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5684A - 一种物理光学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理光学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5684A
CN107705684A CN201711205970.5A CN201711205970A CN107705684A CN 107705684 A CN107705684 A CN 107705684A CN 201711205970 A CN201711205970 A CN 201711205970A CN 107705684 A CN107705684 A CN 107705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movable frame
fram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059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霄霄
孙明烨
张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2059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56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5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56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22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opt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Algebra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包括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杆上方的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第一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上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上方的折射镜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第二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上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投影屏装置。本发明能够方便的调节发光件与折射镜、投影屏之间的距离,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并且可以演示随着距离及高度的变化对光学实验结果的影响,方便学生理解及思考,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实验方式及结构多样化,能够满足多样化教学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物理光学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理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理光学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项重要分支,因此,在物理实验中经常涉及到光学的实验,比如衍射实验、折射实验等。然而,现有的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往往是固定不动的,无法调节透镜与发光元件、投影屏之间的距离,操作繁琐,使用不便,并且无法演示随着距离及高度的调节对光学实验的影响,实验效果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教学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物理光学实验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包括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杆上方的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第一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上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上方的折射镜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第二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上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投影屏装置,所述定位杆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右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左侧的第二弹簧,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定位框、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内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上方的升降杆、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上端的发光件,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上方的第一握持杆、吊耳、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下方的第一弹性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架左端的第一摩擦块、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上方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左侧的第一拉线、位于所述第一拉线左侧的第一拉环,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设置于所述电缸上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右侧的移动架、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下方的第四弹簧,所述折射镜装置包括升降板、设置于所述升降板右侧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升降板下方的限定绳、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的升降框、位于所述升降框上下两侧的第六弹簧、设置于所述升降框内的折射镜、位于所述升降框上方左右两侧的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上的第二握持杆,所述第二移动框装置包括第二移动框、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下方的第二弹性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架左端的第二摩擦块、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上方左右两侧的竖杆、位于所述竖杆上方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三握持杆、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右侧的第二拉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拉线右侧的第二拉环,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点横杆下方的第三拉线、位于所述第三拉线左右两侧的弹性杆、第七弹簧、设置于所述弹性杆下端的第八弹簧、位于所述第三拉线下方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所述投影屏装置包括支撑架、位于所述支撑架下方的支撑杆、收容于所述支撑架内的第九弹簧、位于所述第九弹簧上方的支撑块、位于所述支撑块上方的投影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物理光学实验装置能够方便的调节发光件与折射镜、投影屏之间的距离,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并且可以演示随着距离及高度的变化对光学实验结果的影响,方便学生理解及思考,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实验方式及结构多样化,能够满足多样化教学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物理光学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包括定位杆1、位于所述定位杆1上方的发光装置2、设置于所述定位杆1上的第一移动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装置3上的电缸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移动装置3上方的折射镜装置5、设置于所述定位杆1上的第二移动装置6、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装置6上的支架装置7、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7上的投影屏装置8。
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杆1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杆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固定杆11、第二固定杆12、第三固定杆1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2右侧的第一弹簧1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2左侧的第二弹簧15。所述第一固定杆1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11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2呈长方体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1右侧,所述第二固定杆12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13呈长方体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12的右侧,所述第三固定杆13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4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12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发光装置2包括定位框21、收容于所述定位框21内的第三弹簧22、位于所述第三弹簧22上方的升降杆23、设置于所述升降杆23上端的发光件24。所述定位框2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定位框2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定位框21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杆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21的右表面设有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方形。所述第三弹簧22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22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杆2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升降杆23的下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21内且与所述定位框2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升降杆23可以上下移动。