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0556A - 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00556A CN107700556A CN201710899475.2A CN201710899475A CN107700556A CN 107700556 A CN107700556 A CN 107700556A CN 201710899475 A CN201710899475 A CN 201710899475A CN 107700556 A CN107700556 A CN 1077005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terior wall
- unit
- waterproof
- top plate
- de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02D31/025—Draining membranes, sheets or fabric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with dimpl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00—Materials
- E02D2300/0001—Rub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采用交叉承压膜湿铺防水卷材、设计承插型变形缝、采用抗渗混凝土来解决管廊渗漏问题。利用湿铺法铺装防水卷材形成防水层,能够确保防水层铺装平整,将地下综合管廊的底板、顶板以及外墙完全包裹起来,保证防水效果。设置的底板变形缝、外墙变形缝和顶板变形缝均为L型缝,由一侧的结构单元包覆另一侧的结构单元的端部而形成,能够保证变形缝在结构变形和/或相互间有轻微错动时仍能够连接紧密,保证防水体系能够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俗称共同沟,指设置于地面以下可容纳电力、电信、供水、煤气、交通信号、闭路电视等两种以上的公共设施管线,并拥有完整的排水,照明、通讯、监控等设施的地下箱涵隧道。由于管廊主要埋在地下,非常容易产生渗水、漏水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地下综合管廊的四周包覆一层防水层,但由于地下综合管廊会发生变形,比如沉降、相互位置的微小错动等情况,很容易使得防水层被破坏,从而使得地下综合管廊发生漏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综合管廊发生变形时会破坏设置的防水层进而发生漏水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施工地下综合管廊的底板时,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湿铺一层防水卷材形成第一防水层;
施工所述底板时以设定间距留设底板变形缝,所述底板变形缝的两侧包括第一底板单元和第二底板单元,于所述第一底板单元的底部施工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承托台,且所述承托台设于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端部的下方,从而所述承托台和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的底部之间与所述第一底板单元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底板变形缝;
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处施工第一防水结构;
施工地下综合管廊的外墙时,于所述外墙的外侧面湿铺一层防水卷材形成第二防水层;
施工所述外墙时以设定间距留设外墙变形缝,所述外墙变形缝的两侧包括第一外墙单元和第二外墙单元,于所述第一外墙单元的外侧面靠近端部处施工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凸台,且所述凸台设于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端部的外侧,从而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的外侧面之间与所述第一外墙单元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外墙变形缝;
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处施工第二防水结构;
施工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时,于所述顶板的顶部湿铺一层防水卷材形成第三防水层;
施工所述顶板时以设定间距留设顶板变形缝,所述顶板变形缝的两侧包括第一顶板单元和第二顶板单元,于所述第一顶板单元的顶部施工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压边台,且所述压边台设于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端部的上方,从而所述压边台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顶部之间与所述第一顶板单元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顶板变形缝;以及
于所述顶板变形缝处施工第三防水结构,从而完成地下综合管廊的防水体系的施工。
本发明设置的底板变形缝、外墙变形缝和顶板变形缝均为L型缝,由一侧的结构单元包覆另一侧的结构单元的端部而形成,能够保证变形缝在结构变形和/或相互间有轻微错动时仍能够连接紧密,保证防水体系能够正常工作。采用湿铺法铺装防水卷材形成防水层,能够确保防水层铺装平整,提高防水效果。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处施工第一防水结构,包括:
提供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在施工所述第一底板单元和所述第二底板单元时,将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所述第一底板单元内,另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于所述第二底板单元内,并且所述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中部挡设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处;
提供第一填缝板,将所述第一填缝板满塞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内;
于所述底板变形缝上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开口处利用聚硫密封膏密封形成第一密封层;
于所述底板变形缝上位于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开口处利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封堵;
于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的底部填充混凝土形成与所述承托台的端部相接并封堵所述底板变形缝的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的底面为倾斜面。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处施工第二防水结构,包括:
提供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在施工第一外墙单元和第二外墙单元时,将所述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端埋设在所述第一外墙单元内,另一端埋设在第二外墙单元内,并且所述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中部挡设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处;
提供第二填缝板,将所述第二填缝板满塞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内;
于所述外墙变形缝上位于所述外墙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开口处利用聚硫密封膏密封形成第二密封层;
于所述第一外墙单元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的内侧面上嵌设对应所述外墙变形缝设置的第一接水盒;
