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96248B -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96248B
CN107696248B CN201711105594.2A CN201711105594A CN107696248B CN 107696248 B CN107696248 B CN 107696248B CN 201711105594 A CN201711105594 A CN 201711105594A CN 107696248 B CN107696248 B CN 1076962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area
modules
die
inn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055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96248A (zh
Inventor
朱凤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055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96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96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6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96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6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22Moulds for making units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i.e. units each comprising an important section of at least two limiting planes of a room or space, e.g. cells; Moulds for making prefabricated stair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02Auxiliary parts or elements of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02Auxiliary parts or elements of the mould
    • B28B7/0014Fastening means for mould parts, e.g. for attaching mould walls on mould tables; Mould c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16Moulds for making shaped articles with cavities or holes open to the surface, e.g. with blind holes
    • B28B7/18Moulds for making shaped articles with cavities or holes open to the surface, e.g. with blind holes the holes passing completely through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16Moulds for making shaped articles with cavities or holes open to the surface, e.g. with blind holes
    • B28B7/18Moulds for making shaped articles with cavities or holes open to the surface, e.g. with blind holes the holes passing completely through the article
    • B28B7/186Moulds for making shaped articles with cavities or holes open to the surface, e.g. with blind holes the holes passing completely through the article for plates, panels or similar sheet- or disc-shaped objects, also flat oblong moulded articles with lateral openings, e.g. panels with openings for doors or windows, grated gir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28Cores; Mandrels
    • B28B7/30Cores; Mandrels adjustable, collapsible, or expand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56Load-bearing walls of framework or pillarwork; Walls incorporating load-bearing elongated members
    • E04B2/64Load-bearing walls of framework or pillarwork; Walls incorporating load-bearing elongated members with elongated members of concrete
    • E04B2/68Load-bearing walls of framework or pillarwork; Walls incorporating load-bearing elongated members with elongated members of concrete made by filling-up wall cavit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0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 E04C2/0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reinforc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该组合式模具包括外模板围合而成的模具框架,其设置有贯穿外模板插孔伸入模具框架围合区域的穿孔部件,构造出了与灌注的混凝土分隔的现浇区域,该组合式模具还设置了转角连接结构,使浇筑成型的预制叠合墙体具有暴露现浇空腔的开口部,开口部的作用是灌入相应现浇区域的混凝土从开口部与连接区域的混凝土相连通,使两片墙体通过现浇混凝土直接相互裹握,增强了墙体连接强度及密封性,有效改善了施工质量。

Description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 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使用该模具的浇筑方法和得到的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叠合墙(双皮墙)通常包括两层相互之间留有间隔的预制墙体。在预制墙体内分布有横纵交错的钢筋。需要构造建筑墙体结构时,将多个预制的叠合墙运至施工现场,通过起重机移动叠合墙至预定位置后与地面连接。通过对多片叠合墙进行连接作业,构造出横向及纵向连接的不同形态建筑墙体结构。目前叠合墙之间的连接作业多采取现场施工的方式。具体为,两片叠合墙两侧预留空间,再支搭模具将该预留空间围合成现浇区域,向该现浇区域灌胶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模具完成墙体的施工。
现场施工的方式对于横向连接的墙体其施工难度较低。而具有折角/转角结构的墙体由于对现浇区域浇筑质量要求较高,故其施工难度大。支搭模具后需要反复校正调平,由于施工现场地面很难保证平整,该道工序费时费力,施工人员需要耗费较多体力及精力。
