μm。
另外,关于阻气层14,在刚干燥组合物之后的平整辊中,作为保护膜,在有机层28的表面贴附与之前相同的聚乙烯膜之后卷取。
<层叠体的制作>
制备了具有以下的组成的用于形成作为功能层12的量子点层的组合物。
(组合物的组成)
·量子点1的甲苯分散液(发光极大:520nm)10质量份
·量子点2的甲苯分散液(发光极大:630nm)1质量份
·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2.4质量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0.54质量份
·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 819、BASF公司制造)0.009质量份
作为量子点1、2,使用了具有下述核壳结构(InP/ZnS)的纳米结晶。
·量子点1:INP530-10(NN-LABS,LLC制造)
·量子点2:INP620-10(NN-LABS,LLC制造)
所制备的组合物的粘度为50mPa·s。
利用该组合物,通过利用RtoR以涂布法进行成膜的通常的成膜装置,制作了在功能层12的两面层叠有阻气层14的层叠体。
将2个阻气层14装填于成膜装置的规定位置并进行走纸。首先,剥离一个阻气层的保护膜之后,利用模涂布机,将组合物涂布于有机层28的表面。接着,从另一个阻气层14剥离保护膜之后,对组合物,朝向有机层28层叠了阻气层14。
而且,对通过阻气层14夹住成为功能层12的组合物的层叠体照射紫外线(累计照射量约为2000mJ/cm2),由此使组合物固化来形成功能层12,从而制作了在功能层12的两面层叠有阻气层14的层叠体。
<实施例及比较例>
使用刀刃角度17°的汤姆逊刃,将该层叠体切割成A4尺寸的片状。接着,将已切割的层叠体重叠1000张。
[实施例1]
作为形成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制备了固体成分具有以下组成的组合物。另外,组成为将整个固体成分设为100质量份时的质量份。
·2液固化型环氧化合物的主剂(聚合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3.8、Henkel JapanLtd.,制造、LOCTITE E-30CL的主剂)66.7质量份
·2液固化型环氧化合物的固化剂(Henkel Japan Ltd.,制造、LOCTITE E-30CL的固化剂)33.3质量份
利用滴注将该组合物涂布于重叠了1000张的层叠体的整个端面,在80℃下干燥10分钟并固化,由此形成了端面密封层16。
之后,剥离各个层叠体,制作了在功能层12的两面层叠有阻气层14的层叠体的端面形成端面密封层16而成的如图1所示的层叠膜10。
端面密封层16的厚度为60μm。
并且,在厚度100μm的双向拉伸聚酯膜(TORAY INDUSTRIES,INC.制造、LUMIRRORT60),以与端面密封层16完全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厚度60μm的氧渗透率测定用样品。接着,从聚酯膜剥离氧渗透率测定用样品,利用基于APIMS法(大气压离子化质量分析法)的测定装置(NIPPON API制造),在温度25℃、湿度60%RH的条件下,测定了氧渗透率。
其结果,氧渗透率测定用样品即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为5.1cc/(m2·天·大气压)。
[实施例2]
将形成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设为以下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层叠膜10。
·脂环式环氧化合物(聚合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0.8、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制造、CELLOXODE 2021P)50质量份
·邻苯二甲酸酐50质量份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了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其结果,氧渗透率为4.6cc/(m2·天·大气压)。
[实施例3]
将成为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设为以下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层叠膜10。
·UV固化性异氰酸酯化合物(聚合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0.5、Showa D enkoCo.,Ltd.制造、Karenz moi)14质量份
·聚乙烯醇(氢键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0.9、KURARAY CO.,LTD.制造、PVA117H)83质量份
·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造、Irgacure 184)3质量份
另外,本例中,涂布并干燥成为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之后,照射紫外线(累计照射量约为800mJ/cm2),由此使组合物固化,从而形成了端面密封层16。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了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其结果,氧渗透率为0.8cc/(m2·天·大气压)。
[实施例4]
将成为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设为以下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层叠膜10。
·2液固化型环氧化合物的主剂(聚合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3.8、Henkel JapanLtd.,制造、LOCTITE E-30CL的主剂)50质量份
·2液固化型环氧化合物的固化剂(Henkel Japan Ltd.,制造、LOCTITE E-30CL的固化剂)25质量份
·二氧化硅粒子(无机物粒子、粒径40~50nm、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MEK-AC-4130Y)25质量份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了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其结果,氧渗透率为2.5cc/(m2·天·大气压)。
[实施例5]
将成为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设为以下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层叠膜10。
·TMPTA(聚合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2.5、Daicel Corporation.制造)37质量份
·3,4-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甲酯(氢键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1.4、Daice lChemical Industries Ltd.制造、CYCLOMER M100)57质量份
·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造、Irgacure 184)3质量份
·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CPI-100P、San-Apro Ltd.制造)3质量份
另外,本例中,涂布并干燥成为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之后,照射紫外线(累计照射量约为800mJ/cm2),由此使组合物固化,从而形成了端面密封层16。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了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其结果,氧渗透率为9.5cc/(m2·天·大气压)。
[实施例6]
将成为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设为以下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层叠膜10。
·UV固化性异氰酸酯化合物(聚合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0.5、Showa D enkoCo.,Ltd.制造、Karenz moi)12质量份
·聚乙烯醇(氢键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0.9、KURARAY CO.,LTD.制造、PVA117H)73质量份
·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造、Irgacure 184)3质量份
·二氧化硅粒子(无机物粒子、粒径40~50nm、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MEK-AC-4130Y)12质量份