所述发光件24可以为激光灯或者其他发光结构,其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升降杆23的上端与所述发光件24固定连接。所述发光件24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发光件24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移动装置3包括第一移动框31、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31上方的第一握持杆32、吊耳33、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31下方的第一弹性架34、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架34左端的第一摩擦块35、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31上方的第四固定杆36、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36左侧的第一横杆37、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31左侧的第一拉线、位于所述第一拉线左侧的第一拉环。所述第一移动框3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定位杆1穿过所述第一移动框31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移动框3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框31可以在所述定位杆1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弹簧1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握持杆3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握持杆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31固定连接。所述吊耳33呈弯曲状,所述吊耳33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架34呈凹字形,所述第一弹性架34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架3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摩擦块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架3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具有弹力。所述第一摩擦块3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摩擦块35顶靠在所述定位杆1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摩擦块35采用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比如橡胶等,使得第一摩擦块35与定位杆1之间的摩擦力足够大,以便固定第一移动框31的位置。所述第四固定杆36呈长方体,所述第四固定杆3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37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37的右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3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杆11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拉线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拉线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环呈圆环状,方便使用者握住。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4包括电缸41、设置于所述电缸41上的推动杆42、位于所述推动杆42右侧的移动架43、设置于所述推动杆42下方的第四弹簧44。所述电缸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缸4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缸41与所述第一横杆37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42的左端与所述电缸4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41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42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杆42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架4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43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移动框31贯穿所述移动架43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架43可以在所述第一移动框31上左右移动。所述第四弹簧44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架4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44的左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36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折射镜装置5包括升降板51、设置于所述升降板51右侧的第一固定块5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52下方的第五弹簧53、位于所述升降板51下方的限定绳54、设置于所述升降板51上的升降框55、位于所述升降框55上下两侧的第六弹簧56、设置于所述升降框55内的折射镜57、位于所述升降框55上方左右两侧的定位板58、设置于所述定位板58上的第二握持杆59。所述升降板5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升降板51贯穿所述移动架4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升降板51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板51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511,所述第二通孔511呈方形。所述第一固定块5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52的左端与所述升降板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5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53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架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固定块5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限定绳54的下端与所述吊耳33固定连接,所述限定绳54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板5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框55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升降框55的左右表面相通,所述升降框55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511内且位于所述发光件24的右侧。所述第六弹簧56设有两个,所述第六弹簧56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框55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56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板5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升降框55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折射镜57收容于所述升降框55内且与所述升降框55过盈配合,从而可以将折射镜57固定在升降框55内,并且可以方便更换。所述定位板5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升降板51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板58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板58的下端与所述升降框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58的侧面顶靠在所述升降板51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升降框55只能竖直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握持杆59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握持杆59的左端与所述定位板58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移动框装置6包括第二移动框61、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61下方的第二弹性架62、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架62左端的第二摩擦块63、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61上方左右两侧的竖杆64、位于所述竖杆64上方的第二横杆65、位于所述第二横杆65上方的第三握持杆66、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61右侧的第二拉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拉线右侧的第二拉环。所述第二移动框6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移动框61的左右表面相通,所述定位杆1穿过所述第二移动框61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移动框61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移动框61可以在所述定位杆1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弹簧14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架62呈凹字形,所述第二弹性架62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架62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摩擦块6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架6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具有弹性且可以弯曲变形。所述第二摩擦块6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摩擦块63顶靠在所述定位杆1上,所述第二摩擦块63采用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使得所述第二摩擦块63与所述定位杆1之间的摩擦力大,以便将第二移动框61固定在定位杆1上。