目前出现一些针对相关模具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
但是现场支模施工的方式还存在第二个问题。在向现浇区域灌胶混凝土多采用如灌浆套筒一类的设备。该类设备往往无法保证针对转角现浇区域灌浆均匀,即灌后的转角现浇区域经常具有存在于内部的较大体积空腔或气孔,具有空腔或气孔的墙体强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使建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还没有较为经济的用于检查浇筑质量的方法,即使检查出问题墙体,修补的难度也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使用该模具的浇筑方法和得到的预制墙体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搭墙体连接模板施工工作量大,混凝土浇筑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模具包括外模板围合成的矩形的模具框架,所述模具框架其中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外模板横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插孔,该两个外模板的第一插孔数量相等,位置彼此相对应,形成若干组插孔对,所述两个具有第一插孔的外模板为第一外模板,其余两个外模板为第二外模板,所述组合式模具设有若干个第一穿孔部件,每个该第一穿孔部件通过一组所述插孔对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并且闭合所述第一插孔;
所述组合式模具还包括至少一组转角连接结构,每组所述转角连接结构包括:
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其通过一组所述插孔对彼此相互对置地朝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延伸,并且相互具有间隙;
连通孔模块,该连通孔模块位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的间隔区域,所述连通孔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彼此对置的侧面相连接;
延伸部,其位于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的第二穿孔部件和/或第三穿孔部件顶面,该延伸部一面与所述第一外模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转角连接结构还包括一对阴角模块,该对阴角模块相互并列间隔布置,其具有相互平行对置的导向平面,该对阴角模块的导向平面之间的间隔区域内构造出一个至少一侧与所述延伸部相邻接,相对于所述组合式模具竖向延伸,底部与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相连通的预制区域。
进一步地,第二穿孔部件包括一对位于一组所述插孔对其中一个第一插孔两侧布置的第二内模块,该第二内模块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具有第二肋块;所述第三穿孔部件包括位于同一组所述插孔对的另一个第一插孔两侧布置的第三内模块,该第三内模块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具有第三肋块;所述第二内模块、第二肋块和第三内模块、第三肋块相互对置地朝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延伸,并且相互具有间隙;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肋块和/或第三肋块的顶面。
进一步地,连通孔模块位于所述第二肋块和第三肋块的间隔区域,所述连通孔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肋块和第三肋块彼此对置的侧面相连接。
进一步或优选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或第三穿孔部件的顶面,所述阴角模块相互并列间隔布置,其一端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接,,所述,转角连接结构还设有转角外模板,其位置与具有所述第二穿孔部件或第三穿孔部件所述第一插孔相对应,该转角外模板底边与所述第一外模板顶边相连接,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外模板纵向延伸;所述阴角模块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模板和转角外模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延伸部的顶部被所述阴角模块夹设在其间隔区域一侧,并与该阴角模块相互对置的导向平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或优选地,延伸部为两个,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的顶面;所述阴角模块相互并列间隔布置,其两端分别与该两个延伸部相连接。
优选地,延伸部的顶部分别被所述阴角模块夹设在其间隔区域的两侧,并与所述阴角模块相互对置的导向平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或优选地,阴角模块包括:通过各自一长边相互垂直连接的两块矩形的型板;和两侧边分别与所述两块矩形的型板彼此相对置的端面相连接的多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型板相互垂直布置。
进一步地,加强筋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加强筋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型板彼此相对置的端面相连接。
进一步或优选地,第一穿孔部件包括:横向间隔布置的一对第一内模块,该第一内模块之间的间隔具有第一肋块,所述第一内模块、第一肋块通过一组所述插孔对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并且闭合所述第一插孔。
进一步或优选地,第一穿孔部件包括:横向间隔布置的一对第一内模块,该第一内模块之间的间隔具有第一肋块,所述第一内模块、第一肋块通过一组所述插孔对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并且闭合所述第一插孔。
优选地,第一内模块、第二内模块和第三内模块分别具有通过所述第一插孔伸出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的端部,位于同一所述第一插孔的第一内模块、第二内模块和第三内模块分别在该端部设置有互锁结构。
优选地,第一内模块、第二内模块和第三内模块横截面为空心半圆形,位于同一所述第一插孔的第一内模块、第二内模块和第三内模块其内凹弧面分别相互对置,所述第一内模块、第二内模块和第三内模块分别具有通过所述第一插孔伸出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的端部。
优选地,第二内模块、第三内模块分别与位于相邻所述第一插孔的且外凸弧面相互对置的所述第一内模块通过设置互锁结构相互锁合,该互锁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内模块、第二内模块和第三内模块的端部。
优选地,相邻所述第一插孔的且外凸弧面相互对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内模块通过在其端部设置互锁结构相互锁合。
优选地,互锁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内模块或第二内模块、第三内模块端部的内凹弧面具有连接柱;螺杆,该螺杆一端具有旋紧部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柱相铰接;所述第一内模块、第二内模块和第三内模块的所述端部具有U型开口,该U型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杆的直径且小于旋紧部件的最小外周宽度。