提供第一泡沫棒,将所述第一泡沫棒立设于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夹角处并挡设所述外墙变形缝。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于所述顶板变形缝处施工第三防水结构,包括:
提供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在施工所述第一顶板单元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时,将所述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所述第一顶板单元内,另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第二顶板单元内,并且所述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中部挡设在顶板变形缝处;
提供第三填缝板,将所述第三填缝板满塞于所述顶板变形缝内;
于所述顶板变形缝上位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开口处利用聚硫密封膏密封形成第三密封层;
于所述第一顶板单元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下表面嵌设对应所述顶板变形缝设置的第二接水盒;
提供第二泡沫棒,将所述第二泡沫棒设于所述压边台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夹角处并挡设所述顶板变形缝。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之上铺设对应所述底板变形缝设置的第一防水加强层;
于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外侧铺设对应所述外墙变形缝设置的第二防水加强层;
于所述第三防水层之上铺设对应所述顶板变形缝设置的第三防水加强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包括:
湿铺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底板的底部的第一防水层;
以设定间距留设于所述底板的底板变形缝,所述底板变形缝的两侧包括第一底板单元和第二底板单元,所述第一底板单元的底部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承托台,且所述承托台设于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端部的下方,从而所述承托台和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的底部之间与所述第一底板单元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底板变形缝;
设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处的第一防水结构;
湿铺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外墙的外侧面的第二防水层;
以设定间距留设于所述外墙的外墙变形缝,所述外墙变形缝的两侧包括第一外墙单元和第二外墙单元,所述第一外墙单元的外侧面靠近端部处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凸台,且所述凸台设于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端部的外侧,从而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的外侧面之间与所述第一外墙单元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外墙变形缝;
设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处的第二防水结构;
湿铺于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的顶部的第三防水层;
以设定间距留设于所述顶板的顶板变形缝,所述顶板变形缝的两侧包括第一顶板单元和第二顶板单元,于所述第一顶板单元的顶部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压边台,且所述压边台设于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端部的上方,从而所述压边台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顶部之间与所述第一顶板单元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顶板变形缝;以及
设于所述顶板变形缝处的第三防水结构。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防水结构包括挡设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处的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满填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内的第一填缝板、封堵于所述底板变形缝上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层、封堵于所述底板变形缝上位于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开口处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以及浇筑形成于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的底部的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与所述承托台的端部相接并封堵所述底板变形缝,所述填充结构的底面为倾斜面,所述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所述第一底板单元内,另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所述第二底板单元内。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防水结构包括挡设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处的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满填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内的第二填缝板、封堵于所述外墙变形缝上位于所述外墙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开口处的第二密封层、嵌设于所述第一外墙单元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的内侧面并对应所述外墙变形缝设置的第一接水盒以及立设于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夹角处并挡设外墙变形缝的第一泡沫棒,所述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端埋设在所述第一外墙单元内,另一端埋设在所述第二外墙单元内。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防水结构包括挡设于所述顶板变形缝的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满填于所述顶板变形缝内的第三填缝板、封堵于所述顶板变形缝上位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开口处的第三密封层、嵌设于所述第一顶板单元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下表面并对应所述顶板变形缝设置的第二接水盒以及设于所述压边台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夹角处并挡设所述顶板变形缝的第二泡沫棒,所述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所述第一顶板单元内,另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所述第二顶板单元内。