另外,本例中,涂布并干燥成为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之后,照射紫外线(累计照射量约为800mJ/cm2),由此使组合物固化,从而形成了端面密封层16。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了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其结果,氧渗透率为0.6cc/(m2·天·大气压)。
[比较例1]
未形成端面密封层16,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层叠膜。
[比较例2]
将成为端面密封层的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设为以下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层叠膜。
·月桂醇丙烯酸酯(聚合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5.2、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造)50质量份
·聚乙烯醇(氢键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0.9、KURARAY CO.,LTD.制造、PVA117H)50质量份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了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其结果,氧渗透率为75cc/(m2·天·大气压)。
另外,本例中,涂布并干燥成为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之后,照射紫外线(累计照射量约为800mJ/cm2),由此使组合物固化,从而形成了端面密封层16。
[比较例3]
将成为端面密封层的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设为以下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层叠膜。
·聚乙烯醇(氢键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0.9、KURARAY CO.,LTD.制造、PVA117H)100质量份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了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其结果,氧渗透率为0.8cc/(m2·天·大气压)。
[比较例4]
将成为端面密封层的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设为以下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层叠膜。
·TMPTA(聚合性化合物、亲水度logP=2.5、Daicel Corporation.制造)97质量份
·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造、Irgacure 184)3质量份
另外,本例中,涂布并干燥成为端面密封层16的组合物之后,照射紫外线(累计照射量约为800mJ/cm2),由此使组合物固化,从而形成了端面密封层16。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了端面密封层16的氧渗透率,其结果,氧渗透率为17cc/(m2·天·大气压)。
对如此制作的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的层叠膜,评价了端部的非发光区域及端面密封层16的高温高湿耐性。
[端部的非发光区域]
在保持为25℃相对湿度60%的房间,在市售的蓝色光源(OPTEX FA C O.,LTD.制造、OPSM-H150X142B)上放置层叠膜,对层叠膜连续照射1000小时的蓝色光。
利用亮度分布计ProMetric(RadiantZemax社制造)测定连续照射之后的层叠膜的亮度,相对于层叠膜的中央的亮度,将亮度下降20%以上的距离设为端部劣化距离L,以以下基准评价了端部的发光区域。
若评价结果为AA~B,则能够判断为连续照射之后,端部的发光效率也维持良好。
AA:L≤0.1mm
A:0.1mm<L≤0.3mm
B:0.3mm<L≤0.5mm
C:0.5mm<L≤1.5mm
D:1.5mm<L
[高温高湿耐性]
对所制作的层叠膜的端面密封层16的膜厚D1进行光学显微镜测定之后,投入到保持为85℃相对湿度85%的恒温槽,并保管300小时。
从恒温槽取出层叠膜之后,在保持为25℃相对湿度60%的房间进行24小时的调湿,通过与之前示出的步骤相同的步骤测定了高温高湿耐久之后的层叠膜的端面密封层16的膜厚D2。
计算出高温高湿耐久前后的端面密封层16的膜厚変化X[%]=(D1-D2)/D2×100,以以下基准评价了高温高湿耐性。
若评价结果为A及B,则能够判断为具有高温高湿的耐性。
A:X≤5%
B:5%<X≤10%
C:10%<X≤30%
D:30%<X
将端面密封层的组成与结果示于下述表。
[表1]
上述表中,PVA是聚乙烯醇。
实施例5中,丙烯酸酯是3,4-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甲酯。
如上述表1所示,本发明的层叠膜相对于比较例,端部中的发光区域较广,即,能够防止来自端面的氧等的渗透引起的量子点的劣化,而且,端面密封层16的高温高湿耐性也较高。
从以上结果,本发明的效果显而易见。
符号说明
10-层叠膜,12-(光学)功能层,14-阻气层,16-端面密封层,20-支承体,24、28-有机层,26-无机层。

Claims (8)

1.一种层叠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光学功能层;层叠于所述光学功能层的至少一个主表面的阻气层;及将通过层叠所述光学功能层及阻气层而成的层叠体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的端面密封层,并且,
具有:所述端面密封层为由在将固体成分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5质量份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形成且氧渗透率为10cc/(m2·天·大气压)以下的树脂层,所述聚合性化合物具有选自(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缩水甘油基、氧杂环丁烷基、脂环式环氧基中的至少一种的聚合性官能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膜,其中,
所述端面密封层将所述层叠体的端面的整个面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膜,其中,
形成所述端面密封层的组合物所含有的聚合性化合物的亲水度logP为4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
形成所述端面密封层的组合物含有亲水度logP为4以下的氢键性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
将所述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形成所述端面密封层的组合物含有30质量份以上的氢键性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
所述端面密封层的厚度为0.1~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
无机物的粒子分散在所述端面密封层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膜,其中,
所述无机物的粒子的大小为所述端面密封层的厚度以下。
CN201680035496.3A 2015-06-18 2016-06-15 层叠膜 Active CN1077089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3272 2015-06-18
JP2015123272 2015-06-18
PCT/JP2016/067814 WO2016204181A1 (ja) 2015-06-18 2016-06-15 積層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8992A true CN107708992A (zh) 2018-02-16
CN107708992B CN107708992B (zh) 2019-07-09

Family

ID=57544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5496.3A Active CN107708992B (zh) 2015-06-18 2016-06-15 层叠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99480A1 (zh)
JP (1) JP6433591B2 (zh)
KR (1) KR102016407B1 (zh)
CN (1) CN107708992B (zh)