优选地,互锁结构包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块端部的内凹弧面具有连接柱;螺杆,该螺杆一端具有旋紧部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柱相铰接;所述第一内模块的所述端部具有U型开口,该U型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杆的直径且小于旋紧部件的最小外周宽度。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外模板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凸起的第四内模块,该第四内模块位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插孔之间的区域,且侧部与所述第一内模块、第二内模块和第三内模块面接触。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外模板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凸起的第四内模块,该第四内模块位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插孔之间的区域,且侧部与所述第一穿孔部件、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的侧部面接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外模板围合成矩形的模具框架,彼此相互对置的两个外模板具有多个第一插孔,该两块外模板的第一插孔数量相等,位置相互对应,形成若干组插孔对,具有所述插孔的两个外模板为第一外模板;
第二步,向所述第一插孔插孔第一穿孔部件、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其中,所述第一穿孔部件贯穿所述模具框架的围合区域,所述第二穿孔部件、第三穿孔部件分别从同一组插孔对彼此相互对置地向所述模具框架的围合区域延伸,且彼此相互具有间隙;
第三步,设置连通孔模块和延伸部,所述连通孔模块两端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第三穿孔部件相互对置的侧面相连接,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模具框架围合区域内的第二穿孔部件和/或第三穿孔部件的顶面,所述延伸部一面与所述第一外模板相连接;
第四步,向所述模具框架内浇筑混凝土至其达到预定厚度;
第五步,待所述模具框架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移除延伸部、第一穿孔部件、第二穿孔部件、第三穿孔部件、连通孔模块,再撤去外模板,预制墙体结构完成。
进一步地,使用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还包括在向所述模具框架内浇筑混凝土前向所述组合式模具设置阴角模块的步骤,其中:
所述阴角模块相互并列间隔布置,其具有相互平行对置的导向平面,该对阴角模块的导向平面之间的间隔区域内构造出一个至少一侧与所述延伸部相邻接,相对于所述组合式模具竖向延伸,底部与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相连通的预制区域。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该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设有横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之间的间隔被构造成多个现浇空腔,该现浇空腔纵向贯通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两侧分别与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并将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所述现浇空腔分隔构造出第二现浇空腔与第三现浇空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连通所述第二现浇空腔与第三现浇空腔的连通孔;
所述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的顶部和/或底部具有暴露所述第二现浇空腔和/或第三现浇空腔的开口部;
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还具有多道横纵交错分布的钢筋。
进一步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还具有第三墙体,其与具有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正面相互夹角连接,所述第三墙体与所述开口部沿所述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高度方向布置,并相互邻接。
优选地,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底部具有暴露所述第二现浇空腔或第三现浇空腔的开口部,所述第三墙体顶部和与其相连接的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的顶部一起构成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顶部,所述第三墙体底部与所述开口部相互邻接。
优选地,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顶部具有暴露所述第二现浇空腔或第三现浇空腔的开口部,所述第三墙体底部和与其相连接的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的底部一起构成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底部,所述第三墙体顶部与所述开口部相互邻接。
优选地,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暴露所述第二现浇空腔和第三现浇空腔的开口部,所述第三墙体位于所述两个开口部之间,该第三墙体顶部与底部分别与所述两个开口部相互邻接。
优选地,第三墙体厚度与所述开口部宽度相等。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在其顶部和/或顶部具有与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高度差,位于该第一连接部两侧的所述现浇空腔通过该高度差形成的空间相互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设置了转角连接结构,使浇筑成型的预制叠合墙体具有暴露现浇空腔的开口部,开口部的作用是灌入相应现浇区域的混凝土从开口部与连接区域的混凝土相连通,使两片墙体通过现浇混凝土直接相互裹握,增强了墙体连接强度及密封性,有效改善了施工质量。
另外,转角连接结构还具有阴角模块,构造出与预制叠合墙体相互夹角连接的第三墙体,在通过其与其他墙体连接时,可以以该第三墙体结构两侧面为支撑支搭模板,减少支模调平校准的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第一种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第三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的阴角模块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的互锁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的内模块的端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的第四内模块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用于显示开口部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四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五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六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