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铺设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之上并对应所述底板变形缝设置的第一防水加强层、铺设于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外侧并对应所述外墙变形缝设置的第二防水加强层以及铺设于所述第三防水层之上并对应所述顶板变形缝设置的第三防水加强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中底板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中底板变形缝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中外墙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中外墙变形缝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中顶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中顶板变形缝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中管廊阳角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中管廊阴角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中底板角部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下综合管廊整体结构的防水和变形缝的防水,能够有效防止综合管廊漏水渗水,减少了管线因遇水而故障或寿命降低的风险。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包括第一防水层21、底板变形缝22、第一防水结构23、第二防水层31、外墙变形缝32、第二防水结构33、第三防水层41、顶部变形缝42以及第三防水结构43。
图1和图2显示了底板20的剖视图和底部变形缝22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地下综合管廊的底板20的底部利用湿铺法铺设有第一防水层21,在施工底板20之前,先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底部回填土分层夯实形成回填土层27,在回填土层27之上浇筑100mm厚的C15的细石混凝土形成垫层26,该垫层26随打随压实,在垫层26之上浇筑20mm厚1:2.5的水泥砂浆找平层25,再于水泥砂浆找平层25之上湿铺防水卷材的第一防水层21,该第一防水层21的材料采用交叉层压膜自粘防水卷材,厚度为1.5mm,采用湿铺法铺设防水卷材形成第一防水层21,在湿铺时,先将水泥砂浆找平层25的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润湿,但不得有残留积水,而后将防水卷材粘面朝上铺展于水泥砂浆找平层25之上,辊压排气,将防水卷材的一端固定,一边向前推铺卷材,一边用木抹子或辊筒以45°角向前辊压排气,使得防水卷材紧贴于水泥砂浆找平层25之上,撕去防水卷材表面的隔离纸,而后在防水卷材之上施工形成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4,该保护层24的厚度为50mm,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形成,而后再于保护层24之上施工形成底板20,该底板20采用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20结构本身具有防水功能。底板20采用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增加了结构自防水能力。
如图2所示,底板变形缝22沿着底板20的长度方向以设定间距间隔设置,较佳地,该底板变形缝22每30米设置一道。底板变形缝22的两侧包括第一底板单元201和第二底板单元202,第一底板单元201和第二底板单元202均为底板20的一部分,第一底板单元201的底部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承托台2011,该承托台2011设于第二底板单元202端部的下方,从而该承托台2011和第二底板单元202的底部之间与第一底板单元201的端部和第二底板单元202的端部之间形成底板变形缝22,该底板变形缝22为L型缝,承托台2011与第一底板单元201连接的侧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为1:1放坡形成。
第一防水结构23设于底板变形缝22处,用于为底板变形缝22提供防水作用。第一防水结构23包括挡设于底板变形缝22处的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231、满填于底板变形缝22内的第一填缝板232、封堵于底板变形缝22上位于底板20上表面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层233、封堵于底板变形缝22上位于底板20下表面的开口处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234以及浇筑形成于第二底板单元202的底部的填充结构235,填充结构235与承托台2011的端部相接并封堵底板变形缝22,填充结构235的底面为倾斜面,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231的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第一底板单元201内,另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第二底板单元202内。填充结构235采用C15细石混凝土,该填充结构235为三角形结构,其底面的倾斜面也为1:1放坡形成,从而填充结构235和承托台2011一起构成了梯形结构。通过该填充结构235将底板变形缝22封堵,提高了变形缝22的防水效果。第一填缝板232采用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第一密封层233采用聚硫密封膏形成,宽度和厚度为30mm。
图3显示了外墙的剖视图,图4显示了外墙变形缝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地下综合管廊的外墙30的外侧面湿铺形成第二防水层31,外墙30采用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与底板采用同样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增加了结构自防水能力。外墙30立设在底板20之上,根据地下综合管廊的仓室设置外墙30和隔墙的位置。在外墙30的外侧面施工20mm厚的1:2.5水泥砂浆找平层34,再于水泥砂浆找平层34的外侧面湿铺防水卷材形成第二防水层31,该第二防水层31的材料采用交叉层压膜自粘防水卷材,厚度为1.5mm,采用湿铺法铺设防水卷材形成第二防水层31,在湿铺时,先将水泥砂浆找平层34的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润湿,但不得有残留积水,撕去防水卷材的隔离纸,刮涂水泥凝胶或界面处理剂,辊压排气,防水卷材收头密封。而后在第二防水层31的外侧面装设30mm厚的XPS挤塑聚苯板保护层35。
如图4所示,外墙变形缝32沿着外墙30的长度方向以设定间距间隔设置,较佳地,该外墙变形缝32每30米设置一道。外墙变形缝32的两侧包括第一外墙单元301和第二外墙单元302,第一外墙单元301的外侧面靠近端部处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凸台3011,且凸台3011设于第二外墙单元302端部的外侧,从而凸台3011和第二外墙单元302的外侧面之间与第一外墙单元301的端部和第二外墙单元302的端部之间形成外墙变形缝32。该外墙变形缝32为L型缝,凸台3011与第一外墙单元301连接的侧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为1:1放坡形成。
第二防水结构33设于外墙变形缝32处,用于为外墙变形缝32提供防水作用。第二防水结构33包括挡设于外墙变形缝32处的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331、满填于外墙变形缝32内的第二填缝板332、封堵于外墙变形缝32上位于外墙30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开口处的第二密封层333、嵌设于第一外墙单元301和第二外墙单元302的内侧面并对应外墙变形缝32设置的第一接水盒334以及立设于凸台3011和第二外墙单元302夹角处并挡设外墙变形缝32的第一泡沫棒335,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331的一端埋设在第一外墙单元301内,另一端埋设在第二外墙单元302内。第二填缝板332采用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第二密封层333采用聚硫密封膏形成,宽度和厚度为30mm。第一接水盒334用于接收外墙变形缝32处的渗水,在外墙变形缝32处的防水失效时起到防止水进入地下管廊内的作用。第一泡沫棒335设于第二密封层333处并与凸台3011和第二外墙单元302相接触。