所述竖杆6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6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竖杆6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6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竖杆6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6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65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651,所述第三通孔651呈方形。所述第三握持杆66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握持杆6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65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第二拉线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杆13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拉线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拉线与所述第三固定杆13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起到对第二拉线固定的作用。所述第二拉环呈圆环状,方便使用者握住。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7包括第三横杆71、位于所述点横杆71下方的第三拉线72、位于所述第三拉线72左右两侧的弹性杆73、第七弹簧74、设置于所述弹性杆73下端的第八弹簧75、位于所述第三拉线72下方的电机76、设置于所述电机76上的输出轴77。所述第三横杆7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拉线72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72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77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73设有两个且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弹性杆73呈弯曲状,所述弹性杆73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7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73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二移动框61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弹性杆7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所述弹性杆73穿过所述第三通孔651。所述第七弹簧74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七弹簧74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弹簧7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65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横杆7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八弹簧7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弹性杆73的下端,所述第八弹簧75的一端与所述竖杆6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弹簧75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杆73的下端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弹性杆7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电机76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机76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机76与所述第二移动框61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77的一端与所述电机76连接,使得所述电机76可以带动所述输出轴77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投影屏装置8包括支撑架81、位于所述支撑架81下方的支撑杆82、收容于所述支撑架81内的第九弹簧83、位于所述第九弹簧83上方的支撑块84、位于所述支撑块84上方的投影屏85。所述支撑架81呈凹字形且位于所述第三横杆71的上方。所述支撑杆82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杆7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82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81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弹簧83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8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弹簧83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块84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支撑块84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投影屏85的下端卡扣于所述支撑架81内且顶靠在所述支撑块84上,从而对投影屏85起到支撑作用,且方便对其进行更换。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物理光学实验装置使用时,将折射镜放置在所述升降框55内,且与升降框55过盈配合,并且将投影屏85放置在支撑架81上。然后打开发光件24的开关,使其向右侧发出光束,然后穿过折射镜57投射在投影屏85上。当需要调节折射镜与发光件24之间的距离时,可以握住第一握持杆32左右移动,以便将第一移动框3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亦可以握住第一拉环向左侧拉动第一移动框31,将第一移动框3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所述第一拉环将第一移动框31拉到合适位置后,由于第一摩擦块35顶靠在定位杆1上,第一摩擦块35与定位杆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移动框31的位置可以相对定位杆1固定,防止其移动,以便对试验结果进行观察,当需要将折射镜57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时,此时可以握住第二握持杆59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使得所述升降框55随之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所述定位板58的设置使得所述升降框55只能竖直上下移动,直至将升降框55移动到合适的高度,此时可以观察折射镜57高度的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当需要折射镜即向下又向左或者向右移动时,此时可以打开电缸41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42向左或者向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移动架43向左或者向右移动,所述升降板51随之向左或者向右移动,所述升降板51向左或者向右移动时,由于限定绳54的设置,其向下拉动所述升降板51,使得所述升降板51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升降板51左右移动的同时向下移动,以便观察折射镜向下且左右移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当需要调节投影屏85与发光件24之间的距离时,使用者可以握住所述第三握持杆66左右移动,进而带动第二移动框61左右移动,实现对投影屏85位置的调节,以便将其调节至需要的角度,使用者亦可以向右拉动第二拉环,以便将第二移动框61拉动到需要的位置,当第二移动框61停止下来时,所述第二摩擦块63顶靠在定位杆1上,所述第二摩擦块63与所述定位杆1之间的摩擦力足以实现固定第二移动框61的位置,使其不会左右移动,以便固定投影屏85的位置,当需要降低投影屏85的高度时,此时可以打开电机76的开关,使得所述输出轴77旋转,所述第三拉线72的下端在所述输出轴77上缠绕,所述第三拉线72向下拉动所述第三横杆71,使得所述第三横杆71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投影屏85向下移动,直至将其移动到需要的高度,所述弹性杆73弯曲变形,所述第七弹簧74被压缩,当需要向上移动投影屏85时,关闭电机76的开关,并且此时人工握住第三横杆71的端部向上移动,以便将其移动到需要的高度。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可以灵活的调节发光件24与折射镜与投影屏85之间的距离及相对高度,进而可以灵活的展示试验结果,方便学生学习、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至此,本发明物理光学实验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Claims (9)

1.一种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包括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杆上方的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第一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上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上方的折射镜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第二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上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右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左侧的第二弹簧,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定位框、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内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上方的升降杆、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上端的发光件,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上方的第一握持杆、吊耳、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下方的第一弹性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架左端的第一摩擦块、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上方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左侧的第一拉线、位于所述第一拉线左侧的第一拉环,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设置于所述电缸上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右侧的移动架、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下方的第四弹簧,所述折射镜装置包括升降板、设置于所述升降板右侧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升降板下方的限定绳、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的升降框、位于所述升降框上下两侧的第六弹簧、设置于所述升降框内的折射镜、位于所述升降框上方左右两侧的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上的第二握持杆,所述第二移