1.第一外模板2.第二外模板3.插孔4.连通孔模块5.延伸部6.阴角模块7.第一内模块8.第一肋块9.第二内模块10.第二肋块11.第三内模块12.第三肋块13.转角外模板14.加强筋15.连接柱16.螺杆17.旋紧部件18.U型开口19.第四内模块20.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第一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24.第一现浇空腔25.第二现浇空腔26.第三现浇空腔27.开口部28.连通孔29.第三墙体30.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该组合式模具包括外模板围合成的矩形的模具框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外模板的数量,例如,模具框架其中一边可以是由若干块版组合而成,模具框架其中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外模板横向间隔设置多个插孔3,该两个外模板的插孔3数量相等,位置彼此相对应,形成若干组插孔对。本实施例中,两个具有插孔3的外模板为第一外模板1,其余两个为外模板为第二外模板2,组合式模具设有若干个第一穿孔部件,每个该第一穿孔部件通过一组所述插孔对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并且闭合所述插孔3,该第一穿孔部件所用是构造出多个位于组合式模具框架内且与灌入模具框架内的混凝土相隔离的现浇区域。灌入模具框架内的混凝土即形成两片相互间隔并在该间隔内具有多个连接部的预制叠合墙体。应当理解的是,一组插孔对即为位于两个第一外模板1位置相互对应的两个插孔3,插孔对的数量即为插孔3数量的一半。
组合式模具还包括至少一组转角连接结构,每组所述转角连接结构包括:
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其通过一组所述插孔对彼此相互对置地朝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延伸,并且相互具有间隙;位于该间隙区域具有连通孔28模块4,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彼此对置的侧面相连接;在其伸入模具框架内的第二穿孔部件和/或第三穿孔部件的顶面设有延伸部5,该延伸部5一侧面与第一外模板1相连接。
具有如上设置的转角连接结构其作用在于: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分别构造出一个现浇区域,该两个穿孔部件的间隙在浇筑后填满混凝土,形成将两现浇区域分隔开的连接墙体结构;该结构具有连通两现浇区域的连通孔28;延伸部5将第二穿孔部件和/或第三穿孔部件构造出的现浇区域向上延伸,浇筑混凝土的最终高度低于该延伸部5的高度,构造出在预制叠合墙体一端开口暴露出现浇区域的开口部27。开口部27所属的预制叠合墙体端面为与该预制叠合墙体相互夹角连接的纵向(另一片)墙体的连接区域。
开口部27的作用是灌入相应现浇区域的混凝土从开口部27与连接区域的混凝土相连通,使两片墙体通过现浇混凝土直接相互裹握,增强了墙体连接强度及密封性,有效改善了施工质量。
开口部27的具体尺寸是由施工需要所设置的,其可以单独设置在第二穿孔部件或第三穿孔部件的顶面,也可以同时在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顶面设置,即位于预制叠合墙体顶部或底部均具有开口部27。
作为该实施例的改进,转角连接结构还包括:
一对阴角模块6,该对阴角模块6相互并列间隔布置,其具有相互平行对置的导向平面,该对阴角模块6的导向平面之间的间隔区域内构造出一个至少一侧与所述延伸部5相邻接,相对于所述组合式模具竖向延伸,底部与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相连通的预制区域。
该预制区域被构造成与由模具框架浇筑的预制叠合墙体纵向相互夹角连接的墙体结构,该墙体结构的作用在于,在通过其与其他墙体连接时,可以以该墙体结构两侧面为支撑支搭模板,减少支模调平校准的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
在组合本发明提供的模具时,阴角模块6至少一侧与延伸部5相连接,延伸部5闭合阴角模块6间隔区域横向至少一侧。当延伸部5数量为一个时,阴角模块6一侧与延伸部5相连接,另一侧与第一外模板1相连接,第一外模板1还具有一块转角外模板13,该转角外模板13底边与所述第一外模板1顶边相连接,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外模板1纵向延伸,闭合阴角模块6间隔区域横向另一侧,阴角模块6、延伸部5、转角外模板13共同构造出相对于所述组合式模具竖向延伸,底部与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相连通的预制区域;当延伸部5分别设置在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顶面时,阴角模块6两侧分别与延伸部5相连接,由两个延伸部5与阴角模块6一起构造出相对于所述组合式模具竖向延伸,底部与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相连通的预制区域。
阴角模块6的间隔距离即为夹角连接墙体结构的厚度,其是根据墙体结构设计需要设置的,例如可以根据延伸部5宽度进行相应的装配,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延伸部5的顶部被所述阴角模块6夹设在其间隔区域侧部(当延伸部5为两个时,间隔区域两侧均夹设延伸部5的顶部),并与该阴角模块6相互对置的导向平面紧密贴合,使夹角连接墙体与延伸部5形成的开口部27具有相等的宽度。
在向阴角模块6间隔区域浇筑混凝土时,阴角模块6两相互平行对置的端面构成导向平面,即混凝土向下流动,随着土层高度增加,后浇的混凝土即向相对于先浇土层两侧扩散与同时从模具框架其他位置流入的混凝土汇合,至阴角模块6底边的高度与向模具框架内浇筑混凝土的高度相等,阴角模块6间隔区域内的混凝土底部与模具框架内的混凝土即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阴角。阴角模块6的具体构造方式可以依据现有技术,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阴角模块6包括(如图6所示):通过各自一长边相互垂直连接的两块矩形的型板;和两侧边分别与所述两块矩形的型板彼此相对置的端面相连接的多个加强筋14,每个所述加强筋14与所述型板相互垂直布置。具有如上设置的阴角模块6,其一块型板竖向布置作为导向平面,另一块型板水平布置,其对阴角附近的混凝土也具有导向作用,使得到的墙体表面更平整减少灌浇后的修整工作量。阴角模块6的加强筋14其作用是避免混凝土对阴角模块6挤压作用导致阴角模块6变形影响施工质量。两块型板垂直连接使转角连接墙体与预制叠合墙体呈相互垂直连接设置。
作为该实施例的改进,加强筋14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加强筋14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型板彼此相对置的端面相连接。具有该设置的阴角模块6抗形变能力较佳。