图5显示了顶板的剖视图,图6显示了顶板变形缝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第三防水层33湿铺于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40的顶部,顶板40采用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与底板采用同样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增加了结构自防水能力。顶板40浇筑在外墙30之上,顶板40、外墙30以及底板20围合形成了地下综合管廊。在顶板40之上施工形成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44,而后在水泥砂浆找平层44之上湿铺防水卷材形成第三防水层41,该第三防水层41的材料采用交叉层压膜自粘防水卷材,厚度为1.5mm,采用湿铺法铺设防水卷材形成第三防水层41,在湿铺时,先将水泥砂浆找平层44的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润湿,但不得有残留积水,撕去防水卷材的隔离纸,刮涂水泥凝胶或界面处理剂,辊压排气,防水卷材收头密封。在第三防水层41之上铺设4.0mm厚的SBS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47,从而在顶板40之上设置两层防水层。而后在该防水卷材47之上浇筑10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作为保护层15。
如图6所示,顶板变形缝42沿着顶板40的长度方向以设定间距间隔设置,较佳地,该顶板变形缝42每30米设置一道。顶板变形缝42的两侧包括第一顶板单元401和第二顶板单元402,于第一顶板单元401的顶部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压边台4011,且压边台4011设于第二顶板单元402的端部的上方,从而压边台4011和第二顶板单元402的顶部之间与第一顶板单元401的端部和第二顶板单元402的端部之间形成顶板变形缝42;该顶板变形缝42为L型缝,压边台4011与第一顶板单元401连接的侧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为1:1放坡形成。
第三防水结构43设于顶板变形缝42处,用于为顶板变形缝42提供防水作用。第三防水结构43包括挡设于顶板变形缝42的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431、满填于顶板变形缝42内的第三填缝板432、封堵于顶板变形缝42上位于顶板4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开口处的第三密封层433、嵌设于第一顶板单元401和第二顶板单元402的下表面并对应顶板变形缝42设置的第二接水盒434以及设于压边台4011和第二顶板单元402的夹角处并挡设顶板变形缝42的第二泡沫棒435,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431的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第一顶板单元401内,另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第二顶板单元402内。第三填缝板432采用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第三密封层433采用聚硫密封膏形成,宽度和厚度为30mm。第二接水盒434用于接收顶板变形缝42处的渗水,在顶板变形缝42处的防水失效时起到防止水进入地下管廊内的作用。第二泡沫棒435设于第三密封层433处并与压边台4011和第二顶板单元402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2、图4和图6所示,防水体系还包括铺设在第一防水层21之上并对应底板变形缝22设置的第一防水加强层28、铺设在第二防水层31的外侧并对应外墙变形缝32设置的第二防水加强层36以及铺设在第三防水层41之上并对应顶板变形缝42的第三防水加强层46。第一防水加强层28包覆承托台2011,并且一端侧延伸至第二底板单元202的底部,另一端侧延伸至第一底板单元201的底部。该第一防水加强层28设置在第一防水层21和水泥砂浆保护层24之间。第二防水加强层36包覆凸台3011并一端侧延伸至第二外墙单元302的外侧,另一端侧延伸至第一外墙单元301的外侧,该第二防水加强层36设置在第二防水层31和保护层35之间。第三防水加强层46设于第三防水层41之上,该第三防水加强层46包覆压边台4011,并且一端侧延伸至第二顶板单元402的顶部,另一端侧延伸至第一顶板单元401的顶部,该第三防水加强层46设置在第三防水层41和防水卷材47之间。在压边台4011的端面处的第三防水加强层46的外侧设置有50mm厚的聚苯板保护层48。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7和图8所示,显示了地下综合管廊的外墙30和顶板40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在外墙30和顶板40的阳角处设置L型的防水加强层51,该L型的防水加强层51包覆外墙30和顶板40的阳角,并设于外墙30的第二防水层31和顶板40的第三防水层41的内侧面。在外墙30和顶板40的阴角处设置防水加强层52,该防水加强层52贴设在在外墙30和顶板40的内侧面。通过防水加强层51和防水加强层52提高外墙30和顶板40角部处的防水性能。如图9所示,在底板20的端部处设置一小段导墙,该导墙之上设置外墙30,外墙30和导墙之间的施工缝53处埋设止水钢板54,该止水钢板54垂直于施工缝53设置,在施工缝53的外侧贴设一段加强防水层55,通过加强防水层55和止水钢板54一起起到施工缝53处的防水作用。在底板20的角部处还设置了包覆该角部的L型防水加强层5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下面对该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1和图2所示,施工地下综合管廊的底板20时,于底板20的底部湿铺一层防水卷材形成第一防水层21;在施工底板20之前,先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底部回填土分层夯实形成回填土层27,在回填土层27之上浇筑100mm厚的C15的细石混凝土形成垫层26,该垫层26随打随压实,在垫层26之上浇筑20mm厚1:2.5的水泥砂浆找平层25,再于水泥砂浆找平层25之上湿铺防水卷材的第一防水层21,该第一防水层21的材料采用交叉层压膜自粘防水卷材,厚度为1.5mm,采用湿铺法铺设防水卷材形成第一防水层21,在湿铺时,先将水泥砂浆找平层25的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润湿,但不得有残留积水,而后将防水卷材粘面朝上铺展于水泥砂浆找平层25之上,辊压排气,将防水卷材的一端固定,一边向前推铺卷材,一边用木抹子或辊筒以45°角向前辊压排气,使得防水卷材紧贴于水泥砂浆找平层25之上,撕去防水卷材表面的隔离纸,而后在防水卷材之上施工形成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4,该保护层24的厚度为50mm,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形成,而后再于保护层24之上施工形成底板20,该底板20采用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20结构本身具有防水功能。底板20采用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增加了结构自防水能力。
施工底板20时以设定间距留设底板变形缝22,底板变形缝22的两侧包括第一底板单元201和第二底板单元202,于第一底板单元201的底部施工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承托台2011,且承托台2011设于第二底板单元202端部的下方,从而承托台2011和第二底板单元202的底部之间与第一底板单元201的端部和第二底板单元202的端部之间形成底板变形缝22;该底板变形缝22为L型缝,承托台2011与第一底板单元201连接的侧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为1:1放坡形成。