WO (1) WO20162041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2537A (zh) * 2020-12-02 2021-03-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膜层、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14522B2 (ja) * 2017-01-24 2020-06-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フィルム
CN110869452A (zh) * 2017-07-21 2020-03-06 Dic株式会社 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光转换层以及滤色器
EP3483929B1 (en) * 2017-11-08 2022-04-20 AT & S Austria Technologie & Systemtechnik Aktiengesellschaft Component carrier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and a component embedded therei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6842435B2 (ja) 2018-02-19 2021-03-1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ラジカル硬化性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グラフト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607094B (zh) * 2018-06-14 2024-04-05 香港科技大学 油墨组合物、纳米棒增强膜、喷墨打印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1300A (zh) * 2002-11-06 2005-12-21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液晶用密封材料和使用该材料的液晶显示单元
WO2012036092A1 (ja) * 2010-09-17 2012-03-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電極付き積層フィルム及び有機el素子
CN105531535A (zh) * 2013-09-13 2016-04-2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片和背光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9300A (ja) * 2002-08-14 2004-03-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7040209A1 (ja) * 2005-10-03 2007-04-12 Mitsui Chemicals, Inc.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シール材
JP2007207532A (ja) * 2006-01-31 2007-08-16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装置
JP5418762B2 (ja) 2008-04-25 2014-02-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0982991B1 (ko) 2008-09-03 2010-09-17 삼성엘이디 주식회사 양자점 파장변환체, 양자점 파장변환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양자점 파장변환체를 포함하는 발광장치
JP4988782B2 (ja) * 2009-03-02 2012-08-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封止された素子
US20130309287A1 (en) 2009-12-11 2013-11-21 Basf Se Rodent bait packed in a biodegradable foil
JP2012037558A (ja) * 2010-08-03 2012-02-23 Hitachi Chem Co Ltd 調光性構造体
KR20200039806A (ko) 2010-11-10 2020-04-16 나노시스, 인크. 양자 도트 필름들, 조명 디바이스들, 및 조명 방법들
JP2013161023A (ja) * 2012-02-08 2013-08-19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3125352A1 (ja) * 2012-02-21 2013-08-29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電子素子および有機電子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697048B2 (ja) * 2012-06-15 2015-04-0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封止用樹脂組成物、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封止フィルム、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ガスバリア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14022158A (ja) * 2012-07-17 2014-02-03 Nitto Denko Corp 有機elデバイス、および、有機el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KR101762055B1 (ko) * 2013-04-18 2017-07-26 미쯔이가가꾸가부시끼가이샤 조성물, 경화물, 표시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1300A (zh) * 2002-11-06 2005-12-21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液晶用密封材料和使用该材料的液晶显示单元
WO2012036092A1 (ja) * 2010-09-17 2012-03-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電極付き積層フィルム及び有機el素子
CN105531535A (zh) * 2013-09-13 2016-04-2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片和背光单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2537A (zh) * 2020-12-02 2021-03-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膜层、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16312A1 (zh) * 2020-12-02 2022-06-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膜层、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204181A1 (ja) 2018-04-05
KR102016407B1 (ko) 2019-09-02
KR20180008624A (ko) 2018-01-24
US20180099480A1 (en) 2018-04-12
JP6433591B2 (ja) 2018-12-05
CN107708992B (zh) 2019-07-09
WO2016204181A1 (ja) 2016-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8992B (zh) 层叠膜
CN107405873B (zh) 功能性膜及功能性膜的制造方法
CN107360719B (zh) 功能性复合膜及波长转换膜
CN107206743B (zh) 功能性复合膜及量子点膜
KR102150181B1 (ko) 가스 배리어 필름 및 파장 변환 필름
CN107708996B (zh) 层叠膜及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CN107848256A (zh) 层叠膜
US10480751B2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laminated film
CN106716236A (zh) 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及波长转换部件
JP6577874B2 (ja) 波長変換フィルム
JP6608447B2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7107574A (zh) 功能性层叠膜
CN107921737B (zh) 层叠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