在组合式模具的部件中,第一穿孔部件、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其作用都是在模具框架内构造出与混凝土相隔离的现浇区域,其应当将所贯穿的插孔3完全闭合。在设置该三个穿孔模块时,可以依照现有技术,如可以设置成一体成型的穿孔模块。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组件形式设置,如,第一穿孔部件包括:横向间隔布置的一对第一内模块7,该第一内模块7之间的间隔具有第一肋块8,所述第一内模块7、第一肋块8通过一组所述插孔对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并且闭合所述插孔3。第二穿孔部件包括一对位于一组所述插孔对其中一个插孔3两侧布置的第二内模块9,该第二内模块9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具有第二肋块10;所述第三穿孔部件包括位于同一组所述插孔对的另一个插孔3两侧布置的第三内模块11,该第三内模块11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具有第三肋块12;所述第二内模块9、第二肋块10和第三内模块11、第三肋块12相互对置地朝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延伸,并且相互具有间隙;所述延伸部5位于所述第二肋块10和/或第三肋块12的顶面。连通孔28模块4位于所述第二肋块10和第三肋块12的间隔区域,所述连通孔28模块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肋块10和第三肋块12彼此对置的侧面相连接。
穿孔模块能够完全闭合插孔3是指其与插孔3具有相配合的形状,或者可以理解为插孔3的根据穿孔部件形式设置。当穿孔部件为组件形式设置时,可以在如内模块上设置互锁结构,用于紧固穿孔部件使其保持紧密贴合的状态,防止混凝土流入部件组合的缝隙,保证各部件后期顺利拆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分别具有通过所述插孔3伸出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的端部,位于同一所述插孔3的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分别在该端部设置有互锁结构。
在另外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横截面为空心半圆形,位于同一所述插孔3的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其内凹弧面分别相互对置,所述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分别具有通过所述插孔3伸出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的端部。第二内模块9、第三内模块11分别与位于相邻所述插孔3的且外凸弧面相互对置的所述第一内模块7通过设置互锁结构相互锁合;相邻所述插孔3的且外凸弧面相互对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内模块7通过在其端部设置互锁结构相互锁合。该互锁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的端部。该空心半圆形的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及第三内模块11优选钢/铁管切割而成,取材方便,其具有内凹、外凸的弧面,如图所示,每个穿孔部件由两个内模块夹设肋块构成,位于一个插孔3内的内模块其内凹弧面相互对置,相邻插孔3相邻的内模块外凸弧面相互对置。该相邻的内模块(第一内模块7与第二内模块9,第一内模块7与第三内模块11,第一内模块7之间)设置互锁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个互锁结构的优选方式,如图7、8所示,其包括:在相邻内模块中,一个内模块其端部的内凹弧面具有连接柱15,该连接柱15竖直布置;互锁结构还包括了一个螺杆16,该螺杆16一端具有旋紧部件17,该旋紧部件17可以是螺母或蝶形旋钮,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柱15相铰接;内模块的端部具有U型开口18,该U型开口18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杆16的直径且小于旋紧部件17的最小外周宽度。该互锁结构原理为螺杆16可以连接柱15为轴转动,锁紧内模块时,从内模块U型开口18旋入内模块内凹弧面形成的空间,旋拧旋紧部件17使其与内模块内凹弧面相卡合。具有如上设置的互锁结构作用在于,螺杆16和旋紧部件17与内模块活动连接,有效防止其丢失,方便组合施工。如图所示,在旋紧部件17移入的内模块内凹弧面可以设有竖向的挡片,使旋紧部件17的卡合效果更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和9所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外模板1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凸起的第四内模块19,该第四内模块19位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插孔3之间的区域,且侧部与所述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面接触。第四内模块19的作用是,使相邻两个现浇区域通过第四内模块19隔离出的区域相连通。再向现浇区域浇灌混凝土后,后浇的墙体与预制的墙体形成相互握裹的结构,该结构进一步地增强墙体结构的抗剪力。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外模板围合成矩形的模具框架,彼此相互对置的两个外模板具有多个插孔3,该两块外模板的插孔3数量相等,位置相互对应,形成若干组插孔对,具有所述插孔3的两个外模板为第一外模板1;
其中,在设置所述插孔3之前还可以向模具框架内浇筑一部分混凝土,该部分混凝土的厚度与所述插孔3底端至所述模具框架的底面距离相等。这样是使得浇筑在底部的混凝土可以形成叠合墙的其中一面墙体,再在该墙体上通过穿孔部件构造隔离混凝土的空间,以浇筑形成另一面墙体;
第二步,向所述插孔3插孔3第一穿孔部件、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其中,所述第一穿孔部件贯穿所述模具框架的围合区域,所述第二穿孔部件、第三穿孔部件分别从同一组插孔对彼此相互对置地向所述模具框架的围合区域延伸,且彼此相互具有间隙;
第三步,设置连通孔28模块4和延伸部5,所述连通孔28模块4两端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第三穿孔部件相互对置的侧面相连接,所述延伸部5位于所述模具框架围合区域内的第二穿孔部件和/或第三穿孔部件的顶面,所述延伸部5一面与所述第一外模板1相连接;
第四步,向所述模具框架内浇筑混凝土至其达到预定厚度;
第五步,待所述模具框架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移除延伸部5、第一穿孔部件、第二穿孔部件、第三穿孔部件、连通孔28模块4,再撤去外模板,预制墙体结构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向所述模具框架内浇筑混凝土前向所述组合式模具设置阴角模块6的步骤,其中:
所述阴角模块6相互并列间隔布置,其具有相互平行对置的导向平面,该对阴角模块6的导向平面之间的间隔区域内构造出一个至少一侧与所述延伸部5相邻接,相对于所述组合式模具竖向延伸,底部与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相连通的预制区域。
在上述的预制墙体的浇筑方法中,浇筑成型后的预制叠合墙体具有转角连接结构,在纵向连接其他墙体时,施工方便效率高。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模具浇筑得到的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如图10至19所示,该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一墙体20和第二墙体21,该第一墙体20和第二墙体21之间设有横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连接部22,该第一连接部22之间的间隔被构造成多个现浇空腔,该现浇空腔纵向贯通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23,该第二连接部23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2之间,两侧分别与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2相连接,并将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2之间的所述现浇空腔分隔构造出第二现浇空腔25与第三现浇空腔26,所述第二连接部23具有连通所述第二现浇空腔25与第三现浇空腔26的连通孔28;现浇空腔除第二现浇空腔25、第三现浇空腔26,其余为第一现浇空腔。