于底板变形缝22处施工第一防水结构23;
如图3和图4所示,施工地下综合管廊的外墙30时,于外墙30的外侧面湿铺一层防水卷材形成第二防水层31;外墙30采用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与底板采用同样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增加了结构自防水能力。外墙30立设在底板20之上,根据地下综合管廊的仓室设置外墙30和隔墙的位置。在外墙30的外侧面施工20mm厚的1:2.5水泥砂浆找平层34,再于水泥砂浆找平层34的外侧面湿铺防水卷材形成第二防水层31,该第二防水层31的材料采用交叉层压膜自粘防水卷材,厚度为1.5mm,采用湿铺法铺设防水卷材形成第二防水层31,在湿铺时,先将水泥砂浆找平层34的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润湿,但不得有残留积水,撕去防水卷材的隔离纸,刮涂水泥凝胶或界面处理剂,辊压排气,防水卷材收头密封。而后在第二防水层31的外侧面装设30mm厚的XPS挤塑聚苯板保护层35。
施工外墙30时以设定间距留设外墙变形缝32,外墙变形缝32的两侧包括第一外墙单元301和第二外墙单元302,于第一外墙单元301的外侧面靠近端部处施工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凸台3011,且凸台3011设于第二外墙单元302端部的外侧,从而凸台3011和第二外墙单元302的外侧面之间与第一外墙单元301的端部和第二外墙单元302的端部之间形成外墙变形缝32;该外墙变形缝32为L型缝,凸台3011与第一外墙单元301连接的侧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为1:1放坡形成。
于外墙变形缝32处施工第二防水结构33;
如图5和图6所示,施工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40时,于顶板40的顶部湿铺一层防水卷材形成第三防水层41;顶板40采用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与底板采用同样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增加了结构自防水能力。顶板40浇筑在外墙30之上,顶板40、外墙30以及底板20围合形成了地下综合管廊。在顶板40之上施工形成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44,而后在水泥砂浆找平层44之上湿铺防水卷材形成第三防水层41,该第三防水层41的材料采用交叉层压膜自粘防水卷材,厚度为1.5mm,采用湿铺法铺设防水卷材形成第三防水层41,在湿铺时,先将水泥砂浆找平层44的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润湿,但不得有残留积水,撕去防水卷材的隔离纸,刮涂水泥凝胶或界面处理剂,辊压排气,防水卷材收头密封。在第三防水层41之上铺设4.0mm厚的SBS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47,从而在顶板40之上设置两层防水层。而后在该防水卷材47之上浇筑10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作为保护层15。
施工顶板40时以设定间距留设顶板变形缝42,顶板变形缝42的两侧包括第一顶板单元401和第二顶板单元402,于第一顶板单元401的顶部施工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压边台4011,且压边台4011设于第二顶板单元402的端部的上方,从而压边台4011和第二顶板单元402的顶部之间与第一顶板单元401的端部和第二顶板单元402的端部之间形成顶板变形缝42;该顶板变形缝42为L型缝,压边台4011与第一顶板单元401连接的侧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为1:1放坡形成。以及
于顶板变形缝42处施工第三防水结构43,从而完成地下综合管廊的防水体系的施工。
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于底板变形缝22处施工第一防水结构23,包括:
提供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231,在施工第一底板单元201和第二底板单元202时,将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231的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第一底板单元201内,另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于第二底板单元202内,并且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231的中部挡设于底板变形缝22处;
提供第一填缝板232,将第一填缝板232满塞于底板变形缝22内;
于底板变形缝22上位于底板20上表面的开口处利用聚硫密封膏密封形成第一密封层233;
于底板变形缝22上位于底板20下表面的开口处利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234封堵;
于第二底板单元202的底部填充混凝土形成与承托台2011的端部相接并封堵底板变形缝22的填充结构235,填充结构235的底面为倾斜面。
填充结构235采用C15细石混凝土,该填充结构235为三角形结构,其底面的倾斜面也为1:1放坡形成,从而填充结构235和承托台2011一起构成了梯形结构。通过该填充结构235将底板变形缝22封堵,提高了变形缝22的防水效果。第一填缝板232采用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第一密封层233采用聚硫密封膏形成,宽度和厚度为30mm。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于外墙变形缝32处施工第二防水结构33,包括:
提供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331,在施工第一外墙单元301和第二外墙单元302时,将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331的一端埋设在第一外墙单元301内,另一端埋设在第二外墙单元302内,并且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331的中部挡设于外墙变形缝32处;
提供第二填缝板332,将第二填缝板332满塞于外墙变形缝32内;
于外墙变形缝32上位于外墙30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开口处利用聚硫密封膏密封形成第二密封层333;
于第一外墙单元301和第二外墙单元302的内侧面上嵌设对应外墙变形缝32设置的第一接水盒334;
提供第一泡沫棒335,将第一泡沫棒335立设于凸台3011和第二外墙单元301夹角处并挡设外墙变形缝32。
第二填缝板332采用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第二密封层333采用聚硫密封膏形成,宽度和厚度为30mm。第一接水盒334用于接收外墙变形缝32处的渗水,在外墙变形缝32处的防水失效时起到防止水进入地下管廊内的作用。第一泡沫棒335设于第二密封层333处并与凸台3011和第二外墙单元302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于顶板变形缝42处施工第三防水结构43,包括:
提供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431,在施工第一顶板单元401和第二顶板单元402时,将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431的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第一顶板单元401内,另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第二顶板单元402内,并且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431的中部挡设在顶板变形缝42处;
提供第三填缝板432,将第三填缝板432满塞于顶板变形缝42内;
于顶板变形缝42上位于顶板4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开口处利用聚硫密封膏密封形成第三密封层433;
于第一顶板单元401和第二顶板单元402的下表面嵌设对应顶板变形缝42设置的第二接水盒434;