动框装置包括第二移动框、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下方的第二弹性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架左端的第二摩擦块、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上方左右两侧的竖杆、位于所述竖杆上方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三握持杆、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右侧的第二拉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拉线右侧的第二拉环,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点横杆下方的第三拉线、位于所述第三拉线左右两侧的弹性杆、第七弹簧、设置于所述弹性杆下端的第八弹簧、位于所述第三拉线下方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所述投影屏装置包括支撑架、位于所述支撑架下方的支撑杆、收容于所述支撑架内的第九弹簧、位于所述第九弹簧上方的支撑块、位于所述支撑块上方的投影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定位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的右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内且与所述定位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发光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第一移动框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移动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握持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吊耳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弹性架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架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摩擦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摩擦块顶靠在所述定位杆的下表面上,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拉线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环呈圆环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缸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框贯穿所述移动架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贯穿所述移动架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升降板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端与所述升降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绳的下端与所述吊耳固定连接,所述限定绳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升降框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位于所述发光件的右侧,所述第六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折射镜收容于所述升降框内且与所述升降框过盈配合,所述定位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板的下端与所述升降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侧面顶靠在所述升降板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握持杆的左端与所述定位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第二移动框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移动框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二弹性架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架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摩擦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摩擦块顶靠在所述定位杆上,所述竖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握持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拉环呈圆环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设有两个,所述弹性杆呈弯曲状,所述弹性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二移动框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弹性杆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七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七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弹性杆的下端,所述第八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理光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凹字形且位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方,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投影屏的下端卡扣于所述支撑架内且顶靠在所述支撑块上。
CN201711205970.5A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物理光学实验装置 Pending CN1077056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05970.5A CN107705684A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物理光学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05970.5A CN107705684A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物理光学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5684A true CN107705684A (zh) 2018-02-16

Family

ID=61181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05970.5A Pending CN107705684A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物理光学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56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4371A (zh) * 2019-09-10 2019-12-31 山东智汇新谷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玻璃折射现象的实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8428A (ja) * 1999-04-13 2000-10-24 Shimazu Rika Kikai Kk 光学性能提示装置
TW201126468A (en) * 2010-01-29 2011-08-01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Teaching aid of lenses
CN205959511U (zh) * 2016-06-03 2017-02-15 高培玥 一种中学物理光学实验模拟教具
CN205992361U (zh) * 2016-06-16 2017-03-01 吴瑞琳 一种教学用凸透镜演示装置
CN106952548A (zh) * 2017-03-15 2017-07-14 杜岳衡 一种物理透光装置
CN206584647U (zh) * 2017-03-28 2017-10-24 上海智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光学可调实验装置
CN206628173U (zh) * 2017-03-08 2017-11-10 史浩洋 一种测量薄凹透镜焦距的实验仪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8428A (ja) * 1999-04-13 2000-10-24 Shimazu Rika Kikai Kk 光学性能提示装置
TW201126468A (en) * 2010-01-29 2011-08-01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Teaching aid of lenses
CN205959511U (zh) * 2016-06-03 2017-02-15 高培玥 一种中学物理光学实验模拟教具
CN205992361U (zh) * 2016-06-16 2017-03-01 吴瑞琳 一种教学用凸透镜演示装置
CN206628173U (zh) * 2017-03-08 2017-11-10 史浩洋 一种测量薄凹透镜焦距的实验仪器
CN106952548A (zh) * 2017-03-15 2017-07-14 杜岳衡 一种物理透光装置
CN206584647U (zh) * 2017-03-28 2017-10-24 上海智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光学可调实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4371A (zh) * 2019-09-10 2019-12-31 山东智汇新谷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玻璃折射现象的实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9853B (zh) 机箱外可控式的内置升降平台
CN106903668A (zh) 一种通用型的机械手臂机器人教具
CN205384789U (zh) 英语教学用教具
CN107705684A (zh) 一种物理光学实验装置
CN103175668A (zh) 一种灯具外壳冲击装置
CN207005914U (zh) 一种可调节位置的射灯
CN205810142U (zh) 可移动多媒体行政管理课程教学装置
CN209182607U (zh) 一种激光修复机
CN110481206A (zh) 一种便于书写英语单词的辅助装置
CN203435984U (zh) 移动升降式手术观摩凳
CN209003375U (zh) 一种科技项目申报用展示装置
CN111580262B (zh) 一种视觉成像反馈的压电驱动自调整并行测试装置和方法
CN221020668U (zh) 一种高端望远镜包装用卡装装置
CN209315300U (zh) 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学习用辅助装置
CN112113163A (zh) 一种舞台灯光移动装置
CN108516026B (zh) 一种伸展式机器人
CN207486618U (zh) 一种便捷式灯具安装装置
CN206301139U (zh) 一种带有可调节支架的微型投影仪
CN210018327U (zh) 一种音乐教学用乐谱架
CN206097663U (zh) 一种用于物理光学实验的光源装置
CN215259473U (zh) 一种工厂吊装用的工矿灯
CN218895313U (zh) 一种现场教学照明调节设备
CN215160497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吊臂
CN208937808U (zh) 一种教学用显微镜
CN208673576U (zh) 一种教学用的能量转换演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