所述第一墙体20或第二墙体21的顶部和/或底部具有暴露所述第二现浇空腔25和/或第三现浇空腔26的开口部27(参考图10至12以及16、18所示的三种实施例,图12用局部立体图的方式展示了开口部27位于预制叠合和墙体结构底部实施例);
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还具有多道横纵交错分布的钢筋30。
其中,第二连接部23即是由上述组合式模具的第二穿孔部件、第三穿孔部件直接的间隙构造而成,其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部22相连。开口部27是由上述组合式模具的延伸部5构造而成,其作用可参考组合式模具中延伸部5相关的叙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预制叠合墙体结构还具有第三墙体29,其与具有所述开口部27的所述第一墙体20或第二墙体21正面相互夹角连接,所述第三墙体29与所述开口部27沿所述第一墙体20或第二墙体21高度方向布置,并相互邻接。该第三墙体29其作用可参考组合式模具中阴角模块6相关的叙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开口部27与第三墙体29之间的位置关系使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具有有三种实施方式:
如图13至15所示,第一墙体20或第二墙体21底部具有暴露所述第二现浇空腔25或第三现浇空腔26的开口部27,所述第三墙体29顶部和与其相连接的第一墙体20或第二墙体21的顶部一起构成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顶部,所述第三墙体29底部与所述开口部27相互邻接。
如图17所示,第一墙体20或第二墙体21顶部具有暴露所述第二现浇空腔25或第三现浇空腔26的开口部27,所述第三墙体29底部和与其相连接的第一墙体20或第二墙体21的底部一起构成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底部,所述第三墙体29顶部与所述开口部27相互邻接。
如图19所示,第一墙体20或第二墙体21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暴露所述第二现浇空腔25和第三现浇空腔26的开口部27,所述第三墙体29位于所述两个开口部27之间,该第三墙体29顶部与底部分别与所述两个开口部27相互邻接。
其中,应当理解的是,第三墙体29与开口部27相互邻接是指,如图14所示,第三墙体29面对开口部27的一侧面底边与开口部27顶边重合,第三墙体29与开口部27即通过该边相互邻接。
根据上述组合式模具的实施例:阴角模块6夹设住延伸部5,其构造出的第三墙体29厚度与所述开口部27宽度相等;第一外模板1具有第四内模块19,其构造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2在其顶部和/或顶部具有与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高度差,位于该第一连接部22两侧的所述现浇空腔通过该高度差形成的空间相互连通。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发明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模具包括外模板围合成的矩形的模具框架,所述模具框架其中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外模板横向间隔设置多个插孔(3),该两个外模板的插孔(3)数量相等,位置彼此相对应,形成若干组插孔对,所述两个具有插孔(3)的外模板为第一外模板(1),其余两个外模板为第二外模板(2),所述组合式模具设有若干个第一穿孔部件,每个该第一穿孔部件通过一组所述插孔对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并且闭合所述插孔(3);
所述组合式模具还包括至少一组转角连接结构,每组所述转角连接结构包括:
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其通过一组所述插孔对彼此相互对置地朝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延伸,并且相互具有间隙;
连通孔模块(4),该连通孔模块(4)位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的间隔区域,所述连通孔模块(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彼此对置的侧面相连接;
延伸部(5),其位于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的第二穿孔部件和/或第三穿孔部件顶面,该延伸部(5)一面与所述第一外模板(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结构还包括一对阴角模块(6),该对阴角模块(6)相互并列间隔布置,其具有相互平行对置的导向平面,该对阴角模块(6)的导向平面之间的间隔区域内构造出一个至少一侧与所述延伸部(5)相邻接,相对于所述组合式模具竖向延伸,底部与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相连通的预制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包括一对位于一组所述插孔对其中一个插孔(3)两侧布置的第二内模块(9),该第二内模块(9)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具有第二肋块(10);所述第三穿孔部件包括位于同一组所述插孔对的另一个插孔(3)两侧布置的第三内模块(11),该第三内模块(11)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具有第三肋块(12);所述第二内模块(9)、第二肋块(10)和第三内模块(11)、第三肋块(12)相互对置地朝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延伸,并且相互具有间隙;所述延伸部(5)位于所述第二肋块(10)和/或第三肋块(12)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模块(4)位于所述第二肋块(10)和第三肋块(12)的间隔区域,所述连通孔模块(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肋块(10)和第三肋块(12)彼此对置的侧面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位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或第三穿孔部件的顶面,所述阴角模块(6)相互并列间隔布置,其一端与所述延伸部(5)相连接,所述转角连接结构还设有转角外模板(13),其位置与具有所述第二穿孔部件或第三穿孔部件所述插孔(3)相对应,该转角外模板(13)底边与所述第一外模板(1)顶边相连接,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外模板(1)纵向延伸;所述阴角模块(6)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模板(1)和转角外模板(13)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的顶部被所述阴角模块(6)夹设在其间隔区域一侧,并与该阴角模块(6)相互对置的导向平面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为两个,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的顶面;所述阴角模块(6)相互并列间隔布置,其两端分别与该两个延伸部(5)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延伸部(5)的顶部分别被所述阴角模块(6)夹设在其间隔区域的两侧,并与所述阴角模块(6)相互对置的导向平面紧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2、5、6、7、8任一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模块(6)包括:通过各自一长边相互垂直连接的两块矩形的型板;和两侧边分别与所述两块矩形的型板彼此相对置的端面相连接的多个加强筋(14),每个所述加强筋(14)与所述型板相互垂直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4)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加强筋(14)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型板彼此相对置的端面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部件包括:横向间隔布置的一对第一内模块(7),该第一内模块(7)之间的间隔具有第一肋块(8),所述第一内模块(7)、第一肋块(8)通过一组所述插孔对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并且闭合所述插孔(3)。