提供第二泡沫棒435,将第二泡沫棒435设于压边台4011和第二顶板单元402的夹角处并挡设顶板变形缝42。
第三填缝板432采用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第三密封层433采用聚硫密封膏形成,宽度和厚度为30mm。第二接水盒434用于接收顶板变形缝42处的渗水,在顶板变形缝42处的防水失效时起到防止水进入地下管廊内的作用。第二泡沫棒435设于第三密封层433处并与压边台4011和第二顶板单元402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包括: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于第一防水层21之上铺设对应底板变形缝22设置的第一防水加强层28;
于第二防水层31的外侧铺设对应外墙变形缝32设置的第二防水加强层36;
于第三防水层41之上铺设对应顶板变形缝42设置的第三防水加强层46。第一防水加强层28包覆承托台2011,并且一端侧延伸至第二底板单元202的底部,另一端侧延伸至第一底板单元201的底部。该第一防水加强层28设置在第一防水层21和水泥砂浆保护层24之间。第二防水加强层36包覆凸台3011并一端侧延伸至第二外墙单元302的外侧,另一端侧延伸至第一外墙单元301的外侧,该第二防水加强层36设置在第二防水层31和保护层35之间。第三防水加强层46设于第三防水层41之上,该第三防水加强层46包覆压边台4011,并且一端侧延伸至第二顶板单元402的顶部,另一端侧延伸至第一顶板单元401的顶部,该第三防水加强层46设置在第三防水层41和防水卷材47之间。在压边台4011的端面处的第三防水加强层46的外侧设置有50mm厚的聚苯板保护层48。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承插式变形缝,保证变形缝在结构变形、相互间有轻微错动时仍然能够连接紧密,保证防水体系能够正常工作。
调整了配合比,使混凝土的结构抗渗等级由P6改为P8,增强了结构自防水的有效性。
采用该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能可靠地进行防水施工、避免地下综合管廊渗水漏水,防止管线遇水损坏或产生安全隐患,取得了比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管廊防水体系施工方法、工序合理,便于操作,易于把握过程控制,保证质量。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施工地下综合管廊的底板时,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湿铺一层防水卷材形成第一防水层;
施工所述底板时以设定间距留设底板变形缝,所述底板变形缝的两侧包括第一底板单元和第二底板单元,于所述第一底板单元的底部施工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承托台,且所述承托台设于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端部的下方,从而所述承托台和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的底部之间与所述第一底板单元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底板变形缝;
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处施工第一防水结构;
施工地下综合管廊的外墙时,于所述外墙的外侧面湿铺一层防水卷材形成第二防水层;
施工所述外墙时以设定间距留设外墙变形缝,所述外墙变形缝的两侧包括第一外墙单元和第二外墙单元,于所述第一外墙单元的外侧面靠近端部处施工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凸台,且所述凸台设于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端部的外侧,从而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的外侧面之间与所述第一外墙单元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外墙变形缝;
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处施工第二防水结构;
施工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时,于所述顶板的顶部湿铺一层防水卷材形成第三防水层;
施工所述顶板时以设定间距留设顶板变形缝,所述顶板变形缝的两侧包括第一顶板单元和第二顶板单元,于所述第一顶板单元的顶部施工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压边台,且所述压边台设于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端部的上方,从而所述压边台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顶部之间与所述第一顶板单元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顶板变形缝;以及
于所述顶板变形缝处施工第三防水结构,从而完成地下综合管廊的防水体系的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处施工第一防水结构,包括:
提供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在施工所述第一底板单元和所述第二底板单元时,将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所述第一底板单元内,另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于所述第二底板单元内,并且所述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中部挡设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处;
提供第一填缝板,将所述第一填缝板满塞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内;
于所述底板变形缝上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开口处利用聚硫密封膏密封形成第一密封层;
于所述底板变形缝上位于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开口处利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封堵;
于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的底部填充混凝土形成与所述承托台的端部相接并封堵所述底板变形缝的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的底面为倾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处施工第二防水结构,包括:
提供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在施工第一外墙单元和第二外墙单元时,将所述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端埋设在所述第一外墙单元内,另一端埋设在第二外墙单元内,并且所述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中部挡设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处;
提供第二填缝板,将所述第二填缝板满塞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内;
于所述外墙变形缝上位于所述外墙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开口处利用聚硫密封膏密封形成第二密封层;
于所述第一外墙单元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的内侧面上嵌设对应所述外墙变形缝设置的第一接水盒;
提供第一泡沫棒,将所述第一泡沫棒立设于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夹角处并挡设所述外墙变形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顶板变形缝处施工第三防水结构,包括:
提供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在施工所述第一顶板单元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时,将所述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所述第一顶板单元内,另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第二顶板单元内,并且所述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中部挡设在顶板变形缝处;
提供第三填缝板,将所述第三填缝板满塞于所述顶板变形缝内;
于所述顶板变形缝上位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开口处利用聚硫密封膏密封形成第三密封层;
于所述第一顶板单元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下表面嵌设对应所述顶板变形缝设置的第二接水盒;
提供第二泡沫棒,将所述第二泡沫棒设于所述压边台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夹角处并挡设所述顶板变形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之上铺设对应所述底板变形缝设置的第一防水加强层;于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外侧铺设对应所述外墙变形缝设置的第二防水加强层;于所述第三防水层之上铺设对应所述顶板变形缝设置的第三防水加强层。
6.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湿铺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底板的底部的第一防水层;
以设定间距留设于所述底板的底板变形缝,所述底板变形缝的两侧包括第一底板单元和第二底板单元,所述第一底板单元的底部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承托台,且所述承托台设于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端部的下方,从而所述承托台和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的底部之间与所述第一底板单元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底板变形缝;
设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处的第一防水结构;
湿铺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外墙的外侧面的第二防水层;
以设定间距留设于所述外墙的外墙变形缝,所述外墙变形缝的两侧包括第一外墙单元和第二外墙单元,所述第一外墙单元的外侧面靠近端部处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凸台,且所述凸台设于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端部的外侧,从而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的外侧面之间与所述第一外墙单元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外墙变形缝;
设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处的第二防水结构;
湿铺于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的顶部的第三防水层;
以设定间距留设于所述顶板的顶板变形缝,所述顶板变形缝的两侧包括第一顶板单元和第二顶板单元,于所述第一顶板单元的顶部形成有一凸伸出其端部的压边台,且所述压边台设于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端部的上方,从而所述压边台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顶部之间与所述第一顶板单元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顶板变形缝;以及
设于所述顶板变形缝处的第三防水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结构包括挡设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处的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满填于所述底板变形缝内的第一填缝板、封堵于所述底板变形缝上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层、封堵于所述底板变形缝上位于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开口处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以及浇筑形成于所述第二底板单元的底部的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与所述承托台的端部相接并封堵所述底板变形缝,所述填充结构的底面为倾斜面,所述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所述第一底板单元内,另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所述第二底板单元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结构包括挡设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处的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满填于所述外墙变形缝内的第二填缝板、封堵于所述外墙变形缝上位于所述外墙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开口处的第二密封层、嵌设于所述第一外墙单元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的内侧面并对应所述外墙变形缝设置的第一接水盒以及立设于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二外墙单元夹角处并挡设外墙变形缝的第一泡沫棒,所述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端埋设在所述第一外墙单元内,另一端埋设在所述第二外墙单元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水结构包括挡设于所述顶板变形缝的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满填于所述顶板变形缝内的第三填缝板、封堵于所述顶板变形缝上位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开口处的第三密封层、嵌设于所述第一顶板单元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下表面并对应所述顶板变形缝设置的第二接水盒以及设于所述压边台和所述第二顶板单元的夹角处并挡设所述顶板变形缝的第二泡沫棒,所述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所述第一顶板单元内,另一端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埋设在所述第二顶板单元内。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设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之上并对应所述底板变形缝设置的第一防水加强层、铺设于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外侧并对应所述外墙变形缝设置的第二防水加强层以及铺设于所述第三防水层之上并对应所述顶板变形缝设置的第三防水加强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99475.2A CN107700556A (zh) | 2017-09-28 | 2017-09-28 | 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99475.2A CN107700556A (zh) | 2017-09-28 | 2017-09-28 | 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00556A true CN107700556A (zh) | 2018-02-16 |
Family