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部件包括:横向间隔布置的一对第一内模块(7),该第一内模块(7)之间的间隔具有第一肋块(8),所述第一内模块(7)、第一肋块(8)通过一组所述插孔对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并且闭合所述插孔(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分别具有通过所述插孔(3)伸出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的端部,位于同一所述插孔(3)的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分别在该端部设置有互锁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横截面为空心半圆形,位于同一所述插孔(3)的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其内凹弧面分别相互对置,所述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分别具有通过所述插孔(3)伸出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的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模块(9)、第三内模块(11)分别与位于相邻所述插孔(3)的且外凸弧面相互对置的所述第一内模块(7)通过设置互锁结构相互锁合,该互锁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的端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所述插孔(3)的且外凸弧面相互对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内模块(7)通过在其端部设置互锁结构相互锁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内模块(7)或第二内模块(9)、第三内模块(11)端部的内凹弧面具有连接柱(15);螺杆(16),该螺杆(16)一端具有旋紧部件(17),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柱(15)相铰接;所述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的所述端部具有U型开口(18),该U型开口(18)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杆(16)的直径且小于旋紧部件(17)的最小外周宽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结构包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块(7)端部的内凹弧面具有连接柱(15);螺杆(16),该螺杆(16)一端具有旋紧部件(17),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柱(15)相铰接;所述第一内模块(7)的所述端部具有U型开口(18),该U型开口(18)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杆(16)的直径且小于旋紧部件(17)的最小外周宽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外模板(1)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凸起的第四内模块(19),该第四内模块(19)位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插孔(3)之间的区域,且侧部与所述第一内模块(7)、第二内模块(9)和第三内模块(11)面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外模板(1)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凸起的第四内模块(19),该第四内模块(19)位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插孔(3)之间的区域,且侧部与所述第一穿孔部件、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的侧部面接触。
21.一种使用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所述组合式模具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模具,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外模板围合成矩形的模具框架,彼此相互对置的两个外模板具有多个插孔(3),该两块外模板的插孔(3)数量相等,位置相互对应,形成若干组插孔对,具有所述插孔(3)的两个外模板为第一外模板(1);
第二步,向所述插孔(3)穿插第一穿孔部件、第二穿孔部件和第三穿孔部件,其中,每个该第一穿孔部件通过一组所述插孔对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并且闭合所述插孔(3),所述第二穿孔部件、第三穿孔部件分别从同一组插孔对彼此相互对置地向所述模具框架的围合区域延伸,且彼此相互具有间隙;
第三步,设置连通孔模块(4)和延伸部(5),所述连通孔模块(4)两端与所述第二穿孔部件、第三穿孔部件相互对置的侧面相连接,所述延伸部(5)位于所述模具框架围合区域内的第二穿孔部件和/或第三穿孔部件的顶面,所述延伸部(5)一面与所述第一外模板(1)相连接;
第四步,向所述模具框架内浇筑混凝土至其达到预定厚度;
第五步,待所述模具框架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移除延伸部(5)、第一穿孔部件、第二穿孔部件、第三穿孔部件、连通孔模块(4),再撤去外模板,预制墙体结构完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使用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用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还包括在向所述模具框架内浇筑混凝土前向所述组合式模具设置阴角模块(6)的步骤,其中:
所述阴角模块(6)相互并列间隔布置,其具有相互平行对置的导向平面,该对阴角模块(6)的导向平面之间的间隔区域内构造出一个至少一侧与所述延伸部(5)相邻接,相对于所述组合式模具竖向延伸,底部与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相连通的预制区域。