ID=61174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99475.2A Pending CN107700556A (zh) | 2017-09-28 | 2017-09-28 | 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00556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85723A (zh) * | 2018-03-26 | 2018-08-10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管廊变形缝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
CN109056802A (zh) * | 2018-09-04 | 2018-12-21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管廊侧壁防水施工工艺 |
CN109469101A (zh) * | 2018-12-27 | 2019-03-15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钢制波纹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拱脚 |
CN109797777A (zh) * | 2019-03-18 | 2019-05-24 | 江西万和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装配式自止水地下管廊构造及施工方法 |
CN110004989A (zh) * | 2019-05-05 | 2019-07-12 |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伸缩缝防水钢板橡胶环闭止水带及其固定方法 |
CN112647537A (zh) * | 2020-12-19 | 2021-04-13 | 中交二公局萌兴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管廊施工工艺 |
CN113668603A (zh) * | 2021-07-31 | 2021-11-19 |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新旧管廊连接处的防水施工方法 |
-
2017
- 2017-09-28 CN CN201710899475.2A patent/CN107700556A/zh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何小英: "西部地区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中国建筑防水》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85723A (zh) * | 2018-03-26 | 2018-08-10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管廊变形缝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
CN109056802A (zh) * | 2018-09-04 | 2018-12-21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管廊侧壁防水施工工艺 |
CN109469101A (zh) * | 2018-12-27 | 2019-03-15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钢制波纹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拱脚 |
CN109469101B (zh) * | 2018-12-27 | 2024-02-06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钢制波纹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拱脚 |
CN109797777A (zh) * | 2019-03-18 | 2019-05-24 | 江西万和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装配式自止水地下管廊构造及施工方法 |
CN110004989A (zh) * | 2019-05-05 | 2019-07-12 |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伸缩缝防水钢板橡胶环闭止水带及其固定方法 |
CN112647537A (zh) * | 2020-12-19 | 2021-04-13 | 中交二公局萌兴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管廊施工工艺 |
CN113668603A (zh) * | 2021-07-31 | 2021-11-19 |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新旧管廊连接处的防水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00556A (zh) | 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878700B (zh) |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US4943185A (en) | Combined drainage and waterproofing panel system for subterranean walls | |
CN108411939A (zh) | 一种拼接式预制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677440A (zh) | 一种屋面女儿墙泛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703084A (zh) | 地下室平立面结构交接处施工缝结构防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6930331A (zh) | 地下管廊伸缩缝的防水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113772U (zh) | 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构造 | |
CN108842817A (zh) | 一种地铁车站预铺防水卷材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 |
CN107386326A (zh) |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386298A (zh) |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深浅坑复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277907U (zh) | 一种隧道伸缩缝变形协调及排水结构 | |
CN209179060U (zh) | 地下综合管廊的变形缝结构 | |
CN111456108B (zh) | 一种基础承台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735533U (zh) | 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 |
CN212129250U (zh) | 高水位基础后浇带增设收集槽施工结构 | |
CN103628506B (zh) | 一种基础承台与桩头防水处施工方法 | |
CN206289732U (zh) | 一种主动防渗地下室剪力墙 | |
CN214738302U (zh) | 地铁车站防水离壁沟结构 | |
CN214614160U (zh) | 一种超深独立基础的预铺反粘法防水结构 | |
CN212453367U (zh) | 一种种植屋面高低变形缝处防根刺连接节点结构 | |
CN112281860B (zh) | 内衬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083195A (zh) | 综合管廊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568552U (zh) | 一种混凝土接缝止水结构 | |
CN209798843U (zh) |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综合管廊复合防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