CN201711105594.2A 2017-11-10 2017-11-10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Active CN107696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5594.2A CN107696248B (zh) 2017-11-10 2017-11-10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5594.2A CN107696248B (zh) 2017-11-10 2017-11-10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96248A CN107696248A (zh) 2018-02-16
CN107696248B true CN107696248B (zh) 2024-04-05

Family

ID=61179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05594.2A Active CN107696248B (zh) 2017-11-10 2017-11-10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962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8624B (zh) * 2018-07-05 2023-09-08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108748625A (zh) * 2018-07-05 2018-11-06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立式模具组件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109333779A (zh) * 2018-11-29 2019-02-15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8231B1 (en) * 2000-03-13 2002-01-15 Fast Built Panels, Inc. Prefabricated concrete wall panel system and method
CN1944891A (zh) * 2006-11-01 2007-04-11 邱则有 一种钢筋砼带肋预制板
CN101200928A (zh) * 2006-12-08 2008-06-18 邱则有 一种叠合板
CN103074955A (zh) * 2013-01-15 2013-05-01 北京珠穆朗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预制混凝土模板及其构成的装配化建筑及建造方法
CN104763080A (zh) * 2015-04-08 2015-07-08 倪文蛟 新型装配整体式空心剪力墙结构体系
CN106499093A (zh) * 2016-12-19 2017-03-15 朱凤起 一种外墙体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097331A (zh) * 2017-06-05 2017-08-29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方法和预制墙体结构
CN207387944U (zh) * 2017-11-10 2018-05-22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1675B2 (en) * 2010-12-30 2012-10-23 Tikhovskiy Nikolay P Modular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components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8231B1 (en) * 2000-03-13 2002-01-15 Fast Built Panels, Inc. Prefabricated concrete wall panel system and method
CN1944891A (zh) * 2006-11-01 2007-04-11 邱则有 一种钢筋砼带肋预制板
CN101200928A (zh) * 2006-12-08 2008-06-18 邱则有 一种叠合板
CN103074955A (zh) * 2013-01-15 2013-05-01 北京珠穆朗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预制混凝土模板及其构成的装配化建筑及建造方法
CN104763080A (zh) * 2015-04-08 2015-07-08 倪文蛟 新型装配整体式空心剪力墙结构体系
CN106499093A (zh) * 2016-12-19 2017-03-15 朱凤起 一种外墙体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097331A (zh) * 2017-06-05 2017-08-29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方法和预制墙体结构
CN207387944U (zh) * 2017-11-10 2018-05-22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96248A (zh) 201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96248B (zh)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CN107097331A (zh) 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方法和预制墙体结构
CN105696851A (zh) 全预制组装式施工围挡及其施工方法
CN109322393A (zh) 一种h型钢建筑的斗拱连接件
CN106368365A (zh) 通筋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结构及其制作和装配方法
CN110067383B (zh) 一种建筑施工梁柱混凝土浇筑密实型组合式模板
CN103290788B (zh) 一种预制转角箱涵及其制造方法与制造模具
ITTO20110011A1 (it) Connettore distanziatore a geometria variabile per casseforme e sistema di cassaforma modulare comprendente tale connettore.
CN107511914B (zh)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EP0058641A1 (de) Bauelement
CN108748624B (zh) 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109333779A (zh) 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210880153U (zh)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208084639U (zh)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214117089U (zh) 一种空腔墙体
CN211729620U (zh) 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模具
KR20140112175A (ko) 형틀 일체형 건축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7387944U (zh)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202990423U (zh) 一种剪力墙洞口定型模具
CN219650187U (zh) 一种边模结构
DE4410333A1 (de) Schalungsbaute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EP2122075B1 (de) Bauelement mit innenschalung
CN220129066U (zh) 一种叠合板浇筑模板封堵装置
CN215168020U (zh) 一种可周转组合式卫生间反坎模板
CN211221221U (zh) 预制双皮墙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